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第1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国内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发展迅速,以上海市为例,截至2010年底,31所本科院校中已有27所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建成率占比87%以上。我国高校实际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4类:1)国外商业产品。主要厂商是美国的Blackboard公司,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教学平台方案提供商,全球著名高等院校中有70%以上在用该公司的产品,国内的用户有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其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功能完善,主要局限是产品的中国化、可操作性较差等。2)国内商业产品。主要的厂商有上海卓越、南京易学、清华教育在线等。上海卓越的用户主要有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南京易学的用户包括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厂商的特点是对我国教育管理和教学要求针对性好,但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力量和售后支持相对薄弱。3)自主研发。部分高校根据自身需要组织技术人员自行研发。这类平台针对性强、成本低,但对学校自身技术力量要求很高。4)开源软件。典型的有Moodle,优点是费用低,但也需要高校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来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网络教

学平台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新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必然对高校教学管理流程、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纵观国内已经建成新型网络教学平台的部分高校,主要是重点高校,在课程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促进,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了传统课程和网络平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上起点低,投入少,以湖北省为例,所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没有建成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面对正在进行中的由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革命,加快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必然选择。当前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年轻一代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依赖程度显著提高。高校应积极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教学中,以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教学形式来优化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同时,高校可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各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除了解决课程基本资源的共享之外,还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原有的精品课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建设起步较早,其网络教学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已经逐渐成熟,当前正以平台和网络教学为基础,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并正进一步朝着“在线大学”和数字化校园方向发展。因此,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说,网络教学平台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现时启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充分的技术保障,还有众多兄弟院校建设及管理经验可供借鉴。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为契机,推动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并可考虑同时解决“信息孤岛”、校园网的统一身份认证等多个问题。

三、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前的准备及选型

网络教学平台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网络学习已不再是原来传统的远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基础之上,开展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网络教学平台将改变教师教学以课堂为中心的原有模式,转为以课堂和网络为中心。网络备课、在线答疑、网络作业和在线考试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师生的互动也由课堂45分钟向外延伸,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开展。对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教与学模式的改变,使得教学管理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包括教学安排、教学检查、教学评价等都应与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而增加新的内容。平台所提供的如网络选课、教学实时评价等手段也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涉及面广的系统化工程。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建设之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统一思想。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软件的升级,更是理念的升级、管理模式的升级。各校的实践证明,学校各级领导重视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是项目实施的基础保证。制定制度、完善组织。由于平台建设牵涉的部门、资源、人员较多,学校应成立由学校领导挂帅的专门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并指定或新设置相应的部门、岗位负责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足够的耐心。从笔者考察的上海、湖北等地的多个高校,以及从资料查阅到的其它高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第一批建设学校的成果基本上四、五年后才显现出来。其背后反映出:各级部门、管理人员、师生对于网络教学及管理模式有一个从认识———接受———重视———欢迎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愿望才会日益强烈,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网络学分、网络学时实施的可行性。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后,学生在线学习的学时、学分的认定,部分课堂学时转化为网络学时,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新的问题,而且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从投入角度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能够自主开发或直接采用开源软件无疑可以节省大量经费,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乏足够的计算机开发人才,尚无足够的能力来自主开发或对开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建议购置商业软件,如,Blackboard公司的教学平台、上海卓越的课程中心、南京易学的天空教室、清华教育在线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等。目前,这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大都比较完善,具有网络教学与远程教学、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在线测试、师生互动等功能。部分产品还有不少附加功能,如,课堂投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购置。

为加快设备选型工作,兼顾节约成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前,可对周边高校开展集中式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除关注平台的功能和使用外,还应重点考察项目建设及实施的各类经验,包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另外,对厂商的调研也必不可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择一个有实力的、能够长期提供技术支持与合作的厂商,对于平台建设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网络教学平台选型建设时,建议一并考虑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所需的软件、硬件需求,并考虑移动学习(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开展的网络学习)的建设需要。

四、三步走的建设方案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首先应纳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化整体要求,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设计上的结构缺陷、整体配套等问题。其次,全面建成网络教学平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软、硬件成本投入巨大,而且涉及到的需求分析、系统规划、网站及教学资源建设等相关工作量也极其浩大,同时,考虑到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新的管理流程的建立、人员培训、思维方式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应采用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策略。建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网络教学平台可采用三步走的建设策略。

(一)一期工程以基础建设为主

建设内容包括:校园网基础改造,能实现办公楼、学生宿舍的全覆盖;网络教学平台基础软件购置、安装及调试;网络教学平台硬件购置、安装及调试,包括WEB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录播教室购置、安装及调试等;教学管理软件的升级以及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周期:约6个月。建设目标:使教师及学生能够通过校园网无障碍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能运行校园网络课程中心网站;教师能够建立课程网站,实现网络备课等。

(二)二期工程以课程网站建设为主

建设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系统实施与示范课程建设阶段。以教师信息化技术较高的学院,如计算机学院为试点单位,选定10门课程作为示范课程,由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单位对课程负责教师进行培训并指导建设;第二阶段为重点课程建设阶段。对原有的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集中培训后,将原课程资源重新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新的课程网站建设标准应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便于今后向更高层次申报。同时,使用录播教室有计划地分批录制对应的课程视频;第三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开展全校教师网络教学平台轮训工作,逐步完成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网站建设。各学院要制订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整体工作规划,组织并督促课程负责人完成所属专业课程的课程网站建设。建设周期:约1.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全校所有课程都建有相应的课程网站。教师可以实现网络备课、在线答疑及指导等;学生能够通过虚拟课堂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在线完成作业、在线模拟考试、在线互动答疑和在线讨论。

(三)三期工程以内涵建设为主

建设内容包括:教务处将网上课程建设情况纳入学院、教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使网络课程建设成为教师的常规教学任务之一;联合各学院、校团委等部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鼓动工作,如课程模版竞赛等,以增加网络教学平台的关注程度。以学院为主体,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作为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改变过分依赖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学校对于课程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情况优秀的教师和学院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和相应的荣誉。

此外,还要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充实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保障网络课程教学的网上助教体系,承担网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互动交流、网络考试和网上评教等工作。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和主要专业课程的课程视频录制工作。完成校园网络无线化,达到无线、移动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充实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如建立学习社区等。建设周期:约2年。建设目标:通过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充实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加强网络教学平台推广应用,达到网络教学平台在师生中的使用常态化的目的。

五、总结

第2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关键词:公共大学物理实验;信息化;可行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018-02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动脑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一门实验课程。尤其对于可能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普通院校,这种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为专业实践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实验基本功。而现实却面临课时被压缩和生源质量在下降问题,因此,许多院校在此方面做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如文献[1-3]所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补充新的教学手段。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及该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对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进行信息化建设,以达到拓展课外学习空间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建设可行性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高校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从而拓宽学生课外学习空间已是一种普遍共识。泉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现已具备了进行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硬件条件。

1.1网络教学平台

无论是在教室、在宿舍、在图书馆、在实验室等各种学校场所,学生都可利用电脑或手机联网后,通过学校官网的“教务在线”,进入“泉州师范学院网络教学窗口”,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从而可以进入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然后学生就能够查看、观看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料等。学校的“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程就是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取得课程成绩的。这说明学校已搭建好了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这就为建设公共大学物理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技术保证。

1.2电脑普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科学技术这些年也得到快速发展,现在电脑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无论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都有电脑,随处方便学生使用。而且,近些年相对多数普通家庭的收入而言,电脑不贵,学生自己拥有电脑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为学生通过电脑上网进入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

1.3大屏幕手机较普遍

随着手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屏幕手机的价格下降了很多,尤其是国产手机的飞速进步,国产大屏幕手机更便宜,这也为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进入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从以上几点可看出,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已完全具备。只要任课教师建设好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就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相关内容的课程教学了。

2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2.1电子教材建设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方面的实验项目,尽管在各个高校有不少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的名称是相同的,实验项目的理论依据也是相同的,但生产仪器的厂家有很多,具体实验仪器还是有一些不同,甚至有很大不同,而且仪器也在更新换代,每个学校购买的实验仪器不一定相同,因此,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参考,真正意义的教材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实验仪器和学生基础情况编写的电子教材。目前,任课教师结合学校仪器设备和学生实际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材,包括“实验目的、预习思考题和课后思考题、使用仪器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实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而且不断修改与完善。由于针对该校学生切合实际编写的,不仅便于学生实验课前做好充分预习,形成书面预习报告,也为学生课上做好实验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2电子课件建设

不仅电子教材建设对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重要的,电子课件制作也很重要,电子课件利于学生快捷地学习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项目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比如,“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课件,系统地概括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步骤和方法,以具体实验数据为例讲解了数据处理过程,容易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保障。另外,“实验复习课件”建设也是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的。由于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课时是由“实验误差理论”和“实验项目”两部分课时构成,没有额外的复习时间。通过“实验复习课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验课后更好地消化理解课上所做实验项目的相关内容,而且也是学生为迎接期末考试系统复习各个实验项目相关内容的主要依据。因此,制作好“实验复习课件”利用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3“Excel软件”实用化建设

实验数据处理是学生实验课后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实验报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不少学生课上实验数据测得比较好,而实验数据处理却出现不少错误。“Excel软件”可以进行各种通常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及图表绘制等,不需要编程。任课教师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具体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利用“Excel软件”制作方便学生使用的有针对性的“Excel数据处理法”,上传到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下载后就用不同实验项目的“Excel数据处理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避免了繁杂运算。比如,“最小二乘法”运算复杂,采用“Excel数据处理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对于有的需要画图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实验项目,学生采用教师编制的“Excel数据处理法”不仅学会了利用“Excel软件”绘制出相应实验图线的方法,节省用坐标纸绘图时间,打印出来,实验报告既清晰且美观,效果比较好。

3结语

总之,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建设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经过努力,初步建成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有实际意义。今后,还要更好地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黄艳宾,杜红彦,李洁.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实现[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127-128.

[2]孙兴川,崔朝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分层次模块化大学物理实验模式的构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2):117-118.

第3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3-0541-02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推广和积极运用,促进了社会对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关注,以至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急速增长态势。所谓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就是涵盖计算机网络、网络布局、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网络规划、网络管理、以及网络运营等理论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课程设置,不仅知识面广泛,而且专业性理论与系统性实践的结合也十分紧凑,是实用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学员们通过系统全面的课程学习,不仅可以较快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构建并管理局域网和广域网、网站的建设与系统维护等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方法,而且可以更多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今后真正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但是,从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看出,虽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选择严格把关,积极努力做到内容上力求新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量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模拟环境操作相融合,然而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实矛盾在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仍然非常明显和突出,即便是教员将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课堂上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在实验操作课程中能够按照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操作也是少之又少,并且较多数的同学都无法顺利地完成课程实验任务。通过实地观察和测试,我们得出,由于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触及类似路由器、二层VLAN交换机、甚至是三层VLAN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当然更无从谈起如何进行设备的连接、输入设备的配置命令、以及主网与子网的划分等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性技术领域。虽然我们的教员在课堂上对于配置命令的功能和如何配置参数已经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演示,但是由于缺乏实在具体的网络环境来进行同步操作,学员们仍然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体会,正是因为对教员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吸收和消化,再加上课下缺乏具体地操作环境进行实践,所以就造成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都没有办法来高质量地完成课程任务。当然即便是老师重新进行课程的再讲解,由于缺乏相应地同步操作,所达到的效果仅仅是好于第一次教学。

综合上述案例分析,不难看出,相对独立的多媒体教室,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其实际的教学效果仍然无法摆脱以教员讲课为主的低层次教育学习模式。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为全面适应时代和社会对于高素质创造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高度需求,就必须积极地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模式,立足营造一个在教员引导下的学员自主式的学习与实践环境。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必将与多媒体信息技术、Web网页集成技术和分布式对象技术、以及数据库互连集群技术结合,构建一个真正的交互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信息时代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势,而这一趋势也真正符合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的当下所需。

1 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实现,来源于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这一融合的实现,势必造成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全面系统地优化整合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不仅可以使构建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一理想的教学环境成为可能,而且这种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丰富性、实时性以及信息全面性等特点,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真实的环境创造和构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受时空、资源和多方面条件限制的完全共享。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完全开放性促使学员们可以更加简捷、高效、快速地实现与网络教学平台互联互通,教员与学员之间可以进行独立的、实时的和全方位的交流、讨论和共同研究,这种由学员自由自主地掌握学习进程的教学模式,必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也使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等更趋于灵活,学员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环境也更加直观、生动和形象,这一切都必将成为支撑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为有力平台和工具。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有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也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和关系,它们会彼此渗透、积极配合、相辅相成。这一过程的实现,无疑会将现代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积极地融会贯通为一体,推动未来教育发展向着技术融合体系趋势前行,从而也对这种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提出新考验和新要求。

1.1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的全面最新内容

教员必须全面更新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以及相关的技术等教学资源和资料。在具体的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应高度关注以学员自主学习这个关键的核心,因为只有选题前沿、内容新颖、性能优越、形式丰富的多媒体演示课件,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展现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快速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便捷、精确地吸收和消化。在实际的教学内容组织上可以实行全方位的交叉,既可以遵循一般的逻辑顺序,将每一章节进行统一编排,也可围绕学科知识单元为核心进行全面系统的排列。据此,学员不仅可以便捷的打开相应的目录查看各个章节,而且可以直接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了解。这种科学合理的编排既有利于一般初学者按照各章各节的顺序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又可以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查看不同的章节,温故知新。

1.2拥有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环境模拟和信息集成功能

随着计算机网速的全面提升和网络带宽的拓展,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基于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实时构建的教学场景等于一体的流媒体技术,其与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相融合,并将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学习环境。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实验环境,应当具备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交互融合功能,集成了视、听、触等功能,不仅在形象上直观清晰,而且在图文并茂上力求丰富多彩,信息采集量宽泛,即便是没有实验设备也能按照操作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运转,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学员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浓厚兴趣和高度热情,充分调动学员们自主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展现出学员们的全方位认知主体作用和自主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规范和网络构建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们可以通过自主操纵VMware虚拟机,以及直接控制VMware不同型号的路由器和不同等级地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来更加直观的了解每一条机器指令的执行所产生的直接效果。

1.3科学合理地论证学员对于学科学习的现实需求

在课程讲解、专业习题、期末考试等功能上都应实现在线自助式功能,通过类似BBS论坛、博客等形式的交流,为教员和学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的开放式、互补式、共研式网络信息平台。通过教员和学员的彼此互动,不仅使教员及时掌握学员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而且会使学员更加方便地了解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并进行实践式的操作使用,拓宽思维,开放眼界,提升驾驭技能。这种可以更加便捷灵活地获取信息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不仅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使协作交流成为了一种可能,而且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和勇于动手能力,而这正是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一种现实表现。

2 如何实现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

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离不开Internet环境,其现实的实用价值、高效便捷的操作和交互性教学模式的实现,都促成了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和辅导的重要手段,而其最终也必将成为网络环境下最为有力的学习实践工具。但是,要真正实现网络教学全面有效的开展,架构一个运行稳定的网络教学平台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据此,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架构和科学管理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并且,随着需求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也将越加趋于成熟,因此这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中,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科教学的内容要更加明确

当前,对信息资源的建设追求大而全是多数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通病,为实现这一目的,构建的学习资源系统,提供了数量十分庞大的教学内容和资料,诸如多媒体课件库、综合答疑库、科目试题库等等,由于缺乏针对学员实际进行定制的教学内容,因而造成学员在查找所需学习资料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短、平、快。同时,由于学员对学习内容本身并不完全的了解,因此也就无法在浩大的资料库中获取完全适合其所需的学习资料,造成资源的严重过剩和浪费,这就是困扰多数院校的“信息过饱和”问题。

2.2学科教学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基于计算机网络教育技术支撑的学习实践过程较之传统概念上的学习方法有其最为本质的变化,它不仅表现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学员也从简单、枯燥和被动式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学习更加趋于自觉和主动。院校是教学平台构建的关键,其最终的构建活动必将对教学效果产生非常现实的决定性作用,势必影响教学整体质量。由于学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对象,因此,院校在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架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应以学员的个性化、自主化和创新性为主,积极主动地引导学员找出原因和问题,踊跃思考,培养学员自主发现问题和擅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院校在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应积极地引入导学目录,这样既方便学员针对目录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向,也利于引导学员科学合理的界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后期的小结中进行一个自我评级,从而定性定量的掌握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3学科教学的互动式环境营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互动式环境营造是解决学员学习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也是教员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进度和

内容的关键。计算机网络教育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方便快捷的沟通,而且可以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互功能。学员通过与教员、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研究讨论,不仅可以培养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团队协作的整体协调配合精神,极大地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教学互动是跨越时间、空间和人员限制的,可以采用论坛、微博、群、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3 总结

全方位的调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海量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编排学科施教方案、内容、方法和实验,积极关注学员的参与性、创造性、开拓性和自主性是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显著优势,也是学员最终实现高水平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勇于克服难题的关键。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整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化教学,而且也必将会使院校教学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台阶。

参考文献:

[1] 胡迎宾,黄少颖.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 .

[2] 董欢.网络辅助教学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7.

第4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01

景观设计教学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融入特色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

一、立足教学实际

景观设计课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专业设计课,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既有传统元素的设计内容,又有现代元素的融入,或是已经发展为脱离传统形式,开创为现代语境下的景观内容。教学内容决定网络平台设计的形式。在网络平台的设计中,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教学的优势,二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两者应该有机的结合和互为补充,通过针对性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和增设相关内容,查缺补漏,为网络平台的设计提供基础材料。

一个完整地支持基于Web教学的支撑平台应该由三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在这三个内容建设上,应有所侧重。尤其在教学管理上和教学实施上,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从宏观层面来说,网络平台教学近似于远程教育平台,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水平。网络平台教学和管理,是教学的基本活动空间,关系到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只局限于传统符号的认知,并不能从深层次的层面挖掘、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在设计中,盲目照抄现有的形态及元素,照成“假古董”式的景观形态泛滥,在这方面,要逐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吸收传统,加以突破、创新。现代艺术思潮对现代景观的设计起到了很强的冲击,对于现代手法、现代元素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表现在现代语意的把握上,在运用现代手法设计景观形态和环境时,不考虑场地和环境的因素,任由现代思潮促使景观设计,造成环境与景观脱节,造成视觉环境污染和环境的人为破坏。为此,要了解现代景观及现代思潮的内在关系,了解传统与现代的脉络,了解环境与设计的内在联系,才能使得现代设计不会脱离实际,才能符合现代设计的要求。在网络平台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以提升网络平台的效率。

二、网络平台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建立“景观设计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即一个集教学与教学管理、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管理于一身的景观设计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景观设计的各项内容网络化。基于课堂教学内容覆盖力不足的实际,不能有效地推进授课知识的吸收和实际的运用。网络平台教学模式的创立将会弥补这一不足,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提供了平台,交流互动、研究学习,创建活跃的学术网络平台。基于网络平台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交互式软件,嵌入设计元素为基础来进行设计,考虑到学习的需要,设置学习交流平台,为研究、交流、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更好的运用互联网学习,提供有益的基础平台。

网络平台的景观设计教学就是创建一个网站域名,学生通过注册会员,得到权限账号,通过账号进入平台,链接所需求的内容。平台设置的内容包括学习交流、软件课程、自学学习指导、学习推介、作业及创新成果展示、图库及设计名家库、专利成果申请等,依托网络环境进行设置“学习地盘”,这些“地盘”又通过“高速通道”相连,实现无障碍对接,达到“人-机-人”交流的学习模式,减少了资料搜集的时间,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视野,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景观设计课程交流系统”平台上,通过网络构建以交流、讨论为中心的聊天环境,让设计课内容无处不在,延伸课堂学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非定时,跨时空、跨地点”的学习环境。

三、网络平台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展望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图像是作为传达、交流的媒介,现行的教学工具以多媒体教室为基础,效果比以往的幻灯片教学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视觉盲点内还不能有效地交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网络平台的设计,将会改变教学形式和手段,将是跨越性的进步。不但可以学习、交流,还可以交作业、作业评定,以及电子信息库的建立,设立无纸化资料室,信息量大,存储方便,搜索、定位准确,管理方便。

当今,运用网络平台教学、交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点播式教学平台。在网络教育发展初期,点播式教学平台主要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快速传递,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音频、视频课件,查阅电子教案等教学内容,完成在线作业等。其主要特点是以课件为中心,教育资源的网上电子展示,强调的是管理。第二阶段:交互式教学平台。广泛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工具、BSS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了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强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第三阶段:社会化教学平台。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学习社会化的提出,学习者利用社会化教学平台,通过智能化搜索引擎、RSS聚合、Blog(利用评论、留言、引用通告功能)、Wiki以及其它社会性软件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网络,包括资源网络和伙伴网络,并处于不断的增进和优化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社会化,集体智慧的分享与创造,强调学习社会化。

第5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课程由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实验场地的局限性使得实验无法真实开展,这对学生对物理、化学的深入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特别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对实验的要求更高,学生难以通过实验课程有效的观察和实际操作,所以还需要教师能够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些教学内容。

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教学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实验室技术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一些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知识操作,还能够使学生深刻的了解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传统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方面为虽然学生的动手机会多,但是却缺乏思考,很多学生在实验教学结束后,甚至不了解教学的目的,不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的,然后得到想要的实验结果,缺乏对现象以及知识形成的深入了解。形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实验的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过于细化,对学生实验的指导过多,包括每一步的操作都详细的写明,使得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照做就可以,而不需要过多的思考。

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平台的构建对策

2.1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包含很多的模块,比如课程简介、教材参考、教学资料、评分方式以及教师队伍等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平台建立中,虚拟实验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教师在线答疑的版块,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由的讨论。同时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中增加一些微博、BBS以及微信等社交网络元素[1]。

2.2建立快速获取网络信息通道

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中,网络信息的获取速度更快,同时便捷性也比较强,与传统的纸笔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在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如果学生只通过笔记的形式来整理学习资料,那么会消耗很多的时间,而且在抄写的过程中也容易由于人为抄写的错误造成一些数据的失真,使得实验受到影响。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二维码能够有效的解决笔记抄写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实验为例,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该物质的性质以及提纯方式等,而要想获取这些知识,学生的途径有很多,包括查阅纸质资料、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以及二维码等。其中最为便捷的为二维码,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便携网络终端设备就能够快速的链接到网络地址,并获得甲基丙溴酸甲酯的相关信息。

2.3虚拟实验室的构建

虚拟实验室能够对现实中无法实施的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弥补,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节省教学的时间和成本,防止现实试验中对一些比较贵重的实验器材和设备造成损坏。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利用仿真模拟技术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实验场景。同时虚拟实验室还能能够创建一些无法真实操作的实验内容,比如高分子链的螺旋结构,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就能够为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展示高分子长链,进而使学生观察到全同立构聚丙烯长链的螺旋结构、旋转角度以及末端的变化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虚拟实验室虽然能够提供真实实验室的场景,但是与学生的亲手实验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否则一味的追求仿真和模拟是无法突出实践教学效果的[2]。

2.4注重Web2.0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并不是将传统的素材用网络表现出来,或者各种素材的堆积,而是要能够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当前网络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事物,因此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增加一些创新型的元素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eb2.0技术能够将百科全书、社交网络以及博客、微博等链接到平台,从而提升平台的点击率。同时通过在平台上添加校内访问数据库比如万方、知网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和参考依据,进而使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更加科学。

3结语

综上所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多的弊端,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陈旧不符合当代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为在一些实验中由于场地、设备或者实验自身的限制无法真实的开展。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通过实验网络平台的构建,则能够实现对传统实验教学不足的弥补,提升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庆丰,何冰晶,闫瑞强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20):134-135,148.

第6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化教学环境,是集通知、课程信息查询、多媒体视频点播、移动教育、网络教学环境于一身的综合系统。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课程教学网络平台。

二、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意义

长江大学工程制图精品课程于04年立项之初即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分别建立了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和工程制图教学网,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与教学活动,形成了全新沟通机制,彻底改了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作用和师生关系。随着建设逐步深入,网络资源不断丰富,课程网站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构建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使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平不应只是相关网站的简单组合,还应发展成为一个集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为一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构建对教师、对学生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层面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不仅要精通与课程相关的各类知识,还需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组织教学,通过整理上传教学大纲、教案、视频材料、自学课件以及习题等,不断丰富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共享信息。因此,更加熟练了网络学习环境,提高了自身计算机操作水平。

2、学生层面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发现和构建知识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互动层面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课程答疑制度,依托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站,采取手机信息、QQ群、电子邮箱等,构建师生信息流通及处理平台,及时回答学生在“答疑讨论”区中的提问,按时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4、管理层面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传送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管理,成绩登记等学习跟踪管理活动,并进行网上测试和网上交流,方便老师进行教学管理和过程监控。保障管理的有严谨性和有效性。

三、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组成

网络教学平台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有精品课程资源管理功能、学习功能、交流功能等。为保证平台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采用模块化思路对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设计,将平台划分为用户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教学资源模块和交流互动模块四个部分,如图1展示了该网络教学平台的组成。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权限设置和用户属性管理。网络教学平台将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根据访问内容的不同设置的不同的权限。管理员主要实现对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为教学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组织、存贮、统计、检索与查询等基本管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学习内容、学习的进度情况等进行审查、记录,而学生用户则主要是访问网络资源,如教案、试题库等。

课程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精品课程相关资料进行展示,同时收集整理效果评价并进行必要反馈。课程展示部分必须按照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平台的要求,提供课程介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方法手段、课程特色、申报资料以及教学队伍等信息,可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体现。

教学资源模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教学设计、内容组织、试题库三个部分。采用数据库技术、超文本技术、影像压缩技术及CAI等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整合成一流电子教案,再由电子教案转化为网络课程资源,形成课程教学资源。

交流互动模块是网络教学平台最具特色的部分,不同于静态网页,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互动空间,可使教学、答疑辅导、甚至考试等主要教学过程通过网络实现,借助强大的学生学习情况跟踪、评价及学习效果分析工具,教师可以及时获得网上教学或日常教学情况的反馈,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

1、网络平台动态更新的实现

动态更新对于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相当重要,它可以让教师将此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课程改进随时上传,便于长期保持该课程的活力,可利用上传组件实现。目前,上传组件既可以由用户自己开发,也可从网上下载。

2、网络平台的网站构建

网站是网络平台的外在体现,网络平台底层构架完成之后,必须通过网站以恰当的方式将各种网络资源予以体现。为更好地反映各种资源和功能,网络平台由精品课程网站和工程制图教学网站组成。

精品课程网站实现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工程制图教学网站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平台,网站分为教学计划、网络学堂、网上自测、反馈互动、视频点播和学生作品六个子模块,每个模块又进行了详细划分。学生既可将此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也可以依托此平台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

3、平台实现的技术支持

平台采用B/S结构,数据被分类放置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合法用户根据权限访问相信信息。系统基于网络环境,借助网络的安全措施将校内用户与校外用户分开,数据库服务器不允许外部用户访问。同时,采用日志保证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和确定性。

五、结语

第7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 网络教学平台 构建

一、云计算概述

互联网技术在快速发展与成熟,互联网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其中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云”,是指一个云状的、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构成的集合。云计算的核心内容是:新的编程模型、新的IT基础设施、新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的特点是:所有的软件与服务都来自于虚拟的互联网,从而提高IT效率,增强服务敏捷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与使用成本。云计算能够让客户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访问“云上”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从而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使得群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变得快捷方便[1]。

云计算可根据其应用的层次与特点分为3种:公用云、专用云和混合云。所谓公用云是指为云计算提供底层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用计算系统,公用云不限制使用者,不属于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专用云又称为私有云。是指由企业或单个客户开发的大型专用、私用的云服务,私用云将按用户需要提供基础设施,拥有服务器、网络和磁盘,并且可以决定允许哪些用户使用这些设施;混合云把公用云模式与专用云模式结合在一起,云的提供者部分拥有权益,并通过一种可控方式部分与他人共享,混合云是目前互联网上的云服务的主要方式[2]。云计算与“云服务” 将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云计算可以应用于教学管理、学生 交流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各类教育机构、学校、高校数量庞大,其办学规模、层次与学生素质差异极大。大部份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人力投入巨大,资源紧缺等问题。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兴起将大大改善这一状况,云计算与“云服务”将为各层次水平的学校提供强大的在线应用功能服务。从而大大提升各类学校信息化水平。云计算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云计算降低了学校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节约资本。对于我国各类学校来说,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教学、科研与实验等各方面的软硬件投入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特别是科研与实验室的软件投入,这些软件往往在投入巨大后却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新或升级,这就意味着一大笔资源浪费。通过云计算与“云服务”学校能节约70%-80%的软硬件投资,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

(2)云计算有利于教育机构共享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我网各类教育机构存规模和投入的差异巨大,一些知名院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担当着更多前沿技术的研究课题,有更多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的机会。而一些规模不大的学校由于经费、师资与发展水平等问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实践与实验保障。但云计算的出现,将为各类学校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环境,普通院校将同样拥有类似国内外一流大学才能配置的超级实验环境,因此云计算既节省了开支,又打破了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壁垒,让更多老师、学生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教学资源, 提升教学水平。

(3)云计算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与交流协作。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国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差别巨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利用云计算平台,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对各类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3]。

三、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技术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可采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云服务开发企业参与,公有云与私有云相结合的整体开发模式。云计算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需要构建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同时需要开发符合教育机构需要的特色功能,其系统技术构架如下。

(1)硬件及网络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将为教育机构提供统一的网络与系统架构,各类学校没有必要配置单独的服务器和管理人员,而是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只需要在重点城市配置一套大型服务器系统。各类学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 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并获得高质量的功能服务,这样的网络构架将使系统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总体功能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提供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其技术平台采用多层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其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IaaS云基础设施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功能的基础;第二层是为系统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PaaS服务层,这是云计算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及集成第三方开发应用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第三层是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功能层,提供在线的软件SaaS服务,包括:教学管理、虚拟实验室、学校协作交流等各类功能模块;第四层是客户端访问层,访问方式包括:电脑PC、4G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以上4个层面整合构成了云计算教学资源功能构架平台。

四、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功能规划

(1)基于云计算的教学管理系统

如果采用基于云计算的SaaS一“软件即服务”模式,那么各类教学管理软件都可采用类似于租借的形式.统统来自于SaaS的“云海”中。其中各类学校教学管理功能将获得极大提升,学生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选课、查询成绩与学分、班级管理、提交作业等功能;老师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成绩录入、课程管理、学生交流等功能;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学生管理、学籍管理、资料存档、待办事项处理等,因此云计算服务将为我国教育机构提升强大的教学事务处理、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 评测、教学办公流程与协作的综合管理功能。

(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

所谓云计算虚拟实验室,是指一个集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网络实验仿真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的网上运行系统,这样就可解决因实验经费不足或高档次、高价位设备缺乏所不能开出的实物实验课,同时也不会造成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仪器损坏、元器件丢失等现象。同时虚拟实验还可以模拟实验室中没有的设备,而且还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实验。因此,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将为普通院校提供一流的实验资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只需要开发一些虚拟实验室功能,并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所有学生就能共享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中、低层次院校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

(3)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实践教学成本高、分散性强,很难进行控制与评测,因此,各类学校很难大量开展与实施,这是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实践教学系统,老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能够跨时间、跨空间的进行交流与协作,在“云端”实现见习与实训的指导、交流、评测、监控等教学与管理工作,甚至能够在“云端”实现视频实践教学展示与交流,这将大幅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大大提升各类院校实践教学水平。

(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协作、互动交流平台

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各类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促进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同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互动交流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各类“云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改革与创新,云计算与“云服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将发挥巨大作用。要建立此类教学资源平台,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互联网科技应用意识,要站在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云计算应用模式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整合作用。其次,需要开展云计算应用需求分析、系统构建、技术开发与实现等方面科学研究,同时需要利用软件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商业化开发运营,不断加强资源与内容建设,并加强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开发,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Michael Miller.云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庆波.云计算实践之道一战略蓝图与技术架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第8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件;针灸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86-04

《针灸学》是中医高等院校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西医院校本科层次康复、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基础课程,其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多年来所沿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理论形式与时代脱节,而且在学术内涵上也限制了相关理论的演绎功能,影响了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与应用拓展。针对现存问题和难点,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改变传统的、单调的、陈旧的教学方式,探讨如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交流讨论等问题,并建立本学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探索符合《针灸学》教学特点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

1 针灸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

1.1 网络教学系统概述

在谈到网络教学的时候,人们常会有这样一种错觉,认为网络教学就是把以前的CAI课件进行网络。事实上,网络教学系统不仅如此,也是将教学模式网络化。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师生间通过网络进行讨论、答疑;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学生讲解授课内容;学生共享CAI课件进行自学[1]。

所有这些教学活动都是建立在一个网络教学系统平台之上的,良好的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将关乎到教学的质量和网络课程的开展。因此,搞好教学平台设计对整个网络教学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系统设计方案

1.2.1 设计思路

将多媒体课件置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体系,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点。网络环境下的《针灸学》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而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协同作业、自我探索等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而是通过指导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网络资源来促进学习,促使旧知识转移,新知识形成。为此,我们结合《针灸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以整合的教学资源为基础设计网络课件,来满足导学助学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2.2 设计方案

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大模块:网上教室(助教系统、自主学习);网上考场(助学系统、自我测试);网上论坛(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1)网上教室模块:(助教系统、自主学习)

网上教室模块应该说是本软件的关键部分。网上教学模型结构图如下:顶端一行是主菜单行,每个主菜单项又可以带出其子级菜单,而在子菜单项中选择其中一项,即可跳转到该项页面,带出相应的图、解说和文字。本课件采用的图片来自《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文字解说部分主要来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为使课件可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故设计的重点是教学部分。

(2)网上考场(助学系统、自我测试)

本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练习系统和测试系统。现将其分别说明如下:

练习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里,你可以有三种练习方式:

按题型进行练习。先选择一种题型,再输入你需要的题量,即从第几题到第几题,点击开始练习,进行按题型的练习。

按针灸知识类别进行练习。先选择一种针灸知识的类别,再选择你想要做的题型,点击开始练习,进行按针灸知识类别的练习。

随机抽取进行练习。在你选择了你想要做的题量后,系统将自动从各类题型中为你抽取试题组成一张试卷,点击开始练习,进行随机抽取的练习。了解了本子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后,请点击开始练习。

测试子系统:

本测试子系统采取自助考试方式,不记名,但规定有考试时间,测试开始倒计时启动,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题目,系统马上给以判分。

考试题型分为四种,分别为A型题、B型题、X型题和判断题,各型题均有4道大题,总共16道大题。

考试时间为45min,如果到时没有完成,系统将自动提交。在考试中,请不要按后退键,刷新键等,否则此次考试无效。了解了本子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后,请点击自我测试。

本助学系统为免费开放式系统,利用它同学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针灸相关知识的复习、 练习及自我测试等,练习及测试后系统将自动进行评分。

(3)网上论坛(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论坛模块的设置,建立起学生和老师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这部分里学生首先要登陆注册(免费使用),然后进入学习讨论区。教师答疑部分可通过E-mail师生交流,也可以在论坛中直接辅导和答疑。

2 针灸学网络课件设计分析

一个网络课件的核心在于多媒体课件的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决定着整个网络课件是否优秀,是否真正体现一个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和安排。所以在设计《针灸学》网络课件时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便于教师对网络课程教学的安排;二是便于学生自学。课件内容结合教材以及相关资料编写脚本,包括文字、声音、多媒体动画等,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图文声像并茂。其内容既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及教师的思维习惯,又符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

2.1 课件软件的功能要求

网络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如下三个方面起重要作用:

2.1.1 辅助教师教学

重点在于向学生演示和表达知识,辅助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具体的形态有:传统的视音频课件、传授型和演示型的网络课件、基于视频流的录像课件、制作成HTML网页的教科书、基于JAVA的演示型课件等。此类软件要求对知识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组织。

2.1.2 辅助学生学习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此类软件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注意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2.1.3 学生的兴趣扩展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增长见识、形成个性等,此类软件要求设计精良、生动有趣,要具备良好的吸引力[2]。

2.2 课件设计原则

网络课件的设计,必须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2.2.1 交互性原则

教育软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所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纵的,而不是教材的电子搬家。

2.2.2 界面直观友好原则

软件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

2.2.3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

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软件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3]。

根据这些原则和设计规范,在本系统中设置了一套《针灸学》课件系统。

2.3 《针灸学》网络课件的研制――“针灸十四经络”

(1)经脉循行――动画显示,声像同步(配以古典音乐),链接有古经文及相应的翻译,要求学生掌握的“络脉循行”规范化板书式内容等。

(2)“主要病候”――包括相应的经脉病变和经脉所隶属脏腑病变两个部分,链接有相应的古经文及翻译。

(3)“主治概要”――主要阐述该经脉及所属腧穴在临床上治疗的各种主要疾病,可以链接到能治疗这些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4)“腧穴”――包括每个穴位声像同步的动画显示,每个穴位的正侧、背面的浅、深层解剖(重点显示大的神经、血管等针刺必须避开的部分),每个穴位的应刺深度,每个穴位操作的注意事项等,链接有每个腧穴的主治作用特点,适应的主要病种及现代临床应用举隅等。本课件共采集图片2000多张。

在课件的各个单元中,我们通过形象生动的电视画面再现《针灸学》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变枯燥单调的被动式记忆为丰富多彩的启发式学习。由于本课件采用了画面和文字注释、链接的方式,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逼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增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针灸学网络课程设计分析

网络课程建设要基于网络教学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自觉性。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电子稿)与制作脚本。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

网络课程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和网络媒体设计两方面的内容,要求这两方面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1 教学设计

(1)教学大纲、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确定: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这是编写网络课程的蓝图。

(2)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指导:网络课程应指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关键、基本、重要的学习内容给予说明和讲解,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尤其重要。

(3)提供各种练习、作业、考试:网络课程应针对相应知识点提供必要的、不同等级程度的练习,进行不同层次的考察测试,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逐步理解、巩固和迁移[26]。

3.2 网络媒体设计

网络媒体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设计,目的是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学习内容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在内容结构安排上应注意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保证学习向良性方向发展。

(2)学习支持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给学习者提供相关信息资源链接及各种支持学习的服务,保证学习的质量。

(3)导航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应提供必要的导航以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导航系统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界面和页面设计:针对网络课程的内容和使用对象,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要求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可控性、交互性强。网页设计要清楚、简洁[4-5]。

网络课程开发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其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6],如图6所示

3.3 网络题库设计分析

网上测试是老师检查教学质量,学生检查自学情况的有效途径。因此,网络题库的设计至关重要。网络题库中的题型一般有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形式。题库应包括试题所属的模块、题型、试题正文、标准答案等项,系统应能让用户浏览从练习题库动态生成的网页。

题库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内容上:题库中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应囊括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项目。

(2)层次上: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知识点,题库中应存放着考察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

(3)量的方面:对每一项目均应备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的不同类型的、足够数量的试题,以求从各个侧面考查。

(4)管理上:必须实现科学化、动态化。依照分类学的方法,对库中试题分类存放,同时做到对试题的时时更新。

本系统的题库中设置了四种题型,分别是:A型题、B型题、X型题和判断题。本系统特别开发了题库的自动组卷和自动判分功能,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方便了学习者进行自我评判。

4 系统特点总结

4.1 创新性

该系统实现了多媒体远程实时交互教学系统,基于在互联网上对视频、音频等信息进行实时传播技术的教育形式,构建《针灸学》网上教学平台。

4.2 该系统的特色

(1)极强的信息综合功能:以CAI课件的演示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既准确,又节省时间,同时使课堂节奏更为紧凑,大大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2)极好的时空再现、动态表现功能:传统教学对这两种需求只能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来实现,而多媒体软件在这方面却有人工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3)人机交互,开发学生智能的功能:多媒体课件设置科学、合理,成功地实现人机交互,将使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体验。

(4)帮助复习、记忆功能:CAI课件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所需掌握知识的关注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记忆细胞,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缪凯,赵蔚,王以宁. 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36~39.

[2] 郑群.网络教育中教学课件设计的目标和要求[J].信息化建设,2003(9):42~43.

[3] 王左辉,于红光. 网络课件中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1213~1217.

[4] 雷晓明. 网络课程的设计[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78~79.

第9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对网络信息化平台进行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学习。此外,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因此,对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及其在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1 图像处理课程网络信息化平台功能

1.1 丰富资料,保障学习

在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中,存在着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其中存在着重点、难点解析以及详细说明,从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正确引导。

1.2 大量案例,培养能力

图像处理课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网络信息化平台当中存在较多学习案例,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对图像处理知识深入了解。

1.3 微课视频,差缺补漏

网络信息化教学中,存在微课教学模块。其主要教学方式以视频为主,视频内容是记录教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对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弥补自身的不足。

1.4 探究讨论,加深理解

中职学校传统图像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而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后,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能够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学习兴趣,促使其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1.5 在线考试,科学评价

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参加相应的知识测试。系统中题目类型全面,考试结束,系统对其进行自动评分,为学生提供极大的帮助[1]。

2 计算机网络课程信息化平台功能

2.1 教学资源模块功能

2.1.1 资源统一性管理

这一功主要面对系统当中资源上传者有机资源审核者的功能模块,促使教学资源上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得以实现。对资源进行上传,又被分为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等。

2.1.2 资源检索

结合不同用户的需求,产生不同检索,对不同用户相关权限而言,系统能够自动分辨,并给出不同应答。

2.1.3 资源分类

对系统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做出相应分类,从而使其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相适应。

2.1.4 用户管理

用户信息属于系统当中的特殊资源,系统要对这一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用户,赋予不同权限,进而形成不同系统。

2.2 教师教学模块

实施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变化促使教师角色出现一定转变。教师充当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相应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授课行为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在教学任务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资源信息。在讲课方式上,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是动态变化的。

3 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系统设计

3.1 设计目标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强化课堂学习时间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碎片时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从近几年教学经验来看,实践课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时,应当针对这一教学特征,对系统进行设计。针对图像处理课程而言,一般是和技术性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对课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体现在线辅助教学优势。并且结合学习资源有效性,针对资源库做出相应整合。针对等级考试,设计模拟考试平台。此外,对系统进行设计,需要结合教学平台,实现项目一体化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3.2 总体构架

对总体构架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要参与其中,然后进行相应作品的欣赏,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以辅导和讲解。学生学习完毕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将作业上传到平台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讨论[2]。这一模块,学生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并且进行自主实践,做出综合性训练,实现图像处理的实践教学。教师对平台进行使用,同样需要修改个人信息,对学生作业进行管理,同时对相应公告进行管理,对学生学习提供相应辅助,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管理。

3.3 教学资源设计

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过程总,需要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教学平台进行构建过程中,确保?W生和教师均具有相对便利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要充分了解学生风格,结合这一风格,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进行图形图像课程设计,学生需要良好的平台资源,因此,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引用。

3.4 系统实现

针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对教学平台的设计,需要管理员和教师共同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并且做好班级和教师主体创建,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维护。针对教师而言,对平台设计过程进行充分了解,结合这一过程,对学生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对相应教学资源进行上传,并且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批量上传或下载,对学生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学生对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进行观赏,然后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对这些信息作出整体性应用。应用这一系统,进行在线联系过程中,一般是将基础知识和所学知识点进行结合,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够有效连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建立对应数据库,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点和相应学习任务,促使平台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