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

第1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包括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问题。故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诸多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区域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再如入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

――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贯通城乡经济,发挥城市“中心地”功能,许多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以及县域联合组成中心腹地型经济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大城市的联合为核心,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为彰显,如长扛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第2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 经济发展 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

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

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09 (3):63-67.

[2] 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15-20.

[3] 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 (26):136-138.

第3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2006年,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总体向好。经济增长既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压力。以历史经验判断,2006年经济面临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要适度控制投资增长,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消费增长的潜力,使内需增长后劲充足。下面,从环境因素上作一些具体分析:

一、体制和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经济协调较快发展

体制方面: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将为2006年乃至整个“十一五”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一个宽松而良好的环境。一是政府改革将会迈出更大步伐,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加速向公共管理和服务型转变,有利于完善我国宏观决策机制,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宽松的体制环境。同时,政府管理更加向公共部门倾斜,有利于短腿或弱势部门加快发展。二是财税体制改革将会有新的举措。有望加快税制改革,在企业所得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以及提高个

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方面均会有新的举措,这些将有利于减轻地方和企业负担,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三是投融资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投资事权等方面改革均可能有新的突破。目前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很强烈,投资增长过热的体制基础仍然存在。继续深化改革,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行为。金融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和服务体系。资本市场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它不仅是金融领域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且是整个国家“深度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制度性变迁。四是垄断部门和服务领域的改革可能也有新的突破。垄断部门,特别是医疗、教育体制

将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改革举措。垄断领域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将进一步降低私营企业门槛、拓宽民营企业成长的空间。此外,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将会明显加快,如金融业、文化产业的开放度会越来越广。五是要素市场的改革将明显加快,收入分配领域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都将会继续稳步推进。

政策方面: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在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将会针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灵活的微调措施,使经济在短期和中长期供需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目标。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策上将更加强调协调发展。此外,农村经济政策在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还将会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如减免农村学杂费、加强对农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投入等,这将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二、面临油价高涨等外部不确定因素

总体来讲,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这对我国出口以及利用外资增长将会构成一定压力。受国际油价攀升和飓风影呵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比上年有所放慢,这虽然对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美国财政刺激措施逐步奏效以及灾后重建投入的增加,将会刺激美国国内需求回升和就业增加;美国财政赤字有所好转,美元止跌回升,使经济增长的环境明显改善。这些有利因素将使美国经济继续处于3%-4%的平稳增长期。欧元区经济则很难走出低迷。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仍然乏力。日本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之,三大经济体的稳定增长将为我国出口增长提供较强的支撑作用。

但是,2006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主要是: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世界性的房地产泡沫,以及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和自然灾害。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如果真像一些专家预计的那样继续大幅攀升,将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伊拉克大选稳定后,2006年中东局势有望稳定,石油供给将会增加,石油价格有可能逐步稳定在50-60美元。总体来看,2006年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基本乐观,但对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三、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最近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加大的趋势。年中期以后,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此外,近两年相对紧缺的煤电也出现过剩苗头。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明显加大的趋势,2006年这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四、经济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速

2006年,我国新一轮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经济仍将会保持8%以上韵快速增长水平。在前两年调整的基础上经济继续调整,不仅有利于缓解短期结构性矛盾,而且将为整个“十一五”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1)经济增长继续适度调整,目标值为8.5%左右。2阗6年经济增长继续温和调整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预计在投资继续调整、出口可能出现大幅回落及消费需求有所放慢的影响下,2006年GDP增长8.5%左右。

(2)投资增长目标值为20%左右。一方面,经济处于“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阶段,装备工业及汽车工业等加快发展成为一种内在趋势,企业需要大量增加设备投资和技术研发支出。同时,城市化加快会使住房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10-15%),而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作支撑,这些都是投资保持长期较快增长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2006年作为新的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些跨五年计划的大项目及新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将会继续增加投资或逐步开工,奥运场馆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为2006年投资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此外,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力度,用于继续增加社会发展、西部

开发、东北老丁业基地振兴及中部崛起的基础性投资,2005年三季度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多,也为2006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提供了保证。

(3)消费需求将继续快速稳定增长,目标值为12.5%。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7个月保持12%-13%的增长态势,表明我国消费已经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通道,1006年仍将继续在上升通道运行。随着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消费热点(汽车、住房、旅游、电子通信、文化休闲等)将继续在大城市家庭中普及并进一步向中等城市更多的消费群体扩散,消费增长动力较强。不过,就业增长较慢及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制的消费增长潜力的发挥,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大对消费增长的刺激(但对房地产仍要继续抑制泡沫化)。

第4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体育经济;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18-02

体育经济即体育产业,是指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与体育的联系不密切,对体育经济的研究不为经济学界所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蓬勃发展,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体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现代体育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与巨大的经济利益,给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随着收入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各国政府和国际、国内体育组织为推动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所采取的措施逐步实施,使体育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新的投资点。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1 体育经济研究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体育强国,大都同时是经济强国。它们的经济研究战略及开发工作已触及到各个领域,其中体育经济的研究也登上了舞台。它们的许多体育产品已占有国际市场,有的已享誉世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适应21世纪国际化时代的要求,它们的经济战略已有了新的发展,体育经济的开发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表现出了日益强烈的竞争趋势,并为体育的提高和普及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使其具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形势发展和事业的需要,要求我们在体育经济研究工作中必须迎头赶上,加快步伐,为使我们尽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而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济发展道路。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而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长值为156.37亿元。按这一趋势,到2010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可达到281.2亿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1%-3%。所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2 中国体育经济的现状及障碍因素

2.1 体育经济的现状

中国的体育事业最初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经验,缺乏市场经济对体育资源的基础配置,完全是一种社会福利形式的事业,由国家直接投资,“人财物”权利集中,为祖国而体育,为民族而体育。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人民的体质等都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缺乏体育经济工作的经验,不能明确地划分政府关于体育工作的具体职能,不能合理地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脱离体育经济规律的传统机制的弊端愈益显现出来,影响着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方面,主要是单一的国家独资,是每年都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却很少考虑产出的全民所有制。二是体育经济的决策一律为政府决策,缺乏相应的调控机制,一律是政策性指令计划,使体育资源利用率低下,下级缺乏应有的活力和主动性,体育的进步直接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觉悟。三是在用人、选才、分工和分配等制度上,实行“铁饭碗”、“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方式,使体育事业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热情和效率,束缚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在体育经济组织中,个人对体育捐助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有一些不知去向;另一方面,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似乎未给体育事业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体育经济市场,这必将造成体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体育经济成本的提高,阻碍体育事业的发展。

2.2 障碍因素

我国目前可以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是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影响我国体育经济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市场定位不准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是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

2.2.2 传统体制制肘

以前我国体育赛事一直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权。

2.2.3 市场缺乏竞争力

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2.2.4 政策扶植乏力

在英美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等。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2.2.5 相关服务不完善

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缺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2.2.6 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目随从倾向,哪种体育获利较高时,众商家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

3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

3.1 体育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虽然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靠经济增长来拉动的,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繁荣就不可能实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部课题组报告,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潜在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按不变价计算,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多。可见,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

3.2 我国居民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体育产业大发展

体育消费从本质上讲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这一时期的总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需求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 升。

3.3 我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消费群体和体育市场

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人口稳定在15亿左右,如果按年人均1000元体育消费额计算,那时我国一年的体育消费总额就将达到15000亿元,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巨大,到那时,富裕起来的15亿人,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并以他们活跃的体育消费能力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3.4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三方面的有利条件:

(1)能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包括投资融资、税收减免、用工用地的优惠政策等。

(2)会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体育投资。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体育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将明显高于社会投资的平均利润率,将会出现各种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动的良好态势。

(3)会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对体育产业这样一个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新兴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 小结

中国体育经济的建设是中国体育改革、发展和生存的唯一道路。面对着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国际体育经济对中国体育市场的强大冲击,必须抓住时机,克服各种困难,大胆革新,开拓前进,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国体育经济体系,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第5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年18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30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

(1)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

(2)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

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保持了近40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GDP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年美国的人均GDP是23400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则为470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因此在93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如果我们能保持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年后即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较客观的比较方法是购买力平价法,按此方法计算,我国93年人均GDP为2300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那么在10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

(1)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

(2)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

(3)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盈利、1/3明亏、1/3暗亏,97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万亿元,其中70%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万8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而市场利率为25%~30%,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斤猪肉需要4粮食,1斤鸡肉需要2斤粮食,1斤牛肉需要8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3)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18亿人,比目前增加30%至50%,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而粮食危机势必将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第6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2009年,新兴经济体占据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一半。2009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直接外资下滑27%,但其下降幅度低于发达国家(44%),新兴经济体有史以来第一次吸收了半数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其中,流向新兴经济体的FDI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主要新兴大国。全球前六大投资目的地中,新兴经济体就占了一半。

二、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外向型投资的新生力量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新兴大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上升趋势之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量收缩了21%。但FDI流出的收缩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出的份额依然较小,但所占比重正加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20强。

新兴经济体输出直接投资的区域主要是在本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已涉足欧美发达地区。在过去的数年间,主要新兴大国的跨国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从2005到2008年,这些跨国公司对非投资占流向该地区FDI的21%,而在1995-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18%。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投资者最为积极,其中,中国对外投资最为抢眼。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构创造的并购机会,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新兴经济体作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主体,正引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逐步复苏,这也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三、新兴经济体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新渠道

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15%,这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目前,财富基金的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据估计,2008年全球财富基金的规模就已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集团认为,通过建立股本投资平台和基准可吸引财富基金的投资者,即使有百分之一的财富基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会为它们的增长、发展与机遇带来300亿美元。可以说,财富基金的发展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机遇。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所言,世行集团将与财富基金合作,为非洲的股本投资创造一个“百分之一解决方案”,他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有潜力成为像今天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一样的世界经济又一个增长极。

四、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前景向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金融环境。2003-2007年间,十分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低廉的资金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繁荣和经济增长而不引发严重通胀,如今这一环境已不复存在,重建这种环境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形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未来数年内,与危机前的繁荣期相比,国际资本成本将会上升,投资率将会下降。

据贸发会议预测,从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会从2007年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GDP3.9%的峰顶下降到2.8%至3%。鉴于FDI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20%,这一前景的影响不可低估。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蒂莫说:“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资金会变得更加稀缺,更加昂贵,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地区性金融中心,改善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降低国内借贷成本,促进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在长期上获得巨大裨益。”事实上,这一调整需要相当时日才能见效,但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却可以让发展中国家重返高速增长的轨道。

五、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近年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FDI输出为非洲大陆特别是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与日俱增。新的FDI来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具弹性的资金来源和更广的金融资源,也为非洲国家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缓冲。

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份额的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这既有利于强化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投资与经济合作,也对非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南南投资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依赖。全球经济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间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南南”的投资合作与经济增长。目前,不计离岸金融中心的南南合计流量约占发展中国家合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5%。因此,事实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如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主要依赖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南南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南南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效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利于新兴经济体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UNCTAD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Secondand Third Quarters of 2010, 14 Octorber 2010.

第7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建议;云南曲靖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57-01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Integrated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n Qujing City

DING Yan-ping 1 CHEN Xiao-ying 2 GAO Wen-li 3 YANG Xing-zhu 4 ZHANG Jia-cai 2

(1 Soil and Fertilization Workstation of Malong Agricultural Bureau in Yunnan Province,Malong Yunnan 655100; 2 Malong Agricultural Bureau;

3 Yuewang Town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in Malong County; 4 Maming Town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in Malong County)

Abstract Integrated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s a key factor in the modern intensive irrigation agriculture,and it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n Qujing City,the advantages and developing situation were analyzed.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 Qujing City,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tegrated fertigation technology;advantages;suggestions;Qujing Yunnan

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源于无土栽培技术,是现代集约化灌溉农业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该技术实现水、肥同步控制[1]。研究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节水、节肥降低保护地湿度,同时提高低温、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2],保护地蔬菜平均增收30 150~42 540元/hm2。近年来,曲靖市水资源短缺现象日渐严重,影响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化肥价格也不断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开展节约水肥的一体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1.1 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通过滴灌将水滴进土壤,每个滴头滴水2~3 L/h,滴水时地面不出现径流,从灌地转向灌作物,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同时,通过控制作物灌水量,土壤深层水渗漏很少,减少了田间水量无效的损失。从滴灌输水系统来看,全部采用PE管输水,灌溉水进入一个全程封闭的输水系统,经多级PE管道传输,才送至作物根际,比三面光沟渠减少水损20%~30%,提高了水利用率。

1.2 节肥

肥与水被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周围,并且被水充分溶解,作物可直接吸收,减少土壤对肥料的固定、肥料的渗漏及挥发,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20%~40%,节肥效果显著。

1.3 省工

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但节水、节肥还省工。过去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每次灌水要开浅沟,施肥要通过人工撒到田里。而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使施肥减少用工15个/hm2,灌水减少用工45个/hm2,可节省工时60个/hm2,从而有效节省劳动力。

1.4 准确施肥

可根据地块的面积、作物的需肥量、作物的需肥品种准确称量施肥,按照作物的需肥时期,根据作物需求营养规律进行针对性施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定量、准确施肥。

1.5 减轻病虫害发生

滴灌施肥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特别是随水传播的病害,如枯萎病。由于滴灌是单株灌溉的,滴灌时水分向土壤渗入,地面相对干燥,降低了株行间湿度,也会显著减轻病害。

1.6 保护生态环境

习惯施肥往往形成肥料的过量施用,有的肥料施用特别多,浪费大,大量肥料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而进入河流、土壤,造成环境污染,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控制灌溉深度,可避免将肥料淋洗到深层土壤而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 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概况

2.1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通过进口滴灌设备并进行试验改良,成功研制了成套滴灌设备。2000年开始,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IPI(国际钾肥研究所)合作,灌溉施肥的面积逐步扩大[3]。目前,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面积扩大到华南亚热带地区、东北寒温带以及西北干旱区,应用对象不仅包括蔬菜和花卉、苗木,还有果树及大田经济作物,通过将灌溉施肥技术与多种栽培模式想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水溶肥市场的发展也比较迅猛。2010年我国水溶肥年产量为60万t,2011年为159万t,到了2012年,水溶肥的产量与使用量均已超过200万t,预计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可新增333.33万hm2。

2.2 曲靖市水肥一体化现状

曲靖市水肥一体化发展缓慢。据2013年土肥专业统计表显示,曲靖市水肥一体化运用面积9 933.33 hm2,膜下滴灌400 hm2。扣除上报数据及统计范围的的偏差,曲靖市水肥一体化面积不足666.67 hm2,而且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尚未实现真正的水肥一体化运用。2013年曲靖市农业部门在马龙县试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龙县旧县镇完成食用玫瑰花水肥一体化技术66.67 hm2,用水量2 850 m3/hm2,比漫灌节水3 450 m3/hm2;施滴灌肥300 kg/hm2,比习惯施肥节约化肥480 kg/hm2,具有省工、节水、节肥、增效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许多人认为实施水肥一体化投入成本大,担心投入后难以收回成本。人们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不顾水资源严重短缺,其对生态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还远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4]。二是投资过大,农户难以接受。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滴灌施肥设备一次性投入2.25万~4.50万元/hm2,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难以得到快速推广。三是对化肥的可溶性要求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局限性再于对化肥的溶解度要求较高,一般的化肥都不能使用,滴灌肥价格在12~20元/kg,一般化肥价格为2~4元/kg,该项技术对化肥投资较大,多数农户无法接受[5]。

4 发展建议

一是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宣传力度。在电视、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节水、节肥、增产、增效、抗病、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果。二是加强基层技术人员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由土肥部门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人员培训,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技术的培训,加强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推广。三是在烤烟、蔬菜、水果、花卉、三七、草莓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5]。四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烟水配套工程、土地治理项目、省级财政资金中低改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五是政府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投入。土台相关政策措施,对安装滴灌的种植户进行补助,补助额度为4 500~7 500元/hm2。

5 参考文献

[1] 梁海玲,吴祥颖,农梦玲,等.根区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对糯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5):115-120,128.

[2] 于舜章.山东省设施黄瓜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应用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6):175-178.

[3] 杜文波.日光温室番茄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09(1):60-62.

第8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冬枣;设施栽培;问题及对策;冀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us of the domestic cultivation of fruit tre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winter jujube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facility winter jujube cultivation in East Hebei,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specific response measures are also deeply studied. So that, this paper points out a feasible development path, in which, the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ould be broken, and the facilities winter jujube cultivation would be wildly developed.

Key words: winter jujube; facilities cultiv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east Hebei

冀东地区的黄骅、盐山、沧县、献县等几个县市是河北省冬枣的主要产地,占到河北省冬枣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下降较为明显,平均价格由20世纪90年代的30~50元・kg-1下降到目前的6~12元・kg-1;其次,由于冬枣成熟期较为集中,出现了卖枣难的情况,经销商压级压价现象时有发生,使枣农丰产不丰收。随着种群面积的加大,各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管理难度增加。冬枣的品质下降,口感与风味较90年代变差,以上这些问题制约着黄骅冬枣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果树生产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辽宁、山西、山东、陕西、河北等省市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2],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在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产业,是一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景广阔的路。

1 设施冬枣发展前景

1.1 国内设施果树发展概况

设施果树生产是通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改变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来改变其正常发育进程[3],达到果实提早或延迟成熟的目的,使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水果,提高生活水平和品质,其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常规方法栽培的水果。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各项“三农”政策的实施,具有生态、自然、高效的设施果树栽培规模在迅速扩大[4],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超过13万hm2,位于世界第一位[5]。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以草莓[6]、葡萄[7]的栽培面积为最大,其次为桃、杏、李、樱桃、枇杷等果树品种;在发展地域方面,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发展较快,形成了辽宁省营口、青岛莱西、河北唐山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辽宁盖州、北京平谷、河北石家庄等地的设施桃生产基地;山东烟台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以及辽宁丹东、山东龙口、河北乐亭等地的设施草莓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生产规模大、效益高、发展迅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发展设施果树生产,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及生产生活质量的新型产业,也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1.2 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意义

冬枣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具有极高社会和市场认可度的鲜食水果品种,市场需求量很大。冀东地区是冬枣发源地,该地光照充足、降水适宜,气候条件适宜枣树种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由于冬枣的成熟期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内,鲜果上市只有30 d左右的时间,时间较短,而经过各种方法储存的冬枣,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风味等各方面都较鲜果为差。而通过设施栽培冬枣,人为创造适宜、安全的生长环境,改变冬枣发育期进程,使之延迟或提早成熟,可以大大延长冬枣鲜果的上市时间,使人们从7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后,都可以品尝到新鲜、口感风味好的冬枣,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使枣农的收入大幅增加。另外,设施栽培的冬枣,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有害空气、病虫、粉尘等侵害和污染,使树体营养充足,生长健旺而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用量,使食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大提高。相比较其他的设施果树品种而言,设施冬枣的栽培还是刚刚起步,仅有河北、山西、陕西等少数几个省市的枣主产区有零星的种植,种植面积较小,市场缺口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人员技术知识较为薄弱

据调查,目前在一线从事冬枣生产的农业生产者平均年龄在40~55岁之间,约占冬枣从业者的80%左右,这部分人生产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认真,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差些,文化素质不高[8]。而冬枣设施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矮化密植、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环节,还是破眠技术、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控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正是目前枣农所欠缺的,部分枣农对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心里没底,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存有畏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设施冬枣的发展。另外,当前林业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科技人员自身掌握的技术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胜任新技术服务工作,而且工作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 资金瓶颈,影响投入的积极性

栽培设施主要分为温室和大棚两种[9],使用的设施不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根据墙体的材料不同可将温室分为夯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对于1个667 m2的温室,以黄骅地区为例,具体成本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建造一个常规砖混结构的温室,大约需要15~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对于普通的农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设施冬枣的商品性生产,只有达到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要想产业化就必须有大的资金进行投入,这也是当前冬枣设施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冬枣的设施生产是一项新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想大力推广设施冬枣栽培,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枣农的基本素质,就要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培训规划中去。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尽量采取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意识到从事设施冬枣生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让果农带着兴趣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设施冬枣生产,以开技术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也可以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重点普及和宣传先进实用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10]。

3.2 加大投资引进和政策扶植力度

对于农民个体生产者来讲,冬枣设施栽培的前期投入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制约当前设施冬枣栽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引进企业资金来增加投入,使之在初期就可达到适度规模,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发展和普及。另外建议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设立一些设施冬枣栽培产业园艺项目,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扶植,来发展设施冬枣生产。银行部门也应该在温棚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保险部门也要开发出适合的险种,为农民开展设施冬枣种植保驾护航,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样,会对设施冬枣栽培的迅速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3 扶植大户,以点带面

枣农对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大力发展设施冬枣种植,就要让农民切切实实见到效益,才有利于推广。因此,先期可以采取扶植一些种植大户的方法,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进行适当倾斜,使他们优先发展起来,尽快见到效益,起到示范作用,来引导农民自觉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种植,产生最大效益。

3.4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和引进新技术

目前,尽管各地设施冬枣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标准不统一。基本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扣棚时间的掌握、破眠的技术和时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另外,棚内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方面还缺乏量化标准,这些都制约着设施冬枣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程,需要投入资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总结,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要尽快研究制订出优质高效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还要设计针对设施冬枣生产的专用设施,激励产、学、研三大部门的联合协作攻关,为冬枣设施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结 语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冬枣是适合冀东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技术上成熟可行,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现实存在的资金投入短缺、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制约着设施冬枣产业的规模化发。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大力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力度,引进企业资金,银行、保险部门大力配合,重点培养出一些种植大户,让他们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选育出更为适合冬枣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尽快制定出冬枣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健全技术体系。这样,就为设施冬枣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为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春焕,周爱英,马新丽.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0(5):7-8.

[2] 陈凤霞,王锁利. 塑料大棚冬枣提早成熟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6(5):44-52.

[3] 曹青莉. 对我省设施果树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11(4):37-38.

[4] 秦栋,王金政,张安宁.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设施杏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 , 23 (S) : 55-59.

[5]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中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09(3):305.

[6] 蔚露,牛自勉,李志强,等. 乌金膏和生命素对夏季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3(7):703-706.

[7] 罗春香,马光跃,朱玫,等.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1(4):53-57.

[8] 王之学.天津市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1):10-12.

第9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身高;体重;生长和发育;预测;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12-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状况更是备受关注。2005年全国进行了第7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笔者对北京市学生的体检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1955-2005年50 a来的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北京市学生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年学生生长发育数据来自现场调查,其他年份数据来自教育部、卫生部等中央5部委领导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2005年生长发育调查的对象为北京市6~22岁大中小在校学生。将北京市分为城乡2层,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为依据又将每层分为好、中、差3片,每片抽取1个区县,北京市共抽取海淀、东城、宣武、顺义、通县、怀柔6个区县。每区县每年龄组男、女生各50人。2005年共调查9 735人,剔除身高或体重缺失等不合格数据后,还剩9 651人,其中男生4 808名,女生4 843名。

1.2 方法 身高、体重检测项目均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用Excel 2003和Origin 7.0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5年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状况 2005年北京市7岁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26.9 cm和125.4 cm,平均体重分别为26.5 kg和24.7 kg;19岁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3.1 cm和162.4 cm,平均体重分别为64.3 kg和54.3 kg。从7岁到19岁,男生在14岁以前,女生在11岁以前,身高年增长值均在5 cm以上,此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在17岁左右趋于稳定。从7岁到15岁,男生的体重年增长值都保持在3 kg以上,15岁以后体重增长开始减缓。女生从7岁到12岁,体重年增长速度逐渐增加,12岁的平均体重比11岁高5.4 kg,达到增长高峰,此后体重增长变缓。见表1。

北京市学生身高和体重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9岁男生和女生身高分别比全国高2.1~5.4 cm和1.5~4.0 cm。男生的身高均值在12岁年龄组与全国均值相差最大,达5.4 cm;女生在10岁年龄组身高均值与全国相差最大,为4.0 cm。在青春发育中后期与全国水平相比仍保持一定幅度优势,在19岁组身高均值比全国均值高2 cm以上。

男生和女生体重分别比全国高2.0~8.3 kg和1.7~5.4 kg。男生和女生均以12岁年龄组体重均值高于全国均值幅度最大,分别比全国高出8.3 kg和5.4 kg。在19岁以后体重均值也高出全国均值2 kg以上。

2.2 1955-200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发展趋势

2.2.1 1955-200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发展趋势 每隔10 a北京市7~17岁学生的身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从1955到1995年尤其是1975年到1985年的10 a间,身高增长幅度较大;从1995年到2005年身高稍有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较小。总体来看,2005年各年龄组学生的身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与1955年相比,2005年达到1955年相同身高的年龄提前,2005年男生8岁和11岁年龄组达到的身高比1955年提前了大约2岁,在不到15岁平均身高就达到170 cm;而1955年相同年龄的身高均值不超过160 cm。女生的趋势与男生相似,2005年女生8岁和11岁年龄组达到的身高比1955年分别提前了大约1.8 岁和2岁,在14岁多就达到160 cm的平均身高,而1955年相同年龄的身高均值在155 cm以下。见图1,2。

2.2.2 1955-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重发展趋势 北京市7~17岁学生的体重每隔10 a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与身高增长不同的是,从1955年到1975年,体重增长幅度较小;从1975年以后,每10 a体重增长大幅增加,且男生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女生。见图3,4。

2.3 北京市2015年学生身高趋势预测 应用模型对201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进行预测可知,18岁男生为175.5 cm,18岁女生为162.8 cm,见表2。

3 讨论

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发育水平高于全国水平。与1955年以来的历次调查数据相比,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表现出了正向的生长发育长期趋势。这与王伯安等[1]在1988年报道的半个世纪来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的动向以及林琬生[2]总结的北京市等全国大城市的汉族学生的生长长期变化的结果一致。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幅度不同。从1975年以后,身高、体重的增长幅度开始加大,这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3]。上世纪70年代末期正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北京市的经济更是高速发展,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65元上升到2004年的15 637元,农村也由224元上升到7 172元。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食物消费,2004年城市居民用于食物的消费为3 925元,农村为4 886元[4],保证了学生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为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均能够很好地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5]。

结果还显示,北京市学生身高的长期趋势虽然依然存在,但从1995年以后,身高增长幅度已经减缓,而体重增长幅度仍较大,这将带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等新问题。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教育研究资料.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调研专集.北京: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987:1-40.

[2] 林琬生,肖建文,叶恭绍.中国汉族儿童生长的长期趋势.人类学学报,1990,8(4):355-366.

[3] 叶广俊,主编.现代儿少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7-245.

[4]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3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