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经济发展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1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融资担保;现状;发展策略

所谓融资担保是融资担保机构为债务人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服务,当债务人在融资活动中无力承担偿还义务时,担保机构需要承担保证责任。融资担保机构在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收取相应担保费用。地区融资担保机构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对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状况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税收占比超过了50%,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人口就业问题,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强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一)信息不对称地方融资担保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融资担保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决定了融资担保机构识别能力能否得到正常发挥。在实际工作中,担保和融资双方往往存在交易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进而加大了地区融资行业风险,让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加大。

(二)信用度低在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中,融资担保机构需要利用机构自身信用向融资机构申请担保,银行等融资机构需要结合担保机构的信用度提供相应额度的贷款发放。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度决定了担保业务的大小。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规模决定了信用担保额度的放大倍数,通常为注册资金的5~12倍。地区融资担保行业自身发展不均衡,一些具有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信用放大倍数普遍较高,一些商业性质的担保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在融资担保审批程序和资金运作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信用放大倍数普遍较低。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中商业性质的融资担保机构占有重要比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行业发展。

二、担保行业的风险

地区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是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广泛存在的问题。目前,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以中小型规模的担保公司为主。这些融资担保公司投资规模小,经营管理模式还不十分完善,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很多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对风险的预测还依赖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而在融资担保业务中,缺乏通过再担保降低风险的意识和手段,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给地区融资机构增加了潜在风险,限制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中,一些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投资规模有限,信用度不高,在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中,这些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处于弱势。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风险全部交给融资担保公司,自身不肯承担风险,金融机构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而使地区融资机构风险过高。因此,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限制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三、担保行业的政策环境

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发展一批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职能弥补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发挥出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行业中的排头兵的作用,引导中小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渐走上运营正轨,从而带动地区融资担保行业规范化发展。

(一)开展授信再担保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地区融资行业实际发展状况,为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解决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问题。政府需要组织创办一些具有政策性再担保公司,将地区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作为客户,开展再担保业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让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信用放大倍数进一步扩大,还能有效分解中小型担保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进而促进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发展。

(二)加强地方融资担保行业扶持力度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对于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政府要积极推进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客户征信资料及与信贷相关的信息实现线上交流。同时,促进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以此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四、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异化现象严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相关立法和监管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在行业监管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融资担保机构开始出现失范行为,挂着羊头卖狗肉,减少担保业务,而将经营方向转向风投和集资方面,谋取短期回报和高额利润。这种失范行为往往会引发地区融资行业发展乱象,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行业监管体系复杂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由省市和自治区实行就地管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以及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力度存在较大关联。从我国地区融资行业监管情况来看,东部沿海一达城市监管力度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也更加迅速,融资担保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也更加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也较高;反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融资担保行业还需要政府给予多方面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公司缺乏抵御风险能力,独立性较差。

五、山西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问题处理

(一)加强地方融资担保行业监管1.采取专业化监督管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与金融行业具有一衣带水的关系,相互影响由密不可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很多程度上是对金融行业风险的分担,实现金融风险转移。我国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监管执行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金融行业监管具有较强优势,银监部门不仅具备较为系统的监管手段和监管经验,还拥有许多监管方面优秀人才。另外,银监会对地区融资担保业务也具有监管责任和义务。因此,可以通过监管机构的优化和整合,采取专业化监督管理提高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加强违规查处力度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在加强监管部门机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的同时,加大对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违法现象严厉彻查,雷霆问责;对具有发展潜质的地区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丛林法则,促进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不愿加强内控,从而确保地区融资担保业务规范、有序,推动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实行信息化管理地方政府对融资担保行业要加大政策方面扶持,针对地区经济不平衡造成的人才短缺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展地区间经验交流与合作,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地区融资担保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在管理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基础上,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对各类融资担保相关信息进行共享,提高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解决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提高担保机构经营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

六、山西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前景

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实质是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分担了融资机构面向中小型企业贷款所存在的风险。首先,融资担保机构具有自身特殊性,是在相关法律和规范的框架下通过机构本身具备的信用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这种特征是一般自然人和法人所不具备的。其次,融资担保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较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民间资本大多介入有限,而融资担保业务又存在较大风险,担保机构风险和业务收益往往不成正比。因此,担保行业发展中常常需要依赖于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才能够得以正常运作。山西经济发展出现一些困难,能为融担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限,对融担行业的经济政策导向、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各类资金的投入程度。

第2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一、浙江会展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1.展览数量和面积大幅增加。据调查,2004年全省各地共举办各类展览345个,几乎每天有1个。其中杭州223个、宁波39个、温州35个,分别比上年增长82.8%、18.2%、66.7%。在所举办的各类展览项目中,冠有“国际”名称的56个,占16.2%,其中杭州28个、宁波12个、温州7个,分别占其办展数的12.5%、30.7%、20%。全年举办展览面积183.23万平方米,其中杭州81.38万平方米,宁波45.37万平方米,温州15.7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2.2%、264.4%、100.3%。义乌、绍兴、台州、永康、海宁等城市37.74万平方米。展会数量、面积大幅提增,成为2004年我省会展业的最主要特点。

2.主要城市展题定位呈现差异化。从主要会展城市杭州、宁波、义乌的展会情况看,规模化路子和以城市功能定位的色彩逐步增加。杭州展题主要集中在书画艺术、教育科技和生活消费类;宁波展览项目中,经贸性展会占比较高,以轻工产品、日用消费品为主;义乌则依托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的优势,以义乌为品牌的展会逐渐增多。总体上看,目前杭州展览的展题比较集中于休闲与生活消费类,宁波相对集中于外向型较强的展会,义乌则借助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的影响力,较好地实现了品牌延伸效应的扩张。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的专业性展会有“中国轻工博览会”、“中国纺织品博览会”、“中国塑料制品博览会”、“中国皮革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已逐步成为浙江会展业中的第二主力梯队。

在我省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会展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展会规模小,秩序差。从展览规模上看,杭州举办的223个展会中,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仅54个,占总数的24.2%;温州展会规模则明显过小,在举办的35个展会中,展览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就有21个,占展会总数的60%以上;与杭州、温州相比,宁波规模性展会较上年有所增加,在所举办的39个展会中,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19个,占展会总数的48.7%。展会规模偏小,说明浙江会展业仍然未能走出重量不重质的怪圈,许多展会仅是凑热闹而已,对会展市场的培育总体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由于会展主办主体复杂又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加上展览业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我省会展市场秩序差乱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遏制,造成了一些会议和展览水平低,组织管理混乱,鱼龙混杂的局面。

二是展馆设施落后。据最新统计,目前杭、宁、温的11个展馆可供展览面积23.7万平方米,单从总量上看,已初具规模,但从总体看,目前省内已建的展览场所大多缺乏统一布局,单体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竞争力不强,多数展馆只具备承办一些低档次、小规模的展览,不具备接办大型展会的能力,即使目前有杭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这样一个可算得上大型的会展场馆,但由于该区域周边商贸、娱乐、酒店等服务配套设施几乎是空白,导致其作为会展中心的利用率太低,只得将部分场馆作为汽车销售之用。展览场所是举办会展的先决条件之一,由于缺少专业场馆,客观上限制了与国际展览业、参展商的合作与交流,影响了展览业的规模发展。

三是与同等城市的差距正在拉大。从生产要素、腹地经济优势、旅游基础设施、法制健全透明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影响会展中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来看,与同处长三角的江苏省会城市南京比较,我省省会城市杭州在智力密集程度、基础设施、经济区位、产业集群指数等方面固然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从城市发展会展业的条件看,杭州与南京的实际差距正在拉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南京会展业排名从上年的全国第10位上升到第5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管理协调方面,南京市会展办实行会展一站式服务,涵盖了市容、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集中办公,保证展会的质量与数量同步发展。杭州得天独厚的会展资源名闻全国,但由于缺乏会展专业人才,能承办高层次展会的企业屈指可数,总体市场运作能力偏弱,加上市场规范不够,大多只能举办低档次的展会,这种状况从根本上制约了杭州会展业的发展。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我省的展会对外推介主要集中于几个传统项目,一些已处于培育当中的展项缺乏足够的宣传推介力度,致使国内外展商和卖家对我省一些极具潜力的展会了解不多,知之甚少,造成展会信息闭塞,知名度长期上不去,结果仅办成一个地区性的展览会。

二、出国参展方兴未艾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国办展在促进贸易等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浙江省出国参展数量和参展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博览会中所占比例比上年均有所上升。据统计,全省外经贸(含贸促会)共组织参加境外展览会项目400多个,比上年增加1倍,出展摊位达到4200多个,成交额22.3亿多美元;浙江企业参加中央部办、商会、协会组织的出展摊位2000多个;企业自行参展的摊位约1000多个。三者相加,全省出国参展摊位共计7000多个,占全国的1/3。

2004年浙江省出国展览的几个特点:

1.企业参展意识强烈。随着出国参展带给企业贸易机会空间的加大,一些参展企业更愿意付高额的参展费,甚至以黑市价购买摊位参加世界顶级展览会,而对当地政府组团参加有摊位费补贴或全补贴,但名气不大的展览会则积极性不高。因而在世界顶级的展览会上,浙江省参展团组阵容庞大,有时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如五金展、汽配展、家纺展、服装展、户外休闲产品展等;另外,参展企业参展知识及参展水平提高,辨别展会的能力增强,由“政府要我出去”变为“我要出去”。

2.出国参展同“走出去”相结合。企业参展的目的由过去的找进口商型向找合作型转变,通过参展扩大出口额;同时,通过参展考察市场设立分公司和找当地市场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已成为有实力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参展的另一个目的。

3.企业对开拓新兴市场心情迫切。由于欧美市场相对饱和,企业对开拓新兴市场热情高涨。企业想参加巴拿马、巴西、中东、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展览,同时对开拓非洲市场积极性很高,但又苦于找不到好的展览会。

三、浙江会展经济发展展望

今后五年要将会展业培育成为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会展业“品牌特色”战略,除继续巩固和发展“义博会”、“消博会”、“西博会”等品牌展外,要充分借助CEPA提升服务贸易的平台和杭州即将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契机,加强与港澳会展机构的合作,同时大力整合会展资源,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集休闲商务、投资贸易、国际采购于一体的会展大区。

1.展览业机遇多于挑战。2006年至2010年,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将给浙江会展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CEPA之后,香港商贸服务业将进一步带动浙江商贸服务的发展,促进浙江市场营销以及品牌战略的开拓,同时香港也能更好地利用浙江制造业的特有优势,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局面。二是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的召开,将极大地提高浙江的国际知名度,推动杭州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三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必将在全国各地掀起发展会展旅游、争创会展旅游品牌的热潮。浙江要主动接轨和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积极开拓奥运特许商品市场做准备,借助会展业大力发展旅游商品,以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对接。四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打造一个长三角的“世博圈”,地处长三角的杭州、宁波等地,将是上海世博会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浙江省毗邻上海,且具有发展会展业的竞争优势资源,有望成为发展区域性品牌展的基地。

2.加快成立展览行业协会。近年来,浙江省会展行业发展迅速,2004年杭、甬、温三地共举办展会297个,比上年增加121个,增幅69%;全省会展经营公司增加到近400家。在会展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法规滞后、人员素质偏低是目前浙江会展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这集中反映在国内展上。商务部虽然取消了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主办和承办单位资格的认定,但展会项目仍是需要审批的,而一些主办单位硬是绕过这道环节,于是展会题材重复频频出现,造成资源浪费,更有甚者,办展货不对板,存在欺诈行为,对我省会展业形象已构成很大损害。因此,要抓紧成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省性会展行业协会,加快制定行业规章,健全协会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增强协会的服务意识和行业自律作用,充分发挥其对本行业的协调、服务和指导功能。

第3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休闲产业

一、假日经济概述

1.假日经济的概念

假日经济是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假日经济属于消费经济范畴,是指人们在节假日或法定假期里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和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它主要表现为旅游消费、休闲购物、娱乐消费等,涵盖了包括旅游业、交通运输、餐饮业、商业、娱乐业、传媒等产业在内的大部分第三产业。假日经济是由各种需求、供给和资源配置所引起的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种拉动消费的经济形态,是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提升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2.假日经济的替代效应

假日经济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节假日的集中消费,替代了很多其他产业的生产、服务和消费活动,产生了替代效应。例如一些管理部门休息不办公、股市休市、企业停产等活动的停滞,这会给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可以对这种替代效应进行解释。时间上的“替代效应”是指商家为了利用集中的休假时间,采取各类手段、方式进行促销,这样会将消费者分散在一段时间的消费集中到假期,换句话讲就是消费在时间范围上的移动变化。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会在假期旅游,这样会产生旅游消费,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有可能为未来的旅游做准备,这就会减少当前这一时期的消费,这也是时间上替代效应的表现。空间的替代效应则可以理解为旅游地区间的替代,如上海的游客到黄山景区旅游,增加了黄山景区的假日消费,但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上海的假日支出,这是不同地域间的替代,社会消费额的增长变化并不大。并且不同消费内容之间也存在着“替代”,个人消费增长的变化不大,严格地说,这不是对内需的拉动,因为并没有对潜在的消费时间和消费市场进行深入挖掘。

二、我国假日经济的形成与现状

1.假日经济产生的背景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1999年9月我国决定增加广大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将春节、“五一”、“十一”3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 7天,于是“黄金周”的概念应运而生。 2007年末,国务院又推行新的休假办法,即保留春节和国庆长假,将劳动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几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这为我国居民休闲娱乐、购物消费、旅游度假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也在时间上为假日经济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2.假日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黄金周和小长假期间,我国各地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等都出现了“井喷式”火爆拥挤的场面,几乎所有的景区景点、商业街、购物店都人满为患,许多商品供不应求。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5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2.7%;实现旅游收入8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0%。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7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9%;实现旅游收入10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更是创造了“多项纪录”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总之,黄金周和小长假的休闲消费模式已经不断走向成熟,近几年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发展态势:个性化、体验式和休闲化的自助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休闲度假、探亲访友的自驾旅游、家庭式自助游和散客式自助游渐渐成为常态。

三、假日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假日经济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消费市场的繁荣,对于经济增长和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何保持假日经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依然面对诸多障碍。

1.短期经营行为给假日经济带来伤害

在长假期间,一些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出现短期经营行为,成为制约假日经济整体繁荣的瓶颈。旅游业作为假日经济的主导行业,主要依赖旅游景点、交通运输、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相关服务部门和设施。由于在假日期间游客数量骤增,游客对于资源、商品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会上的供给,造成供需严重失衡,一些商家为获得利益的最大化,降低服务标准,甚至欺诈、哄抬物价等短期经营行为,严重影响了假日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面对黄金周期间成千上万的游客,各地相关服务部门和设施都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危局,无法保证服务质量,造成游客投诉明显上升,并且严重损害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当整个旅游市场在短时间内需求大量增加,而供给条件仅小幅暂时性地增加时,市场为了达到供给平衡,会导致旅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挫伤了旅游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假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4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能源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各个国家对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由于碳基能源的泛滥使用,造成了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出现,能源滥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会受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对传统的碳基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像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还将会继续排放,这给全球的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考验。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西方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我国将继续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非常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依靠以煤为主的传统碳基能源结构,这就使得能源的利用率低下与能源的供应紧张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逐步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以便于能够对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低碳经济发展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程,即使是最先提出低碳经济学的西方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由此看来,中国如果想实现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也一定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短期低碳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将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与困难。

1.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技术创新,然而在我国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

(1)我国较大规模的低碳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于我国政府部门所发放的政府款以及有关国际机构所发放的贷款及捐款,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形成比较稳定及科学的政府投入体系。低碳技术的项目研发缺乏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这就造成了低碳技术研发中资金不足现象的出现;

(2)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且完整的政府支持机制。虽然我国有关机构已经制定并且实施了一些有助于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政策,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这些机构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尚且不够完善,大部分的优惠政策名存实亡,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切实的实施起来。

2.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无法有效地改变能源结构

近些年来,我国的能源损耗持迅速增长的状态,标准煤的消耗从2000年的1.8亿吨已经增长到了2007年的26亿吨左右。根据有关专家推测,在短期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耗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估计到2020年标准煤的使用量将突破50亿吨。我国的能源消耗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煤炭的燃烧大大的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国。由此看来,我国在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极为严峻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析能够很容易的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第二产业依赖性太强,工业发展尤其是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偏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虽然耗能很小,但是我国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所占的比重也很小。在我国工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当中,建材、钢铁、电力以及有色等耗能较大的行业发展过快,造成我国能源利用率过低。与此同时,我国依然存在着许多能源利用率偏低、工艺设备非常落后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受到当地有关利益的维护,使得他们无法停产来调整产业结构,导致一些地区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效率、高消耗和高投入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必须尽快的淘汰这些落后的企业及其设备,优化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并不断的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率。

4.难以消除“锁定效应”的短期影响

虽然我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制造业基地,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近几年来,制造业迅速的发展并且规模得以扩大,但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对一些常规技术的复制。此外,一旦一些大件消费品、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技术和资金大量的投入,它们的使用时间一般都会在十五年以上,而且在使用期间不能够轻易的废弃和淘汰,具有极强的“锁定效应”。由此可知,及时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避免企业技术和资金锁定效应的制约,是目前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种类统筹规划,不断的促进并鼓励企业技术的创新。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对策

通过对我国国情的分析发现,只有不断地将新型工业化推进向前,及时的转变我国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更好的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低碳经济的研究与提出,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更是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及时的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时机,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要求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开辟出一条既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现代化工业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控制碳的排放;(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3)改善能源的消耗结构。详细的来讲,控制碳的排放不仅包括建设生态碳汇,还包括捕获二氧化碳技术。建设生态碳汇是指保护人工湿地与自然环境、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等等,能够从根本上吸收二氧化碳,充分的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碳汇建设更为有效的是二氧化碳的封存以及捕获的技术,二氧化碳的封存及捕获技术已经逐渐的成为当今国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热点与重要策略。

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经济实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从城市经济建设出发,建设低碳城市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所以,要从城市的经济建设出发,对经济发展较快、碳排放量较大、耗能较大的城市进行低碳城市的改建,以控制城市经济发展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目前我国已经打造出一些低碳城市,比如上海,其他城市在建设经济时,要探索出适合本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良好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建设当中,应建立起低碳城市的示范区域。

2.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实施

现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为低碳事业而不断的努力,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技术为支撑的,也就是说实现低碳经济的前提就是低碳技术。因此,我国应该通过自主创新来研究并开发碳封存与捕获技术,开发并应用绿色消费技术、能源再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等,将先进的技术充分的应用在节约能源的工作当中,不断地加强清洁生产以及清洁循环的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确保能源的安全供应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电能的使用方面,应该将包括太阳能、风能等低碳技术推广开来,使人们的生活广泛应用低碳设施,比如环保型农业、清洁燃料等。

3.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正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低碳经济才得以提出,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不断的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建立起有关保护环境的国际交流体系,推进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参与扶贫和环保等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使国际各国之间的环保意识达成一致,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4.建立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

只有合理地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够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出有效的政策与制度,建立起有利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向国外的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切实的展开能源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且科学的能源法律体系,从根本上将能源发展的战略贯彻实施。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快修改及制定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法规,更深层的开发低碳能源,推动我国能源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能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遏制不断增大的能源需求,并且能够通过低碳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和发展,为我国国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地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艳,赵立雨.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低碳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2]曹建华.上海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路径的框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

[3]温小青,葛大兵刘,秋琼,刘爱军.我国小城镇低碳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解决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

第5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形式比较单一,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由最初通过能人带路、邻里互助、亲友联合等方式形成,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1、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农民的专业合作最初是从瓜果蔬菜生产环节开始的,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涵盖农村种、养、加工、信息、技术、销售等多个农业生产及服务领域。

2、经营服务形式多样化。一是产销结合型。这类合作经济组织以企业为龙头,统一品牌、广开销路。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按照农业生产的需要,联合专业大户,建立的生产环节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由过去的以服务型协会为主逐步向产销结合的合作社转变。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效应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技推广、农民增收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了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经营带来农村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和过度分散的局限性,不利于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通过股份化、合作化的形式把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使农民真正拥有了长期而有保障的收益权。

2、推进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建设,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增加。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技术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实行股份合作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折股量化,参与分红。无论是承包者、集约经营者,其收入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3、有利于破解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难题,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合作社的规范运作,从盈利中利提取一定的公积金、公益金,用于村域公益性事业和福利的支出,可有效的缓解村组集体经济不强、农民不富的问题。

三、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措施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产物,是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促进农村生产组织化的有效手段,针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金融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促进其迅速做大做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

1、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多方面力量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一是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项发展基金或担保基金。二是完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考核机制。促进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三是提高金融信贷风险补偿比例,提高银行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办法,让农民的土地承包使用权能在规范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市场化运作。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使用权收益。对市场化程度高、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可积极探索承包权的抵押,方便农户取得必要的贷款,实现弱势群体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变革。

2、推进金融创新,建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贷支持的灵活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大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宣传。二是积极引导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和信贷产品。三是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列为信贷优先支持的对象,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贷款利率适当优惠。

3、正确处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第6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89—02

一、2012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2012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幅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3.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4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2:37.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1.9%和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711元,同比增长9.9%。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黑龙江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0.4亿元,同比增长30.1%,2012年年初以来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工业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地方投资、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快。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2381个,同比增加821个,完成投资3520.5亿元,同比增长24.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2012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5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全年目标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四)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

2012年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增长23.7%。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760万美元,下降72.9%,占全省的1.6%;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增长33.5%,占全省的69.3%;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增长26.2%,占全省的29.1%;

(五)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155.0亿元,比年初增加1827.3亿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811.5亿元,比年初增加1262.8亿元,同比增加19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897.0亿元,比年初增加458.3亿元;中长期贷款5427.3亿元,比年初增加608.6亿元。

(六)市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2012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涨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

(七)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2012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5.0亿元,增长4.8%,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19项,应用技术成果1168项,软科学成果74项。受理专利申请30610件,增长30.6%;授权专利20261件,增长65.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771份,成交金额100.3亿元,增长61.6%。

二、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众多利好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与实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这将有利于推进黑龙江经济全面振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下达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缩短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豁免历史欠税;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理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二)物质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有耕地面积1.8亿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同比增长3.4%,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位置。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13.7亿元,总量同比增加4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猪牛羊肉产量为180.2万吨,同比增长7.2%;禽肉产量为33.7万吨,增长9.0%;鲜牛奶产量为559.9万吨,增长3.1%;鲜蛋产量为108.2万吨,增长2.6%。同时,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就地加工转换潜力很大。黑龙江省共有1918条生态保持良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水养殖、发电、航运、旅游等项目的发展也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从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加,近几年,黑龙江省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消费需求放缓不利于经济后续增长

从消费需求来看,由于国家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2012年黑龙江省房地产投资势头放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再加上油价不断上涨,给汽车业的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09年以来的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大大刺激了家电等行业的需求,但到2012年,此类需求已经得到全面释放,进入了饱和期。综合来看,消费需求减少给经济的后续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资源消耗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压力较大。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重工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矛盾。2012年黑龙江省总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9%,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值的88%左右,而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的67%。因此,在降低能耗水平的压力下,重型化的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冲击巨大。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外需萎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从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累计13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加上2013年23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

四、稳定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要继续提高种植业比重,大力培养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第二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医药技术。降低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型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二)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

切实提高高新开发区向周边的辐射功能,扩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要抓住国际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契机,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外商在黑龙江省投资建厂,带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第7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湖南;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地方经济;现状;策略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有所差异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创造出一批具有专业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不同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化和科研化。因此,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化服务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发展前景继续得以开拓。但是,由于扩招导致的高职毕业生人数大量递增的现实也增加了学生们的就业压力,因而高职院校首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灵活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化,进一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这首先必须在分析湖南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开展。

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基本实现协同

这些年来,湖南省的高职教育在发展深度、发展规模以及发展质量等方面都明显的得到了进步,湖南全省一共有70多所高职院校,全省的14个州市基本上实现了每个地方都有一所高职院校,而根据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南省在“十二五”期间将会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集群达到了50多个,遍布全省的14个市州。当前,大约50%的高职院校都是集中在长株潭地区的,因此,长株潭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占据了整个湖南省的大半江山。按照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关联关系看来,基本上实现的正态分布,高职院校集中地程度基本上可以与产业集群的分部等同。

(二)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较为齐全

目前,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设置上基本囊括了湖南省“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主要产业,有30多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与电子信息工程、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上湖南省的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还是比较齐全的。这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三)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产业的合作

在当下,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与地方经济产业相互合作,实现一体化办学,湖南高职院校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在湖南省的诸多高职院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都与地方区域经济产业的相关部门签订了协议,院校依据企业对于特定人才的要求,开展了广泛的“订单式培养”;有些高职院校按照地方产业的需求更加细致地划分了自己了专业,以便更加有侧重点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而有些高职院校则是直接由地方区域经济产业所创办,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和需要去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进一步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服务的对接之深度和广度。

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行业或者地方与行业共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服务地区的定位。伴随着高职院校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优势,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得到当地政府以及社会的认可,其发展潜力较大。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不但革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化服务的办学理念,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切实根据社会的岗位需求来设置相关的专业,积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只有树立了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够切实按照这一理念标准办学,其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同时也实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价值。

(二)加强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体制与制度管理是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社会化服务转型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有效的实现其社会化服务就必须加强教育体制上的改革,使其符合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得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化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就业以致于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虽然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能够采取各式各样的灵活措施去加强教育的社会化服务,但是很少有从体制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的。然而,适应社会化服务的教育体制,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文化体制是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前提,因此,广大高校应该积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与社会相互衔接的,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来制定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模式;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从新生入学伊始,学校就应该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职业爱好、性格特点以及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对人生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结合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社会、联系人生规划,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情形相互衔接,做到联系实际、目标明确,进一步实现终身发展。

(三)构建社会化服务的教学载体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社会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它必须在最大范围内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带动其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社会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利用各种载体来实现社会化人才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帮助,促使政府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优惠政策,对高职院校的社会化服务加强必要的指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高职院校的宣传力度;其次,高职院校要根据当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要求来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搭建一些实训平台,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学习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和服务相互融合,这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更好推动高职院校社会化服务的进程。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高职院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关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还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左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N].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05).

[2]谢英姿.湖南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3(19).

[3]陈华嵩.新办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产业对接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8).

[4]阚大学,吕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01).

[5]王小艳.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

第8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维都林场

中图分类号:S75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30

1 维都林场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广西国有维都林场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兴宾区位于广西中部,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冬短夏长,光照充足,气候干旱等气候特点。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和红水河穿越过境,靠近南宁、柳州、贵港等市,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在来宾市郊发展林下经济项目,满足来宾及周边地区人民生活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1.2 土地资源

维都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大型林场,林场经营总面积2.79万hm2,2016年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资源面积约388.9hm2,主要分布在雅江、维都、龙凤山、平塘4个分场,其中雅江分场258.3hm2;维都分场104.8hm2;龙凤山分场22.2hm2;平塘分场3.67hm2。

2 维都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2.1 促进维都林场和谐发展

2.1.1 维都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适度开发林下资源来发展林下经济,改变过去仅靠大量砍伐木材、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1],培育维都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

2.1.2 分流林场富余人员

发展林下经济可拓宽维都林场职工就业渠道,分流林场富余人员,促进维都林场社会的稳定。

2.1.3 调动护林积极性

发展林下经济还可调动维都林场职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起到以副养主的作用,进而促进生态林的建设。

2.2 实现维都林场林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对促进维都林场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维都林场林业发展较单一,林下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林业资源的浪费和林业综合效益的低下[2],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实现维都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2.3 提高了生态效益

林下种养相对传统种养模式具有低投入、少污染、高产出的特点,如林下养猪,猪粪可用来发展沼气作为清洁能源,沼渣可作为油茶树、蔬菜、珍贵树种等作物的有机肥料,能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促进林下良好生态循环的形成。

2.4 提高了社会效益

林下种养可在来宾市兴宾区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户及企业家投资林下种养业,对于提高林场经济,增加职工及农民收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宣扬企业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3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模式

3.1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维都林场积极响应广西林业厅提出的“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号召,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模式[3],形成了林下种植模式和林下养殖模式2个模式。当前,林场林下经济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模式单一,发展规模较小。

3.2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模式

3.2.1 林下种植模式

3.2.1.1 林花模式-红豆杉、西洋杜鹃、香茶花、富贵籽

维都林场在雅江分场建立了林花种植基地――维福花卉园艺公司,引进技术种植了红豆杉、西洋杜鹃、香茶花、富贵籽等品种共6hm2。

3.2.1.2 林菜模式-种植有机蔬菜

在维都分场建立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各种时令蔬菜共3.73hm2。

3.2.1.3 林果模式-林间套种柑橘、西瓜、香瓜等果类

维都林场建立了柑橘、西瓜和香瓜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涉及林地面积3.67hm2。

3.2.1.4 林油模式-花生

维都林场号召一线职工利用自营经济林地套种花生,发展林油模式,涉及面积14.87hm2。

3.2.1.5 林木种苗培育模式-桉苗、杉木、格木、红椎、降香黄檀等

维都林场在雅江分场建立了林木种植基地――维林园林绿化公司,引进技术种植了桉苗、杉木、格木、红椎、降香黄檀等品种共40hm2。

3.2.1.6 其他林下种植模式-甘蔗、油茶等

维都林场建立了柑油茶生产基地,涉及林地面积181.2hm2,和利用一线职工自营经济林下发展甘蔗生产,涉及面积132.67hm2。

3.2.2 林下养殖模式

3.2.2.1 林禽模式-林下养鸡

维都林场在良富江林站建立了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涉及面积2.33hm2,重点打造生态鸡品牌。2016年林下养殖土鸡累计存栏4000羽。

3.2.2.2 林畜模式-林下养猪

维都林场在良富江林站建立了林下生态猪养殖基地,涉及面积5.13hm2,重点打造生态猪品牌。2016年年林下生态猪累计存栏1000头。

4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做法

4.1 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

S都林场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于2014年增设林下经济发展办公室,由林下办具体管理林下经济工作,并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积极带领职工发展林下经济,使其成为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4.2 因地制宜,培育适宜项目

维都林场根据本场的自然资源条件,在龙凤山分场、维都分场重点发展林下种植,2016年林下套种花卉6hm2,林下套种各种时令蔬菜3.73hm2、瓜果3.67hm2,林下套种花生14.87hm2,林下套种甘蔗132.67hm2、油茶181.2hm2,林下培育桉苗、杉木、格木、红椎、降香黄檀等品种共40hm2,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依托雅江分场良富江林站5.13hm2林地发展林下生态猪养殖,2016年,猪存栏1000头,依托雅江分场良富江林站2.33hm2林地建立了林下生态鸡养殖,2016年,土鸡累计存栏4000羽。

4.3 搞好宣传,培养示范大户

引导部分职工先行试点,摸索尝试,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积极培养发展林下经济的示范大户,通过成功大户的先进经验及管理技术,引导林下经济向技术好、速度快、效益高的方向发展。

4.4 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

维都林场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林业资源的基础下,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积极大胆引进推广适宜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可持续、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

4.5 利用惠林政策,合理引导维都林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

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惠林政策及上级的扶持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林场职工发展林下赚钱种养业,并通过不断提高种养技术、质量来提高产值,以增加职工收入。

5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表现如下。

5.1 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

目前,维都林场林下经济仅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2种模式,不仅发展模式较少,而且林下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5.2 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先进的种养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经验及林下种植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林下产品营销人才。

5.3 产业规模较小,竞争优势不明显

近年来,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5.4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

由于林业的特殊地理位置,林地都处于偏僻山区,林地比较分散,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才能满足基本发展需要。很多项目都是因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无法开展及推广。

5.5 缺乏活跃的林下经济产品交易市场

由于市场信息缺失,没有专业销售基础和市场渠道,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6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维都林场林下经济起步较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策及建议如下。

6.1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多种林下模式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提高林下经济的社、经济和生态效益。

6.2 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培训管理人员的方式,不断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科学的种、养殖技术。还可通过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

6.3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扩大产业化

通过与龙头企业――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新兴有限公司合作,选择在雅江分场良富江林站建设两个家庭农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的养殖模式,改变粗放、低效的传统养殖方式,带动林场职工发展林下订单养殖。依靠龙头企业的示范与带领作用,推进维都林场的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6.4 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和健全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林下经济

通过增加投入250万元建设2个养猪家庭农场;投入20万元建立林下生态养鸡示范基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此外,还可通过立项,争取政府层面的资金,以此扩大生产规模并提高经济效益,以保证林下经济的稳步发展。

6.5 通过多种渠道打开市场

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林产品和农产品等展销展览会及林场官网《维都林场网站》、林场场刊《维林家园》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打响维都林场林下产品的品牌,提高公众对林下经济建设的认知度,并通过与其他企业在资金、技术、林产品初加工方面进行合作,打开产品销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 结束语

维都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才能做活、做强林下经济,使维都林场职工能在长时期的林业生产周期无收入的情况下,在相对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收益,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及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久、李更新、李学.大兴安岭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J].中国林业经济,2006(78):35.

[2]荣昌友.浅谈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3(2):42.

第9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对策;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69-02

一、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呈现出速度、效益、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态势,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民营经济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8%。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83.3万户,比上年增长3.4%,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71.4万户、个体工商户165.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2.5%;从业人员568.3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23.1万人、个体工商户334.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4%。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994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7.6%,实现增加值466.9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76户,超10亿元的企业有14户。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由2002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6.7亿美元,年均增长9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11%提高到2007年的73%;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由1家发展到24家,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力量。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0 199户,比上年增加了300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20亿元,利税1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和16%。

2.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大量闲置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近三年,我省民营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国企改制,盘活国有资产35亿元,安置国企职工近4万人。通过参与国企改制,有54个民营企业项目获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国债支持,总投资55.2亿元,分别占全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总数的40%和总投资的20%,形成了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活力。

3.是技术创新的活力源泉。我省近些年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全省50%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已有170户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近千户企业实施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300余户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是进一步扩大开发、推进开放的投资主体。我省2007年民营经济投资总额1784.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2.3%。

5.优势特色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全省中小企业已呈现出优势特色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省级中小企业园区发展到80个,形成特色产业集群82个,企业6492户,从业人员25.8万人,年销售收入239亿元。大庆市20个工业园区,2007年新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2l亿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05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占地方工业的62.5%,初步形成了轻纺、大豆加工、纸业包装、皮革、橡胶等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了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十六条”文件,虽然明确了凡法律无明文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个体私营经济都可以平等准人,享受同等待遇,但从现实情况看,行业准人进展缓慢,一些垄断部门和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准入门槛依然很高。

2.融资难问题突出。在金融方面,对中小企业信贷仍有诸多条件限制,使一些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好、管理先进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难以大踏步发展。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缺少为个体私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个体私营企业在政策法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对接、项目研发、人才培育以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难以获得有效的市场支持。一些部门以检查收费来代替服务和监督,没有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还不优越。在一些地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时有发生,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经常不断。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

5.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一些企业对其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出现了缺乏诚信、账目不实、偷漏税款、逃废债务、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形象,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1.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在城镇和农村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弹性高、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就业门槛低的特点,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乃至机关干部创办、领办小企业。

2.重点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示范功能。积极搞好创业辅导、项目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撑等活动,落实补助资金,扶持发展创业项目;积极扶持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群体;积极扶持拥有专利技术、管理科学、资本运作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3.发展一批配套中小企业,延伸优势产业链。通过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技术扩散、零部件加工,带动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对接活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围绕我省乙烯、汽车、飞机、电站设备、重型机械制造等骨干企业发展好配套项目,搞好零配件加工和延伸加工,发展专业化的配套企业。

4.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集群,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按照布局合理、土地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改善产业集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业依托。积极发展一批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石油化工业集群、医药制造业集群和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5.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发挥好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和农产品总量大、品质好的优势,促进民营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引导民营企业围绕粮

食、畜禽、亚麻、马铃薯、山特产品、乳制品、果蔬加工等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鼓励和支持大型民营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工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活动。不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产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研发应用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并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推广节能、减排、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3.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努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资金问题。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全面开展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和企业诚信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诚信度。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自然人创办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分散机制,降低担保、贷款风险。

4.提高对民营企业项目开发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辅导工作,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5.建立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和扶持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为民营企业培养国际经贸合作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民营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

1.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和领域。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非营利性领域和营利性领域。

2.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在省、市财政预算中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

3.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