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学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专业学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专业学术论文

第1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版权所有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第2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33-0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厉敏萍和熊璋琳(2013)指出,由于毕业论文的教学定位不合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的主导作用受限、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存在质量滑坡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毕业设计制度废除与续存的争议。饶家辉和张乃生(2014)提出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等方式取代毕业论文,然而,更多学者支持时伟(2010)的观点,认为毕业论文的地位难以替代,建议走改革的道路。彭秀英(2012)从选题、指导和评价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另外,部分学者以渐进式培养为思路,马忠(2008)提出了包含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的论文训练体系;何玉润和李晓慧(2013)提议借鉴美国高校,为本科生定制丰富的研究项目;陈文祥(2015)提倡通过精简课程论文数量等方式增强论文写作与指导的连贯性。而牛锐锋等(2015)则重点在加强毕业设计全程质量监控层面给出了具体对策。然而,毕业论文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单一模式的毕业设计制度不具有普适性。陈希有等(2012)提出多样化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可以营造宽松、舒畅、高效的人才培养环境。同时,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不等于宽泛化,因此,需要一种全新模式带动形式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达到同一预定目标。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形式多样化研究

1.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将毕业论文选题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性论文。主要是以使用大数据处理为主的毕业论文。这种论文需要在理论与实证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入研究,如能有一定的创新是最好的。二是应用型论文。主要是将所有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即毕业实习单位中。这种类型的论文能够与毕业实习单位的情况密切结合,既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与应用能力。前者适用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后者适用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应事先确定毕业论文的形式与实习单位。原则上,通过集中性毕业实习,发现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与企业共同分析解决,其成果可以转换为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突破原来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毕业设计。可以是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财务分析报告、财务风险评估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围绕着实习基地发现的问题选择确定毕业论文的具体形式。毕业论文的具体形式需要学生与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商议确定,并报会计专业备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根据不同的毕业设计形式,具体要求为:

(1)学术论文型毕业设计要求。对学术论文型毕业设计的要求与现在毕业设计要求基本一致,导师一般要建议保送研究生与有志于深造的学生选择这类题目。与现有要求一样,学术型毕业设计要求与实习单位的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纯理论的论文不能通过答辩。字数要求是2.5万字左右。

(2)调研报告型毕业设计要求。调研报告型毕业设计需要按照设定的规范和流程来进行,一般要经历初选题,与导师讨论,然后确定题目的流程。校内外导师需要对选题进行严格把关。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3)财务分析报告型毕业设计要求。财务分析报告型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具体某个实习基地的财务状况与质量进行调研、收集数据与深入分析。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实习基地的财务报表,以此为核心,收集相关的佐证资料,给出最后的评价的报告。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4)财务风险评估报告毕业设计要求。通过对实习基地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5)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毕业设计要求。主要对实习基地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据此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与所学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三、毕业论文指导多样化设计

对应多样化的论文选题,毕业论文指导同样需要多样化。具体区分毕业实习阶段与毕业论文阶段,具体要求为:

(1)毕业实习阶段指导。毕业实习阶段的指导包括校内与校外导师的指导。校内导师主要是在校内准备阶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设计类型以及毕业实习计划。其中毕业实习计划是校内指导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带着毕业实习计划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即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实习,明确自己应该关注什么,以及应该收集什么。校内导师需要凭借经验对毕业实习计划进行修改并定稿。校外导师的指导主要是从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开始,主要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习基地现场情况修正毕业实习报告。校外导师另一个工作在于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所有毕业实习计划中的实习内容,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并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并依据所学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毕业论文阶段的指导。毕业实习结束后,毕业生返校,主要指导来自于校内导师。由于组内毕业设计形式各异,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应对多种毕业设计形式有着较好的把握。一般要采取组内讨论的形式,指导教师与所有组内学生就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定期的,并要求有明确的图片与文字记录。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没有经过讨论与展示的毕业设计不允许参加最后的答辩。

四、毕业论文评价与答辩多样化设计

1.毕业论文评价多样化设计。对毕业设计的评价主要偏重于平时的评价,因此,校外指导教师评分、校内指导教师评分以及学生最后提交的毕业设计内容是毕业论文评价的主要依据。基本思想是注重过程的评价,不以最后答辩作为主要的成绩评定依据。对应于多种类型毕业设计,需要将同种类型的毕业设计放在一起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分类制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评价细则。

2.毕业论文答辩多样化设计。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采用必须答辩与选择性答辩相结合的方式。

(1)必须答辩。在答辩环节上进行分类答辩,原则上选择学术论文的学生进行逐个答辩。答辩程序、要求与现有毕业论文答辩一致。要求参加答辩的学生提交论文、进行PPT演示、接受答辩小组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参加答辩的同学最终成绩为校内外导师评分、毕业设计评分与答辩成绩的合计,并据此评选优秀论文。

(2)选择性答辩。对除学术性毕业论文之外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采用抽签答辩的形式,按照不同类型毕业设计的总数20%抽签答辩。被抽到的学生参加现场答辩,参加答辩的同学最终成绩为校内外导师评分、毕业设计评分与答辩成绩的合计,并据此评选优秀论文。没有参加答辩的同学,最终成绩为校内外导师评分、毕业设计评分的合计,不计算答辩成绩。

参考文献:

[1]厉敏萍,熊璋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亟待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73-176.

[2]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00-103.

[3]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5-76.

[5]马忠,屈波,张金鑫.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训练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113-118.

[6]陈希有,牟宪民,刘凤春,刘蕴红.关于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8):59-60.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of Diversified Graduation Project for Accounting Major

YAO Sheng,LI Shi-yi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第3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研究生;多元互动;教学;措施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变化,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对现有的会计硕士生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学人才素质的提高。根据笔者在上海财大做访问学者期间对该校优化会计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的观察与体验。阐述“多元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整合优势教学资源、追踪本学科研究热点、鼓励思想碰撞、有效提升硕士研究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强大的优势,为加强会计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一、引言

硕士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它相对于本科生教育应该有更高的实务水平,并且是通向博士生教育的桥梁,把握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培养更高级的实务人才以及学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众多学者对如何创新及优化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多探讨,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硕士教学强调学习的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的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潜能。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以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Biggs(1989)突出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可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Richard(2009)研究发现在会计教学中使用团队模型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从重要的社会经验中获取知识的方法。Mercedes Marzo-Nararro(2009)研究证实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实务知识、团队合作以及沟通交往的技巧。在国内杨淑娥、王海民、郑佩荣、蒲丹琳、聂萍、陈娟、肖宗志、涂洁磊、邓云龙等学者从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等方面对会计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使会计研究生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尽管如此,在探讨会计研究生教学模式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还缺乏系统性,理论重视程度与实际操作水平都很不够。本文结合上海财大会计研究生的教学,拟探讨优化会计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元互动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使会计硕士教学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二、“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核心:其一是高校可以整合国内外不同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教授,将这些优秀教师聘请过来,组合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队伍,利用这些教师的研究专长,承担某些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以授课、讲座或报告会的方式让本校学生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了解掌握最新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其二是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推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研讨课;其三是依托各种科研资源,聘请不同国家的教授或青年学者到校举办学术论文及研究课题报告会,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尝试,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而且对提高会计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在上海财大做国内访问学者期间,跟班选听了该校会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多门课程,参加了多次研究生课程学习研讨课,对该校与港台等大学在会计研究生教学科研中采取的教学团队组合、联合授课、课程研讨课及科研专题报告会等教学模式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师生信息互动,目标明确,凸显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将会计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社会商界精英和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在提升学生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上,主要从专业知识传授、认知和转换能力、高层次的实际操作运用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在教学中受聘教师第一次授课时均会给学生提供本课程教学目的、教学进度、课程相关的国外最近的研究文献、课后讨论的中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资料等。学生分组认领课后阅读任务后,要提交读书报告,并在讲解读书报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使得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很明白这门课程在研究什么、我应该怎么学、学了后又怎么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管理会计教学中,该校会计学院与台湾政大合作,请台湾政大的教授专题讲授平衡计分卡和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及应用,讲课中老师将自己主持课题的案例企业资料事先发给学生,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知识运用技巧,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互补式教学团队的建设,凸显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学团队内的优势互补,体现在培养和引进教学名师、以相关性课题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以及团队内互动交流等方面。如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会计研究生教学中,结合课程邀请不同大学的在某一领域是有很深造诣的,有一定专长的教授学者来校担任主讲教师,并要求受聘的教授带来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咨询服务企业的实际运用效果资料讲授某一专题。如经济数学模型、管理会计研究专题、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分别邀请了台湾政治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的教授来校讲课,受聘教授根据自身的研究专长,突出优势和特色在授课中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跨域科研专题报告会,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海财大会计学院为拉近与国际的研究距离,几乎每周都会从不同国家聘请教授或青年学者到校举办论文及研究课题报告会,利用科研报告会方式传递国际最前沿的财务会计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对各种途径获得的知识进行理解辨别和评价,学会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利用。受邀请者一定要带来自己未发表的论文或正在研究课题的未公开的阶段性成果。与财大的会计研究生们分享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宣讲者的研究主题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并参与论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受邀请者可以发现论文或课题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到国际上正在研究的财务会计重点及热点问题,弥补了信息传递滞后的短板。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探究式课程研讨课,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研讨课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具有突出的互动性,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倡导合作精神,有利于实现和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体会“教学相长”,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现代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提高会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课程研讨式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

要求,合理分配了讲授和研讨的内容。在讲授的部分学时里,重点讲授理论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地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将要讨论的相关主题提要性地勾勒出来,供学生选择参考。在研讨课上,学生成为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学生们根据事先的准备,可以研讨理论知识,也可以研讨案例。如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管理会计专题研究课程中,将作业成本法的教学采用了企业家、普通会计研究生及MPAcc会计专业硕士同堂案例课程研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受聘担任教师的是台湾政治大学会计学院的教授,她带来政大EMBA班的企业家与会计研究生们共同研讨,分享成功采用作业成本法强化成本管理的企业案例。为强化研讨课的效果。EMBA班的企业家专程到案例企业实地访谈,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问题,通过案例宣讲、提问、交流、总结和点评。有效地防止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倾向,有助于转变教学和学习的性质,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准备和参与研讨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积极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上海财大会计学院会计研究生教学的观察,笔者认为要提高会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要求,高校在会计研究生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校内或校内外优质资源整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在研究生会计专业课程中。由各有所长的若干名教师分工备课讲授,分工辅导答疑,将教师最有优势的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共同完成该课程的讲授任务。

(二)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研报告会

各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教师(本校、本省或其他省市)待发表的论文或研究课题在报告会上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掌握本地或全国的会计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

(三)推广研讨课教学形式,注重提升教学效果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个人读书报告、小组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推行合作学习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重视学习中的合作小组、讲述团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制作PPT、分工讲述、合作撰写报告等形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作了一个案例企业的教改观察,但笔者相信。关注教学效果,转变教学习惯。不断探索追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我国的硕士教育和科研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杨淑娥.对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模式选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2).

第4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本科会计学专业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专业人才主要的方式,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必须提供各项专业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会计人才成为会计学专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已经具备哪些能力,缺少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教师及会计专业学生对不同技能要素的重要性有些相似的看法:传统单一的会计学专业必将被商业、管理科学及其他社会或人文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教育所替代(Francisco&KeIIy,2002;AIbrecht&Sack,2000)。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整体水平一般,会计学专业改革必须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主旋律(1999,宁波大学课题组)。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的状况进行调查,找出本科会计学专业现状与会计职业界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其对策。希望能对我国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为了使问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参照了Franoiso&Kelly(2002)的问卷框架。主要从现状和重要性两个方面搜集数据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选取的样本是重点大学层面选择两所学校: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地方高校七所:天津商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法政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天津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共九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680份,回收率为68%。

(二)结果分析

1.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美国会计学专业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学专业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便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能从事学习。结果显示,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为应用型的会计人才的占70%;选择为企业会计工作者的占50%;选择为注册会计师的占42%。而选择为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只占20%。这说明随着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可能性比较小。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比较符合现实情况。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还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的会计人才、企业会计工作者和教学、研究工作。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排在前三位;最后一项是身体素质。从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排序上看,会计职业道德、专业判断能力排在了最前面。排在后面几位的是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

现行的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可能尚未提供可满足现状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要素。有必要对本科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结构进行一番了解和分析。在问卷中列示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各七门,让学生们选择各自应包括的课程。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课按照认同度排序依次应包括:基础会计、计算机、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操行、行为科学、交际;专业课按照认同度排序依次应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责任、税法、审计、信息系统、实习与合作性教育计划。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同度基本与现行的教育部的规定相同,而对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操行、行为科学、交际等课程等认识不足。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公司财务、企业法、经济学、企业面临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商业道德等课程给予较高的认可度,而给予数量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交际能力、市场营销三门课程较低的认可度。大部分的学校没有设置这三门课程。

表3显示的是学生对课程重要程度的打分。按照课程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为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学、管理会计、税法、职业道德、成本会计和审计等。这与教育部公布的核心课程有一定的差距。这表明各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与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有关。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信息系统、统计学等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学生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应具备的技能要素框架的认识

学生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要素的排序依次是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管理、金融、税收及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水平。而ACCA的要求是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投资与市场营销知识、纳税筹划知识以及内部控制等列为较为重要的知识要素。表4的数据说明学生对管理、税收、金融等知识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技能要素按照重要性依次是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运用计算机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位于最末两位。这说明学生们对资源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认同度偏低。会计专业学生对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技能重视程度较高;普遍认为创新能力对会计人员来说并不重要,会计可以发挥的余地不大,会计处理更多的是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的约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4.对教材选用的认识

从图1―2教材的选用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同学认为应选用国内名牌高校的教材作为教材。国内名牌高校编写的专业教材,既反映国内的最新成果,也能反映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得分最低,说明同学们并不希望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这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统编教材内容陈旧,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有关。一些学生为了学习不得不自己另找CPA等教材来学习。一些高校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中,不乏基础扎实、能反映会计专业的最新内容,而且不少高校自己有出版社,所编写的教材能够反映最新成果。因此,同学们也比较认可高校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从教学参考资料的选用上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最多的还是教材;其次是财经(证券)报刊。财经网站和学术文章的使用并不多。在英国,教材都是指定学生阅读的教学材料的一部分。在美国,除了教科书以外,《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商业周刊》等报刊以及学术论文等也都是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上还没有做到教

学材料丰富多彩的程度。

5.会计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

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要以引导启发为主,系统阐述为辅;其次是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再次是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台。这说明这三种是目前各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设17八种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对教学方法进行打分,他们的评价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比较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方法是模拟操作(模拟教学)、教师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模拟(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形式活泼、实战性强等特点备受国外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的青睐。随着我国国际化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必将得到更大的应用。而自学、讲授和习题演算并不受同学们的欢迎,尤其不喜欢文章的研讨方式,这与本科生的背景有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考试方式仍然以笔试为主。笔试占95.00%口试占0.67%;课程论文占8.33%。倡导多年的考试方法改革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在美国和英国,考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报告等。相当一部分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分析问题的深刻程度以及对整个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性的把握程度来评分。

6.实践教学的认识

从表5对实践教学目的的认识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会计和财务知识、培养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对实践教学的目的有较清晰的认识。说明高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表明,各学校在选择毕业实习单位时。企业和事务所是最常见的选择,这与会计专业的性质有直接的关系。去企业中实习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方向有所指导。但是从现实层面上看,为在校本科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是不太现实的。各学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的毕业实习方式还主要是分散实习(占54%);有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的只占17%;有学校老师随时指导的占12%。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在目前的会计学专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同度较高;对课程中的操行、行为科学等认识不足;对数量分析法、交际能力、市场营销三门课程的认可度较低。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资料单一。模拟操作、教师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比较受同学们欢迎,倡导多年的考试方法改革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二)建议

1.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结构

在课程中增加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技能要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增加操行、行为科学、数量分析法、交际能力等课程。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模拟、企业实习等方式在实战中锻炼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指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恰当的途径加以培养。

2.进一步丰富教学材料

规范教材选用标准,引进世界公认的西方原版会计学教材,使学生能够了解并熟悉西方会计的思维模式。完善我国知名高校的教材体系,加速内容的更新速度,使教材能够反映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教师可不指定统一的教科书。可以在指定一本教科书的基础上推荐系列参考书,从而保证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适当开阔学生的视野。除了教科书以外,报刊、杂志、学术文章等也都可以成为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5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 实践教学 模式

期以来,尽管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就其整体的实际结果而言,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我们的实践教学模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是根据笔者六年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经验、二十多年的高校会计教学经验以及一年的加拿大访学经历,经过多年的反复思考及实践,对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的探索,希望能与高等院校的同行与学生商榷。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有实践教学这个环节。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高校而言,优质的实践教学能使其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对企业而言,可以减少用人成本,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过程。(3)对学生个人而言,优质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实践教学对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会计岗位涉及企业一些不愿公开的商业机密,受各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学校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由于单个企业的经济业务相对单一,学生很难接触到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这就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呈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也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现行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培养方案的制定来看

查阅众多大学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笔者发现,其中90%以上的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四上学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专业课及相关选修课,下学期大多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且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的时间大多各为两个月左右,且学分分值大体相同。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方案设计值得商榷。

1.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对等。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我们的培养方案却未能与时俱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培养的绝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才。换句话说,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要适应大多数学生要进入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

限于知识和阅历,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要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来有很大难度。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到处粘贴、复制论文,批量生产垃圾文章,教师再耗掉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这些论文其意义值得商榷。而毕业实习则不同,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并加以消化,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实际生存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对于绝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毕业实习的价值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鉴于此,笔者认为,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让位于会计的实践教学。

2.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方案是否合理。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安排完全对等的时间长度和学分分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的培养方案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同特点。注重细节应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可贵的品质。特别是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而言,不注重细节、不突出其实际操作特点的培养方案,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时期长度的设计。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大多把毕业实习的时间集中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的两个月,而且,平时各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也基本上都是以教师面授为主,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实务,更谈不上亲自动手操作,这样的模式设计及时间安排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一些知名大学会计专业的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那么,哪一种时间设计更合理呢?更符合这门学科的内在特点呢?笔者认为:综合考虑会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应该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part A:会计基本原则的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的运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及各种常用会计软件的使用。这个部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耗时3个月左右。

第二部分即part B:让学生全面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并进行实务处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的企业,其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外贸企业的外汇业务,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如何核算,以及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等等。这个部分需要耗时5个月左右。

第三部分即part C:在前面的基础上进入综合运用阶段,包括对高级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的应用,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管理会计相关软件的应用,这个部分需要耗时1-2个月。

加上寒暑假的时间,总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应在一年左右,才能够完成整个实习过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4.时间点的设计。从现有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实践教学的时间不仅短,而且安排的时点也不尽合理。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一刀切地和其他专业一样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也是导致会计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根据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实习的三个部分应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才会有好的效果。比如part A适合安排在学完会计学原理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财政与税收、管理学、数学和一些基本技能课程如计算机、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之后,具体可以安排在大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及相关课程学完后,学生应通过实务操作,来熟悉企业各种实际业务的处理,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核心业务的处理,开始part B的实习过程,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这部分最好安排在大四,可以利用大三的暑假;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再进入管理会计及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理解是建立在全面掌握并充分理解所有相关会计知识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开始part C即最后的综合应用阶段的实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分析的能力,这部分时间最好安排在毕业前夕。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之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般能达到上岗要求,独自进行会计核算的所有程序。所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分阶段、分内容、在不同时点上进行才更科学、更合理。要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从制度的设计上开始做起。

(二)从指导教师和实习地点的选择来看

鉴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实体企业实习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维持企业的工作秩序,企业很多业务都不会交给学生去进行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学生很难学到东西,实习也就形同虚设。就算企业相关方面都很配合,由于单个企业经济业务的局限性,学生也很难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的特殊业务。所以选择实体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地点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开展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习的指导教师自然就成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出了校门进校门,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也并没有很多会计实务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这一点上讲,这一安排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鉴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最佳的实习地点应该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好是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名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着较完备的实习生培养制度。指导教师也应该是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这样的设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学生可以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业务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特殊的业务,提升自己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而选择特定的实体企业则受企业自身业务的限制,学生接触到的业务不全面,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局限性。(2)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往往以审视的眼光去审核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且是专业团队在工作,他们所依据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一般都是正确规范的,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可以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加以正确引导,规避实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采用不符合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处理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保持对会计专业的敬畏感。所以,高校应该积极与当地或外地优质的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专门开发这项业务,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笔者以为学生跟着专业人员在事务所里摸爬滚打大半年,很多实务技能会得到提升,就业以后能很快胜任工作。

另外,根据实习的内容不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习方式:part A部分根据内容可以通过学校的手工实验室或机上操作的形式完成,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part B部分和part C部分,由于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各种实际业务处理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需要在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单位完成,指导教师可由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或CPA担任。

(三)从学生的选择标准和阶段实习目标的设定及考核方面来看

这一环节是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具体工作:

1.设定选择学生的标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人数过多,可做实习基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太少,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适当的安排,包括依次考虑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同时对学生按成绩进行安排。选择成绩比较好,比如成绩在良好以上的、能力强的学生,去业务量大且复杂的会计师事务所,便于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可以去业务量较少、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较大的收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促使学生更勤奋地学习。

2.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要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就必须对不同的实习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教学效果无疑会提高。例如,对part A,应设立的目标大致为:学会做调整分录;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等。

3.实务技能考核。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实务技能考核,当然,考核要以各个阶段实习的具体目标为依据,把好提高教学效果的最后一道关。

三、国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介绍与借鉴

在国外,很多高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一般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业都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即所谓的“Co-operative Education”。直接让在校学生到事务所或企业带薪实习,一般期限为一年,以期形成一定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毕业的时候,这种带“Co-operative Education”的学生找工作时就非常有优势,视同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各个大学里有“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专业招生都很走俏,学生趋之若鹜,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获得这种机会,录取的分数线也相对较高。

加拿大很多名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如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渥太华大学和温莎大学等。各个大学的做法大体相同,本文以2014年渥太华大学Telfer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Co-operative Education”方案为例,介绍其实施方法及过程。

(一)渥太华的会计专业“Co-opera-tive Education”方案的时间表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渥太华大学的这种带“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会计专业学制是五年,实习的内容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work 1、work 2和work 3,按先后顺序分别在第三学年的冬季、第四学年的冬季和夏季进行,由于加拿大冬季时间非常长,基本上没有春季,所以,实际的实习时间超过一年,实践教学完成后,第五年又回到学校学习,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更复杂的高级财务会计知识。这种安排更合理、更科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目标设定方面

该计划对每个不同的实习工作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设定,以work 1为例,目标分别为:创建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处理调整事项;准备初步的纳税申报;评估和解释会计政策;将原始数据转换成账户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等。可以看出,渥太华大学的会计专业“Co-operative Education”方案设立了非常具体的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并为考核提供了依据。

(三)对学生的要求方面

1.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渥太华大学会计专业的合作教育计划得到安大略省特许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认可,因此,每个学生12个月的实习时间可计入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其就业提供优势。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要求必须平均成绩B以上的优秀学生才能参与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这样,限制了参与学生的人数,提升了效果。

2.对学生背景知识及基础技能的要求。该合作教育计划规定:学生开始第一个工作学期之前必须对会计核算程序有较深的理解,并且熟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同时已经完成下列课程的学习,如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和管理会计、组织行为学、公司所得税、审计学等。也就是说,必须在完成两年半的学习之后才能开始work 1的实习工作,因为这两年的学习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学术背景,帮助他们顺利地从事第一个工作学期的工作。

以上这些细节设计上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重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构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取消现行的会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毕业论文,将毕业论文的时间让位于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毕业实习,同时,大幅度提高学分的分值比例,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大幅度增加会计实践教学的时间。按照会计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的时间确定为一年较为适宜。

3.合理确定实践教学的时点。根据会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并融会贯通,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分阶段、在不同时点上实施,而不应该一刀切地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4.尽可能地选择业务量大、规模大的品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尽可能全方位地接触不同企业各种不同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如果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不足,可依次考虑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

5.选择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或CPA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改变目前学校专业课任课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做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处理能力。

6.对学生要设定相应的选择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将成绩优秀的学生挑选出来送到品牌会计师事务所,让他们接触更复杂的业务,积累更多的经验;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进入业务相对单一的单位实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收获。J

参考文献:

1.Telfer School of Management,Ottawa University.Account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2014.

2.滕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06,(5).

3.温美琴,徐成成.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商业会计,2013,(24).

4.邓亦文.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商业会计,2011,(29).

第6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在手工方式下,以算盘或电子计算器为运算工具,工作量大,运算和记录速度部很慢,而且有很多是重复抄录,这样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以电子计算机为运算工具,以打印机为书写工具,以极高速度和精度处理会计数据,自动编制生成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药品收支总表、医疗收支总表、总账、明细账等一系列报表,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的消耗,保证了准确性和及时性.

【关键词】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保证了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页关键词】省级期刊征稿、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一、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二、当前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在手工方式下,以算盘或电子计算器为运算工具,工作量大,运算和记录速度部很慢,而且有很多是重复抄录,这样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以电子计算机为运算工具,以打印机为书写工具,以极高速度和精度处理会计数据,自动编制生成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药品收支总表、医疗收支总表、总账、明细账等一系列报表,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的消耗,保证了准确性和及时性。由原来几个人几天共同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由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

(二)查询方便快捷,确保信息准确性在手工方式下,要查询一个数据,特别是收集某一汇总或加总数据时速度很慢,而用计算机查询,可以设定查询的条件,很快地查到所需要的数据。此外在查询时,还可以归类,打印查询结果,极大方便了使用者。在手工方式下,由于重复登记工作较多,参与记账及编制会计报表的人数很多,从而增加了数据处理差错的可能性;而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只要按程序把原始数据正确输入,汇总编制会计报表、查询等,都在一个一体化处理过程中,很少引起错误,从而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三)财务工作技术含量增加,促进医院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在日益普及会计电算化的今天,原有的财会人员,已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需要,这就对我们的医院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既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要为了参与医院管理,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成为关键。这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院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从而使医院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相应提高。

(四)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帮助财会人员逐渐摆脱了繁琐的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丁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快,人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使财会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为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文章来源】/article/47/17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7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本科;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65-02

随着多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一大批高校也升格为本科院校,而教育主管部门只是简单地将高校分类为“985”、“211”和普通本科院校。后起的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上长期以来也是沿袭传统本科院校,没有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更没有体现出不同高校的差异化竞争,使得人才层次、知识和能力结构趋同化,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所谓“人才过剩”现象。为了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十多年前有专家又将后期的本科院校基本归属到“教学型大学”之列。近年来又有专家将前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后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但是,具体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培养模式是什么,特别是具体到专业的会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什么,还是一个争论不休、缺乏指导性目标的概念。笔者结合自己曾在国外学习和二十多年来对于会计教学历史的熟悉以及自身积累的经验,力图在这个方面有所探讨并加以具体化。

1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内涵

首先,应用型人才一定区别于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研究性人才应侧重于基础和理论发展的研究和创新,是以学科为支撑平台的,而应用型人才则应以专业为导向,侧重于将现有理论应用到具体和变化的专业工作环境之中,技能型人才则侧重于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反复训练和操作,不强调理论的深度理解。如果,简单地将这三类人才定位的话,即科学家—工程师—技师的职业特征是其较为形象化的体现。

会计人才最早曾经属于单纯的社会科学应用人才,但是,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实际上会计学科更属于复合型学科了,它是社会科学和工程及信息技术的结合。这不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体现在与行业、产业及生产工艺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了会计学、计算机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才,才能成为不仅发挥会计基础核算功能,更能发挥会计管理、控制、决策功能的高层次人才,也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会计人员不懂具体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如何能设计出符合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如果不懂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环节,如何能将产品核算阶段、步骤划分,更不能进行作业动因分析和成本控制;如果不懂设备的技术经济功能和参数,如何能进行生产设备组合优化;如果不懂产品功能质量又如何能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应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一个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必须是和上述知识相关的复合型人才。

鉴于上述要求,笔者认为,高层次会计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有些“工程师”的职业特征的,会计学本科的招生需改变以文科生为主的招生模式,加大理工科学生招生比重,使得招生结构更加合理化。

2与小行业挂钩的课程体系设计

会计学既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则要求其课程体系应首先涵盖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理论,同时要对工商企业的业务及工程技术背景有所了解。现在大多现有的本科会计学课程体系属于所谓“通识教育”对于应用型会计本科来说过于宽泛,缺乏行业针对性的深化,虽然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就业的适用面,但同时也造成学生上手慢,缺乏对企业背景的深层了解。尽管应用型会计本科一般不能如职业学院那样,采用面向特定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但借鉴其思想也是有益的。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所在地的产业优势规模以及本校资源优势,选择若干小行业作为专业方向来设计课程体系,如果是文理兼收的会计专业,应按照文理分班,即不同的文理科学生特长来因材施教。同时,每年根据市场变化来灵活确定当年的专业方向。例如:某校是建筑工程大学,并且当地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也很大,则该校的会计学专业可以下设房地产会计方向,其课程体系除了开设必要的会计学主干课程,应开设工程施工、项目预算及管理、材料估价、房地产开发等专业方向课程;如果某地区机械制造业较发达,则可以下设机械制造业会计方向,增设机械制图、生产现场管理、生产工艺、商品学等课程;再如:某地区会计服务业较发达,则可以考虑开设注册会计师方向,增设或强化资本运作、CPA考试深化课程、记账业务、税务咨询申报等课程。由于许多专业方向课程并不属于传统经济管理类课程,就需要和其他相关系部加强合作和系际交流沟通。

总之,与小行业挂钩的应用型会计本科课程体系,既避免了不设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过于宽泛又避免了纯粹订单式培养过于狭窄的局限性。应是此类高校最合适且科学的选择。

3应用型会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笔者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培养应采用本硕连读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从一开始就不应成为考研的预备班,它应是为就业市场直接培养职业实用人才的。尽管,它不排斥学生学历的后续提高,但其深造也应针对专业硕士的方向进行。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即教学存在两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但两者有时也是互换的。应用型会计本科的教学首先要有适合于这个教学体系的师资。当前,许多普通高校的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自身缺乏会计工作实务的素质和经历,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教学体系的要求。笔者曾经学习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hule),其教师除了学历要求一般为博士外,同时要求必须在相关企业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才能应聘。为了改变国内这一师资现状,一是可以将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强制派送或挂职到相关企业去锻炼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二是直接从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且在企业相关岗位有较长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中招聘;三是大量聘用高水平的企业客座教授来兼职授课。

本科阶段借鉴国外MBA案例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局面。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或者有些课程在理论学习之前,通过大量案例剖析来启发学生思维和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是答疑、解惑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围绕案例向老师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问题,由教师当场解答,这样一来,也就倒逼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教学的机械、刻板和僵化,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

加大实践和实验教学学时比重。可以考虑在每门具有实务内容的主干课程里,强制安排实践或实验教学计划课时,教学的方式既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也可以走向社会或直接去企业来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把学生放到那里去增强感性和情景化的专业认知。

改变一卷定成绩的学业评价方式。长期以来,许多课程就是期末教师出一份试卷,学生考一份试卷来直接给出成绩。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松懈、临时突击背诵过关,考过就丢,基础不扎实的结果。应采取多样化的学习过程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在整个成绩的权重。如:增加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大作业、小论文、期中测验等考核形式。督促和鞭策学生的课下和平时学习。

毕业论文的改革。应用型会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性论文。其论文选题必须是和毕业实习单位实际结合的选题,其选题首先是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课题。这类论文应借鉴研究报告的形式而非学术论文的形式,其数据资料必须有学生亲自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而非大量引用资料,要求学生有较长的实习时间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可考虑提前一个月就安排实习,应用型会计本科论文篇幅上一般也应多于学术性论文,理论无须单独论述,只需将其贯穿和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总之,应用型会计本科教学的改革是可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每一个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实践能力;目标;条件

一、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知识,具备较好地从事会计、审计、理财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根据高等教育的目标,结合会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会计本科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会计本科人才具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和运用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

即要求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能够恰当地进行全过程的会计核算(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薄、编制会计报表)。

(二)较强的审计业务能力

即要求会计本科毕业生中将来准备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在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能够恰当地进行社会审计业务;要求将来准备到企业工作的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在企业会计师的指导下,能够恰当地进行内部审计业务。

(三)较强的会计制度设计能力和会计事务管理能力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将以具体会计准则和准则指南为依据,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会计科目、自行决定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将会计本科毕业生造就成合格的记账员,而且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制度设计能力和一定的会计事务管理能力。

(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现代企业中,各项决策均离不开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各项经济信息。会计人员不仅仅是经济信息的提供者,也是经济信息的综合分析者,为企业决策提供综合性的分析资料。如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分析;企业预算完成情况的综合分析;企业内部责任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企业利润、成本、资金预测分析等。因此,作为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经济信息综合分析能力。

(五)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审计工作的性质和职能要求从业者具有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是否能够准确地进行职业判断,是衡量一个会计师、一个注册会计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当然,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的最终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需要靠经验的不断积累,但是否为这种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则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六)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包括与人交际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现代的社会技术越来越综合化、复杂化,越来越需要团队精神和与人共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也是学生今后成才的基础。

二、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

(一)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1. 从会计实践教学的空间范围来说,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这样通过校内与社会相结合,既突出了实践环节的社会性,也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讲究其实效性。校内实践主要是配合会计理论教学的进度而设置相应的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和会计仿真模拟实验。而社会实践则是分阶段借助于各种实习单位对社会和会计专业的认知过程。其中的毕业设计虽从空间范围看,是在校内进行,但其论题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设计过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这一过程考查学生理论运用能力与实际会计工作的认知方面的状况,因而作为社会实践环节较为合理。

2. 从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看,将其分为四大部分:

(1)会计专业技能训练。这是为达到会计专业人员应该具有的技能而进行的各种训练。主要包括会计书写技能和计算、电算化操作技能训练。这方面的训练应与会计技能的测试相结合,这样训练才有效果,学生才有学习的积极性。

(2)会计仿真模拟实验。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是指根据收集整理的实际会计资料,按照会计工作的一般程序和规律,在会计仿真实验室中由学生模拟进行会计全过程业务处理的一种实验活动。通过会计仿真实验,可以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感性认识,为毕业后从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计仿真实验,分为会计手工系统仿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系统仿真实验两大部分。前者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后者是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它是前者的升华。通过这两种会计仿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全面的仿真性会计实践锻炼,这是会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会计手工系统仿真实验应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按会计主干课程的设置,一般由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和财务管理实验组成。

会计电算系统仿真实验主要是与学习电算化课程相联系。此时一般根据条件可按设计好的会计软件实验,也可由学生编程进行实验。通过会计电算系统仿真实验,对学生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一定的要求。

(3)认识实习和社会调查。认识实习和社会调查主要是让学生亲自走向社会,调查社会经济现状和会计现状,以便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经济与会计的关系以及现实会计水平,进一步增强学习会计和相关会计的信心,并充分了解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实习是侧重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一般由教师带队,选择会计工作基础较好,会计核算较为典型的企业加以认识,以便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接触会计实际并充分认识财务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社会调查侧重于社会、经济的调查和认识,是锻炼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将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

(4)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毕业者都必须经过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全面考查和总结,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四年制本科而言,毕业实习时间较长,一般要求学生参与,甚至直接独立从事实际会计工作,所以是一种极好的综合锻炼机会。为保证实习质量,可采取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日记,接受实习单位签署实习鉴定等方式进行有效监控。毕业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写作水平方面加以要求,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

上述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会计模拟实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条件

1. 实验室

为保证会计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会计实验教学的保证体系:(1)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会计实验教学建设和正常运行的关键。(2)建立会计实验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会计实验室,进行手工操作实验和计算机操作实验,既要为校内各方面实验教学服务,也要为社会各方面实验教学服务。(3)配置必要的会计实验场所和设备。(4)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5)建立会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实验手工操作制度;会计实验计算机操作制度;会计实验考核制度;会计实验人员考核、职称晋升和奖励制度等。

2. 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

(1)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增加讨论课和案例分析的内容。教师最大限度地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尽量给学生留出适量的时间,使其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培养和发展。

(2)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下列原则:一是教学以学生为主,确立学生在会计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责任心与主动性;二是教材以自学为主,教师对会计教材的讲授要少而精,突出重点,不照本宣科;三是课程以讨论为主,避免会计教学的“―言堂”,倡导启发式教学;四是作业以案例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分析会计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五是考核以能力为主,运用各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掌握运用所学会计知识的能力。在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积极主动地投入会计专业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会计教学过程,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便相互提高;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注重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会计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对会计活动的创造性认识思维。

(3)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步骤地推行会计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调整教师结构,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从目前看,我国的会计教师队伍主要是专职教师,但从发展的远景来看,有必要发展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和企业、科研单位在职人员的兼职教师。这样,―是可以充实教师力量;二是可促进教师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加深对国情的认识;三是可以促进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交往,有效传递教学、科研信息;四是可以促使学生尽快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的就业门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刻认识我国的具体情况,加深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师要认真编写与本课程相关的案例、习题,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专业思想倾向;教师还要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先进手段,减轻自身的工作强度,从多方面启发学生的思路。除此之外,学校应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定期、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建立教学研究激励机制,更多地鼓励教师研究、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进修制度,有计划地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派往其他院校甚至国外院校进修或参加学术活动,保持教师的知识更新与学科发展同步。

(5)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改革考试方式。为了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考试方式必须进行下列改革:一是应加强全过程的考核,即应加强平时考核,各课程成绩的评定应当实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专题调查与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等有关成绩来确定。如果平时考试较多,期末成绩总评时可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必要时可超过50%。这样做有利于促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提高学习成效。二是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对于期末考试,不应采取单一的闭卷笔试形式。除闭卷笔试外,还可采取开卷笔试、口试、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以引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除了各门课程的考试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业务素质的考核,比如,可以结合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学期写出―至两篇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这些论文与报告也要评定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总之,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达到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目的。

3. 社会实践及基地建设

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加强不同层次、形式各异的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是建立实习基地。主要通过加强与事务所、企业的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二是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大力提倡会计教师通过会计职业团体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促进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沟通与交流活动。除此之外,应尽可能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作用,如参与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交流等。三是学校应提供足够的实习经费及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方式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科研、指导实习,以积累实践教学的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永泽. 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人才[J]. 会计之友,2006,(7中).

第9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摘要: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教育教学过程健康有序发展和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不竭源泉和根本保证。文章介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在会计教学改革实践中所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做法。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从会计专业教育的既定目标出发,依据会计教育教学的自身特点,积极进行会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将给会计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新会计领域的出现,也将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就业空间。

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发展定位不够准确,思路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一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过分强调基础理论教学,有悖于高职会计教学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又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影响了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二是完全按岗位技能的要求定位,过分强调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潜在作用,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广度以及未来的职业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同时,在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没有突出高职技能型会计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课程改革等与会计实践的发展以及社会对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与目标

第一,会计教学是一个系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各环节不是孤立的,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应力求做到各教学环节的配合,形成有机的教学过程体系。

第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是会计主体系统运行状态反映的基本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始终不能离开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会计专业技能不仅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学中保证学生必需的理论知识,兼顾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高职会计教学应遵循的基本思想。

第三,建设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满足实验实训教学要求与实验条件的一套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四,培养会计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职会计教育的重要任务。会计创新能力包括会计专业能力、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技能。对于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高职教育而言,通过会计专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会计专业能力、获得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对培养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建立起能反映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符合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财经法规知识,适应一线会计岗位(群)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会计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教学改革的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领导,我院成立了会计教学改革课题组,课题组由教学业务能力强和具有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负责起草教学改革方案、制定和完善系列规划和办法(会计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会计实验教学实施方案)、组织领导并实施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教学改革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起草改革方案(2003.3~2003.6)在收集、整理、调研等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四个规划,一个办法”,经学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实施。

组织实验教学改革(2003.9~2004.6)编写了《基础会计》等7门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完善实验教学条件;组织二百多名学生进行单项和综合模拟操作实验;编写并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会计岗位实训》教材。2005年5月“高职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授予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确定《成本会计》为课程改革试点(2004.9~2005.6)参编全国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材;开发《成本会计》教学课件和评价系统;2005年8月,《成本会计》被授予“自治区高校精品课程”荣誉称号。通过总结经验,并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其他课程改革做了有益的尝试。

打造品牌,提高专业影响力(2005.9~2005.12)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企业和会计主管部门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2005年12月会计专业被授予“自治区品牌专业”荣誉称号。

转贴于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学院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整体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目前,会计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9.1%,“双师型”教师占87%。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企业或其他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教学案例素材;或到有关机构从事会计咨询、记账、查账验资等业务,在实践中锻炼。全体教师坚持以改革促教学、以科研促提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关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近年来,我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四十多篇教研及专业学术论文;主编、参编15部全国统编的高职高专会计教材;承担了7个课题,有力推动了学院会计教学改革的发展。

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学院投资八十多万元建成了会计手工操作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使实验条件明显改善,实验室功能进一步增强,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对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12月,会计实验室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条件合格实验室”。(2)为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环境,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学院组织课题组教师研制开发了成本会计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在内容上覆盖了成本会计课程所涉及的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及各种成本报表编制的全过程。系统所显示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均以当前企业采用的实物为蓝本,形象、逼真、直观地再现企业成本会计业务,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接受系统训练,熟悉企业成本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掌握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和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加强教材开发建设(1)采用“选”与“编”并举的方式。选择最新出版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同时,我院教师近年主编、主审和参编了多部全国统编的高职高专会计教材。这些教材已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得到师生的好评。(2)选择“主”与“辅”配套的形式。组织教师编写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辅助教材、习题以及教学案例,开发了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在体系上与教材基本保持一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操作。(3)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系。在开发理论教材的同时,注重实验教材的建设,编写了《成本会计实验教程》、《会计岗位实训》等实验教材及配套实验资料,更好地满足了教学改革的需要。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1)以创新的教学思想制定教学目标体系,以创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教学,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2)注重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了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和多媒体技术,进行会计模拟实验为主、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为辅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会计职业观念和会计技能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合格率达到60%以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达86%,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的学生达97%以上。(3)依据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与要求,不断改革与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1)课堂讲授与开展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2)组织会计模拟实验。利用会计实验室的条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有关会计课程学习必需的实验操作,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贴近会计实务,形成会计职业技能意识,掌握会计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系统、直观、生动、活泼,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3)加强课外练习与辅导,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4)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案例化,将会计理论与方法寓于案例之中,会计程序处理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5)组织专题讲座,旨在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科新知识,使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对国内外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研究不够虽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借鉴了国内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但还未能把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与我们自己的会计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很好地融合。

教学手段特别是会计实验教学手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教学改革的要求会计实验室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实验功能进一步增强,但与国内一流职业院校的实验条件相比,我们在会计实验教学的适时性、互动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现代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还需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