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之初:以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的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有利于运动队教练员、领队和管理人员对训练、比赛以及教育等的交流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训练、竞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都会面临退役、就业、工作等人生诸多环节的挑战。如果现在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辉煌背后的凄惨将伴随着运动员的一生,这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竞技体校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人都应打破个人利益至上观,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学习激励机制,扭转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思想认识,这是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最能够体现效果的工作。
关键词: 体育文化节 高校 发展策略
1 体育文化节的提出
体育文化节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娱乐性、健身性的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示师生风貌,力求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分散和集中的办法组织的活动。体育文化节作为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实现体育文化与其它校园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发展的平台,突出的是健身性、娱乐性和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当代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需求。
2 传统校运会与体育文化节之间的比较
2.1 运动会重金牌、重锦标、重竞技,却与学生的健康没有直接关联。
重金牌、重锦标、重竞技,迫使许多学生为了分数拼争于多个项目之间,给许多学生造成很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运动会之前大部分学生对运动会毫无准备,运动会期间运动强度、运动量大,这样不但增大了运动时受伤的几率,且运动会之后许多学生腰酸腿疼背痛。运动会不但没有起到督促和引导学生锻炼的作用,反而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这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参加运动会的热情,反而使学生害怕运动会。
2.2 项目单一,竞技性强、难度大、趣味性小。
单纯的跑、跳、投田径项目,竞技性强,且有些项目难度太大,相当一部分项目对广大学生而言力不从心。竞技性强、难度大的项目,学生感兴趣的能有几个?这样怎样能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3 运动会的内容和项目与体育教学脱节。
运动会中的部分项目,如铁饼、标枪、三级跳远、110米栏等项目不在小学、中学体育大纲之内,而高校体育大纲中也很少有田径教学内容。学生参加运动会只依靠中学时的田径教学基础,运动会与体育教学明显脱节,不仅没有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没有反映体育教学的效果。
2.4 体育文化节在项目的设置上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体育文化节一改过去传统田径运动会先确定比赛项目,后由学生来参赛的传统做法,向各班征集竞赛项目、体育辩论课题,从中筛选出适合学生的项目和辩论题,大大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不仅使学生主动参与,享受体育节的快乐,还可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参与体育节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全过程,从中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勇于实践,敢于创造,自主自为,主动发展。
2.5 体育文化节参赛人次比传统田径运动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各级校运会的参赛办法中都规定了参赛单位总人数和个人限报的项目及每项限报的人数。以举办校运会为例,在三天期间内,在组织很好的中小学校是少数人比赛多数人看,而在多数学校,校运会几乎等同于放假,除了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各班的服务人员外,观众寥寥无几,这与筹备校运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校运会的效益甚微,其意义无法体现。而在体育文化节中,学生参赛项目的人数不限,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享有参加的权利。学生根据自己个体的需要及喜欢,有选择地参加项目。“重在参与”从奥林匹克圣殿中走出来,走进每个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3 体育文化节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文化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正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热点。“体育文化节”本着“重在参与,展示个性”的原则,以体育与健康为内容,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竞赛、表演、讲座等为形式,以欢快和娱乐为手段,以健身和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鼓励个人表现,又强调合作与团队精神,真正集健身、娱乐、竞争和教育于一体,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体育文化节取代传统的校运会,一方面因“节日”象征着欢乐、吉庆、详和,从而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还拓展了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内容和形式,扩大了功能和效果,使之更加精彩纷呈。将校运会更名为体育文化节不仅仅只是名称上的改变,更是从本质上进行的一次大的变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性质的根本改变:由单纯运动竞争变革为集竞技、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活动。②对象的根本改变:由“少数参赛,多数观看”变革为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需要为每一个人提供参与和展示才能的机会。③目标的根本改变:由重金牌、重锦标、重竞技的“金牌效应”变革为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健康思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④功能的根本改变:由单纯的体育竞赛变革为健身、健心、益智、促德的多维载体,充分发挥体育的基本功能,使之成为联谊学校全体师生的纽带。
4 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的发展对策
4.1鲜明主题,弘扬主旋律。
体育文化节要有鲜明的主题,具有时代性、号召力和感染力等特点,并将体育与文化、运动与精神、人格与团队紧密结合,其目的是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校发展,增进师生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些高校在项目的设置上与主题有些脱节,没有紧密联系主题。体育文化节应紧紧围绕鲜明主题开展活动,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精神得到升华,团队意识得到加强,更主要的是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4.2规范管理,形成传统。
目前,各高校对举办体育文化节所积累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举办期间的管理还不够完善,组织经验不足,活动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如学生上课与项目安排时间的冲突、上一个项目的时间延长对后面活动影响等。体育文化节作为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现体育文化与其它校园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发展的平台,是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补充,也是对师生身心健康教育的一次促进。近年来,举办体育文化节深受高校师生的欢迎喜爱,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举办时间跨度长,参与人数多,项目设置丰富、新颖,具有趣味性。体育文化节和传统的体育运动会不同,不是集中两三天内在操场或某一场地内来完成,这样就要求有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学校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工、各负其责,并在项目设置上紧扣体育文化主题。高校应将此项活动办成校园文化中传统的活动,进而发挥长远的影响。
4.3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体育文化节作为新事物在高校中存在有其必然性。首先,体育文化节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它将德育、智育和体育贯穿在其中,促进学校的班风、校风建设;其次,它可以发挥社会功能,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同时它还能推动学校周围大众体育的发展。目前,广大师生对体育文化节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体育文化节的宣传,提高其认识水平,丰富师生的体育文化涵养。加大体育文化节的宣传力度是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节认识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文化节中应广泛利用讲座、广播、刊物等进行宣传。
4.4项目设置丰富,突出重点。
体育文化节受师生欢迎和喜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设置的项目更为丰富和广泛。传统体育运动会体育项目多设置以竞技为主的田赛、径赛和球类比赛。这些项目的优点在于欣赏性较高,容易唤起观众的激情,增强集体荣誉感,但同时因为项目特点和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要求较高,往往令众多学生望而怯步。因此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在项目设置上应灵活多变并适应参与者的需求。有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在开展体育文化节时,体育项目的设置在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基础上增设了体育趣味游戏、体育表演类项目、体育摄影展、体育健康卫生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些体育项目和活动的设置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节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师生参与的兴趣。体育文化节在项目设置上注重的是对当代大学生德、智、体全面的培养,而不是一味追求身体上速度和力量的提高。因此活动项目设置更应该符合体育文化节的主题思想,根据学校特色突出一、二个具有竞赛性、趣味性、宣传性的传统项目,如地质大学的攀岩、师范院校的广播操、农学院校的越野跑等比赛项目。
5 结论
体育文化节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新形式,深受师生的喜爱,目前各高校对举办体育文化节都还处于摸索和相互学习的阶段。体育文化节在校园内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它将德育、智育和体育有机结合,发挥了其社会功能,宣传了校园风貌,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了师生的感情交流,提高了广大参与者文化体育素质,培养了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目前,各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在组织管理、项目设置和宣传力度上还不尽完善。这就要求高校在举办体育文化节时要兼顾学生的兴趣,设置灵活多变的项目,突出重点,满足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节的认识,还要规范组织管理,使各个部门协调配合,让体育文化节在高校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精华,王小安,潘宁,金德阳.对全国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3).
[2]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科学,1992,(2).
[3]李相如等.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方法与游戏竞赛规则的研制[J].中国体育科技,2000,(6).
[4]胡鞍钢.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体育科学,2000,(2).
[5]陈彦.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21世纪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0,(4).
1.1实体一体化
校企实体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共同组建教学实训基地,即学校和企业按比例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一定的费用。沙洲职业工学院与德丰集团共同在德丰集团总部构建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共同出资搭建了施工现场职业技能视频直播系统作为企业管理和学生学习公用的一个数字化平台。在学校,由德丰出资建设了施工综合实训基地。
1.2共育一体化
“德丰订单班”根据德丰集团的需求,重新审定培养目标,于2014更新调整专业设置,新设置了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共选课程,合编教材,全程培训,完成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见图2。
2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
通过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具有沙工特色的“43211”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模式,所谓“43211”运行模式是指“四个专业三线协调两会一办一中心”,“四个专业”即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直接面向合作企业,负责有关本系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宜;“三线协调”即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建筑工程专业教育理事会、建工系校企合作办公室分别在学院层面、行业层面、系部层面就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作出领导决策,形成三条运行管理线;“两会”即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和建筑工程专业教育理事会通过走访、交流与企业沟通,定期召开会议,对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作出决策指导;“一办”即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一中心”即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实现校企双赢作为工作的中心目标。
3主要成果与体会
3.1合作就业成绩斐然
沙工建筑工程系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实施“2+1”培养模式和“订单班”。学生通过两年的时间完成企业参与制定的课程理论学习与基本技能实训,最后一年到企业进一步强化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训练,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实践教学与真实工作情景的3个“无缝对接”。建筑工程系与江苏金厦建设集团、江苏华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兴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兴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信誉资质一流的企业签订了“2+1”人才培养协议书,和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德丰班”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合作办学模式已覆盖本系所有专业。不仅有利于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还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图4是我系学生到合作企业就业的情况。
3.2合作发展共同提高
沙工建工系于2007年开始与“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试点,经过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多年合作,既促进了教学改革,又提高了服务能力;既推动了学生就业,又向企业输送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既推动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又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建工专业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12月,建工系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两个校企合作项目化工作室和一个视频直播中心;近两年来,建工专业申报横向科研课题4项,取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参与),申报省级教学教改课题多项,申报发明专利多项,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两项,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优秀奖一项,个人三等奖两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2门,编写教材10部,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两部,省重点立项教材一部。与此同时,与本专业办学紧密结合的企业: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德丰产值为5个亿;2011年,德丰集团完成产值20个亿,被授予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苏州市政府“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2013年,德丰集团完成产值36.5亿元,被授予江苏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业企业”,成为苏州市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首批预选承包商,同年还再度荣膺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称号。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2007年以来,沙工建工系为德丰集团提供高素质人才48个,其中8人已经成为分公司领导,26人为各分公司技术骨干。
4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发展方向
4.1成立职教集团使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充分集聚
尽管沙工建工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校企合作企业的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但是这种成绩的取得大多停留在起步阶段,合作的紧密程度大都取决于领导的重视与否。为了使校企双方的合作激励落实,成为可持续不断深化的合作行为,职教集团的成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5]。
4.2建立网络平台促进校企之间信息充分流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文化 提升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明确方向,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办学方向。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坚强支柱,大学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建设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的有力助推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大学文化的认识,明白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要积极探讨发现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研究解决策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文化的界定
“大学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1]因此,大学文化是由其主体“大学人”在学习、整理、传承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以校园环境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独特的校园物质建筑、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等一切财富,因此,大学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师生的行为模式。同时,在大学师生的传承与创新中,大学文化也在不断生成、变化,并被它的师生所尊崇、学习、继承和完善。 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作为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2]
提升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文化理念,提升大学文化将有助于高校师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办学理念、提高学术品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大学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源泉,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与现代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集多元良性文化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先进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明确指向灯。因此,大学文化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与助推器,是国际化中各色各样不同教育方式与理念的界标,提升大学文化将更加坚定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并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方向。
2.提升国际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显方式,是指在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理性思考及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发展之根本。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同时要加强专业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校园环境等国际化。大学文化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加强课程设置、制度建设,立足于国际视野,增强特色意识、精品意识,建设国际化精品课程、增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互派教师访学、授课,营造有特色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模式,最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交际的现代应用型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
3.提高国际化学术品位
学术是大学的内在价值要求,学术品位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师生需要有高品位的学术思想,才能有参与国际学术论坛与研究活动的资本。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营造学术自由氛围,积极鼓励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提倡师生在论坛活动中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对国际国内各种事件、思潮的观点,催发各种想法与理念生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各种学术思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创建学术活动平台,提供学术活动空间,要引进也要送出,使国际国内著名学者走进大学带来最先进的学术理念,也要派出不同年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研讨;学校要举办不同形式的、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以学术推动教学,以教学促进学术,使高等教育学术品位得到提高。
大学文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中国高等院校自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招生规模扩张、校区规模扩大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全民化得到了普遍提高,校园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这种扩张与扩大的表层变化远远大于其文化本质的变化。大学文化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就是简单的趋同——扩招、扩建,并且在制度建设、课程增设方面简单模仿,真正的大学精神文化未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校在凸显办学特色,体现文化优势等方面的不足就显现了出来。
2.庸俗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但是,大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思想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创造活力。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适得其反,遭到社会文化“绑架”,出现了社会上流行的官僚作风、造假剽窃等不良习气。因此,当今的大学文化不能鲜明体现其独特的思维、辨识和创新能力,并因其文化底蕴不足,在引领社会风尚、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等方面表现出较多弱势,长此以往,大学文化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庸俗化,即丧失本源文化,向他源文化靠拢。
3.简单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化一方面体现在其以教学服务为主,脱离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未将“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有机融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服务社会,所以高校文化建设目标需与社会适用紧密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更多适用于社会的文化成果。其次,目前,各高校基本处于教育国际化的摸索阶段,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要么简单照搬,要么全盘否定,这都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取代本土化只能导致中国教育文化特征的丧失;反之,强调教育的本土化,排斥外来教育的影响,也会滋长另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情绪。”[5]所以,高校须在有机整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实用型文化产品的推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如何提升大学文化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的三个标准: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通用性是指本国的文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中是否被承认、接收和理解;交流性是指为活跃不同国籍、民族、文化间人们的交流、交涉是否确立了接触的规则;开放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制度和意识上是否站在本国立场上将别国文化接收到自己的机构内。”[3]通过被诸多学者认可的喜多村和之先生的这三个国际化标准不难发现,高等教育是否国际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国际认可的程度、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接受异文化、是否可以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因此,在新时期,各高校须加强大学文化的开放度与包容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崇高使命出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1.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与批判思维相结合
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一代又一代大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文化传承的必备基础。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扬弃过程,既针对传统文化也针对外来文化。
在当今,国际化对于大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国际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自由的学术交流,以此推动大学优势和特色的进一步彰显,促进办学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创新机制的完善,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不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无法排除“丧失自我”的危险。面对美国等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年轻学子们不免会有自叹弗如的感慨。王智平先生曾说,“全球化浪潮在本质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他们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订者,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其文化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着力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研究与学习,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
2.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联系
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创作、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种创新主要包括原创新和再创新。在学术界“剽窃”成风的当今,大学应该重振旗鼓,引领风尚,尤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加大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大学必须加大“原创”力度,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到社会的发展中来。这里的“再创新”是指借鉴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模式。国际化的大学必须要有开放的思维,但是开放并非失去自我,而是吸取各国优秀大学文化,进行文化资源的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
3.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与服务功能相辅相成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下,不乏有功利的、享乐的、消极的腐朽思想存在。大学作为求真育人的最坚定的阵地,应该严保自己的操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通过文化讲座、培训、展览等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大学文化应加强其国际化办学理念,提高其国际化学术品位,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用中国文化服务于世界。
总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提升大学文化意义非凡。虽然各高校在国际化摸索前行中,不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显现,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代表一定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9.
[2]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14-17.
[3]刘红.高等教育国际化[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38.
[4]王智平,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4.
关键词:企业集团跨国;跨区域经营;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F426.31
国有企业集团应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全球化经营主体,但应如何在我国把国有企业集团培育成跨国经营的主体呢?这将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内容。
一、我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把企业集团培育成跨国经营主体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现状,从而找出对策。对现状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集团从事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缺乏整体规划
根据我国具体条件,加强政府对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宏观规划、管理和服务,有利于企业跨国经营顺利进行。目前,我国缺乏对跨国经营有效引导和管理的宏观政策,缺乏统一规划和国家的扶持,缺乏政策指导,具有很大盲目性。
2、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经营自
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自主运用海外资金和在海外投资项目的自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放开但仍十分有限,影响了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企业集团发挥优势。
3、工贸脱节,未形成综合优势
外贸企业在国外经营的优势与国内工业的生产、技术优势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工贸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各自为战的情况较为普遍。
4、过于追求企业集团的规模,忽略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实效
对企业集团的规模认识简单化,主观上追求大型化,认为集团“越大越好”,企业集团规模不合理,难于形成规模经济,影响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企业集团走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缺乏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要有一大批具备海外企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东道国语言,熟悉当地法律和文化习俗的人才。按照这样的需求,我国海外企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有很大差距,使海外企业集团难以顺利发展。
二、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走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国有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但总括起来,基本上是以下几类:
一类是认识上的原因。对企业集团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认识到发展企业集团的真正意义。因此,一些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不是为了搞专业化协作生产,增强竞争实力,形成综合功能,而是希望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得到国家优惠政策,拿到国家分配的物质等等。
一类是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现行经济体制是一种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条条块块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完善的企业集团应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它应有多种经济功能,不仅搞生产、还搞销售、技术开发,搞进出口贸易,还办财务公司,融资、筹资等。很显然,这样会遇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专业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这将阻碍企业集团顺利发展,导致集团功能单一。
三、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走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的主要对策
如何把企业集团培育成跨国经营的主体,必须从解决我国企业集团在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下主要对策。
1、制定我国企业集团走向国市场跨国经营的总体战略规划
首先,要认识到发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是当代生产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参加国际分工,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制定我国发展跨国经营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并进一步制定跨国经营的地区、行业、技术、生产和市场战略。其次,建立国家海外投资委员会,作为落实总体规划、协调和管理权威机关。负责制定海外投资发展战略,宏观上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部门、各行业的对外投资活动。第三,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方面的法规,积极与有关国家签订相互投资的保证协定,避免双重纳税的协定。第四,加强政府宏观服务功能。各级政府要自觉地转变管理经济功能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集团走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2、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海外投资的各项政策,赋予企业集团更多的自
首先,应对海外投资主体实行倾斜政策。政府应采取重点扶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展跨国经营的政策,赋予他们比较完全、充分的外贸自,对外投资自、融资筹资自和审批出国人员、劳务输出自以及其它优惠。如果这些自目前普遍实行上有困难的话,可优先赋予极少数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其次,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对通过跨国投资而带动出口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实行出口退税;对我国海外企业用分得的不可兑换的当地货币购汇的产品,给予适当的进口关税减免待遇。
3、促进工贸结合,发展综合优势
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和外贸企业各有优势,二者相结合,就能形成优势联合。这种联合不是行政命令式的联合,而应让不同企业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自然发生联合,实行国有资产存量的合理流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之间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因此,要使我国的企业集团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走上跨国经营的道路,创造出在世界市场上知名度高的产品,成为在世界经济中颇具生命的跨国企业集团,实行工贸联合的股份公司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4、合理界定企业集团的规模
企业集团规模不合理是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之一。事实上,企业集团的规模应该分两个层次,一是产品规模。产品的规模要受到产品的性质特点、销售对象、市场需求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那些批量小、品种规格多,与人们生活消费相关的产品,规模不宜过大,应控制在适度的规模水平;而对那些投资、批量大、品种规格少、产品寿命周期长的产品,规模就必须大一些。二是经营规模。经营规模扩大的空间很大,企业集团可以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多方位拓展。因此,在界定企业集团规模时,对产品规模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界定,对经营规模要有一个潜在的估计。
5、加强培养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应制定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计划,增加教育经费,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材内容,以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没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就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我国应采取多样形式加快培养这类人才。
综上所述,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事跨国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政府已明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全方位开展海外投资,并确定了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行和大力打造“经济自贸区”,积极探索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提倡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到国外,主要是到非洲、中亚、中东、中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从事境外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实现成熟产业的国际转移,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建立一个在权利和义务平衡基础上的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新秩序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思想;高教管理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其四,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开展文化整体教育。培养文化高品味的人才,靠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从文化整体上和各个学科课程的联系上形成整体,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横向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知识整体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具有文化选择、适应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性,以后能主动地进行文化创新活动。
[关键词]大香格里拉 钻石模型 区域旅游
一、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背景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以喜马拉雅以东藏汉交界区域为原型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梦幻乐园。小说畅销后,香格里拉成为人们心目中美丽、安然、闲逸、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
小说中的香格里拉被定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这一区域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生物资源,构成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区域内的四川、云南、各州市都在“香格里拉”这一知名品牌利益的驱动下,掀起了一场“香格里拉”争夺的热潮。
2002年5月,首届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拉萨召开,滇、川、藏三省区初步提出了构建大旅游区的整体框架,决定按照“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开发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这一旅游区包括三省9个地州市,总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分别占到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5,和总人口的1∕100。2003年和2004年,第二、第三届协调会分别在昆明和成都召开,加强了滇、川、藏三省区政府及其旅游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商定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景区开发项目计划。未来十年,三省将联合投资500亿元,打造“大香格里拉”这一旅游品牌。
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简述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基本因素决定的,同时,政府和机遇这两个重要变量也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四个基本因素犹如钻石的四角,相互影响促进,推动产业发展,构成了钻石模型(如图一)。波特的钻石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是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香格里拉区域地质结构独特,经济基础薄弱,民族关系复杂,但是具有非常多独特且珍贵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很多地市州都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滇、川、藏三省区合作制定该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联合开发,打造“大香格里拉”品牌,势必将该区域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通过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大香格里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三、基于钻石模型分析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投入,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 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大香格里拉的优势生产要素如下:
第一,品牌要素。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香格里拉品牌带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原始的生态风貌、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姿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神秘的理想之地。这一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一定的普及度,具有很高的市场感召力,也是相关省区区域合作的基础。
第二,资源要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大香格里拉拥有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从自然资源看,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景色多样,从白雪皑皑的冰川到四季常青的热带风光,几乎浓缩了我国所有的路上景观。从人文资源看,该区域内生活众多少数民族及其内部的众多支系,每一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民居建筑、音乐舞蹈、饮食、服饰、节庆习俗。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异常丰富,特色鲜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巨大的吸引力。
2.需求状况。需求状况是指市场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数量、成熟度、发展趋势等。波特认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需求扩大将刺激企业技术改进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国际竞争。
从现代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看,香格里拉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与神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另类生活的需求,提供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原始生态所需要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想象。从而形成了对大众市场的潜在吸引力。大香格里拉资源丰富,所以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者可以自由选择旅游方式,比如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科考探险、休闲度假、宗教朝觐等等。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对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有着极大的需求。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波特认为对形成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和支持产业的配套发展。
民族工艺文化产业。在大香格里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模式,如四川甘孜的白玉藏刀,云南大理周城的扎染,云南鹤庆的新华村的铜银工艺等等,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业提供了特色旅游产品,还帮助了当地的民众脱贫致富。
民族歌舞乐文化产业。大香格里拉少数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民间歌舞乐资源。很多地方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歌舞乐挖掘出来,通过改编和包装,按照产业化运作推向了市场,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民族饮食文化产业。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少数民族特色菜肴的用料,从普通的山茅野菜,到多种花鸟鱼虫,再到各种奇珍异兽,应有尽有,且原料大多是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生态食品,很受食客的欢迎。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状况。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战略、结构状况以及国内同行竞争程度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比较国内“京津唐”、“沪宁杭”、“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产业竞争力较弱,但是在产业的战略和结构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批龙头企业,带动了旅游影视业、文化工艺生产业、文艺演出业、会展业、传媒业、高原体育业的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系列群,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形成“1+X”的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随着云南不断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许多旅游企业已开始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通过兼并、控股等手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资产的质量及运作效率,形成了企业的资产竞争优势。
5.政府和机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使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滇、川、藏三省区政府已经意识到行政上的隔阂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会形成无序的竞争和资源的浪费,只有建立并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使三省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大香格里拉”品牌的维护和扩张。
机遇是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偶然性或突发事件。首先,随着东南亚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作为通向东南亚的枢纽和联结南亚的桥头堡,大香格里拉区域应当努力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拓展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加快经济的区域化和板块化发展。其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香格里拉区域正好处于中国西南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四、提升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大香格里拉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基本要素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高级要素还存在不足。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区域内主要旅游区的交通连接度仍然较低,集散功能不足。景区景点的道路路况较差,交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旅游区之间尚未形成环线。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也相对滞后。因此,该区域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公路设施进行修缮与维护,同时加强支线航空的建设和铁路网的建设;完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和电脑通信网络;加强生活休闲设施的建设等。
其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产业素质提高的关键,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是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前提。针对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旅游人才资源建设,制定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合适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取得积蓄后备力量和智力支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建立网络宣传平台,满足广大游客需求。在全球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营销的支撑。滇、川、藏三省区应加大高新信息技术在旅游开发管理和市场开拓上的应用投资,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平台,努力拓展网络功能空间,增强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能,使该平台成为国内外游客多角度了解大香格里拉的营销窗口。
在吸引游客,扩大旅游需求方面,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2)在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上,更加注重多元化、特色化和硬软件的配套发展,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旅游需求和总体上不断提高的旅游需求。(3)在旅游服务上,更加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行旅游产品纵深化、品牌化,培育精品工程。
3.健全相关辅助产业,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大香格里拉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得民族工艺、民族歌舞、民族饮食等旅游相关特色产业较为发达,但是一些基础性的旅游辅助产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餐饮业,这是旅游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该地区在餐饮总类、规模、档次、卫生状况、服务水平、就餐环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业中的优势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体验,影响到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大香格里拉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健全旅游相关辅助产业。
集群化是产业在横向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群体竞争的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能够提升集群内单体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集群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多赢,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溢出效应。滇、川、藏三省区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根据客观实际和发展能力,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努力争取把相同类型、相互关联的旅游产品进行有机整合,着力改善旅游产业营运状况,提高旅游产业经营效益,通过集约化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打造旅游核心区域,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大香格里拉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选取一个空间区位恰当、资源特色明显且组合度较好的“地理点”作为该区域的核心,使之成为大香格里拉的象征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云南丽江、四川甘孜、林芝,这些“地理点”能够形成旅游辐射、带动区域整体旅游发展,同时也能摆脱区内各点独自开发、主题混乱、重复建设及内部自我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
无障碍旅游区的内涵是:在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地域所构成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保持各地区自相对完整的基础上,通过最大限度地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协作,使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实现旅游发展的资金流、技术流、消费流、信息流、客流、人才流等旅游流要素畅通无阻。
5.加大政府投资,加强政府职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香格里拉由于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主导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所以目前和今后都要重视和加强政府职能。政府主导旅游业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参与其中,而是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企业等方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职能包括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保护旅游资源,收集和旅游市场信息等。
目前,与长三角、珠江三角洲、黄渤海等旅游区域相比,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区域关联度低,但是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知名品牌,凭借作为联结南亚的桥头堡和通向东南亚的枢纽,凭借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的优势,大香格里拉一定会在滇、川、藏三省区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和自兴.丽江联手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百度百科,http:///view/4504702.htm
[3]李伟,周智生.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及其发展机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5期
[4]徐秀美.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方澜.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思考.旅游经济,2010年,第5期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与科学性;2)统一性;3)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转贴于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
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20位专家的专家征询意见表(共20份)来确定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再通过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根据模糊运算规则,(其中i=行,j=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0.576。
Abstract: Through consults 117 tennis papers which in 1998-2008 year sports core journal publishes, the utiliz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the data method of average, to the pap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domain and the quotation distribution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d: Research technique's synthesis utilization is relatively weak; The research area is imbalanced; Quotation distribution mainly by periodical and monograph primarily.
关键词:网球科研现状
key word: Tennis Scientific researchPresent situation
一、研究目的
随着网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网球竞技运动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针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对推动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998-2008年体育核心期刊中发表的117篇网球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十年来我国网球运动科研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网球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球运动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网球科研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
对1998~2008年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的117篇有关网球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3.1科研方法运用的周期分布
体育科学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的结果,休育科研方法是人们认识休育的手段[1]。统计结果显示,1)网球科研方法的运用呈现周期变化(表1)。通过对3个周期所运用研究方法总量的对比分析,我们可知,从前两个周期的对比来看,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率变化幅度不明显,而从第三周期开始,每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率都明显增加,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的繁荣时期的开始,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更多的运用新式的研究方法,大胆创新,使我国网球科研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2)网球科研方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理论与逻辑分析和问卷调查法,而观察、访谈、实验、比较、测量等研究方法在网球科研中运用相对较少。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理论与逻辑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在网球科研中的运用相对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式仪器和设备的问世,科研工作者们开始逐步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测量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3.2科研领域分布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网球科研涉及内容广泛,并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有不断拓展的趋势。但是,研究领域呈现不均衡性(表2)。统计发现,运动训练学方面的论文最多,有60篇,占论文总数的51.3%,主要研究网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身体素质训练等,表明网球运动训练是我国网球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方面论文16篇,占论文总数的13.7%,主要针对高校、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学的研究;社会学方面的论文12篇,占论文总数的10.3%,主要研究网球文化和网球职业化,表明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始注重对影响网球运动发展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运动生理生化方面的论文6篇,占论文总数的5.1%,着重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前后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它是检验运动训练质量和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的重要指标;运动心理学、短网、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软网、场地与器材、规则与裁判法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共有23篇,占论文总数的19.7%。说明网球科学研究中存在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由于对上述内容研究较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我国在网球运动员的选材、裁判员、教练员的培养、比赛场地以及网球运动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滞后于网球运动的发展,阻碍了职业网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网球科研论文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研究内容不均衡,而且还存在重复研究现象。
4.1.2体育类引文主要源于期刊和专著,二者数量之和为581条,占总引文量的86.3%,然而其它引文来源仅占13.7%。
4.2建议
4.2.1加大对网球科研的关注与投入,鼓励研究方法与内容的创新。
4.2.2加强网球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使网球科研整体水平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一飞,张新民.对体育科研方法总体特征的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1997, 19(2):28~31
[2] 马樟生,朱国华.对我国1994~2000年中文体育类部分期刊足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30~33
[3] 蒋伟浩.1994年―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