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建筑培训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培训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培训课堂

第1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一、高职院校培训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教学形式闭塞,不符合现代教育培训模式关于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从书本上和课堂上获得,而从已经出版的高职类专业的实训教材的内容来看,操作讲解类教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其应用价值对于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来说极为有限。学校缺乏和企业建立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有效机制,甚至有些教师也搞不清楚该行业将来的发展状况,也很少请专家到学校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所以学生根本无法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

2.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难度是十分困难的,建筑行业实训基地一般需要专业的配套的设施,需要有较高的资质。但是对高职院校校内企业来说,因为其资质低,申请成立较高资质的条件往往达不到。所以仅仅依靠教师,没有政府的扶持,建立一个稳定的专业技术校园生产型企业来经营和管理,是十分困难的。解决实训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课堂和实习基地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将教师课堂的教授和企业实训学到的知识进行联系和练习,其目的是使学习人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建筑相关的企业不像工厂,很难一次性接受大批学生在一起进行实训,学校传统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分批次委派到各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关专业的参观或毕业生的实习,这种方式仍然无法保证教学实践要求的水平。

3.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实训教育

传统意义上,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分为两种类型:实地观摩学习和毕业生实习,然而现场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建筑工程建设的周期一般较长,关键技术较为复杂,而实训实习一般安排2-3个月,学生仅能在施工中的一段时期内学到一小部分实践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化、连续化的实训教育。

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培训的预期效果

我国建筑类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企业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培训水平的要求的逐渐提升,越来越注重学生实务知识的学习和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因此,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训,应该遵循以下思路:将建筑行业作为立足点,面向整个市场和工作一线。同时还要实现以下预期效果:为建筑行业或监理公司培养在工作现场(建筑工地)可以进行具体施工作业管理的安全技术类员工、施工技术型员工或者材料管理员工等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才人。用一句话概括:培养出既能深入建设、生产、管理一线,同时还具有丰富建筑工程管理和工地施工经验的应用型人才。

三、关于构建工程技术类紧缺型人才实效培训体系的流程

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实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实效培训体系。实效培训体系的构建中重点实施了实际相关工程项目的技能管理培训,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不仅可以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到系统的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了实践知识的基础。

1.构建实效培训体系遵循的思路

第一,设计实效培训的课时数量需要进行提升。改变原有的课时比例结构,按照新式的1∶1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第二,依据“早实践,多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如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中将传统的学生设计方案转变为要求学生进行方案组合),由此改变原有的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和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使学生通过自己做图,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对图纸内容表达的能力,为今后学生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和基础课程设计中,要重点强调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依靠个人能力完成一套建筑结构施工图。

2.培训体系包含的内容

3.实效培训体系的具体实施和安排

实效培训体系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限于版面不在此表述。

4.建立实效培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硬件、实训基地设计和组织的相关软件的水平决定了建筑工程技术实训的实施效果。校内实训基地的第一条件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能为学院提供广泛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各种施工设备和工具,其目的是让学院了解相关材料的用途;第二是建立一个施工技术练习区,这个练习区在于模拟一个小型的施工现场,通过在模拟练习区的实践使得对施工的相关方法、管理内容和相关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对施工场地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三是将施工中的各个项目进行电脑演示,通过电脑演示能让学生更为生动形象的学习相关知识。

在建设校内模拟基地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这两个建设过程是同时进行并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企业比起学校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学校不具备的先进实验设备,使学生更为贴近生产一线,熟悉一线生产的相关知识、能力和技术,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最终实现产学研的“双赢”。

第2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建筑识图 课堂氛围 兴趣

建筑识图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困难:1)教师的困难是很难引入大项目,缺乏实训条件,没有条件接触新技术,设备缺失或陈旧;2)学生的困难是知识偏理论体系、单调、不喜欢。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资料,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一、教师方面

提高教师能力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在过去10至15年间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方面改变很大,推崇的已不单是强化传统学术知识观念,而是强调不断提高素养和加强能力。在这一方面,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资格和继续培训体系也更多地转向与相关企业合作,获得更多的执业资格,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深刻的企业体会。

深入企业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教师能够学到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储备的知识得到不断补充、更新,特别是应用型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得到了更多的熟悉和了解。同时,还要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渠道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工地带到课堂,通过这种“校企互嵌”的培养模式,解决学校没有大项目实训场所,缺乏设备的难题。一名建筑识图课程的教师不可能只是单单靠熟练教材上的图纸案例,阅读国内外建筑杂志和浏览网页上的著名地标,就能够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更不用说可以游刃有余的将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

教师本身对基层工作熟悉了,才有可能把一项工作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工具、工作过程、工作中的技能技巧、工作经验告诉学生,指导学生。有这么一个实训题目:根据图纸要求对两个或多个房间进行水准测量放线,为下一步设备的安装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学生的正常做法是在一个房间里摆设调试好水准仪、立标尺杆、读数,然后将数据中转引到另外的房间再重复一次这样的操作,这个操作方法没有错,只是过程复杂了。可以想象,两个技术员在一栋大楼上百个房间里反复移动摆放仪器有多劳累,这个时候具备相关现场经验的教师会这样指导学生:第一个房间放好线后,找一条足够长度的软管,在内部注入水,因为水不流动时软管内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就可以快速的标出其它房间的水准线,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第一个房间的标准线出来以后,其它房间的线都可以安排工人进行,技术员只需旁站检查就可以完成放线任务。好奇的学生会继续追问:这是什么原理? 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缺乏的教师这时就很容易树立在学生心中知识渊博形象,告诉学生,这是“连通器原理”。水渠的过路涵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等都是连通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近距离接触企业,深入生产实践,不仅是《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也应是每一位中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实施自我为导向的自主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方面

目前建筑识图课堂教学需要面临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包括教材、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力和传统教学思路等,其中导致学生不喜欢学、学不会、也用不上的原因有单方面的,也有多种情况共同造成的,那么,如何把学生的兴趣重新拉回课堂呢?

解决这个问题有下面两种较好的方法:

1.学习环境的交替变换

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和创新已成必然,课堂不能单纯的作为讲授知识和解答学生问题的场所,学生也不仅仅只拿着笔和课本在教师的粉笔下点头学习,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在转变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是知识结构主动构建者的学习模式,这样,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其教学组织、实践情景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安排学生在学校课堂和实训基地、企业等多个场所交替学习,课程在校学完部分基础理论,其实践学时可在合作企业以真实的岗位任务驱动完成,

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场景模拟趣味教学模式”效果最为显著。上课内容来自课本,同时又仿真建筑工地的实际状况,通过再现施工中的部分环节,是学生全面掌握识图技能的同时,理解施工的工作流程。教学不脱离教材,以场景模式贯穿始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兴趣,在兴趣中学到知识。内容上,充分考虑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和学生的引导与启发等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识图技能,另外一方面培养团队合作,做到人人有活干、人人活不同,使教学不再是单向的课堂讲授,而成为双向互动的促进式课堂。真正做到学生喜欢读、读得懂、用得上。

2.教学的灵活设计和组织形式

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贪玩好动、静心专注学习时间不长。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我发现,尽管是努力的专研教材和编写了教案,教学过程很多时候仍然是教师自编自演自己欣赏的独角戏,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学生最想要、最愿意、最高兴的一种方式,就是让他们在玩中去学。以游戏活动为载体,采用角色扮演、分配任务、拓展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分享,最终使他们增强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这些方面的意识,养成一些良好的个人习惯。实际上,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上教学方法,确实收到了良好的反馈信息:学生之间愿意就合作和分工互相交流,勇于把自己对案例的质疑向老师提出想法。

课堂上只有根据情况灵活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进而使他们的工作能力有所提升,为今后的就业服务。

总之,一门课程的课堂效果是否理想,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的能力,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我想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无论是建筑识图课程,还是其他课程,必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第3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软件教学宏观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设计专科类学校的课堂教学。另一类是培训机构的建筑类设计软件培训。建筑类专科学校的教学中,由于高校教学大纲的局限,有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课时少得可怜,实用课程不受学校领导重视。同时,授课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教课过程中的案例不能贴近实际设计。由于,少量的课时导致了大量的软件功能不能全部介绍,学生实际的上机操作联系相当少。因此,在高校专科课堂教学中能够掌握建筑设计软件基本属于天方夜谭。正是因为这样,社会上一些专门对建筑软件进行培训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软件培训机构由于没有腐朽的教学大纲的限制,所以教学模式比较灵活和实际制图工作联系比较紧密。同时,授课教师基本都是有时间经验的设计师,有些培训老师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教学效果较好。毫无疑问,培训机构在师资力量上要比高校强,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学员可能认为高校的教学水平会高一些,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家可以从计算机普及的年限来测算一下高校教师的水平。计算机普及是在1995年前后,由于windows95操作系统的出现,微型计算机才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高校教师也是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在这个时期接触计算机的,所以不要太迷信他们。而高校的教师大都是进入学校后就开始熬年限评职称,熬成教授的老师不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就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教学有些教师也是初学者。但是由于有了某某学校教授这一头衔,讲课就有了皇帝的新衣。高校的学生也因为以拿到毕业证为目的而不敢得罪老师,所以在某些学校中就形成了一些误人子弟的专家教授的生存土壤。

软件培训机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所以不得不在各方面提高教学水平,随时适应市场需要更改教学大纲。授课老师也不像高校教师那样是铁饭碗,所以每一位在培训机构讲课的老师都具有相当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也就促成了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所以他们对计算机软件这种不断升级的领域是相当适应的,这对于学员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培训机构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病,教授课程的教师大多注重软件的使用讲解,而忽视了建筑设计的教学。学员如果没有从事过建筑设计行业一般在培训机构出来只能做制图员做不了设计师。也就是说培训机构的教学是单纯的软件技术使用而不是设计师内在修养的训练。这一点需要学员自学或者在不断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去养成。

第4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建筑材料 精品课程建设

建筑材料是各项基本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土建工程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不仅对于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后,对该课程在实训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建设,使该课程具有创新特色,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进一步明确《建筑材料》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和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能力及材料试验能力;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常用建筑材料;具有依据相应技术质量标准,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检测、验收的能力;具有对新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能力。

二、确定建设目标

1.实行以老带新的导师制方式培养青年教师,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青年教师每年到企业顶岗锻炼不少于1个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2.校企合作,优选教材,创建课程特色。

3.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加强建筑材料实训室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先进的管理制度。

5.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工作。

三、主要成果及其推广价值

1.师资建设方面。在申请为院级精品课程后在学历学位、职称、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等方面不断取得提升,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和骨干教师2人。

2.校企合作,优选教材,创建课程特色。本课程优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课程组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了《建筑材料理论教学大纲》、《建筑材料实训教学大纲》、《建筑材料实训室实训操作规程》、《建筑材料实训技能标准》、《建筑材料实训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教学文件用于指导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就教学场所而言,努力做到教室、实训室相结合。

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考试方法,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口试、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理论考试和实训操作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3.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整个教学体系贯穿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有侧重地采取适宜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学做结合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活动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主演改由学生担当,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质检员,教师只是启发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从传统教学注重“教法”转为注重“学法”,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

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工程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将工程实体及施工过程展现出来,真正将材料操作工艺流程再现于课堂,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4.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5.促进了实训室建设,具有良好的实训条件。为满足建材实训的需要,学校系统加强了建材实训室建设,近年来学校投资建材实训设备总价值30余万元。示范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扩充了设备,为本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措施。

6.经过企业调研完善了实训室制度、实训室规程。

7.在企业指导下制定了实训指导书、实训技能标准。

8.通过多年来的课程建设,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好。

9.长期与市建设岗培中心、区劳动局合作,对学生及行业工人开展技能培训及岗位培训。

四、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建设

高速的校园网络为本课程今后实现课程网络教学提供了师生交流平台。教师在学习和运用教育技术过程中营造交互的学习氛围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有效扩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5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管理工作;项目化教学实践

0.引言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1】。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当前的中职学校有关《建筑制图》的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项目教学的方法应用于教学之中。为此,本文从中职学校项目化教学实践的现状出发,对《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 现阶段中职学校《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发展概况

1.1当前《建筑制图》的教学方式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落榜,他们不仅学习成绩较差,而且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造成了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出现问题,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无法实施中职教学的培养目标,中职学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应试型人才【2】。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要输送到各个建筑用人单位,如何能让学生步入岗位就能被用人单位所接受,是我们目前要考虑的重点,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性因素。

1.2中职学校进行《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客观条件较为完备

如今中职学校的《建筑制图》教师专业知识很强,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学校的基础设施健全,为项目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设施条件。因此,结合学校、学生的实情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中职学校有必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2. 现阶段中职学校《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改革思路

2.1建立落实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应该加大课堂教学管理的改革尝试,鼓励《建筑制图》的教师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再以以教学进度及各种统考为指导,努力制定并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增加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系盈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2 实现项目化教学实践

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它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样有助于我们的学生了解和熟悉每个环节的知识点,在做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掌握了知识。

3. 实现《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现实途径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在教学管理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支知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较高的教师团队,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课堂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完善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建筑制图》课程所需的教学软件和硬件要求符合教师的教学需要【3】。其次,应该加强对教师项目教学的培训,加强理其论学习,另外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及学习,提高其课程的了解以及能力的运用。另外,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改编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画图的兴趣远远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侧重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为标准,在制图知识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坚持够用,实用为原则。保证该门课程以多实践、多练习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4】。

3.2完善学生考核制度

完善学生考核制度是保证《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完善的学生考核制度,才能保证项目教学的规范性,增加其可控性,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项目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建立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监测。

4.结语

目前,中职学校《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发展,虽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教学改革的开展并不顺利,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发展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考核制度,从而实现《建筑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加强教学管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慧杰,石胜乐. 高职精细化工工艺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26-28.

[2] 李金喜,冯丹丹,黄玉婷. 建筑类工程图学实践创新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4):15-21.

第6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设备;多媒体技术

作者简介:肖才远(1979-),男,贵州威宁人,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讲师;张桂菊(1979-),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师。(湖南?邵阳?42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JG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79-01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根据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将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作为我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建筑设备”进行有益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出在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下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一、“建筑设备”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建筑设备”是以建筑给排水、通风、供暖、空调、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维持与改善建筑内部的生活、生产环境的一门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设备所涉及的范围已由原来单一的生活给排水发展成为以解决必须的给水、排水、消防给水、供暖、建筑防排烟技术、照明、供配电、以及高层建筑有组织通风、智能建筑系统等等,成为建设工程领域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学完该课程后,一方面学生要掌握建筑给排水和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系统组成、常用设备、工作原理,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另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建筑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材内容更新慢,专业针对性不强,与现代建筑设备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成果发展不能完全同步;第二,课堂学时少,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专业跨度大,涉及面广,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第三,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结合不紧密;第四,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较少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五,师资力量弱,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课改小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充分遵循学生职业理论培养的基本规律,淡化学科中相互独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突出职业定向性。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逻辑主线定位在实践活动上,理论知识的组合按照实践训练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不同的任务按照不同特点,组合对应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实施情景式教学。为此,将“建筑设备”课程整合为三个知识模块(见下表1)进行教学。

表1?教学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模块 课程内容 合计 理论授课 实习参观

水 建筑设备基础知识 4 4

室外给排水 2 2

建筑给水工程 10 8 2

建筑排水工程 6 6

暖通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 8 6 2

通风与空调系统 8 6 2

电 建筑电气系统 10 8 2

总??计 48 40 8

另外,在课程结构上实行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即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逻辑主线定位在实践活动上,理论知识的组合按照实践训练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不同的任务按照不同特点,组合对应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让学生融入工作情景,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课程改革以来,课改小组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模式。即教师提出一个实践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导入几个理论知识点,学生完成一项综合实践训练。如施工图识读案例,教师展开施工图案例,重点引发学生思考,进行必要的系统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管材、附件、设备理论知识等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教学,赋予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必需的理论、知识、理念,再通过参观,管道、设备安装等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对理论教学的难点的理解、然后回到课堂,由教师对大部分课业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正面课堂教学,部分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多数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公开展示,共同交流、相互观摩,进行总结。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程相结合,在交流与表述中完善自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工学结合实训操作模式。即学生参与一套实践训练或观摩一个实验演示,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得到一个简单理论总结,导入一部份理论知识。该方法的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达到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新知识获取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3)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是辅助了教学演示,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与情感激励;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简化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设备更新,多媒体课件更有利于精选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更新,表达设备工程的流程、工作原理、设备外形、内部构造,充分传达教师的教学意图。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4)加大师资力量培养。因该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专业跨度大,涉及面广,课程中“水、暖、电”三部分由一位教师难以讲授。实施课改以后建筑设备(水、暖、电)课程拆分成建筑设备(水)模块、建筑设备(暖)模块和建筑设备(电)模块,由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教师讲授,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发课程,学习情境构建、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及时掌握建筑设备方面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及新规范,同时也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设计施工相关活动,不断传授新知识。特别在建筑设备教学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因此课题小组采取下企业锻炼、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培训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三、结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设备”课程改革长期而艰巨,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建筑设备”课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通过对“建筑设备”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讨论中,建立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授课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程实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所谓一体化,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体化,即整合室内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将这两门课程的理论环节、设计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其二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即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教学方式。所谓多元化则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多元化,包括题目选择、教学手段以及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一、室内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整合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构建建筑--室内一体化教学体系。即通过一定方式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授课中课程之间的严格"界限",将这两门课程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方式如下:

1.调整理论环节。以此前学生掌握的建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空间"概念,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理论联系。"空间"概念是联系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讲授"室内设计"理论课时,首先抓住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这两门课程共同且最重要的知识点--"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寻求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知识的融合。但是,室内设计毕竟不同于建筑设计,两者在空间的处理、尺度的把握、设计的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初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此前积累的建筑基础知识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区别的理解,掌握室内基础知识。

以某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进行过别墅的建筑设计,已经积累了住宅设计的相关知识。以上述训练为基础,在讲授室内设计"方法"的理论之前,先进行住宅平面的室内布置练习:给定一个简单的矩形平面,限定功能为"住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对象和人数,在课堂限定的2小时内进行室内布置。通过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发现自身室内设计知识的不足,从而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短时间内的构思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2.改革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室内设计课程最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教师设定设计题目,学生实践来完成,包括住宅设计培训和公共建筑设计培训两部分内容。题目设定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即从设计内容简单的、规模小的到设计内容复杂的、规模大的,小规模住宅室内设计是实践培训的起步。

第一,采用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传统设计教学,包括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先讲授理论后进行实践环节。实施室内设计教改后,可把理论与实践环节打散,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在10学时的基础理论课讲授完成之后,配合相应的实践环节,讲授室内立面设计、室内天花设计、室内灯光和色彩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环节之后开展讨论课,让学生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通过思考、发言与交流,产生思维互动,加深对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强化设计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调整与改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体验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强化二者之间设计环节的联系。公共建筑设计培训部分是以"空间"为主题的室内设计,把"空间"作为设计对象,教师可将几种类型公共建筑项目进行多元化设置,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选择。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调研、课内辅导、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其建筑设计作品中的室内设计,让学生重点体会同一设计项目如何实现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继续及深化的过程。

二、室内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室内设计教学的多元化包括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1. 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师根据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不同阶段,设定由易到难的设计题目;针对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同一阶段,提供丰富多样的设计题目。建筑学专业学生室内设计的实践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最初接触室内设计时,只给定一个简单矩形平面,让其自己定义使用对象及人数进行平面布置;随着学生对室内设计的进一步了解,理论课的讲授及相应的调研完成,题目的难度相应增加,进行住宅整套室内设计;在住宅设计训练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更为复杂的公共空间室内设计,题目锁定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学生可以在自己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自由选择"公共空间"部分进行设计。这一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参与设计的题目多样化,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除采用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及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的传统教学方法之外,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突出因材施教,大力加强研讨课的力度,形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特别是重视研讨课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如,在布置室内设计题目之前以及题目设计的各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机安排研讨课,一般2-3周进行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进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课堂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讨论边观摩,交流调研心得以及设计构思,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师在研讨课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把握课堂研讨内容,对一些争论激烈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并对所讨论的内容作概括总结。

3.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独立设计与团队设计相结合等组织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如课堂作业---矩形住宅平面布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两种户型的住宅室内设计及以"空间"主题的公建室内设计中,则要求学生2人一组展开设计,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交流能力课外调研以4-6人为一组进行,便于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要经过众多设计师智慧的浇灌与努力的付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设计师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出发,整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知识点,采用理论、实践、讨论的交叉循环教学方式,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与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第8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预算;教学;探讨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量少,且课程学习单调枯燥,导致在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笔者在建筑电气预算教学方面的经验,分析该课程目前教学现状,提出合适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调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效果,培养出适宜社会发展的专业电气预算技能人才。

1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内容多、课时少

对于高职造价专业,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加之有综合实训等课程,建筑电气工程预算安排的课时量在40学时左右,而课程的讲授包含照明、动力、防雷接地、弱电等方面的图纸的识读、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取、相关费用的计算等等。要在较少的课时内深入理解如此庞杂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1.2教材难选

目前市场上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书籍版本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规范的变化[1],很多书籍是以地方规范编写的,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能作为教材,适用高职教育特色的就更为匮乏,导致很多教师只能选用培训教材或岗位考试书籍作为教材。没有合适的教材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很好的与学生形成共通,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1.3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建筑电气预算的师资较为匮乏,很多教师对土建造价方面很专业,但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面较陌生,而对安装施工较熟悉的教师,对造价方面较弱。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己先学习甚至一边学一边教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且不能保障教学质量[2]。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基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学生方面:高职造价专业包含的方向较多,但很多学校把教授核心都放在土建预算方面,导致学生对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该课程识图、算量、编制清单、套定额等繁杂枯燥的内容,让学生望而却步,没有学习兴趣。消极对待,从而使教学效果降低。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模型与多媒体教学

要学好电气预算,识图是关键,而要能很好地识图,就需要对建筑电气系统、设备和施工有所掌握。在讲解电气设备系统时,可适当运用模型进行教学,把搬到课堂上的小型模型作为工具配合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官上一目了然,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讲解也轻松。对于一些无法用模型展示的,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及一些三维软件建模图直观展示整套系统,将电气工程中设备的位置、线路的敷设、走向等图文并茂、动态的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电气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在脑中形成三维图示,对施工图的识读形成直观印象。而且图片、动画、视频及三维建模动态的效果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丰富多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提高教学效果。

2.2现场实践教学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电气系统设备。讲解配电系统时,结合教学楼的电井、配电箱,让学生认识总配电到层配电再到分配电的系统,通过观察配电箱,学生更能直观的了解其构造、开关设备、接线及安装等。由于电气系统中大多数的管线都是隐蔽的,利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效果会更好。结合学校的建筑电气实训基地,将实训楼(实训楼中电气管线设备已安装但未隐蔽)的整套电气图纸发给学生识读,学生对照图纸,参观实训楼中电气设备、管线敷设及安装,就像在实际施工现场一样,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利于学生对图纸深刻理解,掌握图纸识读、系统组成和安装工序等知识也相对容易很多。

2.3任务驱动教学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课程中的图纸识读、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及组价等内容仅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要想掌握这些知识,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际训练才可以,因此在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结合知识点的讲授,在适当的时间设计课堂实训任务。比如:给学生某房间的电气图纸及任务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识读、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等工作,并提交成果表。小组成员通过互相配合讨论、将不懂的搞懂,把电气预算中容易出现的工程量计算数字错误、清单编制不完整[3]等问题都得以解决。任务完成后,还可组织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方法等,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一个房间的小任务到一层楼一个厂房,最终到一栋楼,这种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分散,各个击破,针对性强,综合性强,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3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是一项枯燥繁琐却要求细致的工作,这对本课程的教学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尝试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改革、如何加强教学实践性都是值得探讨的,只有不断努力深入,才能找到一套适合电气工程预算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综合性预算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慧萍与顾海燕,建筑设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山西建筑,2015(23):第248-250页.

[2]康清,吴渝与白先梅,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高教学刊,2016(10):第239-240页.

第9篇:建筑培训课堂范文

考试组织形式为建设部负责组织专家建立二级建造师试题库。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从题库中抽题并组卷、组织阅卷,并同当地人事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合格标准。建设部、人事部对全国二级建造师考试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为帮助考生顺利备考,网校在成功举办一级建造师辅导的基础之上,集合优秀师资,特推出200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将由网校名师段继校、成立芹等人主讲,本次辅导涉及《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房屋建筑)、《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装饰装修)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机电安装)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市政公用工程) 课程,其中专业课将根据学员的需要继续开设。

[班别设置]

1、精讲班:每一课程均为40讲视频课程,包含2套全真模拟试题(模拟题将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

2、冲剌班:每一课程均为20讲视频课程,包含2套全真模拟试题(模拟题将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

[辅导专家]

    2007二级建造师网络远程教育课程将由一批多年从事工程项目经理考试培训工作的相关专家,并参加过一级、二级建造师师资培训的老师进行教学辅导工作。

[课程安排]

    学员可随时报名参加学习,学习期限一直保留至本年度考试结束,学员每天24小时可以不限时间随时反复学习。

[教学内容、形式]

    2007二级建造师考前辅导远程教学包括:视频(音频)讲座和课堂练习。

    1、视频(音频)讲座:讲座主要为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进行讲解,在讲解中教师将配以例题进行说明,使学员可以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

    2、课堂练习:听完讲座后,学员可点击“课堂练习”,完成与本讲内容相关的习题,对照答案和解析检查自己实际学习效果。

    3、课件下载:课堂录音下载:在课堂上方有"课件下载"按钮,用鼠标点击此按钮,就可以将该讲"录音"文件(.asf格式)保存到自己本地硬盘指定的地方,这样可以在不上网的状态听这些录音。讲义文本下载:在课堂右边的框内选中要复制的讲义文字按Ctrl+C键,然后再打开word编辑软件按Ctrl+V键,即可将讲义内容拷贝到本地的硬盘上。

[收费标准]

    精讲班:每科课程学费200元

    冲剌班:每科课程学费100元

    报三科及以上9折优惠;

    老学员报一科、两科享受9折优惠,报三科以上8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