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介绍家乡的景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介绍家乡的景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介绍家乡的景物

第1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括《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课文,文章文笔生动、语句清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本单元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方法的习作迁移学习。教学中,笔者围绕“景物描写”这一主题,将本单元课文进行整合对比教学,让学生完整地认识写景文章的不同写作方法,通过实践运用,最终落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目标。

单元导读,整体感知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一个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明确单元主题和学习要求,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一份基础。因此,笔者设立了“单元导读课”,课堂上通过播放九寨沟、济南泉水、荷兰等影像资料,抓住契机,形成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交流初读印象,引发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然后明确单元习作要求,让学生做好准备。

深入感悟,提炼写法

在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你最喜欢哪篇写景文章,把你感受最深的句段划下来,写写自己感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批注阅读,批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所产生的共鸣,甚至可以是自己对文章内容的重新举例等。再通过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体会景物特征,指导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从本单元课文内容看,欣赏完名城济南的七十二泉,又进入九寨沟的童话世界;领略过荷兰乡村的田园诗情,再沉浸在琦君故乡那桂花的醉人芳香中……突破传统文体划分方法,从阅读感受上来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因此笔者又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创设情境,让每一组的学生化身成四篇课文的作者,以课文为基本的依据自主组织语言,分别介绍自己心中最美的家乡风光,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合作与竞争的氛围、自主选择表达方式的愉悦、转换角度体验文本的新奇,为积累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让语言得到了充分内化,也更有利于学习如何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观。而对于《桂花雨》一文的处理,笔者撇开整体上叙事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对于家乡风物的描摹,对于童年快乐生活场景的描写,对于家乡人物风貌的描绘。通过学生的介绍和笔者的板书,四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每个人眼前,比如,从谋篇角度,《泉城》采用总分的方法,《九寨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田园诗情》则先概括介绍,然后以分镜头的形式具体展示。比如,从构段和遣词造句的角度,《泉城》介绍每一处泉,总是先介绍位置,再具体描绘它们各自的特点;而《九寨沟》则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采用并列式结构,选取典型景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它们各自的特点。

实践运用,完成习作

仿写引路,随文练笔 从中年级的阶段目标考虑,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有益的。“仿”不是机械模仿,不是仿照范文生搬硬套。“仿”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泉城》一课中有这样一组排比句式:“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底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济南的泉还有什么样子,会像什么?”同时出示句式:“有的__,好像__;有的__,听起来如__。”学生已有经验被激活,加上丰富的想象,生成了许多精彩的语句,如“这些泉有的银光闪闪,好像宝石闪耀;有的声音清脆,听起来如风铃摇摆……”

丰富素材,梳理提纲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课一开始,笔者先出示写作素材,播放青岛风景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回忆起自己游览美景时的快乐情景。随后让学生打开话匣,进行口头表达,说说自己都去过青岛的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紧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说一段话给同桌听,同桌评一评他介绍的景色美不美,说的通不通顺?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习作素材。说完评完之后,带领全班同学回顾本单元学到的不同写景方法,根据课件出示习作提纲“我想先写――,接着写――,我还想写――,最后写――”,先在心里想想,最后落笔用学到的写作方法介绍家乡青岛。

第2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关键词:生活情境;语文口语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64-01

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和动力。综观小学语文教材有关口语交际的话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安排,在紧扣专题内容的同时,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受专题内容等因素的限制,不同话题与学生的贴近程度并不处在同一水平上。同时,由于地域不同、城乡有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也就有了差异,一个话题贴近了一部分学生,却难免与另一部分学生有距离。

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策略,用活教材,努力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而交际情境生活化则是弥合距离的重要策略。

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使交际情境“具体”化,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

一、呈现生活情境

当有些话题的内容与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时,学生缺乏应有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这时,可以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或者再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类似教材内容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生活,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这样做不好”,教材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插图画的是几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一位戴红领巾的小姑娘前来制止;另一幅插图画的是妈妈洗菜时浪费了自来水。总体上,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这样的生活。一些农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草坪,他们所知道只是,草是庄稼的对头,或者是喂养家畜、烧火做饭的原料。这样的生活阅历,不可能有爱护草坪的经验和意识。以这样的插图为内容进行交际活动,这部分学生也就无从说起。教学时,我们不应拘泥于插图,最好能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同类的事例取代图中发生的事,如,某些同学经常折断学校的花草树木,或者校外有些小孩经常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或者街道公路两旁的树木经常遭受破坏;有些同学没有及时关上学校的水龙头,浪费了自来水。对那些在周边有草坪的环境中生活的学生,也可以用现实生活中有人不爱护草坪的事例来替代图中的内容。课前可以带学生实地看看,有条件也可以拍下录像、照片,课堂上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就此展开交际活动。

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或者现象替代教材的内容,一方面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教材专题内容的一致性,避免话题选择的随意性、训练安排的无序性,另一方面,使情境变得“具体”,交际任务更有“实际意义”,教材提供的话题就转变为源于学生自己真实生活的话题,与学生没有距离,从而使学生产生倾吐的欲望。

二、虚拟生活情境

话题与交际情境需要互相适应。有些话题单从内容上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能没有距离,但如果在课堂情境下交际,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需要,学生无从产生说的欲望,有话不想说,距离便由此产生。这时,我们可以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引发交际的需要,以消除距离。

第3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一、从孩子校园活动的环境入手

美的世界是多元的,而本土的美只是众多诸元中的一元,如果这种美的元素能长期固定地弥漫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那么通过久而久之的熏陶,就能让其从领略本土的美进一步深化成对各种形式美的欣赏兴趣,并在欣赏中收到陶冶心灵塑造情操的作用。

为此,我在教学中,对孩子时常活动的空间(主要是教室),注重加入表现本土文化的图画(彩画、素描、仿真的老照片)、古代文学家的诗句等,把这些与孩子们平时常常在节假日被父母亲带上街进入交际时能直接看见的景物对照,唤醒其心底的印象,凭借其身边较熟悉环境对幼儿的激励作用,以达到培养兴趣对美的认知。教室墙壁四周张贴能表现当地独特风貌和人事特征的标志景物画面,学生在老师的引领、开启下,能认识古朴高耸的华光楼,巍峨入云的白塔山,秀丽碧绿的嘉陵江,威武雄壮的猛张飞,错落有致的古街院……这些景物由于与学生很贴近,面对似曾相识的画面,一般都能诱发孩子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老师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中只要辅以浅显的讲述和描绘,孩子们就会对其生活的这个城市中的有代表性的景物在脑海中形成大概的轮廓,感知到家乡的美丽和神奇,为以后美育教学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孩子们欣赏环境的时候,随时要注意对孩子们身边景物概念上的规范,对景物的描绘不必堆砌太多华丽的词藻,切忌讲的面面俱到,能让孩子们理解效果即可。如讲家乡的河,只让孩子们知道叫“嘉陵江”它清澈碧绿,供我们饮用,不必要讲它的源头、归宿;讲“白塔”,不必讲它的历史故事、高度及建筑风格、特点,只要使孩子们知道其高耸入云,雄伟壮丽就行了;讲古街院千万不要涉及阴阳八卦、风水之类,学生能知道它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即可。

二、实地观感,动静结合

让孩子视、听、思的功能交汇融合,以帮助其发现更多的美,巩固并发展爱美、惜美的感情。

小小的教室和园区,远不能盛下本土几千年来积淀的美好事物,要巩固并发展孩子心中对本土美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不困于“蜗居”的局限,让孩子心中能通过接受、咀嚼从而绽放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当孩子接受了老师所讲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景物后,心中会对此景物产生模糊而朦胧的印象,这时,就需适时带上孩子置身于山水之间,有针对性地再次面对景物进行描绘、讲述。如在嘉陵江边的活动中,不仅让孩子亲眼看见了嘉陵江的碧水,还能让孩子了解它自西向东三面环城的流向,甚至可眺望其流入长江,直奔大海的归宿。登锦屏、白塔山,不仅有亲身感受它们的雄奇、瑰丽,还能俯瞰城市全貌,感受山、水、城、天融合的壮观。这种感受能在孩子的心中烙上深深的印痕,所收到的效果远非教室中的活动所能比拟。

如果说通过课堂上的被动接收,他们对本土美景的认识还是浅尝辄止的话,那么现在至少有一只脚已踏入了家乡美景的环境中,身力、听力所及的本土名胜,都能向家长娓娓道来,介绍个一、二、三了。不少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把家乡的山和水叫“嘉凌江”、“锦屏山”、“白塔山”了,不再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评价笼而统之的称为“好看”了,而代之以较为形象生动和贴切的其他形容词。

三、教师身体力行,为孩子展示美好形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他最敬重的是老师,老师不时向他展示善良、美丽的形象,他会立即进行效法和模仿。能歌善舞、剪纸作画等技能,既是老师的基本功,又是孩子欣赏敬佩老师的重要因素。所以针对幼童的心理,老师自身通过歌喉、肢体、弹奏、作画等手段,让孩子体味出婉转悠扬、轻歌曼舞、节律明快、生动形象的美感,无疑能收到异曲同工,事半功倍之效。

近年来,由于本地旅游产业声誉鹊起,挖掘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本土民风民俗和山川形胜的歌舞、曲艺等作品,这些作品被中央、省、市各文艺团体及演奏者表演后在街巷闾间广为传播。孩子们在此氛围中,也隐隐约约地或听到这些歌曲,看到这些舞蹈。因此,我充分利用孩子尊崇、信赖、接纳老师的心理,结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以自编自演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孩子声情并茂的吟唱,跳起本土L貌的舞蹈展示给孩子,让歌声和肢体作用于孩子。这种作用是在孩子实地观察后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基础上进行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叠,而是高于生活的艺术熏陶,从而可以引导孩子产生对家乡文化华美的艺术感悟。再加上常常带孩子观看各级文艺团体在本地的演出,更能激发孩子对美的艺术认识,发掘出内心深处的艺术潜能。现在我班的不少学生常常在回到家后吟唱起几句《阆苑仙葩》、《我在阆中等你》中的歌词。还能随着音韵扭动几下有节律的腰肢,如果观看的人能“啧啧”称赞几句,也就会更加得意、更投入、更起劲了。

第4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一、空间方位的顺序

一切景物都存在于空间,在空间里总要有它的位置,即空间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远处、近处等等。按照这样的空间方位观察、描写景物,能使文章层次清楚,读了给人印象深刻。如《天安门广场》(苏教版第七册)就是这样写道: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广场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描写时,设立一个固定的“立足点”作为观察点,按远近、上下、内外、前后、左右,或者东南西北的顺序来介绍,这种方法又叫“定点写景法”。

二、游览先后的顺序

当游览一处名胜或者风景时,因为景物是由多处景点组成,往往需要我们按照游览的路线进行描写,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人教版第八册)一文,作者首先“登上台阶”,看到了庄严的国徽、12根大理石;接着“进了大门”,参观了中央大厅;穿过大厅,又“走进大礼堂”,详细介绍大礼堂;从大礼堂出来,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最后“又参观了好几个会议厅”。

在写一处面积较大,组成部分比较多的景物时,总是随着游人位置的变换转换描写的景物,这也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即作者走一处看一处,看一处写一处。

在“移步换景”时,要学会准确地使用表达方位的词语,使每换一个景都显得自然而然,容易把读者引入具体情境之中。如《颐和园》(人教版第七册)一文,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处美景。而且每到一处,作者都作了过渡交代,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井然有序:“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三、时间变化的顺序

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姿态、光泽和颜色都不一样,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来写,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第五册)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顺序写的:“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不同的季节、时令,呈现出不同的景物特征。

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的顺序;早、午、晚、夜,是一天的先后顺序;过去、现在、将来,是历史长河的顺序;幼、成、老,是自然生长的规律……具体到某一景物,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写,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如:《初冬》(人教版第三册)按“雾来时、雾散后”的顺序写,《观潮》(人教版版第七册)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写,《山雨》(人教十一册)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四、形态分类的顺序

第5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应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1 “读、思、议、导”结合法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我特别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读、多看、多想。例如,在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同学们主动找来许多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大灰狼》、《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许多童话故事和故事集纷纷在同学们中传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2 “读、写”结合法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老师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使学生明确了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借此让学生用文中学到的方法,按一定顺序写一处家乡的景物。所写的有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柳树、家乡的果园等,他们不仅写出了景物特点,而且写作顺序也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这样持之以恒地教学,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久而久之,老师不布置他们也会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稳步上升。

第6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关键词]捕捉素材 积累语言 口头表达 交流提高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现在,有部分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找到更利于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途径,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浅谈几点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捕捉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如果让学生整天呆在教室里,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学生势必兴趣缺乏。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那么平时教师应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春季到了,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斑斓。三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如开展校内外好人好事活动,让他们对全校师生进行调查。大家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人人发出号召,用稚嫩的小手写出了一句句心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两段话,可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长此以往,定然会唤醒学生写真话,写想说的话的意识。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对学生写作有较大的帮助。

二、多种途径,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平时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为了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和乐于“积累”,本人还作了这样的安排──每周一的早晨让每个孩子上台去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大家听,同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平时还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先“说”后“写”,由口头表达能力到书面表达能力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即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本人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这就需要为孩子们创造演讲的机会。本人有时利用口语交际课,有时利用晨会的自习时间,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内容,写作目的,让学生轮流上台讲,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得不够具体、不够生动、不够形象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再将这些内容写下来。比如,本人在上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作文内容是介绍家乡景物,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本人有意识地让每个同学在小组或全班同学面前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向大家介绍,班长杨艳,她的家乡依山傍水,景色非常秀丽,她能抓住山高、林密、石奇、花多、草绿、水清等景物的特点来向大家介绍,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提问到她有哪些地方介绍得不够具体,应该怎样介绍时,同学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都说她介绍草地时介绍得不够具体,应该抓住草地草多、草长、草密、草绿、草软,像绿地毯等特点来介绍。杨艳同学也虚心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后来她写出来的文章很优美,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在作文教学中,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说写结合,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四、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学生的作文必须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本人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7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一、活动主题:发现美丽,展现魅力

二、活动对象:历史文化系大一、大二学生

三、主办单位:系学生会女生部

四、活动时间:11月中旬

五、活动地点:六号教学楼

六、活动形式

1、本次活动以自由组队的形式进行,每队2~4人。(最好跨专业组合)

2、参赛队伍从三个路线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设计出一条最优的旅游路线,通过ppt、flash等形式展示整条旅游路线,加上生动的解说或其它更有趣的表演形式对旅游路线进行介绍与说明,每支队伍的展示时间为10分钟,不得超时。

3、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参赛组合任选一人向在场的评委和观众说明设计此旅游路线的初衷,以及本旅游路线的特色和优点等,并对路线中所设计的景点有基本的介绍。

4、在决赛中,除了解说展示以外,还有答辩和才艺展示环节,参赛队伍中选择一人回答评委提出的各个问题,一人展示与其路线设计主题相关的才艺。

七、可选主题(任选一个)

1、红色革命我缅怀

寻访革命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址,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感受革命气息的熏陶。每个景点必须是与革命历史或者与革命任务有关系。若是革命遗址,则要阐明其代表的文化及意义;若是革命人物,则要阐明其生平事迹。

2、人民生活我关注

本次旅游路线设计不局限常规,能以人民生活为主体,深入乡村或社区范围的基层中,了解60载国家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综合设计出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旅游路线及旅游活动,叙说60载人民生活的改变。

3、家乡变化我知道

找出自己家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可以体现出家乡的发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路线及旅游活动,了解变化历程,描述其发展状况。可以是有代表性的地区,也可以是有代表性的景物、建筑之类。

八、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团体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以及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导游各一名。

九、活动预算:略

十、具体安排

以班为单位报名,各班在10月30日之前完成报名工作,于30日将报名名单交女生部负责人。

十一、其他:

做好活动宣传工作,将此策划书再完善。

某某大学历史文化系团委学生分会女生部

第8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

第9篇:介绍家乡的景物范文

【关键词】鸟的天堂 教学 领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94-01

领悟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教学意识和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领悟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探索,并从深刻的体会实践中形成语文基本素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时,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思维特征展开教学设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领悟写景,培养主动思维意识

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并做出生动解读:清澈的河水,轻盈的小船,自由自在地徜徉于乡村美景中,树叶绿得可爱,迎面突然出现一棵巨大的榕树,这棵大榕树几乎是卧在水面上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赏心悦目。到这里,文中没有出现鸟的影子,描写的大多是静景,这些景物描写目的何在呢?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学习思维开始启动。学生甲认为:这里的景物描写让人感觉舒适,其实是一种铺垫,为群鸟的出现做铺垫。这里虽然没有鸟,但每一句都没有离开主题。学生乙说:“鸟的天堂”先描绘“天堂”后写“鸟”,这样的安排非常巧妙。从学生的回答中可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学习思维已经顺利启动,对静景的认识提升到一定境界,这就是一种思想领悟。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认知起点,对文本设计展开全面权衡,并形成了自我认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频度,教师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活动,并给出具体阅读要求:阅读文本时,要想想文章主要讲什么;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课文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在介绍景物描写特点时,有的学生说:景物描写分为静景和动景两种形式,无论静景还是动景,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触动,也为写作主体形成重要辅助作用。

二、领悟情感,引发认知共鸣

在涉及作者情感表达问题时,教师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展开详细解读,很多学生找到这一句:“一只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作者单单挑出一只画眉来重点描写,其用意何在呢?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如果只写群鸟,难以给人带来清晰感知,从这只可爱的画眉鸟身上,我们感受到作者那浓浓的爱惜之情。作者描写鸟的天堂,不只是写自己的发现,更重要的是表达人类和鸟类要和谐共生的大主题,特别是我们人类,要主动保护好环境,这才是作者表达的主旨要义。”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让学生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鸟的天堂”。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跟进指导。在学生展示成果环节,很多学生的简笔画都带有鲜明的情感因素,力求将“鸟的天堂”描绘得更美。

三、领悟写法,提高习作仿写水平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单元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在具体施教时,教师设计小练笔训练,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转化。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记忆中的自然风景,注意体现静景和动景的有机融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纷纷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景色介绍做出客观评价。最后发动学生根据文本写法进行实践操作,学生进入了紧张的构思书写操作中。在展示习作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由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参与班级展示。有的小组送交习作如:“我的家乡背靠一座大山,每次回去我都要爷爷陪我爬山。崎岖的山路上,各式各样的野草和野花,好像都在向我招手,大概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偶尔有野兔出没,一闪就消失了,真是快如闪电。那嶙峋的山石高高屹立,像守卫大山的卫士,真的好威武。当我登上顶峰时,回顾山下,还真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听爷爷说,这座山可不简单,有着很多故事和传说,我每次都要爷爷讲几段给我听,可我都记不清了,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如仙境般的美景。”学生习作注重景色描写,有静景也有动景,二者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学生习作语言生动、形象,介入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景色描写增添浓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