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这是我校参与课题研究老师的共识。而我更是努力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
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之后的真切感受。
在研究中,我发现班上同学基础差异特别大,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A、B、C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暂困生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学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不同的数学。
同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很有创见”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好的”、“嗯”、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你先坐下,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
另外,完成作业也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子长县蓝天幼儿园
2019年8月2日,我带着美好的愿望和无限的憧憬,不顾路途遥远、风雨无阻,我有幸在西安邮电大学参加了为期六天的“子长县园际联盟课题研究高级研修班”培训,感悟颇多,受益匪浅。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和教授的讲座,是一种精神享受。每天过的幸福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风格奇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给子长幼教呈现了一场场研修盛宴。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一周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通过对《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价值分析》的学习,让我有了深入的理解,对《构建有联系的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对《游戏中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有了新的体会,《园长,管理中做优秀导师与园际联盟可以研究指导》有了新的动力。下面,是我通过这次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王越群教授讲解《关于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若干问题的思考》,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中式和相关政策文件的深入剖析和解读纲要,生动鲜明的案例,让我明白《纲要》中体现的“教”是什么?如何教,教的好的核心价值,让我对《纲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无处不在,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切的教育资源,真正的落实到一日教育活动中。同时,回归童心,拥有一颗大爱的心,将幼教工作进行到底。
二、聆听了靳瑞敏专家的讲座,一个个画面及实例说明了安全无处不在,安全的重要性,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年前出事-一年白干,年后出事-白干一年,让我更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三、聆听甄丽娜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入理解教学活动的评价及区域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做到心中有孩子、眼中有孩子,关注到每个孩子。陈晓艳教授的讲座让我知道幼儿园课程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功能,园长是最重要的领导者和传播者,姜娟芳教授的讲座详细讲解了观察的内容与要素1.看,更是看见。2.记录与描述。3.理解与分析。4.回应与支持。从专业的角度让我对园本研修的概念、组织和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后的工作中,期待园本研修更接地气,真正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王侠专家讲解的《6S管理在幼儿园的有效化》中,让我清楚,从这6个方面进行园所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让工作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使我明白打造幼儿园教师团队形象的重要性,领会了安全工作管理前控制、早预防。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坚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一个高效学习的人。
虽然培训已结束,但在我们的幼教工作运用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愿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实现高度,为我们的幼教工作,也为我们的生命增添亮丽的色彩。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在组织落实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年10月针灸研究所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启动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发挥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发挥组织指导优势。针灸研究所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专题研究,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部署上来。
二是发挥宣传教育的优势。宣传教育是我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大优势,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向广大党员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是发挥协调服务的优势。2005年针灸研究所实施科技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强化职能部门职能,这是改革以来在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积累的新优势,围绕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科、医、教等部门的工作特点,积极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组织管理工作水平。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在提升践行效能
针灸研究所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研究所领导班子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稳妥推动各项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分析了当前针灸学科领域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在针灸学科的建设发展,系统研究针灸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的关键问题方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方面,突出针灸研究的特点,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促进针灸基础理论的发展和针灸学的现代化。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注重用学习的成果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识。主要三点体现:
一是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抓好自身学习,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真正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使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凝聚共识、提升素质的过程,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突出理论学习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注重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研究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重找差距、理思路、定措施、办实事。我的体会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在工作中多一点沟通就多一分理解,多一点关心就多一分亲近,多一点交流就少一点隔阂,努力解决好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三是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学习与完善工作制度相结合。为切实保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所的改革发展,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励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改革创新的紧迫感,积极探索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符合研究所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取得实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根本、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运用创新的理论解决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从而达到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团结奋进的目的。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四点体会:
一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用科学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举措和科学的发展方法推进研究所科、医、教及党的工作建设和发展。
二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特别注重学习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精神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提高驾驭全局、谋大事、干大事的能力。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始终坚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严格按程序进行决策,加大决策监督力度。
四是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深刻理解在发展的实践中发展创新的理论,以发展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深刻理解理论与实践统一论的真谛,也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原则。
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把握全局整体推进
【关键词】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7-01
1.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如同重新研究发现科学知识一样去获取知识和实际知识的学习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创设一切有利的背景,“重新研究发现科学知识”是它的学习形式。
而数学研究性学习,则是让学生回到自然和社会中来,从中找到能从事数学活动的课题,用研究的方法、合作的形式获取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在“生活中学数学,将所学的数学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片面重视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并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是势在必行。
2.数学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新课程时期的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和课本延伸知识,还要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现在数学研究性学习又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先进的教育理念、大量的知识延展和丰富的兴趣爱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学科的间隙越来越小,大量边缘学科的出现,使得学科的界限变得模糊。研究性活动需要大量其他学科的知识作支撑,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不仅要精于本学科的知识和知识延展,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即从单一型专业型教师向全能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在研究性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研究热情为学生树立精神榜样和提供前进的助力。
2.2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先进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将涉及很多新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快速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
2.3 高超的教学技能
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包括:充分发挥学生的全体作用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如网络、教学软件等);娴熟的德育技能。
2.4 开拓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通过探索研究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如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有效课题?如何给学生做出科学的指导?所有这些都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开拓创新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因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将研究学习的精神引入课堂。
3.1以“问题”引导探究,优化课堂结构
研究性学习的宗旨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关键。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出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程序,优化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研究对象,让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体验研究的氛围。例如,勾股定理的讲解就是从一块木板能否穿过一扇门出发的:“木匠王师傅有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他想要把木板搬进工作间进行加工,但是工作间的门长2m、宽1m,都小于木板,王师傅无奈下只能拆掉门框,你能帮王师傅想想办法不用拆掉门框,也能把木板搬进工作间呢?”教师不妨找来一个大泡沫板让学生在教室门处演示一番。很快学生就发现了可以将木板倾斜搬运,由此引出“勾股定理”的学习。
3.2强化综合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现行教材中的内容总有些与时代脱节。为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教材,来改编、创编、设计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寻求探索思路和方法。例如,讲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学生拿着照相机去生活中寻找轴对称的图形,课上就用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对称轴图形为例介绍对称轴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新颖的学习内容给学生焕然一新之感,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数学的美。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有了广阔的空间去操作、去探究、去经历、去感受,从中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能力,也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支持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教师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但是也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养成依赖性,因此,让学生搜集背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现代社会,网络是我们搜集信息的最快捷的工具,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传播收藏中心,是中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利用网络搜集背景知识克服了传统方式获取信息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和便捷的交流方式也是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功能,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一些内向羞涩的学生在网络上也变得大胆活跃起来。
当然,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也充斥了很多无用甚至不良信息,教师要对学生查找信息进行必要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如何分辨有用信息。初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免费的学习网址,让学生的网络学习省时省力。
5.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感悟
5.1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往我们听说过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也让社会和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质疑。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切记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知识、套题目,而是真正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
5.2在开放题探索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数学中有很多开放性问题,问题的不唯一、解题方法的不唯一、答案的不唯一,都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5.3在练习讲评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更是难免要犯错。在练习测验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讲评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订正答案,讲解解题过程,而应该要将这个错误当作一个课题,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真正有效的提高成绩。
总之,初中数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将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的一项重要途径,值得我们积极的研究学习和尝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白色心理;社会工作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2-0070-04
一、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释义
(一)灰色心理概念
灰色心理这一概念,源于美国,也称灰色心理区域,属于心理学范畴。灰色心理可以这样理解:“事实上,人们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换言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按区域分布的,处于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的人少,处在中间灰色区域的人多。处在白色区域的人自我定位准确,自信心强,能够很快平衡好自己的心态,在高校贫困生中,也有部分贫困生处在这一区域,他们“穷且益坚”,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并战胜困难,成就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处在灰色区域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就业中,由于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多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处于灰色区域,处在动态调整过程,如果调整得好便可能进入白色心理区域,若调整不好就可能“加深”至黑色心理区域。灰色心理作为黑色心理区域的“前奏”,即潜在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解决,任其发展,会导致其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容易使他们产生犯罪、自杀、危及他人与社会的后果。
(二)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灰色心理问题
与同龄人相比,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往往成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1.自卑心理。自卑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否定和贬低。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许多人来自农村,在县或乡镇中学时学习优异,老师宠爱,同学羡慕,自我评价较高。进人大学后,人才济济,从“鹤立鸡群”变成“平常之辈”,部分高校贫困生对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不适应,从而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造成自卑心理。
2.抑郁心理。抑郁心理即抑郁情绪,是一种感到压抑和忧愁的情绪,主要特征是自我封闭、内心苦闷。这种心理在一些与贫困相关的事件发生前后,如针对贫困生的会议、上交贫困证明、勤工助学申请书等,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是××大学××学院××专业的学生,家住××,家庭贫困……”这种揭示自己伤痛和贫困隐私的证明,每写一次都让高校贫困生的抑郁情绪凸现,即使有较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也需几天或一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对高校贫困生而言,去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捐赠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对他们的自尊心也是一种考验。
3.挫折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大多数贫困生刚进入大学时,具有积极上进的心态和锻炼提高自己的渴望,但由于其多方面能力欠缺,加之急功近利的心态,致使其遭遇许多挫折,毫无成就感。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高校贫困生很可能自暴自弃,以此来获得内心痛苦的解脱。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上述三大心理问题比较常见,虽然这些心理问题还未达到心理疾病或障碍的程度,但如果不积极加以矫正,便容易转向黑色心理区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的社会归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学生仍处在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性格因素、心理调适、自尊心过强等都会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这是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产生的生理原因,或同龄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共同原因。而高校贫困生之所以成为灰色心理问题产生的高发群体,还有以下几点特殊因素:
(一)个体自我定位不准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期望、行为以及人格特征的评价和评估。”许多高校贫困生对自我的评价不够客观,他们踏进大学之前对大学充满向往,并没有想到大学中的挑战及对他们的不利因素,这就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高校贫困生对大学生活也由希望变成失望。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ll)理论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较。俗话说:“苦恼生于比较。”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在中学阶段,同学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特长、能力等都差不多,学校惟一的评价标准是成绩,而在大学,学生家庭的贫富差距明显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评价标准则是立体的、多元的,曾经引以为豪的成绩在这群英荟萃的地方而显得平平。由于比较群体的变化使他们从佼佼者跌到边缘人,觉得处处不如人,便会丧失信心,自卑,做事畏缩不前。
(二)家庭经济拮据与贫困文化
家庭经济贫困是造成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教育、生活费用等基本上来自家庭。家庭经济的困难给高校贫困生造成极大的压力,不仅有自己的费用问题,还有家庭的债务,兄弟姊妹的学费等。家庭经济支持的欠缺,会使一些高校贫困生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一些学生怨恨自己的出身,仇视自己的家庭;二是一些学生面对父母的艰难,会充满自责和负罪感。高校贫困生得到家里的物质支持很少,并且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低等原因,在精神上也得不到较好的支持。高校贫困生虽不愿与同学交流,但仍有情感需求。许多情绪的调节、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的情感支持。但受经费、文化水平(农村文盲相对较多)的限制,电话交流时间较短;写信往往只是单向的;贫困生为了节省路费,打工赚钱,节假日不回家。这些都阻碍了高校贫困生与家庭平等、深入的沟通,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家庭贫困文化也是造成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的重要原因。贫困文化论指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人(尤其是后代)发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于是贫困便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维持下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上。贫困家庭的文化习惯对高校贫困生有负面影响。有些贫困生自小受家庭环境影响,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如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过分节省,日用品依赖别
人,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不讲卫生等,这容易造成贫困生与同学之间的心理隔膜,危及其人际关系,产生焦虑、孤独情绪。
(三)同辈群体的无形排斥
对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同辈群体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勒温(K.Lewin)的场域理论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系统中,系统对人有作用力,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城市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独生子女自小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缺少贫困生活体验,缺乏爱心和同理心,对他人不够宽容。他们往往还未跟贫困生接触,便认为其自私、小气、没有见识,这种刻板印象易造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不适。总之,这个群体对高校贫困生有排斥力,使他们成了边缘人。这种排斥力使贫困生不得不超越“排斥力”,向“吸引力”的方向努力,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在同辈群体中,群体的意见或做法往往会对个体产生巨大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同辈群体的认同,个体通常会有意或无意地附和群体的意见或做法,表现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认为,群体不欣赏不同意见。对于怀疑群体立场的人,群体一直处于反击的准备之中,而且常常不是以论据反击,而是以个人嘲笑使其难看。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多数人在面对这种嘲弄时会变得赞同群体意见,而压抑自我。”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的不同,城市学生的生活方式给贫困生以疏离感,使他们很难融入群体。例如,由于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对流行时尚等少有涉猎,在宿舍卧谈中,普通话讲不好,讲点笑话别人听不懂;谈论歌星、影星、球星、流行歌曲等,往往没有贫困生发言的机会;同学购物,由于审美观的不同或贫困生审美观的落后,他们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周围人对贫困生这些不经意的忽略,使其没有归属感而更加焦虑、自卑、沉默。
(四)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的缺失
高校在资助贫困生过程中存在不足。在贫困生的审查、操作程序上出现缺位,使贫困生群体鱼龙混杂,损害了其切身利益。而在贫困生建档上又存在许多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加重了其敏感和自卑心理。如高校贫困生建档就要求他在班会上诉说家庭情况,由班级投票得出,还要将建档结果公开曝光,以证实可靠。在资助时,贫困生还要写申请,许多人每写一次申请都需要几天来恢复心情,克服心理压抑。同时,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的增加,学校的助学金如“撒胡椒面”,对每个贫困生的帮助是微乎其微,不能有效地缓解其经济压力。这些都有可能打击其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对滞后。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一位辅导员往往要带近百名或是数百名学生,而且许多辅导员属兼职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全面详细了解、关注贫困生,解决贫困生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我国高校除了对师范类、医学类等院校少数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外,对其他众多专业的学生则没有开设心理学课程,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加以解决。
总之,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他们主要在身体健康、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生活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其灰色心理。高校贫困生生活机会不平等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资本匮乏。身体健康是生活机会的一个基本决定因素。人们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质量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高校贫困生消费水平低,无钱注意营养,没有选择平衡膳食的机会。生活费的既定性和计划性,使高校贫困生难以负担医疗费用。由于学费等经济压力,身体健康状况差,易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即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2)文化资本缺失。“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他就会更容易更快地积累起新的文化资本,因此,那些早年从家庭中继承了丰厚文化资本的人也更易于增加自己的文化资本,无论在学业成就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富裕的个人、家庭和阶层花费金钱和其他资源以便获得文化资本,富裕与贫困学生的文化资本的差异因此被越拉越大。”这种文化资本上的差距使高校贫困生从一进学校就产生一种“不平等竞争”的感觉。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所在中学以成绩论英雄,没有特长,即使有某方面的爱好和优势,由于经济等原因,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因此,他们自认为不具备担任学生干部的素质,而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也往往成了局外人。由于社会参与较少,所以他们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较小,同质性较强,从社会网络中摄取的资源越少,其社会资本就越少,这不仅影响其现在的发展及各种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及发展。
三、社会工作干预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的探析
社会工作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的干预,在当前阶段有其可行性。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观尚未成熟,其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高校贫困生由于其特殊的处境,又有急需改变现状的迫切心理,容易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而灰色心理问题本身具有动态性、普遍性和浅层次性的特点,最需引导。高校贫困生及其灰色心理的特点,为社会工作对其灰色心理干预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可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进行干预,使其灰色心理向白色区域转变,健康成长。
(一)个案社会工作干预
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个人人格的健全和生活的协调。个案社会工作干预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是从微观层面对高校贫困生个体实施的,它根据个人灰色心理的实际情况,给予有计划的、系统的辅导和帮助。
首先,社会工作者运用倾听、同理心和适度的自我开放等技巧,与高校贫困生建立信任关系,使其自由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以便其宣泄内在的不良情绪。通过与其探讨、分析原因和后果,列举成功人士事例等方式,使其正确、辩证地认识贫困,认识到贫困并不是个人的错,贫困只是暂时的,一定要战胜贫困。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高校贫困生布置“记事本”作业,让他将自己的优点,如性格、成绩、才干等列入记事本中;通过与朋友、同学、老师、父母交流,听取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将其中的优点添加到记事本中;要求他经常为他人、为集体做好事,并把事情记录到记事本中。每天通过复习,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鼓励,接纳自己,最终达到正向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指导、带领高校贫困生个体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家教,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对其予以指导,增加个体的实际经验,在活动中,丰富学习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不足,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个体的能力,增加成就感,消除自卑感。
(二)团体社会工作干预
团体社会工作是通过案主参与游戏活动开展工
作的方法。针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匿名的方式,招募高校贫困生,根据其灰色心理的特点,掌握情况,然后将高校贫困生划分为若干组,与其一起进行探讨,制定一系列的活动方案,在活动与游戏中成长。在团体社会工作中,参加者既是求助者,同时又是能为别人分忧解难的助人者,且小组成员都是同龄人,更容易敞开心扉,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别人也存在,减少其自卑和焦虑。
团体社会工作的开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是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属相、星座等活动促进成员相互认识;通过“信任跌倒”、“盲人走路”等游戏,建立成员间信任关系;通过给本团体取名,如针对人际交往的取名为“缘来有你”、“相见欢”等,明确本团体的活动目标。第二阶段,目标是让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变“淡”、变“白”。通过开展“成功人士与我心连心”等活动,正确认识贫困问题;正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动植物自喻等游戏,重新准确定位自我;通过“我的中学生涯”等活动,回忆以前之成就,发现其闪光点,唤起自信,并进行自信训练。第三阶段,进行分享和评估,让贫苦生成员畅谈自己的感受,社会工作者评价成员的发展,肯定成员的努力。在开展团体社会工作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干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成员选择要恰当,注重考虑个人的心理问题及生活经历;不做主观假设,细致周到地照顾到所有成员,因为大多数高校贫困生都有被关注的愿望;所开展的活动游戏要简单易学,使成员有成就感,并不失时机地去赞赏成员的能力。
(三)社区社会工作干预
社区社会工作是指以社区为依托媒介解决案主问题的工作方式。在这里的社区主要是指特殊社区――学校和高校贫困生家庭所在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重视运用地区资源,鼓励居民和同学、老师的参与,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去解决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本文侧重于学校社区社会工作在干预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方面的探讨。
第一阶段:准备与探索。目前开展学校社区工作具有一定困难,需要社会工作者认真准备,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高校社区地域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的部门及关系比较繁杂,这需要社区工作者做好心理准备。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档案、文献等方式,了解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和需要,高校在解决贫困生问题过程中的对策及存在的不足,以及高校的人力、医疗、文化资源等。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根据高校贫困生存在的灰色心理问题及需要,请贫困生代表、学生工作管理者、心理咨询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等相关人员参与,集思广益,制定社区工作计划。在制定计划时,注重长远计划与近期计划的结合,以明确阶段性目标。
第三阶段:社区行动。社区行动是指社区社会工作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将制订的计划付诸实践。它是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他工作都服务于这一阶段的工作。在实施工作计划中,注重工作技巧的运用,促进成效显现。在学校社区工作中,要发掘学校及社会资源,增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支持力度。首先,加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两者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的作用。学校应引进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心理咨询工作者和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配合两者利用德育课、学生网站、校报、广播站等媒介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及时对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对患有心理疾病的贫困生转至心理咨询处;通过电话、网络、电子信箱、QQ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丰富心理咨询服务模式。其次,学校学生工作处应健全勤工助学机制,对勤工助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奖惩机制、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多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如与企业、社区合作,取得促销、社会调查、工作策划、家教等岗位;积极开拓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如助教、助研、助理等。再次,多方协助,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力度,除了完善国家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和制度外,还应建立通畅的社会捐助渠道,由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真实情况做调查后,代表他们跟银行谈判,以达到银行与高校贫困生签订贷款合同,为他们提供助学贷款的目的。最后,要注重挖掘其他高校或社会机构的有效制度、策略,进行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刘益民,程甫,刘耀中,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9
[3]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5,
[4]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4
[5]金盛华,张杰,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0
[6]戴维(美),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3
[7]刘精明,我国教育部不平等的历史性变化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0(6):28
[8]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46
扎实加强就业对接,分类宣传,对口培训。“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贫困户就业离不开及时有效的分类招聘宣传以及对口精准培训,分类宣传是提供精准就业咨询服务的必由之路,能够为贫困户提供最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培训是贫困户持续工作的基础保障,拥有一技之长方可持续创收。
一方面要按照劳动意愿开展分类宣传,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对于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户,要及时汇总外出目的地及职业,积极与用工企业对接联系,确保外出务工有保障;对于想就近务工的贫困户,要组织扶贫专场招聘会,产业项目和临近企业的招聘信息等方式,搭好就业扶贫的“鹊桥”。
另一方面要针对就业类型分批次开展对口培训,联合用人企业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以实习促学习;邀请脱贫先进个人开展经验分享,通过讲述实际的脱贫致富故事,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自强自立的就业信心。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企业 财务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所开展的财务会计工作需以自身特征为基点,主要是对执行预算的记录、监督及反映工作,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新的适合环境下,伴随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这对于我国企业财产安全的完整性保护,推进企业稳健发展及促进预算收支计划的完成均具有始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会计制度下,探讨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且提出了些许针对性管理措施。
一、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既定目标为:以货币为单位,反映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另对资金运作予以真实反映,另外,还利用相关系统,对企业相应经济活动进行最优化管理。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到机制、规章制度、法规及法律等内容。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下,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进行优化与改革,企业,需以我国会计法律及会计法规为基础,在与之相符的情况下,对其经济管理活动,以及各项收支情况,给予全面而又系统性的反映。要保证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合规且合法,另外,所开展的工作还需做到依法开展与落实,需能与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相符,将其各项监督职能全面、切实及有效的发挥,要能够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真实、全面且准确的信息,以此为决策制定,提供充实依据。
二、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理念缺乏
对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而言,其并非将营利作为其目的所在,而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就其财务资金来讲,多为政府无偿性的拨款或补贴。这促使企业,在资金利用中,存在忽视资金管理的状况。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许多行政单位较多存在利用国有资产,开展各种额外经营活动,从中获取更多收入,诸多企业,未能设定与之对应的财务风险分析、评估及应对机制,造成其所支配的财务资金,诸多。如一些事业单位,在银行贷款获取之后,将其用于各行业中的中长期投资,此种做法便存在债务性筹资风险;另外,些许事业单位在对内、外投资方面,存在较大程度超出自身能够接受或承受的范围,至此,便会形成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财务风险;此外,也存有资金清算及账务处理等领域存在核算风险。
(二)财务预测及控制管理缺乏
由于企业资金来源,多为财政划拨,乃是无偿性的,因此,诸多行政业单位的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占有较大比重。但即使这样,在日常财务管理当中,仍然缺乏对预算资金及财务预算的有效控制。企业,通常未能充分准备财务预算各项编制工作,未能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造成在预算编制方面,出现不准确及不合理状况。而在资金使用中,在财务管理及预算上又缺乏对资金的约束力,当下拨资金后,实际利用中,未能依据预算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分配,造成财务在管理上出现混乱状况,甚至存有挪用专项资金的违法事件。
(三)财政监督不到位
诸多企业,在开展财政监督时,严重缺乏事后检查工作,另外,在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方面,同样不足,在监督方式方面多为突击检查,缺乏日常宽领域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多为单一事项,未能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跟踪资金使用情况。此外,许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存有十分明显的过度依赖会计中心的状况,造成自身的财务管理弱化,在财务监督力度方面出现严重减低状况。
三、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树立符合新会计制度的科学财务管理理念
对于企业而言,需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会计法》相关规定,就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主体地位予以明确,在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方面,需提升企业的重要性,依据新会计制度规范要求,树立更为严谨而又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分清类型,优化财务资金支出机构职能,梳理工作内容及流程,使得财政资金能够用在实处,提升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严谨度
企业需不断完善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高效、有序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完善各领域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稽核、监督管理等方面。依据新会计制度,对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严格执行,通过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核算水平,对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循并执行,明确管理人员职责。核算及审批中,需与标准相统一,收支核算中,需做到透明与公开,且接收各界的监督,强化会计核算真实性,保证预算控制的准确、到位。
(三)强化财政监督及资产管理工作
企业需对资产记录、登记及估价等工作严格执行,在资产购买过程中,需实施科学合理的计算评估,避免出现闲置状况,需由相关采购部门实施统一采购,在采购方式的选择方面,需与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相符,还需合理合法,此外,在调拨资产时,需进行细致审核、登记工作,确保责任明确及手续齐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新会计制度下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对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监督企业财政时,需在外部监督方面进行强化,加大监督力度。财政主管部门及审计部门,需在对企业检查监督上予以强化,进而做到对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规范,遵守新会计制度下的各种法律条款及规范,可通过外部监督与内部管理联合举措,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黄珊.试论新财政体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J].商业经济, 2009(6):29-30
1.1完善责任发生制会计核算方法,但具体内容仍就模糊
新会计准则中内容是高度浓缩概括的,所以内容细节模糊化,这就增加了会计信息监管的难度,比如在《无形资产》中要求公司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开,以保证确认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会计信息操作时,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特性很难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区分,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会计信息监督的难度,并且在后续计量中又引入寿命不确定的无需摊销,只有减值测试的要求等许多新的方面。
新的会计准则对会计活动要求越来越注重提供原则来代替具体详细的规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会计主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因为不同的会计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所以这将会造成在对会计信息监管时会计标准不统一。
1.2提高报表水平,但执行力仍有待加强
新会计规则上台,要求上市的公司按照新的制度执行,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改动较多,会计行业很难在较短的时间中完全改革,这就阻碍会计信息监管的完整性,并且内容改动的幅度加大,无形中增加了对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考核力度,面对复杂的变化会计人员只能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1.3增强了国内会计准则适用性,但具体方法有待研究
新会计监督体系建立在多层次结构上,其中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对内部监督提出的新要求是健全财务内部的约束体制,对社会监督要求是依托注册会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提高社会监管职能。新会计监督体系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形成坚不可摧的监督环境,在当前的会计监管的工作环境增加了监管难度。
2当前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会计信息是监督者对被监督者进行监督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是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只有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在实际监督中,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大大存在,各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扰乱了监督效果,会计监督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监督出现了严重的失效。比如,在经营中将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套开为合理开支的发票,餐饮费、礼品费、公款旅游费等不合理的开支,都被开为办公用品及外出培训费,这一现象在当下已经蔚然成风,各种虚假信息五花八门,让监督者的监督难度骤然上升。
2.2会计监督缺乏及时性
会计人员作为一个单位的财务管家,需要直接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但长期以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是否完全服从领导安排的尴尬现象一直存在。由于缺乏会计监督的及时性,一小部分单位的领导要求会计人员做一些隐藏收入、偷税漏税等的不合法行为,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迫于领导的压力而放弃了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以完全服从领导的指挥,帮助领导解决困难的心态在岗位上生存了下来。但是当上级组织进行查账时,平时的各种不合法情况必然会暴露出来。但是那些坚守了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在工作中敢于对不合法现象说不的人,又往往因为得罪了领导或妨碍了某些人的利益而无法在会计岗位上立足,可能面临着被调离岗位的悲惨结局。
2.3会计监督制度存在缺陷
当下各个单位的会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内部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设立连带责任的关联制度,或是设立又根本不落实,形同虚设。这样的状况,就导致了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失效,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失控,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大量涌现。
3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
3.1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
要想保证会计监督的执行有力,就必须做到执法有依,而我国缺乏的就是健全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虽然新的会计准则中对诸多不合法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所以导致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大打折扣。没有明确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一些单位对待会计新准则的态度仍然是不够重视,在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出现了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这种套用原有的办法来执行新准则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刻,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摆在了会计工作者面前,如果没有专业性的会计制度以及健全的核算制度,那么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的现象将一直存在,会计监督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2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会计工作是否合规,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职业操守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强、业务水平高,那么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会计的监督作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强大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感也是会计从业人员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因素,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风险意识、缺少自我约束的人,在利益的驱使和领导的压力下,必然思想会向权大于法的方向倾斜。
4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路径
4.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监督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合规性目标提升到了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公允性。在新准则中突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性,就是说会计信息应当作为监督的重要工具,主要依托。会计报表要在所有重大方面反映出单位的经济运营状况和各项经济活动。通过提高质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从法律法规方面有效地约束了会计信息,同时也规避了企业风险,优化企业内部结构,这与原来的合规性进行比较,从原来的各种支出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规定,维护经济正常运转的层面上提升了很大的一个档次。
4.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要使用新的会计准则,就需要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真学习新准则的这次变革,认真学习理解会计监督理念,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用市场的信息来规避风险,让市场信息更加的公开透明,直接用准则来约束自己的会计行为,转变原来重检查、轻管理的陈旧理念,将市场中反映的信息应用到工作当中,做到以人为本,从被监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认真分析利弊,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会计诚信环境,提高监督效果。
4.3清晰监督模式,促进放开经济蓬勃发展
财政部门会计监督应当包括各阶段的内容和资金。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资产价值真实性的监督做到紧跟不放。而且在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放开经济发展,大胆适应市场,用新准则和国际财务报表准则来要求会计人员,促进经济开放水平提高,进一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患者,男性,15岁,以心悸、气促、胸痛1月余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度,呼吸20次/9,脉搏130次/分,血压90/5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律齐,A2>P2。心电图提示:①窦性心律;②电轴左偏;③左前分支阻滞;④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入住CCU病房。持续床旁心电、血压监测、输氧、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予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抗感染对症治疗。入院第一天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皮肤冰凉,心电监护示:心率140次,分,血压不能测出,双下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右下肺较为明显,双肺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予经电复律,纠正心律失常,抗休克、强心、利尿、抗感染,营养心肌等处理后恢复窦性心律,血压稳定,但仍有间断性室性心动过速,间断予胺碘酮静滴维持。入院后第三天下午,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维持20秒后恢复窦性心律,立刻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1+氯化钾注射液0.75g+利多卡音注射液15ml+梳酸镁注射液10ml换下胺碘酮组液体,静滴后,患患病情相对稳定,未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但仍有阵发性频发室早、短阵室速。
2 护理措施
2.1 监护期的护理
2.1.1 用物准备电复律仪、心电监护仪、临时起搏器及人工呼吸机、吸引装置、氧气装置、各种急救药品等均放在床旁合适位置。
2.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持续心电检测,随时检测心率,心律变化,15分钟检测一次血压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做好记录,因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随时可转为室颤,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抢救。
2.1.3 急救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持续吸氧4~6L/份,增加心肌氧供应,及时采血标本检测电解质、血清心肌酶、血常规等。正确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过程应注意用药剂量,速度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如利多卡因可引起嗜、头晕、视物不清、低血压。使用胺碘酮可引起心率变快变慢。传导阻滞、低血压、心跳骤停等。患者进入CCU病房,即用Heart startXL除颤器、监护仪全程检测,电极片避开心脏听诊区及电除颤部位。电极板上涂导电糊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作好抢救准备。本例患者在发生室颤前,护士及时发现心电图波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除颤器应急功能完好,在最有效的时间内予150焦耳电复律1次,床旁心电仍示心动过速,心率142次/分,患者仍烦躁明显,并诉胸痛明显,立即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一系列抢救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脱离危险。
2.2 恢复期的护理
2.2.1 心理护理患者突发心律失常,出现意识丧失,当意识恢复后濒死感明显,极度恐惧,责任护士一直陪伴,同时家属陪伴,在病情逐渐稳定时适时讲解有关疾病相关知识。讲明本病的演变过程及预后,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支持耐心倾听其主诉,解答疑问,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2.2 休息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持续氧气吸入,24h高流量吸氧5~6L/min,24h后改为2~3L/min,在排便时或进餐后适应增加氧流量,通过吸氧改善心脏及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症状。
2.2.3 饮食指导医院营养科为患者配置营养,合理的饮食。发病后应给易消化、低盐、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避免增加心肌负荷可少量多餐,进食速度宜慢。禁忌过饱,大便时禁忌屏气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鼓励病人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2.2.4 其他护理①在绝对卧床期间注意下肢体的被动活动,每日按摩下肢数次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②在心电图监护下加强卧床期间的被动翻身和轻轻扣背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必要是配合抗生素预防。③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2.2.5 健康教育患者在重症病房治疗期间,注意保持病房安静,医护人员做治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紧张情绪保证充分休息,出院时叮嘱患者安心休息,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发现异常及时救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