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调度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度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调度培训总结

第1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铁调度指挥应急安全

中图分类号:U292文献标识码: A

一、高铁调度指挥特点

随着我国高铁的陆续开通运营,高铁速度快、密度大、要求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给调度指挥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

1、调度设备技术先进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TSR、GSM-R、CTC、防灾系统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大量使用,对列车调度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认识、驾驭先进技术设备,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是难点。

2、列车调度直接面对行车安全

高铁调度指挥采用调度集中系统(CTC),车站只设应急值守人员,在中心控制方式下不参与行车工作。列车调度由原来的指挥行车变成集指挥者与执行者于一身,除担当列车调度职责外,还兼有车站值班员、信号员职责,负责CTC控制区域内所有的行车设备操作、调度命令及交付、设备故障登销记、行车闭塞办理和进路排列等工作,并直接向司机等行车人员发出指令,直接面对行车安全。

3、应急处置要求高

正常情况下高铁CTC系统使调度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列车按计划自动运行。但是,不良气候、设备故障、地质灾害等会对高铁正常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高铁严格的行车条件和旅客维权意识的迅速提高,迫切要求在非正常情况下实现调度安全万无一失和列车运输秩序快速恢复的双重目标,对调度的应急处置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铁调度应急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全路高铁CTC区段调度应急处置方面的案例分析总结,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CTC区段调度员对调度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对安全信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没有严格执行各项岗位作业标准,存在盲目蛮干和侥幸思想,没有意识到可能造成的后果。如X年CTC区段“5.27”事故,列车调度与助理调度安全责任意识差,简化作业程序是主要原因。

2、调度命令不规范

在高铁CTC区段,调度命令直接通过无线传送系统发给司机,缺少车站值班员卡控这一环节,对调度命令的正确性要求极为严格。但在应急处置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紧迫、责任心不强等原因,调度命令错误、错传漏传调度命令等仍时有发生,给调度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3、高铁团队协同作战能力不强

遇突况,各岗位间会出现职责界定不清、信息通报传递不畅、现场处理较为忙乱等现象,调度应急处置缺乏统一的指挥、决策、协调、组织。特别是列车大面积晚点后对现场车站通报和协调组织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4、高铁调度员业务素质不过硬

高铁CTC系统对列车调度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保证调度安全的前提。目前高铁调度大多是从既有线调度中选的,由于调度人员流动性差、培训时间短等因素,部分调度员对新技术、新设备接受能力较差,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对管辖区段线路、设备和人员情况不熟悉,在应急处置中分析处理问题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难以准确把握设备故障后的放行列车条件,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瞬间就会发生事故。如列车调度不清楚“进路、凭证(信号)”先后顺序的重要关系,在未准备相关进路的情况下盲目用作允许列车运行行车凭证的调度命令,是造成“6.27”事故的主要原因。

5、规章制度冗余繁杂

铁总、路局以及调度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卡控措施的不断出台,且各项制度变化更新较为频繁,在遇有设备故障查找相关规定时费时费力,需要对技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及时更新,进一步优化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各项应急处置标准,防止非正常情况下发生因错误执行相关标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高速铁路调度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目前,高铁人员、设备等情况总体趋于稳定,列车运行安全态势良好。但是各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隐患仍然不断暴露,突出表现在调度员盲目乐观情绪抬头,安全意识、业务素质下滑。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全管控,确保高铁的长治久安需要深入思考。

1、更新安全管理理念,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如何解决列车调度惯性违章违纪、安全意识起伏不定等问题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难点。急需在列车调度作业中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管理者要摒弃人盯人的安全管理控制模式,把精力放在规章制度、处置措施的细化完善及宏观安全形势的预判上,努力为处于操作执行层面的列车调度营造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整的安全氛围。

2、规范调度命令的工作

在高铁应急处置中,调度命令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指挥的安全。调度部门要加强调度命令的管理工作,并经常检查监督,考核命令的质量,及时纠正错误与漏洞。为此要组织演练在各种模拟情况下处理问题和调度命令的技能,特别是要锻炼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判断情况、采取对策、正确调度命令的能力,达到熟练、果断、准确、迅速的程度,使调度命令的切实做到正确、完整、清晰,保证行车安全。

3、进一步强化作业的自控与互控

进一步强化调度在应急处置方面的组织协调,落实应急处置分工和专业管理责任,认真落实逐级负责制和非正常行车干部盯控制度。并通过深入全面地开展自控型班组建设,提高班组、岗位的自控能力;加强班组、岗位之间的互控,营造“个体自控、群体互控”的良好环境;强化监控手段,落实干部巡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形成自控、互控、监控三位一体的卡控机制。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关键作业实行重点卡控,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实现整个高速铁路网的安全。

4、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注重多样化培训

古板、命令式的课堂讲授,陈旧内容的反复灌输已不适应当前列车调度员的学习需求。突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培训方式。尝试菜单式培训、互动式教学、演练式考核等多样化培训,调动列车调度员对教育培训的激情,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业务素质。

5、优化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度体系

进一步规范高速铁路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保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整顿规章下发部门的权限,禁止非主管部门随意下发文电,及时清理、汇总、完善各项规章,废止过期及不适用的规章,消灭规章不统一、杂乱、相互矛盾等现象,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制作列车调度应急处置指导书,使列车调度在遇到突况时能有的放矢,以有力的措施、最快的速度,提高应急效率。

6、构建调度安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预警能力

积极引入并构建调度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控制论方法和故障诊断模型来分析安全信息,提高安全预警能力,找出倾向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扭转安全控制事后灭火的窘态。

四、结束语

高铁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从基础做起,理论联系实际,长期坚持。随着国家高铁网逐步建成,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分析CTC列车调度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采取措施,确保高铁列车运行绝对安全。

参 考 文 献

第2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2-TP;知识管理;电网调度;DKM

作者简介:鲁跃峰(1985-),男,安徽阜阳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助理工程师;刘嘉宁(1974-),男,广东台山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广东 广州 510600)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138-03

知识资本在当代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竞争力,而知识管理则是提升知识资本的有效手段。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调度系统不断加强专业管理,努力提高电网运行水平,积极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为公司在实现电网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效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日常生产中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使得调度系统知识积累的方式明显落后于企业发展水平,导致企业核心能力没能得以有效传承,员工培训和日常生产不能紧密结合等,这些问题成为调度专业提高业务效率及驾驭能力的障碍。

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中调”)结合一线调度员在生产、培训、考核中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了广东电网DKM系统(Dispatching Knowledge Management,即调度知识管理系统),并在大规模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研制过程中提出的2-TP知识管理模型,是指导DKM系统开发的重要核心内容。

一、电网调度在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系统中缺失知识管理环节

在开展DKM研究之前,电网调度系统生产支持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从生产支持系统的角度来看,目前电网调度生产知识系统包括业务基础系统EMS/DMS、业务实施系统OMS以及各种业务综合应用系统,如DMIS、OAK等等,但这些系统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能够融合各种系统的根本需要、贯穿这些既有系统的核心、对调度业务知识进行管理的系统。

2.培训与生产业务相分离

传统的调度专业生产业务在管理上缺乏与培训系统的互动机制,而EMS、OMS等系统主要是服务于生产功能,在生产系统中产生的记录难以直接作为培训资源;另一方面,培训系统与生产系统相脱节,导致培训中所获取的知识难以得到实际生产的印证,大幅度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培训中心与业务部门缺乏联动机制,不能将培训与生产协调起来,形成合力,为员工创设一个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合一的大环境。

3.生产缺失规范可行的共享传承机制

作为大型国企的核心部门,调度中心的工作关乎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业务,多年积累下来的事件处理经验与核心知识,如电网供需平衡、对全网系统的监控与分析,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指挥调峰调压设备的具体操作等,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这笔巨大的财富被分散于各地域、各部门、各专业之间,如同被一片片知识的壁垒所隔断。以致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曾经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有效共享和传承,企业的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造成各单位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

二、外化架构模型:2-TP知识管理模型

1.2-TP知识管理模型框架

根据上述三方面问题的实际需求,在构建广东电网DKM调度知识管理系统之时,应将DKM系统与“生产”、“培训”与“技术”紧密地联结为一体。结合知识管理的内涵,构建DKM系统的2-TP知识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2-TP知识管理模型由生产(Processing)、技术(Technology)、培训(Training)和知识管理DKM四大要素组成。在此模型中,调度生产技术知识通过DKM支持着各类调度生产业务处理,同时调度员工培训通过DKM与生产业务产生交互,实现培训与生产的互动。

DKM作为生产支持系统之一,与生产系统具有原生融合性,同时DKM管理着支持生产的技术知识,并具有培训闭环,此模型架构将原本独立的“生产”、“培训”与“技术”结合起来。2-TP模型可以衍生出三个子体系,即基于生产(Processing)与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PK融合体系;基于培训(Training)与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1-TK支持体系;基于技术(Technology)与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2-TK支持体系。三个子体系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合力支持业务开展、知识管理、学习、培训和考核鉴定等各环节,最终实现一线业务和专业培训的无缝结合。

2.PK融合子体系

PK融合子体系即基于调度生产系统(Processing)与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的业务交互体系。DKM系统融入调度生产系统,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故称之为“融合子体系”。

之所以构建PK融合子体系,是因为调度系统知识管理不应只注重知识本身的收集与存储,更应当注重将这些知识活动与调度专业生产结合起来,针对调度生产流程,构建相关功能模块,使两者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造。

该体系的作用,即知识管理对生产业务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与业务流程的相互优化上。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知识流贯穿于工作流之中,一方面,知识管理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将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使生产业务流程化,并通过对核心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精细控制,使知识信息化,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业务流程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管理不断地自我更新。

3.1-TK支持子体系

1-TK支持体系即基于培训(Training)与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的互动体系,旨在实现知识管理对培训的支持作用。知识管理对培训的支持作用,主要围绕培训管理子体系、培训资源子体系和培训质量管理子体系三方面展开:

(1)对培训管理子体系的支持体现在知识管理体系满足培训制度的要求,支持“统一目标、分层管理、分专业实施”培训管理模式。

(2)对培训资源子体系建设的支持包括“四库”和“知识树”建设,知识管理应根据调度员的培训需求,同步开展岗位培训知识库、题库、案例库和预案库的内容建设,实现“四库合一”的方式,构建协同系统框架;“知识树”则是根据其内在联系将知识资源分门别类挂在知识树体系中,在南网调度系统内首次实践了省级电网培训资源一体化建设。

(3)对培训质量管理子体系的支持主要包括四方面设计,即有效监控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过程,规范培训运营流程,降低培训开发成本,提高培训实效性。

4.2-TK支持子体系

第3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1.调控人员轮训

“大运行”体系建设完成后,各县调面临着组建时间短、任务重、人员新、运行经验不足的诸多挑战,调控专业管理水平距高标准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地调调控专业组织各县调抽调人员进行轮训,制定培训计划从调控运行技能、综合工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项培训,利用1个月的时间熟悉地调各专业的工作流程,并让他们跳出仅仅完成当班任务的思维局限,多分担班组的工作,参与地调调控专业各项创新创效工作中,通过广泛的接触管理,接触各方面的知识,既让轮训人员对公司各项工作有了深入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实现调度与监控业务的有机融合的目的。

2.每月一考

为了全面提高调控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应急能力,使其既能胜任班组专业技术工作,又具有管理能力。调控专业制定了精密的考试方案及考核制度,并采用多种形势的培训方式方法,每月一考就是其中一种,力求让每一位成员全面掌握电网知识,提高培训效率。

针对调度员重实际操作,轻课本知识的问题。出题人员将考试内容涵盖到调控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考试内容贴近实际工作,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全年考试均名列前茅的人员优先推荐参加年度各项评先评优。针对考试中发现的问题,邀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以具体案例来促进学习,开阔眼界,扩宽大家的知识面。在以考促学的过程中安全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巩固,以灵活的形式调动调控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操作技能的目的,使调控运行工作得到了安全保证。

3.专业技术比武

为了检验县调调控人员轮训和每月一考的效果,调控专业定期组织专业技术比武。比武涵盖基础理论、异常信号分析处置、应知应会、事故处理等多方面知识。全面考核调控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处理事故的能力和调控融合的潜在发展能力。从技术比武成绩分析,地县调控人员的技术差距已经没有原先的明显,同时也是对前段时间各项培训的一次总结梳理。通过两次技术比武促进地县调调控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了展示自我实力的平台,更督促大家努力学习技术,争当技术能手,全方位提高员工岗位技能、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4.统一流程制度,规范资料格式

各县调业务及岗位融合后,各项流程、制度、资料管理尚无规范,需重新梳理并进行统一规范。地调统一制作了缺陷上报、跳闸故障上报、恶劣天气跳闸情况上报和外来人员来访流程,以及重大事件汇报规定、反事故演习管理规定、调度倒闸操作管理规定、监控信息接入验收规范化管理规定和监控信息接入验收规范化管理规定等制度,并将流程和制度的可行性垂直延伸到县公司,增强县调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另外统一了调度命令票、调度日志格式和监控日常记录表单,其中记录中涵盖调控运行日志,异常信号记录,跳闸记录,调度指令记录,调度指令转接记录,轻瓦斯动作记录,主变温度核对记录。调控人员可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的记录,统计数据可以随用随取,便于日后统计分析工作。

5.编制县调调控运行月度分析模板

编制了县调调控运行月度分析模板,要求各县调依照模板格式对本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内容包括指标和检修计划完成情况、严危缺陷及历史遗留缺陷统计、异常及故障分析、安全风险分析及下月重点工作等,其中还特别包括了“需要上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章节,地调通过运行月报不但对县调调控运行工作、电网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对县调管理和专业运转中的困难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收集县调反映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增强地县调的信任度,提升地县调控管理水平。

6.调控应急手册

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查阅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同时让运行经验较少的员工及新员工更加迅速地了解并掌握比较典型的运行知识,调控专业编写了《调控应急手册》,手册中公共问题覆盖到县调,其他具体内容由县调更改完善。该手册根据调控人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编写,经过调控专业人员层层筛选,找出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最后请相关专业资深人员进行集中讲解。调控人员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记录归纳并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形成速查手册。该手册实现地县调控运行中典型问题的集中解决,也使年轻调控人员能够分享总结后的运行经验,为更好的完成调控运行工作增添了一份保障。

地县调控专业垂直化管理,大大提高调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调控运行工作提供了技术手段,减少了事故处理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用电需要,进一步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同时客户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

吕楠(1981- ),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电网调度运行工作。

周颖昱(1982- ),女,助理会计师,本科生,从事财会工作。

第4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型 员工 车间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人为本,以组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组织学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所建立起的能够不断实现知识转化运行机制的现代组织。

调度所车间具有学历层次相对较高、技能水平层级明显、人员流动相对较快等特点,非常适合创建学习型车间。创建学习型车间,学习是基础,现将我们创建学习型车间所做的一些基础工作提炼总结,与大家交流,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互动式学习,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1、人人都是培训师。调度所设立专门的培训室,配备了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为车间和各专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车间组织各专业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具体到月份,培训师姓名及培训内容。要求每位员工至少每年讲授一次,培训内容为本专业业务技能方面,提前做好课件,提倡实物剖析、PPT文件或FLASH文件等形式,通过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使接受培训人员更容易理解授课内容,讲课完毕后学员对讲课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采取互动式培训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每位员工均由专门的培训笔记,将培训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及时记录,各专业班组培训员定期对培训笔记进行检查,将个人学习记录中好的思路、好的见解汇总到培训课件中,并将培训课件公布到班组学习园地中,为员工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专业技能比武制度。针对调度所车间各岗位技术含量较高,培养业务骨干需要长时间的培训,车间以赛促学,设立专业技能竞赛,分调度运行、远动作业、通信检修共三个专业进行技能比武,制定竞赛方案,每个专业取前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调度运行专业以正常上班的每值人员3人为1个小组,共4个小组进行竞赛,通信检修和远动专业以工作负责人带两名工作班成员为1个小组进行竞赛,竞赛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以理论40%、时间60%计算总成绩。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年轻员工积极向技术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的员工请教,业务素质高的员工积极督促年轻员工学习业务技能,初步培育出学习型团队。

3、设立党员示范岗。调度所车间共有党员13名,分布在各专业岗位,党员同志在本专业岗位均是群众威信高、业务技能好的职工。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同志在工作中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扑下身子、努力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党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施工时不存在缺陷、调试时不存在遗漏、定检时不存在缺项,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让普通职工通过身边的党员,找出差距、树立目标。通过党员的一言一行,传达着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遇到困难冲锋在前,带动了一批普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上进心,在各专业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实施“师带徒”制度。调度所人员流动相对较快,新员工到岗后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才能熟悉本专业。为了缩短新员工适应期,尽快提高新员工业务技能水平,车间实施“师带徒”制度。由各班组结合本专业特点,指定工作态度认真、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带新员工,师傅对徒弟的业务进行指导,并督促徒弟进行业务学习,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责任,徒弟有违章或业务水平考试不合格,师傅连带受考核,徒弟有突出贡献或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师傅同样受奖励。通过实行“师带徒”制度,有效缩短了新员工成才时间。

5、外出培训员工授课制。车间各专业每年都有一定外出培训学习机会,为保证外出学习效果,车间规定所有外出培训员工回来必须及时讲课,把外出培训学习的新的电网技能、电网发展理念及时传达到本专业所有员工,把外出培训的课程和与学员们交流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培训课堂讲授,车间参加。将1个人的外出培训成果转化为所有人的学习成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本专业的知识水平。

二、挖掘潜力,促进职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调度所各岗位技术含量较高,职工的知识层次不同,各方面人才都有,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职工的才能,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促进职工将隐形知识显性化,才能创出一流业绩。在发现和挖掘人才潜力方面,我们建立三个机制,激发职工各项才能的发挥。

1、知识挖掘机制。每个人的才能有的可以显现出来,有的却是隐藏在自己的头脑中,不易被发现,因此,我们通过知识挖掘机制,激励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设备维修技巧、管理方法等写出来,由车间定期整理编辑成册,供大家学习,把隐性知识显性化。近一年来我们分别在安全、设备管理、综合治理上集合众智,汇编了《远动作业危险点分析库》、《110kV及以上变电站事故处理预案》、《通信系统现场应急处理方式》等书籍,充分发挥我车间各类人才的作用,用图文、漫画、哲学小故事等形式,把那些枯燥的说教转化成职工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寓教于乐,既挖掘了知识,又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2、事故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我车间综合管理网络和培训室,进行事故共享和总结故障排除法。为方便职工参与管理,我们建立了调度所车间综合管理网络,以班组为单位,参与车间管理。特别是在设备缺陷、故障处理上,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车间所辖设备的管理达到公开、透明、快速、准确。不论哪个岗位的设备发生问题,都以填写缺陷、事故共享书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到车间管理网上的事故共享栏,把设备事故快速的传递给相关人员,避免因其他人员不清楚设备状况,而发生误操作或者其他错误的判断。在事故分析上,也改变了以往推卸责任的现象,转变观念,事故分析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把事故转化成解决和处理的方法。

3、反思学习、共享学习,实行“周周回头看”。在每周二的安全活动中,每位员工对自己上周工作进行总结,有哪些工作完成较好,介绍好的经验做法、遗留什么问题、有哪些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将1个人的经验变成本专业所有人的经验,同时上周的问题也得到良好的解答,及时弥补了知识盲点。通过周周回头看,促进各岗位人员经常对自己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并通过学习其他人员好的经验,吸取别人教训,进而少走弯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如何开发、提高并整合员工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成为现代企业管理首先要回答并着力解决的重要命题;学习型组织理论高度关注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以五项修炼为基本技术,转变心灵,活出生命的意义,由此,人的价值、意义在其中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开掘。我车间通过创建学习型车间,全面提高了车间各项工作,尤其是提高了员工的学习能力。我车间的“周周事故回头看”活动被公司做为典型经验推广。

创建学习型车间是一项纷繁复杂、却又环环相扣的浩大工程,我们仅仅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调度所将继续探索学习型车间的建设方案和思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和谐开展。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2003.07

[2]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2006.01

作者简介:

段嗣昊,男,汉族,29岁,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供职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山东省莱芜市鲁中西大街21号

第5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电力通信 通信调度 管理

1 通信调度的职责

电力通信调度是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指挥中枢,负责电力通信专业的日常安全运行管理。电力通信调度担负如下主要职责:(1)制定管辖范围通信电路和设备的分配使用计划、运行模式和故障处理预案,并且监控通信电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2)参加管辖范围电力通信网的设计规划、技术升级改造和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制订电路和设备的调测工作计划,批准管辖范围电路和设备的检查维修。(3)担负管辖范围电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估,定期提交设备工作运行报告,同时负责故障诊断处理和检修测试中传输和交换等专业之间的统一协调工作以及系统反事故措施的制定。因此,要使我国电网走上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的道路,就要不断强化通信调度的职能。

2 通信调度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2.1进行通信调度管理时有必要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

(1)通信调度值班员岗位责任制;

(2) 机房值班制度:在此制度中应加强对外来人员进出机房;

(3) 设备专责制度;

(4)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中要建立早接班班会制度,在会上由值班员介绍当班系统运行情况利故障记录,由主管人员传达、布置有关工作;

(5)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6)岗位培圳制度:在此制度中要加强对外出培训人员管理,外出培训人员毕竟是少数人,培训人员应上交培训资料,并组织讲课,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7)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8)仪器仪表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9)安全、消防、保密制度;

(10)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程、规定,对于管理制度,贵在执行。

2.2 在进行通信电路、设备的投入、退出、转接、调测、检修、故障处理、统计分析与评价及电路的运行方式和分配计划等方面的工作时,必须规范工作程序,制订各项工作流程是规范工作程序的一个好措施,以下工作流程可以借鉴:

(1)技术培训工作流程;

(2)新电路、设备投运流程;

(3)月度工作计划工作流程;

(4)电路、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流程;

(5)备品备件管理工作流程;

(6)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流程;

(7)仪器仪表管理工作流程;

(8)运行电路停、复役工作流程;

(9)调度单工作流程;

(10)通信设备检修工作流程。

3 通信调度的技术资料体系

(1)建立完善的配线资料数据库

配线资料主要包括:①微波机房配线资料;②电缆配线资料;③光端机房配线资料;④PCM设备配线资料;⑤交换机配线资料;⑥光纤熔接配线资料;⑦远动RTU配线资料。配线资料的有序高效管理对于通信调度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话路安排、设备配置、故障检修等工作的技术支持 。建立完善的配线资料数据库,不但可以提高配线资料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2)建立完善的通信网图

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系统专业通信网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用户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②要求容量较小但是种类繁多,数据信息通道所占比例高;③伴随着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大;④对于电路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这些特点,在设计通信主干网络时,必须做到可靠、灵活方便、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任何一个站出现大故障,不能影响其他站的正常运行,任何设备的任何一块板或某一个元件出现故障,不能影响本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立完善的通信网图有利于通信调度人员了解熟悉管辖范同内的通信网络结构、通信方式。

4 加强通信调度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4.1 明确通信调度的重要意义

电力通信作为电力行业的专用通信网,是保障现代电网安全、稳定、经济和可靠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电力通信主要为了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完善商业化运营模式和增强现代化管理而服务。通信调度人员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通信调度指挥机构,才能确保通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4.2 加强通信调度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通信调度人员的核心业务是通信专业技术,每名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掌握一定的通信专业知识,成为通信调度事业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宣传者。在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通信调度管理部门应当整理较为完善和有实用价值的专业培训资料,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和安排培训课程,让通信调度人员边学习边实践,从学习中借鉴前辈的宝贵经验,从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不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通调人员轮流到相关处室学习,熟悉运行设备,与检修人员一同处理设备故障,力求学有实效;要求外出培训的值班员,给大家授课,做到共同提高;每个月底组织通调人员学习,使大家了解当月典型故障,积累处理判断能力,同时总结调度处当月完成的工作情况,并布置下月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

5 结束语

电力系统通信是现代电网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通信要为电力调度、电网自动化、防汛指挥、生产经营管理等电力系统内各方面生产服务,是实现电网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完善的通信调度指挥机构,便难以确保通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山西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手册[Z].山西省电力公司.2007.

[2] 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管理制度汇编(第六册).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8.

[4] 高新中.山西电力通信一体化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电力,2009.

第6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 安全操作 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TM12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037-01

0 . 引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机构,每个调度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如果调度员发生误判断误调度引起误操作,将会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

近年来,电力调度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也使电力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要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必须杜绝人为的一切误调度、误操作事故。近几年从电网发生的事故看,人为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要确保电力调度安全操作,必须抓住“人”的因素,抓住调度操作和事故处理两个关键环节。

1. 调度操作

调度人员在下令改变运行方式,接受停电检修工作票和恢复设备及线路送电的倒闸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调度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电气误操作,甚至发生带地线合刀闸事故。误调度的结果,不仅使供电中断,电能损失,设备损坏,而且对社会和用户也造成较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力调度的重要责任。从以往电力调度发生的事故分析,要把好电力调度安全操作关,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1 切实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

坚持每周一次班组安全活动和月度运行分析会,及时传达和贯彻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各类事故通报,分析和总结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做好预防性措施,落实整改措施。大力宣扬“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增强调度人员安全生产的顶真意识、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经常进行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逐步提高职工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落实安全责任的主动性。

1.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决反对一切习惯性违章现象

电力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制度,都是以往生产经验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养成自觉的、认真贯彻执行规程制度,坚决克服一切习惯性违章现象,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在下达调度命令时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情绪稳定。这就要求调度员增强责任心,下班时休息好,当班时才能安心工作,处理问题时思路才能清晰,才能保证正规的科学的命令程序。对临时改变的工作计划及电网出现的事故、异常情况不盲目图方便、图省事、凭印象去处理。

1.3 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做好电网安全调度,每个调度员必须不断提高本身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调度员一方面要有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熟知电网调度运行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电网调度运行调整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方法,熟悉电力生产过程,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运行实践经验,每个调度员要成为用心人。在干中学、学中干,采取跟班实习、自学、上专业知识培训班,参加电网调度模拟培训及反事故演习相结合的形式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别人的和自己的运行经验,针对实际中不懂的、不会的一定要弄懂弄会,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己思想上就会产生一次飞跃,考虑问题就会全面些、细致合理些。因此,调度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胜任本职工作。

1.4 调度人员必须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

三熟即熟悉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和事故处理及本岗位的规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确下令进行倒闸操作、正确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电网运行情况;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可能缩小事故范围。调度人员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处理事故时,做到处变不惊,沉着冷静。

2. 电网事故处理

由于事故的意外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将会给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电力调度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不断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2.1 调度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要了解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熟悉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及其作用,熟悉本地区电网的正常、特殊运行方式,熟悉本专业要求的规程制度。调度员要做好安全调度,不仅在处理日常工作中表现良好,还要具备在处理系统事故时的应变能力。处理事故要求正确、迅速、果断。有些调度员往往不是这样,要么就是考虑太多、犹豫不决、延误时机;要么就是胆量颇大、轻率一时,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给个人造成遗憾。

2.2 调度人员要掌握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

在电网运行工作中,调度人员要指挥保护装置的正确投退。因此,调度人员必须下功夫学习继电保护知识,了解掌握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工作原理、整定方案和保护范围。这样,在电网发生事故时,调度员可根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来分析事故原因,准确判断事故范围,正确处理事故。

2.3 调度人员要掌握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

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调度员每天接班时,必须查阅各种记录,了解掌握当日电网的运行方式、工作完成情况等。接班后,调度员要对电网运行方式和当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当时天气、电网运行方式和当班的主要工作,做好事故预想,特别是特殊的、薄弱的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预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果断进行处理。特别是重要线路的检修工作,要重点警示,坚决杜绝带地线合刀闸事故的发生。

2.4 调度人员要对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调度人员在值班时,应该掌握本地区电网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当电气设备发生异常时,指挥运行人员及时进行监视和分析,如不能坚持运行时,应及时下令将该设备退出运行。如不能退出运行时,应做好事故预想,提出反事故措施。有条件的可以转移负荷,并密切监视,同时做好事故处理的准备。

2.5 调度人员要熟悉掌握有关规程,正确及时处理事故

电网调度规程和有关现场运行规程是调度人员处理事故的依据,因此调度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电网调度规程等有关规程制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在处理事故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迅速准确。

第7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运行体系;电网调度;集中监控;安全

引言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电网事故处理最考验调控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事故处理过程及结果可反映调控机构值班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随着大运行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适时转变思路、有效提升调控人员的事故处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1 大运行体系的基本概述

建设电网大运行体系,就是要整合电网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各级输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与电网调度业务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调度控制体系,实现各级调度运行业务一体化运作。出于对电网事业发展的考虑,我们应按照专业、集约的发展路线,针对电力企业的内部运作架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电网安全系数,资源合理利用及电力企业竞争力提升等目的。大运行体系最为重要的目标便是针对电网调度以及设备资源进行优化管理,达到电网设备运行管理与电网调度有机结合的目的,进而完成调度一体化以及电网资源配置的最大化。

2 大运行体系运行前后的事故处理比较

2.1 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的事故处理

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下,地调与变电站集控所各自为独立建制,形成地调、集控中心、变电巡维中心 3 级结构,集控中心及各个巡维中心负责本运维所管辖的变电站的监控和操作任务。

(1) 当电网发生事故时,因地调与监控分离,变电站信息需经集控中心上报地调,信息经过汇总过滤,客观上降低了地调对故障的判断、处理速度;此外,由于地调对信息的需求与集控的汇报可能不对称,地调可掌握的信息量较少,当信息不确定时需再向集控所问询,来回往复,延误处理时机并可能造成信息遗漏或误判。

(2) 当电网事故涉及多个集控中心的设备,设备所属的集控中心通过电话向地调汇报事故信息时,往往会出现地调电话占线,部分集控无法在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汇报地调的情况;调度员也因忙于接听电话、记录现场的各种汇报信息,未能立即对事故进行综合判断,采取应对措施,导致事故处理时间较长。

(3) 电网事故涉及220kV及以上等级时,监控上行要应对省、地调,下行要面向各变电站,接受多个事故信息来源和指令,处在生产瓶颈位置,容易形成信息堵塞,影响事故处理效率。

2.2 “调控一体”模式的事故处理

大运行体系导入后,形成“调控一体”模式,由“调度控制中心+运维站”构成。调控中心在地区调度班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组建,电网调度与变电站监控合二为一,增加地区监控班,建制上归属地区调度所,形成调控中心。调控中心除承担原地区电网调度的全部职责外,还承担地区110kV及以上变电站设备运行工况的监控及视频、安消防信号监控,电网事故、异常信号的在线分析判断及后台专业分析诊断,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缺陷的闭环跟踪,电网特殊状态下的故障设备隔离、电网转电操作、拉闸限电、开关遥控操作等职责。

(1) 集变电站监视与电网调度于一体,事故发生时,监控员直接将事故信息汇报调度员,调度员可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变电站信号,对信号产生疑问时可立即通过后台分析,随时回溯,为快速判断事故原因及处理事故提供条件。

(2) 事故状态下操作指令由调控直接下达变电站,减少了监控中心环节,简化了事故处理程序,加快了事故处理效率。

(3) 事故状态下的紧急操作,由调度员直接下达指令给监控员,通过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对电网进行故障设备的隔离、转电操作,有效防止事故扩大。

3 大运行体系下提高电网事故处理措施探析

如何在大运行体系下提高地区电网事故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负荷损失,保障电网供电可靠性是调控中心面临的新挑战。清远供电局调控中心在体制转变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结合实践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要点。

3.1 加强事故前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坚持的工作方针。“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电网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不可预知的,因此事故应对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范。根据电网的不同运行方式,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3.1.1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预防措施

(1) 全面排查地区电网“假双回”、“串供”等结构性缺陷,根据排查结果编制相应的事故预案。

(2) 开展静态N-1扫描,排查薄弱环节,制定各类限电序位表以及主变N-1、母线N-1、变电站全停事故预案。

(3) 编制地区黑启动事故预案,制定详细的地区重、特大典型事故预案。

(4) 制定以上各类预案后,将其纳入调控中心培训项目,结合班组安全日活动、每日事故预想、班务会等多重方式对调控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

(5) 对于日常工作,详细分析其危险点,并提出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表格。日常工作中根据管控措施严格落实,保证规程规定的严格执行与遵守。

3.1.2 特殊运行方式下的预防措施

(1) 由于检修、基建、技改等原因引起电网非正常方式运行,调控中心提前介入,分析特殊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风险,季、月、周特殊运行方式风险预警,提前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尽可能降低事故风险等级。

(2) 针对当前电网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反事故演习并利用DTS平台进行预案的演练和校核,使每一位调度员对薄弱方式下突发严重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处置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3) 在批复检修申请的同时,向各有关部门下达特殊方式风险预警,要求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完成并及时反馈。调度员在确认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已落实到位后,方可对设备进行停电,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电网检修带来的安全风险。

(4) 调控一体模式下,巡维中心所辖变电站数量众多,为避免同一个巡维中心在面临大范围操作时人员、车辆紧张的问题,调控中心提前有序安排运行方案中的方式调整部分,避免大量操作过于集中、操作人员疲劳等因素带来的次生隐患。

3.2 强化调度、监控岗位联动

大运行体系下,调度与监控业务融合已成趋势,只有调度与监控岗位配合联动,才能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事故处理时,由调度当值值长作为事故处理的第一指挥者,并由其明确本值内各调度、监控员的职责。监控正值负责根据自动化监控系统事项立即向调度员报告事故时间、开关跳闸状态、设备主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监控副值负责故障录波信息的调取和事故状态(包括潮流、频率、电压等情况)的监视并通知人员现场检查。正值调度员负责启动事故处理预案,根据当时运行方式,拟定处理方案,下令变电站、县调、配调、电厂或监控员进行故障隔离以及事故处理;副值调度员负责事故信息的记录,与监控员和运维站值班员核对具体跳闸信息、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是否正确动作,检查各电厂出力并根据重载或过载情况进行调整,巡线指令,联系下级调度对象进行事故处理;值长负责协调上级调度,指挥本值调控协作,事故处理预案的审核,故障类型的判断以及事故处理的监护。

3.3 挖掘监控岗位潜力

(1) 大运行体系实施后,清远供电局电力调控中心着力于优化设备监控信号,对监控系统进行信号过滤,减少事故情况下的冗余信号;采用事故间隔推图方式,更加快速地进行事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 编制地区《信号辨识手册》、《典型继电保护装置异常信息处理措施》,对监控系统上的信号光字牌、保护报文信号进行释义,提供相应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滚动修订。密切跟踪倒闸操作过程,及早发现信号缺陷,努力保证事故和异常时信息准确,为事故和异常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3) 调控中心着力于推进调控专业融合,即调度、监控人员脱岗进行业务培训,按各岗位上岗要求进行考试,考核后获得双岗位资格。事故处理时调度监控岗位联动,充分发挥调控协调作业,有效提高事故综合分析能力。

3.4 拓展调控支持系统功能

(1) 为解决大电网事故下拉停主变时,下级电网备自投动作、负荷无法一次性切除的问题,采用并行控制技术拉停主变末端负荷开关。引入切荷模型的自动计算功能,自动判断被拉停主变所供的末端负荷,生成拉停切荷方案,经调度员确认后,通过并行遥控系统执行,直接切除末端主变10kV,35kV侧开关,限制备自投动作且达到切除负荷的目的。此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大电网事故情况下主变拉停的可操作性,以事故拉荷100MW为例,平均操作效率至少提高30 %。

(2) 开发设备信号故障分析和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判断故障的位置,故障点能定位到元件,如线路、母线、变压器等。对于线路故障能进行精确定位,可给出线路故障测距,判断故障的相别、故障的性质(即线路属于接地故障或相间故障,瞬时故障或永久性故障),判别厂(站) 的备自投装置是否正确动作等。在故障辨识结束后 , 为了使调度运行人员对电网故障有全维度的认识,能够按照故障时间先后顺序对故障全过程进行清晰的全维度(时间、空间、目标) 回放,为故障性质的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提供可信的依据,并可作为以后调控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培训资料。

3.5 加强事故后总结分析和培训

(1) 开展事故分析和评估。对较重大或特殊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调控管理人员将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影响范围、设备和负荷损失情况,各方面的应急响应、事故处理过程情况等进行信息收集,形成事故分析评估报告,作为调控人员日常培训资料,以便在发生类似事故时可比对分析,为调控人员提供事故处理思路。

(2) 将典型事故过程纳入安全日活动的学习材料中。结合各自岗位实际,找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习惯性违章或安全风险点),并提出具体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运行体系对于现代化、市场化的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其存在的安全风险,我们务必要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我们应采取合理的管控思路,从根本上提高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确保大运行体系中电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艳.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

[2] 潘玮明,王双寿.提高电网事故处理效率方法的探讨[J].电力与电工,2012(12).

第8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三集五大 大运行体系 地县一体化 自动化管理

一、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背景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

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实现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县级调度自动机系统的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统一管理。大运行体系建设前,县调管辖的变电站信息没有转发至地调系统中。由于县局自动化系统投运时间较早,现有的主站不支持转发101等规约,导致所辖变电站的信号无法上传至地调侧主站,不满足“大运行”体系对调度的要求。

(二)地县一体自动化系统深化应用的需要

按照各级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将各电压等级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分别纳入相应电网调度统一管理。地调负责地域范围内110(66)~220千伏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县(配)调负责县域(城区)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地县一体化的广域分布式采集EMS投入运行后,其整体构架与运维工具与原有系统相比均有较大改变,各县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反映,地县一体化系统虽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但排查故障经验不足,维护较困难。

(三)强化集约管控,提升电网管理效能的要求

地县一体化结构使得电网监控信息量突增、信息层次多且复杂,自动化系统维护的设备的数量和难度加大,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

新的形势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对自动化运维人员专业技术的挑战,也是对菏泽地区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转型提出的要求。

二、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流程和做法

(一)项目总体进度实施情况

总体目标:规范厂站信息采集监控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水平。实现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通道质量可靠。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做法是创新“三大步骤”,即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1)建设地县一体化常态工作标准流程。针对新建厂站投运、变电站运动信号传动试验、间隔改造工程及数据网接入验收等自动化运维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流程标准,绘制典型方案,开展关键技术讲解和经验总结,推进各环节工作的保质开展。由自动化技术专家力量组成技术体系宣贯组,遵照“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重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和“经验证、可通用”的实施方案,从源头保证县调自动化建设模式的一致性。2)规范基础数据标准体系。作为电网运行监控的重要手段,电网事故处理的有力依据,地县一体化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时刻保障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础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按照国网要求,对厂站实时信息采集标准进行统一,要求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三遥”信息采集管理规定,实现操作过程“标准化”、技术手段“方案化”、验收标准“规范化”、责任划分“精细化”。3)改进工作进度及整改情况汇报制度。在每个县调设立一名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负责人,建立“专业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小组化的灵活性优势。月初,由地区自动化班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班长、专责、培训员)根据上月各县汇报情况及本月地县一体化工作情况,统一安排月度工作计划并下发各县调,各县调自动化运维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工作时间具体安排制定本月计划,报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修正补充后,下发各县运维人员执行。4)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地县一体化建设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管控地县一体化实施安全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综合评价将专业管理需求与安全性评价相结合,以调控工作扁平化管理为主线,突出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月、季、年管理内容。既有工作计划及对应措施,又有专业总结及提升措施。对相关工作实行定期考核,保障了管理考评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地县一体化专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培训目标是使县调自动化人员熟练应用新能量管理系统,能够独立完成新建厂站的接入,能够及时处理系统故障。1)培训进程阶梯化。自动化运维岗位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人员培训必须从电网基础学起,逐级到接线图画面绘制、厂站保护信息传动。经一段时机的工作经验,方具备填写、修改地县一体化实时数据库的能力,以此培养业务扎实、一专多能的自动化运维人员,使得一名合格的自动化运维人员在业务上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为人员的灵活配置奠定基础。2)培训内容实用化。总结地县一体化作业维护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技术专家的工作经验,从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统筹安排方面考虑,确保专业培训管理体系可使自动化运维人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有疑问”的问题。在培训阶段,两个县一直到地调自动化专业开展一对一培训,两县自动化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实现培训实用化。

三、“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成效

管理效益提升:通过实施一体化的专业管理,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业务支撑体系,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运行体系下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模式,使得调控运行“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达到下列效果:

(1)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各县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数据网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全地区110kV厂站已全部录入EMS系统,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接入厂站全部实现“三遥”功能,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

(2)解决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县调与地调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同一数据库的无障碍访问,解决了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改造了原有县公司调度业务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低速串行通讯方式,解决了低通信带宽、数据共享能力不足等严重制约地县调度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情况。建设完成后的地县数据网完全满足了“大运行”以及地县一体化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

四、结语

通过对“大运行”体系下的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系统传统的突破与创新,建立了适应新体制的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通过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创造价值,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自动化人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三集五大”改革做好了准备。

(作者单位为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第9篇:调度培训总结范文

1)不正确的判断。电网出现事故或是存在异常的时候。当值的调度员一定要充分的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综合电网工作模式,对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比方说要掌握故障的类型、电网的模式、事故处理的主次顺序等,并对这些实施正确的判断,假如判断不清晰。也就是说调度员给出错误的判断,这样会使得事故出现扩大、延误处理。例如在2005年5月。莫斯科出现这样一起大停电事故,一共造成了800Mw负荷的损失,使得10亿美元被白白的损失掉,使200万人口受到影响。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得出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调度员没有意识到事故的主要矛盾,没有迅速的做出隔离故障的方案,进而出现最后的严重损失。判断的是否正确还受现场汇报的准确程度的影响。同时调度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也会影响其判断的正确性。

2)不正确的调整。不正确的调整主要是指调度员在电网正常模式或事故发生的时候。因为不正确的调整或是调整不及时,使得负荷损失、设备出现过载现象、电压降低等等,致使事故出现或是扩大。对电网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在1992年某省出现的“4.21”事故.当班调度员因为对负荷的变化没有进行仔细的监视。致使网问联络线潮流出现越限。致使事故的产生。调度员对电网运行进行监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电网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较大负荷电网的时候,或是设备检修的时候。将事故预测好。确保电网在N一1事故下设备过负荷、电网低电压现象不会发生。假如已经断定设备正常运行,或是N一1事故时可能产生过负荷现象。应将方法控制做好或是转移部分负荷。对相关电厂实施调整.进而确保电网的安全。以便在电网出现事故的时候,不会因为调整不及时,或是不正确调整致使设备损坏,或是避免扩大事故。

二、调度运行工作对电力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电网越来越庞大,运行操作也越来越复杂,进而电网出现故障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加大了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假如不正确的操作,会致使非正常停电,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或是大型设备出现损坏的恶性事故,这一系列的事故会对经济有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安全可靠的电网设备操作值得我们去深究,更值得我们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电力系统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运行人员要想编写出一套正确的操作票,这不仅仅需要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对于现场一、二次设备操作规则、电网的运行情况、操作前后情况变化等问题都要进行准确的把握。这也是电力系统实现其安全性的一个必备的条件,对调度员将更是一项智能性的劳动。这些工作不仅仅对调度员的技术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其运行经验要丰富,注意力要集中,如果有一点分神,就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人工开票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对时间、环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极易出现一些错误。此外,不少设备的操作比较复杂,操作项目比较多,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运行人员要想开出正确的、及时的操作票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往的人工填票方法不但浪费时间,更浪费人力,同时还要多次核对以求得操作票的正确性。这样要想使得调度员的负担减轻,国内外专家对此做出了不少努力,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其中,研发了自动生成调度操作票系统。此种调度系统更具规范性,减轻了专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研究中,避免了人为因素引发的差错。

三、促进调度方面工作更好开展的方案

(一)确立事故预想制度,确保其规范化

对于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的提升,我们可通过现场培训的方法,一般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事故预想、反事故的演习,这些更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方案。事故预想要想实现高效合理,一定要把握好天气情况、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清楚的认知各项操作和系统中薄弱环节。假如电网出现故障,调度人员一定要结合以往的案件,将事故预想工作做好,进而使得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低,防止事故的扩大化。目前很多员工对于事故预想工作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很多行为都是走形式,应付检查,脱离实际情况。所以,对于事故预想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其教育开始,使每一个调度员对于电力调度系统中事故预想工作的关键性有所认知,并且确立合理的事故预想机制。

(二)注重调度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