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新世纪英国促进中小学课程融入国际和全球维度内容的政策举措
1.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中小学课程融入国际和全球教育维度的内容
英国研究者马歇尔(Harriet Marshall)认为,英国虽然有世界学习(‘World Studies’)的基础和传统,但是直到1990年代末期,在英国中小学中进行国际和全球维度的教育还只处于一个边缘的和非官方的地位。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的和全球的教育在英国日益受到普遍重视,英国政府对学校课程中融入国际与全球教育方面的内容也日益关注,从2000年起先后颁发了促进学校教育和课程中国际和全球教育的一些策略指导和法律文件,如,2000年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fES)联合发展教育协会(DEA)和国际发展部(DFID)等部门首次颁布《开发学校课程中的全球维度:课程和标准指南》Developing a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Guidance:Curriculum & Standards),并于2005年对其修订后再次颁布后分发到英国的所有学校,其中详细说明了如何把一种国际与全球维度整合到所有学校课程科目和更广泛的学校生活中并成为学校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求中小学校的校长、高级管理者、各州州长、地方教育局、教师和早期教育工作者重视并积极在不同科目的课程中充分开发其中的国际的和全球的内容;苏格兰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国际观点:教育年轻苏格兰人了解世界(International outlook: educating young Scots about the world)》,威尔士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itizenship)》。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方法;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阔学生视野,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变成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新课程改革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当前,农村许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很多学校的公开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发生转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地表现出来。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体会。
一、化难为易,充分利用资源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的学校,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为了一节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数日才设计出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使用易学易用、效率较高的powerpoint软件,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flash强大,但效果还算不错。二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增多,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组织电教人员下载,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如果现成的课件不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可考虑利用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目前要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具备充足条件的学校还不多,但倘若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二、准确选题,恰当使用课件
教学媒体的采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将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求解、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效果好;自然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就如实际演示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等,采用多媒体课件则有明显的优势。
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效配合,而不是一味地追赶时髦。我们设计课件应把精力集中在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矣,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真正把教师感到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是任何学科的每个课时都适用于课件制作,正确选题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那些常规教法就能较好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用课件辅助教学。课件应该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等作用,决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我们可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宜过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动与静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等等,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因为这些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三、科学设计,灵活运用课件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时时以学生为中心来提醒自己。课件结构可采用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让自己的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媒体教学之精髓。
关键词:古德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
一位朋友最近去清华大学参加“中等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回来介绍说:他们上课之前必先学《中华文化经典基础选读》,其中包括:《大学选》《论语选》《孟子选》《中庸选》。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编写的。这说明我国大学教育非常注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翟鸿国学讲座全集》中,国学大师翟鸿先生介绍自己家教,说他小时候爷爷就教他学习古文,总结说:儿童会背《大学》,孔子跟你一辈子,儿童背会《孙子兵法》,孙子跟你一辈子,真是这样,教育立志就要从小抓起。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我来自农村,从小也没读过古德教育类书籍,一直到参加工作很多年后,才看到一本叫《增广贤文》的古书,读后有很深的心得体会,书里的很多观点,很实用,感觉早点读过此书对自己命运都会有所转变。这本书不是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是以整个社会责任为己任,恰当保护自己的权益,可谓难得的好书。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东西是我们必须传承的民族精华,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由于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主动寻找这类书籍,先后拜读了《大学・中庸》《朱子家训》《家书》《论语》《道德经》《菜根谭》《弟子规》等等,感觉越读越有是非标准,这些书对我人格、品位的形成起到标杆作用。
当今中国,全民重视教育,独生子女家庭尤其如此,参加各种补习班的人数急剧增加:有学习语文的,有学习数学的,有学习英语的,有学习物理、化学的,还有学习书法的、学习音乐的,可是就没有学习道德的,这是教育教学体系对道德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由于孩子少,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惯着,爱子女,爱下一代,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娇惯,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没有是非观念,不能正确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正确引导,避免继续恶性发展。
“举孝廉”,是汉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
我国现阶段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是“德才兼备”,德在才先,可见德的重要性,无德有才,会坏事;有德无才,没有才能,会误事,可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而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从小抓起,从孝敬父母抓起,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抓起。
现在教学体制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从品德修养,专业技能,身体素质,交际能力,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等全方位来评价一个人的素质。而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从外国教育体系的形成,借鉴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正如1987年1月27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阐明他的施政纲领。
当今,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外国人在21世纪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做人之道,治国之道,我们国人还不早点学习自己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岂不贻笑大方?
成年人想要学习,可以根据爱好自由选择,但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再从外国人口中知道自己先贤们的道德哲学思想就实在是不应该了。想要普及国民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开设“中华文化经典基础选读”,来促进中华民族学习中华民族的瑰宝“古德教育”,并且作为每位华夏儿女的必修课程,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激发爱国情操,提升忠孝思想品行,都会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促进作用。可见,古德教育应该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而且应该成为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朱熹.大学・中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03.
[2]朱柏庐.朱子家训.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07.
[3].家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09.
[4]孔子.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09.
[5]老子.道德经.李湘雅,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05.
[6]洪应明.菜根谭.京华出版社,2000-05.
为贯彻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市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本市中小学(幼儿园)二期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2006年,本市积极开发和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先后有黄浦等11个区组织中小学生利用隧道科技馆等10个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研究决定,2007学年起,本市全面推广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工作,现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合力推进
各级教育、科技行政部门要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市民素质、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此项工作的积极意义,统一思想,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出发,做好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积极发掘和发挥其实践教育功能,让中小学生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二、加强合作,各司其职
各级教育和科技行政部门要紧密合作,认真加强对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各有关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市教委和市科委已委托市教委教研室编制《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实施纲要》和各相关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的具体指导文本,以加强对中小学校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上述文本可从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专题网()下载。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会同区县科技行政部门做好与对口科普教育基地的联系工作,制订本区县中小学利用对口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包括参加活动的学生对象、人数、时间安排等)并报市教委和市科委,同时做好组织安排、经费支持等工作,保障区域内中小学生在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能顺利进行。
中小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内容,学校应组织相关年级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活动时间在学校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课时中予以安排。
各有关科普教育基地(场馆)要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要求,认真做好安排接待、加强设施设备的教育功能等配套服务工作。
三、加强考核,重视培训
各级教育和科技行政部门应分别加强对所辖中小学和有关科普教育基地的培训与评价工作。
市教委教研室要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相关教师的培训。市科委科普促进中心和各有关科普教育基地要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9-0026-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学校、教师在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与运用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作为信息化课程资源最直接的受益者,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指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以信息化、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且依赖于信息技术。
本文侧重的是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指的是和中小学课程相关的课件、多媒体素材以及网络资源等信息化的课程资源。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小学课程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供教师选择使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那么,教师能否从资源海洋中筛选出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并合理地利用到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内涵
提到信息化课程资源,就不得不说说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指的是“为设计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服务的各种可资利用的途径、方法”。包括目标资源(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目标)、教学活动资源(学生兴趣激发、现代教学手段、多种教学组织方式等)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互动条件、课内外资源等)三个方面。[1]课程资源又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与课程实施相关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以及相关的场地、时间、设备、媒介、设施和环境,还有对课程的理性认识等。狭义的课程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呢?由上可知,信息化课程资源隶属于课程资源,是以信息化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具体来说,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教学资源。[2]具有课程价值主要指的是能够为课程活动服务的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它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环境,同时又具有数字化、媒体化以及开放性、扩展性、网络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二、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合理选择与运用的意义
信息化资源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课程资源类型。[3]在新课改不断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的背景下,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基于此,政府也已出台相关文件来积极促进信息化课程资源在中小学中的运用,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的意义也凸显了出来。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信息化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广阔、学习效率更高,也使学生更为广泛和有效地获取技术信息、理解技术原理、进行技术探究与技术设计。[4]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合理选择与利用,可以一改之前教师主要依靠教材的被动局面,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刻意地强调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积极作用而在课堂教学时全部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该与现有的教材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起到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模式相对应。所以说素质教育也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学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深入扩展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所以,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课程资源的丰富尤其是新兴的信息化课程发展有利于推动现行的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会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他们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将会有全新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扩展。
3.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方式真正转变为基于资源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止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适性,它不可能适合不同地区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跟上时代瞬息万变的脚步。而目前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依然是教材,甚至是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使用都不重视。所以,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使用教材的同时要合理地选择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用这些课程资源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同时,也要求他们确立积极使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创造性的结合信息化课程资源和教材。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方式的真正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运用还将最终引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说过,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这两者的快速发展也使课程资源变得丰富和多样化,新的信息化资源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把新型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而新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进而有利于教学中“意义建构”、“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活动的展开,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课程。
三、影响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与运用的因素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集中体现在其对课程资源的选择上,教师是否能有效地选择课程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资源的选择过程中必然会适当地判断和考量相关的一些因素,以便能选择出符合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因此,中小学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因素
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中小学教师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他们的经历、兴趣、专业、能力、个人素养等有所不同,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选择与驾驭水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教师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信息化课程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出合适的、有助于教学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并且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加工和创造性地适当处理各种信息化课程资源,使其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要关注学生的因素
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征。中小学教师应在详细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入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应考虑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受教育经历的不同,有的学生已经在某方面很精通了,有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则是对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教师在引入信息化课程资源时,要做到既要照顾低水平的学生,也要兼顾高水平的学生。再次,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等因素。由于性别差异、年龄问题、性格不同或者其他原因,有的学生喜欢学习,有的学生则厌倦学习;有的学生喜欢英语课,而有的学生喜欢数学课。那么,教师在选择资源时应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资源,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关注课程不同的因素
中小学的课程是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而设置的,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中小学课程设置也在发生着变化,增加了一些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小学开设的课程中最基本的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还有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等。每门课程又都具有自己独特性,因此,在选择与运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时要详细了解每门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在讲授初中物理的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把过程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讲授小学语文《火烧云》时可以采取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中小学教师在选择信息化课程资源时一定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这样才能让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有效发挥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作用。
4.要关注资源本身的因素
首先,目前有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事先没有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及需求,开发和的资源并不适合学习者,也导致教师不能恰当地使用。在内容方面和技术方面考虑不周全,致使有的资源内容过泛,有的在技术方面则过于专业。其次,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本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最初的程式化DOS操作系统到现在个性化十足的窗口式操作系统,从原来的单机工作到现在的共享网络系统,从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到功能强大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必定会导致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等的变化。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四、合理选择与运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策略
1.要依据教材并结合教材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
众所周知,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之间的中介,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课改的进行,教材建设秉承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教材内容基本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满足课程的发展要求。但是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因此,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教材为载体,灵活地根据课堂实际的需要调整授课内容,筛选并积极利用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使之能在课堂上起到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从而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
2.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以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和创新水平,但这个目标距离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中小学教师也应该要朝着这个最终目标努力。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合理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能力素养和创新水平。如教师可以将数学课程中使用的几何画板软件、物理课程中使用的虚拟物理实验操作平台等软件的操作技巧的动画、视频等信息化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其操作技巧,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服务。因此,要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实现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拓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空间,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运用提高到综合运用的层次,从而真正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从根本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
从根本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使信息化课程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扩展。这类活动即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既可以是室内活动也可以是室外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供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信息。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怎样对待生活、社会、自我等。在实际生活中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与社会和他人的接触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中小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保障,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难以变成的实际教学成果。能否有效地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来支持中小学课程教学,是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必须要直接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实际的中小学课程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筛选,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利用好已筛选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的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 董文军,黄新民.对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理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9).
[2] 何楚红.中学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3] 徐继存,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4] 邢志芳,解月光.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信息化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技术教育,2011,(5).
一、倡导课堂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有效教学的本质内容主要包括三个要素:首先是有效果,即学生真正学会了规定的教学内容。评价一堂课的着眼点要放在学生身上,着重看学生到底有无收获,而不是仅仅看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多么准确,也不是仅仅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么与众不同。其次是有效率,即全体学生或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教学内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导向,关注尖子生、忽视学习较差学生的现象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有效教学就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实现“优生更优,中等增强,后进赶上”的目标。第三是有效益,即用尽量少的投入、在学生的负担尽量轻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计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工程,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就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但这是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中的教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基础教育的对象无论是年龄还是心理等特点,更不允许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抛弃,这时教师课堂工作的有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新课程改革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学校教育的现实决定的。在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知识的要求下,如果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时间、精力等方面的过度投入,随之一些不良现象就会出现,譬如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拖沓敷衍,甚至厌学、逃学。因此,新课程改革必须追求有效教学,即课堂效果好、教学效率高、学习效益高。
二、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10年有余,应当说在编制新教材、培养培训师资、教学硬件设备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极为显著地变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受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届学生于2012年即将高中毕业,意味着当前在校中小学生全部接受着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然而,就是在这个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下一步方向是什么,向着什么目标深化,正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程教学内容的自身特征,决定着必然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新课程以来,中小学除开设传统的课程(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音体美),小学课程增加了科学、信息技术;初中课程增加了微机、心理健康课;高中课程增加了信息科技、生命科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学生的学习任务肯定是更加繁重了。而学校教学总课时量却不能无限量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应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不能增加课时量的条件下,就必须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在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都处于成长变化时期。小学生心理活动的随意性不强、意志自觉性较差、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程度较低,这决定了小学生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强制性和被动性的特点,进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追求有效性,才可能实现向课堂要质量的目标。如果有效性低,将会造成小学生学习的涣散。中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大的社会性,是在动荡和矛盾中不断提高的,中学时期是个体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学习内容发生显著变化,学习成绩明显分化,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而且中学分段式教育(初中和高中)造成学生受教育相对时间较短。因此,十分有必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质量的中学教育。
(三)为了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必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本身是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全面发展”结果也必然在学生身心方面有具体的表现,即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性格品德、提升身心素质等,而这些成长的结果必须通过一次次有效教育教学的过程才能实现。在当前中小学生科目数量、总课时数量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与否,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成为了可能;丧失了有效性,教学中就会出现教师辛苦和学生劳累的“费力不讨好”现象,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下。
三、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良好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的增长尽管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有所下降,但是就具体区域而言,相对数量仍然较大,加之教育资源总量有限、地区差异分配不均,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在相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推动各地基础教育良好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普九”目标的背景下,即第一步――能上学,第二步――上完学,第三步――上好学,该如何实现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上完学、上好学”就是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出的发展性要求。
“上完学”是指学生能完整地接受规定的教育过程。我国的义务教育定为9年,学生就应该完整地学习9年,不间断、不辍学,甚至不留级是其基本要求。9年中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过程,更是一个不能回头的过程。这就必须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是长期的有效性。否则,9年的时间要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是较为困难的。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随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早期,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和西部部分省(市)的城镇中小学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实现。有条件的学校,由于课程定位不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就非常随意,开设与否、怎么开设,随意性较大。当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与师资时,不仅没有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反而显得十分随意,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
2.教学内容零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应该有较为完备的、统一的课程内容。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除进入课改实验区高级中学外)一般都是以一定区域(省或单列市)的教研部门进行编辑出版。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与编排形式来看,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更谈不上教材内容的大致统一。许多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选择、知识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水平方面把握好难度系数,小学、中学内容不仅重复,甚至有的小学教材比中学教材的难度还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在无法选取选择到理想的教材,只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自己确定,导致教师想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随意性就更大,其课程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3.课堂教学矮化
由于课程开设不规范,教学内容不系统,加之其尚未进入升学考试科目,因此就成为学校最冷落的课程之一。从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道到底教什么、如何教,信息技术课堂就成学生聊天、游戏的课堂,从而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了疑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产生了抵触情绪。信息技术课程无用论便在人们心中逐渐萌芽,导致个别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有取消信息技术课程的倾向。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1.准确定位课程
成熟的课程必须有坚实的学科理论为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广大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研究、实践,以使课程理论的指导性更明确,操作性也更强,建立完备、科学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理论体系。根据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发展关系,应明确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性质、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建立明晰的信息技术课程框架体系,准确划分各学段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使课程管理者和实施者都心中有数。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适合大多数地区教师实施的教学方法体系。因此,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方法体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2.规范课程实施
规范课程开设是课程良好实施的重要控制环节。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与课程实施不规范有直接的关系。规范课程实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课程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齐”与“开足”不是体现在课表上的,而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上好每一节课,为本学科发展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2)课程文件与课程实施同步。课程的实施者是处在不同地域、不同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他们对课程文件的理解程度,对课程、教材的理解水平各异,导致静态的课程文件与动态的课程实施产生矛盾。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规范课程开设的重要工作。
(3)确立课程实施者的地位。无论从宏观的管理政策、规章制度,还是微观的课程实施,只要是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课程实施者都应该享有平等实施条件和相关待遇。在许多地方,一些管理者为了“刺激”“考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将学校课程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等级课程实施者享有不同的待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其他学科正常的发展,不仅不利学科课程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严把教材质量关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如何开发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材?我们认为严格教材审定制度和扩大教材选用权是开发高质量教材的法宝。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也属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相结合的课程。由于其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材一般由省级教材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就会形成既是教材编写者也是教材审定者的双重身份,出现教材质量无人有效监管的局面,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因此,要开发出高质量教材必须规范、严格教材审定制度。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选用权虽然下放到地(市)一级教育管理部门,但是,往往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或为了区域教材统一,一些适合本地区教学、得到学科教师认可的教材进不来,相反一些质量不高的教材却强加给课程实施者,不利于课程的实施。因此,进一步扩大教材选用权的改革是开发高质量教材的法宝。
4.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日本中小学的课程教材,自1989年以来正在进行规模较大的改革,到本世纪末,这项改革将基本完成。概 括地说,日本中小学课程的改革突出了4点,即①个性化、多样化,②社会化,③国际化,④信息化、情报化。 并注重学生人格与心灵的培养。地理作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在这样一种课程改革精神的 驱动下,进行相应的改革。
首先,多样化的课程结构为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提供了多样的渠道。正在实行或将要实行的中小学课程计 划中,反映地理知识的主要科目涉及7门,即小学《社会》,初中《社会》,高中地理历史科中的《地理a》、 《地理b》,理科中的《地学ia》、《地学ib》和《地学ⅱ》。此外,在初中与高中可灵活性地安排一定的与地 理相关的选修课,以及中小学各学段都有的“特别活动课”。这样一种新的地理课程体系反映在文部省颂发的 《学习指导要领》(类似“课程标准”)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中小学的地理课程实行综合化与分科 化的双轨制,在低学段实行综合课程,在高学段实行分科课程,既注重了基础学力中基本文化素质的养成,又 注重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整个课程体系如下表:
(附图 {图})
表中“限定性选择必修”指供学生分科时选学其中1门科目的课程。
其次,社会化的课程改革使地理学科知识向人文方面倾斜,并广泛联系社会实际,使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 渠道,了解各个层次的社会现象,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和人格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地理课程大致由三个方面体 现:1.《社会》科目。在这门科目中,地理现象(环境)作为一种社会背景或社会现象来反映,使学生从社会 的角度来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所以,日本的《社会》课本中地图得到了重视并强调了地图册在课程 实施中的作用。2.乡土课本。日本的乡土课本以第三级行政区(市、町、村)来编写,普及率特别高,其中以 乡土地理知识占绝大部分,内容涉及位置、范围、人口、自然、土地利用等,甚至还有各种社会设施与机构的 组织与分布等殊为详尽,为学生了解本乡本土提供了极完整的素材。3.社会见习(考察)课程。这是直接接触 社会的含有较多地理知识的课程。至于利用春暑假考察社会的机会就更多了。
第三,日本中小学课程加强国际化后,地理的课程内容也有了相应的体现。日本教育界认为:21世纪的世 界社会,交往的频率与范围必然加大,各国人民之间不仅要互相了解,更要互相理解,尊重对方,所以课程应 具有开放性,要增强国际性内容。许多课程改革的试验学校在《社会》、《地理》的实施中已注意体现了这种 课程思想。大阪市立扇町高等学校(高中)是试验学校之一,以人文学科为特色,试验班三届学生都安排国际 地理、社会考察活动,曾两次考察了上海、杭州。这样的中学地理课程确是新颖的。
第四,日本中小学地理课程比以往更重视了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为实现课程信息化、情报化的要求,许 多地方教育委员会编制了教学媒体设备的基本要求手册,其中不乏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如枚方市的《中学校标 准经费与设备基准》中明确:各类师生用地图、挂图必须配齐,更新时限不得超过5年,地球仪更新年限为15年 ,对各种地理标本、地理音像资料也有明确规定。有的还备有“多媒体专用教室”。
【关键词】艺术类课程 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
艺术类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也指出,“中小学都要有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程”。两个文件都强调了中小学艺术类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但当前,艺术类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和开发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中小学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一、将结果性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中小学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在艺术类课程方面的表现。造成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的原因不仅在于教师,家长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父母最关心孩子是否学到了知识,他们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①多元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人才,教师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不应将目光滞留于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分数,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多给予学生正面肯定的评价,积极传递正能量,不要拘泥于任何的评价形式与方式,要采用多元的、多方向的评价方法。首先,教师评价学生。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分数评价,还要综合对其艺术类课程进行评价,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评价、健康评价、社会性评价等,做到全面地认识学生。其次,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的评价往往具有主观色彩,虽然评价结果不能全部采纳,但是也可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手段。第三,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增进同辈群体之间的友谊,互相督促,互相鼓励,无论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改进还是其人格发展,都会大有助益。第四,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要充分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要认识到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性,艺术类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将“偏爱”的提问方式转变为公平提问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其理解,强化其记忆,改善课堂气氛,以便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加显著的效果。但是,在一些传统的艺术类课堂中,教师只将被提问的机会给予那些“能歌善舞”的学生,极大程度上给了这少部分群体“优待”,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无疑却“遗忘”了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一种“偏爱”的提问方式。因此,要将这种偏爱的提问方式转化成公平的提问。首先,机会均等。在艺术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即使在一节课内不能进行每人一次的提问,那么在几节课的时间内要做到公平。第二,提问哪些学生最合适。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该依据个人喜好来提问。第三,提问什么问题最适切。教师要关注学生听课的变化,感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提问,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第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最合理。教师要对被提问的学生有一个回答程度的预期,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体水平,明确区分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不用继续追问,回答到什么程度需要继续点拨。
三、将“一刀切”式作业转变为多样、分层次的作业
“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②作业,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强化与反馈,而不是大量机械的重复训练。但是,有些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作为一个课后检验与强化的手段,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与习惯,整个班级都是一样的重复率高的作业,不利于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尤其是艺术类课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艺术,要“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做到:第一,增加一些艺术体验性作业。引领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以教师引导或者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的方式选择一些研究体验性课题,教师协助完成。研究体验的时间最好控制在7到10天,因为时间过短,学生可能得不到相应的锻炼和思考,时间过长,学生可能已经对别的课题感兴趣了,而又不得不继续手头的研究性作业,往往适得其反;第二,力争做到分层次布置作业,避免整齐划一。这一点是针对中小学艺术类课程中理论性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本班学生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平时要多谈心、多观察,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四、将教师的“霸权课堂”转变为师生对话、商量式的课堂
“霸权课堂”,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主观的、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教科书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缺乏发言与反馈,甚至教师控制学生语言的极端的“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在中小学艺术类的课堂上,由于知识的特殊性、对象的接受性低,为保证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一种师生共生的、师生对话的、商量式的、学生互助的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模式呼之欲出。③首先,师生对话的课堂模式。师生关系,“学生会一方面服从教师,另一方面要打破这种局面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师生间的冲突,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更不利于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建立师生对话的课堂模式,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对话、沟通、交流才会促使双方主体愉悦,进而提升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二,商量式的课堂模式。④提高教育质量,师生之间更要建立一种商量的教学模式,但绝非事事商量,一些知识性的传授可以教师精讲,一些研究性的、创造性的内容可以师生一起商量。第三,学生互助的课堂模式。教师根据艺术类课程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可以适当采用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帮扶1+1”等教学模式,我们要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拥有幸福的人生。
五、课堂空间的无效利用转变为课堂空间“自助”
环境,是学生的第三任教师。首先,教室的墙面,是最容易让人遗忘的却又是最有利于艺术类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教师可以将墙面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出谋划策,将教室设计成大家普遍接受的图示,如设有板报、新闻专栏、好人好事区、新闻专栏区等,让学生与墙面“对话。然后是课堂空间,理论上每个位置的功能都是相同的,都是坐着一个上课的学生,但是,课堂空间却因是否有利于师生互动而产生了优劣之分⑤。教师可以改变固有的课桌摆放方式,完全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自行组成学习小组,以方便进行讨论与学习;还可根据学生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个性差异,在教师帮助下组成“学习共同体”“活动共同体”。教师应辩证地看待座位编排,其实学生怎么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有需要座位固定的课程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身高、视力、成绩、性格、性别等因素进行最优化的编排。如果班额大,空间有限,不适合临时性的摆放课桌,那么就需要教师多在学生之间巡视、指导,提供帮助。
六、将教师教学“不思”转化为教师“三思”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思考,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在中小学艺术类课程的教师群体中,这种“不思”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很难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更不利于艺术类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师,要学会“三思而行”。一思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即物质准备与经验准备。就物质准备来说,就是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事先准备教学用具;就经验准备来说,教师要知道关于活动主题、学生的已有经验、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求知欲水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等。二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理解的障碍、课程内容的设置等,要做到“边讲边思,边思边调整,边调整边发现,边发现边提高”。三思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下课意味着解放”,不再去想课上之事,这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育改革的。教师反思,是一个教师找到教学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注释:
①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8.
②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6.
③④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67.
⑤赵英.论课堂公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