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美文学 文学评论 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是英美语言被英美民众艺术化使用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英美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性的反映,是英美文化被世界人民所认识和了解的一个窗口。英语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表达功能的交流工具,在英美文学中,被用来表达英美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其风格也具有多元化。但是通过对英美两国文化载体语言差异、历史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1.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文学作品是文学评论的对象,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属于狭义的文学评论,而广义的文学评论则是对所有和文学有关的思想、人物、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文学评论建立在文学作品分析的基础之上,文学评论高于文学分析,分析是具体的,而评论则是广泛而深刻的。英美文学评论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类,它是一种运用文学理论现象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探讨的实践活动,它可以揭示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指导英美文学的创造。英美文学评论其对象是英语文学作品,其目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思想内容、创作风格等进行分析、议论,借此来提升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欣赏和阅读的水平,正确接收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同样英美文学评论也有别于一般的作品分析。由上文可知,文学作品分析比较重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属性进行分析思考,而英美文学评论则重视对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艺术表现和外在表现进行思考评论。
2.英美文学评论中的文化差异
人类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差异,文学作品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展现文化内涵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多以诗歌、戏剧的方式出现,它不仅代表了作者的思绪,更体现出了民族的情感,但因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导致英美文学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
2.1历史传统的差异。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在激进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具有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美国没有像英国一样带有较沉重的文化历史包袱。其次,美国为了争取独立而形成的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这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上可以没有任何包袱。所以,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很多作者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都是保持着一种较激进的态度,有的甚至还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人本主义的创新观点。然而,英国的人本主义是相对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历史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英国文学评论之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还是倾向于保守的一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明、文化的发展进步,在英国文学评论中这种人本主义观点,逐渐地受到了很多人的否定和质疑。
2.2载体语言的差异。美国是一个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的新生国家,在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其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和民主的文化意识等都是新生的,所以美式英语也是其中新生的事物之一。新生事物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去创新,当然美式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就必定会带有创新和一定的叛逆的特质。由于美国的民主革命较为成功,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负担,所以文学评论家在语言的使用上不会像英国的那样小心翼翼而是带有创造性,对美国文学作品的评论会比较张扬个性,并且也不会有顾忌的现象。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使用上的创新性,离不开美国民主、自由、个性张扬的氛围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文化精神。英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英语是正宗的英国民族文化发展载体,它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使得其在英国文学作品使用中具有很好的表现性。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在语言的使用上十分小心翼翼。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对古老而悠久的英式英语有一种由衷的尊敬和崇拜,害怕在语言的使用上不当而亵渎了古老而悠久的英式英语。这使得英国文学评论缺少张狂特质和个性自由。
[关键词] 中关 传统文化差异 影视作品 影响
中国与美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处处都表现出了保守与怀旧:而美国的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科学、冒险、探索和创新。两国的影视作品不可避免地深受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走出了两条不同的创作之路。美国创作了一些对未来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科幻类电影和电视剧:而中国人却创作了大量具有怀古倾向的历史片,古装戏。在信息化社会下。青少年儿童是伴着电视和电影长大的,深受影视作品的影响。由于影视题材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不同,对儿童的影响自然不同,这种不同的文化信息又反过来强化了各自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影视作品在这种交替影响中,使中美两国近代走着不同的发展之路。尽管造成国家之间差距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但电影电视这一现代文化因素无疑在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思想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中国影视作品始终难以超越传统文化的约束,这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但保守与怀古却是各种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国人的保守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过度成熟有关,“早期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一旦进入成熟阶段,全社会对于创新的历史需求就会降低。”人们越来越依赖经验,越来越趋于保守。中国人的保守反映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在建筑上,中国的小屋殿顶式建筑。四平八稳。与西方哥特式建筑之高耸相比。就反映了中国人求稳的思想。还比如在交通工具上反映出的保守,中国人从开始时骑马,到后来坐轿。追求的就是安稳,不冒任何风险。中国人最大的保守还反映在众所周知的防御性工程――万里长城,以及近代清政府的“禁海”。类似反映中国人保守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这种保守思想不可避免的反映在中国近代的影视创作中。
受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影响。中国的影视作品对人的关注重于对自然和科学的关注。由于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足够的内容让影视创作人员去展示和挖掘。他们不用去思考未来。也不用去刻意编制什么故事。用回忆和怀旧的方式就有足够的电影题材。诸如《康熙大帝》、《戏说乾隆》以及反映近现代历史题材的影片。像类似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这些影片中主要反映了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而非自然,所以。同期创作的与科学技术与发明创作有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多,于是人成了影视作品的核心内容,而科学技术与探索类创作却很少进入影视创作人员的视野。
二、美国传统文化中开拓进取、探索与创新思想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与中国悠久的历史相比,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他们的文化积淀与其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美国短暂的历史是开拓的历史,是进取的历史。是发明创造的历史,是崇尚科学的历史,这些成了美国传统文化中核心要素。
美国影视作品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创作了大量美国人开拓创新与崇尚科学的影片。诸如《西部往事》、《蔓延的山艾树》、《决战犹马镇》、《西部牛仔追杀令》、《机器屠夫》、《星球大战》《超人》、《终结者》等,这些都表现了美国人的开拓精神或科学探索精神。这些影片反过来又激励了美国人,使开拓进取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得到强化。这种开拓精神一直持续激励着美国人。使美国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长时间走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前面。当国土面积不能再继续增加后。美国的开拓精神又指向了海洋和太空。与美国展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影视作品相比。中国的电影表现更多的是中国人历史上保家卫国,如何抵御外来侵略的影片。前者向人们传递的是探索、进取与改变的文化信息:后者向人们传递的是如何守候自己的家园,很难让人联系到探索与创新。正是美国传统文化中开拓与进取的因素。成了今天美国人支持政府对外用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影视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更新
事实上影视文化对传统文化起着更新与改造的功能,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东西。一开始可能成为被青年人模仿的流行文化,伴随时间的推移,就变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美两国的传统文化不同。直接影响了各自在影视创作上的风格。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在影视上,就是创作了大量以人为本,以反映历史为题材的古装电影和武侠电影。而美国电影则以科幻电影为主。中国的怀旧影视作品,古装戏引导着人们面向过去,而科幻类影视作品引导着人们面向未来:怀旧作品只能让人们“看三国留眼泪,替古人担忧。”而科幻电影却有可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新欲望。
青少年看着什么影视作品长大,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中国的孩子都是看着武打或古装电影长大的,于是他们多的是想入非非或多情善感。而美国的孩子们是看着科幻电影长大的,于是就多了一些发明创造的冲动。美国影视作品里反映出来的开拓、创新、科学以及求新求异的精神熏陶着美国人,锻造着美国人,让美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
[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语言;差异;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114 ― 02
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中美文化交流:1840-1949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提到:“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之大,在世界上是少见的。正因为这种差异,中国和美国才互相吸引并产生影响。”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也种类繁多,例如,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唐粗俗。研究文化差异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思想、理论、制度以及传统等等,只有通过语言才得以能够表达、传授、研究及获得。〔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文化,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语言层面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2〕文化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对语言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如萨皮尔所说:“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属于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种做法和信念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3〕
二、中美在交际用语差异上的具体表现
1.问候语差异
中国人路上见到熟人除了说“你好”之外,一般都说“吃了吗?”“到那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在英美文化中,这不是属于问候语,而是实质性的问题。若你跟美国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他们见面时通常是“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Nice day ,isn’t it?”
2.礼貌用语差异
美国人通常为那些在中国人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区区小事而道谢,从早到晚,只要与人接触,哪怕是别人帮你做了一丁点的事,必定谢不离口,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4〕而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像美国人那样谢不离口,在家人及亲友之间,就更少说“谢谢”,说多了,反而觉得生疏见外。
还有一点也是常见的,那就是道歉。比如请人让路,说声“对不起”,其实是叫你“Get out of my way , so I can come out.”(你走开,我才可以过去。) 〔5〕只是这种“命令”有了“对不起”,让人更容易接受。在不少场合,“Excuse me”等于汉语中的“借光”或“劳驾”。比较文明的中国人一般都是以“请”开路,达到同样的效果。中国人在此方面就显得较“矜持”,只要不是太严重的失误,不需要那么多“对不起”。
3.称呼语的差异
西方人对亲戚的称呼并不是很严格,因为他们的家庭结构较简单,和父母同辈的女性亲戚一概称为aunt,男性亲戚被称为uncle,有时晚辈甚至直呼他们的名字,在同辈间一般都是直呼其名。而家庭结构相当复杂的中国人,非常注重称呼语,老幼尊卑很有讲究,祖父母、外祖父、父母、叔伯、阿姨、兄弟姐妹等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不能乱用。如果没有如此细分,也许一个小孩站在院子里大叫一声“表哥”,就会一下子冲出好几个。所以对称谓的严格要求还是十分重要的。
三、中美言语交际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交际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美两国处在不同的生态、社会及宗教环境,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言语习惯。〔6〕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思维方式不同
美国人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7〕因此,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式的谈话,如果他们真的需要帮忙,他会直接跟你说;中国人说话不采用直接切入式,通常先铺垫一下,再说出自己的请求等。
2.价值取向不同
每一种文化都有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在一种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之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将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体,崇尚个人奋斗、自我肯定、高度重视个人权力;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人们推崇谦虚礼让,提倡相互支持和对集体的责任,不喜欢争强好胜。
3.习俗文化不同
有些习惯用语在中国民俗中并不算干涉他人隐私。相反,倒透出一种关心和亲切。受此影响,有些中国人在用英语交际时也容易照此办,但那些所谓的问候语到了美国人耳中就失去打招呼的意味,因为有些信息在他们看来多属于个人私事。〔8〕
四、提高口头言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陌生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虽然这些知识不能保证我们准确无误地预见别人的各种观念和行为,但会给我们的深入思考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让我们在交际过程中,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样的事,才算尊重交际对方,又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打动对方,取得预期的目的。〔9〕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广泛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小说等材料,观看反映英语国家生活的电影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具体的社交场景。阅读相关西方文化材料和观看相关影片,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取生动形象的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2.向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学习。通过与他们谈话、交往、工作了解他们的文化。同时,我们的朋友、同事和邻居也可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西方文化知识。这样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亲身感受到新的信念和习惯。记得大学里一名美籍外教,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坐在桌子上或把脚翘在凳子上。我们看了都觉得她没有一点形象。后来渐渐与她熟了之后,发现了更多“古里古怪”的行为举止。这是她“粗鲁”吗?其实不然,这只是表现出美国人喜欢随意的习惯。在向西方人学习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接人接物,把文化差别看做是学习的资源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3.参加西方的文化活动。每个人在不同的文化活动中的亲身体验会转变和加深对外族文化的认识。比如庆祝节日、宗教仪式、社区生活等,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有效的拓宽我们的视野并使我们更好的融入到其中。圣诞节对于西方国家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它的来临,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美国人在圣诞前夕的好长一段时间都会去购物,然后装扮自己的家,与亲人欢聚一堂,带着虔诚的态度向上帝许愿。这一点与中国的新年相似,都是人们带着美好的祝愿期待来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的活动,来深入了解美国文化,从而提高交际效果。
4.掌握英语语言。这无疑是学习其文化最有效的方法。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某个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都反映在其语言之中。外语能力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力保证,语言的正确使用是成功传递信息或表达情感的前提条件。结合语言学习,培养文化差异意识,促使我们与外国人进行更有效的交流。但对于外语的学习,母语干扰,几乎贯穿始终。〔10〕外语的使用可以增加个人的交际策略,拓宽思考的角度。所以对于英语的使用者来说,不仅要意识到自己要表达什么,而且还要知道如何得体地表达和交流,这样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交际是双向的过程,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从对方的文化实际出发,进行交际。这就要求跨文化交际者不仅要熟本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还要注重学习,掌握交际对象国文化以及这两种文化之间的言语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有成功的交际。本文粗略的讲述了中美在日常交际中用语习惯的不同,并提供了几点加强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的方法,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杨海庆.中西文化差异及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2005:18.
〔2〕连淑能.语言・社会・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32.
〔3〕吴龙森.专家学者谈如何学英语〔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263.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1.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3.
〔6〕厦门大学教务处.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N〕.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602.
〔7〕连淑能.语言・社会・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6.
〔8〕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17.
(一)英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四)人道主义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关键词】权力距离 课堂互动 英语口语
目前中国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口语课都非常重视交际活动和互动。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交际活动,而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参与情况也并不满意。观察一下中国的课堂情况,我们就会注意到学生课堂表现消极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英语口语课堂,也存在于其他课程的课堂上。这种情况的普遍性指向一个可能:文化因素导致了这种中国式的互动方式。
一、文化与课堂互动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制涉及众多方面。其中,文化因素的影响非常重要,并且值得研究。教学活动与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文化预设紧密相关,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以及课堂互动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在外语教学中更为明显。所以,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中国教师应当意识到中国和美国这样的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一)价值维度中的权力距离
霍夫斯泰德在对文化差异的分析中提出了五个价值维度,本文将主要探讨中美文化在权力距离上的差异。霍夫斯泰德把权力距离定义为“由文化所决定的社会中权力较小的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并视之为正常现象”(Hofstede,1984:390)。根据他的研究结果,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值(PDI)是80,而美国的权力距离指数值仅为40(Hofstede,2001:500-502)。因此,中国是一个大权力距离国家,美国是一个小权力距离国家。
(二)权力距离影响下的中美课堂互动差异
权力距离对课堂互动有极大的影响。中国这样的大权力距离国家和美国这样的小权力距离国家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很大的差异。
1.大权力距离使得中国课堂具有如下特点:
(1)课堂互动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更倾向于课堂讲授而不是组织讨论,教师发起交流并主导交流过程,较少对学生提问。学生通常一言不发,他们一般不在其他学生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参与小组活动或讨论也不太积极。
(2)中国师生关系较为正式拘谨。教师注重师道尊严,学生对教师十分尊敬。教师对学生说话时常用命令的口气,学生几乎从不反驳教师,他们一般都服从教师的指令。
(3)中国教师担负着更多的责任。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设定学习的目标。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被看作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体现。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不好,这通常被认为是教师的错,是教师讲得不够明白,或监督学生不够严格。其结果是中国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较差。
2.与之相比,美国的小权力距离使得美国课堂具有与中国课堂非常不同的一些特征:
(1)美国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经常询问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寻找答案。学生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他们主动发言,如果有任何疑问,立即当堂提出。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更为自由活跃。
(2)美国师生关系较为宽松随意。教师友善随和,在与学生交谈时常使用婉转礼貌的说法,学生可以反驳批判教师。
(3)学生在享有更多自由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要自己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学习效果的好坏被看作是课堂交际能力和学生自己努力程度的体现。其结果是美国学生培养了更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权力距离对中国课堂交际活动的影响
要解决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把教学指导思想从“以语言为本”转移到“以语言运用为本”,努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增加他们语言运用的机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处理这个问题,采取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可以更多地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及提问予以鼓励。教师要树立友善亲和的个人形象,与学生建立更为平等亲切、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适当地多花点时间来向学生充分解释交际活动在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学生在了解其重要性后,会更有动力和目的性。
考虑到中国学生在课堂互动方面的文化障碍,教师有必要刻意选择一些与热门话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教学内容,以便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对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更大的热情。
三、结论
很明显,权力距离这个价值维度对中国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英语口语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才能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交际活动。英语口语教师需要考虑到所使用的教材、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具有大权力距离这一文化障碍的中国学生成功地进行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2nd ed.[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1.
[2]Hofstede, G. 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the Quality of Life Concept[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03):389-398.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跨文化意识就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1.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意识的重视也正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外语素质要求正在逐步提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走出国门与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当今社会全球化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High-quality talent。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有目的的跨文化教学,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
(2)通过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需要。在2009、2010、2011年的福建高考英语试卷中,对跨文化意识的考查得到了充分体现。2009年阅读理解中所选的文章涉及新加坡的汉语博客大赛,英国针对外籍司机而出台的交通法令,英国到中国14日游的旅行安排等;2010年阅读理解所选语言材料的题材有人物传记(F.Scott Fitzgerald的文学成就)、美国印第安民族文化等;2011高考也有外国文化与文学渗透(如民间音乐节、图书介绍、人物传记)等选材,主要选自英语国家主流报纸杂志,语言地道、贴近社会和生活;这些考题均体现了在教学当中要强化跨文化意识。
(3)语言学习本身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5个方面的基本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并且根据不同的级别列出了不同的目标描述。
(4)增强高中英语教学趣味性,使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变成五彩缤纷的文化探索之旅。英语教学如果只剩下语法、语音、词汇及语言知识的操练,就真的是一潭死水,只有加入跨文化的探索才能使这潭死水激起美丽的浪花。比如:讲授新人教必修2Unit 5 “The British Isles”时,除了给学生介绍英国由四部分组成:Scotland,England,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名胜古迹Big Ben,London Bridge,Stonehenge,Buckingham Palace,Palace of Westminster,Tower of London,Speakers’Corner,Oxfordand Cambridge外,不妨给学生介绍Scotland的方格裙,伦敦Flea market,英国的国旗是由Ireland,Scotland及England的国旗合并组成的等知识,这时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探讨男士穿裙子的渊源、Flea market和我们中国的“墟”异同点,以及Irish Problem。在教学中,这样有趣的跨文化教学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2.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课程改革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必修课、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及活动课课程体系中拓宽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自我提升实践中将有效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跨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刚开始时涉及跨文化知识时觉得底气不足,上课时总觉得没有自信,担心讲解不透彻或被学生难倒,经过反思,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狠下心来好好补课、充电。因此,无论是英语的书籍、杂志还是报纸、文摘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另外,每周给自己一个硬任务,至少看一部外国电影,看电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令我受益匪浅。当然,选择观看的电影要注意三看:看语言难度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看内容是否贴近英语国家的生活;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电影不仅涵盖了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语调、节奏,而且包括用词、思维和感情。我把看电影学英语文化的方法教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Gone with the Wind,Sound of Music,Finding Nemo,Lion King,Beauty and Beast,Kung Fu Panda,Titanic,Sister Act,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学到了许多跨文化知识,逐渐领会英美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感情的表达方式。比如:我班同学都能得心应手地在一定语境中使用“Desperately”以及“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calledpresent.”“Tomorrow is another day.”“I’ll never let go.”等经典妙句。
(2)在主渠道教育即必修课教学中,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实际上,必修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跨文化资源,教师只要能充分利用、挖掘定能使学生越过文化差异的障碍在英语学科的海洋中畅游。以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1―5册中文化内容的分布。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在NSEFC必修阶段的五个模块中有25个单元涉及文化因素。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单元所涉及的话题范围相当广泛,将中西方文化在称呼、介绍、招呼语、请求、邀请、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身势语、节日、餐桌礼仪、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中,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必修课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文化知识纵向的深化与延伸,对知识进行渗透与整合,对教科书进行必要的延伸和补充;(2)打破知识界限,不局限于某一领域的思维定势,视角要大,范围要宽;(3)提炼精华内容,众多的知识,我们是没有办法一一进行渗透的,那就需要我们独具慧眼,能够去粗取精,学会备课和讲课,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教学中既要掌握这些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同时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文化信息,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3)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中开设关于英美文化的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我和同备课组的老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引导学生学习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课题小组写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小论文,如:《中美文化的变革与差异》、《心中的梦――美国卡通研究》、《欧洲国家的文化初探》、《基督教与佛教的差异》等。
(4)重视选修课,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选修课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索跨文化知识的热情,我校开设适合学生具体实际的高中英语选修课,如今已是生机盎然。课程有《英语歌曲欣赏》、《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报刊阅读策略》、《英语演讲与辩论》、《阅读与表达》、《英语文化学习策略》、《英语国家的习俗》等各个方面的选修课,以此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跨文化意识。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我校是个农村中学,学校与外国交流的机会极少,但是老师们还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有限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学校广播台开设双语播音栏目,介绍英语国家的奇闻逸事;举办英语课本剧表演比赛;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开设中学生异域文化论坛;开展第三级、第四级“书虫系列”阅读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拓宽了学生课外接触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增强了跨文化意识。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顺利交际,由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是多样的,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指明方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全体英语教师长期的探索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关键词:文化共生;地方文化;文化互敬;民族性格
一、故事梗概
《孙子从美国来》(另一中文名为《当孙悟空遇上蜘蛛侠》,英文名A Grandson from America),反映了中国老年人与美国小男孩之间的跨国代沟、具有浓郁中国地方文化特色。电影演绎着陕西华县皮影戏老艺人杨树德和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布鲁克斯之间“中国地方文化遇见美国强势文化的耐人寻味的文化沟通处理”,老杨头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鲁克斯则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是美国文化的代表者。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心理文化、思维方式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相互排斥,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磨合、接纳以及人性美好的升华,最终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老少朋友,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合璧;布鲁克斯在老杨头的熏陶下,也喜欢中国华县的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老杨头在布鲁克斯将要返回美国的时候,还特意为布鲁克斯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作为礼品赠送。一个孤僻的美国孩子和一个脾气乖戾的中国陕西老爷爷,两个人都为对方而改变,还有对各自国家文化的坚持,体现着文化互敬。
人物对话生活化、演员把握角色心理活动到位、观影有极强新鲜感,小电影带给观影者大感动,简约而不简单。文化内涵丰富,内容新颖、一部出色的小成本国产电影。皮影蜘蛛侠也算中西文化结合的完美体现,昭示着东方遇见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对立、了解、接纳、包容、换位思考、尊重、和而不同,最后走向文化互敬共生。投资80万的一部小成本电影,没有大牌演员和大制作,没有刻意的说政治,没有宏伟的背景烘托,跨文化冲突解决的精彩体现.
二、文化理论梳理
Antonio Gramsic 提出文化霸权理论,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思想文化价值观存在强加行为,体现着文化强权和文化殖民;Fredric Jameson提出后殖民主义理论,指出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将自身占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看作世界性价值,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意识和价值观编码在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后者文化则只能被动接受,使其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致使文化处于边缘地位;Edward W.Said 提出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世界话语权力结构中,宗主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与边缘国政治、文化明显二元对立,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Francis Fukuyama 指出文化趋同论:西方文化改变非西方文化,强势文化欺凌弱势文化,以西方为中心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Mike Featherstone 提出文化融合论,强调文化的地方化,主张文化在相遇之后可以相互借鉴;Edward W.Said 文化异质论文化相遇后的冲突与对抗,主要表现为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冲突[1]。
三、电影特色推介
(一)电影人物平民化关照
这部电影具有强烈平民关照意识,体现着导演和剧作者创作观。当下中国电影业商业驱使下比拼电影票房,电影在和平年代需发挥草根阶层生存关怀和文化引领作用,文化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关照生活、引领生活。朴实的中国民间平凡的面孔,是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形象最美的诠释者。韩日等国由于欣然接受现代草根文化的发展,从而增加了自身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过度强调精英文化,违背了美国受众的审美心理文化,过度粉饰反而起到“反面映衬”的不良后果,缺少人文关怀和平民关照[2]。
(二)陕西文化符号勾起观影者浓烈的乡情
祖国传统文化和浓郁地域文化渐渐淡出了中国青年人的视野,祖国传统文化和浓郁地域文化是灵魂、是血液。中华民族繁衍不息,是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分不开的。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的危机。由于传统文化缺少传承,中国人已逐渐找不到“根”。浮躁的社会已难以找到中国五千年沉淀的
沉稳[3]。电影《孙子从美国来》呈现出关中人听着秦腔、过着闲适的生活,展现了陕西人的面食文化情结,这一饮食习惯造就了陕西关中地区人民鲜明的地域人格精神和性格品质:人质朴、倔强、直爽、憨厚。实关中文学作品也彰显着陕西农耕文化的深厚积淀,关中人生存的诉求为“成家、生子、置地、盖房”,关中人保守,走不出,缺乏创新精神[4];这部电影凸显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中国人文化心理符号,如中国年文化、孙悟空等,也植入若干陕西地域文化符号,如陕西生活习俗、厕所文化、服饰文化、水井文化、民俗文化等。方言精彩对白也为电影增色不少,如“中国人从来都不是被吓大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一句dog sun陕西风味英语很出彩,对白富有哲理、令观影者忍俊不禁,影射了中国陕西乡土民众对地域文化自信、自娱、自爱的一面,也显示了东方适应西方的生涩。本片编剧保持着一种朴素的平民意识,保持着与农村、草根的联系,显示着强烈的平民关照,具有民间化立场和拍摄视野,扑捉到草根百姓的淳朴、憨厚、平实,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传统已经融入中国老人生命里,浓烈的乡情,在岁月的沧桑中显得愈久弥香。整部电影洋溢着浓重的黄土文化气息。陕西人由于受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影响,喜静不喜动,重亲情和乡情。陕西有十分深厚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类型极为丰富,有些文化资源是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的。陕西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就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文化产业是陕西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陕西的文化产业,对陕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增长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5]。家乡文化具有人文养育性:生活在home culture,个体才会有幸福感;文化不能强加接纳,一定地域人们表现出家乡文化自信、文化自爱、文化自享。传承地方文化需组建团队,形成集体保护与参与。
(三)中美跨文化交际趣味实例
起初东方接纳西方的吃力、西方接纳东方的尴尬,历冲突、尊重、共生、和而不同,异质文化交流需经历接触、对峙、理解、共享、融合。文化不可能被异质文化取代,提出的“美美与共”,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它民族的文明,地球上不同文化、种族、国家之间就会达成一种持久、稳定的、和而不同的和谐[6]。西方接纳东方需要时间,布斯接纳陕西厕所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陕西人格精神。电影也通过沟通和理解,表达了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兼济包容。传统的中国地方皮影戏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尤其是爷爷熬夜为布鲁克斯做蜘蛛侠的皮影的时候,着实让人觉得文化无国界,从一开始的语言、行为、思想观念的不同,到相处之后的包容。剧本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 美国汉堡饮食文化与陕西面食文化比照、西方卫生间文化与陕西地域厕所文化、孙悟空与蜘蛛侠的比照、中美择偶标观念、美国志愿者文化与地方野生动物保护、黑头发与黄头发、姓名文化比照等。布斯是美国文化的符号,布斯妈妈取名为爱华,体现着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杨树德与杨栋梁父子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集体主义、重家国文化的集中体现。爱华与杨栋梁的结合说明了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互相接纳,不由得赞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爷孙的感情深厚。这部电影也体现着中国群体文化意识,群体的价值就是个体价值,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个人的人格只能依附于群体的共同人格,爱华体现着个体文化意识,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每个人的幸福都要考自己争取[7]。中国和美国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相对比较鲜明,国际影响力巨大,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家族为核心、乡村文化为(农业文化)为特征的集体主义文化。中国人以家为依托,个体在家中寻求、获取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家国的意义重大,弱化了个体的意义与价值[8];美国文化倡导的个体主义探求个体价值和竞争,自主、独立、奋斗。
(四)人性善良的美好主题
中国乡村空巢老人孤寂的生活因为美国孩子布斯的加入有了色彩,照顾孩子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生活的给予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真爱无国界,大爱无国界,真爱和大爱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国家文化心理差异,实现异质文化和谐共处。电影也展现了人活着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支撑他人和给予他人关爱的担当。老杨头对小布鲁布克斯的爱,更是对儿子的一种深深责任。
结语
文化交际会出现文化殖民、文化霸权、文化自我贬损、文化对立与冲突,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相互需要、和而不同,美美共生,各民族文化只有保持民族本色,不断创新,在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亮出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景才会促成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文化全球化是一个逐渐尊重文化差异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吉国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相遇―趋同、冲突与融合[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3-96.
[2]刘丹.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D].2011,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6-28.
[3][6].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432-439.
[4]郭萌,赵学勇.试论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37-41.
[5]杨学义.市场化与创新: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2005(7):55-56.
[7]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432-439.
一、中美舞弊的定义及诱因
(一)舞弊的定义
美国审计准则第99号公报(SAS No.99)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审计人员不对舞弊是否发生做出法律判断。相反,审计师应关注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行为。区分舞弊和错误最重要的因素是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舞弊是导致审计主体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故意行为。”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舞弊定义为:“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准则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舞弊是否已经发生做出法律意义上的判定,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经比较发现,虽然中美审计准则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是本质基本一致。其阐述的基本思想为:舞弊是一种故意行为,而非错误,是有预谋的,带有欺骗的性质,一般会涉及到牟取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利益。审计人员不对舞弊是否发生做出法律判断,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二)舞弊诱因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对舞弊诱因表述为: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合理化;我国舞弊审计准则对舞弊诱因表述为:动机或压力、机会、借口。
动机和压力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因素,反映了舞弊行为的一种客观行为动机;机会是舞弊行为能够发生,且可以被掩盖而避免被发现的有利情形;态度或合理化是被审计单位(指管理层和员工)持有一种被歪曲了的道德观,使得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有正当的理由而免于承担责任;借口是指行为者违背诚信原则、道德等为自己的行为找不承担责任的理由。
通过分析可知,中美舞弊审计准则关于舞弊的诱因分析均采用了“舞弊三角理论”,前两个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差别,都反映了舞弊产生的客观环境。第三个因素只是表述不同,但均反映了舞弊者主观上认为舞弊行为是合理的、可原谅的,使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自我合理化。
二、中美舞弊审计准则的产生背景、环境因素及制定部门
(一)产生背景
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加快完善审计准则的步伐,进而满足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与国际惯例趋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导致了巨大的审计风险,迫切需要完善审计准则。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舞弊审计准则的部分条款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需要加以修改。三是国际舞弊审计准则做了改进,我国需要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优点,与之趋同,便于国际交流,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四是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加快,审计准则也要相应跟进。审计准则只有与会计准则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审计的效率。因此,2007年我国了《独立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二)环境因素
美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等相对健全,而我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等相对落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中美舞弊审计准则产生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
第一,经济因素在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而且可以间接对其施加影响。在美国,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各项制度也较为完善,私有化比重很大,因此审计准则的目标更加强调满足多元化的私人投资者的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化的程度较高,因此审计准则更加强调维护国家、公众利益。美国要比我国更加重视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相反,我国则更加重视国家财产流失、税收损失及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二,公众的法律意识强弱。美国的法制比较健全,公众的法律意识比较强;我国法律制度尚需完善,公众法律意识薄弱,因此我国舞弊审计准则执行的阻力更大。
第三,中美文化差异。在美国,人们崇尚的是自由主义,因此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定也体现了其灵活性与指导性,相应的强制性条款也较少一些。而我国在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加入了更多的强制性规定条款。
(三)制定部门
美国审计行业一直都是采用的行业自律模式,审计准则,包括舞弊审计准则一直都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制定并颁布。但是,由于在安然和世通等案件中,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特别是《萨班斯法案》实施后,美国审计准则的制定不再是完全的行业自律模式,而是以政府监督下的独立监管为主的模式。这表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逐步失去了审计准则的制定权。
我国的审计准则(包括舞弊审计准则)是由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并由财政部颁布的。因此我国的审计准则更具权威性和约束力。但是由于需财政部审批,在内容上增加修改程序较多,耗时较长,在操作性和动态更新方面较差。
三、中美舞弊审计原则
(一)职业怀疑原则
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用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中的职业怀疑态度是指要求审计人员克服自身对于客户的信任和对于以往和该客户合作经验的依赖,以怀疑的态度完成整个审计过程。
我国舞弊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由于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而不应依赖以往审计中对管理层、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我国的职业怀疑虽然强调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但是也强调了注册会计师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即强调了审计的固有局限,只有存在相反理由的情况下才认为文件记录不是真品。
(二)风险导向审计原则
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最初的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MR)×检查风险(DR)。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既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的领域。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更大一些,关于审计风险的介绍更详细,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更少一些,介绍的不如美国审计准则完全。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对舞弊的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而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制定准则必须依据国情而定。
四、中美审计师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认定一般分为违约、过失和欺诈,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美国的审计准则没有刻意的强调审计的固有限制,这是因为美国的会计与审计准则相对成熟,会计与审计人员职业素质高一些,而且美国的审计界面临着比我国更大的社会公众压力。我国在独立准则第1141号中虽然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关于舞弊审计的责任,但是它又强调了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审计风险降低至零。即使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恰当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也不能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一致的,我国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尚需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而且我国处于改革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舞弊不可避免,审计风险较高。
五、结论
地点:美国南卡罗来拉大学艺术学院演讲厅
大家好!
先说一下我这次访美巡回讲演的起因吧。十年前,我在中国提出了“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概念,引起了欧洲和美国的重视。2006年受欧洲几个大学和文化机构的邀请,我在欧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那次欧洲之行给我的印象很深,但我明显感觉到欧洲还是比较“中心主义”的,东方的思想传递到欧美,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甚至是充满了不可预知性的进程,但我还是矢志未悔,坚守并坚持推进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目前中国文化日益引起美国的关注,这次我到美国来同几十所大学的师生现场交流,有可能会减低“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矮化,或者有望共同揭示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对于全人类的启示意义。
这次到美国我注意到美国现在对中国现代性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了更多的探索兴趣。这次我到二十几所大学讲学,前几天忙的时候一天讲三场。如果是十几年前的“冷战时期”,各位可能对中国文化就不会感兴趣,但这次你们能静静地听我讲对中美文化差异和文化战略的看法,很高兴这种变化。
从前面近半个月的讲演中我欣喜地看到,美国很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以期从中发现中国快速发展的奥秘。
进一步说,中国回归世界大国,已经使美国形成了一种文化期待视野,美国听众希望我能够讲清楚是什么造成中国崛起这一巨大的经济神话?这个经济神话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根源?可以说,欧美在中国崛起之后,需要一种跨国文化阐释的声音,一种来自学术团体具有广阔文化视野的声音,一种有着中西交流善良愿望的“互体互用”的声音。“发现东方”是一种跨文化、跨国际的理念,“文化输出”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实践,必须由中国人中的双语精英来做,他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而且具有再创新自己思想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的新世纪阐释传达给世界。
所以,我这次访美讲演有几个主题:一是“中国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二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三是“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今天,我给大家主要讲的是“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中国书法的一头是文字―传说在仓颉造字时候,“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而泣鬼神。文字被创造出来以后,历经几度苍黄,时至今日,那些古代思想和“现代文化”已经隔了一层。但是书法还可以直观看到,在中国不管是故宫、西湖还是大雄宝殿都可以看到书法,而且通过书法把传统的“经”、“史”、“子”、“集”保存了最好的一部分。我们很少听说有骂人的书法,但是能看到骂人的诗歌、说粗话的诗词等,但是我相信在座诸位没有看到过骂人的书法,甚至内容比较低俗的书法都少见。比方说写一幅“发横财”,你敢写吗?写完以后敢挂吗?不敢。所以总是写“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立己达人”、“心远地自偏”等等。可以说,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
有人说书法就是形式,把字写好就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在他大门口撒尿,太阳一晒气味颇为不雅。见此,于右任回到书房,大笔一挥,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贴到门口。有一个人很喜欢于右任书法,路过一看浆糊没干,赶紧揭下来,挂在自己堂屋请朋友欣赏。大家一看,屋里挂这等内容太掉价,有一个文人看着实在不雅,就把字剪开改变顺序重新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前后都是一样的于右任字,为什么前者不能挂后者能挂呢?谁说书法就只是“形式”?书法连着中国文化的“命脉”,连着中国文化的 “密码”,要认真对待。
还有一个日本科学家叫江本胜,他出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跟书法、文化相关。水知道什么答案?怎么会和书法有关系?很简单,他拿出一瓶水,搁到18世纪巴赫的音乐当中,让水听了二十来分钟,大家看它的水分子结构图,结果就像女孩子们喜欢的三克拉钻戒一样;然后他又把刚才这瓶美丽的水搁到现代重金属摇滚乐中,同样放二十分钟,然后用分子摄像仪把它此时的水分子结构拍下来,结果根据医学专家鉴定,是一个癌细胞结构。难怪在当代人均寿命能达到82岁的时候,猫王只活了42岁,杰克逊只活了50岁;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活了88岁。大家去思考,难道是越时尚、越现代、越先锋、越前卫就好吗?身体不同意。在座的所有朋友身上百分之七十是水,当孩子们戴着耳机摇着脑袋在听二十分钟左右重金属音乐的时候,“癌细胞”络绎而至,很危险。那么去思考一下,江本胜想说什么?刚才谈的是音乐,江本胜马上用文字来进行了同样20分钟的实验。对水写了一个字“爱”,来进行实验,可以看到,对水写“爱”,出现的是瑰丽的图像;对水写“混蛋”,出现的是恶性肿瘤的图像;再看,上面对水写“天使”,下面对水写“恶魔”,凭直观就看到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要注意,中国书法写得多是美好的词语,很少会看到书法有不洁的词语。江本胜已经从侧面告诉我们,美好的词语,美好的书写,对人体、对社会的和谐,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当代书法的流派,现在中国的书法有若干流派,化约地讲,主要有传统经典派、西化派、民间派等等。
“经典书法”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于公元353年,王羲之和他41位朋友在绍兴兰亭举行雅会,作品首先把雅集的来龙去脉和心情以及当时的情景都交代得很清楚。之后又把仰观俯察的魏晋风度表现得很传神。然后慢慢进入一种人性沉思状态,最后进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注意,前面是欣喜,后面是悲哀,难怪弘一法师说人生就是“悲欣交集”。再往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将古人、今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受连接起来。
我坚持在书法上“回归经典”。王羲之的《初月帖》,大家可以看看,写得多么有神韵,再看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那是曹植创作的文学经典,王献之写的颇具魏晋人的风度。魏晋是中国书法的自觉时代,前面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后有楷书等等。我认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层次是行书、草书。行书、草书,尤其是狂草,代表了中国书法最自由、最奔腾、最有激情的一种书体。王羲之在行书和草书两方面都做过很大的贡献,这是王羲之的《得示帖》,大家可以看到,用笔非常古拙。再回到《兰亭序》,现在有人误认为经典书法不重要,我们北大书法所招收了一个书法研究生班,班上有不少人是中国书协会员。有一次我布置书法练习,请所有人放下架子和骄狂来临《兰亭序》前三行,结果写了一上午,只有几个同学临写的尚可。大家才明白临摹的重要意义是先无我,然后先入再出,没有入就谈出是误人子弟的。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写得非常有法度,是理论与创作的双向互动。再如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他的侄儿被叛军杀害了,他义愤填膺,挥笔疾书写下了《祭侄稿》,大家看,上面涂涂抹抹,潦草,但是言辞悲愤,字字奔放,达到了中国书法极高的境界。
再看“现代书法”。一个书法研究生最近创造了一个两丈长的对联,说需要上到二楼、三楼才能挂出来。他打开给我看,我让他赶紧收起来―满纸酒肉气,满纸的杀气。书法是一种文化,若是在酒足饭饱的时候,打着嗝随手写几个字,还要蒙骗天下人,是不可能的。有人将现代最时尚的美术等时髦的东西放置于书法上,让书法成为西方美术的试验地。这种被萨特所表明的“恶心”的艺术,不仅仅是对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一种描摹,而且是对压抑了两百多年的东方文化的一种消解。我认为,在西方文化总体危机中,东方文化应该重新出场。当代的书法难道没有走偏吗?日本著名的书法家高木圣雨,前不久到中国来发表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讲话,说中国书法整体走偏。我问他什么地方走偏,他说现在中国现在还去学日本当年的少字数书法,结果日本现在已经否定了过去,现在日本优秀书法家都在写王羲之、颜真卿、怀素。中国人把人家已经抛弃的东西捧若至宝,这是多么可悲!还有些人觉得黑色不足以表现书法的灵魂,开始写红色、彩色、绿色,要知道,为什么书法是“道”,“技近乎道”,就在于它响应了老子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把天地万色、纷繁复杂的颜色退减为黑色、玄色。“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写黑色是正脉。
还有“后现代书法”,将西方行为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现成品艺术与中国书法嫁接,“书法主义”和“非汉字书法”等一些实验,都已经背离中国书法文字底线和生命境界了。现在,又出现其他的一些书法,“江湖派”、“俗书派”、“杂耍派”……比如有人用脚丫子写字,有人用指头写字,有人倒立写字,有人把一个女孩抱起来,用她的长头发写字……我对此非常的忧虑,我觉得中华民族有一个最简朴的毛笔―竹竿,“竹中空,虚心有节”;用羊毫,“羊大为美”,“羊”为“善”,所以“羊”是“吉祥”的“吉羊”;用松烟、油烟墨,然后在一张宣纸,竹、棉做的宣纸上写出一片天籁,这是多么简洁、多么生态的方法。我们在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然后我提出“文化书法”这个概念。我认为书法就是一种文化,因为书法不是美术,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它连着文字,连着“经”、“史”、“子”、“集”的经典,它是一种中国文化深层次的集体意识。中国书法与文学的创作密不可分,古代书法名作极少是抄别人的诗文,《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代表作都是书法家自己的文字。今天的人则少有原作,因为格律解决不了,平仄不分,古文不通,下笔当然惶然。书法与宗教气质相互吐纳,书法和佛教在长期的历史话语中彼此走近―佛教借书法得以广泛传播弘扬和普及,书法藉佛法形成经久不息的书经热潮,大大提升了佛法的巨大影响力和书法的内在精神气质。中国书法是能表达个人情感的,不是说仅仅跪在古人面前,但是一定要去尊重和珍惜古代的经典,然后从中间取出他们好的,加以自己再创作和放大。我张扬的“文化书法”,当然跟其他的书法思想观念不太一样。
造成上述一些问题的原因往深里看,主要是因为20世纪的中国遭遇了四重“反文化语境”:
第一是“碑帖之争”,用“碑”去打“帖”,这是从康有为开始的。试想一下,两千多年前的碑不完全算古人写的,古人先“书丹”,在碑上先用红色写字,然后由没有多少文化的匠人在石头上敲出来,敲打雕刻的时候字形已经变化,然后经过两千年的日晒雨淋,已经斑驳陆离。今天再让学生拿着毛笔把这些已经不清晰的字重新临摹出来,那不是舍本逐末么?所以我认为应该看帖,刚才给大家看的那些帖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真迹。
第二是北大在“五四”时提出了有问题的“三大纲领”,严重地影响传统的读经乃至书法写经。这“三大纲领”到现在都早失效了,第一是“打倒孔家店”,最初由一个四川人吼出来在北大放大,但是到如今“孔家店”不但没倒,而国家宣布到2011年要在全世界建立五百所“孔子学院”。第二是提出“全盘西化”,中国可能全盘西化么?绝不可能!第三是钱玄同提出“废除汉字”,北大王选教授终止了这场闹剧。“简化汉字”已经简化三到四次了,设想一下,如果终于把汉字简化变成拼音,就意味着很多典籍会在一天之内全部失效,如果不借助专家翻译,多数古文经典人们都看不懂,这是多么残酷的文化毁损,多么严重的文化断根!在我看来,“废除汉字”表面上是为“方便写作”而努力,实际上是在断中国文化的命脉,没有了汉字当然同样把中国书法的根本也断了。如果“中国书法”拿着毛笔字写26个拉丁字母,将是怎么样的一种文化颓败的景观?!
第三是“”时期反文化运动的后遗症。诸如那时的“民间反对精英”在今天艺术里面仍然存在。如果全中国都在唱卡拉OK,那么帕瓦罗蒂就会在中国“绝迹”;如果全中国都在提倡那些“打油诗”,李白、杜甫、屈原就“被边缘”了……所以经典非同一般。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民间”反对“精英”的做法,在书法界甚嚣尘上,值得注意。
第四是20世纪末进入“后现代时期”,出现了“非汉字书法”、“行为艺术书法”等,这些打着“前卫”旗号误导中国艺术界的做法是有问题的。我认为20世纪初的“碑帖之争”,用“碑”来打“帖”,挫败了“文人书法”的“正宗地位”;“五四”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使得书法的“正宗地位”边缘化了;“”的“反文化”,使得经典变得“不合法”了;然后是用“现代西方”的东西来“打中国”,让“中国”变得边缘化,这是很危险的。
紧跟着一个巨大事实就是,“中国书法”在20世纪被边缘化了。首先,书法属于艺术,艺术在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史”、“子”、“集”里面,属于“集”部,已经是属于“末流”了,因为前人做学问重在“出经入史”。我们应该提升书法的文化境界,让书法从“技术类”的“艺术”开始进入“文化”。第二,书法从通讯、告示、公文等行政工作中退出来,今天发一个通告,还在用毛笔写么?现在连那些仿唐、仿宋、仿明的店铺招牌,都用电脑调的字体,很少用毛笔实际写了。第三,书法从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制度中退出来了。现在没有一个综合性大学全校开展书法课,而在日本、韩国到现在中小学生必须上书法课。中国是书法的原创国,可现在连日本、韩国都不如。第四,书法从社会精英当中退出了。今天的社会精英有几个能写好书法?过去北京大学的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都会写书法,有一本《老北大书法集》,从校长到讲师今天看都称得上是书法家。但是到了世纪末,北大两千多名教师当中,能写好书法的不多。这是为什么?难道不该想一想么。还有一个问题是2000年的时候全球学习汉语的人不到八百万,到现在全球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有六千万人,“世博”以后就可达到一个亿,这一亿外国人学了汉语以后不写书法,是不可思议的事。谁来教书法?可能有人认为都已经“现代化了”,谁还写五千年前的毛笔字啊?
当国内书坛出现上述这种状况时,再来看看书法国际论战中的话语权问题。首先是中国刚刚成立了“孔子学院”,马上韩国就成立了一百个“世宗学堂”,日本马上就成立了近百所“日本语中心”与中国抗衡。中国人认为书法不重要之时,韩国却开始书法“申遗”,然后在一些学者的劝导下中国开始“申遗”,幸好最终获胜。
我前年在韩国开学术会,韩国有位博物馆馆长在论文宣读中居然提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我大吃一惊,针锋相对提出四个问题:第一,据我所知中国的纸是在公元四世纪末传入韩国的,你凭什么说353年(四世纪中叶)写的《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据我研究,韩国的高丽纸在明代时候才被广泛使用,所以在中国的纸还没有完全传入韩国的时候,韩国生产不出让王羲之写字的纸。第二,中国当时南北政权对峙,王羲之迁到江左,互相片纸难通。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韩国所谓的高丽纸,通过了东北、华北、中原最后传到浙江的绍兴?第三,在中韩的古文献当中,哪一本书、哪一个人、哪一年写有相关的记载,请告诉我。他说没有,我说那这样臆测就叫信口雌黄。第四,为什么不尊重中华民族的情感,要拿书法两个“第一”―第一书圣、天下第一行书开刀呢?文化战争正在东亚悄然兴起,中华民族绝不因为书法是“小道”而“壮夫不为”,必须“寸土必争、锱铢必较”。
然而,第二次在韩国出席国际会议时争论得更加厉害,开会时韩方突然宣布要在东亚国家中推举出书法统一名称和英文相配合,于是他们大胆宣布要“废除”中国的“书法”和日本“书道”二词。我问凭什么,他们说就凭一个“法”字,说“书法”的“法”字就是教小孩写字的“方法”;我又问他们为什么还要废除日本的“书道”一词呢?他们说,“书”是“技”不是“道”,“技近乎道”,还达不到“道”,这个词又太高了。而韩国叫“书艺”正合适,就是“书法艺术”,所以废除你们中国的“书法”―因为它“太低”;废除日本的“书道”―因为它太高;韩国的“书艺”正好。我发言时说你们错了!如果是“书法”的“法”字是小技,请问“佛法”之“大法”是什么“法”,你敢说是诵经的“法”、读经的“法”?非也。我针锋相对提出几个问题:第一根据我的研究,“书法”的“法”字在战国文献就记载了;“书道”在唐代张怀的《书断》里也出现了,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了;“书艺”最早出现在宋代黄山谷的记载中,距今九百八十多年。为什么要以一个九百八十年历史的词汇为基准来改易具有两千三百年历史的词汇呢?第二,为什么要改“书法”、“书道”、“书艺”,他们说是因为要跟英文词(Calligraphy)配合,我说其实中英文已经相配对译了,现在已经有了书法的专属英文单词,所以全世界应该统一为“书法”(Calligraphy)才对。第三,“书艺”作为统一的名称用于韩国书法是在1945年,也就是说才仅仅六十多年,怎么可以据此来废除两千三百年前就产生的“书法”这一称谓。我说这三个词都是中国人创造的,送给你们这么长时间,没有收版权费就已经很客气了,你为什么还要废除的呢,匪夷所思!所以我坚持申辩必须用中国“书法”代表东亚书法并同西方互动,因此,我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将中国书法全球化。
撒切尔夫人前不久发表了一番话:“中国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播撒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巨大的经济崛起成功,中国充其量只是一个物质生产大国,在精神和文化生产创新上是一个无须重视的小国”。撒切尔夫人不是凡夫俗子,她说这番话必有深意,代表了西方的集体意识。我做过一个统计,中华民族在明朝以前,中国对全人类原创性巨大贡献有四百多项。进入清朝乃至当代,一项都没有。有人会有疑问:全民唱的卡拉OK是谁创造的?是日本人创造的;先锋艺术家玩的“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是谁创造的?欧美人创造的;中国有什么?现在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包括建筑,中国人用的都是西方人的设计;小说、诗歌,到现在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过……现在看来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书法,是西方做不过中国的!
我在想,中国人如果自己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必贬之;中国的书法在国家将沦落的时候,必是一派破败之象;当这个国家是一种欣欣向荣崛起的样子,书法必须呼唤正大气象。在我看来“正大气象”正是中国文化崛起的绝妙的“美学因子”。在走向文化大国崛起之途时我们的书法文化,我们当坚持走在“文化书法”之漫漫长路上,坚守“回归经典,走近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书法理念!
谢谢大家!
讲座现场
问:王教授好,我是艺术学院的博士生,谢谢您到美国来讲中国文化和艺术。我们美国人的先锋艺术在全世界传播,而中国的艺术却很少见到?中国艺术和美国艺术有对话的可能性吗?
答:中国纸质媒介的书法、绘画已经存在两千多年,欧洲油画也有五百年的历史。而美国在1945年才开始执世界牛耳,你们的艺术既比不过东方大国两千年的纸质媒介,也比不过欧洲的布上油画,所以美国注重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政治波普、观念艺术等。这种偶然性的艺术是政治大过艺术诉求的,而且导致了中国、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都在追逐这种前卫艺术,而忽略了本国的文化遗产。但是今天,美国所谓的前卫艺术使得艺术家短命―猫王在人均寿命82岁的当代只活了42岁,杰克逊只活了50岁!它告诉人们身体开始造反―不仅这种艺术是短命的,艺术家也是短命的。而在中国唐朝人均寿命只有40岁时,书法家却表现出更强劲的生命力,柳公权活了88岁,欧阳询活了73岁。可见中国书法是更生态、更人性的。大家看看这张宣纸的寿命有一千年,你们摸摸看,宣纸为什么这么软?一、宣纸能够让墨色膨胀,一笔下去显出筋骨血肉,它是立体的,而西方的复印纸显出的是平面的。二、那些复印纸百年之后就碎了,而宣纸里面有檀皮,竹纤维等使得纸寿千年。我想,中美艺术各有特点,应该在互相尊重和了解的基础上彼此对话和学习。
问:我是东亚系研究生,以前读过您主编的《中国书法文化大观》,还在香港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看过您的演讲“发现东方”,今天能够见到您很荣幸。您在讲座中谈到了书法和文化的关系,能不能对此再做一些解释?
答:关于书法与其它文化的关系,我们刚才谈到了书法与儒家、佛家、道家的关系,我的书里面还谈到了书法与哲学、书法与科技、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等等。比如说儒、道、佛三家写的书法,就明显不一样。儒家的书法,一般来说,会写《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清新的语句,还会写“仁、义、礼、智、信”这样一些代表儒家行为处世规范的词语、格言。道家会写“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清静”、“清新”等。佛家则写“慈悲”、“悲欣交集”等等。另外,书法与诗词的关系也值得重视。我们现代的很多书法家由于很长时间不使用文言文和繁体字了,所以作品中经常出现错字、平仄不合、落款错误、称谓错误、时间年号错误、季节(暮春、仲夏、暮秋)错误,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他们的诗词素养、文学素养等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