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降本增效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钻井成本的类型
本文对钻井成本类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钻井目的类别开展的,其主要是以构建油气层结构为目的的钻井,主要包括开发井与探井两种,其中探井又可以分为预探井、详探井与地层探井三种。
(一)预探井。预探井指的是在已发现的油气圈闭以及已确定的有利圈闭上,以进一步探明油气储量与边界、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探的探井。
(二)详探井。详探井又被称为评价井,指的是在已发现的油气圈闭上,以了解油气层产能与结构变化、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进行的钻探探井。
(三)地层深井。地层深井指的是以了解地层的厚度、岩性、时代、区域地质构造、生储盖的组合为目的的钻探探井。
(四)开发井。开发井指的是为了开发油气田而钻的各种注水注气井、采气采油井,或是在已开发的油气田内,为了保证一定量的油气产量以及掌握低下情况的变化而钻的补充井、扩边井、调整井以及检查资料井等。
二、影响钻井成本的因素
第一,价格因素。目前价格因素起作用主要是因为人工费及材料费的大幅上涨。第二,技术因素。不同油井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用到的技术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钻井的成本。第三,政策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家、中石油或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如征地价格、设备摊销标准、安全环保要求的变化等。第四,管理因素。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各企业注重控制造价,钻井成本有所下降。
(一)精确勘探部署。精确探勘不熟可以有效降低探勘成本与开发成本。对于勘探成本的降低,石油企业可以采用最先进的地震技术,提高资料解释精度与图形分辨率、地震资料质量。同时还应对每个探井进行精心设计,避免不合理设计的发生,提高探井的成功率,减少干井的数目。对于开发成本的降低,要对开发方案进行科学编制,并以现场的变化反馈为依据,做好方案的调整工作,采用多底井、水平井等先进钻井技术,充分利用压裂酸化技术、优质泥浆技术、大斜度定向井技术等,提高钻井的成功率以及单井的产量,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增加开发效益。
(二)加强项目投资管理。油田的勘探开发是一项投资巨大、风险极大的投资活动,这种投资风险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做出决策时必须采取谨慎原则,无论是勘探投资、还是开发投资,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项目实施前要进行充分的经济论证,通过项目前期评估,科学地预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项目赢利能力,切实做到先算后干。在勘探投资管理上,要加大物探的前期工作力度,精心部署井位,少打干井,提高探井成功率。在开发投资管理上,实行投资项目负责制,严格做好投资预算,优选方案,尽量减少因设计不科学或失误造成的浪费和损失。项目投资通过这样的前期评估,可以科学地预测项目的可行性和赢利能力,找出合适的项目和项目的设立方法。
(三)建立适应于精细化管理的投资成本管控模式。相较于传统宏观财务管理而言,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细节方面的处理,细致的对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开支都会进行监督管控,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对于石油企业自身特殊的现状而言,应综合考虑钻井投资费用的审批体系、钻井投资成本的预算体系、ERP系统的材料领用系统、信息传递体系、账务系统的核算体系、业绩评价考核体系等,制定出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方便钻井投资成的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同时,企业也应制定健全的日常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非生产性的支出大力控制,从而在投资成本管控模式中引入成本管理的作业模式,改善钻井生产过程。
(四)优化施工工艺。第一,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可减少套管、钢管、泥浆、安全阀等各项材料费用的支出成本。一是可采用尾管射孔完井技术;二是通过加强地层对比,做好随钻分析,卡准目的层位,提前完钻;三是优化技套钢级。第二,采用随钻测井替代常规测井。随钻测井是指把测井仪器放在钻头上,让钻?^长上“眼睛”,一边钻进一边获取地层的各种资料。常规测井通常是在钻探完成后才进行测井,地层的参数有可能与刚开钻时的略有差别。第三,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卡准完钻井深,在实现地质目的的前提下,不打一米多余进尺,可节约进尺费用和录井费用。第四,采用钻机整拖钻井技术,可节约钻机原平台搬迁费用;采用活动钻井基础,可节约基础浇筑费用;利用土工格栅替代软地基处理,可节约材料费用;利用老钻井平台进行钻探可以减少新建平台征地的座数,从而可以节约钻井投资成本。
1998年以来,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入WTO后国内外氧化铝企业的严峻挑战,中州铝厂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眼睛向内自加压力,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全厂达成共识:只有以最小投入,得到最大回报,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一、先进经验,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制度,降低采购及工程成本
1999年,中州铝厂开始学习山东潍坊亚星经验,在大宗原燃物料等采购中实施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办法。当年采购成本就有明显降低。为此厂领导果断决定,从2000年开始,所有的进厂物资必须全部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仅此一项使2000年的大宗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占制造成本降低额的16%。
但学习亚星经验并不是简单照搬,而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操作办法,运作更加简洁高效,手续更加简单可行,但又不失控制职能。在亚星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物价管理科和招标办公室,仅增8个人就把整个中州铝厂进厂材料、备品备件以及10万元以上的工程招标管理得规范有序。
中州铝厂还把这项机制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不但对工程物资实行招标采购,而且还对工程建设采取招标的办法进行竞标。如中州铝厂4#窑磨工程首次采用招标办法。首先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然后把整个工程分成材料、设备、土建和安装等几部分进行招标。4#窑磨工程中熟料窑窑体通过招标,投标单位以1014万元中标,与3#窑磨工程同比降低336万元,降低率为24.88%;原料磨以153万元中标,与3#原料磨同比降低47万元,降低率为23.5%,仅此两项就降低工程成本383万元。招标使4#窑磨与3#窑磨工程成本同比降低13%。同时仅用6个月就全部竣工,缩短工期半年以上,工程质量被评定为优良,创造了有色行业工期短,质量高,且工程造价最低的纪录。
措施运作正常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通过三年多的摸索,中州铝厂的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日趋正规。为此,2000年厂部专门在企业管理处成立招投标办公室,在审计处成立物价管理科,同时出台了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比价采购管理办法在全厂推广,使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加强成本管理,实施兴厂,实现降本增效
1、完善成本核算和考核体系。氧化铝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因此其成本核算既关键又困难。原来采用的平行结转法,既不便于考核,又算不出各种半成品的实际成本。针对这种弊端,中州铝厂在实践中摸索出“逐步结转成本法”,又叫“分步转移法”。在“逐步结转成本法”下,首先要核算每个车间发生的半成品成本,再根据前一车间结转的累计半成品成本加上本车间发生的半成品成本合计出向下一车间结转的累计半成品成本,依此结转,最终可求出氧化铝产成品的成本。这样不但可算出各生产环节半成品的成本,明确各个车间的责任,也完善了考核依据,增强了大家的成本意识。在此基础上,中州铝厂建立起以班组核算为基础、车间核算为桥梁、分厂核算为单位、总厂核算为指导的四级核算体系,并将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班组和个人,从而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目标责保体系,实现成本核算与全员目标管理紧密结合。为了推动四级成本核算和全员成本目标责保体系的落实,中州铝厂还实行了全员目标考核。不但考核成本费用的完成情况,还考核指标成本、行为成本、事故成本等,增强全员成本费用控制意识。为保证这一套作法顺利实施,该厂还根据生产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奖励形式,既有成本降低奖,又有单项奖,有效调动了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成本费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三年制造成本年均下降率达到11%。
2、加大科技和技改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几年来,中州铝厂坚持科技兴厂,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加大科技和技改资金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2000年中州铝厂科技开发及技改资金投入占到了产品销售收入的1.7%—1.9%,同时坚持走以我为主,厂院和厂校相结合的路子,初步形成了中州铝厂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比如与中南大学联合开发了“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仅此一项2000年就为中州铝厂增加6000万元以上的效益。目前中州铝厂已有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部级鉴定,强化烧结法新工艺、新型回转窑密封装置、新型熟料窑电收尘技术和连续碳分技术等均处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的成功和推广,使中州铝厂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以碱耗为例,从1996年吨氧化铝180千克降低到2000年吨氧化铝75千克,降幅达58.33%。综合能耗明显下降,从1996年吨氧化铝2710千克标煤降低到2000年吨氧化铝1642千克标煤,降幅达39.41%。氧化铝吨制造成本由1996年的2140.68元降低到2000年的1391.45元,经济效益巨大。
3、加强可控费用的管理,降低可控费用支出。中州铝厂这几年把可控费用进行切块管理,并实行奖惩挂钩办法。年初核定费用指标,例如对办公用品按人核定;差旅费按照处室的性质和对外联系业务的多少进行核定;对各单位的小车规范管理,为节约费用封存了部分车辆等。在上述基础上,再将各项费用的控制与各单位的奖金挂钩考核,如果超支则否决该单位的奖金,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可控费用的支出,使近三年来可控费用每年以5.2%的比例降低。
三、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1、龙头开关要管好,不能让水白流掉,人人节约一滴水,积少成多也是宝
2、立足本岗,开源节流促发展;自加压力,挖潜增效续辉煌
3、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全员参与共同增效
4、一点一滴深挖潜,一分一厘巧增效
5、我与企业同呼吸,挖潜创效共践行
6、降废减损提质,节能降耗增效
7、挖潜增效不放过一点一滴,降本降耗不小看一分一厘
8、节能降耗从点滴做起,保质增效从细节着手
9、你降本,我节支,齐心协力抓效益;你献计,我出力,同舟共济出成效
10、挑战降本新的至高点,实现增效新的里程碑
11、厂为家,点点滴滴从俭做起;人为本,降本增效从我做起
12、降本增效要既抱西瓜还捡芝麻
13、思一思,研究降本措施;试一试,讨论增效方式
14、将创新挖潜作为一种责任,让降本增效成为一种习惯
15、人无俭不立,厂无俭不兴
16、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17、一焦一碳,当思来之不易;半煤半电,恒念物力维艰
18、降本节支始于心,提质增效践于行
19、降本增效,从点滴做起,细微之处见真章
20、企业生存影响你我他,降本节支活动靠大家
21、降本不是口号,而是理念;节支不是应付,而是融入
22、降本增效非口号,实际行动显成效
23、把降本增效做的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24、浪费刹车,降本换挡,增效加油,制度导航,百年沙钢乘风破浪
25、吨吨钢铁皆为利润,点点物料均是成本
26、精细管理促降本,创新思维保增效
27、努力工作不抱怨,踏实工作不折腾,积极工作不懈怠,节约挖潜永坚持
28、细致入微勤观察,争做降本有心人
29、增效是发展之道,降本是生存之本
30、降本增效从我做起,控制成本再接再厉
31、降本增效上下参与,创新挖潜人人比拼
32、省一点,是一点,一点一点做贡献;节一份,是一份,一份一份促发展
33、优化营销组合,实现增量增收
34、降本增效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35、降本增效不放松,立足创新求突破
36、修旧利废,节约挖潜,降本增效,人人有责
37、不抓降本增效的事,就不是称职的干部;不做降本增效的事,就不是合格的职工
38、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渺小而不为
39、用敏感度去发现降本,用责任心去实现增效
40、降本只有起点,增效没有终点
41、统一思想,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从我做起
42、块块废钢皆是利润,滴滴漏油皆是成本
43、创先争优促发展,降本增效我争先
44、扬降本旗,走增效路,做质量人,筑百年梦
45、在深挖潜能的道路上奔跑,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收获
46、人人为企业挖潜增效,处处为效益开动脑筋
47、能源有限,节约无限
48、降本增效,从我做起
49、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
50、百年老厂千里路,降本增效脚下行
51、以无限的创意力促降本,集全员的力量实现增效
52、降低损耗齐关心,开源节流增效益
53、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
54、降支降耗降成本,增量增收增效益
55、家大业大,勿忘艰苦奋斗;降本节支,你我点滴做起
56、我为降本做贡献,企业与我共发展
57、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成本控制能力的较量
58、凝心聚力降成本,集思广益创效益
59、修旧利废从小事做起,降本增效从点滴做起
60、节约的是利润,流失是的财富
61、精益求精杜绝浪费,创新创造挖掘潜力
62、修旧利废做得好,降本增效没烦恼
63、节约就是创效,降本就是增效
64、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65、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
66、降本是工作习惯,增效是工作追求
关键词:降本增效;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不足;对策;制度
中国有句俗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企业中所谓的“粮草先行”就是物资管理,特别是对于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物资管理先行一步,并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科学、合理、高效,满足项目建设高速发展需求,按计划开展项目内容。
一、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概述
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包含以下几点重要内容。第一,建筑企业对于资源需求较大,资源合理规划控制工作也至关重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确保资源合理配置,规范物资管理过程,注重管理结果。在充分结合不同业务类型构建物资配置明细台账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司标准进行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物资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方面。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物资精细化管理。第二,建筑企业在物资保供及时的基础之上,更追求降本增效,对资产管理实施主动靠前服务,确保深入工程项目一线及时了解物资需求与使用状况,确保项目启动前结合跟踪掌握物资信息内容,把握物资管理关键环节,追求实现物资无障碍、高效率保供。第三,建筑企业有必要构建一套紧急物资预案,切实保障生产需求。在针对应急抢修,物资需求跟踪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与内外部构建联系,做好相应沟通跟踪服务工作。在信息畅通条件下,要切实保障日常生产运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与物资供应合理到位。第四,建筑企业必须思考如何盘活自身闲置物资,进一步追求降本增效,这是企业发展关键。具体来说,就是要定期清理闲置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实施动态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物资闲置所造成的资金占用与浪费问题,做到及时、高效调配处理物资。这要遵循“应调尽调、应用尽用”的基本原则,争取做到进一步消化存量资产,有效缓解资产压力,降低生产成本[1]。
二、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不足之处
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现存不足之处还是相当多的,为强化物资过程管控,追求实现降本增效,下文简单谈几点。
(一)制度保障问题首先,在制度保障问题方面,建筑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未能规范物资行为,未能做到循序渐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过程中未能有效遵循《物资计划管理办法》,导致规章制度完善修订过程出现偏差。简言之,企业利用制度约束物资采购行为过程中未能做到对建筑企业项目利益的有效保护,进而出现了物资管理降本增效不到位问题。其次,企业在提升控制风险能力方面有缺陷,这容易导致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个性化需求内容的严重减少,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也会因此而大幅度降低。
(二)企业人员和作业人员问题客观讲,某些建筑企业中负责物资管理的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在成本意识方面还是相对薄弱的,他们不懂得如何合理减少资源浪费问题,对保障企业降本增效策略有效实施方面也有所欠缺。在日常物资采购过程中,企业人员未能逐步建立、健全供应商资料库。另外,在业绩引导方面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订货机制,导致了订货倾斜问题出现。结合上述两点问题展开分析,会发现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应该从人和制度两方面展开思考,发现二者所衍生问题并思考有效解决策略,确保建筑企业在物资管理降本增效过程中能够大展拳脚[2]。
三、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策略探讨
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有效实施策略需要结合三点展开。首先,就是要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合理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其次,要编订降本增效制度,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再者就是要落实企业降本增效制度的有效执行监管。下文主要结合这三点来展开探讨。
(一)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达到合理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保障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成本意识,如此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实施到位。第一,要保证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分清工作职责,确保理清成本控制思路。在这一点上,应该为企业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建立现场成本控制日检查表,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与逐一列举,主要是通过现场技术人员每日填写、共享资源进行成本内容汇总,形成工程项目工料设备数据记录库。如此操作的优点在于它有效提升了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营成本管控效率,同时也培养了现场技术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第二,要保证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重视工序自检,杜绝反拱浪费问题发生。建立基于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机制,编制质量成本管控方案。其方案中主要针对工程项目中的限额领料内容进行分析,如在路面结构、砼浇筑、成铺筑等方面都要做好规划,避免材料管理过程出现偏差。简言之,就是要追求保质保量,基于性价比高的材料优化施工中内容,如砼配比、增收支、较好提升增收节支工作水平。在该过程中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满足优化配合比,节约施工成本[3]。第三,要强化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有效提高机械设备利用效率。具体来讲,就是要首先降低施工成本,合理搭配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生产效率有效提升,提高利用率。第四,要强化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方案优化管理问题,基于技术创新追求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明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四新”成果,包括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材料。基于这“四新”提升工程项目降本增效水平。第五,要强化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工程项目的开源工作。在工程项目中要追求制定良性奖惩措施,明确合同相关规定,基于员工对总价内容建立约束机制,快速推进施工进度,以间接达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降本增效目标[4]。
(二)编订降本增效制度,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在编订建筑企业的降本增效制度过程中,要追求相应策略的有效实施。例如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物资精细化管理,大量节约人力成本,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具体来说,应该建立一套建筑企业的工程系统自动统计机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应用到位。在信息化系统中就应该应用到功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内容,结合自动上传汇总内容形成多维度数据分析,确保为建筑企业有效管理支撑优化,明确决策依据。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编订智能化降本增效制度,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有效实施,项目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物资的管理数据及现在物料验收过程,其项目物资管理往往是滞后的,等到发现问题了,也早已过了补救时机。所以企业应该建立降本增效智能化物料验收系统手机App支持预警提醒、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外,还可以进行业务数据深度分析,主动识别项目上的非正常情况,自动推送消息至相关决策人,帮助项目管理者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决策,以求达到降本增效目标。总结来讲,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达到降本增效制度有效编订,时刻保证建筑企业基于实际生产作业发展状况展开成本投入活动,优化物料量与能耗量,有效编制降本增效制度。例如,要针对往期经营投入成本,应用物料量,各类能耗量,进行降本增效的制度编订。之后依据降本增效的编订制度,进行相关作业实施现状的监管,以此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同时降低因降本增效策略实施不完善所造成的降本增效策略实施效果不合格的现象[5]。
(三)落实企业降本增效制度的执行监管在落实建筑企业降本增效制度执行监管方面,还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度分析降本增效的实施效果,应从实际的投资成本、收益量以及生产效率数据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因此在实际发展中落实阶段性的财务审计,则为提升企业降本增效质量,优化降本增效效果的主要举措。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阶段性的财务审计作业实施,企业可通过月审计、季度审计、半年审计、年审计的方式,进行其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同时为保障降本增效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前期可通过试点实施的方式进行落实,后期依据试点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估和推广,以此保障企业发展中期降本增效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减少因降本增效策略实施前期调研不足,即全面推广实施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其他不良现象[6]。第二,就是要追求实施经济绩效考核及责任制。从建筑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实施目的,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企业在发展中实施经济绩效考核及责任制,对于企业降本增效效果的有效发挥,以及降本增效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经济绩效考核的落实,可根据部门、施工项目为测评单位,进行独立的经济绩效考核,并指定考核中的负责人,以此进行细节化的绩效考核作业,确保降本增效考核作业的有效实施,并且减少降本增效考核评价不完善所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客观的现象[7]。
0 引言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标,降本增效是减少企业成本输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举措,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降本增效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的必经之选。为了更好地实行降本增效措施,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实行成本控制,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1 企业降本增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大,自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目前的国际经济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但是发展风险依然不可忽视。尤其是国际原油市场,一直是矛盾的多发区,我国石化企业的生产运行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发展环境较为严峻。为此,我国的石化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石化企业实行降本增效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节约原材料、降低原油损耗的必然要求。石化企业一定要优化生产过程,对石油勘探、集输等生产环节做到精细化的管理,降低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提高石化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企业实行降本增效,对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既减少了成本支出,也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生产,促进企业长久地发展。
2 企业全程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企业实施降本增效的真正落实点就在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企业高效地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集约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企业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在企业实施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的实施载体,全面优化生产现场、运行水平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关注生产经营的基础环节、基础元素,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条例、优化业务流程,加强细节性问题的研究,提高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真正地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
2.1 强化宣传引导,力争全员参与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全面参与,因此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企业员工对降本增效的认识水平,并且明确个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企业的管理层要正确认识降本增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正确引导下属部门对其的重视度。其次,细分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并按照各部门、岗位的具体情况,合理分化降本增效管理任务,还要对员工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提高员工参与度的同时,也能加强企业降本增效的执行力。同时也可以在企业员工中组织各种降本增效的活动,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必要的浪费,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降本增效发展氛围。最后,还要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力。企业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鼓励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大胆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在企业实施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企业成本的降低是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2 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要逐级进行责任落实,将降本增效责任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个人。将目标管理落实到各个部门、基础单位、个人员工的身上,将全员都参与到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中。要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和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对于采油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面、地下,成本控制的源头、控制过程,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员工素质培训等多方面抓起,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按照所分管费用签订单项费用控制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值,节奖超罚,采取有效管理手段控制成本。而对于化工生产企业而言,更应该落实目标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准确测算各项费用指标,采取具体节约成本措施,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
二是落实基层单位责任。生产活动归根结底是由具体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执行的,要落实生产辅助单位、基层作业班组的具体责任,辅助单位要完成生产辅助业务,实现产值和成本控制目标。基层班组要具体负责生产装置的良性运行,原材料的合理使用,严禁浪费,杜绝跑、冒、滴、漏、实现节点成本控制目标。在生产责任涉及不同单位和主体时,可按照责任与能力匹配原则,设立分项目标,便于关联单位承担责任。
三是落实岗位和人员责任。要根据不同岗位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分配,承担相应责任。主要经营者要对经营和技术决策等进行把关,对分管系统成本、效益目标负总责;中层管理人员要负责本部门、单位成本、产量、效益等目标;部门、单位副职要承担分管业务具体目标落实情况;技术人员要对具体项目责任目标和方案决策目标进行控制;作业人员要按照作业规范和标准承担具体作业任务,实现分解后产能和单项成本目标的落实。
四是细化设置指标。企业要想通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科学、具体地落实生产管理目标和生产管理责任。
同时,要科学制定企业生产经验管理目标,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综合、全面地分析企业管理指标,并合理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指标,将其分配到具体的员工身上,落实企业生产经营责任体系,实现依靠成本投入增效到依靠管理增效的转变。同时对企业的成本指标的控制,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因为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需要有专门的部门总体管控。
2.3 健全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进行科学的掌控,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创建过程中,要全面包含生产成本的预算内容,并采用科学的成本预算方法,提高成本预算的全面性、科学性,并对其预算内容进行检查、监督,保证其准确性。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利用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还将成本控制体系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相结合,提高企业员工的参与度,真正落实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对生产性企业而言,一定要加强其设备维护、动力资源等费用的控制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要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规范资金审批程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细化而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依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情况,全面、科学地掌控成本管理内容。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企业建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加强企业对成本支出的管控力度;二是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完成成本管理流程,使企业成本管理有制度可循,使企业成本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加强成本管控能力,细化企业成本管控目标,使全员都参与到成本管控管理中;四是为了使成本管理理念更好地深入人心,应对企业员工展开培训,提升员工成本管控意识,同时企业还可以将成本管理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根据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有分别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并与员工的工资相挂钩,帮助员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五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企业成本管理目标制定的基础。战略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本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市场发展和行业发展趋势,使其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烟草行业 降本增效 精益管理
一、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提高行业自身竞争力
传统的烟草企业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在降本增效理念的引导之下,企业生产全过程都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节约理念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使企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在集约型生产模式下,企业各方面资源得到充分利益,企业潜力得到充分激发,无论是生产的质量还是效益都逐步提升,使得整个烟草行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促进烟草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有助于改进管理方式
随着不同行业之间竞争力度越来越大,近几年烟草行业也在严把质量关,加强行业内部的质量体系构建,开展包括精益管理、对标管理在内的各种管理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但是在行业成本控制、运行效率等方面,仍然还存在许多的管理缺陷,影响了行业的更快发展。行业的精益化管理要求企业能够控制成本花费,严格杜绝企业内部的浪费现象,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稳定提高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比重。精益化建设需要从制度、生产流程、职责分配、员工素质培养、文化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展开,通过管理提高企业效益,通过管理真正实现烟草行业的降本增效。
(三)新形势企业发展的方向
当下我国的经济市场每况愈下,而烟草行业在经受市场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控烟政策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政策、法律等多方面。近几年我国的烟草市场面临着库存量急剧增长、需求量迅猛下降、结构空间逐渐变窄、企业效益逐步回落四大难题,在这四大难题的困扰之下,烟草的产量在逐年递减,但烟草企业又不得不面临这生产成本逐年升高的残酷局面,这也直接导致了部分烟草企业出现利润透支的问题。近阶段以来,各行各业都秉持着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益,为国家财政的增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了一万亿元,这也意味着我国烟草行业的竞争力有了新突破。不可否认,烟草行业为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如果仍然仅凭借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远远不够,只有深入挖掘降本增效的途径,提高行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可以继续为国家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二、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途径探索
近几年我国的烟草行业创新了质量管理体制,许多企业采用了精益管理的经营方式,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践中,行业内的各单位仍然还存在着文化氛围不浓郁、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了成本费用开销较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文化氛围的建设优势系统庞大的工程。精益文化与烟草行业的发展现状相吻合,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只有将日常的管理活动与文化相结合,管理才更有力度,文化才更深入人心。精益文化要求员工抵制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降本增效最完美的诠释。始终将精益文化贯穿于日常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节约高效的文化氛围,让管理从量变向质变实现飞跃,保证了降本增效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求每位员工都应当由成本控制的意识,要主动将自己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将降本增效作为自己的使命,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
(二)明确发展目标
企业目标是企业前进的方向,在目标的引领之下,企业的员工才能够形成合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企业将降本增效作为目标,按照不同层级、类别来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方案,突出管理当中的重点环节,做到权责分明、覆盖面广、目标适当,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之后,要对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动态化的跟踪监测,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力度,在关键时间节点评估企业该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并且制定出后期的改进策略,保证目标可以如期完成。
(三)加强源头控制
在产品设计生产、费用管理的开始阶段,就加强对成本的监管力度。严谨在企业生产投资过程中出现重复投资的现象,严格控制企业的生产规模,减少企业的库存量,避免企业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加大对预算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在企业生产当中出现的不必要开支,对于必须要支出的资金加大监管力度,避免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的现象。将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同时进行,既加大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精力,优化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又加强对日常研发工作的监管,将每分钱都用到实处,让每分钱都产生效益。管理是系统化的工程,因此企业上下必须要形成合力,将管理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生产管理方面,杜绝出现安全生产事故,降低每年因为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人员管理方面,应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需求,根据岗位需求匹配相应的人员,使得员工都能各尽其材,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四)加强全程监管
将降本增效的工作具体分配到各个部门,要求在每个部门在计划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全程加强监督和管理。管理包括了最初方案的制定、降本增效目标的制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安排、督导检查工作的推进以及企业效益的最终考评等。企业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当认识到降本增效对烟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定期到各部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计划实施当中的不足并且提出整改意见。企业的各部门要发挥出监督和协调的重要作用,为各部门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计划实施的方案。当降本增效活动开展到各个关键节点的时候,应当对近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考评,分析计划完成的进度与质量,仔细查找计划落实当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整改的措施。对于优秀的成果应当保持和推广,鼓励各部门之间相互学习。
三、结束语
降本增效是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企业具备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有效地实现该目标。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烟草行业应当将经本增效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构建精益的企业文化氛围,不断探索产品生产新方法,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龙.创新提供动力,管理促进规范――论烟草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展管理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1).
罗超:
三次采油管理的排头兵
罗超,男,2005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地质工程师,现任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地质研究所三采室主任,在滚动增储、措施增产、三采调整增油等方面卓有建树。2011年他负责《细化过程调整,改善聚驱开发效果》项目,通过动态调配、堵水调剖封窜、分采分注、分类解堵、套管修复等“调、堵、分、解、修 ”综合治理措施,设法稳定三采效果,实现增效710.3万元。
勤学习,基层练就真本事
自参加工作以来,罗超一直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力武器,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产当中,在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管理水平。在基层单位见习期间,他勤于好学,善于思考,经过半年的见习后,就担任了采油十队的地质技术主管,管理下二门矿采油十队的采油井113口,原油生产298吨,水井38口,并摸索出一套适合单井合理的加药洗井时间,减少了作业井次,水井的注水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探迷宫,平凡岗位创佳绩
“地质迷宫”是形容地质工作难度的最常用词,罗超深知,要找出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于是,查找历史资料,寻找单井措施,讨论制订方案。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具备了扎实的功底。2007年,刚参加工作2年,他就被任命为动态室双河组组长。在2008年,对北块Ⅳ4层系厚油层细分流动单元,他对层系内80多口井进行精细对比,将原层系Ⅳ4划分为五个流动单元,并绘制出各流动单元砂岩等厚图,通过对剩余油的研究,提出可行性措施,完善、侧钻井累计增油3130吨,年创经济效益141.7万元。他主持的《双河油田437Ⅱ1-2特高含水期井网优化重组方式研究》项目获得河南石油勘探局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年,面对产量任务重、开发形势严峻的情况,他带领江河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夺油上产,精查细找,搞好措施综合挖潜。措施实施后,初期日产油均在15吨以上,当年实施措施93井次,措施增油1.32万吨。2010年,他提出“平面周期注水”见效油井12口,累计增油2900吨,创经济效益542.3万元。2011年,他又通过精心论证,完善了H3-147井,初期产量高达26.8吨。
勤钻研,科技攻关结硕果
作为一名地质技术人员,罗超深知“收获属于辛勤的耕耘者,山峰属于无畏的攀登者”,因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学习开发地质专业书籍,同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应用到单元动态管理中去。在工作中,他把讨论每一口井措施、制订每一个调整方案都作为学习机会,细心听取领导、专家们的独到见解,认真领会他们的分析方法。通过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他在厚油层开发动态研究、水驱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独到见解。在2009年11月的动态分析比赛中,罗超获得水驱第一名。他先后在《石油地质与工程》、《优秀论文集》刊物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杨玉贞:
稠油热采方案优化的专注者
杨玉贞,女,2009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任第二采油厂工程技术研究所采油工程师。她专注于稠油热井分析管理和开发方案设计。2011年,她负责第二采油厂《优化隔热助排技术,实现稠油热采降本增效》项目,通过开展以“四优一标准”优质方案评比活动,细化优质方案设计运行,精心优化工程方案,2011年井筒隔热58井次,氮气助排370井次,降本920.3万元,增油1.8万吨。
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随着采油二厂稠油开发的不断深入,稠油热采井逐步进入中后期开发,提高老油田采收率,难度越来越大;而工程技术人员怎样提供技术支持,当好油田参谋,也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工程技术研究所热采中心主任,她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近几年来,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难题,她先后开展了《稠油油藏化学辅助吞吐采油技术优化研究》、《BQ33区氮气助排参数优化研究》、《泌浅10区注采工艺技术优化应用研究》等科研项目。2011年,她主持了厂Ⅱ类科研项目《稠油热采氮气助排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紧紧围绕提高措施有效率,改善油井生产效果这一目标,通过加强油藏工程结合力度,强化方案论证,优化注氮参数及注入工艺,措施有效率由2010年67%提高至72%,阶段增油1.80×104吨,为稠油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现场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氮气段塞热处理工艺实验规模,通过优化注氮参数及注入时机,使得措施有效率得到提高。截至目前,共实施173井次,阶段增油近7000吨。面对全厂成本压力大的严峻形势,技术降本成为降本增效的主阵地,她带领项目组认真梳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技术优势,紧紧围绕“隔热工艺方案”这个源头,在“增”字上想办法,在“降”字上下工夫,推广隔热注采一体化,降低作业费用,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降耗。实施井筒隔热58井次,推广隔热一体化30井次,减少作业82井次,降本近千万元。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成本 效益
一、降本增效的概念
降本增效顾名思义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它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可以说从有了商品剩余、商品交换开始,人们便有了核算成本的概念,随着企业的出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责任。在当前严峻市场形势和特殊的经济条件下,探寻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成为当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内部审计部门需增强人人降本增效的理念和意识。何况成本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重要市场法则。
二、内部审计降本增效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一个随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其内容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模式、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活动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类审计等三项内容。从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来看,内部审计工作的降本增效可以概括的理解为三层含义:一是内部审计架构、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的合理性;二是对商业银行降本工作的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三是审计工作本身的降本增效、项目执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其中:内部组织架构、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有效实施是否符合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等;监督检查降本增效包括对财会制度制定执行的严格性和合规性进行检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等;审计工作降本增效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益性,也是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主要内容的延伸、审计项目是否有社会性,是否符合社会热点难点,能与时俱进反映商业银行阶段工作的社会价值创造力和为高管层决策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当然,这其中都包括资源配置主要内容。
三、内部审计工作降本增效的基本路径
基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含义,结合工作实践,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实现降本增效,其基本路径主要表现如下:
(一)通过深化内部审计改革降低成本
深化内部审计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立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模式的运行机制,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想要发挥作用,满足管理层与治理层的需求,就必须有适当的组织地位及较高的职业胜任能力。地位的高低和人T素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大小和作用效果,因此,商业银行要把深化内审改革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二)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降低成本
要降低成本,必须抓住管理这个纲。现代企业制度即以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就是要将目标管理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销售、财务、研发、质量控制和劳动人事等方面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现代企业管理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强化成本核算,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把成本管理融入审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的过程。
(三)通过创新内部审计方法降低成本
审计方法创新即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绩效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等多种相互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各种经济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期,随之产生了许多风险案件频发、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等现象,审计成本迅速上升。如何在增加额外审计项目的不利情况下降低成本,提高效力成为内部审计新的工作目标,商业银行必须树立审计方法创新是降低成本重要途径的观念,通过新方法运行,提高非现场审计技术,开辟降低成本的途径。
(四)通过提高质量控制水平降低成本
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控制审计质量要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审计成本的下降会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成本最低、审计质量最优,就要制定和运用各项政策和程序,采用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一是树立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二是强化对审计质量的控制管理。三是加强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活动和结果运用。持续开展促进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价工作,使其成为一种常态。
(五)通过因地制宜开展项目降低成本
在完成总行统一安排项目的基础上,各分局要根据“守土有责”总的原则和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开展自选审计项目,结合审计区域特点和当时经济状况,适时开展一些难点、热点项目,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精确指导,精准打击,这对商业银行降本增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经济特点,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企业发展的历程也呈现出很不一样的特点,降低成本的首要条件便是了解基础上的化解。所以,因地制宜开展项目是内部审计降本增效工作中能带来显著效果的工作。同时,“功成不必在我”,审计工作任重道远,眼光必须放在长远。
(六)通过适时开展审计调研降低成本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的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对各项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预判,其最大的益处就是在正式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一矢中的。所以,调查研究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必然是开展好审计项目的必要条件。适当的调研,能应对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下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能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一项业务或产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为后续开展的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充分揭示问题风险,提出防范和控制措施。总之,能为即将开展的项目提供助推动力和有益的帮助,是最经济的审计成本。
当然,降本增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效果的取得也不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因此,需要从业者抱着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坚持不解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梁笑.《正确解读“降本增效”》[N].广西,广西有色报,2013(11).
[2]刘雪秀,杨静,王东霞.《发挥审计增值职能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经营管理者,2014(22):26-27.
[3]刘敏,郭群,王晓莉.《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初探》.企业研究,2014(7X):102-103.
1.1结构源流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各项具体活动展开之前其成本结构就已被大致锁定的因素。它包括企业的规模(年开发量)、商誉(对供应商的诚信与履约)、财务计划(与供应商的付款方式与工期要求)、生产组织结构(委托外包或自行生产)、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经验曲线、外部协作关系等诸多因素。它们是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从深层次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地位、对成本未来变化趋势起着长期的作用。控制结构性成本动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帮助房地产商取得长期成本优势。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房地产商(以差异化战略为主)控制结构源流的方式之一。房地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产业链的集成化管理,其目标是将整个供应链条的策划、设计、顾问服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销售及物业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以底得竞争优势。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的房地产商,由于所有环节上的合作伙伴都是经过优化后整合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并相互信任,这可避免房地产商一再重复对不同上下游企业的招标选择、协商与谈判,从而减少搜寻、谈判、监督等时间成本。在取得成本优势的同时也获取时间优势。
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是房地产商(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控制结构源流的另一种方式。对一个房地产商而言,当年的开发量很大,在抵销纵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所带来的固定成本增加等负面影响时,可考虑改变现有委托外包式的生产模式,组建或控股设计、施工、装修等公司,变外包生产为内部生产,内部化交易将减少与外部交易的成本,一条龙集成化的开发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成本,而且更能获取时间优势。
1.2业务源流亦称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的发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房屋产品的设计方案、材料设备选用的标准、招标与合同管理的运用等是业务之源。尽管成本发生在各项业务过程中,业务发生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预算审计、材料限价、设计变更与洽商管理等)对成本高低和成本控制效果起到直接的作用,但这些控制只有在非效率的因素(如供应商的非合理性报价、管理浪费等)存在时才会起作用,才会使成本有大幅的降低,一旦非效率的因素被消除,业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降低成本的正面效果就会降低,因此业务过程中所实施的成本控制措施就会变成了防范性的,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成本的无效率上升,而不能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为此在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严格审查、控制设计部门选用满足市场需求的性价比好的材料与设备,集成化、专业化的招标组织与严谨的合同管理也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
2实现这两种战略的主要途径
2.1抓好对“降本增效”的意识教育和措施
降本增效决非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企业全员的事,是项目生产活动全过程的事。要使企业全体员工都重视和参与降本增效活动,首先要使企业全体员工牢固树立降本增效意识,要使各专业技术人员真正认识到,搞好项目降本增效与企业的存在密切相关,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应树立降本增效的几个观念,即项目产生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念;项目管理体制核心的观念;企业经济效益竞争必须从降本增效做起的观念;以及要从项目的每道工序做起的观念。
2.2抓好项目“经营效益”
经营效益是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有好的经营效益,将给项目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发生差的经营效益,将会给项目带来差的经济效益,所以,工程项目的降本增效工作应从项目开始时就抓起,及时掌握面广量大的项目信息,牢牢盯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等全过程各阶段动态,让项目各专业技术人员尽早参与项目的承接协调工作,了解项目的经营效益等情况,把经营效益好与差,同经营人员的经济利益紧密挂钩,最大程度的鼓励经营人员搞好项目工作。
2.3抓好项目目标成本控制
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单一性、体量大、周期长、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在项目开工前,首先应由各部门牵头组织分析协调会,由部门分解到每个技术管理人员,让他们制订各自的目标,成本及实现的控制点和措施,最终确定最佳的方案以确保项目的安全、有序、快速、高质、低耗地顺利施工。
2.4健全项目管理监控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这是工程项目降本增效措施能否到位,项目目标成本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项目降本增效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部门和某个技术人员是不行的,需要各职能部门之间畅通信息,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全面全力进行管理与成本控制,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收到实效。
为了有效实施监控工作,企业内部形成工程管理监控网络,做到上下条线畅通,横向部门协调一致,工作步调一致,有效进行监控。对预决算管理、设计变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核算、施工预算管理、资金核算等制订具体核查细则及考核标准,使检查工作有据可依。同时核对其正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同步性,另一方面要防止因实际工程进度,已完施工产值,实耗成本不一致而造成成本不实的情况,防止效益流失。
2.5确立成本控制目标,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成本控制的对象,每个人又是成本控制的主体,具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参与,从自身做起。要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人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坚决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2.6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有效地控制成本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落实是成本控制实施的重要保证,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的落实是全面实施目标成本责任的前题,也是目标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围绕建筑工程目标成本的实施和控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树立管理创新的理念,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是控制成本、降抵成本的有效措施。
由于工程成本构造的各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导致决定了开发成本在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对房地产总投资的影响都十分重要,据测算,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占65%,技术设计措施可节约工程造价5%一10%。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影响工程的造价的关键阶段就在于设计。因此,必须促使设计单位,不仅在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动脑筋,还应在降抵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3实现这种战略的主要措施
3.1提高开发规模,讲究规模效益,以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选择新项目时,应尽量选择较大的地块,增加开发规模。同时,在材料、设备的采购时,应尽量采用大宗采购,以降低单位成本。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联合采购的现象,即多个开发产业形成采购联盟,在材料、设备的招标、采购上采取、联合行动,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出招标、采购公告,统一行动,实行大规模采购,以降低建筑成本。
3.2房地产开发应具有较高的销售增长度和市场占有率,否则,产量增大,就会出现产品积压的风险。这就要求增强企业实力,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尽可能地缩短销售周期,同时,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3.3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流程多,在每个环节都要注意节约成本,而最重要的开发设计阶段,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因为一旦设计完成后,施工阶段主要是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成本变化的余地已经不大。
3.4加强职工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与专业技能员工的素质、技能是影响成本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成本意识是指降低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它包括注意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的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控制不只是成本控制部门员工事情,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降低成本和深人挖掘降低成本的各种潜能。只有树立并使员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良好的成本意识是成本控制的必要条件,成本意识的普及有赖于领导的重视、提倡以身作则和良好成本控制系统环境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