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名人的事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王志坚
龙凤配与豌豆糯米饭
“龙配凤”为荆州传统名菜,传闻是蜀营厨师根据诸葛亮的意思所创制。
《三国演义》里说到“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是说诸葛亮识破周瑜的美人计,让刘皇叔赴东吴娶了公主孙尚香,使自命不凡的周郎“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了迎接主公刘备偕美貌年轻之妻孙尚香安然返回荆州,诸葛亮安排了一个隆重的庆贺宴会。他吩咐厨师,菜肴要有荆州地方特色,名又要寓含喜庆吉祥之意。厨师心领神会,挑选荆州鲜活黄鳝数尾、当地特产凤头鸡一只,即刻着手试制。待成品端上请军师鉴赏,但见盘中黄龙蜿蜒,昂首张口,足踏祥云,呈腾飞状,侧有金凤玉立,锦羽红冠,引颈展翅,呈欲翔状。此菜以鳝制龙,以鸡烹凤,实有巧夺天工之妙,既寓祝贺刘备与孙尚香的新婚之禧,又象征蜀汉大业的锦绣前程,正合诸葛亮心意,遂赐名“龙凤配”。宴席上刘备与夫人共品佳肴,心甜意美。
我国中原各地流传立夏吃豌豆糯米饭的习俗,据传与诸葛亮授意有关。诸葛亮临终时,特地召来孟获,当面嘱咐他说:“我虽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的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这天正是立夏时节。孟获是个直性爽快人,一经答应,就要做到。从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见蜀主刘禅。数年后,晋武帝司马炎灭了蜀国,把阿斗掳到洛阳,孟获不忘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仍然带着亲兵护卫前往洛阳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细,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来都要亲自用大秤称量阿斗体重,一再告诉晋武帝,如有丝毫差池,他是决不答应的。武帝见他如此认真,便想出一个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性的食物,每届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饭给他吃。此时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饭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两大碗,等孟获到来称人,阿斗的体重都比上年重了几斤。难怪阿斗“此间乐不思蜀”了。
这些名人都钟情鸡美食
文/孟祥坤
鸡是我国饮食中的重要食材,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以鸡为原料的名菜数不胜数,而很多名人也与这些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鲁迅与“叫花鸡”
“叫花鸡”是中国著名的特色美食。此菜鲜香可口,肉质松软易消化,又有丰富的脂肪,是人见人爱的名鸡菜肴。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杭州时,常到名店“知味观”那里用餐。有时为了调节生活,补养身子,总爱点一道“叫花鸡”菜。后来,郁达夫夫妇知道鲁迅先生这一食好后,每次请先生吃饭,席上必备一道“叫花鸡”,而且还特意放在先生所坐的席面上,看着先生津津有味地嚼着“叫花鸡”,夫妇俩欣慰地笑了。
朱自清与”清汤越鸡”
绍兴有家百年餐店“兰香馆”,以经营正宗的绍兴风味菜为特色,其中以“清汤越鸡”、“糟鸡”、“百鸟朝凤”等名鸡肴最受食客喜爱。特别是“清汤越鸡”菜,其营养成分多,味道鲜美,对人的肌体有较高的滋补作用。
著名学者朱自清每次到绍兴讲学或会友,必到“兰香馆”食“清汤越鸡”。有时他还邀鲁迅、郁达夫一同前往,边品“清汤越鸡”边饮酒赋诗,一时传为食苑佳话。
与“培养正气鸡”
让小偷放心的黎澍
黎澍是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读书研究时的专注是出了名的,就是炸雷也惊不醒他。有一天,他正在家中潜心做学问,一贼入室,见他正老僧入定一般沉醉学海,便大大咧咧、从从容容地拎走了一台录音机。他老人家倒好,还纹丝不动地兀自端坐案前,埋首书中。这个“笑话”很快传扬开来,闻者无不为之捧腹。
“小燕吴痴”黄裳
黄裳是现代著名藏书家,他年轻时便发痴,爱书如命,雅好收藏,每天必逛书肆,否则便从手心痒进内心再痒彻脚心。有一次,他在一个月内竟倾其所有,购得四五十种善本古籍,几至无米下锅,只能可怜兮兮地伴着“书饼”充饥捱日子。对这种爱书胜于爱命的痴劲,他非但没有一丝悔意,反而引为骄傲之举,沾沾自喜曰:“举债收书,真少年得意之事!”甚至还想钤一方印,曰:“小燕吴痴”,以志其行。黄裳先生正是凭借手中这些绝等宝贵的书籍,挖掘出旁人不能企及的材料,写出他人无法比肩的文章来。
忘了女儿的刘继卢
刘继卢是当代杰出的画家,他是个画虎高手,特爱画威风凛凛、腾跃勃动的“兽中之王”。有一天,他带着三岁的女儿刘葵去动物园写生。一作画,他的身心就痴痴地定格在画板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游客早已散去,他也画完了最后一张速写,这才感到腹中咕咕有声,正闹“空城计”呢。于是收起画具,打道回府。一进家门,其妻见他天马行空般独自归来,连忙问道:“怎么就你一人回来,孩子呢?”“孩子?”刘继卢始则一愣,继则一惊,方想起孩子是跟他一起上西郊公园的,顿时吓出一身冷汗,立即拔腿飞身而去,直奔开往动物园的电车。
让妻子哭笑不得的赵丹
赵丹是当代著名电影艺术家,一心扑在电影事业上。有次在外景地给妻子黄宗英写信,一边写信还一边走神到剧情中去。结果不仅自家的地址记不清了,就连自己老婆的名字也模糊了,误作“黄宗宗”。幸好邮递员十分负责,才让这封“死信”复活,交到其妻手上。对此,黄宗英哭笑不得,于是提笔回信,不无调侃地正色道:“赵丹夫君爱鉴:因君之来函上姓名地址均有错误辗转延误,方得此万金家书。今郑重察告:本人黄氏宗英,年三十一岁,家住XX路XX号X楼,与君于1948年结发为夫妻,为君生儿育女,名赵X、赵X、赵X、赵X,幸勿相忘。我想,你还不至于回家一推门时叫我一声大嫂吧?”
关键词:生育决策;理性;成本-效用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68-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4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名人、富人超生近几年呈逐渐增多的态势。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2007年的人口科学论坛上指出,社会上一些名人、富人超生、多生问题会对大众生育观念带来不利影响,动摇计划生育成果,影响社会公平。为了遏制这种违法现象,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新闻会上表示,拟出台相关政策,严惩富人、名人超生。广东、浙江、湖南、重庆等地已出台了一些相关处罚措施,如加收社会抚养费、公开曝光等,以维护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公平性。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率趋于降低,我们把这一经验结论称为“反J型曲线”。但为什么会出现富人、名人超生、多生的现象呢?会不会又存在一条“U型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生育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又趋于上升。本文拟利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理论、消费者需求理论等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述;第三部分利用成本-效用理论、消费者需求理论对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进行归纳总结。
二、文献述评
生育作为基本的人口过程之一,生育抉择、生育行为和生育率变动,一直受西方人口理论研究的重视,在现代西方人口理论研究中占据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刚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膨胀,人口增长极大地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控制人口增长一度成为许多人的共识(Paul Ehrlich,1968;D.L.Meadows,1972;Lester Brown,1999;et.)。在人口死亡率已经稳定在低水平的条件下,生育率变动成为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力量。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育率研究长期成为西方人口研究的核心。T・P・舒尔茨在其《人口经济学》(1981)里甚至声称,是否把生育率研究放在人口理论研究的中心地位,已经成为衡量是否是现代人口理论的主要标准。西方人口学者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生育行为及生育率变动,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在对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决定因素的分析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着重经济因素对生育抉择和生育率变动的影响,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经济发展、经济长波和生育率变动、生育率水平的关系(Easterlin, R・A.,1966;J L Simon,1977;et.)及家庭生育决策的经济分析(Harvey Leibenstein,1954;Becker,G. S.,1960;J・C・Caldwell,1976;Easterlin, R・A.,1985);第二种类型,着重非经济的社会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主要研究婚姻、家庭关系、文化教育水平、妇女地位、生活质量等非经济的社会因素对生育抉择和生育率变动的影响(W.E.Moore,1959;Ronald Freedman,1970,1975,1979;et.);第三种类型,着重人口学因素本身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强调婚姻、怀孕、分娩、避孕、生育间隔和生育次数等中介变量对生育行为和生育率变动的影响(Kingsley Davis&J.Blake,1956;J.Bongaarts,1975,1982);第四种类型,着重生物学因素或者生物-社会因素对生育行为和生育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生育行为与、性能力、性道德等的关系(B.Weller,1995;J.Casterline,1995)。尽管西方生育率决定因素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从经济分析转向非经济分析,甚至转向生物-社会因素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生育率决定的经济分析仍占有很大比重。
在过去30年内,我国生育率超常快速下降,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于更替水平,完成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关于是什么力量使得中国人口生育水平急剧变化问题的研究。从宏观层面来看,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方面(顾宝昌,1987;彭希哲和黄娟,1993;孙文生和靳光华,1994;Poston,2000;杨涛、Marjorie Mcelroy,2000;李建民,2004; 陈卫,2005;王金营,2006);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对西方家庭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和拓展,以家庭生育行为的理性选择为前提,分析了我国生育率变动的微观经济原因(田雪原,1989,1992;李小平,1994;李建新,1996;叶文振,1998;陈卫、史梅,2002;汤玉刚,2002;罗丽艳,2003;李建民,2004;)。通过上述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生育率的宏观决定分析,还是生育率的微观决定分析,都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行为趋于理性,生育率的下降将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为什么会出现名人、富人超生、多生的现象呢?是现有理论存在不足甚至错误,还是人们的生育行为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性决策的结果?
三、生育决策的成本-效用分析
(一)生育的成本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个方面。直接成本包括从怀孕起抚养到孩子生活自立时整个过程的全部支出(怀孕和生育的相关费用、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机会成本包括父母因抚养孩子而损失的收入、机会,以及所放弃的其他活动的效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表现在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抚养费用、教育费用等随之增多,直接成本明显上升;同时,在家庭人均收入增加的条件下,父母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时间价值增大,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因此而最大。
名人、富人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财产资源,另一类是时间资源。在财产资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已经很小,而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利润收入等为主,工资率的提高不会增加他们的市场劳动时间供给,较高的收入水平使得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他们会把有限的时间资源更多地投入闲暇中,使得生育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名人、富人可以通过找育婴师、保姆等缓解时间因素对养育孩子这种时间密集型产品的限制。相对于普通劳动者,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的生育直接成本仅占名人、富人的财富总量的很小部分,而时间成本又因为收入效应和财富对时间的替代被大大降低,他们的生育总成本比较低。
(二)生育的效用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在进行生育的成本―效用分析时提出了孩子的效用包括:(1)消费效用,即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和情感上的满足;(2)劳动-经济效用,即孩子作为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益;(3)保险效用,即孩子给父母提供潜在生活保障的效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儿防老”效用;(4)经济风险效用,即孩子承担家庭经济成败风险的效用;(5)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即在某些社会环境中,孩子可以提高父母和家庭的社会地位;(6)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即孩子可以延续家族的姓氏和香火,起到“传宗接代”的作用。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劳动-经济效用、保险效用、经济风险效用、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和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而消费效用的变化却难于确定(Harvey Leibenstein,1954)。
从19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生育意愿的调查(方向新,1992;朱楚珠、张友干,1996;周长洪、黄丽华,1996;赵景辉,1997;叶文振,1998;罗迈,2001;郑真真,2004),发现人们的生育需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层面的需求对人们的生育决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情感层面的需求和“传宗接代”的影响逐渐成为生育决策的主导力量,中国正经历着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对名人、富人来说,孩子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情感的需要,他们可以从与孩子的情感互动和交流中得到心理满足,而孩子给他们带来的物质层面的效用已经很弱。
(三)生育决策的决定
每个人都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一个家庭在决定子女数量时,也要经过一番成本和效用的权衡和斟酌。家庭总是生育孩子的数量定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相等的水平上,这时的生育数量即是家庭生育决策的均衡点。根据以上成本和效用的分析来看,名人、富人生育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孩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效用则相对较高,在以物质激励和惩罚为主要手段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他们的约束失去作用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往往倾向于多生,一直持续到边际孩子的成本―效用相等的均衡点上。
以上分析揭示了名人、富人的生育决策行为,他们的生育决策的主导因素是孩子的效用,是孩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满足。这与普遍认为的,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人们生育决策的主导因素是孩子效用刺激,而在发达的经济条件下,人们生育决策的主导因素是成本约束。这一看似相悖的推理是因为存在一个假设:在发达经济里,人们的收入通过市场劳动获得,收入水平制约着人们的理性决策。但对于名人、富人来说,他们的财富十分丰富,收入来源与一般人有很大的差别,孩子成本对他们的决策的影响已相对弱化,而孩子效用则成为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
四、结论与启示
1.名人、富人的生育行为是一个理性决策的结果。在生育市场上,他们会根据自己拥有的财富和时间资源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约束条件充分考虑生育的成本和收益(效用),从而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由于名人、富人与普通劳动者面临的约束条件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生育行为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通过参与市场劳动获得主要收入的普通劳动者生育受到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双重约束,而孩子给他们带来的效用却相对减弱,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成为他们生育决策是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名人、富人而言,财富积累已经不是主要通过参与市场劳动,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收益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相对于他们“无尽”的财富和对非市场活动的强烈需要而言,生育成本相对很小,孩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满足成为生育决策的主导力量。
2.名人、富人超生、多生对中国的人口规模的增长影响不是很大,但他们破坏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游戏规则,使计划生育政策失去公信力,这种影响才是主要的。国家统计局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名人、富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3.86%,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仍然很低。假设名人、富人阶层的人口出生率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达到24‰,每年出生人口为122万,仅占全国出生人口的7.7%。但他破坏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公信力,在目前我国低生育水平仍不稳定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失效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影响则具有全局性。
3.本文对名人、富人生育决策的经济分析仅仅停留在逻辑推演的层面,没有实证数据的支持。要深入了解名人、富人的生育意愿,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理论逻辑推演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从而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1987,(2).
[2] 陈卫.“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J].人口研究,2005,(1).
[3] 陈卫,史梅.中国妇女生育率影响因素再研究――伊斯特林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2,(2).
[4] 叶文振.论孩子效用和人口控制――来自厦门近千户家庭问卷调查的启示[J].人口研究,1998,(5).
[5] 田雪原.论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J].中国人口科学,1989,(3).
[6] 田雪原.论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M]//.田雪原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7] 李建新.伊斯特林生育理论与中国农村人口调控[J].中国人口科学,1996,(5).
[8] 汤玉刚.生育决策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2,(5).
[9] 李小平.期望孩子交易价格的实证研究及其对进一步控制生育的意义[J].中国人口科学,1994,(4).
[10] 罗丽艳.孩子成本效用的拓展分析及其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解释[J].人口研究,2003,(2).
[11] 王金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J].中国人口科学,2006,(5).
[12] 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5).
[13] 蔡.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01,(6).
[14] 吴忠观,刘家强.关于生育文化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人口研究,2003,(5).
[15]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J]. 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6] Leibinstein, H.:A Theory of Economic-Demographic Development[J].Princeton University,1954.
[17]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27-29.
[18]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2007,(1).
[19] 李建民. 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J].人口研究,2004,(6).
[20] 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M].姜世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131.
[21]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68.
The economics explaining of over-reproduction and excessive reproduction phenomena
in the famous and rich man
LI Zheng-she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
一、关注民生,做老百姓信任的记者
在新时期,关注民生,坚持“三贴近”原则是都市报办报的灵魂: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才能成为读者信赖的记者、才能办出老百姓喜欢的报纸。作为都市报周刊部的一名记者,从工作第一天起我们便将目光投向了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关心那些最需要关心的弱势群体、解决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几年来,虽然我也曾经采访过很多的明星大腕、对话过院士学者,但是这些名人耀眼的光环和睿智的目光都不曾让我留下深刻印象,最能触碰我心灵的还是那些普通人真诚的目光、那些弱势群体渴望帮助的眼神。
从2005年至今,我先后采写了《走进儿童白血病病房》、《探访临终关爱病房》、《留守儿童,你们好吗?》等报道,以普通人的身份、普通人的视角真实地描绘这些城市角落里的边缘群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这其中,尤以《家有三个脑瘫儿,我要做快乐母亲》的系列报道让我记忆深刻: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先后降生三个脑瘫儿,几经考验的父母将如何面对困境?如何迎接未来?我先后多次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与脑瘫儿的母亲结为朋友,走访邻居、社区,还原了这位坚强母亲乐观向上的真实生活。这位母亲从拒绝采访、抵触记者到接受媒体、信任媒体,从而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生活。
报道见报后,在大连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大连的门户网站论坛上,网友们自发形成了爱心车队。30余位私家车主风雨无阻排班接送脑瘫孩子康复训练,之后不久,大连爱心出租车队也加入其中,解决了孩子母亲的最大困难。迄今为止,爱心车队已经坚持一年多时间,孩子们的康复取得了重大突破。当看到原来不能自主坐立的孩子如今能够扶墙行走时,孩子的母亲眼含热泪,而此刻记者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职业职责和荣誉。
为什么要关注民生?虽然我从业时间并不算长,但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贴近老百姓的重要性。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只有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儿童白血病病房,我和患儿的母亲一起流泪,为孩子们的一点起色一起开心,当我的报道为孩子们募集到近十万元的善款,并最终使一名患儿重返校园时,我觉得作为一名记者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同时,这几篇报道均获得了当年辽宁省好新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认可了新闻记者贴近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新闻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记者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再孤芳自赏,以“无冕之王”自居脱离群众,只有与老百姓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记者,写出好的报道。
二、关注重大事件,年轻记者也能堪历史重任
近些年来,一直饱受诟病的“80后”开始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很多人认为“80后”是责任感缺失的一代,而作为一名“80后”新闻工作者,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一方面既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同时也肩负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年轻读者,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旋律的重任。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从业几年来,我参与了“胜利7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在老同志们的帮助下,不断学习、提高,增加了党史知识、增强了政治素质。这其中在“胜利70周年”的系列报道中,克服了年纪轻、阅历浅的困难采访了大量的老、老前辈。同时,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老同志们一起顺利地完成了系列报道,得到了读者们的好评。
2008年,四川汶川地区遭遇大地震,作为地方都市报的一名周刊记者,我和同事们一样,第一时间都主动要求前往灾区进行采访。但是在得到市委宣传部的指示后,我们做到了顾全大局,放弃了去一线采访的计划。虽然没有能够深入一线,但是我们依然没有放弃一名记者的职责。在后方整合大量材料,连续奋战,刊发了《汶川不哭》、《汶川,生死不离》等系列报道。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炒作、不渲染,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守职业道德。
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记者随报社的报道组前往灾区。全国媒体蜂拥而至,许多记者为了拿到“好新闻”不惜伤害受灾群众,造成了恶劣影响。在此情况下,本报报道组在报社领导的指挥下,面对诸多新闻素材,恪守职业道德,在不打扰采访者的情况下,完成了采访报道,得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新时期,社会环境纷繁变幻,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让记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记者要耐得住清净、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写出有责任感、有社会价值的好文章。
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曾指出:“在新时期,新闻记者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向新闻人提出的新要求;新闻记者已经不仅仅要抓住新闻,还要做好把关人。
三、关注新事物,创新平台让年轻记者有用武之地
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后来的电视网络,新媒体的成长势不可挡。时间进入21世纪,社会的多样化、多元化对主流媒体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关注新兴事物、新阶层,还要关注新媒体。
《棒棰岛新闻周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关注年轻读者群,开设了《城市脸谱》、《外乡人在大连》、《新人类》等栏目,关注新时期出现的新三百六十行,关注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新阶层、新文化现象,扩大了读者群,吸引了年轻读者和城市新居民。
在2007年,报社领导敏锐地观察到了网络新动向:博客的崛起,第一时间开设了《疯狂博客》专栏,为传统媒体和网友对话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设立晚报博客、博客圈,与网友互动,更为直接地掌握民生、发表民意。“博客话题”将一些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拿到网络上讨论,同时又将网民的声音在报纸上,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某摩步师装备部部长张永平在上班路上突然晕倒,这天,是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二十七日夜,他还在主持部党委会研究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点。
经过抢救,血压已降为零的他活过来了。
“我病得真不是时候。”这是在生命的最后十天里,张永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吃力地拉着师政委朱生岭的手:“装备试点一大摊子事,我躺在这里心不安啊!”
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却牵挂着部队。张永平每天给部里打电话,了解工作进展,并强忍病痛修改《现有装备形成作战能力试点方案》。
十月六日,他嘱咐驾驶员小陈:“你把油加满,明天我们到师里几个验收点上看看。”
第二天一早,小陈到病房来接部长。没想到八点刚过,张永平就因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也就是俗称的“过劳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噩耗传来,数千名官兵和家属自发要求参加悼念仪式,不少转业复员官兵辗转数千里星夜赶来为他们尊敬的师装备部部长送行。追悼会上,一位家属抱着张永平年仅九岁的儿子张程失声恸哭:“程程,哭一哭爸爸吧,你永远也见不到他了!”
“他是给累死的!”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说。
从高考骄子到军中良才
一九七九年高考后,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副教授张忠和儿子张永平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高考成绩超过本科录取线三十七分,却要去只招收大专的军校,这样会亏了你。”
“献身国防是最神圣的事,青年人应该为此而自豪。”
“边疆还有枪炮声,上战场是随时可能的。”
“真要有那一天,我决不会给祖国和亲人丢脸!”
这年,张永平高考胜出,档案很快被吉林水利电力学院调走。然而当听说军校将首次从地方高考生中招收学员时,他决意从军报国。
几经周折,张永平穿上了向往已久的军装,成为宣化炮院的一名学员。三年的军校生活,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毕业分配时,张永平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来到驻苏北某师修理所当了一名技师。
张永平很快成为装备业务的行家。一九八四年,部队接到赴边作战任务后,他割破手指写下了“浴血疆场、尽忠报国”的请战书。在前线,他怀揣遗书,冒着随时可能被敌特袭击的危险,和战友们一道收发、转运弹药3680吨,运送军械物资器材10万余件,有力保障了作战任务的胜利完成。在战火洗礼中,张永平光荣入党。
从导弹技师到仓库主任,从军械助理员到师装备部部长,张永平在偏僻艰苦的一线部队工作了整整20年。其间,调往大机关、大城市的机会曾一次次向他招手,可看到所在的部队确实需要,他又主动留了下来。
让战斗力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提升
1999年一个冬夜,皖东某山区风雨交加。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密集的炮弹穿过雨帘夜幕,直扑10多公里外的目标。
“打中了,全打中了!”随着前方的报捷声,阵地沸腾了。张永平被官兵们抬起,高高地举过头顶。他在全军率先研制成功的“炮兵全天候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极大提高了炮兵在不良天候下的射击精度,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永平常说,献身国防光有热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辛勤和智慧,让战斗力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提升。
近年来,他针对武器装备在科技练兵中遇到的诸多新课题探索创新,先后取得60多项科技革新成果,其中有11项获得全军和军区科技进步奖。如今,这些成果都已走出“试验田”,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当量元素”。
去年底,总部和军区组织对该师军事训练考核验收,新旧装备全部拉得出、打得响、打得准,参考的37个课题获得36个优秀1个良好,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师。
在奉献牺牲中实现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
今年春节,7年没见面、长年患病的老母亲非常想念儿子,打电话让张永平回家看看。他到家没几天,得知师里要召开装备工作部署会,就强忍泪水提前赶回了部队。而这竟是母子俩的永别。
张永平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副教授,母亲是省优秀教师。“老人们太理解他了!”他的妻子胡文红含泪告诉记者,“永平上军校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怕影响他的学业不让告诉他。他去世的消息现在又瞒着母亲。22年啊,这一幕在我们家重现了。”
王阳明出生时父亲王华(1453-1522年)才19岁,少年时读书于家乡龙泉山(学者多称“龙山公”)。王阳明后来曾回忆自己的家世说:“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可证王氏家族的发达,当始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但由阳明上溯其入浙初祖,有可靠资料依据可考的,当始于他的六世祖王纲。王纲文武兼擅,洪武四年(1371)曾受刘伯温的推荐,历任广东参议等职,后在增城死于国难。历经六代家世传承的记忆,已构成了阳明思想资源的重要内容,不仅伴随着他的童年成长,而且成了他晚年难以磨灭的怀念对象。
王纲之子彦达,即王阳明的五世祖,或许哀痛父亲死得过于酷烈,遂一生屡不应诏,始终隐居乡里,粗衣恶食,躬耕养母,同时又注意子女的教育,常以先世所遗之书课读儿子王与准,一方面对他无任何科举仕进的要求,一方面希望他能维系家族声望。传统中国耕读传家的文化精神,在王氏族人身上也有鲜明的反映。
王与准是王阳明的四世祖,他闭门勤奋苦学,先世遗书一一读尽后,不少年轻后进慕名前来求学,他总是谦逊地推辞说:“我学无师承,不足以教你们。”他又长于为人卜卦测字,均无一不奇中应验,以致惊动了县令衙门,也派人来邀他卜筮,并一而三,再而三,甚至一天之中便好几次来找他。他痛恨主极,遂当着县令的面,烧掉自己占卜之书说:“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为你们这些官老爷谈祸说福。”县令大人听后怀恨在心。王与准则干脆逃入四明山石室中,有一年多都不归家。以后朝廷下令访求民间隐逸,不仅拘押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而且派人深入山区追捕他。他听说后又向更远的深山躲逃,不幸途中坠崖伤了双足,遂被来人抓住带出。朝廷使者见他伤势颇重,但相貌言谈依然坦荡耿直。他详述了之所以烧书逃入深山的缘故,使者听后恍然大悟,不但当场就释放了他,而且认为他的次子王杰人品不错,向他建议以儿子代替入仕才能免罪。他不得已,只好将次子补为邑庠弟子员。王阳明一生讲求孝道,为人坦荡有豪气,显然也继承了家族遗风,始终保持着孟子意义上的大丈夫性格。
王与准次子王杰,即王阳明的曾祖。从儿童时代起,他便有志于圣贤之学,十四岁便已遍读《四书》、《五经》及宋代诸大儒之书。他不仅谨守家庭孝道遗风,而且言行始终以古圣贤为法。
阳明的祖父王伦,字天叙,生竹,凡其所居之处,均无不种有茂密的竹林。自己每天在竹林中啸歌咏诗,将挺拔苍翠的竹林当成他直谅多闻的好友,根本就不以外部世界的纷华势利为意,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王阳明后来之所以“格竹”,即与祖父喜欢种竹所提供的生活环境有关。
竹轩公从小受父亲王杰庭训,德业声名早就传播在外,无论浙东或浙西的大家豪族,都争着延聘他为自家子弟的老师。而经他指点的及门学生,无论贫富,举凡人品学问,往往都极为可观。他一生好读《仪礼》、《左传》、《史记》,雅善鼓琴。王阳明后来谪居修文龙场,艰难困苦之际,也教人调曲唱歌排忧。清康熙年间,田雯巡抚贵州,散步街头巷里,便不时听到歌声霭霭如越音,一打听才知道是王阳明夫子所教,数百年流传不断,可见影响世道人心之深。而考查其渊源来历,则可追溯至其早年跟从祖父读书习乐,离不开竹轩公潜移默化的教诲。竹轩公家居贫穷,但孝悌传家的风气,始终一如往昔,甚至影响到乡里,人人都以为是敦睦治家的楷模。
1、在《我们的快乐人生》中第16集。
2、16集剧情:素芬妈与素芬爸商议最终买了套房给永福他们作为新房,免得素芬住到陆家受永红的欺负。当素芬和永福去看房的时候,素芬感慨万千,而此时的永福却是一心在素芬身上,他紧紧的抱住了素芬。
3、陆老虎面临授衔,又有了这么满意的儿媳妇,心情大好,这天,他忍不住又去看望他们。经过市场,陆老虎为帮一个受欺负的菜农讨公道,却被押到工商管理办公室暴打一顿。永福得知消息后,把为首的恶霸痛打一番,还砸了父亲挨打的工商所。此事得到市场小贩们的拥护,前来声援,一时间被媒体报道成了大事。没想到此事却影响了陆老虎的授衔,当伤愈归来的陆老虎接到了离休令,一下愣住了。
(来源:文章屋网 )
“挫折”往往能造就真正的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收集这些挫折,就是在收集企业家成功的秘籍!
关键词:研究失败、企业转型
最近和一家央企的高管聊天,话题自然而然地谈到当前持续下行的经济形势:“如果再没有什么新的变革,我们央企还好些,有人撑着。可那些民营企业就很难再扛得住了!下半年受挫折的人一定不少!”听着他的肺腑之言,我除了感同身受之外,忽然内心里产生出一个特别“阴暗”的想法——我们的《新智囊》杂志如果在下半年留心收集一些有价值的“挫折”,拿出来和管理者们分享,会不会有新的价值呢?
老实说,这种“发企难财”的想法尽管有些“不仗义”,但我确认会受欢迎。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和企业经历那次痛苦的蜕变的时候,就有一些“研究失败”书刊颇受追捧!而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感受——大凡你在培训课上大讲你所见、所历的“沉痛教训”的时候,几乎也是最受学员们关注的时刻!我甚至觉得,这种讲课方式之所以奏效,是因为所有人都喜欢听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灾难。
每当经济面临大的转型的时候,也是很多企业家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就是过去的成功不再有效,甚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累赘!而在此时,总会有些“思考者”开始认真反思,有人甚至站出来详细描述了他的每次失败的失败过程。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的目的不是在展示伤疤,而是他们总是能从这种反思中学到更多。
好像是温斯顿·邱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会犯下各种错误,但只要你慷慨和真实,而且勇猛,你就不可能伤害这个世界,也不会让她深深地痛苦”。的确,对过去的错误念念不忘并不明智,但认为公司经营只能是一连串的胜利,同样会招致失望。理解并牢记自己的失败、以及著名大亨们所经历的困难是有价值的。其实,变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它们也是商业生活中无从逃避的部分。
正如在那些考虑变革与转型的人中,有太多的人不愿冒险,因为他们对失败有着缺乏理性的恐惧。当然,事情很有可能会错,但最糟糕的情况很少发生。失败的痛苦和耻辱,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一般来说,生活还会继续,新的机会总会出现,世界会宽恕一切,时间往往会愈合最深的伤口。确实,会有伤疤,但它们是人们或许会称之为“教育”的东西的一部分。正如他们所言,当时可能看似一场危机的事情,用不了太久就会逐渐变成一个小小的注脚。
有人说,接受失败并不意味着寻找失败,就像一些赌徒实际上享受输钱一样。它们是旅程的一部分,应该面对并克服它。从某种程度而言,兵来将挡能让你找到生活的另一面去奋斗。毕竟,如果没有这些大胆的企业,人类又如何能够进步?而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有机会收集并记录下这些挫折,并和正在经历挫折的人们分享,不但能起到“结伴走夜路”的心理作用,更能让自己以及队伍后面的人汲取教训,少走弯路,更加乐观地面对未来!
有位企业家朋友跟我说过,与他共事过的企业家,都有过不走运并面临灾难的时刻。在一些例子里,公司破产,或者一场大火烧毁了大楼,或者一种主要的新产品宣告夭折。这些总是会构成生活中一部分的经历,但这些经历都让领导者变得更为强大。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