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厌学范文

孩子厌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厌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孩子厌学范文

1、针对于儿童厌学的情况,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来处理:首先是带儿童到心理科进行咨询,之所以出现厌学是由于有自卑心理或者有抑郁心情造成的,这类儿童往往是比较内向的性格,需要及时到心理科进行心理的支持,让儿童改变自己的认知状态。

2、其次要给儿童加强社交关系的建立,有些儿童之所以出现厌学是由于平时玩伴太少或者太孤单造成的,这个时候往往感觉上学没有兴趣,需要及时的多参加课外活动,多交一些朋友。

3、最后要适当的减少压力,有些儿童出现厌学是由于父母给予压力太大引起的,要适当减少学习的期望值。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孩子厌学范文

2、其次,父母要反思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欣赏认同的眼光看待孩子,除了学习,应该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满足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多与孩子进行坦诚、有效的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3、与孩子一道分析、寻找孩子厌学的原因。

4、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1个小时做完这套数学题,10分钟掌握这个实验,3分钟看一个题谷视频题。会发现学习这块难啃的骨头,变得轻便起来,点滴式循序渐进,成绩节节高。

第3篇:孩子厌学范文

我们要想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就要找出孩子厌学的根源。学生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那么为什么厌学的学生连这一件事情都不愿意做好,甚至不做呢?原因很多,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

来自社会的:当今社会,经济空前发达,物质极大丰富,令人目不接,眼花缭乱。成年人有的都掌握不了自己的人生航向,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呢?有的孩子沉湎于游戏,网吧间,不能自拔,有的孩子看电视看的天昏地暗,无暇顾及学习。

来自家庭的:家长不切实际的追求,期待值过高,孩子对目标有遥遥无期之感,学和不学都达不到目标,索性就不学了事。

个别的厌学现象也有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有的学校或老师对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白眼相向,冷嘲热讽。甚至体罚谩骂,导致有些孩子谈校色变,痛恨学校,厌恶上学。

孩子厌学,最大的原因还是来自自己。对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惰性太强,懒得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因此上课也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上课总不能集中精力,学不进去。

孩子的厌学情绪是天长日久积累的结果。消除该情绪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要消除厌学情绪,首先要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端正思想,明确目的:

对于学习不明确的学生,我们的首要问题就是端正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对于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目的明确了,学习才有动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单纯而又没有耐性,毛病三天两头的重犯,对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反复说教,千万不要三分钟热血,见孩子没有进步,或收效甚微,就认为儒子不可教也,弃之不管,任其自然发展。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谁也没有理由轻言放弃。

给孩子讲道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心平气和的走进孩子的世界,听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误区在哪里,才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千万不要摆家长的架子,居高临下,用命令的口气指手画脚,那样只能让孩子起逆反心理,事情越做越糟糕。

2 兴趣入手,自主学习

有些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兴趣是时间沉积的结果,无论哪种兴趣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曾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许多孩子做别的事情头头是道,就是学习不好,这样的孩子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不进去。培养学习兴趣是改变他们学习状况的最佳途径。

3 强化学习,循序渐进

无论哪种消除“厌学”的方式都不是灵丹妙药,对于性格多变的孩子来说,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孩子厌学情绪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要改变它也决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对此我们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只能让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千万不要有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那样只能让他越走越远。

4 去繁就简,快乐学习

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去做从前不会做的事,去了解原来不知道的事情,这正符合孩子的好奇心理,但是孩子厌学,不愿意去主动学习,这是因为有的老师偏离了自己的教学轨迹,不是努力地去提高教学效率,课上耽误课下补,习题做了一遍又一遍,生字写了一行又一行,使孩子在重复这些无用功的同时产生了厌学心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要先想方设法去改变他,我们的老师要从提高自身素质着手,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成绩,把知识在课堂上就消化殆尽,把课余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第4篇:孩子厌学范文

1、家长应该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专业书籍等,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帮助化解孩子叛逆厌学情绪;

2、高中的孩子看似对别人的评价无所谓,但心里仍然非常在意。作为家长,不可老是贬低、批评孩子。平时教育孩子应该采取鼓励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3、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让孩子经常进行自我激励。让孩子能够学会自我暗示,摆脱消极情绪,避免厌学情况产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孩子厌学范文

1 明确活动的内容是教研组成员一同研究“怎样打开核桃”这个有趣的问题。

2 每位教师准备2种~3种工具,带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核桃。

3 教研组准备一些操作用的生核桃。

4 指定一位骨干教师进行现场执教,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活动过程

1 环节一:我来实验――亲身感受打开核桃的过程

(1)教师用自己带的工具尝试打开核桃

主持人:你在打开核桃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教师A:我带的是老虎钳,夹有点难,后来是用老虎钳铁的一头砸开的。

教师B:我先用的是起子,想搞开核桃不容易。但用锤子砸就比较容易。

教师C:小时候吃核桃用过门缝夹的方法,不知道现在可不可以把这个方法给孩子们尝试。

教师D:有的核桃不需要使用工具就能打开,比如我带的纸皮核桃,壳很脆很薄,用手就能剥开。

教师E:刚才我还发现把两个核桃握在一起使点劲也能弄开,不过我带的这个核桃壳本身也不是特别硬的。

主持人:通过刚才老师们的操作与交流。我们发现这个活动首先来源于生活,因此每位老师在操作前就有一些原有经验,其次我们发现用不同材料实验就会带来不同的新经验,如果是尝试打开不同的核桃,可能带来的新经验就是关于核桃本身的,大小、壳的硬度,以及内部结构,等等,如果是相同的核桃可能更多的是关于打开核桃的工具、以及使用工具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打开壳比较坚硬的生核桃,

(2)尝试使用各种工具打开壳比较坚硬的生核桃

主持人:老师们这次的操作有什么发现?大家认为孩子在操作中遏到的问题可能会有哪些?

教师A:生核桃真的很硬,用锤子比较容易砸开,不过也很容易砸碎,操作时要注意两个情况:一是需要对准,因为核桃是圆的,有可能会滚动;二是用多大的劲,这是比较难的。孩子如果第一次操作。可能会更加关注赶快打开而不会注意核桃壳砸成什么样。

教师B: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今天的活动名称是“怎样打开核桃”而不是原来的“砸核桃”了。在核桃中间有个缝,可以用起子在中间钻个洞再打开,这时用的是“钻”的动作。

教师C:我发现今天带的工具很多都是用铁或不锈钢做的,有一定的分量,孩子在使用的时候很有可能要用到砸的动作,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砸到手。我在考虑:核桃下面垫块布,增加摩擦,核桃就没那么容易到处滚了。

教师D:旁边这位老师带来的核桃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刚才试了一下。真的设计很巧妙,能将核桃夹开,而且核桃里面的肉不会碎。

教师E:今天我们这组的专用核桃夹有两种,一种是小碗形的。还有一种很像老虎钳,第二种需要使很大劲。我们觉得如果孩子用肯定不行,第一种孩子使用有一些可能性,不过也要劲大一些的孩子。这些专用的工具是可以让孩子了解的,因为它们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主持人:老师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情不自禁地想象着孩子们可能遇到的情况,这是非常好的。其次大家想到了本次活动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如工具在打开核桃的过程中使用方法的转化,幼儿操作中的安全因素,专业工具与普通工具的关系,等等,这些都与我们即将提供给幼儿的操作现场紧密相关。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为幼儿进行活动设计。

2 环节二:我们来设计――分析孩子适宜的材料与记录方式

主持人:下面我们分成小组,以团队的形式来设计孩子们的活动,我们预设孩子是第一次进行使用工具打开核桃的活动,目标如下:(1)使用各种猜想的能打开核桃的工具,感受多种工具打开核桃的过程。(2)能用勾、叉的符号进行记录,勾表示成功,叉表示不成功。(3)在活动中能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明确了活动任务后,教师们分成A、B、C三组,先进行30分钟的讨论与交流。然后每组派一位代表交流本组的经验。)

(1)A组

对活动中材料的考虑:核桃人手三个,装垃圾的小篓子,实物展台,以及记录笔、记录表、锤子、核桃夹、石头、门、积木。

本组预设的问题有:怎样能打开核桃?请你猜猜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它?同一种工具,为什么有人能打开。有人打不开?

操作前的要求:注意安全,砸开后的果壳放入小篓中,操作完后及时记录。

主持人:A组老师关注了经验在活动中的运用,不过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是工具,工具的范围值得大家仔细考虑:记录表中的空白说明教师希望留给幼儿自主实验的空间,是一种新的想法:对于幼儿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预设得较少。

(2)B组

本组主要对材料的提供和记录表的设置进行了重点讨论:我们认为应提供单一的硬皮核桃。一方面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探索工具的使用和效果上,如果提供多种核桃会对幼儿使用工具的效果产生影响,干扰幼儿对工具的操作:另一方面硬皮核桃会给操作造成一定的难度与挑战,能激发和维持幼儿的兴趣。在数量上我们认为提供人手2个~3个为宜,这样可以给孩子多次操作的体验。工具可以提供剪刀、锤子、核桃夹、石头、老虎钳、锯子六种,有能打开的、有不能打开的,幼儿可以体验成功与失败,也会发现工具不同的效果,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记录表我们有两种设计,第一种表格左侧一栏是工具图片,中间一栏是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右侧一栏记录操作后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完整地得到经验。

第二种表格左侧为空栏,提供幼儿若干工具的小图片,幼儿认为哪种工具可以,就将图片贴在这一栏里。右侧两栏为操作后的发现。这样可以方便幼儿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种工具进行操作、实验,节约了操作时间。

关于活动过程,我们认为一开始应提供任务情境,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如询问:核桃的外壳怎样?我们要吃到里面的果肉应该怎样做?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其次我们认为在介绍工具时应引导幼儿对工具的使用效果进行猜测,初步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调动幼儿的操作兴趣。

主持人:第二组的老师能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有针对性地考虑材料问题,在设计记录表时有开放式和半开放式两种。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班级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相应的选择。还有任务情境的提出也让我们对本次活动中的情境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有情境孩子可以更加有兴趣地活动。

(3)C组

本组认为活动材料包括:硬皮核桃若干:各种各样的工具(核桃夹、老虎钳、小铁锤、挂锁、扳手、起子);记录表(个人、集体)。活动中的提问设计:出示工具的环节可以问“这些工具你们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处”:猜想环节时可以问“今天我们要用工具试一试去打开核桃,请你猜一猜哪些工具能把核桃打开?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里”;交流分享环节时可以提问“你是用什么工具打开的?怎么打开的”;活动后可以提出新问题“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工具能够打开核桃”。

主持人:第三组考虑到了孩子用的和教师用于集体讨论的两种记录表;考虑到孩子在活动中的不同需要,在

核桃的数量上没有明确规定:问题的设置能与环节的设置相匹配。从最后的问题设计能看出教师对延伸活动的思考。

3 环节三:我来记录――通过观摩现场再思考

教师观摩现场教学活动(附后)并记录孩子在现场中的活动状态。之后进行交流。

教师A:刚才看活动,我发现工具的数量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教师只提供8种工具并让孩子在操作前选择4种,然后实验,我看到的孩子操作很有目的性。并且很专注。

教师B:幼儿的操作让我看到了幼儿的原有经验,我观察的孩子一下子就先选择了锤子。她在猜测的时候也先选了锤子,孩子是利用了原有的经验进行判断的,而且她在操作时也体现出她在生活中用过锤子,拿与砸都很到位。

教师C:我现在对活动目标与材料的匹配更为明确了,今天教师提供的工具体现了能让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大多数孩子都不是一下子能将核桃打开的,他们经历了选择工具、使用工具、探索工具的过程。

教师D:我发现老师是在最后提供专门的核桃夹的,我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最后有一种对比和惊喜。不过好像孩子使用核桃夹真的有困难,这个工具只能以幼儿看老师操作为主,有点遗憾。

教师E:我发现孩子们在记录表上使用勾叉都很熟练,而且目的性也很明确,说明孩子们有这样记录的经验。教师的集体记录对每种工具都讲得很细,所以分享交流的时间有点长,这种分享交流是否可以考虑进行一些选择。

教师F:我今天观察的孩子用两种工具打开了一个核桃,他其实是在组合使用工具,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他首先用老虎钳夹了个缝。再用起子钻,这样的方法是一种创造性使用吧。

教师G:今天活动中的工具可能是由孩子和老师共同收集的,因为老师在介绍工具时,有的孩子说得很准确,这种共同收集材料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活动从生活中来的道理。

主持人:在现场观摩的环节每位老师更加关注了幼儿的探究过程,更加了解幼儿,有的老师还在与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探究过程都不一样。

4 环节四:专家点评――提升活动内涵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们的参与,使得大家对科学活动的理解更为全面:(1)活动的情境需要从多角度考虑。今天的活动前设计中教师们更多地考虑了幼儿的操作材料。但空间的考虑就不够。教师将活动安排在有软桌布铺设的地面上就考虑到了孩子的操作适宜性,还避免了工具砸核桃发出的较大声响,这是之前其他教师所没有想到的。(2)活动中的有效指导应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做到观察在前,支持在后,并且注意时机,避免集体式的指导。活动中应更加关注个别需要,如果建立在对平时幼儿了解的基础上,相信指导会更为“心中有数”。(3)科学活动需要不走形式,向纵深思考。主要体现在一个活动怎样让孩子不仅操作,而且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今天的活动接下去还会有许多事可以继续做,如对工具的比较与分类、在探究过程中寻找怎样将核桃打开而不将核桃肉弄得很碎,这也是个既与现实紧密相连又很有趣,且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思考。

在本次教研活动结束时我们对组内教师提出了两个建议:(1)把“怎样打开核桃”这个活动带回自己的幼儿园试一试,在材料的呈现、记录的方式等方面可以依据自己幼儿园、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用多种方式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参与活动的幼儿进行记录与分析,形成个案。

附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怎样打开核桃(大班)

执教:李微玉

活动目标

1 使用各种猜想能打开核桃的工具,感受多种工具打开核桃的过程。

2 能用勾、叉的符号进行记录,勾表示成功,叉表示不成功。

3 在活动中能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活动准备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工具、盘子、毛巾,教师用记录表、幼儿用记录表,生核桃若干。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核桃,引出问题,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以前吃过核桃吗?是怎样打开的?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一些工具来试着将核桃打开。

2 幼儿猜测、思考哪些工具能打开核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1)师生共同观察工具,并与记录图上的工具对应。可以在此环节帮助幼儿熟悉部分工具的名称。

(2)幼儿猜测、选择哪些工具可以打开核桃并记录。

教师:请在6种工具中选择4种在记录表上打勾,进行记录。

(3)教师与幼儿分享想法,并在大记录表上做记录,重点是引发幼儿猜想工具使用方法,

3 幼儿使用自己猜测能打开核桃的工具进行操作。

(1)师生讨论打开核桃的方法、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两只手的分工,打开的核桃将壳与肉分开放在相应的地方。

(2)幼儿使用工具进行尝试并记录。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可以适当做一些记录。如使用工具的方式、安全性、记录的情况。

4 展示幼儿的记录,幼儿分享操作中的发现。

教师:你使用了哪种工具?成功了吗?你是怎样使用这种工具的?

第6篇:孩子厌学范文

数学给人的感觉总是冰冷的,规规矩矩的,对任何人都一样没有个性。实际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有自己的“数学情感”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数学个性”,学生的这种对数学的体验与感悟,其实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教学资源。因此,近年来国内数学教育界提出了“数学作文”的理念,它要求学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数学观念,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通过数学作文,能够展示学生的数学情感领域,成为了一种透视学生“数学现实”的平台。

基于“数学作文”这一理论依据,让低年级的孩子们用说、写“心语”数学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也就必然成为了一个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去探究的课题。低年级学生说、写“心语”数学,其实质上属于写“数学作文”的起始阶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去认识数学,感悟数学,此外更有利于引起教师对其教育观、学习观、数学观的反省与深思。

一、“心语”数学让教师去倾听孩子们的数学心声,原来数学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一)倾听学生的数学心声,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格局,让数学学习充满着童趣。

长期以来,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很少思考学生怎样主动地学,更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说出自己心中的数学”的平台,其结果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低下,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让学生说写“心语”数学,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的格局,让学生主动去构建自己心中的数学。实践证明,低年级的学生在心中充满了学习数学的童趣,他们眼中的数学简直就是一个斑斓的世界。

例:在教学“认识1-5的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描述一下1 2 3 4 5象什么?有的孩子说:“1”象一根手指头,“2”象一只小鸭子,“3”象一只小耳朵。有的孩子说:“4”象一面小旗子,“5”象一个弯钩钩。孩子们争论者,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生硬的数字在他们眼中是那样的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又如:教学“比大小”(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

1.认识“>”

(1)出示3大于2

3>2

(2)提问:“>”象什么?

(3)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

32

学生交流:“>”象鱼嘴巴,而且嘴巴对着大数,

2.认识“

(1)出示猴、梨象形统计图。(猴子是3个,梨是4个)

(2)思考:你能在猴和梨之间正确画一条鱼吗?

(3)抽象(多媒体演示)

3 < 4

3小于4

3.引导比较“>”“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抽象的符号形象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倾听学生的数学心声,让学生弘扬学习个性,创新思维得到了彰显。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学习,是一个充满思维创新的过程。

例:教学《有趣的图形》中认识圆形(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时,我没有去结合图形讲圆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经历以下的过程:

1.尝试画一个圆形,有的孩子随手画了一个圆(在与老师准备的圆形对比中,学生发现图形不像圆);有的孩子将圆柱体底面放在纸上,拓下了一个标准的圆形;有的孩子将圆片学具印在纸上画下了一个圆,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画圆的方法。

2.体会画圆的手感,初步感知圆的特征。让学生在画圆中体会手法的感觉,再分别说出画圆时的感受,许多学生都体会到画了一条“弯弯的线”,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圆的特征,这比教师去强硬讲圆的特征更合乎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不仅积累了画圆的数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二、“心语”数学让数学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学习缺乏内省,缺乏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化难以实现,而说、写“心语”数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内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个人创造得到了彰显,成功学习的喜悦得到了体验。

例:教学《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实际上学生已有在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会观察到不同的形状的体验,但学生并没有在意这种现象,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的原因。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一个学生当模特,请不同的5个学生担任摄影师,在模特儿的前、后、左、右、上面分别照1张照片。

2.呈现出5张照片,让学生去探究照片中的数学秘密,学生在思考、交流、分享、说服中豁然开朗,原来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观察,会看到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所以看到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3.让学生以这样的数学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的这一现象,说、写出这一现象,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心语”数学世界中,教师与学生原来竟是那样的有距离

马斯洛认为,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需要是爱和自尊。没有感受到被人关爱与尊重,这样的学生缺少自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感到被人接纳与尊重,就能以本身的需要去学习,去乐于创造与冒险。而现实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去思考过,怎样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学数学的心声,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指挥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只有去服从一个个指令,不情愿的跳着一个个为他们设下的陷阱,可想而知,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何等苦不堪言,他们感受不到被人关爱与尊重,师生之间没有亲切感,学生感受不到成功学习的喜悦,在教师的严苛的要求下,学生越来越缺少自信心。然而这些感悟,我恰恰是在学生说、写“心语”数学的世界中去读懂的。

在命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心语”数学中,有个孩子写道:口算“17-8”时,我觉得“想加算减”比“破十法”口算更简单,为什么老师一定要我们用“破十法”口算呢?;有个孩子写道:我发现正方形比长方形好看,当我站起来想说这个发现时,老师让我坐端正,我很伤心;有个孩子写道:我发现计算“36+23”时,列竖式计算与拨计数器计算太像了,我能告诉老师这个秘密吗?

第7篇:孩子厌学范文

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1 营造“研究”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研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1.2 正确选择探究问题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小学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要使研究性学习产生的效果,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既要注意生活实际中显示的数学问题,更要注意选择一些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体现数学方法的问题。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里倾向,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并逐渐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功。

1.3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丧失。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它关注的不是“懂不懂”而是“能不能”,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沿着前人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情景。例如在教《几何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时,我要求同学们为学校一块长40米,宽24 米的空地设计一个花坛,花坛面积是空地的一半。学生踊跃参与,拿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设计花坛,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要用智慧和知识为学校设计出既美观又经济的花坛,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同时在设计、计算中,系统地复习、应用了所学知识,体验了主动参与的快乐。

1.4 教师要转变角色,变说教为组织引导

学生“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首先要搞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教师还要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及时掌握“研究”的具体情况,以便适时调控学生的“研究”活动,从而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2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

2.1 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边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也可以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形式等产生问题。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2.2 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有的小组中两人拉尺、一人看尺寸、一人记录;有的小组三人分别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一人把前三人概括出的特征填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研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研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2.3 实践――注重内化体验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经历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也许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没有多大价值,是稚嫩的,甚至不完全正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思维的果实,并使知识得以深化,发展。故教师应多设计那些同学们在讨论中遇到困难的,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对基本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

2.4 延伸――分享创造乐趣

第8篇:孩子厌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管理

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轻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在从学生到成年人的过程中最难转变和最难把握的往往也是时间的管理自我的管理。本次科研我们把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的观念对我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做了一次科研调查。

我校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情况

我们一共抽取了我校100名学生为代表完成了关于时间管理自我规划的调查结果如下:

1.课余时间的利用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非常充足的,然而,能把这些时间花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的学生并不多。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课余时间里,约八成的学生都选择玩手机上网,而把时间花在写作业看书和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分别是56%和19%。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并不合理,把时间用于学习上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学生已俨然成为了一名“手机控”,由于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的现象产生。社团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举办的,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余还能锻炼他们的处事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但我校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并不积极。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不知道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不懂得管理自己是现代大学生的一大通病,而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的放纵自己。

2.做事效率――拖延症的“患病率”

拖延症并不是医学上的一种症状,他更适用于经常做事拖延的人群。针对拖延症的问题,每个年级的学生情况都有所不同。我们针对我校学生抽取了一百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在大一人数中超过80%的大一学生都表示自己有拖延症;而大二的学生有和没有各占一半;大三几乎都表示自己有拖延症。不分数字大小,每个年级的学生患有拖延症的人数都很高,表明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十分薄弱,但大部分学生都有改进意识。拖延是缺乏自我管理的一种表现,比较热衷于时间管理的人群,其在学习上的拖延行为就会较少。

3.未来的规划

在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行为中,懂得规划是衡量一名学生有没有自主管理能力的一项标准。懂得自主管理的学生必定会对自己的未来画出一个大致的框架。我校学生中只有14%的学生是有明确的未来规划的,这一类人,有目标、有方向,按照自己的要求朝着心中的目标一步步前进。有大约59%的本校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大概的方向但是没有目标和规划,这一类人,有方向但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另有14%的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选择走一步是一步。我校学生普遍都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向,只是在追求这种生活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归根结底,自我规划与正确认识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定位的合理性是相辅相成的。

4.规划完成情况

基于一天的时间规划,本校学生的完成情况是比较理想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将当天规划的任务完成。然而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能够认认真真对待的人数比例很小,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能大致完成这一天的任务,也就是说有那么一两件事情今天是无法完成的。这足以表示大学生在处事方面缺乏效率和积极性,对自己不够严格。当天布置的作业,等到上交前的一两天开始写,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无法确保完成的质量好坏。因此,也就更加突出了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但是在纠正自身错误之前,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呢?对此我们展开了起因的调查。

二、大学生自控能力较低原因分析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的讨论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访问调查,得出以下几点原因其中包括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现如今高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九零后,由于他们从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在学习生活中只要努力学习,遵纪守法,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对身边的人、事、物相对比较淡漠。加上失去了高考的束缚和学业上的目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懒散、迷茫。许多大学生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没有及时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缺乏紧迫感,常常在期末考试临近时,才认识到落下功课的严重性,加班加点的开夜车。

由于过于局限于应试的内容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的基础打得比较牢固,而程序性知识较少,对于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加工、利用信息,即学会学习,掌握记忆和思维等技能摸不着头脑,这势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其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

大学生对生活费拥有绝对的决定和支配权力,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对金钱的使用节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弱,这就出现了支配金钱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不以为然。出现消费无计划、铺张浪费、攀比成风和乱借贷等现象。金钱用于学习少而娱乐多,因此荒废了学业。

在处事行动方面,对于青年早期的他们,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低下,不能对自我进行认知、控制和调节,不能转移、调适消极情绪,常常表现为遇事受挫得过且过。而大学同学多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不相同,若是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管理缺乏有效借鉴或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人对自身约束力的差异。

2.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身边的物质环境越来越优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随着这些思想的盛行,加上大学生们自身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的辨别能力,一些大学生开始好高骛远,随波逐流。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虚拟世界进入他们的生活中,比较容易使他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无所适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教育环境。刚脱离中学保姆式教育的大学生,高度依赖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能适应弹性学制。而传统教育采用统一的说教方式,很少考虑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缺乏独立人格教育,学业也都是在家长的高考志愿和学校的培养计划下学习,按部就班地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掌握规定的知识,完成规定的学业,因此,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自和选择权,很难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业目标。这不仅压制了学生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还使得他们不会享受汲取广泛知识的机会和乐趣,缺乏接受新实事物的欲望,学习依赖性强,从而丧失自我管理的意识。除此之外,传统教育偏重于学生智力开发,却忽视了情感教育,因而学生缺乏良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情商是一个人情绪控制和管理的标尺,长期忽视必将导致学生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这就导致了上文所说的大学生抗压能力低下,学生容易遇事受挫得过且过。

家庭环境。计划生育使得独生子女问题表现突出,他们在家中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家庭对子女过分的庇护使得学生表现得消极、娇纵、缺乏客观的正确认识和自我评价、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力等,这也影响到了其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虽然分析了那么多原因但是真正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是那些呢?哪一个又是最有代表性的呢?针对这个我们对一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以每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是否参加社团和人生规划情况为因变量做了数据回归分析。可以从下图中得出以下结论。由下图可以看出X1、X2、X3的P值均小于0.5,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拒绝原假设H0,是否参加社团与每日的学习时长还是有相关关系的,且为负相关,在社团花费过多时间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就越少。而且在与有明确的规划的同学相比,完全没有规划和有模糊长期规划也与学习时长有关。说明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之一。

三、大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一下建议:

(1)增强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很多大学生就读不是985,211的著名高校,就认为自己的大学如同鸡肋,最后只是为了拿文凭,以便就业。大学时光从一开始的斗志昂扬变成最后离开时的懊悔不已,没有好好思考大学期间的计划和未来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后得过且过。实际上,著名高校的学子不一定想的很透彻,但不是著名高校的学子,更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因为从文凭和毕业证书上,已经不能够打败他人,如何让自己显得更突出和有亮点则是大学四年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毕业以后出国,就业,旅游,考研,考研究生或者是创业,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也无论对错,但是是否应该从大学就准备起来?为以后的路铺上一砖一瓦。四年,无论同学做什么选择付出什么代价,其实都没关系,但是最怕碌碌无为,最终时光从手中悄悄溜走而不自知。大学是一个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的过程,我们都在学习。

第9篇:孩子厌学范文

记者在高校中采访时遇到了新疆职业大学在校大学生朱时作,他在学习之余兼做了几份家教,他向记者道出了他在做家教时不为人知的一面。

朱时作是一名从喀什地区的一个县城考到乌鲁木齐读书的大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勤工俭学,当家教。近一年的家教经历,让他认识了一些城里的孩子,也让他感慨颇多。

首先,学习要看他们的眼色,学多少要依他们的心情而定。

在朱时作教过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叫鹏鹏的男孩儿,刚上高一,家里条件真不错。一进家门就让朱时作眼前一亮,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完全是那种电视剧里的摆设。他妈妈彬彬有礼地把我请进去,可是到他面前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儿子似乎是家庭的中心,人不大脾气却着实不小,要不要学习得看他的心情,他妈妈好说歹说才答应请我这个家教,可孩子不愿学习、讨厌书本,听课到不了一个小时就哈欠连天。我跟他交流了几次,发现对他来说学习就是折磨,请家教不是他的需要,完全是他父母的需要。

朱时作在喀什的时候也教过两个学生,那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学习非常自觉刻苦,之前成绩不太好只是学习方法上的原因,在辅导之后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其中一个后来还考到了上海。对比之中朱时作深刻感受到要想学习好就得主观上愿意学习,否则就是空谈。

第二,学习怕苦怕累,难题错题都要我来做。

有个叫玲玲的孩子,是朱时作接手的第二个家教,开课之前朱时作与她妈妈联系后得知她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在学校也不够努力,其中物理最差。朱时作对自己的教课能力相当自信,因为高考时他的物理得了很高的分,于是信心十足地接下了这份家教。

然而,进她家在书桌前坐定后,他发现桌上摆的不是书本、笔墨,而是许多五花八门、叫不上名字的糖果和糕点,色彩杂陈,令人目不暇接。

玲玲看几页书就要塞一些糖果到嘴里,朱时作让她集中精力她倒是听话,可就是一碰到难题就束手无措,两眼茫然,不知从何人手,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家教的身上。她已经读高三了,可是在她眼里,学习好像不是自己的事,甚至不如那些零食让她上心。

朱时作认为:“我家所在的小县城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县城里没有麦当劳肯德基那样规模的快餐店,也没有水上乐园那样的大型游乐场,高中学生也都没有手机,回头想想也许正是因为少了种种诱惑,我和我的同学们才得以安心地投入在学习中吧。”

第三,家长越俎代庖,成了孩子的奴隶。

朱时作又讲到他的第三个家教学生小寒,他的情况朱时作是第一次见到,就两个小时学习时间,一会儿叫他妈来倒水,一会儿叫他妈去开门,做儿女的怎么能把父母呼来唤去的呢,而且态度还很不好。

难以理解的是,他妈妈竟陪着笑脸,毕恭毕敬,尽心尽责地做这些事,一点怨言也没有。更有甚者,为了叫孩子背课文背单词,他妈妈还向孩子许愿背一课书给多少钱,搞得好像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在替别人做事。

在这里朱时作讲到他的妈妈。“在我小时候她就说,作为学生学习是本分,学习好是应该的,学习不好是应受罚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她的政策“压力”下,从一开始我就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中。到后来也不用妈妈再说什么了,她的观点在我看来是很自然就能够接受的,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我的父母是“强硬派”,对儿女的管教首先是晓之以理,但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又屡教不改的话,还是会打屁股的。小时候不懂事,也对父母的行为不理解,曾埋怨过父母,但现在我明白其中的良苦用心了。”

通过这些事例,朱时作发现大城市的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动不动就将情绪发泄出来。从小到大很少吃苦,也许从来没吃过苦,缺少必要的磨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失败,什么是真正的压力,也不知道把某些压力化为力量从而驱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遇到困难首先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就很容易变得懒散,更不要说作风一贯如此的孩子了。在大城市这样的环境里,家长若不从小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若不从小让孩子培养“以学习为己任”的责任心,若不从小给孩子灌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目标,那么孩子将来如何发展就很难说,他们的学业水平和教育水准很可能就会像上面提到的几个孩子了。

当然,也不是城市里所有的孩子都这样,也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孩子,这也许都是跟从小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有关系吧。

谁来给城里孩子“精神扶贫”?

扶贫,通常是对农村落后地区而言的。在那里,物质贫瘠,文化教育设施匮乏,孩子上学交不起学杂费――于是,城里人就捐钱、捐物去帮助那里的孩子上学。

但是,有谁想到要来关注城里孩子的精神贫瘠呢?这个大学生家教对记者的一番言语,便冰山一角地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

记者观察,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物质上的丰盈程度已经到了丰富的地步,可是少数孩子精神上的贫瘠程度,说起来也是令人痛惜的。

最通常的表现是,作为一个学生,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姑且不说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兴盛这些大道理,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应当知道学习首先是学生的本职,学好功课是学生的本分。就像工人要做好工,老师要教好书一样。

可是,很有一些城市里的孩子,动辄用“我不去上学了”,“吗要上学”来威胁家长,甚至逃学、迷恋网络、离家出走。做父母的,为了哄他们读书,让他们上好学校,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任劳任怨。搜狐网校园专栏里一项调查显示:有45%的家长每月为孩子花费的家教费超过了400元。但是钱花了、时间占了,没有精神动力,孩子能学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