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军行古诗范文

从军行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军行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军行古诗

第1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最近读到王昌龄的《从军行》,不禁感叹一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仅仅几句,我读完却有种豪气冲天的感觉。第一二句写出其起千里广阔的地域,青海湖上连绵不断的雪山,而在尽头却是荒漠中的一座孤城,与孤城遥遥相对的便是玉门关。看着西北边塞的荒芜,免不了心生悲凉。

第2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然而昔日辉煌的楼兰现在何方!随着千古诗篇遗留下来的异域风景却一去不返;随着妇孺口传熟烂于心的经典名称却淡漠人海……怀缅历史,楼兰如流星划天际连一抹痕迹也未留下,一土,换取一世繁华。

是什么掩埋了它?

是战争频繁,狼烟四起。多少战争在楼兰爆发!多少硝烟在楼兰点起!多少尸体在楼兰倒下!多少森林,多少田野,多少草原成了战场!多少沼泽,多少湖泊,多少河流被战争的尘土掩埋。

是什么掩埋了它?

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岑参的诗篇告诉我们:“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平沙茫茫的大漠,狂飙卷地的塞外,白雪皑皑的天山,飞沙走石的走马川。怎么容得楼兰在此风光长久。

资源匮乏的楼兰能支持一个繁华的民族吗?早在前期,楼兰是一个水草丰茂,树木丛生的地域。然而不加以珍惜再大的一个数目也会如银河九天一落千丈的!尼泊尔也是个例子。

第3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古诗是诗人的心境和周围的情境交融而成的一种意境,是诗中的感性形象,要读懂一首古诗,需要学生们通过感性认识去慢慢体验。古诗的意境千姿百态,有的委婉、有的悲凉、有的雄伟、有的豪放,各不相同。在小学的古诗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创设古诗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充满诗意的古诗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喜欢看动画和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古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通过做成一个动画课件,再配上音乐对白,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从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在教《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可以引入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探究好奇心;在教《所见》这首古诗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相关森林美景的视频,让学生在潺潺流水、悠悠短笛声中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和作者的意境;而在教学《锄禾》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去描绘古诗所展示出来的画面:炎炎如火的太阳、弯腰耕作的农民,旁边碗中装着的米饭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描绘,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锄禾》所要表达的“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和意境,和作者之间产生心灵感情的沟通与交融。

二、品味语言

古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形象生动、简单精辟,往往一个字就可以带给人心理上的震撼。而通过品味古诗中的语言,可以很好地体验古诗的音乐美、韵律美、语感美,对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感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诗的音乐美体现在其文学样式上,它讲究韵律和平仄交错,具有优美的乐感和旋律。例如:《清平乐村居》一诗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小、草、好、媪”互相押韵,“东、笼、蓬”互相押韵,而且平仄相对,很好地展现了古诗词所具有的音韵美。其次,还应该品味古诗词语言的精炼美。由于诗词的字数和格式一般都会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作者在创作诗词的时候,对于每个字每个词都会仔细斟酌,用词非常精准,诗中的一字一词往往都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例如: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写到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句诗中,一个“绿”字把春天的气息一下全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感受到江南一派绿色的气象,同时又通过“变绿”赋予了这句诗无限的动感。通过对这些古诗精妙词语的品位,就可以深切感受诗中蕴含的意境、韵律。

第4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对比鉴赏是阅读鉴赏考查的一种常见方式,从命题所给材料看,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两首课外诗词的对比鉴赏;另一类是课外诗词与课内教材所学诗词的对比鉴赏。如2006年全国卷Ⅲ,“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2015年全国卷Ⅰ“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诗词的对比鉴赏与单首鉴赏在考查角度和能力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对比鉴赏扩大了考查的容量,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加深入,尤其是与课内教材中的诗词勾连,代表了一N新的命题趋势,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考试大纲》对古诗词考查要求有二: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单首诗词的鉴赏一样,古诗对比鉴赏的各种题目也是根据这一要求来命制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诗词鉴赏的题型分为以下几类去应对。

一、形象对比类

侧重于从诗歌形象对比角度来考查,对比用了什么形象,对比形象特点的异同点,对比形象塑造上的手法的异同点,对比塑造形象的各自目的。如“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本词结尾“独立渔翁满江雪”与柳宗元《江雪》中的形象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在解答这类型的题时,首先要找准相关诗句;其次推敲相关诗句,把握形象的特点;再次,把握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包括对比、衬托等),视、听、嗅、触觉等的描写的差异。最后要结合全诗弄清塑造形象的目的,按照题干的要求,去规范答题,做到有问必答,不问不答。

二、语言鉴赏对比类

从鉴赏语言角度设题,包括对比用字优劣差异的炼字类的题目,对比语言的整体风格差异类的题目。如“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这首诗与《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语言风格上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对比炼字类的题目关键不是说出哪个字用的好,而是要说出好的理由。炼字类题目答题角度一般比较固定,如字义角度,修辞角度、情感角度等。对于整体语言风格的对比,一定要清楚诗歌中常的见的语言风格,如平实质朴、绚丽、含蓄、幽默、多运用口语等。分析整体语言风格时一定要结合相关诗句,不可泛泛而谈。

三、对比表达技巧类

与单首诗词鉴赏一样,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也是对比鉴赏考查的一个重点。可以考查表达技巧相同点,也可以考查不同点。如“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两首作品后半部分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答这类型的题目一是要理解和掌握具有对比意义的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的不同(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写景角度的不同(想象与写实、空间角度、色彩角度、感官角度),叙事技巧的不同,结构章法的不同等等。二是要结合诗句准确判断具有对比性差异的表达技巧,这是关键和难点。三是按照表达技巧类题型的答题步骤,规范答题。一般思路为用了什么技巧、如何用的这种技巧、用这种技巧的好处或目的。

四、对比思想情感类

对比思想情感是诗词对比鉴赏考查的又一重点。如“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两首作品后半部分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从三个大的角度:1.关键词、关键句角度(很多关键词,看似描写景物的,其实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古诗词往往有固定的章法,前面写景、叙事,结尾议论、抒情。对于大多数诗词,结尾就是关键句);2.分析意象角度(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的感情往往是固定的。多个意象放在一些,情感会更加明显);3.注释中的写作背景角度。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

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 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1)本词上阕“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与刘禹锡写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同。请具体分析。

答:

(2)本词结尾“独立渔翁满江雪”与柳宗元《江雪》中的形象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与《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语言风格上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闺思

史达祖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中吕】 山坡羊・闺思

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注],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注]小琼姬:美丽的小丫头。

(1)这两首作品后半部分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第5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作品中浓缩的精华,是优秀文学艺术的典范。但是,高中古诗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渗透的意识,只要执教者能细心挖掘,手中教材所能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高中古诗文可以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面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国学经典、“优秀文学艺术(手法)、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历法纪年、法律刑罚、官职升降等。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1.优秀文学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本纪》就极好的体现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运用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等,把历史人物项羽刻画得丰满传神,史学见解、文学功底让人叹服!

2.优良传统美德

必修五中《陈情表》和初中篇目的《出师表》代表了我国古人最传统的两大情感――至忠和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密码,是优良美德。《离骚》中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3.优秀个人品质(民族精神)

优秀的文学艺《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拒绝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渔父》中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治学勇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太白的飘逸洒脱、铮铮傲骨;《唐诗宋词选读》中《从军行》里大唐书生毅然投笔从戎、渴望杀敌立功、扩大疆土的大唐民族气魄,这些都是蕴藏在作品里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

4.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必修四《季氏⒎ヲ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更蕴含了我国古代圣贤孔孟独到的政治理念、思维和智慧。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坚定推行“礼”和“仁”;孟子则针对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论说。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追求,这也是我国古人独到思维、智慧的渗透。

5.等

必修一《赤壁赋》和《唐宋家散文选读》中《后赤壁赋》里以苏轼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世界里遭遇“入世”困惑而前往佛道两教寻求“出世”精神解脱,进而能够融合儒释道于一身的特殊现象,这也是我国古人的最好体现;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涉及到古人重阳节登高作赋、插戴、喝酒的民俗习惯。《项羽本纪》中“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滑稽列传》里优孟用讽谏的方法建议楚庄王对他的爱马“请以人君礼葬之”。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民俗礼仪的涉及。

二、实施文化渗透的途径

“渗透”不是“灌输”,不是“填鸭”,是合理巧妙地滋养进去。学生不是机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繁重,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最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将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执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渗透”法是可行的路径。

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执教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渗透”呢?具体途径有哪些?颜昌容在其硕士论文里也谈到具体途径有: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该论文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多向性,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横向渗透”和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纵向渗透”。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的“渗透”可以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两大类。

例如,《赤壁赋》里由“壬戌之秋”来介绍我国古代历法纪年――天干地支就属于“直接关联”,这种渗透是最容易把握的。

“间接关联”主要是指运用发散思维,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这能够有效激发师生联想。以《唐诗宋词选读》中《青玉案・元夕》的传统文化渗透为例:

正月十五在古代又称作什么节日?当天晚上人们有哪些习俗?与之相关的名句、谚语、有趣的故事又有哪些?

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涉及到“间接渗透”,需要发散思维的时候,思维导图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已。

此外,归纳演绎、对比式的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渗透”的可行途径。

第6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一、结合背景,把握主题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是为现实而作的。因此要想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必须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生平,以及与诗有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要知道不同作家由于社会地位不同、经历不同,导致生活态度和作品风格的不同。在盛唐代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出现了有意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诗作,如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该诗写出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而杜甫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漩涡。他看到的是动荡不安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备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再看杜甫的诗作,就不难理解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

另外,同一作家因人生道路的曲折变化,诗歌风格和主题思想先后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这首词把我们带入江南那种渔歌唱晚,暮鼓晨钟的美好境界里。一个少女自由自在、活泼开朗、无拘无束又有些调皮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靖康之难后,丈夫赵明诚的去世,南渡以后,李清照辗转逃难。这一系列事件,让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作品的主要内容也多书写对祖国的忧虑和流落他乡的痛苦,爱国之情很深。

这一类诗歌教学,需要比较详细地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二、品味语言,体悟诗情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例如,杜甫的诗堪称古典诗歌语言的典范,足以说明诗人在诗歌语言锤炼上所下的工夫。《春望》中头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所在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作者寄情于物,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气氛。

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读马致远的《秋思》应抓住曲眼“断肠人”三字,由景入情、层层深入地去感悟抒情主人的无奈和在困境中挣扎的痛苦。

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找准诗眼,抓住重点词语对诗歌进行突破。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悟诗歌语言营造的感情境界,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享受。并且在平时作文时要求学生做到注意遣词造句。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不是意象,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是意象,因为它是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诗意追求的象征。那么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把握比较困难。我觉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注意比较归纳诗歌中的具体事物所蕴涵的感情。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杨柳岸的残月而不是别处的”,要理解词人写此的原因,关键就要理解“柳”的意象。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都有“柳”,比如,“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古诗文中常常有表达共同感受的意象:“月”往往寄托着思人、思乡之情。“朝露”“流水”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日暮”“夕阳”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焦虑,“杜鹃”的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有意和无情,……无一不具有特定的含义。

但是有些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歌里表达的感情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同是杜甫笔下的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饱含了诗人的血泪,表达的是几多哀愁,倾诉着人世、生命的感怀,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花”则透出诗人获得暂时宁静与幸福后的喜悦。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讲述的忧愁无法排遣,人生青春的易逝。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启发学生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感情。

第7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关键词:古代诗词;记叙文;审美空间;作文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号:1673-9094(2017)05B-0041-02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常读常新,更多的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审美空间,为读者第二次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语言表现力更强,诗人创作时给读者预留的审美空间往往更大。当下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状况堪忧,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习作缺少一种独特的“韵味”。那么,这种“韵味”如何获得呢?我们可以借鉴诗歌的写法,为记叙文写作留足审美空间,并以此来提升记叙文的“韵味”。

一、闻声识人――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叙文写作,塑造人物形象尤为重要。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塑造人物的基本技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多数学生能够对人物进行精细的、典型的刻画,形象地把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很多时候读者在仔细品读后会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也就是这“一点”,让作文未能达到上乘佳作的境界。

到底少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几首诗歌,思考一下诗歌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例如韦庄《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人抓住了江南女子肤色“白皙”的特点,以点带面地写出江南女人之美。诗人先写酒家之女似月般美好的总体印象,再腕白皙似“霜雪”,十个字便传神地从一面一点两个角度刻画出美人的韵味。“皓腕”这一细节引发了读者无尽的联想,酒家女的美深深印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中。我们阅读之后,似乎没有看清她,又似乎看清了她,这便是诗人的高明之处,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能够根据审美的特质去无限地填充并补全酒家之女的形象。再如,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贺铸《青玉案》中的“凌波不过横塘路”等等,都是运用这种方法来描绘美女,这样的例子在古代诗词中比比皆是。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可能发生了变化,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作者在创作时要留下足够的审美空间,这样方能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景中藏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少学生在记叙文中的抒情常常是无病,他们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脉络,而是全方位地暴露甚至硬塞给读者,而读者却不一定认同。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脉络?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诗歌的写作方法。例如,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本诗的起句便写了诗人乘船到东溪去看水,到了东溪,登上孤屿,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得留连忘返。中间两联用“野凫”“老树”“蒲耳”“沙石”四个意象写出东溪景色的“美”与“闲”,推己及物,物我两忘。尾联中的“情虽不厌住不得”是直接抒情,而“薄暮归来车马疲”便是以景结情。薄暮催人归去,车和马也劳顿了一天,既传导出诗人公务缠身不能久留的无奈,又体现了其东溪赏景的闲情逸致。“薄暮”和“疲”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穿透力,读者能与诗人形成精神上的共鸣。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高高秋月照长城”、明代诗人杜庠《赤壁》中的“荒矾鸥鸟满烟芜”等等,都是在结句中“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以此来拓展诗歌的情感意蕴,把有限变成了无限。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的手法,有时候比直抒胸臆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喻的情韵。记叙文写作也应如此,有时候不直接言说所表现出来的意蕴可能更加广阔、深厚,真正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跳跃叙事――拨弦转轴三两声

第8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敦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饱含着历史文化底蕴。地处敦煌的学校有大漠自然风光的濡染,西域边塞文化的熏陶,深厚历史文学的传承和浸润。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敦煌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运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一、实地观赏敦煌大漠风光,体会西部顽强不屈的生存精神

敦煌,是中国西部大漠绿洲地貌的典型代表。戈壁沙漠苍茫无限,绿洲翠玉镶嵌,森林如彩带飞舞,雪山巍然遥挂南。鸣沙山月牙泉,沙水相拥相偎,同生共存,构成了敦煌的沙漠奇观,令人回味无穷。海市蜃楼增添了奇幻神秘的色彩,雅丹地貌,鬼斧神工,叫人叹为观止,是大自然留在敦煌黄沙中的又一杰作。

“沙漠英雄树”胡杨,它能经受沙暴狂风、干旱盐碱、严寒酷暑的打击而顽强地生存,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骆驼刺、沙柳、沙棘等和胡杨一样,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地抗争,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地拼搏,在严寒的隆冬坚强地屹立。这些共同孕育了西部人不畏,战腥风、斗血雨的精神意志。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欣赏,收集与阅读资料有关的图片,或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画,并作以记录和介绍,阅读课上,分主题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栽培,摄影,攀登,综合地理、生物、植物、美术等学科知识,体会西部大漠戈壁环境以及敦煌人的顽强不屈的生存精神。

二、阅读历史,实地考查,体会敦煌丰厚的西域边关文化

敦煌是西域文化、边塞文化、大漠文化、藏传佛家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族儒家文化等的融合交汇点。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敦煌这块热土曾经孕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历史人物:英勇善战的将帅张奂,名垂青史的“草圣”“亚圣”的著名兄弟书法家张芝、张昶,首次在敦煌建都的国王李,收复河西荣归大唐的将军张议潮,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常书鸿樊锦诗……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各领,建功立业,都曾为灿烂辉煌的敦煌历史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阳关、玉门关和汉长城声名远播,令人心驰神往。它们都是敦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千佛洞”莫高窟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它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的精髓,在国际上由此而兴起了一门显学――敦煌学。

面对如此浩繁的历史文化,实施语文校本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敦煌的历史文化典籍,可以走进敦煌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请有关专家讲解敦煌的历史,网上搜集敦煌历史资料,深入思考探讨,写出小论文,探讨自己对敦煌历史文化的感悟和见解。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三、收集有关敦煌的古诗文,分类整理古诗并鉴赏

古典诗文里描绘与敦煌有关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如唐代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种幽怨凄凉的别绪,牵动着人们的心弦,使人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类似的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的《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苏轼的《阳关曲》“使君莫忘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学生的归纳筛选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校本课程可以组织学生整理与敦煌相关的古诗文,并按内容分类,然后装订成册,写上自己的赏析。在此之前老师可分发给学生分类,如写自然景物的、抒发离情别绪的、表达失意悲愤的、表现领悟人生的、表现豪情壮志的等等。学生整理好后,然后在阅读课上评析交流。

四、观看名著影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敦煌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沉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影视资源地,著名的敦煌影视城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第9篇:从军行古诗范文

1. 龙马精神:喻指健旺的精神,一直延用至今。据《周礼》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六尺以上为马。”看来只有那些身高体修者才有资格称为龙马。公元前3500年前的红山文化(内蒙古赤峰地区)中有一种玉龙(如图一),其带鬃毛的头可能就是以马为蓝本。

2. 天马行空:最初的意思是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天马”之名,可能源自《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大宛汗血马,名曰‘天马’”。陕西茂陵出土的鎏金铜马(如图二),是珍贵的汗血宝马的形象,学者郭物在《中国古代战车战马》中推测:“中国的家马是商代晚期突然出现的,其来源可能与欧亚草原西部文化交流有关。”

汉代人还以想象力在天马的身上插上翅膀,更加凸显天马行空的速度和神姿,名之为“翼马”。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有研究者认为应当取名“飞燕骝”, 因古代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紫燕、赤兔都是指良马。

3.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为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形容话说出之后,无法再收回。为什么要驷马去追?自然是四匹马拉的车牵引力大。《诗经》有云“驷

孔阜,六辔在手”,意为毛色似铁的四匹好马,由六条缰绳拉着。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复原图(图三),就是四匹马拉着一辆车。据《汉书》记载,秦朝时已为驷马奔跑修建了宽阔美丽的高速公路。“车同轨,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古代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为“一乘”,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千乘之国即诸侯国。贾谊在《过秦论》中议论“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就是说秦统一了全国,并以兵车数目说明其军事力量强大。

4. 南辕北辙: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这里的“辕”是车杠,后端和车轴相连;“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以“秦皇陵二号铜马车”为例来看车的主要结构(图四):

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史记》中记载鸿门宴上樊哙闯进项羽军帐时,项羽喝问是谁,张良回答“此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这是以骖马喻樊哙担任警卫职。

5. 服牛乘马:意即役使牛马驾车。魏晋时期,达官贵人出行时皆乘牛车,至唐、宋时,贵族妇女也常坐牛车出门。陆游《老学庵笔记》曾记:“成都诸名族妇女,出入皆乘犊牛。”图五为北朝时高级牛车。

6. 虚左以待: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古时以左为尊,一般空左位等候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盛赞信陵君礼贤下士,有这样的记述:“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二、 古诗文说“车马”

1. 铁马:指披铁甲的战马。铁甲是对马的一种防护,除了铁质的外,还有皮质的马甲。古诗文多写到“铁马”,如:

(1)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3)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图六为《武经总要》中马披铁甲的结构复原图。史载金兵在进攻中原时,人披铠,马披具装,号为“铁浮图”。评书《岳飞传》及其他史籍中就有岳飞等南宋军民大败金兀术“铁浮图”的故事。

2. 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社会上很讲究马的装饰,常对马的鬃毛精心修剪,留出一垛或三五垛鬃毛,分别叫一花马或三花马、五花马。李白《将进酒》中有名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诗句中的“五花马”,当为良骥。唐代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描写五花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马毛带血汗蒸汽,五花连钱旋作冰。”图七为昭陵六骏之青骓,马鬃呈三花马状。

3. 车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如图八:

这根扶手的横木,好像作用不是很大,可是少了它也不行。古人有用来比喻为人要安守本分,不要锋芒毕露。北宋文学家苏洵在给儿子苏轼取名时特以“轼”字来警戒:“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名二子说》)

4. 车右:指古代车战时,站在御者右边的武士。

古人乘车尚左,但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担任警卫的就站在车右。车右一般选力士,作战时保护主帅,行车遇到障碍时则下车助推。《左传》在记述齐晋“鞍之战”中,晋国主帅克的车夫和车右都有异常勇敢的表现。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