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熟悉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重在了解,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只要求他们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围绕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六气、七情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基本的中药、方剂理论等,引导学生步入中医药学的殿堂。
2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
3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4突破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医学;传统文化;互动;影响;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两者来说,其关系特别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互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儒学、道学、佛学三大文化从自身角度给中医学提供智慧,给中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也为中医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了有利的指导。反之,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的实践基础,其作为自然科学实践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使其有效的载体。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成为一种互动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置入中医学,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具深远影响,同时让中医学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对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十之八九近视,我也不例,这时我想到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古人的智慧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找到了中医学针灸,只针灸了几组穴位:阳白、太阳、翳明、臂膈、太冲等,明显减缓了我近视的加深,让我叹服于中医的神奇!中医爷爷轻描淡写的说:“疏肝明目,由字即意,疏通了肝脏的经络,眼部供血畅通,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1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中國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1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在儒,道,佛的共同指导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思想共同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这种空间结构是: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医认识论,方法论,生活观和中医药的基本问题,儒学主要构建中医理论体系,解决话语权力问题,释家的思想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力补充。
儒家哲学己成为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严密的中医药科学体系,成为中医药“话语权”的代表。释家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处方,保健等等这些对中医药的影响或多或少。然而,深厚的道家哲学和严谨的儒家哲学,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和深刻思想。严格的制度和深刻的思想使得把释家学说纳入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它只能用作辅助影响。
1.2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1)春秋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孕育与奠基。在春秋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政治趋于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时期,此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雏形奠定了中医思想基础,尤其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说,春秋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两晋至隋唐时期出现民族文化大融合一一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在两晋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交融特点,此时西方的思想以及文化开始融入中原文化,并且成为我国此时的历史文化主要特色,此时的中医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在文化交融过程中,我国中医与西医的思想开始出现碰撞,并且出现一些明显的两极分化,甚至一些西医思想的引进使得我国医学领域开始出现临床医学的雏形。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化交融是中医学分化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推动力。
(3)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理学思想争鸣一一中医学学术流派峰起。到了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呈现出多种思想流派,其中理学思想占据领导地位,也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现象,使得我国中医学领域也开始出现多种流派,譬如现在流行的养生学流派就是在明清时期兴起的,还有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也都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这为中西学领域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药进一步改进,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无论中医理论的建设还是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为中医理论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同时也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直接依据。为中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慧启示,不仅可以作为推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己经渗透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的纲,它辨证的思想体系为中医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只有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中医的实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不断的经验积累来完善中医学理论。可以说,中医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临床疗效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明显体现。
2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古代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了解我国传统成语文化对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中国传统成语文化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信息,还述说着根植于其中的深刻的中医内涵,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安内攘外”、“肝胆相照”等。
2.1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医学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萌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为我国自然与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医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所以,中医学不单纯是一门专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因此不应该从单纯的医学角度来看到中医学,而是应该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认识中医学,将中医学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来展开研究。
[关键词] 中药化学;教学改革;中医理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b)-0145-02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真正作用的物质基础尚不够清楚,严重阻碍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1]。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我国中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成分的研究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在这样的趋势下,《中药化学》课程显得愈加重要。中药化学是一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化学、物理、色谱、光谱等现代科学技术,寻找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揭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的重要学科。故而,在中药化学的教学中也就应围绕中药现代化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近年来,针对《中药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尝试。
1 理论教学中强调中医理论,突出重点、难点
1.1 强调中医理论
中药化学研究的是遵循中医理论使用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鉴定、活性,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相近之处,但是后者没有中医理论的限制,因此在思路和方法等方面侧重也有不同。故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中医理论的特色,通过实例,结合中医和中药学内容,涉及药物临床用药基础,讲述常用中药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以此启发学生通过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阐明中药药理作用、药性、方剂配伍规律等。
1.2 主线明确,重点分明
中药化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前者主要介绍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后者分章讲述中药中的主要类成分,涉及其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理化检识及结构鉴定。面对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主线明确,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思路:先总述提取分离鉴别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研究内容有粗略的了解;在各论中,紧扣各类成分的化学结构,从结构出发分析理化性质,根据性质确定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的鉴定,同时将总论中的一般方法应用到各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以代表性的中药为实例,通过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具体研究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归纳总结,如在讲述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时,14个反应很难一下记住,要求学生根据结构对颜色反应进行总结,则可较容易地将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强心苷与非强心苷区别开。
1.3 化繁为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的比喻阐明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对抽象理论的认识[2]。如讲到总论中正相吸附洗脱顺序时,可以比喻成粘在同一面墙上不同黏性的粘钩,当在用同一力度往下拉时,质量较差的粘钩较易被拉下,而强力吸附的“502粘钩”则很难被拉下。以这样的比喻,提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外,适当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对于繁多的化学结构仅要求对每一类成分结构骨架进行记忆,对于常用常见的中药化学成分熟记其分类即可;对于同一基团的多个显色反应,要求记忆其中2种即可;对于波谱分析仅只要求记忆特殊结构的信号等。化繁为简,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转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2 分层次开展实验课,实现多学科融入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此本文分层次展开实验课程,逐步对学生进行训练[3-6]。
2.1 基础实验
实验一,基本技能实验(4学时)。内容包括提取、分离所涉及的基本操作的演示及操作[3]。通过基础实验课,强调实验习惯、实验记录,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术。
2.2 验证性综合实验
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安排2~3次验证性综合实验(22学时)[4-5],其内容主要是对1~2味中药已知有效成分完整的实验研究,包括提取、分离、理化检识以及简单的紫外光谱或氢谱的分析。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所得成分与该中药药效的关系,将本专业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这样系统地练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付之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2.3 结合多学科知识,开展设计性综合实验
在毕业课题阶段,安排综合设计性实验(1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3,5]。实验前学生认真查阅文献,并运用中医理论从药的味、色去简单推断;实验中结合生药学,对未知药材进行生药鉴定,以推断出可能的科属;然后通过化学成分预试,推断可能存在的化学成分,并设计出分离流程图,最后分离得1~2个主要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实验过程中,涉及生药学、中药学、波谱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文献查阅,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实验讲义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1 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教学
中药化学理论体系融合了化学、药学的多门学科,要求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融汇各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启发式提问、分组讨论、实例教学等多种方式[6],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枯燥的理论课堂,变成自主学习的天地。如在介绍黄酮结构时,诱导式地提问:“结合所学的中药学,在选择藏红花的时候,到底是红色的好还是深黄色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红花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黄酮成分的变化,其有效成分红花苷为黄色的二氢查耳酮,并非开花后期的红色醌类成分。如此将理论和实践,中药化学与中药学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听课的兴趣。
3.2 融入科研经验和体会,以科研促教学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校的必由之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每一章节最后都涉及发展前沿的简介,使学生能了解最新的方法、技术和科研动态。同时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中[7],利用课余时间或毕业课题阶段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3.3 持续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双语教学是国内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8]。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内教材和国际著名原版教材或参考文献,一方面在课堂上摄入专业词汇;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外国学者来校交流和访问的机会,安排与学生进行专业外语的交流。双管齐下,逐步增强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4 完善考核制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考核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传统的考核模式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教师一味“应试教育”,学生抱着“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等,无法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重视过程考核,将考核分为期末考试(60%)和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40%)和实验操作考试(20%)[9]。理论考试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前者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后者为应用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同时对实验课还安排单独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情况。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率(10%)、实验态度(10%)、实验报告(20%)。
5 小结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采用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学科[10]。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中医理论,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结合科研前沿,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强化实践教学,分层次开展实验课程,力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双语教学,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完善考核制度,采用多元化考试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避免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多方面共同努力,将会提高中药化学教学效果,并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洪净,王跃生,巢志茂,等.加强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中药化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4, 29(2):98-100.
[2] 曲阳,王丽娜,窦德强.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48-150.
[3] 郑云枫.《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74-75.
[4] 刘梅.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31-533.
[5] 潘正,高运玲,刘毅,等.中药化学创新实验课改革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68.
[6] 余晓辉,赵磊,郭玫,等.中药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1):71-73.
[7] 杨曦亮,刘嵩,胡霞敏.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体系构建及教学创新性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92-1793.
[8] 赖依峰,周施杰.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128.
[9] 林於.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2010,8(6):60.
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保持中医学特色,又要兼顾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的现实,需要找到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关联的通道,便于医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趋同性是两种医学体系可以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其中整体观念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中医理、法、方、药等所有的领域。它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由许多组织器官所组成的,脏腑、经络、肢体、孔窍和气血津液等,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配合协调,病理相互影响。同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时刻给予人体以影响。人体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主动适应能力,但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调节能力,即会导致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3结语
1中医概念与教学特点
中医教学属于一种专业性教学,具有较多的课程分类设置和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因此,其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和多向的特点,比较复杂,知识涵盖面也比较广泛,一些着重临床与试验探究,一些则着重理论论证与推论,而由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对中医教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医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逐渐具有了特色鲜明的教学特点,也显现出了一些规律性特征,具体如下。
1.1医德与专业并重
人是中医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所以医德的认识与提高对中医教学影响深远,也是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其中渗入医德影响,或者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受到医德的熏陶,提高其对道德行为和情感的认识,这不仅是一种感情熏陶,也是一种职业技能,而教师作为中医教学的主导,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受到一定启发,将医德放到与专业技能并重的位置。
1.2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同在
由于现代教育方法与理念的不断进步,学生学习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自主性、自觉性不断提高,在中医教学中,学生也应该形成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养成“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从医环境的不断改变,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专业性较高以及可塑性较强的中医人才。
1.3中医知识与技能同共存
在医学环境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知识理论,还要具备熟练的技能操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以及合作精神,才能应对临床中多变的情况,救死扶伤,成为专业的中医医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们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2中医教学现阶段存在的缺陷
2.1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操作
医学教学普遍都需要实践操作才能提高其理论掌握能力,但是传统的中医教学由于理论知识的生涩,所以仍然把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学侧重点,实践课程比起理论教学来说重视度不够,学生既对中医理论知识得不到真正的理解,也得不到充分的将理论充分付诸实践的机会,这是现阶段中医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中医教学中实践操作课时安排较少,学生的中医临床操作技能进步缓慢,阻碍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2.2中医教学氛围不够,重视度不高
作为我国传承较好的一门历史比较久远的学科,医学工作者虽然对其比较看重,但是学生对其比较生疏,立交程度不够,再加上对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熟悉,中医教学具有比较生涩难懂的理论概念,导致学生对其产生“惧怕”心理,中医教学教堂上的教学氛围不够,学生对其积极性不高,而且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面对的西医现象比较多,这更降低了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掌握充足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时间较长,学生也容易失去耐心,而另一方面,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首先对学生进行信心建设,重点介绍中医的优势,和学成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对于中医比较难以接受,课堂氛围比较古板,影响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教学课时不充足,教学内容较繁琐
由于中医教学的特殊性,其需要的课时较长,但是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形成歪解,中医是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之间具有连续性,学生需要接受和消化的信息较多,教学课时的不充足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中医教学培养的意义以及中医理论知识的作用,所以教师急需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中医基础知识。
3中医教学创新方法
3.1基本原则
(1)中医教学和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中医教学主要是学生对医学已知领域的学习,而现代科学研究则是对未知领域的探讨,两者具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即将学习到的未知内容已经是教师乃至医学界掌握的已知内容,但科学研究是对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开拓,两者看起来完全没有联系,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中医还是未了解的中医知识,在他们的世界中也是一个未知领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医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至少要以科学研究的谨慎、庄重态度来对待,不能将之看成一个已知的领域,而是要以自己的视角重新认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研究精神和方法,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开发和研究,教师的重视和谨慎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思考,每一次疑难杂症的破解,都是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知识已知领域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启发,中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还要讲自己的科研主体融入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向新的中医领域深入,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其学习主动性,通过将科学研究结合中医教学,提高课堂的学术氛围和学生的自我突破。
(2)改变灌输式教学,主导自觉性学习,一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含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医教学虽然更侧重于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但是教学方法也应该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质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不再以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研究根据,而是将学生的接受和消化水平作为基本依据,现代社会人的自主意识都不断增强,学生也不再盲目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被动式和灌输式学习,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特点来进行选择性学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分析和论证,同时鼓励学生质疑,通过辨证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认识能力,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接受为主要方面,而教师的讲授、引导则为辅作用,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觉思考,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教师不再只是传授中医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中医理论中的领路人,领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与思考。
3.2基本方法
对传统中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先进中医教学手段,是中医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中医教学虽然作为一门比较传统的学科,但是也应该受到现代教学手段的影响,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基本方法如下。
(1)提高中医教师自身素质,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对中医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其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的中医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组织教学、管理学生、调控教学进度的作用,将学生探究、合作、研究、实践的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流畅清晰的思维,同时不仅要谈吐幽默还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主动交流,促进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的形成。
(2)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在多门学科中都已得到充分的应用,教学效果良好,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设定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对应医学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首先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假想自己身临其中会采用何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同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互相补充,巩固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最后由教师对其进行一一点评,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临床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推动中医教学阶段性发展。
(3)增加临床实践教学,中医虽然理论知识较多,但是只有将其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达到理想的理解效果,所以中医教师应该创新实践内容,不仅要延长临床实践时长,还要将理论与之相结合,实现融会贯通,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造临床见习的机会,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指导学生相应理论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和提高,同时以身作则,与病人进行主动沟通,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一些与病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到多方面的内容。
(4)提高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中医教学来说是一种最终目的,对学生在未来临床中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医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继承中医精髓和文化,更高层次的学习应该对中医进行创新与发展,特别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有一定的必要性,教师在基本授课之外,还要引领学生对中医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剖析,让学生养成考证查究的学习习惯,在现实案例中巩固自己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同时质疑、探究现实案例,真正做到学习与现实相结合,此外,教师还应该开设一些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其中医科研水平。
(5)开展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即“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和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从而制订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在一些医学学科已经得到应用,中医教学的引进对其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全方面引导学生形成重视科学依据、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将循证医学充分应用,引领未来的中医工作者不断探索新发现和新可能,用中医解决医学难题,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专业态度,为将来的医学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6)运用综合考核方法,在教学某一阶段,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检验自己的教学成绩,综合考核应该不能仅以一次最终成绩断定学生平时表现,应该把学生基本课堂的表现计入考核成绩,同时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以及阶段检验的考核方法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公平合理的考核,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起到巩固教学内容的作用。
4结语
【关键词】中医养生;养生误区;养生方法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古代医学经验与养生知识。当前医疗卫生保健理念下,临床上利用中医理论针对人体进行养生,成为成为现代医学领域所广为关注的医疗保健方法,对于人体促进健康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功能,但由于个人认识理念及其他因素制约和影响,很多人在中医养生的方法与应用方面往往不能正确选择,以致于出现中医养生方法的误区,导致养生效果不佳甚至造成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分析中医养生的科学方法,意义深远。
1 中医养生的内涵特征
相对于人类生命个体而言,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采用身心养护方法,保持或增进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行为活动。简单地说,养生就是采用有效措施保养生命。所谓中医养生,是指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方式对人体机能进行合理调养来增强体质、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从而达到保持生命机体健康活力和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行为活动。
养生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财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人体生命现象,其内容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对人体生命认知的角度不同,中医养生在个体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所体现的品德修养、饮食起居、医术药物等调理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中医养生,讲究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以及综合施养,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民俗、武术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2中医养生的常见误区
中医养生的方法方式很多,但由于个体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性,导致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活动经常会形成误解而出现如下误区:
中医理论强调无病预防,讲究调理,倡导合理科学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态,养生在于调和人体阴阳,疏通气血经脉,提高机体调适能力,保证人体健康。
受西医理论影响,很多人对于中医理论认识仅限于疾病的康复医治上,而忽视中医养生的预防调理功能,简单的认为中医养生就是利用中医药物治疗疾病,还有些人具有过于依赖中药治病的心理,一旦身体不适,就立即盲目服用中药治疗,轻视 “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导致自身机体免疫力降低。
中医养生具有个性化特点,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每个人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养生保健方法就会不同,进补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但很多人在进补时虚实不分,盲目进补,过于注重食补疗法的功能,存在多吃补药利于健康的不科学观念。
3 中医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生命根本,中医养生需要立足于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以及持之以恒综合调养等原则基础上,进行科学养生。中医养生注重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体现了阴阳平衡及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念,强调养生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注重形体养护,重视身心协调,主张 “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中医养生包括情志、食补、药物、气功、运动、针灸、按摩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养生时应不拘法式,因人、因地、因时来选择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法:
3.1精神养生:中医养生贵在养德,应注重个体精神方面的保养,注重情感疏导,避免不良心理情绪波动影响,在中医“形神一体”观念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静心寡欲、愉悦情志、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精神调养方法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协调发展。
3.2起居养生:起居养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通过调整睡眠节律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增进人体健康的养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按照生物钟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保精固肾,调息养气,遵循春、夏、秋、冬四季令时的寒、热、温、凉变化来调节生活规律,做到养生与天时气候同步。
3.3饮食养生: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使人多病早衰。膳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合理调整人体饮食规律,注意饮食宜忌,科学营养成分的摄取搭配,日常生活中应定时定量适度饮食,加强饮食卫生和安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
3.4运动养生:人体机能需要经常运动来调节精力、强身健体,促进消化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运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持之以恒的适量运动和锻炼,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脏腑调和,以达到筋骨舒活,强身健体之功效。
3.5药物养生:人体在各种病菌侵入或者其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针对不同病状采用药物服食也是中医养生的内容。在医治养生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适当把握药物服用剂量和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合理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补益药物,来延缓衰老,健身强身。
结束语:总之,当前医疗卫生保健理念下,依据中医理论进行强身健体成为人们追求健康肌体的重要养生手段,中医养生具有个性化及多样化特征,养生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有效养生方法,避免曲解养生之道而导致养生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温建民的观点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教授的支持。3月5日,当记者采访两位全国政协委员时,他二人详细表述了这个观点。
道: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温建民说,“道”就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种学说在具体指导医疗实践时是一种系统论、整体论的观点,而现代西方医学在最近这些年才认识到还原论和微观论的误区。早在我国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可以开展刮骨疗毒,甚至开颅手术,这在西方医学是不可想象的。
史大卓进一步补充了温建民的观点。他说:“传统中医药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它将自然界的各种生态变化用相对的‘阴’、‘阳’概念去概括,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指导人体生理、病理观察,认为机体的生理活动皆处在对立统一的‘阴’、‘阳’矛盾变化中,且在矛盾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维持着生命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关系被破坏,机体就会发生疾病。因而传统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点在于如何调整机体的动态平衡,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病理环节逆转或拮抗。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将自然界药物的生物属性用‘阴’、‘阳’概念加以概括,根据机体‘阴’、‘阳’动态变化的不同,将几种‘阴’、‘阳’属性不同的中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用于调节机体病理变化。这种诊疗疾病的方法似乎简单,但其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机体的整体功能;二是注重疾病的动态变化;三是将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和自然界动植物性能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中去认识、分析。”中医药的这个基本理论就是“道”。
器:各种医疗技术
温建民说,中医药是非常开放的,它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我国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就说过,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勤求古训”就是要多读经典,多读书。“博采众方”就是要广纳百家之长。“勤求古训”以持道,“博采众方”以练器,那么各种医疗技术都是“器”,都可以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把医疗技术分为中医、西医呢?如骨科,西医动了手术,用了钢板、镙钉,中医就不能用了吗?中医用了就是中医西化吗?
史大卓说,必须要有宽广的视野,要从现代医学的整体上来认识这个问题。任何学科都要发展,发展的基础就是博采众长,而不能把自己禁锢起来。看看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医药活血化淤论、温病理论等不都是在医学实践中吸收了新东西产生的吗?
在以前记者的采访中,史大卓也曾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他说,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医体系,目前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用现代医学的观点阐释。例如,传统中医主要依靠“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而后归纳出中医的“证”,根据“证”的不同去遣方用药治疗。和现代西医学相比,这些整体宏观推测演绎诊察疾病的方法在病理诊断、微观诊断方面显得模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种宏观认识疾病的方法和现代西医学的病理微观定性定量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却可相互补充。医学的目的是防病治病,无论中医、西医,只要有利于防病治病,拿来主义还是需要的。
所以,“道”是根本,“器”之为用,只要坚持中医药的传统理念,什么样的“器”都可以为我所用,现代科技的检查手段、治疗手段作为“器”都可以引入中医药的实践中,而不能视之为中医西化。
蓬勃发展的骨、关节二科
中医药健康旅游既是改善人们健康状况的公共卫生事业,又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经济产业,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旅游局共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下,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迎来了政策鼓励、市场看好、资本重视的良好局面。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医药资源、筛选满足旅游活动特点且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中医药资源,以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一、中医药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中医药旅游资源一方面应考量中医药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程度高低和规模大小,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其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创造相应的旅游环境。
(一)专业性
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中医药旅游资源属于医学专业领域,中医药旅游资源的医学专业性较强,涉及医药安全,其评价和开发都需要在中医药相关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二)功能性
除了休闲、放松、求新、审美等一般旅游资源能够实现的功能,旅游者对中医药旅游资源还有或治病或康体等医疗保健的功能要求。
(三)文化性
作为一门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性。现代医学只有几百年历史,而中国传统医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早已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科学性或许仍有争议,其文化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医学,共同组成了丰富的中医体系,体现着各自的民族文化。
(四)环境性中医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有利于身心健康,更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精神,与现代人实际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大不相同,却令人向往,能够激发人的旅游动机,正如杨振之教授所说的旅游的本质是“诗意的栖居”。
二、中医药旅游资源资源分类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之下,形成了中医药资源的巨大宝库,虽无法在有限的篇幅内作详尽的梳理,但可以对中医药资源进行分类式的汇总,从而成为中医药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的基础。
(一)中医理论
中医不仅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结晶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广泛吸收春秋到先秦时期儒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各个流派的思想,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门哲学化的医学,中医理论中的很多观念都不仅是医学观念,也是哲学观念,如源自阴阳家的五行学说、源于周易象数思维的脏象学说、源自儒家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等。中医哲学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观念等,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体质学说、经络学说、六七情、正邪阴阳等,以及中医史及名人典籍。
(二)中医诊疗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诊断,主要指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以及病案撰写。
中医治疗方法可分为,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中药、针灸。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消散)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滚刺疗法、洗涤法、外科手术(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中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种类、中药采集与贮藏、中药炮制、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中药配伍应用;针灸治疗主要包括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耳针头针、按摩疗法、发泡疗法、熏洗疗法、敷药法、热熨法、贴药法、吹药法。
(三)中医养生
除了上述中医诊疗体系,在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下,还发展出了独特而丰富的中医养生法。与西方养生法基于营养学不同的是,中医养生不仅强调身体的保健,更注重身心的和谐,其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动静互涵、三因制宜、形神合一等基本养生原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身体保养,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文化、一种东方智慧和哲学。
主要包括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中医养生原则、精神养生、环境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药膳食疗、养生、运动养生(气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娱乐养生、浴身养生、保健针灸按摩、药物养生、因人养生、体质养生、部位养生、因时养生、区域养生等。
三、中医药旅游资源的评价
中医学的动态思维方法就是古代传统哲学整体恒动观念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与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动态思维方法是指在研究分析人体生命的产生、生命过程的维系、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及诊治等问题时,应当运用宏观、恒动发展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局限、静止僵化的思维方法。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元气论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医首先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自组织调节平衡体系,宇宙中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即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运动着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均与其周围环境发生着一定的物质联系,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中医学对动态思维的认识肇始于《黄帝内经》,在《内经》中处处闪耀着动态思维的亮点。《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而《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指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变化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阴阳学说是用阴阳来概括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等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认为正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等关系使其双方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成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中求得总体平衡,人的机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是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正乃《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而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此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一个恒动的五行系统,而正是因为五行之间存在着动态有序的生克、制化关系,从而维持着五行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内经》中描述有关人体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发展演变差异,同样体现着、运用着动态思维。如《灵枢•天年》谓:“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五脏精气,从幼稚、强壮、衰老到枯竭的变化过程。而《素问•上古天真论》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以上所述,皆是对运动不息的生命过程的归纳总结。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无外乎气血津液等。其中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具有极强活动能力,始终处于升、降、出、入的运动之中,维持推动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即人的生命活动的实质就是气的不停的升、降、出、人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医称之为气化。
气化活动正常则人体健康,异常则病,停止则死亡。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中医学认为,“血”是不断在血脉中流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全身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而它的作用必须在循行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素问•举痛论》指出“血”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同样,人体内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代谢过程亦是不断在维持着动态平衡,一旦津液运行输布失常就会导致疾病发生。金•张从正深得中医理论之真谛,在其《儒门事亲》中归纳说:“《内经》一书,唯以血气流通为贵”。总之,五脏六腑各有其生理特性,并都建立在脏腑气血的运动变化之上j。可见,中医学认为,在生理情况下,无论气机的升降出入、水谷的吸收运化、津液的转输敷布、血液的流动运行等,都始终处于分秒不停,昼夜不息的运动之中。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容之一,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昼夜寒温变化、地理区域的不同进行着相应的动态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