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范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第1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范文

[关键词] 英语实践 自主 合作 探究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英语实践。众所周知,“实践”已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主旋律和这次课改工作支点。这是因为,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得以巩固、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理性思辩得以深入、真情实感得以升华,最终使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对英语实践活动的认识。

一、积极发掘英语实践资源,为学生拓展感悟空间

自然世界的广博性和社会生活的广延性,成为英语实践取之不尽的良好资源,要积极予以发掘,为英语教学服务。过去,英语教学工作限于课本、课堂,囿于教案、作业,给富有人文内涵、情感底蕴的英语课程,上了一道“紧箍咒“,使之教而落窠、学而乏味。《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大英语观”,让英语走向学生生活,走向社会,重视英语学习资源的发掘;修订后的教材也增加了“实践活动”的份量。可见,与时俱进、因此制宜,发掘并运用实践资源,这是英语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必须高度重视。

1.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的三者关系,把握好教师传授与学生操练的配合紧密度,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融合的和谐性,让学生一边接受知识传授,一边参与课内实践,活学活用,立竿见影,这是最好的英语实践资源,是最基本的实践,应加以重视和利用。而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最直接、最简便、最珍贵的真实交际情景。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最能体现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充分利用英语课堂用语也是贯彻尽量用英语教学原则的最根本的措施。英语课堂用语语言结构简单、真实得体,学生容易整句听、整句模仿,能在课堂教学真实情景中学以致用而提高听的能力、训练说的技巧。做到在课堂上用英语教学英语,用英语练英语。当然,这些用语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水平,使他们能听懂理解。对那些使用频率不高、讲解难度较大的句子,还是用汉语讲解为好。坚持使用合适的、可理解的语言知识用语,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课文教学是英语的主体。可用please tell u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or please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话题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讨论问题,创设英语环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

2.利用生活资源,加强动手感悟能力的实践

让社会进入课堂,让学生感知世界。现代中学生思维活泼、信息灵通,已不再是以前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学究了,他们对世界局势、社会生活十分关注,具有极强的参与意识。这就为教师语言教学把生活环境引入英语课堂提供了契机。以下略举数例。如在学习短语“make a trip to…”时,恰好中东局势非常紧张,联合国忙于斡旋,此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情境,对学生进行了听说问答的语言技能训练。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话:UN General Annan is making a trip to Irak for a talk with Sadam Hussin .Annan is trying to get Hussin to follow the UN’s instructions so that the war won’t break out .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discussing the problem and worried about the result of their talk .(以上划线部分的短语、句式皆为学生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要点)此段小小的“新闻”,直接来自全世界人都十分关注的真实事件,借此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使学生顿觉精神抖擞,热情大增,整个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英语的天地和资源。生活实践是学生的亲为力、感悟力培养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英语又是生活不可惑缺工具,是生活的浓缩和再现。因此,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展现英语背景,使生活与英语二律互动。

3.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加强学生的鉴赏和探索能力的实践

使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这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自然环境与人类是“唇齿相依”的,除了源源不断给人类提供生存物资外,也给人类带来情的触发和美的熏陶。所以,自然环境的资源,是英语实践有益的资源。要将学生带进大自然、亲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学生去感受日月星辰的宏浩、体会花鸟鱼虫的生趣、体验风刀霜剑的无情、品味阳光雨露的美感、感悟昏沙荒漠的悲凉、领悟生态平衡的紧迫、探究月球南极的奥秘。大自然就是英语的“大课堂”,在这“大课堂”里,学生鉴赏力、探索力得到实践,求知欲、创造欲得到激活,如在教《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单元时,以《A visit to the moon》为话题,要求学生讨论登月球需要携带的物品和在月球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要求找出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学生可以学会使用诸如百科全书、互联网络等资源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并通过日记、看新闻的方式了解最新研究与发现。晚上遥望星空感受一下宇宙的魅力。通过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悟性得以提高,能够从大自然的现在联系到未来,这就是自然环境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功效。

4.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的评判和思辨能力的实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十分宝贵,英语教材内容编入名人故事,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历史素材。因此,英语实践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加以发掘和利用,对学生进行评判、思辨能力的培养。如,可利用主题班会,探访古建筑,收集民谣、拜访名人、走访老老游击队员,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历史文化沧桑之美,激发爱国爱民之情;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的思辨,丰富学习英语所必备的历史知识,学会了扬弃。

5.发掘信息网络资源,加强创新和沟通能力的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延伸到学校、家庭。英语教育应主动与计算机技术相互整合,实现“一体化”。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声像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优势,借助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使英语实践变成无时空限制、更有情趣;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与实践,进行网上阅读收集资料、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活动,丰富了学习的英语素养。另外,计算机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集、存贮和处理功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提供条件。

二、正确指导实践,为学生铺筑践行道路

1.指导学生自主性实践活动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外英语实践活动中做到“三自”:一是自主地选择课外实践活动的项目、内容和时宜;二是自由地参与实践活动,无拘无束地进入主角,让其个性得以张扬;三是自我地表现实践活动效果,让其迸发智慧火花。教师对学生自由性实践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做到“三到”:一是实践活动指导到点;二是跟踪检查到位;三是英语实践能力锻炼和提高到面。

2.指导学生探究性实践活动

英语探究性实践活动,对于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潜能,激活创造性思维是大有禅益的。教师在指导探究性实践活动时,关健是探究问题的创设,主要是创设一些递进式的探究问题,将学生逐步引入揭示奥秘或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情。如教学《Global warming》,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现地球温室效应的后果:气候的反常、许多莫名疾病的产生、河流的干枯等,要求学生写一份表达自己观点、劝说他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报告。其中要扣住几个问题:(1)What is global warming? (2)How has this come about? (3)What are the effects of globalwarming?(4)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s?随着问题不断递进,学生不自觉地融入了“问题情境”,激起了探究欲望。

3.指导学生合作性实践活动

英语合作性实践活动,旨在形成团队探究精神,聚合群体才智,激发共同兴趣,达到互帮互交共同进步。在指导学生合作性实践时,教师必须注意合作意向性和层次融,如出《英语海报》,会写的当主编、会画的当美工、阅读面广的当资料员、学习仔细认真的当核对员。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合作实践,人人都成为主角,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效果。

三、精心把握实践机会,为学生创设探究条件

1.配合课文进行实践

英语实践活动是为课文教学的延伸或补充。根据课文教学内容或进度适时地有意识地创造实践机会,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补充。新教材增加了反映乡情、亲情、爱情的文章,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及时地组织学生开展“亲情维系我的心”系列活动。学生踊跃参加,有的写《A letter to my mother》、有的写《My views about the sad love story》,有的读《Coming home》、“I left home young and not till old do I come back,My accent is unchanged, my hair no longer black.The children don’t know me, whom I meet on the way, Where do you come from, reverend sir?”让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氛围里,探究“情感对人影响”等问题。

2.配合其它学科进行实践

英语不是单一,孤立的学科,它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相互透、交融的。英语实践活动应与其它学科配合进行。如电脑课正在教学网络知识与运用,此时,应安排学生从网络上下载英语资料,从面增加实践机会。

3.配合校内外活动进行实践

校内外活动机会很多,这也是英语实践活动最好机会,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并加以指导。如:学校举办运动会,要安排学生当英语小记者、英语播音员等;又如,国庆文艺汇演,让学生自编自导英语节目等,通过学生亲力亲为,使英语实践能力提高。

4.结合时事进行实践

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对学习英语极为有益。教师要了解时事,把握时机,组织实践。如奥运会的召开,可将学生组成“小小英语宣讲团”,到各班巡回宣讲奥运精神,这样既使学生领会奥运精神,又口语表达得到锻炼。

在英语实践中,要发挥实践活动的资源,把握好实践机会,指导实践的方法;同时,要指导学生积累并运用实践经验,探求运用英语的规律,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辉.改革教学方法,深化素质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2).

[3]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3& 4& 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