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琵琶行翻译范文

琵琶行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琵琶行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琵琶行翻译

第1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关键词]帕斯卡概率逻辑;概率解释;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

帕斯卡概率逻辑的哲学探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和突破,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性向(propensity)解释和主体交互(in-tersubjective)解释。不过,尽管帕斯卡概率解释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已经发展到了顶点。相反,帕斯卡概率的各种解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或者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出于长足推进我国归纳逻辑发展的需要,总结和反思帕斯卡概率逻辑哲学研究的现状,瞻望归纳逻辑发展的更高形态就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了。

一、各种概率解释的局限性

概率理论是由帕斯卡开创,并且由科尔莫哥洛夫实现公理化的经典概率演算系统。这种理论主要是作为数学概率论而发展起来的,但人们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概率概念的,对概率的解释不同,也就产生了各自有别的测定概率值的方法,由此便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概率逻辑系统。于是帕斯卡概率便出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解释:逻辑解释、主观解释、频率解释、性向解释以及主体交互解释。这些概率解释都具有一定的恰当性和可应用性,但同时它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地说:

在逻辑解释中,凯恩斯与卡尔纳普都采用了无差别原则作为逻辑原则。但无差别原则毫无疑问会导致悖论,例如,关于书的悖论、酒—水悖论和几何学概率的悖论。虽然对一些这样的悖论有独特的解决方法,但是没有任何普遍的方法把它们都消除掉。任何使用无差别原则的人从来都不能肯定它是否和什么时候将出现矛盾。因此,唯一安全的策略就是完全地抛弃这个原则,并且这样做意味着放弃逻辑解释——至少放弃它的传统形式。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主观解释是比较适用的,因而它极大地拓宽了概率论的应用范围,使得人们的意见、判断、评价、信念等主观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信念度来测量。例如1999年春夏之际,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狂轰乱炸,久攻不下。当时人们纷纷猜测北约会不会向南联盟派遣地面部队,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我们就可以用主观信念度来表示“北约向南联盟派遣地面部队”这一事件的概率。但是,由于主观解释允许具有同样证据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假说可以合理地赋予不同的概率,从而使得人们在确定初始概率或先验概率上具有相当大的主观任意性。拉姆齐认为,除了满足概率公理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唯一地确定先验概率或初始概率。主观标准的随意性遭受到了许多的批评,对于这一困难,德·芬内蒂提出了著名的“意见收敛定理”加以保证。但由于意见收敛定理必须满足的前提即所讨论事件的可换性也遭到了许多批评,这就使得人们用主观概率来表达客观概率的期望成为泡影。因而,主观主义者们绕了一个大弯又回到了起点,即对基本概率的确定是主观任意的,唯一的限制是满足概率公理。

由于频率解释把概率定义为事件在无穷序列中的相对频率的极限,因而这种解释在科学确证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例如,对于单个事件,如何确定它的概率;对于休谟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而性向解释(主要指长趋势性向解释)在一系列问题上明显优越于频率解释:性向解释是一种关于概念创新的非操作主义理论,这种非操作主义理论在自然科学中解释概念创新比冯·米瑟斯的操作主义更好;性向解释消除了关于无限聚合的所有问题,并且通过为概率陈述引入一种可证伪规则,这个规则对概率与十分适合标准统计实践的频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种解释;性向解释通过把随机和独立归约为独立的排除了冯·米瑟斯对这两个不同概念的介绍;性向解释通过把概率与可重复的条件而不是聚合联结起来容许演算的更广泛应用;性向解释更符合科尔莫哥洛夫公理和对概率使用测度理论的现代数学方法,因为它容许概率作为一种未被定义的概念被引入;等等。就所有这些观点来说,我们认为性向解释已经替代了频率解释并且是当前可利用的有效的客观解释。然而,人们对性向概念的理解远不止这些,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异议和含糊。

主体交互解释把概率看作是关于一个群体的共同信念度。被用来介绍主体交互概率的荷兰赌论证表明,如果这个群体同意一个共同的赌商,那么这个共同的赌商就会保护他们不被狡猾的对手打输。荷兰赌论证向群体的扩展仅仅对具有共同旨趣的群体有意义。这表明了这样的群体应该在其内部建立交流和信息流,使得他们通过讨论能够形成一致意见或主体交互概率。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整个群体才能保护自己不输给狡猾的对手。但是,主体交互解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它只适用于具有共同旨趣的社会群体,而对一个缺乏共同旨趣的群体没有有效性,因为每个个体都将不关心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发生什么事情,因而每个个体将形成他或她自己的主观概率而不考虑其他人的信念;主体交互概率概念对宗教流派、政治党派等社会群体来说是合适的概念,但他们通常没有达到包含全体人类。

以上是我们对符合经典概率演算的各种解释的分析和论述。很显然,主观解释、主体交互解释以及性向解释是当前可利用的比较有效的概率解释,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恰当性和可应用性,但同时它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些学者试图从语形方面对经典概率演算系统进行修改或否定来研究概率逻辑。

二、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

在主观解释中,贝叶斯主义者支持的更新规则是条件化:Pr更新(A)=Pr初始(AIE)(只须Pr初始)。后来,刘易斯(Lewis)对条件化给出了一个“历时的”荷兰赌论证。杰弗里(Jeffrey)条件化的规则或概率运动学将按照下式把主体的更新概率函数与初始概率函数联系起来:Pr更新(A)=∑Pr初始(AIE)Pr更新(Ei)。正统贝叶斯主义可以用下列原则刻画:(1)理性主体的“先验”(初始)概率符合概率演算;(2)理性主体的概率借助(杰弗里)条件化规则来更新;(3)对理性主体没有任何进一步的约束。

但是正统贝叶斯主义遭到了他们的批评,说它的要求过分了:它对所有命题、逻辑全知者等等指派精确概率的要求一直被有些人看作是不合情理的理想化。这就导致了对上述原则(1)和(2)的各种放宽。原则(2)可以被弱化以容许除条件化之外的概率更新的其他规则——例如,Jaynes和斯基尔姆(Skyrms)认为在相关限制的条件下,对使熵极大化的概率函数加以修改。而一些贝叶斯主义者例如厄尔曼(Earman)则放弃了概率更新完全是由规则支配的要求。对原则(1)的放宽是一个大论题,它催生了一些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下面我们将简要地介绍一些这样的系统,并指出它们与各种逻辑之间的联系。

抛弃西格马域子结构科尔莫哥洛夫把Ω子集的一个非空聚合F称为Ω上的一个西格马域,当且仅当,F在取余运算和可数的组合之下闭合。法恩(Fine)在他的《概率论》(1973)论证说,概率函数的域应该是西格马域的要求是过分地限制的。例如,人们可能拥有对于种族和性别的达成共识的有穷材料,这些材料给出了关于一个随机选定的人是男人的概率Pr(M)和这个人是黑的的概率Pr(B)充分的信息,而没有给出关于这个人既是男人又是黑人的概率Pr(M∩B)的任何信息。因此他认为,应该抛弃西格马子结构,使概率函数的域不用限制于西格马域。

抛弃精确概率每一个科尔莫哥洛夫概率都是一个单独的数字。但是,假定一个主体的意见状态并不决定单独的概率函数,而是与这些函数的积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把该主体的意见表达为所有这些函数的集合;并且这个集合的每一函数都合法地对应于一种确定主体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与区间值概率指派相吻合,但并非一定如此。例如,杰弗里在他的《概率与判断的艺术》(1992)和莱维(Levi)在他的《知识的冒险精神》(1980)中都持这一观点。库普曼在他的《概率基础》(1980)提出了关于可能会被认为是这种区间终点的“上界”和“下界”概率的公理。沃利在《关于不精确概率的统计推理》(1991)一书中也提出了对不精确概率的扩展研究。

完全抛弃数字概率与迄今为止所假定的“定量的”概率相对照,法恩在他的《概率论》中倾向于深入探讨各种比较概率的理论,他通过形如“A至少像B那样概然(A≥B)”的陈述来举例说明这种概率。他提出了支配着“≥”的公理,并探讨了比较概率能够以科尔莫哥洛夫概率表达的条件。 否定的概率和复数值概率迪拉克(Dirac)、威格纳(Wigner)以及范曼(Feynman)等物理学家更激进地主张否定的概率。例如,范曼建议说,在一维标尺中粒子的漫射具有一个存在于给定位置和时间的概率,这个概率是由取否定值的一个量值给定的。然而,由于是取决于如何对概率作出解释,人们实际上是想说,这种函数与概率函数有某种相似性,但是当它取否定值时,这种相似性就被没有了。考克斯(Cox)在他的连续时间具有离散状态的随机过程理论中容许概率在复数中取值。缪肯汉姆(MückenhEim)在他的《对扩展概率的回顾》(1986)一书中也持同样的看法。

抛弃正规化公理科尔莫哥洛夫的概率函数可以取的最大值是1,看起来是约定俗成的。然而,它具有一些非平凡的推理。与其他公理相配套,它确保概率函数至少取两个不同的值,并且概率函数存在着一个最大值是非平凡的。实际上,雷伊(Re-nyi)在他的《概率的基础》(1967)中完全抛弃了正规化假定,允许概率取“∞”值。还有一些作者放松了经典逻辑对概率的限制,容许逻辑的或必然的真理被指派小于1的概率——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逻辑的或数学的猜想可以或多或少充分地被确证。此外,科尔莫哥洛夫公理2涉及了经典逻辑隐含地假定的“重言式”概念。相反,非经典逻辑的拥护者也许想用他们青睐的“重言式”的“异常”概念(也许需要在公理化时在别的地方作相应的调整)。因此,构造主义者主张概率论建立在直觉主义逻辑的基础之上。

无穷概率科尔莫哥洛夫概率函数取实数值。许多哲学家,例如刘易斯和斯基尔姆等取消了这个假设,容许概率从分析的一个非标准模型的实数中取值。尤其是,他们容许概率是无穷的:正数但又小于每一(标准)实数。按照标准概率论,在无穷概率空间中的各种非空命题通常都会得到0概率,而这样一来,这些命题被指派正的概率实质上就会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考虑随机地选择来自[0,1]区间的一个点)。而在不可数空间里,正则概率函数不可避免要取无穷值。

抛弃可数可加性科尔莫哥洛夫最有争议的公理无疑就是连续性公理——例如,可数可加性的“无穷部分”也就是如此。他把它看作是使数学精致的一种理想化,而没有任何经验意义。德·芬内蒂在他的《概率、归纳与统计》(1972)一书中列举了一组反驳这种观点的论证。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论证是:可数可加性要求人们对事件的不可数划分指派极端有偏的分布。实际上,对于任何δ>0,无论多么小,都将存在着有穷数量的事件,这些事件具有至少1-δ组合概率,从而使所有的概率拥有最大的份额。

抛弃有限可加性人们甚至提出了放弃有限可加性的各种概率论(所谓非可加性概率理论)。登普斯特-谢弗(Dempster-shafer)理论按照下列规则定义一个信念函数Bel(A):对于Ω的每一个子集A,Bel(A)就是A的子集的数之和。谢弗在《结构概率》(1981)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假定主体将发现Ω上的某一命题,那么Bel(A)就是主体将发现A的信念度。Bel(A)+Bel(-A)不一定等于1;实际上Bel(A)和Bel(-A)从函数角度看是相互独立的,信念函数有许多与库普曼的下界概率相同的形式性质。蒙金(Mongin)在《认知逻辑与非可加性概率理论间的一些联系》(1994)中表明,认知模态逻辑与登普斯特-谢弗理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所谓“培根式概率”表示另一种背离概率演算的非可加性概率。一个合取式的培根式概率等于这个合取支概率的最小值。这种“概率”在形式上类似于模糊逻辑的隶属函数。科恩在《可几的与可证的》(1977)中认为它们对于测度归纳支持和评价法庭证据是恰当的。

其他学者如杰拉答托(Ghirardato)的含混背离模型、沙克尔的潜在惊奇函数、杜波依斯(Dubois)和普拉德(Prade)的弗晰(fuzzy)概率理论、施梅德勒(SchmEIdler)和韦克尔(Wakker)分别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以及斯庞(Spohn)的非概率信念函数理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非可加性概率理论。而在杰拉答托的《不确定性的非可加性测度》(1993)和豪森《概率论》(1995)中有更多的讨论。

三、对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的评析

如上所述,虽然符合经典概率演算系统的概率逻辑(即帕斯卡概率逻辑)就其本身来说是正确的,但它的效力还不够大,于是人们自然期望对帕斯卡概率逻辑放松限制,这就导致了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的出现。由于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抛弃了科尔莫哥洛夫公理系统的某些部分,许多学者因而放弃了对科尔莫哥洛夫概率演算作出恰当解释的追求。根据哈克的观点,“如果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有着共同的词汇,但却有一个不同的定理/有效推理的集合,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对第一个系统的偏离;一种异常逻辑就是一个偏离了经典逻辑的系统”。陈波也认为,“变异逻辑就是由否定或修改经典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假定而导致的系统,它们至少在某些定理上与经典逻辑不一致”。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由于对经典概率演算系统的公设或公理进行了修改或放松了限制,因而是一种异常逻辑。

具体地说,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放松了帕斯卡概率逻辑对概率赋值与概率函数的限制或者否定了经典概率演算系统的某些部分。主要表现在:第一,经典概率演算系统只允许基本概率在[0,1]区间取值,而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使概率的取值范围扩大了,例如,他们认为概率值可以取否定和复数值,或者他们允许概率是无穷的;第二,他们认为经典概率演算的某些部分是不可接受的,因而他们抛弃了科尔莫哥洛夫公理系统的某些部分,比如抛弃西格马子结构、抛弃精确概率、完全抛弃数学概率、抛弃正规化公理和抛弃可数可加性;第三,由于抛弃了科尔莫哥洛夫概率演算的有限可加性,因而经典概率演算系统中的正则性、明确性和有限可加性不再成立。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系统与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的关系类似于经典逻辑与相干逻辑或直觉主义逻辑的关系:因此可推断出,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是帕斯卡概率逻辑的变异。

我们可以通过对沙克尔的潜在惊奇理论和柯恩的归纳支持和归纳概率分级句法理论的分析来说明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是一种异常逻辑。沙克尔首先认识到:对于人文系统中的不确定试验,一般来说不可能事先构造样本空间Ω,于是他提出了第一个非帕斯卡概率理论——潜在惊奇理论来描述非分布式不确定性——即当事人不可能事先构造Ω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潜在惊奇理论是度量x关于某一假说的潜在惊奇值和潜在惊奇值运算规则的理论。因此,它是非帕斯卡概率的主观主义解释。潜在惊奇理论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帕斯卡概率的特征:(1)非分布式不确定性度量定义在不完全样本空间上;(2)在该样本空间中不存在必然事件;(3)任一属于该样本空间的事件h不发生时,~h并不必然发生,即帕斯卡概率论的互补律在此不成立。由于沙克尔的潜在惊奇理论否定了帕斯卡概率论的互补律,因而这一理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异常逻辑。

柯恩在对培根和穆勒的排除归纳法研究的基础上,独立地提出第二个非帕斯卡概率理论——归纳支持和归纳概率分级句法理论。柯恩继承了培根思想中的恰当性方面并且扬弃了卡尔纳普归纳逻辑不恰当的方面,柯恩归纳逻辑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归纳逻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即注重归纳逻辑的恰当性和可应用性。他认为,归纳逻辑的形式系统应与不完全理论系统相协调。因而,他以否定的非互补律取代了否定的互补律;在柯恩的系统中,排中律不成立;关于事实问题的非帕斯卡概率不具有可加性,而只能分等级;考虑到科学实际中假说h不能作为证据,他以特有的合取原理取代了合取乘法原理。显然,所有这些表明了柯恩的归纳逻辑是一种异常逻辑。柯恩系统在法庭证明领域、科学方法论的接受理论领域、科学说明领域、性向领域以及语法理论领域都能应用,因此表明了比经典概率演算系统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实际上是帕斯卡概率逻辑的发展,因为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是一些学者在帕斯卡概率的各种解释遇到这样那样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与经典概率演算系统之间虽然是竞争的,但它们可以同时存在,因为它们的支持者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研究概率逻辑。

否定的概率和复数值概率迪拉克(Dirac)、威格纳(Wigner)以及范曼(Feynman)等物理学家更激进地主张否定的概率。例如,范曼建议说,在一维标尺中粒子的漫射具有一个存在于给定位置和时间的概率,这个概率是由取否定值的一个量值给定的。然而,由于是取决于如何对概率作出解释,人们实际上是想说,这种函数与概率函数有某种相似性,但是当它取否定值时,这种相似性就被没有了。考克斯(Cox)在他的连续时间具有离散状态的随机过程理论中容许概率在复数中取值。缪肯汉姆(MückenhEim)在他的《对扩展概率的回顾》(1986)一书中也持同样的看法。

抛弃正规化公理科尔莫哥洛夫的概率函数可以取的最大值是1,看起来是约定俗成的。然而,它具有一些非平凡的推理。与其他公理相配套,它确保概率函数至少取两个不同的值,并且概率函数存在着一个最大值是非平凡的。实际上,雷伊(Re-nyi)在他的《概率的基础》(1967)中完全抛弃了正规化假定,允许概率取“∞”值。还有一些作者放松了经典逻辑对概率的限制,容许逻辑的或必然的真理被指派小于1的概率——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逻辑的或数学的猜想可以或多或少充分地被确证。此外,科尔莫哥洛夫公理2涉及了经典逻辑隐含地假定的“重言式”概念。相反,非经典逻辑的拥护者也许想用他们青睐的“重言式”的“异常”概念(也许需要在公理化时在别的地方作相应的调整)。因此,构造主义者主张概率论建立在直觉主义逻辑的基础之上。

无穷概率科尔莫哥洛夫概率函数取实数值。许多哲学家,例如刘易斯和斯基尔姆等取消了这个假设,容许概率从分析的一个非标准模型的实数中取值。尤其是,他们容许概率是无穷的:正数但又小于每一(标准)实数。按照标准概率论,在无穷概率空间中的各种非空命题通常都会得到0概率,而这样一来,这些命题被指派正的概率实质上就会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考虑随机地选择来自[0,1]区间的一个点)。而在不可数空间里,正则概率函数不可避免要取无穷值。

抛弃可数可加性科尔莫哥洛夫最有争议的公理无疑就是连续性公理——例如,可数可加性的“无穷部分”也就是如此。他把它看作是使数学精致的一种理想化,而没有任何经验意义。德·芬内蒂在他的《概率、归纳与统计》(1972)一书中列举了一组反驳这种观点的论证。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论证是:可数可加性要求人们对事件的不可数划分指派极端有偏的分布。实际上,对于任何δ>0,无论多么小,都将存在着有穷数量的事件,这些事件具有至少1-δ组合概率,从而使所有的概率拥有最大的份额。

抛弃有限可加性人们甚至提出了放弃有限可加性的各种概率论(所谓非可加性概率理论)。登普斯特-谢弗(Dempster-shafer)理论按照下列规则定义一个信念函数Bel(A):对于Ω的每一个子集A,Bel(A)就是A的子集的数之和。谢弗在《结构概率》(1981)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假定主体将发现Ω上的某一命题,那么Bel(A)就是主体将发现A的信念度。Bel(A)+Bel(-A)不一定等于1;实际上Bel(A)和Bel(-A)从函数角度看是相互独立的,信念函数有许多与库普曼的下界概率相同的形式性质。蒙金(Mongin)在《认知逻辑与非可加性概率理论间的一些联系》(1994)中表明,认知模态逻辑与登普斯特-谢弗理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所谓“培根式概率”表示另一种背离概率演算的非可加性概率。一个合取式的培根式概率等于这个合取支概率的最小值。这种“概率”在形式上类似于模糊逻辑的隶属函数。科恩在《可几的与可证的》(1977)中认为它们对于测度归纳支持和评价法庭证据是恰当的。

其他学者如杰拉答托(Ghirardato)的含混背离模型、沙克尔的潜在惊奇函数、杜波依斯(Dubois)和普拉德(Prade)的弗晰(fuzzy)概率理论、施梅德勒(SchmEIdler)和韦克尔(Wakker)分别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以及斯庞(Spohn)的非概率信念函数理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非可加性概率理论。而在杰拉答托的《不确定性的非可加性测度》(1993)和豪森《概率论》(1995)中有更多的讨论。

三、对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的评析

如上所述,虽然符合经典概率演算系统的概率逻辑(即帕斯卡概率逻辑)就其本身来说是正确的,但它的效力还不够大,于是人们自然期望对帕斯卡概率逻辑放松限制,这就导致了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的出现。由于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抛弃了科尔莫哥洛夫公理系统的某些部分,许多学者因而放弃了对科尔莫哥洛夫概率演算作出恰当解释的追求。根据哈克的观点,“如果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有着共同的词汇,但却有一个不同的定理/有效推理的集合,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对第一个系统的偏离;一种异常逻辑就是一个偏离了经典逻辑的系统”。陈波也认为,“变异逻辑就是由否定或修改经典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假定而导致的系统,它们至少在某些定理上与经典逻辑不一致”。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由于对经典概率演算系统的公设或公理进行了修改或放松了限制,因而是一种异常逻辑。

具体地说,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放松了帕斯卡概率逻辑对概率赋值与概率函数的限制或者否定了经典概率演算系统的某些部分。主要表现在:第一,经典概率演算系统只允许基本概率在[0,1]区间取值,而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使概率的取值范围扩大了,例如,他们认为概率值可以取否定和复数值,或者他们允许概率是无穷的;第二,他们认为经典概率演算的某些部分是不可接受的,因而他们抛弃了科尔莫哥洛夫公理系统的某些部分,比如抛弃西格马子结构、抛弃精确概率、完全抛弃数学概率、抛弃正规化公理和抛弃可数可加性;第三,由于抛弃了科尔莫哥洛夫概率演算的有限可加性,因而经典概率演算系统中的正则性、明确性和有限可加性不再成立。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系统与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的关系类似于经典逻辑与相干逻辑或直觉主义逻辑的关系:因此可推断出,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是帕斯卡概率逻辑的变异。

我们可以通过对沙克尔的潜在惊奇理论和柯恩的归纳支持和归纳概率分级句法理论的分析来说明非科尔莫哥洛夫概率理论是一种异常逻辑。沙克尔首先认识到:对于人文系统中的不确定试验,一般来说不可能事先构造样本空间Ω,于是他提出了第一个非帕斯卡概率理论——潜在惊奇理论来描述非分布式不确定性——即当事人不可能事先构造Ω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潜在惊奇理论是度量x关于某一假说的潜在惊奇值和潜在惊奇值运算规则的理论。因此,它是非帕斯卡概率的主观主义解释。潜在惊奇理论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帕斯卡概率的特征:(1)非分布式不确定性度量定义在不完全样本空间上;(2)在该样本空间中不存在必然事件;(3)任一属于该样本空间的事件h不发生时,~h并不必然发生,即帕斯卡概率论的互补律在此不成立。由于沙克尔的潜在惊奇理论否定了帕斯卡概率论的互补律,因而这一理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异常逻辑。

第2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人格美 文化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材的篇幅数量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可看出一二。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思想的载体,见证了历史变迁、朝代兴衰,是华夏民族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刻、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宝贵遗产。

然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复杂古老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语含义,学生对背诵的抵触情绪等,使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效率低下。致使文言文教学道路越走越窄,要想另辟蹊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找到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都用纲要性文字阐述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效率怎样呢?一些一线语文教师依然运用串讲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对其进行翻译,拿着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疏通文章字词,必然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毫无生机,效率低下。

真正的“翻译”应该是蕴涵认知、文化、审美三个因素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知”、“情”、“意”相融合的过程。显然,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包含“情”、“意”审美教育的缺失。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入的文言文更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代表,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正因为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缺失,致使本来包含丰富审美因素的优秀文言文无法走进学生心灵。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的困境,就必须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二、高中文言文具有的审美价值

这些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经过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经典,其中蕴含丰富的审美价值。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从语言美、人格美、文化美三个方面说明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

(一)语言美:高中教材选取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尖之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章的语言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都是读着舒服、看着悦目的上乘作品,充分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言文都能使高中学生从中体会出我国自古以来汉语言的优美和魅力。

(二)人格美: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冲刷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承载着古人思想文化的精华。《陈情表》中李密的智慧和处事的技巧;《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能言巧辩和机智勇敢;《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多才多艺与不卑不亢等。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人格之美,透过这些经典的文言作品能看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文化美:被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一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美,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能处处窥探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劝学》中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学习的重视和探索;《师说》是研究中国古代教师和教育的宝贵文献资料;《鸿门宴》中座次安排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尊卑观和礼仪观。

这些文言文里体现出来的美学因素,正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正因为文言文中存在丰富的美学因素,才使得审美教育成为可能。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制约太久,教师单调的教学手段使文言文教学的美感丧失殆尽。

(一)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文言文体现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这些绝美的语言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索然无味、意境全无,学生很难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教师应该依据文言文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感情地“美读”,从反复多遍的朗读中感受古代文字的精准凝练、恰到好处,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如《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就是古今仅有的绝笔,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带领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境。如果把这段翻译成白话文,就会失去韵味。

(三)领悟文言文的人格美。从文言文中获取精神食粮无疑是明智之举。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讲授《逍遥游》,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只要认真品味文字,带领学生领悟庄子的人生哲学和有关道家的深刻思想,了解庄子,了解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从中体会出庄子带给后人的人格魅力就可以了。让学生知道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是教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讲授文言文的目的之一。

(四)体会文言文的文化美。在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古文曲径通幽的境界之中,才是教学的真正成功。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如学习《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时,引导学生知道古代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是“无才便是德”的,琵琶女和刘兰芝就是意外,为什么呢?这就要考证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了。《鸿门宴》中座次的错误安排,预示着结局,那么中国古代传统座次安排有什么讲究呢?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时,就会自主学习和探究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深意。

文言文是我国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充分发掘文言文的语言美、人格美和文化美,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独特的审美因素才能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用美育在文言文教学中开辟一块“英雄用武之地”,让文言文教学春暖花开,给文言文教学这座冰山带来消融的希望。

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珍.让文言文教学充满诗意[J].教学月刊,2006(8):43.

[2]吴立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2012(11).

[3]施锦伟.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教改设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74.

第3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关键词:琵琶 乐谱 乐器 保护

文化的传承在于传导和继承。但在传导与继承的过程中,载体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琵琶文化的传承同样存在载体因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琵琶一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式微,在此情况之下对于其艺术的传承以及保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寻找琵琶失落的声音,发扬民族文化,成为每一个研究人员和学者不断追逐的理想。本文对于寻找琵琶失落声音的几个方向,提出若干意见以盼能为其传承和保存提供参考。

一、民间传承方向

传统文化的传承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通学校教导的文化知识,另一类则为散落民间的文化传承。对于琵琶文化的传承也是这样,对于高校以及一些指导机构来讲不存在乐谱或者乐器的消失,这类组织一般都具有传承性,对于其文化和遗产的保存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所以,关键的保护对象不在于高校和指导机构,而在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艺人。

(一)音频视频保存

民间传统文化的流传以及交流,绝大部分存在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方式。因为受个人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民间琵琶艺术的传承很难有乐谱之类的东西。对于其文化的保存应在征询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音频或者视频的拍摄,以音像的方式进行保存。最后由专业人员再进行曲谱的翻译工作,最终完成曲目的保存。

(二)古乐器仿制

一些古乐器传承至今,其本身价值已经超越了其艺术上的价值。受社会环境影响和市场化的炒作,一些古乐器的古谱被人为地炒作到天价,这不得不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蔑视。市场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利益的获取,至于文化方面则不属于其关心的范围。在此背景之下,对于古乐器的仿制也是一种保存的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对古乐器进行扫描研究之后,进行乐器的仿制,最终完成乐器的传承。

(三)海外移民探寻

受战争和人类迁徙的影响,一些人离开原住地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人类的迁徙,一些文化也随即被带离,对海外侨胞的采访和询问,也是寻找琵琶失落声音的一个方向,最佳的保存方式也为音像保存。

(四)古谱今绎

战乱和社会变迁带走了一些传统文化,但也留下了一部分。这部分的遗产包括文字、乐谱、乐器和部分的影像资料。针对古乐谱的保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演绎出来。古谱今绎,利用知识传承完成对古谱的演绎,最终完成曲目的保存和传承,使得古谱的价值不止存在于博物馆或者收藏室,以最佳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完成古谱存在的意义。

(五)顺应时展借助媒体

时代在发展,各类的艺术文化也在发展,但是传统艺术类的发展在大众面前显现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概存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艺术类的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其二,因其传承方面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存在学习项目少,学习费用高等情况。在此背景下,主动学习传统艺术的人较少,所以,在大范围内也造成了传统艺术式微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琵琶艺术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利用媒体的传播进行传统琵琶艺术的保存和保护。在如今综艺节目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却很少,是造成此类情况的两个原因。所以借助媒体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琵琶艺术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一些民间的艺术家参加此类活动,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最终达到完成琵琶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二、结语

琵琶艺术传承千年,具有悠远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古谱的保存、乐器的保存、艺术传承的问题越来越严峻。针对琵琶失落声音的寻找方向,研究者可以从民间艺人采访、海外侨胞采访、古谱今绎、媒体借力,并借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展开活动,以完成其艺术的传承和文化保护任务。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论林石城译、编《鞠士林琵琶谱》与《养正轩琵琶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01).

[2]廖莎.少数民族琵琶乐曲创作的分析及比较研究――以傣族、维吾尔族、苗族三首作品为例[J].音乐创作,2015(08).

[3]房晓敏.21世纪我国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第二届辽源杯琵琶演奏大赛琵琶创作与发展论坛”发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4).

[4]师存勋.千年琵琶等一回――《琵琶行(并序)》与《崇祯宫人屈氏琵琶歌(并序)》同异试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第4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训”、“诂”二字皆各有意义。一般说来,“诂”的意义偏重在“释故言”,“训”的意义偏重在“理顺”、“疏通”。然而从广义上看“训”与“诂”实为同义词,都有“解释”之意。如今用现代汉语非常准确地翻译前代的文献资料有时是不能完全胜任的,仅靠译文也是无法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古代的名物以及古人表达的神情。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训诂。

例如《鸿门宴》中樊哙闯帐项王惊愕,有赐樊哙“卮酒”和“彘肩”的描写。这个“卮”字一般都翻译成“杯”或“碗”,但它的容量有多大?为什么樊哙只喝了一碗酒,吃了一个猪肘子项王就称赞他是“壮士”?为什么后来项王又有“能复饮”的问语?光凭译文这个问题是闹不明白的。与之有关的是《战国策》中“画蛇添足”的故事。其中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数人饮不足,一人饮有余”。这个“卮”也只能翻译成“杯”或“碗”。看了译文后,人们也会不解为什么这杯酒一个人喝不了,几个人又不够呢?原来“厄”是一种园形酒器的应劭注:“厄,饮酒礼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汉书·律历志》:“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古时一升,折合市制等于一市升,故一厄酒等于市制四市升。通过训诂,我们方才明白了项王在樊呤喝了一厄酒后为什么还会发生“能复饮”的疑问,同时也知道了那位祭祀者给他的门客一厄酒为何一人饮有余,而数人饮不足的原因了。

又若《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这一句从译文上只能翻译成“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再三向他示意,项王默然没有反应。”范增为什么偏要举起玉玦同项王示意。意图何在?这个问题也是译文无法解决的。

玉石在古代是一种珍宝。帝王祭神用它,诸侯朝聘、会盟用它,君主贵族的佩饰也用它。远在夏商时期,玉石就已作为礼器使用。春秋战国,这套礼节和制度更加盛行。古有“六币”之说。玉石作为礼器使用是要经过雕琢的一般成圆形中间有孔。边和孔比例不同,名称也不同作用也各异。

称作璧的必须符合边的宽度要大于孔的直径的要求。孔的直径大于边的宽度称作瑗;孔的直径与玉边的宽度相等的称作环;形状同环但玉周边有一缺口的称作玦;大小正好是璧的一半的称作璜;圭是帝王诸侯所执的长形玉板上锐下方,表示符信。“半圭曰璋”。“简子·大略”“聘人以圭,问士(事)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如能了解这些玉制品的特殊用途,则可知范增“举所佩玉玦”向项王示意是用来表示“绝人”的,即暗示项羽下决心将刘邦杀死消除与楚争雄的对手。

中学语文古文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古代典章制度,如礼制、车制、兵制,职官制等方面的内容,有时在译文中也是无法表达的,为求甚解,仍须通过训诂解决。

第5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目前古诗文教学的尴尬局面,让古诗文教学更精彩?笔者认为应该强调课堂体验。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体验就是要从语文学科的整体功能出发,从学生生命的整体出发,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融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并以此感知和体验世界与自我的真谛。它能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怎样有效地进行体验式古诗文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情境中体验。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文,适合创设情境表演,通过情境表演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意识。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然后让学生以桌椅为船,以扫把为楫,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其他同学当观众的同时,又当评委,指出每组表演的精彩之处,同时,参照原文指出表演不周到的地方,甚至漏掉的细节。这样,一堂原本比较沉闷枯燥的讲读课,在学生与文本的碰撞中,擦出了激情的火花,学生完全沉浸在角色表演和评价欣赏之中,完全潜入于文本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的闲适恬淡、寄情山水的心境,切身体会了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这远比老师生硬地讲解词语效率要高得多。

当然,根据文本的不同,情境创设的手段可以多样,如可以借助朗读、音乐、画画等形式。

2.在情感中体验

学者童庆炳在《现代心理美学》中强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提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广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古诗文蕴藏着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情感,尤其是诗歌,它通常是诗人情感激昂沸腾的产品。但是,古诗文所传达的情理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就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融入特定的时代,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从“八月秋高风怒号”的环境渲染,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来无力的哀叹,再到“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情感酝酿,最后情感激流上升到一个顶点,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作者的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的生活困境及时代的不济。作品中悲怆压抑的情感氛围,自然在学生心中弥漫开来,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强烈振动,个个神情凝重,完全融入作品的情感氛围,融入了杜甫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感受也更深刻。

3.在意象中体验

诗歌因其本身的特点,表情达意更加深邃,更加空灵。诗歌教学中,须从分析诗歌蕴含的意象入手,唤起蕴藏于学生头脑中的事物表象,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自动把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在自然而然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由学习的主体变成诗歌再创造者,真切地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波澜,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在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用感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把诗歌分解成“江边孤客”“水上蓬舟”“船中琵琶女”“琵琶女悲愤抚琴”“孤客黯然泪下”等一组形象的画面,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让学生浮想联翩,走入诗中人物的心灵深处,与之同在、同思,亲自感受主人公(诗人)的孤独失意,使学生对琵琶女悲惨的身世充满了同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自然更深刻了。

第6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一、借喻的翻译

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这种方式为古代学者所乐用,能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句,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

如贾谊的《过秦论》中的“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一句,其中的“金城千里”就要译为“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或“像钢铁一样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

又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一句,就不能译为:“现在你不惜拿出美丽的美锦……”因为“美锦”是借喻“国家大事”的,所以全句应译为:现在您拿出国家大事来让我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得太深刻了。

二、借代的翻译

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称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指代的事物。

如翻译“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句,就要把“口舌”译成“言辞”;翻译“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一句,就要把“缙绅”译为“官员”;翻译“黄发垂髫”(《桃花源记》),就要译为“老人小孩”。

又如2005年全国卷I中的“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一句,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口腹”一词代指的本体是“饮食”,全句应译为“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别人,是我不愿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三、用典的翻译

古人写文章时,善于用典。翻译用典的句子时,要在理解典故用意的基础上恰当译出典故的含义。

如《谭嗣同》一文有“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的句子,其中提及的四个人涉及两个典故,译出典故用意,即为“现在康有为先生的生死不得而知,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的理想而死,以报答皇恩;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的理想而出走,以图将来”。

四、委婉的翻译

因有所顾忌,或因谦恭,或为了求雅,古人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委婉。对这类委婉句的翻译,就是变委婉为直言。

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句,其中“山陵崩”是“死”的委婉说法,直接译为“死”即可。又如为求雅,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翻译时就把“更衣”译为“上厕所”。再如外交辞令的委婉,《赤壁之战》中的“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中“会猎”是用委婉的方式进行军事威胁,意思是“较量”,翻译的时候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再如为了谦恭和避免冒犯,不说皇帝年轻(因为年轻往往意味着不懂事或阅历浅),而是说“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传》),翻译时应直译为“年轻”。

五、变文的翻译

变文,又称“变文同义”或“错综”,就是用结构相同的一组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并增加文采,在每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对变文的翻译,就是对同义复用的短句或句子的翻译,只需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即可。

如贾谊的《过秦论》中的“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句中四个动宾短语的意义相同,即“统一天下”,只需翻译其中一句就可以了。

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一句中的“伐无道,诛暴秦”,“伐”“诛”表达的是一个意义,两句合译,选译一个词就可以了。

六、互文的翻译

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合而见义,这种辞格就叫互文。不管是本句互见(同一句的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见)的翻译,还是对句互文(上下句中有某个词语互文见义)的翻译,均应遵循由分而合的原则。

本句互文如初中课文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就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高中课文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就要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到了船上”。

对句互文如初中课文《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句,就要翻译为“到各处叫喊、骚扰”。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就要翻译为“在东西左右都种上松柏和梧桐”。

七、并提的翻译

并提,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情,又称“并提分陈”“合叙”等。翻译并提的句子一定要由合而分,各自配对。

如韩愈《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翻译时,要遵循“由合而分,各自配对”的原则,对合叙的部分进行分解,译为:不理解文章字句,向老师请教;不能解释的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从师学习,大的方面不从师学习: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之处。

又如郦道元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译时要进行合叙的分解,按语义的搭配关系重新组合成“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和“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澈的江水;绿色的潭水,倒影着岸上的景物”这样两个句子。

八、其他的修辞

1:连及,即在叙述某一人或事物时,连带提及另一人或事物。这另一人或事物在文中不表意,翻译时不译,如《礼记•学记》中“君子知至学之难易”一句的“易”属由“难”连及,不译。

2:连用,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或近义的词连用到一起,使用相当于一个词。翻译时取其中一个即可,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一句,“引决”与“自裁”属同义连用,只译其中一个。

第7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我下定决心跟着陈琴老师学教语文,虔诚地复制、移植,带着“素读”教学法坚实地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上默默实践。六年多过去了,“素读”教学法让我的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学第一天,经典诵读神圣启动

新学期我一般接中、高年级的班。在新班级推行经典“素读”这一项艰巨的“工程”会碰到很多困难。人们说“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开学第一天至关重要。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总是在孩子们到校之前就已经整理好桌椅,清扫好地面,用温馨、舒适的环境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

第一个孩子走进教室,我把早已准备好的诵读资料发给他,带他诵读。第二个孩子走进教室,看到这样的情景,受了感染,很有默契地接过诵读材料也跟着读下去。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几十个孩子齐声诵读。朗朗书声,是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开学第一天,学校一般不排课,充足的时间里,可以带孩子们诵读一个大的篇目,比如《滕王阁序》《琵琶行》《长恨歌》。孩子们的读书声驱赶了假期的慵懒散漫,激情高昂地踏上了经典诵读的康庄大道。放学时分,为每一个孩子来一段诵读录像,拍几张诵读照片,并颁发诵读奖状,孩子们脸上溢满了兴奋、激动。这是一学期诵读活动神圣的启动仪式。

二、读经典,遵循“从难到易”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里进行经典诵读,我是零基础起步。开始,我只是跟着陈琴老师走。陈琴老师的学生读什么,我也让孩子们跟着读什么;陈琴老师带学生读《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篇巨制,我也跟着来,亦步亦趋,边学边教。我慢慢地有了一个重大的领悟:原来经典诵读遵循“从难到易”的原则,上路快,成就高,行动才能持久。

我是一个方向盲,在我们南昌的小小火车站都经常迷路。可是,有一次我独自到上海,站在上海宽广的火车站广场,按照指示牌终于搞清了线路,方向感瞬间就在脑子里建立起来了。起初我带孩子们诵读经典,其实也是一个方向盲,总觉得应该从易到难,应该从《静夜思》《回乡偶书》这样的小篇目入手,孰不知,小的篇章只能永远让你在一个小的平台上徘徊,就像井底之蛙,没有大的视野,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从难到易”是我在效仿陈琴老师后找到的一个突破口。

孩子们征服了大篇幅的文本,就好像抢占了高高的山巅,美景一览无余,前面的路一马平川,诵读就势如破竹。记得自己最初是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们起步诵读经典的,一开始就带他们把故事性很强的《长恨歌》背得滚瓜烂熟,当孩子们看到八百多字的长篇巨制都被自己烂熟于心,成就、胆识、气魄和豪情充盈全身,畏难情绪消失,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我清楚地记得,背完《长恨歌》《琵琶行》之后,拿起《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孩子们一个个自豪地说:“这样的诗,小菜一碟嘛!”我要孩子们看着注释自己读,自己背,两个星期不到,他们竟然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整本书上的诗词。这样的学习效率,如果没有亲身实践,是没有人敢相信的。

三、课堂,孩子经典诵读的训练场

经典文本内涵丰富,读这样的文字,确实要下一番功夫,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单调、枯燥、乏味的“泥潭”。然而,陈琴老师的“能者领背”“拍手快读”“小组接力”……让孩子们一个个读得兴致盎然,把经典变得让孩子们乐于接受。对陈琴老师的创举,我是全盘照搬。不过,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全班孩子开火车带读。比如说《弟子规》,第一个孩子读“弟子规,圣人训”,全班同学马上齐声跟读“弟子规,圣人训”。这样有个人、有集体,有起有和、节奏鲜明的读书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假如带读的孩子读错了,全班同学就会大声地读正确,读错的孩子自然就知道正确的读法了。更妙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站起来读书的机会,老师只要偶尔来一两句鼓励的话语就够了。课堂属于每一个孩子,而且每一个孩子都要全神贯注紧跟“大部队”,否则,分心走神是要露出“马脚”的。

对于经典,我是半路出家,有些经典文本,我还是初次翻开,比如《道德经》,一直都没能坚持读完。用我的功力读完后再教孩子们读,我真的没有底气,因为,我这个当老师的并不会比孩子们高明几分。既然自己学浅难为师,为何不激活孩子们的能量?

陈琴老师主编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上的《道德经》分为37课,我班正好37个孩子,我就让每一个孩子读懂背熟一课,然后举行了一个“《道德经》讲师招标会”。要求中标的要能带读,要能找到最好的白话翻译,要能做出课件。一部《道德经》化整为零,我这个功底浅薄的老师免了很多的备课琐事,也可以认真地跟着“讲师”的教学进度,抓紧时间进行学习了。

孩子的能量是巨大的,不可小觑。一个个小讲师站在讲台上从容镇定,课件做得精美漂亮,有图片、有名家朗诵,还设计了课文“镂空”背诵。因为每天都是全新的“老师”上课,每一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期间,我这个老顽童就大胆地“剽窃”小讲师的劳动成果,偷偷地抓紧时间读书、背书。“老顽童”的进步也飞速啊!

“素读”教学法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成为孩子们互帮互助的乐园,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碰到难啃的“骨头”,每一个孩子都使出各自的能量,齐上阵,携手克服困难,真是酣畅淋漓。一读书,孩子们就提出要“开火车”,有时提议按座号读,有时提出按学号读。读书成了一种游戏,而且是全班孩子一起参与的游戏。每一次,全班无磕绊地读完一个文本,孩子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击掌祝贺,幸福溢满心间。

四、积分卡,经典诵读的动力系统

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为经典“素读”带来了不少乐趣。但诵读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而且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打持久战,也是需要毅力的。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强劲的诵读热情,我借鉴了管建刚老师作文教学中的动力系统。获诵读积分卡、争诵读小明星是孩子们诵读经典的动力源,还有好玩的“股票市场”,给孩子们的诵读增添了不少刺激。

开学初,我会设计像名片一样大小的各种积分卡,卡的正面印有美丽的彩图,上面写着分值,有10分、20分、50分、100分,背面是各种名言警句。积分卡就是班里的流通货币。当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积分,并能把积分卡后面的名言警句背下来,就可以用积分卡购买自己的愿望,如,漂亮的文具盒、有趣的图书、五彩斑斓的画纸……有了积分卡,课内诵读延伸到了课外,为孩子们打持久战注入了“强心剂”。

光读书,不检查,模模糊糊一大片,恐怕不行,可要逐一检查又太费时。在这样的矛盾中,背诵检查就变成了登台表演。早读课,能把头一天功课背出的孩子,分组站上讲台表演。每一次,都是整整齐齐一大排。上台的孩子们在卖力背诵,这都是诵读小明星不能错过的镜头,给他们来一段录像!之后,给每一个上台的孩子发放积分卡,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

说到这里,一定有老师会问:这样做是不是有孩子会滥竽充数呢?不用急,还有一个杀手锏,名曰“股票市场”。十几个孩子在上面背书,下面还有几十双眼睛盯着呢。在众目睽睽之下想要蒙混过关,根本没有可能,因为下面的孩子要选择一个自己注意的对象,也就是自己的那支“股票”。当分组背诵结束后,先让孩子们把自己购买的“股票”亮出来,然后把刚才拍的录像投到大屏幕上。如果画面上果真如他所说,购买者就可以得到分值不菲的积分卡,可那个背不熟的孩子就要扣除一定分值的积分卡了。但是,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购买“股票”的孩子面前背出,就可以得到一张复活卡。所以,每一次的检查背诵,都是一场精彩的表演,都是一个充满刺激的“赌局”,也是班里最振奋人心的时刻。

五、心灵桥,经典诵读背后的私密空间

陈琴老师在她的书里、博客里、讲座中都提到过家校共读,但我一般是接手中、高年级的孩子,家长管教孩子的热情消退,再加之我所处的学校环境,根本就无法实施家校共读策略。难道让孩子在家里放任自流?那课堂上的诵读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冥思苦想后,我说: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帮自己呢?

每一个孩子备一个小本子,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心灵桥”,把每天回家要诵读的题目抄在这个本子上。为了让他们回家后有充裕的时间读书,就不布置什么抄写、做练习册试卷、写日记这样的书面家庭作业了。因为,手上的作业太多,就会挤占了诵读的时间,诵读作业就成了形同虚设的空中楼阁。但是,诵读的作业,布置得合理吗?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他们在家读书的情况,没有家长的反馈不得而知,这就只能全靠“心灵桥”帮忙。

每天,孩子们在家读书时得到的惊喜、产生的困惑,如读书的遍数,读书持续的时间是多久,难读的部分是什么,背下了多少字数,还有没有读了白话的课外书等,都用文字写出来,没有字数的规定,只要求真实诉说。没有了难度,孩子们当然乐意写。你看,孩子们在“心灵桥”上写道:

今天背《与朱元思书》很累很烦。我先读了十几遍,合上书,刚才读过的文字怎么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师,我实在背不熟,心急如焚!

老师,我读了50遍《爱莲说》,终于能背诵了,一定敢上台表演。我又能得到漂亮的积分卡了,好期待呀!

老师,您在课堂上读的《狼王梦》这本书太吸引我了,我已经借同学的书开始读了。不过,我要读得快一点,还有几个同学在排队等着读这本书呢。

老师,昨天我上台没有背熟的功课,现在已经背熟,感觉真好!

每天,在“心灵桥”上,我都会读到孩子们这样真实的文字,这些有温度的字句是孩子们的内心表白。每天,每一座“心灵桥”上也都会留下我抚慰、激励、鼓舞的文字。有时,在“心灵桥”上放一张积分卡,小小的惊喜,带给孩子的鼓励是巨大的。理解、唤醒、激励、鼓舞,像潺潺的小溪,通过“心灵桥”不间断地流入了孩子们的心田。在“心灵桥”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孩子的艰辛付出,对那些内容翔实而且感动人心的话语,我会把小短文打到课件上,在班里,用饱含情感的语气读给全班孩子听,让他们亲眼看到鲜花绽放的背后是汗水在浇灌,成功的背后也有失败的教训。此时,感动会在班里弥漫,信念会在孩子们心间升起。有了“心灵桥”,懒惰、自卑在孩子们身上销声匿迹,强大的自我在内心站立,家校诵读落到了实处,读书、写作成了孩子们每天如吃饭睡觉一样必需的生活。

有了勤奋的品质,孩子们的诵读效果当然不用说。家长会上,孩子们展示诵读成果,整本的《大学》《道德经》流畅背出,几百字几百字的长诗不在话下。孩子们的表现,折服了所有的家长,惊讶、感动、感激写在脸上,记在心间,家长们开始积极支持、配合我的工作。

六年多来,我紧紧地追随着陈琴老师的脚步学教语文。蓦然回首间,发现自己复制移植“素读”教学法的过程,就是自己不间断的读书过程。在书的滋养下,我获得了智慧和灵感,教学成了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永远感恩陈琴老师,是她让我走出了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误区,是她让我走向讲台的步伐变得轻盈快乐,是她让我找到了语文教学之道――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

第8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关键词】 颜色词;汉语;英语;翻译;文化差异

一、汉语中“蓝色”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内涵

1、“蓝色”在汉语当中的基本含义

在清代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对“蓝”是这样解释的:蓝,染青草也。也就是说,蓝是一种植物,是可以用来提取染料的青颜色的草。而在古代汉语中,蓝作为表示颜色名词,出现的时间要比“青”晚很多,也因此在我国古代提及蓝色时,也往往会由“青”所代替。在古代,蓝色(青色)作为重要的服饰颜色,在各个封建王朝当中都有得到体现。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唐代政府官员,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五品袍浅绯,金带十。六品袍深绿,银带九。七品袍浅绿,银带九。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所以,白居易所著《琵琶行》当中的脍炙人口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让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白居易当时左迁任江州司马,应是一个不显赫的小官阶,位在九品。

2、“蓝色”在汉语当中的引申含义

(1)“蓝色”可以指“原始的,基本的”。 这层含义下,最为我们熟知的应该就是“蓝图”(blueprint),表示“宏伟计划的早期设计”英语可以翻译为an original plan or prototype that influences subsequent design or practice. 比如 their blueprint for economic reform (他们经济改革的计划) 。

(2)“蓝色”可以比喻“破旧”。 《左传・宣公十二年》里记载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中的“蓝”是“褴”的通假字,形容衣服破烂不堪,英语可以翻译成“shabby or ragged”。“蓝缕”原本喻指破烂的衣裳,后引申为低位地下,知识浅陋。《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二、英语当中“blue”的含义和翻译

不列颠民族起源于岛国,对海洋文化的崇尚是其文化当中具有特性的一部分。而代表了海洋颜色的“blue”也自然受到青睐,单单是表示蓝色深浅层次变化的形容词,就有几十个之多,比如:蔚蓝(azure ) 、月光蓝(moon blue) 、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海蓝( sea blue) 、湖蓝(acid blue) 、深湖蓝(vivid blue) 、蓝绿(aquamarine blue)、冰雪蓝(ice C snow blue) 、孔雀蓝(peacock blue) 、浅蓝(baby blue)、宝石蓝( sapphire) 等等。

除了表示颜色的确定含义以外,“blue”在英语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它派生出很多新的含义和词组。如果直接望文生义,就很难准确理解。

1、几个最常见的“blue”所引导的词组

作为英语学习者,有若干个由“blue”所引导的词组应该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笔者尝试将其例举如下:

(1)Out of the blue: unexpected 突如其来,预料不到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is opportunity is out of blue.

就我个人而言,这个机会真是意想不到。

(2)True blue: to be loyal or faithful 正直的,忠诚的

You can depend on him for help whenever you're in trouble. He is true blue.

你碰到麻烦时总可以依靠他, 他是个可信赖的人.

(3)Once in a blue moon: an event that occurs infrequently 千载难逢

I don't know why I bought that CD-ROM, I only ever use it once in a blue moon.

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买那张光碟,我用到它的机会少之又少。

(4)Blue blood: an aristocrat 高贵的,具有贵族血统的

Peter comes from a blueblood family.

彼得来自富贵之家。

2、blue可以表示忧伤的,心情低落的

因为蓝调本身属于冷色系,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哀伤或者低落的情绪。这样英语当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如下的用法:

Blues(布鲁斯,蓝调音乐)。 这种音乐起源于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劳动时候的哼唱,节奏缓慢,而且充满了受压迫的悲伤。把这种音乐用blue来命名,恐怕再恰当不过了。“in a blue mood”“fall in the blues”都表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而“blue Monday”可以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经过周末的放松,重新投入繁忙工作的星期一是多么让人沮丧和低落。

3、blue表示不道德的,下流的

“blue movie”是指,“blue jokes”是指猥亵的笑话,”“blue talk”指下流的言论。

Telling the blue jok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sexual harassment.讲荤段子也应该被认作是某种程度的性骚扰。

4、英语中的“blue”和经济有关

“blue sky”表示“股票不可靠或者财务不健全”,喻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blue button”不能直译为“蓝色纽扣”。而指“股票交易所的低级经纪人”:“blue chip”指“蓝筹股,回报率很高风险又很低的股票”,可以用来比喻“靠得住的,杰出的”人。

5、blue用来指代某一类人

作为一种比较醒目的颜色,blue会被用于服装当中,也因此产生了一批短语,借blue这个颜色词,来指代某一类人。

“blue-collar”是“蓝领工人”,因为这一类工人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深色的领子更容易打理。“blue coat”是指“穿蓝色制服的士兵或者警察”,“blue jacket”是指水手。“blue stocking”“蓝色的长袜”是指“受过高学历教育的女性”。但是这个词在现代英语中,已经呈现出更多的贬义色彩。被形容为“blue stocking”通常是指这位女士过于醉心于知识,并且喜欢卖弄自己的知识。

6、blue表示警示、提醒

“blue alert”的意思是“空袭警报”。“blue ruin”表示“灾难”。“blue pencil”指因为美国的编辑过去使用蓝铅笔校对或者删改文章,所以现在它的引申意义为喻指“否决、不准”。

7、blue的其它一些特殊短语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些blue所构成的短语,值得大家注意和仔细品位。

“blue room”特指“白宫总统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

“blue-eyed boy”指受欢迎或者受宠爱的人。

“blue beret”指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因为统一穿戴蓝色贝雷帽而得名。

“bluenose”美国俚语当中指过分拘谨,大惊小怪的人。

当然,现代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Blue Ray”蓝光光碟和“Bluetooth”蓝牙技术。

三、总结

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一直是文化的最真实的反映。汉语“蓝色”和英语“Blue”在使用过程中,既有相似点,又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当然来自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和写作过程中,重视两个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 Duncan Black, Ian Brookes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Tenth Edition [Z].2009.

[2] Angus Stevenson,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Third Edition[Z].2010.

[3] 吴夏娜 中西颜色词比较中“蓝”的文化喻义及其翻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第9篇:琵琶行翻译范文

关键词:广告;语言;传播

在如今的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因此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电视,书籍,网络,广告牌等媒介,人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和广告接触并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在广告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成功的广告作品肯定不乏经典的标志性的语言模因。这些语言模因可以是广告的名字或它的台词,一经演绎后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体现了文化进化的规律。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广告语言中模因的传播现象。

一、模因的概念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一概念最早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Dawkins于1976年在其畅销书TheSelfishGene(《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用以说明文化的传播。模因的原词meme是通过模仿基因的原词gene而产生,sawkins把它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也就是说任何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模因。模因作为文化传播单位,表现形式繁多,像曲调旋律,思想观念,时髦用语,服装设计,建筑样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模因。

二、广告作品中的语言模因

1.基因型的广告模因

广告语中的基因型模因指原封不动地完全照搬固有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等做广告的现象。整个广告就是通俗用语本身,未掺杂其他语言成分。广告词做着信手拈来便让它们对号入座,收到的效果却是不同凡响的。基因型的广告模因如果切题切境,运用得当,就会有独特切隽永的广告魅力。

(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如日本理光传真机的广告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借用这条中国俗语的内涵把传真机方便,快捷的特性完全反映出来了。这则广告就是通过直接引用的方式,复制和传递了模因。

(2)相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内容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不少厂商把它作为广告语,迅速成为模因。它曾经被中国移动通讯公司作为广告语,让人们悟出了:正事移动通讯公司把“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的美好梦想变成了现实,是这个公司通过电讯方便人们交流,从而消除时间,空间的遥远距离,让人们相互间随时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使天涯终于咫尺。

2.表现型的广告模因

表现型的广告模因,是根据时间需要对固有的语言或言语成分灵活变动,被不同的人们用于不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按需表达不同的内容。它们形式相近,内容迥异。像成语,谚语,名言等作为语言模因,虽有很高的保真度,但有时候由于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难以反映变化了的时代和情形,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广告的需求,对它们进行改动进行创新,有熟悉推向陌生,使之与时俱进,不仅能够保持其权威性和吸引力,而且广告效应可能还要更大。

(1)同构异义传播

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告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人身保险”是从人们熟悉的谚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复制而来,用来说明人身保险能与人们一起低于天灾人祸,保障家庭平安。日本东芝电冰箱公司广告语“此时无霜胜有霜”引用人们熟知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诗句,改动一字,效果立现突出地表达了冰箱的功能。这些都是同构异义传播的广告模因。

(2)同音近音异义传播

如胆舒胶囊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则是模仿俗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成。采用近音替代的办法,改“事”为“石”。山西汾酒的广告语“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是模仿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盘中的那句经典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杜撰出来的,此例子既有同音复制,又有近音复制。生动地说出了汾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它们都是同音近音异义传播的广告模因。

(3)同型联想传播

如德国一打字机广告语的汉语译文是“不打不相识”。广告语巧妙地活用了一个妇孺皆知的俗语“不打不相识”。利用汉语的多义性,充分地对汉语语言的魅力进行了展示。“打”字改变了“打架”的原义,而指在“打字”中相交相识,意为使用了这种打字机就知道它的特点和优越的性能,引入遐想,给人无穷的回味空间。这些都是同性联想传播的广告模因。

三、结语

模因论为语言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在语言模因作用下,新词语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会同样的到复制,形成了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从中可以窥探远的变化和发展。模因为广告语的分析和创造提供了新的工具。带有强势模因的广告语会更容易记忆传播。了解其规律可以帮助广告设计者创造出更符合商家要求的模因,为各种商品的生产销售提供新的借鉴。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selfishGen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

[2]Blackmore,S.TheMemeMachin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3]Geoff,Ayling.RapidResponseAdvertising.Bussiniss&PrefessionalPublishingPtyLimited,1998

[4]何自然,何雪琳.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2003(2)

[5]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出版社,2007

[6]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7]樊丽丽.趣味广告案例锦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