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城镇化范文

农村城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城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城镇化

第1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观我国近三十年的城镇化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2012 年间,我国城镇化率由35.88%增长为52.27%,年均增长率为1.34%。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75%―80%),我国的城镇化率这些数据有所接近。但是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左右,是相当低的。

而数据背后,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科学规划,欠缺顶层设计,表现出布局不合理,区域间不协调,城镇定位不清,职能类似;缺乏产业支撑,导致空心村现象出现;将城镇化简单等同于造城运动,追求政绩而不顾成本后果,结果配套基础设施欠缺,社会保障等严重滞后。如此,农村城镇化后,土地资源浪费了,环境污染了,农村不像农村了,农民生活压力增加了。

显然,这样的城镇化不是我们的初衷,并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源,更有悖于和谐社会的主旨,所以,必须修正更改,于此,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十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新型城镇化之“新”,是要有别于以往的“造城运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镇质量上来,不仅是“人的城镇化”,更应生态的城镇化。

当前,他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扩大内需,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同时要彻底地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根本因素,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生活环境,让农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新型城镇化最基础和最核心地位就是农村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要使农民向不同层次的城镇转移,逐步降低农业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没有差别;通过置换补贴补缴,将旧址变更为耕地,增加土地的面积。一方面能够把更多的农业、农村人口转移出去,另一方面能充分实现农业土地的集约化,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议

新,体现在要把城镇化本身的过程与解决过去城镇化出现的问题的纠偏方案结合起来,推进更高质量高效率的城镇化,而最终落脚到人和生态上,却不能搞一刀切、搞大冒进,要有条件的先行,无条件的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在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建议:

1、 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要搞好建设,规划首当其冲,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是每一个城镇即将面对的核心课题。

国家层面制定出战略规划目标,地方政府基于区域整体发展制定区域综合发展战略规划,这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划,同时还要包含城市建设规划。规划要以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的双提升作为主线,整合社会、生态、经济、人文等重大问题,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要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协调发展,以对原有城镇群的优化整合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有效地实行就地城镇化,依据本地区特点构建特色城镇,要以产业为中心;规划出的各类城镇,职能类型要明确,每个城市都要有独特的特点,彼此之间要相辅相成,不能替代,有分工,更有合作。

2、以产业支撑为前提

产业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城(镇)一体化,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农民无论以哪种形式城镇化,最终要能解决他们变为居民后的生活压力。所以必须让产业来牵引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构建现代化大农业。在具体产业选择上,须因地制宜,依据本地域的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产业群,招商引资要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本地资源优化、产业集群化等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

3、完善土地确权

农村城镇化中,土地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强调要“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进行了确权后,农民才能清楚自己的家底。才可以通过有偿转让、流动或抵押,使这些资产流动起来。也才会使土地真正得到集约化运作,一方面农民可以脱离农业,另一方面,可行的方式是农民以自己的土地确权进行股权投资,这样,变为居民的农民可以依托本地产业获得生活来源,同时通过获得分红,实现带资进城,这个是解决他们生活的根本依靠。

4、解决户籍问题

户籍成为农民工进城的重大拦路虎。户籍体现了不同区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差别。更多的农民工进城了,缴纳的与市民一样,贡献的不比市民少,但是难以真正享受到的市民福利待遇,如医疗、子女就学等。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系统过程,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福利制度的改革,所以要配套协调,而不能头痛医头。同时还要进一步放开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更要降低农民落户的迁移成本。最终使各地的户籍可以随便流通,使劳动力资源、农民工和城镇化有机衔接起来。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引自《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5、以生态化为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化的城镇。这种生态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生态,还有人文、社区环境的生态。不仅包括硬件上面的生态,还包括软件的生态。是由外延到内部纵深演绎的。

要依据本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镇,生态产业。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资源,提倡绿色利用。要加强环境治理,将被动的生态治理,转化为主动的生态建设,并融入到生态产业中,进一步实现生态产业型城镇。

四、结语

本届政府高层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强势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与往日的有了更新的内容,更具前瞻性,也更具科学性。有了新思路,新规划,具体的要求后,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引自“十二五规划”)如今,新型城镇化已经拉开序幕,我们对之充满期待。(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0-01.

[2]新玉言.国外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02-01.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5-01.

[4]吴季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百国城镇华实地考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04-01.

第2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1、金融支持城镇化定位偏差(1)长期以来大企业和优质客户都是各商业银行争相竞争的对象,而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同时,大型商业银行所实施的集约化的经营战略导致乡镇级银行机构网点缺失。(2)错误采取因噎废食的做法。为了防控金融风险,把许多的城市信用社改制成农村信用社,从而改变了城市信用社的性质以及服务方向,削弱了对城镇中小企业和私营客户的信贷支持,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壮大。(3)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共赢局面难以形成。政府部门对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的支持措施,且环节繁多、税费项目多,银行交易成本偏高。银企之间、银行与农户之间,虽然有较高的依存度,但相互间沟通交流渠道不畅,信息交流不充分,导致“诚信平台”基础不牢,“贷款难”与“难贷款”的问题依旧突出。

2、金融支持城镇化信用体系不健全目前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仍存在一些企业骗取贷款、贷款违约、逃避银行债务现象。征信体系建设进程缓慢,信用资料的数据与共享不足,导致银行贷款风险评估存在诸多困难。而受执法和司法环境的影响,银行的债权保护也有手段少、难度大的困境。与此同时,中介机构数量较少、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信誉度较低,使得农村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担保难”和“贷款难”的现象得不到妥善解决。

二、江苏省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对策建议

针对江苏现状,“三位一体”的创新金融支持模式是江苏省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1、构建融资体系要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走绿色低碳智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构建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融资体系。(1)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金融组织体系。调整优化县城以下传统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对接能力。要以基础设施、城镇大企业为主要市场定位,发挥其政策性金融的优势;邮政储蓄银行要发挥其零售银行的优势。(2)充分调动各类金融资源、构建支持城镇化的多元化融资模式。政府要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将其资金引导至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运用PPP(公私联营)、TOT等方式加大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这样不仅解决建设项目现金流量和还贷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能使其更好地为城镇化建设服务。(3)更新金融经营理念,培育完善其服务体系。明确战略地位,把握市场机遇。首先是城镇化建设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不仅可以把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还能产生新的消费能力与投资,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的持续发展。其次是城镇化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为金融机构谋取更丰厚的收益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因此,金融部门务必更新经营理念,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逐渐培育起重合同、守信用、低风险的客户群体,把握难得的市场发展机遇。

2、构建支持城镇化建设融资的体制机制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和引导。我省应从两个方面构建支持城镇化建设融资的体制机制。构建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体制机制。我国的经验表明,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引导推动的。这无可避免地造成历史的某些时期,城市发展的政治功能超越了其经济功能。其缺点在于易形成政府对市场过多的行政干预,不利于城镇化自由、快速的发展。因此,构建政府辅助市场的体制机制。要求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来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和方向,使人口、土地以及资金畅通无阻的流动。

第3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通过工业布局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韦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韦伯理论认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即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具体做法是根据运输费用来确定生产成本最小的地点,因此农产品加工一般会聚在城镇地区。城镇地区的交通业十分发达,信息传递也十分高效,为降低成本,农业产业主体也会集中在城镇区域。这种聚集既促进了产业发展的高度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目前,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状况来讲,农村的运输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业产业主体会因地制宜地布局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主要原因就是要素的流通和使用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的快慢。农业产业化要求以盈利为目,以经济效应为导向,此种导向必然会使产业生产主体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比城市劳动力的价格低,这会吸引大量的农业产业主体到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这也会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前从事耕作的农民会因为更高的工薪去从事龙头企业雇佣下的工作,农村劳动力会以这种方式转化成城镇劳动力。这种最优区位布局驱动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产生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农村城镇化

在全球发生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后,大部分的生产劳作工具已经规范化,如生产线更是普及,规模经济发展得以形成,产业化的发展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产业内部达到合适的经济规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充分使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如何使用规模经济也显得格外重要,使用标准化的分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高效率的融资和大企业的收购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工具不断革新,所需的劳动力素质也不断提高,原本的耕地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基地。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式是龙头企业去经营生产基地,具体措施为建立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是否成熟,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利益联结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在这个利益联结体里,不管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不是每个参与者的利益都是均等的,要根据其对整体效益的贡献来作出合适的分配,并且分配要以公平为原则,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才是有效的。目前,我国的农业大企业比较少,其吸收能力有限,并不能和农民的利益有效地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龙头企业的运行效率就会很低。为了更好地与农民互动,可以让农民更加地融入到这个企业,可以通过农民参股的模式,农民会因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积极参与到龙头企业经营工作中,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基地的规模经济效益会使农业产业经营收入增高,农民反过来也会因为更好的社会福利而涌入城镇,这就壮大了城镇化的发展。这些涌入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资源中是最不可或缺的,因为除了劳动力要素,其他的生产要素都需要劳动力要素去支配,其他生产要素只有和劳动力要素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所以农业产业化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不仅将人口城镇化,也促使了劳动力资源在城镇区域的合理配置,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发展中的城镇创造经济价值。

(三)农业产业化的外部效益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当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熟时,它的影响就超出了农业的范围,其外部效益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比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旅游业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收入,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熟可以带来的不仅是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也促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餐饮,物流等。由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会吸引大量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具有重要贡献,而且服务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更能直接对人们的生活舒适度产生影响。因而,城镇化的发展不能忽视服务业,城镇化的发展应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点为着力点,这样农业产业化就能通过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此外,产业化的农业已经与单纯的第一产业不同,基本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农业产业化也要与运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些都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将城镇化过程中分散的资源聚拢后进行科学配置,使城镇化的发展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二、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可以抵消产业化的副作用

当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时,产业主体所运用的技术会进步,设备更换的频率会提高,生产经营模式会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对耕作土地面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小,因而农村劳动力已经超出了需求,农民会到城市去寻求就业机会,但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吸收量是有限的,城市如果拥有过多的劳动力,会造成资源闲置,城市科学治理就会变得有难度,而农村城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过度饱和的问题,所以农业产业化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农村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会促进农业产业走向规模经济模式

农业依靠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均所拥有的资源比较少,目前来看,农民依然会保留一定的土地并且耕作,但是更多的时间,他们会进城务工,获取更高薪水,土地耕作却变成了副业。这种情况会导致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而土地经营权却不能及时转移到农业龙头公司,龙头公司就无法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城镇化的发展会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清除,现有土地经营权就会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不会荒废,所有的生产要素会随着市场规律的变化而科学地流动。只有规模经济体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都得到满足,农业产业化才会有机会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环境

想要发展农村产业化,必需有城镇化发展环境。农村城镇化以它集中的生产资源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当农业经营发展成集约化,现代化模式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转化成城镇劳动力,它们作为城镇人口,有着比之前更多的需求。城镇化可以拉动大量的需求,比如有更多与第三产业有关的需求,而在农村,最大的需求也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农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原来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他们需要以工作换取生存和生活用品,像房地产,旅游业,服装业等就会进一步的扩大,这种蓬勃发展的服务业会为农业的产业化提供服务,就会大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的城镇人口比以前拥有更多的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更多的生产,而单纯依靠传统工具生产已经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增加的需求会刺激农业进行产业化,因为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采用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城镇化地区拥有比农村地区更多的研发技术资源,农业产业化必须以科学进步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主体仅仅依靠增加产量来扩大市场规模是十分缓慢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反向刺激需求,产生新的分工,新的目标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研发环境,刺进新的需求,间接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外,我国目前农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农经济,并且农村人口数目远远超过城镇人口数目,而人均可耕土地资源却少之又少,这就加深了农村人口和可耕土地的矛盾,这些是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因素。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从整体上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有序地将农业剩余人口转移而不会导致社会问题,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

第4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 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 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才刚刚起步, 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 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 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 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 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 环境的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另外在城镇化建设中, 往往只注重城市规模扩张,却忽视吸纳人口功能,土地城镇化速度远快于人口城镇化, 两者之比大大高于1:1.23的正常水平,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反过来又降低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在集镇和村庄,又存在用地散乱,土地用途与功能配置不合理,用地低效、闲置普遍的现象。

3. 环境因素。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由于城镇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能力不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加重了生态恶化趋势。而地下水开采过度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有在生态较脆弱的贫困地区,也无法通过城镇化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将城镇化政策误解为扩大城镇建设政策。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很多人对于农村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并不清晰,将城镇化误解为扩大城镇建设,认为农村的城镇数量增加、城区面积扩大、城镇居民人口的增加,就是农村城镇化。实事上,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地域、规模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形成经济、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真正转变。中国目前的城镇化要解决的不是增量问题、速度问题,而是存量问题、质量问题。片面地扩大城市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就只是空中楼阁,并没有推进其发展的坚实基础。

2. 城镇化发展被简单地理解为工业化。 城镇化的内涵相对于工业化来说要复杂得多,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和二三产业,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是城乡经济带动城乡生活方式逐渐同化的过程。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一深刻内涵,他们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发展工业经济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招商引资时,为工业项目大开绿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忽视了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应与农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更没有认识到文明一体化才是城镇化进程的最高水平,对于消除城乡文化价值、城乡经济以及城乡人文环境融合过程中的障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第三产业通过为工业和城镇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完善的基础条件,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强化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虽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受改革开放以前重工业偏向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发挥聚集经济效应的因素制约,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降低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当孱弱,公路等级低,路面狭窄,质量低劣,公路的承载力远滞后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多数小城镇没有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公用基础设施, 生活生产的废料仍以自然净化为主,环境隐患大。同时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和管理体制落后,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供给不仅严重不足,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从根本上制约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4. 缺乏区际城镇化的协调政策, 城镇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不突出。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 但目前许多地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未能与当地的客观条件和未来前景相结合, 盲目追求高标准,脱离客观实际,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不适应。此外,各区域的城镇化政策制定主要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未与其他区域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各区域发展缺乏协调性,难以提高整体城镇化的综合效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城市数量较少、小城镇数量过多的局面,使得中国城镇的经济聚集与辐射功能都不能有效地发挥。

三、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实际布局,须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民的意愿, 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式, 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 走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的方针。即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龙头,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规模等级合理的城镇化体系。

(二)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和身份证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建立以居住地划分人口户籍的制度。改革户口迁移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解除农村人口流动的最大束缚,做到户籍随人走。在当前情况下,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 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

2. 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应消除城乡居民身份歧视,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改变长期以来在社会保障方面对农民的差别对待情况。建立并逐步完善三大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号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政府部门应依法加强农民工参保和保险费征缴工作,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门槛,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应允许农民工一并转移与本人缴费对应的基础养老金,并为其建立过渡性个人账户。(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应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新农合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生培训力度,实现农村群众一般疾病医疗不出村镇。同时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完善社会救济福利体系。低保比例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予以调整,贫困地区农民低保比例可适当放宽,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符合救济条件的农民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3.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土地流转机制要以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大局为前提,通过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协调功能来实现,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权交易市场。将进城农民原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资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后的分红权利,对原有社区资产的分享与进城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统筹考虑。同时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协调机构、土地流转的法律条例及其相应的制度管理组织、土地金融组织以及其他必要的配套服务组织和设施系统等。进城农民原有的承包经营的土地可以通过倒包、转让、入股、信托等形式进行土地的有偿流转,农村集体组织不得随意收回,以保障这些转移到城镇或者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主要靠农民自己来办,造成农村公共产品短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尽快提高农村医保、低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

1. 以信息化促进农业工业化, 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当今是经济信息化时代,只有把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的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自动化,才能使其发展为农村城镇经济的主导产业,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一是改变原有的农村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 优先发展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二是搭建公共基础信息平台,采用统一的标准,完善不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三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发展电子商务、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改善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企业管理、营销渠道的网络化;四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型人才, 打造一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的精英队伍;五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法律保障制度。

2.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 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色资源已经成为稳定村镇发展、维持长久竞争优势、吸引村镇外各种流动要素的基石, 在村镇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上, 人文资源开发更能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地政府应制定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保护并合理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民族和聚落文化资源,并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本地人的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此外,还要增加财政投入和引进外来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旅游相关产业安家落户,形成以旅游特色为中心的产业链条,打造城镇的文化品牌,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

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知识业。发展城镇建设的关键在于繁荣城镇经济和提供大量的非农岗位。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让乡镇企业在当地落户,鼓励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能力。 农村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层次低,缺乏活力,竞争力弱,加快知识业发展刻不容缓。 首先, 各地区城镇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有重点、有区别、有层次地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其次,要重点发展教育、科技、电信等薄弱的知识行业。政府在对这些行业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优惠产业政策的同时, 还应该鼓励民营资本和有实力的个人组织对这些产业进行投资, 并为其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 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培训教育机构的服务行业, 把握市场需要, 着力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应建立投融资平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并行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小城镇建设投资提供充分的资金来源。首先,政府须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来带动社会对农村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渠道。其次,应发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主渠道的作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以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再次,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城镇化建设,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用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地区与所有制限制的界限,使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化的开发建设。最后,推动城乡准公共产品和土地资本化,多形式吸纳社会资本。通过城镇资源整体资本化或分项资本化等手段,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权进行市场交易,整体或分项出售给企业,让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也可加快农地资本化,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资本,让股东直接参与城镇化建设。

第5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土地 集约利用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先祖们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始了人类的城镇化之旅。然而,就我国的现代城镇化的发展而言,其历史只有短短的50多年。实际上,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强调的是国家工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即工业化进程,我国的现代城镇化发展相当缓慢,是典型的滞后型城镇化模式,造成这一现象有诸多的历史原因,比如我国的工业化是以重工业为先导的,缺乏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力。这一滞后的城镇化不利于整个工业化的体系建立,阻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以及农业的影响主要是造成了我国农村土地的浪费和使用的低效率。

现代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不仅在于如何消纳庞大的人口和提高城镇自身的发展标准,而且还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支撑这种城镇化发展的资源基础,在众多的资源当中,土地资源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一环。

1、 农村土地的制度创新

制度是制约农村土地利用的关键因素,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从一开始的不联产责任制到联产责任制,从到包干到户,从土地承包期限模糊到承包期限30年不变,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在不同的阶段,有效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再次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变得刻不容缓。

制度劣势是最大的劣势,制度创新的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就要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让农民切实的享受到级差地租Ⅱ所带来的收益。。其次在农村土地产权体系建立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租赁体系,这既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深化改革的方向,也是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需要。首先可以把大量的存量农村土地纳入有偿使用范围,给农民带来切实收益,再次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节约,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最后还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 加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投入是集约化利用农村土地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所致。加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的农村土地利用长年都是粗放型利用方式,靠增加耕种面积,增加劳力劳动来增加农业产量,这种方式的后果就是农村土地过度开垦,造成农村土地退化,而效益又是极其的底下。为了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力,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

造成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益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的不够,其表现在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还是几百上千年前的设施,农业工具还是农业社会的镰刀锄头,农业动力还是人力加牛力,这样的生产力水平肯定不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国家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并且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农民投入的效益,这样才能激发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和长效性。

3、 农村土地整理

农村土地整治是保护农村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杠杆,对于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实现了村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实现耕地总量增加,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村大量年青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又加上农民承受自然灾害能力小,通过土地整治对农村土地进行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通畅”的集中连片千顷良田对外进行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破解了用地瓶颈,使得“双保”得以实现。土地整治打通了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通道,突破了城镇建设用地瓶颈,开辟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大大缓解了用地矛盾,又保持了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我国长期采取的滞后性城镇化措施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进入到“十二五”时期,如果再采取这一城镇化政策,无论是对我国城镇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农村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中央确定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一政策的执行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无疑是重中之重,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在现实利用过程中会有来自政策、科技、人力、资金都诸多方面的阻碍,但是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解决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要加快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农村资金、人力、科技的投入,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农民;城镇化建设;社区教育

本文系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教职成司函[2013]191号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5日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而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寓教育于服务、管理、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在满足市民最基本的学习需要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十报告中并多次提及城镇化,并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城镇化建设从内容上讲,主要包含了三种形式的转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产业化。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实现农民市民化,而阻碍和制约农民市民化的这一进程的就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因此,农村社区教育成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本文以江阴市为例,通过对江阴市社区教育学校的走访、调查,探析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江阴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阴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社区教育的发展既取得了很大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如何融入新生活?融入城镇化的农民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怎样提高?农民市民化后的富裕劳动力怎样解决就业?江阴人把目光投向了教育,在农村社区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以17所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阵地的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江阴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江阴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机遇的挑战,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实践。

(一)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现状

1、建制情况。江阴市是一个县级市,共有14个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依托14个乡镇(街道)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实施“成教、党校、社区教育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由江阴市教育局和所属乡镇双重领导和管辖。

2、人员配置情况。目前,江阴市社区居民有1,911,538人,居委会(村)总数315个,家庭总数470,433个。14个乡镇(街道)的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178人,社区支愿者有30,278人。在人员编制需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基础设施情况。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数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依托成人教育中心拥有较好的办学硬件设施,能够满足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需求,开展当地产业特色教育活动。

(二)乡镇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社区教育认识有偏见。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乡镇社区教育是个无所不包的大拼盘,只要隶属在社区内的什么都可以纳入,社区教育工作者整天就干着婆婆婆妈妈的工作,无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另一方面缺乏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理解,实际上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社区教育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仅承担着当地居民的文化提升、技能培训,还承担着政策法制宣传与文化娱乐的熏陶等任务;从教育形式上不仅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教育内容上有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闲暇文化生活教育。由于以上原因,形成了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识的模糊、肤浅甚至偏见。

2、社区居民认知度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低,很大一部分人不能从国家长远利益的视角来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社区教育是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农村(包括江阴市农村),农民对社区教育的意识受传统农村、农业概念的影响,认识不到社区教育对促进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部分领导还存在“小教育”的概念,只注重学校教育、学历教育,因此社区中大量有益的社会教育活动经常被忽视,甚至遭到排斥。此外,由于农民经常生活在相对稳定、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中,习惯在缺少竞争的乡镇经济模式下劳作,对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还没有形成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毫无概念。所以要提高领导和所有社区成员的认知度,才能促进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

3、社区教育制度机制尚不健全。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支撑。由于江阴市社区教育特别是乡镇社区教育发展历史短,成长任务重,处于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相关的具体政策、配套设施和实施细则还不够完善,在法律法规层面还缺少设计和安排,使社区教育还停留在一般工作层面,没有真正形成制度保障的工作格局。

4、社区教育资源缺乏和利用不合理。首先,由于社区教育运行体系不够完备,例如体制的不完善、运行机制的不流畅,造成了社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没有完全实现资源的重组和整合,资源体系和普通教育相比显得比较松散;其次,师资力量不足是乡镇社区教育资源中最大的问题,专职教师少,文化程度偏低,总体学历不高,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很多教育形式都没有很好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更为缓慢,这种现状严重地制约着拓展乡镇社区教育的内涵和提高服务质量。

5、管理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各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各乡镇成教中心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基本来自于当地中小学的文化教师或管理者,在中小学工作基本上有10年左右时间,在工作风格和思维模式上大多有了一定的定势,当再来接触新生事物―社区教育的时候,他们往往仍以固有的模式思考和办事,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教育的任务不断加重,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身兼多职,既要做成教工作,又要做党校方面的工作,还要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并且必须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管理能力。一个社区教育项目不仅需要做好计划、申报、宣传、发动,还要做好组织、实施,最后完成总结、评估。这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角色虽已转变,但思想、工作模式没有很快适应,特别是在目前新的绩效机制下出现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二、江阴市乡镇社区教育发展对策

目前,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乡镇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虽然有一些社区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社区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社区教育理念不明确、发展定位模糊、发展模式不适应时展需求等问题是严重影响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针对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应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强化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政策设计和宏观调控的渠道,指导和支持社区教育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全体社区人员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农村社区教育,思想认识是个重要问题,各地党委和政府须充分认识社区教育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将社区教育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使之与城镇化建设一起步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市(县)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种教育形式,相互融通、资源共享、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整体效益。

(二)社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相融合,使成人教育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中坚力量。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相融合的设想是:在各乡镇社区设立一个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一方面了解收集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发送社区成员学习需求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一切所需的学习机会,构建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作出贡献。而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则按照社区教育服务管理机构提供的学员学习需求信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为社区成员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社区成员则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教学班、培训班进行学习。

(三)建立健全乡镇社区教育事业的经费保障体系。乡镇社区教育开展工作离不开经费的保障,因此,应提高认识,切实建立各乡镇社区教育事业经费保障体系。政策层面应进一步改变观念,纠正重基础教育轻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倾向,按照标准按时投入经费,按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财政发展情况适当逐步提高社区教育经费比例。

(四)发挥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推进数字化学习平台。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也纷纷产生,现今信息技术已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社区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为终身教育体制下的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和和支持,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社区教育信息化投资渠道单一、各地方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和相关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缺乏规范性,培训内容和方式较单一。为尽快摆脱信息贫穷状态,就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利用远程教育的各种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来选课、学习和反馈意见,解决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自身素质。

(五)推进社区教育广泛开展,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我们江阴市在2010年就成为全国68个社区教育示范区之一,并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我们江阴市必须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素养等综合素质,将纯上课的“教学者”转变为能主动出击、积极宣传、拓展项目、精心组织的“管理者”。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实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考评结果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绩效挂钩,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特色发展,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建立和谐、文明、先进的新型社区服务,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类社区群体服务。

(六)加大社区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江阴市经济名列全国百强县前茅,与其他西部县级市相比,经济实力还是占了一定优势。所以要把江阴市社区教育发展率先纳入国际化范畴,促进江阴市社区教育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先进理念,结合我们江阴市的实际,构建成具有江阴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争取在全国起好表率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J].成人教育,2008.

[2]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职业与教育,2006.9.

第7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城市化;管理

作者简介胡佩佩(1992—),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曾学龙?穴1952—?雪,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广东广州 510225

本文系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

农村宅基地如何有效管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加以改进,是本次调查的重点。为此,笔者于近期走访了广州市近郊A村的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并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派发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率达100%。,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关数据。调查发现,A村是一个典型的正在向城镇化推进的村庄,既有工业化、商业化的现代气息,但又保留着珠三角的乡村味。因而在宅基地管理上也呈现出城镇化进程中的某些特点。

一、A村正在向城镇化迈进

A村是位于广州市北郊约30公里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白云机场某镇的东边,离镇区不到2公里,通过一座公路大桥与镇区相连,是一个紧靠城镇的村庄。该村有五个自然村,有村民三千多人,村民都是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经济联社的社员,主要以经商、打工或从事花卉种植为生。

由于通往镇区的省道穿村而过,A村的交通十分便利。村里有两个小型工业园,一个是村集体自己招商引资建成的,另一个是镇建成的,但土地都属于村集体所有。由于两个工业园的存在,约有3000多外来工在村内打工经商。总体看,A村是一个正在向城镇化迈进的村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集体经济相对稳定但收入不是太高

该村经济联社主要靠出租厂房等物业取得收入,每年有上千万元的收入,村民则从中获得股份分红,这在广州市的近郊农村中算是中上水平。因而,经济联社的社员每年可以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分红上万元。从村委会的办公地点与办公设施看,不亚于广州市边上的一些城中村。但从整个村庄的建设以及经济总量看,该村与珠三角地区一些富裕村庄相比,又有明显不足。

(二)有商业化气息但人气一般

该村虽有2个工业园,有企业50多家,但企业档次不高,规模不大,一般为200-300多员工的企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穿村而过的干线公路两侧有小型超市、菜市场,也有不少餐饮店,但中档次的只有一家,其他为大排档型,主要是村民或外来工在此消费。因而,该村虽有外来人员,但与广州市的城中村相比,整个村庄的商业化气息与繁华程度还有明显差距。

(三)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备但不够完善

调查发现,村内有小学、医疗卫生站、商业网点等,水泥路通到了各自然村,村内水秀花香,高大的大榕树下围坐着许多老人在打牌、聊天,环境总体不错。但村内文化设施不多,卫生环境一般。可能是正在建新房的原因,村庄内存在不少卫生死角,存在一定程度的脏、乱、差现象,池塘、水溪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污染。

(四)村内民风淳朴,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A村本地村民基本上是姓曹的,村内有曹氏祠堂,平时是村民活动场所,常有村民在祠堂内打牌聊天。而有婚丧喜事,则在祠堂内操办。从村民自建的房屋看,该村新建房屋占了大半,但感觉缺乏规划,旧房子还保留不少,但很少有人住。新建房屋中少数是别墅型,但其它房屋的质量也不差,基本上是混泥土结构,一般是4-5层,个别也有6层以上。总体感觉是村民家境不错,但又不是很富裕。

(五)房屋出租不多,以自己居住为主

由调查知,该村95.5%的村民的房屋都是用来自住,极少部分用来出租。外来人员主要集中在村集体与客商合作开发的小产权房。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为发展经济,吸引外来人员来此经商打工,与开发商合资建了“XX花园”,出租或出售给外来人居住,但由于该花园属于小产权房性质,成为今天的遗留问题。由于住房有近20年,加上管理不善,住的人不多,花园内的住房开始陈旧,因而房价相对不高。根据村民的介绍,当地房屋出租的租金比较低,一般一套100平米的住宅租金不到300元。可见,房屋出租并非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二、A村宅基地使用的现状与村民的诉求

(一)多数村民拥有1处宅基地,少数人在2处以上

调查发现,该村多数村民拥有1处宅基地,少数人拥有2处以上的宅基地。还有一些人曾经有宅基地,后来被政府征收了;有些比较富有的村民还向其他村民购买宅基地,因而导致了有些村民没有宅基地。

(二)宅基地面积不均衡,结构质量较好的占一半

由调查知,该村54.5%的村民的宅基地面积在50-200平方米不等,其中,50-99平方米的占22.7%,100-149平方米的占22.7%,150-199的不多,占9.1%,但200平方米以上的占了36.4%,基本上是新建的。从楼层结构看,三层以下的占81.8%,四层以上的占18.2%。从现场看,大部分住宅的结构是混合结构,建筑质量一般,占50.0%,有一部分是砼类结构,建筑质量较好,占31.8%,还有少数是砖木结构,建筑质量一般。

(三)多数村民有宅基地证但无房产证

村民反映,除了个别正在办理外,几乎所有村民都有宅基地使用权证书,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宅基地证上的面积是多少。而在房产证上,45.5%的被调查者反映有房屋产权证书,54.5%的被调查者反映没有房屋产权证书,

(四)多数村民对居住现状满意但希望有所改进

由调查知,72.7%的村民对居住现状满意,只有9%的村民表示不满意。其中,对居住现状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三类:认为“区位太差,交通不便”的,占了30.0%,认为“房屋面积太小”、“邻里关系不融洽”、“租金太高,负担不起”的占了20.0%,还有10.0%的人认为“房屋质量太差,居住环境不好”。

(五)对政府征收土地的补偿意见不一,但支持集中建房的人少

对于“遇到政府征收土地时的补偿意向”这一问题,27.7%的村民选择了“货币补偿”,16.9%的村民选择了“拆迁后另行安排宅基地建房”,还有29.2%的村民选择了“居住政府集中安置房”,还有26.2%的村民选择了其他的补偿。据村民反映,他们希望政府征收土地后的补偿是既给钱又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这反映出村民们对安稳生活的追求。

由调查数据显示,当地村民对“农村集中建房、农民居住上楼的做法”表示不支持的占大多数,有54.5%,有36.4%的村民表示支持,还有9.1%的村民表示无所谓。其中,不支持集中建房的原因中有38.1%是认为“建设成本过高”,26.2%认为是“邻里关系疏远”,16.7%认为“居住环境不适应”,还有19.0%是其他原因。

三、A村宅基地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住房建设缺乏规划,布局零乱

在走访中我们看到,村内居民点尚未规划,因此出现了居民点布局随意性较大,有新居却无新村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给人布局零乱的感觉。

(二)宅基地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情况

该村在宅基地管理方面,规定不允许外来人到此地买地建房,不允许宅基地私下交易,而且当地大部分新的宅基地面积统一规定为97.5平方米。然而,尽管要求严格,但该村依然有宅基地使用违规的情况。如有的住宅面积超过了一百多平米,有些住宅已经超过6层,还有的经过加建后也超高。

(三)村民对宅基地管理的满意度不高

由调查数据显示,31.8%的村民对宅基地管理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但36.4%的人满意度为“一般”,不满意的也有31.8%。又如,对于“村里是否有宅基地申请的村规民约”、“村里申请宅基地有无进行公示”、“村里村民申请宅基地是否需要向村缴纳费用”等问题,一半人表示不清楚,还有27.3%的村民认为“没有”。说明宅基地管理还不够透明规范。

(四)村民对村集体在宅基地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清楚

数据显示,22.7%的村民认为村集体在宅基地管理过程中有作用,认为没有作用的占27.3%,感到不清楚的占了50%。这说明,过半数的村民对村集体在宅基地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太清楚。村民反映,一些集体土地被一些较富有的村民用来建宅基地,认为该地被使用并没有经过村民开会商讨。再比如:宅基地申请公示的情况、宅基地申请的缴费情况、新建或加建问题等等,都希望村委会或经济联社能及时公示。

(五)宅基地证的转名公证手续复杂

村民反映,多数家庭的宅基地是父辈留下的,宅基地证上的名字依旧是父辈那一代人的名字。而现在已经没有关于宅基地的管理部门,要把宅基地证上的名字改过来很困难。也有一些村民反映,自身家庭构成特殊,父辈早逝,宅基地证属祖辈名下,但转名公证的程序需要祖辈遗传父辈,才能从父辈名下转至本人。这样的手续程序就很麻烦,而且镇政府不办理相关转名公证手续,村民要去白云区的公证处办理,这给村民带来很多不便。

(六)围绕“小产权房”产生的产权归属等利益争端突出

A村一个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为发展经济与客商合作建造的带有“小产权房”性质的“XX花园”。“小产权房”一般是指村集体组织或企业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自行组织建设、自行销售的房屋,未合法获得规划、土地、建设等行政许可,不能办理房地产登记,不能享有依法保障的不动产权,是没有产权的房屋。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建设小产权房,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其出售价格往往比周边地区的正规商品房便宜30%以上,有的甚至是这些正规商品房价格的二分之一不到,使得这种“小产权房”在广州市郊区依然存在。而由“小产权房”引发的产权归属导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买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矛盾突出,不利于农村干群关系的稳定,更不利于对宅基地的统一管理。

四、改进广州近郊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城市郊区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与指导

如对现存的一些危房与半危房应予以拆掉或改建,通过拆掉旧屋,腾出更多空地,加大绿化空间,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议根据村民的意愿,愿意统一规划建设新村的,由有关农村建筑规划部门统一规划,提供新村设计方案。对不愿意统一建新村的,也可以由农村建筑规划部门提供不同类型的房屋设计方案,供村民选择。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土地,使更多的村民共用同一套公共设施,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在保护土地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宅基地相关法规,规范宅基地管理

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法规制度,忽视了对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使得农民的房屋受宅基地管理法规的制约而不能抵押或转让。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宅基地立法,尽快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明晰宅基地产权,明确农村宅基地流转等相关问题。严格宅基地申请条件,规范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程序。

(三)切实解决宅基地管理中的遗留问题

根据村民对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宅基地管理模式,如加强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依法调处宅基地权属争议,切实解决宅基地证的确权问题。对于违规使用宅基地及私自扩建、加建的现象要依法处理,但从稳定农村社会出发,建议以经济处罚为主,行政处罚为辅。在此基础上,予以重新登记和确权。对小产权房也可以参照类似办法处理。

(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

无偿不流动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早期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不利于农民将其作为市场要素参与市场交易,从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完善相关法规,也需要在理论上深化研究。建议在国家尚未出台新的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法规之前,广州市可以由选择性地在近郊农村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试点,为全国推出新的经验。

(五)加强宅基地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

调研发现,多数村民不太了解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宅基地的有效管理。所以,加强宅基地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应该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土地国情和法规政策,形成集约节约用地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用地的意识,增强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国土资发〔2004〕234号.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源部网站,2004-11-09.

2戴启波.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若干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3).

3张德明.浅议农村宅基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期刊,2009,(14).

第8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一)财政体制调整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投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财政体制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结构。截止2010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变化为51∶49,地方尤其是基层县乡的财政收入困难,与之相伴随的却是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单靠县乡财政许多地区已难负义务教育经费之重,有的贫困地区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足抵教师工资。[3]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收归入县管后,农村教师工资统一由地方财政发放,由于财政实力差异及相关政策存在漏洞,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财政收支方面互相推诿、责权不分,教师工资政策常常无法充分兑现[4]。另外,不管是地方自筹经费还是中央统一拨款,为顾及校际平衡在使用上类似撒胡椒面,从效果来看也是广种薄收、浪费资源。

(二)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抬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教育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面临着困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办学成本也水涨船高,许多农村学校将不断提高的办学成本转嫁给了农村家庭。在国家现行的招考制度下,农村学生由于学习条件的限制很难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大多数农村学生无法通过在农村学校的学习与城镇学生一较高低,其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比例较城镇学生低,再加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农村家庭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算起了让孩子上学的成本,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抬头。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探索

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做了调研和论证,得出了大量成果,但是农村教育问题始终似顽疾困扰着教育政策层和教育学术界。笔者认为,以往对于农村教育的关注和问题解决思路过于僵化和单一,都是就农村谈教育而不是将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合二为一,从教育总体入手解决作为局部的农村教育问题。这不仅定式化地将农村教育圈定在农村范围内,而且人为地将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二元对立,不利于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我国教育的大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城镇化,农村教育的未来不在农村,而在城镇。

(一)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趋势2000年10月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先提出我国要走一条符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所谓城镇化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镇要素的“量化”过程及城镇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作为城镇化的要素之一,教育在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使广大农村居民精神层面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当然也包括教育资源的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但是从现在所取得的成效来看,以往对农村教育的修修补补式扶持和支援,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全面发展收效甚微,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反思并对农村教育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使农村教育向城镇化迈进。城镇化是农村居民进城,农村教育城镇化也就是农村居民进城接受教育。伴随着城市的外扩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农村居民已经脱离了耕地而涌进城镇,实现了个人身份的城镇化,可见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离农”的过程,这种生活状态的“离农”可以被人所接受,为何教育的“离农”就被视为“雷区”?农村居民进城并不难,这在空间上进行位移就可以实现,而要使他们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并被城镇居民所接纳却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其捷径就是教育。要真正使农村融入城镇、城镇接纳农村,就应该尽量拉近教育起跑时的距离、减少农村教育的负担,如相关政策设置和研究仍然就农村谈农村教育,农村与城市只能是渐行渐远,难以平衡发展。“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和农村教育政策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摆脱教育发展的思想桎梏,进行农村教育的城镇化应该成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摆脱农村教育困境的趋势。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动因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以较高速度推进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201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优越条件和机遇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居民对于优质生活水平的渴望和对农村生活水平现状的不满之间的矛盾成为其迁移的源动力。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也正是基于对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及对农村教育现状和前景的不满之间的结果。一方面,农村学生希望借助优质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进入城镇就学才能在事实上拉近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才能在一个相对一致的高度来跨过中考、高考这两道门槛,才可能实现命运轨迹的改变。据调查,30年来,进入大学深造的农村学生同比下降50%,且现在多就读于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基于这一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化不仅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的结果,城乡教育差距大,尤其是农村初中、高中教育落后导致农村学生在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路上越来越艰难,农村学生为上大学改变未来的人生轨迹来到城镇读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农村家长来说,只要条件允许,宁可让孩子到城里的二、三流学校就读,也不愿在村里的学校就读。事实上,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的一流学校不管是硬件还是师资都无法和城镇学校相提并论。离农进城、尽早让孩子分享到城镇教育资源是当今大多数农村家长的目标,而通过子女进城接受教育来改变“世世为农”的身份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尝试2008年,山东省平原县让全县农村初中学生全部进城读书,这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创举。平原县一步到位地实现农村教育的城镇化,主要考虑到从1999年到2004年,平原县乡镇中学教师外流人数高达123人。优秀教师外流导致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下滑,课程的多样性难以保障,接近一半学校无法开设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每年都有一两千初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离农入城读中学。部分地区向乡镇派遣支教教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通过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之得以改善,则无法一步到位,而且战线拉得过长。鉴于以上情况,平原县毅然采取“初中进城”的措施,扩大城区初中办学规模,在原有的三所初中基础上,又新建一所初中、扩建一所初中,以容纳全县全部转入城区就读的1.8万名农村初中生,彻底实现了农村初中生“离农进城”。山东平原县在教育城镇化的探索上可谓是大胆创新,并被推广为“平原模式”。此外,关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探索在我国绝非仅此一例,江苏、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的许多地方近年都已着手开始实验性的探索。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

(一)打破政策壁垒《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一政策本意是保障每个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而许多地方主管部门却将其误读,把这一保障性政策理解为限制性政策,将关注点落在“就近”上,这就使农村学生在农村上学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进而被限定在农村接受教育,农村教育只能农村办,农村学生只能在农村就学,最后形成了“出身为农,世世为农”的农村教育思维定式。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步骤应该是“先变观念,再改思路”,而“变观念”的基础就是打破政策壁垒、拆除城乡分教的樊篱,不仅要完全跨过政策门槛,让农村学生进城读书,而且在有条件、有资源时可以鼓励借鉴“平原模式”推行农村教育城镇化。在政策层面上,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文件,政策先行,打破因户籍而造成的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的限制,努力给农村学生创造进城读书条件,给农村学生进城上学以正当的合法权益。进而转变观念,逐渐在社会中形成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天经地义、农村学生不仅拥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而且有选择到哪里接受教育的权益,保障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和农村教育城镇化。

(二)改变教育投资结构近年来,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并无根本改善,原因正在于教育投入的“平均主义”,四面开花,平均投放。由于村落分布的分散性特点,就农村谈农村教育始终逃不出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怪圈,吃力不讨好。细算下来,每年国家下拨和地方筹措的农村教育经费累加起来实然不少,与其把这笔钱分散到各个农村学校来修修补补,不如逐渐撤销农村学校,集中资金在县(区)、镇投资修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具有真正办学实力的教育园区,集中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每个农村学生都能享受到全县(区)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全县(区)的教育投入实现价值最大化。如,可效仿“平原模式”对农村学生变“堵”为“送”,对支教教师变“送”为“请”,对教育经费变“撒”为“聚”,一改以往低头向下的行为方式,把学校修在城镇,把学生送进城镇,把教师请到城镇,把钱花在城镇。做到农村学校购置不起的设备城镇购,农村学生享受不到的教学资源城镇供,农村教师被拖欠的工资城镇发,城镇要充分发挥聚合功能,集中资源办大事,使农村教育得以实现根本性的改善。

第9篇:农村城镇化范文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那么,该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意见: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面临的形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逐步确立,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职能,正在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区域经济的运行也逐渐由以前纵向为主计划经济向横为主市场经济转变,这就要求行政区划的结构体系由层次多,幅度小向层次少、幅度大的方向转化。从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划格局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和矛盾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乡镇规模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例如揭西县全县20个乡镇平均面积150多平方公里,最大的乡镇超过300平方公里,最小的不足100平方公里。全县乡镇平均人口4.9万人,最大的乡镇超过13万人。其中不足2万人以下的乡有4个,占全县乡镇人口总数却不足10,但却占乡镇总数的20。从经济发展状况看,乡镇规模太小,会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规模合理,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乡镇布局不合理。有些乡镇驻地相距30—40公里,有些仅相距不足4公里。布局不合,影响生产关系和资源的聚集,致使乡镇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负担加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合理撤并一些乡镇,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农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谓小城镇,广义讲包括小城市、建制镇及乡政府驻地的集镇。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小城镇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有些镇的规模过小,布局不合理,造成大量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合理地改善小城镇的布局,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小城镇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建设分散,缺乏计划性;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规模还很有限,没有达到规模发展要求;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合;农村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难发挥区域发展优势;农村小城镇的管理落后,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等等。要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是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有助于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镇城化建设的聚集效应可以推动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聚集效应使得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扩大了本地市场,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产生了市场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还带来信息与人才,有利于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城镇化降低了农村工农业产品进入市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提供广阔的空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与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帮助实现了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规律过程。我国是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四是农村城镇化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和结构升级,成为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农村非农化及其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它延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孕育和培植大批的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另外小城镇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农民的生育观念,有利于使农村人口控制由被动的强制行为日益转变为农民自觉主动的行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小城镇建设打破了原有城乡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又实现异地转移,使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化还有利于节约耕地,农村人口进城居住将节约更多的农村建房用地,从总量上减少住宅占地。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措施

1、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劳动力的转移。

近几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放慢。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应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要素的工业。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该向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适度集中,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2、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优化农村城镇化的布局结构,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

行政区划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功能是构筑现代管理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今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趋紧密,对个别乡镇的行政区划的调整显得日益迫切。为发挥县城及较大城镇的中心城镇的作用,应适当对一些区域面积较小,经济发展缓慢的乡镇给予考虑撤并到毗邻乡镇。以揭西县来看应当从目前的20个乡镇撤并成为15个乡镇以下比较合适。从而形成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城镇圈,有利于充分利用其产业聚集和要素聚集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和经济速度增长较快的优势,吸纳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联合,形成市场分工,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促进圈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推进城乡 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激活圈内经济活力。处于城镇圈中的县城及中心城镇,都要努力挖掘城镇发展潜力,提高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实力,盘活种要素,达到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全面,环境优美,集聚力强,辐射面宽的效果。

3、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农业产业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某主导产业和相关的若干骨干农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五一节,结合成一个新的农业体系,实行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开展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产业,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的典型经验表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依靠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途径来解决。同时,农业产业化还是农工、销售与城市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运作,既可收到城乡优势互补功效,又可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

4、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必然对现代城市的建设、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必然造就更多的经济型城市而不是政治型城市。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政治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要消除农民进城体制性、政策,改革户籍制度,放开进城落户的政策限制,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向各类城市、向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同时,要扩大劳务输出,组织农民到发达城市经商务工。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灾后重建中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鼓励、帮助农民向城镇流动。对居住在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民,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及迁移式、开发式扶贫搬迁等办法,将他们迁移到建制镇所在地居住,有条件的可在县城附近建立移民新村或居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