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批判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批判理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批判理论论文

第1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

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博大精深,如何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会批判理论的框架与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时代人的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第二,认为可以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归纳为“四阶段五假设批判模式”。首先是社会批判理论前提的确立(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物质存在决定精神意识(a)。其次是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锻造阶段(即B阶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从基始性唯物主义到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这里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事物处于不断生成与灭亡的过程中(b);事物处于系统联系之中(c)。这两个理论假设是方法论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论假设,它们分别是“历史的”与“具体的”这两个规定性的理论依据。再次是具体的现实性分析阶段(即C阶段)。这同时包括对事物本身特殊规律和对事物所属的一般过程的规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阶段(即D阶段),这一阶段是哲学批判的历时性、暂时性完成。它也隐含有两个理论假设: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d)和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e)。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四个阶段五个假设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现实的,这正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认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回顾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或浏览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例如: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对蒲鲁东的批判、对拉萨尔的批判、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形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等等。可以断言,马克思通过毕生的批判活动完全实践了他早年为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第四,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成熟时期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融科学实证分析与价值理想追求于一体的社会历史学说,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于这一点来说,学界是无疑义的。问题的分歧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马克思著作之丰,内容之巨,人们对其社会批判理论特征的把握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活动基本上经历着两步回溯或还原过程:第一,从表面现象向深层本质的回溯或还原。马克思习惯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区分出现象与本质、表层存在与深层存在、上层建筑与基础等等,然后从本质、深层存在和基础出发去对现象、表层存在或上层建筑作出价值学判断,说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局限性和消极方面,指出其被超越与扬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质向人的活动的回溯或还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还原之后,没有停留于此,没有把这些深层的和本质的存在或基础当作给定的和终极的实在,而是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或基础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从而把它们回溯或还原到人的基本活动,即劳动或实践的层面上。从人的劳动或实践活动出发,扬弃各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给定性和自在性,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意识的基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1.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所谓科学批判,是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科学的批判;所谓价值批判,是指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以实证事实为根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不合理性。科学批判与价值批判是有机统一的。2.批判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现着批判,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既是科学的,又是彻底的。

一种观点认为,经典作家批判性论辩的特点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的这一研究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特点有:1.坚持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2.坚持哲学前提和现实前提双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3.坚持多学科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4.坚持不断扬弃和反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总之,批判性视角是深化对哲学理解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于其他非理论、非专门化的批判活动,这些批判往往具有自发性、随意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四、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他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类命运的一种不懈尝试。但西方学者在赞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片面的阐发,使马克思哲学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与狭隘。因此,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把“批判理论”作为的代名词,认为只有抓住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复的本质。“批判”不仅意味着对现存学说在理论上的变革,而且还要批判地分析现存社会以导致社会的变革。但是这种理论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外。它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的秩序,而是要破坏一切既定的东西,以证明它的不合理性和不真实性。而且这种社会批判理论把人看作全部历史生活的生产者,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是主体性原则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批判理论的区别在于:1.两种批判理论由于对社会动力结构的不同认识,使批判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理论家们不是通过分析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而是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归结为日益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因此他们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来取代马克思哲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两种批判理论选择了不同的革命主体。新流派的批判家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现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改变了马克思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从而使革命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革命的主体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3.这两种批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马克思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措施,而新理论家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时期,则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学说的还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列斐弗尔,他力图把马克思的学说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经验深处,消除异化的设想必须从自我改造入手,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的网络影响,去掉国家机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认识到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以此削弱现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分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虚假性,撩开异化现实的面纱。

乍看起来,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似乎弘扬了的社会批判精神,但实际上它们把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割裂开来,片面地弘扬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哲学的科学本性。它们以对个人的重视压倒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主体性的研究取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把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变成了一种不加区别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最终无法逃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这种对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当代资本主义的要害,从而使它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离的真实内涵越来越远,而成为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的社会批判理论。

五、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揭示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认识处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业社会,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路搭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服务于现代社会,学界有如下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在人的活动之外寻找终极的和绝对的实体来作为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如自然、逻各斯、上帝、理性、技术、绝对理念等等。而在近现代的历史演进中,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上帝、理性、技术等支柱相继坍塌或动摇。因此,以怀疑和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意识必然增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膨胀的政治机构、失控和自律发展的技术等异化的社会力量。处在深刻变化危机中的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行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思。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克服了西方者对哲学所做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片面解读,实现了对实证科学与人本主义的内在整合与超越,并在新的基点上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与价值认识方法的辩证统一,这一新的基点就是社会实践。这种从社会生活中生发出的社会批判力是其他学者所不能达到的,而这恰恰是的生命力所在。

一种观点认为,批判意识的发扬无论是对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新危机,还是对处在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均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现实;用批判的眼光,指出现实的弊端,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具有重大意义。

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那种深刻的批判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正如凯尔纳所强调的: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一种批判理论的源泉。深刻挖掘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根源,发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2-05-2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张奎良.跨世纪的哲学回响[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俞吾金.实践诠释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吕世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孙麾.批判性论辩的科学价值[J].哲学研究,1997,(6).

[8]仰海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J].哲学研究,1997,(8).

[9]车玉玲.从社会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J].求是学刊,1996,(4).

[10]卞绍斌.唯物史观:纯粹实证科学还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学说[J].理论探讨,1998,(6).

[11]赵泳.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4,(3).

[12]程家明.社会自我批判与超越[J].江汉论坛,1995,(6).

[13]李亚宁,王仲士.关于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的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1995,(4).

[14]刘冰.科学的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1997,(2).

第2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但是其悲观性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基于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和文化因素这三个语境中生成的。

文化工业,在当代

三、文化因素

(一)欧洲中心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原先是在欧洲的文化背景下成立的,而欧洲的文化有很深的古典文化、高雅文化的传统,与大众文化截然不同。由于深受此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当法兰克福学派被驱逐到美国这一无古典文化传统的国家时,他们所见到的 自然 就是一派大众文化的迹象。自然,其成员对大众文化极度的不适应,甚至存在难以克服的偏见。以阿多诺为例,马丁·杰就特别指出:“在他的星丛中,颇令人吃惊的是第三颗星,那就是上流文化街守主义,尽管他有马克思和 现代 主义的倾向,但如果不把第一沙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复古的反资本主义考虑进去,就很难充分理解阿多诺。他对大众文化的内在反感,对官僚统治的强烈乱视,以及对技术的工具理论的无限厌恶,都是一种意识的标志,退种意识形成于对德国上流社会衰落的觉悟,他的思想中反映出深深的悲观主义潜流。133229.cOmn(a)(12)“对于在流亡时期遭际的各种土生土长的 艺术 形式,他都嗤之以鼻。归跟结底,欧洲中心主义使阿多诺决不会同情美国人,更不用说同情西方之外的比较原始鱿文化形式了。a(a)(185)从阿多诺的一段苦涩的表白中,也可以看出其隐含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寓意。“在美国,我从文化边界的天真中解脱出来,获得了从外部看待文化的能力。这里提供我意j’%到的一个例子:与我而言,尽管所有的社会批评与意识都有 经济 优势,但是绝对的精神关联物却总是自明的。在美国,我被告知的自明性不再具有任何合法性,与精神相关的东西不会得到明确的尊重,不像中欧和西欧,这种尊重渗透在所谓的受 教育 阶级那里;这种尊重的缺席导致精神朝着批评的自我决定方向出发。m(3)(25)阿多诺在这里虽然没有提到大众文化,但是以欧洲人的眼光看待美国文化并拿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作对比的意图却是一目了然的。在这种比较中,他还是倾向于欧洲文化,因为美国文化本来就缺少欧洲文化中无需证明的“精神”,人们对“精神”缺少必要的敬意。难怪,阿多诺虽已取得了美国国籍,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在他选定的环境中感到安然自得。针对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一向持有的不屑一顾的态度,马丁·杰在《辩证的想象》一书中,曾经形象地把他们说成是‘旧耳曼的‘王公贵族’(german`mandarins’)"。由此可知,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等人骨子里充满的是一种守旧意识。

(二)艺术气质

阿多诺从小就受 音乐 的熏陶,母亲和居家未嫁的姨母阿加泰一起循序渐进地向他灌输音乐知识,使他在孩提时代就迷上了音乐。并且随着年龄增长,他对音乐的这种迷恋经久未泯。除了学习音乐,阿多诺还练习钢琴,得到了几位钢琴教师的指导,最终能弹一手的好钢琴。从阿多诺的教育背景和知识谱系中可以看到,全部都是与“高雅文化”相关,长期浸于这种文化当中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而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他对事物的认识。从高雅文化的角度看,大众文化难免就是一种低级文化,阿多诺对爵士乐的敌意就源自于先天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他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之一,虽不是主要原因。这样就形成了艺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立模式,并且艺术本身具有的乌托邦功能和救赎的可能性却因为大众文化的破坏而破灭了。在阿多诺的眼里,文化 工业 的世界已完全没有了希望,他的工作只能是对大众文化的极力贬损。他叹息到:“除了绝望能拯救我们之外就毫无希望了。”“只有拒绝赞美现状,才有可能保存一个未来:在那时,写诗将不再是野蛮的行为了。n(6](338)

(三)表述方式

阿多诺采用夸张的手法。阿多诺深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马丁·杰把精神分析学也归为阿多诺多种星座中的一颗星。阿多诺在(最低限度的道德》中说:“精神分析学中除了夸张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真实的东西。”因此,不排除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不受精神分析学这种夸张手法的影响。并且阿多诺本人也为之辩解,认为任何有效的认识的基本成分都是“夸张的因素、对对象过火的因素、自我超然于现实力量之上的因素’s。[4](58)0。夸张意识是纯粹现实的东西的抗衡力,因此应当是任何有效的认识论的补充。n(4](87)所以,同样不排除他倾向于用极端的语汇宣讲自己的批判理论。同时,促使阿多诺倾向这种夸张式语言的另一原因是,文化工业造成了语言的工具化,语言成了单向度的,它不能表达否定,不能再抗议压制,与揭示意义相反,言说除了成为社会中统治力量的工具外,什么也不是。“摆脱神话学影响的语言,作为整个启蒙过程中的因素,又返回来具有了神话般的魔力。语言词汇与内容相互区别和分离开来。如痛苦、 历史 、甚至生活这些概念,变成了抽象和失去了这些内容的空词汇。is[7](36)从上面的分析中,笔者认为,为了摆脱这种单向度语言的束缚,阿多诺除了采用夸张式的语言,已经决无其它途径能抵制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统治了。另外,疏于或不屑于做进一步的资料收集分析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习惯于逞思辨推理之能,长于在“总体”上做宏大叙事的文章,结果就把许多必须注意的细节或者丢弃,或者简约化,甚至可能压根不知。

第3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众文化批判;网络信息;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64-02

微信、微博等APP的出现促使人们日常生活更加丰富,而网络信息的转载传播也异常的活跃。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恰如自如的剑术既为正直的人服务,也为强盗服务,既可用于自卫,也可用于谋杀”[1],网络既可以传播正能量,也会让一些谣言四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予了不法分子从中获得利益的机会。网络传播在为人们服务的同时却慢慢地让人们淡去了去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换句话说,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的传播最初是作为人们的便捷工具出现的。然而后来“理性变成了对目的性的盲目”“思想完全变成了机制”“纯粹理性变成了非理性”,而理性本身,也就是说“任何形式的真理都会成为偶像式的盲目崇拜”,从而走向它反面――种新的神话。最终,神话就变成了启蒙,而启蒙退化为了神话,大众文化的传播也转变为大众欺骗的途径,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在渐渐退化。

那么何为大众文化?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之前的大众文化被认为是从大众本身产生的,是流行艺术在现今社会的表现形式,但是在霍克海默对M.阿德勒《艺术与审慎》所写的评论中谈道:“人们今天所称的流行娱乐实际上是为文化工业所刺激、所操纵、所悄悄腐蚀的要求”,这便是首次提出以“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来替代“大众文化”。然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来替代“大众文化”这一概念也旨在表明在当时的文化环境及背景中,对“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及虚假性予以严厉的批判。虽然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在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面前,这种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仍然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在现今网络大潮中我们要保持清醒明确方向,才能平稳前行。

一、清醒:在网络大潮中明确目标

《启蒙辩证法》关注的首要问题即:大众文化“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帷幕,遮蔽的是现实的无可救药”[2]4。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不仅操控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选择性的行为,更深层上控制了人们的内心和潜意识。在大众文化的操控下,我们不禁像洞穴里的人一样,只能接收到大众文化筛选过的信息,而对于信息的来源却不得而知。可以看出大众俨然被文化所支配,大众文化在社会中不仅不是服务于大众的,反而是反大众的,促使人们对问题不再深入的思索,丧失了对现实的反思。大众文化的标准化促使文化商品没有了高雅与低俗之分,对文化的欣赏能力也共同回归到原始状态。大众的日常生活被同一化了,大众的个性也在不断丧失和泯灭,每个人都保持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同样的态度和心理认同。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说“每个人都停留在类存在的单一层面上”[2]10。逐渐成为一批批“单向度的人”。

在网络时代下,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斥着随处可见的信息。一方面,人们每天都可以从各种渠道在茫茫的网络大潮中看到自己所想获取的信息,简便地翻阅便可以获取这个时代最新的信息,人们也因而获得了对这个社会极大地参与感与获得新信息的满足感。在这个“微时代”越是微小的文章越深得人们喜爱,好像可以从一句话或一个简短的道理就可以找到支持心中那个梦想的“划桨”。这些简短的话或者浓缩的深刻道理,或者让复杂的理论深入浅出,但却促使人们丧失了去深入探讨的能力。更何况如今的网络信息如此的繁多、复杂而又真假难辨,人们每天接触的都有可能之前的观点。因而如果不能对一个信息深刻的认识、探索,不能接触到元认知而仅观事态的表象,不能对新的信息进行批判的接受,那么必然免不了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广告也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厂家掷重金邀请明星代言广告,而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不加以重视,以至于本末倒置,给大众义正词严的许诺渲染,迷惑大众的双眼,美好的渲染刺激了人们对自己愿望的实现从而跟随者广告的步伐。

因而,我们应当抱着对当前的“大众文化”进行理性批判的态度去接受,并选择性的去筛选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信息,继而把所接受到的新信息重新加入到我们已有的知识构架中以便运用。如此,才能保持我们大脑的清醒,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才不会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迷失自己。

二、平稳:在网络大潮中稳如泰山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的首要特征便是其伪大众性,“大众性不是由大众直接决定的,而往往是由大众在其他社会阶层的代表决定的”[3]。在此基础上,“大众文化”便出现了商品化及娱乐性的特征。继而颠覆了大众文化的初衷,大众文化从为大众服务进行了反转,站在了大众的对立面,也因而构成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文化不再仅仅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是向经济领域转变,文化与经济已经不再有清晰地界限。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任何客体都不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得价值”[2]143。文化产品对于人的心灵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的作用远远不及其获得利润的功能,彻底成为文化商品,也变为大众消遣性娱乐的对象。在当时“大众文化”确实是资本主义为了稳定现有的社会秩序所特有的。而如今在我国虽然不存在这些现象,但是“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及娱乐性却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蛊惑人心的工具。因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这一批判视角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网络环境下,大众被新闻和信息所填满,对于认同的观点都会予以转载传播,其中不乏一些负面的新闻或消极的信息,人们出于对自身不满情绪的发泄而在微信、微博等app,转载传播自己都不明真伪的消息,一方面,让一些人“有偿删帖”者非法牟取极大地利益。何为“有偿删帖”?简单来说正是因为网络传播负面消息很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一些企业或者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名义,进而以非法的手段请一些黑客删除有损本公司或企业形象的帖子。而大部分不法分子会为了删帖而发帖,这些“删帖党”正是利用了大众的同情、打抱不平的心态不仅传播负能量还企图从中牟取利润。另一方面,如近来发生的“优衣库”视频事件,对这些低俗的信息,大众抱着好玩娱乐的心态微信微博转发而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警方的介入才使事情告一段落。类似事件在网上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巨大负面的影响。大众及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而被迫接受这些毫无“营养价值”的“垃圾食品”。这就需要我们在接收或转载网络信息的时候应当具有分析事情的能力,不仅要能分辨真伪,还要深入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确保无误了再进行传播或转载。对于“垃圾食品”则要坚决予以抵制的态度。促使自己在网络的大潮中不被虚假信息迷惑双眼,稳步前行。

三、前行:积极营造绿色网络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针对晚期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创建绿色网络,提高大众上网素质,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的同一性、整体性遭到批判,那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应当提倡文化的多元性、创造性。但是要确立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中的领导权地位,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总理提出“有权不可任性”,同样,“大众文化也不可任性”。在网络大潮中,放任大众文化的发展不仅会对高雅的文化造成冲击,影响人们的判断,进而走向文化的反面。同时,在市场环境下,还会使人盲目的为利润而文化,违背了大众文化的初衷。而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高尚的文化,需要人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需要释放大众自身特有的个性及创造力。因此,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确立大众个性的发展并避免大众文化的物化功能,进而创造多元的文化。只有创建绿色网络,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网络信息,才能让大众在网络大潮中畅行无阻。

最后,我们也要用批判的态度去审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我们既要看到这一批判理论对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启示作用,同时,也要看到这一理论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他们认为大众是消极的乃至被动的,但并不能否定了大众意识形态的反作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到了大众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统摄,却忽视了大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没有能够辩证的去看待大众文化对大众的影响。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不足之处也正是这一点。

当今是一个文化泛滥的时代,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影响力也通过网络信息潜移默化着大众。尽管我们评判着网络中各种信息的真伪以及存在众多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吸取网络信息俨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我们也可以运用网络媒体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更要善于利用网络环境这一无时无刻而又无处不在的特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促使大众以此作为生活指导,引导大众往更高层面的上层建筑“前行”。虽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批判理论尚存不足之处,但是他们对大众文化纵向的反思值得我们借鉴,对大众文化内涵及特征的阐释不仅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更对现今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给予了深刻的启发及警戒作用。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为创建绿色网络献出自己的力量,积极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7.

第4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环境

尽管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累计培养了200多万名硕、博士毕业生,但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整体不强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在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还是在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毕业生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其中,批判性思维培养不足而导致的批判精神弱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 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批判性思维的运动。现代批判性思维理论最早出现在1910年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杜威把批判性思维称为反省思维,并加以系统地论述。之后,格拉泽在《批判性思维发展实验研究》中指出,批判性思维是由态度、知识和技能组成的,应包括知识成分的思想。恩尼斯提出批判性思维是“集中于决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理性的反省思维”。霍尔普恩的批判性思维是指“为了提高获得期许结果的可能性而对认知技能的运用”,认为批判性思维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倾向和态度、技能、指导与评价思维的元认知。

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以往多集中在大、中学生群体,研究内容也主要在逻辑学、哲学、医学护理等领域。研究方法上多以思辨性为主。近年,我国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程度增加,但多数集中于批判性思维概念以及对国外所做研究的综述方面。

总之,国外较为重视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国内却较为偏向理论方面,且大多在批判性思维和学科之间,尤其集中在医学护理和高中教学方面,而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虽然在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系统性的研究更少。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创新人才的成长中,普遍存在缺乏良好环境的现象。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除了有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创新意识、人格特征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尤其是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在人才培养与环境关系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心理学家库尔特・温勒的心理场理论、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和艾曼贝尔的创造性社会心理学理论。温勒将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强调把人的思想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他的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所处环境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个体经历了基础教育之后,进一步培养其创新素质方面更为重要。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强调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社会行动的规律,他给我们的借鉴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过程,应该主动构建教育环境,实现从不利于创新的教育环境向有利于创新教育环境的转化。艾曼贝尔的创造性社会心理学理论则研究了影响创造性的社会因素,他认为任何人的创造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如示范作用、教育环境、工作环境等。以上这些理论,为深入理解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培养与环境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均会产生影响。但一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轨迹的研究表明,他们大多接受的是全日制高等教育,而且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以大学的课程学习作为基础,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气氛、一种气候、一种精神状态。高校是人类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集聚地,具有创新特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激活批判性思维、启迪独立思考、发展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人格,让个体、团队或组织拥有渴望已久的快速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为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提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力量。

三、影响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校园文化因素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之后,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并无明显提高。深入研究发现,在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环境的状况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原因在于批判性思维的衡量标准中包含着对事物的判断,而成熟的决断依据则来自知识的积累与环境的熏陶。但在现实中,校园中仍存在诸多不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

1.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文化基础缺乏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生应具有敢于怀疑、坚持真理的精神,而我国传统应试、注重等级和权威的思想,造就了学生们谨慎、保守的性格特征,使研究生教育中不鼓励创新、不欣赏个性、屈从权威的现象大量存在。部分学生唯书唯上,人云亦云,迷信权威,不敢怀疑,不敢批判;不少学生把从教科书、 报刊、 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看到的东西当作确切无疑的事实:这些思想与习惯导致了众多学子批判精神的淡化。

2.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虽然研究生已有多年的知识积累和社会认知度,并且心理已趋近成熟,并形成了相对客观的判断准则,但在微博、微信、网页等信息随时随地都可及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在减弱。

在高校教育实践中,教师本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不够高的现状,使得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精神的培养。部分教师惯于应试教育,疏于能力培养,轻于思维启发,重于知识传授,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还很普遍。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学生毫无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一种思维惰性,不积极主动思考,遇到问题只知道问教师或从网络上寻找答案,而不愿自己去独立、主动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些都影响着研究生群体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不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评价体系

在国外,对批判性思维的测评工具有近20种,但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测量工具还较少。目前我国研究生能力评价中存在着评价对象模糊、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原则僵化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效果。在评价主体方面,一直是以高校为主,评价研究生学习成绩、的水平、学位论文的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随着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凸显,培养单位制定的评价体系不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评价方式上,目前主要是以过程式评价和成就式评价为主,但更注重成就式评价。不少高校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评审等环节上把关不严,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中,时常出现选题前缺少引导、开题报告环节走过场、中期检查流于形式等敷衍塞责现象。论文抄袭、做学问浮躁、学术平庸而缺乏创新的现象日益严重。

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1.破除传统思想束缚,树立科学的批判意识

马克思指出:“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批判性思维,是认识主体面对认识对象做出的辩证否定即扬弃,是理性与激情相统一的创造过程。离开了批判性思维,所谓的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不敢对传统的观点和前人权威结论勇敢地反思、大胆地质疑甚至颠覆它们的人,绝不可能产生崭新的观点,更不可能产生创新成果。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冲破等级和权威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平等观念,增强批判创新教育意识,营造一种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氛围。同时,批判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研究生单方面的事情,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等各个层面的参与者都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2.创新文化教育氛围,培育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思维倾向和能力、一种精神品质。但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学校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营造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宽松的批判环境,强化以创新为荣的价值导向,建立健全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和奖励研究生中的创新典范,形成包容失败的舆论和机制。学校还应创造条件设立跨学科的教学,因为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学生超越既有知识范式去思考。教师应在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树立批判性思维态度,构建批判性思维课堂。批判性思维理论家西格尔指出,批判性思维与教育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系在于教师应示范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倡导辩论争鸣,引导学习者质疑、思考、讨论、探究,鼓励发表不同观点,提出不同见解,并肯定其所做出的各种思维努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习者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之外,研究生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术讲座、研讨会等课外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信息量,增进自身思维的批判性发展。

3.完善培养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应当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育目标的评价标准,强化对批判精神培养进行考核的内容,建立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评价主体应该由传统的培养单位向更多利益相关者扩展,包括高校、用人单位、业内同行、政府以及民间机构,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以保证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其次,坚持导师遴选标准,实现教师与研究生的联动创新。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的情形下,导师队伍水平的高低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劣息息相关。要严格导师遴选标准,让那些思想素质好、道德品质优、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授课过程中,应当思考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挑战,是否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是否使他们具有了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注重训练并培养研究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进而发展知识的能力。研究表明,课堂氛围自由,参与讨论式教育方式的学生,其批判性思维水平略高;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显著高于非自由课堂氛围下的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应该有一些题目具有开放性答案,鼓励学生发现和阐释一些对于教师而言新的观点,并找到材料支持自己的论点。

再次,严格学术标准,提升学位论文创新质量。众所周知,严格而合理的学位论文管理是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环节,鼓励他们在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意义的领域潜心研究;加强对学位论文进展的中期检查,对论文撰写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学位论文答辩验收时,对创新内容在学位论文中所占比例有明确的要求,以提高学位论文的创新程度。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傅进军,赵祖地,吴小英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刘儒德.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师范教育研究,1996,(4).

[4]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5]荣艳红,张丽芳.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学刊,2013,(3).

第5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一、思维的深刻性

1. 引导学生在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各类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的基础上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对所搜集的感性材料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可以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等角度分类整理。当然,归类整理后材料的内涵还没显现出来,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核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注意的是,“由此及彼”是指由一物到另一物的思维方式来求得问题的解决,“由表及里”是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和规律,这两种方法是我们拓展思维的基本方法,需要学生好好掌握和运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来解决问题、看待事物。辩证思维是从辩证法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建立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教师可以给定学生作文材料,让学生运用辨证思维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故事、成语等语言材料,采用命题或半命题的方式,对思考的角度作相应提示,让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如面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从几个方面找出论证思路。比如通过内外因的关系来构思: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近墨者”是否变色,主要取决于内因。用这个论证思路,就可以有力地证明“近墨者未必黑”的论点。再比如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来分析:一定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近墨者黑”的可能性较大。以此思路可以证明“近墨者黑”的论点。还比如从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近墨者,原来并不黑,但可以随着矛盾的转化,有可能变成黑色,反之亦然。

二、思维的严密性

1.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在掌握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举例、道理、对比等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主要论证方式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主要还是强化学生的举例论证,特别是论据的叙述和分析议论,往往是我们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的一个突破口。

2. 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并能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自由运用。逻辑推理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是指在思维运行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偷换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排中律,通常被表述为:A 是B 或不是B。传统逻辑首先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规律,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同时也是思维的规律,即一个命题是真的或不是真的,此外没有其他可能。充足理由律,是指任何真实的判断必须有真实的、充足的理由或根据。要求学生论据要充分,注意克服论据不充足。

三、思维的批判性

第6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 批判性 研究综述 西方 发展趋势

批判性作为马克思的主义理论特征,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强调,西方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把批判性视为理论的本质特征。近年来随着西方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的传播,我国一些学者也强调是批判的理论。那么如何理解的这种批判性呢?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的批判性的研究情况做简要综述。我通过中国期刊的搜索,发现虽然的批判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但是以的批判性为主题的文章却很少,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均为零,更别说研究专著。搜索到的文章大部分不是以的批判性为主要论述对象,所以关于的批判性这一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一、批判内涵的研究

要研究解释一种事物或者一种现象,首先要从定义上给出明确的解释。长期以来人们对批判的理解似乎只是,批判是一种认识,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征的否定性判断,它的意义似乎只是对原先认识的否定或补充。所以批判往往被某些人利用,成为政治上相互攻击、相互贬斥的武器。有学者从哲学角度谈到,作为一种认识形式,批判构成了认识的载体;作为一种认识手段,批判推动着人认识;作为一种实践工具,它不断实现着人对自身的超越[1]。Benhabib从词源学的角度来探讨批判理论的含义,认为“批判”(critique)和“危机”(crisis)在希腊语中有相同的字源,意为区分、选择、判断。批判指的是涉及冲动和争议的过程,即危机时的主观评价和决定。所以据此有学者认为批判总是和危机联系在一起的[2]。有学者指出,批判也就是对现存事物极其关系的审视、否定、超越,这种否定以观念否定为前导,以实在否定为根本环节,以人类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根本旨归,它体现的是一种哲学的辩证否定精神、创新精神和永不枯竭的理想追求[3]。

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一般是从哲学角度来研究批判的涵义,因为批判本身就是一个哲学范畴。但是从研究的情况来看,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还很欠缺,有的学者虽然在文章中有明显的研究批判涵义的标题,而在内容上描述得非常模糊,甚至一笔带过。所以我认为,要研究的批判性,首先要把批判性的涵义、来源弄清楚,有必要从多角度探讨,使问题更加深刻明了。

二、批判性指向问题的研究

的批判性指向即批判性的表现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热点题。

杨煌认为的批判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二是体现在对待理论本身的发展要求上[4]。首先,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他认为是资本主义时期的理想主义理论。所谓理想主义理论是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认同的理论,是认为当时的社会从根本上是不完美的社会而向往更完美的可能社会理论。作为资本主义时期的理想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是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理论批判性的直接体现。这种批判有四个鲜明的特征:科学性、彻底性、无产阶级立场性、面向未来性。其次,在对待理论本身的发展要求上,他认为马克思强调“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起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5]”,这也是批判性的重要表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上就是认为没有任何理论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

曾庆发从哲学角度研究的批判性,认为哲学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哲学的批判性特征首先在于它公开声名自己是服务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世界的。这一点体现的是哲学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指向的就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第二,哲学的实践性本身就内在的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因为在视野中,实践就是现实的人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物质性活动之总和,他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矛盾多方面的否定性关系,因而它是革命性活动的源泉。第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也体现在其哲学的方法论,直接的体现就是其辩证法,即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他认为,这正是哲学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在方法论上的体现。第四,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还体现在科学的主体性原则上。他认为以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为基础的哲学必然高度尊重和人的主体性,因为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是人一种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6]

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西方早期代表人物摒弃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理论家对物质本体论的机械认识,提出了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特质。据此,有学者也认为哲学也是一种实践哲学,并提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三个批判纬度:首先,它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其次,它以有生命的个体性存在为前提和基础,是对人本身的批判。再次,它是一种历史批判和对整个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7]

有学者根据东欧剧变后西方及左派在的批判性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提出的批判性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向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指向现实的社会制度[8]。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认为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始终是双向度的:它以现存社会自身的各种客观历史可能性和潜能来测度这个社会。这种双向度性表现为哲学与政治经济的统一之中。“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每个经济范畴同时就是哲学范畴”[9]。

从上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的批判性指向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对其分析综合,不难发现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管有学者提出的批判性特征首先体现在其无产阶级立场上,还是指向现实的社会制度或者是对整个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其实质指向的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二是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对待自己理论发展问题上即体现在辩证法上,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第7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因知识和能力所限,常常对所学的知识、看到的或书上的知识迷信或盲从,常常对教师、名人、伟人的言论、观点不敢怀疑,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批判的意识

顾颉刚先生说:“怀疑批判不仅仅是消极方面辨妄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怀疑批判精神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心理特质,有了这种特质,便有了颠覆既成定论的可能,有了这种可能便也有了新创造新发现的可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哥白尼正是因为怀疑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才提出了日心说,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伽利略正是由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才进行了比萨斜塔实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达尔文不质疑上帝,就不会有《物种起源》;袁隆平不质疑水稻不能单性繁殖的定论,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出现……从科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无不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才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的规律,最终推动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的正确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对于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类事例不胜枚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二、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树立批判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和课文中的问题,因其影响大,容易误导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文中“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是否为病句?学生经过研讨,一致认为是病句,典型的动宾搭配不当——“感出……触觉”,应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从这一错例中启发学生,不要迷信名家、权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不久,有学生提出老舍的《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一句有问题,认为“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它与痛苦、思念相关联,作者用它与“俊伟”相搭配,是一种明显的失误,可改为“啼出对北平的相思”。我认为很有道理。

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师生一起针对“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是否合理”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我把人教版的写作指导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将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指导相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自由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苏教版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缺乏系统、序列,让作文教学难以操作。以下是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安排: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写作指导(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指导),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状无序编排,不成系统、序列(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合理,是按专题来指导写作的)。

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且其中夹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如必修三,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容易使教师、学生产生困惑。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练习浮光掠影。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比较求证的科学素养。批判要言之有物,注意批判的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不唯权威,只唯事实。

三、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精心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

正如万里同志所指出的:“我们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个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新的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在教授关汉卿《窦娥冤》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第三桩誓愿”这个情节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因为:窦娥本质是善良的,官吏严刑逼供她不屈服,当官吏拷打蔡婆,他怕蔡婆惨死刑杖下,她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当窦娥被压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赴刑场而伤心,可见她极为善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临死前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她来自社会底层,难道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的后果吗?所以这个情节与窦娥性格不合。我当即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关汉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用天地动容来表现窦娥的滔天冤屈,但这一情节确与窦娥性格相矛盾,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学生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质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学生主动向教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否定、有继承和扬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效果吗?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和支持。

2.指导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反对人云亦云。要让学生自由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要让学生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而非“是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纠错,自我评价,不断修正以前的错误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作业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思维不严密,有的思维逻辑性不强,有的思维广阔性不够。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相互探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足,改正错误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

1.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

第8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一、引言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教育主管机关日益重视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这既包括诸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层面,联合国关于教育的诸多研究报告、文件与指引都强调与鼓励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并将其作为学生必须学习的一种思维技能,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使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高效地分析相关社会问题,并寻找多元化的解决方案(Gurría á;武晓蓓,2011)。另一方面,作为当代工作“软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也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就业与求职的必备课程与学习理念(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于国别层面,批判性思维也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在其《2000年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并强调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核心地位。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此种独立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也受到美国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高校教师的广泛认可与积极支持,并被许多学科明确引入其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而英国教育主管部门在其《高等教育资格构架》中也明确要求,学生获得高度教育证书的一个前提是具备并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与评价,而这一要求也得到英国高校的响应并将其作为学生毕业水平的一个核心评估指标(武晓蓓,2011)。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哲学家在对年轻人进行教导时所倡导的学习思维方式。而发展至今,批判性思维在学界也有不同的界定。Russell(197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以往所接受的一些标准的评估或类别化的过程,这包括认知态度,对事实的辩知,以及相关思维技巧的使用。为此,批判性思维可以用以下的公式予以表达,即批判性思维=态度+知识+思维技巧(Russell 1971;Halpern,2014)。Fisher和Spike(2009)在回顾诸多批判性思维的文献后,发现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大多数定义都集中于强调推理、逻辑、判断、反思、质疑等相关的一系列思考过程。

 

而Jones与其合作伙伴,通过对500多名政策制定者、雇主以及教育者调查后,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其侧重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来进行有关推理活动,并由此寻求各种各样、非唯一的解决方案(Jones,1993,1994,1995)。而Halpern(2014)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运用相关的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增加实现预定结果的概率。于此背景下,思考过程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合理性以及目标导向性,这在实践中进一步包括解决问题,形成推论,计算相关的可能性,并最终做出相关决策。而在这一复杂的思考过程中,思考者也会有意识运用“思考”,并虑及特定的情景以及特定的目标及任务类型。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维实质上已经超越了所谓的思考者对其自身思考或决策的思维过程,而成为一个自发的,有意识自我控制达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也强调控制并去除思考者的个人偏见,并依据事实来推理及思考。

 

以英国高等教育为主要分析对象,本研究从多维度的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这涉及以下研究问题,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教师与学生是在此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批判性思维如何影响并建构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教学认知及课程设置?一方面,本研究源于作者在英国作为博士研究生多年的课堂学习经验,所参与的百余个博士研究生系统培训课程及主题讲座,以及多个高等教育研究年会的总结。

 

另一方面,本研究结合作者对自己博士课题项目研究的总体反思,特别是通过综合、分析导师对自己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从切身经验以实证的角度探索,总结了批判性思维在英国高等教育教学及学术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此外,通过与其他英国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的针对性研讨交流、访谈,本研究在更广的层面分析英国高等教育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适用与普及。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得益于作者在中国重点高校多年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工作,使得作者能够在不同教育理念与教育文化的背景下,反思与分析批判性思维的独特属性,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适用的必要性与益处。

 

三、批判性思维在英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1.哲学理念基础。作为传统的西方教育强国以及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英国极为注重批判性思维在其高等教育中的广泛、灵活的适用,这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哲学理念、教学认知与导向、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等方面。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在教学中所倡导的对抗性、冲突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这种宣扬“逆向”、冲突性思维的哲学理念下,英国高校倡导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勇于质疑,独立思考,并善于批判性地看待,分析及反驳他人的观点。而在挑战他人的观点同时,学生也必须学会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鼓励冲突与抗辩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在于认为寻求真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疑、质疑、相互争辩的过程。而在与他人思维冲突、挑战他人观点并捍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敢于跳出“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针对性地发掘、提出、寻找相关问题,并寻求一系列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分析,潜在于上述冲突性、对抗性的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理念是浓厚的人文观念,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无论是年龄、职位、级别等。在英国高等教育中,这主要反映在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平等。多数情况下,英国高校教师更多地在扮演一个更有经验、更富知识、更懂方法的引导者、学习伙伴、学术挚友以及“模拟”的质疑者/挑战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鼓励、刺激、训练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例如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问题,如何明确这一问题,如何将此问题理论化),探索相关理论框架的应用,寻找适当的、可得的研究方法,并基于上述内容来分析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长期的此种思维训练下,英国学生在学习往往会采取极高的主动性,并习惯性将某一学习任务内化为自身解决某一问题的冲动与内部动机,而非来自外部(教师)强制性的任务。而整个学习过程由此演变为学生“自己难为自己”的自我探索、研究、寻求结论的学习过程,因为如果学生不“难为”自己,他知道别人(教师)必定会难为他,因为其作为质疑者与挑战者,教师往往会通过冲突性思维的方式来挑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以此为目的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学习)。

 

2.认知中的试错性。于教学导向与认知层面,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注重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试错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层面的一个既定的、正确的理论、结论或者答案,而是通过课程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案例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启迪,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研究、探索、分析来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学习、适用及比较不同的理论框架,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即一个连续性的、不断的试错过程。

 

在此试错过程中,学生会找到非唯一的,但却是最适合自己解决相关研究问题的理论框架与相应的研究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往往是既具有挑战性,又极为艰辛,但最终却是极有成就感的研究历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教师本人会积极参与相关研究问题的学习与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跟进学生的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又作为研究上的导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分析有关文献、教科书及案例,并通过对比、否定、再否定,鼓励学生寻求其自己的理论框架。教师有时还必须扮演一个例外的角色,即在关键的时点对学生说“NO”,及时制止学生在不相关或过度深入、零碎的理论研究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以至于影响整个学习研究进程,偏离既定的研究主题和方向。此外,英国的高校教师有时也会扮演一个极为严格的角色,即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要求学生以极为严肃、认真、审慎的态度对待其学习与研究,并以此作为评定其是否达到相关通过标准的基准线。

 

而在这样的“试错”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英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并非是让学生一蹴而就,很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富有逻辑的、“弥补空白”的理论框架,而是让学生学会每天学习、理解、吸收一小点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日积月累,形成一套适用自己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并对现有研究做出一点点贡献(Add another brick to the wall)。这就促使学生学会以一种耐心、渐进、认真、思辨、实证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研究。这种“重学习过程”而“轻研究结果正确与否”,重“问题分析”甚于“正确答案”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主动性、创新性,并塑造其与众不同的学习个性与研究习惯。

 

3.教学方式。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于其课堂教学的风格与课堂氛围,即平等性、包容性、参与性与互动性。一方面,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在正式的授课过程中,经常扮演着如苏格拉底一样的、循循善诱的、温和的学术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间的关系更像是共同的研究伙伴、有经验的长者以及研究课题的讨论者,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人性的平等以及研究民主的特性。于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过程中鼓励“教”与“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与教师的“学术对话”和“学术争辩”。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分析与讨论、小组间的论题争论以及整个课堂的共同讨论等思辨式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在授课过程中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包容性,例如学生可以,也常常在教师讲授过程中直接提问题,“打断”教师的授课,甚至就有关观点与教师辩论,并进一步引发其他同学对此部分授课内容的反思与讨论。此外,教师也通过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以及思辨讨论,明确鼓励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与研究的充分贡献,并将此作为考核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的关键部分。但另一方面,教师也会有意识地管理课堂,保证教学进度、课程任务以及有序的课堂秩序。教师通常会在“教之课堂”与“学之课堂”、教师的课堂与学生的课堂以及民主课堂及管理课堂中平衡。

 

4.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适用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教师的教案设计(syllabus)。通常情况下,英国高校某一门课程的教案设计不会仅仅依赖一本或者几本教科书及案例书,而更像是若干个特色专题的有机结合。针对每一个章节,某一个研究主题,教师都会安排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以及时时更新的阅读任务。这一方面包括参考教科书的某些章节,另一方面更涉及其他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案例分析、政策文件等广泛内容。同时,教师通常还会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各种资料,作为章节学习与研究的补充内容。在这种教学安排下,每个教学章节事实上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但又相互联系的科研论题,从而不断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自己有意识地进行独立、思辨的学习,而非一味地聆听教师的讲授,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一个个独立的专题学习,探索各学习章节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从而最终就整个课程形成一个总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能够很好地形成“本能”的批判性思维、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某一课题的独立研究能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小论文以及最终考试的大论文,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也能很好地测试出学生是否很好地培育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相关课题研究中。

 

5.其他。此外,英国教育传统上所重视的教育素质与能力训练也进一步促进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英国教师就强调对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训练,此种素质与能力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思维方式。例如,作为团队的领导,学生必须能够对其他成员的意见进行批判性的采纳,同时通过与其他成员的辩论,就自己的最终决策给出合理的理由。而作为团队成员以及高效的沟通者,学生必须常常发挥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质疑他人的观点,表达且捍卫自己的观点。于此,批判性思维即溶于学生的思维习惯,成为其潜意识看待世界的思考方法。

 

四、对中国的借鉴及结论

 

作为现代教育的先驱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典型,英国高等教育中所广泛应用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对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有着较好的借鉴价值。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在理念上终结传统上“课堂统治者”的角色,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习者——学生。同时,从教学实践中上将自己转换为学生的“学伴”、导师以及负有学术经验的长者,创造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应转变以往“唯正确论”、“满分论”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对学生的分数束缚,鼓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相关研究课题,将“课后作业”内化成为对相关学习论题的思辨与反思。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方法,通过学生间的学术争论、小组讨论与小组辩论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励学生学习,适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学习相关课程。

 

此外,高校教师在教案设计方面也可以适度采用开放式、拓展性的课程安排,脱离对既有的教材及案例书籍的依赖,以特色专题的方式讲授课程章节,并要求学生自己就课程学习寻找、阅读、综合分析相关书籍、论文以及实证案例。但另一方面,考虑到各国的具体国情、教育传统与文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仅仅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作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的参考。此外,批判性思维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到中国高校的学生规模、课堂大小以及不同学科要求等特定条件,而做出适当调整。

 

第9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1 基本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辨析求异、合理论证的批判思维过程和能力,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勇于实践的批判性反思精神。

在高中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而当今中学生发展具有思维活跃、价值多元、自我意识强等时代特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质疑解惑、辨析求异、合理论证、实践反思等教学环节,尊重个性差异、表达生活关切,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在潜力,有效帮助其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切实提高其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恰恰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

2 教学策略

2.1 寓“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诱发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其质疑能力

学得于思、思源于疑。“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教师善于克服说教式做法,恰当运用启发式教法,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与疏导相统一规律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问题”的巧妙设置、合理发现以及有效解决,可谓是启发式教学的首要触发器和重要支撑点。

一方面,抛“错”引玉,合理发现问题。针对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教师可设置教学情境,故意抛出错误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对错误观点进行分析和驳斥,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商品交换就不再是等价交换,价值规律也就不复存在”这一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发现:价格上下波动总是以价值为核心;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上涨与下跌大致相当,即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另一方面,评“错”导思,有效训练思维。针对习题教学中,一些题目本身存在的问题或看似正确而实际有误的解题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质疑、剖析、总结,从而发现这些典型的、隐蔽的问题。通过以上方法,促使学生打破了迷信书本和教师的权威定势思维、盲从大多数同学的从众定势思维以及依赖旧有经验的自我中心定势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尝试新方法、获取新体验,以期训练其批判性思维。

2.2 置“辨异”于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相互协作,有效培养其辩证思维

“辨异”,即辨析求异,是一种比较学习的手段。求异,侧重于纵向维度,即“思维主体不安于既成现状,将学习内容在原来思维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派生出新的思维方向,上升到新的思维层次的批判活动”。辨析,却侧重于横向维度,即基于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论,以两点论和重点论为指导,合理分析、认真比较,对某一问题或事实作出恰当地处理或合理地评价。辨异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辨异”是现代生成式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而课堂讨论是“辨异”的最佳实现方式之一。一般而言,课堂讨论的方式可分为学生辩论式和师生对话式。鉴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以时事政策教育为补充的特点,辩证地看待诸如“不正当竞争”、“”问题成为既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学生既要论证自己论题的正确性,又要反驳对方观点的错误性,以及“借助反方角色的扮演来促进智慧勇气”,可见,辩论重在训练学生的全面辩证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师生对话,实质上是在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通过师生对话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生成,并以知识为媒介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释放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学习动机和促进了教师改进的旧有教学方式。

2.3 寄“逻辑”于模块教学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授以批判性思维之“渔”

在现行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常识》是重要的选修课程模块,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辩证性、创新性的特点。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于此模块教学始终的思维方式。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模块教学平台,以撰写简易的专题论文、纠正常见的推理错误、尝试“头脑风暴法”的创新方法等形式,授之以渔、学以致用,引导高中生学会科学的思维。例如,针对现代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新近出现的新词汇,考察其出现的背景事件、剖析其蕴含的内涵外延、预测其使用的影响范围,写成简易的专题论文,从而引导学生以大量的资料、全新的视角、严密的逻辑完成该模块的教学任务,在具体可行的专题活动中,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2.4 借“任务”于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实践反思,查以批判性思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