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

第1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5)04-0050435

一、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以辽宁为例,近年来辽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不断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则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较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则差距更大。造成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受到包括科技、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别被看做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动力、拉动力和推动力。只有在这三种力的合力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才能不断推进。而且,科技资源的合理投入与配置,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扩散能力的提高将最终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水平。因此,如果能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在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无疑是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大量从宏观角度出发、针对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两个维度而展开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本文试图从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这一角度出发,从科技经费投入水平、科技设备资源投人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和科技人才投入水平等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的微观实证评价。一方面,通过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进行比较,评价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的总体现状与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考察,深入探析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的现实状况,客观全面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指标选取与实证分析

1 指标选取与说明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我们主要依据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运行特征及其科技动力所包含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的特点,以科技经费投入水平(y1)、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水平(y2)、技术创新能力(y3)、技术扩散能力(y4)和科技人才投入水平(y5)5个一级指标以及33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

(1)科技经费投入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产业实力是其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活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决定其是否有充足稳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来支持R&D活动。因此,科技经费投入是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得以实现的最基本前提。本指标下设5个二级指标,其中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和年科技经费占产业产值比重等用于衡量地区科技经费的投入水平:R&D经费总额、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用于衡量地区科技经费支出质量。如果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过低,则产业的自主创新将难以维持。

(2)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水平。作为科技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科研仪器设备必不可少。如果没有科技设备资源的配备,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的设想只能束之高阁,无法形成高新技术产品,更无从谈起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是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必备条件,它可以提高科技产出效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本指标下设6个二级指标,其中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年末固定资产新增总额和科技设备购置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重等用于衡量地区科技设备投入的总体水平;微电子控制设备原值/生产经营用设备原值、每名科技人员新增仪器设备费用和每名R&D人员的仪器设备费用等作为衡量地区科技设备投人水平的相对指标。

(3)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投入产出的中枢,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需要的商品创造机会。本指标下设9个二级指标,其中年专利申请数、年拥有发明专利数、R&D项目数、科技项目数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等用于衡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地区高校所属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数、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机构数、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和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等用于衡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力量。

(4)技术扩散能力。在研究与开发出新技术之后,还必须将新的技术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与市场进行对接,这就需要技术扩散能力。本指标下设6个二级指标,其中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率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用于衡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为新生产力的能力: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等则用于衡量地区高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水平。

(5)科技人才投入水平。科技人才投入水平是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指标下设7个二级指标,其中年科技人员数、R&D人员数和科学家与工程师数等用于衡量地区科技人才投入的总体水平,科技人员占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工程技术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比重、科技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重和R&D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重等用于衡量人员素质。

2 实证分析

针对以上指标,我们通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收集相关数据,并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综合评价函数生成相应的评估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的单项指标及综合指标分别进行排序。通过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科技动力因素进行评价。

首先,对反映科技经费投入水平的5个二级指标做因子分析得到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根据方差最大化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以贡献率为权重构建科技经费投入水平、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和科技人才投入水平等5个一级指标表达式。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为:Y=0.5768 F1/0.5760。最后,依据主成分及评估指数值,排列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单项指标排名和综合指标排名,如表1和表2所示。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的现状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辽宁高新技术科技经费投入水平、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都位于各地区之后,这充分表明辽宁在这三方面比较薄弱。虽然辽宁在技术扩散能力和科技人才投入水平方面处于中上等水平,但这也不能代表辽宁在这两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从科技因素的综合水平来看,辽宁仅处于中游水平,较之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等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总体来看,一方面,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强大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科技动力因素方面有比较优势。如北京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其他地区有着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能够获取的科技资源更多,因而其专利和论文的产出也较多。对于辽宁而言,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化缺乏创新资金的支持。R&D经费投入不足是阻碍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因素。2012年辽宁R&D经费支出390.9亿元,尽管R&D经费支出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R&D经费投入强度为1.57%。

第二,在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方面,用于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向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效率,进而影响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进程。在科技设备购置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重中,辽宁的投入力度低于全国水平。因此,加大科技设备的投入与建设力度,为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也是辽宁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低,技术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辽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用于试验发展的科技投入比重较低,力度不足,将制约全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执行部门,由于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尤其表现为对高等院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全省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在产学研的结合上,往往是单个项目的合作,存在短期化和临时性的特点,人员流动性不强,未能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和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这样的合作虽然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短期技术难题,却对产业升级所要求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技术创新等产生障碍。

第四,在技术扩散能力方面,辽宁目前处于全国前列。但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辽宁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可以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并最终成为商品走进市场提供技术保证,提高其对市场的渗透力。但过度依赖技术引进而忽视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改进,则很难形成真正有价值的技术优势,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也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在现有的技术市场,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可以极大地弥补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尤其在技术市场发育程度不是很高的前提下更是如此。目前辽宁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一是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先天性不足,有技术、会经营和懂市场的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少,从而影响了技术市场的交易规模和成交率。二是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还未真正发挥作用。一般说来,技术交易中介服务具有开发与融资、媒介与融集信息以及咨询与辅助作用。然而,辽宁高新技术成果市场信息并未形成区域性网络,企业与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仍未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新型关系。

四、对策建议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体制仍然存在,科技资源优势并未得到有效整合,资金、设备、人才和创新等基本支撑要素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一是辽宁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技机制,科技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与运用。二是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经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1 形成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协调配合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

(1)明确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职能和角色。一方面,做到科学决策,建立并采用正确的管理、评估制度对全省范围内科技投入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全方位系统跟踪与管理,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投入和综合效益等方面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政府要在科研投入与效益评估中起到牵头作用,将资金引向有发展前景和能够真正形成技术市场的创新主体。同时,支持技术含量高和性能明显改善的各种新开发产品,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当中对其优先考虑和安排。

(2)企业是进行科技产业化活动和推动科技活动成果商品化的载体,在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具有最为重要的科技信息和利益驱动,因而最终也要成为相应的投入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要实现即能生存又拥有竞争力的目标,就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或政府的支持与各项优惠政策,而必须进行市场融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企业组织行为的表现要符合政府的引导政策,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具有生产潜力而在当下尚未明显的技术产品的培育。因此,企业作为知识信息的真实载体,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以保证未来技术市场的竞争和拓展。

(3)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方面增加资金供给。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也要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各项投入进行科技风险研判,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资金再循环制度。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硅谷在中小企业孵化中资金运作模式与风险规避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并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版权或可转让技术提供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

2 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目前可供选择的产学研联合模式有共建技术开发中心、共建经济实体、吸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和建立开发基金等。这些模式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经济优势和提高产学研联合造血功能等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得产学研各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辽宁应根据自身在产学研方面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联合模式。与此同时,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对发明创造大力支持,并资助研发项目的进行。政府也应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和连接纽带,为研发出更具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提供服务。鼓励创办合作研究中心和创建科技园区等密切产学研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产学研各主体的职责和利益,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孵化器,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效率

加强孵化器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兼顾孵化器“量”与“质”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及时为其解决在技术产业化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物理空间、资金需求和信息沟通渠道,以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拓展。近年来辽宁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新区都在资金和资源等方面实现了可观的积累,并初步建立起遍布全省的孵化器网络。从总体来看,辽宁科技孵化器仍面临巨大的社会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孵化器数量扩大创业服务的受益群体范围。在质的方面,由政府主导的非营利型孵化器正发挥主流作用,在孵化器数量、孵化场地、在孵企业规模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明显高于以企业形式运作的孵化器。而要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更新孵化器事业的发展观念,调整孵化器运营模式,选择良好的孵化器运行机制,建设更为广阔的孵化器融资平台。与此同时,辽宁还要在专业技术孵化器和公共专业技术平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本省科技孵化器的综合水平。

4 调整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及激励制度

第2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抓好创新系统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起着重要而深远的作用,山东省正在把创新作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走创新强省的建设之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决定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前景与未来的核心问题。

一、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

1.创新投人方面。研发资金投人总量,“十五”以来,山东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195.1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61%提高至2005年的1.05%。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人增长的主要力量。

科技人力资源投人总量,2005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4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17.7万人,R&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9.1万人年;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

2.创新能力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期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持承担了8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及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为12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92%0 2005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1年一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全省国内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8 208件和32 817件,数量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16.4%和8.7%0 2005年,全省拥有中国名牌119个,山东名牌941个,中国弛名商标149个。

3.创新环境方面。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十五”期间,山东省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等法规和政策文件。

4.创新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78.1亿元,年均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1.9% ,连续3年保持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

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 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达到410.20亿元。

二、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的不足之处

1.全社会科技投人特别是政府科技投人不足,多渠道科技投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人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人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人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人国家为1.5%,高收人国家为2.2%,2004年全国平均为1.31 %,北京达6.3% ,陕西3.0%,上海、天津、广东达1.6%, 1.5%和1.1 %,而山东省只有0.95%。 2005年,全省R&D经费占GDP比重为1.05%,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相协调。

2.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

3.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相对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三、加强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1.区域创新资金投人方面。(1)保证政府科技投人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科技投人的法规和政策,保证政府科技投人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在这一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总体超收而科技支出总额增幅未能超出经常性财政收人实际增长水平时,于下一年度适当安排追加科技支出,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人占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人。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人的所得税抵扣力度,鼓励企业按照规定加速技术开发设备的折旧。激励企业增加投人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尤其要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人。(3)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人。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引导商业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

2.区域创新人才资源方面。(1)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重点资助和培养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广泛影响、梯队构成合理、有望成为两院院士的学科带头人。实施“泰山学者”系列工程和“新世纪人才工程”,实行人才和项目并重,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2)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分配和激励机制,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3)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为区域创新培养后备人才。要针对制约教育消费的突出瓶颈,转换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支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建设1所一2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几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省级重点大学,加快推进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

3.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新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1)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专项,包括山东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突出特色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科学规划和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承接国际经济转移,吸纳国内外大企业、科研机构进区创业,逐步建成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主导产业规模大、竞争优势强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3)建立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机制,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区内企业与周边企业的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以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把加工车间、原材料基地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区外转移,加快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向周边地区延伸,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

第3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以沈阳这个典型老工业基地为例,重新审视和调整老工业塞地改造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若千对策、措施。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重大转折和体制改革大变动时期,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有旧的问题,也有新的问题。国内外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表明,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中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低度化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以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典利城市为例,重新审视和调整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思路并提出若干对策措施。

思路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众所周知,老工业基地多以传统产业为主,因此,在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勿庸置疑,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未来,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从世界著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经验看,没有单纯依靠对成熟和衰退产业通过改造恢复生机的,而都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通过经济转型,实现了区域经济重振。但中国老工业基地有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和发展条件,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倾斜形成的,是催生化的产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是目前工业化水平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中国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容量,在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经过注人新的技术成份,仍有其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生存空间。从发展意义上讲,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远未完成,重要基础产业远未到“夕阳产业”的地步,发展规模经济、企业集团仍需以原有的生产能力为核心。沈阳作为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虽然目前传统产业增长潜力远不如前,但传统产业所作出的经济贡献仍占有重要地位(截至1999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中传统产业占76.7%,利税占77.3%),在未来-段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沈阳的经济发展仍将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由于工业体系的调整和发展是一个“慢变量”,因而,希望在短时期内,以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替代传统产业是不可能的。应该时确,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在21世纪的国民经济中,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缩小但其绝对量和产值不会萎缩,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退出经济生活。应该消亡或被取代的是传统产业中的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因而,老工业基地改造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以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嫁接”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改造水平有质的提高,以此盘活巨大的传统产业经济存量,这应是老工业基地现阶段实施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

思路之二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现实告诉我们,仅靠传统工业自身渐进式和滚动式的更新改造和单项基本建设项目的改造与革新,零星的挖潜、革新与改造活动是实现不了我国传统工业技术体系的根本再造的。今天,我国传统工业的再造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那就是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技术体系再造和大“换血”,要进行技术结构重组,才能适应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任务对传统工业再生的需求。而要实现这样大跨度的质的飞跃,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突变型改造就逻辑地和历史地成为必要手段和条件。传统技术系统若以传统的革新、挖潜和改造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其技术状态的改善与提高是有限度的,绝难实现“脱胎换骨的技术体系再造”和技术结构重组,也就绝难实现我国传统工业体系的再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因为“骑着自行车”无论如何是“上不了月亮”的。而高新技术是能够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航空飞行器装备以航天动力系统,就成了“航天飞机”,其技术等级与功能就比普通飞机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不仅可在大气层内做航空飞行,亦可在大气层外做航天飞行。对传统工业技术体系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就好比对航空器实施航天技术革新,这种革新是质上巨变的、技术等级上大跨度的革命性突破,不如此,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成为一句空话。

根据以上思路,对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21世纪是以计算机为标志,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是21世纪最具优势的产业。一方面,沈阳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迫切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先导、牵动作用。目前,沈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比重仍占80%以上,大量传统产业存量资产的存在,既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这些物质条件又必须通过高新技术注人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创新改造才能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沈阳已基本具备了将电子信息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的物质基础、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电子信息企业中东软集团与和光集团作为全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力量是沈阳市发展电子信息业的骨干和中坚;全市拥有47万人的科技人才,还涌现了如刘积仁、昊力等信息产业的成功的带头人。加速电子信息业的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必将迅速改善全市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这是确立沈阳市在未来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的先决条件。要采取市场导向、经济手段和行政千预相结合的办法,把沈阳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起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通过采用最先进的实用技术,跨越基础落后的障碍,改造生产、服务、经营、管理,实现跳跃发展,获得后发性经济效益。近年,东北大学与上海宝钢合资组建了目前全国最大的软件集团一一宝钢东软信息产业集团;和光集团与美国第一、世界第二的计算机生产商康柏公司正式签订生产“康柏和光”联合品牌机协定,已展示了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美好前景。

2.对传统产业进行完善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把老基地原有主导产业改造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支柱产业。朱榕基总理在关于“十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跃式发展。”这就为我们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捷径”。电子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首要技术,带头技术,是经济效益的倍增器。据调查,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投人产出比一般为1:4以上,有时甚至可达1:10。企业信息化改造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场技术革命,是企业能否立足于21世纪的生存基础。传统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实现工艺创新、强化产品设计,完全可能实现“凤凰涅梁”般的新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点,梯次推进。目前,沈阳市已把沈阳的传统优势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但支柱产业的发展基础不在于行业,而在于具有拳头产品的骨干企业。沈阳市各行业都有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特别是机械行业的大型电力变压器、隔离开关、摇臂钻床、大型凿岩机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4%,45.4%,80%和60%。有8个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三名。沈阳市应将信息化改造的重点放在这些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产品知名度高、在全国及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上。使其逐步实现主要产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企业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使沈阳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登上新台阶,真正成为具有行业优势、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人起支撑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沈阳起家靠工业,而工业的优势在配套。针对沈阳市企业加工能力强,而组合优势弱的现状,围绕发展先进重大成套装备(包括各类生产线)还要运用高新技术对相关企业进行改造,提高成套设备的开发制造能力,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变。同时,坚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工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发挥沈阳市工业产品配套的群体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名牌产品,在全市形成一批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和世界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用名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名牌的效应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因此名牌要由市场和消费者认可,而不是行政的任命和评定。

3实施大企业战略,通过资产流动重组“造大船”,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大企业战略是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已为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所证实。实施大企业战略重在提高质量。要尽快改变沈阳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质量不高的现状,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缩短战线,使企业大而强。实施大企业战略“造大船”要讲求规模效益。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防止简单的企业叠加和规模扩张。要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改变对于劣质、亏损企业不断投人,救济、扶助的传统做法,坚决消灭无市场、高能耗物耗、技术等级低的行业和产品,使资本向优质企业集中,“拆旧船,造新船,卖小船,造大船”,形成规模效益。实施大企业战略还要与国际经济技术、管理接轨。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或股权交易。要以加人WTO为契机,通过与世界著名企业攀亲,与知名品牌联姻,与“巨人”同行,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占领国际市场。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制,为产业升级奠定微观基础。目前,沈阳市大多数企业,包括一些国家重点企业,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储备。不少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源头大多在国外。通过实施“捆绑-C程”、“与巨人同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固然是当前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现实选择,但从长远看,企业必须有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因此,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在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上下功夫。沈阳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科技人员力量雄厚,要下决心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力量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切实使企业成为科技投人和科技开发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条件作出必要的规定,大中型国有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完善产业技术的推广、扩散等服务体系,普遍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投资体系,特别是结合投融资休制改革,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化。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投人力度,在引进改造上要形成引进一消化吸收一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提高企业自我开发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外商转让先进技术,提高外资的技术含量。

第4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017―05

未来社会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很多国家都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科技创新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各地区都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

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集中地反映了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情况、科技资源配置与整合情况、科技政策与政府推动情况,这可以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来反映。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比较来反映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

通过查阅国家统计局网站,本文获取了我国各省市2000-2005年的科技创新资源、高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及GDP等数据,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市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建立科技发展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来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各省市创新资源投入比较

创新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同的科技创新资源决定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出。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状况决定其科技创新投入的水平。创新资源主要分为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财力资源,它可以从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一个地区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经费支出额、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R&D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各省市科技创新资源排序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较充足的前10个省份是: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辽宁、陕西、四川、天津,它们绝大多数是属于东部省份。这说明东部省份十分注重科技投入和利用各种科技资源,同时,这些地区非常强调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吸引外资、引进高科技人才等。这些地区的知识流动频率非常高,从而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陕西和四川科技创新投入也排在前10位,这是因为它们的科技创新来自国家的投入非常大,如陕西的R&D投入占全国的4.25%,其中70%以上是国家投入;四川是由于国家对航天科技的投入非常大,从而使四川的科技创新资源显得较为丰富。

排在后10位的是:广西、云南、江西、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它们基本上是属于西部的省份,这说明西部省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大财政科技的投入比重,国家在科技投入上也应该对西部省份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使西部省份迎头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否则,东西部科技发展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从而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以知识为载体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重点和焦点。一个国家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优势,才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高科技,加快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产业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和产业化效益方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状况。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效果越好。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排序情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排在前10位的是: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北京、福建、浙江、山东、辽宁、陕西,除陕西外,其余均属于东部的省份。而排在后10位的是:吉林、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山西、甘肃、青海,它们基本上是中西部省份。

三、各省市科技创新成果比较

科技创新成果主要是从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能力和效果来刻划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情况。科技创新成果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受理量、专利申请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采用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各省市科技创新成果排序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成果排在前10位的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北、湖南、天津。而排在后10位的是:山西、广西、甘肃、新疆、贵州、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湖北、湖南排在前10位中,是因为这两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多,特别是湖北,其高校总实力排名稳居全国前5位。

将各省市的科技资源分值、高新技术产业分值、科技创新成果分值描绘在同一个折线图中(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在全国的分布比较类似,两条折线变化趋势相当,说明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的相关性较高,科技成果主要由科技资源决定,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折线与其他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差异,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较好的北京、上海,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不如广东、江苏。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还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环境相关。

四、科技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支持作用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匹配情况,下面我们将通过建立科技发展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

创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变量选取GDP,科技发展变量选取主要体现科技投入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支出额,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受理量,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在表4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指标值为这些地区的平均值。其中,东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海南。在数据处理上,这里将海南划归西部,虽然按地理位置海南应该属于东部,但按经济发展水平,海南应该属于西部。

1、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东部地区的计量模型为:

GDP值=4575.133-187.253(科技活动人员数)

(2.0543) (-1.2370)

+19324(科技经费支出)+0.120(专利申请受理量)

(3.0789)

(2.3552)

+0.4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5785)

R2=0.9998,F=926.5627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t检验值都非常理想,全部通过计量检验。因此,该方程的结果可用来反映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该方程显示,在东部地区,科技经费支出、专利申请受理量、高技术产业产值对GDP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科技经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即每增加1亿元的科技经费支出,将使GDP值增加19.324亿元。但是,科技人员数对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东部地区科技人员比较富足,应该使东部地区的科技人员有效地向中西部流动。

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中部地区的计量模型如下:

GDP值=1726.668-25.629(科技活动人员数)

(0.4755)

(-0.0704)

+55.879(科技经费支出)+0.004(专利申请受理量)

(1.5826)

(0.0051)

-4.8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0.6004)

R2=0.9979,F=61.1945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较好,通过计量检验。但是,只有科技经费支出的t检验值较理想,其他变量的t检验值都较小。这说明,在中部地区,只有科技经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即每增加1亿元科技经费支出将拉动GDP增长55.879亿元,而其他变量对GDP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中部地区应该特别注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

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西部地区的计量模型为:

GDP值=464.955-41.907(科技活动人员数)

(2.5449) (-1.3886)

+40.832(科技经费支出)-0.002(专利申请受理量)

(41.3582)

(-0.1274)

+1.530滴新技术产业产值)

(2.4719)

R2=0.9999,F=15903.61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较好,通过计量检验。科技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t检验值较好,说明科技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专利申请受理量的t检验值较小,说明专利申请对GDP的拉动效应不显著;科技活动人员与GDP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不能通过计量检验。这说明在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相关配套硬件和政策环境不理想,科技活动人员难以发挥作用。

五、结论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有如下一些特点:

(1)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从科技投入上看,排在前7位的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辽宁与排在后7位的西部省份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相比,前者的平均科技活动人员数是后者的14.97倍,前者的平均科技经费支出额是后者的26.36倍,而平均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是后者的13.23倍。这种巨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科技投入的60%以上都是放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二是西部地区本身经济落后,导致财政对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

(2)中西部科技创新绩效差距不明显。一些创新绩效好的西部省份如四川、陕西等,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资源,还是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都远高于中部的山西和江西。这种情况表明,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处于相当的层次。中西部地区要加快科技发展,促进经济飞跃,应该从东部地区大量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东部地区的科学技术知识也应顺畅地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此外,中西部地区应该在创新人才、技术方面加强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3)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基础好又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科技创新绩效排在前10位的基本上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排在后10位的基本为西部经济落后省份。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C-DP比例为4.37:2.50:1,人均GDP的比例为3.26:1.26:1,而三大经济带科技经费支出额的比例为6.59:1.85:1,R&D经费支出的比例为7.80:1.89: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例为6.71:1.80:1,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4.30:2.04:1。这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差距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大,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这种差距,切实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4)地区科技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弱匹配关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均较低,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小,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如大多数的西部省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小,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弱。

强匹配关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均较高,科技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呈现科技引领经济发展趋势,产业需求带动科技发展的特征。如东部省份和大多数的中部省份,科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大,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力度大。

第5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的统计研究

(一)统计口径考虑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学者对新兴产业进行统计,也没有发现关于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的研究。论文在新兴产业度量方法的确定上,对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进行借鉴。世界上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统计主要有产品法和产业法两种[8,9]。产品法即依据产品有关数据,划分高技术产品群;产业法即直接采用有关产业的数据来划分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法的优势在于划分细致、较明确,但由于数据的不易获取,操作起来相对复杂、成本高。产业法操作性比较强,它从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大范围考虑问题,对某一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进行整体描述,而不考虑产业内部微观层次上的产品变化。目前世界上更多的是采用产业法进行统计。考虑到新兴产业按产品进行统计,同样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参照对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方法,本文将按产业法遴选工业领域新兴产业。同时考虑到新兴产业居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征,本文将依据其特征选取统计指标。(二)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统计方法本文将选取反映新兴产业特征的指标,参考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方法[10],计算行业综合得分,对工业行业小类进行排序,筛选出符合新兴产业特征的行业,将其纳入新兴产业,进而分析其结构。1.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的选取新兴产业的特征是指标选取的依据,论文选取指标的思路是尽量定量化新兴产业的特征。本文以创新性、技术性和增长性等易于量化的特征为选择指标依据。工业领域新兴产业包括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的新产业,因此技术指标在工业领域新兴产业中不可或缺。参考国际上目前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的量化指标,论文选择R&D投入强度[11,12]、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科技活动人员比率衡量其技术性。新产品是指应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具有新结构、新功能的产品,因此,本文用新产品产值率来衡量其创新性。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其增长性。具体指标见表2.指标权重和阈值的确定根据各个指标对新兴产业评价的重要性,本文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技术指标和创新指标的阈值的确定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阈值则是分析各高速增长的行业、企业数据得来。具体如表2所示。3.计算各行业小类综合得分(1)规范化指标值在规范化指标值时,本文参考了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中的方法。为避免指标值的异常导致指数值异常(过于大或过于小),规定,当指标值等于阈值时,定义得分为1;当指标值大于阈值时,则在1的基础上对指标值进行加分,但最高分值不超过1.5分;当指标值小于阈值时,则在1的基础上对指标值进行减分,但最低分值不低于0.5分。经过上述方法测算出来各指标的指数值均处于区间[0.5,1.5],从而可避免某一个指标的异常导致整个指数的异常。得到式(1):dij=ìíîïïïïïïïï1+Xij-Xj阈Xmaxj-Xj阈×0.5 (Xij>Xj阈)1(Xij=Xj阈)1-Xj阈-XijXj阈-Xminj×0.5 (Xij<Xj阈), (i=1,2,⋯,n,j=1,2,⋯,4)(1)其中,dij为第i各行业第j各指标的得分,xij表示第i个行业第j项指标的值,xmaxj和xminj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下行业的最大和最小值,xj阈表示第j个指标的阈值。(2)计算行业综合得分根据每个行业在各指标下的得分和各指标的重要性,用(2)式计算各行业的综合得分。di综合=∑j=14(dij×wj)(i=1,2,⋯,n)(2)其中,di综合表示第i个行业的综合得分,dij为第i各行业第j各指标的得分,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综合得分后对工业小类行业进行排序,筛选综合得分高的新兴产业为工业领域新兴产业。

安徽省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结构统计分析

(一)总体排序状况分析对安徽省434个工业小类行业进行评价①。运用式(1)和式(2)分别计算安徽省430个小类行业的综合得分。所有行业的得分在[0.5,1.1488]区间内,其中行业代码为“3576”的“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得分最高,为1.1488分;而由于R&D经费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以及新产品产值等均为0,“毛条加工”等9个行业②得分最低,为0.5分。因此,计算出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后,笔者将这434个小类行业分为三个区间,即:排序在前30%的130个小类行业,这些行业是新兴程度高的产业,是安徽省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的主体部分,可以作为安徽省新兴产业统计的对象;排序在中间30%的130个小类行业是新兴程度中等的产业;而排序在后40%的174个小类行业是新兴程度差的行业。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些传统产业,其技术指标值很低,但是由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较高,导致其综合得分很高,而被纳入了新兴程度高的行业中。因此,在确定新兴产业之前,还要结合定性的分析,将前30%的小类行业中明显由于经济增长过快而导致综合得分高的传统小类行业排除。经过分析,将“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等20个小类行业排除出去③,则剩余的110个小类行业被认为是新兴程度高的行业,即遴选为安徽省工业领域新兴产业。(二)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结构统计对纳入安徽省新兴产业的110个行业进行结构分析。鉴于110个小类行业太过零散,同时是对新兴产业的整体结构的分析,论文将通过行业大类的分析来分析其整体结构。对照国家行业代码,110个小类行业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7个行业大类中。现对安徽省新兴产业17个行业大类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别得到图1-图3。图1安徽省新兴产业大类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布图1中左边柱形图为总产值的分布,右边是增加值的分布。由图1可以看出,各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分布基本一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在总产值、增加值方面高于其他行业,产业基础雄厚,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的总产值则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产业基础较薄弱。图2安徽省新兴产业大类的R&D投入分布图3安徽省新兴产业大类的新产品产值分布图2、图3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R&D投入、新产品产值上有明显优势,新产品产值是行业不断创新的结果,R&D投入也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必要准备。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R&D投入、新产品产值明显低于其他行业。而总产值最多、R&D投入也较多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新产品产值却为极低,这是更多地关注开发洁净煤技术的结果。综合对安徽省新兴产业17个行业大类的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可以得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基础雄厚,其发展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并有持续发展的趋势。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产业基础较薄弱,在发展工程中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

第6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中原经济区;区域比较

作者简介:谢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127;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04-03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效支撑,要构建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理清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优势与差距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综合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特点

科技部每年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该报告设计了一整套评价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的指标体系。综合科技统计指标体系总计有五个一级指标。其中,科技创新环境指标包括科技进步环境;投入指标包括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表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在一定环境下投入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投入决定了一个地区科技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制度因素贯穿在科技创新的环境、投入、产出等环节中。

二、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中部六省的比较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报告的数据,将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指标全国排名情况汇总(表2)。

从表3可以看到,2010年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河南省在中部六个省份中,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下游水平。

(一)优势

河南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排第3,但与排第1、2的湖南、湖北相比落差较大。从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看,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河南在6个省中排第2。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看,环境改善河南在中部排第2,社会生活信息化指标排第4。

(二)差距

从整体上看,2010年河南省科技创新水平整体排名后退。在中部六省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2010年,湖北排第10,湖南排第15,山西排第19,河南省排名第25,江西排第26;从科技进步环境看,河南省各项指标均比较靠后,山西、湖北比较靠前;从科技活动投入看,河南省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倒数第1,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排第3;从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看,河南在6个省份中排倒数第1;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河南排倒数第2。

三、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全国的比较

(一)优势

科技活动投入明显改善。2010年与2009年相比,河南省科技活动投入排名前进1名,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由16名前进到第8名;科技活动产出指标中,技术成果市场化2010年前进2名,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排名前移2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名进步2名,排2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前进1名,排第20名。

(二)差距

科技进步环境指标排名持平,排第26位。科技进步环境现状改善非常有限。2010年与2009年相比,科技人力资源(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后退1名。科研物质条件(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排名后退2名。科技意识(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后退2名。

科技活动投入中,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后退2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后退2名,降到第23位。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均后退2名。

从投入角度看,经费投入偏低。R&D经费投入强度排全国第21位。2010年河南省R&D经费总量和R&D经费投入强度均处于全国中国下游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广东、山东、江苏名列前茅。

科技活动产出整体后退1名。从产出角度看,科技进步速度偏慢。根据科技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将2010年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五类。河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1.42,排在第25位,属于第三类;2009年水平指数为38.20,排在第26位。按照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百分点排序,河南省排在第16位。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后退2名,主要是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指标倒退。

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等指标后退。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与2009年持平。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排第20名,后退1名。主要是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后退,综合能耗产出率持平排第13位。环境改善指标后退2位,排第16位。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均下降。

四、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改进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全民科技创新精神

进一步改进河南省科技创新环境,为科技进步提供优越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改善科研的物质条件,提高河南省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通过科普宣传培养全民科技创新精神,营造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氛围。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激发全民科技创新动力

河南省科技投入力度偏低。2010年,河南省GDP总量排全国5位,R&D经费总量排第12位,R&D投入强度排全国21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是提高河南省科技创新动力的重要支撑。

(三)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树立科技创新标兵

对获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机构和个人,要进行重奖,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其成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榜样和标兵,调动全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勇于科技创新的热情。

(四)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

从2010年河南省的R&D资源清查公报看,有R&D活动的企业数内资企业占的比重仅为6.7%,低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22.1%,也低于外商投资企业的19.3%。这说明河南省本土企业研发积极性不够高。从企业角度看,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帮助企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

(五)加强科技创新的区域合作与分工

河南省重要科技项目立项要考虑到与中部地区、全国各省市之间的分工、协调,避免科技资源的低效率重复建设。在河南省各地市之间,也有科技创新项目方面的分工合作,发挥各地区优势和特色,避免重复建设。

此外,还要使科技创新与市场双向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的动因要从市场中来,科技创新的成果回到市场中去。加强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使科技创新在研发阶段都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委会.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解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2] 刘怀廉、欧继中.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第7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全国的比较

(一)优势科技活动投入明显改善。2010年与2009年相比,河南省科技活动投入排名前进1名,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由16名前进到第8名;科技活动产出指标中,技术成果市场化2010年前进2名,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排名前移2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名进步2名,排2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前进1名,排第20名。(二)差距科技进步环境指标排名持平,排第26位。科技进步环境现状改善非常有限。2010年与2009年相比,科技人力资源(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后退1名。科研物质条件(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排名后退2名。科技意识(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后退2名。科技活动投入中,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后退2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后退2名,降到第23位。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均后退2名。从投入角度看,经费投入偏低。R&D经费投入强度排全国第21位。2010年河南省R&D经费总量和R&D经费投入强度均处于全国中国下游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广东、山东、江苏名列前茅。科技活动产出整体后退1名。从产出角度看,科技进步速度偏慢。根据科技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将2010年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五类。河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1.42,排在第25位,属于第三类;2009年水平指数为38.20,排在第26位。按照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百分点排序,河南省排在第16位。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后退2名,主要是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指标倒退。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等指标后退。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与2009年持平。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排第20名,后退1名。主要是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后退,综合能耗产出率持平排第13位。环境改善指标后退2位,排第16位。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均下降。

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改进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全民科技创新精神进一步改进河南省科技创新环境,为科技进步提供优越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改善科研的物质条件,提高河南省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通过科普宣传培养全民科技创新精神,营造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氛围。(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激发全民科技创新动力河南省科技投入力度偏低。2010年,河南省GDP总量排全国5位,R&D经费总量排第12位,R&D投入强度排全国21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是提高河南省科技创新动力的重要支撑。(三)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树立科技创新标兵对获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机构和个人,要进行重奖,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其成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榜样和标兵,调动全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勇于科技创新的热情。(四)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从2010年河南省的R&D资源清查公报看,有R&D活动的企业数内资企业占的比重仅为6.7%,低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22.1%,也低于外商投资企业的19.3%。这说明河南省本土企业研发积极性不够高。从企业角度看,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帮助企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五)加强科技创新的区域合作与分工河南省重要科技项目立项要考虑到与中部地区、全国各省市之间的分工、协调,避免科技资源的低效率重复建设。在河南省各地市之间,也有科技创新项目方面的分工合作,发挥各地区优势和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此外,还要使科技创新与市场双向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的动因要从市场中来,科技创新的成果回到市场中去。加强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使科技创新在研发阶段都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作者:谢飞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第8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创新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可以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而言,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因此,加强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应用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1.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人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构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2.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的效应,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

3.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产业集群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l)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范畴,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目

前我国以长三角为典型的跨区域创新体系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了构建大区域框架下创新体系的趋势。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产业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

(2)结构关联。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及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产业集群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大学、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如果位于集群区域则会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要素,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共同点。

(3)功能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4)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

二、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1.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该区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区域,也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

近几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方式,其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武汉城市圈,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启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仅能使湖北的发展始终走在中西部的前列,而且对于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

虽然历经谋划、联姻、分工、定型、起步和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与全国其它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无论在城市群规模、中心城市规模、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吸引力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中国城市最新竞争力排名,在巧个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强于长株潭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显然,武汉城市圈还处在极袱阶段,成长及发展空间巨大。

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中出现的问题,一是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集聚、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三是缺乏龙头企业,行业生产集中度低;四是管理方式落后;五是产业集群内人才不足,素质不高;六是没有形成健康强势的产业文化。武汉城市圈内大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上的模仿多于创新,不少个体私营和承包企业瞄准紧俏产品模仿、抄袭,缺乏长远战略。集群内部存在恶性竞争,导致集群内企业各自为战和集群的内耗。许多企业做大以后,失去创业时的激情,企业逐渐失去活力。经理层的内在利益驱动短期化,导致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牺牲企业的长期发展。

2.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从无到有,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迅猛,为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目前大致如下:

武汉市初步形成以武钢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区,以武重和武锅为中心的机械制造工业区,武船为中心的船舶制造工业区,武汉纺织工业为基础的轻纺工业区,青山石化为中心的石化工业区,武汉沌口汽车城以及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集群。黄石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冶金、机械、轻纺、高新技术四大产业集群。鄂州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燕矶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黄冈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r春医药、陶瓷两大产业集群。孝感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光电子高新区、汽车及零部件、孝南生活用纸、汉川金属制品、汉川纺织服装、应城长江埠精细化工、云应地区盐化业、云梦薄膜包装、安陆粮油机械、大悟石英玻璃、孝昌机械电子十大产业集群。咸宁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机电产业集群。仙桃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无纺布、机械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天门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医药、纺织服装、铝轮毅、泵阀、油脂化工、菊芋、塑料、纺机产业集群。潜江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化工医药、油气开采、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

当然,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产业集群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武汉城市圈仅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以冶金为主体的几个产业集群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他的几个产业群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产业集群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产业集群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另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例如,对武汉市整车产业来说,汽车产业链的中间一环—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集中度相对较低、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营销能力弱的问题。

(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小。从整体上看,湖北省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7%,大大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气

(3)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从目前的情况看,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在一些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区域内一些产业发展领域存在“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企业更多的是单兵作战,未能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园区内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发达,使得大企业或者存在“大而全”的现象,或者其采购销售市场主要在区外,与区内企业在业务上的关联不多。

三、基于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对策与建议

对依托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研究是影响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目前产业集群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带动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如果仍然沿用老的套路,不加以创新,那么产业集群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势必影响到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创新是资源配置的最基本要求,是确保其产业集群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武汉城市圈只有从产业集群上升到创新集群这个阶段,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持续自主创新的试验区,也才能在创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实现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创新,促进城市圈经济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1十8”城市区域与资源配套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三大产业集群。从九个城市的情况看,黄石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鄂州市已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鄂东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孝感已初步建成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的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光学、电子、新型建材、盐磷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体系;黄冈市金属、非金属矿储量大,开采价值高,同时又是湖北省粮棉油、畜禽鱼主产区之一,蚕桑..茶叶、板栗、水果、中药材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咸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1%,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物产资源繁多,有楠竹之乡、芒麻之乡、茶叶之乡、桂花之乡的美誉;仙桃市的煤、石膏、石油、天然气、电气石、白钦石等矿产具有一定的储量;潜江市拥有石油、天然气、岩盐、卤水等矿产资源;天门市是全国最大的棉乡,皮棉总产九百万担。根据八市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武汉市这个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地理优势等方面的情况,围绕武汉市钢、车、机、烟、酒、药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三大产业集群,即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大力推进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配合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建设该产业集聚带;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大力推进汽车制造、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配合仙桃、潜江、天门市建设该产业集聚带;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2.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保持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先进性。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是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的,但由于发展过快,投人不足,目前还存在产业集群规模小;专门化程度低;产业关联度弱;结构竞争力相对薄弱;管理和文化竞争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产业集群作用的正常发挥。笔者以为应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整合科技资源,统筹产业布局,建立健全以创新为目标的交流渗透和协同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带动、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产业链延伸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为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领域、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领域、新材料领域、高效节能与环保领域应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依托东湖、葛店、磁湖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竟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推进武汉国家光谷电子和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同时,还应根据圈内产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工作,使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真正以现代高新技术为依托,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并使某些产业在国内或国外具有技术领先的水平和强劲的竞争优势。

3.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武汉城市圈应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力量的整合与合作,围绕产业技术难题或瓶颈开展科技攻关,为产业集群提供企业家、技术和营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科技发展体系。同时,要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

第9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范文

标准是技术积累的结晶和市场商品流通的基础,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构建标准化体系,有助于实现技术、专利和标准的有机结合,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对外经贸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我省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就加强我省标准和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建立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一五”期间,在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参与制定若干项国际标准,新制修订200项国家标准、200项行业标准、400项地方标准,新承担约3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和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及工作组(WG)的工作,相关联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80%以上,新增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批准立项建设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重点领域强化标准工作。以我省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领域,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支持我省企业和单位参与制定若干项国际标准和一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鼓励重点领域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研制力度,形成产业技术标准优势,以标准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提高标准研制水平。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强化企业的标准研发工作,建立原创科技(专利)向技术标准转化、标准研究促进科技创新、标准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推动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发同步,科技成果转化与标准制定实施同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鼓励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创新研究和检测方法标准研究,提高标准研制水平。

(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一批重点企业积极承担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承担国际和国家标准化组织的TC、SC和WG工作。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编制《福建省重点工业产品与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南》,把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农业作为采标工作的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进出口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在新建项目、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和推动企业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职业安全与健康、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实施采标。

(五)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快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步伐,建立示范区标准创新奖励制度,争取示范区内重点企业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TC、SC和WG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取得突破,承担若干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一批重点企业实现研发与标准化基本同步,相关联重点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六)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步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要按标准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要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七)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组织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质量特色以及传统工艺特色的产品,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确保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位与质量。

(八)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重点选择旅游、交通运输业、物业管理、餐饮、美容美发等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九)建设标准服务平台。依托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加强标准情报信息中心平台建设,设立国家标准馆福建分馆和台湾标准研究中心。广泛收集国内外各行业标准信息,建立涵盖我省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标准数据库,构建覆盖全省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两岸标准化工作交流与合作,重点跟踪、收集、研究台湾标准,健全台湾标准数据库及检索系统。

(十)强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建立我省“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库,重点收集美国、日本、欧盟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及时、准确、有效地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加强对我省主要贸易伙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前瞻性研究和评议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出口企业通报研究和评议情况,针对性地面向企业开展专业培训,增强我省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三、扶持措施

(一)设立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标准化建设所需经费。省级设立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对承担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单位,承担筹建国际、全国及福建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单位,承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重点科研项目的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给予资助;用于支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福建省标准贡献奖”奖励资金等。具体资金管理办法,由省质监局、财政厅研究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加快标准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标准馆福建分馆和台湾标准研究中心的建设以及我省“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库和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并纳入“金质工程”加快建设。

(三)设立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省政府设立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用于奖励在标准制定和标准实施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具体评定管理办法由省质监局牵头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支持标准科研工作。对有助于形成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要公益性技术标准、有助于形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重要技术标准、有助于形成显著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标准、有助于形成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技术标准的科技计划项目,按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在立项时予以优先支持。

(五)鼓励标准制定和研究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鼓励我省为主承担或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标准文本正式批准实施后,视同同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标准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设立“福建省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省发展改革、经贸、财政、科技、人事、教育、信息产业、外经贸、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监、环保、旅游、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省质监局为联席会议牵头召集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及时研究解决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认真组织协调和落实本地区的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协调合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全省标准化工作。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科技部门要落实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经贸、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旅游、外经贸、环保、卫生等部门要做好本行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工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