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故障排除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

第1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设备电气;电气故障;电气维修;故障排除;电气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7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37

电气设备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导致设备停工检修。从原理上来看电气故障具有多样性,对于维修人员来讲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故障排除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需要技术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大部分技术人员都感觉到处理的难度大,需要摸索着进行维修与故障排除。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企业生产来说是致命的,常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制定相应合理周全的设备电气维修与故障排除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起到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作用。论文对当前电气设备故障的特点做了全面的综述,对维修的一般步骤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故障排除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1 电气设备的故障特点分析

电气设备在工作当中,由于某种原因就会导致故障的出现,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准确地查找到故障的位置并进行维修。针对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我们做以下分类:

1.1 损害性故障和预告性故障

损害性故障主要是指设备的部分零件出现严重故障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从而导致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常见的情况有电动机绕组烧毁或是断股、灯泡完全不发光、灯丝烧断、电动机无法转动,这些都是属于损害性故障。

对于损害性故障而言,必须进行部分零件的更换才能消除故障。另外有些非正常工作现象的出现也需要加以重视,比如电动机温升偏高、灯泡壳度下降等,应该及时地加以处置,否则就会慢慢演变为损坏性故障。

1.2 使用故障和性能故障

使用故障主要是指,电气设备的一些故障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没有影响,但是不能满足工作使用需要。常见的有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偏低、频率偏低等故障,它们都能正常运转,但是不能满足外部对电压和频率的要求。性能故障主要是指设备能正常工作不影响使用,但是对设备本身有损害,比如变压器空载的情况就容易增加其损耗,导致变压器的损坏。

1.3 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

从电气设备的结构来分的话,可以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内部故障包括因电磁力、电弧、发热等设备引起的故障,发生故障后可以导致设备结构损坏、绝缘材料的绝缘击穿相关问题,对设备的损害非常之大,需要重点去关注。外部故障的表现主要是由电源电压、频率、三相不平衡,外力及环境条件引起,导致发生事故不能正常的工作。

2 设备电气排除故障的步骤分析

2.1 症状分析

设备电气发生故障后,需要对设备的症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是针对相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相应的信息获取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2.1.1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询问,从而获得相应的设备操作和使用情况的相关原始信息。

2.1.2 可以对设备采取看、听、闻、摸的方式去进行全面的检查,重点需要关注设备是不是出现杂音、破损、奇怪的味道和过热的情况。

2.1.3 在保障设备安全情况下进行通电试车的形式,从而进行相关症状分析。

在症状分析阶段,主要是做好收集设备故障的原始信息,才能准确进行相应的故障问题的判断和推导,以减少判断失误。

2.2 设备检查以及确定故障点

按照对故障症状的分析得到初步的结论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设备检查,尤其是故障常发位置更是需要重点关注。另外需要根据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控制的特点来对故障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才能缩小故障的范围,完成故障的查找。

2.3 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是重中之重,只有了解了故障的原因及部位才能去进行维修。故障排除的技术和方法比较多,当前一般使用的有经验法、检测法、推理法、图形变换法等,我们会在下一节进行详细的阐述。另外在故障排除后还需要进行现场验证,交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看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转。另外还需要把一些注意事项同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明确,减少工作误差导致故障发生。

3 设备电气故障排除的技术方法分析

查找电气故障,需要工作人员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设备电气的具体情况进行维修。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故障排除技术,打好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维修工作。当前设备电气故障的排除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检测法两大类,另外还有状态分析法、类比法、推理法等。

3.1 故障排除经验法

在当前电气故障排除的过程当中常用的经验法有以下三种:

3.1.1 压活动部件法:接触器的衔铁、按钮和开关等活动部件常使用弹压活动部件法。采用前需要进行断电,主要做法是通过反复弹压活动部件,使活动部件动作灵活,使触头得到摩擦。长期没有使用的控制系统长期需要进行弹压活动部件法来消除其相关部件的氧化现象,对于长期处在潮气过程的一些电气设备也需要使用弹压活动部件法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

3.1.2 电路敲击法:电路敲击法的具体做法与弹压活动部件法相同,区别主要在于电路敲击法是在设备带电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查。具体的做法是,使用橡皮小锤轻敲工作中的元件,若电路故障突然排除或者出现了另外的故障,这样都能说明被元件及附近元件的正常与否。电气设备一般都可以经受一定敲击发生异常现象,就说明存在着相应的故障隐患,需要及时地进行查找。

3.1.3 黑暗观察法:电路在发生故障时,通电情况下产生的火花和声响都会与平时不同,如果把它放在一个黑暗和安静的环境下,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相关的火花现象以及相应的“嘶嘶”、“劈啪”声。根据观察火花的产生及要关的位置就可以达到我们对故障的判断。当然黑暗观察法只是确定故障的位置,对发生的原因都无从了解,还需要其他技术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从而进行更准确的维修。

3.2 故障排除检测法

检测法主要是使用相应的检测仪表来对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判定,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都有了更新,检测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过目前比较实用的主要还是利用欧姆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进行测量。

3.2.1 电阻法:电阻法原理,在被测线路两端加一电源后,被测线路流过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电阻法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出电阻的大小。利用电阻表进行测量,主要判断线路是否通断。例如对熔断器管座两端进行检测时,检测结果小于0.5欧姆表示正常,如果为数欧表示,超过10欧姆肯定就是断线不

通了。

3.2.2 电流法:在使用电流法进行检测时,一般都是选用灵敏度较高、量程较小的电流表。常采用在电流表上并联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电流法的优点在于确定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另外可以直接判断故障范围,缺点在于需要断开线路串接电流表,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3.2.3 电压法:采用电压法进行测量时,一般先测电源电压,然后测支路电压。如果两点之间的电压不为0,则可以肯定两点之间不是完全导通的。接触器线圈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而接触器不动作,则线圈回路肯定不通。

3.3 故障排除推理法

故障排除推理法的做法主要是观察设备的故障现象,由表及里,寻根溯源,层层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当前我们主要是采用顺推理法和逆推理法二大类来进行排除。顺推理法一般是根据故障设备,从电源、控制设备及电路,一一分析和查找的方法。逆推理法则采用相反的程序推理,即由故障设备倒推至控制设备及电路、电源等。

3.4 图形变换法

故障排除当中需要把实物和图进行对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电气图形种类繁多不利于故障的查找,这就需要我们使用图形变换,从而可以达到轻松找到发生故障的位置。一般设备布置接线图看不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变换为电路图进行故障的查找就更容易了。另外还有单元分割法、状态分析法、类比法等各种各样的办法,这都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使用,才能找出故障的问题所在,从而进行维修。

4 结语

当前的电气设备都是光机电液压一体化,复杂程度比较高,另外电气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电气故障比例较高,维修难度大。这都使得我们技术维修人员一方面需要加强电气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电气故障排除能力,掌握好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保养和检查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本论文对设备电气的维修与故障排除问题做了研究,主要是对电气故障的分类、检修步骤以及技术方法做了研究,期望可以给同行一些参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红阳.电气维修过程中故障排除的步骤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

[2] 徐伟忠.设备电气的维修与故障排除技术及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5,(7).

[3] 张艳丽.浅谈电气设备故障排除与维修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2,(9).

[4] 尚学彬.设备电气的维修与故障排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7).

[5] 洪波,杨冬梅.浅析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的原则与检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6] 邱思琳.浅析电气故障的排除方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8).

第2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故障也表现为多样化,网络故障的查找与排除也相对复杂。结合工作经验的实例,分析了气象业务中网络故障的不同种类,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诊断及排除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服务引入到气象业务网络中,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局域网在气象系统广泛应用中,常遇到各种故障,正式运行的网络一旦出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测和诊断,尽快定位并排除故障。

下面介绍一下网络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一、主要的故障种类

根据网络故障的性质把网络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也可根据网络故障的对象把网络故障分为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

1.1 物理故障

物理故障即硬件连接故障,指的是设备或线路损坏、插头松动、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等情况。网卡没有连接到主板上,网卡的电源灯和数据灯都不亮,设备管理器中检测不到网卡。网线没有连接好,网卡已经驱动,协议也添加,但仍然不能上网,观察网卡硬件连接,网卡只有一个灯亮,不闪烁。

如两个路由器Router直接连接,这时应该让一台路由器的出口连接另一台路由器的入口,而这台路由器的入口连接另一路由器的出口才行。当然,集线器C6D、交换机、多路复用器也必须连接正确,否则也会导致网络中断。还有一些网络连接故障比较隐蔽,要诊断它只有靠经验。

1.2 逻辑故障

逻辑故障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配置错误,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原因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配置错误可能是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或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以至于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或者是路由掩码设置错误等。逻辑故障的另一类就是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及系统的负载过高。如线路中断,没有流量,用ping发现线路端口不通,检查发现该端口处于down的状态,说明该端口已经关闭,导致故障。

1.3 路由器故障

线路故障中很多情况都涉及到路由器,也可以把一些线路故障归结为路由器故障。检测这种故障,需要利用MIB变量浏览器,用它收集路由器的路由表、端口流量数据、计费数据、路由器CPU的温度、负载以及路由器的内存余量等数据,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系统有专门的管理进程,不断地检测路由器的关键数据,并及时给出报警。

1.4 主机故障

主机故障常见的现象就是主机的配置不当。如主机配置的IP地址与其它主机冲突,或IP地址根本就不在子网范围内,由此导致主机无法连通。主机的另一故障就是安全故障。主机没有控制其上的finger、RPC、rlogin等多余服务。而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多余进程的正常服务或bug攻击该主机,甚至得到Administractor的权限等。

二、故障的检测和诊断

大多计算机用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提供了一些命令行检测工具,这些工具是网络诊断中常用的,而且一般的问题大都可以通过这些命令诊断出来。如果对这些命令很熟悉,在网络出故障时就会运用自如。

2.1 用连接故障诊断工具Ping网络诊断

输入命令: ping 172.18.82.201(172.18.82.201为本机地址),显示: Pinging172.18.82.2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72.18.82.201: bytes=32 time=10 ms TTL=128有"time="的内容,表明可以ping通,网络协议TCP/IP协议正常。执行ping命令后得到信息: Pinging172.18.82.2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quest timed out.表示不可以ping通,或者是tcp/ip协议可能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机到交换机间的硬件连接存在问题。   测试数据传输丢包,输入Ping statistics for172.18.72.56,显示:Packets: Sent=4, Received=2 , Lost=2 (5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77 ms, Maximum =182 ms , Average =89 ms信息表示发送了4个数据包,回送收到2个,丢失2个,丢失率为50%。发送数据包最快回送时间177 ms,最慢回送时间182 ms,平均89 ms。如可以ping通自己,也可以ping通邻居或能看到其他机器,表明本地设置正确。网关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协议转换操作,能起到与硬件类似的作用。ping网关地址,例如ping172.18.82.17-t,就可以查看与网关是否连通。

2.2 pathping命令

pathping用于跟踪数据包到达目标所采取的路由,并显示路径中每个路由器的数据包损失信息,也可以用于解决服务质量连通性问题。是一个比tracert更为有用的工具。它将ping和tracert命令的功能和这2个工具所不提供的其他信息结合起来。由于该命令显示数据包在任何给定路由器或链路上丢失的程度,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可能导致网络问题的路由或链路。不过WIN 9X/Me、Windows NT不提供此命令。命令格式是:pathping targetname,比如c: \ >pathping172·19·3·1,

Computing statistics for 75 seconds···

Source to HereThis Node/Link

HopRTTLost/Sent=PctLost/Sent=Pct Address

0 jishu-sun [172·19·1·242] 0/100=0%|

10ms 0/100 =0% 0/100=0% 172·19·1·2 0/100=0%|

25ms 1/100 =0% 1/100=0% 172·19·6·2 0/100=0%|

34ms 0/100 =0% 0/100=0% 172·19·3·1

Trace complete·

可以看出,它先提供给我们查看路由的结果,然后等待75 s(此时间根据跃点数变化)最后显示测试结果。第3列是源到当前的丢包数。第4列是指明线路和路由器丢包情况,最右边的栏中标记为"|",表明沿线路转发丢失的数据包,该丢失表明链阻塞;最右边栏中为IP地址的,表明该路由器的丢失率,可能是由于路由器CPU超负荷所致。如果某一处丢包严重,则应采取必要的措失,以提高通信质量。

三、故障排除的解决方案

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将导致在网络故障现象相互依赖和偶然性的迷宫中浪费时间。系统的网络故障排除方法的总体思路是系统地将产生故障可能的原因所构成的1个大集合缩减成1个小的子集或者直接确定故障起因。

3.1 网络适配卡中断与其他硬件资源冲突

在"系统"的"设备管理器"查找旁边出现感叹号的有黄圈的网络适配器项目,找到项目网络适配器可能与其它设备使用同样的资源设置。双击网络适配器项目,在网络适配器"资源"中更改网络适配器的中断和I/O地址,避免与其它硬件冲突。用即插即用的网络适配卡,可使用制造商提供的安装盘将即插即用型改为跳线型,设置网络适配卡的中断和I/O地址。

3.2 在"网上邻居"中没有显示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

打开"网上邻居"时,将显示你的计算机,如果计算机所在的工作组设置不正确,打开"网上邻居"时看不到所需的计算机。在"网络"的"标识"更改工作组的设置。

确认计算机是否安装了必要的网络组件,如果没有安装正确的网络客户、适配器和协议组件,将不能与网络通信。在"网络"的"配置"中可看已安装的网络组件。确认所安装的网络客户软件和协议是否适合所连接的网络。局域网中尽量采用TCP/IP和NETBEUI协议,或者只用NETBEUI协议。

参考文献

第3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1系统化排错策略

网络故障排除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涉及到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所以当听到“网络瘫痪了”,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首先应该是镇定,其次开始第一步,分析网络故障时,首先要清楚故障现象,应该详细说明故障的现象和潜在的原因,然后确定造成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的类型。例如,主机不响应客户请求服务。可能的故障原因是主机配置问题、接口卡故障或路由器配置命令丢失等。论文百事通第二步,收集需要用于帮助隔离可能故障原因的信息,如向用户、网络管理员、管理者和其他关键人物提一些和故障有关的问题。广泛的从网络管理系统、协议分析跟踪、路由器诊断命令的输出报告或软件说明书中收集有用的信息。第三步,根据收集到的情况考虑可能的故障原因。可以根据有关情况排除某些故障原因。例如,根据某些资料可以排除硬件故障,把注意力放软件原因上。对于任何机会都应该设法减少可能的故障原因,以至于尽快的策划出有效的故障诊断计划。第四步,根据最后的可能的故障原因,建立一个诊断计划,开始仅用一个最可能的故障原因进行诊断活动,这样可以容易恢复到故障的原始状态。如果一次同时考虑一个以上的故障原因,试图返回故障原始状态就困难的多了。第五步,执行诊断计划,认真做好每一步测试和观察,直到故障症状消失。第六步,每改变一个参数都要确认其结果。分析结果确定问题是否解决,如果没有解决,继续下去,直到解决。网络故障的发生时很常见的事情,而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就是去解决这种网络故障,恢复网络运行,改善和优化网络的性能。因此部署一种能够排除不同可能性并一步一步朝网络问题的真实原因前进的技术方案是非常关键的步骤,一个较好的故障排查方案图如下:

2分层排错

网络的故障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这对于很多初级网络管理者来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对于网络来说,为了降低设计的复杂性,增强通用性和兼容性,计算机网络都设计成层次结构。这种分层体系使多种不同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管理员在分析和排查网络故障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分层的特点,即根据OSI七层结构的定义和功能逐一的分析和排查这是最好最快的方法。OSI的层次结构为管理员分析和排查故障提供了非常好的组织方式,由于各层相对独立,按层排查能够有效地发现和隔离故障,因而一般使用逐层分析和排查的方法。在应用分层思想的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是指从物理层开始检查直到应用层;自上而下是指从应用协议中捕捉数据,分析数组统计数据和流量统计信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OSI把网络分成了七层,从下至上(1层到7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这七层模型描述了信息如何通过网络介质从一台计算机的软件应用传输给另一台计算机的软件应用,这七个层次相对独立,完成相应的网络功能。OSI的上层(5至7层)处理应用问题,并且通常只实现在软件中。应用层最靠近终端用户。OSI的下层(1至4层)处理数据传输问题。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实现在硬件和软件中。网络层和传输层一般只实现在软件中。①在查看物理层时,此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网络线路。计算机后面的网卡绿色指示灯是否亮?很多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仅仅是线路存在问题。你可能也遇到过比较罕见的情况,由于线路接口比较松,加上用户的经验不足,所以看上去是插着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接触。因此应注意连接电缆是否正确,Modem、CSU/DSU等设备的配置及操作是否正确,确定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接口是否完好的主要通过showinterface命令,检查每个端口是否UP,查看传输模式、传输速度、协议建立状态等。②在确保物理层完好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数据链路层,因为所有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的应用都建立在数据链路层的正常工作。数据链路层主要关注于相连设备的互连参数,比如封装协议、信令格式等。③网络层是计算机通信的关键层,因此网络层检查时要注意利用Ping命令和Traceroute命令检查网络的连通性。网络层提供建立、保持和释放网络层连接的手段,包括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传输确认、中断、差错及故障恢复等。排除网络层故障的基本方法是:沿着从源到目标的路径,查看路由器路由表,同时检查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如果路由没有在路由表中出现,应该通过检查来确定是否已经输入适当的静态路由、默认路由或者动态路由。然后手工配置一些丢失的路由,或者排除一些动态路由选择过程的故障,包括RIP或者IGRP路由协议出现的故障。④在协议层的高层涉及到协议故障比较多,故障处理起来越来越困难,因此管理员需要懂得协议之间如何工作。首先管理员应清楚有那些程序可用,可以利用Telnet终端模拟应用程序,它可以提供对大型主机、UNIX系统、路由器、交换机等的应用程序和相关配置的命令行访问方式。同时可以使用端口扫描器判断哪些端口正在使用,以及借助协议分析仪(如微软提供的网络监视器)捕捉相应的RIP信息和UDP报头,大多数传输层错误主要表现在ACL和NAT上面。另外日志对于网络安全来说非常重要,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日志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路由器的一些重要信息可以通过syslog机制在内部网络的Unix主机上作日志。在路由器运行过程中,路由器会向日志主机发送包括链路建立失败信息、包过滤信息等等日志信息,通过登录到日志主机,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日志事件,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员进行故障定位、故障排除和网络安全管理。当网络故障排除后,管理员应及时做好记录,以便日后查看和使用。⑤而对于应用层来说,可以使用程序本身进行调试和排错。

第4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这是它的主要职责也是任务,它可以随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通过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切断问题部分。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建议及有效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行论述。  

 

引言 

当系统出现意外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发射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有关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处理故障,解决问题,恢复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这种装置还可以和其他设备相协调配合,自动消除短暂的故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管理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 

一、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及任务 

1、重要性。继电保护工作作为电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责任大、技术性强、任务繁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每天面对诸如电网结构、保护配置、设备投退、运行方式变化及故障情况等各种信息,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和统计,工作十分繁重,并且上下级局之间、局与各厂站之间存在着许多重复性数据录入及维护工作。为了减轻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电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2、主要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数据、图形、表格、文件等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浏览。由于管理对象层次多、结构复杂、涉及几乎所有一、二次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图档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务管理,各层保护专业分工较细,这使得数据库、表种类很多,利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如保护装置软件设计不完善、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参数配合不好、元器件质量差、设备老化、二次标识不正确、未执行反措等诸多原因,导致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存有或出现故障,轻则影响设备运行,重则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继电保护故障排除,认真、持久地开展好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工作。 

二、继电保护管理中的不足 

纵观目前电力系统各发、供电单位的继电保护管理情况,会发现各单位继电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多样、记录内容不尽相同、记录格式各异、填写也很不规范; 另外,几乎所有单位对管理漏洞的发现和处理往往只是做记录,存在的故障消除后也没有再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和研究。更严重的是个别单位甚至对故障不做任何记录,出现管理上的不足后往往只是安排人员解决后就算完事。由于各单位对管理程度不同程度的重视,最终造成运行维护效果也很不相同: 有的单位出现故障,可能一次就根除,设备及电网安全基础牢固; 而有的单位出现同样的故障,可能多次处理还不能完全消除,费时费力又耗材,而且严重影响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甚至有些故障出现时,因为专业班组人员紧张,不能立即消除,再加上对故障又不做相应记录,从而导致小故障因搁浅而变成大损失。针对此种现象,为了减少重复消缺工作,不断增强继电保护人员处理故障的能力和积累经验,提高继电保护动作指标,确保电力设备健康运行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切实将故障排除管理工作做好,并通过科学管理来指导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必须对故障及漏洞要实行微机化管理,借助微机强大的功能,对出现的故障存贮统计、汇总、分类,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寻找设备运行规律,更好地让故障管理应用、服务于运行维护与安全生产。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 

1、对继电保护故障按独立的装置类型进行统计。对目前系统运行的各种线路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母差保护装置、电抗器保护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重合闸装置或继电器、备用电源自投切装置、开关操作箱、电压切换箱,以及其他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等,将其故障按照装置类型在微机中进行统计,而不采用罗列记录或按站统计等方式。 

2、对继电保护故障分类。除了按故障对设备或电网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严重、危急3 类外,还可按照故障产生的直接原因,将故障分为设计不合理( 包括二次回路与装置原理) 、反措未执行、元器件质量不良( 包括产品本身质量就差与产品运行久后老化) 、工作人员失误( 包括错误接线、设置错误或调试不当、标识错误、验收不到位) 4 个方面。对故障这样统计后,一方面可以根据故障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安排消缺;另一方面,便于对故障进行责任归类及针对性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故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也确保了排除故障处理的效果。 

3、明确继电保护缺陷登录的渠道或制度。为了逐步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就必须对继电保护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全面的统计,除了继电保护人员自己发现的故障应及时统计外,还必须及时统计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发现的故障,而要做到后者,往往较困难。为此,必须对运行部门(人员) 明确继电保护故障上报渠道、制度,通过制度的规定,明确故障汇报渠道、故障处理的分界、延误故障处理造成后果的责任归属等,确保做到每一次故障都能及时统计,为通过缺陷管理寻找设备运行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继电保护故障管理的对策 

1、跟踪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合理安排消缺。通过故障管理,可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设备无故障,可以让人放心,哪些设备还存在故障,故障是否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并对存在故障的设备,按照故障性质,分轻重缓急,立刻安排解决或逐步纳入月度生产检修计划进行设备消缺或结合继电保护定期检验、交接性校验、状态检修进行设备消缺,以确保设备尽可能地健康稳定运行。 

2、超前预防,安全生产。通过故障管理,对掌握的故障数据,在其未酿成事故之前,就要及时分析,制定对策。对能立刻消除的故障,立刻组织安排人员消缺; 对不能立刻消除的故障,进行再次分析,制定补救措施,并认真做好事故预想。 

3、及时、准确地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级统计。要真正做到把每台继电保护设备定级到位,就必须做到时刻全面地掌握每台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管理,进而对设备定级实现动态的科学化管理。 

第5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维护,故障处理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发电厂、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也成为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

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kV线路上,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免费论文,维护。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且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2继电保护的维护管理

2.1 微机保护装置要采取电磁干扰防护措施

变电站改造中,电磁型保护更换成微机型保护时,必须采取防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即严格执行微机保护装置的安装条件,安装带有屏蔽层的电缆,而且两端的屏蔽层必须接地。防止由于线路较长,一端接地时,另一端会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电压、电流,造成微机保护的拒动或误动。为减少保护装置故障和错误出现的几率,微机保护装置必须优化设计、合理制造工艺以及元、器件的高质量。同时还要采用屏蔽和隔离等技术来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2.2 微机保护装置的接地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微机保护装置内部是电子电路,容易受到强电场、强磁场的十扰,外壳的接地屏蔽有利于改善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微机保护提高可靠性,应以抑制干扰源、阻塞耦合通道、提高敏感回路抗干扰能力入手,并运用自动检测技术及容错设计来保证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容错即容忍错误,即使出现局部错误也不会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免费论文,维护。容错设计则是利用冗余的设备在线运行,以保证保护装置的不间断运行。采用容错技术设计是为了换取常规设计所不能得到的高可靠性,确保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

2.3 防误措施

微机保护的一些定值设定以及重要参数修改在硬件设计上设置操作锁,操作时必须正确输入操作员的密码和监护人的密码时,方可进行正常操作,并将操作人和监护人的姓名等信息予以记录和保存。

2.4 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

(1)当班运行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里进行巡视和检查,对运行情况要做好运行记录。

(2)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

(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惫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

(4)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

(5)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检查并打印。免费论文,维护。

3 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要点

继电保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想学会对设备的调试并不难,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按照调试大纲依次进行就可实现。而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想处理它并非易事。它要求工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解决处理故障的有效方法。一个合适的方法,在工作中能帮你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可以说继电保护技术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故障处理的能力上。因此,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故障,体现技术水平,成为广大继电保护工作者所共同要探讨的课题。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故障处理方法。

3.1 直观法

处理一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某一插件故障一时无备品更换,而又想将故障排除的情况。比如10KV开关柜分或拒合故障处理。在操作命令下发后,观察到合闸接触器或跳闸线圈能动作,说明电气回路正常,故障存在机构内部。到现场如直接观察到继电器内部明显发黄,或哪个元器件发出浓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确认故障所在,更换损坏的元件即可。

3.2 掉换法

用好的或认为正常的相同元件代替怀疑的或认为有故障的元件,来判断它的好坏,可快速地缩小查找故障范围。免费论文,维护。这是处理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常用方法。当一些微机保护故障,或一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用附近备用或暂时处于检修的插件、继电器取代它。如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换下来的元件内,否则还得继续在其它地方查故障。

如一条110 kV旁路L FP-941A微机保护运行指示灯忽闪忽灭,并不打印任何故障报告,很难判断为何故障。正好附近有备用间隔,取各插件相应对换,查出故障在CPU插件上。用此项方法,要特别注意插件内的跳线、程序及定值芯片是否一样,确认无误方可掉换,并根据情况模拟传动。

3.3 逐项拆除法

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顺序脱开,然后再依次放回,一旦故障出现,就表明故障存在哪路。再在这一路内用同样方法查找更小的分支路,直至找到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直流接地,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故障。如直流接地故障。先通过拉路法,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分别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直流负荷各回路,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秒,当切除某一回路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再进一步运用拉路法,确定故障所在支路。再将接地支路的电源端端子分别拆开,直至查到故障点。如电压互感器二次熔丝熔断,回路存在短路故障,或二次交流电压互串等,可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相的总引出处将端子分离,此时故障消除。免费论文,维护。然后逐个恢复,直至故障出现,再分支路依次排查。如整套装置的保护熔丝熔断或电源空气开关合不上,则可通过各块插件的拔插排查,并结合观察熔丝熔断情况变化来缩小故障范围。免费论文,维护。

4 结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技术日益呈现出向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钰玲.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应斌.浅谈继电保护工作中故障处理的若干方法[J].广西电力,2006,(4):80-83.

第6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故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文中针对网络故障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个网络管理系统有五大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其中,故障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如果网络服务意外中止,将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故障管理策略,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现在一些网管软件趋向于将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中。提高网络故障的智能水平有助于网络高效、可靠地运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针对网络故障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立事件知识库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 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技术研究

(1) 故障管理概述

故障是指软、硬件的缺陷;错误则是软硬件的不正确输出;失效是指所有和某故障有关的错误造成的网络的非正常运行。网络故障按生命周期可分为永久故障、暂时故障和瞬间故障三类;按故障对网络造成的空间失效范围的大小,可将失效分为四类:任务失效、基本网络部件失效、 结点失效和子网失效。故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排除网络故障。一般说来,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故障监测和捕获故障产生相关的事件和报警;定位分析故障、记录故障日志;如有可能排除故障等。

(2) 故障管理的类型

故障类型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征的故障的分类。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来源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两大类,即硬故障(hard errors)和软故障(soft errors)。

硬故障是指网络的硬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与该设备的作用有密切关系,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设备的多样性而体现出来的。根据这网络设备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故障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①连接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现象主要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也可以称为通路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缆线断开、收发器断开或不能正常工作以及其它连接设备间的接口出问题等等。根据这类故障的来源不同,我们又可以将该类型的故障细分为线路故障、网络接口故障、收发器故障、路由器故障等等,该类故障是故障管理的最主要对象。

②共享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表现是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出现问题,不能提供或享受所需的服务。同样,该类型的故障也可以细分为服务器故障(打印机故障、文件服务器故障等)、工作站故障等等。

③其它设备故障。包括电源故障、监控器故障、测试仪故障、分析仪故障等等。

软故障是指网络系统软件运行出错。软故障的发现和处理是在管理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因为软件属于一种无形的东西,问题的表现不如硬件那么直观。从这个意义上看,软故障的识别和诊断更加困难。故障管理中所处理的软故障主要针对与网络通讯和服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它可以直接根据网络软件来划分,包括通讯协议软件故障、网络文件系统(FNS)故障、文件传输软件故障、域名服务系统(DNS )等等,其中通讯协议软件故障是系统研究的重点。这种错误通常是在协议软件运行时遇到某个异常条件(如缓冲队列满)或协议软件本身未提供可靠机制而导致传输失败,报文丢失。

故障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网络在复杂性和规模上提高,网络故障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技术、设备的应用使故障的类型、故障原因、故障源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故障管理系统必须增加新的内容。

(3)故障管理的功能

故障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排除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系统至少必须具备检测、隔离和纠正故障的能力。

故障检测(detection)是指对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根据结果和一定的识别规则判断系统是否故障。故障检测要求管理系统监视网络的工作,考查网络的状态及其变化,一旦发现系统出现故障马上进行报警。

故障隔离(isolation)是指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通俗地说就是指出谁发生了故障,如哪个子网、哪个设备或者设备的哪个部件,对于软故障则指明哪个系统出了问题。由于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故障类型、原因、故障源多种多样,而且不同故障的表现可能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了故障隔离的复杂性。隔离系统应当尽可能地缩小故障源的范围。

故障纠正(correction)是指纠正所发生的错误,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故障纠正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目前所采取的手段除了进行硬件维修、系统重启、一定程度的恢复外,还包括一些非技术性的活动,如人员的使用和技术培训以及设备生产厂商的支持等。

(4)影响故障管理的因素

与网络管理一样,故障管理也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过程、设备和工具、人员。成功的故障管理策略是这三者的完整结合,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过程主要指为实现故障管理功能而进行的操作,下一节介绍的内容就属于故障管理的过程。了解管理的一般过程是开发一个实用的故障管理系统的基础。

设备和工具指的是进行故障管理的软硬件工具,包括故障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实用的故障管理系统等。设备和工具在故障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管理员和工程师实施管理功能,排除故障,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转。下面介绍的就是几种专用的物理设备:

① 时间域反射测量仪(TDR)。通过显示物理介质传输信号的波形表明设备 或链路是否故障。

② 网络监视器。监视网络上各结点的状态,得到网络的各种统计数字,以 确定是否故障。

③ 网络分析仪。实时分析结点的收发报文,帮助管理者跟踪和隔离故障。 管理人员在故障管理中的任务主要是维护管理系统和工具的运行,并在它们的帮助下完成故障排除和系统恢复工作。

2.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各种大型复杂的网络进行管理,许多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虽然全面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网络管理的特定领域实施智能化,尤其是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管理是可行的。

用于故障管理的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以其实时性、协作管理、层次性等特点,特别适合用在网络的故障管理领域。但同时专家系统也面临一些难题:

(1)动态的网络变化可能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库。

(2)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相关到其它许多事件,很难确定与某一症状相关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解释和综合消息复杂。

(3)可能需要大量的指令用以标识实际的网络状态,并且专家系统需要和它们接口。

(4)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一直以来是瓶颈所在,要想成功地获取网络故障知识,需要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

在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时,还必须把握系统复杂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将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要考虑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3.事件知识库的研究

在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表示有逻辑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规则表示法、特性表示法、框架表示法和过程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即规则表示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示法。其特点是模块性、一致性和自然。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包括概念、事实和规则只部分,缺一不可。

为了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可以建立事件知识库(EKB , Event Knowledge Base,用于存储所有己知事件的类型、产生事件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一些细节的静态描述。这个EKB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库,它的数据仅仅包含了属性值与元组,而属性值表示概念,元组表示事实。但研究EKB可以为今后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奠定基础。

在EKB中存储了己经确定事件。最初,被确定的事件仅限于一些标准事件和措施。随着网络的运行和系统的反馈,EKB的内容将不断增加。

理想状态是能够确定所有的事件。

下面是EKB涉及到的只种基本的数据库表:

(1)事件类型表:该表中主要存储了事件的静态定义。

EKB中保存了己确定的事件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如事件类别(如:性能、系统、网络、应用事件或其它)、严重程度(如:严重、主要、 次要、 警告等)、产生事件的设备标识、指明设备的类型、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如:影响网速、单个用户不能访问等)、故障排除参考策略、上次更新的时期/时间、关于这个事件的备注信息、事件的详细描述等。

(2)实时事件表: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的实时事件。

实时事件表中提供可能用的一些字段,用于记录网络运行中发生的事件,如:设备的 ID(从 IP 地址或查询设备表可以获得)、实时事件的状态(如:新增、确认、清除等)、根据故障票ID获得的相应的故障票信息等。

(3)设备信息表:存储了网络中设备的实际参数。

设备信息表主要记录了每个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设备ID号、IP地址、设备名称、厂商、类型、重要性级别等。

EKB中存储的相关事件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专家。开发人员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与故障管理相关的系统中,根据不同系统的需要分配相应的知识,以提高系统性能。虽然EKB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但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和修正EKB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

4.结论

文中分析了网络故障的类型,提出将事件知识库用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实验表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提供了基于知识的决策手段,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更高的决策水平,为专家系统技术在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方面更加广泛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志囡等.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M]. 现代情报.2006. (11)

第7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集中供热 电气设备 故障 维护技术

一、自控设备常见故障的分类

⒈按故障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是指印刷电路板、电线电缆、插接元件等电器部件工作不正常甚至发生损坏,必须进行修理或更换才能排除的故障。

而软件故障是指PLC、变频器、软启动器等应用软件控制程序中产生的故障,需要输入或修改某些程序才可排除的故障。

⒉按故障出现时是否有指示,可分为有诊断指示故障和无诊断指示故障

当今的自动化系统都设计有自诊断程序,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软、硬件性能,一旦发现故障会立即报警并有简要文字说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结合系统配备的诊断手册不仅可以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部位,而且还提供了排除故障的方法。这种故障的排除较为容易。

无诊断指示的故障是因为压缩设备投资,以至于硬件线路的设计不完善所致。排除这类故障,要对产生故障的工作过程和现象加以分析,还要求维修人员非常熟悉该控制系统并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⒊按故障产生的条件,可分为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

系统性故障是指自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引发的确定性故障。随机性故障是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偶尔发生的故障,由于这类故障的不确定性,分析起来较为困难。通常多与线路的局部松动错位,部分电器元件工作特性漂移或可靠性降低,电气装置内部温度过高等因素有关。此类故障的分析需经反复试验,综合判断才可能排除。

二、故障诊断方法

⒈可对故障设备进行直观检查,具体步骤如下:

先总体查看故障设备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熔断器烧毁,元器件烧焦或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

然后在断电条件下可以通过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状态,各插头座的插接状况,各功率及信号导线(如模块与端子板、电动机与接触器接线)的连接状况等来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的原因。

⒉对信号与报警指示分析

⑴硬件报警指示:这是指包括PLC模块、变频器、软启动装置上的各种状态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根据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⑵软件报警指示:如前所述的上位机应用软件、变频器、软启动器程序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现实的报警内容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3.仪器仪表检查:使用常规电工仪表,对各组交流、直流电源电压,对相关直流及脉冲信号等进行测量,从中找寻可能的故障。

三、故障分析

⒈现场调查:

到达故障现场后,首先要查看现场的故障记录,并详细核实操作者提供的各种情况,根据以上情况做出初步判断。

2.故障分析:

对故障仔细调查后,根据已知的故障状况分析故障类型,从而确定排除故障的原则。因大多数故障都有指示,一般情况下,对照设备的说明书,可以列出产生该故障的多种可能原因。然后分别对这些原因进行排查,从中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

四、故障的排除

⒈参数调整法

自控系统都设置许多可修改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电气设备、不同工作状态的要求。这些参数不仅能使各控制系统与具体电动机相匹配,而且是使电动机驱动设备各项功能达到最佳所必须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参数的丢失与变化都是不允许的。然而随着电动机长期运行所引起的机械或电气性能的变化可能会打破最初的匹配状态。故只有对设备进行自整定后重新调整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才可能排除故障。

⒉备件置换法

当故障分析结果集中于某一印刷电路板上时,在有相同备件的条件下,可以先将备件换上,再去检查修复故障板,以缩短故障时间。但进行更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⑴更换任何备件都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

⑵在更换备用板时,一定要记录下故障板上的开关位置和设定状态,并将新板做好同样的设定,否则会产生报警而不能工作;

⑶PLC的CPU模块更换后还需进行软件下载以完成其中软件与模块参数的建立。

鉴于以上条件,拔出故障板后,在更换新板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弄清要求和操作步骤之后再动手,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

⒊交叉换位法

当不能确定该板是否有故障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块板互换检查,根据故障现象的相同与否判断电路板是否损坏。使用这种交叉换位法应特别注意,不仅对硬件接线要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混乱。因此交叉换位前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件和硬件交换方案。

⒋应急处理法

当今的自动化系统已进入计算机开放化的发展阶段,其中软件种类越来越丰富,有系统集成软件、PLC编程控制软件、还有用户自编的专项应用程序,由于软件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会使得有些故障状态无从分析,造成故障在短时间内难以排除。为了保证供热工作的连续运行,避免供热系统故障扩大,这时可以用整体断电、稍作停顿后再开机重新启动等方法进行应急处理,以尽快恢复控制设备的运行,缩短故障时间。

综上所述,对供热系统中自动控制故障分析、处理,完成对故障的排除后,应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给供热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发现故障后,一是详细记录从故障发生、分析判断到排除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记录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电路图、相关参数和相关软件。对其中的错误分析和错误排故方法也应记录并找出原因。二是有条件的技术人员应从较典型的故障排除实践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理论探讨,写出论文从而达到提高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嘉良.自动控制技术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06

第8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SDH自愈环设计光纤

一、前言

SDH是一种具有标准化信息结构(称为同步传输模块STM),用于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传输体制。STM(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是用于支持SDH内段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光同步数字传输网是由一些SDH网络单元(NE)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网络。它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NNI),从而简化了信号的互通以及信号的传输、复用、交叉连接和交换过程;它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1、STM-4、STM-16和STM-64等,并具有一种块状帧结构,允许安排丰富的开销比特(即网络节点接口比特流中扣除净负荷后的剩余部分)用于网络的OAM;它的基本网络单元有同步光缆线路系统、同步复用器(SM)、分插复用器(ADM)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等等,其功能各异,但都有统一的标准光接口,能够在基本光缆段上实现横向兼容性,即允许不同厂家设备在光路上互通;它有一套特殊的复用结构,允许现存准同步数字体系、同步数字体系和B-ISDN信号都能进入其帧结构,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大量采用软件进行网络配置和控制,使得新功能和新特性的增加比较方便,适于将来的不断发展。

二、SDH自愈环的内容和原理

按照不同结构的自愈环,以四节点的环为例,主要介绍3种典型的自愈环结构。并对三种自愈环结构进行应用比较,以利于自愈环结构设计时符合实际应用。

1.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通常由两根光纤来实现,一根光纤用于传送业务信号,称S光纤;另一根光纤用于保护,称P光纤。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使用“首端桥接,末端倒换”结构,见图1.1.2.1(a)。业务信号和保护信号分别由光纤S1和P1携带。例如在节点 A,进入环以节点C为目的地的支路信号(AC)同时馈入发送方向光纤S1和P1,即所谓双馈方式(1+1保护)。其中S1光纤按顺时针方向将业务信号送至分路节点C,P1光纤按逆时针方向将同样的支路信号送至分路节点C。接收端分路节点C同时收到两个方向来的支路信号,按照分路通道信号的优劣决定选哪一路作为分路信号。

正常情况下,以S1光纤送来信号为主信号。同样,从C点插入环以节点A为目的地的支路信号(CA)按上述同样方法送至节点A,即S1光纤所携带的CA信号(旋转方向与AC信号一样)为主信号在节点A分路。

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例如当BC节点间光缆被切断时,两根光缆同时被切断,如图1.2.2.1(b)所示。在节点C,由于从A经S1光纤来的AC信号丢失,按通道选优准则,倒换开关将由S1光纤转向P1光纤,接收由A节点经P1光纤(即经节点D)而来的AC信号作分路信号,从而使AC间业务信号仍得以维持,不会丢失业务信号。故障排除后,节点C的倒换开关返回原来位置。

2.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

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如图1.2.2.2(a)所示,仍为二根光纤,可做成1+1方式和1:1方式,其中1+1方式与单向通道倒换环基本相似,只是返回信号沿相反方向返回。现同样以A、C节点之间的业务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以节点C为目的地的业务信号(AC),在节点A同时发送给业务光纤S1和保护光纤P1,在接收点C同时收到两个方向的业务信号,按照信号的优劣决定选用其中一路作为接收的业务信号。

在正常情况下,以S1光纤送来的信号为主信号。同理,以节点A为目的地的通道信号(CA),在节点C同时发送给业务光纤S2和保护光纤P2,在接收点A也同时收到两个方向的业务信号,选取以S2光纤送来的信号为主信号。

当发生故障情况下,例如,当BC节点间光缆被切断时,如图(b)所示,在节点C由于从A经S1光纤来的AC信号丢失,按信号优选的原则,倒换开关将由S1光纤转向P1光纤,接收由A节点经P1光纤来的AC信号,从而,AC间的业务得以维持。故障排除后,倒换开关返回原来的位置。

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也可采用1:1的工作方式,在保护通道中可传送低等级的业务,提高系统利用率。

3.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有两根业务光纤和两根保护光纤,如图1.2.2.4(a)所示。其中S1、S2光纤为业务光纤(一发一收),P1、P2光纤为S1、S2光纤的保护光纤(一发一收)在每根光纤上都有一个倒换开关作保护倒换用。

现以A、C节点之间的业务信息的传送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从A节点进入环以C节点为目的地的低速支路信号顺时针沿S1光纤传输,而由C节点进入环,以A节点为目的地的返回低速支路信号则逆时针沿S2光纤传回A节点,保护光纤P1和P2是空闲的。

当发生故障情况下,例如,当BC节点间光缆被切断时,四根光纤全部被切断。利用APS协议,B和C节点中各有两个倒换开关执行环回功能,从而得以维持环的连续性,如图1.2.2.4(b)所示。在B节点,光纤S1和P1沟通,光纤S2和P2沟通。C节点也完成类似功能。其他节点确保光纤P1和P2上传的业务信号在本节点完成正常的桥接功能。故障排除后,倒换开关返回原来位置。

在四纤环中,仅仅节点失效或光缆切断才需要利用环回方式进行保护,而设备板或单纤失效等单向故障可以利用传统的复用段保护倒换方式,又称区段(span)保护方式。这种附加的保护能力使四纤环可以抗多点失效,从而使通道可用性大大增加。另外,这种区段保护方式还有利于实现定期性维护测试工作。

三、SDH自愈环设计方法的探讨

1、几种SDH自愈环的比较

表2.1.1主要几种自愈环特性的比较

2、 SDH自愈环设计方法探讨

在设计SDH自愈环前,必须详细了解整个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设计条件进行设计。主要要从技术、经济、安全可靠和以后的扩容、新业务的发展等几方面考虑:

第一,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现有的光缆资源等因素确定SDH传输网的节点和物理拓扑结构。若有些站点纳入到环网中很困难(比如距离很远,光缆的投入太大),再考虑环网节点交叉连接链路,传输线路要考虑1+1保护。根据理论和实际的经验,环中的节点应控制在20个之内。否则,网络负担过重,容易造成线路阻塞,网络的安全性要降低。

第二,网络应讲究层次分明、合理规划、结构灵活,并兼顾到以后的网络扩容升级。除了要考虑目前的总业务量和各站点的业务流量外,还要根据该地区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对今后10~15年内该地区总业务量和各站点的业务流量进行预测,根据业务量的构成来确定主信道光接口(群路光接口)传输速率。

第三,根据上面的讨论结果,合理选择SDH自愈环的结构。

第四,并根据上述要求进行设备选型。

第五,根据业务量和资源情况进行时隙分配。

第六,设备配置。

第9篇: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程序措施;倒闸;故障;排除

作者简介:丁丽(1979-),女,安徽宁国人,国网安徽宁国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徽 宁国 242300)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214-02

在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持续增加,与电能供应不足的矛盾持续激化,这就对变电运行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1]特别是针对35千伏变电而言,在现阶段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安全管理制度比较混乱、对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不够全面、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薄弱等。而在35kV变电运行引入无人值班模式的背景下,运行管理程序的规范性不够到位、倒闸等相关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对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产生不良影响,就要针对常见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本文即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基本程序措施分析

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综合质量与水平,在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其基本程序措施加以规范。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确保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水平得到可靠保障,就要求值班员从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入手。同时,值班员也应当对变电运行的整个操作流程、相关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保障电网运行的优质性。[2]并且,值班人员还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对操作过程中35千伏变电运行的方式,以及运行负荷的变化情况加以充分的把握,禁止不带票、无票操作问题的出现。

从对操作命令的授受角度上来说,在有关35千伏变电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严格以当班调度人员或值班人员的命令为依据开展。操作指令的同时,还需要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常规情况下,为了使监护、操作人员具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操作命令的下达要求提前一定时间。[3]

操作受令要求复诵,同时需要将所接收的操作受令记录在调度命令记录文件当中。

为了确保操作命令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使用站名/设备、调度术语,对操作命令进行编号。

若在35千伏变电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人身触电或设备损坏方面的事故,为了尽量减轻其对设备运行、人身安全产生的影响,对设备电源进行拉开操作后应当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部门,做好备案工作。

二、倒闸操作中的危险防范措施分析

电力设备倒闸操作的实施具有非常突出的典型特征,对倒闸操作实施过程当中可能引发误操作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正确且合理的操作方法,对于防范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典型操作的不同类型,为了防止倒闸操作过程当中出现危险点,所落实的防范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变压器防误操作要点分析

在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有关变压器设备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充电、并列、解例、切断空载、带电负荷等。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类型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在切合空载变压器装置的过程中,引发操作过电压,并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产生不良影响。35千伏变电运行中,为了对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予以合理的限制,无法确保变压器中性点接地。[4]因此,防误操作的重点应当集中在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正确性的角度上。第二,在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状态下,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此种误操作,应落实的防误操作措施为:通过投入带有感性负荷装置(如电抗器等),或者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方式,使受端电压能够合理降低。

2.母线防误操作要点分析

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中有关母线线路的操作内容主要包括母线线路的送电、停电、设备倒换等。从变电运行的角度来说,母线可以说是连接元件最多,且是操作工作量最大的设备之一,潜在的误操作及安全隐患同样众多。[5]针对带负荷拉刀闸事故,为防止其对母线线路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就要求除母线开关充电动作以外,对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拉开后再进行倒闸操作。同时,在母线元件设备倒换动作的实施过程当中,要求在全部元件完全集中于一条母线线路后,再对另一侧母线线路的刀闸进行拉开操作。

三、变电运行管理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

及时排除线路运行过程中潜在的故障,对于确保变电运行管理质量水平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线路跳闸故障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一旦35千伏变电运行中出现线路跳闸故障,就需要结合所采取的保护动作,及时展开检查。检查过程当中,应当以CT回路图为基本参照,选定线路出口与线路CT侧的中间范围作为检查区域。[6]若此区域内未检测到故障,则需要转入对跳闸开关故障的检查工作,而后再按照开关位置指示器、三项拐臂、消弧线圈的顺序进行跳闸故障检查。同时,针对线路开关结构的不同类型,所对应的检查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开关结构为弹簧形式,则需要重点关注对弹簧储能的检查工作;而若开关结构为电磁形式,则需要以对保险动力接触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对象。在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该线路进行供电操作。

2.主变开关低压侧跳闸故障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引发主变开关低压侧出现跳闸故障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关误动动作;母线故障;越级跳闸操作。通过对设备以及保护动作的检查,能够实现对过流保护动作的初步判定。针对仅出现过流保护动作的情况,故障多出现在线路、母线区域;针对同时出现过流保护动作、线路保护动作的情况,可以通过核定线路开关跳闸情况的方式,判定故障发生的区域:即若合并存在线路开关跳闸情况,则意味着故障出现在线路,若不存在线路开关跳闸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判定其接地形式,对故障区域及类型加以判定。

四、结束语

在变电运行过程当中,各种故障不断显现,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就需要在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之上,针对各种故障进行针对性、有效的处理,防止故障对变电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中的相关操作要点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桦,顾全,夏可青,等.基于最大匹配原则的变电运行培训仿真评估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8):59-62.

[2]宋其明.浅谈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带来的革新影响[J].电源技术与应用,2012,(10):90.

[3]王海红.研究分析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9):74.

[4]林璐.浅谈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1):256-25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