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企业员工跨文化交流的背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跨文化的政治、经济、外交、商品、人员交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频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中国的商家和企业都必须与国外的商家和企业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家的不断涌入和到国外经商设厂的中国企业与日俱增,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都要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很多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的企业文化中逐渐导入国际交流元素,使员工接受国际交流教育。如何使员工面对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尽量减少交往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如何使自己的员工和外国人充分交流,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企业员工存在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员工普遍不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交流中无法取悦对方。我们就以下问题,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特别培训,举例说明在各种场合下应该说什么得体的话、做什么得体的事,取得了很好效果。
1.隐私问题。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2.守时观。对于约会迟到甚至爽约,很多中国人都不会特别介意,会接受对方的各种解释。有的中国学生或同事不事先跟外教约好,而直接到外教住所找外教,让外教大为头疼,有的外教就直接拒绝见来访者,双方都不愉快。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
3.寒暄。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甚至闹出“哪里,哪里”被翻译成“where? Where?”的经典笑话。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很尴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谈话。我们应该主动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尝试把赞美之词多挂嘴边。
4.用餐文化。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中国人点菜也很让外国人头痛,在中国,多由主人点菜,而客人只是客气说“随便”;而在西方,主人认为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不会代为点菜,如果对其说“随便”,会让主人很为难,整个饭局都会很尴尬。西方人用餐也很讲究,正式场合,餐具摆放的顺序与上菜顺序一致,服务员会在上下一道菜之前撤掉上一道菜的餐具。这些都是中国没有的,应该多了解。
企业员工应充分了解外宾的文化背景,在每次接待前都应做足功课,应充分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接待方式,如见面时是握手还是拥抱,对方有何,在饮食上有何忌讳,等等,这些都要妥善考虑。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文化越来越受西方的青睐。很多西方客人对中国的古老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因此,除了要充分了解外国文化外,企业员工还应充分了解本国的基本文化,人文地理知识也要精通,这样才不至于在谈及中国文化时,自己却成了“老外”。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 利用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增加有关文化意识的介绍,让学生亲自体验来领略异域文化。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全球化的新浪潮已经来临。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加频繁、更加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和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对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重视,必然产生语言教学和文化脱节。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所说:”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突出交际与文化,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还要了解语言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教材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的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外语,学生可以了解异国文化,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多元化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语言又是文化的写照,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英国专家Sir Edward指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that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nd mora1,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导入,还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一、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教育者自身文化素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广义上,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上,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教学的要求。
(二)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精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模拟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方面,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等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如何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努力的。
(三)充分利用教材,通过日常教学渗透
Project English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是完全可行的。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e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出现了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以及不同节日Let’s celebrate的话题。笔者就将风俗习惯以及节日的由来、庆祝时间、庆祝方式、饰物、礼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将中外人士行为习惯以及节日的对比作为重点以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我向学生介绍:In Japan, when you enter someone’s home, you should take off your shoes. In Brazil, people never go out with their hair wet. In Indonesia, you mustn’t point to anything with your foot. Don’t eat with your left hand in Muslim countries, and don’t touch a child on the head in Tailand.Unit 8 Topic 3主要是谈论节日,核心是“Christmas”,讲述了圣诞节前后常做的事。通过与中国春节的对比和谈论,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外来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给学生一个表达自我感受的平台。教材中可发掘的素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有目的地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就会做到文化和语言并重。
二、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的实践
(一)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渗透
将词汇的学习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即 “文化渗透”法来施行词汇教学,也是跨文化教学的一个方法。比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发音的区别都能暗示出说话人的文化特征。在拼写方面,美国英语中的center,color, traveled和英国英语centre, colour, travelled中也反映出英语的演变文化。在用词方面,中国人喜欢用”仙逝”来回避”死”,用”发福”来回避”变胖”,和英语中用pass away和 put on weight 来回避这种令人尴尬的词汇又有着同样的文化潜意识。
(二)英语语法文化内涵的渗透
语法主要描述词的曲折变化、词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及词法和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语法规则。例如:英语词汇的曲折变化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因而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有其逻辑形式、结构,而且是通过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必然对语言使用者产生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语法时,应注意英语语法的心理因素,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如:汉语说”我想明天不会下雨”,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而不说:”I think it won’t rain tomorrow.”这就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三)英语对话和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跨文化交流中,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产生交流失误的主要因素。一个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个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一种文化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对另一个文化中隐私的侵犯。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内创设议题。教师要灵活地掌握好教材的切入点,以利于学生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蕴涵来展开活动,进一步增进课堂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结束语:
实现跨文化交流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外语语用能力,是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Project English是适应跨文化教学的教材,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平台展开跨文化教学。提高对跨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紧跟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大胆探索跨文化教学,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05-01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价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要涉及到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配合和协调,譬如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与培训等,这些都需要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会是一场国际盛会,我们只有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了解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敢于开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优质的国际资源,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翻译技巧
英语翻译是一门综合技能,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英语语法、表达能力、语言功底、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汉语理解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英语翻译产生直接影响[1]。因此,探究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化及翻译技巧对于提高英语翻译质量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分析跨文化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视角转化及翻译技巧,为提高英语翻译水平提供借鉴。
一、跨文化影响因素
(一)礼貌表达
1.从礼貌内涵的角度来说,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就强调“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应该充分尊重自己,在交流过程中,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比如西方街头存在很多卖唱的艺人,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街头艺人一样要被尊重,他们同样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在挣钱,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这种思想就是不可取的[2]。2.从西方“一致准则”跟中国“面子原则”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礼貌原则目的是一致的,都强调,但在现实的交流过程中,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西方是在“平等”基础上的一致准则,中国是在“谦卑”基础上的面子原则[3]。3.从礼貌委婉程度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在处理别人错误的时候,通常会很委婉的指出来,特别是当领导、长辈犯错误时,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强调平等,所以如果他人侵犯了自己利益,会直接说出来。
(二)文化因素
中、西文化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历史背景、文化根源、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翻译者应当研究西方文化文化中蕴含的宗教知识、风俗人情、价值意识等层面的相关内容,以系统对英语语言的自主交际意识,实现有效、适度交际。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的培养依赖于背景文化的深入研究,译者只有掌握了跨国家、跨文化的具体背景知识,才可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文化,也才能够培养起良好的文化交流意识。
二、翻译技巧
(一)翻译前的准备
1.挖掘文化内涵。主要是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地理、历史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逐渐培养文化敏感性,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有效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2.深入讲解英语交流词汇的内涵。英语交流词汇中常常蕴含着多重在含义,如果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很可能错会语言交流的真实意思。因此,译者应当重点了解隐含的文化意蕴,掌握英语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英语习语、典故及谚语。加之,英语交流的文化外延与汉语语言也有不同之处。因此,译者需要结合特定场景、特定语境展开了解。例如,“ambitious”在英语中取褒义, 翻译作“雄心勃勃的”,而在我国却将该词理解成贬义,取其“炫耀”之意。又如,“dog”在英国人眼中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而在中国却认为带有贬义。基于此,译者需要注意讲解清楚英语词汇的隐含意义,全面解析跨文化的不同内涵,避免形成错误的交流意识。
(二)翻译过程中翻译技巧
1.正确断句。翻译者在翻译前必须对论文进行正确断句。常见的断句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接近句末的地方断句、二是在接近句首的地方断句、三是在中间进行断句。在接近句末地方断句主要应用在总结句型中,表示对事情进行详细叙述,或者得出有效结论;在接近句首处断句通常应用于“总提――详述”句型中;在中间地方进行断句大多是前半句叙述一方面情况,后半句则阐述另一方面情况,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明了。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参考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了兴趣,与其说是受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学问的有效性提出挑战的影响,还不如说这其实是历史学家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这个英文是个典型的长句,在对其进行翻译前,应对其进行正确短句,将繁杂的英语长句化为多个意义完整的短句,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2.选用书面语言。在对英语翻译进行笔译时与口译不同,英语笔译对学生要求更高。也就是说笔译必须遵从:科学、严谨、系统等原则。以科技论文为例,在科技论文中表示许多时,我们应该多用Many少用A lot of,尽管这两种方式都是表示许多,但相对A lot of而言,Many则显得更加专业化。
三、结束语
英语翻译工作对于翻译者书写规范、语法知识、词汇理解等具有相当高的要求,尤其是译者的跨文化转化能力,因此本文针对跨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翻译过程中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和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此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或文明是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拥有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统一整体。(Tylor, 1871:123,转引自陈申,1999)
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可有不同的分类。Allen和Vallette (1977:325)把文化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大文化”指一个 民族对文明的所有贡献如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技术、科学发现和哲学等。“小文化”是一个民族总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政治系统等。具体地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举止行为,包括:人们吃什么,怎样谋生,组织社会的方法,对朋友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语句,必须遵守的制度等。
二、文化教学的孟要性
长期以来,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好语法词汇等知识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数。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试为主导而文化渗透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总结其原因如下:(一)英语教师认为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完成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二)教师缺少合适的文化教学资料,他们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了解得不透彻而且缺少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三)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
然而,高考中亦不乏对学生文化知识及跨文化能力的检测,日常生活中也屡见因相关文化的不熟悉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的教授,还要辅以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不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第五种技能。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Kramsch ,1993:217)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应熟悉我国社会生活,能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教师应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显性教学活动、隐性影响和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Chen, Wang &Cheng, 2004:46)
三、中西文化对比的孟要性
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环境、政治制度、习俗及价值观而导致不同的文化特征。保菲,2007:48)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障碍大多来自于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间差异的不了解。(刘长江,2003:18)
邓炎昌、刘润清(1989:2)指出“由于文化差异,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哄堂大笑;无恶意的话可能会造成不愉快;外国人说的笑话可能会使我们不知所云。”张晓燕(2003:33)认为外国人可以原谅中国人语音、句法等方面出错却不能容忍其文化交际错误。比如,中国人习惯上问的“你吃饭了吗?”,“干什么去呀?,”“你多大了?,”“结婚了吗?”等问题。会使西方人感觉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因此“增强高中学生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理解认同的最有效的时期。"(Robinson,1985:48)
四、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
近年来,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和教师就文化教学的策略作了研究,提出诸如“文化胶囊”、“文化申”、“文化同化”、“文化插曲”、“文化岛”等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对某中学高一两个班(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了研究。控制班沿用任务型教学法,实验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运用测试、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两种文化对比的方法如下:
(一)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中西对比。
比如第五单元涉及电影,笔者为学生放映了《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夜宴》、《天下无贼》、《侏罗纪公园》、《大白鳖》等中外电影。同时组织学生对张艺谋、冯小刚、Steven Spielberg}成龙、章子怡、刘德华、Meryl Streep .Keanu Reeves等中外导演和演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第十二单元涉及文学艺术,笔者引导学生就达芬奇、樊高、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外著名画家的人生经历、著名作品及绘画风格等进行了比较与对比。
总体来说,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主要用于新单元的导人并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其宗旨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鉴赏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跨文化意识。
(二)每两周进行一次中西文化对比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中西词汇、习语、习俗的比较。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说英语国家的人们交流。
(三)为学生放映中外名著名片。
如《乱世佳人》、《出水芙蓉》、《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卡萨布兰卡》、《哈里波特》、《与狼共舞》等。其宗旨是向学生呈现直观的中西文化材料,强化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Herbert (1989:582)指出“适当选择使用电影录象,能潜在地提供目标语言及文化的深层知识,这仅次于与目标语言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关键词]伊朗文化;伊朗文学;伊朗朗电影;文化交流;“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16-02
中国和伊朗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公元前2世纪开通的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对波斯文明的探究自古就没有中止过。1971年,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之后,两国高层互访增多,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2013年,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6年1月,访问了处于“一带一路”中转站的伊朗,中伊关系翻开全新篇章。随着两国关系的稳步发展,我国学者对伊朗的研究也渐趋广泛、深入,中国的伊朗学研究蓬勃发展。
一、关于伊朗文学的研究
对伊朗(波斯)文学的研究始终都是我国伊朗文化研究的传统和重点所在,在上世纪未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里,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伊朗文学作品和一系列研究伊朗文学的论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自本世纪初起,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学界加大了伊朗政治、外交关系等的研究力度,而对伊朗文学的研究有所减少。
㈠对伊朗作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
伊朗的古典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仍是近年伊朗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如林姝的《一路荆棘,一路阳光――中的悲伤与美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专刊)介绍了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伟大史诗《列王纪》反映出的悲伤基调和人物及语言的优美。魏丕植的《读鲁米》(《黄河之声》,2013.10)介绍了波斯大诗人鲁米及其诗歌。王汝良的《在中国》(《东方论坛》,2014.5)认为,《阿维斯塔》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宗教、神话学、历史学、文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对其译介和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广阔的空间。穆宏燕的《主线故事探源》(《国外文学》,2015.1)分析了《一千零一夜》主线故事从印度到波斯再到阿拉伯的发展演变轨迹。
当然,对现当代伊朗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想的研究也是近年伊朗文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穆宏燕的《两大奖项与伊朗新世纪小说》(《外国文学动态》,2013.6)对获得古尔希里文学奖和贾拉勒・阿勒・阿赫玛德文学奖的新世纪伊朗小说进行了梳理。《20世纪的伊朗女性解放思潮与女性诗歌》(《职大学报》,2015.3)论述了伊朗几位女诗人在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为20世纪伊朗诗歌的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武磊磊的《赫达雅特研究在中国》(《雪莲》,2015.21)对伊朗著名小说家萨迪克・赫达雅特的生平概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现状也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㈢中国文学与伊朗文学比较研究
中伊两国的文学都非常发达,这就使得文学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以及互动。张广兴的《酒里人生――李白饮酒诗与欧玛尔・海亚姆饮酒诗比较》(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探讨了李白与欧玛尔・海亚姆饮酒诗思想内涵的异同,并从跨文化的角度探析了其异同的原因。韩文慧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对的影响为例》《昌吉学院学报》,2013.1)将波斯英雄史诗《列王纪》与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进行了比较,指出《列王纪》对《玛纳斯》在外部结构的谱系式与内部结构的悲剧意识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李丹的《从波斯文学中的儒道精神内涵看文化的相似与沟通》(《学理论》,2012.3)指出从中世纪波斯两位作家海亚姆与萨迪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子。作者认为这种文化相似性是个体思维发展的共同之路、现实政治的被动引导以及两国文化的客观交流等因素所导致的。
㈢对伊朗文学名著翻译的研究
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代表作《鲁拜集》,因英国学者菲兹杰拉德的英译而闻名于世,“五四”时期经、郭沫若等人的译介传入中国。90多年来,《鲁拜集》的汉译层出不穷,它所引发的关于诗歌翻译的讨论也经久不衰。邵斌、缪佳的《互文性与诗歌衍译――以菲茨杰拉德和黄克孙翻译为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王一丹的《跨越东西方的诗歌之旅――从(鲁拜集)的最初汉译看文学翻译成功的时代契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张建伟的《主要译本比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9)等论文对《鲁拜集》的各种译本及诗歌翻译的相关理论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二、关于伊朗电影的研究
伊朗电影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和几代电影人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品频频在世界各主要电影节上获奖,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伊朗电影现象,引起中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㈠对著名导演及其作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朗影坛涌现出贾法・帕纳西、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等一批优秀的电影导演,他们为伊朗电影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我国学者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唐灿灿的《从遮蔽到解蔽――解析马基德・马基迪电影的叙事方法》(《电影评介》,2014.17)用存在主义理论从叙事角度解读了的马基德・马基迪电影的叙事方法。梅云慧的《贾法・帕纳西・节制的现实主义大师》(《电影文学》,2015.1),结合帕纳西的生平经历及电影作品,探讨了隐现在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元素。《往返运动中的旅行者: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电影新作》,2014.1)论述了阿巴斯导演利用往返运动的主题深刻反思了伊朗现实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个体的生命哲学。
㈢对某部电影作品的多角度研究
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2011~2012年大放异彩,斩获了包括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40多个奖项。我国学者撰写了大量论文,从电影的主题、拍摄手法、叙事风格等多个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述,仅中国知网收录的就有40多篇。如唐灿灿的《“私欲”与“道德”的博弈――论中宗教力量的镜语表达》(《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5),王向辉的《西敏的离婚诉求――从看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朱自然、唐科霞的《浅析电影(一次别离)叙事中的新现实主义色彩》(《环球人文地理》,2014.14)等。
对其他电影作品分析的论文也有一些,但数量上远远少于《一次别离》。如赵鑫、黄兵的《寻找与希望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读解》(《电影文学》,2012.24),黎燕敏的《电影(天堂的孩子)的叙事艺术》(《电影文学》,2012.14),张爱民的《残酷与爱的双向书写――(背马鞍的男孩)评析》(《名作欣赏》,2011.17)等。
㈢中伊电影作品比较研究
中伊电影作品的比较研究,既有具体电影作品的比较,如肖鹰的《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与的比较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3),张金尧、韩天棋的《文化背景和美学修养的比较一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中国电影(亲爱的)为例》(《电影评介》,2015.21),唐仁跃的《真情摹写与矫情错位――和之比较》(《当代文坛》,2014.3);地有类型电影的整体比较,如王春鸣的《伊朗与中国的儿童电影叙事风格比较》(《电影文学》,2013.19)。
三、关于中伊文化交流的研究
丝绸之路的打通为两国文化的接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从政府到民间,从双边到多边,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检索的结果来看,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以中伊文化交流为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是田鸿坡的《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2011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李巧茹的《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2013年湖南师大硕士论文)和张欢的《元至明初中原地区与伊斯兰地区文化交流状况研究》(2013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前者回顾了中伊文化交流的历史,论述了交流现状,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对交流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后两者则论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和伊朗进行文化交流的情况。
还有论文对中伊文化交流的成果进行了研究。如余朝霞的《元代青花瓷器的伊斯兰风格》(《中国陶瓷工业》,2012.3),认为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是中国文化与波斯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穆宏燕的《中国宫廷画院体制对伊斯兰细密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回族研究》,2015.1)阐述了中国宫廷画院体制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到的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林梅村的《波斯建筑艺术巡礼――2012年伊朗考察记之三》(《紫禁城》,2012.7)结合中国考古发现与在伊朗的实地考察,介绍了波斯建筑艺术及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际中出现的言语障碍也不断增多,产生障碍的原因除了语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障碍。因此,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章讲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播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小,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交往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具备全球视野,意识到国际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的这种变化使外语教学的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教师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我们以往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跨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主要是外语,语言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往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注重训练学生外语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完全没有注意到要培养学生其他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不改变想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优秀的外语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面,特别强调语音、词汇、巨型、语法等内容的掌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语言形式的讲解、文章的分析、应试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而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使得我们的很多学生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无法真正做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日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副语言(沉默、话轮转接、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皮肤颜色、体毛、气味、衣着、化妆等)、环境语、校园非言语交际(教师的仪表、课堂内外师生的非言语交际等)等。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如西沃德(seward)在他的著作japaneseinaction(1969)中写了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一天,一位日本女导游带着20来个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在某地游览。导游伸出手臂,向远处的美国游客做了一个日本式的手势,示意他们过来。结果有的人以为导游打发他们走,感到莫名其妙,有的以为导游示意他们去喝饮料,因而准备回头到旅馆酒吧去,还有的人以为可以自由活动了,就四下散开,朝闹市走去。
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还有非语言的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是否理解非语沟通就成了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三、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采取共同学习的模式,采用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等。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培养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进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又是外语教学中的新课题,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真正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等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交际能力并重,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适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2]王秀文,孙文.《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7.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差异
论文摘要:在贸易、文化、政治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曲,所以, 跨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英语教育理当为跨文化教育中的先行者。本文结合相关语言现象来谈所涉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层次以及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跨文化教育概述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所谓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是指横跨两种文化的相关教育活动的总和。其英语同义词翻译过来,还可以表示为“多种文化的教育”和“异文化的教育”等。而换个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而教育的载体便是特定的文化基础,也就是说教育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来讲,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个或多个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衍生不同的教育制度,因此,跨文化教育,就在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
(二)跨文化教育的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并逐步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基于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英语教学措施
在实施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使文化教学取得效果和进展,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充分咀嚼课程中的文化因素
在现有的英语课程设置中,贯彻实施文化教学最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个课程中的文化因素,把文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以精读课、听力为例。精读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从选取的材料中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听力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许多的功能对话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问候、看病、度假、聚会、打电话等等,这些对话本身就为进行得体的交际提供了很好的典范,而且,通过一些真实的社交语境,学生可以更容易掌握一些词的文化内涵。
2.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
(1)角色表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角色表演需要学生创立真实的交际语境,考虑社会文化习俗、与讲话者的关系,评价语言表达与行为表达的得体性。通过此类练习,学生可以主动地认识、感受文化差异,在实践中培养符合交际准则的行为习惯。
(2)鼓励与英美人士交往: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接触,学生在与外教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到西方人士不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也可以学习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
(3)开展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讲座讨论: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和讲座,介绍英美文化的各个侧面内容,并可以对照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通过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3.结合现代化手段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以事实为中心,必须就有关当地的文化等通过授课、讨论、照片、录像带、文献等,使当事人获得必要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原版的英文影片,因为影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他们注意某些文化现象,注意了解和学习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原版小说,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布置几个文化话题,让学生在课余通过因特网等各种媒体收集相关材料,然后开展讨论。
4. 其他辅助教学方法
(1)从当地文化的观点对一些文化现象的原因加以阐明,并指出因为行为方式不同而易带来误解,尤其要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和判断;
(2)树立正确文化观,要对当事者指出自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之后,阐述当地文化的这些特征,从而使其了解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
(3)修正认识上的偏差,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跨文化的研究中。如利用赏与罚的心理学原理,使学习者更容易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做出适当的修正。
参考文献
[1] Hinkel Eli.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关键词] 电影片名;功能目的论;英汉翻译
电影是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被引进中国,译制影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对一部电影的了解是从电影片名开始的,片名就成了电影的名片和广告,[1]因而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对于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译名应着重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观众反应为切入点,认真考虑商业、信息、文化和审美功能,同时做到简明扼要,新颖醒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起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所应遵守的原则不应该是忠实,而是应该按照译文在目的语中的预期功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这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研究所奉为圭臬的忠实观的窠臼,采用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为译制影片做好广告宣传,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下文,笔者将以起源于德国的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以期为译制影片的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者,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一书中,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评价译文的一种新模式,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她把文本功能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三大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信息型文本重在陈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关键在于内容的传达。表情型文本侧重于信息发出者感情的表达,信息发送者将其对现实的感情和态度通过创造性作品传达给接受者,并使用韵律和修辞等手段加强文本的审美效果。操作型文本是有目的地传递信息,通过强化感染作用诱发接受者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2]
费米尔是莱斯的学生,也是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书中提出的“功能目的论”成为该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功能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1)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但是翻译的意图性未必体现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图,而是体现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所要达到的意图,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的目的,规定翻译要求。(2)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意图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都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做到语内连贯,即译文能被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和译文间应保持语际连贯一致,这同传统译论的忠实观类似,但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3)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合适,而不是等值。合适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即在目的语中所应达到的要求。[3]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功能学派虽然把文本的功能分成三个主要类别,但是也强调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一文本同时表现为多种功能,只不过各种功能的主次地位有所不同。电影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影视片名必然是以感染功能为主、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为辅的功能特点。
(一)感染功能
电影片名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广告,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诱发人们去欣赏电影的具体行动,达到增加票房收入的目的。当今时代,电影业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题材的电影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看国产片,也可以选择看欧美片;既可以看爱情片,也可以看谍战片,等等。越是时间有限,选择余地越大,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就越明显。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感染功能的前提,换句话说,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是建立在对电影内容的准确传达的基础上的。电影命名有多种方法,有的以人物命名,如Bathing Beauties; 有的以地点命名,如Titanic;有的以情节命名,如A Walk in Clouds, 等等。无论哪种命名方法,都对电影内容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让人们从某一角度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三)表情功能对于电影片名而言,表情功能虽然不居主要地位,但是也不可或缺。因为没有真情实感的电影片名,不可能感动人,更谈不上诱发具体的行动。如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以孩子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对母爱的渴求,感情真挚,很容易打动人们的同情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难以遏制欣赏电影内容的冲动。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既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更是涉及跨文化交流性质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涉及中外文学艺术审美观的比较与汇通。要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具有学贯中西的文化涵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和影视翻译的目的,审慎处理电影片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诸方面的差异。译者应灵活采用各种策略,在忠实于影片艺术价值的同时,又极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一)措辞新颖以制造悬念
新颖的措辞既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情节内容的不落俗套。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推敲用词,选择新鲜的字眼,达到制造悬念、渲染气氛的效果。电影Sister Act若直译成《修女的行为》就缺少吸引力,但是精明的译者却别出心裁把它译作《修女也疯狂》。这个译名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暗示这部影片是超越传统的。修女本是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能够做出怎样离经叛道的疯狂之事呢?同样,电影Blood and Sand若直译成《血与沙》就显得有些平淡,但是《碧血黄沙》这个译名就很新颖。我们纳闷为什么血会是绿色的?同时,黄沙又让我们想到宽广的沙漠。我们会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去欣赏在辽阔沙漠里发生的震撼天地的战争。
(二)萃取精华以提示核心内容
有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非常简单,因为英美人对文化背景的熟悉,会对片名的暗示一目了然,但是直译成汉语就让观众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影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充实到题目中,使翻译成汉语的电影片名更好地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Ghost直译过来就是《鬼》,就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部类似于《画皮》的惊悚片。但是这部片子一点也不恐怖,而是讲述了一段一对恋人虽阴阳隔世仍痴痴相恋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把片名译作《人鬼情未了》十分巧妙,一方面,这个译名准确提示了电影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造成欣赏电影的冲动。Cleopatra是以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的名字命名的电影,直译就是《克莉奥特拉》,但是中国人极少有人知道这位女王,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译作《埃及艳后》,既提示了片中主角的身份,也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三)深挖内涵以促进文化交流
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用词简单,似乎一看就懂,但事实上,简单的文字背后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应按字面直译,而应在理解其深刻意义的情况下灵活处理。Seven是一部美国惊怵片。一个自认为上帝的杀人狂按照天主教的七条死罪的惩戒教令杀人,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故事在第七天的下午七点结束,可谓“七”是故事主线。如果把片名按照字面直译为《七》,恐怕连天主教徒要想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颇费思量。把它译作《七宗罪》着实高妙,点名了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主要的宗教寓意,让人一看就知道电影内容和有关。类似的还有First Blood,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说的是“第一滴血”,也确实有人译作《第一滴血》,但是这种译法给人一种血腥和暧昧的感觉。实际上“first blood”是英文习语,意为“首战告捷”,因而译名《首战告捷》既做到了题目与内容的统一,也增强了电影的正义之战的味道,可谓精彩的译名。
(四)套用名句以提高艺术品位
影视片名的翻译中,如果能够套用文学作品的名词名句,会给人一种很有文学品位的感觉。奥黛丽·赫本曾主演过一部影片My Fair Lady,中文译名为《窈窕淑女》。这显然是套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使人们看到这个片名就明白影片的爱情主题,更主要的是这样的译名有高雅脱俗之感,很有文学艺术品味,相比之下,《我可爱的女人》的译法就颇为拙劣。同样的例子还有The Rocks,如果直译就是《石头》,看不出什么意思来。但是套用中国成语把它译作《石破天惊》,既铿锵有力地准确反映了影片内容,又以艺术魅力造成了悬念,很有吸引力。
四、结 语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识别标志,有着很强的广告宣传的作用,成功的影片译名对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要翻译好电影片名, 就必须在了解电影情节和目的语观众文化习惯的基础上,用新颖的措辞制造悬念,从电影内容中萃取精华提示核心内容,要深挖影视内涵以利于文化交流,套用名句提高艺术品味,从而使译名“兼具艺术欣赏性和文化传播性”[5], 不可随便地硬译、死译。否则,不仅不能传达电影应有的强大艺术魅力,而且误导观众,不利于文化交流,不利于影片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朴哲浩.影视翻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5.
[2] 张美芳.文本功能分析模型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02.
[3] 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46.
[4] 乔晓红.试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A].马志勇.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论丛[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