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描写送别的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送别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送别的古诗

第1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结: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

板书:

第2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一、反复听读,激发想象

在反复听读、朗读的过程中,一些诗词所包含的画面会自然地流淌进学生的大脑,配之与诗词相协调的音乐氛围的营造,加之对学生的朗诵指导,就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学习杜甫的《兵车行》时,学生自由诵读,感受整首诗的悲愤、怨愤、激愤的感情基调,听名家配乐朗诵,在反复的听读、朗读中,脑海中会浮现一幅幅悲怆震撼的出征图、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发。

又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在反复听读、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展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戏曲,在读者的脑海中上演。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中学生与古诗文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知识背景、语言修养有很大不同,使得他们在阅读一些古诗文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不能很好地领略文本的内涵。这就需要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甚至可以化身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在《声声慢》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作者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想象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想象李清照南渡后生活的孤苦无依,孑然一身,学生才会更好地领略词中的深愁、浓愁,无尽的愁,才真正感受到作者在用最简练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通过想象,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作文教学作文教学

……

微风轻拂着草叶,透过那层层绿意,露珠眨着乌黑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五彩缤纷的天地。太阳慢慢趋向高处,空气的温度上升着,路边的车辆来来往往,奔驰而过。

第3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关 键 词】 古诗;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强调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要求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还具体规定每个学段的背诵篇数和诵读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不仅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还专门附录了小学阶段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每一册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4首左右的古诗,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是占有一席之地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尝试“以诗解诗”来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古诗语句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以诗解诗”,就是以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古诗意境。

一、在学习古诗的同类型引入相关诗句――互相生发

在古诗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再让学生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地久天长,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注意同类型古诗的比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在感悟古诗的意境时引入相关诗句――降低难度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是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古诗的意境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这时,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关诗句去体会其意境。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诗中没有一句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有的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这种感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呢?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并非易事,我首先让学生来想象“泗水河边有哪些景物”,然后用课外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当学生想到“山”时,就引入“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当学生想到“水”时,不失时机地引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学生想到“花”时,引入“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当学生想到“草”时,及时引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学生想到“树”时,又恰到好处地引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整合起来,感受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朱熹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意境。

三、在体会情感的独特处引入相关诗句――显而易见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诗人借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最个人化的东西。即使面对同一景象,由于个人的经历、心境等不同,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独特感受。同样是写秋景,王维的《山居秋暝》用朴素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山村清幽明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使我们感受到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的则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而杜牧的《山行》不见一丝伤感的痕迹,有的只是真挚的爱恋(“停车坐爱”),有的只是热烈的赞颂(“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独特的视角,更表露了诗人积极振奋的炽热情感。学生在学习《山行》一诗时,无须“架空分析”,只要通过与《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学生就能走进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需要指出的是,以诗文作为情感中介,必须遵循“有关”“有用”“有度”的原则,不能为“引入”而“引入”。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文有帮助,要浅显易懂。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看书时,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的某一处有关系,是触发。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宏图。这样学诗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这种古诗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周仁济. 古诗赏析及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第4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一、看图练说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有许多是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的。如:人教版第七册中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第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辉映,构成了一幅美景,并提问:这首诗美在哪里?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说:

生1:这首诗的色彩很美,有“黄、白、翠、青”等颜色,令人赏心悦目。

生2:这道诗景物丰富,有天空、枝头、船等。

生3:黄唱鹂在柳枝歌,白鹭在蓝天飞翔,很美。

这样,通过看图练品说,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品读练说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得,一吟双泪流。”如:人教版第七册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四句诗中“生”、“挂”、“下”、“疑”四个动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的“飞流瀑布图”。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四个动词去揣摩诗句,品味语言,在练说中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师:从“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中的“生”字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1:从“生”字,我看到了香炉峰有团团雾气。

生2:从“生”字,我 到香炉峰上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紫色的。

师:“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用得很好, 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

生1:“挂”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的瀑布气势磅礴。

生2:“挂”字写出了瀑布在远处望去时的样子。

师:“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下”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1:从“下”字我知道了瀑布飞速流下。

生2:从“下”字我知道了山高而陡。

师:“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又好在哪里?

生1:一个“疑”字,我知道了这句诗是诗人的想象。

生2:从“疑芝,我好像进入了一种恍惚缥缈的境地。

这样,通过品读诗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而且口语也得到了极好的训练。

三、 联想练说

一首好诗,往往能把人带进一个美妙的境界,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如:孟郊的《游子吟》,全诗仅三十个字,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慈母为远行的儿子缝衣的优美意境。在学习这首诗时,我要求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经验与诗联系起来去“想诗”,去创造诗的意境。

师 :同学们闭上眼睛,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位慈祥的母亲,在煤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将要出门的儿子缝着衣服。

生2:我看到一位母亲和儿子在说话。

生3:我听到母亲对儿子说:“儿啊,在外要注意身体,早点回来”。

生4:我听到儿子对母亲说:“娘,我已经长大了,不要为儿担心,您在家要保重身体”。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生2:我想到了那次我去三中教育基,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小学生干部培训暨古诗诵读、演讲比赛”,妈妈为我准备吃的、用的,送我上车的情景。

这样,联想练说,让古诗意境得到了升华,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了补充,从而实现了古诗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

四、表演练说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与儿童上演了一场生动活泼的短剧。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信这一特点,在表演中练说,较好地体现了人物形象之美,将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之中。

生1(诗人):喂,小朋友,你们好!

生2、3、4(儿童):您好,老爷爷!您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讲完,老师小结:同学们,诗人离开家乡多年,好不容易回来了,心情是何等的高兴、激动,可又不被人认识,那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呢?这就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感受去触摸持人的心灵。

五、比较练说

入选小学课本中同一课的古诗,有相似之处。如:人教版第八册第七组第25课《古诗三首》的前两面三刀首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送别诗,但所写的意境却不尽相同。因而,在教学完两首诗时,提问: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后,纷纷站起来说。

有的说:“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第一首是汪伦送李白,第二首是李白送孟浩然。

有的说“这两首诗虽然是描写的送别场面,但送别的方式不同,《赠汪伦》是以歌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

第5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陆游《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几把离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在这首词中,阳关指的是“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或“渭城曲”,该曲取材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篇绝句后来成为一首七弦琴歌,因取诗中“阳关”一词,再加之歌曲的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因为《阳关曲》渲染的是离愁别绪,该词中作者“身是行人”,将别故人远去,又闻阳关曲,词人此刻的离愁更是愁上加愁。可以说,识得“阳关曲”就读懂了诗歌之离愁,所以“阳关”在古诗词中出现时往往是表离别的悲愁意象。

而在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另外一些古曲调,如“折柳曲”“何满子”“花”“行路难”“关山月”“梅花落”等,诗人将这些曲调也直接根植于诗词当中,构成情感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折柳曲”也叫“折杨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杨柳”即曲子《折杨柳》,曲中所表达的就是送别时浓浓的惜别感情。

“何满子”――曲牌名,据传何满子是唐玄宗时的宫人,因得罪皇帝而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然而皇帝却终不免其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唐代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就是在说宫人本已幽闭深宫二十年,故乡亲人远在千里之外,乍然听得《何满子》,君恩寡淡与否自然在心中,焉能无恨无悲呢?了解《何满子》的曲辞来源,就能明白为何听得《何满子》就会“双泪落君前”。

“花”,源自于南朝陈后主《玉树花》:“玉树花,花开不复久。”所以花代表了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中即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所以曲辞多悲哀之音。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从军北征》李益)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梅花”系乐曲“梅花落”。同《折杨柳》一样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曲辞往往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描写对象。诗歌中表现出听古曲“梅花落”的诗意,因笛子音调之特点,所以这样的诗句往往表现哀伤之意。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出自于汉乐府,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比如《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李益)、《塞下曲六首》(卢纶)等。“玉阶怨”亦属乐府古题,其内容则以宫怨为主,如李白、谢眺等都写过这一曲调的古诗。而这些诗歌都可以从诗题中一窥诗歌内容。

第6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和优势则体现在语感上。高品位、高层次的纯正的语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丰富内涵最主要、最鲜明的体现,也是诗歌鉴赏最根本之处。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的鉴赏教学当中,让学生分析“意象”的含义和生成是最关键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顾况的《过山农庄》:“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在这首诗里,诗人处理“意象”时,用“意象”的并列和组合而不用动作和情节来揭示逻辑关系,“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两句无一动词,纯是“意象”的并列。但却能分别营造出一种既幽静又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做到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则是诗词的另一种境界了。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中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和情感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而“意象”的生成过程既简单又复杂,创作主体在构思过程中,首先对某一事物进行以情感化的加工和处理,然后在该事物上附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再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这样一来,选用的该事物就则由物象――形象――语象――意象之间进行转换。形象又涵盖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景象是人物感情的外在表现。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是主观的情感,“境”是诗歌中描绘的艺术图景。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往往要联系人物的形象来鉴赏。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人物情感的再现作用。最后,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深层分析。讲解古典诗歌的时候,如果能给学生们讲清楚“意象”的生成过程和形象涵盖的意义,那么,他们就对诗歌本身的含义理解就会更深。

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意象”它也有着自己较为固定的意义。比如古典诗歌当中的“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亡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第7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一笔精神财富,其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悠长深远,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词教学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感到乏味和困难的地方。由于古诗词的写作年代久远,社会环境不同,寄寓的思想感情千差万别,其中还蕴含着许多历史典故,对于今天的学生思维来说反差很大。于是,教师通常把教学的重点落脚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逐词逐句地讲解,用简单的翻译代替了鉴赏,扼杀了学生理解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背诵来达成目标,导致用片面的观点评价古诗词,把现成的结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理解的偏误。其实,把对诗意的理解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和终点是有失偏颇的。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因此,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知。那么,如何让意境引领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知人论世,走近意境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知人论世”是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读古诗词的起点。

如在教学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我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地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引导学生联想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整个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联系到柳宗元的这些个人资料以后,学生更能走近“寒江独钓”所营造出来的孤寂意境。

二、互动交流,内化意境

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当学生走进诗文的画面感慨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秀美时,他一定会表达出来;当学生陶醉于声声丝竹之音时,他也必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情;当学生身处于抑扬顿挫的读诗氛围时,他更不会满足于只当一个听众。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因此,教师更应该将意境的互动贯穿教学之中。

许多古诗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文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如《黄鹤楼送别》教学最后,安排学生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感人场面,学生充满激情,表演投入,言行举止,惟妙惟肖,博得阵阵掌声,我由衷赞叹:不愧是大诗人、大文豪啊!

还有一些古诗词在教学后,可以拓展延伸,教学生唱一唱,画一画,说一说。这样不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内化古诗词的意境。

三、启发想象,感悟意境

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的意境中遨游,真正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

如教学《所见》时,对“忽然闭口立”进行讨论。牧童在什么地方?从书上插图可知牧童立在地上,有的同学却认为立在牛背上。其实牧童立在牛背上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牧童非常想捉知了,站在牛背上似乎比地上更方便捕捉。根据作者描述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只要符合诗的意境都可以成立,这也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乐趣。牧童想捉知了,他的神情由动态转入静态,是一刹那的,全诗也要戛然而止,那么牧童捕蝉结局如何呢?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意境。这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不但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理解和意境感悟。

四、诗中融诗,深化意境

古诗词包罗万象:人伦情义、家国荣辱、玄思哲理、山水田园……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经验总结、情感的沉淀,历经时间的洗涤都永不磨灭,熠熠生辉。这虽是珍品,但选入课本的古诗词毕竟有限。诗中融诗,拓展阅读古诗词的空间,则更能让学生深化意境。

第8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画意美;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32-01

我国诗歌渊源流长,充分体现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中小学课本中选有一定量的诗词,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筹。诗和画是姊妹艺术,画因诗存,诗因画传,自古如此。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去咀嚼诗词含义,还要注意诗词中的画意美。

苏轼在细细观赏惠崇《春江老景》画后作诗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四句诗中刻画了翠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笋、河豚鱼等七种景物。这七种景物看起来各具特色,但可以看到诗人的游览踪迹,由高处到低处,由陆地到水中,再由水中回到陆地,最后写水中的游鱼。人与景物和谐地配合在一起,把《春江老景》的优美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诗和画和谐相伴,互为依托。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景物描写表现戍边将士在严冬中坚守阵地,不畏严寒,誓死保卫疆土。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又表现了戍边将士坚强的意志。“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几句就描绘出一幅农家乐的画面,一座房子,一条小溪,三个儿子两个在干活,小儿子顽皮好动。这些描写犹如一幅幅图画,充满了画意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中鸣叫,充满欢乐,恩爱无比,有美丽的画面又有声音;一行白鹭飞行整齐,越飞越远。这是由点和面构成的画面,属单面景观描写。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仿佛在屋里向外远眺,由门、窗向外看到的是西岭千年不化的白雪,及远航而来歇泊的船只,门窗仿佛是一面观景器,看到的美景是另一个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广袤的大漠上,一绺烟雾冲天而上,黄河边上一片橘红色,一轮圆圆的红日向天边落下。大地与空中的孤烟、太阳组成空旷孤寂的边塞夕阳图。这两诗所描写的景色是两个景面的组合。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窗前似霜一样洁白的月光,使作者辗转反复难以入眠,抬头见月亮高挂天空,虽皎洁无比,但在作者心中它并不是那么明亮,因为它毕竟比不上故乡的月亮,月是故乡明嘛!于是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更加无法入睡。这首诗从地面到空中,再联想到故乡,充满诗情画意之美。

许多诗人写诗时直接运用多种色彩的搭配,表现出绚丽的图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搭配和谐,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面,向着无垠的空中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制出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使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情感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纯色之佳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传世佳句运用鲜明的色彩,使画面显得绚丽无比,使感情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诗人不但运用鲜明、直观性的色彩对比,而且还运用色彩的暗地对比乍看不觉得,细心品味,就感觉到色彩对比的美妙。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片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作者便独出心裁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就已大雪纷飞了。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学士一个大的背景,诗人特意描写了那面鲜艳的红旗,色彩对比鲜明,那鲜艳的红旗也象征着戍边将士的尊君爱民之心,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搭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实独树一帜。

有时诗人不用纷繁的颜色,而使用单一的颜色,抓住色彩深浅浓淡之变化,情景交融,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喜爱之情。

第9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诗词鉴赏;作者;标题;诗眼;语言;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古诗词鉴赏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地位日渐显著。特别是近年来的中考加强了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逐步由一般性识记和理解转向以赏析为重点。古诗词赏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掌握并熟知一些古诗文知识对一个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学生受学业考试影响,普遍学业压力较大,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兴趣较低,阅读面较狭窄,未能真正领悟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第二,古诗词并不像现代文那样浅显易懂。古诗词的语言较为含蓄凝练,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等载体来表达。这样就给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第三,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缺乏鉴赏方法指导,使学生审美趣味逐渐下降,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加上学生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平的局限,古诗词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针对这种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一、 看作者,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意思是说我们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够在一个大的语境中,引导学生从浅到深地认识和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意图。

以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和《武陵春》为例,这两首词同样是写愁之作,但词中所体现的愁情却大不相同。联系作者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早年的李清照过的是美满富裕的家庭生活,她在写《醉花阴》时的愁情更多的是思念丈夫的闺怨;晚年的她遭遇国破、家亡、夫死三重打击,过的是孤苦无依的生活,在写《武陵春》时的愁苦更多的应是家国之恨。因此,了解作家的生活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作品和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 审标题,读懂大意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是我们理解诗词思想内容的钥匙,透过题目,往往能初步感知诗词大意,或能感知作者情感,大致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等。

有的标题概括了诗词的主要内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个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从题目我们可以想象出作者游览西湖旖旎春光时的愉悦心情。

有些标题指明了诗的题材,如标题中出现“赠、送、别”这类字眼,表明是送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赠汪伦》《渡荆门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抒写离情别绪的送别诗。标题出现“塞上”“塞下”,表明是边塞征战诗,往往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如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出现“秋”,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常常是思乡怀人之情。出现“怀古”“咏怀”,表明是怀古诗,这类诗词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托古讽今等目的,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苏轼的《赤壁怀古》。

有的标题指明了诗词的体裁,如标题中出现“说”,表明体裁是议论文。“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爱莲说》标题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马说》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审清题目即审清鉴赏提示,有助于学生把握鉴赏方向,把握作品内容。

三、 找诗(词)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词)有诗(词)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词)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鉴赏诗词应引导学生从诗词的语言入手,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词)眼,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词的意蕴,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例如解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只要能抓住词眼“愁”,就不难理解词的感情基调。词中作者用“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将看不见、摸不著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因此在鉴赏诗词语言时,我们要从关键词语入手,抓住诗(词)眼,就可以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四、 品语言,赏析技巧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中的内容、情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语言作具体的、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欣赏诗词,要注意诗词的炼字、炼句及表达技巧。

第一,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这些语句多是抒情议论句),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例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诗人想替君王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生前死后都赢得一个为国建功的美名。从“可怜白发生”这句诗,我们可以解读到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第二,品味那些极富表现力的动词,饱含感彩的形容词,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副词,既要理解其字面意义,更要理解其深层意义。如《武陵春》中“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两句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从“倦”字,我们可以看到词人此时的倦不单是对妆容的倦怠,更是身心疲倦的表现。词人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正好写出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情景下内心难以排遣的苦闷。

第三,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含蓄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过谐音、比喻、用典、互文、拟人或者借代等方式来表达。例如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从表达方式来看,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例如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主观感情,这种情景交融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再如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二句用典。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希望自己像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助圣明之君,做一番大事业,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可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品味语言,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感情。

五、抓意象,领悟意境

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借助景或物来抒感,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N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在分析诗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的含义。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赋予了客观事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如“胡马”“单于”“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与送别有关,古人有折柳而别的习俗;“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情感。

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明月”是意象,诗人借明月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诗人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地方。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鸟”是意象,诗人将花和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在赏析诗词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借助诗词中具体的物象,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同时还应将意象进行归纳和总结,辨别不同诗词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的不同,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意象进行辨析,使其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意境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旨。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时,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并给予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