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零起点学生,汉字教学,汉字的源起,部件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忽略对汉字的教学,有的培训班干脆将汉字课省去。一是长期以来,汉字被认为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二是汉字是表意文字,无法从字形直接拼读,学生常常记不住汉字的读音;三是在教学中,由于汉字笔画及其组合较多,将汉字的音、形、义在学习者头脑中结合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这给学习者也带来一些难度。笔者认为,对零起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1汉字教学的必要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通用的文字,是汉语教学的坚实基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交流的核心。对外汉语教学从汉字学起,能使汉语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1.1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学习者对语言表达方式已经形成,不存在语言启蒙。从汉字学起,使得他们能把母语与汉字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1.2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发音,在了解汉字的意义同时也学习了汉字的音,即进行了语言的学习。
1.3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可充分利用“观光期”,提高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
“观光期”是文化接受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一切感到新奇与兴奋。而汉字经过几千的发展演变,包含很深的文化因素,对零起点学生进行溯源讲解汉字,便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初期进行汉字教学也可消除他们对汉字的神秘感,便于克服他们对汉字学习的畏难心理。
1.4“十里不同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又有很多不同的方言。当汉语教学只注重语音教学,培养他们的普通话标准发音,若碰到方音很重,又不懂拼音的中国人,就无法进行交流。
2汉字教学的切入
对零起点学生的汉字教学,我们认为最好在教授一到两星期的汉语拼音后,开始汉字教学。这样,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生,便于其和母语融合;而非拼音文字的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后,等于多了一种了解汉语的工具。
3汉字教学的技巧
3.1介绍汉字的起源,激发学习者兴趣。让学生了解汉字是怎样一步步演变到今天的样子的,汉字最初的形状是怎样来的,是怎样表达意思的。汉字的造字法有7种,其中最直接表达意义的是象形字。从象形字入手介绍汉字起源,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3.1.1先向学生呈现几个汉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字。学生会做出种种猜测,当然很可能猜得不对,这没有关系,学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之后,教师可以告诉他们是什么字。绝大部分的汉字字形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变,和现在的简体字差别巨大,将最初的甲骨文与简体字进行比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惊叹,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这个时候教师就应给他们呈现这个汉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是怎样一步步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3.1.2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我们可在黑板上写下“男”的甲骨文,让学生猜是什么汉字,然后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男”字差别很大,这时教师再给学生展示“男”字是怎样从象形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字形。紧接着,用同样方法教授“女”字。由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该词经常出现,且较实用,加之“男、女”对称词同时出现,能促进学生记忆,也便于理解该词的意义,加强对该音的学习。
3.1.3通过汉字演变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表意功能,让学生通过最直接的视觉途径明白字素的组合是如何表意的。“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字是通过代表不同意义的字素组合来实现其表意功能的。如“好”,这个字是由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的。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表示一个新孩子的诞生,这是一件好事,让人高兴的事,好的意义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彻底明白好的表意功能。
3.1.4介绍汉字起源。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包含的文化内涵,产生学习的兴趣。每次教汉字时可选几个合适的汉字让学生猜一下,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会对汉字的组合表意产生一定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讲解一些常用部首的意思,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
3.2进行部件教学法。部件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部件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汉字各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减少学生记忆的数量。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们对汉字的认知既有先整体后部分的加工,也有先部分后整体的加工。这两种加工方式人们根据不同汉字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可以灵活利用。具体的做法是进行汉字的拆分练习和组合练习。
3.2.1汉字的拆分练习。汉字的这种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会影响汉字的学习,这里说的部分指的是部件而不是笔画。汉字拆分练习就是让学生把汉字拆分成几个部件。如“请” 可以拆分成“讠”和“青”。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到部分的角度来认识汉字,并能够理解汉字的组成,正确地拆分汉字。
3.2.2汉字组合练习。汉字组合练习就是教师将汉字拆开,打乱顺序,让学生将其重新组合成字。如老师写出“氵”和“工”,让学生将其组合成字,这个很简单,但是对于刚接触汉字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异常简单,也有些学生举棋不定。汉字的各个部件出现的位置不是随意的,有一定的规律,如“氵”、“亻”作构字部件时常位于最左侧。
总之,对零起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侧重点在于通过讲解汉字的源起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减轻他们的畏难情绪,激发起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动力,促进对汉语语音与汉字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内部影印)
[2]张美霞.说字释词谈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6
关键词:字源文化 识字教学 应用策略
识字教学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为了提高识字效率,一些老师开始探索将字源文化融入识字教学。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充分挖掘汉字以形表音、表义的特点和规律,揭示汉字形体结构下的内在机理,建立汉字形音义整字的联系,智慧情趣地将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历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况下识记汉字,培养汉字思维,潜移默化地继承中国文化。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识字教学的问题,提出了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源文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使识字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识字学习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不足。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且对事物的感知以整体轮廓为主,辨别细节的能力差,观察的精确性低,排除干扰的能力差,导致低年级学生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大体属性或整体轮廓。对精细的汉字不能做到分毫不差的地步。
2. 对生字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不能有意义的去识记生字。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未建立,不善于对记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3.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许多同音字、多音字等,让学生产生混淆。
低年级学生由于自我能力的不足,不能指出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特征,他们的思维必须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对抽象的符号化语言――汉字难以掌握。在此外,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数量繁多、读音相差无几,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阻碍。
(二)教师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识字教学忽视基本理论指导,片面追求形式,识字随意性强。
现阶段教师把课堂的重点放在课堂活动的组织上,在识字教学中注重课堂的表面形式,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写字,对识字教学的基础――汉字的根本性质和构字规律更是置之不理。低年级学生在不理解汉字意义的情况下茫然地依葫芦画瓢,机械的抄写,导致书写的随意性较大,错误率较高。
2. 教学方法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教师要对文字学理论和汉字构字理论有较强的知识素养。但现在的教师对这些都不熟悉,反而过分强调生字的字形、字义,忽视生字结构,使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流于外在形式,缺乏内涵。
3. 教师不能让学生学到的汉字及时运用。
学生学到的汉字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巩固,按照遗忘曲线,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只限于课堂。
二、字源文化的形式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系统,其字数繁多,结构复杂,形体众多,音义复杂等,造成了其不易被学生快速便捷的学习。所以要借助字源文化。所谓的字源文化,彭万勇认为:“通过分析并遵循古人造字的原始思维,充分挖掘汉字以形表音、表义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从汉字的演变历程揭示汉字形体结构下的内在机理。”汉字的字源文化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象形字
象形字是历史最早的汉字,与原始图画联系密切。许慎说象形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也表明象形字表现事物本身的形状。[2]象形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构字能力极强,所以象形字的基础地位是必然的。
(二)指事字
指事字也是历史最早的汉字,与原始图画有联系,有些字以象形字为基础。许慎对其的定义是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2]多数的指事字含有象形的成分,不同在于有一定的比较抽象的指事符号,且只能有一个部件成字。
(三)会意字
所谓的会意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符组成,来表达一种新的意义。所以会意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合体字。会意字分为通过字形表意的义符(以形会意)和通过字义表意的义符(以义会意)。
(四)形声字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比例最大,至今所达比例已超过90%。由此可见,形声字是富有活力的、有很大优势的构字方法。形声字是合体字,由两个部分构成,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或表义,或表音。因为形声字音义俱全,只要确定了义类,加上合适的义符作为偏旁,一个新的形声字就诞生了。
三、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价值
字源文化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可以:
(一)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追溯汉字的起源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来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1]把字源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是将现代汉字与其原始的创字意图和原始面貌跨越时空联系在一起,给予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冲击,促使学生对汉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获得识字的乐趣。
(二)提升学生汉字思维
学生通过字源文化中学习汉字,教师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传递给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汉字的思维。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会自觉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汉字。将字源文化融入到识字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和美感体验,当汉字的教学变得更形象、有趣,更富实效,孩子们在懂得汉字内涵的同时,也间接地培养汉字思维,学生会更加热爱汉字,热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三)对中国文化的继承
中国的汉字是中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学习了汉字,才能继承和传递中国文化。而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一定会对汉字的历史渊源产生兴趣,才去深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正因为字源文化对识字教学拥有如此大的优势,所以把其融入识字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尤为可行。那如何将其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呢?
(一)演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字的由来
象形字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文字,是由图形构成。人们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所以象形字的识字教学在于利用其特点,形象直观,有助于理解字义、掌握字形,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实物图,然后再展示具有实物抽象特点的黑白线条轮廓图,即象形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共同点。最后将具体字的演变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字的变化过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从图画到汉字的整体形成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象形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也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于象形字的教学,教师也可以抓住其象形表意的特点,让学生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运用实物教学象形字,教学效果直观又容易让学生明白。
(二)展示指事字的原型,理解指事字的造字规律
指事字是有指示性的符号,是心中的图像。所以对指事字要遵循指事规律,运用直观性的原则,帮助学生识字,提高识字有效性。
教师要展示指事字的原型,直观教授。指事字大多数是由描述实物的象形字所构成的,可以借助实物来认识指事字。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发展完全,对于指事字所表示的意思会比较难理解,所以把指事字的原型展示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字义。通过对指事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能更好地认清和掌握字形,纠正错别字,区分形近易混字。
(三)动画展示会意字的内涵,借助形象理解字义
会意字是由几个形体组合起来的,所以分析起来会非常的生动有趣,而且有利于释义和辨形。会意字分为通过字形表意的义符和通过字义表意的义符。
在讲授会意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会意字,因为会意字多是由描绘实物形状的象形字和给象形字加记号的指事字组成,适合用实物讲解。[2]之后教师可利用动画等效果,把汉字的整体意义通过分析、综合的方式揭示汉字的意思。而有的会意字要联系生活,从而让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更加透彻。利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可以使学生认清笔画复杂的生字,理解字义,区分字形。
(四)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编制猜字游戏,增加识字趣味性
由于是形声字在小学课本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构字规律比较方便,造出的形声字半音半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从而有利于解释字义。
形声字的教授,教师也要显然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通过游戏来加强记忆。教师要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不然学生会很容易就出现混淆。毕竟形声字是通过形旁来表示字义的,但声旁是一样的,教师如果不讲清楚,学生就会混淆。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学生理清思路。在学生理清思路之后,学会生字,教师要及时的巩固。在枯燥的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编猜字游戏,既帮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字义,又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五)重视规范写字练习,提升识字成就感
汉字拥有它独特的魅力,优美的楷书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学完生字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特别应该指导好书写。书写时,教师要注重范写,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以及间架结构的合理安排等。在此基础上还注重听写,这是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再认识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持久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当学生看到一个个优美的楷书在自己的笔下形成,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对汉字的书写更加热衷,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识字的兴趣。
利用字源文化进行识字教学,尝试改变现有的识字教学方法,利用汉字自身的规律学习汉字,把学生从“地狱”中解脱出来,使他们由被动便主动,积极参与识字教学中去。字源文化是在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汉字,学生的识字效果会有所改善。但这只是我的理论基础,还未经过实际认证。
铜奖
“汉字王国”旅行记
广东省深圳市
樊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它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伟大的结晶。我想神秘的汉字王国里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首先来到了源头——起源门。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汉字的起源的传说,原来是这么有趣的,有结绳说、图画说、仓颉造字说。这里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就像结绳说里,那些古代的人以打猎为生,每次上山打猎时,就会系上一个一个的结,来代表打的猎物,我想我们现在的中国结是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这里这么多美丽的传说,让我真是收获匪潜。
顺着下来,我又看到了汉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在这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中国的历史又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殷商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派,再到汉文化的源源流长都让我再一次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不一,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
(一)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二)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三)河图洛书说。《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四)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五)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二、中国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平面设计这个词最初是有日本发明,而中国却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才开始引进,这还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开放的社会加剧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竞争,而人们对于设计这个词,也是从不了解到深刻认识的一个过渡过程,设计与商业的相互作用让人们认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等设计与传统的艺术相结合时,我们感受到设计带来的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世界。当社会的不断进步,得到的便是平面设计在中国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因此很多设计师将设计的目光定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开始挖掘属于中国本土的艺术元素,而最具民族传统文化的便就是汉字了,以此汉字被设计师们搬上了设计的舞台,作为特殊的设计元素加以运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的奥运会标志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了,它利用篆书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汉字的美,借用书法的飘逸灵秀,将“京”变化成舞动的人体和“世”字变化为三个人手臂相拥的形态你,由此来可见汉字的神韵跃然纸上。从这两个标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的汉字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但是汉字在平面设计中毕竟只是单纯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更深层次的情感的表达则显得力度不足,不够完美。但是无论我们在平面设计中把汉字运用的如何娴熟,设计如何优美,它也只能是一种表达语言和手段,而我们要做的是要更深层次的去挖掘汉字根源,追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实施“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点尝试。“遨游汉字王国”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1)梳理知识,整体把握;(2)制订计划,开展活动;(3)总结收获,交流成果。第一板块在虚拟课堂进行,第二板块使虚拟课堂与现实活动相结合,第三板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第一板块:网络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虚拟课堂中完成。以下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导学案:
(一)“有趣的汉字”活动建议
1.活动的目的:感受汉字的神奇与有趣。
2.活动的要求: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受到启发。
3.活动的内容:搜集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阅读材料”之一:
1.《字谜七则》。
思考:《字谜七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你能应用汉字的笔画笔顺、增减偏旁部首(或部件)和象形、形声、会意的造字方法编字谜吗?
2.阅读了解。
《有趣的谐音》《昌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二)“我爱你,汉字”活动建议
1.活动的目的: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2.活动的要求:“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
“阅读材料”之二:
《汉字的演变》
对照比较七种字体,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1.《汉字小知识》。(通过班级网络平台了解如下知识)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选择性阅读。
让学生阅读《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虚拟课堂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不仅给学生以完全的自由,也让文字材料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充分感知,充分获取信息。
第二板块:网络学习和设计活动相结合――充分感受自主
(一)设计意图
在第一板块知识梳理的基础上,采取虚拟学习和设计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
(二)活动内容
1.在网上或图书室搜集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2.搜集、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的活动。
3.搜集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者笑话。
4.搜集有关汉字起源与发展的资料,感受汉字的神圣与纯洁。
5.搜集有关错别字的笑话或因为写错别字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
6.进行一次社会用字调查,将调查结果写成简单的报告或者建议书提交有关部门,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
7.搜集书法作品办展览,欣赏汉字的优美。
(三)活动要求
1.虚拟课堂大讨论,使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展开活动,从而了解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神奇有趣。
2.兴趣相近的学生自由组成兴趣活动小组,教师适当调配人数。
3.各组归纳整理,制订活动计划。本次活动由于有一定的要求,不仅引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通过上网搜寻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来寻求答案。这样学生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牢牢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第三板块:现实课堂教学――主体性得到升华
(一)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收获、交流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
1.遨游“字谜快活林”。除阅读材料出现的字谜外,学生的搜集和整理给了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撷取部分摘录如下:
第一组:
(1)人人一致。(2)自小在一起。(3)口罩。(4)没点主见。
(谜底:丛;省;回;现。)
第二组:
锥、鸿、典
附:参考答案(1)一堆沙土变成金;推开手,换金来。(2)江边飞来一只鸟。(3)一曲开唱八音合;两手捧着一本书;曲头兴尾。
2.遨游“谐音欢乐谷”。学生通过搜集、排练进行现场表演。
(1)表演一:《太后―太厚》;(2)表演二:《“是”字述职》。
3.遨游“汉字练兵场”。集体交流写错别字的危害。
4.遨游“汉字聊天室”。这项活动是为学生课外虚拟课堂自主性提高、升华而布置的任务。
(1)搜索“世界掀起汉语热”。
①多媒体视频阅读。
②点击:《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
③讨论:为什么全世界会掀起一股汉语热?发表微博、博客日志或与网友QQ聊天。
(2)与中国古代书法家对话。
①搜索“王羲之”。
②搜索“柳公权”。
将网络平台引入语文综合性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学生在此能充分地表达心声、互通信息、沟通情感、共同协作,进行民主的、自由的、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激活,自主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主体性也就相应的获得了发展。
关键词:汉字 东亚文化圈 日本 韩国
本文围绕着东亚文化圈与汉字这一论题,再次强调汉字在东亚文化圈中的作用。
汉字虽然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但它将渗透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其它各个广泛领域里。汉字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为核心,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边缘国家,形成了所谓的东亚文化圈,又在这些国家的文字系统中以多样而复杂的语言形式发展下去。
一、东亚文化圈
(一)东亚文化圈的概念
文化圈理论是德国的格雷布(1887年~1934年)与奥地利学者施密特(1868年~1954年)提出来的。根据他们的叙述,文化圈大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2]:
①世界上存在若干个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包含一定的物质以及精神文化的共有成分在内;
②文化圈由核心(文化源地)和边缘(文化收容区)这两个要素构成;
③核心影响边缘,边缘反过来作用于核心,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诸多要素的影响,核心与边缘的位置有可能会置换;
中国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3]称文化圈是一种‘文明系统’,系统中的诸多国家享有基本共同的传统文化属性﹑文化特征﹑但它并不排斥现代性之下的普世性和多元性,所以在强调同质性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认它的异质性。
东亚文化圈即属于地域概念,也属于语言概念和文化概念。它包括曾受汉字文化和传统儒教文化影响的亚洲东部一些国家。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畴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其边缘地区包括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地区。东亚文化圈不是由单纯的政治或者军事力量而形成,而是以地理环境为优先条件,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相关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二)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东亚文化圈是世界文化圈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大概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中衰以及裂变、兴起等阶段。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演变过程也是以深厚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为基础。
东亚文化圈起源于中国的华夏文化,后来渐渐扩展到周边国家,并与其他文化交融到一起。它的核心文化是中国文化,边缘文化是越南﹑日本﹑韩国、北朝鲜等地区的文化。东亚文化圈的发展过程既是中国文化不断向周边扩展和被接受的过程,也是其他地区的文化影响中国文化,并不断深化和丰富整个东亚文化圈的过程。
19世纪中期,西方文明给东亚文化圈带来剧烈的冲击,作为核心地区的中国以及边缘地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的日本迅速地摆脱了边缘地区的位置,通过吸取西方文明主义的道路以和实施野蛮的军事手段,慢慢站到了核心地位。华强教授[1]指出,东亚文化圈在近生的两次裂变均是由日本的侵略行为所造成的。第一次裂变是日本侵占琉球﹑台湾和吞并朝鲜半岛而导致的,第二次裂变是日本发动全面的和太平洋战争而引起的。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给东亚文化带来了莫大的物质以及精神损失。在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年代里,经过两次重大裂变之后的东亚文化圈发生巨大变化,它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东亚共同体。
二、东亚文化圈与汉字
谈到东亚文化圈,不得不提起汉字。因为尽管东亚文化圈里有汉字﹑儒教﹑佛教﹑律令等诸多共同要素,但汉字始终作为文化积淀﹑传承和交流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不可欠缺的历史任务。它在东亚地区所担当的主要功能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古代中国的儒教与佛教传播到边缘地区,到人们解读和精通这些儒教和佛教书籍,都是要靠汉字作为载体;
第二﹑边缘地区为了建立自己的语言文字体系,借用大量汉字来标记本土语言,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文字系统里;
第三﹑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在接受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也是借用大量汉字来翻译或创造一些新文化用语;
第四﹑在现代社会里,汉字仍然在东西方以及东亚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媒介功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产业链交流,首先就需要进行大量专业用语的翻译工作。
第五﹑另外,从提高人们的知识度,完善教育制度的角度来讲,仍有必要在东亚各地区坚持汉字教育。
汉字在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如此非凡的作用,与它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如上所述,汉字属于自源文字,夏商之际(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前后)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字系统,源头是河南安阳古代殷都的甲骨文。特有的方块字形是汉字最突出的个性之一,它的每一个音节都具有独立的意义,使人们很快就能记住并适应汉字。而且汉字的形﹑声﹑义三者在方块字中形成一种完美的结合,造字方法非常独特。汉字除了这些构形方面的优点,还具有超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特点。这些都为汉字负载丰富的文化信息,铺垫了良好的基础。每一个汉字都是广义文化意义的全息码,它积淀着无文字时代的文明信息,又蕴含着有文字时期文明进化的韵律,体现了多维的价值。东亚文化圈的复兴之路也是实现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道路。这条路虽然比较坎坷,但有了汉字这一强有力的武器,就见到了一线灿烂的光明一样,它的前途也是无量的。
每个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东亚文化圈’也应遵循这个原理。‘东亚文化圈’一度崛起﹑发展,又由于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出现过裂变时期。随着“东亚文化圈”的发展和变迁,汉字也在东亚各地区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东亚文化圈与汉字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存在。
本文主要以韩日两国为对比研究对象,考察汉字在这两个国家的传播、接受以及应用与发展情况。笔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韩日两国的汉字传播阶段、接受形式以及相关文字政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三、汉字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接受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语素音节表意性的书写体符号,给东亚各地区文字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在韩国和日本等地区处于无文字时期的时候,汉字作为东亚地区的通用文字长期借用下去,并充当着标记各民族语言的作用。权强在自己的研究论著中阐述古代东亚世界的定义时,特别强调了汉字的作用。他称“古代东亚世界是指以中国的汉字作为媒介,接受儒教、佛教和律令等几个要素的东亚地区,其中包括韩国和日本[1]。”汉字传播时期,东亚各地区的书面语和口头语还处于互相分离的状态,只有皇族、贵族以及官僚等少数阶层才能获得接触和学习汉字的机会。由于崇拜先进、发达的中国文化,汉字很快就成了文化传播的媒介,之后又成为了东亚各地区的通用文字。
汉字的传播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优越性和文字的可普及性,还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关系。围绕着中国王朝的权威以及以古代中国的册封关系为中心的东亚世界里,中国往往是东亚各地区争先想靠近的对象。有关东亚地区汉字传播的研究中,除了汉字作为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和它的文化传播功能以外,还要注意到历史、政治以及外交等诸多因素对汉字传播的影响。汉字的传播与其说是为了实现它的语言记录功能,不如说最初是为了实现它的文化传播以及政治外交功能。
东亚地区的汉字接受形式大致分为汉字的借用与仿造。借用是指通过借音、借义以及音义兼借等方式,用汉字标记本土语言的方法,主要有音义兼借、音读现象以及训读现象等。仿造是指根据汉字的形态以及制造方法创造出汉字式文字,主要有孳乳仿造和变异仿造等。孳乳仿造是指通过根据原有汉字的形态或者偏旁部首创造出新汉字的方法,来补充旧汉字的新旧混用方式。变异仿造是指通过重新创造出新汉字的方法,来区分新旧汉字的方式。
梁重海指出,汉字的接受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改变汉字的形态,按部就班地使用原有汉字。第二个阶段是创造出新的汉字。第三个阶段是改变汉字的形态或减少汉字的结构,创造出崭新的音节文字。第四个阶段是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文字系统[2]。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汉字与东亚各地区之间的接触是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分析东亚各地区的汉字传播与使用问题,如语音变化、词汇与语法、应用等现象是考察东亚各国国语史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线索。汉字虽然属于语言学领域的概念,可它广泛地渗透在历史、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与文化等诸多领域里。数千年来,汉字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为核心,逐渐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越南等周边地区,并形成所谓的东亚文化圈,之后又在东亚各地区的文字系统里不断地发展成新的文字形态。汉字在东亚各国的应用与发展并不是很顺坦,越南和北朝鲜现在已经彻底废除了汉字的使用,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字系统,而韩国和日本也正在有意识地限制汉字的使用。韩日两国都具有符合本国实情的汉字标记法和使用方法,这些地区仍然在使用着汉字。韩国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官方正式场合中彻底废除了汉字标记,但在人名和道路标识等领域里还保留着汉字标记法。日本是受中国文化和汉字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家,它通过颁布当用汉字表和常用汉字表等一系列汉字相关政策,使日本人至今还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应用着汉字。
至今为止,东亚各地区各自实施了截然不同的汉字相关政策,其过程中也陆陆续续出现过汉字废除论、汉字限制论、汉字简化论等不同的论点,汉字在一些国家也渐渐失去了踪影。如果我们不顾一切,极端地废除或扼杀汉字的适当应用,东亚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就会出现‘断层现象’。为了维护共同文化圈的持续发展,也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各地区应该客观地接受汉字的实用性和功能,为汉字今后更好的发展未来而做出最大的努力。
健全而强有力的经济发展,需要规范化的汉字应用和正确的汉字相关政策,同时还要具备有能效应用汉字编码的环境。为了阐明怎样有效应用汉字,并促进国际化交流的研究课题,我们不仅要探讨汉字编码以及汉字字体的统一等一系列新的问题,而且还要在充分掌握东亚各地区汉字应用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之下,吸取相互的经验教训,摸索符合时展的正确方向。
我们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东亚各国的汉字传播与使用情况,发掘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还应考虑到东亚地区的繁荣昌盛,彻底研究和分析汉字在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文化等领域中要起的作用和责任,并确立出崭新的课题和解决方向。汉字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创造出来的的宝贵文化,它可以客观而正确地记录人类历史与文化,同时也肩负着继承和发展灿烂文化的重要责任。汉字的应用,必须要完全符合新文化、新语言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汉字的存在价值和地位才会更加巩固和完善。
特别注释:本论文为中国2010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而完成的。
注释:
[1]冯天瑜(2003).汉字文化圈论略《中华文化论坛》.第2期 50页
[2]胡礼忠、汪伟民(2004).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国际观察》 第2期 70页
[3]胡礼忠、汪伟民(2004).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国际观察》 第2期 77页
[4]権強(2004).古代日本·朝鮮における文字世界の形成.東京大学博士論文1页
[5](1987).韓日兩民族? 漢字漢文? 受容? 發展? ?? 比較硏究[Ⅱ].《CHEJU UNIVERSITY JOURNAL》,Vol.25 No.1 14-15页
参考文献:
[1]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汪大昌.《语言与文化》[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赵峰.《汉字学概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5]凌加杰.《汉字现代化之路》[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
[6]马曼曼(2008).中西文字文化传承功能之比较研究[C].湖北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硕士学位论文
[7]刘伟(2009).汉字和汉语的关系[C].南开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硕士学位论文
[8]宋之贤(2003).论汉﹑韩﹑日语言循环影响与规律[C].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东语系亚非语言文学专业 博士学位论文
[9]陈辉(2006).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C].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博士学位论文
[10]尹铁超(2010).论文字在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C].东北师范大学 世界史专业 博士学位论文
[11]俞新天(1996).东亚文化研究的意义[J].社会科学,第10期
[12]周有光(2000).中国和汉字文化圈[J].群言,第1期
[13]周有光(2000).朝鲜文化的历史演变[J].群言,第2期
[14]周有光(2000).日本文化的历史演变[J].群言,第3期
[15]周有光(2000).越南文化的历史演变[J].群言,第4期
[16]许征(2000).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期
[17]周有光(2000).汉字文化向邻国的传播[J].教师博览,第5期
[18]史继忠(2001).论汉字文化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
[19]李虎(2002).论汉字在东亚文化圈形成中的作用及影响[J].东疆学刊,第4期
[20]冯天瑜(2003).汉字文化圈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第2期
[21]孔刃非(2004).汉字起源观念的文化审思[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3月
[22]胡礼忠、汪伟民(2004).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J].国际观察,第2期
[23]许孝梅(2004).“汉字文化圈”浅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第4期
[24]胡礼忠、汪伟民(2004).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J].国际观察,第2期
[25]林龙飞(2006).东亚汉字文化圈及其形成论析[J].东南亚纵横,第8期
关键词:出土材料;刻画符号;汉字形成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41-03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起源是科学的重大课题。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汉字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因此,汉字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可靠出土材料。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一、一元论与多元论
关于汉字的起源,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图画文字说”,即认为汉字来源于图画。这一观点被称为“一元论”。
与之相对,一些学者认为汉字的来源并非一元,图画仅是汉字的来源之一。这一观点被称为“多元论”。郭沫若先生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提出图画并非文字的唯一来源。他说:“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应在图形系统之前……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物象而要能象,那必须要有一段发展的过程。随意刻划却是比较容易的。”“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②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发现后,杨建芳先生把它们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在古代黄河流域,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大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指事文字传播到山东一带,而图画文字则输入中原地区。”③汪宁生先生根据民族学的相关资料指出,文字不仅仅起源于图画,是由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引导出来的。④刘钊先生也指出,就整体来说,汉字来源于图画,但汉字绝非只有一个来源。⑤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出土刻画符号材料的积累已十分丰富,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⑥发现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全国各区域发现的刻画符号,既有简单的刻划,逼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复杂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祀符号……这些不同区域文化的刻画符号各具特点,它们在各区域文化的孕育中产生,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体现。文字的构成演变只能是“符号”的构成演变。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符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二、关于“汉字突变论”
“汉字突变论”是李万福先生提出的一种汉字形成理论,主要观点为:汉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创造出来的;甲骨文出现之前,不存在表词符号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巫师是文字的创造者。⑦李先生对中国境内30多处遗址中发现的刻画符号进行了分析,统计出各遗址符号总数、种类及所占比例。其中殷墟小屯遗址符号的数量是150万,种类为4500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石器刻画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gh-723)。
作者简介:牛清波,男,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文字学博士(南阳473061)。
个,显然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是殷墟甲骨文。这样“从8000年前贾湖旧石器文化遗址(按:当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到甲骨文出现的商代晚期,符号总数为1501446个,其中甲骨文约1500000个,占99.9%;甲骨文以前的符号约1446个,占0.1%……商代晚期300年间积累的符号大约是以往4600多年所积累符号的1000倍……商代晚期300年间创造的符号种类是以往4600年所创符号的6倍……从总数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6286倍;从种类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08倍”。基于此,李先生得出结论:文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变”形成的。⑧
我们认为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性质不一,比较分析及其推论不妥,“突变论”难以成立。殷墟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半坡等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尚不是文字。将其一并纳入统计范围,所得结论是不科学的。通过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的刻画符号距今7000―5000年,其中个别符号可能是陶工所作的标记,但大部分主要是为了优化提高聚落内共同协作的效率而创造的;双墩文化刻画符号距今约9000年,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符号;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500年,它们是巫师发明的祭祀符号;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000年,这些符号多单个出现,也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在同一器物上。良渚文化已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些连续出现的符号透露着文字出现的信息。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这些符号,绵延数千年,因社会的需要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丰富。它们不断积累符号素材,完善符号创制方法,探索符号的组合原则……为文字的出现和文字体系的最终形成做了长期的准备。因此,裘锡圭先生说:“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⑨
三、汉字的形成背景
我们将186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置于古代文明演进的视野下细细分析,发现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深厚的背景。它吸收不同区域文化的营养,为汉字的形成夯筑了厚重的根基。古埃及的圣书字(Egyptian Hieroglyphic System)、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Sumerian Cuneiform System)、中美洲的玛雅文(Maya Hieroglyphic System)和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它文字都中断了,只有汉字沿用至今。我们的汉字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历久弥新。它长寿的原因很多,已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我们认为汉字形成的广阔背景是其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灿烂的史前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这种文化“既是多样的、不平衡的,又是有内在联系和相对统一的”。中原地区处在核心位置,它吸收了各方面的先进因素,形成了绵延至今的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墓地的情况来看,公元前4000年前,先民拥有的物品基本相同,社会相对平等。公元前4000年后,这相对的平等被打破,中国史前文明的进程自此开启。公元前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北辛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淮河流域的贾湖文化、双墩文化等区域文化中发现了刻画符号。在不同区域文化的浸润下,它们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贾湖文化、彭头山文化、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体现了先民的自然崇拜和朴素的宗教观念。仰韶等文化的刻画符号是先民为了提高生产协作效率而创制的,符号的创制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也许是个别陶工为了标记工作进程所作的标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符号种类渐多,部分符号之间还呈现出一些规律。后来,这些规律性的符号,不仅限于陶工标记制陶进程,还可能用来标记其它劳动进程,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此外,双墩等文化中的一些符号还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情况,比如渔猎、采集等。公元前4000―前3300年,约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大溪文化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这一时期聚落开始分化,从一般聚落中分化出中心聚落,出现了供少数人享用的高档物品。刻画符号的数量增加,种类也更丰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较快。长江流域大溪文化的刻画符号种类明显增多,符号系统性增强。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中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彩陶符号,有学者指出它们是在彩陶大规模制造的情况下,不同劳动分工造成的结果。此外,马家窑文化傅家门遗址还发现了卜骨,上面刻划有符号,是先民的反映。公元前3300―公元前2500年,约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分层结构,城址数量增多,社会分化明显,文明化程度更高。就发展程度而言,中原地区转入由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表面沉寂。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下游海岱文化区和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加快,发展稳健。本时期的刻画符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符号形态复杂,一个较为复杂的符号可能由两个或三个符号复合而成。符号载体规格变高,多出现在玉器、斧钺、大口尊等少数人享有的器物上。这些符号多用于祭祀仪式,用于人神交流。符号的创制者是巫师,他们垄断了与神灵交流的特权,为金字塔尖的上层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刻画符号连续出现,能够记录较复杂的事物,透露着具有记录语言功能的文字的出现。
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远古社会进入龙山时代。这一时期,规模较大的城址和特大型聚落多见,如山西的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禹县瓦店等处。等级分化更加显著。就区域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诸文化、辽河流域文明衰落,中原地区出现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文字的关系至为密切。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件残黑陶杯,底部刻划1个符号,形似“共”字。这一符号出现在中原地区,且与商周文字形体一致,格外引人关注。此外,该遗址中还发现了青铜残片和规模较大的城址(可能是“禹都阳城”)。青铜、大规模的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者的发现说明龙山时期王城岗遗址已有灿烂的文明。有学者认为,黑陶杯上的这一符号,已是文字。虽然只发现一个,却弥足珍贵,它带来了汉字形成的信号。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残陶扁壶,正面、背面各有一个符号,冯时先生释读为“文邑”,认为就是“夏邑”⑩。这两个符号用毛笔书写,且能连读,已用来记录语言。值得注意的是,两符号均为朱书,其载体还沿陶片遍涂朱一周。联系到大汶口文化大口尊上符号涂朱及小双桥遗址的朱书文字,我们认为陶寺遗址的这一现象与祭祀有关。
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它们由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祭祀在三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的传承和统一性来看,中原龙山文化中至少也应有祭祀的因素。这一推论与陶寺遗址中的朱书祭祀现象恰是吻合的。龙山时代,与良渚文化所走的“神权之路”不同,中原地区走的是“王权之路”,这也是它不断发展续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似乎与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祭祀现象相矛盾,其实不然。我们认为,陶寺遗址中的祭祀现象是吸收其它文化的结果,可能来自良渚文化,也可能来自红山等祭祀发达的文化。赵辉先生指出:“由于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的社会上层形成一种务实和开放的意识形态,在对待来自周围社会的非传统影响时,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或机会主义的策略。”B11陶寺文化的祭祀现象或可为赵先生之说添一佳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字的形成具有广阔的背景,正是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传承华夏文明,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汉字。它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它把华夏儿女紧密连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的文明和辉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在各区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形成的。我们要重视中原文化在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其它区域文化的贡献。尽管汉字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我们却不能否认其它区域文明在汉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仅以良渚文化为例稍作分析。良渚遗物中发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于同一器物上的现象,如良渚遗址中发现的黑陶杯(器口缘刻划8个符号)、澄湖遗址古井群中发现的鱼篓形罐(腹部刻划4个符号)、南湖遗址中发现的黑陶罐(肩至上腹部连续刻8个符号)、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石钺(一面连续刻划7个符号)等。黑陶杯上的符号告诉我们良渚先民创造的符号与商周文字非同一体系;黑陶罐上的符号告诉我们当时虽已出现文字,却较为原始。良渚文明虽然衰败了,它创制的文字也未能延续下来,但它积累了宝贵的创制经验,这些文字既是良渚文明的产物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的还有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丁公遗址出土的刻符陶片告诉我们,东夷文明也曾有创制文字的实验,虽未能传承,却有独特贡献。
注释
①英国学者丹尼尔在美国的一次关于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研讨会上提出,文明有三个要素:(1)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2)有文字;(3)有大型的礼仪性建筑。日本学者贝V茂树先生认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夏鼐先生在日本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文明的标志“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秘鲁似为例外,仅有结绳记事),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参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5―36、94页。
②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3期。
④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⑤刘钊:《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4―225页。
⑥牛清波:《中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⑦⑧李万福:《突变论――关于汉字起源方式的探索》,《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考察――以“岁”字句为例》,《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
⑨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1页。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肩负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教师,应该赋予识字教学怎样的扎实灵动,方能使其“根”基牢固呢?
一、汉字不“刻板”――传递文化的情愫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对汉字美的感受,更迟钝于考究其历史文化渊源。作为母语教学的教师,扪心自问,对汉字,对母语学科的语文,我们是否应怀有热爱的深情,是否应拥有对汉字独特文化魅力的追寻精神呢?
新教材重视汉字作为文化的濡染功能,多处穿插介绍了汉字的起源、演变等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蕴含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线条美、艺术美,产生对汉字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师也应注意挖掘汉字的文化涵义,以点带面,将汉字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有意识地渗透在教学中,促成语文教师自觉的语文意识和文化自觉。
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字“孩”时,这样引导:
师:“孩子”的“孩”这个字古时候是这样的。通过观察,你能看出汉字的演变了吗?那么,你知道左边的“子”是什么意思?
生:小孩子。
师:右边呢?
生:右边是个老人,似乎还戴着帽子呢!
师:他年龄大了,走路的时候还弯着腰,很吃力。那么,孩子在做什么呢?
生:孩子在搀扶着老人。
师:从最早的“孩”的形状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孩子要关心、帮助老人。
师:说得真好!尊重、孝敬长辈,是每个孩子应该做的,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这个字告诉我们的。明白了这些,现在,你记住这个字了吗?
在这个字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孩”的演变,更重要的是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美德,无声地渗透其中,耐人寻味。这样的识字教学得到了“增值”,教学活动也因此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二、汉字不“乏味”――追求美丽的情趣
曾看到过这样的案例:
识字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午”字。有个孩子说:“‘午’是牛砍头。”作为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说也不错,但教师却对同学们说:“将牛的头砍去多残忍呀!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于是,学生这样说:“小牛口渴了,将头伸进水桶里喝水,看不见头了。”“牛肚子饿了,头伸进槽里吃草,看不见头了。”
感动于这位教师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对学生心灵的呵护。识字教学仅仅教学生识字吗?教师如果仅仅追求教学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就其会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我们的识字教学在漠视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就失去了“根”――学生心灵的丰富、精神的成长这个应当是识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根基。否则,我们的学生纵然是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写字的技巧,又有多大意义?因此,识字教学应该充满情趣,彰显人文情怀,在识字的同时给学生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学生识字的过程是另一种生活――一种有主题的文化生活,即通过游戏、体验,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养育富有诗意的、灵敏的心灵。识字教学强调情趣,强调动力,要用美好的情趣唤起学生识字的欲望,让他们投入地、愉悦地参与到汉字、汉字文化的学习中来。
三、汉字不“空洞”――根植真实的生活
教材中生字的编排,很难兼顾到学生认知水平差异的问题。为了不做无用功,必须摸清底细,如学生已经认识了哪些字,这些字你是怎样认识的,在什么地方认识的。对于汉字的学习来说,生活是一本教科书,社会更是识字的大课堂。
汉字和汉语的学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识字教学应注意开发生活的学习资源,在生活和学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实现自主识字。既然“生活处处皆语文”,那么,上学路上的路牌、店名;校园的标语、信息;商店里的物品广告及商标、包装盒;外出游玩时遇到的名胜介绍;电视节目的字幕、报纸杂志的文字……都是识字的资源。
关键词:汉字 传播 使用 文字政策 东亚
一、引言
汉字虽然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但它已渗透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其他领域中。汉字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为核心,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边缘国家,形成了所谓的东亚文化圈,又在这些国家的文字系统中以多样而复杂的语言形式发展下去。如今,越南已经完全废除汉字,有了自己的官方语言。相比之下,韩日两国仍受汉字的影响并以不同的方式保留着汉字。两国虽然一直提倡“减少汉字”的语言政策,却始终未能完全废除汉字的使用。
二、汉字在韩日两国的传播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语素音节表意性的书写符号,对东亚地区文字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韩国和日本等地区还处于无文字时期时,汉字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作为东亚地区的通用文字使用,并起着标记各民族语言的作用。权强(2004)在自己的研究论著中阐述古代东亚世界的定义时,就特别强调了汉字的作用。他称“古代东亚世界是指以中国的汉字作为媒介,接受儒教、佛教和律令等几个要素的东亚地区,其中包括韩国和日本。”[1]汉字传播时,东亚各地区的书面语和口头语还处于互相分离的状态,只有皇族、贵族以及官僚等少数阶层才能获得接触和学习汉字的机会。由于崇拜先进、发达的中国文化,汉字很快就成了文化传播的媒介,之后又成了东亚各地区的通用文字。
汉字的传播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优越性和文字的可普及性,还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关系。围绕中国王朝的权威以及以古代中国册封关系为中心的东亚世界,中国往往是东亚各地区的核心国家。关于东亚地区汉字传播的相关研究中,除了汉字作为文字起着记录语言的功能和它的文化传播功能以外,还要注意到历史、政治以及外交等诸多因素对汉字传播的影响。汉字的传播与其说是为了实现它的语言记录功能,不如说是为了实现它的文化传播以及政治外交功能。
(一)汉字在韩国的传播
根据朝鲜半岛的平壤和箕子陵的遗迹,中国战国时期的北方燕国和齐国都与朝鲜半岛①有来往。而到了秦朝和汉朝,中原地区的平民百姓为了逃避战乱和强制劳役移民到朝鲜半岛,更进一步促进了汉字的传播。另外,《廣開王陵碑文》中出现的“朕”字以及“帝王建號”“蒙天恩”“四方託境”“隣國誓親和”等字也都反映了朝鲜半岛接受汉字的事实。新罗时期的《迎日冷水裏碑》(公元503年)和百济时期的付札木简等也反映了汉字在当时朝鲜半岛用于国家运营以及支配社会的事实。在韩国的一些国语研究里,乐浪时代的文字被视为朝鲜半岛最初的文字,并认为乐浪文字依次继承到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乐浪文字中大多数为瓦当文字。
汉字的传播不仅丰富了朝鲜半岛的本土文化,而且还掀起了国民精读和了解汉文书籍的热潮,也增加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到了汉朝末年,朝鲜人已经开始用汉字文言进行教育。372年,汉字再次通过佛经传入朝鲜半岛,汉字文言正式成为朝鲜半岛的通用文字。公元7世纪左右,新罗统一三国后,汉字又取得了公用文字(即官方文字)的地位。
黄贞姬把汉字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第一个阶段是殷商时期到公元4世纪,这个时期是从古代朝鲜形成到三国鼎立的时期。中国的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立汉四郡这一历史事实,是朝鲜人能广泛接触中国汉字最直接的先决条件。[3]当时,汉字是作为发达文化的象征而传播到朝鲜半岛的。第二个阶段是公元372年到13世纪末,这个时期佛教传播到高句丽,新罗的统一和高句丽王朝的政权交替促使大量汉字随佛教和儒教传入朝鲜半岛,同时高句丽产生了科举制度。第三个阶段为13世纪开始到李氏王朝时期结束,这个时期朱子学繁荣昌盛,也产生了“训民正音”。
(二)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迄今为止,涉及汉字传播到日本的问题,最早在日本历史资料《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被正式提及过。根据《古事记》记载,公元712年,太安万侣按照元明天皇的指示编辑了古代神话、歌谣等。而《日本书记》是日本奈良时代元正天皇指使舍人亲王和太安万侣等人编辑的史书,里面所记载的传说和记录等都是用汉字表述的。诸多研究指出,朝鲜人阿直岐在应神天皇15年为宣传佛教,带着汉文佛教经典来到日本。第二年,通过他的推荐,中国人王仁也来到日本,并成为了太子的老师。《论语》和《千字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传播到日本的。
以山田孝雄为代表的日本国语研究家们认为,日本人是通过与中国人的相互接触或阅读汉文而接触到汉字的。但最初以什么样的途径传到日本、普及到日本社会,还是个尚未解决的课题。西岛定生等人却认为汉字先是为了维持政府之间的来往,也就是政治外交需要而传播到日本,随后应用于标记本土语言,之后大量地流入到日本社会内部的。也有些学者主张当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汉字也是通过朝鲜半岛传播到日本的。
1958年,日本考古学界在日本九州南部的种子岛发现了一些陪葬物品上刻着汉字,当时人们推测汉字至少是在汉朝后期就已经传播到了日本。1996年2月,在熊本县玉名市柳町的古迹中再次发现了包括“田”字在内的五个汉字刻在贝壳上。[4]同年,三重县安浓町大城的遗迹中也发现了写着“奉”字的食器。由此可见,汉字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初的弥生时代初期。还有,在日本的长崎、佐贺、福冈、熊本、宫崎、广岛、京都以及大阪等地区出土的文物中也发现了刻着“貨泉”或“貨布”等字的中国古代货币。直到2世纪,汉字才通过移居百济的中国移民王仁和百济人阿直岐传入日本。王仁到了日本以后,献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5]3~4世纪,汉字广泛普及到日本的统治阶级、贵族阶层和上流阶层当中。到了5、6世纪,儒教和佛教的相关文物大量传入日本,因此佛教用语和有关古代官制、官职以及日常生活的汉字词也开始大量地传播到日本。在7、8世纪的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唐朝的汉音传播到日本。从此汉字在日本成为了公用文字,“汉字正体意识”和汉音汉文占据了语言领域的最高地位。武斌认为,遣唐使时期的金潘唐化热潮促使日本开始大量使用汉字。[6]
三、韩日两国的汉字接受形式
东亚地区的汉字接受形式大致分为汉字的借用与仿造。借用是指通过借音、借义以及音义兼借等方式,用汉字标记本土语言的方法。主要有音义兼借、音读以及训读现象等。仿造是指根据汉字的形态以及制造方法创造出的汉字式文字,主要有孳乳仿造和变异仿造等。孳乳仿造是根据原有汉字的形态或者偏旁部首创造出新汉字的方法,来补充旧汉字的新旧混用方式。变异仿造是指通过重新创造出新汉字的方法,来区分新旧汉字的方式。
梁重海指出,汉字的接受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改变汉字的形态,按部就班地使用原有汉字;第二个阶段是创造出新的汉字;第三个阶段是改变汉字的形态或减少汉字的结构,创造出崭新的音节文字;第四个阶段是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文字系统。[7]
(一)韩国的汉字接受形式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主要起着两种作用:一种是阅读中国的汉文或用汉文记录著述的作用,另一种是标记本土语言的作用,即汉字不仅用于阅读或记录汉文,而且用于标记本土词汇或文章。
金敏洙认为朝鲜半岛最大限度地利用汉字的优点,通过借音和借训的统合,完成了独创性的借用标记。他评价朝鲜半岛的汉字接受问题时曾指出,朝鲜半岛的借字标记经过誓记体、吏读文、乡札文、口诀文等发展过程,到乡札文的阶段,达到了顶峰。借字标记与上层的汉文不同,以中间层的吏读方式继续传承下去。吏读在汉文训读和正式文书的使用中,主导了人们的母语意识。[8]
朝鲜半岛借用汉字主要有两种使用形式:一种是按中国式使用汉字,另一种是按朝鲜式使用汉字(也称吏读),朝鲜半岛的汉字主要用于标记固有名词和句子,而标记句子又分“誓记体、吏札、乡札、口诀”等四种方法。记体是对汉文的朝鲜式语序化,吏札是对汉文的朝鲜式语法形态化(包括语序和助词),乡札是汉字的完全朝鲜化的使用(包括语序﹑助词及词汇),也是民族化最彻底的形式,口诀是汉文中加朝鲜语助词的形式。
朝鲜半岛的汉字音来源于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即元朝到唐朝的语音(即中国开封语音)[9],在借音标记上采取借鉴汉字的“直音法”(或读若法)和借鉴汉字的“反切法”和“反复相摩而成音”等形式。朝鲜半岛的汉字又称“仿汉字”。“仿汉字”包括本土创造的固有汉字(即正体字和口诀简体)和借用中国汉字的新音字和新义字。正体字利用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成新字,而口诀简体可以说是汉字的附属字。[10]
1443年,为了解决汉字标记的不便现象,李氏王朝创造出了新的文字系统,命名为“训民正音”。它是运用中国音韵学最核心的知识和中世纪朝鲜语的音素系统而创造出来的音素文字,制造原理以象形为基础。正如郑麒麟先生在《训民正音》的序文中解释的“象形而字倣古箕”一样,“训民正音”在子音部分模仿了造音位置和造音方法,母音部分模仿了“天”“地”“人”等字并创造了它的基本文字。关于“训民正音”的起源,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如“古箕起源说、八思巴文字起源说、梵字起源说、发音器官起源说、太极思想起源说、薛聪起源说”[11]等。
(二)日本的汉字接受形式
汉字在日本主要以表音文字的形式使用。据统计,日本奈良时代的古代文献《古事记》,使用的汉字总数为1,507个字;《万叶集》使用的汉字总数为2,501个字。《古事记》和《万叶集》使用汉字,采取了仅借汉字发音书写日语的形式。另外,汉字传入日本的最初500年间,产生了《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诸多以汉语文言为文字的中日共同教科书。
日语中的汉字主要有两种: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从中国传入的“原汁原语”汉语,例如“道路”“土地”等,它是相对于日本的和语而言的;另一种是根据汉字的造语法加工创造出来的派生汉语,例如“政治”“经济”等。这类汉字在日本人的长期使用中发生同化,产生了一些变容。日本汉字的读法有音读和训读两种,它的汉字音主要来自于中国的吴音、汉音、唐音等。[12]
日本人在借用汉字标记本土语言的过程中,认为光用汉字不能充分地表意,于是创造了汉字式的“万叶假名”。可以说“万叶假名”的创造背景与朝鲜半岛的“训民正音”很相近。它是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记录日本的语言,最初是为了记录《万叶集》而被使用。“万叶假名”是古代日本最初的文字形式,从此日本从无文字时代过渡到了有文字时代,人们口中流传的传说与歌谣也开始用“万叶假名”记录。“万叶假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音节文字,减少了很多语言表达方面的不便。“万叶假名”是汉字现代假名的过渡阶段,在日本文字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之后,日本人对“万叶假名”实行了字母标准化,改进为今天的“现代假名”。“现代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大概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出现,是“万叶假名”不断演化和规范化的产物。古人为了便于书写和理解汉文,不断地对“万叶假名”进行简化,从楷书简化成草书,又由草书简化成现代假名。这样形成的“假名”,形体结构比汉字简单明了,有利于阅读和理解,表现方法也极具多样性,因此很快就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假名”多用于和歌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中。
谈到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字体系的影响,可以说汉字促进了假名的创立和国字(和制汉字)的形成。国字又称和制汉字,包括假名和汉字在内的日本所有文字﹑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及在日本制造的汉字体文字等。正式的日语为假名和汉字的混合体。日语有三种文字标记方式即汉字、假名、罗马字。
四、汉字在韩日两国的应用以及相关文字政策
(一)汉字在韩国的应用以及相关文字政策
日本殖民地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废除学校的“朝鲜语教育”,朝鲜人被剥夺了接受国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这种政治、历史背景之下,朝鲜人一直渴望自己的国语能得到自由的使用权和应得的尊重。获得解放之后,这种意识渐渐与“国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结合在一起。当时朝鲜半岛正处于开化期,受美国的影响颇大,所以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专用朝鲜语的人物。之后在接受日本文化和西洋文化的同时,以民族解放为开端,“朝鲜语专用论”又成为了“自主独立的象征物”。文嬉真(2007)评价“朝鲜语专用”政策的实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时指出,“朝鲜语专用政策导致了汉字丧失的时代,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朝鲜人的汉字识别率。不仅如此,还成为了军事政府获得正当性和利用国字来焕发国民团结与爱国心的重要手段。”[13]后来,朝鲜战争又把朝鲜半岛分为南北地区,北部称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简称朝鲜),南部称为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韩国的汉字使用期可以分为汉·韩并用期、汉·韩混用期、汉字复活期、教育用汉字·韩文的并用期。汉·韩并用期为1948年~1964年,汉·韩混用期为1964年~1972年,汉字复活期为1972年~1975年,教育用汉字·韩文的并用期为1975年~现在。[14]
关于韩国汉字的相关政策,按照时代顺序排列,大致如下[15]:
1443年,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创立“训民正音”。
1898年1月,李朝政府规定,政府公文改用韩文获韩汉文混合书写。
1948年,韩国制宪国会通过了“韩文文字专用法”。
1949年,有些国会议员在国会上提出“汉字使用建议案”。
1957年,文教部制定颁布“临时限制汉字”1300个。
1961年,军事和政权交替,进一步推进了“韩文专用政策”。
1964年,规定在中小学进行汉字教育。
1965年,国内外公文严格遵循“韩文专用”政策。
1967年,制定了“汉字略案方案”,拟定到1972年完全废除汉字。
1968年,制定“韩文专用五年计划”。
1969年,文教部规定从1970年起,在学校废除汉字教育。
1972年,文教部再次颁布“教育法改正令”,规定在初﹑高中恢复汉字教育。
1949年1月,朝鲜政府规定废除汉字。
1999年2月9日,韩国文化观光部颁布“汉字并用推进案”。
(二)汉字在日本的应用以及相关文字政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积极借鉴西方社会,并学习西方的法律、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随着西欧派文化在日本占主流地位,有些语言学家提出日本也应该像西欧一样,使用简单的表音文字,甚至有人主张废除日语,把英语作为国语。其中代表人物有幕府政府②的大臣前岛密(1835年~1919年),他曾经极力主张废除汉字,是日本国字国文运动的先驱者,也是近代邮票制度的创始者。前岛密在日本被称为邮政之父。1847年,他为了求医,离开日本江户,并学习了荷兰学和英语,曾向德川将军提出过汉字废除论。他强烈主张为了实现教育的普及化,要废除汉字,把“平假名”作为日本的国语。另外,还有两位坚持废除汉字、采用英语的人物,那就是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和原早稻田大学校长高田早苗。森有礼是日本的一位武士,也是有名的外交官和政治家,他也是一桥大学的创始人。1885年被任命为第一次伊藤内阁的第一批文部大臣,对日后日本教育政策带来很大的影响。1872年,他写信给耶鲁大学的德怀特·威廉教授,主张要把英语当成日本的国语,遭到德怀特·威廉教授的反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明治政府终于决定把表音文字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方针。
日本围绕语言使用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掀起了日本汉字改革运动。这项运动主要分假名文字论阶段、罗马字论阶段、汉字限制论阶段、汉字尊重论阶段。面对如此多的争议,日本政府在限制汉字使用的同时,也承认汉字在本国文字系统中的地位和存在,对于汉字问题采取了相对宽容的应对态度,学校的汉字教育也一直维持着一贯的做法。
日本的汉字使用期分为“当用汉字使用期和常用汉字使用期”。前者为1946年到1981年,后者为1981年到目前为止。[16]
关于日本的汉字相关政策,按照时代顺序排列,大致如下[17]:
1866年12月,前岛密向日本末代将军德川信喜提交“汉字废除之议”。
1873年,福泽谕吉提出《新出汉字802字》。
1887年,失野文雄再次提出新出汉字3000字。
1902年,明治政府新设一门政府机关,名叫“国语调查委员会”;委员会的基本方针第一条明确规定“文字使用表音文字,主要调查对象为假名和罗马字”。
1915年,杉本京太提出日文打字机文字版2005字。
1923年,政府采取行政措施,文部省临时国语调查会公布了“常用汉字1962字”。
1931年,再次公布“常用汉字1858字”。
1942年,再次公布“标准汉字2592字”;标准汉字由常用汉字1012字,准常用汉字1346字,特别汉字71字构成。
1945年11月12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了“废除汉字”的口号。
1946年11月16日,选定“当用汉字1850字”,内阁命令发表于日本全国各地,作为社会语言生活的规范。
1949年,颁布“当用汉字字体表”。
1981年10月1日,颁布“常用汉字1945字”,作为新的标准。
五、结语
汉字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全世界共同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为实现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做出更大的贡献。全力推进和发展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需要规范化的汉字应用和正确的汉字相关政策,同时还要具备能有效应用汉字编码的环境。为了阐明怎样有效应用现代汉字,并促进国际化交流的研究课题,我们不仅要探讨汉字编码以及汉字字体的统一等一系列新出现的汉字问题,而且还要在充分掌握东亚各国汉字应用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相互吸取经验教训,探索符合时展和各国国情的正确方向。
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东亚各地区的汉字应用和发展、发掘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固然很重要,但考虑到未来将要实现的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同时为了维持它的顺利发展,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东亚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文化等因素给汉字带来的深远影响,并确立出符合新时代的崭新课题和解决方案。汉字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它可以客观地记录人类历史与文化,同时也肩负着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汉字的应用,必须符合新文化、新语言的应用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汉字的存在价值和地位才会更加巩固和完善。
(本论文为中国2010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而完成的。)
内容注释:
①朝鲜半岛:中国、越南、朝鲜等地区称之为朝鲜半岛,韩国将
其称之为韩半岛。朝鲜半岛位于东亚,一千年以上维持单一国家的形式,直到1948年才分割为两个国家。南部为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简称朝鲜)。本文主要探讨韩国的汉字传播使用情况,不涉及朝鲜地区。
②指日本的封建武士通过莫府来实行政治统治的政府,也称之为
“武家政治”。
注 释:
[1]権強.古代日本·朝鲜における文字世界の形成[D].东京大学博
士论文,2004,第1页。
[2]黄贞姬.古代韩国借字标记法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
第4期,第21页。
[3]???.漢字??? ??? 漢字?? ??? ?? ????
[J].新羅學硏究(Journal of Institute for Silla Studies),1999,(3),第21页。
[4]権強.古代日本·朝鮮における文字世界の形成[D].東京大学博
士論文,2004,第6~9页。
[5]林龙飞.东亚汉字文化圈及其形成论析[J].东南亚纵横,2006,
第8期,第59~60页。
[6]武斌.中華文化得海外傳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第81~82页。
[7]???.韓日 ?民族? 漢字·漢文? 受容? 發展? ?? 比
較硏究[Ⅱ][J].CHEJU UNIVERSITY JOURNAL,1987,(1),第14~15页。
[8]???.國語學史? 基本理解[M].???(集文堂),1987.
[9]???.韓日 ?民族? 漢字·漢文? 受容? 發展? ?? 比較
硏究[Ⅱ][J].CHEJU UNIVERSITY JOURNAL,1987,Vol.25 No.1,第16页。
[10]李得春,金基石.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J].东疆学刊,1997,
第3期,第43页。
[11]???.訓民正音創制背景[J].人文科學?集,1986,Vol.5,
第1页。
[12]???.韓日 ?民族? 漢字·漢文? 受容? 發展? ?? 比較
硏究[Ⅱ][J].CHEJU UNIVERSITY JOURNAL,1987,Vol.25 No.1,第18页。
[13]文嬉真.韓国における文字政策:漢字教育の変遷について[J].
愛知學院大学語研紀要,2007, 32(1),第19页。
[14]崔锦实.日朝汉字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4,第10-11页。
[15]张光军.韩国的汉字[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第5
期,18页。
[16]崔锦实.日朝汉字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4,第8~9页。
[17]李艶.漢字と漢字の認知心理学について[M].聖泉論叢16,2009,
69~70页。
参考文献:
[1]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汪大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峰.汉字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9.
[5]凌加杰.汉字现代化之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6]高银珠.韩国汉字使用情况的考察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3.
[7]崔锦实.日朝汉字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人文学院,2004.
[8]田博.汉字在韩国的传承与变异[D].外国语学院,2007.
[9]赵秀英.近代日本的汉字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0]郭大为.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与本土化[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1]刘伟.汉字和汉语的关系[D].南开大学,2009.
[12]刘岚.浅谈汉字在日本的演变及现状[D].吉林大学,2010.
[13]宋之贤.论汉、韩、日语言循环影响与规律[D].北京大学,2003.
[14]李得春,金基石.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J].东疆学刊,1997,
(3).
[15]张光军.韩国的汉字[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
[16]周有光.中国和汉字文化圈[J].群言,2000,(1).
[17]周有光.朝鲜文化的历史演变[J].群言,2000,(2).
[18]周有光.日本文化的历史演变[J].群言,2000,(3).
[19]许征.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0,(2).
[20]周有光.汉字文化向邻国的传播[J].教师博览,2000,(5).
[21]史继忠.论汉字文化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
[22]李虎.论汉字在东亚文化圈形成中的作用及影响[J].东疆学
刊,2002,(4) .
[23]冯天瑜.汉字文化圈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3,(2).
[24]胡礼忠,汪伟民.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J].国际观
察,2004,(2).
[25]许孝梅.“汉字文化圈”浅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
(4).
[26]黄贞姬.古代韩国借字标记法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
(4) .
[27]林龙飞.东亚汉字文化圈及其形成论析[J].东南亚纵横少年
代,(8).
[28]杨知国.试论日本古代文化的吸收和融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梁海燕.“万叶假名”的创造及其意义[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7,(2).
[30]李得春,古代韩国汉字特殊用法综述[J].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7,(2).
[31]戴永芳.浅谈汉字的文化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9,(1).
[32]???,???,??.??? ??[M].?????,1997.
[33]???.???? ???? ????????[M].????
?,2005.
[34]???.??? ?? ??? ?? ?????[C].?????
????? ??????,2000.
[35]???.????????[J].??????,1986,Vol.5.
[36]???.?????? ??·??? ??? ??? ?? ??
??Ⅱ[J].CHEJU UNIVERSITY JOURNAL,1987,(25).
[37]???.漢字??? ??? 漢字?? ??? ?? ????
[J].新羅學硏究(Journal of Institute for Silla Studies),1999,(3).
[38]子安宣邦.漢字論[M].株式会社岩波書店,2003.
[39]村田雄二郎,ラマール·C.漢字圏の近代 - ことばと国家[M].東
京大学,2005.
[40]野村雅昭.漢字の未来[M].株式会社三元社,2008.
[41]宮地裕,甲斐睦郎.『日本語学 特集テーマ別ファイル普及
版[M].株式会社明治書院,2008.
[42]李艶.漢字と漢字の認知心理学について[J].聖泉論叢16,
2009.
[43]文嬉眞.韓国における文字政策:漢字教育の変遷について
[J].愛知學院大学語研紀要,2007,(1).
[44]李艶.漢字と漢字の認知心理学について[J].聖泉論叢,2009,
(16).
[45]方光鋭.明治期における国語国字問題と日本人の漢学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