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英语竞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22-02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的各种英语赛事竞相涌现。在高校范围内举行的全国性的英语赛事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简称NECCS)、“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等等。其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由于参赛人数多、规模大、范围广,成为全国性英语学科权威赛事。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析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一、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目的及分类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织的全国唯一一个考察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竞赛活动。该竞赛旨在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精神,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选拔并奖励大学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展此项竞赛活动,有助于全面展示全国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成果,保证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各项指标的落实,有助于大学生夯实和扩展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推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该项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该项竞赛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精神,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避免仅仅选拔“尖子”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
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试题结构分析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试题分值为150分,竞赛的内容涵盖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2012年和2013年又增设了短文改错的题型。各种技能考查所占的分数比例如表1所示。
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试题结构来看,试题设置主要突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三方面,分别占到总分值的20%、26.7%和20%,另外,完形填空、翻译和改错也占到总比例的26.7%,这是考查竞赛选手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赛题的设置符合高职教育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即高职英语教学应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作为重点,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运用。
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这一专业术语专指在教育领域中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或反作用。Messick 认为,反拨作用是指测试不同程度地影响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和从事语言学习的学生去做他们本来没有必要做的事情。反拨作用有正向反拨作用和逆向反拨作用两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测试,因此,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竞赛对教师教学具有正向反拨作用。目前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英语竞赛的参与度与获奖率是体现一所院校英语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技能大赛促进高职英语改革已成为很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而各类技能大赛恰恰体现了实用的要求。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都是自愿报名参加,而且97%以上自愿参赛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因而竞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正向反拨作用远远超过逆向反拨作用。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历届参赛的情况就表明竞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正向反拨作用远远超过逆向反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赛促教。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以来,先后共有20名学生获得了一等奖,还有数名学生取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负责此项赛事的英语教研室打造出了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善于钻研与学习的教师队伍。赛前报名、收集试题资料、分析研究试题结构、赛前辅导、赛后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出详细分析总结等,这支教师队伍井然有序地进行这一系列工作。许多教师利用互联网的有利资源,搭建课后和学生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把大赛的相关信息、题型和辅导的重点内容及时告诉学生,同时学生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延伸到课外,交流平台成了师生间课堂的延续。教师会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并把这些知识点返回到课堂,作为课堂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使大学英语课堂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熟悉了试题类型,为大赛做了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是以赛促学。大一新生在入学后的12月份,就会参加一次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有一部分学生可以顺利地通过B级考试。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其他的赛事就成了这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有益补充,让他们有了更高的学习目标,有了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并为这些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在倡导重在参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永不言败的竞技精神,有助于学生夯实和扩展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输赢。在对待参赛的态度和未获奖这个事实时,笔者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要积极做好准备、认真对待竞赛,在对待竞赛中未获奖这个事实时,9.8%的学生会感到受到打击,很沮丧;绝大多数(83.7%)学生认为没关系,说明自己有差距,下次再参加;6.5%的学生表示今后不再参加英语竞赛活动。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他们会为大赛做积极的准备,会为大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对待大赛输赢的心态。
三是以赛促评。改进和完善传统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竞赛活动有助于促进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通过竞赛,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知识面不断扩大,并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所有这些都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体系不仅仅只表现为平时的单元测验和考试,而变为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同时,赛前的辅导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评价作用。通过在赛前辅导过程中预设的语言活动,对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方面作出及时评价,从而丰富评价的途径和内容,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四是以赛促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促进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满足了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包括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需求、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特长的心理需求以及从中体验成功感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同时,大学生英语竞赛有效地延续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努力进取、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地感受知识带来的无穷魅力。
综上所述,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可以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及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对学习英语的态度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竞赛对教学的正向反拨作用,积极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使高职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Tim McNamara.Language Tes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418)
关键词:体育竞赛;大学生激励机制;应用研究
激励机制与学生的行为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一种能够正确揭示个的方式。首先,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体育竞赛,有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参与者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也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觉性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的应用能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设,避免一些消极的影响因素。
一、通过激励学生,端正学生的态度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的所有聚集成生活教育,站在生活教育的方向上看,生活能够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生活,站在效力方面来讲,教育要借助生活才能发散其能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体育竞赛也是如此,其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就竞赛项目来看,主要包含的基础动作有蹲、起、跳、走、跑、投掷、支撑、攀登、悬垂、爬越、平衡等,在竞赛过程中加强锻炼,可以提升大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提升学生各种技能的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从简单的动作汇集成一种技能,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指导者正确的激励方式,不但愉悦学生运动的心理,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对竞赛角色的认识
大学生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项目就是体育文化功能,在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竞赛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生各种竞赛项目中,体育竞赛能够更好的表现学生之间的团结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所以,组织大学生体育竞赛能够有效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团结意识。但是若在竞赛中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竞赛中的角色,也会起到消极的作用,过于激烈的竞赛,能够激励学生的技能水平,也会给学生之间带来一种浮躁的气氛,影响学生正确面对竞赛的心态,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也会造成参赛人员丧失竞赛的信心。所以说,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采用正确的激励方式能够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在比赛中的角色,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体育比赛,缓解因比赛而造成的自私现象。
三、科学合理的对竞赛进行奖罚
奖励主要是指学生在体育比赛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班级以及学校在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激励方式,惩罚是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学者及时进行批评指正,但是这样的方式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科学合理的对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奖惩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奖惩次数,奖励的次数大于惩罚的次数。首先在比赛过程中,指导者无论在言语或者物质上,奖励都要及时,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参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参赛的自信心,或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得到教育者的认可。其次,在奖励过程中,也要注意奖励方式,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有一个合理的奖励,过于平淡的激励,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力,也达不到鼓励的效果,但是过高的奖励,也起不到激励的效果,会膨胀学生的心理,也增加了学生参与比赛的压力。最后,教学指导者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时候进行过程奖励,但是不能一味的激励那些优秀的表现着,对于积极努力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通过激励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在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若是在与人沟通过程中不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就会给参与体育竞赛的人员形成一种心理压力,影响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练习以及最终的比赛结果,在体育比赛中,教育指导者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愉悦学生的情绪,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让学生在运动和竞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竞赛带来的乐趣。
结束语:高校的体育竞赛是一项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项目,也是促进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实际体育竞赛过程中,教育指导者采用正确的激励机制进行指导,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感受体育竞赛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参考文献: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有着正常教学无法起到的独特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具备积极推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受团队合作、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创新影响,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创新意识、导师队伍的建设和搭建创新平台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
关键词 :“挑战杯”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7
收稿日期:2015-02-27
0 引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参加全国各类“挑战杯”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武汉体育学院多年来非常重视“挑战杯”竞赛,曾获得全国2项铜奖,省级奖项20多项。多年来,笔者指导了多批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2010年指导的学生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铜奖,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在取得令人可喜的比赛成绩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学生,从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发展历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法对“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参赛选手与未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创新能力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关系,从分析结果中做可能的原因探讨,并提出有价值的策略。
1.2 研究对象
拟以武汉体育学院参与“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参赛选手与未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创新能力的表现,借助现有的研究资料,并调查和采访,探究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竞赛与创新能力形成的相关关系,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对体育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创新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1.3 研究工具
采用SPSS14.0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对问卷中涉及的7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通过 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确定7个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载荷和共同性数据分析得出三个因素大致对以上7个因子解释,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确立指标体系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以下7个变量进行分析,指标如下:X1:团队成员有效沟通;X2:团队之间的分工合作;X3:老师交流指导;X4:选题新颖恰当;X5:选题具备现实针对性;X6:收集整理资料;X7:运用所学知识
2.2 数据因子分析
将调研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且将有效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1 检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一般KMO的值越大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KMO在0.6以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次问卷调查数据的KMO数值为0.673>0.6,变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了0.05显著水平,变量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2)。
2.2.2 因子载荷和共同性
在上述整体解释变异量的报表中,有三个成分特征值大于1,表示进行因素分析时所抽出的共同因素的个数为三个,该三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91.982%的变异量(见表3)。提取了前三个公因子后可以计算共同度(见表4)。
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来,所有的共同度都在79.2%以上,可以知道被提取的公因子对个变量的解释能力比较强。
2.2.3 因子旋转
采用最大变异法对成分矩阵进行直交转轴,转轴后的成分矩阵如表5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从转轴后的成分矩阵显示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共同的因素一包含了x1、x2、x3三个因子,根据本文之前做的假设,三个因子可以共同用“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因此因素一的概念名为“团队合作精神”。由输出的数据表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x1、x2、x3三个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载荷,该因子反映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沟通和共同努力,因此被命名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二个因子在x6、x7两个变量上载荷比较大,主要体现参赛者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挑战杯中遇到的相关专业方面的问题,因此该因子命名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第三个因子在x4、x5两个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大,主要是选题结合现实需求,善于从实际出发,选题新颖有意义,体现了团队创新的意识,因此命名为“团队创新精神”。这些因子体现的是选所因子的信度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4 结果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 31.58%为队长,68.42%为队员。使用SPSS19.0,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负荷大于0.4作为标准,通过反复计算,最终抽取出3个公因子,总解释方差为91.982%,表明原变量91.982%变异可由所提取的三个公因子来解释。从上述载荷矩阵可知,变量X1、X2、X3在因子1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1能代表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老师交流意见这三个变量;变量X6、X7在因子2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2能代表收集整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这两个变量;变量X4、X5在因子3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3能代选题新颖恰当、选题具备现实针对性这两个变量。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因子所代表变量特征,可以把第一个因子解释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二个因子解释为团队创新精神,第三个因子解释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各因子包含的指标及含义如表6。
3 结论及改进建议
根据各种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共可发现三个因子的重要性, 程度依次是团队协作、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创新能力。据此, 高校和高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应注意四点。
3.1 重筹备,抓团队建设
各高校的科技竞赛组织者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前期筹备工作。筹备工作包括队员的严格筛选、实战演习与训练、心理素质的培训等,同时团队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只有将团结合作的精神高度重视起来,调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才能铸就一支分工细致而明确、积极进取的精英团队。
此外,组建参赛团队时,选择一位沟通协调能力强,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作为队长带领整个团队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此,才能引领整支团队一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地走向辉煌。
3.2 环境塑人,改变意识
创新教育就是以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主要是着重研究并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或者在教学课程中培养一下思维发散能力就可以了。当然,这些基础的创新教育仍旧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除了这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培育创新人才的“土壤”是否适宜,即良好的氛围环境的形成。
环境塑造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环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高校在正常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更应该从教育的体制、方法、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强化,有计划地展开创新教育,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思想的创新提升至首位。高校应从课堂入手,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发展过渡,采取这样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扛起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的旗帜和重担。
3.3 注引导,重教学创新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引导是不可放弃的一份职责。不管是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是在学生参与创新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力,需要有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具备此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最大潜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引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从某种角度而言,教师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专业能力卓越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引导、挖掘学生走向成功的伯乐。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3.4 搭建平台,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的实践,将理论付诸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实践能力和意识层面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就在于是否有环境、是否有精神支撑学生不断地进行创新性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并不仅仅指前文所说的在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环境上的重视和改善,更特指学校需要花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务,举办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专题演讲与报告等活动,创建诸如此类的一些在精神上可激励大学生创新,在行动上可支持大学生继续探索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从整个教学环境、教学氛围上的营造,到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学生团队的建设与打造,到展示自我的平台搭建……可以看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不是单纯通过学校、教师或学生自身的努力,就可得以改变的。学生创造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创造力。只有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从根本上提升、 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育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谭荣波,梅晓仁.SPSS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
3 杨胜刚,乔海曙.“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4 余珊燕,杨棉华﹒以“挑战杯”为龙头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3)
5 刘龙,宋书中,陈岩.以“挑战杯”为契机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3)
6 张灵,胡桂英. 从“挑战杯”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高师创新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
论文摘要: 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骉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丰富的内容,更要始终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坚持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之路。
3.结语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的进行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边实践边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建设相结合,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和效率,把实践中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经常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关于第二课堂活动及效果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我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2]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64.
大学英语课堂辩论绝不是无目的的争吵或有意的抬杠,而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创设辩论的氛围,通过对疑难问题的争论、辩论,使学生为弄明白一个问题或表明一个观点,深入地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而各抒己见,为学生提供一个最好的“百家争鸣”的舞台。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与辩论并不矛盾。大学英语辩论是唇枪舌剑的“战斗”,是思想与思想的撞击,是智慧与智慧的较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设置辩论能促使大学生对问题或不同的见解进行深入的思考。大学生要想在辩论中指出对方的错误或形成自己的观点,必然要广泛地搜索大脑中相关的资料、知识等。大学英语课堂创设辩论氛围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第二,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辩论中有得心应手的陈述,也有始料未及的尴尬,有奋勇追赶的豪迈,也有绞尽脑汁的着急,更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可以说,辩论是一场只见声音而不见硝烟的战斗。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要防止课堂辩论演变成毫无章法、漫无边际的争论,使辩论课成为一节争吵课。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选择合适的辩题。在辩论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明讨论的意图和目的,让其事先有所准备。其次,组织辩论小组。要让学生都参与辩论,以避免讨论被一两个同学所“垄断”,给每个学生都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3]
二、组织知识竞赛,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比拼
知识的赛场有关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所以,只有积极主动的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才是有效的课堂学习。如果一个学生毫无课堂学习的兴趣,那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不会在其身上产生作用。教师通过创设互动的氛围让大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寓教于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才能组织好大学英语课堂竞赛,创设互动的氛围呢?英语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目的明确,难易相宜。竞赛活动内容必须围绕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是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即使目标明确,教师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做好预先的指导,适当地控制场面,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比赛内容要难易搭配,既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又让学生觉得经过一定努力即可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其不必过分计较成败。在比赛中,落后的大学生有可能会产生挫败感,英语教师应该引导这些学生看到积极的一面,不要过分关注内心的失落情感,应该重视的是在比赛中学到了什么,还应学什么,该怎样学。争强好胜是大学生的天性,而比赛则能让其将这种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比赛所具备的多样性、新鲜性、刺激性、知识性的特点能极大地满足大学生的挑战欲望。比赛不但能使参与者将自身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而且能增强胜利者内在的信心和力量,也能促使失败者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发其努力上进之心,可谓一举多得。由此看来,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知识竞赛比单纯的“满堂灌”省事、省力,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热情。为了了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情况,田甜对河南理工大学的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的大学英语教师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4]
三、构建演讲式课堂,让课堂激情四溢
演讲式教学指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创设演讲的氛围,组织大学生演讲,让大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大学英语教师应先根据教学内容预留出5~8分钟的时间,给大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台上,大学生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时,应让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个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讲者。而教师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动态,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讲每一节新课前,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搜集、准备资料,根据其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出与本堂课主题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进行探究式学习。演讲式教学法可以活跃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新途径。创设演讲氛围、开展演讲活动的常见形式是课文复述式演讲。与单纯的课文复述不同,大学英语课文复述式演讲要求学生活用语言知识,对课文内容重新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或在教师给定的情景中进行大胆的续写,然后口头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演讲实践活动。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提出正反两个论点,让学生分别就两个论点来收集论据,进行辩论。这种演讲活动通常可设定在某一单元的学习结束时,由英语教师组织并兼任裁判,其形式可以是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平均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或是按男女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实践表明,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在形式、内容、技巧等多方面都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四、改变课堂环境,使课堂在常变中常新
三尺讲台上,一本正经的大学英语教师站在黑板前,一列列“向前看齐”的桌椅,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学生,时而抬头听讲,时而低头做笔记。这就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假如那些形状、摆放位置等十年如一日般从来不曾变过的讲台、黑板和课桌椅突然之间变作了另外一副模样,学生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如果有一天,桌椅不再朝前看,而是“对对碰”,学生们不再对教师行注目礼,而是互相“注视”,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简言之,要想改变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创设教学氛围,英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改变桌椅的排列形式。第二,改变教室的光线和通风状况。第三,改变教室的空间和色彩。例如,用低矮的小隔板改变大学英语教室的空间,用盆栽等装饰花木美化教室,同时,调节教室的色彩。总之,只要学生们愿意,只要学生们身处其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就绝对没有什么坏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但只要英语教师用心思索,必定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有利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为了了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情况,薛良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3%的大学英语教师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五、重视课堂的结尾,让课堂充满回味
有个成语叫“善始善终”,意思是做任何一件事都应当圆满,不要虎头蛇尾,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氛围再好,教学过程再成功,如果草草收场,也不能算成功。真正成功的大学英语课堂,其结尾应该是让人回味无穷的,有“余音绕梁”之妙。此外,大学英语的课堂结尾对创设良好的氛围也相当重要,有下面两种常用的方法:第一,学以致用法。英语教师在授完新课以后,出题让学生练习,使知识得以巩固,这也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但是,要使学生及时地消化所学的知识,教师就不能简单而随便地出题应付了事。在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或边练边讲,或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等等。第二,总结要点法。
六、结语
科技快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对英语的需求也日趋突出。通过对一线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结合英语四级考试改革,提出了大学英语学习应该着眼于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见解。
关键词:
英语学习;英语四级考试;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78
1 英语四级成绩与英语运用能力是否一致的调查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客观反映。为了了解以及准确分析现代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以及在职场中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笔者与本项目组的成员对西安周边的部分企业进行了新入职员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之相关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1.1 调查的设置
(1)调查对象。该调查问卷涉及西安周边的各类型各个性质企业39家;由各企业人事招聘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完成问卷。
(2)调查问卷构成。该调查问卷包含员工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信息和员工英语运用能力两大部分内容。
(3)调查实施过程。问卷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由员工本人如实填写;部分问卷是在春季各大招聘会上由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完成,其他一部分问卷为项目组成员到企业对用人单位具体负责人进行现场调查并完成问卷。
(4)调查的反馈结果有不足之处。由于各种的客观条件及问卷样本数量的限制,会对问卷最终结果反馈的信息有所影响。
1.2 对调查问卷的忠实详细的分析
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26%的企业人事负责人表示员工的英语运用水平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相一致,即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高的员工的英语运用能力也比较强;53%的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运用技能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招聘时参考了这些员工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以为他们可以比较流利地运用英语,结果事实表明这些员工虽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高,但英语运用能力差强人意;21%的企业对员工有英语运用能力没有太多要求,招聘时只是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作为员工学习能力的参考。可见大多数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员工英语四级成绩与员工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一致。对于评定员工英语水平高低的问题:23%的企业要求员工提供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52%的企业不看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而看面试时英语交流沟通能力,25%的企业只会把应聘者口头报出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登记下来,并不要求他们出示正式的成绩单,是参考面试时的英语口语水平择优录用。
由此看来,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考察还将普遍的成为用人单位对学生水平衡量的重要指标。诚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是一种有力证明,用人单位也都希望员工英语四级成绩与员工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一致,但是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高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低现象也不是少数,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应试,要切切实实重视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培养。
2 大学英语学习的局限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考证,比如为了获取四六级证书而认真学英语;为了毕业前考上研究生,认真学英语;为了能去外企就业而学英语等等。然而,这样的动机导致了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英语考试的应试技巧而取得比较理想的英语考试成绩,而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不乐观。也就是说这些大学生的卷面成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而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并没有达到英语四级的要求,即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那么,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扭转这个高分低能的局面呢?
3 如何扭转这种高分低能的局面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英语学习的学生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巩固语音,语法,词汇,听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习英语对自己的感觉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四级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
首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词汇竞赛,口语竞赛;组织动员广大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等,这些都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有益的补充。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表演、英文歌曲演唱会以及校园英语角等活动使学生把已经输入的语言知识从多种渠道输出,锻炼和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相应工作岗位运用英语夯实基础,充分体现学以致用。
其次,在适当的学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更好的结合,把他们的大学英语知识渗透到他们的专业领域的同时,继续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水平,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把大学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相关专业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把英语作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工具,用以进行自如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铺平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4 结语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要坚持重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贯彻“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并强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最终的驱动力,看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来衡量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这样的大学英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颁奖晚会主持词
李: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黄: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李:很高兴能担任今晚的颁奖主持人,我是李萌萌。
桂:我是桂艺芫。
黄:我是黄斌。接下来请欣赏一段青春激扬的舞蹈,来自艺术协会的【坏天使】!掌声有请!!
舞蹈完
三人同上
李:WOW~~~好一段激动人心的舞蹈呀!同学们,你们说精不精彩啊?掌声在哪里?
桂:在这个落叶纷飞,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英语协会也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黄:现在我宣布,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协会颁奖典礼---- 合:正式开始!
黄:首先,由我来给大家介绍莅临本次颁奖典礼的各位嘉宾,他们是,我们的指导老师,覃一城。掌声欢迎!
李、桂:欢迎您!
桂:还有学院各社团代表,他们分别是。。。。。。。。。。。。。【李、黄:欢迎你们!】
合: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李:下面有请我们的指导老师MR.覃为本次晚会致辞,大家欢迎!
致辞毕
桂:感谢MR覃的致辞,下面我们正式进入颁奖环节,首先颁发的是英语演讲比赛的优胜奖,他们分别是。。。。。。。
黄:下面,请代表上来领奖,大家掌声欢迎!
李:有请XXXX为各位获奖选手颁奖。
合:恭喜他们!!
桂:接下来,颁发的是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他们分别是。。。。。
黄:还有我们的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下面有请各代表上来领奖,大家掌声欢迎!
李:有请XXXX为各位获奖选手颁奖!有请!
【颁发完毕】合: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
黄: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有请我们的表演者xxx带来【小情歌】。
李:WOW!好一首动听的小情歌呀,唱到我们的心坎里去了,同学们觉得好不好听啊?接下来让我为大家揭晓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
桂:还有我们的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二等奖的获得者,他们是。。。。。。。。
黄:下面有请我们的获奖代表上台领奖,掌声欢迎。
李:有请XXXX为各位获奖选手颁奖。
桂:感谢我们的颁奖嘉宾,同样祝贺我们的二等奖获得者。
黄: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有请我们的表演者XXX带来一曲【潮湿的心】。
李:WOW~~好一首励志飞扬的歌曲,你们感受到了吗?
黄:接下来让我们为大家揭晓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
桂:还有我们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他们是。。。。。。
李:有请获奖地表上台领奖,掌声欢迎。
桂:有请XXX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黄:感谢我们的颁奖嘉宾,同样祝贺一等奖的获得者,掌声送给他们!
【节目】歌曲 YOU RAISE ME UP
感谢表演者。
黄:好了,大家最期待,最振奋人心的时刻要来到了,到底特等奖的获得者是谁呢?
李:会是谁呢?
桂:那就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荣耀的时刻吧!
黄:他们分别是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的获得者【 。。。。。。】
李: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特等奖的获得者【。。。。】 掌声有请他们上台领奖。
桂:有请XXX为特等奖的获得者颁奖。
黄:感谢我们的颁奖嘉宾,鼓掌。
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所有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接下来,让我们平缓一下激动的
心情,来聆听一首悠扬的歌曲【春到草原】
桂:感谢表演者。
黄:对于获奖同学,我们在羡慕概叹之余,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方法,使自己的成绩也得到提升呢?
李:接下来,有请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获得者XXX上台来与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学习指导,大家掌声欢迎!!
桂:感谢。有请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特等奖的获得者上台发表感言,掌声。
黄:感谢选手们的经验分享,相信在座的各位今晚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李:接下来,有请我们英语协会的会长廖金平,上台做颁奖典礼的总结。掌声欢迎。
桂:感谢会长的精彩讲话。
黄:今天,是丰收的喜悦和欢乐让我们相聚在一起。
李:今天,是热情的缘聚和友情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感谢所有的来宾和朋友们,一起来参加这个丰收的盛会。
关键字: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13-01
引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College English Test,CET) 是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自从 1987 年 9 月首次举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考生数目逐渐增多,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外语考试。有的学校甚至用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英语水平。中国人才众多,就业的时候四六级还是很大的一个门槛。有很多的企业甚至是硬性要求,没有过四级或者是六级的人,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比如 2012 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上就明确要求"四级成绩 425 分以上" [5]。所以教育部虽然改革了四六级考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过现在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不过四六级,我们就与公务员绝缘; 不过四六级,我们就很难找到一个工作,哪怕这个工作需要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不过四六级,我们的简历会在第一关就被淘汰;总之不过四六级,你将会失去很多的机会。但是,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过四六级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因为二本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没有重点大学的学生那么好,有的学生的英语基础甚至比较差,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也比不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但是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并通过四六级考试,这样他们在以后的考研或者是就业时才会有竞争性,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教师得想办法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1.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课外作业
大学生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惰性,所以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英语课外学习,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多大学生们都认为他们已经上了大学,课外就应该放松地玩了,如果教师不检查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他们便不会完成。所以,大学教师也要跟踪检查学生的作业的习惯。如果发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要都催促,采取策略让学生尽快完成。
2.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的活动
九江学院的英语角办得很好,从每周三晚上七点开始。虽然每周去的学生都不少,但学生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有英语角的存在,并且有的学生从没去过。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外进行宣传,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其实光是口头上的鼓励效果还有不明显,教师要采取措施,争取班上每周三都有学生到英语角去讲英语。教师可以对学生去英语角的次数作出规定,并派人去做记载,轮流派学生去。学生慢慢的便会相互影响,从不愿意到英语角去到喜欢去英语角。这样,学生在英语角的活动的频率就会增加,并且提高口语能力和课外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活动
外国语学院每年会组织各种英语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及时在QQ群上传英语学习材料
大学生不像高中生,学校为他们买很多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大学生的资料大多数都得学生自己去买,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及时在QQ群上传英语听力学习材料和阅读,翻译等的材料,因为学生都有手机,并有使用QQ的习惯。如果教师及时给学生上传学习资料,便会更方便学生去学习。教师尤其要给学生上传从网上下载的听力资料,并且指导学生利用MP3,带内存卡的收音机,手机等设备去收听,因为学生到网上去选择下载资料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经常督促学生在QQ群共享里下载资料,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
5.指导学生购买或使用英语四六级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教师大多上课给学生讲解课文,而给学生讲解四六级模拟试题的机会却很少,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有的学院会统一给学生购买四六级模拟试题,但是学校如果不统一购买,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购买,并经常督促他们去完成,检查他们做的情况,对于做得好的,教师要及时表扬,从而鼓励先进的学生,并让他们去影响其他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讲解部分题目,尤其是要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学生在考前必须做一些模拟试题,这样他们才能熟悉题型,适应考试。
6.及时通知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动态
大学生虽然可以从各个学院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但大学的英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也是学生的信息源,要及时提供学生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不能觉得大学生长大了,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而对学生的各种考试不闻不问。在大学里,有少量的学生连自己期末考试或者补考的时间都会错过。所以教师得及时在群共享里或者班上通知学生考试的时间和动态。
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让学生在课外投入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参考文献:
[1] Horwitz,E.K.Horwitz,M. B.Cope,J.1986.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70.
[2] H.H.Stern. Issue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8-52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4] 刘玉梅.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差异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 ( 8 )
[5] 皮郁郁,张正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2(6)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应用能力 开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张亚娟(2009)把学生社团定义为学生在同样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结合在一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孙其战(2009)则认为英语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愿望自发组成的非赢利性的群体性组织,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拓展综合素质。
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仅创造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将口语技能训练融入到多个任务中,而且创造更多的平台和锻炼机会给学生锻炼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目前国内针对英语社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作用研究,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开展的理论基础研究,高校英语社团发展的研究,英语社团活动类型的研究。
1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作用研究
(1) 英语社团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严青云(2006)将英语综合素质定义为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包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科技、人物、风俗习惯等。他强调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必须重视英语社团作用、举办英语竞赛、重视和关注英语角活动、组织英语晚会等。
(2)英语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研究。袁媛(2008)在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做事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个人气质这六个方面肯定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严青云等学者(2006)认为我国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高校英语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差,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知识面太窄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英语教学理念的局限和缺少培养校园英语文化语境的组织所致。英语社团对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特别能为每个学生在课外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展现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和个人风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拓学生视野。
(3)英语社团在营造校园文化方面的研究。何新敏等人(2011)提出校园英语文化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学生社团是校园英语文化活动重要的组织机构。同时也指出学生社团活动往往忽视学术性和科研性。
总之,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从心理、学习兴趣和人际交往方面来谈高校英语社团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文章提出了对高校、对教学的影响。但针对社团活动本身或口语应用能力提高方面的文章很少。
2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理论研究
关于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 “输出假说”等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社团活动中应用的研究,以及英语社团活动中非语言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的研究。
孙其战、黄辉等学者分别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 “输出假说”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如何运用理论指导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指出英语社团活动在既可以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又为学习者提供了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促进了学习者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众多学者都对于这些理论的指导作用予以了肯定。不过绝大部分谈的都是理论意义,并没有上升到实践层面。
孙中华等人从“非语言因素”角度切入,分析了学习动机、性格倾向、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因素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干扰,并制定了一些策略。可以作为设计英语社团活动重要参考依据。
3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发展现状的研究
近几年来,大学生英语社团随着各所高校对于英语的重视度提升而发展迅速。陈建平(2008)对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十四所高校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监督和指导下,许多大学生英语社团运作逐步向“规范化、有序化和科学化”发展,并且渐渐地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爱好者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这些英语社团所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成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锻炼英语口语的重要阵地。
笔者也抽样调查了上海市的10所高校。其中9所高校均拥有英语社团,仅上海音乐学院1所高校没有英语类社团。英语社团在高校中的覆盖率达到了90%。
从表1和表2的调查数据来看,就上海、浙江两地大多数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拥有至少一个英语社团,有些学校甚至几乎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英语社团,英语社团在高校蓬勃发展。
4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类型的研究
一些高校通过英语社团举办的核心活动有英语角、挑战英文主持人大赛,英语电影赏析。有些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得到学生的认可。陈建平(2008)将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归纳为六个类型,即主题(非主题)英语角活动,英语专题知识讲座,英语能力竞赛,英语文化晚会,英语原声电影展播,英语刊物的编辑与发行。这六种类型基本涵盖了大部分高校开展的活动。但笔者在从事多年英语社团活动指导中也发现,大部分活动还是“被动”地让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如讲座、观看原声电影。还有部分活动的参与面相对局限,如英语能力竞赛、各类英语晚会。而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的活动并不多。
5 完善高校英语社团建设和丰富活动开展模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