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社会责任

第1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源交错;企业社会责任;对策建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贡献。研究本课题有助于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使之更好地履行企业公民的义务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平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建议,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实践和落实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

(一) 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竞争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与企业个体利益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并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二)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文化

作为企业,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响应中央号召,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安全。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般企业内部主要是存在社会资源的交叉管理,资源的局限性以及市场的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公司社会责任实施的脚步,人员劳工的工作时间有时过长,出差频率较大,以及保障制度的不够健全都是公司现存的问题。

(一)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整个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与缺位是导致信息类公司责任感缺失的大环境。中国处在一个特定的转型时期,一部分人通过金钱、财富等物化指标来衡量人的价值,利己、实用、功利主义思想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二) 信息类行业本身的不成熟

很多从业人员水平素质良莠不齐,一些法规建设不够健全。自己本土的理论相对比较匮乏,企业本身也缺乏对国内市场的研究了解和对国外相关广告理论的整合消化。相关法律规定也十分欠缺或不够严谨、不便于操作,相关管理部门对问题也重视不够。这决定了我们的信息类从业者制作出的作品在创意上、文字表现上一时难以摆脱稚气与对即成信息的模仿,也决定了现在我们的信息类市场必然是有些混乱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状。另一方面,部分信息类从业人员虽然很专业。但又过于追求市场细分和与特定的目标对象的沟通,信息创作立意狭窄,缺少冷静理智全面的把握,忽视其他公众,于是才有了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信息传达类作品。

(三) 信息把关人的职责不能很好地坚守

“传媒对信息类公司收入的依赖日益加大,因此也积极推动使用信息类公司。媒体试图让企业相信,信息传达是合算的,尤其是在一个特定的媒体做更合算。”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为了媒体生存,吸引消费者注意。对于此类公司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给社会各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周,一切信息元素都围着经济效益转,唯利润是图,再加上缺乏诚信意识,监管审查不得力,使得某些媒体成为社会道德缺失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毁坏了媒体的信誉和口碑,降低了品位和公信力。

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价值取向的体现,关乎着企业形象的长期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具备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做好商品的品牌建设的同时树立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大旗,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爱戴。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如下:

(一)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 利用社会性他律机制,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构建不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的领导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效益为重点,而是应该多多元化,多角度地把握整体企业。从战略的高度形成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要把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制定出各种有效的合理监督体系,以求保障社会责任建设的正规化、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将企业纳入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去,进一步增加投入,明确分工,完善制度,建设以诚信和共享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信用体系化,通过相关的网络平台以及现代化的工具的运用,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性,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力度。

(三)注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前,国内企业的发展缺少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企业经营者把目光更多的放在了经济增长的方面上。但在今后的发展中,管理部门将强化劳动保护立法以及制定强制性的标准措施等,迫使我国企业在追求经意效益的同时,不得不把环境保护的方面纳入社会责任中去,促使处于单一原始积累尽快走向以人文发展跟根本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未来负责的表现,它的实施要有超前的认识,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有系统向和创造性。企业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首先要从观念上加强认识,使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然后才能使企业积极主动的履行社会责任。相关部门可以树立正面的典型,做好良好的舆论导向,对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恶性事件予以曝光和严厉的惩罚。结合新闻媒体的资源,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事件报道的力度和深度,增强全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加大对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企业处罚力度,通过经济、行政、法律、道德、媒体曝光等多种手段,增加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如此一来,能够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参考文献:

第2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企业家对捐款的过度宣传和媒体对捐款过度单一的聚焦给企业与公众造成了一种印象,即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公益慈善,甚至只等同于捐款。这种错误认知,恐怕就是为什么在慈善捐款不断涌现的同时,食品安全、信用欺诈等却依然在我国层出不穷的原因。

实际上,慈善捐款只是企业社会责任诸多实现途径的一种。企业社会责任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如今,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已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企业价值观,其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社会价值促进(如消费者权益、社会道德等)、利益相关者沟通(如股东、消费者、社区等)、供应链管理、温室气体管理、水资源及环境生态保护、社会责任投资、可持续发展等。比如,英特尔致力于成为美国最大的“绿电”买主;可口可乐呼吁企业加入产业节水行动;全球最大红茶品牌“立顿”接受环保组织“雨林联盟”的认证;宝洁公司长期在中国援建希望小学。

许多世界著名企业极力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因为认识到企业的经营只有同社会价值、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企业持续良好的运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最新观念之一是“社会创新”,企业在研发产品或服务时,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如食品的美味与健康安全,更要纳入消费者期待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公民渴望。

然而,在我国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尚层出不穷,要实现融合“社会创新”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更是困难。显然,我国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与世界先进理念相比,落后了太多。

这几年,呼吁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声音日渐增多。但是,不少企业总将社会责任简单地等同于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捐款捐物,这比过去当然是一种进步。但当前的舆论环境正在怂恿和极端化这种认知,导致一些企业总是视抢险救灾、帮助弱者为一次难得的公关机会。他们积极配合的出发点往往是借公益慈善来宣传自己,利用捐款给自己的企业镶上金边,提高企业曝光度,通过捐款,以小博大,既能满足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又能获得眼球效应,何乐而不为?至于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实行低碳发展等社会责任,执行起来成本较大,而且短期内也难见成效,媒体又不大关注其进程,很难获得爆炸性的宣传效果,不如公益活动现场一掷千金容易出成效,自然会被一些企业所轻视。

第3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未来三十年乃至百年, 浙商需要回答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的经济版图上, 浙商已成长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商业群体, 在诸多方面已成为经济学上的典型范本。然而追溯浙商发展历史不难看出, 浙商以往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以订单定生产。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 以及各行业竞争环境的逐步规范, 加之资源的日益稀缺及成本的挤压, 浙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商业思想面临着重大考验: 如何继续保持强盛的竞争力? 如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如何在进行全球化竞争时确保稳步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 所有浙商都必须回答。

2007 年全国两会期间,11 位浙商人大代表就“ 企业社会责任” 进行了专题讨论。广厦集团楼忠福提交了关于制定《促进企业公民建设指导意见》的建议, 万事利集团沈爱琴提交了在《公司法》中增加“ 企业社会责任” 内容的议案和关于尽快制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建议。这些议案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 也是转型中的浙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同时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主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社会责任是优化配置资源和强化竞争资本的一种新理念、新战略, 更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思想。经济管理专家认为, 提倡社会责任不仅仅为了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更能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提升企业长期盈利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将越来越高, 具有社会责任感, 将是企业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提倡可以看做是浙商价值转型的重要标志!

在此背景下,2007 年5 月, 历经五年的深入探索、思考和实践后, 浙江华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盟文化) 适时地推出中国第一个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HM3000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这顺应了中国商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 更是浙商精神与价值转型的重要理论支撑。

华盟文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中国商道!

作为国内最早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 早在2002 年, 华盟文化便开始关注、追踪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动态。2003 年,华盟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由此开始了系统的理论和数据的查阅、分析和研究工作。

2004 年12 月, 华盟文化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举办了“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论坛”,第一个举起社会责任企业竞争力的大旗。

2005 年12 月, 华盟文化联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机构在北京成立了国内第一个“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 并在联盟成立大会上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制定框架。

历时五年后, 在国内外理论、数据分析研究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动态把握的基础上, 华盟文化制定出目前中国第一个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该标准以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社会持续发展力为价值导向, 以体现系统性、可导入性、可评价性、可行性、科学性、渐进性为原则, 通过评估企业当前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利益相关者诉求之间的差距, 分析得出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和机遇; 通过企业管理制度梳理, 发现社会责任管理问题,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内控管理体系, 从而改善企业经营水平,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

华盟文化基于HM300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实践性地使标准走进企业, 实践性地启动、实施标准体系的推广和落地工程。目前华盟已经协助华立集团、海正药业导入与实施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使之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社会责任创建之路。

如今,“ 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本质” 已经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

标准撰写的完成与实践性的成果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一大里程碑。标准作为今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要求、评估标杆、管理办法,将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引导、规范、可资借鉴的一套准则。

为了共同推广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切实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华盟文化将于2007 年6 月, 会同国家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知名企业,齐聚天堂杭州, 和推广中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标准――HM3000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以标准认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本期的专题策划――关注浙商突围转型。

第4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竞争力和软实力 企业民主

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决策者采取保护与促进社会福利行动的义务。企业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其他责任;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企业建立和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是企业利益的来源,这要求企业通过对这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社会环境,使得这个社会整体环境更适合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发生,企业应承担自己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向社会提品和服务,必须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于使消费品得到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企业在创新中取得的成绩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也越能实现投资者的利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同样是企业社会责任之所在。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越好,不仅体现了对社会的贡献,而且也体现了企业对股东利益的关注,因为企业将持续发展,增加股东们的长期收益;要致力于企业内部和谐和企业外部和谐。企业做好同职工之间的和谐,包括工作条件的改善,遵守法律法规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增进职工的福利,并使得企业职工的收入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增长;同时处理好同相关居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又能使投资者的利益增长。

一、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问题

联合国发出企业社会责任倡议,倡导企业要严格遵守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进行企业排名时要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考虑标准之一。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起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方面。经济责任指企业主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文化责任和教育责任则体现在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环境,教育职工在行为上符合社会公德;环境责任需要企业在生产方式上符合环保要求。欧盟出台的《企业社会责任框架标准》,把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作为建设新型欧洲经济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无视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逃避税收及社保缴费;忽视社会就业问题;忽视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以牺牲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为所有者谋利润;缺少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一些垄断企业大量侵吞垄断利润,极力排斥市场竞争;缺乏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通过假包装到市场上圈钱。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形成企业竞争力和软实力

遵纪守法、安全生产,对价值链伙伴负责,让利益相关者从发展中持续获益,是严格恪守的企业商业道德底线。在此基础上,企业更应该把自身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能力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才能赢得投资者青睐和公众的认可,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履行社会责任相辅相成,社会责任才是新的竞争力,也是一种软实力。从本质上来讲,关于道德规范和价值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实践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品质、可靠性、责任性及良好公民的基础上注入强烈的价值感,从战略上定位自己的领导力和经济成功。良好的道德规范可以带来更佳的企业管理和可持续性商业成功所需的利润,道德规范、价值、廉正、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的必备素质。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价值、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整合创建一个有效的、涉及企业运营方方面面的管理架构。

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社会责任支出虽然增加经营成本,正是这些社会支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回报:有效地实施社会责任管理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社会责任管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社会声誉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人力资源状况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全面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比同时拥有很多供应商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绩效水平,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主要是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好的社会声誉对于求职者具有更大的亲和力,容易得到劳动者的认同,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流向。

四、推行社会责任管理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确保社会责任管理的落实

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及强制性执行标准等措施。建立社会责任系统化管理,积极和系统地理解、管理及交流风险,从组织的目标出发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传播系统,按照标准要求,不断改进企业工作环境与职工生活环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保护环境的责任,企业既受环境影响又影响着环境,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看,企业有承担环保责任,企业是一种社会机构,经济活动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发生,企业应承担自己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不能仅考虑经济增长和增加盈利,还应计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给社会所带来的实际成本和利益。企业在谋求长远利益时需要采取符合职业道德的做法,成功的企业要在利润和责任、公平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以促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推行社会责任要健全企业民主

企业要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企业承担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企业民主的保障,为使企业经济效益发挥正态效应,促进企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企业经济行为要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应该实施经营行为的民主决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在微观经济基础推行民主的必然要求,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认同,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保持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元斌、张丽华:论企业社会责任及道德调控[J]中州学刊2002(05)

第5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1.1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定义

由于在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也存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目前,由美国社会责任投资论坛(SIF)做出的定义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它将社会责任投资定义为一项投资过程,即在严密的金融分析框架中,以积极(即参照一个综合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标准的评价体系来对投资对象作出选择)和消极(例如规避那些违背伦理或者道德标准的赌博、军火、烟草等行业)的投资选择方法,充分考虑投资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或结果。

社会责任投资相对于企业所有者利益至高无上的投资理念而言,更加合理。它将企业股东看作创造企业价值的多方中的一方,而并不是唯一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团体。它还将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团体也纳入考虑范围,这些其他团体包括企业供应商、债权人、员工、客户。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实际上扩展和丰富了传统投资理念,我们可以将这一投资过程理解成建立在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型基础上的企业价值发现过程。从这一点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是对传统投资理念的发展与丰富,而不是颠覆。

1.2 社会责任投资的三大特征

相比传统的财务投资及战略投资,社会责任投资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投资方式,具有非常独特之处。

投资目标的双重性。社会责任投资与传统投资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资目标的差别。传统投资的目的比较单一,就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从而使资本获得最大程度的增值;而社会责任投资的投资目的具有二元性,除了获取投资回报外,也包括具有公益性质的投资目标――积极推动被投资公司在职工权益保护、环境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做出良好表现。

投资项目筛选标准的复合化。由于社会责任投资目的的二元性,其在投资项目的筛选标准上与传统的投资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别。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传统的投资者主要关注目标被投资公司的当前财务状况和预期未来盈利能力;而对于社会责任投资对象的筛选,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目标投资公司的相关财务状况,也会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公司治理、职工权益保护等有关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总而言之,社会责任投资将社会责任标准置于与传统的财务标准同等的位置并进行等量的考察。

奉行积极的股东行权策略。在公司经营不善时,传统投资者通常采用退出方式来避免进一步扩大投资损失,而很少通过采取积极参与治理的方式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盈利。与此相反,社会责任投资者奉行积极的股东行权策略,他们主动并且经常的与公司董事、经理等管理层沟通公司治理、职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有关社会责任的议题,采取各种方式敦促公司更好的履行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采用社会责任投资方式的投资者们认识到,仅通过退出方式无法预防公司作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更无法促使公司采取主动态度满足社会公会对其履行责任的期望。因此,投资者必须驻守在公司的内部,通过主动行使相关的股东权利,阻止公司作出损害环境保护以及员工权益等的行为,从而促使公司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履行。

2 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投资的意义

片面强调公司的营利性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例如污染环境、欺骗消费者、蒙蔽债权人、损害员工基本权益等。其实,除营利性之外,企业同时还具备社会性。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其对履行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而社会的和谐幸福反过来又依赖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社会责任感。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能够显著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2.1 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利润创造过程是通过众多利益相关者合作完成的。只有在充分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履行了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将有利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 有利于提升自身声誉和社会形象

企业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在考虑企业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和印象,良好的形象是一家企业所能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由于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有助于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企业股东更容易得到可观的投资回报。从长期来看,公司的股票也会因此增值。在证券市场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往往是证券投资者们首选的投资对象。

2.3 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早已成为企业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竞争人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人们对其印象也较为深刻,在招募过程中,更有可能招到优秀的人才。由此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如招聘、培训费用的节省,企业营运成本的降低。

3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策略

目前来说,公认的社会责任投资基本策略主要有下列3种:社会筛选、股东请愿和社区投资。

3.1 社会筛选

社会筛选是社会责任投资最简单但却是首要的投资策略。社会筛选是指同时采用财务标准和社会责任履行标准对目标投资公司进行细致评价从而确定是否进行投资的策略。社会筛选又可以划分为消极筛选与积极筛选。

消极筛选是指避免投资于那些在伦理、环境、社会标准等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糟糕的企业。因此,其有时候又被称为“剔除”或者“排除”筛选方法。消极筛选主要建立在下面这个事实的基础上:社会责任投资者会主动规避那些可能有损公众利益的产业。时至今日,这种筛选方法依然是社会筛选的最基本的方法。

积极筛选与消极筛选恰恰相反,积极筛选选择在伦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标准方面均表现出色即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公司进行投资。相对于消极筛选,积极筛选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广,而且通过经济、社会、环境三重标准可以更清楚地评价公司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在确定投资对象过程中会同时采用消极与积极策略,先利用排除法剔除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糟糕的企业,然后再选择那些财务状况和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均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

3.2 股东请愿

股东请愿是指公司股东积极行使被赋予的股东权利,通过提交议案、投票、与管理层对话等方式促进公司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在实践中,股东请愿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与管理层沟通。公司股东就社会责任政策与执行等事项与CEO、经理、董事等进行直接沟通交流,敦促公司管理层主动践行社会责任。二是提出股东决议。公司股东联合其它股东或者单独向股东大会提出有关公益捐赠、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社会责任议案。股东请愿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股东通过积极行使被赋予的各项权利来影响公司的行为。

3.3 社区投资

社区投资是指将资本投资于那些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不愿意投资的社区,向其提供急需的资本、信贷以及其他基本金融产品。社区投资主要通过下列四类社区发展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社区发展信用合作社,社区发展银行,社区发展风险基金以及社区发展贷款基金。除此以外,投资者也能采取购买主要投资这几类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社会投资基金的方式,来实现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愿望。

4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4.1 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

4.1.1 缺少有关法律环境的支持

研究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责任投资之所以能够得到良好发展,政府的立法支持是功不可没的。而至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与社会责任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目前已颁布的法律中,只有《公司法》要求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企业披露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法律支持的缺失,使得社会责任投资缺少法律的保障与规范,这些都直接制约了我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

4.1.2 缺乏足够数量的社会责任投资产品

兴业社会责任投资基金是我国市场上目前唯一的一只社会责任投资产品,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创新工具也较少,很少出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对象。如我国的养老基金尚未被纳入社会责任投资的范围中,而其又非常适合进行社会责任投资,这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4.1.3 社会责任投资方法过于单一

如上文所述,社会责任投资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社会筛选、股东请愿以及社区投资。以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兴业全球基金为例,其进行社会投资的方法是单纯的社会筛选,几乎完全没有涉及到股东请愿与社会投资的方法。单一的社会责任投资方法不能满足所有社会责任投资者的实际需求,而且社会筛选对社会责任投资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显著。

4.1.4 缺乏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机制

目前在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大多是大型国有企业,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重视形式,缺少实质性内容。同时,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大多数对社会责任的披露依然采用定性披露的初级方法。

4.2 促进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4.2.1 健全社会责任投资的外部环境

社会责任投资的开展需要良好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持,从而强化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不从外部对其进行明确有效的监督,则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很难实现所有企业对于其社会责任的自觉承担。外部制度环境主要就是法制建设。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在税收政策、贷款发放、政府采购等方面对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优惠对待,而对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很差的企业进行惩罚或限制。这样,企业就会因为对可能后果的考虑而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

4.2.2 增加对有关社会责任投资的信息需求

首先,增强管理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信息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社会责任投资要求企业除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外,还应当努力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因此,我们要改变流行于当前股票市场中的仅仅关注公司财务业绩的方法,将公司在伦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表现也作为投资者进行评估的依据;其次,增强金融市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信息的需求,这主要是指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或者增股扩股时,必须对公司将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以及筹集资金的流向作出披露。

4.2.3 向社会灌输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性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既是为了保证自身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回应社会对自身的期望。企业对社会期望作出回应的原因在于社会压力的存在,而社会压力的形成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在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投资这一观点上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我们要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对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认真全面的思考与讨论,从而使社会大众,特别是企业家们清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对企业自身以及社会所具有的双重价值,最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能够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投资的良好氛围。

第6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关键词】港口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55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贸发展步伐的加快,港口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所涉及的有关产品质量、企业诚信、劳工安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2010年大连码头输油管大爆炸,对居民用水、渔业和海产养殖业以及旅游业等都造成了巨大危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因此,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港口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其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内涵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包括保护雇员、消费者及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支持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关注债权人、消费者、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社会责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1997年美国一家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SAI)咨询委员会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的13个公约为依据起草了全球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2005年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出了GB/T19580标准,明确规定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和要求;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公司法》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公司应履行社会责任;2009年,中国社科院研发并推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据《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6月30日,我国A股上市公司共社会责任报告531份,较2010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呈稳步增长趋势。《蓝皮书》指出,中央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远远领先于其他国有企业,部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亟待改进,少数企业得分为零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尚未建成。

二、 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一)港口企业的多方利益主体

港口企业是为水上运输而进行的旅客接送与货物装卸的生产部门,其主要从事装卸、堆存、理货、船舶拖带、引航、外轮等业务。由于这些业务通常需要多个部门的交互参与,因此涉及了众多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员工、股东、债权人、客户、政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二)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是指企业对其多方利益主体所须承担的具体责任。不同的国家,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也不同。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仅指慈善捐助、社会福利等道德义务。由于产品质量、劳工安全、生态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法律法规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也涵盖了更丰富的内容。将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归结如表1:

三、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结构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结构

著名的金字塔理论把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五种基本责任,由下到上依次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和科技创新责任。

1.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不仅仅是指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包括企业为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创造直接经济利益的责任。港口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和股东等投资者,港口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港口企业的首要经济责任就是尽力创造更多的利润,以保证股东和债权人的投资回报。其次,港口企业对员工所负的经济责任包括及时支付工资、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职业培训、提供合理的社会福利待遇等。对政府所负的责任包括及时纳税、不得偷税漏税等此外,从道义上还应对其所在社区的建设提供帮助。

2.法律责任

港口企业负有不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并杜绝浪费的责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港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海上安全交通法》《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等。

3.伦理责任

企业的伦理责任是指企业承担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责任,包括法律法规中未明文规定的以及与企业经济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一些责任。包括对债权人、员工、客户、政府、环境等各方面的责任。比如对政府的伦理责任包括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及福利事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等。

4.慈善责任

港口企业的慈善责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捐赠,是属于道德层次的企业责任。目前在承担慈善责任方面,大型港口企业表现比较良好,而中小港航企业由于经济能力不足,则表现一般或不尽如人意。

5.科技创新责任

就当前我国港口企业的情况来看,资源投入产出率整体是偏低的,要想获得更高层次和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油、电、煤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港口企业要争取做“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二)港口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港口企业实际,构建出符合我国港口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按照责任性质的不同,分为基本责任指标和表率责任指标,基本责任指标是港口企业必须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包含经济责任指标、法律责任指标和伦理责任指标三方面;表率责任指标是指慈善责任指标和科技创新责任指标,是非强制履行的社会责任。其中,中小港口企业只需自觉履行基本社会责任,实力较强的大型港口企业,不仅要履行基本社会责任,还要履行表率责任。

员工生产率=公司收入总额÷员工总人数×100%

工资支付率=已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总额×100%

员工福利保障水平=企业支付的劳动待业保险费÷员工劳动报酬×100%

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量÷废弃物总量×100%

资产纳税率=企业税收总额÷企业总资产×100%

企业守法程度=(1-罚款支出÷当年营业收入)×100%

就业贡献率=为员工支付的现金÷平均净资产×100%

投诉率=投诉的公众数量÷公众购买产品的总量×100%

合格品率=合格品价值÷服务总价值×100%

环保投资率=环保投入总额÷营业收入×100%

捐赠收入比率=慈善与公益捐赠÷企业收入总额×100%

扶贫力度比率=对弱势群体投入资金÷企业收入总额×100%

创新投入比率=新产品开发投入总额÷企业收入总额×100%

建立函数:y=f(x1,x2…x16) ,其中xi代表表2中的16个社会责任指标。

1.借鉴宋建波、盛春艳(2009)《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一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以上各个社会责任指标的权重,最后获得加权得分,得出一个港口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y。

2.结合港口业的平均水平y*,对个别港口企业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改进方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未来的发展目标。由强调发展的速度到注重发展的效益和增长的质量,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为交通运输的基础部门,港口企业应肩负起履行社会责任的重担, 本文在分析港口企业应承担的诸多社会责任基础上构建了港口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促使港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最终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健康可持续发展。当然此指标体系也是运动发展的,伴随经济的发展,港口企业社会责任势必涵盖更丰富的内容,指标评价体系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晓文. 我国社会责任计量方法文献述评[J].财会月刊,2011(11).

[2] 宋建波,李爱华. 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因素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0(5).

[3] 宋建波,盛春艳.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9(10).

[4] 张一凡. 我国沿海港口的社会责任研究[N].大连理工大学,2009(5).

[5] 苏生如. 我国港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关会计问题研究[N].武汉理工大学,2006(11).

[6] 宋献中,李诗田.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统计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6).

第7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至今,已经有无数的学者为其争论不休,有的认为企业应当承担除法律责任外的社会道德责任,本文称之为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有的则认为企业不应该承担除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外的其他社会伦理与道德责任,本文称之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

古典经济学派支持者,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具有一种而且是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和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也就是说,企业确实存在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那就是遵守法律和适当的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挣更多的钱。如果企业要承担除Levitt觉得,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两种就是诚实(可以大致理解为法律和道德责任)和赚钱。他们认为企业如果承担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则企业成本将大于其收益,导致企业不经济,甚至亏损,这与企业盈利的根本目的相违背,所以不可取。

但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及管理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认为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企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它要求工商企业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从而找出基本的道德真理” 。认为企业不仅仅是“经济人”,而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

林恩・夏普・佩因认为:从短期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出现弗里德曼所说的经济绩效的降低,但富有社会责任感是组织有效的基石和保证,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它可以为企业带来多种间接收益。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企业应当承担广义的社会责任。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作用难以评价,而本文认为,只有当社会经济及公众意识发展一个较高的阶段时,企业承担广义社会责任才是适当的。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微观层面,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广义的社会责任,这不利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但从宏观层面看,目前我国社会问题不断发生,责任主体缺失现象严重,以及对外贸易的严峻形式等等众多方面压力不断,迫切需要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就突出显示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社会状况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比较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发达国家相比,的确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本文仅分析与美国企业的差异。

1.以通用汽车为例的美国社会责任报告

其报告按全球报告指引(GRI)的要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企业的经济状况;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企业对社会对员工的补偿等内容,而且内容非常的具体与详尽。

在其网站的其他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相当人性化的地方如:环保方面其积极披露相关燃料的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之间的关系。在其网站上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何在使用汽车时节约燃料的消耗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且在其网站也会介绍温室气体的相关资料。这样就有利于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 以及通过教育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2.以我国一汽轿车为例的社会责任披露

我国一汽轿车是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其社会责任意识应当是非常强的,其的企业目标就是“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轿车”,但由于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限制,在许多方面我国的企业还没有想到,或者说想到了但有限于技术水平的发展还没有做到。比如在环保方面,一汽轿车也在按照安全、环保、节能的开发理念在研发新产品,并且在2005年12月第一批混合动力客车在无锡顺利下线。这些都说明我国企业现在对环保、能源已经开始重视,并逐步将其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三、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中美两国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披露情况的深入分析我们了解到,美国企业之所以会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国民思想意识高所导致的。其社会责任的承担也曾经过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是其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至今,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及社会舆论运动的结果。

如上图所示,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国家相关制度,另一个是社会大众压力,而这两个因素又会互相影响。一个先进的制度将促进社会舆论的公开与透明,而社会公众为了提升自身的利益必然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要求国家加强相关治理力度;而国家又将民众的这种种呼声转化为政策与制度的变更,以其强制力要求企业增加社会责任的承担。这将形成一个不断的良性循环。

1.政府加强法制力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诺斯认为,经济行为者之间的互动发生的行为性约束,多都是由社会制度产生的,促进个人在特定情形下做出对社会经济增长有贡献的经济行为的激励机制,是由上述的制度和约束所决定的 。所以企业的经营行为,包括社会行为是在一定的经济和法律制度安排下进行的。

对一个企业而言,它是否有动力实施社会责任行为,即确保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利益;对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优质的服务,不欺诈消费者和谋取暴利;对企业职工的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承担义务;为债权人提供借贷安全;企事业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以及企业对社区、环境的责任等,这些行为都是在现有经济法律制度下权衡后而进行的 。所以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与政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了社会法律制度建设,截止2002年底,我国已颁布了有关市场经济法规40部,法律法规基本完善,使市场经济秩序从一定程度上得到法律保障。但是缺陷仍旧存在,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即使违反了法律,给企业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而现有法律文件中却没有对此的处罚规定,或者处罚力度很轻,更有甚者可能是司法体系不完善使企业可以逃避社会责任,这样就导致企业根本没有动力去承担相关的责任与义务。而法律也变成了形同虚设。

所以要营造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稳步正常发展,就应该加强法律的奖惩力度,使法律成为一个指示器,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而逃避或拒绝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2.利用社会及媒体舆论促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及其披露

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也是社会关心的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有义务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通过民间团体对不良事件的追踪,新闻媒体对不良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使人们可以迅速准确地了解事件的发生,避免了企业为维护其自身利益隐瞒或不报事件的发生。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共鸣并督促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新闻媒体使来自社会各方的有识之士,共同对事件的性质及现有的管理制度手段等方面分析探讨,督促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对现有的制度标准等进行及时修改,以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发生。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通过媒体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公众的呼声,从而加强政府法律和经济制度的建设。

另外,媒体的导向作用可以促进全社会形成共识,提高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对具有不良社会行为的企业进行抵制和否决,使企业深刻地认识到违公德的严重后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如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势必会出现国际趋同的状况。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能力和现状远不如发达国家,但先行总是优于滞后,所以我们的政府民众应当率先为我国企业铺好前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1995年3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的讲演”

第8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道德风险

作者简介:余达淮(1962-),男,安徽歙县人,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05;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1-0124-04 收稿日期:2008-06-03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在社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产生重大影响。查阅谷歌,企业社会责任竟有230万英文词条,这种极具增长的关注度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化或经济社会化引起人们现实生活和心境变化,人们需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生命健康、精神愉悦等矛盾对立中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表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不单纯是伦理学的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它不仅仅是对虚拟资本造成的信用危机、金融风暴、食品药品危害儿童健康、损害代际公平或环境污染与破坏等各种令人叹息的商业行为进行规范或纠正,它开始在历史和全球化时空视野之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谋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恰如用自己的手拔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离开现实条件还是根本无法达成预定目标的。我们依然要问:在目前经济环境当中,企业究竟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真的心甘情愿吗?中国企业能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吗?

一、争论:企业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1961年,Eells与Walton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赵琼,2007)在社会中有独立的个体,更包括了很多的机构和组织(例如企业),它们都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存在着,为了自身的完善作着不懈的努力。在它们为着自己的目标发展的同时,同样享受着社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达成共识。问题是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弗里德曼指出:“企业的使命就是在赢利的情况下提供商品和服务,并且通过这样做,企业为社会做的贡献最大,事实上,是在对社会负责”,(费雷德里克等,2005)他还得出一种结论:“企业仅仅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和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弗里德曼,1986)

然而,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存在,只是为了无限制贪婪地获取暴利,我们可以预料到将要出现的结果。让我们一起看看罗伯特・哈特利(1993)讨论的违反公众信任的20个事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的卡尔维亚牌“杀手”小汽车、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对智利的干涉、洛克在发展中国家的婴儿奶粉营销活动、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的环境灾难、埃克森一瓦尔兹公司造成的原油泄漏……(恩德勒,2002)”’这些事件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传播,激发起一种普遍的社会感觉,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太多了,商人们为了赢利而去牺牲道德素质,这种事情已让人们习以为常。

如果企业的发展目标仅仅如此,那么它将为其愚蠢的目光短浅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正如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一样,企业作为一个对经济社会,甚至是政治社会都有强大营销势力的组织来说,更不是一元存在的。它从社会获取的越多,它受到的惩罚就会越大。

加斯帕斯基把企业视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复杂组织。在他看来,至少有两个要素决定了企业的多重角色。一是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关系,二是企业的决策和运行都要视社会反馈而定。(周谨平,2007)也就是说企业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它只能在既定的社会生存环境中展开其活动。而社会是一个具有稳定的伦理道德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群体,因此企业在其中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满足自身赢利,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中承担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责任。

这就是一些研究者的多重社会责任的观点,他们坚持认为企业应该承担远远超过经济责任的其他社会责任。美国哲学家杜威在1908年所撰写的《伦理学》一书中就指出,把企业仅仅当做经济机器是不够的,它们也具有公共责任。这里的公共责任正是对国家及其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德・乔治则在1993年从道德方面为企业提出三个层次的社会责任,即最低道德要求、积极的道德义务、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在众多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中,卡罗尔的社会责任层级理论在回答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问题上,考虑得似乎更为周全。他提出了一个三维企业社会绩效模型,他阐述了企业社会绩效与经济目标的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敏感性之间的一致性。1991年,他又进一步提出公司社会责任金字塔说,把企业社会责任划分成了四个层次: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觉责任,并形成从底部是经济责任,然后是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最高处是自觉责任的排列。并且他强调这四个责任并不是相互排斥,也不是相互叠加的,这样排列的目的只是强调社会责任的发展顺序。

在1991年,他又把第四个层次改为慈善责任,使得其模型更加完善,具体见以下模型。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经济责任是其基本责任,这是满足自身发展的最低层次的责任;随着企业的逐利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要承担的就是法律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政策,依法做事,以形成企业生存的良好秩序;经过我们前面的分析,这两者结合起来正是所谓的“社会义务”。随着法律的约束,企业在自身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种自觉性,形成了对社会伦理的自觉遵守和对文化价值的普遍认同,因此它们能够在没有相应法律制约的情况下履行相应义务,这就是企业的伦理责任;最后一个也是最高程度的责任就是企业的慈善责任,是指企业除了遵守法规履行义务之外,它们更加关注自身对周围社会的影响,于是它们广泛地对社区投入资源,用自己的资金去做更多的慈善事业,这时候的企业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案例:华为在规避什么

根据报道,华为公司包括任正副总裁在内的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即先“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事情的缘由是,2008年1月1日,中国将实行新《劳动合同法》。新劳动法“第十四条”增补后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

续工作满十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在没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前提下,用人单位必须与其续订劳动合同的。

新劳动法的规定显然给企业未来用人制度带来挑战。以华为为例,针对在华为工作服务即将满十年的员工,公司将更为谨慎地考虑是否与之续签合约问题。从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华为公司利益来说,它考虑更多的是一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员工能否在此后的服务年限中保持与公司发展同步?一旦公司未来出现经营调整,新用工制度会否对企业带来过重成本压力?以后出现劳动纠纷,企业如何减轻压力和规避法律风险?

华为似乎已经深思熟虑,果断地一了百了。此举是“以主动的方式一次性地解决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但是,随之而来的质疑不绝于耳。人们不禁要问:华为在规避什么?关于新劳动法的调整,已有不少企业在私下沟通中表示正在考虑应对措施。但大多数企业可能都将会顾及社会责任的要求而采取稳妥的方式,而华为集体辞职的方式具有道德风险。一方面,对于华为内部职工,企业忠诚意识已经出现单方面的消解,尽管华为借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体系调整相对提高了员工的福利,“员工们都非常满意”。但是潜在的心理变化会在短期利益之后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这样一个有影响的企业,将创造企业活力与维护职工利益、承担道德义务对立起来,这种所谓一贯风格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信誉。事实上,人们并不看好华为此次“革命性”的举措。具体网络调查数据见下表(丘慧慧,2007)。

调查显示,华为公司将来可能要为其规避社会责任的行为承担道德风险,大多数人不赞成企业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相关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企业行为不可能像打水漂一样消匿而去,“企业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它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将来还要继续增长,对企业的伦理评价就是以此为前提的。人们把一种特殊的‘道德地位’归于企业,这种‘道德地位’表明,……不管企业曾经怎样履行和应该怎样履行这种伦理责任,企业本身就具有了这样一种伦理责任。”(恩德勘,2002)华为的集体辞职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方式。

三、质疑:中国企业已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

1、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市场和政治、文化因素交织越来越紧密的复杂局面。企业面临挑战,不可能只遵循一条趋利原则,从而独建经济之塔。企业既要忠于永恒的直觉,又要遵循公正的原则、生态不伤害的原则、诚信的原则、尊重他人文化的原则等等,从而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它们的“伦理世界”。(托马斯・唐纳森等,2001)在今日中国,已没有哪家著名企业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宣称其只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效益;相反,更多的企业在扩张战略中都不约而同地注入文化条款、道德条款、环保条款、社会承诺。正是企业日益高调的社会姿态,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甚至给予其承担社会责任主体的社会期望。(万俊人,2007)问题是:中国企业真的能担负起社会责任主体的重担吗?

2、中国企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的企业在政府主导的市场体制的推动下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企业发展壮大,整体优势地位突出,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WTO的加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中国的公司也开始向全球市场拓展。

随着我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已经有一批积累了相当实力的公司企业正在接受世界对它的考验,其中由《环球企业家》杂志社和国际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联合主办的“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活动中,每年都会有五十强企业脱颖而出。2006年的评选结果显示,我国有37家人国企业的海外收入比例超过15%,中集集团比例最高,达到93.0%;14家企业的总收入50%以上来自海外,包括媒体做国际化报道的四大明星企业(华为、联想、TCL和海尔)中的三家。看来,海外市场已不仅是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之一。

诚然,中国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前进,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仍然不具备全方位超越世界的现实基础,其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问都属于计划经济时期,而且那时候的企业基本都是国营企业,国家和政府控制其产权,企业的盈亏也是由政府来承担,因此那时候的企业利润并不是其追求的惟一目的。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市场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市场经济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的进程中并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它除了要解决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之外,还要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环境压力。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是不完善的,它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更重要的,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在经济环境中占据重要角色。各级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仅是监督者,还是指挥者,参与者,致使企业没有完全的独立的社会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市场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二,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中国正在迈向法治社会,法制本身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项法律出台,许多起码的社会责任在《公司法》和相关法律中还没有体现出来,“法无禁止即自由”,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我们没有相应的法律武器应对。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使有了相关法律,我国也始终处在一个监管不严的状态中,加强对企业生产安全、职工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监督已成为当前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三,企业自身存在问题。中国企业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都存在现代企业身份的转换问题。国有企业在领导机制、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方面,还没有透明、公正的社会公共性特征;集体企业、私有企业也没有完全从家族或小团体利益优先的分配体制和传统经营方式中革新出来,难于显现公开、高效的社会公共性特征。此外,在经营规模、管理理念、品牌文化、资本运作机制等等方面,中国企业还都处于初级水平阶段。

3、中国企业成为承担社会责任主体的窘迫境遇

现在回到中国企业能否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问题上来。这个问题又引申为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企业具备不具备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的资格?现代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市场)和公民社会行为主体的双重身份,企业非道德性神话已经不合时宜。尽管如吉尔・利波维茨基所说,社会压力已经使得当代企业自觉发明“伦理”,但其着重点不在于商业道德的成功,而在于商业效率的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虽非迫不得已,但任何高估也无济于事。其一,从道德责任的行为条件来看,中国企业的自由性和自觉性还远未实现。按照英国新黑格尔主义

者布拉德雷的观点,在亚里士多德道德责任行为必须具备知识和自由两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道德责任行为还应该有三个条件:(1)必须存在一个责任主体。这个行为是由这个主体发出的,而且行为出于行为者的意志。(2)行为具有自觉意识。(3)行为者必须具备必要的道德能力(曹风月,2007)。从上面的企业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政府监管效度有限和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的状态,这种状况让企业去作为社会责任的主体和核心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二,从企业本性方面,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企业的本质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趋利性。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追求业主和股东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天经地义的行为。因此在企业的活动过程中,它重点考虑的不是社会或他人的利益,而是利润的最大化,这种趋利性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向,决定了它不会把社会价值当做它的主要行为标准,就是说,企业的本性决定了它不能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力量。其三,在中国现有文明条件下,企业道德责任主体与个人道德责任主体还时有冲突,如果强调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主体角色,一旦企业作出不负责任的决策,而其决策也不具备合理谅解条件,就会产生很大危害。企业伦理学一般理论告诉我们,必须增强企业组织中的个人道德社会责任意识,个人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一般来说,在企业作出相关不符合道德原则的规定且企业文化要求个体服从时,只有个人明确的社会责任主体意识可以与之抗衡。

第9篇: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欧洲联盟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CSR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关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CSR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当今的世界经济面临着空前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需要相互交流与学习,相互分享经验。

1.美国企业社会责任

针对现代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开始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当时企业行为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Bowen(1953)在其所著《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企业有义务根据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这个定义正式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Bowen因此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60和70年代,则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CSR研究, 例如:Davis (1960,1973),Frederick (1960),以及Carroll (1979)。 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最初概念的理解,学者们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来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然而,作为经济体的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Friedman提出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具争议的问题即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他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不是企业的事情,而是政府的事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做了其不擅长也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他不赞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合法地经营并为股东创造财富。但是其他一些学者,如Davis与Blomstrom则认为社会责任是一种管理义务,无论就社会整体福利还是就组织利益而言企业都要采取行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70年代末期,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公众日益关注以往被忽视的企业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方面的问题。80年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企业都普遍接受这一观点:企业应对社会各方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进入90年代,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更是成为热点。近些年,在美国市场上,企业社会责任被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拥护。这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研究显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差异化战略的一个方面,能使企业通过有效地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需求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Drumwright, 1994)。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企业产品或服务更有可能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市场认同,企业市场份额也会随之增加。反之不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危害:产品可能不被市场认同,企业难以培养长期的忠诚客户;企业声誉不佳将对企业市场拓展、资本市场融资、人才储备等多方面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必然损害企业的长期价值,严重的可能会危及企业的生存。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一个选择,而变成了一种必要。因此,美国企业普遍认为CSR是投资者实现长期投资回报的重要保证。

2.欧洲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