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技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做到合理施教,组织好劳技课的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技能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的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劳动技术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劳动技术课的意义认识不足;(2)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3)忽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4)教学设备、实习场地条件差;(5)缺少高水平的劳动技术课专任教师。因此,要切实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
一、正确理解劳技课教学基本要求和特点
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技课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
遵循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1.激趣导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猜谜语、实物展示、设疑、谈话等方法。例如,在讲授初中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刨削》时,可利用谜语“一只猫顺板跑,吃木头拉皮条。”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接着导入课题。
2.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
3.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如《简易木制品的制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个粉笔盒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4.注重成果评价,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技术习惯的养成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四、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中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发展其创新能力,要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权、讨论权、质疑权和总结升华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在做、思、疑、综中发展,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言行萌芽。
一、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 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 来认识。目前,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初中的升学率仅有25%,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具 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 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 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 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
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是改善和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必 须根据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 学生升学或就业打基础的实际出发,注重教材的基础性、通用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先进性。这是编写初中劳 动技术课教材的基本原则。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工农业劳动技能和服务性劳动能力两个方面,分为“家庭饮食起 居”、“加工工艺”、“使用安装维修”、“种植、养殖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等四个可操作系列,以改变初 中毕业生中存在的“农民子女不会务农、工人子女不会做工、优秀学生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怪现象。要不断充 实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家用电器的使用维修等先进的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要从当地需要出发来选择教材内容; 要注意教材的思想性,以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观点的教育;要突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和操作训练。
为了解决教材适用性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可以在教学大纲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教材、地方教材和 学校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即由省、市、自治区组织编写通用教材,由各地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 写地方教材,供学校选用;同时允许学校增删或自编补充教材。
三、以操作训练为中心,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 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 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 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 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 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 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 ”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转贴于
在农村中学,应该推广全国“十杰教师”、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冯振飞和吉林省九台22中张再昌“横讲竖 穿”的教学经验。“横讲”,就是根据农村季节或农作物生长阶段来上劳动技术课,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结 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竖穿”,就是在完成某一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之后 ,把“横讲”时所教过的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条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 既看得见、摸得着,又学得深、记得牢。
在城市中学,可以推广上海市通过多年实践所形成的“三个阶段、五个环节、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三个阶段、五个环节”是:认知阶段,包括观察和模仿两个环节;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环节;完成阶段,包括 反馈和矫正两个环节。“三种课型”是:以掌握某种操作技术或工具使用技术为目的的操作课;通过完成某件 作品来学习技术的制作课;以学生观察、模仿、讨论教师操作为内容的观察-练习课。
为了保证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建立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既要包括劳动技术,也要包括劳动态度 ;既要注重平时考查,也要重视劳动技术竞赛成绩。
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是上好劳动技术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基地建设可以与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 产业相结合,也可以建立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或专门的实习、实验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舍得 在这方面花钱投资;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拨给专项经费,批给土地,并动员社会力 量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有困难的,以市、区(县)为单位建立劳动 技术教育基地比较可行。北京市建立了市级综合基地、区(县)基地和学校基地相结合的三级劳动技术教育中 心,上海市也建立了具有综合功能的区(县)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和项目单一、可供几所学校交替使用的劳动 技术教育中心。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一般可以在学校自建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的同时,以区(县) 为单位建立一个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具有综合功能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供全县各校交替使用;在人口比较 稀少的地区,也可以几个乡联合建立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这样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基本可以保证教 学任务的完成。暂时没有条件这样做的地区,可以通过校厂(场)挂钩来解决实习场地问题。
五、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 的关键。必须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各校应从现任教师中挑选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业 务水平较高或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起劳动技术课的专任教师队伍。在过渡阶段 ,可以调用校内动手能力强的理、化、生教师担任讲课辅导教师,选择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实习 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聘请厂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担任兼职教师。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仅中心财政拨出专款大力支持,而且也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笔者认为,单纯发展以九年义务教育后为指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当前,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一、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探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摘要: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摘要: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和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和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喜好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希奇的现象摘要: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摘要: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和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目前状况,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新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练习。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熟悉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重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新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和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5.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教育的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建立“双资格”认定制度,给主要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初中学生颁发两种毕业证书摘要:一是普通初中毕业证,表明学生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二是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把握的职业技能程度颁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双资格”制,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升学或就业双重选择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既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还可以凭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到社会谋求就业。“双重身份”、多重选择,不但可以实现农村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分流,还会大大缓解学生们的求学压力,增强初级中学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辍学新问题,促进教育普及。
参考文献摘要:
[117所农村初中调查显示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EB/OL.,2008-1-4.
[4李水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新问题和发展策略[J].教育和职业,2004,(21).
[5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新问题探究[M].福州摘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1.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2.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参考文献:
[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
[2]袁桂林.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R].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3]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李芙蓉.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摘要: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然而,一些人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够重视,且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以致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进度缓慢,因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对策
在少数民族藏文地区,地处偏僻、环境艰苦、占地狭小、经济贫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中小学普遍存在布点过多、布局分散和规模偏小等现象,是名副其实的“麻雀学校”,师资缺乏,教育教学质量较低。而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保证,但是藏文地区校园网的建设率比较低,拥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不超过50%,一部分中学甚至没有计算机教室,至今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与全国及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问题分析
1.1.教育观念陈旧,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目前,在中小学,一切围绕高考的指挥,由于高考中没有信息技术科目,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没有得到重视,个别偏僻的初中到目前还没有信息技术教室,更没有信息技术教师,甚至有些老师都从来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往往被列入“劳动技能课”或课外业余课程。有些学校虽然有信息技术教师,但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老师却成了学校的打字员。这种现状致使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
1.2.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藏文地区初中教育资源尤其是优秀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教学和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益状态,藏文学校始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既招不进学生,也留不住教师,办学规模日益萎缩。由于教育资源分散、资源投入效益不明显,造成了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失衡,教育公平难以体现。
1.3.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乏。由于自然和经济环境差,藏文地区初中很难吸引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来甘南藏区任教。有一部分教师是非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只是经过培训兼职信息技术教育。这样来源单一化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其知识结构势必“近亲嫁接”,造成教学方法刻板、雷同,教育观念僵化。也有一部分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由于不懂藏语,存在语言上的障碍,无法与学生很好沟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信心。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2.教育对策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分散集中到藏文课堂上,作为一名聪明的藏文教师,绝不是利用强制性的命令去迫使学生回归课堂,而是以一种充满趣味性、创新性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引入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对藏文学习的兴趣,才可能将一堂课应该教授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
2.2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新媒体正在悄然改变着藏族人民的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世界。随着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和标准的统一,藏文能够支持的网络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已有藏文博客、藏文论坛、藏文即时通讯等以内容和交互为主的藏文网络新媒体。这标志着以藏语为主的网络受众也逐渐进入以自由、共享、开放、个体化为理念的全媒体新时代。在发展成熟的中文博客、播客、微博、维客等网络新媒体中不乏藏区的网络受众,而且蔚然形成很多藏人网络社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以上全媒体技术手段来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搭建藏族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平台。
2.3凸显重点,强化难点
中学藏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其生活经验的积累又是极其有限和狭隘的。因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就经常出现讲解方面的难题,无法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概括、抽象,造成语文教学陷入一种教师自顾自地讲解、学生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而当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方面得以普及后,这种问题得到大大缓解。
2.4利用全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藏语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全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全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活泼。
在新媒体网络教育条件下学生自主研习,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让学生能在各自的水平上不断地创造 “各自的极限”,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发展。
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全媒体技术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结合藏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通过其他新媒体技术的巧妙应用,能够提高师生的互动频率,提高藏文教学的效果,促进藏文教学从传统模式突破到现代全媒体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全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绝对取代,而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和改善。
2.5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藏语教师培训,扩大培训受益面、提高培训效果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 241 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 892 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 913 107人,普通高中招生 551 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 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 241 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 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 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 913 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 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 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 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拓展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于实践。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完成。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社区服务方面。学校可组织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2)社会实践方面。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对学生集体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能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术的培养和择业指导。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提高自理能力为目标。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好处
1.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他们需要成就感。同时青少年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特别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语文、数学、常识、生活与劳动等学科知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学生基本上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自主学习、研究、创新。
2.培养各种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
3.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四、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纺筹规划。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征
1.评价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他们的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
3.评价关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综合实践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活动效果的影响更大。
如对于确定的主题,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恰如其份的引导和评价。
4.评价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评价活动的结果,而应关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活动中的闪光点。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评价应因人而异。
六、评价模式
1.档案袋评价。在教育评价中,档案袋已从原来的工具演化为评价方式。
(一)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
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64.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4.6%.而且其中半数以上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文盲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广大农村劳动力除了种地务农之外。普遍缺乏一技之长。外出务工。多数只能从事苦脏累重险的简单劳动。到2003年底,全区获得职业技术等级资格的只有726人.仅占劳动力总数的0.1%。
(二)乡土观念根深蒂固,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近年来海东地区虽然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都在35万人次以上.但仍以零散、季节性转移居多数.能够安心常年在外务工的只有5万人左右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宁可受穷也不愿出去挣钱.怕吃苦受累
(三)法律和维权意识淡薄。不少农民对法律法规等知之不多.因“法盲”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也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致在外出务工时。因上当受骗或被恶意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全区至2003年底.有近3万农民工历年被拖欠工资达2700多万元.后在政府的关注和各级司法部门的参与下.才依法进行了清欠。
(四)教育培训资源分散,形不成合力。多年来,全区职校、劳动就业部门的培训中心、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虽都按各自的分工。分口对农民工进行了各类培训。但由于受资金、师资力量、生源等的限制,既没有很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又造成培训设备、人员、资金等的浪费。此外。由于培训内容单一雷同。多数为餐饮、服装加工、美容美发、计算机等,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
(五)政府对培训的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基本上没有投入.全区只有2004年由省上投入专项培训资金272万元.对职校、各类培训中心的资金投入也十分有限。各类培训机构虽对农村培训资源的潜在市场有明确认识。但由于缺乏经费。只能进行服务性和有偿性的培训。目前。全区仅在江浙、福建从事餐饮的就有近1万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通过培训已具有了初中级甚至高级中式面点技能,但由于技能鉴定的费用问题无法解决。很多人至今没有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影响了正常务工。
充分认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从海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增加农民收人的途径主要是发展特色种植业、农区畜牧业和劳务经济。而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劳务经济,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支撑。据抽样调查,2003年有一技之长的电焊工、瓦工、驾驶员、钢筋工等劳动力人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而没有文化和技能的农民工.收入只有800至2500元。
(二)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必然是广大劳动力。即需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种植向特色种植转移.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本地向外地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而所有这些变化和转移,都要通过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和适应。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推进城镇化的需要。目前.制约海东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过多.城镇化水平低下。现在全国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有32%。全省有近40%。而海东地区只有24%。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文化程度越高,劳动技能越强。进入城镇的机会和定居生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目前全区在北京长期务工的8471人和上海务工的5302人及广东务工的11689人看.也多是有一技之长、
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可见。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通过培训使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创业、就业和定居.这也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四)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在加快发展上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如西部大开发机遇、国家支持农村发展实施“六小工程”的机遇等要抓住这些机遇求发展.需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当然也包括农村劳动力。现在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素质比较高的地区的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比较高。如在退耕还林还草上.比较有文化头脑的群众就接受得快.畜牧业等后续产业的发展也很快,在短时间内就尝到了甜头.而偏远山区群众的各种担心和顾虑就比较多.推广起来难度也较大。可见,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才能更好地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目前.地区间发展上存在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农民素质上的差异。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把握住了加快发展、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
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新途径新办法
(一)高度重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目前我们正在全区范围内强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好.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二)认真抓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海东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各县都办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技术学校.县乡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办了职业技术教育班次.但由于认识和投人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还较小。师资力量也较弱.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全区每年有应届初中毕业生2.3万人左右.其中只有1.27万人能进人高中阶段学习.有1万多人要成为新生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初中毕业生急需进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以尽快适应就业需要.而我们现有的职校规模还难以担当起这个任务。因此,一定要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人.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培训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地。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局限在“三农”的圈子里,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把农村中小学集中到中心城镇,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开展远程农民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效地转移和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转化为优质劳动力,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对配套的教育措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则成了研究的重心。解决“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层面,配套的教育措施也不能局限在“三农”的圈子里。
一、降低办学成本.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缺的是资金,少的是投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求政府加大投人满足教育需求只能是难以如愿的美好愿望;加强制度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增加教育经费,但是因为体制与观念的惯性,也非短期所能凑效。所以,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大背景下,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用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好的教育。
(一)中小学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应
根据目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各个年龄阶段分布情况的分析,近年学龄儿童将逐年减少,这样,原有教育设施难以充分利用,甚至大量闲置。为了集中资金,提高办学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减少重复建设,学校应适度集中,向中心城镇靠拢。农村居民分散,中小学生奔走于相距较远的学校和家庭之间,既浪费时间、精力,又不安全,推广寄宿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各个乡镇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所中学,二到四所小学,结合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管理层级,优化教育资源。这样,既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办学质量。
(二)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农民教育
要改善“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村太落后”的状况,就一定要加强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但农民教育经费太少,农民本身对接受教育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开展农民教育一定要考虑好三个方面的因素:要就近,便于农民学习;要成本低,农民不必掏多少钱就可以学习;要能学以致用,有很强的实用性。从降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应该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场地就近利用村公所或者中小学校,如果学校白天不能给农民教育提供教室,就采用一校挂两牌的方式,白天学生上课,晚上给农民上课;教学方式采用远程教学方式,有远程教学服务网络的,进行网络教学,条件差一点的,利用优秀教师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条件更差的,只需要准备一台电视机、VCD和几张光盘影碟,只需中小学的一个普通教师组织教学,就可以把优秀教师和技师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农民,大大降低教学成本。
(三)教材回收,重复利用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教材,通常回收利用五年以上,学生无须购买新教材,大大降低了入学费用,而且能减少因印刷大量教材造成的纸张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节约资源,减少费用;农村教育经费紧张,更应该回收教材,重复使用,降低学习成本,减轻教育负担。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并重,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一般在总人口的10%以下,而我国农村人口达70%左右,有9亿多农村人口。不改变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人均生产资料稀少的现状,就不可能达到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只有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转化,才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农村目前的富余劳动力,而忽视了学龄阶段的农村人口,要充分考虑他们数年后的就业和出路。这里讲的转移是指地点的变换,是指农民工进城;转化是指质量的变化和提高,进城不能只是城市边缘人,务农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耕作方式上。为此,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型时期,“三农”问题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还没有得到充分转变,在抓紧时间完成这一阶段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尽力追赶第二阶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熟练技术人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技术教育和培训。
1.为获取劳务输出收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全国有7800万农民工,据专家估算,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数量巨大的农民工每年创造大量的劳务收入。据统计,2001年四JlI省出省农民工560万人,打工收入400亿。尽管进城农民工数量巨大,2004年沿海地区还出现了明显“民工荒”,但是缺少的主要是熟练的技术工,而不是初级的体力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要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了解需求信息,组织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加强针对性,减少盲流。
2.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中国三个产业层次仍然是第一、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作用和影响还有限,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超越国情,更不能本末倒置,一定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配套的教育措施要强调“科教兴农”,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农村中小学可实行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成为乡村基层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基地。建设“高等学校农业科技网络联盟”,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二)推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教育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是城镇化,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了小城镇的吸纳之外,民工潮将成为另外一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引导民工潮向良性方向运转,克服其给城市带来的弊端,除了改进制度性的因素外,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也很重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除了职业技能培训之外,还要重视城市适应性教育。农民工进城打工,意味着他们再社会化,城市适应性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其再社会化的速度和水平。通过农民工培训层面、社区层面和工地文化层面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良好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教育与培训,改变其不良习惯,促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提高潜在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都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两只轮子同时转起来,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内容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的教育内容,以便学生中学毕业进入高职学校后能够很快适应。
(一)基础教育内容应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
传统教育中,基础教育与高中后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高中毕业后,要么进入与以前教育很不连贯的高等学校,要么在毫无思想准备和毫无职业技能基础的情况下被抛人陌生的社会。因此,发挥我国基础教育较好的优势,更新部分教育内容,以便其更好地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如增设进行初步研究活动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绿色证书课程等。
(二)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全日制与半日制、日校班与夜校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按需开办
1.配合初中后和高中后分流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民众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甚至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同时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和技术熟练工人,因此全日制的高职专科学校既利于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利于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
2.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展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只要不学习,就会很快赶不上形势,知识技术迅速陈旧、老化,所以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定期回炉。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有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加盟。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技术等级,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质量。
3.教育内容增强本土特色。虽然通过劳务输出能增加本地居民的收人,间接促进本地的发展,但人才的外流不利于本地人才直接服务本地,促进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教育培训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强化本土特色。
4.加强实践教育,丰富高教、职教的实习、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期,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使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人才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时间和场地,能够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多次转换中,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缩短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和磨合期,降低上岗培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