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生产基地概况
农产品生产基地现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2个、省级14个、市级19个;有“三品”企业141家、基地131个、产品272个;有省市级名优农产品109个。
惠州市建立起市、县和镇三级检测中心,以市农产品质检中心为技术支撑,形成全市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直接对全市规模生产基地进行定量监测;县农产品质检中心、镇农检站以快速检测为主,对速测可疑样品及时送至市农产品质检中心进行阳性确证。具体的生产基地农产品抽样方法、监测项目和方法、判断依据见表1。
2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2.1蔬果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惠州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每年对大约1000个蔬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从2011年监测26种农药残留逐步增至2013年监测38种农药残留,重点增加了氟虫腈、啶虫脒等农药残留项目。2011~2013年,惠州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对市县两级100多个生产基地的蔬果样品进行抽检,总体合格率均达95%以上,合格率总体稳定、逐步趋好。从表2可看出,3年来,惠州市生产基地的蔬菜样品未出现甲胺磷等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限用农药残留主要是氟虫腈、甲基异柳磷,2011年、2012年、2013年两种不合格农药分别占超标限用农药的34.4%、76.0%和62.5%。2011年未监测氟虫腈,2012年和2013年氟虫腈的超标率分别为2.13%和0.11%;氟虫腈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氟虫腈常被掺混在普通农药中被售卖,基地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甲基异柳磷的超标率分别为0.11%、0.12%和0.44%,偶尔出现使用甲基异柳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甲基异柳磷的施用效果较好,基地工人习惯使用甲基异柳磷而对其限用情况未引起高度重视。生产基地蔬菜样品中的非禁限用农药残留主要是毒死蜱和啶虫脒超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两种超标农药残留分别占非禁限用农药残留的88.4%、88.7%和100.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基地人员采摘蔬菜时未注意毒死蜱、啶虫脒的安全间隔期;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毒死蜱的超标率分别为3.08%、1.30%和1.32%,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11年、2012年啶虫脒的超标率分别为1.06%、0.59%,逐年降低,2013年未出现啶虫脒超标。2011年3个水果超标样品均来自于草莓中氧化乐果、敌敌畏残留超标。2012年1个水果超标样品来自于草莓中敌敌畏残留超标。其他水果样品的合格率均达到100%。生产基地的水果样品总体合格率高于蔬菜样品。
2.2生产基地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3年来,通过市、县两级抽取生产基地畜禽样品,惠州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每年对200多个养殖基地的畜禽样品进行监测,取得了一定成效。表3显示,3年来养猪场中猪尿样品的β-兴奋剂合格率较高,均达到99.67%以上;个别偏远的临时猪场偶尔出现了使用违禁药物莱克多巴胺的现象。养猪场猪尿样品的β-兴奋剂合格率逐年提高。养猪场中猪肝样品的β-兴奋剂合格率达到100%,养鸡场中鸡肉、鸡蛋样品的磺胺及喹诺酮药物残留合格率均达100%,奶牛场中牛奶样品的三聚氰胺合格率达100%,保持稳定。
3结论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236-02
一、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从全国范围来看
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比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比如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再比如海南的毒豇豆事件以及“乙烯利”、“膨大剂”等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神经。究其原因,一是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驱动,不讲诚信,违规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二是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商贩为了保持农产品的外观及新鲜,大量超范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以及工业染料色素等。
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大的隐患仍然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产量是第一位的。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虽然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不断增加,但由于有些地区农药超标使用,诱使病虫抗药性和耐药性逐步增强,形成农药用量再次增加的恶性循环,收获物中农药残留量增加等问题日益凸显。
2.从我市情况看
2.1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一是工业污染。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工业废弃物随空气、水流的扩散,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业环境中,严重影响了农业环境质量,影响了农作物生产。尤其是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如果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通过灌溉进入农田将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损害。我市的工业产业以煤炭、钢铁、焦化、化工为主,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排出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物质,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二是农业自身污染。长期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变化,氮磷钾等主要元素比例失调,致使农作物受害。
2.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尚不完善。
一是质检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滞后,现有的市级检测机构与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安全类农产品质检机构的数量和检测能力还不能满足需要;县级检测机构开始建设,但分布不平衡,且未形成检测能力,致使大多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得不到监管,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极大地挫伤了生产者规范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检测能力弱。首先,检测机构人员不足。无论从市级还是县级来看,都存在着检测人员不足的问题,这就无法保障从采样到出检测结果的整套流程顺利进行;其次,设备不全。从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来看,目前的设备只能针对有机磷、有机氯等33种常规农药的测查,无法满足其余的如氨基甲酸酯类、重金属元素和一些霉菌的测查;第三,检测经费短缺,远不能满足对全市农产品进行多项目、大范围的检测。
三是质检人员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尚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集检验检测、计量、标准化技术以及法规、政策为一体,要求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高校的相应专业设置也严重滞后。技术人员大部分由原农业相关部门调入,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和风险评估等工作的深入了解,而部分新增年轻的专业人员缺少经验,专业不对口。掌握高、精、尖检测专业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质检机构人员编制不足,致使部分仪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3相关法律落实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了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但在制度配套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尚未出台,涉及到风险评估、市场准入和责任追溯等方面的制度仍未统一建立。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档案记录和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还没有落实到位,有的批发市场和超市虽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但由于技术力量和经费问题,没有很好发挥市场自检的监督管理作用。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期农产品发展形势的需要
农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流通主要由市场来调节,但是由于现阶段市场机制发育不够健全,一些违背道德违法使用添加剂,危害群众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市场的经济秩序,给消费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危害。新时期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部门的工作内容、思想观念、方法性质都必须有所转变。新时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内容为检验监测和质量安全监督并重,认真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2.完善农业监测体系的需要
农业监测体系是指为提高农副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专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用品,各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在农产品的检验监测、质量监督、流通领域认真把好关。
3.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的现实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规范农产品产销秩序,保障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可靠保障。所以必须依法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保农业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加工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须有选择、有重点的开展检验监测与质量监督工作。
4.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需要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发展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必须统筹好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5.确保农民增收的需要
在保障食品安全这一大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国内、国外,都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视为增强国家竞争力、保证国民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性要素。尤其是近些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贸易壁垒严重,而我市作为一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大市,如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抓的不严,一方面会损害我市声誉,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出口受阻,农民收入下降。
三、对策及建议
1.强化农药残留监控能力建设
1.1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检测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检验监测中心,承担起各种检测任务。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和超市建立速测中心,开展自律性检测,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二是加大投入。要完善设备和检测手段,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以及检测中心之间的技术交流学习,充实检测力量,提高检测能力。三是加快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的步伐,统一检测标准,做到检测结果互认。
1.2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能否上市销售的先决条件,所以要依法建立协调机制,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将农药残留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农药残留监控信息通报和反馈机制。发挥风险监测、预警和反馈平台作用,以此指导和监督农药登记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加大监察力度。要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管理,及时掌握和查处各类风险隐患。要严厉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添加禁用物质的行为。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环节的用药检查,突出检查高毒禁限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四是要确立“统一监管、分类监测、专业服务、综合执法”的体制框架,按照农产品质量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三分开”的原则,调整农业部门内部的监管职责。
1.3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一是要强化安全用药宣传、配合和技术指导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农业院校为辅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建立统一宣传、逐级培训的工作机制。制定宣传、教育和培训规划,对下级部门、种植企业以及农产品经营部门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知识培训。三是建设咨询和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宣传贯彻、咨询服务和技术推广等信息于一体,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的互动平台。
2.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发展清洁农业
2.1多管齐下,综合防控农业污染
一是避开化学污染源,防止一些重金属和其它对农业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流入农田。对一些农业生产区周边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下令整改,禁止随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二是产地内在上项目的同时进行废气、废液、废渣治理建设,并达到规定的三废无害化排放标准。三是在城市周边的农业种植区,进行城市垃圾、废水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要对产地的大气、土壤、水体进行定期检测,使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关键词] 农产品 技术性壁垒 战略 机制
一、利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做法
1.美国的主要做法
(1)技术标准。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技术性标准壁垒体系,主要分为常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有机食品标准体系两大部分。常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类。行业标准是美国标准的主体。“有机食品”标准主要包括有机生产加工处理系统计划,土地法规,土壤肥力和作物营养管理标准等。
(2)评定与认证程序。美国政府部门、地方政府机构、民间组织都可以开展农产品合格评定与认证工作,虽然农产品认证管理体制自由分散,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有关安全、健康方面的农产品要进入美国的市场,必须经美国权威部门检测、评定,认可后才能入境。
(3)检验检测体系。美国根据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的需要,建立了两类检测机构,即分农产品品种的全国性专业检测机构和分区域的大区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同时,各州也根据需要,建有州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沟,主要负责监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产地质量安全。美国的检测检验体系还负责对食品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通报。
2.欧盟的主要做法
(1)技术标准。从总体来看,要进入欧盟市场的农产品必须至少达到三个条件之一,即:①符合欧洲标准,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志;②与人身安全有关的农产品,要取得欧共体安全认证标志CE;③进入欧共体市场的产品厂商,要取得IS09000合格证书。同时,欧共体还明确要求进入欧共体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共体指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认证,才允许在欧洲统一市场流通。
(2)评定与认证程序。欧洲以外的国家的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除了IS09000和1S014000国际标准认证外,还确立了统一的产品质量认证(包括农产品),如CE认证、HACCP认证等。
(3)标签和包装。欧盟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来设置外国农产品的进口障碍。CE标志是欧盟1985年开始制定的系列安全合格指令,世界任何国家的产品要想进入欧盟市场就必须加贴CE标签。
3.日本的主要做法
(1)技术标准。日本的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层次。国家标准即JAS标准,以农产品、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和油脂为主要对象。行业标准多由行业团体、专业协会和社团组织制定,主要是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和技术储备。企业标准是由各株式会社制定的操作规程或技术标准。
(2)认证体系。日本的认证制度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类。强制性认证以法律形式执行,认证的对象主要是电器产品、液化石油器具和煤气用具等。自愿性认证由企业自愿申请,适用于强制性以外的产品。日本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可以分为常规农产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两种。常规农产品认证是指JAS认证。JAS是一种自愿认证制度,生产者可以自愿申请,经认证合格后被授权使用JAS标志,另外就是有机农产品的认证。
(3)检验检疫。日本检验检疫制度从内容方面看包括三个方面,即动物检疫、植物检疫、食品卫生防疫。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分为三种检测类型,即命令检查、检测检查和免检。
二、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
1.美国的应对机制
(1)政府与企业间沟通顺畅,配合默契。美国产业界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意识很强,而美国各类行业中介组织在为企业提供国外贸易壁垒信息服务,游说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攻击性极为突出。美国的经济实力超强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以其经济实力为依托其贸易壁垒应对机制也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从301条款明显的单边性强制措施中可以证实这一点。
(3)有效衔接单边调查程序与多边争端解决机制。301条款允许美国个人、企业或行业中介组织对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作法进行投诉。并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从而有效衔接了单边调查程序与多边争端解决机制。
2.欧盟的应对机制
欧盟先后于1984年和1994年颁布了《新贸易政策工具》和《贸易壁垒规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1)《新贸易政策工具》。《新贸易政策工具》目标是在遵守当时的国际义务和程序的前提下回应第三国的不正当贸易做法,并消除该做法对欧盟利益带来的损害;同时,确保欧盟依据多边规则对第三国的贸易做法充分行使相应的权利。它的颁布标志着欧盟初步建立起贸易障碍调查程序规则。
(2)《贸易壁垒规则》。《贸易壁垒规则》在贸易政策领域为欧盟维护其权益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程序规则。当欧盟产业和企业遭遇贸易壁垒,从而影响其进入第三国市场或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时,其可依据该程序规则建立起的机制,要求欧委会对相关不公平贸易措施开展调查,并通过双边磋商、WTO争端解决机制予以解决。
3.日本的应对机制
日本国主要采取两类措施进行应对:第一种措施便是自助式,单独或者纠集它国进行集体制约,包括单独采取对等或者报复措施、或者形成战略集团进行攻守同盟;第二类措施则是他助式,即通过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凭借后者的权威和有效的集体制裁机制,对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国家或者地区施加压力,以迫使后者限制或者取消此类贸易壁垒。
三、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促进机制
1.美国的促进机制
(1)组建强大的促销组织机构。美国农业部由各类国家股份公司,如农产品信贷公司、联邦机构和其他机构组成,是直接负责农产品出口促销的政府机构,它集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生活管理以及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于一身,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实行一体化管理。美国还有上百个农业团体、协会与政府合作,具体承担农产品出口支持计划。
(2)实施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国际市场拓展计划,国外市场开发合作者计划,优质样品计划,新兴市场计划,特定农作物技术支持计划。
(3)建立完善的信贷担保制度。美国政府启用了一系列金融服务措施,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出口的信用担保计划,强有力地促进美国农产品出口。
2.欧盟的促进机制
(1)建立新的“农场咨询系统”(Farm Advisory System)。这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提供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有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的咨询服务。
(2)加强农村发展。欧盟用于促进农村发展的资金将大幅度增加,用于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范围也将扩大,这些规定从2005年开始实行。
(3)调减对大农场的补贴。此项措施每年可节省支出12亿欧元。这些节省下来的支出将全部用于促进农村发展项目。欧盟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欧盟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提高了其综合竞争力,对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具有针对性。
3.日本的促进机制
(1)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出口促进体制。日本政府成立“农林水产品出口推广协会”,协会内设由政府各部门主管官员和主要农业组合负责人组成的干事会,并在农林水产省内设事务局。
(2)加强品牌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一方面提供财力支持开发DNA品种鉴定技术,另一方面,争取各国立法保护海外的日本农产品品种。日本农林水省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农业食品知识产权保护本部”,加大对这项工作领导力度,一是控制优良品种种苗的外流,二是通过DNA检测控制在海外生产的产品返流日本,扰乱日本市场。
(3)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推广。农产品出口海外,推广工作是关键。日本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农户紧密配合,按计划、分步骤、有目标地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推广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开拓并扩展销售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市场营销手段;重点推介品牌农产品;注重向来日游客推广日本食文化和食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利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1)强化政府功能。政府在农业管理中应主要定位于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农业企业和农民(农场主)所不能或者不愿意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上,切实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保障人类健康和消费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生态环境、防止欺诈、保证农产品质量、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内容,政府部门理应承担重要职责,要突出政府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2)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我国政府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3)加快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发达国家政府根据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的需要,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多层面、分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检测。我国政府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充实检测力量,完善仪器设备和手段,提高检测能力。
(4)建立认证体系。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认证工作,通过实施产品认证,向市场提供一种可以信任的证明。除了对最终产品进行质量认证外,发达国家还普遍在生产企业中推行HACCP体系认证,强调企业自身的作用,同时重视认证标签的管理。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起步比较晚,我国政府应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组建不同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2.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1)积极发挥企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能动性。对于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仅仅依靠企业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企业与农产品行业协会联合,充分发挥应对主体的法律功能,一起来对付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要应对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需要企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积极主动发挥作用,这是成功应对机制的重要方面。
(2)灵活的应对策略是成功应对壁垒的关键。发达国家虽然没有专门的应对机制,其适用的是有关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的一般性规定,但是其灵活的应对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日本的第一种自助式的措施策略,其单独或者纠集它国进行集体制约,包括单独采取对等或者报复措施、或者形成战略集团进行攻守同盟。
(3)提高争端应诉能力。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其不但有灵活的法律应对机制,同时争端解决的实践能力很强,可以说,正是因为最终能够顺利的通过争端解决来处理壁垒纠纷,发达国家多了一道防护墙。从这里看出,对于技术贸易壁垒,不仅要从如何应对入手,即使在争端解决中也能体现绝处逢生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争端应诉能力。
3.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促进机制方面
(1)合理运用财政与金融手段是促进农产品出口实施农业保护的关键。如果仅仅是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强制性,很难达到政策预期目的。只有依靠经济利益诱导,农民才会朝着政府农业发展目标努力。因此,在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手段中,财政和金融手段是保证政策目标责任制实现的关键。
(2)确立出口农产品的品牌战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了以富裕阶层为主的农产品高消费群体,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大、单价低、特色少品牌缺,处于国际市场的中低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培育自己的农产品名牌,占领国际高端农产品市场是振兴我国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俊岭:“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启示”,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25页。
[2]孙 辉:“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职能定位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12月,第16页。
[3]易晓娟:“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及我国的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6期.第33页。
>> 水产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 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省主要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体系分析 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现状与思考 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蜈蚣博弈的非自营冷链物流模式的食品质量的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的探讨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 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水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应对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质量法与质量管理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祁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12.10.
[7]王寿全.福建省果蔬物流系统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8.
[8]杨芳,李梅芳.中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J].学理论,2011(22):89-91.
[9]张雪莉,韩茜,张欣,贾立平.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36-3137.
[10][1]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1]赵芳妮.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12]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80-82+84.
[13]于怀智.山东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4]王赫男.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5]朱则刚.食品安全质量可靠与冷链物流技术支撑研讨[J]. 粮食问题研究,2016,03:20-27.
内容摘要: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农产品可追溯制度能够督促农产品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迅速识别和确定有问题的农产品及责任人,跟踪农产品的流向,为调控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也能够降低执法成本。从全国地域分布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应采取分阶梯推进。在同一地域内,要注意分层次推进。
关键词:农产品 可追溯制度 标识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人们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农产品的短缺问题,而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有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盲目追求产量,滥施化肥,使用禁止性农药,无视土壤的污染,致使农产品留下安全隐患。近年来发生的农产品安全事件使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再度揪心。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花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维护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是依靠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传统的农产品登记记录制度,来追溯确定有问题农产品的一种制度。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农产品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安全日益成为的焦点,农产品质量问题容易引起民众恐慌,也容易导致经济生活的混乱。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制度,对于有问题的农产品无法精确确定其生产者,所以无法有效的对生产有问题的农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管理和法律追究。另外,作为可追溯制度中很重要的产品标识和识别制度不健全,无法将有问题的农产品与没有问题的农产品区别开来,只要某一种农产品出现问题,民众就将这种农产品不问其来源、一律拒之门外,其实有问题的农产品只是来源于某一产地的农产品,其他地方生产的同种农产品根本没有问题。这样就导致大量合格的农产品被误认为有问题农产品而遭受了与有问题的农产品相同的待遇,从而对守法生产经营的生产企业及农户构成打击,也引起了经济生活的混乱,也容易引起人们价值观的混乱。农产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对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有重大意义,也是监督和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积极探索农产品标签标志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创办市场信息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库。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是进行农产品标签标识管理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从宏观角度看,农产品种类之广,数量之多,往往使人们对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信心不足,其实,只要建立科学的运作模式,积极有效的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按部就班分层推进,完全可以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们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追溯码以及IC身份识别卡都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运作,而计算机的运作速度非常快,使我们在合理时间内,完全可以得到农产品的相关信息。网络技术与商品的快速流通相适应,人们借助于网络,可以完全获取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相关信息。建立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财富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有资金缺口,慢慢可以通过市场消化。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功能
(一)督促农产品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建立后,凡是进行流通交换的农产品都有标识,这个标识又叫做追溯码,通过追溯码,消费者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完全可以确定谁是该农产品的生产者,以及生产的期限,使用农药的名称、次数,该农产品的产地等信息,也就是说这时农产品与其幕后的生产者紧密联系起来,同样,农产品的质量也与生产者紧密联系起来。农产品质量好,生产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农产品有问题,生产者难辞其咎。这样给生产者造成一定的压力,督促农产品的生产者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
(二)迅速识别和确定有问题的农产品及责任人
如果农产品在食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消费者可以立即向政府部门进行投诉,政府监管部门,通过检测确定消费者投诉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可以通过农产品追溯系统确定哪一个地方,哪一个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有问题,从而将有问题农产品隔离出来,作为消费者,依据监管部门的公告对照自己所购买的农产品的追溯码,进入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来确定自己所购买的农产品是否有问题。政府监管部门确定责任后,立即对责任人发出警告,要求其不能再将有问题农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切断有问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源头。由于有追溯码,有问题的农产品无论是处在流通阶段,还是进入消费阶段,都可以将其识别,然后,按照相应法律制度的要求,再做进一步处理。
(三)跟踪农产品的流向,为调控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由于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都有追溯码,通过扫描追溯码,相关信息就进入计算机,计算机完全可以统计某一种或某一类农产品的流向,比如,本地接受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多少吨西红柿,或者本地的茄子有多少吨流向哪一个省份,根据往年的数据可以推断出当年某一个地方的某一种蔬菜的需求量,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从而对农产品的流向做出调控。通过计算机可以统计出来本地上一年生产出各种蔬菜的数量以及这些蔬菜的价格,从而为生产者当年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也可以做得更细,通过计算机可以统计出上一年哪一个生产者生产了哪些蔬菜以及蔬菜的数量、价格,该农户以此为据,就可以调控当年的种植计划。
(四)降低执法成本
最近几年,假如某一农产品出现问题,监管部门碍于识别上的困难,就将该种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农产品悉数纳入问题农产品的范围,就地统一销毁,这其中,显然连带了没有问题的农产品,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使执法的成本大为增加。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建立后,可以精确地确定哪些农产品有问题。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使对问题农产品的确定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大大缩小了问题农产品的范围,从而使监管部门执法时,针对对象更明确,行动更快捷。
(五)预防犯罪及恐怖事件的发生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尖锐,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极端的犯罪屡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极端犯罪保持高度警觉,要防止犯罪分子以及利用农产品做文章。假如犯罪分子、将剧毒物质喷洒到农产品上,如果没有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其造成的恐慌和危害将难以想象。一旦建立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就可以快速地查找、搜寻和确定有毒农产品,从而将有毒农产品与正常的农产品隔离开来,稳定了社会秩序,挫败了犯罪分子和的阴谋。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研究与产品召回制度的实施相伴而行,而农产品的追溯制度的探索性实践始于2004年。从这一年起,由北京市农业局和河北省农业厅承担的农业部的《进京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项目》开始启动。2006年北京的一些超市进行蔬菜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试点。同时,有些省份的县、区、地区开始针对某些农产品建立追溯码的尝试。2008年8月,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书中涵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研究方面的前瞻性论文以及来自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对我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
举例而言,现在宁夏已经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上海浦东新区已经建有农产品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进入追溯系统,了解有关农产品的信息,如果农产品有质量问题,完全可以借助追溯系统确定农产品的生产者。浙江省的杭州市,从2008年起,以批发市场为切入点,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将逐渐在浙江全省实施。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
(一)构建基本思路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为,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流通环节涉及的批发市场、超市、集贸市场数量也非常多,农产品的消费者更是涵盖13多亿全国人口。这一工程需要投入的财力也是非常巨大,因此,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不可能短时期内完成。
国家要建立可行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的长期规划,从全国地域分布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应采取分阶梯推进。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财力雄厚,应当高起点要求,这些地区应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追溯系统。中部地区,可建立初步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西部地区可以选择一些农产品作为切入点,进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的试点。在同一地域内,要注意分层次推进,由大到小,有宏观到微观进行发展。首先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超市、大的集贸市场,要加入到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中,然后是小超市、小的农贸市场加入到农产品追溯系统中,最后是小商贩、农户加入到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
(二)具体措施
1.倡导优质农产品走品牌战略。品牌从本质上说,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利益和服务。也是产品的身份标识。优质农产品走品牌战略,能够使农产品的生产走向规范化,也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如果农产品出现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品牌可以确定农产品的生产者,也就是农产品走品牌战略,事实上,也达到了农产品可以被追溯的要求。开展品牌经营要承诺产品质量,这有利于建立稳定的顾客群。品牌标记送交管理机关注册成为商标,需要呈报产品质量说明,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这样,品牌也就成了产品质量的象征,可以促使生产者坚持按标准生产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兑现注册商标时的承诺。
2.推行农产品标识制度。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依赖于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标识是农产品的身份证,主要指农产品的追溯码。追溯码编码除遵循商品条目编码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要考虑追溯信息的全面性,也要尽量缩短追溯码的长度,这样即使为了条码打印的方便,也是为了在使用短信追溯查询时尽量占用较少的字符空间,方便用户输入。追溯码的数字排列必须遵循全国统一的规则要求,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知道该农产品的产地。将追溯码输入到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可以得到更多的该农产品的信息。
3.完善农产品登记记录制度。农产品登记记录制度是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组成部分。现实中,农产品登记记录制度已经实施,只是实施得不彻底。农产品的经销商有些为了提高交货效率,对农产品信息不做登记记录。有些为了推脱责任,减少麻烦对农产品信息不做登记记录,有些碍于情面,对农产品信息不做登记记录。有些墨守现成的交易惯例,对农产品信息不做登记记录。有些农产品经销商即使做了登记记录,登记记录的农产品信息也不完整。有些批发商对登记记录的供货商的真实身份不进行核实,这些都使得农产品追溯变得困难,因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法律时,要将农产品的登记记录作为强行性规范予以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生活形影不离,是值得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日益成为人们的焦点。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有助于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该制度包含的农产品标记制度、登记记录制度实施起来比较细碎、繁琐,但却行之有效。当然,该制度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曹江涛,彭亚拉.建设基于供应链的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全程保障食品安全[J].食品科学,2007
2.代亚芳.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植物医生,2009
3.史兆光,林红霞.农产品安全的监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专业建设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支撑是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的基础,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问题反映在科研院所就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已逐渐发展为一门新兴学科,不少科研院所还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或专业。但如何促进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迅速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管提供科技支撑,已成为科技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贵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我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设置背景、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培养方案、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谨供与同行参考。
1 专业设置背景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农产品安全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瘦肉精、毒豇豆、毒大米、毒生姜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根据社会需求,建立相应的学科门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2002年贵州大学向教育部申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但未获批准,2003年教育部才批准在贵州大设置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录外本科专业),经过近9年的建设,专业初见成效。
2 建设目标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多方向交融,实现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化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创新、具有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逐步将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知名,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具备以下特点:(1)造就一支学术造诣深,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到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3)教材配备合理,教学手段先进、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科研进一步促进教学;(4)专业建设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5)通过上述条件培养一大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 建设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办学定位,树立具有时代特点征、符合贵州省情、中国国情的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善适应个性化教育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内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以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求发展,全方位育人。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在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同时,紧跟本专业最新国际动态,扩充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和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
4 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将《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作为主要依据,根据本科办学方针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培养具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基地建设与规划、生产与管理、加工与包装、检测检验与管理、经营与贸易以及标准化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农业、环保、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外贸等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单位从事有关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适应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针对本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积极调研其他开设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教学情况,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农业生产单位联系交流,了解相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宽口径、重基础、能创新”的基本要求,使其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5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障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对专业进行建设,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又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学术梯队建设方案。我们认真落实学校、学院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与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通过引进高级人才充实了教师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条件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本校教师在职进修、攻读学位、深入到相关研究院所、企事业及农业生产单位进行合作研究,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对引进与培养的教师有明确的激励机制,对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责任人建立专项资金资助,设立科研基金鼓励教学科学研究,激励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经过近9年的建设,我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拥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素质较高、教学水平高、学历层次高和职称结构、科研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的教学团队学历和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为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6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在课程设置方面,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做到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衔接。鼓励教师开展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建成多门重点课程;积极探索双语课程改革,已建设“生物农药及其应用”和“农产品毒理学”两门双语课程。按照学校制定的教材建设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教材编写及选用制度;对于缺乏现成的教材,采取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自编教材的方式来解决。在教材选用方面,鼓励教师使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或先进优质教材;在双语教学方面,选用优质国外原版教材。
7 提高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设备、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的数量和质量是打造专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补充教学设施、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改善办学条件。目前专业的所有课程已经全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专业实验室也已初具规模,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与学校图书馆联系交流,购置了一批专业图书,征订了相关的专业期刊和杂志,为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服务,为学生课外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积极联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现已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8 教学研究与改革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教学任务重、课时数少的特点,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优化,促进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关联,增强课程中现代科学技术与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基本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又具有开放性的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教学组,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注重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断吸收先进研究方法和优秀教学成果,通过多元化途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结合,课程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了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9 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校在积极思考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评建成果、探索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以“四专一综”的内部质量评估体系,《教育教学状况年度白皮书》,努力强化内部质量保障,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专”,即抓住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重点从课程考试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四个方面制订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开展专项性检查评估。“一综”,即为创新评估模式,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学院(部)的教育教学基本状态,创建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2009年起贵州大学开展了学院(部)年度贡献度及综合竞争力评估。经过内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三是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四是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0 发展方向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实践性强的专业。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办学实践,我们发现还存在着某些专业课实践环节较薄弱等问题。在今后的作中,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明确课程组负责人职责,通过观摩调研、设备添置等途径,提高专业课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系交流,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拓展学生实习教学基地,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良性循环。深入了解社会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地方或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贵州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建设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黎其万.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农业质量标准,2007.6:14-16.
[2] 骆焱平,朱朝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3-94.
开展实证项目分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题,即确定“怎么开始,亦或如何开始”的问题。选题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一般而言,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是在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中选题感兴趣的具体题目。显然,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是对拟研究问题的一个总框架或总领域的确定,后者是要明晰一个具体的、真正的研究问题。当然,研究领域的确定要依据我们所学专业,亦或结合在诸多经管类课程学习过程中,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来确定拟研究的科学领域。在对课程论文选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重点选择我们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给予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问题一定是具体化的问题,而不是空洞泛泛、言之无物的问题。第二,明确研究范围。研究的范围可以是宏观领域,也可以从微观层面来探讨。第三,题目的选择不应太大。我们应综合考虑实证项目研究的条件和现实可能,如:个人理论水平层次、数据可获得性、完成项目或课题的人力资源、物质成本及时间条件等。作为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不能选得过大而无重点,否则工作量太大,建议选择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小题目”。第四,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来源是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及研究的基础,若不能获得具体的观测变量数据,将无法进行具体的计量研究。另外,选题过程中也应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如图书、报刊、电子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等。有效利用资料和文献,可避免做已有学者已做过的学术研究。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综述和评价,指出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从中发现自己论文写作可能的创新。文献综述和回顾是研究论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会将文献综述部分作为文章的引言,以保持整个课程论文结构上的连贯性。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1.模型设定。课程论文研究题目选定之后,就要考虑模型的设定和建立问题。一般来说,模型优良的判别标准有:第一,构建模型的基本准则与所得数据表现的现实相统一和一致。第二,模型构建应与经济理论一致。第三,构建的模型需要外生变量构成回归变量,且构建模型中含有明确因果关系。第四,参数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五,模型必须具有对数据的代表性和优良的拟合性。第六,模型应具有尽可能大的包容性。最后,模型的简洁性。设定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的变量,其选择的依据要根据研究目的,以经济理论为指导,抓住其主要影响因素和特征,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所选变量进行取舍并加以检验,以确保避免对变量设定的误差。当变量选择好之后,就要对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进行设定,使所设定的变量间函数形式能够体现变量间的基本关系。
2.数据收集与处理。在计量经济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包括:统计年鉴数据、对外公报、实地调查数据和人为构造数据。可用于估计参数的数据主要有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和虚拟变量数据。如何取得用于实际计量的适合的样本数据,是计量经济研究成败的关键。计量经济研究中所用数据,要力求真实、可靠、完整,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所估计参数的可靠性,对明显失真的数据,应当予以剔除。收集数据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先处理,可进行一些初步查验与分析,这样可得到调查数据的统计特征。
三、计量经济分析
当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确定之后,就可利用所获得的数据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最小二乘法、WLS法、广义差分法、工具变量等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接着,还需要进行模型检验,主要从其经济意义、统计推断、模型预测等方面进行。此外还有模型诊断性检验,主要包括变量检验、残差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模型检验不存在通行的模式,每个阶段的检验需要大量地判断和验证,不同学者使用的检验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我们要避免在没有对模型进行更多深入分析之前就仓促地下结论,也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诊断和检验。最后,利用我们选取的统计量数值对诸多模型的优劣程度做出判断。经过检验和调整后的估计模型是符合要求的,接着就要对模型所提供的数量信息做具体的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可能是经济预测、结构分析、政策评价或验证理论。对实证分析结果做出说明:如回归系数正负符号、大小、经济意义、检验结果解释、不同估计方法的差异性等角度。
四、课程论文范例
1.题目: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
2.前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农产品消费的研究也已成为目前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展了消费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转基因食品等认知、支付意愿和购买行为的研究,且成果颇丰。区域特色农产品极具浓厚的地域特性,它们在生产后被营销到当地,会发生如何的意义?与当地消费者的互动如何?这成为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在对郑州市240位消费者问卷调查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探讨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状况、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
3.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我们以面谈形式填写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高校研究生。在正式调查之前,先于2011年3~4月、6~8月进行预调查,并于2012年1~3月进行了正式、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消费者基本情况、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和购买等内容,获得240份有效问卷。根据所调查数据,对消费者基本情况统计。
4.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了解渠道、购买及目的、消费者对新疆库尔勒香梨的鉴别、质量安全性和价格水平的评价。
5.计量经济分析:模型采用以下函数形式表示。Y=F(X1,X2,X3…X11)+μ式中,X1,X2,X3…X11分别表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均收入、对健康的关注、对原产地的关注、销售推广介绍、亲朋好友的推荐、个人喜好、对质量安全水平的评价和对价格的评价,μ表
示随机扰动项。本研究拟采用二元逻辑斯谛(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回归模型可表述为:logP(Y1)P(Y0)--=b0+b1x1+…+b11x11+μ式中,Y1为购买过新疆库尔勒香梨,Y0没有购买过新疆库尔勒香梨;b0为常数项,
6.结果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本研究构建模型主要目的不在于预测,而是定量分析与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故在回归处理过程中,采用向后逐步剔除法(回归结果略)。主要研究结论:影响消费者购买主要显着性变量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对原产地关注、销售推介、个人喜好和价格水平评价等7个因素,另外可知它们的显着性水平不尽相同。结合实际调研结果(描述统计部分),进一步可知:新疆特色农产品有着较高的认知度,相比较而言,新疆库尔勒香梨和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较高的评价,同时也认为价格较高;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需求动机存在多样性。
[关键词]市场监管;供应链;蔬菜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09-0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66667万公顷(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53333万公顷(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人均占有量由170千克左右增加到370千克左右。我国居民的蔬菜消费也开始由以产量为中心的“数量型”消费转向以健康和营养为中心的“质量型”消费。然而近些年来,从“毒豇豆”“避孕黄瓜”再到近期的“垃圾肥种菜”,无疑都暴露出我国蔬菜产业市场的种种问题。
1 我国蔬菜产业供应链现状
蔬菜供应链可以理解为是基于蔬菜所形成的供应链,指蔬菜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网络链条,它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在现阶段我国的蔬菜供应链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随机型供应链、农户自助型供应链和计划型供应链。
11 随机型供应链
随机型供应链属于我国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模式,其支撑平台一般是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对蔬菜进行采摘,使用自有运输工具运往产地批发市场,蔬菜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出售。或者由收购商在蔬菜产地进行收购后运往批发市场销售。若是短途运输,蔬菜可直接进行简单分拣后装车运输,而长途运输蔬菜一般需要进入冷库打冷,再被运往销售地批发市场。如图1所示。
在随机型供应链中,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一般较低,且规模一般都较小。资产的非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表现为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力资产以及特殊用途的资产,是为支撑某种具体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由于专用性较强的资产在提前结束的交易中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一旦投资专用性资产,主体就会有冲动维持交易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在准租不被剥夺的情况下继续交易,主体会寻求一种相应的治理结构。因此,专用性资产投资越大,就越有一体化的倾向,反之则相反。(如作为运输工具的农用三轮车等,并不是专门针对蔬菜运输)导致了这种供应链模式下市场主体的交易具有松散性,大多数是随机交易。这种情况下,供应链难以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政府也就就很难对市场的蔬菜信息进行监管。
12 农户自助型供应链
农民自助型供应链运作模式是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但是供应链运作过程的综合程度没有提高的条件下,存在的供应链形式。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组织,一方面在与蔬菜买卖市场上争夺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交流,加强蔬菜的种植水平和对外界蔬菜供需关系的搜索能力等。如图2所示。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议不仅有利于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也提高了蔬菜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组织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与他人重复博弈,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被舍弃。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合作组织的行为取向必然是向有利于蔬菜质量安全的方向发展。
13 计划型供应链
计划型供应链强调了这种供应链模式在蔬菜流通活动的计划性,它是伴随着蔬菜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蔬菜进军国际市场这一营销背景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计划型蔬菜供应链的核心是蔬菜加工企业,它的核心工作是对蔬菜的流通加工。加工企业与客户签订订单合同,加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要求企业蔬菜供应农户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蔬菜种植。如图3所示。在计划型供应链中,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高低约束着蔬菜加工企业的规模,出于自身产品质量的考虑,有些蔬菜加工企业会在当地建立本公司的蔬菜基地,给予农户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2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的问题分析
21 蔬菜产业消费市场的“柠檬市场”现象
“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是指产品的卖方对
图1 随机型供应
图2 农户自助型供应
图3 计划型供应链
产品质量、价格比买方具有更多的信息时,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低质量的产品将驱逐高质量的产品。在蔬菜产业的消费市场,蔬菜的经验性和信任性特征同样造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仅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外表观察来了解蔬菜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用平均质量来支付价格,而高质量的蔬菜如绿色蔬菜投入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生产低质量蔬菜的成本,所以造成利润下降,缺乏高质量带来的激励。
22 蔬菜产业中市场主体间力量失衡
我国农业生产自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呈分散化、小规模化、低组织化的特点,农户的力量在整个供应链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以蔬菜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最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也要比个体农户要丰富迅速的多。各级别的经销商成为蔬菜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纽带,在蔬菜销售议价权上既强于个体农户,又可以一定程度地对抗农业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整、惩罚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倾向,总是试图在契约约束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3 蔬菜产业政府市场监管的缺失
(1)市场监管的法律缺失问题。在我国农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一方面适用法律部门门类少、法规的周密性与操作性不够强,不同部门之间在法规上存在积极或消极的冲突。另一方面在惩罚机制上,不能全面深入的对违法行为实施及时有效的惩罚和规制。
(2)市场监管的技术标准缺陷问题。农业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平均2~5年修订一次,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资品种不足40%。以蔬菜农残标准为例。规定我国蔬菜最大农药残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冲突。如表1所示,GB2763—2005对常用农药六六六(HCH)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GB184061—2001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2mg/kg。这就可能在日常的检测中出现符合GB184061—2001要求,却又违反GB2763—2005要求的情况。
(3)市场监管机构的松散问题。表面上看蔬菜监管由卫生、工商、质检、农业、环保等部门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实则由于存在多头管理,以及部门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在具体的监管中各部门行动难以协调,最终形成“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监管机构众多,协调成本高,造成联合监管成本巨大,并且在国家层面上缺乏总体协调,效率低下。我国的蔬菜检测检验机构体系也无法为执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现有的部级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有的科研单位基础上筹建起来的,大多数实验室是由办公室改建而成,许多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标准规定要求,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重现性。
3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在蔬菜销售市场,包括交易主体——消费者和蔬菜零售商,监督主体——政府和媒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不会故意购买低质量蔬菜。因此唯一能够影响蔬菜安全属性变化的是零售商。根据产权的最优配置原则当多人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时,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将蔬菜安全属性界定给销售商,才能实现蔬菜安全属性产权的最优配置。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这种产权安排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监督。与此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销售商的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蔬菜市场的监管,“政府+市场化认证”的双重治理机制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如图4所示,在该机制中,市场化的认证机构对零售商进行认证,并对认证结果承担责任。政府通过对蔬菜市场的蔬菜进行检测、奖惩监督认证企业,自由媒体可以对政府、认证企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宣传曝光,以起到监督警示作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过程中,蔬菜安全属性的信用品质转变成了搜寻品质,只需要了解那种认证值得信赖即可。其中,认证市场的开放,自由媒体是建立有效的蔬菜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石。
图4 “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32 构建实施配套的市场监管制度和标准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蔬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应尽快有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产地环境监管、生产与加工过程监管等的规定,实现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法律来规范。
(2)建立农产品监管综合协调部门。我国的农产品监管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各个部门,在分散的管理体制下,因为分工不明确容易产生监管上的空白。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应该整合现有监管机构,将食品安全协调和监督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综合协调部门,建立高效运转、反应迅速的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与监管配套的蔬菜检测体系、整合资源、提升检测水准应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3)构建蔬菜可追溯体系。我国现在的蔬菜供应链中,蔬菜生产阶段大部分仍然是由分散的农户完成,即使在供应链末端发现质量问题,一是难以查找责任人,二是追溯成本巨大。为此,加快推进农业合作组织(如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功能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和生产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从而降低供货商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成本和提高其追溯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蔬菜产业市场中市场主体创新,培养运销联合体,开展和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准入制度。
33 整合升级现有蔬菜产业供应链
蔬菜供应链中的市场主体众多,从上文论述可知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实力最强的主体,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也较高。从整个链条的方便性上看,农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业务交叉也更多,农业企业应该视作整合蔬菜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为了实现蔬菜供应链中各方的共同利益,必须形成一种长期的博弈机制来加强蔬菜供应链中市场主体间的合作,使得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传统的随机型供应链中“分散农户+经销商”的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习惯于分散经营,也一直没有利益激励进行合作组织的创设。农业企业的出现,有利于刺激农户进行联合统一生产。农业企业通过例如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对园区统一设计,农业投入品的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农户通过联合成立合作组织成为具体的生产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放弃不符合长期要求的短期利益。建立农业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机制,以合同契约的形式将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减少企业分散导致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是蔬菜供应链未来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
[1]戴维·G布隆伯格,斯蒂芬·勒梅,乔·B汉纳综合物流管理入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安德鲁·伯杰,约翰·加托纳网络时代的供应链管理[M].马士华,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汝宜红物流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杨顺江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7]胡莲基于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平台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8]王艳林食品安全法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9]钱永忠,王芳,王可山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张晓涛,王扬大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政策演变与食品安全监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2]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王会欣,乔敬图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10(1).
论文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并且已具备一定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形成较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具有稀缺性、绿色性、区位性(结合WTO就是原产地原则)等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农业特殊品质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的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也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河南气候条件和地理资源优越,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发挥特色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特色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1.推动农民增收
从种植业来看,目前我省农业种植大部分结构单一农业论文,特色不明显;小麦、玉米是主要作物,杂粮和蔬菜的规模种植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亩地年产1000斤小麦和1200斤玉米,小麦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一般种植业每年亩产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农药、机收等投入(每亩地大约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约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农业补贴,农民的传统种植收益一亩地也只有2000元。当前我省农村人地关系属于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种面积不足2亩,传统农业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怎么写论文。
2.提升农业竞争力
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区域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优质性、稀缺性和绿色性,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使其特色品质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上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能避开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低效益和弱竞争力;这对于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在当前公众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农业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广泛存在的条件下,特色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升和凸显产品自身无可比拟的质量特色优势,才能够在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必然要求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目前单户生产带来的农户市场参与不足、农业附加值低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机制体制的创新会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由此,必须充分重视优质特色农业的挖掘和培育,不断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产值,使我省农业“质”“量”齐增。这对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但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河南省特色资源丰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叶、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药材等在内近70种口碑相传的特色产品,如信阳毛尖、南湾鱼、樱桃谷鸭、杂交水稻、光山麻鸭、新县银杏、商城油菜、淮滨杨木、息县半夏、平桥石榴、固始鸡(鹅);泌阳、西峡香菇;灵宝苹果、宁陵酥梨、孟津梨;河阴、封丘石榴;荥阳柿子;灵宝牛心柿饼;西峡猕猴桃;仰韶杏;灵宝、新郑、内黄的大枣;信阳板栗;卢氏、辉县的核桃;方城烟叶;南召柞蚕;驻马店、南阳芝麻;开封花生;商城油茶;开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阳黄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头青”白萝卜;杞县、延津胡萝卜;洛阳牡丹芍药、延陵腊梅、开封、南阳、郑州月季、信阳杜鹃;焦作四大怀药、内乡山茱萸;西峡山茱萸西洋参;南召辛夷;济源冰凌草;封丘金银花;辉县、林县山楂;新县银杏;正阳生猪、三黄鸡;南阳黄牛;郏县红牛;泌阳毛驴;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鸡;淇河鲫鱼;原阳大米;确山红薯;道口烧鸡;驻马店小磨油;许昌腐竹;商丘酱菜;兰考泡桐等。以这些特色优势为基础,我省特色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论文,各地树立了众多的特色品牌,如华英鸭肉、文新茶叶、商城制鬃品、羚锐中成药、奥龙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维维、十三香(调料)、利维康、莲花、宋河、金丝猴、辅仁等。但有些特色优势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和产业化经营。
2.农业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业被列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企业先后入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908相比,只占不到4.5%的比例。从农业企业规模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看,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链条较短,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大多企业处于农产品初级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产业附加值少、产品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很多特色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技术、资金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和包装简单,品牌意识缺失,销售半径小,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3.农户认知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意愿与能力不强
在目前我国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单户种植(养殖)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农户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对沈丘县石槽乡农户调查得知,大部分农民对特色农业的概念表现陌生,缺少品牌意识,没有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观念的落后、技能的不足和市场意识的模糊使得大部分农民在农业发展中只能扮演“耕种者”的角色,在产品质量提升、特色提炼、加工和营销等方面严重缺位。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停滞在单户耕作的阶段,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农业企业和众多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难以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怎么写论文。
三、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促进我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化认识、加强引导农业论文,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并进一步理顺和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供应,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激发特色农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畅通特色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这是我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深化认知,理顺职能,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农业发展规律,理顺政府职能
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先决、市场导向、规模适度、科技支撑、产业开发。作为主导的一方,政府有关部门应首先深化对特色农业的认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以更加科学地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其次,通过理顺政府职能,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围绕特色农业的项目培育和遴选、扶持体系的构建、特色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和识别,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逐渐形成专门领导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并完善其工作机制,实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垂直、高效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诸如农民培训、技术推广、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2.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
从观念上使农户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所认知,增强其市场经济意识,提升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意愿。对农业劳动力群体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具备特色农业发展意识,更新生产组织方式,促其形成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管理组织方式、人员编制、薪酬待遇、服务农户的方式和渠道等,创建发挥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机制。加强对农民信贷的引导,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农业倾斜。
3.做好区域规划,科学布局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考虑地区综合条件,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寻求最佳的发展方案。我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厚农业论文,特色产品的发展基础坚实,前景乐观。在特色农业的布局上,应构建机制,综合利用专门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对河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深入调研,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农户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现有种类、质量和规模,制定科学规划;使各地具有明确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适风险、市场风险、需求不足风险和一哄而上的风险。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
1.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促使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
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原来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部门和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传统的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变成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将原来相互分割的农产品经营环节重新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使地区潜在的相对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完整的产业链,能提升特色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2.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农业标准化生产能有效克服当前农户分散生产带来的随意性,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优质性,也有利于避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怎么写论文。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应着眼于生产、加工、流通三大环节,着力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凸显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高收益,促使农业标准化进入良性循环和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1.完善农地制度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状况很难打破,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农业企业的发展形成限制。应进一步完善农地制度,一方面,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和强化其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的号召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应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保护农户土地使用权权益的同时,通过流转使农业规模用地得到实现和保障。这对于促进特色农业的企业化发展有基础意义。
2.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能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论文,促进农业产区与市场的衔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市场效率,同时推动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营销网络的完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路网、通讯等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推广、农民培训等都需大量资金支出。应采取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多方引进资金,多渠道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给。
3.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制定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企业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应继续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扶持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相关政策的推介、产品购销平台的搭建,引导各种资源的有效联结,同时在企业品牌打造,相关政策适用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学英.关于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2]李八月.加强和改进对特色农业的金融服务[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2.
[3]岑荣.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增收[J]. 南方农村,2007,3.
[4]齐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供给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