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

第1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作为重要的的事业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财政管理,将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其在推动市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制约,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理念比较落后,造成财务管理方式之后,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管理单位良好社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1、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为了全面促进会计改革,我国出台了关于会计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纲要》,在该纲要中,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应该进行会计改革,应该从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该纲要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要在进行会计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会计标准的体系。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指的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特点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现有体系的不妥当之处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道路。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施精确、精细的财务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是与粗放管理相对的,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首先,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建立高效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保证。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日常办公浪费严重的情况,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必须要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注重依法理财,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其次,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如果不注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将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将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很多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预算执行率较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再次,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要发展,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而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1、转变粗放管理观念,让科学化和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

行为要转变,意识要先行,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要渗透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理念,要实现具体的转变,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学习相关要求。上文提到我国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和科学化财务管理的纲要。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组织相关领导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才能明确在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上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只有领导主动带头学习,才能对其他部门员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要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宣传。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其他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具体事项往往是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内部宣传,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诸如单位内部网站、单位宣传栏等,对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详细的介绍,或者通过内部广播平台进行长期宣传,让单位员工都知道何为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如何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工作日清。要让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意识,将财务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责任划分清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工作的日清日结。

2、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构建精细的预算编制

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是第一位的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活动,其编制也是较为复杂的。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单位在传统预算编制中,人员经费过度挤占其他公用经费的问题,在编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事业单位对人员经费标准定为过低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除了要完善基本指出定额管理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合理分配经费比例,保证定额制度的科学性。此外,为了让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可以考虑预算编制与该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要充分考虑该单位发展的需求及特点,充分利用该单位的资产报告,然后重新确定资产配置和各项实物费用的定额制度。并加大对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的管理力度,将其纳入预算中,将二者有效结合。

3、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各项费用支出的精细化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注重成本核算,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消耗。因此,必须要通过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来达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将各项项目成本纳入核算范围。市政工程单位的成本核算是非常复杂的,在其日常运行中,会产生诸如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劳务费用和各种通讯费用及水电费用等消耗,要想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将各项费用核算进去。要保证各项实际发生的费用都纳入到成本核算中,避免成本核算太过粗糙。

(2)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调整。有的时候,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成本核算会存在不够全面的情况,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前一段时间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整成本费用的核算,从而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充分调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应该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精细化支出管理。

4、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推动其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来说,在日常运行必然会产生固定资产的消耗,特别是当一些固定资产折旧后,其消耗不容忽视。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长期一来事业单位在账面资产上的虚化问题。特别是当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在已接近报废或者已经报废的状态下,如果仍未进行资产价值的确认,那么将会虚增资产,会造成资产信息的不真实。因此,必须要细化资产管理,要秉承有人用有人管的原则,完善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并让其与预算管理结合,实现折旧预算,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5、上级单位要加强批复,实现批复精细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在制定出来以后,是要进行审批之后才能执行的。因此,必须要加强预算批复的管理。上级部门在批复时,要严格遵守遵守我国最新出台的人事工资政策,来确定职工薪酬,避免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占用工资额而其他其他经费,导致实际工资总额出现不符现象。此外,在三公经费的审批上,也要精细化。例如,对公务接待费的批复不能仅仅把事业单位上报的相关预算作为依据,还要利用绝对额来进行批复控制。在批复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等,以便做到科学批复

参考文献:

[1]高建芳,赵立丛.科学化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17).

第2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会计个人学习计划一

通过《入学指南》,老师让我们明确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使我们懂得,在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抛弃混文凭的思想,要增强我们的危机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学习。

1.制定合理科学的自学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一种自我监控的手段。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如:学期计划、课程计划、单元计划、复习计划、网络平台使用计划。有了学习计划,保证自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认真听好在线学习辅导课

在上课前按自学计划预习有关课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着疑问和渴求知识的心情来听辅导课。 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听、认真思考,做好听课笔记。记好重要的内容, 如果听不懂,无法跟上教师讲授的进度时,不要惊慌,在课后尽快地寻求辅导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做到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

3.详细做好自学笔记

除了做听课笔记外,还应在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学习方式时,也必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对于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在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胸中有数。

4、积极参加学习小组活动

学习小组活动因为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的,它是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同学们通过讨论焦点问题、交流心得体会、沟通学校信息等。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所以,这种活动效果很好,即拓宽了我的视野,又培养了我的各方面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

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是远程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我在自学的过程中,利用课件进行学习,课件包括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有自测练习。通过使用课件,帮助我检查、复习和巩固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为了学习方便,我经常在家或在单位上网学习,浏览北外学习平台,补充了自己自学方面的不足;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及时通过电子信箱或电话及时向老师请教。我希望在这种所学校能学到真正的本领,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愿更多的人来北外,来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它才是你真正的"授业者",愿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受益。

会计个人学习计划二

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经营,现在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为人生点亮一盏明灯,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的社会处在变革的世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哈自己的规划。

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人数的增加,工作不再由国家分配,大学生毕业的黄金时期悄然而逝,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然而市场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我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底下的农村富余人口举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环境,多掌握一门学问就多一门出路,所以,我计划自学会计这门专业。

首先,我对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 现在在我国,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政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枯寂是热门专业,但如今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状况使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状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规划。真正走进社会工作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开始。

其次,我做了详细的规划。

一、明确专业学习目标:

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明确应具备的能力

1、熟悉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方面知识。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踏实,谨慎细致,思维敏捷,逻辑分析能力强,对数字敏感,记忆力好。

3、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信息快,懂变通,善学习,求上进。

三、了解主要课程:

会计学、审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产评估、财务报表分析等

四、具体学习计划: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另外,在校期间考出就业所需要的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利用较充分的课余时间来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方面知识。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五、应对弱势、威胁

1利用寒暑假去公司实习获得经验。

2多与人沟通习得交流技巧,做好心理准备。

3利用网络。报刊、人际关系等了解经融动向。

4增强竞争力。保持乐观心态。

5多学些商业技巧,商业谈判。同时增加威信。

第3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217-0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财务管理作为气象局整体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是对财务管理流程的再造过程,同时也是数据资源充分调用的过程。通过建立合适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让管理更加方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现代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变革

1)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的实际距离都能被有效缩小,从原来的物理距离变为现在的鼠标距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通过远程传输的方式对信息、报表、报账等进行实时对接和监控。这样的管理模式,为气象局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使气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更加信息化的方式,有效节约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财务工作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操作,缩短了人工操作需要的时间,将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向着网上办公以及移动办公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对内部财务信息、资金信息、整体财务状况等进行有效审查,实现在线监督,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在可控的范围内,并防止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不仅如此,财务内部与银行、税务、保险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来往,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有效提高了处理信息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财务管理软件的升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中,软件所涉及的功能范围非常有限,且基本上都是独立运行的,彼此之间不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很难实现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一体化管理,对于全局的发展来说,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在信息技术时代下,通过数据库开发技术,可以研制出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新软件,新软件所涉及的功能范围较广,基本上囊括了财务管理的所有工作范围,财务管理相关工作都可以在Web的层次上进行协同运作,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在保持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网络财务管理。

4)财务管理安全性的变革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由于都是人工操作,很多单据在管理方面的安全性会受到一定的威胁,经常会出现丢失、缺失等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新时代的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相关单据以及资金流等,都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流动和保管,有效提高了资金往来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对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方便快捷做出各项收支的统计,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化。

2信息技术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实现信息交互应用

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交互工作,主要是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的平台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财务内部与外部的有效对接,并实现数据端口之间的信息交互。在此过程中,通过相关财会工作原理,可以将财务工作与相关业务有效连接到一起,形成流程、流转以及资金数据统计的一体化管理。数据信息的交互应用是支持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数据的采集、统计以及信息共享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及资源的利用率有着直接影响。

总的来说,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实质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融入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其从单一的人工操作方式逐渐转化为更加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操作模式,解决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而“信息孤岛”现象在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常见,由于在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所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相对较为单一,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倾向于人工管理,对于一些前期的预算控制工作、中期的集中票据管理工作、转账汇款以及后期的统计分析等功能,财务管理软件都没有完善的管理流程,也没有相对应的功能,仅倾向于凭证制单、记账等业务流程,正是由于财务管理软件的落后,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同时也为财务管理人员的统计分析工作带来一定阻碍。

面对上述问题,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有效改善了上述问题,其通过联网操作财务管理系统,使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信息的实时对接和交互,解决了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无论是对前期的预算执行进行监控,还是对中期票据的管理,或是对后期的整体统计分析工作,信息技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呈现出一定的高效性,为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时滞性提供了保障。

2)全面实施集中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模块较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整体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很多模块都是进行相对分散的管理,导致在信息的对接中出现一定阻碍,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全面实现集中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包括多个功能的集成,如:预算管理、收费管理、合同管理以及个税查询等,这些模块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网络技术发达的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所包含的模块增加了网上报销、微信查询等功能,这些功能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更加复杂化。为了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充分掌握相关数据才能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决策,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全面实施集中财务管理,⒄庑?橥骋荒扇氲降缒圆莆窆芾硐低持校解决信息分散、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现象的发生,将财务工作统一管理,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使财务工作在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下更加完整化。

3)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

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财务相关信息共享、信息传递以及整合的基础,同时也是从整体角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手工对台账进行存储,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效率非常低下,在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无法进行财务整体状况的有效监管,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但是在互联网财务管理工作中,传统意义上的复杂工作被有效解决,很多繁琐的会计统计工作、分析工作、信息收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化,且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更加方便财务管理工作的功能,如:线上查询账目、报表整理分析、财务实时监控、内部审计等功能,对于解决信息不集中、不对称等财务管理现象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用。

4)实时监控,重视安全性

财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纰漏,主要原因是没有对财务管理整个流程进行实时的跟踪监督,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安全危机,容易丢失相关数据。因此,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其可以对整个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还可以通过建立与财务管理系统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气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控制流程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财务与相关业务的有效控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不完整、不集中现象发生的概率。同时,要跟进信息系y的开发和维护,注重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存储备份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基本上都是在校期间学习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在工作期间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所组成,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没有实现很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对接,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不注重后期的学习,忽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为安全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旨在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下载一些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相关的视频,跟着视频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掌握知识的真正内涵,明确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学习库,将相关知识纳入学习库中,便于后续的巩固和创新。此外,财务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一些财务管理相关的QQ群、微信群等,与群内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断分享自身工作经验,吸取他人优点,摒弃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及时更新自身财务管理框架,以便为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更多创新性工作。

第4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

新世纪已经来临,它将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崭新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怎样的财务人员才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知识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人员应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掌握广博的知识。知识型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并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1、精通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2、掌握电脑知识和操作技术,这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3、熟悉有关财政政策;4、熟悉和了解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情况;5、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6、具备书写表达的能力;7、必要的外语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的获得将提高财务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最根本的,财务人员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如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如一般商业知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

二、具备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单位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的决策与管理功能越来越重要,财务人员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实事求是地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坚守职业道德;同时,财务人员要想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必须不间断地学习,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会计领域中的新信息,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在核算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决策方法上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积极准确地向领导提供会计资料、财务分析和预测,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三、拥有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

单位的很多业务都与会计信息紧密相连,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一个健全的财务系统每天都产生出许多数据,快速地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合适的、最新的、基于时间更新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在财务管理上的普及应用,财务分析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财务人员的职责也主要是搞财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不断整理、分析,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及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将伴随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单位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机构,整个社会生活的知识化、智能化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坚持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知识时代的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争取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外在环境。

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是提高财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需要单位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争取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财务人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持续性,从而得到单位在资金和时间上支持,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外在环境。离开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将没从谈起。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财会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应当忠诚党和国家的财会事业,热爱财会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

2、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应当按照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财会事务,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版权所有

3、自尊自爱,廉洁清正。财务人员要爱惜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品格,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洁身自好,决不利用职权,贪污腐化。

4、精打细算,严谨务实。应有艰苦奋斗、俭朴节约、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5、诚实守信,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财务人员更应具有这种美德,并在工作中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有些决策资料、技术资料、经济数据的泄露将使单位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优秀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守口如瓶,保守秘密。

三、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宽,必须具有会计理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业务技术上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纯熟的操作技能。在管理财务工作时,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以下办法:

1、重视在职培训。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对现有财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进行不脱产的短期业务培训。每次培训要认真考核;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假期或每月的中旬,这样财务人员既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又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促使学习工作两不误。

2、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历学习和职称资格考试。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制定鼓励学习的计划,给予一定时间,大力支持财务人员通过财会专业函授学习或会计高科技教育自学考试学习,通过学习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财会专业学历和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财务人员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3、进行财会继续教育。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主管部门应按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有关条例办理,每年拟出学习计划、内容及时间安排,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年终要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四、积极开展会计学术研究活动

上级主管部门应通过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会计学术研讨会和财务交叉检查,进行学术交流,总结推广财会工作经验,举办学术刊物、撰写论文,就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技能。

五、稳定财务队伍

第5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 网络 大学英语

1.引言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和一张嘴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过去满足了扩大教学规模的要求,但是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较差。教育部2002年开始的大学英语改革举措施之一是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新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结合网络和计算机教学,形成软硬件教学资源优势互补,改进了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及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模式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这样情况下,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对于自主学习者来说,不仅是课堂英语教学的有益补充部分,而且是在新教学模式下,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学生通过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开发其学习自主性,从而培养出具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综合性认知能力。培养这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中国的家庭中越来越普及。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平均计算机拥有量达到每100户家庭中有50家拥有计算机,而网络用户数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增多。同时各种英语学习网站都已经建立起来,已经形成了一定量的有效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学生也具备利用这些资源的条件。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成人教学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对终生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讨论。1981年,Holec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主持自我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学习因素)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重新调整了教材、教师、学生、媒体相互间的关系。而基于网络资源开展的自主学习更好地体现了这种终身学习理念。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元认知能力,一般包括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前者是指学习者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主要是指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后者是指学习者通过对学习环境和资源的调配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主要包括对上网学习的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以及寻求他人支持这些方面。本文中,网络自主学习泛指大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确立有效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以及运用和发展学习技能的能力。本文的研究问题是:

①学生利用英语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现状如何?

②学生是怎样利用现有的英语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③学生利用英语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

本研究主要对河南省的部分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调查研究,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现状、学习过程、自主性的程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希望能为当前河南省的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数据,并指导高校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更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英语学习,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本科一年级新生363人,二年级学生318人。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每个高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各抽取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所学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工作、审计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学、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

3.1研究工具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问卷根据网络自主学习特点以及自主学习文献自行编制而成。问卷完成后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分发给681名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课堂内团体施测,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3.2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网络背景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策略、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利用的网络资源状况和网络背景下学习者自主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从学习者的动机和策略、学习者利用的网络资源状况和自主学习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在动机和策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者绝大多数都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07级有65%的学生,而06级也有61.2%的学生想学好英语这门工具;在学习方法方面,少数学生具有很强的意识(07级38.2%,06级29.6%),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偶尔情况下才会想到学习方法,这对自主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够的;就学习计划来说,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07级6.8%,06级10.6%),而绝大多数学生(07级93.2%,06级89.4%)不能利用网络资源或者仅能利用少量的课外读物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监控方面,只有少数学生(07级15%,06级11%)经常总结,而大多数学生(07级85.1%,06级89%)在监控能力方面表现不佳;而在课外自主学习时间方面,有一少半学生(07级42.1%,06级43.1%)保证了2个小时以上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大多数(07级57.9%,06级56.9%)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于每周两个小时;但是在学习信心方面,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信心(07级89%,06级77.9%);在学习兴趣方面,少数学生(07级35.8%,06级22%)对网络自主学习抱有强烈的兴趣,而一半以上的学生(07级53.1%,06级64.8%)对其兴趣一般。

学习者的动机和策略是自主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计划和监控方面能力较差,表现为较强地对教师的依赖,不能主动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改进学习方法,对利用网络资源学好英语的信心不足。

由于现在电脑的普及,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电脑(07级93%,06级99.9%);而每周上网次数在一次以上的人数也占大多数(07级66.4%,06级74.6%);上网时间方面,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每周上网学习英语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07级35%,06级43.4%),但是还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仍然在网络自主学习上没有任何进展;上网原因往往是为了娱乐(07级41.3%,06级42.2%)和获得其他信息,为了英语学习的只占极少数(07级6.8%,06级25%);但是影响上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可用,而非网络资源;在利用的网络资源中,主要利用的资源主要是英文歌曲(07级54.2%,06级70%)、英语电影(07级47.6%,06级66.9%)和听力资料(07级46%,06级43.1%),学生还没有真正学会利用网络上的很多英语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的方式上,大多数学生还是被动利用现有资源(07级60.6%,06级61%),对于较高级的交流制作很少问津(07级9.6%,06级6%)。

从学生利用的网络资源来看,极少的学生能主动利用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源进行英语自主学习,他们利用最多的往往是歌曲和电影资源,对于阅读、听力和其他资源,利用的学生很少,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

从自主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们都认识到了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网络自主学习很重要,但是在利用效果上,绝大多数学生(07级59%,06级59.4%)认为所利用的资源有限,谈不上或者根本没有效果,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能十分有效地利用网络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普遍认为对听力的帮助最大(07级68%,06级73%),其次才是阅读或者口语,但都认为对写作帮助极小;谈到对英语能力提高方面,多数学生(07级80%,06级78%)认为对英语能力提高有帮助,极少数认为一点帮助也没有;而对硬件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07级30%,06级29.2%);而在自主学习资源方面,不满意的学生从一年级的27%上升到二年级的43.4%。

4.结果与讨论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计划、学习方法和监控这些方面自主性较差,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性。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自主学习方面进展甚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在网络上观赏英文歌曲或者英文电影等娱乐性内容,所以认为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对自己英语能力的听力帮助最大,很少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英语资源提高自己的阅读、口语和写作能力。学生每周利用网络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多,但是直接将上网的时间用之于英语学习的部分很少,所以在利用网络英语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方面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另外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二年级的学生计算机技术有明显提高,上网时间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有明显增加,但是由于硬件等因素还是没有足够的利用网络的条件,在自主能力上并无明显提高。显然,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于网络自主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还认识不足,谈不上十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5.结语

基于上述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可给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如下启示:

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网络自主学习是解决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低下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一个有效突破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英语学习资源成为一种价格便宜而且种类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日后英语学习成败影响重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要做到的是观念的转变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包括各个层面:学校、教师、学生等,英语教师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技能和理念,做到充分利用网络的现有英语资源,因材施教,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是硬件的购置和软件环境的改进。最后是有必要加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训。网络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个人条件,学习者培训就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从学生的主观需求还是客观需求来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问题的关键。这一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克服学生自觉性差的弱点,增强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想学和会学。培训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上。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2]Benson,Phil.Teaching and Research: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王志茹.大学生网络英语学习初始条件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06,(6):2-8.

第6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 精细化 培养 探索

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全面形成买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医药企业将开展积极的市场营销作为扩大本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医药市场特殊需求的医药市场营销队伍。为满足社会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全国有4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组建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或相关专业)。

一、精细化人才培养的理念

精细化管理源于日本丰田公司,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 精是做精,求精,精心筛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准是准确、准时。 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精细化人才培养就是在正是体现在教学常规管理的情况下基于精益求精的文化思想,把于企业生产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基于精益求精的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把管理目标和工作流程进行科学的细分量化和优化,运用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的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精细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人才培养具有优势

精细化教育是针对个人制定专门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下,办学单位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内涵建设,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继承并发展了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办学的层次和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的精细化培养正是学校追求层次,实现卓越,提升内涵的重要过程。

(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殊性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的医药营销高级人才。因此,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有两个鲜明特点,首先是综合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医药学的跨学科复合型特点;其次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征,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医药营销专业培养模式上主要面临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市场营销教学与医药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而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旨在推行教育模式、培养过程以及教师培养等各方面的精细化,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矛盾。

(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复杂性

医学营销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显示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办学模式,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办学主体不同。既有公共卫生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主办,也有社会科学系主办等,如,泸州学院;②办学微观环境不同。药学院主办,如中国药科大学、广州药学院等;医学院主办,如湖北中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③培养规模不同。有的只培养本科生,有的既培养本科生又培养专科生。④办学方式不同。有的是单一办学;有的是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不同的学校利用各自优势,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医药营销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从总体情况来看,医药营销专业本身在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上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完善。

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精细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教学模式的精细化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以医药类课程为辅,在教学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营销”和“医药”教学内容之间实行7∶3或 6∶4的比例。高校本科人才应以专业知识传授与专门技能培养为主,只有专门领域的深入,才能实现面上的拓展。在传授一般营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医药特色。以泸州医学院为例,自2003年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医药市场营销方向)以来,学院立足自身的特点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重在知识的集成性、能力的复合性、素养的全面性培养。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注意内容的多元化的配置,对于“营销”和“医药”教学要点之间实行70∶30 的比例,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对已经毕业的医药营销学生进行跟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 以上毕业生到医药企业从事营60%销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课程设置的精细化

课程体系是保证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要凸显医药的特色,因此应建立能够彰显医药特色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工商管理、经济学和医药学3个学科。在结构上要涵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训教学等 5大课程模块。

1.公共课模块

公共课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 ;这部分课程确保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德、智、体、美和技能方面的素养。公共课由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组成。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强化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医药市场营销活动发展趋势的需要。

2.专业基础课模块

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西方经济学、医药国际贸易;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医药企业管理;基础化学、中医基础、药剂学等等;这部分课程保证作为一个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医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整合相关医学或药学课程,浓缩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与“概论性”教学。实行“能综合的综合,能压缩的压缩”,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盲目延伸。

3.专业课模块

专业课模块以一般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能够反映医药市场营销特点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市场营销学、医药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概论等等 ;这部分课程保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4.选修课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以扩展训练学生的医药市场营销技术与能力为主的课程构成,如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创意、商务沟通与谈判等。

5.实训教学模块

由实验室模拟训练和毕业实习两部分组成。精细化培训模式特别强调的是,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遵循由模拟参与到观察体验再到工作实践的过程。①实验室模拟训练。组建以专业课程为理论基础的模拟训练实验室,配备相关课程的仿真模拟软件操作系统,如医药营销教学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医药企业ERP教学软件等。训练学生将所学的有关市场营销知识在模拟的市场情景中加以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毕业实习。分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医院,进行医院药剂科,公共关系科,营销科等相关科室,熟悉医院运作,另一个方面就学院毕业实习基地以医药企业(包括生产性企业和流通性企业)为主,将与市场营销有关的职能部门作为主要实习对象,兼顾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以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医药企业的营销实践相结合。同时,根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确定实习时间,定期进行轮转,以便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情况。

(三)培养机制的精细化

在培养机制创新方面,实施导师制与小班授课制。从大一开始,每位任课教师作为导师,为大学生的四年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与指导,每位导师负责5-6名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业与品行,指导安排学习计划,进行定期的交流;在学生的一些关键时期,或面临诸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实习实践等重要任务时,提供重要指导意见;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导师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小班授课制将课堂人数限定在2个班以内,便于教师从课堂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事实证明,导师制与小班授课制下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学习目标,更好地深化知识学习,获得学业进步,提升专业能力。

(四)职业指导的精细化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和课外实习及实践活动上。包括案例分析、计算机模拟实验课、角色模拟演练、课堂讨论、课程的课间实习、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活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策划、毕业专题实习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尤其是毕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有一个可供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实习基地,以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创新环境,使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迅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的创新能力。

第7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一)外部要求———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对教学工作的挑战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工作实现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还是微观货币银行学和行为金融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性地向学生传递有关宏观金融方面的知识,这与当前时代金融市场的“微观化”是大相径庭的[3-5]。不但教学内容显得不全面,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说服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实现了规范化操作,“直接融资”已经超越了间接融资领域。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工作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接近与了解现实,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此外,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创新得到了强势发展,无论是金融制度、组织创新还是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都已经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正当此时,西方国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已经实现了“去杠杆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的杠杆化率太低[6]。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应进行必要的革新,这样才能与世界的发展保持同步。(二)内部要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纠正

1.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方面的介绍往往占“绝对优势”,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7]。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的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领导的重视都未能达到该课程本身的要求。

2.不但如此,在人力资源的投入方面也显得不足,比如专业师资较为缺乏,致使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课堂,停留在理论授课方面,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证券投资学的内容更新率极高,原因是证券市场是极具动态性的,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在教学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该与此保持同步,否则极有可能产生“时滞效应”[8],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一直在延续金融市场以往的规范,这种状况是不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4.在教学的编写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材一般只来自于以下渠道:国外投资理论教材的翻版和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不可否认,这两类教材各有优势,但是将前者应用于我国的教学工作,有“水土不服”的风险,后者与国内经典教材的距离又难以弥补,许多新事物难以在教材中得到及时的反映。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在教学、教法、教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改进,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需要抓住教学改革的重点,有的放矢,真正体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价值。具体而言,《证券投资学》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丰富教学的内容,注重“普遍联系”

《证券投资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既于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紧密相关,还会经常性的涉及到法律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9]。因此,在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普遍联系,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应不拘一格,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比如,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技术上的分析,也可以研究“组合理论”的新方法;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经济学解释,也可以对其进行社会学范畴的关注。

(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毋庸置疑,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自主性对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对学生“重新看待”,将其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10]。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要进行自主决策,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个人条件和实际需要,自主灵活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完成。尤其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加实践的题目的确定、方案的设计、方法以及步骤等,都可以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用,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将会因此得到提高。

(三)注重“学以致用”,打好“用”的基础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较强,除了需要能够对证券市场进行技术分析外,还应具备熟练的交易软件的使用技能。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应注重教学工作的“学以致用”,使学生打好“用”的基础。比如,首先要掌握证券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对其中的价值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理论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带着这些知识去熟悉交易软件,当“技术”成熟之后,进入到最后模拟交易环节,即实验或者实训部分。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检验和巩固,应用部分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一过程符合人类对知识的认识规律。

(四)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被最大限度地发挥。虽然,我们强调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但是这种主张并非对学生不加约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还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当学生作出某个思考后或者在实验(实训)中遭遇到疑惑需要他人帮助或者协助时,教师就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启发与引导。也就是说,在“引导”和“自主”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即引导应该发生在自主之后,而不是正好相反,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性思考要进行引导而不是代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启迪自身的思维,消化知识难点,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过程设计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还需依据既定的原则,抓住改革的重点。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教学工作效果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过程,以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设计和陈述。

(一)注重课程内容的引入和教学工作的循序渐进

为了能够在每节课开始之时,就让学生第一时间“进入状态”,建议教师在上课的第一时间不要直奔主题,而是应该做一个小小的“缓冲”。比如,在每节课堂开始前的5-10分钟,可以对当天或近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及影响行情变化的因素进行一下阐述,并以此为契机,对证券市场进行分析与评估。虽然这5-10分钟会压缩实际教学的时间,但是,这对学生领悟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是极具帮的。因为,有了这一“引子”,课堂教学的内容就与当前的市场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进一步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证券投资分析软件,对相关的案例进行自主分析。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但能够使学生学到时效性较强的国内外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能紧跟市场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二)在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建议将课堂由教师一人担当的方式转变为由学生自行担当的方式。也即,教师在将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时,使学生事先分组,并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组内的讨论和辩论。例如,在有关行业与公司分析的章节,可以将学生随机地分为若干组,每一组10人左右,每组设立组长一人,其余为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其他组员要进行集体的分析和讨论,并对最后投资品种选择进行决策。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团队精神;或者,在学习基本分析理论中的“价值分析”时,可以以“实际品种选择”为内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传统的被动式、单一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式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实践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重新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证券投资学》的学科特征,建议将课堂授课的时间比例进行重新划分。比如,可以将原来的理论授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以理论体系的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但是这部分的用时应该尽量缩短,建议用时占总课时的5-10%,剩余的时间部分,要以实践操作和组内讨论的形式进行,这部分的用时建议占到总课时的90-95%。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领会理论教学的内容,理论教学的内容也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部分,两者之间将形成良性的互补。此外,在讲授实践性相对更强的内容时,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将教学地点由教室转移至规范的实训基地或者证券公司,保证人手一台机器,保证网络的畅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通过对大盘的跟踪,实现实战动态演练。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名学生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相应的证券分析软件对证券市场进行基本面分析,能够主动查找相关的财务数据与宏观经济资料,能够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不同行业的股票走势进行实时分析。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受将会更加直观,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快速和深入,进一步的,这种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不平等分割”的模式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考评体系改革考核方法是必然的,因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一味地延续传统的考核方法,必定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有必要取消一张考卷定胜负的考核,要将学生的知识、操作、纪律和考试进行综合衡量,并将其配以一定的权重,以一个综合性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呈现。比如,课堂纪律占到10-20%、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占到30-40%、综合知识考试占到40-50%,增加实践操作能力的权重,逐渐弱化综合知识考试的比例。这样一来,就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讯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不是纸上谈兵,学习的态度对于学习的效果来说同样重要。

四、结束语

第8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投资学;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40余所高等院校开办投资学专业,湖南省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商学院、怀化学院等高校开办了该专业,该专业是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及我国投资市场的发展过程孕育出的一个新兴专业。近几年投资市场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加之该专业创办的时间较短,如湖南农业大学于2009年才首次招收投资专业本科生,这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累的经验不多,基本上嫁接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充分体现投资学的专业特征和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的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与人才的教育培养有关的理念、学科分类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的总和,即“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几个重要问题[1]。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教学的核心,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其发展状况。因此,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于一身,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专业。该专业着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投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等各类投资决策和运作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是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的[2],在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围绕该人才培养目标。

二、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投资专业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投资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及部分毕业生,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调查为2015年5月份,主要调查对象为2011—2012级投资专业学生,第二次调查为2016年6月份,主要调查对象为2013级投资专业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在校时间长,对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熟悉。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投资专业学生对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以及就业前景的评价等。两次共调查了114名学生,包括2011级21人,2012级50人,2013级43人;男生46人,占40.35%,女生68人,占59.65%。

(一)专业教学内容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32人认为安排的教学内容合适,70人认为安排的教学内容一般,同时有7人认为不合适,5人回答说不清楚,分别占6.14%和4.39%。不合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理论。投资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教学内容应理论和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中,开设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调查的大部分学生热爱实践教学,很喜欢和喜欢实践教学的学生占总样本的85.09%,实践教学内容中63.16%的学生喜欢大概两个星期(2016年为一个月)的投资模拟大赛。但是目前投资专业人才培养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学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目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社会调查、虚拟投资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体现,其中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由于教学条件欠缺,包括场地、配套设备等不足,这些环节多流于形式。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计划,但很难落到实处,普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也缺乏有效的考核措施,对学生投资实践能力提高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二)课程设置

培养何种素质的投资专业人才受到课程体系的影响。投资专业教学计划中高等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不包括选修课,下同)的比重为51.43%,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基础课占总学时的比重为35.38%,证券投资学、项目融资、投资项目评估等专业主干课占总学时的比重不到15%。另外提供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理财、投资组合管理等21门专业选修课,共720个学时可供学生选择。这一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主观意愿存在一定差距,他们认为专业主干课所占的百分比应最高,平均为44%,其次是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5%、19%、12%。大三、大四学生对该专业各课程的相对重要性,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最具说服力,所以他们的意见应该作为未来教学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3]。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幻灯片、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工具、媒体或设备。投资专业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为黑板与幻灯片,这与学生的期望一致,63.16%的受调查对象希望黑板与幻灯片教学相结合。他们认为教学中幻灯片应是辅助手段,更希望的是教师能够生动地、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而不是把多媒体课件变成电子版教材。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师对重要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当前教师在这三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以讲授法为主,其次是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但83.33%的受调查学生希望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认为案例教学法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发很大的学生占55.26%,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结合实际多分析一些案例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可划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又可分为必修的和选修的理论课程,各课程根据性质的不同考核方式不同。必修的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绝大部分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选修课一般以提交课程论文为主,少数选修课采取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实践课程多采用交实习报告和实习作业的考核方式。调查结果发现,认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安排不够合理的样本学生分别占23.68%、28.07%。虽然50.70%的样本学生认为课程论文有助于提升寻找资料的能力,25.35%的样本学生认为课程论文有助于理解课程知识,但30.99%的样本学生认为写课程论文效果不理想。样本学生也认为课程平时成绩的比重应有一定的提高,占总成绩的37%左右比较合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独立完成课程论文、团体完成课程作业等课程考核方式中样本学生更喜欢开卷考试和团体完成课程作业,分别有50人、35人选择,各占样本学生的43.86%、30.70%。可见,目前该专业部分课程考核方式与样本学生所期待的也有一定的差距。

(五)专业教学质量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整体状况的满意度评价中,十分满意及满意的占54.39%,一般的占38.60%,5人回答不满意,3人回答说不清楚,分别占4.39%和2.63%,这说明当前投资专业学生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六)专业就业前景

2016年大学毕业生有765万人,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学生普遍认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要分专业来看,某些专业扩招规模过大,容易造成供过于求。对于投资专业,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持十分乐观态度和乐观态度者共77人,占67.54%,但也有32.46%的学生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其中32人认为就业形势一般,有2人持悲观的态度,3人回答说不清楚。对于期待的就业单位,有13人希望是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有29人希望到银行工作,占25.44%;有41人希望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工作,占35.96%;有31人回答其他,包括媒体、企业的投资部门等。

三、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通过总结该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中还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互相配合,只有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投资专业人才的加盟。社会对投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可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加强高校内部学院(系)之间、高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政府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首先,应加强高校内部学院(系)之间的联系。投资专业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范围较广,如需要了解银行、政府或者证券公司等组织的生产经营核算知识,因此需要加强投资系与会计系、数学系、工程系等之间的联系。其次,要加强高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的联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参与为期6—12个月的实体投资规划、操作过程。最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与导师之间应是双向交流,学生将学习、实习当中遇到的难题反馈给教师,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建立创新科研基金,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互动式参与教师课题,提高实践和科研的能力。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术认证培训,如经济师、会计师、理财师等相关证书的认证,规定通过相关资格的认证可以获得相应的实践教育学分。

(二)完善课程设置

投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包括:第一,构建层次清晰、紧密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第二,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相结合[4]。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样本学生希望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比重,以便能更深入地掌握投资学科的知识。因此,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针对不同年度入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课程计划,合理分配课时,减轻非必要课程负担,着重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投资专业课程安排可以考虑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注重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入学后的第二年,学习投资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第三年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企业财务管理、期货与期权、公司理财等理论课程及相应的模拟训练。第四年第一学期,学生必须到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参与投资实践活动,至少获得6个月的投资实践经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某一投资类课题,他们必须具有解决某一实际投资问题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拿到毕业文凭和专业技能鉴定证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者、管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及实践能力等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考评。最后一个学期就是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这主要是对实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或者对某一个项目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投资规划。

(三)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离不开多媒体、视频、音频、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段,并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适当调整。在今后的教学中,网络教学、慕课教学可以作为投资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改革方向,将课堂上的学习资料和视频放到网上,可以供学生学习、复习,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之间彼此批改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与投资学有关的课外内容,通过教师给定题目,学生选择题目,以团队合作或者个人完成的方式,查找资料,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其他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对每一个学生的选定题目建立相应的教师评审团,学生成果展示后,由教师对相应成果进行补充或者评价。对于优秀成果,可以考虑投稿发表或者作为立项项目,进一步开展研究。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联系。此外,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加入投资学方面的时事新闻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5]。

(四)实行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当前课程考核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除了闭卷考试外,还可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科学合理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尤其应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并结合平时学习情况、个人表现等进行考核,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实践课程如投资模拟课程,可采用理论测验、上机操作、现场技能检验、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与平时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考核方式。选修课可采用课程论文、试卷考核、撰写调研报告等考核方式,也可适当采用开卷考试、团体完成作业(包括团队完成课程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团队制作一个多媒体等方式)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继坤,寇跃灵.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

[2]博斌,曾伟.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探寻[J].昆明大学学报,2006,(1).

[3]钟苏,牟小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问卷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4]匡远配,谢旭旭.台湾地区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