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化考察报告范文

智能化考察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化考察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化考察报告

第1篇:智能化考察报告范文

针对当前形势下弱电系统工程存在上述问题,不能让弱电系统智能化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优化弱电系统工程实施管理势在必行。作为弱电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充分发挥其市场主导地位的优势,强化对弱电工程的优化管理。建立一套自我完善的企业工程管理规程,制定一套约束相关各方的管理程序,一套让参与各方都预先承认的规则。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果、减少施工过程的困难,保障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最终品质。为了加强优化对弱电系统工程的实施管理,必须对弱电工程的各实施过程(步骤)进行指导、控制,确保项目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应对整个建设项目弱电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优化管理。

(1)在弱电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优化管理。根据工程项目规划及相关功能的需求,编制工程项目的《弱电系统设计要求》。然后,选择优秀的专业设计院,根据《弱电系统设计要求》委托设计弱电系统。建设单位工程部门应负责组织对弱电工程设计的评审工作,并对设计进程及具体的设计事项进行监控,定期、及时与设计公司沟通,并及时整理形成纪要,为下一步优化设计调整提供依据。

(2)规划、设计阶段,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①可靠性原则,将安全防范系统的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小区的实际情况,选用质量可靠耐用的设备,在系统投入使用后长期有效地发挥各部分的作用,方便用户使用,保障小区内住户的安全。②安全性原则,系统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住户人身及财产的安全。③实用性原则,系统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及使用的方便性。④合理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能满足用户需要的设备;系统便于施工,尽量减少对建筑、装饰等的损害。⑤适用性原则,系统应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不会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干扰影响。⑥先进性原则,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趋势,应用较先进技术,保证小区建成具有先进性的智能小区。⑦经济性原则,在考虑整个系统先进、可靠的同时,着重考虑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保证产品的经济性。在实现建设单位对系统的要求的情况下降低系统的造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耗,让建设单位投入较少的人力与物力,建立完善的智能化体系。⑧科学性原则,系统的设计、施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并且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⑨兼容扩展性原则,保证智能化小区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兼容和信息共享,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设计完成后,应重点审查确认弱电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是否与《弱电系统设计要求》相一致,相关功能性要求是否设计到位。特别地,对于通讯、数据网络、电视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多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架构,对各建筑单体内的路由、桥架、管道、设备间(箱)及户内弱电箱进行配置,便于今后住户所选的运营商能予以接入;根据各地实施数字电视的具体情况,须考虑有线电视各段路由的扩充空间;无线移动通讯信号不能覆盖的区域(如地下车库、电梯轿厢等),还须设计无线通讯信号增益系统。优化规划、设计阶段的实施管理,是为下一步施工过程,做好实用性的优质工程打下牢靠的基础。真正做到为实用而设计,避免出现“闭门造车”,严重脱离实际和用户需要的后果。因此,优化规划、设计阶段的实施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3)在弱电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管理。建设单位根据设计方案、图纸和招标文件进行招标,对初选的弱电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实地考察。编写考察报告,且确定入围名单。从中选择有最佳实力的、优秀的施工单位,签订《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合同》及《弱电系统工程及设备维保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利。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深化设计,其内容及图纸须经原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员进行优化评审。建设单位项目工程部弱电管理人员须协助、督促各相关施工单位,根据深化后的图纸,限期对弱电及相关系统的预埋预设进行检查确认,由检查单位提交检查报告,对其不符合或不合格处须进行及时调整;须根据整体计划和合同要求,全面把握控制工程的品质和进度,其间出现品质问题,经项目工程部协调仍不能解决,须立即将情况汇报上一级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由其协助予以解决。

(4)在弱电系统工程验收及交接过程进行优化管理。根据国家、地方关于智能建筑及住宅建筑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再进一步优化规范项目弱电系统验收标准。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为提高工作效率,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弱电系统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物业管理单位五方共同参加验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在现场验收前7个工作日,分别把所需验收的设备设施系统技术资料移交物业管理单位,并列出所有移交资料的清单,由三方签字认可各持一份;建设单位应根据设备安装调试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验收计划,做好相关的验收准备,并通知物业管理单位做好相应的接管验收准备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技术问题和需要整改的项目,须做好统计工作并写入验收会议纪要,责令限期整改,进行复验,直至验收通过。

(5)建筑弱电工程的检验与移交使用。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验收完成,建设单位须将本项目《弱电系统工程及设备维保服务协议》及相关工程竣工资料等事宜移交该项目物业管理公司,由该公司监督执行。移交资料应包括:①产品资料:各系统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产品检测证书、检验报告、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等。进口产品还须提供原产地、报关单及商检证明。②技术资料:系统结构图、各子系统工程原理图、施工平面图、弱电机房设备布置图、设备电气端子接线图等;各系统的产品说明书、操作及维护手册等。③工程资料:招标文件、阶段验收资料、材料保证书、材质验收报告、工程监测数据、设备及系统自检检测记录、系统试运行记录、第三方测试记录、培训资料及考核记录、其它按规定应提交的资料等。只有充分作好物业管理部门的交接工作,才能较好地保证各相关弱电系统设施的正常运行,为今后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有理有据的保障。

2结语

第2篇:智能化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兴建,“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功机电安装工程专业众多,包括有空调通风、电气安装及照明、给排水、消防、电梯、智能化、通讯及有线电视、客流统计及标示导视等工程,普遍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周期短,多种交叉作业相互影响,使得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因此,探究如何加强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现实意义。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析。

2、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路

作为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单位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与施工单位有着本质区别,建设单位核心任务是对社会资源的把握与配置,工程造价控制并非一味地压低工程建设成本,而是在一定的合理预算成本下,如何做出性能档次最好的产品,并保证同项目的质量档次一致性。

工程造价控制一般是由设计阶段和工程实施阶段二个阶段完成的,设计阶段(包括工艺选择,设备、材料选用)影响造价的程度较高,据统计约达到85%,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关键。在设计一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意识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可保证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开发全过程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成果。在工程设计阶段,规划设计部门是造价控制的核心,项目工程技术、设备材料、标准的选择对工程造价成本起着决定作用;在工程招投标,成本及合约管理部门通过对施工图预算审核,编制标底(招标控制价),进行招标及承包商(供应商)询价谈判取得合理的合同报价;在施工阶段,现场工程部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体,以合同为依据,严格执行设计意图,有效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对工程造价控制作用重大。

3、加强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结合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来加强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造价控制。

3.1 成立项目成本控制小组,进行目标成本管理

在项目部成立之初建立项目成本控制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成本合约、招商、营销、设计、工程等各个部门,成本合约部负责整个造价控制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机电工程目标成本管理,就是根据项目的档次定位、设计特点、选材用料标准和财务利润要求,根据类似项目的成本经验,测算项目的单方机电安装成本,并将目标成本分摊到各个机电工程合同中,在实施过程中对动态成本(合同+变更)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偏的过程。

3.2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前期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根据项目定位档次,成本管理人员与招商、营销、设计人员一起确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具体参与的工作如下:

(1)参与项目考察,成本管理人员与招商、营销、设计人员一起参加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考察,了解不同项目定位档次及成本,提供项目成本考察报告,有利于最终确定项目的建造标准。目前很多商业综合体项目前期定位造价人员未深入参与调研,造成项目造价失控。

(2)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前期考察调研的重点主要有空调通风、电力及照明、电梯、智能化、消防等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主要设备材料品牌、档次及参数、系统造价等,详细了解客户关注重点及物业单位对机电系统的运行意见和建议等。

(3)参与项目定位方案的讨论与确定。参照以往已建成的项目经验及相似项目的成本数据,根据项目的总体定位、提供该项目机电成本标准。对设计、招商、营销等部门提出的项目具体方案及建设标准提供成本测算数据,以供领导综合考虑并决策。

3.3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商业综合体机电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重要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设计知识和经验,协助设计人员,优化方案,控制成本。

(1)与招商、设计等部门一起讨论确定商铺的机电建设标准。主要包括摊算到每个具体商铺强电、弱电、供气、给排水、空调制冷、制热及新风、餐饮排油烟等机电配置技术标准,避免因招商前期标准要求过高及或多余功能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2)造价管理人员参与如空调、供电及节能等重大机电方案讨论,提供造价控制意见,有利于确定性价比较高的方案;

(3)造价管理人员参与讨论确定设备、材料清单;参与确定主要机电设备、材料的品牌范围、档次、规格及参数等。施工图完成后,及时组织机电工程标底编制并复核,一旦发现标底与目标成本差异过大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查找原因、修改完善设计图纸。

3.4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1)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进行合理的标段划分,采取合理的招标模式,严格按照“最低价中标”原则,采取多方询价方式,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低的承包商。

(2)招标文件明确各专业之间界面。合约管理部门与工程、设计部门一起讨论确定各专业之间的工程、技术界面问题,编制统一的承包商工作界面描述表,将本承包商与其他专业承包商之间的界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与明确,避免后期界面不清造成现场签证的增加。

3.5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施工阶段现场变更及签证控制。制订了严格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审批权限及流程制度,超过一定金额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必须先估价并审核同意后才能正式开始实施。对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及时性、完整性、有效性进行严格检查。对动态成本进行严格监控,接近目标成本进行预警,超出目标成本进行报警。

(2)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各专业综合管线桥架施工管理,鉴于商业综合体公共走廊吊顶区域空间狭小、机电专业管线桥架众多且相互影响,经常出现管线“打架”而拆除返工的情况,采用BIM对各机电专业的管线桥架进行计算机三维模拟,提前找到交叉碰撞的位置并加以解决,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机电工程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3)在工程竣工结束后,加强对竣工图的审核,及时准确完成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兴建,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规模日益扩大,作为一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习掌握招商营销、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沟通意识,将造价管理理念带入到各个阶段的工作中。

第3篇:智能化考察报告范文

1.1设计原始资料不足,设计要求不明确根据市场策划和销售部门的市场调查结果分析出当前市场上规划设计潮流的信息,如户型、立面、环境装修以及设备设计的新特点等要素。设计部应将分析结果作为设计方案的设计输入明确此阶段的输入条件,有利于提高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及相关工作的提前安排,进一步总结,逐步形成标准化输入条件。

1.2设计师安排不得当,设计周期安排不合理经业主审批通过的项目策划报告和项目总体开发进度计划作为工程设计管理和项目设计周期的控制工作的依据,设计单位在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分别填写项目设计实施计划表,列出各阶段实施计划,作为合理的设计周期控制依据。

1.3设计反复次数多,设计推进缓慢

1.4业主对设计质量及进度均不认可,给设计企业造成巨大风险设计管理与控制需从《项目策划建议书》经业主审批开始,到项目施工结束全过程进行的设计管理与控制工作,主要包括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进度控制、设计投资控制等。

2中国的设计体系问题

(1)按专业设定执业许可。

(2)按时序设定执业许可。

(3)勘察设计企业目前业务状况。①很少做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管理前期就需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策划建议书》、《项目设计工作计划》,设计管理部制订项目前期设计调研工作计划,并依此会同项目管理部专业工程师开展项目前期设计调研工作。②产品定位及概念设计分开。③方案设计与初设施工图设计分开。④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分开。⑤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分开。⑥专项设计(电力、电信、给排水等)与建筑工程分开。

3建设方设计管理现状

3.1建设方对项目的管理工作

(1)运作土地及资金。根据基础条件资料、规划要点(国土局文件)、项目定位报告(业主提供)及其他资料进行项目的初步概念设计,项目立项过程中,编制项目策划报告时,进行项目投资分析,提供项目估算总投资。以此估算报告作为投资和资金计划与控制的初步依据。

(2)营销及策划管理(前期)。编制考察报告及分类、整理及剪辑所拍摄图片,此项作为项目策划定位的主要依据,此部分内容翔实、可靠,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方案设计阶段,各专业主管工程师负责结合项目策划报告进行调研工作。建筑规划专业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优秀楼盘的调研及周边商业业态分析,吸取有关经验。水电设备安装专业要着重调研高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

(3)规划设计管理。①对设计概念的需求:是否认同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体现一种地域或文化的概念;为表达概念而设计出来的众多场景或细节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②对规划设计的需求:对步行系统的需求;对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的关系的需求;对安全管理和私密性的需求;对采光、通风和观景关系的需求,对视现象在不同部位的心理接受距离。③对环境设计的需求:小区环境中园林建、构筑物与绿化树木的合适比例;业主对小品、雕塑设计的接受程度;环境中娱乐、活动设施是否对业主的生活构成影响;休息设施布置是否合适、数量是否足够;对公用设施如垃圾站、瓶组站的布置需求。④对建筑平面设计的需求:对户型结构和功能的需求;对户内设备(电器、厨卫设备、开关插座等)布置的需求;对家具布置的需求;对隔声、采光、通风、观景的需求;对节能的需求;对水电设计的需求。⑤对建筑立面设计的需求:对立面风格的需求;对立面空调机位处理、立面管道处理的需求;对立面防污染设计的需求;对立面安全设计的需求。⑥对公共部位设计的需求:对装修的需求;对采光、通风的需求;对公共部位安全设计的需求;对公共部位设施布置的需求;对电梯运行方式的需求;对会所配套设施设计的需求;对停车位设计的需求。⑦对新技术设计的需求:对通讯设计的需求;对智能化与安全防范设计的需求;对环保与节能设计的需求;对其他新技术如直饮水设计的需求。⑧对标准装修设计的需求:能够接受的标准装修单位面积成本;标准装修的基本内容和重点装修内容;对装修设计材料选择的需求。

(4)工程建设管理。

(5)销售或运营管理。

3.2建设方设计管理现状

①部门现状;②人员现状;③工作现状。

4设计企业进行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4.1弥补建设企业管理的不足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是以技术为主导的,概预算人员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成果的经济价值,无法能动地影响设计和施工,更无法实现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随着设计一建造承包方式的推行,这一状况将逐步扭转。

4.2统筹设计全过程

规划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确保设计质量与水平,降低工程投资与成本。

4.3强化设计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

(1)公司设计与技术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项目重要设计及变更的审查工作。

(2)经理负责《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的审定,主持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评审和确认会议。

(3)设计管理部:①负责施工图交底前的各项设计管理与控制工作。②负责项目各项重要专项设计管理与控制工作。③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设计变更的审核和设计变更控制工作。④负责项目实施各阶段项目设计与技术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审定与处理工作。⑤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小型零星项目设计工作。⑥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及图纸会审工作。⑦参与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评审(中间设计评审)。

5设计企业设计管理的机构设置及人员安排

5.1机构设置

设计管理部,亦可与经营部结合,形成经营管理部。

5.2人员安排

善于与人打交道、有一定专业知识,熟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专业人员担任此工作。

5.3产值划分

总设计费的8%~lO%,人均产值不低于专业负责^、平均产值。比如一个部门—年产值3000万元,专业负责人人均产值60万,则需安排4~5人作设计管理。

6设计管理工作职责与绩效考核办法

设计管理工作的职责已在第四条第三款中阐述,绩效考核办法可以从业绩、态度、能力、潜力、适应性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其中,在业绩考核中,要注意3个方面内容。

6.1该员工基于此岗位,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比如说一位销售经理,基于本岗位应该对按时提交销售规划,在得到批准后,按照销售规划运作。

6.2对上一级绩效的贡献

例如:设计管理部经理一个或几个项目所做业绩的贡献。

6.3对于流程的贡献

例如:计划人员是经营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该人员对整个计划流程的贡献。一般的业绩考核,都可以从这3个方面入手,不论是直线职能制的企业,还是矩阵制的企业,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态度在考核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即使再有工作能力,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还是无法实现工作业绩。只有在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的前提下,工作能力才能够通过内外部环境发挥出来。工作态度是实现良好工作业绩的必要条件。能力考核是为了了解员工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哪里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加强的,哪些岗位的任职资格需要修改。能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常识、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技术和技巧。

(3)工作经验。

潜力测评主要是解决员工到底还能干什么,针对员工在现任职务工作中没机会发挥出来的能力评价。适应性评价主要是解决:人与工作的关系——人的性格能力能够胜任工作的要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与周围的人际关系。

总之,在引进绩效考核之前首先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然后再确定绩效考核的内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4篇:智能化考察报告范文

1.1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向市民提供交互式服务,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上网,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履行职能、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行动平台,政府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特征,通过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及时政府信息以及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将政府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源和市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政务信息需求之间架起方便、快捷的沟通桥梁,随时能够倾听市民的心声、接受市民的监督,变"政府管理导向"为"为民服务导向",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政务公开为突破口,规范政府行政管理行为。政府部门在网上公开各自的工作职能和职责、政策文件、重要活动,以及有关办事项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使老百姓了解各部门"主要干什么,具体怎么办"。同时,通过设立网上电子公告牌、投诉信箱等形式,开辟老百姓评判政府部门行为的渠道,自觉将本部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从而达到杜绝"暗箱操作"、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政府管理的目的,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透明的办事环境。

1.2是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切入点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的核心和重点,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必将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的进程。电子政务的整体策划和设计应以城市电子政府各项应用和服务为目标,参考城市信息化总体构架和电子政务逻辑结构模型,结合城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包括网络、平安和应用支撑体系在内的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总体技术方案应给出电子政务的总体建设目标、总体功能目标、总体组成以及各个专业系统的方案等,总体实施方案应明确具体建设项目、项目的工程设计、项目分期建设计划以及管理办法等。

1.3是促进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的需要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政府工业时代形成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现代政府的要求。政府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绕不过的门槛。政府行政流程再造是政府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为原则,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再造,转变为以公众服务需求为起点,政府应创造出对公众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终点,进行一系列借助网络运行的。政府再造后的行政流程以公众满足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特征摘要:一是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再造流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流程本身,而是适应电子政务的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电子政务的特征和优势,提高政府竞争力。

2武汉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目前状况

2.1领导体制逐步完善

为科学规划和实施信息化重点工程,武汉市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适时调整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部门和人员,实现了党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组织的协调和统一。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设计专班,包括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业务人员和有关信息化专家。组织体制的创新,为推进武汉电子政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有利的技术支撑。

2.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全市已基本形成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信息传输网;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推进了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取得了明显进展;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得了显著的进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2002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20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8.43万户,电话普及率接近40部/百人,高出全国近7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达到63.48万户,占全国的1.08%,比上年增长24.7%。随着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凸现。"九五"以来,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200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50多亿元。

2.3电子政务建设已逐步展开

武汉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初步建成。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内网主要是指市级政务机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办公业务网,是网;外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业务。电子政务内网已经基本建成了由市、区两级横向区域性网络平台和连接省、市两级网络平台的纵向网络构成的整体框架。电子政务外网以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有68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信息机构或信息中心,已建成局域网55个,已有44家政府部门和一大批市直机关相继在网上建立了政府网站,成为政府和公众联系的一条方便快捷的渠道。各级政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取得长足发展。

2.4规范文件逐步出台

为推动电子政务内网稳健发展,相继出台了《武汉市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决策服务系统平安保密规范》、《武汉市党政机关内部办公服务系统域名编制方案》、《武汉市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内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平安保障。同时,还起草了《武汉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意见》,将作为全市电子政务今后五年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武汉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武汉市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和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各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政务外网建设滞后于内网建设,应用和信息资源建设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网站缺乏平安防范办法、隐患较大等新问题。

3推进武汉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

3.1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规范化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事关政府管理现代化和行政体制改革全局的,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毫无疑问必须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武汉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三统一稳"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稳步推进。一是市信息办根据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和总体规划,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和标准规范制定以及整体推进工作,定期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新问题进行探究,必要时报领导小组审定。二是加大信息化效能评测机制和监督工程的建设,各部门各负其责,抓好自身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三是推广工程外包和托管服务及跟踪负责制度,重点工程由市信息办建立非凡行动小组,负责跨部门、跨区域工程的组织实施,待工程竣工启用后,交给专业公司进行委托管理。四是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民服务,以民众的需要和满足度为建设的出发点,做好部门和公民调查,不断改进和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3.2以应用为核心,加快"两网"建设

一是完善内网建设,区级以上党政机关实现办公网络化,建设公文传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上电话等。增强电子政务内网的服务功能,扩大电子政务内网的应用范围,提高电子政务内网的使用效率,实现市、区党政机关局域网的互联互通。二是加快外网建设。在各级党政机关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全市统一、面向社会公众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电子政务综合门户网站和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的数据中心,为全面实现网上服务创造条件。在近期,凡是能够开展政务公开的部门,都要开通网上业务,以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为突破口,不断拓展领域,搞好跨部门的协调,抓好并联审批。

3.3加快武汉市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业务系统建设要遵循国家相关业务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要求,充分结合武汉市的实际,以满足全市重点政务工作的需求为主,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继续搞好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卡工程和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要加强应急指挥系统、金财、金盾、金审、金农、金质、金水、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业务系统工程的建设。

3.4加强四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按照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要求,重点抓好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四项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逐步将办公信息、管理信息、业务数据电子化,建立体系完善,标准统一,内容完整,流程规范的动态信息资源库,通过对整个城市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综合处理和分析,为政府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为政府制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优化城市规划等全局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政府信息的权威性,使电子信息资料库为公众和企业服务,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构筑起"数字武汉"的基本框架。

3.5建立电子政务五大保障体系

包括完善网络和信息平安体系;建立先进的电子政务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培训体系;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3.6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扎实高效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关键在于要从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要求出发,从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出发,选好政府投入的主攻方向和项目切入点。首先,要遵循电子政务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要求。一般而言,电子政务建设大体包括三个阶段摘要:一是建立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二是搭建网上办事平台,实现政府办公业务上网,提供虚拟服务;三是实现智能化决策,构建现代服务型网上政府。其次,要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以应用为目标,集中力量支持关键领域项目的开发建设。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础网络设施建设;应用服务系统开发;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三,在策略上应坚持先试点后展开,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电子政务建设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表现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仍处在改革转变的过程中,业务流程存在不确定性,电子政务还只是刚刚起步,标准和要求不确定,技术演进和不断发展,使应用存在不确定性等。理想上都希望有一个通盘细致的规划来指导电子政务的发展,实际上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难实现。即便是统一规划,也应有试点为基础,这样实施起来才更有针对性。

3.7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机制

着重突出以下四个方面摘要:一是运用BOT方式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对基础网络服务设施,通过租赁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有偿使用,待经营期结束后最终转给政府所有。二是采取外包方式,开发建设应用服务系统。赋予开发企业特许经营权,在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中引入社会民间投资。三是对一些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有需求,且能够自我运营的服务系统,应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主体,在建设上应主要引进企业投资,政府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在运作方式上采取经营性项目法人招标方式进行。四是对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服务系统以及相关国有经营公司,通过实施股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等多元化方式进行置换,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谢阳群.美国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J.国外社会科学,2001(5)

2张国云.美国电子政府考察报告[N.中国经济导报,2002-04-08

3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摘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郭励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缺失[J.新经济导刊,2005(88)

6刘颖.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目前状况和猜测[J.当代通信,2005(5)

7刘家栋.2004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M.武汉摘要:武汉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