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济济成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班主任;赏识;唤醒;榜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10-01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这句诗迁移到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上,最恰当不过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也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学生,但是不是能给予学生愉悦的自由呢?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班主任应该当“导演”,让学生去当“演员”,去扮演各种角色,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热情,同时也增长自己的才干。
一、赏识他人,悦纳自己
赏识教育已深入我校,去年10月赏识教育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借着这股春风,我在期初就对班级文化进行了规划和布置。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主题就定为“赏识他人,纳悦自己”,其中还包括了“星光大道”“小记者”“小艺术家”“英语乐园”“数学天地”几个板块。这些栏目定期进行评比和展示,把学生平时完成的一些优秀作品粘贴上墙,既鼓励了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又给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取长补短的机遇,营造出“我努力,我自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班级文化氛围,学生们能悦纳自己,更能赏识他人,形成了进取向上,你追我赶的班风。
二、反思内悟,激励鼓舞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这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的一段话。它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把教育作为艺术,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平日里学生们抱怨:老师、家长天天唠叨,真没意思。怎样把这种“没意思”变成“有意思”呢?这就要把学生的自尊心理转变为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自尊、自觉、自我管理,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于是,我与班干部商量,决定在班级设立一个“无批评日”,告诉学生,今天没有批评,学生高兴极了,并表示不会违反纪律,会管好自己。这样做也许能更好地“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好孩子”吧。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两个星期放一次假,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长,为了调节孩子们的情绪,中间的周日定为“快乐周末”。这一天,学习的课程相对轻松,还安排了一些文体活动,晚自习有影视欣赏。我想,是不是可以借着这股轻松快乐劲儿,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管理呢?于是,我决定把每周的周日这一天定为“无批评日”。这一天,班干部不批评同学,老师不批评学生,不管出什么事,都采取温和协商的办法解决。当然,这样的尝试并非一试就灵,只是有这么一天,大家用平和宽容的态度努力去唤醒犯错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这一天,有些学生难免会有个别失控的情况,这时,老师说一句:“无批评日,我不批评你,你自己去想吧。”学生会难为情地低头或脸红,会自觉改过。这样,日久天长,学生们培养起一种健康的自尊心和自控力。怪不得,很多老师都说我们班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了。其实,这就是“要我好”的外在压力转化为“我要好”的内心动力。
三、心平气和,家校沟通
班上部分学生,一听说要开家长会,心里就担心,准备迎接“暴风雨”的来临。通过平时了解,有个别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生意,把孩子放在我们这样的寄宿学校,无暇顾及。偶尔看一下孩子的成绩,如果发现不理想,就一顿臭骂,甚至动手打,与老师沟通也是一个劲地问成绩怎样,学习怎样,很少问及孩子在校的其他情况。班上有一个男生,平时自我要求不高,写作业时,心情好字就写端正,稍不顺心就在本子上乱写,说是完成作业了,但其实看不懂他写了什么,字迹潦草。有一次,我改到他的作业,无法批改,火气很大,就给他爸打电话,数落了孩子的不是。结果,爸爸晚自习来教室把孩子揍了一顿,气呼呼地走了。这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我给自己定了“三不”原则,不向家长告状,家长会上不点名批评学生,学生犯了错不请家长。由此,家长会上由老师的告状汇报变成了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方法,谈育才心得。这样,家长们既了解了孩子的缺点,更了解了孩子的进步,又学到了许多家庭教育的知识,也减轻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
四、以身作则,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不仅要用书本上的英雄人物事迹激励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以自身的为人师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榜样。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上课就不能迟到;要求学生讲卫生,自己要做到讲卫生;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自己首先要做到。总之,一点小事从自己做起,这样对学生才有说服力。我每天都要求自己衣着整洁得体,在上课铃打响之前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动手处理干净。平时说到做到,言而有信。面对困难,心平气和,努力克服……我用自己正直向上和勤奋努力的火花儿去点燃学生心中真善美的火焰,激发出他们内心更大的能量,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永往直前,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 素质 素质模型
一、引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工程科技人才是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工程科技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二、国外工程师素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工程师素质模型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研究较多,比较有影响的有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颁布的《工程准则2000》模型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双层素质模型等。
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工程准则2000》确定了当前企业工程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11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根据需要设计系统、部件或过程的能力;在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对于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方程、求解和论证的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人际交流能力;认识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对终身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有关当代问题的知识;在工程实践中使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提出专业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构成。基本知识包括:工程专业知识;一系列正式、非正式信息源的知识;最新的技术和技巧;工程工具。基本技能包括:职业规划技巧;交流技巧;研究能力;分析能力;信息的选择和决定;发展人际关系的技巧;风险和危险分析;综合的能力;从多个侧面理解事务的能力。
2.工程师素质的调查研究
除建立素质模型外,一些机构或学者还开展了针对工程师素质的调查,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在1999年对已毕业的在职工程师实施了调查,表明最重要的三项能力分别是:职业道德与勤奋坚持;口头交流能力和交际能力;教育和专业知识。
英国教育就业研究所的调查主要针对工程行业的主管人员,结果发现,一方面英国工程技术人员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现有工程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素质的缺乏程度依次是:技术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管理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客户关系处理;交流;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高级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数学;文化素养。
3.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
此外,国外的权威机构还关注未来的工程师素质需求。美国工程院在2004年发表的《2020年的工程师》报告中预测在2020年或更远的未来,工程师最需要的素质有: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交流能力、商业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法国工程师委员会认为工程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交流能力和外语能力;数学建模的能力等。
三、我国工程师素质调查及分析
国内缺少权威机构开展、的素质模型研究,比较多的是个人研究,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四、启示
1.加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研究较少,提高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首先需要加强对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探索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律。
2.完善工程教育体系
完善工程教育体系,需要真正突出工程教育的特点,改革传统注入式教学模式,培养工程兴趣,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3.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的工程师制度
发达国家在注册工程师制度管理和运作上均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与国际接轨,建立规范的工程师制度,不仅能保证执业工程科技人员的素质,还能为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更能对工程师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把工程师直接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4.营造学术自由环境,增强社会价值观引导
营造学术自由环境,营造群体创新氛围,为优秀素质的形成提供健康的环境,同时增强社会价值观引导,唤醒人们对工程师职业的兴趣,有利于优秀素质的形成和优秀工程师队伍的壮大。
参考文献:
[1]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ABET Engineer Criterion 2000,1998
[2]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Australia. National generic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stage 2,1999
[3]姜波:《工程专业人才成才素质研究》.交通高教研究2002,04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闫茹(1980-),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郑甲红(1963-),男,陕西宝鸡人,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陕西 西安 71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32-02
根据陕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实际情况,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基础,均属于“技术基础课”,它们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是新世纪机械工程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1]根据这一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平台,全面培养机械类创新型工程人才。
一、机械基础课程与学生工程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是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早期课程体系和内容主要沿袭老的模式,即以机构分析、设计和典型零件设计计算为主线,很少涉及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2]授课中注重知识传授和具体的分析计算,缺少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使得工科毕业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3]
机电工程学院作为教学研究型学院,机械工程作为工科专业,以重点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其本科毕业生除少部分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大多数将主要到大中型企业或工程设计院从事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些人还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培养定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提出推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加强培养机械类创新型工程人才。
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党的十精神和新世纪机械工程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笔者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宽实践平台,建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
1.调整教学目标
以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为目标,通过机械基础课程,使学生学会如何将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工程实际设计中,达到“懂理论、会设计、知发展、想创新”的目标要求。
2.根据教学改革需要,推进教材建设
为提高工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6年编写的21世纪高校机电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使用至今。2008年编写《机械设计》教材,后于2011年修订《机械设计》教材,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吴宗泽教授作为主审,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发行。2002年,为适应我校轻工专业特色的需求,对近机类、非机类机械基础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改革,在21世纪教材指导方针下,编写《机械基础》教材并出版。2005年,为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实践性,淡化公式理论推导,与后续各轻化工专业机械相结合,编写了21世纪高校机电类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2013年修订并出版《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
3.更新教学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课程理论教学方面,继续坚持“以设计为主线,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改革思路。[4]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机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同时,恰当解决内容在增加、学时要压缩的矛盾,以减轻学生负担,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矛盾。为此,适当删除一些在工程实际中基本不再使用或已失去指导意义的内容以及对先修课程内容重复的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运用理论知识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增加机构方案设计和机构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增加现代设计方法、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新增通识选修课“工程设计”。
4.创新教学方法
以现代教学手段补充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以精品课程网络建设补充课堂教学和课后答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案例教学中,以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日常生活中学生见过的机械为例,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启发、探究式方法结合大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5.在现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平台建设
机械基础课程在前期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典型零件测绘的基础上,加之课程设计、实验及大作业,还是使学生感觉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尤其有部分学生感觉到有“吃不饱”的现象。自2004年起,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2011年起,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竞赛,同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为支持这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院成立了机械创新基地,并不断完善。
2012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提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使笔者以竞赛要求为题目、短期性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转变成常态化的课外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使开放的创新基地更加繁忙。该团队教师所指导的创新项目占到学院总项目的半数以上。
这些平台的搭建,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从选题、到方案设计、完善、结构设计、改进、图纸绘制、材料采购、零件加工、装配、调试、再改进、创新成果的报告撰写、答辩验收等一系列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的严谨与做事的坚持。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思维得到了提高,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
6.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反哺教学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发现知识结构的缺陷,理解课程的衔接与综合应用,提高了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同时,笔者又将这些作品带进课堂,这些鲜活的案例,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课外科技活动除了将学生带进课堂,更是将学生推向社会和市场。为了完成选题,他们走出了校园,擦亮了眼睛,观察了生活与生产;为了加工制作,他们走进了市场,认识了材料,理解了公差,学会了制图。而这些收获,无一不有助于综合教学效果的提高。它不仅仅提升了机械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项目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都得到了重视。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拓宽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课程设计选题,[5]对于陈旧、单一的课程设计题目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笔者采用教师提供选题、当年的学生竞赛题目或由学生自由选题与教师审核相结合的方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了大作业的完成质量,例如机械原理课程中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章节“计算机辅助机构分析与设计”大作业,为使其计算结果应用于下一步的设计,计算更加仔细认真。课外科技活动改善了部分创新型、综合型实验的完成效果。
另外,机械类课外科技活动使得我校其他近机类、非机类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非主修专业的课外科技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行业设备的认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
通过机械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大幅度提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数量连续几年明显增长,该团队被批准为2013年省级教学团队。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将继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拓宽学生实践环节的方式和渠道,加强和完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建设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更多的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2]段巍.《机械原理》课程改革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2):81-82.
[3]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
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经济秩序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财产继承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各国继承法均用大量条文规范这一问题,以防继承人利用有利地位侵害债权人利益。我国继承法仅原则规定继承遗产应当为被继承人缴纳税款、清偿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但对如何确定遗产的范围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规定,司法解释也未涉及这一问题,致实践中侵害债权人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而司法机关却无所遵循。笔者在《继承制度研究——市场经济与继承法》(1994年12月出版)一书中曾经预言:“多则十几二十年,少则几年以后,这个问题必将摆上司法机关的议事日程。”不幸竟被言中。因此,笔者认为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以便对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继承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参考。
一、问题和原因
(一)现行继承法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继承法采有限责任继承原则(即通常人们所说的限定继承原则)。有限责任继承是保护继承人利益的制度,其核心是限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责任,即继承人只须在继承遗产的限度以内为被继承人清偿债务,而不以自己的固有财产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责。这一原则符合现代社会家庭成员人格独立、责任自负的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继承不仅关系到继承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被继承人的债权人的利益,作为一种制度,必须对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双方提供平等的保护。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继承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没有确定遗产范围的规定
有限责任继承原则一方面将继承人的责任限制在继承遗产范围以内,另一方面又要求被继承人的财产必须首先用于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因此,有限责任继承不仅是保护继承人的利益的制度,而且是保护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利益的制度。遗产范围的确定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限责任继承原则能否正确贯彻,主要取决于能否准确划定遗产范围并保证其不被继承人侵害。而我国继承法在确立有限责任继承原则的同时,却没有关于确定遗产状况的任何规定,使有限责任的界限无法确定。其结果是,继承人在享受有限责任继承的利益的同时,却往往不承担其相应的义务。这就使得法律在继承人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上失去平衡。
2.没有对接受和放弃继承规定明确的期限
我国采取直接继承制度,即从继承一开始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义务就概括地转归继承人。这意味着被继承人的债权由继承人收取,债务由继承人承担,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只能向继承人行使权利,债务人只能向继承人清偿债务。因此,必须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使继承关系确定下来,以便尽快了结被继承人所遗留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我国继承法却规定,自继承开始以后至遗产分割之前,继承人实际上都不确定,继承关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规定的弊端是明显的:一是不利于遗产的管理和利用;二是影响债权人行使权利,不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而且继承关系长期不确定也是滋生继承纠纷的重要原因。3.债权人缺乏保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手段
如果继承人的行为已经或者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按现行继承法,债权人无有效的救济手段。例如继承人将遗产转移、隐藏,或者挥霍浪费,或者不善经营,导致亏损,或者继承人将遗产用于清偿自己的债务,都会危及债权人的债权。现实生活中已经屡屡发生这类问题,使债权人遭受严重损失,而且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道德风尚。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法律必须对此作出反应。
(二)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两个:
1.由现行继承法制定时的社会条件所决定
民法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法律表现,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继承制度。现行继承法是1985年通过并颁布实施的,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计划经济无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是在人们的观念中都居于统治地位。当时,公民的财产限于生活资料,基本上没有生产资料,私营经济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之下,遗产限于生活资料,债权债务关系简单,继承人欺诈债权人的情况为人们闻所未闻,立法者自然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
2.继承法理论研究的幼稚也是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制定继承法时,我国继承法学的研究刚刚开始,尚处于幼稚阶段。例如,对于继承法的基本问题——调整对象,缺乏全面了解,人们只注意了死者亲属之间继承关系的研究(当然,这方面的研究也并未精深)而忽视了对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债权人之间关系的研究。
由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制定继承法的时候,在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上,既无司法实践经验可供参考,又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继承法存在以上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公民的财产限于生活资料的社会条件下,继承法的以上缺陷在实践中不会导致多大问题。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公民的财产不仅数量大大增加,而且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从主要是生活资料变为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对于那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来说,则主要是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其最大特点是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是动态的财产,在竞争规律的支配之下,既有盈利增值的可能,又有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而且,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产数量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之下,现行继承法的上述缺陷日益突出。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债权人无有效手段制止继承人转移、隐匿财产,一旦发生纠纷,人民法院难以查清遗产的实际状况,因而无法确保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如果按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要求债权人举证,由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特殊关系,债权人将很难举证证明继承人究竟继承了多少财产,因而其合法权利将难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继承人则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隐匿遗产而获得不当利益。这样以来,继承法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保护合法、制裁违法、抑恶扬善,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外国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主要制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外国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主要制度,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取其所长,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制度。
目前世界各国的继承制度可大致分为两类:直接继承制度和间接继承制度。尽管两种继承制度区别很大,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把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直接继承制度下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直接继承制度。按照这种制度,被继承人死后,其遗产直接转归继承人,债权归继承人享有,债务也由继承人承担。直接继承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要保证继承人不因继承而受到损害;第二,要保证遗产首先用于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为此,大陆法系国家采取了以下主要的制度:
1.接受和放弃继承制度
按照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开始以后,继承人(包括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处于这样一种法律地位:他取得继承选择权,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选择无条件直接继承(无限责任继承)、以有限责任为条件接受继承或者放弃继承。如果继承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示选择,则推定为无限责任继承。由于有限责任继承和放弃继承都是保护继承人利益的制度,因此继承人在选择有限责任继承和放弃继承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简言之,这些条件主要是:要在法定期间内进行选择;要保证遗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得有侵害、隐匿遗产的行为。继承人违反上述要求,即丧失选择有限责任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而依法强制其按无限责任继承继承遗产。其程序主要是,必须以明示的方式向国家主管机关表示有限责任继承或放弃继承的意思,如果选择有限责任继承,还须递交忠实准确的遗产清册。主管机关一般为遗产法院或家事法院,也有的国家规定为公证处。由此可见,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制度既是保护继承人利益的制度,又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制度,其主要作用是清楚地确定遗产范围,进而保证遗产先用于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而强制无限责任继承则是对继承人欺诈债权人行为的制裁,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遗产管理制度
在接受继承、放弃继承制度之外,大陆法系国家还规定有遗产管理制度(瑞士叫官方清算制度,日本叫遗产分立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债权人如发现继承人的行为可能损害自己的债权时,可以向主管机关申请遗产管理。主管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应宣布对遗产进行管理,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主管机关进行遗产管理后,继承人丧失管理遗产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保证遗产首先用来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二)间接继承制度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间接继承是英美法系国家采取的继承制度。按照这一制度,继承开始后,遗产不是直接转归继承人,而是作为独立的遗产法人,由遗嘱执行人或者遗产管理人负责管理。在这种制度之下,被继承人的债务由遗产法人承担,其债权归遗产法人所有,遗产所产生之收益归遗产法人,遗产所产生之负担由遗产法人承担。遗产管理人在缴纳税款、清偿债务以后,依照法律规定或遗嘱的指定,将剩余遗产分配给继承人。总之,在间接继承制度之下,继承人绝不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责。间接继承制度能够公平地保护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止欺诈债权人行为的发生。但是,这种制度的实行需要其他条件,特别是司法条件的配合。因为在这种制度之下,几乎每个人死后都需要由有关国家机关出面处理继承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专司遗产继承的专门法院或其他专门机关,这种制度是难以实行的。此外,老百姓是否愿意让国家机关来插手继承事务,也是这项制度能否实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比较而言,直接继承制度较为符合我国的国情。因为一方面,我国长期实行直接继承制度,群众对此已经习惯、认同。另一方面,在这种制度之下,大多数继承不需要经过法院,只有继承人选择有限责任继承或放弃继承时,才需要法院出面,司法机关能够承受。
三、关于修改我国继承法的建议
如上所述,我国属于采直接继承制度的国家,而且这种制度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我们应当在直接继承制度的框架之内来讨论如何建立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
(一)建立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1.自愿继承原则
自愿继承原则是现代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它是对强制继承的否定。古代继承法奉行强制继承原则,即正统继承人(即被继承人的男性直系卑亲属)无继承选择权,他必须继承被继承人的法律地位,为被继承人清偿全部债务。即使被继承人未留下任何财产,而只有累累债务,继承人也不能拒绝继承。至近代以来,家庭观念日渐淡薄,家庭成员逐渐取得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社会以个人为本位,强制继承原则因不符合个人本位的观念而被抛弃,自愿继承原则遂取而代之。自愿继承的核心是承认继承人有继承选择权,并要求其按照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自愿继承原则符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符合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应当成为我国继承法的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民事活动的各个领域。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恪守信用,诚实不欺,善意地行使权利,善意地履行义务。如果继承人违反这一原则,欺诈债权人,即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继承制度,特别是关于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设计应体现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不但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需要,也是淳化社会道德,维护经济秩序的需要。
(二)制度构想
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是继承法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直接继承制度之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改变现行继承法无条件的有限责任继承制度,确立有条件的有限继承制度,同时赋予债权人遗产管理请求权。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有限责任继承本来就是有条件的,条件是有限责任继承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之所以采用有条件的有限责任继承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与现行继承法的有限责任继承相区别,因为现行继承法的有限责任继承实质上是无条件的。待正本清源之后,即应恢复使用有限责任继承这一科学概念。1.关于有条件的有限责任继承制度
所谓有条件有限责任继承,即继承人必须遵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才能享受有限责任继承的利益。继承人如果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即丧失选择有限责任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而依法产生无限责任继承的法律后果。所以,采取有条件有限责任继承制度,实质上意味着承认两种继承制度——有限责任继承和无限责任继承,承认继承人有选择无限责任继承、有限责任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
(1)选择有限责任继承的条件
有限责任继承是保护继承人利益的制度,同时直接涉及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这一制度必须同时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保证继承人的固有财产不被强制用于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另一方面保证被继承人的债权人能够就遗产优先受偿。由此可知,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确定遗产状况并使之保持独立。如前所述,大陆法系国家实现这一目的是建立遗产清册制度,即继承人如选择有限责任继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制作出遗产清册,并提交给主管机关。笔者认为,我国也应采取这一制度。继承人在制作遗产清册时,应延请公证人员参加,并应作到忠实、全面、准确,不得有隐匿不报、虚报债务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如发现继承人有上述行为,即应取消其有限责任继承的资格,而强制其按无限责任继承。
(2)选择有限责任继承的期限
遗产清册完成以后,继承人对遗产状况有了全面了解,就可以作出理智的选择。关于选择的期限,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规定,制作遗产清册的期限也就是应作出选择的期限;而法国则规定,遗产清册制作完毕之后,再给继承人40天的考虑期限,我们认为法国的规定更为合理。我国修改继承法时可考虑规定两个期限:一个是制作遗产清册的期限;一个是选择有限责任继承的期限。关于制作遗产清册的期限,我们认为宜短不宜长。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处于生产经营过程的财产复杂多变。为了防止因主体空缺对经营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防止继承人转移财产,这个期限应尽可能短一些。我们认为以一个月为宜,从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是继承人时起算。如果由于遗产情况复杂等原因不能按期完成遗产清册,可向主管机关申请延长。至于选择有限责任继承的期限,可考虑为20—30天,从向主管机关提交遗产清册之日起计算。
(3)主管机关
主管机关即接受继承人所提交之遗产清册和继承人所作选择的机关。国外一般规定为遗产法院或家事法院,也有的国家规定为公证处。我们认为,我国可以由公证处来承担这一工作,理由主要是:我国不太可能在普通法院之外再设置专门的继承法院,而现有普通法院任务已很繁重,无力承担这一任务,而公证处则任务不足。而且制作遗产清册、证明遗产状况这一工作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利用工学结合模式改革专业课程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的特点就是把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学习一体化进行教学,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课程的设置就是利用实践的锻炼来验证理论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设置的课程来设计所要实践的项目,以项目为单位来进行教学活动,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在综合性的情境中学习,然后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可以认真的分析其专业的任务,按照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置,设置好学习情境以后,学生按照这种情境来完成自己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在课程的一开始首先完成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穿行实训,把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便完成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
(1)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要与当地一些有名气的企业进行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实现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优势互补,这样对企业和学校来讲是双赢的模式,企业不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人才,学生还能够借助企业的一些高科技的机器锻炼自己的技能。使得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学生职场化、师生身份双重化
近几年,国家对各个高校的投入不断的加大,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专门人才,尤其的建筑工程专业,更是随着如今大建设、大发展的潮流下不断的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很多高校对这门专业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基本上大学3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成为企业的准员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管理工作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的管理,由企业和学校一起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的结果来发放劳动的报酬。
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思考
(1)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中要大力的推广工学交替、定岗实习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要使企业作为主导地位,学院作为辅助的地位,这样利用双元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很多高校目前的学生实训基本上都是学校自己的进行学生的管理,在实训的期间虽然也不断的强调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进行学生的培训,但是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合作,以至于这种传统的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实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对这种机制进行改革时考虑到了工学结合以及定岗实习的模式,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成功的经验,在确保企业的利益前提下建立企业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双元教学模式
(2)实施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和企业实现双赢
这种方式能够改变目前企业目前学生实习没有报酬的现象,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分摊教学的成本,在这方面政府和学校要进行相应的界面税费或者给予企业相关的补贴,来促使企业有这方面的积极性,能够让学校主动的把学生实习的费用与企业分享,同时学校也要时刻的为企业服务,比如员工的培训、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咨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与企业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3)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利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尽量的避免传统的课程的教学机制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指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的制度,这些制度和方法的制定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
(4)注重学业和就业相结合
学习和就业是一个一始、一终的关系,没有好的学习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学校和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实习开始就应该把就业的问题加以重点的考虑,把学生的就业放在实习的主要目标上,精心的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真正的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4、结论
随着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大力的推进,极大的提高了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在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效果,如今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5%,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贤清.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 中国建设教育,2010,Z1:33-36.
[2]王英红. 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双主体育人;三阶段提升
1研究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坚持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与合作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办学,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1.1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愿望
随着建筑产业工业化、信息化改造升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上行业发展和同行竞争推动,高端企业不断保有自主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职业学校只能教授普通技能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需要,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企业仍然需要再培训;加之当前我国人才市场正面临着“技工荒”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为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实用人才,以便在教学中嵌入企业自主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既有利于学校解决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强、技术不实用,学校教学设备设施更新困难等困惑,也有利于企业解决招工难、录用人才再培训等难题。推行现代学徒制正好克服了当前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并能够使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释放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
1.2推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徒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当前,校企合作主要模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但随着行业发展、产业升级又遇到了新的“瓶颈”,需要新的办法予以解决,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地把校企合作推向深水区,为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另辟新路。
1.3推行现代学徒制是体现建筑行业特点的有效途径
建筑行业在生产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很多属于“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或说不清楚的知识”,即缄默知识,它们很难转化为明晰知识,只能在行动中被展现、被察觉、被意会,历史上建筑工匠都是通过传统“学徒制”传承的。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将晦涩的知识形象化,甚至显性化,使学生尽快掌握。
2构建“双主体育人,三阶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建筑产品形体庞大、产品多样、建设周期长、工种多、人员多等特点,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在真实的现场进行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此,有必要探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构建职业岗位课程。在校内进行单项技能实训,在校外企业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实行“双主体育人、三阶段提升”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1“双主体育人”涵义
“双主体育人”是指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以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受教者只有学生这一个身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企业只是被动地接收学生实习,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占分量很小,体现不出企业参与的价值。“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受教育者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学生每年有近四个月(半学期+暑假)的时间是在企业带薪实践,企业培养的不仅是学生,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彻底改变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辅助地位,把企业放在跟学校同样重要,甚至比学校更重的地位,突出企业的作用,真正让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中,实实在在做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
2.2“三阶段提升”涵义
“三阶段提升”是指学生入校后,从一个对建筑行业企业岗位工种懵懂无知的学生,通过三年校企联合培养,成长为一个与建筑岗位工种零距离衔接的建筑企业员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校外教学性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在第二、四、六学期进行,分成识岗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具体为: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和暑假这四个月,学生在校外教学性实训基地进行以识岗为主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引导下认识工作内容,同时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助;第四学期的后半学期和暑假,在校外教学性实训基地进行以跟岗为主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生产实践,企业给予学生不低于同岗正式员工一半的工资;第六学期是在企业工作岗位上顶岗工作,进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在师傅指导下进行企业生产实践和管理经验提升,期间企业给予学生试用期员工工资待遇,学生毕业后自动转为正式员工,享受正式员工待遇。
随着国家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提高,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越来越大。具备税法知识,熟悉企业纳税实务,胜任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在企业里具有广泛的需求。高职院校税务专业围绕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与能力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实用型税务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实用型;税务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规格。我们围绕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教学建设,使所开设课程能够高质量实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高职高专税务专业面临服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从服务税务机关转向服务企业,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对其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与能力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提高,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越来越大。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从事企业税务管理的职能部门,企业税务管理事项一般由会计人员或办公室人员代为办理,存在着替代性。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在工作中感到知识和能力不足的地方,主要是涉及到税法知识不熟,企业纳税实务不熟,对税务机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操作不熟练,存在着培养的短板现象。办公室等其他人员更不用说,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的欠缺更多。培养具备税法知识,熟悉企业纳税实务,胜任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同时具备一些其他知识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在企业里具有广泛需求,甚至取得反替代效果[1]。那么,企业实用型税务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呢?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决定了企业实用型税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2],一是网络开票、税费计算、网上报税、税款缴纳、接受检查、档案管理等日常管理事项,二是涉税业务会计核算事项,三是税务筹划等税务风险管理事项[2]。要完成企业的三种税务管理工作,其知识技能要求各不相同。
1.完成网络开票、税费计算、网上报税、税款缴纳、接受检查、档案管理等税务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技能,一是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税法知识进行税费计算,熟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避免税务风险等;二是熟悉纳税实务,掌握对企业所应负担的各种税费应如何申报,申报表的具体项目及填报规定,申报缴纳的程序和要求等实务操作事项与技能;三是熟练操作税务机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完成企业的网上报税和网络开票业务。
2.完成涉税业务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技能,一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二是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三是各种税费的核算规定。
3.完成纳税筹划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主要是在前述两种能力的基础上,熟悉更多的税收法律法规知识,经济法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能根据企业的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筹划方案。
二、企业实用型税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符合“理论知识够、注重实践性教学”教学理念[3],根据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和能力需求,构建企业实用型税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知识结构逻辑顺序与教学规律实施教学和能力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设计
按照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将其划分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和独立实训课程,预算各课程所需的教学时间。这个课程体系没有列示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毕业作品、自主学习等课程。按学制3年共3000学时左右计算,上面构建的课程体系中,理实一体化课程1152学时,占比只有约39%,校内实训394学时,约占13%;人文社科类基础课教学课时一般在500学时,约占17%,校外实习至少6个月,750学时左右,占比25%左右。其余6%的学时为机动学时,可以灵活安排。
(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
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在逻辑,可以参考如下安排实施教学(如表2):教学实施时,每学期一般按500学时左右安排,专业课课程教学时数不足500学时的部分,用于安排人文社科类等基础课程。同时第1学期有军训等素质教育活动,第5学期有学业作品的写作安排,在时间上有所预留,第6学期一般是在校外实习,也未列入。上述专业课程设计仅供参考使用。
作者:涂申清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涂申清.企业税务人才的替代性分析[J].商业会计,2012(7).
1.1市政工程技术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对市政工程结构及基础理论较为熟识,同时能够直接参与到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活动当中。通常来讲,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市政工程技术的专业理论学习,在具备给水、排水等多种基本理论之后,掌握经济管理相关内容,并能够自主进行市政工程和市政设施的设计和规划,真正能够处理市政工程项目中的核心难题。
1.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特点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工程类专业,虽然对数学等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多,但是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若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则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具备自主管理、自主设计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其二为具备市政工程的造价估算能力,学生需要在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上,还需要学会如何借助技术经济理论进行造价成本的评估,这对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掌握较多的相关知识和先进理论,进而才能够科学评估造价成本,保证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质量。
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着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市政工程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和实践脱离情况等问题。
2.1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
当前很多学校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只是按照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较差。传统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框架结构难以满足课程设置的最初目标,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活动实际应用价值变小。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先进的市政工程技术和市政工程管理理念频出,也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时展的需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市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2.2市政工程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和实践脱离情况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水平,能够将所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市政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这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较差,学生空有满腹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对于市政工程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和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期背景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以及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来具体开展。
3.1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时展的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将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观念融入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活动当中。结合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后的学生实际工作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市政工程对人才的定位较为明确。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职业定位,选择适合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未来选择的职位,并需要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有效整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例如当前新疆市当前市政行业建设、管理以及养护单位中,比较缺乏的是市政工程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监理员等,人才规格应定位在高职高专。结合新疆市的人才需求结构可以看出,当前新疆市的预算人才、监理人才等较为匮乏,学校即可以根据市场所需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注重对学生相关知识与技巧的指导。学校需要将“以学生未来工作和发展”为主要导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面向市政行业的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毕业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市政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能够从事各类市政工作的评估、管理和养护等工作,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
3.2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
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开展,其一为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其二为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3.2.1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比如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展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跃然于屏幕当中,变得更加生动而直观,视频、动画的形式能够快速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教育的质量,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当中,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实际的案例,明确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构建生成性、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3.2.2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学生需要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灵活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才能够发挥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很多学校中忽视了实践的价值,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这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较差,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快速找到适应的岗位,还有一些学生会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模式。比如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公路工程测量”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几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实际公路工程测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能够将合作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结合,不失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另外,学校还可以增加选修课、课外讲座、学习兴趣小组等,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模块,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能力。
3.3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是建立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场地,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三方共赢的方式受到一致好评。校企合作的模式是近些年来所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将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并通过实际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产生明确的认识,通过努力的工作证明自身所学知识,通过努力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水平,通过努力的工作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和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于实践活动当中,结合当前市政工程技术职位的实际要求,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实践活动的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工作的模式融入于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一改往日里懒散的行为和思想,尽快适应到岗位当中,使市政工程技术教学能够更加贴合实际、贴近生产和生活。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表现将会直接和学生的学分及期末成绩相联系,这种方式也能够增加学生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真正发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价值与意义,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4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设计院;人才强企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工程设计院如何将“人才强企”战略落到实处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2日
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在学习理论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决策,指导工作,这样才能加速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推动企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工程设计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吸引和留住人才;二是培养和开发人才,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增强凝聚力,促进设计院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培训,盘活人才存量、优化人才结构
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设计院人才队伍先进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时培训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激励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培训需求分析,主动地寻找培训项目。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传统的做法一般侧重于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收集,以此来制定培训计划,这使得培训工作比较被动,人力资源部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制定出来的培训计划往往不能充分满足设计院的战略发展以及资质申报的需求,设计院应建立更为全面、更为完善的培训需求分析流程,首先立足于全院的发展战略,详细地提出员工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以及应当具备的职业资质,同时与各部门负责人通力合作,科学地测评员工现有的实际素质能力,找出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然后对这些差距进行分析,以确认哪些差距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培训项目来弥补,以此来设计出最为合理的培训计划。
(二)逐步建立一个呈阶梯形分布的全员培训体系。应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充分地结合,分别设计出针对员工不同职业周期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培训课程,并将这些培训课程按照其对不同职业周期的适用性打包为多个培训包,处于不同职业周期的员工,分配给其相对应的培训包,以此来使所有的员工都能得到与其职业周期相配套的培训。
(三)寻求多样化、差异化的培训形式。在培训的形式上,除了外部聘请专家通过讲授法进行培训以外,设计院应逐步推广以下几种培训形式:
1、网络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学院的平台,使员工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培训。
2、建立内部讲师团队,充分利用设计院已有的专家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讲座,以加强设计院内部的学术、经验交流,帮助新员工成长,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奠定基础。
3、体验式的培训,这种形式主要运用于设计院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形式对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凝聚力、领导力、执行力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强化培训。
(四)建立培训评估体系。应逐步建立培训评估体系,通过培训效果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反馈情况来对培训工作进行不断地改善,并积累培训投入产出比值等方面的客观数据,以便于今后的培训决策。
二、积极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升员工职业竞争力
为了使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和设计院人力资源发展需要达到动态的匹配,为设计院打造一支稳定、忠诚度高的队伍,应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指导员工设计其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和目标,应当逐步建立常规化、流程化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来实现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整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确定设计院在中期和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设计院的中期和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市场变化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分阶段确定在未来中期和长期设计院需要具备何种专业能力和资质的员工,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员工,为员工未来各方面能力和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在设计院内部完善网状职业发展途径。应逐步建立一个综合横向和纵向的一系列工作职务发展的网状职业发展途径,使员工在设计院内部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横向和纵向相结合)在职位、职称、专业、成就等各方面进步的机会达到最大化。具体程序如下:
1、完善纵向的多阶梯职业发展途径,建立相关配套制度。结合设计院通行的行政职务以及技术职务的分布情况,应采用多阶梯的纵向职业发展途径。(图1)如图1所示,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院纵向上有四条职业发展途径,按从右往左的顺序,第一条是具备管理才能以及领导动机的技术人员的发展途径;第二条为随着资历、经验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往上发展的职称增长途径,这一途径覆盖面最广;第三条为技术专家型人才的晋升途径;第四条则与特定的技术项目有关,并附带有管理责任,具有灵活性。根据图1的四条纵向发展途径,应完善相关的晋升制度、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以及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库来保障其职业通道的畅通。
2、建立健全员工的横向职业发展途径。应该将设计院内具有相似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的工作归纳为职务群,并在职务群内部和职务群之间设计职业途径,使得相近的职务(岗位)之间形成具有横向联系的职业生涯系统,员工可以通过这些横向途径使得自己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从而在职位未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满意度。
3、最后,将以上的纵向职业途径和横向职业途径以及相关的支持性制度整合在一起,形成网状的员工职业生涯基础系统。
(三)建立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在完善职业发展途径,建立健全相关支持性制度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源部应主动地引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其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为员工的成长保驾护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员工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管理:
1、通过培训、网络传播等形式,使员工充分理解设计院现有的职业途径及其相关制度,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意识地规划。
2、通过科学测评的手段,帮助员工寻找到自己的职业锚,从而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找准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
3、针对员工职业生涯周期特点进行差异化管理。处于不同职业周期的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应根据设计院所在的行业特性和设计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员工心理及生理的变化情况将职业生涯划分为几个具体的周期,针对每一个周期的特点,采取侧重点不同的管理方式,在这里,培训将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解决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三、做好员工工作激励,增强员工归宿感和忠诚度
除了物质方面的激励意外,设计院应重点从精神层面出发,致力于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为员工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侧重于研究通过深层激励的方式来充分挖掘某些成就驱动型员工的潜力,使其价值最大化。
(一)完善各种晋升、报酬分配流程,强调过程的公平性。员工在竞争制度不明晰的情况下,当自己的收入和同事的收入产生差距时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并导致委屈、愤怒、焦虑、郁闷等情绪反应,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强调设计院内部竞争时过程的公平性,制定公平的竞争规则,并将竞争过程透明化。对涉及到员工薪酬分配和晋升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和细化,并完善其相关流程,确保竞争过程的公平性和竞争结果的有效性,为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奠定基础。
(二)初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侧重于为员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其设定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使员工在实现期望目标的驱动下积极地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三)为员工追求胜任感和成就感的动机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在设计院的各种保健因素得到完善的情况之下,员工会追求胜任感和成就感,对胜任感的追求会表现为员工希望能精通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到职业成长;对成就感的追求会表现为员工希望承担有压力、有难度、有自的工作,获胜或解决难题的振奋和满足感远胜于金钱的激励。
为了充分挖掘这一部分员工的潜力,使其产生高度的工作热忱,可以进行下列工作:
1、展开一系列针对中层领导干部领导能力以及领导技巧方面的培训,鼓励其充分授权给单位(部门)内部骨干成员,并不断尝试让工作业绩优良的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2、在薪酬和环境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重新对设计院的某些岗位进行工作设计,赋予其更多的责任与工作自,以工作本身来激发员工的动力。
3、尝试建立弹性工作时间制度,让员工有更多的自在规定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计划。
四、紧紧围绕设计院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