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研究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障碍;适应期;心理焦虑;心理教育
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烈的时期。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心理健康对其成长的影响等,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随机对我院296名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收回有效卷290份,其中男生210名,女生80名,结果如下:
(一)有38人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占13.1%,其中女生13人,占女生总数的16.25%;男生25人,占男生总数的11.9%。经咨询面谈,确定有21人存在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各种神经症的困扰而异常痛苦,学习生活明显受其影响。
(二)应引起重视者(介于正常与问题者之间)80人,占27.59%。
(三)一次过关者(心理健康者)172人,占59.31%。
这一结果表明:我院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大学生占40.69%,而其中有13.1%的大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此结果与全国在校大学生30~40%有心理障碍倾向,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者大约占10%左右这一结果相比基本吻合,但略高出几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能力较弱
从中学进人大学,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反映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使得新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从理智上要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争取独立性。但是,由于过去依赖父母和老师较多,社会经验缺乏,使得大学新生在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难以摆脱的依赖性,还不能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和处理好各种社会交往中的关系。新生入学后,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心理准备不足,许多幼稚、处事能力差的新生常常为自己在某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犹豫不决而感到苦恼和忧虑,因而心理失衡,产生紧张和自我地位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二、学生期望值于现实反差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大学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大多数是从家庭到大学,都是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父母、亲友,走出家门,来到大学求学。由于高校的办学条件还相对较差,新生入学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文化娱乐方面条件都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给新生带来失望,使他们感到现实生活的困难。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得到帮助的是“生活适应”。有的同学,报到手续刚刚办妥就给家里打长途,说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宿舍条件差,生活条件难以适应等等。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也不敢改变自己时,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苦闷、厌倦、消沉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心理焦虑
大学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中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以学生能理解为目的,内容少,练习多,一切学习生活都有教师安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然而,大学则不同,教师上课来,下课走,课程多,教材有取有舍,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学习及自我管理。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要求学生尽快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达到“角色转变”,然而,许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仍然抱着那种等待心理。在经历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便感到有些茫然失措,顿时情绪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个别学生的学习适应期长达半年到一年。
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交往的必然性。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在上大学前没有离开过家,他们过惯了家庭重点保护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离开了父母、老师和朋友,来到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面孔,学生普遍有一种孤独感,渴望结识新的朋友以求帮助和理解。调查统计,有34%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帮助的是“情感交流”,而有41%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更需得到帮助,还有17%学生“感到孤独”,绝大部分新生都非常想家。但是,在老师、同学的交往中,许多学生表现出戒备、观望、自我保护的心理,常常使交往受挫。他们渴望与别人交往,却又不知道如何交往,于是,有的同学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与周围产生隔阂,尽管生活在集体之中,仍然感到孤独和不安。加之没有可亲近的人在身边予以安慰,不能及时解脱孤独感,时间长了酒会有精神抑郁和无助感的时刻。若陷入这种误区长期不能自拔,就会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症状。进人大学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学生们最热门的话题。
相应的新生教育对策
根据适应阶段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生进行教育。
1、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方法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开设学习方法讲座,介绍大学的学习过程,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计划的制定,怎样读书,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使用工具书与查找文献资料,怎样科学用脑等。重点介绍上好一堂课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2、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上的差异,加上语言上障碍,相互了解甚少,同学间不轻易吐露真情,交流思想。以往所熟悉,所信任,所依赖的老师、同学、家长都不在身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温暖和真情,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他们也迫切希望有良师益友,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亲近。班集体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多下教室和寝室,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方面,要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客观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客观地分析社会和周围环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敢于正视自己的短处,能够辩证地看待成功和挫折、顺境和逆境,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余暇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增加人际交流,提高同学间的亲和力,增进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推动群体中互助互爱的精神。如果把同学间的这些情感适时地给予激发与引导,使之与集体荣誉等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孤独感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3、赋予新生入学教育以新的内容
【关键词】新校区;新生;心理问题;角色转换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高峰时期。目前最明显的变化是许多高校都逐渐建立了新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扩招给高校带来的硬件落后的压力,为高校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由于部分大学新校区建设中出现一系列制约大学发展的因素,在目前高额负债的情况下,关于新校区牵涉到的中国高校建设和实践研究成为了热点话题。
一般来说新校区的建设有以下三种:(1)异地扩建,指不放弃原有校舍,在离原校区较远地方建立新校区,老校区和新校区同时使用,师资、行政管理都属于一个系统;(2)原地扩张;指在本校区附近扩大校园面积,建立新校区,新校区建设完毕后,成为统一校区;(3)整体搬迁,大学择地重建新的校区,通过陆续搬迁的方式,彻底放弃原校舍,在新校区统一管理建设。
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者的目光都聚集在笼统的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方面,忽略了在“新校区”这个特殊概念情况下产生的新的问题。根据目前的高校新校区建设和投入使用的情况来看,新生通常被安排最先入住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完善的新校区,在新校区建设与新生入住并行的情况下,新生在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这个角色转换过程中遭遇到比以往更多的问题。
一、抑郁和焦虑程度增加
在以往对新生的心理研究中,都有数据表明新生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焦虑、抑郁症状。原因主要来自于新生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对未来大学生活的迷茫两个主要方面。新校区新生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增加的原因还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新校区离老校区的物理距离。大部分新生在入学以前对大学都有非常美好的期望,带着浪漫的想象来到高校,希望能够感受大学的浓郁的学术氛围,得以自由发展。但当他们跨近新校区校园后,发现想象中的安静、美丽的校园竟是一片声音嘈杂的工地,有的大学新校区甚至是在荒芜人烟的远郊,什么设施都很落后,离老校区又存在一段令人难以接受的距离。从“第一印象”方面,新生很难把自己与这个学校联系在一起,有很强的疏离感。
2.角色认同出现障碍。大学的理念、校训校风校规、校历校绩,共同构成撑起一所大学的基本心理支持系统和基本行为指导系统。由于新校区建设的仓促和不规范,使很多新校区在第一批新生入学初期感受不到任何关于本校的相关信息。这样的心理冲击对大学新生来讲,是对以往观念的强烈冲击,而如果事先又没有对学校现状做好充分准备,势必给学生在“大学生”这个角色认同上出现障碍。
3.环境的影响。这部分新校区因还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由于交通和购物不便,部分学生很少与外界沟通,封闭自己,也会造成抑郁和焦虑程度增加;另外,从身体角度来说,新校区的噪音污染和环境恶劣必然会潜在影响新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不适应。
二、专业学习兴趣降低
在高校中,良好的学习风气会直接影响新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特别是对于没有大学学习经验的新生来说,高年级学长们就是他们学习的范本、榜样。新校区的新生很难及时掌握该专业高年级同学的学习状态和就业升学情况等信息,缺乏观察学习的机会,于是对学习倦怠,对未来迷茫。另外,由于部分高校新校区的专业教师在下课后急于离开新校区,减少了和新生们交流的时间,新生在专业方面的很多问题得不到老师的及时解决,也是部分新生失去专业学习兴趣的原因。
三、人际交往出现较大问题
人际敏感是任何一名大学新生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刚入学的新生的来讲,由于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阅历浅、思想单纯、心理不成熟、自我中心等原因都会产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
由于新校区相对的封闭,课外活动不丰富以及学生自身的惰性,新校区居住的新生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寝室内部或寝室之间。由于现在的新校区宿舍一般条件都较好,一个寝室内部住的人比较少,一旦出现寝室矛盾很容易激化成大的问题、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正常休息、学习乃至退学。
四、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近年来,学生的强迫症患者有增加的趋势。强迫症主要表现在强迫性观念、强迫性动作。在新校区的学生中,受到人际关系交往、专业学习等以上方面的影响,容易出现强迫观念。强迫观念即反复纠缠于某个想法而自身无法控制,非常难受,严重时无法睡眠和听课。
五、保障新校区新生的心理健康的对策
1.首先要保障新校区与原校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校规校纪、传统活动等基本符合,通过雕塑、宣传栏、标语等方式让新生进入新校区时就感受到该大学的独特文化氛围,用大学的风范吸引学生。
2.加快图书馆、运动场、文艺活动中心、电影院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来保障新生们的课余生活,在集体活动中发挥才能,挖掘潜力。
3.发挥新生辅导员在学生中的作用,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学习信息,让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
4.完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对新区学生应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教育、指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让新生顺利度过这段“孤独”的时期。
5.加强对新校区教学人员的管理工作。发挥专业教师在新生中的指导作用,可以用班导师的方式增进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总之,“新校区”的建设不仅包括楼舍建设的问题,还包括了文化继承、心理整合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校区建设工程的完善,新生的一部分心理问题也随之解决;但与文化继承有关的心理问题,不仅是新校区有高年级学生和老师的入住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新校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值得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
[2]唐萍.大学生心理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3).
[3]赵伶俐.大学多校区心理整合策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
(一)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自我。
1、一分为二看社会,认清时代主流。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新旧观念的猛烈碰撞,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然而,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往往使中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面关感到疑惑不解、无所适从。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常常受消极面的影响,表现为怀疑、偏激、悲观的情绪,久而久之,其中的少数人就有可能形成的的人格,给社会和自身带来严重的危害。教育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一分为二看社会,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是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品质的关键,也是实现自我调节的重要基础之一。
2、认识曲高和寡的道理,善待他人。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变化,都不充许,也不可能使任何一个正常人封闭自己,孤立于他人存在。经验表明,不少具有心理缺陷、人格障碍或行为非常的学生,起始都是由于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对待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而造成的。如学生***,曾一度十分苦恼,对班主任说:“老师,这个社会到底要不要实话实说,我说真话,但同学们总不喜欢,甚至连家长也这样”。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次是一位女生,对着一份英语试卷说:“倒霉,都是因为粗心白白掉了几分,不然也可以得九十分以上”。结果那位女生狠狠瞪了他一眼,从此互不讪。另一次是父母说,奶奶不懂得使用电饭煲,给烧坏了,被他知道了。于是等奶奶回家,他就对奶奶说:“你以后使用电饭煲小心点,刚买来的又弄坏了,几十元钱白花了”。结果,奶奶生气,父母也生气,还被痛骂了一顿。这位的同学实话实说却讨人嫌。显然,学生***不被他们接纳的原因,不是在于“实话实说”,而是由于言语不恰当,常有居高临下,教训他人的口吻,而使他人产生反感和疏远。善待他人就应该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
善待他人,首先应有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善待他人,应该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应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的人生哲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善待他人,应该牢记祖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能够实施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3、创设融洽的集体环境,营造健康、名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氛围。
如果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土壤的话,那么除了温馨的家庭之外,便是需要一个团结、积极
、向上的班级。否则,不良的社会集体,低劣、庸俗的网吧,就必然诱惑着意志薄弱,而又急需寻求心理“平衡”的青少年。
班级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管理、教导,包括表扬、批评、讨论、奖励、惩罚等评价手段,以及自身的楷模作用,引导集体舆论;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如劳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调查;同时规范并强化各项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心理素质培训,促进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直接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不是家长,而是他们的同伴。当我们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责难有加的时候,专家研究表明,问题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影响最大的是同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就十分通俗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一个融洽的集体,宛如一个温馨的家庭,会创造出健康、名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气氛,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如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弯,施展才华的舞台,自我调节的方向盘,孕育着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力量常常是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视。
4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的关键。
鲁迅先生曾言,我的确时常在解剖别人,但却更严格的解剖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并开始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甚至认识中的自己,却是哈哈镜中被扭曲变形的自己还不以为然,或者根本不想去认识自己。然而,人之与社会,宛如一艘船之与大海。如若不知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需要驶往那个目的地,其危险当不言自明。
因此,认识自我即要首先知道,“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应该怎么办?”,一个人生说到底就是这三个简单的问题,在不断地认识和调节中,时时纠正自己的偏差,逐步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它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动机,计划,希望、要求的认识,他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地位、人际关系、交往水平的认识。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中起到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把指导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使学生全面、科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达到内化为学生心理需求和行为养成的自觉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德育工作只有转变为学生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说取得了真正、积极的效果。
(二)
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也必然
尊从着优胜劣汰的法则.社会的不公将长期存在.面对竞争的现实,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一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否则,我们没有必要去做“强国之梦”.同时,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心理的里负担与压力将越来越频繁和沉重.青少年所面骊的不只是阳光与鲜花,也会有狂风暴雨,雷鸣闪电,在他们的成长中必然会遇到艰辛与曲折,困难与考验,情感的冲突与挣扎,心灵的迷惘与困惑.于是,专家认为下个世纪的竞争中,除了科技的竞争外,就是心理承受为适应力的较量.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如何教会并训练出一代品质优秀、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性格完善,这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时发展的人,以造福社会、服务国家。
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危机,应特别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迫切需要教师的关照与疏导。
1、自信心受损或严重不足。
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允许学生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尚未根本扭转“应试教育”的状况,使不少青少年学生产生自卑情绪,严惩地阻碍着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应当是教会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并创造各种条件,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成就感。同样地使他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地树立信心,为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个性发展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矛盾冲突。
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本应该是有丰富多彩的个体组成。人们一直在苦苦思索:中国离诺贝乐奖还有多远?追根刨底,谈到中国的教育是模式化的教育,设置一个模子,大家都往里倒。最终成了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才”。个性被渐渐地扼杀。在这个冲突过程中,虽然有着抗争、挣扎,但最终以“顺从”而被“招安”。如同鲜活的鱼,被绞捏成鱼丸一般。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结论固然有点偏激,但却是我们所应该正视的现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刊行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迫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主义”。
教师还给学生一个明净而自由的天空吧!若真如是,青少年学生所需调节的心理负担将少得多。
3、理性思维不足,情绪化倾向严重。
青少年学生由于处在向成年发展的过渡阶段,但由于相当部分独生子女所受到的溺爱和娇宠,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和临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以至于“感情用事”造成不良后果。
今年三月十六日,CCTV“法制经纬”节目,披露了这么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河北省宣化县沙里头中学一个十七岁,初中生刘志海,开四撞人造成十三人伤亡特大事故。起因只是因怀疑女友与他人好上在行车过程中吵个不停,到镇所在地时又碰了一位骑摩托车的人,而被砸了一扇车窗。于是他开始了疯狂地辗压无故的行人,造成16人伤亡的惨局。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上,一些无缘无故打架斗欧的事件、原因也只是因为“瞧他不顺眼”式“他为什么看着我”。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表现出敏感、不稳定和倾向于失控的特点。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疏导,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得释放,并教给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用脑过度造成紧张,可通过文体活动达到情绪松驰;得了考试综合症的学生,除帮他们分析原因外,临场还可以进行深呼吸活动,缓解紧张和恐惧;控制激情要用内部言语提醒如“妨一妨”、“注意后果”,并有意识地转移注意;情绪低落时,可听听音乐式找知心人、长者倾吐,排郁闷;一段时间感到沉闷,甚至很烦,内心暴躁,几乎要崩溃时,干脆到旷野、海滨、山林呼喊、发泄等。
4、情感的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诸多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呈现出五彩斑阑的新特点。这其中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有着“蔚然成风”的倾向,应当引起密切关注。如:自私、懒惰;固执、任性;虚荣、好强;敌视、怀疑;放纵不羁;意志薄弱、不敢正视困难、面对挫折等。这些情感缺陷会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并危害到他们今后的生活。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参考书籍: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如2004年2月23日发生在云南大学的四名大学生被杀的“马家爵杀人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
随着健康意识地不断更新,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即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全球总人数的10%。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精神负担过重,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结果表明,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尤其让人忧虑的是这一数字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最新公布的统计,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马家爵杀人案”便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极端行为事件,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迄今为止,己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人际关系、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1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充分获氧,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2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由于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调节心理问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适应他人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Valliantetal(1985)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发现,锻炼者自我概念在体育锻炼后有显著的加强。Plummeretal(1987)有关有氧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锻炼的受试者比习惯于坐着的受试者自我概念分数高;Woelke的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Salokun以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
2.3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生存和适应的必要机能。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和紧张是导致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Mclnman等人(1993)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1993)也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2.4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2.5体育活动能够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经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Hayden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还有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情绪、增强自我观念和提高自制能力。总之,体育锻炼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解有明显效果已被大多数心理医学工作者所认同。
此外,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体育教育可发挥着重要的独到的教育功效。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应该摈弃传统的健康观念,树立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体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的方矢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因[J].高教论坛,2005,(1).
[2]梁剑芳.从马家爵案看现代化人的心理健康[N].南方日报.2004-3-2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18.
[4]高强.体育健身的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07-212.
[5]丁雪琴.体育与心理健康[N].中国体育报,2001-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观念 中学生 学习心理 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48-01
初中生学习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也是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家长、教师看重的则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学生为中考做好准备,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语文是衔接小学基础教育与高中扩散思维式教育的纽带,不仅是一门考试科目,还是一门学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初中语文不仅仅是单一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其中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能力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心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 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心理
信息网络在现当今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影响极大,它的出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便捷。学生们通过网络学习使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再改变了过去由教师教,学生单纯听课的模式,增加了趣味性的教学,如观看电影、听音乐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信息科技对学生的吸引,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其中,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网络游戏也会在不经意间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尤其是正处于对所有事都好奇的中学生时代,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力薄弱,不能正确看待网络上的信息,对网络还抱有一种好奇心理,很有可能沉迷于网络世界当中。例如有的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游,导致精神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焦虑,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脱离,缺少必要的人际沟通,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特点,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心理,教会他们正确、适当地使用网络,尽可能避免网络带给他们负面影响。
2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下学生的学习心理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分析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社会经验等方面来分析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变化,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学生当中有着这样一部分“极端”的学生,一是“自我”的学习心理,教师必须围绕“我”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学;另一个则是完全按照教师所讲的进行机械学习,只是学习形式,而没有对知识的本质进行理解,完全照搬教师的理论,不能举一反三,以一种“被教”的学习心理,态度,学习知识。这两种“极端”的学习心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语文教育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关注学生心理及学习态度,针对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 良好学习心理的形成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姚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的时候,教师的教学观念就开始在逐渐地改变,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潜移默化中也发生着改变,现代化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具备开放式思维,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等的对话产生出思想上的交流,不断地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一步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是教学环节当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更能促使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是否具备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从学生的情感态度角度来看,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兴趣的培养重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学生学习有着非常关键的心理辅助作用,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曾经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是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注重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导向,在信心建立起的基础上再一步步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不仅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在生活当中都绽放出自身的魅力。
3.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自主的对学习活动进行事先的计划和安排,在学习过程中自我修正、完善,以及在学习任务完成后的自我反省、总结。例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最终由教师综合对比性的点评各小组的改编作品,使学生在互动学习当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学习心理在人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变化,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中学生特征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善学生学习心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法探究[J].学苑教育,2010(13):29.
1.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
2.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3.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护理研究生在读期间压力的质性研究
5.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初探
6.护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培养
7.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调查研究
8.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地区差异研究
10.护理研究生对老年人及老年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11.对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的思考
12.临床护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13.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研究生择业意向调查
1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龄差异研究
15.护理研究生实践过程的管理探讨
16.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17.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8.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1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级差异研究
20.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我国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21.护理研究生导师实践角色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22.护理研究生双语教学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3.面向21世纪护理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24.加拿大护理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特点
25.护理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6.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7.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8.护理研究生科研训练中的指导要点
29.护理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建设
30.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3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国内外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33.护理研究生在临床科研中的角色和作用
34.成人学习理论在护理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35.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36.试论我国护理研究生社区实践的必要性
37.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研究
3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研究状况的文献分析
39.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认知的比较
40.重视护理研究生培养 狠抓实践过程管理
41.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
42.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高质量护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介绍
43.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4.泰国玛希隆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45.“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理论在护理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46.韩国忠南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其借鉴
47.护理研究生科研活动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48.基于核心能力的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
49.培养高素质护理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50.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知识体系的研究
51.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
52.中韩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比较
53.天津市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5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55.交互性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56.男性护理研究生学习动机的质性研究
57.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调查
5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的分析
59.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60.探讨高等护理教育体制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61.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
62.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3.发展以角色为基础的护理研究生教育
64.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
65.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
66.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67.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8.论艺术教育与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性
69.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分析
70.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
71.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整合
72.导师指导与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的分析
73.澳大利亚护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关系的介绍
74.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
75.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6.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77.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78.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方式探讨
79.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0.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信息收集能力研究
81.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82.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83.临床能力考核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84.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8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86.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
87.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路
88.护理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及AGIL模式指导下的建设研究
89.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90.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91.中美护理研究生课程比较
92.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93.两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94.我国护理教育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95.导师组制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实践
96.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7.国内外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98.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9.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00.护理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的探讨
101.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绩水平和设定目标能力研究
102.我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10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10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性研究
105.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
10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107.护理研究生实习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及伦理决策
108.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的定性研究
109.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模式的探讨
110.临床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性研究
111.德尔菲法构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2.知-信-行认知理论在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113.在实践中培养护理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能力
114.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硕士教育现状的评价研究
11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指导老师期望调查
11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7.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学习体验
118.Delphi法构建护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研究
119.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与建议
120.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21.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展望
122.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
123.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进展
124.对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
125.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126.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127.就业双方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认知
128.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