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经济数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数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数学基础

第1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课程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9-01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以及对于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等教育而言,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财经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分布差异和水平差异也相应加大,对于所有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要求和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其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也不断的的增加,而不同的学科、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有很大不同。不同专业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实施同层次的数学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必然是大学数学教学要遵循的规律。

为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理念,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基础数学课程的分级分层次教学的尝试。所谓分级分层次教学(以下简称分级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求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分级分层次教学是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新形势下,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的热点课题。对于在不同的学校环境和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如何开展、具体实施分级教学的进行和探索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校领导及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考察,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我们对如何搞好我校《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的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并开展如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分级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化,许多学校在本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指导思想是围绕着以学生为本和促进人才培养为中心,财经类学校要求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基础课教学更加侧重于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的培养,面对新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和志向需求多样化的局面,学校各级领导对于因材施教、强化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业已形成相当规模,近年来,随之办学条件的不断改进,学校大多数教室均已普遍具备了实施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的条件,学校学分制等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也普遍得到了采用。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实行公共基础课分级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二、分级教学工作应该有步骤进行

1.宣传准备工作:在实行分级教学之前,应该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级教学改革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同时,也应当在有关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中进行宣传,取得他们在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2.合理分级分班,为了简化方便,同一专业的教学班级可分为普通班(A班)和提高班(B班)两个层次,兄弟院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层次划分得多,并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界定,更不利于教学管理。

分级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意愿与学校统一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下进行。学校统一指导,有利于基本保证分级分班的客观性、合理性;学生的自愿选择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又可以对统一指导性划分的片面性做出弥补。在第一学期可以依据学生入学成绩(即高考成绩)也可以在新生军训期间进行单科摸底测试,将测试成绩同数学入学成绩一并作为分级依据,并结合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级、分班。从第二学期始,再依据上一学期相关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每学期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以及结合他们的意愿,实行微调,重新分班, 成绩进步的可以升级, 成绩退步的降级,采取动态管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前进的动力、努力的方向, 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的级别层次,在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本科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4.合理制定考试内容与成绩评定,课程的结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关系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评价,不同的级别层次的考试要求应当有不同的侧重,而最终成绩的评定更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通过不同级别不同学分的方式进行体现,对于普通班与提高班,由于授课方式与内容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级别的试题考核,难度高的给予较高的学分,难度低的给予较低的学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转化,分级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考体制条件下, 为适应不同地区生源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 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从部分兄弟学校分级教学的实施效果看, 分级教学的确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使任课教师的教学对象更明确,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如怎样更科学地分级, 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如何进行合理考核和比较, 奖学金如何评定等。另外, 开展分级教学, 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对教师的考核制度、教学评估、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我们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进一步完善《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系统配套工程。

参考文献:

[1]胡柚春.高等数学与数学实验[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40- 41.

第2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33-02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能为相关的后续专业学科学习提供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学生学历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改革,人才需求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数学教学的特点,我们应以掌握概念、加强基础、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能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提高经济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经济数学课程的学教现状

1.学生特点。高职学生刚刚从紧张、忙碌的中学跨入大学校门,大部分学生放松了起来,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职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被动;经管类学生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文科生占多数,数学基础普遍较弱,有些学生对数学还有恐惧心理;很多经济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联系不大,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意识不到数学课对自身专业的作用,也不知道怎样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于是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懒散,甚至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传统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使学生将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能过关就万事大吉,根本没有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师纯数学化。高职数学教师在大学学习时大多从事数学教育或应用数学方向的专业学习,是纯数学化教师,对经济、管理、金融、财务等专业内容了解甚少,在从事经济数学教学时就过分强调纯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技巧的训练,而不考虑经管类学生的“文科”背景和思维习惯,内容上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灌输,对知识的应用不够重视,不清楚某些数学概念有怎样的经济背景,不容易引入典型的经济案例对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拓展,这样的教学显然需要改革。

3.数学教学内容实用性不足。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教学体系大多是套用理工类高等数学的教学体系,偏理论推理、概念讲解、习题演算,课程内容也比较陈旧、单一,缺乏创新和层次。目前,我院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是《应用经济数学》,用现实和经济方面的实例引出概念,如银行存款、出租车里程与计费、个人所得税等得出函数概念,介绍了经济函数、边际成本、需求弹性、经济学中的最值问题等部分经济方面的应用,大多数纯数学的内容还是以计算为主,仅少部分内容与经济应用问题相结合,正真能与时展前沿和时代背景、体现专业特色的内容并不多,再有经济数学只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因课时有限只能讲到微积分部分,而矩阵和概率与数理统计只能让学生放在以后学期的选修中学习。这种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与实际脱节,该课程成了纯理论课程,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4.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现在的数学教学虽然不再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学院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们也精心准备了电子教案和课件,但课堂教学上大多数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单一、被动,不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再者,多数教师经济学的理论背景缺乏,教学中通过理论推理、习题演算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种纯数学形式的符号逻辑的推演脱离生活、枯燥无味,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违背了经济数学向应用转型的目的;学院层面忽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各自的特点及教学规律,忽视经济数学在经济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盲目压缩教学时数,形成一本书教遍所有专业,一堂课的内容适用于所有学生,造成师生教与学的困难。

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突出经济应用。陈旧的教学案例、枯燥的推演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经济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够用为原则,应重视计算机与数学在经济学的其他各门学科中的融合,强化建模,不拘泥于计算推理;应加强应用,淡化运算技巧的训练。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本着“能力培养、知识应用、素质教育、追求创新”的总体思路,立足于应用与实践,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对传统内容进行整改:弱化复杂及技巧性较高的数学计算,精简烦琐的推演过程,整合去掉一些重复内容,增加数学软件学习,利用这个强大的数学计算工具去处理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程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强化应用。如:讲函数时,应增加经济函数、个人所得税函数的建立;讲极限时,介绍本利和问题和养老保险问题;讲导数及其应用时,应补充与专业相结合的变化率模型:边际成本、弹性、最值求解与最大利润、某超市分批进货的函数建立及求解;讲积分及其应用时,将微元法与古典案例“曹冲称象”相结合,增加企业生产的总产量问题、人口统计模型等。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数学建模、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生活与数学、专升本辅导等选修课,可以化解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教与学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数学课时有限的问题。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思想与古典案例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与生活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与专业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要给高职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提出、分解一些适合他们知识水平的问题,优先让他们解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数学素质,还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经济案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等,课堂教学中以这些实际问题为导向,从教师的单独推导、演算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从学生当观众,转变为学生真正全程参与教与学,达到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辩证统一,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合作互动型学习,这样,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3.现代科技,尝试新型教学手段。近年来,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课件、多媒体、投影仪和网络平台等在当今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辅助工具使数学教学更为立体直观、生动形象,刚开始,学生学习兴致较高,课堂效率也较好,但每堂课信息容量比较大,部分学生不容易消化吸收,几堂课的问题堆积,学生又回到原点。若把当今时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丰富和信息量大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慢慢地改变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为此,我院派出大部分数学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希望老师们不断创新,尝试新型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如:制作优秀的课件,上传“空中课堂”资源,充分利用学院网络平台有效学习;制作微课视频,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重点学习一个重要知识点;精心制作经济数学“网络课程”,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的作用。如果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院大量的网络技术平台和资金支持,我们可以设计和制作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网络课程,引入新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学生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就可以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并能充分消化吸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点拨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果。总之,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难度远大于专业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跳出数学课程自身的学科体系,充分认识到经济数学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建立在专业应用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有助于专业学习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冯翠莲,赵益坤.应用经济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雷田礼.经济与管理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

第3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数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024-02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数学是研究客观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可精确地体现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融于数学教学之中,这正是数学源于客观实际并服务于客观实际这一特点的重要体现。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来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环境教育,首先要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小学数学课本中对环境教育巧用匠心,从插图到例题,尤其是应用题等都蕴涵着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保护知识。如:一年级小朋友从进学校第一天第一堂数学课,就要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在“准备课”第2页上就看到环境优美的校园生活环境,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再如:结合经常在教材中出现的长颈鹿、企鹅、猴子、小兔等动物的插图,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东北虎、亚洲象、中华鲟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

数学教材提供的环境教育信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教材中有50%以上的应用题都作了一定的反映。利用这些反映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可以很好地将环境教育融于数学教学之中,内隐渗透、潜移默化。如:一年级青蛙、蜻蜓吃害虫应用题、动物寿命应用题,又如《校园护绿行动》单元,通过小学生环保行动的信息素材组织教学,既完成了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又使学生受到了环境教育,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和废旧电池。再如,在教学节约用水为载体的应用题时,通过引发学生思考,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的水数以吨计;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漏掉十几吨水。这一系列客观数据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树立要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学会一水多用,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此外,教师应主动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知识,找出数学问题中隐含的环境问题,将数学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知识和发展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大力开发课程资源,要求把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儿童经验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意识的形成也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统计》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家里的每月水、电、煤气费的数据制成统计表,从节约资源、能源这个角度启发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还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有关问题,分析有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汇总,计算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既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同时也深化了数学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废弃物,制作学具,实践环保

第4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学术出版经纪人 互联网+ 学术期刊 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1-0056-04

Academic Publishing Agent:the New Career Position of Editors in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 “Internet+” Era

Chen Weip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uzhou, 35000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he editors of academic journals should take “academic publishing agent” as the new career position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quality and skill of edi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master the digital publishing technology and method, and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academic journal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influence and achiev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ditor's profession.

[Key words] Academic publishing agent Internet + Academic journal Editor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出版《数字化生存》[1]一书,预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短短数年间,预言成为现实。数字化出版为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对传统出版造成巨大的冲击。《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大趋势》指出:“尽管传媒产业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然而以报纸为代表的部分传统媒介产品已经处于其市场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报纸发行量事实上下降了25%左右” [2]。报纸遭遇的是“断崖式”下滑。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也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2005―2012年我国期刊总印数持续8年增长,达到33.48亿册,但从2013年开始每年总印数都在下降。从近两年的数据看,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下滑仍有持续趋势”[3]。

近年来,为应对数字化出版的挑战,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龙源期刊等大中型网络期刊收录平台。网络期刊平台突破了传统期刊在时间、期限、篇幅方面的限制,为学术论文的传播、检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地扩大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弊端,甚至威胁到学术期刊的生存。首先,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工艺、出版介质、出版流程及传播方式,对习惯于传统运作模式的编辑提出挑战。尤为关键的是,作者和读者对于学术论文的传播均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但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对于数字出版时代的传播规律、传播工具及传播技术都有些陌生,在满足读者和作者的期待方面有落差。其次,数字期刊平台将传统期刊肢解,作为身份特征的封面、栏目、风格等不复存在。

最重要的是,学术期刊的中介作用被弱化。读者无需向学术期刊支付费用,即可通过互联网对学术信息进行检索、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等。自媒体出现后,作者可以绕开学术期刊,在互联网上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所有用户都可以对论文进行更改和“二次传播”。读者与作者之间,似乎无需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便能实现互动,传统学术期刊信息的权威地位逐渐消失,学术编辑作为“把关人”的角色被淡化。可以说,数字化时代将学术期刊及学术期刊的编辑带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可以断言,前景更不容乐观。一旦学术评价体系变革,在数字化出版的浪潮中,传统学术期刊这艘“老船”恐怕将迅速沉没。那么,“老船”上的乘客――编辑,是否得弃船逃生?

毫无疑问,时代迫切需要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完成新的职业定位。

2 “互联网+”思维与“学术经出版纪人”职业新定位

第5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生活经验升华为“数学体验”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首先应从直接经验入手(动作表征),然后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表象表征),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符号表征)。教学提供的数学活动应该尽可能遵从学生“已有经验――到直接经验――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这是经验的获得过程。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可分三个层次展开:

实物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出示例题后,学生用46根小棒代替46枝铅笔,平均分成了2份,很容易知道每份是23根,即46÷2=23。以此进行两三组的实物操作练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结合了自己分东西的体验,从直接经验入手(动作表征),对“分”的经验再积累,对分的结果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

想象操作,深化算理 此时,教师课件出示三道类似的题型,将小棒摆在算式的下面。但这次学生只能在脑子里摆小棒,不允许实际操作。这是想象操作,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表象表征),学生对“分”的经验进行了升华,在理解算理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算法的解题方法。

脱离操作,掌握算法 这一过程中,学生脱离任何媒介,只看算式计算结果。由于有了前两个层次的铺垫,学生已经理解了算法,掌握了算法,因此,这是经验的符号性表象(符号表征)。

表象操作是一个中介,借助这个表象操作,实现了从实物操作到算式表示的过渡,超越了形式化的难关。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经历的活动中积淀、丰富。只有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才能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

多样化教学,变难为简

如《认识周长》这节课,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可这样设计:第一步,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第二步,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合作量出长方形卡片、三角板、树叶、1元硬币的周长,提炼测量方法。第三步,独立解题。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周长计算,总结实际物体和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特点。

下面这道题:a+b=50,a×b最大是( ),a×b最小是( )。很多同学看到它觉得无处下手。但是如果有下面这道题做铺垫,学生就很容易解答。

一根100厘米的铁丝围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最大是( ),最小是( )。

学生在三年级学过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知道: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围成的长方形面积越大,反之面积越小;当长和宽相等时,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前面的题目其实就是这种规律的模型表达。因此,在教学类似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表象和模型进行比较,找出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利用比较这种思维方法,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积累经验,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利用“割圆术”方法,学生将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并将剪下来的一个个小扇形进行拼摆组合,发现拼成的图形像平行四边形。此时,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将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也用类似的方法拼一拼,随着份数的增加,每份的扇形越来越小,而这样的小扇形越来越接近小三角形时,拼成的图形会越来越接近长方形。随后,笔者通过课件演示了这一“分”和“拼”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化曲为直”的变化过程。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所谓反思,就是将学习过程中那些有关的智力活动变为思维的对象,进行反省。数学课堂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更需要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总结时,先回顾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并从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中,得到一个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验证猜想的过程,运用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推一推等方法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在合作过程中,通过课堂的反思总结,笔者引导学生又一次经历了经验积累的过程,并对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提升。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性质呢?如果分子不变,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怎么变?或是分母不变,分子变了,分数的大小怎么变?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离开课堂,进入到方法的迁移中,从而产生新的经验。

第6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经典测量理论 信度 难度 区分度

一、引言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科教学活动中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多次强调与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相关的内容[1]。显然,在当前教育制度下,各种笔试仍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质量定量评价方式。试卷质量自然影响对教育质量的正确评价,因此,针对笔试试卷的质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试卷质量的分析一般是利用经典教育测量理论(CTT: Classical Test Theory)和项目反应理论(IRT:Item Response Theory)进行分析。

经典测量理论又称为真分数理论,假定观察分数X与真分数T线性相关,即CTT的数学模型为X=T+E,其中,随机误差E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该理论最重要的四个指标正是反应试卷是否真实可靠、准确有效、难易适中、鉴别力强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测验质量指标[2]。当然,由于其比较依赖样本、信度估计精度不高、难度和被试水平没有定义在同一参照系上,同时,无法回答总分相同的考生的真实能力有无差异等问题,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该理论的前提假设非常严格,主要包括单维性假设和局部独立性假设[4]。主要方法是在利用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项目特征曲线、试题信息函数进行探讨,同时利用EM算法,用边际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寻找项目参数的一致估计[5]。

本文主要利用南宁市某中学2013年秋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在经典测量理论(CTT)范畴下探讨该次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分布情况。通过试卷“四度一分布”了解试卷质量,并反馈教学效果情况。

二、基于CTT的试卷质量情况分析

1.成绩分布情况

一般而言,一份好的试卷考试的成绩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考试成绩的正态性是考察试卷质量的一个首要指标。检验正态性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是利用直方图和卡方检验、K-S检验。从参加本次考试的872人中随机抽取387人的成绩进行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成绩的直方图

正态分布的K-S统计量显著性概率P值为0.095>0.05,因此,这次考试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2.信度

中学试卷中,选择题分数可简化为0,1得分情况来解释,解答题和填空题可以看成非0,1记分的项目。因此,选择题信度主要采用折半信度[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公式、卢隆(Rulon)公式、弗拉纳根(Flanagan)公式]和库德-理查逊(Kuder-Richardson)信度(K-R20、K-R21公式)进行分析[7]。填空题和解答题为非0、1记分的项目,采用克龙巴赫系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卷信度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每种方法计算的选择题信度都接近0.7,信度系数处于尚可使用范围之内。研究表明,对于标准化的大型测试题目信度要求一般要在0.9以上,而学校期末考试的信度在0.6以上即可接受[1]。选择题、解答题的克龙巴赫系数为0.905,可以认为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信度非常好,综合考虑,试卷整体信度是可信的。

3.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即通过测验能够正确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的程度[5]。测量的效度的种类很多,其中基于专家和教师对试题与所涉及的范围进行符合性判断的逻辑判断法的内容效度使用较多。内容效度是指测验内容对所要测验的全部内容的代表性程度。但一次考试很难包含学生所学课程的所有内容,因此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题进行考核,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8]。

根据测量的目标与内容的双向细分表,经过该校7位一线数学教师(其中高级教师4位,中教一级2位,中教二级1位)不记名反馈信息来看,本次考试所设计的试题覆盖了所要测内容的主要方面,考查目标清晰明确,题型和分数结构合理恰当,总体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

4.难度

试题难度是反映考题难易程度的指标,一般而言是按照答对人数的百分比确定的,是衡量试卷质量的最主要的数量性指标,简单来说可以利用测验分数的分布情况和特征进行观测,例如考察测验分数的全距、零分、满分、众数、平均分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定性的判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有关公示进行精确计算。

一般而言,难度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取值越大,难度越小。难度在0.7以上的为比较容易的题,在0.4-0.7为中等难度的题,在0.4以下的则为较难的题或是难题。在实际教学中试卷难度水平的选择,应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试题的形式。如果测验是用于区分学生水平,那么应该将试题或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5左右,各试题难度值在0.2-0.8,同时各题平均难度值在0.5左右是比较适宜的[5]。

对于采用0,1记分的选择题,用通过率P、平衡猜测的校正公式CP和极端分组法计算各个试题的难度。

表2 选择题的难度

对于非0,1记分的填空题、解答题和总分,用难度系数和极端分组法计算各个项目的难度。

表3 填空题、解答题的难度

结果显示,就选择题而言,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的难度差异不大,整体趋势较一致,从三种公式的难度均值看,第1、2、5、6、7、8、9属于难度较小的题目,3、4、10、11、12属于难度中等偏上的题目,其中第4题难度最大,10,11,12三题难度也较大,选择题总体难度为0.767,属于比较容易,从试题编排上看,除个别题目外,整体趋势是容易的题型放在前面,中等难度试题放在题型中间,较难试题放在题型后面,较合理。

对填空题和解答题而言,题目难度显然大于选择题,填空题总体难度均值为0.499,难度中等,解答题总体难度均值为0,472,属于中等偏难程度,8道解答题的难易程度也和题目顺序基本一致,越难的题目越在后面,符合数学试卷的一般规律。

从考试成绩来看,难度系数为0.548,综合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的难度均值,整张试卷难度均值为0.579,和总分难度系数接近,因此,可以判定该份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5.区分度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效用的一个主要参数,同时也是试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将不同层次的考生区分开来的统计量。若试题的测试结果是水平高的学生答对或者得高分,水平低的学生答错或者得低分,则认为试题的区分能力强。一般而言,区分度在0.4以上为最佳效果,在0.3~0.39为合格,修改会更好,在0.2~0.29为勉强,仍需耍修改,区分度在0.19以下为差,必须淘汰[6]。

对于0,1记分的选择题,利用极端分组法、点二列相关计算各个试题的区分度。

表4 选择题的区分度

对于连续记分的主观性试题填空题、解答题和总分,用极端分组法和相关法计算各个项目的区分度。

表5 填空题、解答题以及试卷的区分度

注:试卷区分度是将各题区分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

结果显示,对于选择题而言,总体看来,整个选择题中大部分题目的区分度都在0.4以上。通过极端分组法和点二列相关系数计算的区分度在大部分题目中相差不大。极个别题目有明显差异,主要在于两种方法考虑的视角不一致,就第1题而言,极端分组法的区分度指标0.093,是利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差异进行计算的,两者差异很小,说明该题无论是高分组还是低分组都能完成,就区分能力而言属于应该淘汰的题目,但正是由于该题目在高低分组中完成率都较高,和总分的相关性自然就大,因此,点二列相关法计算出来该题的区分度较高。两种方法计算的试卷区分度均在0.6以上,说明该试卷区分能力强,区分效果佳。

三、有关结论

事实上,该次试卷为全市统一考试题目,从一定程度上说属于“较大的标准化”考试题目。从上述分析可知,本次考试成绩的分布直方图并未凸显畸形特征,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单峰,稍微右偏。就四度而言,填空题、解答题的信度很好,但选择题的信度适中。常见的提高测验信度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适当增加试题量;二是提高质量,试题难度要适中,区分度大;三是调整试题编排顺序,尽量做到先易后难。

测验的效度采用学科专家通过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根据测量的目标与内容的双向细分表,了解到试题覆盖了所要测内容的主要方面,考目标清晰明确,题型和分数结构合理恰当,总体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

试题的难度较合理,大部分选择题难度偏低,其中第4、10两题难度最大。而最后一道解答题的难度系数则过大。这和数学试卷利用最后一题作为压轴题有密切关系。

试题的区分度方面反应较好,但选择题第1、2题和解答题最后一道题在两种计算方法中差异很大。可能的原因在于第1、2题属于难度很低的送分题,因此区分度也不高,最后一道压轴题属于难度最大,很多学生放弃作答,因此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考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随着统计学及经济计量学边缘的不断扩张,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评价技术方法中教育测量理论就是应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实现的,成为测评学生能力、考核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利用SPSS测度考试的难易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指标,不仅可以直观、便捷分析考试结果,发现考试中的重要信息和规律,还可以为教学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考核指标和模式。目前在教育教学及科研领域,人们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测度试卷科学性的尝试并不多,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考试,这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亦不利于考试学研究者开启新的研究视域。应该加强对试卷科学化测度的研究及实践,使考试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日益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通过试卷质量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试卷情况,更可以利用试卷科学性测评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试题库、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等方式,提高试卷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注教育质量监测[N].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信息简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0,1.

[2]郭熙汉,何穗,赵东方.教学评价与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杜洪飞.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6):15-17.

[4]Christine DeMars.Item Response Theo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5]何穗,吴慧萍.基于教育测量理论的中学数学试卷质量评价研究[J].考试与招生,2012(08):49-53.

[6]Robert L.Ebel.Measur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65.

第7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一)基础构成课程教学的现状

对于基础构成课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业内对基础课程的初级定位、僵化的教学内容方式、教学信息更新滞后等是导致教师认识观念狭窄、教学理念陈旧落伍、方法模式单一乏味的主要原因。信息更新滞后主要在于未进行专题研究和缺少院校之间的交流。往届学生对该课程对专业设计毫无帮助的消极反馈,以及遵从传统单一教学造成无趣乏味的课堂效果,都反过来影响到正在学习此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从情感(态度)到行为(创作)上都在应付这门基础课。

(二)传统基础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教学理念及方法模式、教材使用等是相互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综合因素,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传统基础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为主,学为辅,少交集

传统基础构成的授课方式的三大特点:一是“教为主”,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单一讲授为主,基本理论方法原则的内容为主;二是“学为辅”,以学生为辅,主动性为辅,思考为辅;三是“少交集”,在案例和创作分析、讲解过程中缺少课堂的讨论互动环节。

2.顾大基,无针对,空衔接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格局的三大特征:一是只兼顾整体设计类专业的共同基础;二是没有针对具体设计专业方向;三是基础与专业设计没有衔接。目前基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可毫无变化地在任何相关设计专业进行授课,从视觉传达到环境艺术,从服装到建筑设计等专业都可适用,缺乏对本专业方向的有效启发与引导。

3.重技法,轻创新,无活用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方向的三大特征:一是过度强调对基本技法的一般把握;二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三是理论方法停留在表面。绝大部分的基础构成课程训练内容仍旧是参考教材中具体的设计方法及技巧安排构成组合的形式,忽视实践过程中包含个性化符号语言的创造性潜能发掘。

4.教材多,内容同,种类少

基础构成课程教材的三个特点:一是艺术设计是出版数量最多的教材之一;二是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与结构高度一致或只稍作修改;三是近几年构成内容出现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光构成和动画构成,但大部分仍然是面对设计类专业的“共性”教材,针对某一专业的“特性”教材少之又少。

二、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构成教学的新模式

“效用指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综合性标准,成为课程结构新的依据及标准。单一的认知型课程结构将逐渐让位于强调整合化的课程结构与模式。”笔者根据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构成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法原则。

(一)以设计专业导向为主的教学计划安排

设计专业在宏观上具有“艺术”的共性,在微观上不同的设计专业又必然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教学计划应该兼顾整体,有的放矢。1.弹性的课时分配安排教学计划总框架依序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部分组成,但这部分的课时划分可考虑具体设计专业的方向需求进行时间分配。如总课时为48学时,安排28学时在立体构成部分,因为三维空间与建筑设计专业紧密相关,而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部分的课时相对较少。2.明确的课题内容定位课题练习内容应结合构成内容、专业方向、创意思维这三方面来进行设计。课题练习内容是教师们经常会忽视的部分,现在普遍的构成作业题目布置是照搬教材课后练习,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单一雷同,课题内容被固化,缺少创新和专业导向启发。“任何一个构成课题的练习都是按照构成原理进行探讨、思考、启迪创意、开拓设计思维及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笔者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教学中以“现代都市”为课题练习,要求学生对现代都市进行个人解读并通过黑白灰构成图面形式去表达和呈现。这个课题设计是运用所学构成手法,对城市建筑整体“形”的印象或城市氛围的“意象”,进行整理、归纳、提炼的创意表达。教学内容组成部分和课题练习设计应该彼此紧密衔接,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与设计专业相关的平面、色彩、立体,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课题之间等诸多教学内容与环节的相互结合、推动、促进,使课程有序、有效地连贯和深入,避免学习断层的出现。在平面到色彩、二维到三维、构成和专业等关系处理时,要促使它们成为相互推进又彼此融合的链条关系。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笔者设计了课题练习:“自由选择某一建筑设计图片,提取出基本形并进行黑白重构设计。”

(二)学生掌舵与教师导航的课堂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应只是注重传统的“教”。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脱离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反思、调整、完善、总结等一系列“主动汲取”的实践环节,理性认清自己的学习进度,促进有效的自我发展。例如,教师把握建筑设计专业的大方向,通过分解到每个课题内容设计、方案修正建议、分段总结点评等小方向中。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课题主题的思想表达、创作手法、造型呈现等陈述需求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创作作为一个课题内涵意义情感表达的外显作品,通过课堂表述作品这一环节也刺激学生们的深层创作表达欲。

(三)概括可行性方案,隐性推动作业深度细化

关注课题创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分别对学生初期、中期的创作稿进行阶段审评,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课题设计表现的深化程度。

1.把握可行性方案建议的数量与程度

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的方案数量最好控制在三四个,数目太少缺少比较思考,数目太多易造成思维混淆;此外教师最好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优先顺序的推荐。对学生进行方案表述时必须把握程度,既要明确大方向又要保留小细节,如创作手法、表现风格与主题思想的距离这样的大方向须阐明,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详细安排的小细节可适度提示。此教学环节设计促使学生对方案进行比较,避免与主题内涵无关的构图造型,思考选择具体的修整方法。

2.推动“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

谨慎对待初稿及修改阶段,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依其个性喜好进行启发、挖掘出新创意也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学生从毫不起眼的初稿提高到丰富饱满的完成稿,逐渐培养起对构成形态处理的兴趣和信心。灵活对待独特的个体思维表达,通过激发主动性、拓展灵感渠道的“个案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搬照抄的不良创作风气,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授课过程中遇到一个钟情于以小方块去进行构成创作的学生,初次构成作品表现零乱,经笔者提醒问题在于表现手法不妥而非创作元素,其随后创作提升很快,作品兼具个人色彩与艺术感染力。

(四)重点课题班级总评,分段点评加强反思

对专业起到推导作用的相关课题终稿,应在课堂进行阶段总结、整体评价。在学生个人作品阐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参与评议,老师归纳总评。在不同设计思维的碰撞和激发下,让学生反思自己所处的位置及提升的程度,进一步审察终稿表现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法。公开认可创意佳、图案造型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仍需改进的学生。

三、结语

第8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课堂数学教学 兴趣 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对学习产生情感和兴趣,以下是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生活是比较熟悉的,从生活中产生问题,创设情境,会给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以亲切感,激发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如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在帮助学生理解“0”的意义时创设了以下情境:蓝猫四兄弟一起去钓鱼,大猫专心地钓鱼,一会儿钓到了3条鱼,二猫钓到了2条鱼,连三弟也钓了1条鱼,而四弟做事三心二意,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连一条鱼也没钓到,长颈鹿阿姨走过来对它说:“孩子,我们做事如果三心二意,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了。”自那以后,四弟明白了道理,做任何事情再也不贪玩了。通过引入“小猫钓鱼”这一童话故事,不仅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想象升华,而且直观形象地理解了“0”的含义,感知到“0”的存在,还向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二、创设游戏情境,轻松学习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活动。课上适时采用一些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或巩固数学知识。例如: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我制作了几十张算式卡片,分批多次进行“送信”游戏。提出谁能最准确又最快送完自己手中的信(卡片),谁就是胜利者,可获取一枚邮票,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比多、比少应用题”之前,采用拍手游戏:

“老师拍7下,你们比老师多拍8下”。“老师拍15下,你们比老师少拍8下”。“男同学拍6下,女生比他们多拍8下”。等等几种灵活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故事情境,增强趣味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路子。如教学第二册教学图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第24页有一幅青蛙图,我根据此图编成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学生戴上面具扮演青蛙,讲台充当荷叶,学生伴随着轻音乐,在课堂上表演。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吃害虫的情况,大青蛙和小青蛙跳进水里,随之两个学生从讲台上跳下进行表演。这时我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想出许多问题,如(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等等。这样根据图意创设情境,学生能积极提数学问题,将枯燥的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四、利用语言描绘,感受情境

教学艺术就是语言艺术。教师动用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语言要有感情、有文采,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调谐作用,重视手势、眼神、动作、面部表情等体态效应,给学生以亲身感、轻松感和美感,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借助现代技术,导入情境

第9篇: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一、课前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有些课题探究活动或是实验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果课前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就会主动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作为研究者的成功感,变课余时间为新知的“开发区”。

例如,在讲“100万有多大”时,课前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问题:“调查你们家从淘米煮饭到吃完一顿饭的过程中浪费了多少粒米。中国约有3亿家庭,一顿饭可以节约多少粒米?相当于多少千克?够你们家吃多长时间?”相信学生会有“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的诧异感。学习的最大动力莫过于兴趣,也可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破案故事设置悬念情境:一天,110民警接到一个报案电话,称某厂厂长提了100万元现金,装在公文包里,准备潜逃。干警们经过分析,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后经调查证实,确实有人报了假案。同学们,你们知道干警为什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吗?

二、课始创设情境,引导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情境创设在一节课的开始,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又是课堂开始的标志。

例如,在讲乘方时,提出:“给我1mm厚的纸,只需将其对折23次其厚度就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你们信吗?”让学生的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质疑,激起学生迫切想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新授内容。

三、重、难点处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把问题情境设置在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寓难于趣味中,能吸引学生对知识重点或难点的关注,带来探究活动的自觉性。

例如在讲完“二次函数的极值”后,可创设“鼓楼商场想在同学们中间招聘一位业务经理”的情境,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渲染了。“面试的题目是:你有什么盈利的好方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说出了薄利多销、提高售价、加大广告投入等。老师又问:“降价扩大销售量或提价缩小销售量是否能一定盈利?为获取最大利润,该怎样掌握降价和提价的尺度?看看究竟是谁有当经理的天赋。”紧接着给出两道应用题,分组引导学生寻找答案,体会二次函数极值的应用。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情境,答案具有开放性,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在课堂结束前创设情境,延续思维

教学情境创设在课堂结束前,有利于学生保持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因受到新的刺激而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之中,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