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混也是一种生活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也是一种生活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混也是一种生活续

第1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一、猪疥螨的分类及临床症状

猪疥螨病的分类:猪疥螨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皮肤过敏反应型和皮肤角化过渡型。

二、猪疥螨不同类型的感染主体和临床症状

1.皮肤过敏反应型,最为常见,又最容易被忽视, 常见于乳猪和保育猪;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以春夏交季、秋冬交季较为严重,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2.乳猪、保育猪多容易感染,作为疥螨感染的指征,瘙痒比发现螨虫更可靠。过度挠搔及擦痒使猪皮肤变红;组织液渗出,干涸后形成黑色痂皮。

3.乳猪、保育猪疥螨病感染初期,从头部、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后蔓延到背部、后肢内侧。

4.猪感染螨虫后,螨虫在猪皮肤内打隧道并产卵、吸吮淋巴液、分泌毒素; 3 周后皮肤出现病变,常起自头部,特别是耳朵、眼、鼻周围出现小痂皮(黑色),随后蔓延至整个体表、尾部和四肢,出现红斑、丘疹、黑色痂皮,并引起迟发型和速发型过敏反应,造成强烈痒感。由于发痒,影响病猪的正常采食和休息,并使消化、吸收机能降低;

5.病猪常在墙壁、猪栏、圈槽等处摩擦病变部位,造成局部脱毛。寒冷季节因脱毛皮肤,体温大量散发,体内蓄积脂肪被大量消耗,导致消瘦,有时继发感染严重时,引起死亡。

6.猪疥螨感染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造成猪皮肤的损坏,容易引起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造成猪发生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迅速向周围扩展到全身,并具有高度传染性,最终造成猪体质严重下降,衰竭而死亡。

2.皮肤角化过度型,有时称为猪慢性疥螨病,主要常见于经产母猪、种公猪和成年猪。常见临床症状如下:

2.1随着猪感染疥螨病程的发展和过敏反应的消退(一般是几个月后),出现皮肤过度角质化和结缔组织增生,可见猪皮肤变厚,形成大的皮肤皱褶、龟裂、脱毛,被毛粗糙多屑,常见于成年猪耳廓内侧、颈部周围、四肢下部,尤其是踝关节处形成灰色、松动的厚痂,经常用蹄子搔痒或在墙壁、栏栅上摩擦皮肤,造成脱毛和皮肤损坏开裂、出血。

2.2经产母猪及种公猪皮肤过度角化的耳部,是猪场内螨虫的主要传染源,仔猪常常在。经产母猪身体、耳部皮肤过度角化 肥猪皮肤瘙痒,在墙壁上摩擦皮肤 肥猪皮肤瘙痒,用后蹄搔痒

总之,剧痒、脱毛、结痂、皮肤皱褶或龟裂和金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后形成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本病特征。

三、猪疥螨的预防与控制

1.猪疥螨的预防

1.1每年在春夏、秋冬交季过程中,对猪场全场进行至少 2 次以上的体内、体外的彻底驱虫工作,每次驱虫时间必须是连续 5~7 天。

1.2 加强防控与净化相结合,重视杀灭环境中的螨虫:因为螨病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外寄生虫病,患病公猪通过传给母猪,患病母猪又将其传给哺乳仔猪,转群后断奶仔猪之间又互相接触传染。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永无休止。所以需要加强防控与净化相结合,对全场猪群同时杀虫。但在驱虫过程中,大家往往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环境驱虫以及猪使用驱虫药后7~10 天内对环境的杀虫与净化,才能达到彻底杀灭螨虫的效果。原因如下:

1.2.1在给猪体内、体表驱虫的过程中,螨虫感觉到有药物时,有部分反应敏感的螨虫就快速掉到地上,爬到墙壁上、屋面上和猪场外面的杂草上,此外,被病猪搔痒脱落在地上、墙壁上的疥螨虫体、虫卵和受污染的栏、用具、周围环境等也是重要传染源。如果不对这些环境同时进行杀虫,过几天螨虫就由爬回猪体上。

1.2.2环境中的疥螨虫和虫卵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很多杀螨药能将猪体的寄生虫杀灭,而不能杀灭虫卵或幼虫,原猪体上的虫卵 3~5 天后又孵化成幼虫,成长为具有致病作用的成虫又回到猪体上和环境中,只有此时再对环境进行一次净化,才能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

1.2.3另外,疥螨病在多数猪场得不到很好控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对该病的隐性感染和流行病学缺乏了解,饲养人员又常把过敏性螨病所致瘙痒这一主要症状,当作一种正常现象而不以为然,既忽视治疗,又忽视防控和环境净化,所以难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因此必须重视螨虫的杀灭工作!加强对环境的杀虫,可用 1 ∶ 300 的杀灭菊酯溶液或 2% 液体敌百虫稀释溶液,彻底消毒猪舍、地面、墙壁、屋面、周围环境、栏舍周围杂草和用具,以彻底消灭散落的虫体。同时注意对粪便和排泄物等采用堆积高温发酵杀灭虫体。杀灭环境中的螨虫,这也是预防猪疥螨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四、猪疥螨病的治疗

一旦确诊猪已经感染疥螨,可以选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对已经发生疥螨的病猪进行治疗处理。

1.药浴或喷洒疗法

20% 杀灭菊酯(速灭杀丁)乳油, 300 倍稀释,或 2% 敌百虫稀释液或双甲脒稀释液,全身药浴或喷雾治疗。务必全身都喷到;连续喷 7~10 天。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以消灭散落的虫体。药浴或喷雾治疗后,再在猪耳廓内侧涂擦自配软膏(杀灭菊酯与凡士林, 1 ∶ 100 比例配制)。 因为药物无杀灭虫卵作用,根据疥螨的生活史,在第 1 次用药后7~10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第 2 次治疗,以消灭孵化出的螨虫。

2.饲料中添加“金维伊” (九鼎科技集团生产的 0.2% 伊维菌素预混剂)或“鼎丰” (九鼎科技集团生产的 0.2% 伊维菌素预混剂 +5% 芬苯达唑预混剂合剂)。具体添加说明如下:

2.1“金维伊”每吨饲料添加本品:肥育猪 1~1.5 公斤、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 、怀孕后期 90 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 3 公斤 ,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 7 天。

2.2 “鼎丰” 每吨饲料添加本品:肥育猪 1 公斤 ,连续使用 7 天,或 0.5 公斤 ,连续使用 14 天。种公猪和怀孕母猪 4 -5 公斤 、怀孕后期 90 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 3 公斤 ,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 7 天。

3.皮下注射杀螨制剂。可以选用 1% 伊维菌素注射液,或 1% 多拉菌素注射液,每 10 kg 体重 0.3 mL 皮下注射。驱螨虫在皮下注射杀螨剂应注意事项:

3.1妊娠母猪配种后30~90,分娩前20~25天皮下注射 1 次,种公猪必须每年至少注射 2 次,或全场一年 2 次全面注射(种公、母猪春秋各 1 次)。

3.2后备母猪转入种猪舍或配种前10~15天注射 1 次。

3.3 仔猪:断奶后进入肥育舍前注射 1 次。

3.4生长肥育猪:转栏前注射 1 次。

3.5外购的商品猪或种猪,当日注射 1 次。注射用药见效快、效果好,但操作有一定难度,有注射应激。

第2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关键词:味精生产废水;处理

一 提高味精生产技术指标,减少污染物排放

味精是一种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视食品增鲜剂,而我国也是味精消费和生产大国,占了接近世界产量的一半。近几年来,很多企业很重视现代化科技,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来提高自我的生产水平,保障清洁生产工艺的质量,但还是有很多废物的排放。通过发酵法进行生产是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生产工艺。葡萄糖是淀粉原料水解,生产出谷氨酸,再经碱中获得它的钠结晶。而过滤、发酵、立交、浸泡等则是生产废水的主要来源工序。

二 废水治理概况

(一)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状况

味精的生产阶段主要分为玉米―――淀粉―――发酵―――精制,四个阶段,在整个味精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了淀粉废水、立交尾液、冲柱水、制糖废水和冷疑水。除冷疑水很大部分的循环利用或者就直接外排外,其余浓度高的废水都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排放。在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时间和探索,采取了分类治理、清污分流、废水综合利用的治理方案措施,利用厌氧、喷浆粒、好氧、浓缩和提取蛋白这五种工艺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的废水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达标废水的排放。

(二)适时清洁生产概况

从原材料入手,经过预审核、审核、评估、方案筛选、方案实施到最后总结这几个清洁生产阶段,审核了现有的工序、消耗、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各公司、分厂绘制出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流程图、平面置图,初步摸清各个工业阶段的排水情况及生产情况。

(三)实施清洁生产效果

通过审核清洁生产的效果,完善了企业管理的制度,提高整个企业大素质,促进生产工艺的有了很大的技术进步,也保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时得到增长。实施方案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认识、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工艺的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严格劳动纪律从而更大化的提高效益。

(四)杜绝发酵液染菌工艺

染菌率在清洁生产前一般在1%左右,通过清洁生产这个过程进行了设备的更新、人员素质的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增加及工艺的调整,有效地控制了染菌。是所排废物中的COD含量极大的降低,节约蒸气、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三 实行清洁生产效果分析

(一)喷浆造粒生产有机复混肥

2707t/d是离交尾液的生产量,其COD含量高达40000-45000mg/L,其中包含了丰富有机质的磷、氮等微量元素,采取提取菌体蛋白、喷浆、造粒、浓缩的工艺方法都可以被采用为处理部分废水的方法并达到综合利用,使其达到“零排放”,解决了味精行业长期以来的一个重大难题。

(二)小麦替代玉米方案

国内现在的领先水平就是其小麦替代玉米方案,该工艺的实施可以减少因玉米淀粉分离、浸泡产生的有机废水,实现有害废水的减量排放。利用小麦的面粉密闭循环湿法生产技术,将副产品收率由18%提高到22%,粉糖转化率由98%108,淀粉收率由65%提高到76%。

(三)采用连续结晶工艺

市场上廉价的味精大多只有80%的粉状味精,这种味精里面含有的母液太多,质量不好,需要单独处理。通过清洁生产的审核,采用代替传统方法的连续结晶工艺,消减了脱色硫化碱的用量、减少了末次母液、提高了料液纯度,取消了返白麸酸工艺,节约了原辅材料的消耗和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水的末端治理费用和总体排放量。

(四)持续开展清洁生产

随着新的设备和技术不断开发、更新,推行清洁生产也是个不能间断的过程,企业对清洁生产计划要不断修订。确定开发新项目和技术改革项目实施时,必须坚持预防污染为主的原则,首先改进清洁生产审计,通过不断积极的开发出预防污染的新技术和清洁生产的持续开展,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 味精生产废水主要处理技术

(一)、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没有氧的情况条件下借助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对有机物在废水中进行分解的生物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采用UASB,可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同时会产生沼气这一资源;经UASB反应器处理的废水COD含量仍然较高,最后好氧生物处理采用SBR,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最后达标排放。在处理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方面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效果。

(二)、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

(三)、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药剂,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胶体颗粒之间互相排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电介质(即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改变为呈电中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下沉。用混凝法处理味精废水,混凝剂的选择至关重要。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含油废水、染色废水、洗毛废水等,该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一般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常用的混凝剂则有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五 结束语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水的现象是在说难免,而我们要从自我做起,减少污水的产量,做到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在提高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 刘素英.味精生产废水处理与味精行业的清洁生产[J].环境保护,2002,(10):20-22.

[2] 陈莉娥,周兴求,伍健东等.味精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3,22(6):20-24.

第3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PRIUS普锐斯是世界上首款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型。此前的广州车展,第三代PRIUS普锐斯更是将科技与自然完美统一,以“与自然比肩同行的混合动力轿车”之姿在国内首度亮相,并宣布明年年初将在国内正式上市,这无疑为中国车市绿色科技大潮注入了一股时尚、崭新的活力。它会成为你在2012年“梦想上路”的伙伴吗?

自然之美 夺目亮相

此番亮相的第三代PRIUS普锐斯设计上融入了大自然之美,而细节又聚集未来科技之力,美与力的完美结合,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时尚魅力。

外在,劲风塑造的流线车身,搭配以犀利的闪电车灯,宛如风驰电掣的未来之力,动感强劲,更添锐利;内在,以叶相连的叶脉蔓延的中控台设计,随水而动的自然触感,湛蓝水波式挡位,加之借光之感而营造太阳能清新空间和追崇宁静而感知自然的静谧性,令第三代PRIUS普锐斯科技感十足,视觉冲击不言而喻,更给人时尚且犀利之感。

外观、内饰的时尚感大大提升,动力的科技感也丝毫未打折扣。第三代PRIUS普锐斯的混合动力技术在前两代的优良基因上得到全面突破,全新开发的1.8L引擎大幅加强了其动力性能,同时油耗相比第2代的4.7升/百公里更进一步降低至4.3升/百公里。升级后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还赋予了新PRIUS普锐斯首屈一指的低油耗、低排放,可媲美2.4L引擎的加速性能,让动力更强劲,能源更节约。在第三代PRIUS普锐斯“海洋之心”徽标的映衬下,PRIUS混合动力以超越之力,在今天启动蓝色未来。

明星宠儿 风靡全球

在国际市场上,PRIUS普锐斯也风头正劲,“混动”好莱坞。第一个驾驶PRIUS普锐斯的就是大牌女星卡梅隆・迪亚兹;随后布拉德・皮特也放弃5.0升V8引擎的黑色奔驰G500运动型多功能车,换驾一辆白色的油电混合动力车PRIUS普锐斯,是因为“这款车外形抢眼且极具环保概念,每百公里耗油只有4L多,而排气量也达到加州零排放的标准”。在美国,包括莱昂纳多、朱莉亚・罗伯茨等众多好莱坞大牌明星皆成为PRIUS普锐斯的忠实粉丝,在2006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莱昂纳多等二十多名巨星更是乘PRIUS普锐斯悉数抵达会场,彰显他们对环保时尚的身体力行。

第4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令,从唐宋以来就一直被公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他刚直不阿,却遭人诋毁而被放逐;可他坚守节操,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自沉汨罗江而死。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也有书中记载,端午节是纪念和屈原一样忠君报国却因谗言而枉死的伍子胥。相传伍子胥被杀于五月五日,尸体抛到江中,化为涛神,故江浙一带有五月五日迎涛神的习俗。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引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这也可备一说。

东汉蔡邕的《操琴》中记载:“介子绥(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这又成了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和寒食节的传说混在了一起。

其实,一个传统的节日,有很多传说不足为奇,这些传说可能混杂,也可能无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既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意义,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趣味。

粽子的前世今生

粽子之于端午节,就像月饼之于中秋节,汤圆之于元宵节一样,是人们在这些特定节日里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

据考证,目前对粽子最早的记载来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芦叶裹米也。”。据《集韵》解释,和粽是同意异体字。可见这种食物由来已久,并不一定是因为屈原而发明的。

其实历史上还用过菰叶、荷叶、艾叶等包裹粽子,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是竹叶和芦叶。包裹的叶子都有这么多种,粽子的种类繁多就不足为怪了。

大致说来,北方的粽子一般不包馅,有些会掺杂点红枣、赤豆、豌豆、果脯等作为陪衬,吃的时候要蘸些白糖,味道清新爽利。而南方的粽子就要精得多,大都先浸以酱油,然后包入各种各样的馅儿,有荤的,有素的,也有荤素分不出来的,味道多是一种混香,相对要油腻一些。

江南的粽子要数浙江嘉兴的最为人称道,早在清朝就名扬天下。且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都要举办中国嘉兴粽子节。包括粽子擂台赛、包粽子表演、百粽宴、参观粽子博物馆和龙舟赛等民俗活动。嘉兴粽子又以1939年由冯昌年开设的“五芳斋”制作的最著名,品种较多,鲜肉粽最有特色。

赛龙舟的传统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龙舟的大小形制不一,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大都船身比较狭长,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姿态不一。且多数以木雕而成,加以彩绘、刻以鳞甲。龙舟上还置有锣鼓、旗帜、彩挂等装饰,远看起来更加漂亮。有些龙舟还做成上下两层,蔚为壮观。

“龙舟”一词最早在先秦的典籍《穆天子传》中就已出现,后来也逐渐归到纪念屈原的活动中来。相传屈原投水,楚人竞相划着龙舟赶去相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影,以后就用每年五月五日的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赛龙舟十分热闹,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竞相题咏的一个话题。如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千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相目如瞬。”

还有些人除了用龙舟竞渡比赛外,还用它来游览娱乐。集三五同仁,或划拳行令,或饮酒作诗,或观戏听曲,抑或赏景,无不让人襟怀畅朗,风神潇洒。

其他习俗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饮雄黄酒、带香包、悬艾草、薰苍术、沐兰汤、采杂药、簪菖蒲、挂钟馗像等习俗。

过去在端午节时,家人团聚一般要吃“黄豆芽”、“黄鱼”、“黄鳝”、“黄瓜”,喝“雄黄酒”,即所谓“五黄”。古人认为端午食用“五黄”,可消病强身。五月,天气转热,容易引发各种疾病,饮雄黄酒可以起到驱瘟除毒的功效。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不就是在端午节因误喝雄黄酒而现了原身的么?

带香包、悬艾草、簪菖蒲都是为了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的。此外,人们还常用苍术、白芷烟熏内室,以达到驱除那些小害虫的目的。说白了,这些其实都是古人的“消毒液”,是他们为了杀灭病菌,所进行的一些卫生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了习俗,《本草纲目》上就记载:“艾叶气芳香,能通九窍,灸疾病。”

第5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欧亚人与尼安德特人

不过,现在一项基因组研究的结果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生活在约5万年前的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其实是欧洲人和亚洲人(也包括中国人)的先祖之一,因为尼安德特人与中国人的先祖有过婚配和基因交流,两者体内有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基因。

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峡谷上方的一个洞穴里第一次发现了某种人类的遗骨。后来研究人员把这些遗骨称做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据分析,尼安德特人在欧洲繁荣了成千上万年,生存年代大约距今30万~5万年)。但在4万多年前,随着冰川蔓延过整个欧洲大陆,这个人种灭绝了。

1980年研究人员在克罗地亚的温迪加洞穴出土了三块尼安德特人骨骼样本。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改善,研究人员从骨样中提取了0.3克骨骼。2005年这些遗骨中降解的无数DN断被提取出来,通过测序和排序,获得了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序列,约有20亿个碱基对。据测定,这名尼安德特人大约生活在距今38300~44400年之间。

现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和现供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理查德・格林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对尼安德特人、现代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进行对比,发现尼安德特人与欧洲人和亚洲人曾经通婚并因此有了基因交流。

5个人的基因组比较

帕博和格林等研究人员对来自南非、西非、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和法国的5名现代人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通过对比,研究人员筛选了20个DNA区域,鉴定了涉及代谢、认知和颅骨发育的基因,这些基因对现代人进化具有功能上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在3名现代人(一名中国人、一名法国人和一名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相同的遗传区域,但是在两名非洲人的基因组中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两名非洲人一名是南部非洲的桑人(又称布什曼人),一名是西非的优鲁巴人。这提示,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在遗传上比下撒哈拉的非洲人更接近于尼安德特人。

更令人惊奇的发现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与法国人的基因组相近的程度和与中国人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的基因组相近的程度是一样的。然而,在东亚或巴布亚新几内亚并没有发现过尼安德特人曾经生活过的化石,但在欧洲却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因而从化石的角度看,尼安德特人可能与欧洲人有过婚配,但却难以解释他们与亚洲人有过婚配。

那么,尼安德特人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与现代人婚配的呢?格林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基因交流(婚配)是发生在现代人向亚洲和欧洲迁徙并分化成亚洲人和欧洲人之前,这些人可统称为欧亚人(Eurasia),也可称为非非洲人(non-African),婚配的地点是在中东(地中海东部),时间大约是在4万年前。而且,根据基因组的比较,以及基因交流的数学模式,格林等人认为,欧亚人基因组的1%~4%来自尼安德特人。

最为明确的证据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和3名现代人的基因组中有相同的涉及代谢、认知和骨骼的基因,这显示了进化中一种正向选择的痕迹。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产生一些疾病,例如唐氏综合征、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也就是说,如果仅考虑遗传发病的因素,尼安德特人与3名现代人患这几种病的几率是相似的。

过去的否定与现在的肯定

帕博和格林等人第一次发现现代人基因组中有一些基因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相同时,还以为是统计上的错误,但是,经过再次分析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之所以怀疑第一次的研究结果是因为以前线粒体基因的研究有不同的结果。

早在1997年,帕博的研究小组就首次测序了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结果显示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与现代人存在差异,由于线粒体DNA基因组是母系遗传,不会受到基因重组的影响,因而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并无遗传上的交集,他们不可能有婚配和基因交流。同时,当时的研究也表明,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大约在66万年之前与现代人线粒体DNA世系发生了进化上的分离。

但是,线粒体DNA并不能代表在遗传上更有决定性的数量巨大的细胞核DNA,因此线粒体基因否定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交集的结论也只是一个假说。随着研究的继续,在查看现代人基因组变体时,帕博的研究小组发现,欧亚人有12个基因组区域的变体在非洲人的基因组中不存在,这些基因组区域也许是源于尼安德特人,因为尼安德特人没有居住在非洲,而是居住在欧洲或亚洲。把现代人的这些基因组区域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同一区域进行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两者有10个区域是匹配的,这意味着现代人基因组的12个变体中有10个来自尼安德特人。而另外2个变体尚不能确定源自何处。

另一项独立的研究也认为,尼安德特人在遗传上与欧洲人和亚洲人更接近,而与非洲人的血缘较远。这项研究检测了2000名现代人的基因组,结果显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有两次通婚。第一次是在约6万年前,地点是在地中海东部。第二次是在45000年前,地点是在东亚。

两种学说再次交锋

帕博和格林等人的研究提示,尼安德特人是欧亚人,也是中国人的祖先之一。如果这一结论可信,则会再次引起人类起源两种主要理论的交锋,即非洲起源说与多地区起源说之争。

按照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走出非洲)说,古人类走出非洲有三次。最早的一次是在约190万年前。此后,人类在42~84万年前又再次走出非洲,之后又于8~15万年前再次大规模向外迁徙。这些结论的得出主要也是基于遗传学和基因组的比较,包括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

但是,非洲起源说主要指的是,现代人类起源于20~15万年前的非洲,然后在大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现代人是从非洲的一小群人进化而来,他们走出非洲后进入亚洲和欧洲取代了世界各地的古人类,包括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也即早期智人。非洲起源说基本的假设之一是,走出非洲的现代人(晚期智人)在取代世界各地的人的过程未伴随明显

的与原住人群的基因交流,他们并未与各地的古人类(包括尼安德特人)有过婚配。所以,非洲以外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都是人类演化树上的旁支,地球上所有现代人群均为非洲晚期智人的后裔。

多地区起源说则认为现代人是在世界上的4个地区出现并连续进化,而且在各个地区之间都有基因交流。这也意味着非洲人、亚洲人、欧洲人和大洋洲人等之间有过婚配和基因交流,这样的交流才导致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的进化。

帕博和格林等人现在的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与欧亚人基因的亲缘关系高于与非洲人的亲缘关系,这其实是对非洲起源说的一种挑战。因为,这符合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的观点。

疑点和质疑

但是,现代人的起源显然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复杂的问题,现在仅凭帕博和格林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然还不能为现代人的两种起源说之争划上休止符。原因是多方面的。

帕博和格林等人的研究也只是一种假说,这种假说不仅需要有其他研究来验证,而且这一假说本身也面临着挑战。例如,疑问之一是,帕博和格林等人的研究所采用和测序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样本是否就是纯粹的尼安德特人的,因为在涉及古人类的基因时,常常会有污染。

早在2006年,帕博的研究小组就对尼安德特人DNA的100万个碱基对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一些序列与现代人的DNA有混染。帕博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与现代人基因混染的部分达11%~40%。而其他独立的研究则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中与现代人混染的部分达80%。后来,帕博研究小组采用了新的方法来对古代DNA序列进行标记,从而能把DNA混染减少到0.6%。

现在测序的大多数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都来自温迪加洞穴发现的三块骨骸。但是,迄今对这些DNA的测序只进行了2次,这自然引发了对尼安德特人遗传密码可靠性的疑问,因为DNA降解和测序过程会改变DNA密码。由于污染和降解的原因,对于古人类和古生物遗骸的DNA测序都要重复好些次,一般是10~20次,这才能精确认定古人类的DNA序列。例如,丹麦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对格陵兰岛的4000年前的古爱斯基摩人的基因组重复测序进行了20次,这就增强了古爱斯基摩人基因组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此疑问,格林认为,研究工作还将继续,直到基因组测序达到平均重复测序10~20次。

第6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乍一看,他平淡无奇:短发,圆脸,和和气气,茶色眼镜后面的眼神软软的,近似于无的淡眉毛像某种行动缓慢的海洋鱼类,完全不同于他在写作中透露出来的冷峻。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男人,被认为“创造了中国科幻文学界的里程碑”,这里指的是他最负盛名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而让刘慈欣引以为傲的作品当然不止“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朝闻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许多资深读者对他短篇作品的喜爱,不亚于规模磅礴的长篇。

虽然“三体”系列在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某些理论方面遭到一些诟病,但并不影响大多数人认定它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的地位:它的成功和瞩目是不可回避的,它的宏大叙事和冷静深邃令人着迷,而其中悲天悯人的内敛气质,则在冰冷的科幻外壳下注入了一股暖流。

“三体”之后,刘慈欣的知名度渐渐扩散至整个华人世界。影视圈的人也开始和刘慈欣密切接触。据悉,他的小说《乡村教师》和《球状闪电》都有望改编成电影剧本,登上大银幕。而这也正是刘慈欣和无数读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刘慈欣代表的是一种朴素的力量,在俗世中默默浮起。

写作的秘密花园

如今的刘慈欣仍然只是娘子关发电厂一名毫不起眼的电脑工程师。有一次,他的某个同事对他说:“刘慈欣,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

刘慈欣老老实实,声称自己只是个“科幻迷”,坦白自己不知道谁是巴赫金。中国的科幻作家里,能把科幻小说写到世界大师级水平的寥寥无几,他是其中之一,连续拿了八年的银河奖――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奖,“三体”的销量超过15万,是国内近20年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他在发电厂的领导和同事对此仍然一无所知。

他习惯了做人内敛,不怎么混圈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这里没有圈子可混”。在发电厂任职,写科幻需要小心谨慎,因为会有“可以赚钱的副业”的嫌疑。即使在“三体”系列大红大紫之后,他在单位里仍然是“老刘”或者“小刘”。他的朋友和家人也几乎不看他写的小说。

这些年他一直在默默地思考,默默地看书,默默地写书,默默地卡壳,默默地写完,和8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幻小说低谷时的地下创作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现在写完之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发表出来,让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读到,作品也越来越值钱。在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把他尊称为“大刘”,俨然自成一派。

许多没有见过刘慈欣肖像的读者,会自动在心中勾勒出另外一个刘慈欣的形象:坚硬,刚毅,棱角分明,不卑不亢,富有柔情,甚至可能有点英俊。而他本人看上去只是一个有些木讷,不太善于和外界打交道的普通中年男人,过着和大多数中年男人雷同的平淡生活。忙的时候连续几天加班,不忙的时候就在办公室里闲坐着。写作的时间也都是零零碎碎拼凑起来的。上班时,手头的事情忙完,他不爱串办公室聊天,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不动声色地写作。晚上回到家继续写,每天都要写出三四千字。

在这个世界里,他生活简单,形象模糊,容易被人遗忘。有时候出型场合,也会衣着朴素地上台发言,笑起来有些理工男特有的羞怯。对于生活,他有自己的“奢望”:“钱多到不用工作,时间多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在哪儿待多久就待多久。”他目前最想去的地方是“酒泉航天基地”,他想去看火箭发射,“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呢”。

娘子关发电厂的工作,对他来说

“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意味着与社会接触的窗口”。而科幻,是他在四下无人时纵情游乐的秘密花园,那些数万光年之外的星尘,是秘密花园里肆意生长的野蔷薇。硬科幻的代表

上世纪60年代,刘慈欣生于北京,在山西阳泉长大。1988年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后,进入山西娘子关发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1999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被众多读者推为硬科幻派小说家。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一个硬科幻派小说家,他的知识摄入渠道居然主要是靠看书。他不认识什么科学家,离科研圈子也很远,“本想到酒泉去看天宫一号的发射,作为一个写太空科幻的人,连航天发射都没见过,有些遗憾,但我在航天系统的朋友临时改变计划,我也就去不成了。那里现在已经不让外人进入,旅行团只允许一日游。”

刘慈欣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旅行,但机会不多。“几年前,曾同一群科幻作家一起到过一个神奇的城市――康定,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过城市的那条河,我第一次看到那样湍急而又清澈的河,特别是在夜里,那条河仿佛是穿过城市的梦境。”

最多的旅行机会是去参加各种科幻笔会。他念念不忘1999年参加的科幻笔会,那是他第一次与科幻界接触。“到了科协招待所已是深夜,看到服务台前有一对少男少女,男孩儿的英俊和女孩的美丽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仿佛是从神话中走出来的人物。直到今天,当年参加笔会的一些作者的形象都模糊了,但那对深夜中遇到的少男少女还在我的记忆中栩栩如生,几乎成了科幻的化身。”

刘慈欣是爱美的。他喜欢古典的、东方式的美人,娴静飘逸,温软良善,他喜欢纯净诗化的电影,音乐也要听古典的――但他后来很老实地对我说,其实他几乎不听音乐。

我问他如何理解爱情,“爱情是宇宙的另一个维度”,刘慈欣说。他对美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永恒的、漫长的、浩大的事物,比如宇宙和时间,诞生与灭亡。这些是他生命里最大的迷恋。影响他最深的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奥德赛》和《与拉玛相会》,从1980年初次接触后,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科幻圣经。他沉湎于那种跨越数万光年的巨大美感,而宏大叙事的冷酷和唯美,也由此成为他的科幻作品最大的特质。

孤独地面对宇宙的神秘

和同辈科幻作家韩松的邪异文风相比,刘慈欣的写作路数朴实得多。《科幻世界》杂志前主编阿来曾经如此评价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是给予现实强烈关注的一部。它讲的是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人话。”的确,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从最日常、最普通的凡夫俗子入手,而又多多少少带有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子。对《地火》里的矿工子弟――刘慈欣把小说的主人公命名为刘欣,他如此写道:“刘欣恍惚着拿起父亲的饭盒,走出家门,在1978年冬天的寒风中向矿上走去,向父亲的二号井走去,他看到了黑黑的井口,好像有一只眼睛看着他。”刘慈欣的父亲从前在北京的煤炭研究院工作,后来下放去了山西。作为在山西长大的孩子,他小时候常给井下的父亲送饭。

刘慈欣是由衷关心平民阶层的,以至于他的作品,总是显得有些“左”。在这个知识分子普遍以“右”为荣的时代,刘慈欣似乎是一个另

类,他宣称自己不左不右。作为一个在小城生活的电脑工程师,他不愿意卷入文化圈拉帮结派摇旗呐喊的风潮。他甚至对网上的新鲜事都不甚感冒。不过,幸好他还知道、苍井空和武藤兰。

刘慈欣虽然被看成是“技术主义者”,每一部作品,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都有着极其冷静的思维和整齐严谨的外观,像一架结构坚固的机器,清楚而精准。但读下去,又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分外柔软的东西,像他的外表,柔和而略带羞怯的微笑。

他的同行,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如此评价他:“刘慈欣的作品中,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他写一些技术味道很浓的科幻,但是,后面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宗教上的意味。刘慈欣总是在悲天悯人,而且是一种大悲大悯,像佛陀。”

在刘慈欣看来,他只是勤勤勉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生活简单,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在那个偏远的小城里,连电影院也没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在网上看电影――如果没有互联网,他的生活就仿若停留在80年代一般。

科幻小说对于刘慈欣来说,是精神上的一根脊梁,无法从生活中抽去。即使在科幻小说最艰难的80年代中后期,他仍然坚持地下写作,那是他生命中噩梦一般的时期。而十多年后,时来运转,伴随着女儿的出生长大,他的小说也开始陆续面世,并连续拿下科幻届的最高奖项银河奖,直到如今“三体”三部曲的大红大紫。

而生活对他来说一切依旧。顶多是签售会变多了,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行了,手也会更累些。

“如果有一天你停止写小说,你会干什么?”刘慈欣说,“哦,不会有那一天的。”

刘慈欣依然清晰记得,1981年的那个冬夜,看完了阿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他走出家门,一抬头就是深邃无垠的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壮丽的星空下,只有我一个人站着,孤独地面对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

“人类对于宇宙毫无意义”

吴虹飞(以下简称吴):80年代是科幻文学的低谷,那段时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80年代初是国内科幻的,后面才是低谷。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幻迷,也做不了什么,只是尽可能地寻找已经很稀少的科幻小说来阅读。同时努力学英语,想着如果以后国内永远不出科幻小说了(当时真有这个趋势),还可以看原版。但那时和现在不一样,没有网络,原版小说只在大城市少数书店才买得到,且贵得很,所以也没看过什么。几年过后,我与科幻渐行渐远,直到90年代的复苏。

吴: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写不下去的时候你会怎样说服自己?

刘:有时半夜醒来,突然对正在写的整个故事失去信心,这对长篇写作来说真是一个噩梦。这时就需要把已有的构思全部推倒重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的创作有一个底线,不能打动自己的故事绝不拿出来发表,所以最后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写完了。

吴:在你看来,科幻小说能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种?你如何看待“三体”带来的科幻热潮?

刘:主流文学现在已经成为类型文学的一种,而且是很边缘化的一种,科幻没有必要非向主流靠。关于以后的科幻出版,我认为国内科幻作家数量太少,专业的更少,难以产生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家,所以科幻市场由此转向可持续的繁荣还有一定的困难。

吴:你可以描述一下科幻文学圈子的形态吗?作家之间如何相处?你比较欣赏国内的哪些科幻作家?

刘:由于地处偏僻,平时也没时间参与网上交流,所以我与科幻圈接触不多,大多是一些业务上的往来。在我看来科幻作家之间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有一个很健康的氛围,与主流文学圈相比尤其如此。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我一般不会盲目欣赏某个作家,包括对把我带上科幻创作之路的大师们,如克拉克,也是如此。因为从我的不算短的阅读经历来看,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相差很大,所以我欣赏的一般是具体的作品。如果非要找出一位来,我很欣赏郝景芳,她的小说中有一种别的作家所没有的色彩,一种理想主义特有的高贵和典雅。这种东西其实并不算新,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阳又照回来了。

吴:科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意味着我生活于其中的两个平行世界中的一个。

吴:“三体”里几乎没有出现性描写,而且在所有的科幻小说里几乎都没有出现过性描写,是因为不擅长还是认为没必要?

刘:性在宇宙中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甚至可能只是阶段性出现的事,对于一种很小的只是阶段性出现的东西,没必要花那么多笔墨在上面,我猜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吧。

吴:你对超自然的一些东西,比如,巫术、宗教怎么看?有人说宗教与科学或者说唯物与唯心,只是两种方向的研究,最后,真理会殊途同归。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刘:我是个不可教药的唯物主义者,我不认为巫术和宗教能与科学殊途同归,虽然科学中也没有绝对真理,但我感觉巫术和宗教离真理更远。

第7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俞孔坚:

中国顶级景观设计师,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其在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世界大会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会的主旨报告引起全球景观设计界的强烈反响,推动世界景观设计学进入一个深受当代“中国因素”影响的时代。

在一轮轮越来越热的城市规划设计浪潮中,俞孔坚的声音另类而深刻,他始终关注着城市建设中的过分规划、人地和谐和文化归属。对话俞孔坚,让人受到触动的不仅是他尖锐的思想,更是他设计理念背后深沉的人文情怀。

造园艺术了中国文化中真实的桃花源

俞孔坚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起名叫做“土人”,是因为“别人都打着洋牌子,所以我们就只有叫‘土人’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景观本来就是体现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的,它应该是‘天地―人―神’合一的。另外,也是‘乡土中国人’的意思,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人与土地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所以中国的景观设计应当是建立在这个根本关系之上的,而不是盲目模仿西方的景观设计,否则就是脱离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脱离了中国性”。

俞孔坚认为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就是“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和监护,并与治国之道相结合的艺术,就像中国文化中充满意味的桃花源。但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意味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了真实的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这使人们有一个错觉:这种腐朽、虚假造园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代表中国,因此“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的奇花异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的‘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踏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在美化的旗帜下,许多工程都是错误的

对于大量的景观大道、城市广场的出现,俞孔坚不以为然,他认为很多景观大道、广场不是将市民当作空间生活主体而是观众对待,“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

俞孔坚认为,我们的城市美化工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景观大道是作为车流干道来设计的,对步行者是一道危险的屏障。隔断道路两侧的交通,功能交混、复杂,导致城市功能的效率低下;粗暴地划破了原有城市有机体的交流网络和纤细的肌理;拆迁大量居民,耗资巨大,丢弃传统风貌,破坏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导致场所性与认同感的丧失。

城市广场以大为美、以空旷为美、以不准踩草坪为美,以花样翻新、繁复的几何图案为美,全然不考虑人的需要和安全,为广场而广场。城市中心的广场力图将商业活动、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斥在外,以追求纯粹的形式美。无树荫供人遮阳,无座椅供人休闲,热衷于抛光大理石和花岗岩铺地,市民却举步维艰,雨雪之后,更成为不敢光顾之地。

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和“美化”存在多种问题:水系被当作排污通道、垃圾场面遭污染、被遗弃;河床被掠夺性开采,美丽的河道面目全非,危及河道安全;河道被道路和建筑所侵占;裁弯取直。片面强调河道一时的行洪能力。而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削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大江南北的城市水系治理均为水泥护堤衬底,堤岸寸草不生,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被彻底破坏,生物无处安身;高坝蓄水,变流水为死水,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态遭到破坏,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有的将明渠变成暗渠,上筑马路或建筑和“美化”工程,尽管水在流,结果使城市环境的美化和生态化失去了最宝贵的资源;许多城市的水系是一个连续体,与湿地、城郊湖泊和山林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连续体却常常在城市建设中被切割,使活水失去生命;把水系、清流填去,也填去了城市中最具生命的部分,用作马路或盖房子或种花草,是城市的最大不幸。

许多公园不具备真正的休闲性,强调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为公园而公园,把公园绿地从城市有机体中分割出来。以人工取代天然,是兴建城市公园的一大误区。当城市规划将城郊某片山林划为公园时,美化的灾难随之降临。把仅有的自然地改造成花园式的公园;以造一个旅游点的目的来造公园,是许多城市的通病。似乎没有奇花异草、珍稀古玩就不能成其为公园。

“作为城市艺术,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如果为了追求美化而‘美化’就会适得其反”。

“反规划”是城市景观之路

“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优先规划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而不是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最急需的是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是治理污染、绿化环境,有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和浓荫,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气,才有真正的美。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的生态城市”。

俞孔坚认为,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对战略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本身和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是建立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在一个既定的城市规模和用地范围内,要实现一个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势必会遇到观念、法规和管理上的困难。最关键的是对传统城市规划与方法提出挑战。规划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决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怀,以及对现行城市规划及管理法规的改进,是建设战略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保障,而‘反规划’的方法是进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

传统规划思路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区域的整体的有机性没有得到尊重;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城市与土地的关系是颠倒的,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用地规划,城市规划就是为了批地,就是为了盖房子,城市的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候补的。而且其它的规划是在城市整体规划框架下进行的,这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不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

而应用“反规划”理念,通过对未来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的规划控制,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则强调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景观关系着我们的文化归属感

“世界很多国家,当一座城市兴起的时候,都是在花费巨大的代价建造这个城市,但不是把它建成一个市民的城市,而是一个展示性的城市”,俞孔坚多次表示我们在城市规划方面在犯100年前美国人和欧洲人所犯的错误,但我们却以此为荣,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新央视大楼等造价高昂的建筑都反映了一种城市化妆心态,是对城市现代性的误解。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为什么中国很多城市的广场会出现欧洲巴洛克式的广场,出现那种一元化的建筑语言,只有一种图案,一种对称的格局,这是因为“很多人在用封建的意识和帝国的心态来建造一个所谓的现代化城市”。

“当代中国的景观反映了两个危机:民族身份与人地关系”,我们的城市像人造美女一样,在追求异常和化妆中失去了自我,城市中充满了似是而非的西方古典、中国古典及西方现代元素与徒有形式、丧失内涵的异域景观。我们在“追求某种奇异的东西,在标榜某种向往的身份,结果导致了我们失去真实的身份”。而人地关系的危机则表现在城市掠夺农村、污染水源及景观理念中对土地的鄙视与挥霍。

危机的产生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种意识:“封建专制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

“我们要提倡用一种新的语言创造活的城市,这种新的白话的城市是什么呢?叫‘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也就是回到科学与理性,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这就是白话文,这就是我们城市的白话文,就是我关于当代人文城市建设的理念”。

俞孔坚所说的“足下的文化”,就是回到平常,尊重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平常中国人的生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平常和当代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国民族自己的身份,不是过去的民族自己,是当代中国人的,其对立面就是封建帝国,或者士大夫的古典的中国,巴洛克式的西方的古典和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西方的现代,“那些强调形式主义和纪念性的无病的城市化妆,是白话和平常景观的敌人”。

第8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控制措施

引 言: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性与整体性,施工技术管理对搞好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从施工企业角度而言,其管理的目标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按照合同的约定将工程项目交付给业主使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要求包括项目合同的管理、资金的管理、项目信息的管理、项目材料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等等。可以看出,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会贯穿在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从管理内容上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其他的管理内容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实现综合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实施技术管理能够从技术角度实现对整个工程成本与工期的控制,其控制工作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组织、图纸会审等多个环节之中,这样就能够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控制,这样即可有效的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2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随着时展,建筑施工技术也有日新月异的提高。但是,在整个建筑工程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施工程序混乱

有的建筑工程多次转包,资金严重流失,导致建筑企业偷工减料现象常有发生。同时,大量低水平.低素质的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造成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施工经验不足。最后导致施工不规范,质量管理水平比较低,质量体系有待健全,质量把关不严格。

2.2 施工质量监督不规范

现有的建筑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执法人员执法不力,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质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监督不力。同时,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解决,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难发挥。

2.3 施工质量监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市场不规范,监督管理单位普遍存在自主监理,且建筑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 建筑施工技术的几点分析

3.1 基础建筑施工技术

混凝上桩基技术对环境几乎没有太大影响,并且由于它对上层没有影响以及有着较好的承载力发展十分迅速。我国还成功研究出灌注桩的后压技术,使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大节约了成本。近年来我国还广泛发展实施了沉管灌注桩、挖孔桩、大直径钢管柱、CFG桩复合基地技术以及桩检测技术。

3.2 混凝上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上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国也发展了较多的混凝上工程施工技术―预拌混凝上技术、混凝上外加剂技术、预防混凝上碱集料反应的措施。现在我国在施工中对配置100-M高强混凝上的技术的掌握非常扎实。我国在高层建筑的箱基底板大体积混凝上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保证工程质量也对大体积混凝上的实施方面采取了较多措施,比如混凝上用量宁多勿少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避免停工状态的发生。而且各种类型的预应力混凝上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

3.3 防水施工技术

俗话说,水火无情。所以,在建筑施工中,防水这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防水技术也步步高升,建筑行业中出现了很多新型而又有效的防水技术,其研究结果被人民广泛认可,适应了当代建筑和市场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的防水技术以APP改性沥青防水为主。同时,也注重了PVC和EPDM高分子量的防水技术。使得一些化学物质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像硅酮就是用做密封的重要材料。施工中防水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了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各项活动,工程师们对此也特别重视。

3.4 保温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就使得南北方温度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北方,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底下,这就要求建筑物要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也就要求建筑施工中要采用较高的保温技术。保温技术主要是采用固定的方式,将建筑物的墙体与导热系数较低的绝热材料固定在一起,增强墙体的热阻值,实现保温和隔热的效果。这项技术不仅是改善室内环境的有效方法,同时如果设计时能够采取保暖和降能耗的技术,提高门窗的封闭和正规散热性能,这样在总体上就能实现建筑物的保温,更有利于保温技术的不断创新。

4 建筑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到多方面的领域,例如建筑材料、建筑学、工程结构学、工程机械、建筑电工、建筑施工组织学等。而施工技术控制则是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直至竣工。因此,在现实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4.1 施工前期准备

建筑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其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人员组织准备、机械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

对于人员准备;根据施工特点组建人员素质高、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的能够胜任建筑工程施工队。同时,施工人员须接受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安规考试和备案工作。

对于机械准备;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机械数量、型号、进场时间进行机械设备部署,同时要配备相应的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对于材料准备;根据合同规定来采购原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批组织进场工作。

对于技术准备;组织图纸会审,避免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前后矛盾现象。与此同时,编制和报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4.2 施工中技术控制措施

组织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最重要部分,是建筑产品制作.加工和生产的过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施工组织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完成全部的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专业协调加工进行,必须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实施多方面的平衡、协调,全面地统筹、安排,组织均衡、连续的施工作业。因此,在施工中要跟踪检查,实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

4.3 完工后技术控制措施

对建筑工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是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而竣工后跟踪评价是一个重要阶段。完工后技术控制主要是对竣工后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结合工程设计图纸以及行业标准出示质量评估结果,同时与工程设计进行比较。如发现不合格方面以利于及时补救,以防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5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关系着人们的使用性能和人身安全,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全面监视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为整个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梁冰.关于我国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第9篇:混也是一种生活续范文

最开始的王村村,只是在网上写些小文、小诗,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解读历史典故,写的那些小诗也颇有点意思,意境唯美到让人差点落泪时,话锋急转,直叫人破涕为笑。他喜欢这样极具美感的转折,这些意想不到的小聪明让他感到开心,像一个愚弄了小伙伴偷着乐的捣蛋鬼,调皮顽劣却纯真美好。

与网友的“战争”是让王村村走红的一个导火索,最初,他只是发了一张插着一根吸管的养乐多的图片微博,调皮的网友揶揄他:“我喝养乐多都是掀盖的。”于是,他买了一大把吸管回来,偏要插在一瓶养乐多里,并任性地配文:准备与世界为敌!发起疯来,我自己都怕。和在诗里布局下让人意想不到的转折一样,王村村在不起眼的地方,用吸管编了一颗桃心,安插在杂乱的吸管中,却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他又陆续收到了网友的挑战:给你几根钢筋,你能不能编出鸟巢?后来,他真的用钢筋编了一个“鸟巢”。

“鸟巢都会做,有本事来个水立方。”

“给你几块砖头,你是不是就能建长城?”

“我想看帆船酒店。”

“坐等埃菲尔铁塔。”

……

王村村和网友的“战争”正式打响,大家总是有意“刁难”他,给他出难题,但是他也全盘接收。正是因为这些“好事”网友的“刁难”,让王村村有了很多新鲜的尝试和挑战,他总是以一句“我是村村,希望你开心”来收场,网友也渐渐喜欢上这个搞笑、较真的博主。

可以说,从一开始,王村村的目标就很明确,有目标并为此付诸努力的人,总是值得敬佩的。他的梦想,一直是当诗人。做网红,是他曲线救国的方式。

王村村身上,有股周星驰的味道。他总是很开心,没心没肺地和网友较着真儿,他看上去很幽默,偶尔才流露出他的忧伤,当他谈起他的母亲,说起他那遥远的童年,还有回不去的故乡,以及那些爱不到的姑娘。

这样一个忧伤的网红,靠着搞笑走红,却一心只想当诗人。

“我是村村希望你开心”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立志当网红的?

王村村:说实话,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网红,对我自己来说“网红”并不是一个很正面的词,也并不是理想。只能说,因为我从事了新媒体这个行业,也算是一个比较无奈的选择吧。我是念商学院的,最大的理想肯定是当商业巨子,不过反正阴差阳错地成了网红,所以也没办法说是“立志”,只能说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你说你在某个时刻,意识到自己快红了,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红,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王村村:就是平常心吧,就好像爱情,你知道总有一天你会遇到,只是你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天。而在那之前,你只需要把每一天都过好,也让自己变得更好。其实能看到未来,是一种很平静的状态,如果真要用一个词,就是“安定”吧。

你发觉自己有走红的迹象是在什么时候?哪些事情让你意识到自己开始红了?

王村村:就是圈子里开始有几百万粉丝的人来跟我说,村村我觉得你会火,那时候觉得自己再努力一些,应该能红吧。真正被大家知道,应该就是舔棒棒糖舔出血那个视频,一个礼拜涨了70万粉丝。

你觉得关注你的粉丝们是被你的哪方面吸引?

王村村:因为我老说“我是村村,希望你开心”,他们会觉得很积极吧。而且因为我偶尔也做很多大家想做,但是也没去做的事情,从我身上能看到他们想成为的那个人吧。

微博里那些舔棒棒糖舔到嘴巴流血、买光纤做埃菲尔铁塔的视频,是真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些事?

王村村:都是真的。就像我说的,第一呢,网红是我的工作,怎么能把事情做得好,我就愿意去做。第二个呢,我觉得其实也很有意思,跟大家也有互动,就去做了。

与网友的“战争”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王村村:最大的乐趣应该在于未知吧,就是永远不知道网友们会让你做的下一个挑战是什么,我自己也不会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创意。

与网友的众多“战争”中,你觉得最好玩或者记忆犹新的是哪次?

王村村:记忆犹新就是蹦极吧,说实话,我内心很怕,包括到现在已经跳过了,但你让我再去一次,我内心也是很抗拒的。其实不是怕高,而是当你站在那个跳台边上,你要自己跳下去的那个瞬间。人都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你的大脑其实是不允许你迈出那一步的,因为你这是在“自杀”,但你又不得不跳下去。与其说这是在突破自我,不如说这是在反人类。

“@么努力当网红就是想有人看我写诗”

如何看待网红以及网红现象?

王村村:网红应该算是信息平台开放和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以前我们看到的事件,都是传统媒体报道完,这个事件就过了。而现在,有了这些媒体属性的社交平台以后,我们能更方便找到这些事件背后的人,也就有了网红。网红现象呢,从平台的利益来讲,他们需要网红来留住用户。从普通人角度来讲,他们需要获取信息的节点,这些都是必然。

作为网红走红后,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王村村:目前来说,没有任何变化。还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写微博。因为我非常不擅长社交,所以还是自己专注做自己的内容,也没什么变化。

听说你辞职了,为什么会选择辞职?

王村村:主要的原因是精力跟不上了,太累了。每天写微博写到半夜三四点,身体垮得差不多了。当然,我也不是想说这样多可怜,其实很多人都比我还要累,只是想辞职专心写东西吧。

你的某些诗歌,看上去蛮伤感的,但大多数时间你又是以一个比较搞笑、较真的形象示人,实际生活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村村:生活中比较正经吧,也很少说话。

网红和诗人,哪个身份是你更渴望被大众认可的?

王村村:这么努力当网红,就是想有人看我写诗。

你的诗歌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反转结尾,前一秒感觉还在正经写诗歌,下一秒就变成了段子手,这是你表达幽默的方式还是你独特的诗歌风格?

王村村:以前有朋友跟我说,段子手和诗歌你只能选一个,可我两个都想要。对于我来说,这样的转折,是一种美感,就是那种意想不到的小聪明,能让人开心。

你在微博中经常提到你妈妈,你和父母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王村村:我和父母关系还不错吧,至少大家都还在一个户口本上。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