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农村社区作为活动地方,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业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作为吸引力,以实现农村田园风光的味道,体验农业生产和劳动,了解习俗和民间传说从而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则为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为农村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
通过规划设计,利用农业自然环境、人力资源以及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个田园喜悦般的休闲旅游度假区,能够起到有效地促进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增加农业收入,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的观点,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将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在一起的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农村的乡村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独特的农业景观河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味、体验、休闲。农村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以实现农业对于第三产业和延伸渗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农业特色,应当高度重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注重于农业景观欣赏和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把发展的想法扩大到关注人、地、人和谐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
(三)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乡村旅游对于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掌握农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因为所服务的客户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都市游客,所以还需要高素质、多功能的管理人才,这说明乡村旅游是个以服务为重的行业。高素质人才与游客沟通、学习起着传播和带动的作用,让农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去尝试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能力。以促进人流动为目的的行业是旅游业,正因为人员的经常流动,信息、技术、资本也跟着流动,这同时也使得了当地农民的思维理念、价值观的发生了变化。他们放弃了以农为本,小农经济的挂念,开始注意到科学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参与市场竞争,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二、加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建议
(一)系统规划特色的乡村并合理定位
江苏省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大,不光要有广泛的旅游项目,还应努力打造比较鲜明的特点。在传统的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开发特色新产品,重点发展依照参与型、体验型的创新产品为代表,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突出特色。为了满足游客的审美的市场需求,要利用好农村自然景观资源的优势,从而在乡村旅游实现新的突破,在乡村旅游中应突出当地村里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以便于凸显乡村旅游产品的“土著”。应当努力设计完美的产品,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等,这样可以满足游客的对于跨文化差异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需求特点。
(二)加大投资力度从而努力拓宽投资渠道
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发展融资问题,特别是对于乡村旅游业。我国现如今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加快步伐,增加农村工业经济资金的支持,可是用于综合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是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先解决资金问题,才能使乡村旅游得到发展,增加政府的支持政策,形成企业投资的额外银行贷款筹集模式,充分拓展社会投资渠道,努力吸引外商投资,使投入机制得到不断完善,逐步形成高效、多元化的投资框架。总之,为了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需要调动各方面投资乡村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政府应当加大对乡村旅游企业的资金支持,通过制定财政贴息和税收政策,企业的原则则是“谁投资谁受益”。从整个社会方面来看,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吸引外国的投资,例如可以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大型企业集团、城镇、村庄和农户参与集体投资。
(三)引进资金,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
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建设,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亿万农民,促使农民全心全意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大量农村资源转移到城市建设中,使得城乡“二元化”结构日趋显著,甚至导致部分乡村地区经济出现萧条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振兴乡村经济成为国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温州市为例,以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贡献,为温州市乡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文化产业开发;乡村经济;乡村旅游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与前沿阵地,素有“南有吴川,备有温州”之美誉.温州文化属于瓯越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南戏之乡.温州乡村地区的地方性、民族性文化特色更加浓郁,使得温州乡村地区在发展经济中,不仅拥有鬼斧神工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独特绚丽的文化资源,这对于发展温州乡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独特的温州乡村文化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多元经济,提升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进而展现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
1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文化产业开发最重要的动力,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但最终目标都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乡村的整体经济,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个人收入.由于文化产业的框架较大,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温州市的不同乡村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进行整体研究时不具备普遍代表意义,因此选取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
1.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于温州大多数乡村地区而言,农业与制造业仍然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从《2014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温州统计年鉴(2014)》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知,温州市乡村地区第一产业(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的收入比重为20.2%,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占44.9%与33.9%,并且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收入贡献不足20%.独立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文化旅游或文化产业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本文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对2005年~2014年温州市乡村各行业收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自2005年以来,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进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仅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统计数值上存在微弱的变化影响,由于本文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数据统计研究,所以当不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时,2005年~2014年间温州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发生的微弱变化并不能简单的归功于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的发展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1.2对集体经济的影响
在研究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同样选择2005年~2014年为研究时段,对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集体经济的变化与文化旅游经济的变化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设计乡村集体经济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两个层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2005年~2014年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旅游呈现逐年7%左右的增幅,与整体经济增幅大致相同,但是进行细致的比较发现,在楠溪、洞头等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集体经济净收入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在过来的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当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此外,温州乡村地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统计数据来看,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这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与关联.
1.3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随着温州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居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从传统乡村居民的家庭收入结构来看,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之前,农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农业收入或畜牧喂养收入,之后随着地区经济的不但发展,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这无疑扩展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宽度.但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部分处于市场竞争优势位置的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中来,比如农家乐、农业休闲、农特产品、文化产品、小超市经营等,这对于丰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统计数据结果也显示,从整体上来看,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确实优化了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带来了农村个人收入的增加,这说明文化旅游对个人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开发虽然给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严重阻碍乡村居民继续支持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2乡村文化旅游中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分析
2.1村民利益诉求
乡村居民作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利益主体,其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来源于经济效益的改变,也就是说,文化旅游是否能够给其带来直观的经济收益,其是否能够在低壁垒的情况下参与到文化旅游经济中.对温州市乡村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地区村民对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态度是不同的,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村民的支持率较高,而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村民对其支持态度有限,这说明村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是建立在直接利益上的.对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关于文化旅游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居民住房问题、村道交通问题、乡村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等几个方面.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村民更关注自己土地的使用、自己参与方式的选择、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诉求,这说明民村一方面表现出支持文化旅游开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更为关注自身收入结构的改变与收入的增加.
2.2游客态度与需求
在对楠溪、瑞安、洞头三个地方的乡村地区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文化旅游的游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近距离游客占据比重较大,超过60%,中距离游客(即浙江省及周边省份)占比约为25%作为,其余为远距离游客;二是游客出游方式以亲友自驾游为主,约占受访游客的70%,其次为单位组织游客,约占17%,这说明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以散客为主;三是游客获取信息的方式方面,网络途径占据最大比例,约为35%,朋友介绍、旅行社信息以及其他媒体信息大致相当,约17%.此外,游客在文化旅游景观的停留时间、留宿情况、预计消费情况等方面,据表现出短期游的特点,即一天后两天的游客占据绝大多数.在对游客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获得了游客较高的满意度,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态度,并且在选择重游方面,一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不足10%,三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40%左右,三年以上占据10%左右,其余40%左右选择“不打算重游”.游客对这几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需求多表现在休闲、日常生活放松、对民俗的好奇、费用较低、获得传统农业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态度表现较好,诉求较为明显,这也是温州市文化旅游事业今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3政府态度及需求
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者,政府在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中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依靠当地政府财政支持明显不足以满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这必须要因素社会资金来共同开发.资金需求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政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难度,并且,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短期内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实践证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长远来看确实能够对当地经济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丰富政府财政收入层次与居民收入方式.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乡村居民,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又持有支持的态度.此外,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利益主体,其对利益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政府政绩与基层社会的支持度;二是借助文化旅游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通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建新型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3.1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与乡村文化产业开发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传统身份开始翻转转变,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带动机会,这种带动作用是全面性的,不仅包括经济的带动,而且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带动.都是大众文化的兴趣带动了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不断提升,大众文化消费的提升逐渐延伸到乡村地区,这给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成为发展乡村经济的一条全新的路径.大众文化给都是市民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热忱,这使得乡村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机遇,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面向都市大众文化消费倾向不仅新增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且还导致了消费者消费结构的改变.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其具备了多样化文化消费的基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经济亦可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大众文化消费观念接轨,打造创新的发展路径.
3.2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在不断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农村农耕土地逐渐转化为多元化土地运用模式,其中文化产业经营是土地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这必将影响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使得乡村居民有传统的第一产业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营模式,展现出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倾向.此外,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与文化环境资源使其具备了独特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面对这一优势,乡村在进行经济发展时应转变发展模式,逐步向城市化考虑,进一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3.3调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
温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也为乡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保障.温州市乡村地区应重视自身独特的瓯越文化优势,努力开发乡村文化资源,调整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打造温州乡村文化品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瓯越文化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建设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集群,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地域性文化产品服务体系,提供更为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温州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会议接待、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实现温州乡村由农业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严再来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学楠.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3.
〔2〕李娟.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4.11.
〔3〕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5.
〔4〕章迪平.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4).
1.1师资力量不足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原因很多,比如教育理念、教育条件、教育管理水平等都是导致教育水平落后的原因。在这些原因当中,师资不足又是其中遏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学校的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实现或接近均衡化,而教育的软件———师资配置却极度不平衡。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很不平衡,知识结构老化,学科结构更是失衡,教师队伍开始青黄不接;相比较而言,城市里的学校特级教师云集,中高级教师无岗可聘。这种“贫乏”既体现在教师编制上,也体现在学科不配套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师资的均衡配置就成为了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
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不断的提高。但深入农村学校,就会发现教师欠缺现象。数量不足的同时,农村学校教师素质也普遍较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很真实的反映出这一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遍性。教师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体,如果教育大环境中缺少教师这个元素,那么这个教育系统是无法完全建构的。另外,教师资源的优劣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农村教育的落后与师资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两者互相阻碍和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还是经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福利待遇差,环境艰苦,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尽管近年国家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支教,但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过场和形式。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不愿到落后的农村任教,而已经就职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总是千方百计设法转入城镇学校。留在农村的大多是那些平均年龄偏高、教学观念陈旧、普通话不标准、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老年教师。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下降,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因此,只有解决了农村教师“贫乏”现象,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近年来,农村师资“贫乏”现象已经得到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但由于涉及问题较多,不仅关系财政状态、教育投入,也与教师的职称、岗位聘任、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以解决这一问题。
1.2教育条件贫乏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农村和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十分困难,与外界联系少,也使得农村教育极度封闭。因为地处偏远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吸收也受到了阻力。此外,学校偏僻的地理位置也阻碍了学校之间的沟通、人才交流和信息共享。于是,学校师生形成了完全自我的学习状态,不懂借鉴,因此教学水平很难提高。硬件的不足,也起源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难以为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农村的学生学习精神很足,也懂得刻苦奋斗,但是环境的恶劣和闭塞的文化分为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首先要认清问题的实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必定伴随着现行价值观念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因[1]。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的落后,经济发展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跟不上来。因此,要想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经济发展又要以农村教育发展为动力,要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作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2]。可见,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农村教育暴露出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扶持农村教育的发展。
1.3生源不足由于农村的特殊地理条件和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农村的适龄入学儿童在不断减少。首先,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设备陈旧,经费不足,学校即使有足够的学生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的数量大增,而流动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据大部分比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进行自动化迁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真正留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并不多。大量农民工子女不是被带入城镇,就是被荒置在农村的某个角落,成为留守儿童;再次,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在农村地区实行得不彻底。农村人口数量大,很大程度上来自农村家庭的超生,每户农村家庭几乎都有2个或以上的孩子,因此家庭负担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家庭收入来源多半来自于土地,经济来源贫乏,根本无法负担那么多孩子的教育费用,所以辍学甚至不上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是不可能支撑起庞大的教育体系的,家长还需要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项支出可能并不大,但对于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却是个天文数字。最后,就是人的观念问题。并不是所有农村家庭都没有能力供孩子上学,也不是所有有能力供孩子上学的农村家庭都把子女送到了学校。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也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落后,观念传统,他们自然而然地有一种错误的导向,认为农村教育质量肯定低,这样落后的教育环境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甚至认为读书也没有用,不如让孩子出去打工更为实际。于是,有的家长就选择不让孩子读书,还有部分家长愿意花高价把孩子送到城镇接受教育。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村学校的生源大幅度减少,导致了农村教育逐步走向下坡路,教育越落后,生源越少;而生源越少,教育就越落后,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从招生质量上看,农村生源水平一般都低于城镇学生。
2推动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措施
2.1明确农村教育成本的投资对象教育体系的投资,投资主体一般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农村居民个人等,我国的具体情况则是以地方政府和农村居民个人投资为主。市场经济中,不变的分配原则就是谁投资,谁受益,反过来也成立,那就是谁受益,谁就应该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平衡的分派教育投资,就要先清楚教育投资的受益者是谁。首先,受教育者无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其次,人才的接收组织,也就是用人单位(如企业)也是直接的受益者。再次,国家是间接的受益者。因此,受教育的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都是教育投资的受益者,理应为教育投资。从经济学理论来说,这种投资份额应该与其收益的比例保持一致,可是教育体系中的收益比例是很难划清的。如何解决这一冲突,首先要从理论上认清,农村教育是具有产业属性的,它具有公益性和经济性。农村教育以产业促教育,就是要扩大经济资金筹集的渠道,补充教育供给。教育经费的不足有2个解决途径,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减少浪费、闲置,提高利用率;其次要切实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农村学校多以村庄分区,存在很多规模非常小的学校,还有不少学校机构繁琐,布局点和人员配置很不合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上级教育部门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合并一些学校,同时要加强教育体系的经费监督,提高其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在创造农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政府人员的教育投资。进一步提高政府人员和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
教育的用途非常广,可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管理者队伍,提高管理者的质量和素质以及管理水平。一般来说,农村的教育管理者有2个来源,一个就是生产者和技术员,另一个就是学校教育的培养人才。第一个来源的数量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很有限,难以满足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有目标、有系统的培养大批适应现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人才,这是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和教育发展都需要的。应采取必要措施,把教育和经济发展一样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做到人人能上学,人人有机会获取知识。
2.2加大国家财政分摊教育成本比例对于教育成本的支出问题,已有不少政策出台。这些政府政策呼吁依靠地方财政支撑教育支出,但是却忽略了各个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整个农村地区也非常落后,以落后的财政去支出教育费用,这是非常困难的。处于基础位置的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得不到体现,没有明确的成本意识,是农村教育成本得不到补充的根本原因。现在提倡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以及“分级办、分级管理”的政策暗示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劳动成本非配原则。教育事业不同于别的经济活动,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可分配的收益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更多的是公益性。况且,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人口大量流动,农村人才也大批量涌入城市,在这种人力资本流动性增大的情况下,农村教育的投资者是很难获得教育投资收益的。“谁投资、谁受益”这一分配原则在教育体系上是失灵的。因此出现的情况是,农村地方教育的投资捉襟见肘,却又不断投入教育成本,为城市输入大学生人才,最后收益的是城市,但是最初城市却没有支付这些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成本。这显然是一种不平衡的收入状况。
可是,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人们都是默许了这种不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的。农村经济越发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尤其是最偏远最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越发困难,普及性很难实现。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应该区别对待。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满足教育支出的地区,可根据教育财政能力加以补充,分摊到就近的发展水平较好,能力较强的地区;而教育补助金就可以根据教师工资、学校维持正常教学及基本建设的经费列文设定补助标准。一般来说,中、西部地区是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中央财政应向其倾斜,也可以让东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结对,对口援助,拨出一定的款项支持西部地区,使全国各地学生享受较为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如果继续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信条,等于抽掉了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市场将无法运转[3]。但是,也应该本着“利己利人”的原则,对口援助,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筹措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拓宽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是实施农村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没有雄厚资金的支撑是无法构建并维持9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农村教育体系的”[4]。要认识到,建立健全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教育投资与管理的新体制,对我国农村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3加快农村教育机构完善和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同样,教育发展更是离不开创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6]。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办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指示。社会迅猛发展,教育也要紧跟其后,积极大胆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脱离封闭的教育环境,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因地制宜,在制定发展方针时要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既然有与城市不同的特点,那就发挥自身特点,走一条有农村特色的教育之路。此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要进行优化。首先,农村教师要有扎根于农村的精神和毅力,建立起无私奉献的意识,要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道思想,要多接触外界的科技技术,推动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不断进步。不要有思想包袱,因为所处的农村环境条件落后就没有教学热情,要投身于教育事业,明白农村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性,以此为荣。同时,政府部门要合理的分配和调整农村教师资源,也可以给予农村教师适当的补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以此吸引更多的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人才来这里工作;要广开大门,多渠道的吸收教师人才,以此推动农村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2.4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处于急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就业形势已经是相当的残酷,这个残酷的现实迫使农民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同时,也使得他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吸收和总结打工生涯中的各种教训。这是个很好的转折点。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应在农村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内心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认识到有了知识才能找到工作,才能赚到钱,从心里就觉得学习有用。只有意识改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改变自己的弱势群体的地位,以较强的竞争力出现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和比较宽的就业门路,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尊重和信任。这样就可以提高农民自身包括下一代的受教育可能,提高下一代的受教育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前景打下基础。
2.5统筹城乡教育的协调性,加速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城乡二元体制的不公平是导致目前农村教师群体学历低、代课教师比例大等一系列师资专业化条件差的重要根源,而为农村教师提供专业化成长起点的学校教学环境也与不公平的城乡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举措为农村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平台,农村教师专业化“畸形”的局面必将得到有效改观。城乡教育协调好了,才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充足,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到农村参与到教育事业中去,也才有可能为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提供更好的大环境,而这些的实现必将有力地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举措会极大地弥补目前农村教师教育平法这一教师专业化的“后天不足”,也会很大程度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改进,他们提供的农村教育服务质量自然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强化对外开放,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利息优势。开发建设一批大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十一五”期间,每个县(市)新建2-3个转化能力大、带动功能强、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型企业。
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建设工业园区。依托县城和重点镇优势。集中摆放工业项目,推进区域工业集群发展。重点在合隆、米沙子、卡伦、五棵树等省级经济开发区内,集中力量建设好工业园区。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各工业园区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工业化思维。实施项目拉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推进农业规模化种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向种养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鼓励发展私人农场,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建成专用玉米、优质大豆和绿色水稻三大优质粮基地,扩大入口菜、三辣”薯类、瓜果、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黑白芸豆和晒烟等十大特产基地规模。继续实施“粮转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鼓励发展牧业小区和家庭牧场,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年,牧业小区和家庭牧场发展到500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推进农业规范化生产。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发展节约型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规范、检测检验、质量认证三大体系,发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作用,搞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快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促进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优质化和安全化。年,力争我市农产品全部实现无害化,全市绿色食品品牌达到40个,成为全国农业规范化示范区。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业市场化经营。构筑新型农村流通体系。重点培育壮大波泥河花卉苗木、菜园子西红柿、布海果菜、五棵树黄牛、弓棚生猪、柴岗“三辣”等批发市场,构建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三)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拓农产品市场,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入口,发展创汇型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股权制改造,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构建市、县(市)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规范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开展职业技能、诚信经营、法制观念培训,全面实施乡镇“千人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改善财政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开辟增收途径,建立农村贫困人口救助制度。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落实农业支持维护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四)明显改善农村面貌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创建整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乡公路等级。启动屯屯通油路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村屯公路建设里程500公里。重点治理江和河,推进河与河两大灌区节水改造、涝区治理和旱作节水农业等水利工程。继续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完善供电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整合农村零散村屯。推进中心村和特色村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加快生态住房建设。积极预防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搞好绿化美化,改善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实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年前解决饮水困难和严重缺水地区饮水平安问题。
关键词:休闲旅游;经济发展;成效
1 引言
遂昌县境内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高山气候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浙江省十大林区县之一,享有“钱瓯之源,江南绿海”、“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等美誉,是浙江南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区位。山区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如何协调山区森林经济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如何实现山区森林资源向资本转变显得尤其重要。2006年以来,遂昌县充分依托和挖掘山水、文化、环境资源,加大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开发,坚持旅游绿色化,着力打造“健康、快乐、休闲”县域品牌,带动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较快发展。全县目前拥有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南尖岩、神龙谷三个国家4A级景区,飞石岭、中国竹炭博物馆两个国家3A级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南尖岩、神龙谷、湖山等景区已经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发出长濂、珠村畈、三井等一批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点,2009年农家乐工作考核荣获省、市一等奖。
2 坚持大旅游发展理念,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
(1)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和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有效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品牌。按照《浙江省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实施意见》,科学编制新一轮《遂昌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遂昌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为目标,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和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乡村乡野为平台,以民俗文化为特色,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举全县之力,完善各项旅游服务功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在2010年通过省创强办的验收,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
(2)强力打造遂昌旅游品牌。坚持大旅游发展理念,突破行业、部门、区域局限,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旅兴农,以旅兴林、以旅促工,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温泉养生、乡村、会务、红色、自驾、节庆旅游,努力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多元化旅游业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实现观光型旅游向度假休闲型旅游延伸。加快制定和实施地方特色的旅游标准规范,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服务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按照“主攻上海、兼顾苏南、拓展省内、深化本地”的营销战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营销经费筹集机制,每年坚持举办2~3场大型旅游推荐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大力拓展旅游市场。“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区域形象初步打响,“健康、快乐、休闲”的遂昌乡村旅游品牌得到有效提升。
3 大力推进景区建设,全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
3.1 大力推进景区建设
在现有南尖岩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飞瀑景区3个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努力把飞石岭景区、竹炭特色旅游区、石姆岩景区、湖山旅游度假区、长濂大明文化园、王村口红色古镇、白马山生态旅游景区等培育成国家4A级景区,打造更加经典、多元、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加快现有景区扩容提升,加大通景公路、连景公路建设力度,按照“全县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力争把遂昌旅游建成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
3.2 促进旅游产业与地域特色文化的共生发展
以钱瓯流域民俗文化为根基,深入总结中国竹炭博物馆和耕读人家项目中三产融合的经验,以县城、三墩、竹炭园区、遂昌金矿、长濂大明文化园旅游区为重点,结合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和弘扬遂昌生态文化、汤显祖文化、好川文化、黄金文化、竹炭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渗透融合。加快长濂文化产业园、三墩风情小镇等的规划建设,积极开发汤显祖文化系列产品,做深汤显祖晚明文化。以“健康、快乐、休闲”为方向,以农事活动、民俗文化、经济产业等为内容,以“表演、展示、互动”为手段,以市场化、经济化为目标,总结优化业已形成的有区域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品牌节庆,继续创新推出新的节庆活动,加快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大幅提高文化对遂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效益的贡献率。
3.3 提升遂昌农家乐的品质和内涵
探索生态公益林、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农房抵押贷款新机制,拓宽农民生产生活融资渠道,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户参与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加快完成耕读人家、高坪景区、龙潭宾馆、旅游集散中心和红星坪温泉度假村的建设,让游客乐在其中,让群众富在其中,在更大范围实现“全民参与、惠及全民”。进一步提升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特色和档次,不断凸显遂昌乡村自然之美和民俗文化魅力,使之继续保持全市、全省领先。
4 以旅游业为龙头,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4.1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发挥旅游业泛产业化的综合牵引作用,推动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县城及周边旅游项目的谋划,加快推进石姆岩景区入景道路改造等通景道路及安保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汤公园、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县城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集散功能、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功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主要道路、旅游集散地设置大型旅游交通图和标识标牌。
4.2 大力推进旅游软环境建设
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微笑遂昌、洁净乡村”文明素质养成活动,积极在各景区、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场所、农家乐经营村(点)等推行微笑服务,继续开展“十佳文明导游”评选,实践“不让一位游客在遂昌受委屈”的诺言。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进一步创新旅游营销举措,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档次。
4.3 全面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按照旅游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要求,改善遂昌旅游的薄弱环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一批宾馆酒店、购物、娱乐场所及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投资领域,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仓储及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加强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的研究,积极推进普通商品房建设,探索和培育休闲、旅游房地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确保规划建设期内县域生态旅游空间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2.0%以上。
参考文献:
[1] 吴爱丽.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2(1).
[2] 庄初阳.努力把湖山旅游度假区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乡村休闲旅游引领区[N].丽水日报,2011-07.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1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1.1总体发展概况。1.1.1福州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渔业占主体。2015年福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74亿元,增长4.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87亿元,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为28.1:2.9:9.9:56.0:3.1。可见,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1.1.2农产品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图1可看出,2000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主要以水产品和粮食为主,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82.63%,接着是园林水果和肉类,分别占农产品总量的7.62%和7.48%。2015年,虽然各类农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农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蔬菜和水产品是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78.80%。粮食产量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38.11%下降到2015年的7.28%。肉类产量的比值也略微下降,从2000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3.31%。2015年统计的农产品种类相比于2000年,多了蔬菜、食用菌两类种类,少了甘蔗这一种类。因此,在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图12000~2015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结构变化1.1.3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发展较好。2015年,福州市拥有2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53家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和7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此外,福州市还拥有57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13个国家级及42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见福州市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已有较好的开端。1.1.4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较好。2015年,福州市已建成各种休闲农场和农家乐分别达到175家和298家,比上年增长7.4%和9.2%。休闲农场、农家乐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达到890万人,并带动了9600人就业。可见休闲农业在福州市已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各县(市)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1.2.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发展水平不一。从图2可看出,2015年,连江县的第一产业GDP总值最大,达到119.93亿元,其次是福清市。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连江县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356%;其次是永泰县,增长了297%。图2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发展1.2.2农产品产量结构各不同,地区特色明显。从图3可看出,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总产量差异较大。其中,福清市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大,达到145.69万t,其次是连江县和闽侯县。罗源县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小,达到40.39万t,仅占福清市农产品总产量的27.73%。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结构也各不相同,地区特色明显。沿海县(市)如平潭县、连江县、福清市、罗源县、长乐市、福州市区等,水产品的产量较大,比重也较高。其中,连江县的水产品总量最大,达到94.68万t,占连江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29%。其次是平潭县,水产品产量达到44.15万t,占平潭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08%。结合图2可得,农产品产量高,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生产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
2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存在问题。2.1.1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福州市整体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很多乡村农业经济仍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从事农业活动人员较少,农田荒废现象严重。应积极引导农民从事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生产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积极性。2.1.2乡村农业企业发展不完善。虽然福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但乡村农业相关企业发展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带动能力弱;特色产业小而散,规模效益不明显。2.1.3新型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发展步伐。尽管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已呈一定规模,但福州市休闲农业起步晚、缺特色、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没有很好发挥休闲农业的特色效能。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缓慢。2.2原因分析。2.2.1乡村未充分合理规划。很多乡村缺乏专业的乡村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有效引导。具体体现: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论证,未充分结合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缘环境及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未充分挖掘、凸显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优势,包括山水资源、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优势,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乡村建设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导致了乡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农民积极性不高,较多农田荒废。2.2.2乡村农业企业产业升级不明显。乡村农业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以及企业管理未进行转型发展等原因,导致乡村农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明显,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2.3宣传动员不到位,农民积极性未调动。部分乡村尚未正确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宣传动员不到位,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措施。2.2.4新型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福州市新型农业发展较缓慢,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往往是“小而散”发展,同质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完善的农业发展新形式。
3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推进农业多功能化转型,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要在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并积极加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多功能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为福州市第二、三产业的繁荣奠定基础。福州市是一个临海靠山的城市,农业的转型发展应当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山区农业可以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休闲养生发展为一体的山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海洋农业应充分利用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集滨海休闲旅游、滨海休闲运动、海洋渔业等为一体的蓝色休闲农业。3.2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应加强对农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支持和建设,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技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现代流通等。农业综合体是以农业为基础,融合工业、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地产、娱乐、康养、会展、博览等三个以上相关或支持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区域性、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可以充分整合乡村资源、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效益,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3.3激励创新农业人才的成长。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协作联动,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集聚社会的农业创新人才资源,对企业、农民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造就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3.4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和技术为载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农产品信息、农技信息以及农业相关政策的搜索、咨询、传达、解答等服务,确保信息畅通的传递。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产销渠道。进一步使用物联网监控农业安全生产、跟踪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为传统的农业产品创造出新的价值。
4结语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新型农业已形成初步发展规模。但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乡村农业企业以及新型农业仍需加大发展步伐。因此,福州市仍需积极加大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农业综合体以及“互联网+”农业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针对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环节或具体农业发展形式进行详细、专门的分析研究。
作者:林巧莺 李子蓉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家财.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33):17-18.
[2]李强.国外农业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农业,2013(8):42-44.
[3]杨思思,谢德体,骆云中.生态约束下丘陵山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及策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3-108.
[4]张雷,何云峰,赵文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太谷县创意农业发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6(6):248-250.
[5]于法稳.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6(1):13-15.
[6]邓章源.互联网农业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7):19-20.
[7]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5.
[8]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110.
关键词:低碳环保;乡村经济;旅游发展
1.乡村旅游的概述
我们所熟知的大自然是个很广泛的整体,我们作为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存在着,但是当工业、科学和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以后,自然资源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但环境恶劣到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时,人们不得不关注地球生态平衡的保护,这样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崇尚自然、环保以及绿色、健康且低碳的旅游方式。我国的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以及农家生活、民俗文化等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作为主要吸引物,其主要市场是久居城镇的居民,通过充分满足游客们的休闲放松、求知探索和回归自然等等需求而取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和景点大约两万多个,平均每年接待各地的游客量超过3亿。根据这一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乡村旅游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的结构以及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率问题、农民的文化素养的提高等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型的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其是指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从世界范围来分析,部分较发达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已经进入高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目前还是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一些乡村旅游粗放式发展会引发的很多问题而阻碍了其发展,由此可见要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高速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生态化的道路。
2.乡村低碳经济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但是近几年来,因为管理和经营模式的缺失的问题,导致我国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对部分土地资源任意占用,严重浪费土地资源,还有某些旅游接待服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碳排放量很过高,这些问题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致使我国乡村旅游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发展任务。
2.1乡村景观、文化生态环境受损现象严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风险小、投资少以及自发性明显等特点,让很多开发都是由农民自己进行。部分旅游经营者因为教育水平不高的缘故,自身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乡村环境和乡村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乡村旅游管理者还缺乏长远的规划以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也造成某些乡村景观的“淳朴”特色的缺失。在现实中的乡村旅游消费者,多为来自城市里的游客,城市较为发达的经济所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相对处于弱势的乡村文化产生了很强的影响。这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追求短期高额的经济效益,乡村景观开发者就会一味的迎合某以部分消费者的需求,造成在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中不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开发,更倾向于城市化的建筑与设施,这就与乡村环境建设的原则背道相驰,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材料的浪费,还会对大自然的和谐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乡村的生态自然美。源源不断城市游客的进入,让乡村的弱势文化逐渐向城市的强势文化慢慢靠拢,甚至最后会被同化,导致乡村独有的“乡村性”的特色逐渐消失,让来自城市的游客没有了强烈的新鲜感,这一类问题的持续会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将不复存在。第二就是城市居民会将自身在城市环境下的生活或者娱乐消费模式带到乡村,这会对当地乡村居民产生某些影响,当地居民可能会为了迎合游客而模仿游客的生活方式或者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的模仿反而会使原有的传统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等等乡村特征吸引力慢慢消失,乡村旅游假如失去了乡村的特色就不再是乡村旅游,这样会影响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乡村经济旅游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很多的乡村旅游主要还是以农家为主的旅游开发,这样的旅游开发对象较为单一,也因为资金不足、开发能力有限以及开发者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等等因素,导致开发不够合理科学,反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的破坏。乡村旅游开发区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比较脆弱,乡村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区域的生态灾害。具体表现有不少旅游区域内的噪声、垃圾以及水质的污染现象都是十分突出的,在还没有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水质处理体统等等的乡村地区,这些问题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还有在某些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论证不够以及旅游地容量的不足,没有合理安排游客和旅游交通工具的进入,最后无法有效的进行疏散。
2.3低碳化旅游理念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建设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每个公民的思想中,但是还是有很多游客在旅途中的衣食住行以及购物娱乐等方面并没有真正的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对低碳减排的作用,在旅途中的低碳行为的表现和实施,仍然需要加强提高的力度。很多游客出行总是会第一选择自己自驾出游的方式,一个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大,但是成千上万的私家车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还有不少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制品包装袋等,这些物品都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元凶。
2.4低碳型生态旅游产品缺乏。旅游过程中提供的衣食住行方面,没有合理的应用到现代高新的环保技术,例如未合理利用沼气工程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循环和再利用,还是主要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的生产模式进行旅游产品的供给。乡村生态旅游企业不能充分的提供和生产低碳的生态旅游产品项目,旅途中的衣食住行和娱乐购物的接待服务中也没有很好的体现低碳化的观念,目前我国国内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乡村休闲园、生态观光农田、生态采摘果园以及生态产品加工、农家乐等等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的根本目标并不是进行生态化、绿色化观赏景区项目的开发,在建设过程中较为盲目,出现滥砍乱伐的现象,严重的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阻碍了乡村经济旅游的建设。
3.低碳经济旅游理念优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径
3.1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首先,在完善低碳经济旅游的过程中,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指挥,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领导作用,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合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适应当地发展的低碳型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首先可以基于低碳型产业为核心这一发展原则,有效地去规划乡村旅游具体项目,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其次政府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出能够有效促进低碳型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实施奖励政策鼓励旅游产业,积极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充分调动旅游相关产业的积极性。最后是加强关于低碳旅游观念的宣传力度,政府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微博、报纸等现代媒体平台大力去宣传低碳旅游的积极意义与影响,从思想上提高旅游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让游客能够自觉主动的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将乡村旅游作为核心内容,低碳旅游模式为亮点的核心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3.2积极支持生态旅游低碳技术的研发。积极支持生态旅游关于各项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低碳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主要还是低碳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低碳技术研究还是处于相对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和低碳技术成果之间的转化率并不高。国际上相对成型的低碳技术的引进难度比较大,而且引进的成本花费较多,这造成了我国科研机构迫切的需要大力培养低碳研究人才,还应该积极的与国际研究组织合作交流,提高自身的低碳技术,重视研究成果与技术成果之间的转化率问题。
3.3强化乡村旅游低碳化观念。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由于我国乡村旅游人数日益剧增,随之产生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的增加,以及环境承受能力超过荷载最大值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应该大力普及旅游者旅游低碳化观念,积极倡导低碳消费、健康环保的新观念。应该积极利用社会效应去宣传低碳旅游观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以及低碳消费的思想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去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一次性物品,以及尽量减少自驾游的次数,不能乱扔废弃物品,或者爱护乡村野生动物和植物等等我们力所能及的行为,全民只有正确的了解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我国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健康的性发展。
3.4促进开发低碳型旅游产品。应该积极推动乡村经济旅游开发低碳型的旅游产品,包括对衣食住行、购物娱乐方面低碳化、生态化的推广。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能够作为乡村旅游企业在开发低碳型生态产品旅游产品时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效益一视同仁的原则,同时承担起企业对社会应有的责任,重视低碳可能会带来的潜在商机,通过旅游产品项目和服务方式呈现的低碳化生态化转型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4.结束语
从整体上来说,低碳旅游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观念,能确保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二者同步。原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其以传统生活方式作为旅游亮点的旅游模式一直都是城市游客群体的第一选择。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中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将自然环境保护和自然环境利用完美结合,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二者的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共同进步,促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屠玉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探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周菲菲.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2016(08).
[3]阮慧娟,吴雪飞.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关键词:县乡村;旅游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590;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为认真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密切关注我县 “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优势,通过一段时间的下乡走访,开展了“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浅析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观念的形成,我县以小庄村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本村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小庄村共有161户603人,其中土族人口59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8.3%,耕地827.3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2012年有民俗旅游接待户90户,占总户数的56%。去年,全村总收入47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76.6%,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人均收入为8000余元。2012年计划整治主巷道、民俗文化广场建设、水冲式厕所、示范户建设,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发展。这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也是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二、突出成就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我县以土族民俗为主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村民自我发展的同时,建成了西部民俗文化村、纳顿民俗风情园、姚家大院等上规模的民俗旅游接待点,并且在2000年互助故土园景区被评为AAAA景区,为展示土族文化创建了具有代表性的窗口。在此基础上,为加快农家乐旅游发展,将小庄村周围3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定为旅游规划区,专门开发土族民俗旅游。
(二)加快民俗资源开发
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出了以饮食品偿、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从而使我县成为全省民俗旅游的亮点。同时,天佑德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了互助旅游的形象。
(三)打造特色经营
县镇在深入分析农家乐客源市场现状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基础上,帮助“农家乐”经营户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观念,以民俗小吃、民俗文化作为主要发展载体,从村庄建设、农家乐布局到餐饮,结合地方特色,突出“乡土”的农家风味,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风格,扩大农家乐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大旅游行业管理
为引导民俗旅游规范发展,我县出台了《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下发了《互助县民俗旅游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县民俗旅游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使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对全县从事民俗旅游接待一年以上的接待点、风情园进行了星级评定。并着力加强对经营户进行岗前培训,先后组织了有关人员开展实地教学培训,到经营户家中逐一示范,规范服务行为。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工商、卫生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健康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必须三证齐全。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次较低,规模不大,旅游项目不丰富,综合竞争力不强。现阶段,我县“农家乐”旅游接待大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农家乐开发层次低,品位不高,竞争盲目。二是部分接待户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在接待中庸俗化、商业化土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小庄村没有下水,旱厕影响民俗村的形象。四是旅游要素整合不够,旅游商品匮乏,旅游产业链条衔接不紧,旅游带动能力不强。经营户没有形成整体的宣传推介氛围,游客潜在的需求由于没有得到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很难转化为强大的消费力。五是民俗旅游接待不规范,有序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农家乐”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本身为主,对旅游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没有系统的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经验,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理念落后,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现象。大多数“农家乐”还只是停留在提供简单的餐饮和住宿的初级阶段。
四、发展思路
(一)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
把民俗旅游发展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制定奖励政策,调动经营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氛围。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制定对农家乐旅游开发有利政策,并纳入到全县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帮助农民做好短期和长期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环境,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把自身发展与配套产业相结合,把短期效益与永续发展相结合。
(三)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民俗品牌
把壮大民俗旅游产业、挖掘民俗文化作为特色产业来抓。注重形成个性特色的餐饮文化,整理开发土族农家乐菜系,积极挖掘互助土族特色食品锟锅、酿皮、狗浇尿、萱麻饼、白水肉、羊肉手抓等民俗小吃,提高农家乐烹饪技艺。收集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文化,把民风、民俗、民谣、民歌引入农家乐,不断丰富和利用安召舞、轮子秋、土族盘绣为主的土族民俗文化,发展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接待点,突出农家“乐”的魅力。提高农家内涵,打造民俗品牌。
(四)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旅游发展
小庄村进一步扩大游客接待能力,提高档次和水平,从而与中国土族园、精品度假区、彩虹故乡农业生态园、青稞酒工业旅游、酒吧一条街、现代农业示范园等联成有机整体。北山景区要加快规范化建设。南门峡要设置垂钓台,供游人垂钓、娱乐。高寨镇大力发展“土鸡”经济、回族风味小吃等形式的旅游。佑宁寺利用宗教文化、生活特色及旅游产品生产,延长旅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