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火把节的传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火把节的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火把节的传说

第1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1、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中国部分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人们举行火把节狂欢的时间也不一样,大部分是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

2、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彝族传说是以游牧为生转为以农耕为生后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纳西族的传说是天神嫉妒人间的人们过得太幸福,于是派遣天将烧毁人间,但天将被人类的美好品质感动,于是嘱咐人们在门口点燃火把,给天神造成错觉,以免去人类的灾难。而拉祜族的传说中点燃火把是为了吓跑专门吃人眼的恶人。

3、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接点火种、耍火活动、祭颂火神、舞火唱种、斗牛、摔跤、选美、篝火晚会等。火把节还是青年男女们传达爱意的好时机,男男女女们都在心上人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男方抢夺女方身上的信物作为定情信物,在这个大家通宵狂舞的日子里传达最浓烈火热的情谊。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火把节源于少数民族火的崇拜,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每个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神奇的传说,但都与对火的信仰有直接联系。其中一个传说是:很久以前,天神发怒惩罚人类,放出害虫来人间吃庄稼,人们无意间发现火可以战胜害虫,遂通过火把节活动以火熏田、逐疫去灾、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世代沿袭,火把节活动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下旬举行,通过斗牛、赛马、摔跤、歌舞、集体聚宴等活动来庆祝,又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钢琴曲《火把节之夜》又称“云南风俗纪事”,是作曲家廖胜京在云南采风时,被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和秀丽的云南景色所触动,于1953年创作而成。乐曲为复三部曲式,具有浓郁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旋律借鉴了哈尼族民间音调中存在着的一种非常特别的音阶5-7-1-2-4,其中的“7”演唱时常下滑半音,由此变成同主音的羽调式,产生类似于大小调交替的音响效果;左手奏出构建在持续音上的切分节奏,富有舞蹈的律动感,描绘了云南少数民族欢庆火把节的场景,赞美了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1~9小节为引子,慢板,四四拍,可分为两句。低音部强有力的五度大跳模仿沉闷的大鼓声引出节日的气氛,旋律历经低音区和中音区辗转下行停留在徵音上,形成一呼一应的音色对比。随后高音部以ppp的力度奏出短促的三连音节奏型,四五度音程的空洞效果仿佛远处传来芦笙的回音,向我们娓娓讲述着关于火把节古老的传说……

谱例1:《火把节之夜》1~4小节

第一部分(10~59)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快板。其中A段为歌唱性曲调与切分节奏音型,B段则通过调性游移手法展开,描述了火把节丰富多彩的活动。

10~13小节为小引子,低音固定音型在具有动感的切分节奏下奏出,模仿鼓点与强拍的主持续形成节奏上的交错,力度由pp逐渐达到mf,使音乐快速进入欢快的氛围中,人们举着火把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火把节欢庆的帷幕即将拉开。

14~29小节的A段由起、承、转、合4个乐句组成,其中起句与转句、承句与合句分别采用换头合尾的方式求得变化中的统一。左手弹奏的低音谱表形成两个个性鲜明的声部:一个以线性低音平稳下行,另一个则采用切分节奏的固定音型,两个低音层次与右手弹奏的旋律相互交融,描绘出欢快、热闹的斗牛、赛马场景。

谱例2:《火把节之夜》14~17小节

30~41小节的B段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转入明朗的大调。旋律以两小节为一组,或变奏、或模进,令调性游离,使音乐情绪进一步升华。右手八度加厚的旋律大气、豪迈,节奏平稳、坚定,每句结束音的强奏铿锵有力,好似吹管乐齐鸣的辉煌盛典。低音部伴奏音型以切分的形式模仿着鼓点,勾勒出人们围着篝火、热情奔放的舞动画面。

谱例3:《火把节之夜》30~33小节

42~59小节是再现的A段,前三句最后一小节都采用了十六分音符的加花变奏,使旋律更富有流动性;合句扩展的两个小节旋律渐弱、渐慢地停留在长音上,逐渐向中部过渡。

中部(60~81)为乐段结构,由一小节的连接和3个乐句组成,如歌的小行板。第60小节为连接,预示了中部的基本节奏特征,营造出空灵的气氛。随后的3个乐句音乐气息连绵宽厚,描绘了人们歌舞间隙聚宴的场面。各种变化的三连音节奏型飘浮在不同声部,若隐若现,仿佛一对对青年男女们的窃窃私语。第一句由2+2两个变奏的小短句组成,上下3个声部层次鲜明;第二句高音旋律、中间分解和弦的下行琶音与低音的持续音使3个层次相互交融,音乐性格形成小对比;第三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变奏扩展,右手奏出具有张力的和弦,在力度不断增强下达到,第81小节fff力度的长音和弦伴随着一连串华彩尽情挥洒,在渐弱中向再现部过渡。

谱例4:《火把节之夜》61~64小节

第3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除了火神之外,火把节也是祭祀彝族祖神和先祖英雄的日子。彝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火把节上祭祀的神灵,除了火神这位最主要的神,还包括创世史诗中的彝族六位先祖,以及历史以及民族传说中的英雄。在板凳山,我们看到了一次完整又隆重的传统彝族火把节。

请神

彝族火把节的举办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九之间,各地会稍微前后两三天。板凳山的火把节就比楚雄市区的晚了一两天。

当地的毕摩向我们解释说,由于火把节到处都在请火神祭火神,这几天火神想必特别忙,所以各地也体谅火神老爷,把祭祀的时间安排开,让火神有空来光临,板凳山一带也因此形成了比楚雄市区晚一天的传统。

板凳山的火把节开始的这天,我们到达紫溪山岔河村委会已经是上午10点,毕摩已经在主持请火神的仪式。今年的主祭毕摩叫罗金华,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村子,他还是州级的非遗传承人。

岔河村紧靠着一条乡村公路,这条公路在我们去的时候还空空荡荡的,公路旁的半坡上有一个跳场,今天作为节日的主场地,被隆重地装扮过,撒上了青松毛,巨大的火把也已经提前准备,为了防雨,十米高的火把上罩着雨布。

毕摩一大早就在火把的下方布置好了道场,包括精心挑选过形状的青松树枝、青玉米秸秆等,正中央挂着火红色的火神经幡,经幡的下方写着各种吉利话语,这是今天向火神祈求的内容,包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有求必应等。下面用斗升盛放着五谷水酒,这是给神灵的祭品。

祭祀的祭品当然还不止这些。正式的请火神仪式开始后不久,在毕摩示意献牲后,一群壮汉就扳着一只黑羊上来,只见麻利的一刀,黑羊的血淋到地下。这是传统祭祀必须有的一步,区别只在于有的地方献牛,有的地方献羊。

毕摩

主祭毕摩手里拿着法器,按照一套完整的仪式,绕着祭坛念着请神的经文。其他的毕摩在按照祭祀流程不时进香和进行相关的仪式。

毕摩在传统彝族社会中地位很高且神圣,素来有三师合一之说。在彝族社会的“兹(土司)”、“莫(法官)”、“毕(毕摩)”、“格(工匠)”、“卓(百姓)”五个等级中,毕摩的地位超然。彝族谚语说:“兹来毕不起,毕起兹不吉”,充分说明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彝族社会的发育中,各地语言有较大的差距,文字更是只有少数人能掌握,这少数人就是毕摩,毕摩的传承中,蕴藏了彝族社会的、历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礼仪、艺术、医学、探索、丧葬、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礼仪,彝族人的大小节庆、婚丧嫁娶、盖房立柱等重要事宜,都要请毕摩来主持。

毕摩之间也分着等级,这主要是由毕摩作法的经验和作毕能力(主持仪式的大小程度)而定。今天主持的罗金华毕摩虽然只有36岁,但已经主持过五十多场大中型的做毕仪式。为了主持今年的板凳山火把节,他提前许多天就开始准备。道场里的经幡彩旗,都是他提前精心剪制的,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另外,今天的整个仪式流程也由他来主持把控。

在像火把节这种祭祀神灵的节日中,毕摩的意义尤为重要,作为沟通神灵与凡人的桥梁,他的衣着、使用的法器、诵念的经文,摇动的法铃,行走的姿态都各有讲究,其意义都在于取悦于神灵先祖,将人类的意思传达给神,包括要祈求的内容,要消除的灾厄,和对神的敬意等等。毕摩的这一套祭祀礼仪,一般记录在家传的毕摩经中,当然也有师传的。

像火把节这样的大仪式,毕摩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从仪式一开始,除了吃饭等必须的修整,几乎是不休息的,彻夜诵经作法,沟通天地神灵,以求将这一场祭祀的效果做到最好。

祭祖的路

在毕摩祭祀的时候,周围的人群围成圈,进行着节奏悠缓的歌舞,楚雄市本地彝族的歌舞,分为踏歌和翻歌两种,又以翻歌更具特色。当地群众还保留着传统的歌舞方式,舞步的幅度较小,节奏也不快,更像是闲庭信步。

现在还不到跳舞的时候,白天只是火把节的开场和前奏,真正的要到夜晚来临,点燃大火把的那一刻,直到天亮,这里都是一片歌舞的海洋,东方狂欢节的名头由此而来。在白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山祭祖。

在祭祖之前,一群舞者跳起了羊皮舞。羊皮舞,是用羊皮做成手鼓,舞者用鼓锤敲响羊皮鼓,配合以特殊的舞步。这不是一种娱乐性质的舞蹈,而是专门为祭祀而跳,只在特殊的节日和场合才能跳,而且也只有毕摩挑选出来的人才能跳,要求包括:成年男性、长相好、人品好等等。毕摩解释说,羊皮舞是跳给神灵的舞蹈,如果挑选出来的人不好,也许就会让神灵不开心。

11点左右,火把下的祭祀仪式告一段落,毕摩带领大家开始往山上走。祭祀的队伍从火把下出发,穿过庄村,沿着公路走到山脚,在彝门这里,进行简单的上山仪式,然后沿着隐藏在松林中的小径,一直走到山顶,在那里用经文、乐器和歌舞来引起祖神的注意,用香火祭祀祖神,祈求保佑,然后顺着庙旁的另一条小路,走到另一座山上,祭祀下一位神,直到把所有的庙都祭拜过来。

86岁的彝学研究者余立梁老师向我们解释说,板凳山不是指山长得像板凳,在当地的彝族方言中应该念成白登山,意思是神居住的山。板凳山分阴阳,当地有公山母山之说,是当地的最高峰,山上修有彝族土主庙、葫芦笙纪念塔、彝门、毕摩祖师殿、六祖殿等,都是今天祭祀的对象。

余立梁老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汉族,但却为了研究彝族文化学习了彝族的语言文字,并且对彝族的地名和日常用语名词等有考据癖。他对许多彝族地名用汉语表示出来后失去其意义而惋惜,并举例说,楚雄的紫溪山,在彝族方言中,是“有云豹住的山”,现在还能找到云豹的影子,但现在的人多数都不知道原含义。此外,毕摩,在楚雄这边的彝族话里,发音更接近“白马”,但为了与凉山州的叫法统一,现在也统一了。

岔河村委会隐在青山之中,板凳山一带的居民全是彝族,这场祭祀对彝族人一年的丰吉尤为重要。板凳山的每座庙都有上山和下山的专用路径,毕摩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摇着法铃,举着火神的经幡,带领大家完成整个祭祀仪式。每到一座庙前,人们开开心心地吹起乐器,弹起弦子,唱起当地的调子,最后再去上香祭拜,整个过程即庄严又热闹,可以看出,神灵和当地居民的关系非常好。

小学

祭祖的路走完后,已到中午,参加祭祀的人分别在村委会和小学里吃饭,今天的主菜正是羊汤锅。羊在彝族的节日里,总是充当重要的角色。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彝族养羊的传统,正说明了其由西北的氐羌部落迁徙过来后保持的游牧习惯。当然了,今天的羊汤锅也做得特别地道。

我们吃饭的这一所小学校在楚雄市也相当有名,这座学校一直保持着双语教学的传统,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彝族。学校的普校长也在,他遗憾地说,现在学校放假了,不然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各种课外活动,全部是以传承彝族文化为主来设计的。

岔河村小学地处山区,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得住校,一手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些彝族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彝族文字,以及彝族歌舞、手工刺绣、民间体育项目等等。这些课余项目是学校的老师按照当地传统整理设计出来的,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个个能歌善舞,而且由学校灌输了保持彝族语言的理念,更利于彝族文化的下一代传承。

保持民族语言、开办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在所有接触到的彝族学者都会提及。楚雄是中国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在今天,楚雄一直在努力维持着彝族文化的特色与传承,楚雄市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火把节,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然而,在市区,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地方,年轻的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正在逐步放弃民族语言,几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除了电视的影响外,城市的小学校只能提供汉语教育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岔河村小学在今天变得更重要了,它的教学模式正在楚雄市的其他彝族聚居地推广,同时它也升级为“楚雄市民族小学”。

集市

我们来板凳山,是由楚雄市委宣传部的苏忠诚老师推荐的,他同时也带着他的孩子来到这里,希望在这一片典型的彝族聚居区,能够让我们看到较为完整真实的现代彝族生活和火把节习俗。除了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外地人,板凳山的火把节里全是当地人,因此也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细节。

来之前我们就听说,板凳山的火把节期间,是要赶集的,但早上我们来的时候,只有一条空空荡荡的水泥路,上面用粉笔做了一些标记。

等到午饭过后,一些小货车和面包车开始拉着货物来到,勤劳的小商贩们迅速撑起帐篷,摆开货物,抢占好的位置,不过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热闹的集市像变魔术一样变了出来,周围村子的人也开始不慌不忙地来赶集,买一些过节要用的东西回去――肉食豆腐、糖果玩具的销量是最高的。板凳山没有游客,所有的商品都是就着经济实惠的原则,为当地人准备的。

到了傍晚,又来了一批摊贩,集市已经沿着水泥路摆出了村,而且所有的摊贩都挂出了临时的照明灯,原来,这个临时集市如同火把节一样,白天只是前奏,晚上才是重点。

早上完成了祭祖仪式后,下午跳场就空了出来,各村的文艺表演队轮番上阵,他们的特征很明显,身上的刺花服装是统一购买的商业产品,而其他人穿的是自己刺绣的服装。表演结束后,这些来自附近村庄里的文艺队伍也不解散,在公路边找块空地又围拢着跳起来,自娱自乐,同时等待着夜晚的到来。

趁这空隙,我们特地请“阿苏”的传承人为我们连解说带表演了一段。“阿苏”是当地民间说唱歌调的集合,根据演唱场合和内容有十几种不同的调子,曲调婉转。“阿苏”的唱词有许多应用到了汉语,演唱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在汉语和彝语之间切换,但我们只能连听带猜估量到三四分的意思。

板凳山位于楚雄州级非遗保护名录“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中心区域,今年6月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保有“彝族马缨花节”、“彝族土主祭祀习俗”、“彝族大三弦”、“彝族葫芦笙舞”、“彝族羊皮鼓舞”等彝族文化习俗。

今年板凳山正在为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而做准备,因而比往年更加隆重,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来了不少,自发地在跳场表演。下午同时还是体育活动时间,在跳场的一边清理出一片地方,组织富有民间特色的文体活动:拔河、走高跷比赛、扭扁担等等。有两名裁判在主持,所有的人在现场就可以报名,奖品也很简单,每类比赛只要胜一场就可以领一包洗衣粉,最终胜出的大力士奖品再稍好些。赶集路过的大力士们纷纷聚拢过来,相互打着招呼,进行着最朴素的力与技的较量。

火把节期间,最负盛名的体育活动其实是斗牛比赛,当地的斗牛场在紫溪山那边,斗牛都是剽悍的公牛,打起来的时候两眼充血,一副不要命的样子,极富观赏性,因此许多人愿意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去看斗牛比赛。而这种大节日下场的斗牛,也是从以往的小斗牛比赛中胜出的半职业选手,膘肥体壮,牛角又大又圆,更是值得一看。

过火把节的人们,就在这种娱乐、观赏比赛、购物的愉快气氛中,度过了节日的白天,饿了就去光顾街头简陋的羊汤锅摊,等待着傍晚的到来。

夜晚

夜是火的舞台,火是文明之源,人类学会了使用火,驱走了夜晚的寒冷和病魔。也正因为如此,彝族是拜火的民族,火把节也在夜晚开始。

火把节开始的仪式,由点燃跳场中央那支巨大的火把开始,点燃火把的时间,同样由毕摩来决定。

28号的那天多雨,中午与晚饭时间各下了一场雨,但毕摩说,没关系,等到了晚上,就不下雨了。到了晚上八点钟,果然没有下雨,在毕摩的主持下,火光,照亮了这片山区。

火把节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对于火把节的由来,彝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在民间获得广泛认同的,就有驱逐虫害和消灾辟邪等说法。除了毕摩主持的仪式外,彝族农村每家都会在火把节开始这一天傍晚,点燃火把,然后举着火把先去照家宅,再去自家的田间地头绕一圈,火光照亮之地,害虫疾病退避。7月底正是稻子开始抽穗的季节,已经看得见丰收的影子,因此,照稻田的这个过程会被执行得一丝不苟。

第4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六月二十四,怕是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最开心的一天了!因为这热闹欢快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当夜幕悄悄降临,星星们欢快地眨着眼睛,彝族人们就开始抬着点燃的火把,绕村串寨,穿梭在辽阔的田野之间,就如流星划过天际。火焰把整个寨子照得夜如白昼,热闹非凡。在甩火把前,要在火把上洒上送香粉,“嘭”的一声便把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心愿表达出来。

听外婆说,这火把节,是用来纪念祖先的胜利而有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神每年都会来到人间收人们的钱财和粮食,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智勇双全的阿提拉巴与天神对抗起来,天神大怒,派了无数只蝗虫来破坏庄稼,最后是阿体拉巴带领大家用火把烧死了全部蝗虫,人们终于胜利了!那天是六月二十四日,于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胜利,便有了火把节。

酒,是彝族人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酒的彝族人,生命是不完整的。我们的酒都是自家酿造,主要分为甜酒、辣酒两种。甜酒用糯米纯酿,辣酒则用高粱,玉米制成。不仅过节时要喝酒,嫁人、娶媳妇时要喝酒,办丧礼时也要喝酒。反正,在彝家“无酒不成敬意”!

咱们彝族人,就是好客。凡是家里来客人都要以酒相待,酒一倒满杯子,扑鼻而来的稻香让大家“人勿饮酒人自醉”啊!酒杯一举起,漂亮的彝族姑娘们便会唱起欢快的祝酒歌,跳起好看的彝族舞蹈,绝对叫人拍手叫绝。光喝酒是不行的,热情好客的彝族人会现杀一只鸡。鸡是吃清炖的,用陶锅熬,不用刀切鸡肉,煮熟后用手撕,蘸了佐料后吃。色味双全,美味无比。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彝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凡而又和谐的日子。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将后代繁衍了下去。

第5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一、创设音乐欣赏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选取的欣赏音乐曲目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首先,为学生创设出音乐欣赏情境;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音乐;另外,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对不同音乐器材的音色与种类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二年级欣赏音乐《三个和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适当为学生讲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团结互助,不要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应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故事情境创设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这首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刚刚讲述的故事,边听边想象。同时,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这首乐曲运用乐器音色的变化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形象,欣赏乐曲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如:或是几声打击乐器的敲击,或是一件独奏乐器简短的介绍,手法简洁,音乐流畅、浑然一体。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图片与声音帮助学生了解这首乐曲中出现的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音色,然后为学生播放一遍《三个和尚》这首乐曲,让学生回答乐曲中用到的乐器。为让学生感受更加清晰,教师可以一段接一段地为学生播放,如:为学生播放乐曲前奏,让学生回答听到了哪种打击乐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解读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音乐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渲染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

例如,在讲到《火把节之夜》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导入课堂:“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又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而且关于火把节有一个传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火把节的传说”这部动画,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有关火把节的介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容易进入乐曲的意境。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乐曲,在播放之前为学生设置问题:“欣赏乐曲,听一听乐曲中用到了哪种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并为学生播放《火把节之夜》这首乐曲,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段落式欣赏的方式,并在欣赏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如:为学生播放乐曲中的第一段后为学生设置问题:“请用语言描述第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乐曲。之后播放第二段,再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用这样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表演音乐

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的再创造的行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音乐作品进行创编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更形象地解释音乐,理解音乐,从而达到让学生欣赏与感知音乐的目的。同时,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6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关于泸沽湖的来历,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传说:远古时,一位叫后龙的英俊小伙子和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格姆深深相爱。然而,他们的相爱却遭到天神的惩罚,后龙被变成一座山,而伤心欲绝的姑娘格姆望着这山,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流淌。格姆的泪,是纯情少女青春心血凝成的珍珠,流啊,流啊,最后流成了人间绝无仅有的泸沽湖。格姆也变成一座屹立在湖边的山,从此与心爱的姑娘朝夕相伴。

泸沽湖畔的纳日妇女,人人会唱“阿哈巴拉”(当地特有的民歌),她们荡船于美丽的泸沽湖中。扬起笑脸,冲向蓝天、冲向青山,唱起嘹亮的山歌……

盐源人好客,无论地位高低,“来者就是客”,都要被请到正室上火塘的贵宾座位上,全家人彬彬有礼,杀鸡煮肉,敬烟上茶,并捧出“苏里玛”酒供客人享用。饭后在泸沽湖畔燃起篝火,伴着姑娘们回荡天地的金嗓子,年轻人围着火堆载歌载舞。跳舞之前,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向客人献礼,红毡垫着的托盘上横放一条哈达、一杯酒。等客人喝完酒,四周便欢呼起来,同时响起笛子伴奏的纳日人优美的歌声,他们用热情的祝辞,唱出盐源纳日人内心的美好。

盐源人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优美的舞姿、富于民族特色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彝族婚礼的独特情趣,不仅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喜爱,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和外国朋友的赞誉,曾出访到土耳其、德国、法国、英国等地演出。

第7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1、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节日那天,高高 的“花树”披红带彩立于旷野场地中央,花树下设方桌置放香烟、香茶、美酒、芦笙等物品,并以花树为中心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跳花的,不仅是当地的苗族群众,方圆几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也有不少人盛装前来跳花、观光。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三个以梦为马、以歌为粮的丛林诗人

采访“彝人制造”演唱组的时候,正值彝族“火把节”前夕。

当大凉山绿草如茵,荞子花红遍的时候,四川彝族地区一年一度盛大的“火把节”就来到了。彝族人有句谚语:“火把节没有看错了的,彝族年没有过错了的。”他们的火把节就像汉族人的春节一样重要。可是,曲比哈布和他的两个兄弟已经有四年没有在熊熊燃烧的火把下对歌、跳“朵落荷”(即达体舞)了。

在北京昌平的复式公寓里,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和倮伍阿木席地而坐。他们面前是播放着欧美MTV的宽屏电视,是窗外霓虹闪烁的城市夜空。而他们讲述的故事,却来自遥远的深山和丛林。

我们所不知道的

听过“彝人制造”演唱的人,都会难忘他们音乐中的奇幻、朴实、狂野和温柔,以及游荡其间的神秘气息。他们的音乐充斥着只有在凉山山水之间才能酿造的情绪。当然,最令人激赏的是慢歌中那忧郁和沉思的美,它拒绝歇斯底里,拒绝抄袭煽情;而快歌中洋溢着最原始的喜悦和对自然的崇拜,没有丝毫都市纷乱的痕迹。

有人说,“彝人制造”给狂躁不安的现代都市吹来一股异质的原始之风。

这样的形容似乎并不夸张。

在历史遥远的尘烟中,凉山的彝人创造了一种朴实的文化。这是一种蕴涵着民歌、神话、古代仪式和爱情格言的文化。每当月上东山,年轻的彝人在月色掩映下隔山对唱情歌,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时刻意味着幸福以及娱乐生活。另一些彝人则把这些浪漫的山歌,整理到歌本里,将原来遗失于草丛里的乡村语言稍加修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于是,所谓的现代文明以它貌似宽容的姿态,允许它的到来,并给它贴上民俗的标签,让它睡在窗明几净的博物馆里。

很多年过去,当台湾歌手邰正宵的那首与《彝族圆舞曲》毫无二致的流行歌进入了凉山的卡拉OK厅时,有一些年轻的彝人则操起了吉他,他们都有一头从小就蓄起的长发、丰富的对唱经验和索玛妹妹在他们黧黑的面颊上留下的初吻。

曲比哈布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饥饿的日子

曲比哈布是听罗大佑的歌长大的。他成长的年月,山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零星地知道了关于凉山的文化,知道了他们的州府西昌,知道了艰难地走出去的彝族诗人和画家。而哈布这一代年轻彝人拥有的,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的对外来文化的强烈敏感。他们熟悉各种牛仔裤的品牌,喜欢咳嗽药水味道的饮料和外烟的浓烈。一条街的小伙子们都是天生的歌手,一条街的姑娘从某一天开始听到的全都是流行金曲。

哈布是县里一家电力公司的工人,拥有一份让那里人艳羡不已的收入。可哈布却不满足。他是一个天生有着唯美倾向的年轻人,从小的理想是当一个画家或者是自由音乐人。高中毕业以后,学过一阵绘画。工作后,又不甘于生活的机械、枯燥和平庸。他总觉得自己血管里流淌着与生俱来的乐感,它们蛰伏着,等待喷泻而出的一天。

当初停薪留职,在许多人看来是件头脑发昏、不可思议的举动。哈布不但丢了自己的工作,还带走了亲弟弟曲比哈日。当时,哈布不过20出头,哈日还不到20岁。父母、朋友责怪和挽留,但已经留不住哈布飞出去的心。哈布信誓旦旦地对父母说:给我三年,如果混不出样子来,我就把哈日送回来上班。

话虽这么说,但哈布心里却没有那么多底气。他明白自己是在和命运赌博。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没有音乐背景,前路茫茫。尽管如此,他却有足够的自信:他们彝族人可能不知道“音乐”二字怎么写,但决不会妨碍音乐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彝族音乐源远流长,男女老幼开口而歌,一唱百和。当古典与现代、民族与流行、前卫和原始相遇,当音乐成为本能的情感的真实流露,这样的东西一定是能打动人的。

在成为歌厅歌手一年以后,1997年,哈布正式结束了“卖唱”生涯,和弟弟哈日、堂弟阿木组建了“黑虎演唱组”(原名)。他们向往创造自己独特的音乐,因此需要干净的氛围和单纯的空气,但同时他们也将自己送上了一条艰难的路。在那时,演唱组是无根的浮萍。哈日曾在访问中谈到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流浪街头,最后睡在楼梯间”。有人问阿木成名前后的最大区别,阿木说是“再也没饿过肚子”。那段日子,成为他们生命中最苦涩也最充实的记忆。

“出来的时候,有许多人祝福我们,也有许多人在看我们的笑话,再难,也不能回头。”

“我们出来,是做好了饿肚子的准备的。” 在西昌的日子,最为凄惨。三个人已是身无分文,却又不能开口向朋友借钱,更不能向家里说出实情。最后拿着仅有的二十块钱,买来几把面,兑入一大锅水,放点盐,整整吃了一个月的“盐水面”。有好朋友过来,看到他们的处境,就塞给他们几十块、100块。有时,到朋友那里吃顿饭,凑合着熬过来。哪怕是在饥肠辘辘无家可归的时候,他们也给自己堵住了回头的路。回头,就会被口水淹没。饿得不行,只能喝水;朋友来了,拉过吉他,闭上眼睛就唱。他们唱忧伤的爱情,唱神话中的传说,唱风雨雷电,唱远古的神鹰……那时,虽然贫穷,但状态却比现在沉静得多,每个旋律都流淌自心灵。就这么心无旁骛地投入地吟唱,唱走了怅惘,唱走了饥饿,唱走了无望……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0年。

多年漂泊等来黎明

他们梦想着有自己的专辑,但是,没有钱。冥冥中,他们想到了老州长巴莫尔哈。这是一位德高望重很有民族自尊心的老人,曾经为扶持凉山地区的文化事业立下过赫赫功劳。凭着直觉,他们相信如果能感动他,就能获得他的帮助。终于,几经周折见到了巴莫尔哈。他们说,我们想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事,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的音乐和文化。他们弹起吉他,给巴莫尔哈唱了首自己创作的《父亲》。当时,三个人的心情是郁闷的,闭着眼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唱着唱着就流泪了。他们的眼泪勾出了老州长的泪水。此后,被感动的老人力促“彝人制造”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传说中的英雄》,由四川中唱出版。但是这张完全由彝语演唱、采用彝族毕摩教音乐的专辑并未获得多大反响。

哈布意识到,要真正做好音乐,必须往北京走。经过了这么多的音乐实践,当他们足够的音乐天赋和外界音乐大潮撞击出了蓝色火光,哈布逐渐有了自信:要让那些仅在博物馆里为人观赏的民俗文本走出来,新一代彝人的责任是创造一个市场品牌,一个流行神话,从而进入所有人的生活。

1998年5月,三个人借款凑足路费到了北京,借住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宿舍里。一切都来自天意,仅仅两周以后,他们就与鸟人艺术推广有限公司签下了一纸合约,而“鸟人”看中的正是“彝人制造”非同平常的艺术潜力:他们肆无忌惮却非常顺耳的转调,诵经式的唱腔与高亢裂石般的声音交织混合,伤感而凄美,豪阔而质朴,字字声声浸润着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泪水。这样的音乐犹如一股来自山野的风,清新、脱俗。

然而转机并没有同时到来。1998年,国内很多地区遭遇特大水灾,经济萧条,很多演艺公司都不景气。“彝人制造”只能在北京郊区的一处平房里过起“隐士”般的生活,虽然有了基本的生活费,不再饿肚子,但心情却遭遇了恐慌。他们每天吃简单的饭菜,然后练歌。周而复始,目标渺茫。这种生活自然不是想象中的。有人对他们说,耐心等着吧,等公司情况好起来,可能会有专辑出。这种恐慌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半,当他们跌入忍耐的底线时,终于,1999年下半年,公司出现了转机,他们开始准备首张专辑《彝人制造》。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很多人看到的:他们参加《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2000年度颁奖典礼》,荣获“最佳组合”奖;参加《CCTV-MTV音乐盛典》,荣获“中国最佳民歌新人奖”;2001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在各种各样的演出中频频露面……

多年漂泊终于等来黎明。不再挨饿,不再流离失所。人们能逐渐接受并喜欢他们的音乐,是因为他们直接表达了人世间形形的世态、悲欢离合的故事和最本能的七情六欲,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眼中的世界,用他们的音乐勾画着人的灵魂。

现今,他们各自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一种欣慰和胜利。

第9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太阳

    万物有灵,这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普遍的信仰,由于太阳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最引人注目的、令人不惑不解的,运行不已的对人类生活最有影响力的发光天体,所以在原始文化之中遗留下许多崇日的痕迹。就像是各个名族都有的乐器——鼓。它形似太阳,且在出土的大量鼓上都能找到类似太阳的图案。太阳作为一个可直观直感的实物,对全人类都是可以言传形造的。因此,原始部落人群对太阳的崇拜始终没有脱离太阳的本体形象。

    月亮

    月亮舞蹈要比太阳舞丰富多彩。月亮的行程是多样化的,形状也在不停地变幻中,这便引起了人类的兴趣。月光是皎洁的,柔美的。

    图腾(火,水、葫芦、面具、纹身)P49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为“他的亲属”或“他的图腾标记”。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有葫芦图腾崇拜和与之相关的芦笙舞。57

    彝族崇火,信仰和敬奉火神“阿依迭古”。说此神高兴时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不顺心时带来火灾。彝族崇货还表现在耕种前烧山要祭山火;在野外宿猎燃火要祭火;过年时要祭火塘,并终年不熄火;盛大的火把节撒火时要祭火。彝族舞蹈中,围着火塘和篝火跳舞、火把节举着火把挥舞等形式都是火图腾观念的遗存。

    崇拜谁的傣族居住在澜沧江流域,供祭澜沧江水神。景洪傣族人称此江神为龙女神,傣族爱水,勤于洗濯。村寨内的水井,设有精致美观塔形井盖式的小建筑物,以保持水源清洁。三月三的泼水节是辞旧迎新的年节,此时沐浴更衣,以水互相泼洒,依然是“洗濯胈除,去宿垢”的水图腾古风。泼水节的三四天中,表演的各种舞蹈多带有水的特点。如在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和手臂各关节的弯曲。傣族古歌谣中就有把水比作蛇的描写。例如《打山歌》:“山头有小河,流过树木间,水清流得快,看上去蛇跑。”此诗不仅描述了清水似蛇,还勾画出水的动态。当然。今日体态的三道弯和手臂的弯曲,远非蛇、孔雀和水的简单模拟。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中说过:“昔民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无常,其诸现象,又预见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指出:“在极为漫长的一段时期中,野蛮人的思想停留在人类创造神话的时代中,人类是怎样生活和思想的,所以他们对神话的解释往往难以恳切,反而把神话真正的起因——一种最简单的事实给抹杀掉了。”在泰勒看来,最简单的事实就是野蛮人的万物有灵的信仰。这些灵,不单单是自然地临摹,它是原始人类依照自身的形象构思出来的非人非物的东西,亦即人们所说的神。当这些自然力被人格化时,最初的神就产生了,摹写这些神的神话就出现了,动态地展示这些神话的舞蹈也就形成了。换言之,原始宗教发端于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当这崇拜对象定型后,便成了图腾,而当许多灵物与图腾被赋予了人格的内容时,神话舞蹈便诞生了。《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图腾舞蹈能使原始人在表演中达到,使得他们仿佛坠入自己所崇拜和认同的图腾形象中,获得如同和图腾在一起的精神与感情体验。

    傣族崇拜孔雀,孔雀舞除表现孔雀生活外,更注重表现神话故事。单人孔雀舞多表现一个孔雀被恶魔抢走,另一只孔雀在树林里飞跑找寻的情景。双人孔雀舞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系取材于神话传说《召树屯与喃诺娜》(及王子与孔雀公主)。它们是当地最精彩的舞蹈,只在盛大的节日和隆重的集会时才表演。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最为精彩,这里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人跳孔雀舞,并有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树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抖翅、展翅、蹬枝、歇枝、开屏、飞翔。。。。。。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的舞蹈语汇和富于雕塑感的舞蹈造型,而且还立下了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伐和姿势,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如前所述,过去的孔雀均由男性表演,舞蹈时戴尖塔盔面具,身跨孔雀架子道具。单人孔雀舞时,戴女性假面,双人孔雀舞时,戴一男一女假面。待孔雀舞被搬上舞台时,代表美的女性还原到她的主角地位,已多不戴假面和道具,代之以有孔雀图案的长裙。同时,着眼于表情、舞姿、步法的配合应用,使孔雀舞更加多彩,变化多而且灵活。延及到舞台上的杨丽萍时,孔雀已达及人格化的顶峰。

    复古与创新

    或许是中国文化太悠久,历史太漫长,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一种崇拜过去的思想,中国人的复古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种复古观念表现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战国时代的孔子即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孔子即开始崇拜文武周公之治,一生都想恢复周代礼乐,所谓“克己复礼”是也。后代的儒家,即受此影响,向往尧、舜之治的大同世界。

    这种观念表现在中华舞蹈上更可得到证明,中华舞蹈都是复古的舞蹈。不论是传统的古装舞,或是现行的民俗舞,都是使过去的舞蹈复活,将过去的舞蹈在想象中恢复。中华舞蹈的复古,有其复古的原因,其一来自舞蹈的动作,其二来自舞蹈的服装,其三来自舞蹈的题材。

    中华舞蹈的动作,多来自国剧的传统动作,民俗舞蹈中流传下来的动作。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