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教育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8-01
一、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第一,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当前许多中学的领导者、教师甚至学生都未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重视中学的美术教学工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许多中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学或边远地区的中学,美术教育仍是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据了解,当前还有许多中学存在美术教学的课时非常少且常常被挪作他用、师资不足等问题。此外,当前中学美术教学所使用的方法陈旧落后,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持。
第二,美术教师的素质较低,难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师资情况较差,美术教师的素质较低是影响当前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当前许多中学并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许多学校的美术课程均由语文、数学等并不具备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来兼任,美术课程有名无实;此外,一部分学校虽然也有具有专业修养的美术教师,但是学校的课程意识较为薄弱,只让其充当门面而不关注美术授课的实际效果,导致美术教学的质量低下。
第三,美术教学的针对性较差,未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功利思想,不利于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美术课并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够将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失去了意义。此外,部分学生与家长在学习美术前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出于走捷径的心理而要求学生学习美术,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学习美术的快乐。
二、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新课改越来,素质教育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中学美术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应当注意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新课改强调素质教学的重要性,提倡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领导者以及美术教师应当注意更新其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养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兴趣低下是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美术教师应当注意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绘画空间,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此外,提高教师素养是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对策。学校应当注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努力为教师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自身应当树立重视学习的概念,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学习兴趣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过分关注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对学生学习美术并不是十分支持,认为学习美术对将来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面对这一情况,美术教师应当注意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打电话、谈话、家长会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美术的环境。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效率,美术教师应当注意创新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美术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注意顺应时展的要求,利用丰富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多媒体的教学资源,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变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此外,学校还应当注意加强对美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依据学生的特点与本地区的特点编写乡土教材;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注意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支持美术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是平.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江西省上饶市教师进修学校,江西上饶334000)
【摘要】现在素质教育正在大力开展,而中学音乐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力倡导和上级的支持下成绩很喜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和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深层次的发展被制约。文章通过对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教育中的优势和不足,为革新中学音乐教育提供了相对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手段;教学现状;革新策略
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情操的陶冶、身心的娱乐都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才能得以保证,而音乐作为人类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艺术形式,对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新课改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众所周知,一朝一夕不可能造就很好的音乐素养,我们必须要通过后天的科学教育才能实现。而音乐教育就是一种有效培养音乐素养的形式。现在不断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告别应试教育,强调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因为音乐在帮助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因此音乐教育的良好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音乐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重要使命。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因此认清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扬长避短,积极改善,不断革陈出新的音乐教育局面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手段的现状
新课改后,中学音乐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有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积极一面是各级各单位加强管理的有效结果。首先加强了音乐教育管理,增加了教学设备的投入,物质条件已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次在师资队伍上,加强了队伍建设和培养,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水平。最后就是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学手段不断改进。不再单纯地传授抽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内心体验,自发地去感受音乐之美,并且试图用音乐本身去打动人、教育人。在音乐课上,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重视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将音乐与文化品德相结合,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且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沉湎于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去发现隐藏的不足。因为教学改革才刚起步,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思考和探索中间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中学音乐教育的认识还不全面,观念不够导致教学手段单一。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美学价值的传递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教师只顾传授音乐技巧和发声手段,模仿多于对音乐本身的鉴赏。甚至有的音乐课只是单纯欣赏,没有很好地了解音乐教育的真谛。其次整个教学中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束缚观念影响,在音乐学习中思想不够解放,多数教师认为音乐只是一个副产品,并不是主要学科,对于音乐课的理解还单纯地认为只是一种学习的放松,并不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再次音乐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没有吸引力。音乐教学内容停留在陈旧阶段,学生们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使得在对学生们的引导上容易出现偏差。最后就是考评体系不足,致使学习效果不明显;在音乐的考评体系中,学生只是被动地、生硬地填写抽象的知识,并不能自主地运用音乐知识加以引导。
二,针对现状中的不足,中学音乐教育的革新策略
(一)及时更新观念,全面理解认识中学音乐教育观念
中学教师对观念的更新和对教育观念的认识是一切行动的向导。只有这样才能认识音乐教育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唱歌的简单娱乐放松方式,而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工具。通过音乐艺术让学生能够了解艺术之美,陶冶情操甚至传递文化,这是一个严肃的美学教育问题,不要将音乐素质倡导的综合素质培养当成是空谈。
(二)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全方位重视中学音乐教育
教学手段的革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突破程度,教师要大胆改革破除传统提升中学音乐教育的地位,音乐要与其他主科平起平坐,虽然不是一项主课目,但是音乐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编排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把音乐融入个人的生活世界中,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要勇于创新,不断提升音乐教育质量
教学内容的创新只有依靠音乐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教师要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将流行的音乐知识融入教学,不仅形式活跃,而且内容足够吸引人,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适当修正中学音乐教育考评体系,正确引导音乐教育发展方向
考评要与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相联系,不仅形成监督,并且逐步指导后续的学习。而且考评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求,要理性引导。教师要全方位地普及音乐知识,使学生在考评中能够运用潜移默化内心构成的音乐思维和理论知识。
三、小结
中学音乐教育作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取得了诸多成绩,有效提高了广大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但一切事物在起步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中学音乐教育界应当不骄不躁,立足当前现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锐意革新。寻找新的渠道大力推进中学音乐课程新标准理念的贯彻实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一、中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反思
中学人文素养教育是在推进中不断“挑战”与“应战”中发展的。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中学教学片面强调升学率,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课堂与现实相脱离。教师以考试为教学出发点和立足点,学生以成绩作为学习的初衷和目的,导致理科学生甚少将精力过多的投向人文学科,即使人文基础学科的教师也不能将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学生学业评价有效地运用在学科教学设计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名无实,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赵亚夫等学者将心理学中的兴趣和动机理论作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认为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了解内化过程,遵循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实际,以“导”代“灌”,真正发挥基础学科在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人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方面,中学教育应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观念,着力打造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即在传统教学中较多地偏重于数理化等科学素养的现状中,逐步注入人文学科要素;在文科教学中较多地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训,模仿和最后得出一些总结的方式的基础上,逐渐融入能够增强学生兴趣,让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寓学于乐,在学习当中创造求新的方式。接“地气”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使得学生们逐渐有意识地将社会热点问题变成学习资源,不断地发现问题,激发其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发展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着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之下来自于不同教师,不同教学理念及设计思路的实践,如何于多元化的、各有依据的尝试中实现统筹协调,找到提升中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路径。陶西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改进制度和教学实践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教师,素养教育取决于高素养的老师。老师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学科。理科教师要深入挖掘理科学科知识背后的人文要素,探索多路的渗透途径等;文科教师更应重视人文素养的教学实践,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文人知识的教育并将它转化为文文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从这一点来说,强调教师的师德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在认知学科基本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适应其终生发展需要和社会认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家陶西平说,最终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危机的最锐利的武器还是教育,即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能力的公民。从长远来看,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初始阶段无疑是中学阶段。而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中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推行,正是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适应社会的产物,这样,在中学阶段创设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成为中学乃至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中学教育秉承着完善学生生命的使命,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更需关注从多种途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是未来中学教育的着力点。准确把握新课改的契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学科中人文教育资源的优势,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思路,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升华。挖掘学科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要素,为所有学生的生命成长和需要搭建发展平台,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优质自己。我认识到: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对中学教育本源的回归,它符合现下深入推进素养教育及创新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这个时代中学教育理念的重要向度,大大丰富了基础教育的内涵,只有改变重教书轻育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重理轻文问题,重视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才能真正使中学学科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结束语
人文素养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之功,需长期不懈地努力。重新梳理中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及现状,并非仅仅重拾记忆,更重要的是借后知之名,对中学人文素养教育再作研究,审视其教育的内涵,以及对如何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作进一步思考。
作者:李慧慧 单位: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一、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开设英语课程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完备,无法保障家庭教育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导致当前在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
1.小学和中学英语严重脱节,且教学内容不合实际。自小学英语教学实施以来,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更缺乏,不少农村小学还无法正常开设英语课,开了课也无法保证课时和教学质量。所以导致小学升中学后学生在词汇、语法、试题等到方面出现断层或重复,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使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新教材为版块组合,其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有趣,练习设计灵活,口语训练充分,知识背景广博,不失为一套好的教材,但是恰恰就是这种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其中的部分内容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差距太远,不易在他们心灵中产生共鸣,不利于学生快速的接受,由于内容过多很多而农村学生视野狭小,知识面也窄,他们不了解教材中所提到的语言知识如网络,科技,旅游等,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此文下转到第31页)
(此文上接第30页)
2.教学环境及硬件设施不完善
农村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乐音及试听设备,教学媒体十分落后,即使录音机能够保证,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图片、语音教室都没有,更不要说计算机网络等设备,许多英语教师只能靠一张嘴,一只粉笔和一块黑板来教学,学生也多为大班授课,每班人数较多,这种情况不利于师生交流互动,大大降低了农村中学英语的教学效率,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保障。
3.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严重缺失,且素质偏低,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从宏观角度看,城市和农村中学在福利待遇,个人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距,造就了优秀教师拼命挤入城市,造成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严重缺失,同时农村中学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教学模式单一,方法不灵活,教师没有对课程理念完全理解,也没有灵活的手段,学生们“鹦鹉学舌”般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读,学生疲倦,学习效率低,根本无法提及兴趣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对以后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渐渐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甚至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这些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改进教学设施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相关的场景模拟很重要,所以需要提高完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投入,这需要多方努力,如国家投资,社会关注,家庭支持和学校努力等等,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创造条件,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如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磁带和教学挂图等,并逐步建立语音实验和多媒体教室等,利用这些设备来辅助教学,可加大英语信息输入量,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必要的浓厚的氛围,从而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外部环境,让影视资料,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不再只是一种奢望。
2.齐心协力,改变教训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针对教学内容很不适合农村实际的问题,建议专家和教师共同努力,让专家学者走近农村,走进课堂,和农村英语教师一起在课堂中找到课改中的问题,商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编著一套更适合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的教材。在教材中体现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尽量兼顾各种能力的共同培养,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城市中小学生相比,农村中小学生更显害羞、胆小,口语表达积极性不高,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花更多的心思去设计口语表达活动,以弥补农村孩子在英语口语这方面的不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课堂气氛,活跃有序,使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学到知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另外,课堂教学不能搞同一目标、同一要求、同一进度,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接受能力,找准切入点,进行分层异步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学得会,不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学校要适时召开家长会,希望农村学生的家长支持和配合孩子学习,监督孩子完成课后作业,让有条件的家长督促孩子在家自觉听英语磁带,看英文节目等培养语言感觉,提高听说能力。
3.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素养
1)在岗教师培训
相关部门应为他们创造机会提升学历和教学水平,地方政府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不允许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凡在中学教英语的教师,必须经过考察,培训合格后才能上讲台。《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呼唤着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换,所以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所以需要给落后地区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和条件。
2)人才引进
为改变现状,有必要对现行的人事编制体系进行修正,只有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这个队伍,才能给农村英语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等可以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采取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用更好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当然,在引进过程中要注意筛选,要录取愿意献身农村教育的人才,这样才能建设稳定的农村中小学生教师队伍,实现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46-02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领导部门不重视,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人,提高师资水平,培育中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改变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观来指导教学,坚持以音乐为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理性反思
多年来,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给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笔者最近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2、教师素质相对不高
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在农村中学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3、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在中学,同时主要的教育对象又在广大农村,然而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师资数量如此奇缺,质量如此之差,显然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与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极不相适应。
三、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对策
1、转变工作意识,树立全面的科学的育人观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素质低。相应的教学设备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2、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边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音乐教师的实绩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使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弦易辙,从事语文、数学教学。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学校极少有专业教师,平时就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就要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学校要想办法压缩一些开支,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配备应有的音乐教学器材,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要有电子琴、手风琴等高档器材,并开辟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效果,条件差的地方也应添置些简单器材,如二胡、笛箫之类。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越早就越显成效。
3、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
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乐器和舞蹈的培养。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要巩固好课堂教学的成果,学校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要成立不同兴趣小组,开办电子琴、舞蹈班等,每年组织几次文娱活动,并尽可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博罗县华侨中学以美术教育为特色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大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是全省高中规模最大的美术教学基地,是全省唯一的一个县级高考美术术科考场,在省内已享有“美术加工厂”的美称。
经过长期的探究与摸索,我们在高中美术教育和高考美术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为学校、为博罗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准备。然而,作为高中层次的学校,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下面乡镇中学提供的良好生源。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始终高度关注乡镇中学的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座谈交流、电话访问等形式获得了能够反映博罗县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二、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 美术课程及教材使用情况。
目前,这些乡镇中学都有开设专门的美术课程,初一、初二年级每班每周一节,个别学校增设了美术第二课堂。这些课程以美术鉴赏和绘画为主要内容,几乎没有手工课和技巧课。教材方面,这些学校全部使用市统一订的湖南版美术教材。
2. 美术教具、教室和教辅设备情况
调查发现,九潭中学、义和中学等九所中学都有独立的美术室,基本的美术教具,如石膏头像、立体几何体、画板画架等,基本上可以满足技能课培训的开展。但除了这几所学校的其他学校(特别是博罗东部的学校)均无美术室,美术教学器材严重缺乏。所有学校都缺乏专门供应美术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辅设备,另外,学校没有统一采购美术教学专用的图片资料、教学用的优秀作品等。
3. 美术教师队伍。
在我走访的这些乡镇中学里,美术教师的配备情况不容乐观,呈现出博罗西部稍好,博罗东部严峻的特点。如杨村中学、石坝二中、平安中学等都存在一至两名美术教师的缺额。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美术专业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具有艺术特长的科任老师代课,如蓝田中学由物理老师和英语老师代美术课。博西地区的学校相对较好,但通过调研、听课、反馈资料等反映出的问题看,部分教师专业水平能力仍有不足之处。如:学科知识面不够广,课堂教学表达能力较弱。
4. 学生学习美术的状况。
为了更直接、准确地了解乡镇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状况,我对石坝中学、杨侨中学等10间中学的200名学生做了随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美术热情不够,显得相当被动。多数学生对美术成绩不关注、甚至不在乎。美术课堂纪律较差,直接影响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
5. 学生家长对待美术课程的态度。
我针对乡镇中学生的家长对待美术课程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了50位来自各个阶层、收入情况各不相等的家长进行问卷,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普遍认为美术与考试无关,成绩好坏不重要,也不能花太多时间进行学习。家长对美术了解太少,普遍认为学美术费用太大而不予支持。
三、乡镇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1. 学校根本没有安排充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接触美术,更谈不上让他们爱上美术。
很多学校抱怨由于升学压力大,只能压缩音乐美术的授课时间,至于安排学生参加美术第二课堂,则面临两个问题:周一至周五没有合适的时间,周末则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另外,授课教师的补贴发放也是一大问题。
2. 湖南版美术教材不适合教学实际,又没有相对应的适合学生鉴赏与临摹的本土教材。
很多课程内容受条件限制,特别是手工课,学生往往因为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而无法准备工具、材料,导致教材内容难以开展。另外,教材中涉及到技巧课太少,与高中课程缺乏衔接,因此导致高中美术生的基础不好。
3. 美术教学设备不足,上课条件偏差。
我走访过的20多所学校中,只有少数学校例如圆洲中学、义和中学具备开设高中美术课的硬件条件,如:美术上课专用美术室、石膏头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学辅助工具。学校缺少必要的多媒体教辅设备、图片资料、优秀作品,导致学生对美术的直观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大。
4. 美术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而且缺乏必要的教学培训。
调研发现,除了观音阁中学、龙溪中学、龙华中学、长宁中学、石湾中学、福田中学、育英学校等学校教师按编制标准算,不缺美术专业教师。其他所学校都缺美术专业教师,为了填补这些空缺,个别老师无奈地“半路出家”,凭借着对艺术的兴趣走进课堂进行授课。此外,即使专业的美术教师,工作以后就没有参加过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也极少能够争取到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美术教师的地位偏低,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在评优、晋升、工资待遇方面明显低于其他学科教师,直接影响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 对于美术,学生没兴趣,家长不支持。
由于很多小学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形同虚设,很多学生对美术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美术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自身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加之文化课压力大而放弃学学习美术。
家长仍然把应试教育放在首位,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认为美术与考试无关,不能花太多时间,甚至会批评小孩在家画画而不是做作业。家长对美术教育了解太少,根本不知道当前艺术发展的形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给小孩选择攻读美术专业。
6. 学校管理层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美术学科课程了解不够,对美术教学规律不熟悉,对美术教学管理不到位,甚至被动应付,美术仍被视为“小三门”,许多学校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美术教研组。
7. 上级主管部门对开设初中美术课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意见,没有组织统一的美术教研或交流活动,美术教学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四、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1.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建立相关的政策,重新确立美术教育的地位。例如可以将美术列入全面评定学生的标准,或者将美术成绩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数据,那么,有了中考这一风向标,许多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2. 根据博罗县乡镇中学的特点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鼓励各地方学校及教师因地制宜地将身边可利用的物质材料引进美术课堂,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研室可组织抽调各中学骨干美术老师参与全县美术课本辅助教材的开发。
3. 增加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有了一定的美术教育经费,学校可以配置必要的美术室、美术教学用具,为学生订购必要的美术学习材料、工具及美术用书,使学生能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获得美术知识的多种途径。
4. 教育局及相关人事部门协调好,优先把下面中学的美术老师配备齐全。没有相对应的美术专业教师加入进来,许多对策是无法落实的。
对于人员配备齐全的,还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增进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例如,可多组织美术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还可以组织教师到本省美术课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以便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5. 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首先从提高学习兴趣入手,而开展第二课堂则是提高兴趣的最佳方法。作为教育主管部分,可以倡导和鼓励各学校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明确开展第二课堂的具体做法和专职老师的待遇补贴问题。
确实,第二课堂若是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开展很有难度,经费是一大问题。但我们可以开设一些较为简单的,如主题画画,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等。还可以在全县举办以“保护环境”或“我爱家乡”等为主题的青少年绘画比赛或手工制作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另外,可以组织美术教师带队,让学生到县城两所高中学习参观,使其对美术能进一步了解。县城两所高中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多借到下面中学展览,作为宣传,让更多学生可以参考学习,扩大美术影响力。
6.为了让初中的美术教学能和我们的美术高考连接起来,提前打好绘画基础。上级主管部门还可以参考以下的几点意见:
(1)教育局能给予提供优质生源的乡镇中学更多的奖励政策,包括学生考取好的高等院校,那么该学生的初中学校也能得到相关的嘉奖或鼓励;
(2)若是着眼未来的美术高考,从初中起就要组织至少一个美术专业班,学校及教育局能给该班相关的优惠政策;
(3)教育局及各相关高中,可联合组织美术专业绘画比赛。要常举行,而且获得比赛前3名的学生可考虑中考时的享受美术成绩加分的优惠。
一、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 教师思想观念落后
语文这门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是两者的统一。它要让学生在感悟理解人文文本和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念,所以仍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另外,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心思,要这么吃苦受累,还不如沿袭惯有的教学模式来得悠闲自在。一些老教师虽说经历了课改培训,但他们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
2. 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实现教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就我校而言,14个语文教师中3个顶职的,5个是通过各种途径进修的,4个专业不对口,只有2个是全日制师范院校毕业的。因此,我校语文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另外,教师素质不高,还受其他条件的影响,如一些教师其配偶户口在农村,业余时间这部分教师要忙于农活,无暇顾及提升自身的素质。还有一部分教师受地方环境的影响,空余时间在牌桌前埋头苦干,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读书看报呢?许多语文教师连基本的电脑知识都欠缺,就别提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了。
3. 教学硬件设施不齐全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虽然近几年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然而在那些贫困落后的学校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没有图书馆,多媒体也极其少见。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手抄报,没有文学社,更别提什么电视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除了教材之外,还有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虽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帮助,语文教学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呢?
4. 学生本身的素质较差
小学期间,由于教师一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已习惯于被动接受,平时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见识面窄,所以大部分学生胆子小,语文基本功不扎实,语文能力不强。如课文朗读不能做到有感情;课堂不敢积极答问,且无自己的见解;作文习惯于抄袭套用;无创新意味。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实施素质教育,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5. 课程资源有限
新课程改革需要语文教师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农村学校校内外课程资源都极为有限,除了单一的教科书外,没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图书馆,没有易于学生理解,利于直观教学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理想道德信念教育的历史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等,校内外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他们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6.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到现在为止,最根本的一点是还没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容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因为高考这根大教育评价指挥棒的方向与方式没有及时转变与改革,导致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检查、评价方式与方向的重点没办法改变,所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及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理念及重点不敢轻举妄动加以改变,还是紧紧围绕学科成绩是否优秀这根指挥棒来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这样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和直接实践者只能“望书兴叹”,不敢放开手脚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去组织实施教学。
二、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1. 转变教育观念
国家教委主任柳斌说:“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是推行语文教改的第一要义。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从重知识,不重智能,重分数,不重素质的陈旧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大语文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以及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投入的情感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方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了解课改的动态;另一方面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校本培训,增强“自主造血”功能;三是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可以采用“专家讲座、明星教师送课下乡”等方式进行“输血”;四是完善教师集体学习的制度,使学习更为量化,使教师读书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另外,经常性的开展读书活动、心得写作、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动力,也是课程改革的精髓。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培训,从教学相长中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将素质教育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3.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作为农村中学,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切实抓住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才能真正将语文教改推向实处。从总的方面来讲,课堂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① 趣味导学,激发兴趣。教师可引用诗文、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兴趣。② 重视预习,鼓励质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在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知道和想知道的问题,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并由其他同学解决,这样就能慢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教师点拨,教给方法。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分析标题,从题眼入手;品味关键词语,可采用字面义与上下文相结合的方法;领会写作意图,可抓住关键句,并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等。④ 发现交流,相机引导。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讲,参与到课堂的集体学习中,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不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多维思考,大胆质疑,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思有所悟,学有所成。⑤ 分层要求,适时赞扬。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一旦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鼓励和赞扬,以便树立其信心,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摘要:以张家口市乡镇中学的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的师资状况、硬件设施、体育课教学、课余体育、学校投入和管理五个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探讨张家口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对策。
关键词: 张家口乡镇; 中学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227-01
张家口市拥有中等学校280余所,而这其中乡镇中学就有220余所,占据了绝大部分。在中学教育阶段,往往不被重视的体育教育。张家口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对于乡镇中学的体育教育有哪些问题是最急需于解决的?对于这些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本研究试图从以上三个问题出发,来探讨张家口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旨在为研究中学体育教育,及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差距等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对象
张家口市包括普通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技术中学共计217所中学。
二、现状分析
1、师资状况
1.1、教师性别、年龄结构情况
张家口乡镇中学体育体育教师在性别比例方面,女教师不及四分之一,就中学生而言,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年龄, 尤其是中学女生渴望被理解和关怀的心理需要常常被男教师忽视,应适当增大女教师比例。在年龄结构上,整体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约占总人数的76.9%。他们在队伍充实了新生力量。但40—49岁的体育教师数量偏少,占总人数的15.3%.这个年龄段内的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应着重培养和稳定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能尽快成熟为高素质、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1.2、教师学历、职称结构情况
张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上以专科学历为主,占了49.8%,学历水平总体较低,应需注意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进修学习。从职称结构上看,初级职称教师所占比重也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新近引进的年轻教师所占教师比重较大的关系。
1.3、教师专兼职比例及工作态度
张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中兼职教师占不小比例,教师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仍然有一定的工作缺口。
工作态度方面,大部分体育老师的对工作的态度还是积极的。有19.7%的教师选择“热爱本职工作,但不安心”,有6.06%的老师表示有机会就该行。
1.4、知识结构及科研进修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张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科研、进修学习三方面的情况都不是很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体育教育的质量,限制了中学体育的发展。
2、硬件设施
在所调查的乡镇中学中有29.1%的学校场地设施不能够满足教学训练的需要,有12.8%的学校还存在体育器材短缺的情况。并且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有更大比例的学校,其场地、器材远不能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3、体育课教学活动
3.1、教师工作量
张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有78.2%的教师周课时数在20节以上,课时太多,这就降低了老师们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比例。
3.2、开展项目与教学形式
从教学内容上看,项目设置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等大球项目,以及一些基本的田径项目上。从上课的形式上看,随意性比较强。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
4、课余体育
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课等较常规的课余体育活动在绝大部分的乡镇中学中还是可以保证的。但体育活动的项目比较单一。业余运动队的组织情况在各校间的差异性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未建立各种形式的体育训练队,也从未组队参加过上级区域的体育比赛。这主要表现在,学校组织热情不高、赛事举行不规律、或很少组织类似的活动。
5、学校投入和管理
5.1、资金投入
许多学校对体育教育本身缺乏重视,在资金投入上往往也十分有限。投入的资金更多的是用在场地、器材的改善和购置上。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为其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其进行科学研究的投入较少。这势必影响体育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5.2、教师考核和课程评价
与此同时,学校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也较宽松。因为在体育上并没有升学和比赛的任务,所以也往往忽视了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的考核和评价。
三、对策研究
1、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关键在于转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重新认识。
2、抓好体育课程建设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课,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3、广开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要开展好贫困地区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广开渠道筹集经费,多元投入。国家拨一部分,学校自筹和社会捐助一部分。学校还应发动师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部分简易体育器材,合理利用现有场地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教师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效。因此,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其具体方法有:
(1)多组织教师到一些体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调研、学习,吸取优良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2)大力推行继续教育工程,派出部分专、兼职体育教师和学历未标人员到专业体育院校进行培训或函授,通过这种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3)对已有一定学历和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安心工作,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
(4)同时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发挥潜能,在完成本职工作、不侵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可跨校兼职,提高人才利用率,以稳定贫困地区体育队伍。
参考文献:
[1]、邓维勇·福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基状况和分布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增):101
[2]、李志清、谢翔·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的学历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1999(5):68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学生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需求、乐趣、享受。目前,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仍一味地追求高分,偏主科、设重点,使教师、家长、学生都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心理负担最大的还是学生,违背心理规律教育手段,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使他们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和混乱,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二)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的因素
1.社会因素;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敏感,又敢于幻想和冒险。但是一些消极思想和生活方式,加上不良宣传的误导,同样冲击着身心还很幼稚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干扰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家庭因素;放纵、溺爱的家庭,导致自私、任性、粗暴、孤傲、异常心理等,残缺家庭日益增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而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使子女产生委屈,抱怨仇恨等情绪,造成自卑、孤僻、偏执、逆反等病态心理。走向极端的家庭和不利的家庭因素,使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康。3.自身因素;学生特别是青春期非常注意外表形象。个头高低,长相好坏是造成他们自傲、自卑、多疑等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性心理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异性,出现幼稚和盲目的早恋意识,学习和升学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容易导致焦虑、悲观、抑郁、冷漠、孤僻、恐惧、偏执等异常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二、在农村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针对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②学习心理指导。即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情感教育。
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控制、调节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自我表达、放松训练。④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关系学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活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和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⑥自我心理休养指导。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
(二)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人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心理品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同时耐心正确地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摈弃那种自以为是、主管武断的做法。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实际,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正面教育,同时注意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个别谈心,个别辅导。4.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应用性的需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取成长与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确定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实施纲要前,各校要借鉴发达地区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高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