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高校就业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就业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就业工作要点

第1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以省、市、县委政策文件、决策部署作为工作思路。确保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工作平稳进行,以做好就业指导,做多就业信息,做强就业市场为工作重点,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为工作动力,以提高就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水平、规范就业管理制度为工作保障,以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将就业工作抓好抓强。

二、工作目标

(一)2017年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4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二)2017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省级目标:组织600人参加创业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100人;网上办事大厅推广使用;失业保险待遇发放“零”差错。

(三)2017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市级目标:实现成功创业250人;就业登记达到6万人;简报信息40条公共招聘网推广使用;实现就业系统专网数据和报表、资金使用同步;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放管服”;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创业活动;农村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库和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库(两库)半年更新率达50%以上;建立就业扶贫示范村10个;建立完善园区就业服务指导站1个。

三、工作措施和工作要点

(一)下大力气推进就业精准扶贫

1、动态精准掌握数据。加强与扶贫移民部门的对接,及时掌握今年分解落实的脱贫人口情况,将农劳实名制数据库信息与“六有”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复核,摸清198个退出村中16—60岁贫困劳动力底数,为精准开展就业扶贫提供依据。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动态更新机制,以贫困村为单位,依靠“第一书记”、乡村劳动保障协理员进村入户,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输出、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五个名单”的变动情况,及时将变动信息与“六有”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以及数据及时更新。

2、大力促进转移就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通过公共招聘网、手机短信、乡村广播、微信等媒介,及时向贫困劳动力岗位信息。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手段,以扶贫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对贫困户劳动能力、就业状态进行精准记录、动态管理,对企业、商会的用工信息进行定向、精准对接,搭建起贫困户与用工企业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实现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清、劳动力状况清、就业需求清、培训意愿清、社会保障清、帮扶措施清。

3、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市级目标任务打造10个就业扶贫示范村,推进就业扶贫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就业扶贫工作中成功经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同时,大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排贫困群众就业。每个退出村开发不低于5个的公益性岗位,每个岗位每月给予400元补贴。

(二)全力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1、实施两个计划。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实现就业水平不降低。积极会同教育部门,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进校园、举办校园招聘和各类创业等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率。对实名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精准就业创业帮扶,多渠道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服务,通过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和工作措施,积极引导、帮助各类创业群体成功创业,实现就业。

2、强化就业援助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对化解过剩产能压力大、职工安置任务重、经营十分困难的企业,按规定落实失业保险等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援助行动,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针对性抓好就业创业培训,确保职工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精准掌握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及时兑现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好2014级藏区“9+3”学生就业工作,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协助学校组织学生与企业对接,确保藏区“9+3”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3、推进返乡就业创业。通过“一园四线”,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对有资金有项目的返乡农民工在政策上引导支持其创业,无资金无项目的推荐到工业流水线、现代农业生产线、电商配送线、三产物流线上就业。

(三)狠抓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1、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我们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积极落实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并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及时兑现创业补贴,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实地调查创业规模、创业项目及经营情况,现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业指导。

2、极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创业。积极依托园区孵化园,大力筹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帮助他们创业。

(四)努力提高技能培训质量

1、开展技能培训。包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加强联系,大力实施商会培训。做好已转移就业人员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培训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切实加强培训保障,突出抓好“人员、资金、组织”三保障,确保培训质量提档升级。

2、开展贫困家庭培训。积极会同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等,及时征集贫困劳动力的培训意愿,指导、协助院校机构通过开设“扶贫专班”、举办送培训下乡活动、依托“农民夜校”定点培训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推荐,按规定落实奖补政策,全面完成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年度目标任务。

3、继续做好创业培训。按照市级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组织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参加培训,重点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复转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

第2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近年来,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经济依旧首位产业发展不强、要素制约普遍存在等问题。通过出台工业经济工作意见,对2020年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有利于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2020年工业经济工作要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抓发展规划,做实工业项目库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家居制造、生态板材等首位产业及配套项目落户中部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工业园。统筹首位产业与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轻纺、材料与新材料项目向姚李工业园布局。二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首位产业集聚。坚持以产业联动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快培育两新产业,积极谋划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与新材料、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抓招商引资,拓展延伸产业链

一是突出首位产业招商。围绕定制家具、成品家具、门窗、家居板材等类别,重点引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成长性优的知名品牌项目。全力引进五金、门板、包装材料、线条、封边条等配套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二是提升项目引进质量。紧盯与家居产业密切相关的数控加工中心、智能家居系统、材料与新材料等行业,建立健全“两新”产业线索项目库,争取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

(三)抓项目建设,做大工业总盘子

一是实施“积树造林”工程。建立签约项目库、落地建设项目库、投产达效项目库“三库联动”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严格落实“七个一”制度,加快建成一批产业项目。二是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分类指导,精准调度,排出项目进度表,规划项目建设路线图,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月调度一次。

(四)抓龙头培育,打造行业小巨人

一是狠抓重点企业帮扶。立足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家居、冠特家居等现有企业,引进国内知名家居企业,着力打造家居企业“主力部队”。围绕丽人木业、东盾木业、伟杰板业、管仲木业等行业领先企业,打造板材企业“先头部队”。二是着力抓好工业企业递次纳规。开展企业递次纳规行动,对新纳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和龙头企业后备资源。

(五)抓转型升级,推动生产绿色化

一是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考察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走访行业领军企业,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引导本土企业家进一步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培育一支想转型、敢转型、会转型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强化政策支持。鼓励传统板材企业“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壳营销”,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合资建厂、贴牌加工、生产板材基材等方式,推进低附加值的建筑模板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生态板、欧松板、木工板和木地板等产业逐步转型。

(六)抓创新驱动,增强竞争实力

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柔性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及软件著作权等专利申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七)抓运行调度,稳定工业基本面

一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坚持做好工业运行精准分析预测工作,督促企业据实报送统计数据,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大会商研判力度,加快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二是着力化解疫情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设备补贴、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八)抓主体培育,壮大工业生力军

一是着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充实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库,开展主题招商活动,定期开办专题培训班,引导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返乡创业工程,开展各类宣传和表彰活动,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二是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九)抓营商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规范高效”原则,推行证照分离、先照后证改革,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深化“四送一服”帮扶。紧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人才等普遍问题和土地、办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全力予以解决,破解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困难企业帮扶台账。严格落实困难企业鉴别推送、把脉会诊、分户包保、联动共治、实效通报五项机制,全年诊断帮扶困难企业10户以上。

(十)抓要素保障,提振信心解难题

一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扶持作用,落实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降费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二是扎实做好用地保障工作。按照“确保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针对项目建设需求,提前谋划争取土地、林地指标,加大报批力度,保障工业用地需求。三是着力破解人才瓶颈。线上和线下联动,多渠道企业用工信息。深入落实人才引进各项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鼓励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帮助企业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工人。

第3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 广西 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7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意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院校对所培养人才的定位的标准。近年来,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众说纷纭,有人提倡“专才”教育,有人提倡“通才”教育,也有人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不管哪种模式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文从广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点,对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革设想,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研究与推进,很多院校在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目标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按竞技项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模式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未能根据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针对“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关北光等研究者指出:“这种价值取向有悖于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体育教师的逻辑常理,忽视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教师的素质培养”。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类课程来说,布仁巴图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过分强调技术教学的精雕细琢,而忽视了课程对终身教育、对文化传承的载体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两极化,偏远的民族地区或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地区仅需要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老师即可,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示范性中小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很高,不仅要求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相应的组织赛事活动的能力、创新教育教法等多样化的能力,这也使诸多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研究者陈平认为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用运动手段将生命变得更强大,不应让运动技术与经验主宰专业的发展。霍兴彦等研究者认为“专才”教育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单化,“通才”教育则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理想化,所谓“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只能是一种理想层面的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而体育教育专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本科院校学士、硕士的就业冲击,其就业岗位大多是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广西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为需求,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力培养“三个主要面向”即主要面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主要面向乡镇中小学校、主要面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终身体育观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能从事中小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一般的体育管理工作,并能传授基本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型人才。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一是看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体育教学实际。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任务具有多重性,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体育教育专业还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才很难被用人单位所接收。

1.课程目标的设置。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应与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接轨,课程规划应以培养学生“三个主要面向”为导向,课程实施要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本位。

2.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是我们对课程的总体观念和认识,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类专业院校,设有必修课、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与社会实践;一类是综合师范类院校的体育学院,设有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通识通选类课程与社会实践。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于本科院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程结构上应突出实用性、地方性,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设有综合教育类课程、通用术科类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类课程。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与综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着力突出其师范性的特点。在教育类课程中,应将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等课程优化组合,摒弃课程间重叠的部分,并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教育类、儿童心理类与青少年教育的研究方法等课程。在术科类课程中,应弱化传统四大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课程的授课比重,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族的板鞋、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打草球;侗族的抢花炮;京族的竹竿舞等)课程。同时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加以调整,确保超过55%的学时为实践学时,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程内容的优化。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必须课程,它不仅关注如何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关注怎样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60%来自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模仿,16%来自体育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摒弃传统的理论即理论、术科即术科,且各自为战的单元式教学,而应该优化其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对课程内容的纵深应少做要求,从知识的扩展性与学生的接受性出发,凝练关键知识点与动作要点,引导学生在把握住关键课程内容节点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竞技化、理论化给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课程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专业及就业岗位的特殊性,就更为凸显了其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在总体上采取“2+1”或“1.5+1.5”的培养模式,即在校内2年、校外1年或校内校外各一年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实行综合化、全程化、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将教育实习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从入学伊始就给学生灌输“教学相长”的理念,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教”出去,而不是仅仅“交”在卷面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术科动作整体流程的掌握,强调学生对完整动作所涉及的动作要点的掌握,并将健康教育知识、运动损伤防护知识融入其中,在术科课程中输入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在放假期间参与居住地所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校内定期开展多元化的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此类竞赛不仅评测学生对项目的技能掌握,还要使学生参与相关联的知识问答,促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其所学项目,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延长教育见习的时间,在校期间定期组织学生去示范性中小学观摩体育课教学,在校外期间确保最少一年的教育见习期,使学生有一个较长的适应阶段,并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避免出现问题。

三、结论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特色,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培养途径,都应该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主线,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的“老四项+基础理论课”为主的培养模式,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高职性及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这就要求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设计时,要考虑其工作岗位的独特性、工作地区的民族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弱化传统术科项目,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心理类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胜任广西地区中小学校当前所急需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4-01-25

[2]姚卫宇,刘丽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探讨――以基础教育改革为背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

[4]陈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哲学审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

[5]霍兴彦,林元华.关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6)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80)

第4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等教育 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指的是2007年夏季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为违约剧增(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次金融危机尚未平息,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存在潜在的机遇,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理念等。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教育产业化的战略上有不可争议的失误和种种负面后果,但终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跨入了国际所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每年以为数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能改变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我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对我国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改变高校专业结构。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大多集中在与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的领域,而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证券、房地产市场以及进出口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用人需求在金融危机下明显萎缩,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危机已向实体经济体系蔓延,进一步影响了非金融企业。这必然会使更多跨专业毕业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加剧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2)给大学生发展前途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学生心理矛盾。目前,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全球各地各种媒体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的报道铺天盖地,就业成了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和每个学生家庭谈论的中心话题。让广大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在部分经济贫困地区还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言论,甚至不少优等生、高才生放弃了高考,选择学一门实用技术,早点就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整个社会就业环境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将随之减少,就业需求也随之下降,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却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4)改变区域经济环境。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不一样。外向型产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前些时间,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而这些地区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必然会使毕业生区域选择的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

2、对人才结构和招生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必然使人才市场发生结构性的调整,金融、房产、投资、证券、保险等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急剧萎缩,社会市场对人才需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原有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后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3、对出入国留学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产生大幅波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跨国留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学生所期望的留学目的地的货币贬值,如美元、欧元、澳元、韩元等,这些货币的大幅贬值将使得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大幅下降,并加强这些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而那些货币坚挺的国家对于留学生人员的吸引力将下降。

三、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

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10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4项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的资金数目是44亿元,这44亿元主要包括3个大的工程:一是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涉及资金30亿元;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涉及资金10亿元;三是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涉及资金4亿元。教育部在2009年初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着力化解高校2000亿贷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的第四项措施是在巩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而投入巨资帮助高校化解债务危机是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减轻阻碍。所以高等教育一定要抓住这次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建好校舍、购买教学设备、补足教学资源,打捞“海归”,提升师资水平,努力申请减免自己在以往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债务,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对金融危机,积极探讨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高等教育来讲,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社会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区域的重新洗牌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从而也对高校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积累,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掘。这种状况与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200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了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每个实验区资助总经费50万元,用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而这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大多以“创业”为主题,其中西南大学更是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锁定在“顶岗实习支农”上。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以国家重大投资建设发展为方向,使人才培养真正契合社会需求。

3、面对金融危机,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应该勇于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提高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1)培养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金融行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匮乏及其职业道德的缺失。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学完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提升金融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情操,提高应对金融危机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2)培养技能型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显示最突出的就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肯定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性人才。

(3)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优势。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职能,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5)发挥社会合作伙伴和企业作用。企业在评价和预测技能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学校与企业要积极开展对话,充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建立学校、企业和咨询专家互动平台,共同设计目标教学课程,定期组织技能和就业供需见面会等。

4、面对金融危机,发展农村就业市场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矛盾就更加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关键就是要积极开拓农村就业市场。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后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刺骨的“寒流”,但对于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却是难得的“暖冬”。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项措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本次拉动内需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国家把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作为国家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我国农村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而要将发展机遇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其中。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当前农村的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国家积极为毕业生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创造了条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十条”是高校毕业生在农村施展身手的难得契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走向农村,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让他们看到金融危机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抓住到农村开拓事业的机遇,真正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的来讲,金融危机对经济、对社会都是一场破坏性的冲击。冲击波所具有的破坏力,也可能被转化为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怎么应对,怎么消除、缓解其负面影响,利用机遇转变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第5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县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工作,把科技扶贫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议程,常抓常议。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科技扶贫工作指导组,下设办公室,抽派三名工作人员具体办公,具体承担科技扶贫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查,并建立了相关制度。每年初下达科技扶贫工作要点,就科技特派员选派、科技扶贫项目的遴选等具体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为全年工作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二、突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把选派科技特派员作为抓好科技扶贫工程的牛鼻子,紧抓不放。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下发《关于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明确选派目的、选派条件、选派方式和选派数量,要求每个乡镇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不少于5人,其中贫困村要保证1人以上,按照个人申请、乡镇推荐、县审核的原则,共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560名。同时有114名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做到了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全覆盖。

三、强化监管,充分发挥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作用。

我县有2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分别是县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禽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禽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年出售父母代种鸡4万只,商品鸡200万只,较好的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目前该工作站隶属的公司已成为国家麻黄鸡原种厂。工作站年加工800吨,带动企业67家,年加工200万只,目前所在的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之乡。为了发挥两个工作站的作用,我们每年深入企业调研座谈2次以上,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其做大做强夯实内功。

四、立足提升,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抓住特色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聘请专家,先后在长集、石店、花园、三流等乡镇开展了果蔬栽培与储藏保鲜、麻黄鸡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饲养与填食技术、稻田龙虾养殖模式推广专题培训。与此同时,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摸清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底数的基础上,与县扶贫局联手,在金寨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2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共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49人,培训内容涉及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内容,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第6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2009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19.93%.16.33%,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20.86%.19.30%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第7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三系;羽毛球;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71-02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三系羽毛球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于体育俱乐部模式授课的参考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针对课程中涉及的相关事宜设计问卷,并对三系所有参加俱乐部训练的42名学生随堂发放、填写、回收,回收率达100%,有效率100%。

3.访谈法。对三系相关领导,羽毛球俱乐部授课教师以及本系的其他O畹木哂懈呒吨俺频慕淌进行了访谈。

二、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俱乐部模式授课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2013年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工作要点,落实我校2013年工作要点,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奋斗目标,学校将2013年定为“教学质量年”,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明确办学定位,创新培养模式,强化目标责任,提升培养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其中,我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如何围绕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作为工作重点。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认证与讨论,在2013年至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始,系部所属的四个项目的专修课均以俱乐部的模式出现,开创了我院专修课程授课形式的先河。迄今已经执行了三年。所谓俱乐部模式就是把一至三年级专项相同的学生以技术水平分组别,从而打破年级授课的形式。

(二)学生对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人们对体育现象在自身生活中重要程度的评价、判断,是体育情感的直接流露,它与人们的体育需要、体育价值观、体育生活中直接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系羽毛球俱乐部参加训练的42名学生中,三年级12人,二年级17人,一年级13人,其中三、二年级的学生分别有着四个学期和两个学期专修课程的经历后转入俱乐部,一年级的在6周的军训和入学教育后直接进到俱乐部训练。所以在此种模式授课满意度的调查上,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同学分别有75%、83%和61%表示满意,15%、9%和6%表示不满意,10%、8%和33%表示无所谓。

(三)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硬件条件的现状

目前参加俱乐部训练的学生共有42人,我院有标准羽毛球场地8片,平均每5―6人使用一片,这种训练条件达到了合理性人数使用单片场地的上限,作为普修、公体、选修课而言,还可以应对,但作为专修课程,则显得不是非常充裕,特别是如果进行教学比赛,场地则显得更为不足。

目前由于教研室师资缺乏,承担俱乐部训练的教师只有2人,所以在分组上只能根据老师的人数来进行,根据学生水平,在力求人数均等的前提下分成2组。就实际水平而言,目前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有33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只有9人是基础较差的从其他项目转过来的,最佳的理想分组应是高、中、低三个组别。

一堂俱乐部的训练课通常是由准备活动部分、专项准备活动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而且俱乐部组内对抗很多,特别是高水平组的对抗十分激烈、焦灼,90分钟的一节课,除去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中间的时间就更显不足了。

(四)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教学安排的现状

由于俱乐部模式授课是一个新的事物,并且在体育院校里开展还是前所未有,所以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很少,虽然上课的模式基本形成,但是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还没有及时跟上。在以往,教学都是遵循着教学大纲来有序进行,而如今,新的大纲还没有完善,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进度的制定上存在疑惑,教案的书写更是没有依据。目前2个组的教师只能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况,随机地安排教学内容,明显缺乏系统性。

(五)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考核内容与标准制定的现状

考试是检验课堂教学好与坏的标准,学生成绩的高与低直接反映出接受知识的质量,但是由于缺乏教学大纲的依托,在执行新教学模式的第一个学期,羽毛球项目的考核是通过单循环比赛后,根据排名由教师给予相应的分值,而没有涉及到任何技术达标与技评的考核。因为是以技术水平分组,所以在一个年级的学生会出现在两个水平不同的组中,所以在两个组分值的评判上,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将高水平组分值定位在80分至100分,低水平组分值在60分至79分,这个分值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30%(作业10%,出勤10%,平时表现10%)。

(六)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理论课安排情况

原有的教学大纲是在不同的学期安排一定课时比例的理论课程,例如会在一年级,安排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与基本知识等,二年级会安排竞赛编排与裁判法等,三年级会安排教法与课堂组等织。但是随着年级的打通,以技术水平分组授课,就会造成一名老师组内有三个年级的学生,由于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课的授课形式还在商榷中,并需要及时、尽快妥善解决。

三、结论与建议

1.尽快完善教研室教师队伍建设,为能合理分组和授课做好保障。适当延长单次训练时间,到120分钟为佳,以便达到训练效果。另外加强场地建设,改善训练条件。

2.为了确保学生成绩的公平、合理,建议整个俱乐部进行大排名,并且适当降低比赛成绩占总分的比例,加入技术考核。

3.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应以三年六个学期为基础制定,每个学期应突出重点的技术训练,并出现在期末考试的技术考核当中。

4.在双学期期末的最后两个教学周,将由以水平分组的俱乐部训练临时调整为以年级为班的理论课授课周,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考试的考前辅导。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寂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刘鎏.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5).

[3]王惠.厦门大学家庚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4]天津体育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

[5]史煜卓,王虹.甘肃省羽毛球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1,(1).

第8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10年的24.2%,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和教育部五年一轮教学水平评估的“达标压力”,扩招、升格、合并、评估,导致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不足、食宿设施紧张等现象,引发高校基建扩张及其贷款发展,以解决高校发展中设施不足和资金“瓶颈”问题。全国1900多所高校均不同程度“负债经营”,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和2007年全国政协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在2000亿元—2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底全国高校债务超过5000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以上,巨额债务中,地方高校占80%以上。一些高校如吉林大学的举债达30多亿元,个别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0%-70%,有的高校已亏损运行。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中的69所绩效评估中,约50%的高校在2006-2008年呈“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42%的高校呈“产出大于投入”的较高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的基建扩张和豪华校园背后的巨大债务风险和财务危机,已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及管理秩序,日益威胁着高校财务安全。

二、各级政府关于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政策

近几年,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对高校债务风险关注度逐渐加大。2007年全国“两会”代表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投融资机制,加大对高校基建及财务的监控力度;2009年初,教育部首次明确表示把“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化解部分部属高校债务;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扩大了债务化解的试点范围。此后,财政部和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财教〔2010〕568号)和《关于加强地方高校化债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财教〔2011〕309号)等从“化债”意义与目标、落实措施、控制新增贷款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的“化债”政策。与此同时,山东、湖南等全国各省市相继制定并实施2011-2012年完成“化债”目标及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化解广西高校债务资金统筹安排方案,并出台《关于减轻市属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桂财教〔2011〕12号)和《关于做好2011年化解高校债务相关工作的通知》(桂财教〔2011〕198号)。

三、“化债”政策对高校发展与财务安全的影响

一是“化债”政策对高校发展与财务安全的积极影响。缓解高校资金紧张局势,逐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的“化债”政策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经济压力,减轻高校债务负担,防范学校财务风险,提高高校财务安全度,也敦促高校建立健全规范、安全、有效的经费管理机制;同时,“化债”政策激励各级政府合理安排“化债”资金,加大对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因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不同而导致地方高校与部属院校间办学条件差距,提高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公平度,促进区域性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分担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目的相同(为国家培养人才)却因部属与地方管辖的身份不同而导致办学投入、办学条件以及师资队伍等管理体制与投资机制存在巨大差距之因,在目前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92%、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和科研经费不及部属高校的50%和10%的状况下,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难与债务问题也反映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国家出台“化债”激励机制,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帮助地方高校化解债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目前,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尽管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却有利于激发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热情。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化债”资金分担机制,对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有效地遏止高校大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势头。“化债”政策在减轻高校现有债务负担的基础上,规定要建立高校建设项目规划、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和高校债务情况动态监控机制,从严审批高校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控制新增贷款产生,防止出现“举新贷,化旧债”现象,严格降低债务规模。近年,随着还贷高峰期的来临,高校、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甚至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盘算、思考甚至焦虑着高校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问题。正当一些高校债务风险日益显现、还本付息压力不断增大时,国家及时出台“化债”政策,在提高高校债务偿还能力、确保高校按时还本付息,尤其是明确规定用两年时间化解2009年前的所有银行债务时,意味着高校基本上不存在到期未还贷款,提高了高校融资信用度和公信力。

二是“化债”政策的对高校发展与财务安全的负面影响。相对加重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化债”政策规定:“化债”工作按照“明确责任,地方负责,统筹规划,逐年化解,严格管理,构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中央财政建立高校“化债”奖励补助机制,“化债”经费来源主要是各省市。这就给本来“吃饭财政”而非“建设财政”的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薄弱的省市财政增加了经济负担。统计数据显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基本到位率为58%,27%的高校办学经费未到位或难以到位,约15%的高校政府拨款不能到位,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生均拨款水平最低为2700元,与发达的东部地区最多达10000元以上相比,相差3倍多。数据的背后折射的是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财力紧张,微薄的财力只能保工资保运转,无暇顾及办学责任。其后果不但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导致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债务风险剧增,财务风险上升,严重威胁到地方高校财务安全,而且造成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严重失衡。有可能助长高校甚至其他公益事业外延扩张“不吃亏”的财务理念。超前规划、大规模建设、巨额举债的势头,随着与贷款规模等数量指标挂钩的债务补偿(“化债”)政策的陆续推出,在付出不足20%财力却获得80%政府“化债”资金而实现快速甚至超前发展的同时,终因“化债”政策而债务与风险得以解脱和转移。

四、“化债”政策对高校可持续发展财务安全体系的反思

一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政府办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政府是提供高等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为弥补中央财政对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的先天不足,切实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不断提高财务安全度,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建议依照教育公平原则,在充分考虑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同等对待的基础上,考虑目前地方政府财力和债务状况,根据世界著名高等教育财政研究专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布鲁斯·约翰斯通(2003)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利益获得原则”与“能力支付原则”,中央、省、市和高校分别承担50%、30%、10%、10%的资金共同化解高校债务。此外,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办学职责,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拨款为主的高等教育投资机制,加强高校财务保障能力建设, 保证高校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保证高等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确保高校发展过程中资金良性循环。

二是科学定位与理性发展。目前,高校定位的盲目无序状态概括为“水平定位动辄国际,类型上求全趋同,层次上层层攀高,规模上越大越好”,盲目追求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这种盲目定位观,导致校际间恶性竞争和攀比,盲目比拼大楼或标志性建筑或豪华校园,而不是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科学定位是高校理性发展的前提,是一个集观念、制度、政策与运行机制于一体的发展理念,直接影响高校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办学理念。不同类型高校应务实定位,避免“错位”或“越位”。坚持“小综合,宽领域,有特色,重实用”的办学定位和“合理规划,量力投入,理性扩张,稳步发展”的发展战略;适度控制发展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开放办学、培育优势、整体提高”的发展思路。高校定位与发展理念,需政策引导。就“化债”政策而言,各级政府在制定与实施政策时,务必明确政策导向,除了坚持“透明、公平、效率”原则外,不以债务余额挂钩,而是充分考虑在校生人数、扩招贡献度(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社会服务或其他成果)、高校“化债”努力度等因素,避免巨额举债“不吃亏”现象,积极引导高校从大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转入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

三是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体系。扩招后,全国高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4〕21号)的评估标准进行建设与发展。因各地尤其是东西部地区、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基础、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以及发展速度等各异,为了达到评估标准,客观上促动一些高校不得不选择了与实际财力和实际需求不匹配的盲目发展之路,由此出现了外延扩张、负债经营、财务危机等现象。因此,国家在实施“化债”政策时,也需要调整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制定分类指导、分层次评估的指标体系,引导高校走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之路,避免规模扩张、外延发展而带来的债务风险和财务安全隐患等问题。

四是高校财务管理。高校财务管理是我国财务管理领域的薄弱环节。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到位,措施不到位。一些高校的会计核算、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相脱节,没有形成整体的一盘棋,铺张浪费严重,管理中跑、冒、滴、漏现象较普遍,尤其是内部控制缺失导致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不合理购置、滥用或闲置资产的弊端屡见不鲜。为此,高校必须以“化债”为契机,转变外延发展“不吃亏”理财观念,规范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和内部监控,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挖掘内部潜力,练好内功,整合现有的资源,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提高资源资金使用率;以绩效为目标,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为手段,开源节流,节俭办学,建设节约型高校;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尤其是风险预警和防范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构建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安全体系。

五是“造血”自救与多元筹资。“化债”政策有利于鼓励高校加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杜绝铺张浪费和盲目发展。借助“化债”资金和政策规定,促使高校强化“造血”自救功能,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中得到一次全新的理财观念和财力大解放。与此同时,国家需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渠道筹资机制。以政府为平台,运用财税、金融、财务手段,引进民间资本,建立教育银行,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扩大高等教育资金来源,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与社会基金三方互动结合的新型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六是社会对高校监管体系。高校迅猛发展中出现的巨额债务风险,与社会监管缺失存在必然关系。教育主管、财审等职能部门没有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而相应建立健全高校投融资监管机制、债务预警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以有效遏止巨额贷款失控的强劲势头。为此,主管部门和财审部门需建立健全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和债务监控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和风险预警,定期检查,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对已超出偿还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高校应该及时发出预警,并作相应处理;发现风险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各种隐患,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2009年。

第9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范文

Abstract: The applicativ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reform. How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nd develop a suitabl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as become the current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pract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accounting. After analyzing questionnaires, we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bout training mode of accounting talent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year,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content.

关键词:应用会计人才;问卷调查;培养模式

Key words: the applicative account talent;questionnaire survey;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90-03

0 引言

根据十的精神,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被写入教育部年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转型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人才模式,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对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

1 调查过程及样本数据

笔者从2014年9月份起,开始向被调查者邮寄、分发问卷。先后向广州、云南、贵州等地的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等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5份问卷因回答问题不超半数而作废,有效问卷195份。

回收的样本中,从195个被调查者的单位性质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负责12家,占样本总数的6.2%;各类性质的企业80家,占样本总数的41%;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103家,占样本总数的53%。被调查者代表了会计从业人员在没同性质单位的意见。

对会计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卷调查中,我们的调查问卷对用人单件对会计人才6种能力需求设计了4个档次很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四个档次,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注:本文按被调查者所在单位进行分类: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单位和学校、医院、科研所等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各类性质的企业.

2 调查结果分析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上述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假定在评价时非常重要赋予4分、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赋予1分,经过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总评分值。具体见表2。

2.1 检验不同部门对影响因素的评价是是否存在差异

2.1.1 方差检验

首先确定是否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表3)。

伴随概率为0.15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各个组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满足方差的前提条件。

其次,进行方差检验(表4)。

从表4ANOVA结果表中可以看出,方差检验的F值为0.410,伴随概率为0.671。伴随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接受原假设,也就是说在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具备的能力调查中,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中介机构单位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2.1.2 多个样本的独立性检验

a Kruskal Wallis Test

b Grouping Variable.

从表5多个样本的独立性检验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P值为0.675大于0.05,样本之间不存在差异。

2.2 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中普遍认为各因素影响企业会计信用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F(动手操作能力)、C(工作经验)、B(职称证书)、A(学历要求)、E(外语水平)、D(在校学习成绩)。

3 主要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①不同调查者对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学生能力需求评价的一致性。从图1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单位看重的应用本科学生的会计能力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政府事业单位看重会计人员的能力是实践动力手能力,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说也认为实践操作能力最为重要。

②各因素影响程度的评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各单位招聘会计人才看重的诸能力中,会计人员上手操作能力最重要(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工作经验),其次是会计人员的资质(包括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学历),最后是外语水平和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因此,会计应用本科教育绝对不能以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应用本科的学生,必须大幅度修改培养方案,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为原则来制订培养方案。

3.2 主要建议

①推行“2+1+1”培养模式,使得在校学生具备工作经验。“2+1+1”培养模式,即素质教育、知识传授(2个学年)技能训练、岗前培训(1个学年)顶岗实习(1个学年)上岗就业一条龙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就业之间零距离,顶岗即上岗,上岗即就业,在顶岗实习的一年期间,实行“双导师”制,从企业指派“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想结合,通过“企业导师”对会计实务工作的指导与工作中的实践锻炼,来积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弥补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的缺憾。

②增加实训课程比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上,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来制订培养方案。及时了解社会对应用本科会计人才需求情况,实践课程比重占到45%以上,教学计划实行动态调整。教学周实行“12+4+4”管理模式,即每个学期中12周进行理论教学,4周进行课程中间技能实习(插在理论教学中间实施),4周进行集中技能训练或会计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培训。通过此管理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期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力能力目标。

③实行“双证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双证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毕业“双证”即:学位证、学历证+职业资格证,要求学生,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为了保证学生攻取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改革传统教学期末考试内容和方法,实施考证结合(期末考试题型和内容可参照或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题型和内容保持一致),以证代考(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可免期末考试)。第二,实行对学生分年级,分层次进行考前培训,让学生提前感受考场气氛,熟悉考试流程。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对通过考试的学生和培训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历。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

[2]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