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奥尔夫音乐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能启迪智慧,这是音乐教育长期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真理。儿童天生喜欢音乐。让孩子通过学习音乐变得聪明,有教养,是许多家长的美好愿望。于是,有些家长强迫孩子学习乐器,进各种音乐考级培训班,以为这样,孩子就掌握技艺,有了音乐素养,甚至还能成为音乐家。事实是这种强迫学习的方法只能使孩子从天生喜欢音乐变得厌烦音乐,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传播,引起我们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他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它赋予奥尔夫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奥尔夫倡导原本性教育理念,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他认为表达思想和情感是人类的本能,通过语言,歌唱,乐器演奏,舞蹈等情势自然地吐露,就是不断地启示和晋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寻求的最终目的。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儿童教育、把音乐看作是儿童完整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回答了怎样使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睽兴趣与爱好,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孩子们创新精神,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们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这一核心问题。奥尔夫提出:“应该唤醒和应该训练的,不是别的,而是想象。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唤醒潜在的自我创造。而鼓励即兴恰恰是唤醒潜在创造力的手段。潜在的创造一旦得以唤醒,儿童的想象力是无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之绝妙,是以浪漫为核心起步,激发创造反应,把课程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自由在这里并不是随意和无目标的自由,而是自人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自由。在教学方法上,运用身体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不要求学生对教师所授的内容不折不扣地模仿,而是由师生在一起进行创造性活动,共同形成一些新的东西。如一堂幼儿教育课,教师在经过精心准备(包括物品及环境布置)后提问:“我们接下来做什么?”有的孩子说:“我们去郊游吧!去果园摘苹果!”孩子们一手掐腰,一手伸出来,跟着节奏做摘苹果的律动,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前后左右都摘到。
下面我们还能做什么?有的孩子建议演奏节奏,按照歌词“摘!摘l”的节奏,每两个孩子组成一对,互相拍手,或者敲击拉丁鼓。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好奇思维的过程,形成问题的过程,寻求答案的过程,琢磨新奇经验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自己来做,来看,来听。尤其是即兴,在这里以其最为开放的形式,追求一件物品、一种声音、一丝念头里潜在的创造性。
类似这样的教案还有许多。如一年级音乐课学习拍节,用四块积木表示拍子,教师从左到右指四块积木,学生随意把每块积木唱个音,当听到电话铃声(模拟)时停下,教师拿起一块积木当话筒,反复做几次,然后由学生做。这样,学生不仅懂得拍节,休止,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练的同时,内心有一种好奇的等待,期盼铃声的出现,这使学生有一些神秘感。通过学生对音型的变化组合,实际上搭起了通向作曲的桥梁。这又是一种创造训练。又如高年级的和弦课,教师选一首简单歌曲,由学生自己用不同的和弦伴奏。最初学生的不同选择都可以接受,最后教师提问’哪种声音好听,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争论最终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奥尔夫音乐教育课在游戏,动作,声势,舞蹈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所有教学环节都要特别精心设计,只要我们让孩子们随着自己的直觉,十分注意地聆听和观察,创造终会显现。这种创造过程是透明的,
鼓励每一个投身其中,鼓励每一个人都成为创造的见证人。
自由是奥尔夫课堂的真实写照和主要特征,这和我们以往音乐教学完全不同,以往,我们大多采取的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繁琐的音乐知识教学和枯燥的发音训练,学生厌烦而毫无兴趣,甚至抵触。有人会说;学习音乐本来就是艰苦的,不反复地练习怎么能精确?其实,奥尔夫教学所倡导的自由不是不要精确,这个精确首先是体现在教师身上,给学生自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把握精确。有一位早期从事音乐教育的大师说:指导和督导教学中的发现和即兴,其备课投入的谨慎是其他任何教学无法比拟的。一堂课看起来自由轻松,这背后沉积了教师艰巨的劳动,因为他必须深思,使种子发芽的最佳土壤是什么。
职业热情
我想我这几位同学现在的职业状态应该可以代表许多国内在职音乐教师的现状。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课堂,可就是被很多这样那样的压力围绕着,因此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的课堂教学中。从这一点看,美国的音乐老师应该是幸福的,他们不用去应付任何与上岗下岗有关的学习和考试,剩下的就是对教学的那份热情。华南师范大学的郭声健教授曾对我说,他在美国访学期间最大的感触就是美国音乐教师在教学上的那份职业热情。他见到的美国音乐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和学生充满热情,哪怕是休息时间或者私人时间都会想到自己的教学,音乐教育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份生活,我对此非常有同感。从在美国读书的时候起,接触到的美国音乐教师无论教龄长短,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记得我还在韦伯斯特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在教法课上学了一首教二年级学生的歌。这是一首情人节歌曲,歌词里面提到一种蓝红相间的花。(提到情人节我来介绍一下美国的习俗,这个节日不仅仅是局限在男女恋人之间的节日,美国学校会借这个节日来教导学生互相关爱,爱父母、爱朋友、爱所有关心你的人。每逢这个节日幼儿园或是小学都会有一些活动,最普遍的是让每个小朋友准备跟本班人数相同数量的小礼物,比如卡片、糖果等,情人节这一天带到班里互相交换,每个孩子放学回家都会带回班级其他同学送的礼物,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去表达自己的爱,同时也感受别人的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位一起上课的同学(当时是一所小学的在职音乐教师)逛街时正好看到以美国国旗为创意设计出来红白蓝相间的花,她马上提起课上学得那首歌,并对我说这个花正好和歌中花的颜色相符,于是她买了几朵花回去。后来她告诉我,她将这个创意用在了自己的课堂上,收获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不但很快唱会了这首歌,而且还能和自己的国旗联系起来,并且讲出关于国旗的一些故事。其实这首歌并没有特别提到国旗,也没提到美国,只是碰巧这花的颜色和美国国旗颜色相符,加上道具花的衬托就成了一首很好的“爱国主义”歌曲,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对国家的热爱。这件事同时也带给了我思考——如果你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那么你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灵感并同时能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为什么美国的音乐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如此大的热情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师们主观上对音乐的喜爱和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外,美国学校宽松、平等的环境和对教研培训等职业发展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客观原因。
美国学校系统简介
提到美国的学校,就要先来介绍一下美国的教育系统。与中国的机构设置相类似,美国有一个总的教育部属于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属是各个州的教育部,州下面是各个学区,学区下面是各个中小学校。不同学区之间因为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因素形成的差距可能会很大,但同一学区内各个学校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很多事务都是学区统一管理,包括工资和福利的分配,学校不负责老师们工资的发放。不管是数学老师还是音乐老师,老师们每天的工作量都相同。以我现在工作的学校(Dubray Middle School) 为例,周一至周五每天6节课,每节课一个小时,中午半个小时吃饭时间,每个老师每天都上5节课并有一节课的写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全区所有中学都是一样的日程安排。
在美国每个学区都有一个工资分配表格,这个表格是公开的,在决定应聘这个学区的时候就可以从网上查到这个表格。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只要按照学历和教龄对号入座就能知道自己这一年的薪水。福利方面也是一视同仁,只要是这个学区的教师都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险。这样的薪酬分配方式没有多大弹性,正因为如此也从某种角度上杜绝了“不平衡”心理。从企业管理文化的角度讲,这也给了教师们“平等”的感觉,不会让教小学的教师有自卑感,也不会让教中学的老师有优越感。不存在情绪上的问题,工作起来自然就会全身心投入,这样的工作环境给了老师们心理上一个“平等”的平台去开始这份职业。
音乐教师的职业发展
如果说薪酬分配表格体现了平等的薪酬分配制度,它给了老师们一个平等的心理平台,那么另外一张表格则体现了学校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约束与支持。这张表格就是每年学期结束时要上交的职业发展表。
这张表格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区内教研活动,第二部分是大学课程和学分,第三部分是学区外教研活动。从我自己在美国做音乐教师这些年的经历看,音乐老师所有的职业发展项目无外乎这三个方面。下面我来以我工作的祖默特堡学区(Fort Zumwalt School District)为例,具体谈谈教师在三方面的职业发展情况。
1.学区内教研与培训
首先,我工作的祖默特堡学区是一个中大规模的学区,有19所小学,4所中学和5所高中。按规定教师一年上班时间是184天,其中包括两整天教研日(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ay,我们简称它PD Day),和每个月一次半天的教研(PD Day)。美国教师的教研活动相比之下并不轻松,除了以上规定的教研时间,每过几年还要有撰写本科目教学大纲的任务,再加上学区外的一些自愿参加的专业培训等,一年到头也是忙忙碌碌。不过不同的是美国的教研活动无论是类型还是方式都多种多样,并本着务实的精神,没有中国教师们做公开课,各种考核、比赛的压力。每年两整天的教研活动,学区会把提供的所有讲座和时间表印成小册子供老师选择。这些讲座并不局限于某个学科,有的讲座是关于课堂管理的,有的是关于特教学生的,还有的是关于当前教育形式的等等,任何想要了解相关情况的老师都可以报名参加。如果什么都不想参加也可以用这一天的时间在自己的教室工作。每个月半天的教研活动是把学生上课时间从1小时减少到36分钟,从而把一天的课压缩到半天去上,挤出半天时间给老师们做教研。这个半天每个老师的活动也不一样,除了参加当下强调的关于“阅读”的教研活动,一般各学科老师都会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我们学区将音乐学科划分的比较细,来自四个不同初中的乐队老师、合唱老师、弦乐老师以及综合音乐课的老师参加各自相关科目的教研。包括我在内的几个综合音乐课的老师在一起会根据学区的要求来讨论一些对课堂教学有用的想法,大家也会分享一些各自成功的案例,整个气氛非常轻松,教研的内容也非常实用。最后由一位老师记录并整理教研内容上报给学区负责人。
提到学区内教研,大家可能会想到教研员。美国的学区一般没有专职教研员这一职务,但还是会有一个专职的音乐老师自愿兼做协调人来充当“教研员”的角色,主要是组织、主持和上报教研活动并为本区的音乐教师服务。所有在本学区内参加的教研培训活动都被填入这个职业发展表格的第一部分,这些也是学区要求参加的部分。
2.大学课程和学分
在教师职业发展表格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所修大学课程和学分的信息。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前面提到过的薪酬分配表,上面横向列举的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之间还有很多学分档,这些学分档就是老师们在拿到某个学位后或者正在拿一个更高学位时在大学里修的课程,每多12个学分,工资就会增长一些。这也是学区鼓励老师们继续教育的一个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老师会选择修一些实用的大学课程来积累学分并给自己的课堂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为了吸引并方便音乐老师们来修课,许多大学和美国音乐教育学会联合在暑期开设了多门音乐教育课程。除柯达依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的暑期班外,最近十几年在美国新兴起来的另一个音乐教育形式——世界鼓乐,假期的时候会在全美各地开设为期一个星期的集中课程。这门课是威斯康辛大学和音乐教育协会联合开设的,一共3个学分。这门课主要以非洲鼓乐为基础,是前美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史密德(Will Schmidt)博士与非洲音乐家一起创立的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形式。该课程通过集体多声部的演奏来培养孩子们对节奏的认识、对音的辨认,以及对团队合作的体验等。鼓乐课程在实际课堂中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更喜欢节奏强劲的音乐,正处于变声期的孩子们有很多不愿意唱歌或者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唱歌,鼓乐给了他们一个制造音乐的机会,让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得以释放,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教学法和教学模式是目前美国音乐教育课堂中最为多见的几种。另外,吉他因为广泛出现在流行音乐中,对于青少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有很多中学都开设了吉他课,或者把综合音乐课的一个章节设为吉他学习。面对吉他教育的需求,史密德博士又联合其他老师与一个大学合办,创编教材并开设了吉他课堂教学的暑期班,为期一个星期,还可以拿到学分。我去年假期参加了一期培训觉得受益匪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新视野。
这种集训式的暑期班大大方便了暑假中的音乐教师们,虽然大都需要自己承担费用,但很多学区都会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偿。从眼前看短短一到两个星期拿到三个学分又充了电,又有补偿,从长远看攒够了学分薪水可以更上一层楼,对老师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3.学区外教研与培训
除了暑期班大学课程,很多音乐老师会在学年期间选择参加一些音乐教育协会组织的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教研活动。
教法对老师来说是个永远不衰的话题,即使是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依然会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内容。在美国,音乐课堂非常“好玩”,除了墙上各种花花绿绿的图片,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美国的音乐教学是建立在参与的基础上的,除了歌唱教学,乐器是不可缺少的音乐学习工具。课堂乐器就像现代军队的装备一样,门类数量标志着装备的先进程度。一个音乐教师如果面对一个空空的教室,可以想象他的教学有多艰难。有了这些乐器,如何运用呢?这就衍生出了许多相关的教研培训活动。我所在的美国中部密苏里州是个“奥尔夫”州,本地的奥尔夫协会拥有许多会员。协会每学年会举办八至九次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活动面向所有周边地区的音乐教师和在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邀请全美国一些有名的音乐老师来现场展示,相关费用由美国奥尔夫协会和每次参与活动者承担。
这种周末的教研活动非常务实,因此也吸引了许多的音乐老师参加,老师们周六学了,周一上课就能用。受邀而来的授课教师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虽然这些专家的本职工作只是“小学/中学音乐教师”,但他们却是名副其实的专家,这些老师中的很多人都有博士学位并且出版了许多实用的著作,他们中的许多位都在大学里做兼职教授。每次四个小时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比如歌唱教学、集体鼓乐,或者律动与竖笛等。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决定参加与否。活动的形式主要以参与为主,授课的老师会把整个过程带领大家经历一遍,有些该注意的地方会停下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并且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遇到了该怎么解决等。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课例可能只有十几或二十分钟,但是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两到三个课时才能完成。
另外,本地的柯达伊协会也会利用周六的时间搞类似的讲座,因为针对的是同一批音乐教师,所以时间上会错开,以便老师们不会错过任何活动。
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目前是美国最成气候的两个音乐教学法,并且广泛地运用在美国的中小学综合音乐课堂里。除了上面提到的周末培训外,这两个组织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地方组织年度会议。另外美国还有很多其他音乐教育组织,比如爵士教育协会、合唱教育协会、弦乐教育协会等,这些组织也会每年举办各自的会议,很多的音乐教师都会利用自己的私人假期去参加这些与自己有关的会议活动。
沂南县双语实验学校 / 王晓燕
前段时间,我们对部分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倾向”的抽样调查,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在他们的答卷反馈里,我们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音乐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那种感动,相反的却是冷漠与排斥;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
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
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
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 安排什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靠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四、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
一边是高保真立体声音响、钢琴、家庭音乐教育;而另一边是简易的手提录音机加劣质的教学磁带,还有一个领不到奖金(甚至工资)的音乐老师。
一边是歌厅、音乐会、MTV尽情享受;而另一边还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认谱再唱歌,剩余时间听录音。
很快,LG老师给我解释了,什么是试教?试教得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试教?……一系列的问题,
学校规定,在我们比赛之前,每个小组必须提前举行2-3次的试讲。LG老师平时比较忙,但是他还是决定给我们3-4次辅导。
第1次试教,老师之前给了我们1个多星期的时间找课题,大家聚在一起谈谈自己找的课题,刚开始我想讲节奏、节拍,因为最近接触到奥尔夫教学法,对这个颇感兴趣,后来得知光在我们这一组就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我选择放弃,找另一个课题。通过打听我知道每年都有好几个人讲这个课题,这样就太没新鲜感了。这次我们小组聚集只是讲各自的课题定下来,老师大致对我们的课题都讲了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听了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后,我们回去后都从老师给的意见里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修改,而我得重新选择课题,正在我发愁的时候,有人建议我讲欧美音乐,我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我在课余时间接触过很多欧美音乐,比起一般的同学来,我所了解的相关资料比他们要多些,这个课题对我来说比较占优势,而且课题新颖,又是我特别喜欢的音乐类型,讲起来应该比较容易上手。说干就干,定好课题我开始找相关资料,发觉欧美音乐范围太广了,要讲这课题几本书都写不完,我只有缩小范围,不如就讲最近很风行的HIP-HOP和RAP吧,这是2种我特喜欢的典型美国黑人音乐,其实很多人说RAP还不是一个单独的音乐流派,它是HIP-HOP的一个分支,只是一种演绎形式,在很多歌里都会穿插一段RAP,但是也有些音乐人认为RAP可以算作一个单独的音乐流派,不管怎么说,我先定了我的课题,准备讲解HIP-HOP和RAP。 定下课题后的工作就是找资料了,在网上搜索这种音乐资料好象比较少,很少有很对HIP-HOP和RAP能给出完整的定义,只有靠我自己平时听的东西,做个总结。好不容易自己归纳出HIP-HOP和RAP的定义,以及它们相关的资料,相关的文化元素,音乐特征。。。下来该做的就是幻灯片了,电脑课已经停了2年了,有些时间没用过PPT了,还好这个操作起来不难,摸几遍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就这样自己做了个6张的PPT(心里很是满足,感觉已经能当个不错的老师了)。
第2次试教,大家通过一个星期的修改,都有了不少进步。老师将我们组织起来,让我们试试第1次讲课。因为是第1次上台,大家难免有些紧张或是感到不适,看大家都还没怎么准备充分,我第1个硬着头皮冲上前线。老师让我从进教室那一刻开始,课堂时间规定15分钟。等我一上讲台,我觉得说话都有些困难,授课的流程和时间规定,完全都不在我掌控之内了,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一下子变的不知所措。就这样很糟糕的完成第1次试讲,老师给了我不少建议和他的独门秘密信息。大到我讲课的流程设计,小到从我进教室那一刻起的动作和眼神,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第1次让我感觉到当老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原来就是拿着书在讲台上念也得有技巧的。当然,还好老师不光是指出缺点,也提了不少我的闪光点,这让我能找到些平衡感。看我上讲台后,后面几位同学也都纷纷上台,老师也给了他们宝贵意见。他们同样在讲台上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令人发笑的动作或是表情。通过这第1次的试讲,我们都明白了,原来站在讲台上很不容易,要能驾御课堂更是不容易。
第3次,这次过了2个星期,大家似乎比上次都有了个提高,可是我好象还没有第1次上台好,这2个星期练的太少,这个东西原来是每周都得练习,要不会后退,老师有些失望了。看着其他同学都有所进步,我也意识到不能这样落后,这次我回来后对自己的教案认真做了修改,画出重点和难点,设计好课堂流程,甚至精确到每个环节得有几分钟都规定好。老师通知我们明天还有试讲,比赛过不了多久就得开始了。晚上回到寝室,可以听到各个寝室都有抑扬顿挫的讲演的声音。一切都在激烈、紧张的氛围中展开……
第4次,才过了一天,大家按时到相约地点,这次是我们第3次讲课,相比第1次,应该都有些经验了,看着同学们的成果,觉得大家都很棒也都很认真,大家也都体会到当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要求有一定的知识量,要求普通话,要求站在讲台上思绪清晰,要求灌输正确的思想给学生们,要注意言谈,还得注意课堂互动和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这一次我们都有很大进步,这一个多月的努力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收获,大家都很高兴。最终每个小组得选出2位同学参加系里的选拔,1个多月的付出还是有收获的,终于我幸运的获得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回去后我又一遍遍的对着墙壁练习。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1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焕发着活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应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在音乐课中把认识乐谱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识谱作为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不但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 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唱,死板的讲述乐理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根据 新课标 的要求,我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课始与课末,进行 骑着毛驴进教室 的小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三个自己创想的动作。首先,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其次,让学生随着音乐把这三个动作串联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发挥创编律动,让学生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那么到了下一课,我便要求学生尽量不要重复自己上节课的动作,学生们相互模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动作已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动物了,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2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3【编者按】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
前段时间,我们对部分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倾向”的抽样调查,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在他们的答卷反馈里,我们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音乐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那种感动,相反的却是冷漠与排斥;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
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 安排什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靠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四、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
一边是高保真立体声音响、钢琴、家庭音乐教育;而另一边是简易的手提录音机加劣质的教学磁带,还有一个领不到奖金(甚至工资)的音乐老师。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高师音乐教育
日前,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小学组)评比活动浓重谢幕。笔者有幸获得一观,收获甚多,现略述一些观感。
一、男性音乐教师严重缺失
比赛当天,放眼望去,整个礼堂被挤得满满的,能见到的一点空地也就是比赛老师脚下的那点地方。与此不相称的是“万花丛中几点黑”,百号人中仅两三位男性。如果笔者没判断错的话,就是这几位男性还仅是评委和摄像人员。那壮观的场面真可谓是“娘子军”聚会。如果不是讲台上教师与学生的热情互动,笔者还真以为走错地方呢!显然,男性教师如此稀缺不得不令人深思。应该说,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衡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如何吸引男性从事低幼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全球性课题,其中音乐教育领域尤甚。诚然,女教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确实有独特的优势。如女教师的温柔的性格很容易使儿童获得母亲般的慈爱;女教师注重外表的美丽很适合儿童的审美观;女教师还很“细心”“耐心”等。但男教师也有优点。社会心理学认为,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使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在发展的早期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外部环境中不同性别成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男性在认知、情感、意志、言语及个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心理行为特殊性,这将非常有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等。可见,男性音乐教师是小学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风景。对此,建议中小学用人单位今后在师资选用上能对男性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二、音乐教师的“舞”功太“强”
“舞台”上,一个一个参赛选手的表现真是精彩纷呈。有的抓住儿童好奇心理,借用动画片别吸引儿童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有的把握儿童多动特征,运用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充分引导学生用动作来体验和表现音乐;有的利用儿童母语学习规律,把民族数板艺术与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手段相结合,加强节奏训练。如此丰富的教学真是不胜枚举。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殊规律进行施教的。但笔者发现也有一些选手也还存在一些老问题。如有一个选手教《鸭子拌嘴》欣赏部分时,说道,“拌嘴”就是“吵架”,并以此为依据对乐曲的内容作“吵架”式的解读,还让学生三次按照乐曲的意境表演“吵架”,进而推论说这首乐曲能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作者的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用语),显然,这种按照标题并带有教师主观意愿的曲解式欣赏音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还停留在“表演”上,缺乏深入理解。如有些教师经常用“考考你”这个口头禅来提问。“考”这个字在中国是有特别的文化内涵的,它无形中包含着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意义。常用这样的话很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总之,表演成分还是多了些。当然也 不全是不好的一面,“舞台”下,一个个观众的表现是“窃窃私语”。因为来的晚,所以我只能站在最后面一个墙角,离得远有干扰声就听不清主要声音。听到有人“窃窃私语”影响我听课,开始我是有点生气,当我正想生气地去警告那些人的时候,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身边的一个年长的教师,她在密密麻麻地记着什么,主体是黑色的墨迹,旁边是红色字迹,有的地方还有绿色的符号。我顿时心中升起一种敬佩之感。再侧耳细听一些“私语”,只听其中一人说:“这个地方设计的不错!”,另一个人似乎在说:“要是我的话,我会……”(耳朵听不清具体内容)。我心里想:“我幸亏没去干涉她们,否则多没礼貌啊!”。随着听课的继续,我还发现有一部分教师进进出出,后来才知道,这些教师在“赶场”,原来对面还有一个中高年级赛场,她们似乎想把比赛都装在脑子里。我忽然在想,我们有些高校的研究人员老是在指责中小学教师不搞科研。我估计他们说话的依据可能是觉得中小学教师没有像他们那样,进行“书斋式研究”。用后现代的观点来看,相对于“书斋式”研究,这种重视实践的学习与积累难道不是在研究嘛?此外,我还看到台上台下的联系密切,台上每一位教师教学时,总有相应几个人在最后面忙一些什么。比如调试一下音箱的方位、音响;比如对着台上不时会做一些口型,提示播放的乐曲声音的音量;比如发放一些资料等。好像是“援军”在“助演”。我从他们严肃的神情中仿佛看出一些什么,这似乎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这是“两军对垒”,这似乎也不仅仅是各地教研员在较量,更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在“展示”。这不就是集体团队合作精神嘛!有这样的团队精神,也不难想象她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集体合作进行教学探讨。看到此,我突然想起中专、高校的教研室。顾名思义,教学研究用的地方,相对于办公室、会议室来讲是一个“搞业务交流”的地方。遗憾的是,我们的“教研”室几乎成了“杂物室”,只是放放水杯、衣物、学生作业本等还有其他私人用品而已。中专、高校的教师更喜欢“单挑独斗”,还鲜见有相互听课并“出谋划策”的。对此,我们应该反思。
三、高师应该与中小学加强互动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赛事已结束。这时有一个人认出我来,朝我身边走来,并激动地问我:“老师,你是来当评委啊!”。哦!原来是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看她那“引以自豪”的神情,我真有点不好意思的压低声音回答她:“我不是来当评委的,我是来学习的”。尴尬的话题倒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师范学校教师非得当评委才能来吗?学生一时随意的询问反映一个我们当前师范与中小学之间的一种极不谐和之音。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但是,师范学校的自我本位思想已经非常严重。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优胜劣汰,顾客买到不合格的产品是要理赔和退货的。可是,我们师范系统似乎没这个担忧,我们培养出来的“产品”不合格只能怪学生自己不认真学,找不到工作是社会原因,跟我们没关系。当然,师范学校也不全是这样,有良知的教师还是大有人在。笔者建议省教研室以后在搞中小学教研活动时,能通报各地师范学校有关部门,吸引有关师范学校教师、学生参加观摩学习,这必将会有利于加强师范学校与中小学的联系,更好地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芝. 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可行性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2)
2000年,梳着马尾辫的夏君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爱君家政公司,这个决定遭到妻子之外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不过,从小性格叛逆的夏君始终认为家政行业一定会有好前景。十年坚持,如今爱君家政的规模已经达到上海直营店30家,各地加盟店200家,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
最初几年,爱君家政的发展更多是由市场推动的。夏君说他最初并没有做连锁和加盟的打算。当第一家店的服务员发展到三四百人,辐射到周围三公里半径时,客户就不再增加了,于是他就开了第二家店,然后是第三家……爱君家政渐渐有了规模和名气,又不断有人过来找夏君,要加盟,于是爱君家政走进了其他城市。
最近两年,爱君家政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仅2011年这一年,新增门店就有100家。夏君表示,今年还将再开100家门店,到年底门店数将超过300家。如此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在服务上的点滴积累,更重要的则得益于创始人夏君所做的多项颠覆家政传统概念的创新之举。
创新管理模式
其中最具变革性意义的,是管理制的实施。目前,我国家政公司绝大多数都采用中介制,对服务员缺乏约束,客户利益难以保障,售后服务也无从谈起。对家政公司而言,在中介制模式下,客户积累也是一个问题,并且要不断面临服务员招聘问题。实施管理制后,爱君家政按月收取会员的管理费,同时加强老服务员的培训,并且给会员提供一份保险。这个保险体系,是爱君与保险公司合作定制的,它保证了会员和服务员的双重利益,投保内容包括服务员的人身意外伤害、服务员导致的客户家里的财产损害、服务员导致的客户的人身伤害等。
由于服务员的技能不同,客户需求不同,对家政公司而言,派工就成了一个比较繁杂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爱君自行开发了ERP家政管理软件,采用B/S构架,开放给全国200多家分店,从而实现了客户管理、服务人员管理、合同集中管理、派工打印等一步到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对于加盟店来说,有了ERP系统和总部的推广、培训支持,只要有两个人,一人管客户,一人管服务员,就可以实现运营。
爱君还是国内第一个建立400免费呼叫中心的家政公司,每个分店有不同的分机号,实现了呼入不占线、来电弹屏、来电管理等功能。由于家政行业是个投诉率比较高的服务行业,通过400电话录音,也实现了总部对分店的监控,提高了对分店的管理效率。
创新服务项目
家政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家政公司已经超过80万个。社会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巨大,2009年的数据显示,市场空缺在1500万个以上,且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但是,目前家政公司的利润点只是中介费加管理费,照此下去难有大的发展。
如何跳出传统,进行创新?夏君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尝试。
从2011年开始,在传统的小时工和保姆服务项目之外,爱君家政推出了入户早教服务,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唯一的一个入户早教课程。这个课程体系,包括蒙台梭利教育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和感统训练课程。
入户早教课程针对的是0到6岁的婴幼儿,上课过程由教师、小孩和家长三个人共同完成。课程最核心的部分是教案,爱君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请来幼儿园园长、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等专家,特别定制一对一课程。教师由幼教专业的大学生担任,并针对教案对其进行培训,保证了教师力量的信服度。目前,爱君在上海地区已经培训了100多个早教教师,成都、包头、东莞和宁波也已经引入了这项服务。市场对此项目的反馈比较令人有信心,夏君表示,尤其在早教选择较少的二三线城市,客户比较乐于接受这种入户形式。目前而言,这个项目占到爱君家政营收的10%左右。
创新营收模式
爱君家政的保险体系兼顾了客户、服务员和公司的三方利益,因此常常有其他家政公司要求加入这个体系,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令夏君有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干脆做个家政平台,用平台去销售保险。
夏君的想法是,通过这个家政网络平台,让非爱君的家政公司找到合适的客户,保姆找到合适的雇主。也就是说,客户能在平台上找到服务员,从而找到服务员所在的家政公司。这样,爱君的赢利模式又由赚客户的钱,转换为赚家政公司的钱。
对这个正在建设之中的家政平台,夏君希望能够逐渐改变上海家政公司的行业趋势,进而改变全国的家政行业现状。目前上海有5000多个家政公司,然而80%以上都不上网,其中有些公司可能没有网站或者不熟悉信息化管理,但是他们并非没有推广的意愿,夏君试图通过这个家政平台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让客户能通过网上选人系统找到特定区域的家政公司。
爱君的这个平台将于今年9月1日之前上线,到今年底,对其他家政公司免费开放;明年开始,将会收取其他家政公司的会员费用。
谨慎对待风投资本
除了上述这些颠覆家政传统概念的创新之举,夏君还一直想做家庭用品配送,通过卖产品来扩大营收模式。目前的局限在于,爱君的分店比较分散,在同一区域的规模也不够,无法保证配送产品的价格优势。
对于扩大规模,夏君表示接下来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引入资本,加大力度做加盟店;否则就从明年开始在上海大力建设直营店,把上海铺满,达到60到80家的规模。
2017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考试,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堂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坚持音乐教学新理念,实现目标,落实标准。
本学期音乐教学,能够坚持贯彻音乐课程的培养兴趣,发展音乐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情操的总目标,把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方面上来,把教学中的过程及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把知识技能融于学生喜爱的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来体现,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做为教学目标来设置。教学中,努力实践以音乐学习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并认真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能积极思考面队学生教什么、谁来教、对谁教、怎么教,预见目标能否达到和实现,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原则.
二.立足课堂,促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行
1.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的给与赞扬,如: 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
2.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战士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规模唱等,动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4.随时巩固学生的信心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及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棉队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堂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三.课堂不足与反思
本学期初在教学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认真设计每节课的课堂反思,及时回顾和整理,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我多多的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但是在学期中期由于身体的原因请假了两个月,给小学教学添加了一些麻烦,本人亦感到非常抱歉. 奥尔夫曾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应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多样而开阔的活动空间自主并自由地寻找、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并在快乐中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
2017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
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 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
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还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学习,加强修养。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三年级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三年级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一学期,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不足,下面我就把本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我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关心、热爱学生,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二、课堂教学: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感情。用功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舒畅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个人工作总结,辩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想音乐、解析音乐、浮现音乐,并在肯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三、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舒畅地上音乐课,多用鼓舞学生的语言。用心做到用好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矫正。
四、考试:
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选用了:演唱及欣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表现。使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总结及新的认识。
五、其他:
我还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在英特网里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在本学期我校的《唱红歌》大合唱比赛,参加联校的比赛获得第二名,学生的兴趣很高,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本学期,联校举办的赛讲中,我的音乐课《雨中乐》获得第一名。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它完成好。过去的一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即将到来的一年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师工作总结担任二年级音乐课已一个学期了,我一直都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教学理念,从美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并创造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又是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爱玩还是他们这时的天性,所以我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尽量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音乐,并且爱上音乐,让音乐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安排了四个学习环节听、唱、演、画。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用心倾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用耳去听,我们的音乐课更要如此。人音版的教材上也刚好安排了欣赏这一部分,意旨就在于让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以,在上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在听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如在听这部分音乐的时候,小朋友们你们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怎么样的。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地听,尽情的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则主张赏识教育,只要学生能够说,并且符合音乐的情境,哪怕是一个音,我都会赞扬他们,并且鼓励他们再加油。所以学生在上欣赏的时候,课堂纪律很活跃,也爱回答问题。
二、尽情歌唱
这里我所说的尽情是用自己的感情去歌唱。小学二年级学生不宜过多的给学生讲歌唱的方法和练声,如果方法讲太多,小孩子学习起来反而会厌烦唱歌,所以,我每次都是要求学生用听的声音、最自然的声音去唱歌就是最棒的。学生很快就会认真的唱。当然,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用感情完整的表达一首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至少,在社会体验这块上是根本达不到的。所以,这就要求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怎样引导学生唱好一首歌,表达歌曲里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是歌唱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的方法是用故事情节来带动学生的情感。如在歌曲《小红帽》一课中,我最开始不是听音乐,而是讲故事,尽量讲得精彩点,学生才听得仔细,听得认真,感情才会随之而来,你悲他亦悲,你喜他亦喜。根本就不用告诉他们,这首歌应该怎么样表达感情,学生自然会表现得最棒了。
三、游戏表演
表演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表现自我的能力。表演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最爱,所以我抓住这个特点,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游戏,学生更是喜欢。尤其是在学习《大鹿》一课,我做了几个头饰,学生更是争着来当小动物。当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展现自我。在表演教学中,我还用了奥尔夫的手势教学法,用手势表达音乐,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容易帮助他们记住歌词。除了这些,我还自己做了几件小乐器,每次在歌唱部分,我会让学生上台来为音乐伴奏,看谁是最棒的小乐器手。虽然,学生不是很整齐的演奏,但是那份热情却是很高,仍然值得我去鼓励他们。
四、如歌的画
艺术是相通的。歌里有画,画里有歌。把一首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则有了色彩,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神奇的事。他们不但能够歌唱音乐,听到音乐,更能在视觉上看到音乐,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当学生把一幅幅可爱的绘画交到我手上时,我心里涌动的只有喜爱!虽然,低年级的音乐我还是初次担任,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乐理知识的渗透不够深,歌唱只注意了情感,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把握住,但是我很有信心将它做好。
音乐教师个人工作年终总结又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边工作边学习的日子里,我凡事都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为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因此,在这里,我想实事求是地来谈谈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政治上,自己虽不是一名党员,但时刻能以比党员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能主动关心学校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曾有老师戏称我为管家婆、女管家,不管这称呼里面是带有褒奖还是别的什么,我都付诸一笑。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对于学校的荣誉,我也能积极维护,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我都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然后尽心尽职地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在教学上,学校领导根据我的个人特长,让我教双语班的音乐。说实在话,做专职音乐教师,这是我任教十五年来第一次,没有多少经验,但我能注意多向同事请教,平时自己也注重多看成功课例,多听示范课,所以在这学期举行的省实验小学音乐教师评优课中,我觉得还是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不过比起湖塘片的老师,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尽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双语特色精心设计教案。为了使自己的英语课堂用语更加娴熟,我在上学期报名参加了英语大专班的学习,虽然对于大学英语我感觉很陌生,学得也很艰难,但我坚信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定会换来优异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能向比我年龄小的同事请教,他们也总能毫不保留地帮助我。由于我的不耻下问、勤奋好学,一时间竟能激起英语组老师共同学习的热情,我的内心也感到无比高兴。对于英语组的活动,我也能积极参与。每一次的英语歌曲比赛和英语节的节目,我都能认真排练,从背景、道具和服装的设计到制作,我也会主动请其他老师帮忙,然后自己把好关,所以在演出质量上应该比以前有所提高,特别是学校合唱队的训练,自己也是边教学边摸索,认真训练,应该说现在的演唱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三,在少先队工作上,我能尽我所能做好德育办的助手工作。对于工作中必须考虑的细节问题,我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学校领导下达的任务,我都会认真去完成。在工作中,我总喜欢默默无闻地表现。在抓学生常规方面,我是高标准,严要求,自上学期对学生抓常规教育以来,我经常利用升旗仪式、联合早会以及行为规范的知识培训等机会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对一些顽皮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会紧抓不放,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对一些涉及到生活中的礼仪规范我就利用课堂上的一些时间来教给他们。上学期举行的学生常规管理成果展示活动,通过一部分老师的鼎力支持,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应该说,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常规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校容校貌也有所改观。当然,由于学生年龄小,好的行为习惯不能长久保持,冷热病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给他们做正确的引导,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因为班主任这一职责的德育功能和工作效应是旁人替代不了的,许多细致入微的事情要靠大家去做。平时,我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随手关掉无人灯,随手关上忘关的门窗┄┄目的只是想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虽然有时收效甚微,但我绝不灰心,我会尽可能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活,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能多与我交流、沟通。因为我不是什么能人,更不是什么完人,在工作中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们可以帮我提出,我想这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况且学校是我们大家的,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