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在任何独立的法典编汇工作中,找到法律和提出判决的任务也会包含一种无法避免的对峙,这种“对峙”强调的是紧张关系、张力和相互作用。法律本身是一致的,同样的,但不同的律师会不同,这与技能有关。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案例都与法律条文意义对应的,但总有些不同的,实践中结果的不同会使法律条文不断完善、补充,但每个案例总是有其独特性。理论本身在应用之中,理解即应用。“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一种实践。这里的实践指的是理解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将文本的原意与理解者的具体语境结合起来,他把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位合为一体了。”
一、“理解”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存在、人的成长、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主选择性、人的责任感、人的创造、人的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的意义。人本治疗就是让人领悟自已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让人恢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一)“理解”中的倾听。人本治疗强调,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会说,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善听能使对方感觉到被尊重,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伽达默尔认为,“人的存在局限于传统之中,其认识不可能摆脱自己的历史性,解释活动不是放弃自己的历史性前见,而是带着自己的历史性前见,以自己的先见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就是作者的原初视界与读者的现今视界之间交融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伽达默尔不再把理解建立在个体自身的基础上而是与世界遭遇及融合时,他的哲学之意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对话性及倾听的重要性。“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一方面消解了文本作者在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中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反对读者凌驾于文本和作者之上,肆意将自己的主观性强加于文本。它强调了文本理解和诠释中‘倾听’的重要性,而‘倾听’恰恰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和对文本作者的尊重。”
(二)“理解”中的积极关注。人本治疗强调,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他们的长处,并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与行为中的积极方面。积极关注能够帮助来访者全面认识自己地优势和长处,看到希望,从而充满信心,更好的应对困境。伽达默尔多次提到“善良意愿”,以保证我们的谈话和对话能进行下去,他在晚年重视朋友及友好态度,“只有朋友或有有好态度的人才能给出建议。”我们看到这种善良意志保证了人们能够相互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对话的伙伴。“对话双方之间要达到完全一致的理解,甚至对于自身的内在对话,都处于这种永无止境的对话境遇之中。”同时,“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召唤着一种更为普遍的人类共同的善,它需要人们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中通过对话而寻求一种和解,达成一种共识,获得一种团结。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达到一种善的追求。”
(三)“理解”中的共情。人本治疗强调,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使来访者感到被理解;促进来访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对迫切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共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相互理解,“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对所说的某事的理解,它还包括一种共同性,通过这种共同性双方进入一种彼此商讨建议,即提出建议和采纳建议,具有首要的意义。”要相互理解,就必须预先带着一种使理解者和他想理解的对象联系起来的东西,也就是基本的一致意见。这种一致意见代表的是一种赞同,“因此,对他人意见或某个文本的每一次理解尽管有一切可能的误解,仍可从相互理解关联中进行把握并试图克服不一致的意见而达到理解。”所以,伽达默尔认为在谈判中要端正心态,承认对方存在的合法性,不否认谈判中的分歧;相互理解中,尽量想对方的想法,达成共识;双方都得到认同,才有益于双方。
(四)“理解”中重视人的意义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趋向。人的基本特性不是敌意、破坏、的,而是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人本治疗强调,不能把人看作代表心理活动过程的物体,人是主动的、有思考能力的,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具有成长的潜能。“伽达默尔追求解释者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解释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视界和新的意义。当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文本’时,意义、价值问题便不可避免地纳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从诠释学的观点看,心理学家的工作正是把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搞清楚、弄明白,而不是什么预测、控制和科学地解释它。我们看到,伽达默尔追求的是解释者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解释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的相遇、交融即“视界融合”而形成新的视界、新的意义。这一对话过程把作为主体性的人解放出来,文化研究渗入了人的气息。总之,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理解”内涵体现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容。当然,“理解”中也体现了文本理解的历史制约性,因为,在理解活动中,理解者处于与文本相异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中,所以理解具有历史性。心理学也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加以整体把握。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让步,,达成共识。
二、评价
(一)伽达默尔对“理解”有理想化的倾向。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抛弃了客观性,客观性的丧失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无标准性。当我们试图理解他的诠释学时,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允许它所承认的那种意义多重性在它自己身上出现。只有获得关于这种理论的唯一解释时,诠释学的理论才是有效的。而且“伽达默尔在他的解释学原则中不免浪漫化,他把语言性说成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否定语言的指称功能,显然具有不妥之处,但是他给我们以更新的视野看待问题,去理解人生之本真意义。”
(二)伽达默尔认为他的多元理解是同等程度,存在相对主义倾向。伽达默尔始终强调理解与解释的开放性,认为文本的真理因时代和理解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时他还强调理解的多元性、差异性。这对突破传统的绝对单一真理观和理性观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过分注重这种“多元”和“差异”而缺乏对“一元”和“共识”理论的论证和重视,容易导致相对主义。
总之,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理解”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在他看来,自我认识或者自我理解并不是对“自我”进行反思或构造出一个先验主体来,而是强调自我向世界的开放性,在不断移动的世界境域中通过自身生命连续性来了解他人与世界,从而理解自身。这也是人本治疗所强调的,每个来访者都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质,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每一个来访者将与生俱来的这种不断成长、自我完善的潜力释放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心理学。王初明博士说过:“情感之所以重要,只因为它是发动机,再好的机器,若不发动起来,便是一堆废物。情感的作用若发挥得好,可以启动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释放学习潜力,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实践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因素对我们教师搞好教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几年前我新带一年级,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很淘气,上课不听讲还严重扰乱班级里的纪律,英语更是什么都不会。有一天,我把他拉到面前问他在家学习英语的情况。用他的话说,爸爸妈妈离婚了,他都三年没见到自己的妈妈了,新妈妈又生了一对龙凤胎弟弟妹妹,家里就更没人疼他了,更别说学习了。听到孩子越来越颤抖的声音,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这是一个严重缺乏爱的孩子,他的学习状况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我就告诉他我只有一个女儿,他愿不愿意做我的儿子,他惊讶地看着我,狠狠地点了点头,当然做我的儿子就必须努力学习,做个上进的孩子,他和我拉了勾,达成了我们之间的契约。从此以后,孩子课上的表现一日千里,学习态度和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这个亲身的经历,我感受到了情感因素对于一个学习者而言是多么地重要。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追求学习效果之前一定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内心,那样才能拉近与他们心的距离,改变他们的灵魂,影响他们处事的态度。
二、突出人本主义自我价值实现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主张的是从教育内部去考察教育的本质,去揭示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肯定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众所周知,理想的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在适合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发掘人的潜能。去年我校创办了“棒棒糖”英语童话剧社团,团员都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为了结合英语教材,我们计划编排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本剧《神笔马良》。有一个刚从美国学习了一年的孩子主动提出想要撰写剧本。一听他主动请缨,其他孩子也坐不住了,有几个英语口语特别好的孩子也想撰写剧本,于是我就给他们同样的机会,各自回家撰写,十天后交稿。我本想,编写一个英语剧本哪有这么容易,肯定到时候没几个能拿得出的。但令我非常吃惊的是,孩子们写得很认真,虽然有一些错误,但剧情和语言还是很丰富的,更有一个孩子还改写了故事的结尾。这些都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想其他孩子也一定有很多潜能未能挖掘。于是,我又提出了道具制作,音乐搜索、服装购买等任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完了任务,还有几个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了好几套方案。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最好的教育就是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强调多重角色的人本主义教师观
教师总是被喻为花圃里的园丁,而孩子们则是一棵棵独一无二的幼苗。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而孩子们才是种子。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受教育者的自我潜能得以最优化的实现。新时期教师拥有多重角色,他们不仅承担着传递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传道者角色,还是几千年知识与技能的授业解惑者;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也是优秀品质的示范者;同时教师还是能与孩子们分担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父母与朋友。随着日新月异的教育动态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要求教师成为高标准的研究者。如今的小学课堂也早已不是“一言堂”。例如:一节历史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党项羌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西夏时,有一个孩子对老师的讲解提出了置疑。老师不但没有觉得丢脸而批评他,而是鼓励他查找证据来说服自己,并专门为他提供一节课来讲解西夏国和李元昊。该同学也不负众望,经过了一周的准备,用PPT为我们做出精彩的介绍,孩子在做完介绍后,还不忘告诉大家他的资深顾问是谁。原来他的姑父是中国著名的西夏学研究生导师呀!孩子们在惊叹与羡慕中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更加充满了好奇。在这样的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孩子求知的欲望被点燃了,潜力被挖掘了,这样我们教师的促进者、引领者的作用不就真正达到了吗?我们应允许学生将课堂变成演讲台,变成实验室,变成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思维撞击的场所……这样才能迎来孩子们思维上的春天。总之,教师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心灵的火炬,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一个真正热爱和体验教育真谛的教师,是为能从事这样一种职业感到幸福的人。
四、注重因材实教的人本主义创造观
【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有关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式兴起,成为教育的一门分支学科,之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为“生死教育”(life-and-death-education),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至20世纪末已基本普及。20 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引入我国,于是我国的生命教育起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研究成果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本土化特色。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体现身为“人”的本真的价值,就是对生命的关怀。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强调人类自身内部动机的主导作用,注重对人的内在价值的研究,对生命教育有着启示与借鉴,是生命教育的直接理论基础。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本身的复杂性规定了生命教育丰富的内涵。因研究者所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的不同,对于生命的理解也会不同,生命教育的定义与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到底何为生命教育?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生命教育做出界定,大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生存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它着眼于从外在的、自然的向度来定义“生命”,把“生命”看成是人的生命存在,强调人要尊重生命,包括爱惜个体自身及他人的生命,甚至是整个大自然的生命。二是生命价值的教育。站在社会的立场上,关注社会生命与类生命,强调生命意义的升华,以寻求个体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1]
基于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关爱生命,鼓励学生珍爱生命;引导学生发觉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生命,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目的是使他们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既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又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既关注自身生命,又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既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又自觉提升生命的价值。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主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通过对健康的整体人的潜能、价值的研究,以实现完满的人性;主张以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呼吁社会对人的关注,以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等有关社会问题,使人“才能有最好的生活”。主张把理性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把生命看作一个整体,而教育就是实现“在认知上,在情感和需要上的一种统一性质的学问。” [2] 代表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主张有:
(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马斯洛创建了自我实现心理学,以人性观(性善论或人性本善轮);价值观(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动力观(动力论或需要层次论)作为自我实现心理学有三大理论基础。它的需要的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高峰体验论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
(二)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
罗杰斯建构了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实现倾向为动力,以成为充分发挥机能作用的人为目的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他开创了“以人为中心治疗模式”或“来访者中心疗法”。
在教育上,罗杰斯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被誉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说之一。罗杰斯也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而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这种潜能。据此,他把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转移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把“以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运用到教育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或“非指导性教学”,并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模式。
除此外,奥尔波特倡导的以成熟的、健康人的动机作为核心的健康人格心理学;强调有机体、心与身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戈尔德斯坦的机体论心理学;强调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选择的重要性的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强调通过激发人的内在能量和意识极限促进人的发展的超个人心理学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都可借鉴并应用于学校课堂教学等领域,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生命环境等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生命教育的启发与借鉴
生命教育要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学生民主、自由、个性、创造性的发展。要建设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我们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吸取营养。
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小学生是长身体、积累知识的时代,又是探索未知、充满好奇的时代,因此在学习中他们会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思想得到老师的认同,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赞赏,同时更加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可以围绕需要层次展开:
第一,加强学校安全建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例如,某小学就非常注重消防安全教育,自编了一套消防健身操,既强健了身体,又让学生时时具有消防安全意识;在每层的楼梯入口都会放置消防安全用品和工具,并展示模拟的消防安全人员的英勇形象,给学生以客观直接印象,认识生命的可贵,从而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第二,因地制宜地增设生命教育课程。改变以往以语数外等主课程为主而忽视生命教育的课程结构,因地制宜地增设生命教育课程。如重庆市上浩小学,充分利用和创设有效的学习资源开展生命课堂教学,在关于十二生肖的美术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了一件件优秀的十二生肖小动物作品,既突出了学生个性,获得了成就感,又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从而不断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和建设。心理学知识囊括了诸多生命内涵,可以在课堂上把有关生命的内容与学生分享,一起探讨最佳的生活方式。还可适当开设野外拓展的营地,定期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生活训练,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把握能力。
第四,利用校本资源,认识生命历程。如果有条件可以创建一个生命体验室,让学生置身其中观摩并体验生命成长的历程,增强对生命的热爱,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培养对父母养育的感恩情怀。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要让学生在情感上而不仅仅是在认识上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总之,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生命教育要真正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生命是富有整全美追求的,而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因此,生命教育的目标则在于改善人的生活、充实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对于指导师生去追求美好人生、实现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生命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生命教育的最终追求。[3]它不仅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方面汲取理论营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认识生命,关怀生命,进而超越生命。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武秀霞.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国德育,2008(8).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影响范围波及整个心理学界,冲击着当代心理学体系,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又称第三势力)。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感情、精神和心理力量的统一体”,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情知结合、整体作用的过程。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同时也是情感的存在。人所投入的不仅仅是智力,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成长的,人在活动中进行思考、赋予感情、做出判断。
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个体的经验,认为经验是人类认识与变化发展的基础,学习活动一旦与人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是卓有成效的。由此看来,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同学生自身的经验发生联系,由学生去体验时,才能产生。教学不是单纯地组织学科内容,还要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材料与个人生活、人生目的的相关性,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体验中自我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
二、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的观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语言是人自己的财富,人掌握、运用语言是为了传达他的体验、决断和情感。语言用来传达信息,语言的本质却并不完全就等于传达信息。“语言不仅只是工具,不只是人所拥有的许多工具之一种,恰恰相反,正是语言才提供了人处于存在的敞开之中的最大可能性”。
我国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之一是较多偏重对学生逻辑认知层面的开发,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学生的情感品质不能很好地形成,人格发展就会出现裂痕。具体表现有:第一,学生感受力下降。学生获得了对其所获取信息进行描述、推理与编码的能力,而同时也许渐渐失去了对人对事的感受能力。第二,认识兴趣的泯灭和扭曲。认识兴趣不仅是认知学习的动力,更是人的情感特征。可是在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下,学生缺少对事物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对此,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所持的理念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成长的,单纯地着眼于认知活动与智力发展,人格是不能获得健全的成长的。语文的学习需要认知与思考,还需要赋予感情、做出判断。学生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喜悦,丧失了学习内容与自己情绪体验的关联,单纯地停留在语言符号、概念、逻辑上,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展开。语文的三大主体内容识字、阅读和写作中,识字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只有肉化到人的情感个性之中,融人人的生命之中,才能进入深层的心理结构,才能变为人的素质。一个有优良素质的人,在鲜活的社会现实中内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后,将情感抒发出来,才能变成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又要进行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既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又把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过程。认知与非认知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忽视任何一方,人格将不能健全,语文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将无法发挥。
三、体验——人本主义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1.字词学习——入境
由于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光读抽象的文字不一定能有很深的体会。因此,根据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各种形象化的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置身文本中,激发、引出和培育相应的情感体验就必不可少。主要手段有提供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示范操作,提供形象直观的画面、图表、视频、音乐等。将文本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感悟。
典型案例:教学“秋天来了”
我在教学“秋天来了”时,学生背诵课文,受平时习惯的影响,把“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读成“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对—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词语有难度。我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他们到外面拾一片树叶回来,一只手拿树叶,一只手拿橡皮,同时放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说:“树叶轻,下落慢;橡皮重,下落快。”下落速度慢的,我们用“落”,下落速度快的,我们用“掉”,不用管物体的轻重。比如飞机降落,我们能说一架飞机重量轻吗?学生明白后,我又出了一组填空练习:太阳( )山、书从桌上()下来。这样,学生再背诵课文就没有一个字读错了。动手操作,胜过教师千遍讲解。
2.阅读学习——移情
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升华,透过它,总能触碰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激动快乐或惆怅伤感或迷茫失落。对这些情感的记忆或反省,将有助于学生实现人格的成熟。小学生情绪情感方面的特点是情感丰富、稳定性不强、易受感染。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既符合其学习特点又是语文教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之路。
典型案例:教学反思“浅水洼里的小鱼”
“浅水洼里的小鱼”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以他的善良、执着,将被冲上海滩滞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不断扔回大海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鱼的怜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因此,通过反复阅读,课堂效果良好。可是就在学完课文的不久,我却看到了另一幕。秋游时,班里的孩子围在一个水池边,手上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蝌蚪和小鱼。他们有的将蝌蚪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准备带回家,有的将垂死的小鱼直接扔在水池旁……
课堂学习显然没有对实际行动起到指导作用,知与行分离。这时我开始思考,人的“善”到底从哪来?记得,一次听全国优秀班主任唐老师的演讲时,他说道:“我们的老师有责任让孩子成长在一个道德情操高的班级集体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从说教中来,一定要让孩子们亲身感悟,应该在“一种切身性的真实可感的伦理境遇中去把握伦理的脉络,体会伦理与生命的深深纠缠,由此而发生与个体当下生命处境的真实关联……个体生命自然地切入伦理叙事的芊芊脉络之中。”这种伦理与生命深深纠缠的真实生命处境,才是孕育儿童“善”的母体。
于是,我重新设计了一个情境课堂。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水池,让孩子们扮演小鱼。随着老师的情境描述“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鱼还会干什么呢?有的浮出水面吐个泡泡,有的跟朋友碰碰屁股,有的摇头晃脑跳街舞……”接下来“太阳越来越大,水越来越少,只能往几个深水洼里面游”,渐渐地展开整个故事……孩子们将自己想象成小鱼,积极性非常高。水中游泳时悠闲自得,积极表达,水变少后面临挑战主动思考,快被“蒸干”时紧张恐惧,到最后“鱼儿们”拥挤成一团大喊救命。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悠闲,才有最后的恐慌,正是因为有了恐慌,才让学生们体验到“小男孩”是如此的重要。
正如体验教学的倡导者辛继湘老师所说,如果教学只是让学生认真听讲、快速记住现成的结论,而不经过学生趣味盎然的尝试,不经过理智的挑战和思维的碰撞,不经过多次质疑、自主选择、独立判断,不经历痛苦、茫然、失望、喜悦、满足等种种情感变化,没有对大干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切体验,那么,很难说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更无从谈起,教学也就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更深层、更丰富的意义。
3.作文写作——抒情
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到了高年级,学生作文基本能做到用词得当、语言流畅、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构思精巧,但却缺少更重要的东西:真实丰沛的情感、生动鲜活的灵气、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与众不同、卓尔不凡的个性。最具人文性的作文,恰恰最缺少人文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重视了作文技能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陶冶。而作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灵气、个性又来自于哪里呢?
教师手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从体验式作文教学课堂中习得观察与体验的方法,并内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技能,这也是体验式作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当最开始一个作文写不到150字的孩子,在看过秋天的视频和在公园的绿道上一边走一边亲身观察感受秋天景物变化之后,洋洋洒洒写出300多字,其中一句:“秋天的天是蓝蓝的,比妈妈带我看的大海还要蓝。远处飘着几朵云,一起风,白云就跟着风走……”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学完并用心地表演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的童话故事课本剧之后,在作文本上写出一句感受:“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因为别人长得丑,而去讥笑别人,我会主动与他交朋友,和他一起玩。”我惊喜的发觉体验式作文教学已结青果,增添了再接再厉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人本主义思潮;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性关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69-02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个体经验和性格特质的人,不可避免地都会去思考,至少涉及一些超脱于物质生活的形而上的问题。这不仅被心理学家哲学家所指出,也反映在各类型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现代文学《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了不起的盖茨比》、《活着》、《冰岛渔夫》、《伊豆的》、《红楼梦》,都反映着普通人生活中也闪现着对人性的反思和关怀。欧文·亚隆姆曾说,几乎50%的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会涉及对人存在本质的思索和困惑。对于这样一个亘古不变普世性关注的话题(如圣经·传道书中所言,“日光之下了无新事”),无论是个人还是思维群,都存在一个趋势——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表面到本质。在这种思考脉络上,任何一个小小的分歧都可以带来整个思想界的震颤与分裂。然此乃人之为人,既是不同,又是大同。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人本主义运动大背景下孕育出的一对孪生兄弟,既同宗同源,有着类似的核心价值观,又在二级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上存在分歧。本文试辨析当代两个同源而又有不同走向两大心理学思想,并探讨他们对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及方法论意义。
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1.人本主义的兴起的历史、社会、哲学背景
从历史方面说,人本主义可追溯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起初的人本思想并不是很清晰,先哲们呼吁的人权更多的是对抗中世纪严酷的宗教统治和精神禁锢。从这一起点开始,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运动或战争都避免不了附庸人本的特点。人们更多地关注到自身作为人的意义,人的成长、幸福的获得,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性定位;关注到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个社会关联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走向,而非类似于宗教的附属。
从社会层面说,人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后种种现象的反思。起初,一战后的美国独享天时地利人和,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走向垄断主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浮现出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过分看重利益、高效的生产方式,一味追求刺激的快餐文化,都在压缩人性。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点不同,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使人的生活不断机械化的可怕后果。弗洛姆在其爱的艺术中就批判机械化的工作,称其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他呼吁完整的生活状态,是思维、时间、劳动、价值实现统一的状态。这种情况刺激了人本主义运动抬头。
从哲学方面说,人本主义的兴起有三方面的起源。一是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一派的胡塞尔现象学起源以及“哲学人类学”的舍勒(M.Scheler)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起源。二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从克尔凯格尔到海德格尔到萨特,存在主义者将个人的存在的思考推到极致。寻求人的本质,存在的本质,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思想中,在审美和宗教中,在人性和神性中,在社会和个人中寻找一个站立点和一种平衡。既是对个人世界极致的挖掘,也是对人类本真的探索与追求。最终归为存在本身。毫无道理且绝对的存在。人类即在预定的存在下适应并创造存在的意义。三是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起源,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文本(text)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詹姆斯可谓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引荐人。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中,反复强调人作为个体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传统心理学对人性的机械、悲观阐释越来越遭受学界内不满。在价值观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人们急需重燃对人性美好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反战运动”和“反主流运动”应运而生,越来越多心理学家们正式加入人本主义运动的阵营,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
马斯洛提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人具有正面的力量和动机,给予被传统精神动力学和行为主义统治的心理学范围一股清风,一方面回归了作为独特个体的人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掀起了积极取向研究的浪潮。
罗杰斯以自身的咨询经验提出了“来访者为中心、无条件关注”的人本主义咨询观。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独特的向上的个体推广到如何对待这样的个体上。作为心理学工作者,除了要重视“人”、“个体经营”以外,还要具备真正的对人的关怀,这不仅仅是科研的态度,也是人文价值观的要求。
二、存在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定义
传统上,把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也归类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内。但实际上,不少学者也发现,二者虽然同源,且都关注“人”的独特性和经验性,但二者对人性的解释有着明显分歧,由此到这二者在延伸的研究、应用领域各具特色,甚至受用范围也有差别。
存在主义心理学所阐释的人性,尽管依然包含人本主义的特色,但他更朴素和归真。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单维的向善或者向恶,而是更多地处于一种选择当中。类似于基督教所申明的人的自由性——上帝给予人自由的灵性,可以为也可以不为。然而,存在主义也强调人具有选择的能力。而在存在的状态这一层面上,罗洛梅倾向于一种折中的存在观。即人处在自由和禁锢两个极端的天平之上,任何一边的偏重都意味着一定风险的承担,选择自由就要承受更多的不确定性或则“可能性”,选择禁锢就要承担压抑自我的痛苦。
可以从更多的影响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来了解存在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概念。
吉姆·布根塔尔把人的存在放在双重性的天平上。一端是掩饰本性的取悦的理性的正确我,一端是纵容本性的不羁的体验的犯错我,因为害怕孤独和否认,个体不断地在正确我上加码,压抑了很多本真的需要释放的我,在这样的努力中,孤独和否认的风险降低了,可是个体会发现那个本应安全和满足的自我却越来越微弱。
心理学家很早就试图在镜子现象中,窥探人找寻自我的轨迹。拉康所说的镜像,罗洛梅所说的交会。人类引以为傲的自我,终究建立在一堆不属于我们的周围世界中。生命是上帝借给我们的一段过程,而存在是过程中的体验。所有的能量,正面的、负面的,都在过程中释放。罗洛·梅在《受伤的治疗师》中提到,生命不在乎你能活多久,也不是你能多活几天的问题。当人们完成任务后,很多人更喜欢选择死亡。想象希腊神话中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地坐着将巨石推上山顶的西西弗斯,他的存在在于他与巨石的斗争,他的力量源自他的工作对象。阿谬怀疑西西弗斯神话的悲剧性。他认为,只有当这种无休止的重复进入意识时,才是悲剧的开始。诚然,存在的意义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也不外乎每日重复生命的过程,自己的,抑或他人的。婴儿期,追寻母亲,学龄期,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可,青春期,追逐异性,成年,结婚生子。千百年来,若同一日。最深刻的原因,在于存在本身太短太浅,个体摸索生命本质的过程,是看着他人找寻着自己。诗人的存在感,也许仅仅是触动他情感的一颗青草一阵微风,音乐家的存在感,也许仅仅是某个瞬间划过耳边的一段旋律。这被罗洛梅称为与自然的交会。从圣经的观点解释,是上帝将神性的记忆赋予人类,当人类敬虔地赞美神的杰作,那种洞察就会成为人与神的融合。爱情之所以铭心刻骨让人又爱又恨,是因为在爱情中,在另一个与自己如此不同又如此契合的个体中,人看到自己。这种近乎神性的体验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称为极端幸福的,窥见真理的,甚至是狂喜的巅峰体验,并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状态,一是与异性结合时,二是成就感获得时,三是感叹自然风光,感觉融入自然时。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却直接的把巅峰体验描述为信仰的升华,是人对上帝旨意的通达。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相较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关注升华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解释更侧重导向意义。他发掘了人性的积极能量,并在适合的时候能诱发个体的积极力量,但这样的契合需要条件,无论是受众个体本身,还是“人本”所能解释的范畴。这样的解释对于传播一种新的观念有着强烈的效果,但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在一定的时间过后,往往会被发现缺乏深刻的解释力。一方面是理论的薄弱,另一方面是时代迁移,导致人本主义越来越成为一种价值观性的基础,而不能坚持研究和实用技术的阵营。
与此相对,存在主义心理学之于人性的解释更接近人本性。他把人性放在一个二维的选择上,把存在还原于多元的空间。正如施耐德和罗洛梅合著的《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中所探讨的存在——整合心理学的历史起源,存在主义心理学与文学,哲学(东西方哲学),心理学所表达的人性观点都能很好契合。
罗洛·梅所表达的存在,是一种自我接受和自我实现的结合,自我接受是承认作为人的局限性,并悦纳“有限”的状态和对生活中种种可能性的承担,自我实现是认识个体具有打破局限的能力从而获取更高层次的体验和创造力的升华,是折中的既定中的不一定。他并没有因为承认人性的黑暗和局限就否定人具有神性的潜力和创造的力量,反而因此更加鼓励人们拿出打破存在的束缚的勇气去更新生命,完成更有意义的存在。是一种更切合人类实际,而又有迹可循的升华的观点。
参考文献:
[1][美]韦恩·瓦伊尼,布雷特·金.心理学史[M].郭本禹,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美]科克·J·施耐德,罗洛·梅.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M].杨韶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罗洛·梅.创造的勇气[M].杨韶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心理咨询
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相对于其他本科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面临更多学习方面的困难和压力,体验到较多的挫败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直以来得到的关注、家人的理解、外界的赞许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自我体验。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行为问题及相应的心理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当然,可能正因为如此,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对爱和尊重的体验是比较敏感的。这就容易造成两个极端的表现:一方面,有的学生很容易自我开放,与咨询师敞开心扉的交流;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较喜欢自我封闭,对外界警惕性过高,容易产生阻抗反应。除了以上这些特点,其实无论什么类型的院校,心理咨询都有一些更明显的共性,这种共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心理咨询的。比如问题相对一般和单一,更多的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较少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来访者的理解能力和自我体悟能力较强,可塑性较高;群体中相互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等等。
一、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理论简介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无意识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荣格认为,这种力量是一种最基本的力量,“是一种能使你取得你所希望的成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你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使你明确自己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引导你自己的个人王国。”虽然精神分析过分强调无意识作用以及其泛主义的特点,而饱受批评质疑,但不可否认,精神分析在二十世纪的心理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即使是今天,精神分析依然是人类心理学史乃至整个人类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因为精神分析强调研究人的无意识,所以对应的,也就产生了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比如在临床上经常用到的释梦、绘画、沙盘、催眠、自由联想等等。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受阻,潜能在发挥的过程中受限,是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成因。在如今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体系中,人本主义以来访者为中心,积极关注个体自身需要的满足,引导个体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促成人性的和谐完整发展观念深得人心,也有利于建立安全良好的咨访关系,给来访者较大的独立空间。其倾听、共情、角色扮演、转移等技术手段也为各心理咨询工作者经常使用或必不可少的普及性常识。
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趋同点和异同点
直观上看,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是存在本质差别的,是两个对立的心理学派,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如咨询师能以宽容和融合的心态加以运用,将二者有机结合,至少在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中,是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学生来访者的问题和困扰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二者确实存在一些结合点。
1.异同点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二者的人性观,这也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精神分析坚信人的驱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和欲望冲动。而人本主义则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具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需要的个体。
其次,与人性观一脉相承,精神分析认为人同时具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人类的这两种本能支配着人的行为,产生了各种欲望,正是本能和欲望的存在,人性中才产生了邪恶的那一面。但在人本主义看来,即不绝对反对本能论,也不赞同本能论,而提出“似本能”的概念。承认人受内在动力的驱动,但反对本能的负面性。本能和“似本能”的差别在于“首先,似本能不像动物本能那样强烈;其次,似本能不像本能论者认为的本能那样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说是好的;再次,似本能的需要与理性之间并不存在像弗洛伊德本能论中所阐明的那种本能与理性的对立;最后,似本能的需要不像我们理解的生物本能那样,在物种发展的阶梯上相互排斥,而是在一个强度有差异的层次序列里能动地相互联系的。”
基于以上主张的不同,在实际运用中,技术方法也不一样,总体来看,精神分析重视挖掘来访者潜意识的欲望、情结,关注早期生活经历对后天的不良影响,主要研究人的异常或消极心理活动和状态;人本主义重视激发来访者内心自我实现的潜能,引导来访者积极地采取适合的策略和途径,完成自我协调完整发展,主要关注人的积极心理能量。
2.趋同点
虽然提法不同,但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都研究和关注人的内在驱动力,都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都受到内驱力的深刻影响。二者在研究结论上差异明显,但研究对象上,是趋同的,如人性、本能、需要(欲求)等。相同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能和需要都是人的内在动力。“内在动力”使二者具有本质的联系。
第二,本能和需要的满足都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体验,反之,带来挫败感或引发心理问题。
第三,需要是一种“似本能”,“似本能”依赖于人类本能而存在。
第四,生存本能和似本能(需要)对于个体成长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是同向的。
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在应用技术大学心理咨询中的融合与运用
精神分析的部分理念以及其独特的治疗技术,有利于深入快速地了解来访者,挖掘心理事件背后的意义,找出问题存续的潜在能量和驱动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精神分析也容易走入模式化的偏激,特别是初用者尤其应当注意。通过对应用技术大学心理咨询的不断尝试、摸索,笔者认为沙盘游戏治疗、释梦治疗、绘画治疗等均是很实用的心理咨询技术,但如果对原型物或象征物的工具化、固定化,只是沿用国内、外的一些分析方法和象征意义来解释发展着的、不同个体的诉求和欲望,就难免有失偏颇。而且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总体上是积极的、常态的,哪怕来访者,其社会功能一般也是相对完整的,对问题也具有较强的自知能力和水平,内心充满自觉、和谐成长的欲求。
从这一点看,与人本主义观点是较为一致的,来访者充满善与积极的力量,只是在特定时期或特定事件上心理失去平衡而已。人本主义对人性的尊重、关怀、激励以及基于此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都是对症下药的良方。但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面对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学生和教师间还是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是从业者一直在试图超越或消解的,然而事实上,它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体现在咨询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存感、信任感(或不信任感,体现在阻抗、回避)和期待感。所以,如果单纯用人本主义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并可能遭遇失败。
综合以上论述,一方面坚守人本主义的人性观,构建良好的咨访关系,注重人的自我成长能量的引导,也即现实需要的策略性满足和调整;另一方面,以精神分析的理念和技术,深入探寻人性中的原始成长点和固着点。换句话说,就是以精神分析探查问题根源,以人本主义解决问题。当然,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必须与来访者感同身受,也即人本主义说的“共情”,更深入者,如我国学者许金声提出的“通心”,必须寻求一种途径,带着来访者在他(她)困境的世界里游走,最终只有自己先找到问题答案和出路,才有可能引导对方走出困境。
以曾经的一个个案为例,来访者由于性格问题而困扰,但是找不出问题的原因,通过沙盘游戏,可以明显看到沙盘左半部为不协调的开阔空白地带,右下角有一凸起沙堆(意为小岛),隐藏于房子前面的一个角落,也不协调。
此时如果全然按照象征意义或纯精神分析,就至少会遗漏一些东西。比如空白地带,来访者称为那是开阔的大海。我们要怎么理解呢?但是运用深度共情去理解对方的人性特点,就能很快发现,那块空白地带恰恰就是来访者问题所在,显然事实上,来访者尽力掩饰,不愿回忆,并为此而痛苦挣扎,将这一切物化于沙盘上,就成了那片不和谐的空白。而那个角落里的岛,就是来访者内心安定的居所,远离喧嚣、痛苦,只隐秘于某一角落,那是一种无奈的孤独。
总之,不论沙盘、绘画、释梦,还是情境角色扮演,都从具体生命物化而来,在解读时,当尽心力去赋予它鲜活的生命,而非物对物的释义。当然,这就需要在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之间寻找一条融通之道。简单来说,就是同时运用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理念去理解、解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中所指的原型和意象。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2]【瑞士】荣格原著,刘烨编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3]【美】斯考特.派克著,邵楠译,《邪恶人性:一个心理治疗大师的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 人本主义 教学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A
The Inspire of 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to Teaching Practice
XU Pengteng
(Guangzhou Public Security Border Defense Department of Basic
Command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Achieving humanistic teaching model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military teaching, if teachers can insist on people-oriented teaching philosophy determin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heory with humanistic learning, a new mode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self-study,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lish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Key wordshumanistic;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1 理论依据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在运用到心理学领域之后,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临床心理和心理辅导引入到了学习领域,于是产生了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里理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主张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教育的目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是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为目的。同时,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他们反对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材料的“无意义学习”,而特别注重学生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因素,主张进行与学生个人密切相关的“意义学习”。当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等提出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性质和这些基本条件提出了一些课堂教学设计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从而对学习与教育理论的进步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立足生本理论,激发学习动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生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驭动的,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以学习的意志、愿望、兴趣、求知欲等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外在动机为辅。而所有内在动机中,影响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因素是好奇心。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对什么内容比较关注,继而加以引导,激发学习的激情。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火灾救援内容的,在讲授英语知识前,可以先放映一些消防员救助火灾现场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同身受,自然有了想要学习此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注重情感体验,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用填充式的模式进行教学,用流水线的方式传递知识给学生,如在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步骤不管遇到什么内容,都是听写生词,就课文内容提问,讲解课文,词汇语法练习,写作和翻译,测试等,只注重知识的输出,达到一定的分数水平,却对学生的情感漠不关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极其反对对如此教学模式,该理论秉持着人的情感和认知是人类所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是人组成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也需要情感作为依托。情感因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而且对学生品质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由此而知,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定义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综合过程,即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和学生在课堂上建立感情基础,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感情基础,就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公正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地感受安全和愉悦,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的人际关系是指师生间要民主、平等,它主要包括“真实”、“接受”和“理解”三个要素。“真实”是要学习者尽情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它是人际关系的总则;“接受”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理解”主要是带有浓厚的感彩的移情理解。他们认为人际关系三要素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决定着人的“自我”是否能被发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创造力是否能最有效地形成。总之,师生的感情关系是否融洽是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保证。要实现此种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在课余时间放下自己“权威的架子”,融入到学生当中,把他们当做朋友,尊重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只关注好学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置之不理。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多采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即使发现缺点也要加以宽容和理解,通过耐心地教导让其改正,维护学生的尊严与自信,正确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营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感到自信与轻松,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学生才能自发主动、热情活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围绕教材内容,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
纯理论性的知识讲解通常使人抵触,而寓教于乐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人感觉到学习知识的轻松,还能够陶冶情操,让学生内心充满愉悦,寓教于乐也是必须的。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每节课的所讲述的重点内容,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活动进行之前将班里学生按成绩或兴趣分成不同的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教学评价,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分数奖励或者小礼品,这样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性会激发学生的大脑参与到课堂中来。分组教学可以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团体合作的机会,可以充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所学知识实际训练,这样学生就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活生生地能够进行运用。以英语为例,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仅掌握语法知识是不够的,必须用在实际中加以操练。
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存在主义以新的视角理解人,把握人的思维方式,探讨如何摆脱空虚、畏惧的心灵困境;强调个人的存在意义及意识经验的作用,把人看作是世界的中心,个人存在首先是主观意识的存在,并具有选择和创造的自由。这为马斯洛的健康人性观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斯洛指出,心理学应该研究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健康人是指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应以价值判断作为标准,强调人的选择、创造和自我实现。实证主义把人当作物体和机器,根本不能揭示人类特有的心理规律。而心理学则把独特的个人、尊严、成长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个人的自由选择、创造、责任等人本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原则。不过他并没有全盘接受存在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有选择健康发展的天然倾向,因而对人类的前途抱乐观态度。马斯洛还特别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的观点。他说:“‘道家’意味着提问、不打扰、不控制,它是承受的。假如你想了解鸭子,你最好是向鸭子提问,而不是告诉鸭子什么。对于儿童同理。”[3]他认为:“一切证据都表明,在每一个人中,每一个新生儿中都有一种趋向人的潜能的实现的冲动。”[4]他指出应研究潜能充分发展的人,丰满人性的人,心理上“超越”的人。问题中心论机械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弊端就是心理“物”化处理,将人视为动物、可分析的元素等,造成主体性被遗落、个体性被丧失、整体性被消解。而受到人本主义思想影响的马斯洛则主张,应把人当作独特的个体、一个整体来研究;倡导“问题中心论”,问题决定方法,方法适合问题;人是一种积极的有机体,不能把人类的行为仅仅视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
存在主义对罗杰斯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存在主义认为从个体的存在出发,才能理解人生的意义;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选择自由,重视人类存在的体验。受其影响,罗杰斯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认为人生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自我”,人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强调心理治疗要以来访者的真实存在为中心。(一)存在的真实性罗杰斯认为精神分析忽视人的独特性,对人性评价过于悲观;行为主义忽略了人的精神力量。因此,他从人的存在出发,提出一种假设:“每个人存在于以他自己为中心的不断改变的体验世界中。”[5]由经验构成的人不断地丰富自己,顿悟着周围的世界,从个人的经验中体验到存在的真实性;个体的生存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自我体验,沉沦于世俗生活中,人们失去了本真和独特性,成为“孤独的个体”。人们“常常感到自己只是应别人的要求存在,按照别人认为的那样去思维和行动罢了”[6]。因此,他主张人们应使自己成为本真的存在,这才是“生命的真实”。(二)人格发展的动力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如他所说:“我认为人中的成员,像其他物种成员一样,在本性上是建设性的,但受到他们经验的损害。”[7]人格是由有机体和自我建构两方面组成的。有机体是人的一切经验的聚合,表现出一种先天自我实现的倾向性,其行为投射出自我实现的内在潜能。他认为人是一种“正在成长中的存在”,人的成长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而实现的。(三)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营造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在治疗师与来访者对话过程中,个体始终是独立的,真诚地表达自我,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其目的是促进来访者人格的健康成长,使其对生活经验更加开放,更重视存在的生活,减少内在冲突,增加对自身的信赖,进而成为一个机能完善的人。
论文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PhilosophyoflifeHumanistic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
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
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
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