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软件项目开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的高速成发展,电信部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逐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使通信网络的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代替低效、繁琐的手工方式。因此使用计算机技术对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时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就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其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它能够处理大量含有地理成分的数据信息,使你可以简单而迅速地在大量的信息中查看其模式和关系,而不必不断地访问数据库。
在通信网络中,大量的设备都有其地理位置,同时,有大量的处理如果通过地图来进行,则会又方便又直观。因此在网管系统中,引入gi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基站、小区等各类通信网元的分布情况,并对网元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浏览配置信息和性能查看分析。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背景出自项目“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该系统立足于tmn,以操作维护、环境监控工作为重点,实时监测全网的运行情况,快速响应网上的各种事件,提供性能分析报告,不仅为设备的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技术手段,而且为网络优化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地理视图作为本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使用gis技术,在电子地图上,将各类通信网元按地理位置显示成一个分布图。用户可以对图进行操作,也可以对网元的告警、配置和性能信息进行查看和分析处理。地理视图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前台界面,其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可见地理视图在此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此外,gis还广泛应用于诸如交通管理、商业销售等领域的软件开发中,因此,研究和开发gis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三、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毕业设计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存、internet网络应用、mapinfo和asp技术。
系统的gis软件平台采用了mapinfo公司的maxxtreme。mapxtreme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地图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或企业内部的internet向用户地理信息。
该地理视图系统是浏览器/地图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需要windowsntserver。其中
地图服务器:windowsnt,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mapxtreme
客户机:windows95/98。
由于采用了maxxtreme,使系统在结构上成为浏览器/服务器的形式,顺应了企业内部网向intranetx演变的潮流。在服务器端是用微软的asp技术,需要用到其中的activex和vbscript技术。
地理视图子系统要通过socket通信方法从网管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获得有关各种网元的数据流,对通信网中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分析与显示,并将处理所得数据传入数据库,以便进行信息查询,同时数据库要动态更新。可见,本次毕业设计既需要了解硬件知识,又需要有较熟练的软件编程能力,既需要计算知识,又需要通信知识,是我所学专业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
本次设计具有较高难度,但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努力,我一定能高质量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任务。
四、进度安排
3月20日-4月15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4月16日-5月10日
划分软件工能块,进行方案论证,编制软件。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 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 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 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 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 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 “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 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 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0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其中至少应包括 1 篇外文资料;对于重 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 A4 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 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文献综述: 结合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情况,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各种观念开始发生惊天巨变,各行 业也开始转向信息化。而随着Internet的普及与发展、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大范围 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在不同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IT 产业的不断膨胀,各种各样的软件项目被飞快的开发出来。各种应用软件,各类实施 项目不断被推出,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各类软件项目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规 范的,系统的,安全的,高效的管理好各类软件项目,成为了当前各软件项目开发公 司的最大难题。要想去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应用到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 软件项目开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他需要各种软件开发人员投入到这个开发 大军来,相互协调配合,相互提升。而对众多的软件公司或开发团队来说,有效的管 理和控制软件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给这一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带来可操作性的简便 和准确的数据信息。Software Projects Exploitation Management System就是为着 这一目的开发出来的。 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帮助软件公司架构规范的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项 目计划管理、监督与跟踪、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缺陷管理…)包括: 1、帮助软件公司进行有效的项目数据度量管理(针对SEI CMM3/CMMI3的标准) ; 2、帮助各软件公司长效实施组织过程体系规范(ISO9001、SEI CMM/CMMI) ; 3、帮助软件公司建立项目过程数据库和知识库等。故本综述分别从基于B/S模式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对软件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综述。 4、提高过程透明度,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针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 资源、活动等) ; 5、支持软件公司的多级管理模式,包括:企业高层、质量部、项目经理、程序员; 6、支持项目组内、异地的开发组间、异地的客户与组间的协同工作模式,突破地 域障碍; 关健词:数据库软件、软件工程、C/S模式、B/S模式、JAVA 关健词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来,数 据库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在多种应用领域对数据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数据库技术的 重要性已不断的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技术,它也是计算机科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仅在大、中、小、微各种机型上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甚至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系统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因此, 数据库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从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的发展过程来看,计算环境和数据库技术基本保持着一种 同步发展的状态。现阶段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就是基于 B/S 模式或者基于 C/S 模式的数 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定义为:“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数据的计算 机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 性,以及进行多用户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数据库。随着 B/S 模式与 C/S 模式数据库的 发展,数据库系统也出现了嵌入式数据库系统和移动数据库系统。嵌入式移动数据库 可以定义为: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系统是支持移动计算或某种特定计算模式的数据库管 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与操作系统、具体应用集成在一起,运行在各种智能型嵌入设备 或移动设备上。目前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嵌入式移动数据 库或简称为移动数据库(EMDBS) 。 其中 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 端和 Server 端来实现。实质就是客户端运行应用程序,并向服务器数据库发 送 SQL 请求及取回结果;服务器数据库侦听基于 TCP/IP 的网络,响应请求并返回 处理结果。两层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 一个良好的软件项目开发系统对 C/S 结构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a) 数据库的维护功能包括数据的备份、恢复等功能 b) 权限分配管理功能。 c) d) 基本数据的维护。基本数据指的是软件项目的基本信息。 动态数据录入、编辑、修改、查询等。动态数据指的是检测到的信息及其改造 后的一些相关的信息。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库系统。是 WEB 兴起后的一种模式,WEB 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 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三层结构是把应用逻辑 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是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提供用户与系统的友好 交互。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器,专司业务逻辑的实现。第三层是数据服务器,负责数 据信息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 基于上述数据库系统特点,软件项目管理系统是在 WINDOWS 环境下,采用 C/S 模式,使用 JAVA+SQL Server 语言设计。其优越性体现在: (1) 非过程化语言 SQL 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它不要 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 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 所以具有 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 SQL 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 管理的接口 SQL 以记录集合作为操作对象,所有 SQL 语句接受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 合作为输出, 这种集合特性允许一条 SQL 语句的输出作为另一条 SQL 语句的输 入,所以 SQL 语句可以嵌套,这使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 SQL 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这个特点使用户更易注重于要得到的 结果;所有 SQL 语句使用查询优化器,它是 RDBMS 的一部分,由它决定对指定数据 存取的最快速度的手段,查询优化器知道存在什么索引,在哪儿使用索引合适,而 用户则从不需要知道表是否有索引、有什么类型的索引。 (2)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由于所有主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 SQL 语言,用户可将使用 SQL 的技 所有用 SQL 编写的程序都是可 能从一个 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转到另一个, 以移植的 (3)统一的语言 以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上述各类操作提供单独的语言, SQL 将全部任务统 而
一在一种语言中。SQL 可用于所有用户的 DB 活动模型,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库 管理员、应用程序员、决策支持系统人员及许多其它类型的终端用户。。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证明,建立在B/S或C/S模式下的数据库设计基础之上的软件 项目开发管理系统具有稳定、高效、可靠的特点,同时拥有良好的可伸缩性,能够充 分适应未来系统的扩展需求,出色的可重用性则大大降低了构建新系统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VB+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 2、 《Visual Basic编程技巧:网络与数据库篇》 3、 《数据库系统原理》 李站怀 著 李晓黎、张巍人民邮电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4、 《Visual Basic 6 数据库编程大全》 弗洛克维克(美)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 《Visual Basic 6 数据库程序设计高手》 温贤发 科学出版社(2001) 6、 《Visual Basic 开发指南:SQL Server 篇》邱仲潘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7《Visual Basic 编程技巧:网络与数据库篇》 清宏计算机工作室 版社(2001) 机械工业出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 开题报告: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一、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 网络的普及使网络和企业很自然地走到了一 起,而如今通信最杰出功劳之一,则是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与飞速发展。未 来个人或企业管理可以很方便,快捷,高效的进行管理。 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发展,它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现在项目软 件,应用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各企业对管理不同项目,来应用软件迫切的需要高 效性,规范性,安全性、及时性。而基于 B/S 模式下的数据库所设计而成的软件项目开 发管理系统刚好提供了这些功能。本系统就是一个能够让用户能及时有效地对软件项目 开发管理系统进行操控,并且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网上实现对软件项目的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安全有效的管理这是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二、 课题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的信息服务中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电 子商务的逐渐繁荣,各行各业的规模不断发展与状大,这就更需要一个安全的,可靠的, 高效的管理系统来管理,因此,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各个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对应用软件的需求,通 过我们的软件项目的特定开发服务,不但可以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还能够提高信 息中心的软件开发维护水平,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随着企业信息 化水平的提高、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了使用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可以 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资金使用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现有业务接轨。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各企业之间的竟争也日益激烈。随之也给企业带来了 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为了能便捷管理,各软件项目管理系 统已经成为一种当前各大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而要分析设计出一个实用简单,安 全高效的管理软件,其前提必须在基于 B/S 模式下的数据库设计与分析。软件项目开发 管理系统做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及其各大企业的重视,它 已经成为一家企业的管理支柱,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的开发,如果缺少一个好的
软件管理系统,则不仅不能让操控者感觉到安全,方便,高效,而且会带来资源的浪费。 然而,现有的软件存在严重的功能不足,开发出一种新型便捷的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 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1、此课题设计任务特点及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该数据库软件设计与分析,使学生能够 熟练运用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来掌握 C/S 或 B/S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为设计其 它应用软件提供帮助,进行提高软件设计能力。 2 、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 (1)初步方案:通过查阅资料,首先对我的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提出 相应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论证,然后对该课题进行模块划分并找出模块之间的关联关 系,画出系统流程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源代码编写和调试,最后撰写毕业论文。 (2)主要任务 a 使用 C/S 或 B/S 模式设计该系统,并要求系统完成后操作简单,功能完善,界面美 观。 b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文件操作,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不同身份口令密码修 改,系统退出等。 c 登录界面设计:要根据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口令密码,并且进入系统后,根据 用户不同对该软件使用权限也不同。 d 项目流程管理模块: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申请立项;批准立 项;项目工程分配;项目中止等功能。 f 项目实施管理模块:包括成立项目组;划分功能模块;书写项目报告等功能。 e 项目文档管理模块:包括项目文档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g 项目测试管理模块:包括测试工程师添加、修改和关闭报错记录;开发工程师查 看、解决报错记录。 h 项目验收管理模块:包括提请验收项目;测试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业务主 管,项目主管签字等功能。 i 项目总结管理模块:包括项目总结记录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j 信息打印模块:能实现对各种报表的打印
四、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和步骤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选取几台中等配置电脑, 在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的环境下, 使用 VFP, DELPHI, VB, JAVA 等程序设计语言开发该软件系统。 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实质就是客户端运行应用程序,并向服务器发送 SQL 请求 及取回结果;服务器侦听基于 TCP/IP 的网络,响应请求并返回处理结果。两层结构最 大的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只要把客户机和服务器在网络上连通,利用一些快速应用 开发工具,就可以很快地开发出一些部门级的小规模应用,同时开发和运行的环境都相 对简单。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库系统。就是建立并配置 WEB 服务器及 PowerBuilder 应用服务器,以实现通过浏览器来访问数据库。B/S 结构设计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 了解决两层结构中原发性的问题。其最主要价值在于产生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把 客户/服务器结构下的应用可靠地推广到企业级的关键任务环境中,并利用这一技术所 带来的高效率、多功能与灵活性,增强企业信息网的性能和扩展能力。三层结构是把应 用逻辑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是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提供用户与系统的友 好交互。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器,专司业务逻辑的实现。第三层是数据服务器,负责数据 信息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包括:文献调研、课题考察、实践总结、实验分析、调查统计等 设计进度安排: 设计进度安排: 1 第 1 周任务:布置任务,学生进行资料查询。 2 第 2 周~第 3 周任务:软件需求分析并画出结构流程图。 3 第 4 周任务:系统模块功能划分。 4 第 5 周~第 13 周任务:模块源代码编写及调试。 5 第 14 周任务:系统检测并通过最后测试。 6 第 15 周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编写。 7 第 16 周任务:指导老师论文审阅、修改及学生毕业答辩。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1983年,还在国防科技大学读大三的求伯君仅用两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就为学校图书馆开发完成了一个借还书管理系统,一家全国性的报纸还为此刊登了“一个学生求伯君研制成功国防科大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新闻。1989年,年仅25岁的求伯君开发成功了国内第一套文字处理软件WPS。在同时代的程序英雄相继从前台渐渐隐去的日子里,求伯君却似一棵长青树,不断地为我们演绎出为人传诵的故事与传奇――1994年组件失败,1995年中国第一个游戏软件“中关村启示录”诞生,1996年为继续开发WPS 97卖掉别墅,1997年重铸WPS辉煌。
1998年11月,深圳大学毕业刚刚5年、年仅27岁的马化腾开始独立创业,创办了中国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次年2月,正式推出国内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如果说还有人不了解马化腾的话,可“腾讯QQ”却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2000年,哈工大两个本科生开发了哈工大自己的Online Judge,从此哈工大有了自己的ACM网站(acm. ),直到现在,该网站都是本科生在维护和升级。
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的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在创新领域是能够大有作为的。然而,为什么在国内还不断听到“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声音呢?这看似矛盾的结论让作为大学老师的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还是我们没能解开束缚学生创新潜能发挥的绳索呢?
想想为什么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吃母乳?因为我们需要生存。满岁以后,为什么母亲要狠心为我们断掉母乳?因为我们需要学会吃饭。我们在学步时不断地摔跤,为什么仍要摆脱家长的搀扶?因为我们需要学会独立行走。我们哭着闹着不愿离开父母的怀抱,为什么家长还硬要把我们往幼儿园里送呢?因为我们需要学会在群体中生活。不溺爱孩子的家长都会这样去做,他们的良苦用心无非是为了孩子能更快、更健康地成长,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对孩子包办过多、管得过细将无法让孩子真正学会自立。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犹如婴儿断奶一般,只是断得还不够坚决、不够彻底,始终在断与不断之间徘徊着。尽管教学改革促使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改善,但是国内仍存在部分教师对学生灌输得过多、管得过细的问题,他们灌输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例如,习惯给学生一些范例、模板和参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 式,习惯于模仿,习惯于接受权威理论和权威思想,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敢质疑、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学习方式。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下,他们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渐萎缩甚至消失殆尽。
有一首歌名为“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其实教育又何尝不需要放手呢?所谓“放手”也就是“松绑”,即给学生的思想松绑,给教育的模式松绑,在优化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挥空间,否则任何所谓的创新能力培养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2提高创新能力从培养创新意识开始
一个人要有所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强烈欲望。这样的目标,或者说这样的念头,就叫创新意识。中国学生不比外国学生笨,只要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生是能够有所创新的。即使是“八仙”,也只有有了“过海”的目标,才能“各显神通”地过海。
所以,提高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创新意识开始。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真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真理)的引导者”。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带头向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例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首先要向学生说明:程序设计领域有很多种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只是目前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相比,C语言有优点也有缺点,并不是程序设计语言的顶峰。这些程序设计语言都是计算机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只要有兴趣,你们――未来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也可以自己提出更好的程序设计语言。
其次,学生也要转变学习观念。把“为考高分(正确回答答案已知的问题)而学习”转变成“为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而学习”。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知识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吧?例如,大科学家Von Neumann最先提出的计算机结构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后来人们发现以存储器为中心更合理,就对其进行了修改。所以目前的“Von Neumann计算机结构”是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再如,三百多年前,在“地心说”一统天下之时,哥白尼就是带着“这个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吧?”的疑问,勇于挑战权威,创立了“日心说”。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习惯,还有赖于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要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不要轻易对学生提出的不成熟的、别出心裁的想法给出“这不行,你不对”的结论。其实,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原先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观点,在经历实践检验后被证明是不全面的。例如,原先认为“光线是直线”,后来发现“光线是可以弯曲的”;原先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后来发现“在非欧几何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大于180度”。此外,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从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学说、现代的波粒二象性理论这样一个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我们国内的学生往往都很要面子,有疑问的时候不敢想、不敢问,要么是怕被人笑话,要么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在美国学校的课堂上,学生是从来没有“害羞”二字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一个包容的环境下长大的。在美国最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没有做不出的东西,只有想不出来的东西”。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可见创造力并不神秘,很多创新的成果其实都出自一种好奇或者最初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就如同瓦特发明蒸汽机一样,更快、更好、更强是创新的源动力。因此,敢想是发挥自己创新潜能的先决条件。
正是有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才有了1996年世界上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ICQ的诞生,这个软件诞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3个以色列年轻人聚在一起,为了知道彼此是否正在线而开发的。
3创新无止境,实践出真知
当然,创新成果的取得,除了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具备创新的能力,而创新能力要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得到提高。不付诸实践的幻想只能是空想。
正是有了“敢想敢干”的精神,才有了Linus操作系统的出现。1991年4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在学习“Unix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因不满意Minix这个教学用的操作系统而突发奇想――打算自己设计一个能在微型计算机上运行的、好用的、具有Unix全部功能的操作系统,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于是开始了Linux雏形的设计。最后在网友的协助下,他成功开发出了Linux操作系统。到2008年,Linux相关产业的累积收益已达357亿美元。
美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最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你能行,去试试”,所以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我们学习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
美国高校教师经常在学期期间给学生留多个Project (项目),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做法,建立我们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
其次要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例如设置创新研修课程、设立创新学分及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从实践中获取对知识的最直接感性知识。
最后,要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机制。例如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和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经费和硬件投入,选拔思想活跃、年富力强、有科研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作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等。
4哈工大开展“Yealy Project”年度创新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4.1 “Yealy Project”年度创新计划项目的意义
在本科生中开展“Yealy Project”年度创新计划项目,是由我校计算机学院选派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修学习的赵巍博士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我院借鉴国外经验,在本科生大一学年开展“Yealy Project”年度创新计划项目,通过该项活动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即:
(1) 引导学生着眼于日常生活,能够主动观察并积极探索身边有意义的事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的能力。
(2) 给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加深师生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给学生创造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从确定目标开始,体验从资料搜集、可行性考察、方案制定、实验比较到最后调试实现的完整的系统全过程,激发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主动探索有一定研究意义的事物的意识,并在探究的每一个环节学会思考,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5) 培养多样化的、不局限于专业技能的实践技术技能。
4.2 “Yearly Project”年度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
(1) 选题和立题方式
设立创新学分制。凡是参加并通过年度创新计划项目验收的学生都可获得创新学分,否则必须选修创新研修课、参加各类竞赛和学生俱乐部才能获得创新学分。
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召开年度创新计划项目动员说明会,对学生选题给予指导。选题要有实际应用背景,来源于实际生活,且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自主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训练,如果略去这一环节,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打折扣。
提倡学生以3~5人的小组方式合作完成任务,组长、组员分工明确,既便于交流合作,又能做到技术互补,实现共同提高。
在学生立题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通过沟通交流实现双向互选,达到完善选题内容的目的,指导教师不能因为所谓的“不切实际”而轻易枪毙学生自己想出来的题目。
对于没有找到题目的少数学生,采取教师集中向学生宣讲、自然淘汰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宣讲的题目,无人问津的题目自然被淘汰。
(2) 开题方式
选题后,提倡学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搜集资料,进行学习、归纳和总结,然后由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并进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同时撰写开题报告。
采取更活跃、更自由、张贴海报的poster方式开题。选某个半天为开题日,每组事先做好宣传海报,张贴在一个公共场所,选派1~2名代表介绍自己要做的项目,与评委进行交流讨论。开题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拟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案、预期目标等。参与投票的评委有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教师选票的分值为3分,博士生选票的分值为2分,硕士生选票的分值为1分。每个评委都持有一定数量的选票,为自己想支持的项目投票,最后加权统计得票分数,获得开题成绩。
2008年的动员会后,我们发现本科生的创新潜能真是不可小看。学生们总计提交了69份开题报告,首先是数量可观,出乎预料;其次是内容新颖,五花八门,题目也“酷毙”了,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题那天,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无论是参与还是未参与项目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学院各个研究中心和教研室派出的一百余名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评委团对申报的69个创新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确定了57个项目立项。
(3) 过程监控和管理方式
完成开题后,学生开始动手实践,在反复实验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达到最终实现一个完整系统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依靠基于GForge建设的年度创
新计划项目管理网站(/gf/)对项目进行过程监控和管理。每个通过开题立项的项目都在网站上建立一个对应项目,项目内提供讨论区、邮件列表、Bug跟踪、进度规划、文件、wiki文档、源码管理等多种功能。项目参与人员才有权提交各种信息,项目外人员只能浏览这些信息。学生和教师要定期在网站上有交流、进展情况汇报和成果演示。
这个网站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教师有效地监督学生学习,其他人则可以随时关注项目进展。所有信息都保存下来,成为将来评定教师和学生工作效果的参考。学生和教师在网站上的交流避免了“学生找不到教师,教师联系不上学生”的问题,也便于结题验收时对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情况作出评价、进行进度监控和各学生小组的互检。
(4) 结题答辩方式
学生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准备答辩用幻灯片,现场演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全组同学共同参加答辩,由验收专家组现场随机抽取组内的学生进行答辩,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由专家组随机指定。专家组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允许学生旁听并选派学生代表作为评委。
4.3相关保障
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学校在以下几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1) 由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予以经费资助,其下属的软件实验中心每天免费为学生提供机时,保证学生创新实验用机;硬件实验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硬件实验平台、硬件实验设备、基本元器件使用和实验方法指导。
(2) 指导教师必须是博士毕业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生选定项目后,指导教师要每周关注学生进度,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和讨论,及时了解学生课题的进展情况。项目结束后,学生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方式给指导教师打分,分数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的质量系数。
(3) 邀请教师或高年级学生针对项目过程中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讲座和培训,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定期组织讲座和培训,由各个小班的班委和团支部轮流组织。图1是经过培训后的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日制作完成的开题海报。
4.4考核标准
“期望成功、容许失败、重在参与”是我们的基本考核准则。考核不是最终目的,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关键的。相比结果而言,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去积累实践经验、体验研究与创新的过程最为重要,而学生是否取得了“创新”的结果并不重要。所以,考核的评分结果和项目难度只作为评奖的参考,不作为是否取得创新学分的标准。
为体现考核结果的公平,将软、硬件项目分开进行验收考核,实行不同的评分标准。验收答辩结果只设“优秀”和“通过”两个档次,优秀者有数量限制,将被直接推送参加学校或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评选。答辩时要求学生小组按照开题标准实现一个完整的系统,讲解条理清晰,每个成员对整个系统原理明确,尤其对自己负责的部分非常熟练。对于没有成功的项目,也给他们一个总结教训的机会,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按照分析的透彻程度和工作量,与成功的项目一起排名。只有什么都没干,或者干得特别少,才不让通过。
4.5奖励方法
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也决定了学生投入精力的多少。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奖励办法:
(1) 在奖学金评定中考虑适当加分,并记入学生档案。
(2) 每年选出最佳项目,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授予获奖证书。
(3) 优秀项目推送参加学校或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评选。
4.6从新角度理解本科生“创新”的内涵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大一学年的本科生能有什么创新?”在这里,我们不能用考察学者的角度理解“创新”的内涵,而我们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用一种自己没有使用过的方法――对他人而言可能不是新方法――去解决一个普通问题,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新”。只要有想法,并尝试动手实现它,中间无数次的探索和试验,无数次的资料查阅,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创新,都是宝贵的经历财富。
从横向看,与他人比较、与其他方法比较,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是创新,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但从纵向看,与自身比较,做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
从学生角度看,这里的“新”,用“进步与提高、并通过进步与提高获得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来定义更准确些,这个过程应该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点立足于不同层面、循序渐进进行的。起点的高低只取决于基础与能力的好坏,与年级的高低不存在必然联系。
从教师指导和活动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尝试一种与其他传统课程完全不同的模式开展教学,包括从立题、选题、开题、实施到答辩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虽然借鉴了国外经验,但实施的每一个细节又融入了我们独特的国情、校情和院情元素,是针对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生源特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种管理模式本身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
1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数量也相应大规模增加,给高校学生的求职择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求职带来一些实际项目经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多学生选取了软件开发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然而,在各高校实际当中,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已经下降,软件开发类论文与实际完全脱节,归根结底是没有一个可以从头到尾指导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学习模式,主要存在下面几个不足之处。
1.1学生问题
学生设计能力低,编程水平差,无项目实际经验,既不知道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也不知道程序语言代码编写和开发工具界面操作,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下手准备毕业论文,成为目前软件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学生思想上存在误区,不重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毕业设计与普通课程一样,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努力开发软件,总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学习,成为软件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差的直接原因。
1.2学校问题
学生在大一至大三期间,一般只是简单地开设各科课程,并没有将所有软件开发类课程结合起来,直接导致出现学生软件设计能力低与开发水平差的现象;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各种材料上交的日期进行,普遍是最后答辩时上交补交所有材料,甚至包括论文开题报告,直接导致学生消极怠慢的态度;最后的毕业论文考核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目前毕业论文相关制度中管理最混乱的一部分。既没有一套规范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也没有对毕业论文的中间过程进行监控,就连最后的论文答辩也只是流于形式。
1.3教师问题
大部分教师没有项目开发实际经验,只知道软件设计理论基础,不能全方位地指导学生,更加无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成为毕业论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CDIO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继承和发展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200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研究创立,CDIO分别代表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等四个学习过程,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3]。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4]。本文将CDIO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四个学习过程引入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中,要求严格按照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这四个阶段进行,并将每一个阶段的成果都作为毕业论文考核的依据,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能让指导老师清楚整个设计流程,并根据阶段安排加以指导和督促,也能让学生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努力投入到毕业设计当中。在弥补学生软件开发水平不足的同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综合设计的能力,最后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3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
3.1构思阶段
毕业论文是从学生的选题开始,一般是由老师提供一系列题目,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这种方式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对将来的职业规划等情况,利用各种参考资料主动搜索与查找适合自己的题材范围,再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之后,指导老师提供软件开发类参考资料,并在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搜索课题相关文献,确定论文的基本要求,给学生下达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接收到的任务书,利用软件工程专业书籍、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论文相关的Web网站,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论文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开发意义,确定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完成软件开发的构思阶段。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根据资料查阅、市场调查和企业要求等形式分析软件产品操作流程、功能列表,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功能设计、模块划分、模块接口规范、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库逻辑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然而,在软件开发设计阶段,学生论文还没有开始写,软件程序也没有完成,指导老师无中期检查依据,不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开发设计。因此,在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应该形成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等相关说明书,作为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材料,纳入论文考核的范围。
3.3实现阶段
实现阶段是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点,也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最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直接决定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学生需要掌握软件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根据系统总体设计的功能模块、接口规范等进行数据库的实现、程序代码的编写,并反复运行与测试。此阶段生成详细设计说明书、编程规范、测试等文档,作为毕业论文第二次中期检查材料。在这个阶段有了指导老师的督促,能够完全确定系统功能,不至于在后期阶段又需要反复修改。
3.4运作阶段
根据前期产生的开题报告、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规范、测试等文档和开发好的软件系统撰写毕业论文,并参与论文答辩,是学生毕业论文的总结阶段,不仅着重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了解学生对软件的学习情况,是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最后,将所有文档和论文、答辩情况一起评分,获得毕业论文成绩。
4结语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考核手段 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类课程设计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对于计算机系的学生,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开设各类课程设计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C语言课程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手段,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的方法。
二、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计划
C语言技术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C语言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完成了理论教学之后,后续的C语言课程设计的安排是很关键的。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求选修C语言课程设计的同学必须先修C语言原理,具有程序设计的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设计概述、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C语言的物理设计、C语言的实施和C语言系统的管理维护。本课程以实践为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独立设计C语言应用系统,掌握C语言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充分重视上机实践的环节,课程在机房上,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教学周数为18周,每周6学时。每周具体内容安排如表1。
三、各阶段教学方法
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C语言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
题目选取阶段是C语言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决定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阶段。如果题目选取得太大、太难,或者是学生不熟悉、很难接触到的领域,做起来太困难,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到后期的学习效果。而题目太简单,又达不到教学标准。因此在本阶段,采取教师提供参考题目,学生自主选择的方法。教师根据开题报告整理出小组题目以及成员,并简要分析选题的难易程度。在第二周的开题讨论上让每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大家分析讨论题目的可行性,对于选题不合理的,重新修改。这阶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大家的思维,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学生的选题都具有现实应用意义。
题目确定完之后,就要进行需求分析。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部分的重要性,选定题目后就想开始代码的编写工作,往往做了一半就进行不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实例充分讲解需求的分析重要性,讲解具体的需求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同时掌握基本的需求分析技能。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尽可能收集课题的完备需求,可以利用不同小组互相模拟实际用户的形式,增加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开发兴趣。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完成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高质量的完成需求分析工作可以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基础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确定用户需求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要完成应用系统的设计和C语言设计。应用系统的设计要完成课题应用软件的架构设计和具体功能模块的划分。C语言设计要结合应用系统的设计,逐步完成C语言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整个C语言设计的关键,该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物理设计阶段要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C语言设计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ER图等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
系统实现阶段,教师对采用的教学案例代码进行演示,针对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对C语言的连接部分进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示例代码。此阶段主要是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完成系统功能。要指导学生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包括变量的命名方法、代码的书写规则、代码的注释规则等。这阶段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学会查找资料,自己思考解决。
系统测试阶段,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要指导学生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对于C语言系统,还要进行C语言的性能测试和容量测试。通过系统测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
四、考核方式
教师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检查,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开题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开题报告,并确定选题是否合理。在需求分析阶段,要求每组上交需求分析。在接下来的系统设计、实现及测试阶段,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实现过程及测试结果,整理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书。最后由教师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给出总评成绩,包括文档的完成情况、开发环境的选取、系统功能实现情况、用户界面的设计以及现场演示答辩的效果。通过以上方式,较综合、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文字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系统设计、程序开发的能力。
五、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C语言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化开发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可以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本系统是一款资源型管理软件,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完整,规范的内容和比较完善的功能。是一个适用于高等院校或各类专科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它具备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学生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及各类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功能。从学生的入学档案,学籍档案,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奖学金管理,到学生毕业分配管理的全部业务功能。该系统能够自动地收集,存储,加工处理,查询检索和统计制表,方便有效地提高学生工作办公自动化管理的水平,解决了日常繁杂的数据,文件及历史资料的统计处理的重复性劳动。使过去许多只能定性管理的项目变为定量管理,使传统的由人工事务性管理模式转化为借助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实现的科学化管理模式,不仅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管理的方式从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从数量管理转变为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本系统将采用 vb6。0+sql server XX的模式进行开发。vb6。0开发一般应用模块,供管理人员在本地机上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修改工作。并且采用了数据访问技术ado,使之能更好地访问本地和远程的数据库;在数据环境方面,允许程序员可视化地创建和操作ado连接及命令等优点,因此,采用vb6。0作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本地开发平台。sqlserver是一个数据库管理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访问功能,为数据库管理与分析带来灵活性,因此,采用sql server XX作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管理工具。
本系统针对学生管理所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及所需完成的各项操作,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而开发的学生管理系统(单机版)。此系统将主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学生档案管理:可以方便地对学生档案进行浏览,查询,添加,编辑,删除。以学号区别学生,并可以支持多个班级处理。(2) 学生成绩管理:可以自行设置学生所在的年级,科目,并且学生成绩与档案以学号为关键字相关联,有力的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3)课程管理:可以自行设置课程信息,年级课程开放等情况。(4)班级管理:通过此模块用户可以系统性的设置,修改,删除该班级的基本信息(班级名称, 班级人数,班主任),班委任职情况。(5)系统管理:此模块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注册码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用户密码管理以及系统数据库备份和系统数据库还原的功能。对于不同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用户操作权限(6)报表功能:根据学生成绩自动生成成绩报表打印
此系统将具有:能提供的学生信息量大,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本页应按开题报告(实施计划)的基本内容要求填写, 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2、开题申请理由:
21世纪全球信息电子化的潮流势不可挡,计算机渗入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的广泛应用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升学率普遍提高,各类大专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信息管理,所涉及到的信息量之大,数据之繁琐,可以想像用手工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有多么的复杂与繁琐,因此自动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17-02
1探讨软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IT教学课程安排脱离实际,教材更新过慢等问题,同时面临着一些软件培训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因此,高职软件专业迫切需要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
2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式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生源差距较大,不少高职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弱,逻辑思维、判断能力较弱。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这一特点,将理论知识教学重心下移,实践动手能力教学重心上移,做到因材施教。
3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在制订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和专家论证,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点、能力要素和职业素质,也就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然后据此制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以及创新教育体系。这种方案制订的特点是“倒推法”,即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出发,演绎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直至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4加强学生素质与关键能力培养
有组织、有计划、坚持不懈的搞学生科技制作、软件项目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多动手。可以通过设立各种竞赛活动和奖励制度的方式,推动学生在课余假日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动手能力,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会展的服务工作,培养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5加强一学两证的双证书制
为了使课程教学更贴近企业的需求,可以加强双证书制。例如在专业教学中,完整地嵌入北大青鸟二年制课程体系。对于北大青鸟教改实验班,主要推广北大青鸟国际认证证书,具体实施采用一学两证的办法,即学生完成学业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获得ACCP全球认证证书。对于其他软件班,则推荐有分量有影响的专业证书,如国家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占据行业认证主流地位的微软等公司的认证证书。
6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将北大青鸟二年制课程作为主干专业课程嵌入到高职三年制课程之中,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相关专业课程,以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理论适用,理论和实践的课程环环相扣。其中专业课又可分为三类:编程语言、支撑课程以及专业技能提高与扩展课。可用图1表示按技术路线走的软件专业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无论从技术路线、授课门类,还是教学内容来看,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也相当务实,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比较合理、适用。
7重视创新教育
高职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创新的基本原则,把创新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开设了“创新制作”课程,作为专业必修实践课,包括题目确定、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研究设计过程、撰写设计报告、结题答辩等6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一个具有新意的制作课题,利用学校实训室、企业或其他途径所提供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制作过程,最终提供规范的开题报告、设计报告及制作实物。课程进行中采用讨论、交流、讲座、答疑等较为自由、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创新制作”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固定的学时、学分,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取消固定的课堂,学生自行选择教师,完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要求的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获得工作量。学生入学后,经过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在二年级即可选择教师进行“创新制作”课程的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在电脑市场、IT企业、工程施工现场等实践性较强的场所进行“创新制作”课程的教学,教学时间可长可短,也可以跨学期,以完成任务为限。教师以实训室为基地,以自身积极的科研活动带动创新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孔小利. 研究高职办学规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毕业设计;教学实践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前的综合实践训练。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等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实践型人才,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实践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湘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教学、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形成自我特色、强调与企业合作”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同时以湘南地域文化特色研究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改革、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项目。下文是湘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具体实践。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盲目性
1.没有体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统计近3年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发现在毕业设计项目所属地点中,郴州市本土项目的比例为34.8%,而湖南省内项目的比例为58.6%。在郴州市本土项目的毕业设计中,与本土经济发展相关的如旅游业中的酒店室内设计、乡村规划与建设、公园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由甲方委托设计的实际在建项目占15.7%,仅仅借用项目图纸而与项目建设没有实际关系的占56.8%,属于虚拟项目的占27.5%。数据分析表明,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在项目场地与项目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贯彻“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原则。
2.没有体现出行业企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目前,环境设计行业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要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熟练运用各类设计软件、掌握扎实的施工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材料等。但学生的毕业设计将重点放在了图纸效果的表达,忽略了设计本身,方案设计缺少创新;在扩初设计中,材料运用混乱、不科学,对大样结构不了解。3.教师引导不够,学生主体性不突出。当前毕业设计主要是由导师拟题,选题往往是教师自己擅长的领域或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目的是便于指导,并力求“实战”的效果。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缺少对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层次等的了解;部分学生在选题时盲目追求热点、从众心理强,导致选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二)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共分为以下阶段:指导教师选择、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展览。在实践中,毕业设计实施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实施阶段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如指导教师选择与下达任务书集中安排在9月中旬,学生选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还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情况就必须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而开题报告阶段安排在10月份,与学生专业实习课程时间冲突,学生无法按要求参加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实施方案无法充分调动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毕业生迫于实习单位的工作或考研或公务员考试等压力,对毕业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调查,53.2%的毕业生对于毕业设计答辩只希望合格,缺少更高层次的追求。而指导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任务较重,且毕业生都在企业实习,无法面对面沟通交流,部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三)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无法监控整个毕业设计制作过程,无法对毕业设计做出全面的评价。在答辩过程中,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毕业生答辩完成后,没有按答辩过程中评阅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导致毕业设计答辩仅仅走了过场。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毕业设计评价流于形式。
二、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改革措施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实施时间。给毕业设计每个阶段预留足够的时间,协调好每个阶段与其他课程、实践项目的关系,确保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2.教师对毕业设计选题要积极引导、认真论证。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选择符合学生专业特征、与本土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关联的题目,组织好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通过集体讨论审查认真把控。
3.学校应充分调动师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首先,学校要加强监管,定期检查导师的指导工作及学生的设计工作的进度,督促师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其次,将毕业设计与科研、实践项目结合,通过科研课题、社会项目的形式来促进师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设计作品,举办高水平的毕业设计作品展,邀请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答辩与作品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组建导师组,实施毕业设计、实习一体化
学校加强与本土环境设计企业的合作,鼓励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结合所参与的企业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学生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了解自己的设计兴趣与优势、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设计主题创作,在实习工作中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学校可组建导师组,实行双导师制,与设计单位合作,要求企业推荐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出众的设计师担任校外导师,将校内专业导师与实习单位设计师联合起来,从与甲方沟通、场地调查与分析、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方面深入研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三)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1.明确考核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的建立上,应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通用能力为评价对象。专业技术能力主要通过毕业设计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专业通用能力主要是评价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场地调查与分析能力等。
2.注重过程,分阶段考核。根据毕业设计各阶段的时间、任务安排进行阶段性考核,监控整个毕业设计活动的教师指导与学生完成情况,发现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第一阶段为开题审查,主要考查毕业设计选题、学生的前期工作准备情况、项目构思与概念性方案;第二阶段为中期检查,主要考查双导师的指导情况,并邀请企业设计师与指导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的中期设计、图纸表现形式、图纸表现效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并提出建议;第三阶段为毕业设计完成阶段考核,主要考核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文本制作、作品展示、答辩汇报整体思路及相关材料等。
3.多方参与创新考核形式,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学校通过毕业设计作品展,邀请兄弟院校的师生组成评价小组,以教学要求为基准对毕业设计进行评价。邀请企业行业的专家、设计师组成行业评价小组,以用人单位要求为基准对毕业设计进行行业评价。也可通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形式,如湖南省高校优秀设计作品展、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设计作品展等,由各类赛事组委会进行专业评价。
三、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密切相关,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在学校内的最后一门课程“毕业设计”,我们只有用改革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去应对,才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最终达到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龙飞.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对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D].重庆:西南大学,2015.
关键词:TRIZ理论;毕业设计;最终理想解;技术矛盾;物理矛盾
作者简介:刘训涛(1975-),男,山东鄄城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吴卫东(1967-),男,江苏沛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TRIZ理论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HGJXHC110906)、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TRIZ理论在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项目编号:6621)、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70-02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教师的人数却变化不大,指导毕业设计的师生比逐年降低,教师一般一年要指导6~8个本科生,高职称的教师甚至要指导13~14人的毕业设计。由于机械设计的自身特点,指导教师很难每年均给出全新的课题,导致很多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内容雷同甚至与前两年完全一样。同时由于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松散,学生毕业设计又与找工作时间重叠,还有些学生利用最后一学期上驾校、考驾照,学生实际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所以学生毕业设计存在一定的突击、抄袭、拷贝,甚至花钱请人完成的现象。虽然各高校先后开展了论文工作,但是仍然无法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创新性、独立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降,甚至有些人认为应该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针对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尝试将TRIZ理论引入到毕业设计中,在师资队伍、毕业设计选题、开题答辩、结构设计与过程管理中采用TRIZ理论融入模式开展教学,经过三年多的教学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TRIZ理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毕业设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既是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监督者,又是设计方法、绘图技巧的直接传授者,所以教师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成败。学校鼓励教师逐步提高自身学术修养,在职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习,积极参加省内重点高校精品课程的盯课任务,积极到工厂、实验室挂职锻炼,积极开展各种教研与科研活动。利用黑龙江省优越的TRIZ理论学习与推广环境,有计划的开展教师TRIZ理论培训,聘请亿维讯的TRIZ理论讲师为教师进行软件及理论培训。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科技部、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由俄罗斯、德国以及国内TRIZ理论专家讲授的师资培训班,并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不定期的开展TRIZ理论学习与实践情况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1]组建起一支业务素质高、爱生、敬业,同时又了解TRIZ、喜爱TRIZ、研究TRIZ的教学团队,为TRIZ理论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奠定师资基础。
二、TRIZ理论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总体检验与综合运用,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后一里路程,也是本科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2]毕业设计过程一般包括课题选择、任务书下达、毕业实习、开题答辩、中期答辩、图纸绘制与说明书撰写、毕业答辩几个过程。通过TRIZ理论融入式教学法的实施,将TRIZ理论融入到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1.TRIZ理论在选题中的应用
选题是做好本科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正确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设计知识的学习量、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是关系到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重要步骤。由于教师指导的学生多,同时参与指导毕业设计的青年教师比重大,实践经验较欠缺,导致许多教师无奈之下选用陈旧的课题或者兄弟院校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创新,有的甚至不科学,更无法发挥学生的潜能,无法开展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在选题时力争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实际,力争产、学、研结合,努力增加课题的实用性。尽量选择教师自身熟悉的科研、学术研究课题,力求将教师承担的国家、省(部)、厅(局)级科研课题,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校内基金课题和自拟课题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挂钩,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早一步体验科研实际。[5]在课题选择时,应用TRIZ理论进行产品S进化曲线分析,研究机械产品的发展阶段,寻找机械产品现阶段存在的矛盾,从而确立待选课题,并尽量使课题处于TRIZ理论1到4级发明阶段,力争做到选题科学、合理、新颖、先进。另外,要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通过三年的实践,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更新率、题目可操作性、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均有显著提高,如图1所示。
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设计专业有学生152人,有专任教师16人。通过TRIZ理论在选题阶段的应用,毕业设计题目更新率由原来的53.6%增加到了93.5%,课题和教师的科研与研究课题相衔接率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35.6%增加到63.4%。毕业设计知识点逐年增加,涵盖了机械设计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设计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方案选择、结构力学分析。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学会了方案制定、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零部件强度校核、电机选择、手册查找、工艺及热处理方案制定等多方面知识。毕业设计的可操作性明显提高,教师指导难度降低,毕业设计中创新设计题目由4.35%提高到36.7%。通过科学选题增加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信心和动力,让学生在综合知识运用上更加自如,更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2. TRIZ理论在开题中的应用
开题报告的撰写是学生在毕业实习后,依据教师给定的设计题目和实习阶段收集的资料,对毕业设计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综述、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方案选择、课题开展计划制定、设计目标及参考文献的撰写。[4]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开题阶段使用TRIZ理论。应用TRIZ理论进行九屏法分析,研究课题的系统、子系统、超系统,以及系统、子系统和超系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系统,查找整个系统以及操作区中可利用的资源,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抽象,运用TRIZ理论建立矛盾。如果是技术矛盾(即一个参数改变引起另一个参数的“恶化”),依据矛盾矩阵表和40个创新原理查找解决方案;如果是物理矛盾(对一个参数提出两种不同的要求),采用时间分离、条件分离、空间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原理进行解决,或者通过对结构进行物-场分析,应用标准解查找解决方案,并利用PRO/Innovator的专家评价系统或者机械系统设计中学到的方案选择原则对各个方案进行打分,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各年开题报告撰写中技术创新方法的应用情况如图2所示。随着黑龙江科技学院TRIZ理论选修课程的开设,学生对TRIZ理论的了解逐渐增加,在开题报告中应用TRIZ理论的数量逐年增加,开题报告的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2]
3.TRIZ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重新定义问题,建立最终理想解;通过系统思考来充分利用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不折中、不妥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工具和方法来寻找创新规律。[3]在结构设计阶段,学生首先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形式进行描述,并将其转换为技术形式与发明形式;然后应用功能分析对关键部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鱼骨图查找当前结构的问题节点,应用小人法、金鱼法对结构进行分析,通过S进化曲线的分析,确定产品所处的技术进化阶段,选择相应的TRIZ理论工具,确定结构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明确努力方向,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传统创新设计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创新设计效率。应用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算法、进化法则、知识库、效应库、结构库、专利地图(国内专利库、欧美专利库),从专利规避角度出发,开展机械运动、机械动力、机械结构及机电结合等详细设计,[1]具体应用过程如图3所示。
通过TRIZ理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进而提升了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毕业设计图纸、说明书中重复率明显下降,创新点逐年增加,部分学生还将毕业设计成果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毕业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还发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
三、TRIZ理论在毕业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毕业设计均是在设计初规定好最后答辩时间,学生只要在答辩日期前提交毕业论文和图纸就可以,但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往届生的口口相传,很多学生在网上购买毕业设计、或者直接拷贝工厂图纸和往届毕业设计。而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很少有学生进行认真的设计、甚至很少有人思考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内容。有的指导教师甚至在整个毕业设计周期都见不到学生,学生也都是在毕业设计的最后几天连夜突击,毕业设计质量可想而知。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知识的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毕业设计甚至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病。
课题组应用TRIZ理论动态化、周期化和分割原理,将毕业设计的考核分割量化,将毕业设计考核由一点单一考核变成多点分段动态考核。教研室教师集体制定各考核点,学生最后的毕业设计成绩由各个考核点成绩组成,改变了过去一次答辩定成绩的做法,加强了过程管理。用分割法将毕业设计成绩分割成毕业实习、开题答辩、中期答辩、教师定期指导、最后答辩几部分(见表1)。在毕业设计之初就列出每一部分考核的具体时间,让学生根据阶段考核时间表自动校正自己的毕业设计进程,同时每个阶段考核都由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将成绩立即公布,任何一部分成绩不合格均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通过两年的实践,学生技术文件质量普遍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进程普遍加快,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普遍增强,学生应用到毕业设计中的精力和时间增加,创新的结构增多,抄袭现象减少,学生集中突击情况不复存在,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四、结论
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检验,又是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工程素质的集中综合培养。毕业设计囊括了实习、开题、产品结构设计计算、图纸绘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过程。通过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引入TRIZ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克服了毕业设计题目雷同问题,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部分学生还将毕业设计内容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机械设计专业连续三年在学校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名列第一,就业率连续三年名列学校前茅,2012年黑龙江科技学院亦荣膺“全国高校就业50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马苏常,王健民,王宪成.应用TRIZ理论提升职技高师学生毕业设计创新能力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79-81.
[2]刘训涛,赵存友,徐鹏.TRIZ理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1,(3):29-30.
[3]刘训涛,曹贺,陈国晶.TRIZ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