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活动范文

心理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活动

第1篇:心理活动范文

1、一看到这个可恶的家伙,她的心里就像吞下了一爪蚂蟥似的。

2、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他赶快转过脸去。

3、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4、我没有动,心里愤愤地说“她这副丑相配我叫阿姨,我的姨妈个个端庄秀丽,哼!”

5、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像扑鼠之猫盯着我。

6、看到这情景,我乐得在地上翻了个跟头,高声地笑着、叫着,拍着手,跺着脚。

7、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8、红扑扑的脸上又是汗又是泪,起伏的胸膛满怀欢欣。好词好句

9、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10、听见爸爸终于同意了,来喜把柳叶往嘴里一含,学几声黄莺叫,又学几声画眉声,拎着崭新的书包飞跑起来。

11、爸爸变了,那才叫人舒畅呢。我欣慰,我开心,比什么都令人欢欣鼓舞。

12、阳光在教室里洒下炫目的光辉,照亮着一张张快乐的、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

13、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14、喜得小强本来就细眯眯的眼睛,像是指甲掐出来的,成了两条弯弯的细缝儿。

15、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16、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17、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怒火,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18、突然,门帘一掀,小妹像吃了喜鹊蛋似的闯了起来,张着没有门牙的小嘴格格笑着。

19、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真会狠狠扇她一记耳光。 好词好句

20、冉阿让大吃一惊,门臼的响声,在他的耳朵里,就和末日审判的号角那样洪亮骇人。

21、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

22、他两眼发直,连连自语,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

23、成语卡片是我课余生活的好伙伴,每制成一个新的成语卡片,我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

24、看到小牛犊醒过来了,他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全身每一根汗毛都活泼得跳了起来。

25、刚才,好像高敏如在跟她讲什么,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这种人,呸!真恶心!

第2篇:心理活动范文

1、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2、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3、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4、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5、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6、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7、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8、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10、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1、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12、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13、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14、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15、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16、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17、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18、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19、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20、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2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22、娱心悦目: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23、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24、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25、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26、愁多夜长: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27、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28、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9、挖耳当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30、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31、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32、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33、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34、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35、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36、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37、灭此朝食: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38、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39、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40、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41、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42、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43、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44、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45、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46、心广体胖: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47、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48、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49、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50、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51、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第3篇:心理活动范文

2、他紧张的脸色由黄色变成蜡一样白,嘴唇也变得苍白。

3、我很小的时候,由于不慎,摔坏了右腿,那时我还不懂事,因此我和所有的人一样有一段幸福美好、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卑感时时压抑着我,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甚至一无是处。我怕别人捉弄我或是讽刺我、挖苦我,甚至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也会引起我的自卑。总之,我对周围的一切都提防着。

4、我生怕舵轮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5、他们眯缝着眼睛,斜视着我,那眼神里含着轻蔑与讥讽。

6、我喜欢找一条漂亮的马路,然后在上面气定神闲地走,走过斑斑树阴的时候我象是走过了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第4篇:心理活动范文

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现实。心理的内容和源泉的条件是实践活动,物质基础是神经活动,途径是学习活动。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和思维等的内容,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心理活动简介大脑对客观世界反映的过程。心理活动与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脑内同一生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从兴奋与抑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理过程看,是高级神经活动;从神经生理过程所产生的映象及所概括的事物的因果联系和意义看,属心理活动。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心理活动则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信息的摄取、储存、编码和提取的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三个方面。它们不是彼此独立和并列的三种心理活动,而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心理活动范文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

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但有时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第6篇:心理活动范文

安徽合肥女学生周岩被男友陶某某故意伤害一案,网上传得沸沸扬扬。2012年,遂昌周边某县一所中学里,也因学生恋爱问题,发生了极其悲惨的事件。笔者在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近八年,接待的许多来访者也都是为情所困,因此笔者深感给学生开设以恋爱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课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开设“青春恋情”辅导课不是鼓励学生恋爱,而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进行异往。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设计了“青春恋情”为主题的系列课,设计思路如下:第一课时“做一个吸引人的男生(女生)”,第二课时“我的爱情观”,第三课时“我的爱情行为”。

由于本校是一所职业教育专业学校,因专业而组成的教学班中学生性别比常常差别很大,以笔者所任教的几个班级为例,11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1)、(2)、(3)班,虽以男生为主,但都有一定比例的女生,而11机电(2)全为男生。在恋爱主题的第一课时“做一个吸引人的男生(女生)”,笔者从我校傅湘奇、陈佳丽两位学生成为2010年浙江“校园歌曲”(春季、秋季)高中版封面人物的故事引入,并展示了一些网络上的“校花”“校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是一个吸引人的男生(女生),思考的角度从外在的美到内在的素质。学生纷纷发言,还有学生进行总结,课堂气氛很好。笔者发现课程进入一半以后,学生的表情更为和悦,坐姿也更为端正。

因为在电子专业的三个班级的课很成功,学生感觉也很好,笔者就想着如何在机电这个男生班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考虑到该班没有女生,于是就从其他班中借了一个几乎全是女生的旅游班,通过调课共上这一节课,结果是想法美好,效果却不如意。少部分男生刻意表现“怪异想法”,绝大多数女生保持沉默不语,最后只得用讲座式的方法,将一堂心理活动课上完。

由此,笔者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为什么会拒绝参与?为什么同样的活动设计,几节课中成败差异会这么大?静心思忖,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是:场地不适合,团体不成熟,暖身不到位,教师不理性。

一、场地不适合

平时的心理活动课都在本班教室上,学生有一个相对熟悉的外界环境,虽然达不到专业心理辅导活动教室的水平,但均配备有多媒体及音响,通常上课的效果也尚可。这次是一个男生班与一个女生班同时上课,只得选择小会议室,虽然音响及多媒体效果很好,但由于会议室的座位所限制,学生只能形成一个相对拘束的小环境。另外,由于小会议室只有两条通道,不如教室里相对宽阔的通道,也没有类似教室后面的空余空间,不利于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客观上,学生进入这个小会议室后,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与局促感。

延伸思考:心理活动课需要一个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这个心理氛围构建的基础是一个让学生有安全感和自由感的物理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辅导教师对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对氛围的调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活动课最佳的环境是专业辅导教室,其次是原班级的普通教室+多媒体设备及音响+窗帘,再次是普通教室,会议室之类本身就不适合上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中,学生的心理是逐渐打开的,安全感与自由感是心理开放的前提,活动课的场地是否合适是辅导教师所必须考虑的。

二、团体不成熟

一个成熟的团体应当具有安全、宽容、支持、和谐等基本特征。就本课时来讲,纯女生班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与男生交往相对较少,突然要将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展示在另一个男生班的群体面前,必然导致女生在课堂上展示出矜持的一面。对于男生班来说亦然,虽然他们可能有很多想法,但在一个临时组成的团体中,也不会随意展开自己的心扉。

延伸思考: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在班级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推动班级团体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经历了诸多挫折,逐渐形成了“不接嘴、过脑子、不嘲笑、不攻击、气氛好、不能乱”的班级团体规则。在每个学期初的几个课时中,课前均让学生朗诵上述内容;在活动课中,通过语言及非语言信息引导学生将上述要求内化,避免了心理活动课中的调侃与冷场现象。

在一个班级团体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破坏力最大的是极少数学生的说怪话、唱怪调、做怪动作、故意展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等行为。对此现象,笔者也曾压制、嘲讽过,却不见效,这部分学生依然如故。思考之后,渐悟到行为背后必然有一定的心理需求,那就是这些学生极其渴望展示自己,但是他们在学业、体育、娱乐等方面几乎无任何特长,这种“怪异”的课堂表现是经历长期失落后的结果,这些学生不应是我们的批评对象,而应当是我们辅导的对象。应当通过课外的同质小组辅导,引导他们认识自己,进而改变自己。引导这部分学生改变,对于推动团体的优化与成熟,具有重要

影响。

三、暖身不到位

在本课时中,笔者通过展示网络中及本校现实里的“校花”“校草”图片,如奶茶妹章泽天,我校傅湘奇、陈佳丽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后用傅、陈两位同学成为2010年浙江《校园歌曲》(春季、秋季)高中版封面人物的故事引入。这样的引入对一个正常的教学班来说,已足够调动学生的情绪,达到暖身的效果。然而这个由两个原本独立的异性群体组成的团体,有其特殊性。而笔者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在上课时依然沿用上几节课的模式,必然导致暖身活动不到位,在课堂上学生处于封闭、僵硬、高度防范的心理状态下,心理活动课的失败是必然的。

延伸思考:心理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暖身活动,通过暖身活动让学生放松下来,融洽班级氛围,打开紧闭的心扉。对此,笔者认为,对于同一课题、同样的暖身活动,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却不一定都适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群体特点,设计不同的暖身活动,或对原有活动进行小修改、小调整,如同数学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例题一样。

心理辅导教师在活动课中,要重视暖身活动是否到位。因为这关系到心理活动课的效果,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打开,那么在一节活动课中,就不会有深刻的心理体验。辅导教师应当熟悉暖身活动的运作,手头有一些短小的、有效的营造氛围的活动,当原本设计的暖身活动达不到效果时,辅导教师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外,辅导教师要充分了解所任教班级的活跃分子,适时让他们打破沉闷气氛,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式的“讲座活动课”。

四、教师不理性

在这次失败的教学中,首先,笔者有些头脑发热,认为活动设计合理,已有三个班级课堂效果很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够调控好这一节实验课,面对两个平时独立的、没多少交往的班级,在课程的设计上没作有效的调整。其次,在发现暖身活动失效,极少数男生故意展示自我的“怪异”时,笔者作为学科教师的“本性”暴露了出来,采用了压制、批评等常用手段,结果导致学生更为沉默。而最实质的问题是,笔者没有理性地分析一个女生班与一个男生班突然相遇到一起时,学生应该有的心理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话语、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理性的分析是这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

延伸思考: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还应分析学生在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而不是想当然地猜测。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当辅导教师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时,活动课的设计才是紧贴学生的,活动课的效果也才能好。

理性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可以采用问卷法、个案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还可从学生的周记、科任教师、班主任等处了解情况,一言以蔽之,唯有用心而已。

第7篇:心理活动范文

妙设情境

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是离不开情境的,通过情境创设,可以生动形象地导入话题,使抽象、模糊的教学主题变得鲜活灵动,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而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CAI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各种手段强化学生的感知,创造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感受与理解。情境式的课堂,如能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导入,那就更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新颖性和简洁性。

例如,在“理解,宽容”这一课中,导入环节所体现的内容是“什么是理解和宽容”,把生动有趣的绘本做成PPT格式,就能充分利用它的形、色、声、动、静等多种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感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掌控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共同阅读和讨论。它能运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关注某一具体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因同一话题而引发共鸣。

设疑激趣

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有了兴趣,就会对其有“化难为易,转苦为乐”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感受,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

当看到教师拿着一个大袋子走进教室时,学生们会窃窃私语地猜测,满腔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例如,在“理解,宽容”这一课上,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这一心理,在讲“鳄鱼爱上长颈鹿”故事前,把鳄鱼和长颈鹿的图片做在一张幻灯片上,把两者身高的巨大差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及时抛出问题:“它们在一起生活会怎样?”学生的猜测形色各异。接下来,教师说道:“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后,结婚了!”学生目瞪口呆。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听完整个故事,等待着那未知的结局。

创设活动

CAI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来决定用什么电教手段、创设什么新奇的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做游戏,用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把学生带入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去。例如,学生喜欢QQ聊天、跑跑卡丁车和泡泡堂游戏,教师就把三者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是看到开心的表情就拍手,不开心的就跺脚,都是两下。A:图片(配乐)/学生(跺脚两下)图片(配乐)/学生(拍手两下)B:课堂上被老师表扬(配乐)/学生(拍手两下)同学冤枉你了(配乐)/学生(跺脚两下)

丰富内容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心理活动课中去,利用多种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以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使教材真正“活”起来。

例如,在“十年树人”这一生涯规划课题中,学生要了解从中学到大学这十年所有的学习内容,并初步体验这十年的学习和生活。在有限的课时中,如何能做到?唯有通过CAI课件的形式,结合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要素,感知历史学科是什么,为什么成吉思汗可以横扫天下。如不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是无法达到穿越时空这一特质要求的。最后,在职业选择上,也需要通过网络信息搜索,使教师和学生掌握现实生活中所不了解或不熟悉的职业类型及他们的特点,从而形成专业或职业的概念,帮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开拓思维

CAI课件所展示的知识信息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情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形成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够找到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答案,形成有效的结论,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它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

例如,教师在“奇妙的想象力”这个课题中,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拓展想象的训练。第一,看图想象(CAI课件出示6幅人物图片)。教师问:“想象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看,这里几个人,他们有不同的动作、表情,可以自由选择一幅仔细地观察,想想他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听声音想象(CAI课件出示四段声音的四个小喇叭)。教师问:“刚才,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现在,假设你什么景象也没看到,只听到了声音,会想象吗?”第三,情境想象(CAI课件出示南极考察站图片)。教师可以问:“对于考察站的外部形状、内部设施及功能,你有哪些新奇的想法呢?”

第8篇:心理活动范文

1.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营造一种宽松的信任的氛围,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突出中心和典型事例,提纲挈领讲解,并辅之以练习,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现在的教学任务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资料的提供者,而是学生求知和成长过程中的向导。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应热情耐心地讲解和鼓励学生,循循善诱,恰到好处地点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面感到厌倦时,他(她)既不会抑制反映,也不会顾及什么规矩礼仪,兴趣和注意力迅速转移。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差,大都是靠自身基本的感性认识去认识现实生活。鉴于此,对他们的讲课就要有明确的主题,最好要有典型和直观性很强的材料,说理有力,内容简洁,用明快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是“什么”,或者“怎么样”,不要过多的委婉迂回。譬如给他们讲“节约粮食”,可以引导他们弄清粮食的来历。再如讲“珍惜时间”,可告诉他们时间的不复返性,时间与生命的关系等,对于语文讲课中的中心和主题,有必要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或采取间断重复等方式,置之于特定的高度,使其鲜明突出,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讲课时主次分明,语体得当,同时音调和音质也是不可互略的因素。课堂上,教师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来讲,系统地讲解教材,传授知识,要充分理解透知识,对于可能涉及到各种知识,老师讲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所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上课时,师生多利用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不仅仅老师要讲,学生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老师向学生提问题,学生亦可向老师提问题,还有学生间相互提问或讨论。讲课时要尽可能地抓住主题和关键,因势利导,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同时讲后还要进行小结和练习,让学生对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不拘泥于一问一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作为现场讲授的内容,使师生互动能够达到一定高度。

3.讲课时所采用的语言,宜更多地采有口语,规范得体、通俗的语言能够给人以亲切感,对初中学生来说,教学中,我尽量选择适合少年心理和趣味的语体来讲,这倒不是借学生的腔调和语言,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得注意音节清晰,朗朗上口,语法和修辞切合初中生的理解力,句式要求简短流畅,避免不必要的附加成分,多有排比和反问,语势起伏跌宕。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别性,我在讲课时语言尽量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要有启发性。其次是说写并重,恰当地运用板书,情景再现地把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对教材中的发现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要大力引导,特别是对与教学主题有关的问题,老师要及时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并激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以古文言文的讲解尤为突出,如《论语》和《伤仲永》这些文章。

第9篇:心理活动范文

早于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就心理健康进行了界定,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日常的生活压力、工作负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区做贡献”。一直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众多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呈现一种“问题导向”,即关注的多是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主要以如何预防、矫正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上。即使高校以形式活泼的团体活动课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依然不明显。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宿舍杀人事件、自杀事件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加深。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功效,将长受消极心理学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强调人性积极的一面、关注人性的潜能上来,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学校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它强调关于人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公众品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在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吸收了消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猫生活的方法与途径。

由上述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积极心理理念。这种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无疑是心理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势必会对心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的心理教育也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

二、团体活动课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团体活动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中创造幸福,获得快乐。目前,学校团体心理活动课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还在探讨和摸索之中。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的团体心理活动课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分支,将对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

(一)教学目标

在传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对象为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目标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少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消除并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Chris Peterson指出:积极心理学需要对人类优势构建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人类美好生活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现在对于弱小的人、修复被破坏的事情、治疗压力的伤害这些事情的关注一样多。预防和促进都是为了使个体保持心理健康,但促进健康的努力对个体的发展更为有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工作重心落在解决心理问题和预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应该立足于积极心理学层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让学生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快乐和幸福。

(二)教学内容

团体活动课应该从三个层面开展,关注师生的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这六个大主题,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

1.增加积极情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拓展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可以在实现积极力量的发掘与培养过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增加积极体验也是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途径和条件。

2.塑造积极人格。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人格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团体心理活动课应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内容之一,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3.构建积极环境。积极环境包括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与社会环境。学校应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形象,营造积极良好的整体氛围尤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学生在和谐宽松、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氛围中心理素质会得到提升。

(三)评价方法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团体心理活动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团体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估三方面进行。

1.教学方法。团体心理活动课教学方法上应以理论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围绕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这六个大主题,增加讨论环节,使学生将积极理念内化到思想中,从而进行团体活动设计。

2.教学设计。在进行团体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平等性、尊重性、参与性、娱乐性等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入门,关注六大主题,运用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心理剧、敏感性训练及认知――行为改变的方法,遵循从易到难、示范性原则、及时强化的原则,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情景设计。团体心理活动课的设计程序应该为:情景的选择与描述――确定训练目标――团体讨论――提供示范――正式训练――总结与评价,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增加课堂操作性、加强课堂辅导效果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团体心理辅导课应突出对于幸福感的关注,通过设计团体活动,引导学生获得幸福感,并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下拓展其他积极情绪。

3.效果评估。团体心理活动课评价不能沿用一般学科制定的课程标准。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仅应符合有效教学的基本方向,目标在于增进学生社会适应,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效果的评估强调多维评价:

(1)活动目标评价:团体活动课目标在于以人格的健全发展总目标,在目标评价应遵循适应时代需要、整体协同发展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2)课程内容的评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心理活动课应基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六个大主题进行,教师应根据各单元主题,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和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设计相应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机。

(3)活动过程评价标准为:活动中是否有广泛良性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活动是否具有安全、接纳、温暖、尊重的团体气氛;团体间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