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概率统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概率统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概率统计论文

第1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师范性。这是培养中学合格数学师资的基本要求,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为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了中学数学中概率统计内容的教学,例如古典概型、事件的独立性等。突出了中学数学中概率统计的随机性思想方法的教学。二是为适应教育科研的需要,渗透了教育统计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试卷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教育科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在教学内容突出了先进性。先进性是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而目前高师概率统计的教学内容对新知识体现不够,缺乏先进性和时代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统计方法在解决经济中问题的有关内容。第三,突出了本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应用性是由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这门学科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因此,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加大了应用性方面内容的教学,例如用假设检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2.改进了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师概率统计的课堂教学仍在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教学的目的往往只针对最后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强调对解题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改进了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首先在概率统计课堂教学中突出了的数学思想的教学。概率统计中的数学思想的教学主要有随机思想、统计调查思想、统计描述思想、统计推断思想等。在概率统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意了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而且分析它们与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异同,突出概率统计思想方法的特点。其次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采用了类比方法进行教学。类比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具有推理的猜测性、联系的广泛性、探索性等特点。概率统计中有许多内容可以作类比教学,例如,多维随机变量的教学可与一维随机变量的进行类比,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教学与离散型随机变量进行类比。

3.加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得概率统计这门学科学生学起来更便利,使得课堂更加多样和丰富多彩,现在在我们这个学科的课堂上,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学习的有力工具。对于概率统计的教学,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外,还让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统计软件,如MatLab、SAS等上机操作实验,体验概率统计的思想,如概率中的蒲丰投针问题、冯-诺依曼用数学程序在计算机上模拟等给我们上机操作提供了有趣的题材。我们在概率统计课堂教学中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例如,在回归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收集本校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数据,指导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建立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实验中,通过动手能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中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论,同时利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型的小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改革了考核方法

课程的考核方法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基本上类似,期末考试成绩占80%(或70%),平时成绩占20%(或30%)。现行的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我们进行了改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就是将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方式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应用性的综合型案例,采用数学建模的形式,让学生完全自主的运用所学方法去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平时考核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平时的作业训练、学习小结及撰写课题小论文等。课题小论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小课题,通过学生对这些课题的分析、讨论、总结及撰写论文的过程,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多样的考核形式,既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达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5.总结

第2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概率统计数学教学文化性

数学的文化性特征应该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概率论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分支。而随机现象的两个重要特征即不确定性和规律性,却经常使得学生在直觉与科学之间无所适从,给学习与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正是因为如此,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概率统计的教学,既能促进教学,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1.概率统计理论的发展史略

纵观历史,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家,医学教授Cardan在其热衷的赌博游戏中开始思考获得7点和在一副牌中获得“A”的概率开始,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概率论,便在对游戏的思考中展开了它的宏伟画卷。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随机现象十分普遍,它表面上杂乱无章,但在多次实验后却隐藏着规律性。续Cardan之后大约100年,另一位赌徒Mere继续研究了上述赌博问题,但是由于他数学知识的局限性,不得不求助当时数学奇才Pascal,而Pascal在与Fermat的通讯讨论中逐步明确了概率值的确定方法等理论问题,从而将游戏问题上升到了数学问题。而十七、十八世纪之后,由于商业保险、产品检验,以及军事、选举、审判调查和天气预报等大量随机问题的涌现,概率论逐步从最初为给赌徒提供咨询,转变成为急需解决的数学理论问题。自1713年Bernouli到1917年Kolmogorov,以及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凯特勒更是将概率统计理论不断系统化、公理化,从而确立了概率统计成为数学的一个逻辑严谨的分支。

在教学中,特别是讲授概率统计概念的教学中,还原它的文化性,将历史再现出来,既能够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概率统计的源头,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概率统计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科学本质,并了解人类在认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存在性。

2.概率统计教学文化性的外部表现

2.1丰富有趣的生活问题,为概率统计教学的文化性增加了多元性元素。

概率统计的生活背景可谓丰富多彩,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情景基础。

在概率定义理解教学中,赌博游戏的下注问题、赎金分配问题、比赛优先权问题、无法投递信件比例问题、商场结账快慢问题等。

古典概型教学中,抛硬币问题、生日问题、天气预报问题、男女出生比例问题等。

几何概型教学中,有转盘中奖问题、蒲风投针实验问题、会面问题等。

随机变量及分布教学中,有中奖问题、银行卡密码问题、感冒指数问题等。

正态分布教学中,智力分布问题、线段测量误差问题、一天的气温平均值问题等。

这些问题来自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许多问题都是历史经典问题,因此问题本身的数学思维性加上历史背景性,其文化的气息更加浓厚,甚至童年故事“狼来了”问题,成语故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问题,评分术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问题,等等,都渗透着概率统计的思想,这无不体现着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文化思想。

2.2大量动手操作性的实验学习活动,是概率统计教学文化性的又一体现。

在抛硬币实验中,学生在抛掷中收集数据,通过操作方式学习数学的结论。

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收集同学的体质健康情况,年龄,身高数据进行数据学习。

在变量的相关关系教学中,收集同学使用计算机时间,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等,学习变量的相关性。

在随机抽样教学中,设计调查问卷等。

可以看到,以上这些实验性学习方式,是其他数学学习中较少出现的,然而正是这些带有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丰富着学生的思维,增加着他们的心理感受,认识到所学的东西有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学习热情高涨,从情感上丰富着他们对数学的感受。超级秘书网

3.概率统计教学文化性的内部表现

3.1科学思维的深刻提升。

概率统计的核心是认识隐藏在随机现象背后的统计规律性,强调随机现象的个别观察的偶然性与大量观察中的统计规律性之间的联系。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通过这种必然性去认识和把握随机现象,而不确定与确定,可能与不可能的集中体现,更是辩证思想的体现,是人类思维成熟的体现。因此概率统计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过去习惯的确定性思维的一次挑战,是一次思维文化的碰创。例如抛一次硬币的结果是无法确定的,学生可以理解,但是大量抛掷的结果却是一个概率确定值,这里具有辩证统一的思想,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样的事实,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这又使得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及归纳的逻辑思维形式。在学生使用概率模型解决问题的同时,归纳思维、合情推理等思想方法与随机思想方法的交融,都是数学化意识的体现,它深入到内部,不断完善他们的思维,使其日趋成熟,这正是数学的学科特征。

3.2人文精神的不断升华。

概率统计的产生就像它的理论那样带着大量的偶然因素,但是因为有众多优秀数学家的钻研,其产生与发展又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并不断系统化、条理化。如今,概率统计已经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大量来源于生活的概率统计问题,必将教会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数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数学必修3[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数学选修系列(2-3)[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文化[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82-212).

[4]施业琼.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J].教育研究,2009.7.

第3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能力;教学模式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在经济管理、金融投资、保险精算、企业管理、投入产出分析、经济预测等众多经济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然而,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思维方式与以往数学课程不同、概念难以理解、习题比较难做、方法不宜掌握且涉及数学基础知识广等特点,许多学生难以掌握其内容与方法,面对实际问题时更是无所适从,尤其是财经类专业学生,高等数学的底子相对薄弱,且不同生源的学生数理基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概率统计成为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如何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基础,培养其能力,并与其后续课程及专业应用结合,便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作为我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与实际结合,激发学生对概率统计课程的兴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内容到方法与以往的数学课程都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其基本概念的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插入一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史的内容或背景资料。如概率论的直观背景是充满机遇性的赌博,其最初用到的数学工具也仅是排列组合,它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而非常典型(等可能性、有限性)的随机模型,即古典概型;在介绍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时可插入贝努里的《推测术》以及拉普拉斯将概率论应用于天文学的研究,既拓广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缓解了学生对于一个全新的概念与理论的恐惧,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适当地作一些小试验,以使概念形象化,如在引入条件概率前,首先计算著名的“生日问题”,从中可以看到:每四十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0.882,然后在各班学生中当场调查学生的生日,查找与前述结论不吻合的原因,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有了前面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就比较主动地去接受这个概念了。

在概率统计中,众多的概率模型让学生望而生威,学生常常记不住公式,更不会应用。而概率统计又是数学中与现实世界联系最紧密、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不少概念和模型都是实际问题的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开展,将概念和模型再回归到实际背景。例如:二项分布的直观背景为n重贝努里试验,由此直观再利用概率与频率的关系,我们易知二项分布的最可能值及数学期望等,这样易于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其看到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概念和模型,引导学生领悟事物内部联系的直觉思维。同时在介绍各种分布模型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向学生展示本课程在工农业、经济管理、医药、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突出概率统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如将二项分布与新药的有效率、射击命中、机器故障等问题结合起来讲;将正态分布与学生考试成绩、产品寿命、测量误差等问题结合起来讲;将指数分布与元件寿命、放射性粒子等问题结合起来讲,使学生能在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兴趣,理解各数学模型,并初步了解利用概率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

2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们结合概率与数理统计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收集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并根据各章节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利用多媒设备及真实材料再现实际经济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清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看问题,从数量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使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介绍分布函数的概念时,我们首先给出一组成年女子的身高数据,要学生找出规律,学生很快就由前面所学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知识得到分组资料,然后引导他们计算累积频率,描出图形,并及时抽象出分布函数的概念。紧接着仍以此为例,进一步分析:身高本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可是当我们把它们分组后,统计每组的频数和频率时却是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研究方法,如果在每一组中取一个代表值后,它其实就是离散型的,所以在研究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时,我们可以用离散化的方法,反过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以连续型分布为极限,服装的型号、鞋子的尺码等问题就成为我们理解“离散”和“连续”两个对立概念关系的范例,其中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内涵,而分布函数正是这种哲学统一的数学表现形式。尽管在这里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当学生理解了这些概念及其关系之后,随后的许多概念和内容都可以很轻松地掌握,而且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层次上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再学习的能力。

3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讨论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的平等讨论中进行的,它打破了老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互相讨论与问答,甚至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讲述。如,在讲授区间估计方法时,就单双边估计问题我们安排了一次讨论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意见,提出质疑,进行自由辩论。通过问答与辩驳,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及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教学模式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经常性的交流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保险是最早运用概率论的学科之一,也是我们日常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在介绍二项分布时,例如一家保险公司有1000人参保,每人、每年12元保险费,一年内一人死亡的概率为0.006。死亡时,其家属可向保险公司领得1000元,问:①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为多大?②保险公司一年利润不少于40000元、60000元、80000元的概率各为多少?保险这一类型题目的引入,通过讨论课使学生对概率在经济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上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从事数学教学的情景在信息社会里应有所改变,计算机对数学教育的渗透与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它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而要想获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就必须进行大量重复试验,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传统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计算机图形显示、动画模拟、数值计算及文字说明等,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数形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以提高学习效率,并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另外,利用多媒体对随机试验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演示和模拟,如:全概率公式应用演示、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数学期望的统计意义、二维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直观演示实验等,再现抽象理论的研究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财经类专业的概率与数理统计教学,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应深入改革外,在考试环节上也需要进行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数学基础课程概率与数理统计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甚远。在过去的概率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我们对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互动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掌握程度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实践表明,运用教改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原本抽象、枯燥难懂的数学理论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概率统计的教学模式上,我们尽管做了一些探讨,但这仍是一个需要继续付出努力的研究课题,也希望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善林,张浙.统计发展史[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119-151.

[2]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肖柏荣.数学教学艺术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第4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在互联时代下的今天,学习越来越社会化,新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引入使得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自主学习”作为主体性教育的基础,已逐渐深入各学科教育领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形成,渗透了许多自主学习的因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众多专业的基础类必修课程之一,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这门课程,是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储备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因此,从当前的教育实际出发,分析和研究影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的因素,构建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策略尤其重要.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是建立在学生自己“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基础之上的.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主学习思想的提出,自主学习的实验以及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多研究,出现了11项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并把相关的教学实验结果以理论形式总结了出来.此外我国的心理学者在借鉴国外自主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自主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至此,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进入了系统化阶段.

二、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的现状

尽管目前国内的自主学习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生,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较少;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单一;研究内容多侧重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体系既来源于自然世界,又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积累有关.但是,在学生的长期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数学知识结构自身的复杂性与延伸性,往往使得学生对自主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急待提高.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目前学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水平整体一般

以课程代码为04183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为例,该门课程考核的知识点共34个,又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对于前期微积分课程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自主学习该门课程中的大数定理与数理统计内容也较困难,总体自主学习水平一般.

(二)女同学自主学习水平的宽度和深度均高于男同学

女同学在自主学习的目标、方法与学习管理上都比男同学较好,女同学认真仔细的性格特征能使她们更快地适应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也能较好地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三)随着多媒体工具的介入,自主学水平急待提升

到了大学阶段,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学生们更趋向于选择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幕课与微课的出现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都有待提高.

三、改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策略

综上可知,影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已有的数学必备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已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技能、具体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等等.

由此,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主学习提出一些建议:

(一)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学生主体,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实施多种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景等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指导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数学是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科学,在其中使用了大量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因此数学自主学习更需要讲方法和策略.分层次学习法,专题学习法,小组探讨研究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能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提倡学生采用多种类移动在线学习方式,全面辅助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今天,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作为更容易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并接受它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可合理采用微课、慕课等学习方式,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建立适当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进行

评价模式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科学的评价与及时的反馈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自主学习的推动剂.在实施中,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个体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重视个体差异,注重鼓励性评价.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自主学习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5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细节管理;新生儿;筛查工作;采血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促使我国居民对医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对医学技术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居民的需求[1]。新生儿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给家庭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希望,新生儿筛查工作是一项对新生儿疾病进行筛查的重点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检查新生儿的血液,对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性、遗传性的疾病进行筛查,早期进行诊断,一旦发现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对新生儿带来的伤害以及给家庭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这样的情况下加药增强对新生儿筛查工作的管理,让新生儿筛查可以更加的有效。所以,本文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和分娩的104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筛查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和分娩的104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9例,女521例,其中低体重新生儿有49例,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28kg,对所有患儿的采血时间均为新生儿出生后的48h~7d,均进行6次喂养以上。将10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0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体重以及采血时间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在进行筛查的过程中进行常规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新生儿的筛查进行细节管理,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

1.2.1建立合理的筛查流程,将每一个步骤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在进行细节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要对程序和流程进行严格的设置。在建立新生儿筛查流程的过程中,要使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做到每一个内容都有专门的人进行负责。如,在进行新生儿筛查之前,要有专门的人员通知家长,告诉家长筛查是控制新生儿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其的认识。

1.2.2对筛查的新生儿进行人文关怀,缩短采血的时间:新生儿是体质比较差的一个群体,在对其进行采血的过程中[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三棱针采血会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加重新生儿的疼痛感,所以要对新生儿进行人文关怀,采用对患儿皮肤伤害较小的锥形针进行采血,将患儿放在温度适宜的辐射台上,使肢体血液循环丰富,进而保证采血的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

1.2.3保证新生儿筛查过程中的血液质量 采血的质量对于新生儿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保证新生儿筛查过程中的血液质量。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滤纸,采血的部位主要是新生儿足跟内、外侧缘,避免因采集造成新生儿骨骼炎症。在对血液进行保存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血液的质量,血液运送的过程中要认真检查血斑以及填写的内容是否合理,避免外界物质对血液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保证血液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也要对采血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避免工作人员技术不到位对血液质量造成的影响。

1.3评定标准

1.3.1对两组新生儿的筛查率以及采血所需要的平均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以供分析。

1.3.2对两组新生儿采血是否一次成功的评定标准为:若使用三棱针或者锥形针刺入新生儿距足跟1~2cm外侧缘靠内的0.5~0.8cm处,将第一滴血丢弃,之后让新生儿的血液自然流出,用滤片纸渗透正反两面,一次将三个血斑全部采足则认定为一次采血成功,否则认定为未采血成功。

1.3.3对两组新生儿血片质量的评定标准为:若在滤片之上血滴的直径可以达到大于或者等于0.8cm,且三个血斑相互独立则认定为一级血片;若在滤片之上血滴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6cm,而小于或者等于0.8cm则认定为二级血片。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O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 进行相关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共520例新生儿,其中参加新生儿筛查的有515例,未参加新生儿筛查的有5例,新生儿筛查率为99.4%,对照组共520例新生儿,其中加新生儿筛查的有495例,未参加新生儿筛查的有25例,新生儿筛查率为95.2%,观察组新生儿参加筛查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察组参加新生儿筛查的515例患儿中,采血时间最长的为4.12s,采血时间最短的为3.64s,观察组新生儿采血的平均时间为3.92s;对照组参加新生儿筛查的495例患儿中采血时间最短的为5.34s,采血时间最长的为9.12s,采血的平均时间为6.34s,观察组新生儿采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参加新生儿筛查的有515例新生儿,其中有482例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对照组参加新生 儿筛查的有495例新生儿,其中有394例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观察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观察组参加新生儿筛查的有515例新生儿,其中有476例新生儿为一级血片;对照组参加新生儿筛查的有495例新生儿,其中有401例新生儿为一级血片,观察组新生儿一级血片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运用新生儿筛查可以检查出来在新生儿时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疾病种类,但是以上疾病随无临床症状,但新生儿患有这种类型的疾病会使新生儿体内的生化激素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新生儿的身体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害[3]。在进行新生儿筛查的过程中,采集血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中,对提高筛查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5]。

在传统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血液的采集由于血斑太小、溶血以及污染等情况,会进行反复的采血,而且如果血液保存的太久就会导致样本出现不合格的现象,进而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6,7]。新生儿筛查的血液样本主要是通过各个网点的采集和保存来进行的,然后通过统一的邮寄等方式送到检[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测中心[8]。在这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意外因素,对血本造成影响,所以要通过细节管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筛查流程,使筛查更加的有效和具体,在筛查的过程中也要对新生儿进行人文关怀,提高筛查的效率,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通过细节管理使新生儿筛查工作进行的更加彻底[9]。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参加筛查的概率、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的概率、新生儿血片一级概率以及采血的平均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儿筛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细节管理可以提高新生筛查的概率,缩短采血的时间,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的概率以及一级血片的概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第6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古典概率 中学教学 探讨

遵义学院数学系同学在各个县中学实习期间,对所在实习学校进行了教学调查。重点是调查概率统计这门课在中学的教学情况。通过调查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概率统计这门课,中学课本上讲得较浅,导致学生易学易懂而不易解题。均一致要求作适当的知识拓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某同学说:“近几年高考中,谈得比较多的是概率的得分率偏低,特别是古典概率方面的考题”,针对这个问题,他在实习期间,调查了遵义县某中学的高三年级800多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对概率统计的应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看出:比例显然不符合正态分布。该同学说:究其原因,依据同学们的反映,课本上的知识讲得较浅,知识面狭窄,从而导致他们易学易懂而不易解,均要求将”等可能事件”这部分内容作适当的拓展。

在高考试题中,关于概率统计的试题也逐渐增加,而且难度超过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标准。又一同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2005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第21题:某会议室有5盏灯照明,每盏灯各使用灯泡一只,且型号相同。假定每盏灯能否正常照明只与灯泡的寿命有关,该型号的灯泡的寿命为1年以上的概率为P1,寿命为2年以上的概率为P2。从使用之日起每满一年进行一次灯泡更换工作,只更换已坏的灯泡,平时不换。 (I)在第一次灯泡更换工作中,求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概率和更换 2只灯泡的概率;(II)在第二次灯泡更换工作中,对其中的某一盏灯来说,求该盏灯需要更换灯泡的概率;(III)当P1=0.8,P2=0.3时,求在第二次灯泡更换工作中,至少需要更换4只灯泡的概率.(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在这道考题中,在求(Ⅱ)的解答时,其过程涉及到要求在第一次未更换灯泡,而在第二次需要更换灯泡的概率。如果设A=“该型号灯泡寿命在一年以上”,B=“该型号灯泡寿命在2年以上”,由题意得:P(A)=P1,P(B)=P2,则P()=1-P2,则P(第1次未更换灯泡而在第二次需要更换灯泡)= P(A )。在求P(A )中,就涉及到独立与非独立的问题。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关于这一道题的这一步解,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主办的《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6月10日出版的《2005年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中,认为A与是独立的,有P(A )=P(A)P()=P1(1-P2),而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2006年出版的《中学数学研究》第一期34页上的文章认为A与非独立,认为B是A的子集,有P(A )=P1-P2。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两种解答谁是谁非。大部分高中生在这种试题的面前,是束手无策的。而在高中的课本里,关于事件的独立性,仅仅是通过具体的情景中,介绍两个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本的要求仅仅是“了解”。所以许多学生在了解了高考试题的难度以后,迫切要求老师在讲授概率统计时,作适当的加深拓展。

又一同学在论文“伯努利概型在初等教学应用的拓展”中,阐述了她在遵义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十一个班,总计七百零九名学生学习概率统计这部分内容的大致情况。她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概率统计易学易懂,但不易掌握,“尤其是n重独立重复试验中有k次发生的概率最不易掌握”,该同学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人教版、第二册B下)关于伯努利概型的内容与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内容进行了比较。认为“高等数学的表述及证明为高中教材计算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高等数学中伯努利概型对于高中的n重独立试验发生k次的概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另一同学利用实习期间,对遵义县一些中学作了调查,在毕业论文“对高中数学等可能性事件的探讨”中说:“在调查时,我发现高中生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总是容易犯一些分析问题不足的错误”。“我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在最开始学习概率时,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没有能够深刻地认识理解。”

高中数学的定义:

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 P(A)=m/n。大学里,把“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归为有限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其定义为:设古典概型的所有基本事件为:,事件A含有其中的m个基本事件,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P(A)=m/n。其中n是基本事件的总数,m是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他根据高中学生的反映,评价说:“其实,大学里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比中学里的定义还要简单” 该同学进一步地说:“集合是高中生进入高中后最先学习的数学知识”,如果把集合的知识重新定义“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会更清楚。下面是他重新下的定义:“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那么这n个基本事件就组成一个集合I(I为全集);且集合I中所有元素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个元素(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含有m个元素(结果),即A为全集I的一个子集,那么事件A的概率就为:P(A)=m/n”。

以上就这些同学的调查,写的毕业论文。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这次利用实习,进行了专项调查,获得了丰收的硕果。笔者同意他们的看法,初等教育的概率统计部分内容,应该作适当的拓展,要把大学的内容与中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湖北招生考试[J].《2005年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05-06-10.

第7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一、数理统计的基本问题

在概率论中,对于许多问题,常常是在已知或假设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它的种种性质。但在实际问题中,人们事先并不知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或其他特征,而需要对它们进行估计或推断,这就产生了数理统计问题。由于研究对象的数目一般很大,有时甚至是无限的,数理统计中常用的方法是:从研究对象的全体元素中,随机地抽取一小部分(有限个)进行观察或试验,然后以观察得到的资料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估计或推断,这种方法称为统计推断。另外,数理统计还要研究如何科学地抽取研究对象、安排试验,才能最经济、最有效、最准确地取得统计推断所必需的数据资料和其他信息,这是数理统计的两个重要分支——抽样方法和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理解概率的定义、性质、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会用古典概型、加法公式、条件概率公式、贝努利概型计算概率;理解几种重要随机变量、密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数学期望、方差的性质与计算;了解常见统计量、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概念及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求解;会求正态分布下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二、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说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一门方法论学科。概率论侧重于研究随机现象发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数理统计则侧重如何推断客体对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广泛性和随机性是该课程研究对象的显著特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市场经济中不确定性成分日渐增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在经济数量分析、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逐渐成为学习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之一。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正确地分析和把握随机现象的发生及变动规律,推断客体对象数量特征及发展趋势,在随机性和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和规律性。该系统涵盖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主要内容,设计了大量供学习者参与的随机试验,对重要概念、定理、法则进行直观演示,用大量事例介绍统计思想和方法。该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巧妙的程序设计,采用文字、图形、动画、语音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对随机现象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拟试验,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对抽象概念和定理作形象、动态的描绘,从显示的直观现象中揭示深刻的理论本质。丰富的内容及图文并茂的演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了解到概率统计多方面的应用。交互式的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它使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大量试验成为现实,使抽象枯燥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寓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教师讲起来省力省时,使学生听起来易懂,看起来可信。目前大部分服务于网络教学的应用系统都是条块分割的,各部门自行开发自己的系统,比如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与教学资源共享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这也是任何高等院校开展网络教学发展阶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首先大学数理统计教学的应用是有阶段性的,在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初级阶段,围绕一项项教学或管理的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产生“信息孤岛”是在所难免的,但可怕的是如果大学数理统计教学建设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而不向前发展,就会导致旧的“信息孤岛”还未消除,而新的“信息孤岛”却不断出现,积重难返,从而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增加工作量,系统维护成为沉重的负担。

三、大学数理统计教学的新模式与新方法

1.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手段。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出发,改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列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宗旨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即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按照“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收集整理资料——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行统计推断——得到合理统计结论”这一过程组织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它符合“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创新、优化素质”的人才培养规律。应用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了教师和学生在冗长的已知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运算推导上所花的时间,使他们能集中主要精力掌握每一种元分析方法的统计思想、基本原理和统计结论,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2.实施教学、科研、专业实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并贯穿教学全过程,使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召开课程论文报告会,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考试说明如下:课程论文《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课程的特点,统计学专业必修课《多元统计分析》考试形式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大学数理统计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等多个要素及其相关关系构成的一个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包含对教学设施,教学工具等硬件的评价外,还包括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的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一般采用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和实时测评两种方式来进行,具体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测评的方式来进行。测评方法一般采用学生测评、同行测评与专家测评相结合。为了表述上的方便,以下如无特别注明,所说教学质量评价仅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所说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仅指通过学生和同行、日常教学督导测评来取得教师评价结果的软件系统。作为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都把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工作放在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具有特色的且在不断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例如,在讲解概率定义及其性质时,可以从下面的方式进行研究,对于一般的随机现象,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时,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事件都做大量的试验来获得概率的统计定义下的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概率。所以需采用严谨的合理化结构,给出如下度量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概率的定义。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国外,数学实验早已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很多高校也已经把数学实验作为数学专业的必修课。进行数学实验,使理论教学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上机时完成一定量的数学实验,选用Excel软件作为实验平台。上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验课题,如随机实验的模拟——模拟抛硬币实验、正态分布模拟、蒙特卡洛实验模拟等。每次实验时,教师给出所要实验课题的背景,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及实验的主要内容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兴趣。

4.建立优质专业学科资源,培养大学有竞争性的人才。随着大学的扩招,我国大学的学科覆盖范围愈来愈大,综合性愈来愈强,同一地区的大学,办学方向是不相同的。但近年来的大学扩招,却使得各校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各校之间相同学科与相近学科愈来愈多。所以,建立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满足大学扩招而导致的信息需求迅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数理统计教学完全可以利用示范的优势占领制高点。

5.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以网络课程为最基本的建设/教学/管理单位,而教学资源则是网络课程建设的最基本素材,包括图形图像、视音频、多媒体教案、网络课件、试题库等等。网络课程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申报精品课程的核心,以网络课程为基础,实现网络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平台无缝集成,使得大学数理统计精品课程可以实际应用于校园网教学;同时,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同样可以在精品课程平台实现课程的申报和审批。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系统最基本的建设/教学/管理的单位。基于网络,老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创建和编辑网络课程,实现网上备课。同时老师可以管理自己的各种教学素材、资源,为从事大学数理统计教学活动准备各种教学内容。老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新网络课程的内容,以体现自己的教学策略,将网络课程的控制权真正还给老师,有效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让老师的网络课程得以方便地共享,以及实现知识的积累。网络课程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可以建设两种类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和引导学习型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以学生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提供多种智能策略,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引导学习型网络课程以老师引导为主,辅助学生完成大学数理统计课程学习。

第8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的学科,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是全国高等院校数学类的基础课程。由于该学科的思想方法与学生以往学习过的其他数学课程有较大不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其内涵,所以很难展开思维,不能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一点,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因才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一点思考,以期对本学科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的问题与现实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但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与以往学生接触的数学课程有很大不同,学生在学习时感觉难以理解书中的概念、定理和解题方法技巧,往往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门学科,是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前提。课程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能引人入胜,首先要求教师对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功能和影响有着深刻的了解,然后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学生领会其基本主线、概念、原理,以及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经典故事和有趣实例来阐释这门学科有关知识,也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归根结底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把抽象的理论用简显的方式表述,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用书本中的理论来解释。

2.开设实验课,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教学中只有习题课,没有数学实验课,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数学实验课,把理论教学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变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量介绍MATLAB、MATHEMATIC、LINGO、SPSS、SAS等数学软件和统计软件,并结合概率统计介绍软件中与课程各章节有关的语句,介绍软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使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加深对基本概念、公式和基本运算的理解,同时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软件技术实现概率统计问题的求解过程。

3.引入案例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情境中去,通过分析与相互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收集经济生活中的实例,把收集到的实例适当地穿插于理论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必须有产生问题的实际背景,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同时利用案例设置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讲出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讲授随机现象时,用元件寿命、某时段内经过某路口的车辆数等例来说明它们所共有的特点;讲授正态分布时,说明正态分布在考试、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然后结合概率密度曲线图形讲解正态分布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总结现实生活中什么现象可以用正态分布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多媒体的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直观的反映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不必浪费时间用于抄写例题等工作,有更多的精力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增加课堂信息量。

4.改革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采用期末一次性闭卷形式的考试,教师按照固定的内容和格式出题。在这种考试形式下,学生往往把考试本身当作追求的目标,放弃了自身发展愿望,为了应付考试把精力过多地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而不重视对这门课程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这种考试方式不利于培养人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把对学生的考查分为平时考查、学期论文和期末考试三部分。首先,平时考查包括作业,思考题的完成情况,侧重考查学生在平时学习的学习状态,督促学生要勤于思考,对各个知识点要有清晰准确的理解。其次,期末论文侧重考查学生是否对这门学科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能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是期末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教师应把这三方面内容赋予适当权重,最终评定学生的学科成绩。

总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1现状分析

1.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进入高校学习,生源差异较大,同时由于高中教育还存在地区差异,从而使得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因而一味沿用以前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就显得不合时宜.而且,现在高校中的某些专业在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不同的,如江苏省,数学中的排列、组合、二项展开等知识是文科生不需要掌握的,但这些在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时却是必须的.在进入高校后,对不同专业及文理兼收专业的学生,在教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时,不加区分地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讲授相同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很不妥.

1.2教材内容安排有缺陷关于这一点,浙江大学的林正炎教授早就提出了[2].从目前全国高校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都是概率论占大部分,约60%~70%,剩下为数理统计部分.这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程不相符合.很多学生学了该课程以后,仍不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原因就在于现行教材重理论轻实际.另外,从现有教材的习题来看,过于偏差理论,缺乏实际环境.编者为了题目的简洁,而将原有环境进行了抽象化、理论化,使学生失去了对概率统计问题及思想背景的了解,从而影响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课时安排不合理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公共课,很多专业在编制培养方案时为增加专业课的学时数而有意压缩该课程的学时数,以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教材重概率轻统计,也影响了教师对概率与统计教学时数的安排,概率部分占去了太多的时间,统计部分匆匆而过,影响了统计方法、思维在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及专业中的应用.

1.4教学手段落后在教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时,很多教师还是习惯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背景中,这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授课效率.

1.5考核方式单一很多学校采用平时加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只是两者所占比例有所区别而已.这样的考核方式,也导致了教学中以概率为主,偏重理论,课程的应用性体现不明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从显现.

2改革措施

2.1分层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专业、高中阶段文理科选修的区别,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制定不同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整合教学内容,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2编制合适教材合适的教材应以“数理统计”为主线,概率论的知识可在其中需要的部分适当加入,并且难度要适中,不宜太深,否则又变成现有教材调换各章内容而已.编写教材时,在重视内容的同时,也要同样重视习题编制,避免抽象化、理论化,在习题中提供实际环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合理安排课时合理安排课时既是指课时数的安排,同时也是指在规定的课时数内的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应从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出发,重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特点,各专业在编制培养方案时给足学时数.建议至少安排64课时.其次,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要合理安排概率与统计的教学时数,在内容安排上,纠正现行教材重概率轻统计的问题.概率部分不能占用太多,要多介绍一些统计思想,处理实际问题的统计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应用.但这种中间有一个矛盾:从以往考研数学大纲来看,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要求还是以概率论为主的,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该课程是为了以后在专业中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注意概率与统计两部分内容课时的合理安排.对于因为将来准备考研而对这门课程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以以其他形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如选修课、考研辅导班等等,这样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2.4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可将幻灯、投影、电脑等适当引进课堂,如借助电脑演示随机数的生成、二维正态分布参数改变后图形的变化、二项分布的泊松近似等等[3].这样的改变不光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一些实际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理统计”中所要处理的问题及方法已经形成了很多统计软件,如SPSS、SAS等等.这些软件可以很好地处理“数理统计”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问题.任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但要有概率论知识的素养,熟悉数理统计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若干统计处理软件.

2.5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兴趣成为求知的向导,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如以史料引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造史,可结合教学内容,选讲部分相关史料,介绍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概率统计学家泊松、高斯、贝叶斯等对概率论的贡献及其研究方法、概率论的产生背景、某些概念的形成、发展等等[4],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吸收数学家在创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创造思想和方法.再如,以新知诱趣,在教学中适当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不同学派在解决问题中的不同观点,使学生看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不确定的一面,需要继续探求的一面,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介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应用,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在讲独立这部分内容时,提出是否有非独立的刻画,如何刻画,进而可以简单提出最近国际上正在研究的几种不独立的情况,再简要介绍随机微分方程、鞅的理论、随机场、点过程等新的概率统计分支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不断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激发其探索意识及求知欲.

2.6培养创新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渗透到了很多研究方向,尤其工科类和财经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给学生补充一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实际模型,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安排一些课堂讨论,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7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注重理论的同时,更要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例如,在总评成绩中加入实验成绩的比重;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课题,然后将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最后以提交报告的形式完成作业等等.这样既检测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为日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