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心得范文

实验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心得

第1篇:实验心得范文

一、完善批改机制,多写鼓励性语言,起到示范作用

过去(文秘站:),作文评语往往是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大大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为此,我提倡用鼓励性语言写评语。评语首先要明确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对于其不足之处,教师须用婉转的语言指出,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供其参考。这样一来,学生认为自己与教师是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关系,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互批作文,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

在学生的印象里,作文批改是教师的事,学生的任务就是写好作文,修改工作由教师完成。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我们力求改变“学生写,老师改”的现状。在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并找例文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第2篇:实验心得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 课题演示实验

一切以物理实验为主题的课统称为物理实验课。从不同角度,可以将物理实验课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教学形式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教边实验以及课外实验与制作等。演示技能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物理教学中的演示,需要教师掌握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然而,演示技能不仅仅是实验技能,物理教学中的演示不仅要符合物理知识本身的规律,而且在设计、操作中要符合学生观察、思维的认识规律。实验

技能的主要目的是得出物理规律,而演示技能不仅要正确得出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

一、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技能的含义

物理课堂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操作、实物及模型展示、现代教学媒体辅助等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注意力,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的一类教学行为。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是物理教学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用于各种教学环节中。

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操作实验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观察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而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以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因此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本身(实验能否出现预期的物理过程和现象),还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验技能和教学的基本素质,还取于教师对演示实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对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

二、物理演示实验的特点

物理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时空内进行的,它不同于科学研究中的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与目的性并重。物理演示实验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一次具体的实验结果,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演示实验的选择和设计,都必须服从于教学目的。有时候,从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是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从教学角度来看却未必是合理的、可取的。例如,气垫导轨、电子计时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力学实验中消除摩擦影响和计时准确性两个老大难问题,但在说明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时,还是用打点计时器为好。在特定的条件下,物理演示实验甚至需要有意地对某些造成误差的因素的影响加以夸张或制造某些假象,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用伏安法中的内接法测电阻时选择小电阻,用外接法测电阻时选择大电阻等。

(2)直观性强,可见度高。物理演示实验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它必须有足够的可见度,它所表现的物理现象必须十分鲜明;它所显示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必须是简单明了;它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必须是正确易懂;它所选用的仪器、装置必须是明白而又易于操作。但是,在增加实验可见度问题上也要注意实验原理的正确,防止出现“假实验”。

只有清楚明显、可见度高的物理现象,才容易触动学生的视觉,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活动。我们可以采取增大器材尺寸,改善室内光线,选择仪器摆放角度以及选择合适演示角度、位置甚至向不同方位动态展示演示结果等方法,力争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另外,我们对某些变化小、效果差的实验现象,应利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将其投影放大,提高可见度。例如,非晶体导热性的演示、用验电器做检查物体带电、研究静电屏蔽、探索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等演示时,我们可采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将实验器材映射于屏幕上。我们也可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把通过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得出楞次定律的演示改为分组实验,这样,线圈绕法、指针偏转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学生观察,印象深刻,而且增加了他们的动手机会,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实验能力。除了投影、实物投影等手段外,还可以用示教板来突出实验的主要装置,以便于学生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3篇:实验心得范文

一、加强课前预习

实验前,要求每个学生应预习,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各个操作步骤的作用,测定结果的计算和实验中误差的来源等。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杜绝实验过程中“照方抓药”只按实验步骤操作,要善于发现问题,养成思考的科学习惯。

预习不是简单的阅读讲义,学生开始可能并不会预习或者预习不到位,可以通过布置预习要点来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比如为什么I2标准溶液的滴定是在中性或者弱酸性介质中,经过预习,学生明白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NaHCO3,这样利于学生理解理论课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的控制。再如葡萄糖干燥失重中,加热温度为什么应控制在120℃,通过预习要求学生查阅出葡萄糖的两个熔点数据:在吡啶中结晶所得应为152℃,在乙醇中结晶所得应为146℃。

可以说,预习就是进一步熟悉理论课的知识的过程,它有助于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在预习时学生可以学习查阅各类化学手册的方法。

二、明确实验目的

分析化学实验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进一步熟悉理论课的知识;学生亲自动手,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用准确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要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逐步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所以每个实验都要目的明确,切实让学生胸中有数地操作。比如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碘混合物中氯和碘的含量实验中,学习使用酸度计是第一目的,第二学习用三切线法处理数据,这两个具体目的必须通过实验达到。实验完毕后,教师应该逐一去检查,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验。

三、注重操作技术的训练

分析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仪器,每种仪器的操作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比如:分析天平、酸度计、722分光光度仪的使用方法一定要熟悉掌握,否则可能由于不当的操作损害仪器,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滴定管、移液管等的操作,更要作详尽的介绍,正确的示范。对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的训练必须准确到位,比如从滴定管、移液管中释放液体入锥形瓶,锥形瓶应倾斜45℃角的操作往往被学生忽略;容量瓶瓶塞“手不离塞”的操作也不被学生注意……所有操作技巧一定要多加强调,严格要求。

四、实验中“粗、细要分明,严、松有界限”

在实验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操作,如果是不正确的错误操作,要及时纠正;而有的操作方法虽然正确,但也属于错误操作,比如称量时分析天平托盘天平的混淆使用;或者量筒、移液管的混用,某些学生量取液体时一律使用移液管,认为这样准确,误差小,其实不然,如量取10.00mL液体,应使用量筒而不是移液管,而10.00mL必须用移液管加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选用量具要准确,该粗时粗,该细时细。一般而言,辅助试剂使用粗的量具,而反应主试剂则用精确的量具。像白醋总酸度的测定中,白醋的取样必须用移液管准确量取。而在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中,高锰酸钾物质的称量用托盘天平即可,如果这时采用分析天平称量,反倒是错误的。

五、难点、重点要突出

分析实验中滴定方法和技巧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近终点时半滴的操作技能,是一个难点,对一个检验工作者来说,掌握半滴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反复强调,教师手把手去教,保证人人过关。

分析实验以滴定为主,每个实验尽管都有滴定,但是滴定速度却因实验不同而不同,它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所以滴定的速度也是本课程的一大难点。如在高锰酸钾法的实验中,由于反应产物Mn2+时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开始滴定时速度应慢,待产生一定的Mn2+后,滴定的速度方可提高,以“见滴成线”为佳,而近终点时则要求一滴一滴去加,甚至半滴半滴去加。但在碘量法的实验中,为了避免I2的挥发以及空气当中氧气进入反应体系,则要求“快滴慢摇”,否则

实验误差较大。对滴定速度的控制不同,实验结果也有所不同,这是造成偶然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实验做完后,应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如发现实验现象和理论不符合,应尊重实验事实,分析查找原因,可做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来核对,必要时应多次重做验证,从中得到有益的科学结论。

实验的结果应根据所选用的方法、样品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重铬酸钾法测铁,重量法测钡等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应在0.2%~0.3%之内;对于混合碱、水的硬度、过氧化氢的测定,则按工业分析要求来确定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如以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测定相对偏差应在0.2%内。

实验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过程,学生应该运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分析数据,切忌在处理数据时夹杂主观因素。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如不能用所学理论加以解释或查找不到原因,那么就留有空白,绝对不允许篡改现象数据。

七、严格考评,准确把关

成绩的评定,包括以下内容: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报告的书写和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遇到问题现象的讨论,我们重在探索对学生能力的合理考评方法。平时成绩的记录也有多种方式,比如将学生请上讲台讲解实验,以考察预习情况,讲完后同学评议给出分数。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非常乐于上台讲解,这种办法既锻炼了学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是一举多得。

通过分析实验课程的基础训练,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分析某些简易的样品,能够正确配制常用试剂,配置安装仪器,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所以课程结束后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测试考核,以检查学习情况。

第4篇:实验心得范文

展览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实验任务开始制作之前,教师带学生到电子展览室参观(各届科技节学生优秀作品的展览室),在参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对某些作品产生好奇,会提出有关的问题,此时老师要及时地比较形象地简单回答,让他们明了。同时明确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家不仅要能制作这些作品,而且要有新的作品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机和求知欲望。并且在各个实验任务实施前,教师也要先演示各个实验任务的最终成果,让学生看到真实的东西,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再经过精心策划、合理讲解任务内容和对学生下达有关的要求。

做中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变“先理论后实践”为“先实践后理论”教学方法。可以开展验证式实验,因为验证式实验步骤简单,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从而确保了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不验证式实验宫,学生不需要抽象思维,只要能按照实验教材操作便可,通过这样的实验能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基本理论进行体会、理解,并能迅速掌握该元件或者单元电路的主要功能,如观察二极管的导电特性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要求学生能按照实验电路图1、图2在印刷电路板上搭接好电路,学会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发光二极管、电阻等的质量检测。通过观察实验证实,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

做中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从零开始。要学习、要掌握电子技术,不但需具备电子技术理论知识,而且应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电子小制作正是学习电子技术的最好起步,是从事实践的开始。通过小制作不但能认识、熟悉有关电子元器件性能、作用,锻炼动手能力,而且有益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电子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一定要多制作示范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实验。精简元器件内部的机理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各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力求内容简洁、精炼、重点突出。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易于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加强探索与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发光二极管应用的实验,要求学生能按照实验电路图3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好电路。进一步巩固用万用表检测可调电源电压、可调电阻的阻值、发光二极管等,同时让学生明确以下两个问题:1.可调电源、可调电阻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使发光二极管有时亮有时不亮。图32.在发光二极管亮的情况下,调节电阻的阻值大小,可改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在这实验任务中引导学生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一般为几MA至几十MA、正向电压多在1.5V~2.5V之间。

为以后进行灯光类作品制作打下基础,使学生懂得如何计算一个支路中可串联、并联多少个发光二极管等。如灯光类的知识扩展,如图4、图5之间的演变,灯光可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简单的流水灯变为“古田职专欢迎你”的灯光广告牌等(限于篇幅,电路中只画出一支路。每个字都是由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其中发光二极管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串、并联。与其它支路相同)。在上述三阶段实验教学方案中,学生可按自身能力侧重于不同阶段。实验教学法既重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也贯彻了“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

个性作品展示。当每个实验任务完成后,评选出具有个性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将自己所做的作品与优秀作品进行比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撞击,这样的活动能很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求知欲,促进学生从各方面考虑问题,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时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演示讲解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问、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协作、提问、而教师则在实验室巡视,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成果必须进行点评,并对实验的总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其中不足之处加以补充,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提升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完整性。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地作好自我评价,把感受、建议表达出来。自我评价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反思、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自信与成就感的好时机。教师应做好恰当的反馈与评价,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好的心理状态下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第5篇:实验心得范文

2017年实验心得体会

计算机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还有好多的东西不懂呢!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三次实训,每次实训我都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因为是一天到晚的不间断训练,所以记的会非常牢固。不像平时上课,每上两次的理论课却只有45分钟的实际操作。在课上,有老师在前面演示我们都还能跟着做,可轮到我们独立完成的时候,因为实际操作的少,早就忘光了!我很感谢学校有实训这样的安排,把我们这一学期学的东西系统的集中的进行训练,对我们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要感谢我们的窦老师,窦老师很温柔,也很有耐心,即使老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我们不会,老师还是会走进我们给我们耐心的指导,还给我们讲一些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需要加强,也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需要认真的学习,那些是重点,不是没有方向的乱学一通,什么也学不好!

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这些软件、程序能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更直观更便捷的切入主题。这次我们学习的是数据路的原理及应用的各方面知识,由老师带着我们不断操作。accesssxx能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共享数据库信息,能把数据库信息与wep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库信息的共享。同实,access概念清晰,简单易学、实用是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使用的首选。我觉得学习了这个,对我参加工作后制表、创建查询、数据分析和材料演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我们能更清楚的了解信息并进行分析。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之中,因为要操作的东西很多,有时错一步,后面的结果就无法显示,而自己的计算机又太差,根本检查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错!这时候,老师都会耐心的过来帮助我,我很感谢窦老师也很感谢学校能安排这么优秀的窦老师来教我们!只是,我们太顽皮,有很多东西老师讲了我们也没能记住,我想在此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下学期我们一定认认真真的好好学!

一个星期的实训课很快结束了,我发现我对计算机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只知道玩游戏、娱乐和简单的应用。通过这次的实训,我了解到,要真真正正的掌握计算机程序还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儿,但真正掌握后,它带个我们的将是无穷的便捷与科技,我喜欢高端便捷的生活。我希望我能做计算机这个万能机器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我会努力加油的!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让我的思想、技能又上了一个台阶!感谢!加油!

2017年实验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的xx实验,我个人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现在我总结了以下的体会和经验。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比如回转机构实验,是利用频率特性分析振动的,就必须回顾课本的知识,知道实验时将要AAA什么物理量,写报告时怎么处理这些物理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做电桥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电路图,仪器面板的布置及各键的功能,瞎着接线,结果显示不到数据,等到显示到了又不正确,最后只好找同学帮忙。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做电桥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返回旋动,AAA回程误差。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你在实验这方面很随便,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尽管你的成绩会很高,但对将来工作是不利的。比如在做回转机构实验中,经老师检查,我们的时域图波形不太合要求,我首先是改变振动的加速度,发现不行,再改变采样频率及采样点数,发现有所改善,然后不断提高逼近,最后解决问题,兴奋异常。在写实验报告,对于思考题,有很多不懂,于是去问老师,老师的启发了我,其实答案早就摆在报告中的公式,电路图中,自己要学会思考。

在这次的实验中,我对一些测试硬件、软件及其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说,我在电桥实验中,我知道应变片是怎么样的,面板是怎么接电桥的;在回转机构及悬臂梁实验中,我知道压电xx是如此微小的,怎样通过放大、接口电路进行微机分析,滤波、窗函数的选择,及怎样使用LabView采样和分析,另外,用文档形式写报告,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可以说,做这次的xx实验,我们学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跟以往那些充满条条框框的实验是不同的。

本人认为,在做这次的xx实验中,学习LabView和xx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因为LabView这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它能够对各种测试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实在是太神奇了;而xx则是xx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我觉得LabView和xx对xx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通过这次的xx实验我不但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的理解,对于实际的操作和也有了质的飞跃。经过这次的实验,我们整体对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希望以后学校和系里能够开设更多类似的实验,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的锻炼。

2017年实验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就到了尾声,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期末考试阶段。

在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之前,就早早的听各种任课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说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多做单片机实验。

这个学期,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在实验室做了7次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强化理论知识。

现在,单片机课程已经结束,即将开始考试了,需要来好好的反思和回顾总结下了。

第一次是借点亮LED灯来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和试验箱上器材。第一次实验体现了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感度。虽然之前做过许多种实验。但依旧发现自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已懂的东西没耐心听下去,容易开小差;在听老师讲解软件使用时,思路容易停滞,然后就跟不上老师的步骤了,结果需要别人再次指导;对软件的功能没有太大的热情去研究探索,把一个个图标点开,进去看看。所以第一次试验相对失败。鉴于此,我自己在宿舍下载了软件,然后去熟悉它的各个功能,使自己熟练掌握。

在做实验中,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准备不充分吧。一开始,由于没有课前准备的意识,每每都是到了实验室才开始编程,完成作业,导致每次时间都有些仓促。后来在老师的批评下,认识到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老师提前把任务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私下把程序编好。于是我便在上机之前把程序编好,拷到U盘,这样上机时只需调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会节约出时间和同学讨论,换种思路,换种方法,把问题给吃透。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是作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基本素质。

三是我的依赖性很大,刚开始编程序时喜欢套用书上的语句,却对语句的理解不够。于是当程序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修改,眼前的程序都是一块一块的被拼凑整合起来的,没法知道哪里错了。但是编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错误。于是便只能狠下决心,坚持自己编写,即使套用时,也把每条语句弄懂。这也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次实验是调出电脑里的程序,让它在试验箱上实现其功,让我们去体会别人编程的技巧和程序逻辑美感。看了之后,不得不说我目前的水平简直太小儿科了。还有连线也是个问题,对试验箱内部结构功能的不懂,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连线让程序实现其功能。这让我意识到单片机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两者是一个整体。所以必须把硬件方面加强。

五是基础知识的薄弱,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吧!在用C语言编程时,才发现自己C语言真的太差劲了,虽然这门课程早就学过,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C语言知识,对于单片机编程远远不够。C语言也是我们以后学各种语言的基础,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温习强化。

第6篇:实验心得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沪教版化学教材的基本思想是要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以促进全体学生持续发展和有个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一、变演示为引导,体现“以生为本”

传统的化学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以观察为主,学生的学习还处于被动的状态。实施新课改以后,我们提出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主张,强调教师起引导作用,这种效果比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看到的现象更直观,印象更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纸上谈兵”、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变旁观者为实践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训练。实践证明,那些需要时间较短、操作简单、安全无风险的实验,学生只要参与,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许多需要在试管中完成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室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小组之间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实验结束后,教师只要收集结论,简要做个小结,基本上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形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变验证为设计,彰显个性化

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基本上是对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或验证。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分组实验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设计个性化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推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然后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参与归纳出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方案。

准备好相关的仪器和药品后,让学生分组或独立进行实验,教师起指导作用。在实验完成后,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心得。这样的实验可能要比传统实验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实验融入了更多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发展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实验

在教学中,只要是学生可以做的实验,教师都应该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先对结果进行大胆的假设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是否正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实验的仪器,还要帮助学生检验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对方案中涉及学生安全的较大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对新颖合理的方案给予鼓励和支持。当然对有设计错误但不会涉及学生安全问题的实验方案,也可以让学生去做。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查找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学生可以从这几方面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1)对实验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估。(2)找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3)对以后的实验提出改进措施。最后由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化学知识,还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学习到了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到了科学的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实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化学实验要以实验室的活动为学习手段,借助实验室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需要的仪器,通过探究活动,找到规律,得出结论,并提倡学生到实验室复习或补做还没完全掌握的实验内容。在完成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有机会进行课外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所以,学校要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设计的问题,运用实验去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废弃的器具或材料,根据实验需要制成简易实用的实验仪器,以丰富教学资源,节省实验经费。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了节约,还能增强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化学新课标中的实验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总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能、思想等各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多功能实践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学梅.新课标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索.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

第7篇:实验心得范文

“金苹果奖”是国际眼科理事会为了表彰在眼科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而设立的最高教育奖项,每年颁发给一名经过严格评选产生的眼科医师。

国际眼科理事会在授予黎晓新眼科最佳教师“金苹果奖”的决定中说,在过去的20年中,黎晓新组织了许多次有关眼底病、视网膜病的讲座、会议、讲习班和培训课程。在北京大学人民眼科中心,她坚持举办正规的眼底病学习班(包括3个月的短期培训和为期一年的学习班)至今已经12个年头。她利用假日到中国的许多边远省份,向当地医生手把手地传授眼底病诊治技术。她主编或参编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她和她的同事创建了基于计算机教学的眼科教学体系,推动了医学生教学工作的改革。她是既有远见又踏实工作的教师,是勤于奉献的教师,她为眼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是中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界的楷模。为此国际眼科理事会决定授予黎晓新教授2007年眼科最佳教师“金苹果奖”。

和黎晓新在一起,无论是共事,还是相处都是愉快的。她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始终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她曾经是我的邻居,在那些闷热的夏日里,我习惯打开房门通风,我的家门正冲着楼梯,透过竹帘的缝隙,常能看到黎大夫来去匆匆的身影,在楼梯上相遇,彼此间简短而热情的问候让我们相识。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她的自然而然以及真诚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那时候,黎晓新刚刚由德国埃森(Essen)大学眼科医院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创业。当时的人民医院眼科只有6张病床,6名大夫,1名技术员兼验光师,1名门诊护士。主要承担着院内会诊和部分手术任务。而自从黎晓新回国担任科主任后,经过她和全科同仁的奋斗,人民医院眼科目前在学术上已处在国内领先水平,医护人员加上研究生也已增至80多人。

黎晓新进入人民医院眼科后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将它发展成一个教学医院。这其中包含两项硬指标:一是在学术上领先;二是要能够治疗疑难病例,能够承担二级或三级医院所不能治疗的病人。黎晓新认为大学级的教学医院应该能够培训培训者(Trainer),能够承接全国疑难重症。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黎晓新完成了《使用傅立叶分析将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从视网膜电图a-和b-波中分离》的研究,论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得到了国内外电生理界的认可。自视网膜电图所分离出的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小波的科学价值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认为它对评估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黎晓新回国后,看到国内外电生理界对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小波有多种研究方法,但都没有定论,这引起了她对这个难题探索研究的兴趣,在国外没有做过任何相关研究的黎晓新教授,经过不懈的钻研,于回国两年后解决了这一难题。她的研究方法是用数学的计算原理过滤主波,使小波能够被测量评估,由此解决了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方法学问题。从此,黎晓新的名字便与“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这一医学术语有了直接的联系。

黎晓新对不确定的问题十分感兴趣,这就促使她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也不断地取得成绩。她说,如果人民医院不去对有一定难度的疾病进行挑战的话,那么,对其他一些医院来讲就更困难了。所以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她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他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症的治疗,受到国内同行的瞩目。对用一般性手术方法无法治愈的视网膜脱离的病人,他们也采取了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疗,并在国内进行了推广。之后,她又针对老年黄斑变性这一别人不敢轻易碰的棘手疾病进行了研究,最终获得了成功。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曹荣飞武官受到爆炸力的冲击,造成左眼视网膜视觉敏锐区黄斑部裂孔,中心视力受到直接威胁,勉强达到0.3,且伴有严重的视物变性和近视力受累。他的主治医生在学术会议上听了黎晓新的报告后,问她这个病例果真能治吗?随后曹荣飞被转到人民医院,经过治疗后视力恢复到了0.8。而在此之前,人民医院眼科已经成功完成了100多例与之类似的手术,救治这样的病人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在能力范围之内。

手术台上的黎晓新是冷静而果断的。她认为很少失败的原因在于要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的支撑,这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她每天晚上都会和书在一起,把有关的书读好多遍;另外,她认为必须具有挑战精神。手术台上遇到难题要冷静,这样才能解决别人没有克服的难题。

然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医学难题,解决一个个复杂问题,是黎晓新的科研与行医理念,也是她一生的事业追求。临床上出现的某些问题不是单凭临床技术的改进就能够解决的,要借助于动物模型实验来对它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老年黄斑变性一病,虽然是老年发病,但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黎晓新发现BJF在发病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么抗BJF药物便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一疾病。很多眼科病人都患有以BJF主导的血管性疾病,抗BJF药物的诞生对于攻克这一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黎晓新领导的眼科在理解、解决发病机制和使用新技术之前做了许多临床预实验工作,包括动物实验、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于别人失败的手术,黎晓新依旧没有放弃。在199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几位国际知名的美国,日本教授在听完了黎晓新的报告后问她:“你们为什么尽做些条件很差的手术?”黎晓新告诉他们:“因为我们中国的培训工作做得还不够,我们有补救失败手术的需要。”

黎晓新认为,单纯治病是被动的。所以她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疗模式――对疾病进行筛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3年前她申请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项基金,开展了儿童眼病防治性筛查工作。两年前她又申请到了首发基金,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工作。这样就能够使有视力障碍的孩子们在发病初期被发现,尽早接受治疗。最近,黎晓新与内分泌科合作,实施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筛查。目前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于视力下降之后才来眼科就医,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针对这一状况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治,就能使这种疾病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控制。黎晓新认为,这样的先进模式将会逐渐渗透到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很多疾病控制在早期,防患于未然。

“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是人民医院眼科为病人服务的中心目标,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通过黎晓新20年的精心经营,使得人民医院眼科在国内眼科领域获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

黎晓新认为,要对疑难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就要突破一些常规。而北医这个大环境恰恰为科学家们创造了分析、探索、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样的良好环境和科学氛围培养了一批有志之人求索创新的能力,这让她感到作为北医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成为她不舍得离开北医的重要理由。

第8篇:实验心得范文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践一、要搞好物理演示实验,就要明白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原因

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逐渐从学生实验发展到演示实验,而且以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来,而且着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上面。这样应该说,今天我们随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实验题失分应该不是太多,可是综合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来看,恰恰是实验题的得分率并不高,这明显反应了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充分反映出现我们许多物理教师都还在不同程度上只重视理论的讲授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手动能力的培养,因此,使得我国中小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那么,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动作用,激发学生树立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缩小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实验教学的差距,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二、要搞好物理演示实验,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1.要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能力培养

就目前教育教学的形势来看,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所以,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我们物理教师高度的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我们教师必须研究较差中,那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起来感到很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我们的教学中,多多地引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在具体地实验教学中,可在规定的实验中,适当增加相关演示项目,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就要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不言而喻,演示实验是我们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而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只是教师在演示,学生只能袖手旁观,当看客。这样使得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懂,特别是坐在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这样,在我们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演示实验中来,不仅使学生有显示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更能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使学生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3.要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努力实现变实验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大部分,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正确与否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得不到锻炼,这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而探索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有独到之处。这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

为此,我们在物理课教育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大脑发散思路。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然规律,使学生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熏陶。

另外,我们要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就要因地制宜地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此来优化我们演示实验的教学

我们利用常用仪器,教具来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来教学,是我们教学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本身的电脑、计算机、影像、视频等先进功能,它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和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它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掩饰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切。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地情境,使我们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这对物理的各种题型的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要与学生的分组合作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素质,同时加强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多角度、全方面地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实验心得范文

1 演示实验的简便化

简易方便是演示实验的重要原则之一,演示实验所要求的简易方便,既包括仪器结构和实验装置的简单明了、操作方便、各量易测、计算简单,也包括由实验现象导出结论时叙述或推理简单。课本上的某些实验过程欠简捷,既费时,效果又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新实验,达到简化操作手续,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例如,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如果按教材中的方法演示,不但实验装置极其复杂,而且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此笔者利用一个简易的插入式变阻器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如图1所示,将两根火柴夹在电阻丝中,只需通电十几秒钟就可发现电阻大的电阻丝中的火柴被点燃,从而迅速得出结论。

2 演示实验的稳定化

装置稳固、状态稳定是演示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课本上部分演示实验不成功原因在于不稳定。例如,有些教师在演示“电荷的相互作用”实验时,往往不能成功,便根据“做不成功”的经验将做演示实验变为讲演示实验,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了理解障碍。其实这一演示实验难以成功的关键在于“难悬、量少”,缺乏稳定性。这一演示实验是将摩擦后的玻璃或橡胶棒悬挂,再用另一摩擦后的玻璃棒或橡胶棒靠近去验证“同排异吸”的现象和结论,如图2所示。但有两点不足,一方面用细线悬挂的棒难以很快静止,另一方面由于摩擦后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少,一“漏”就“完”,很难保证实验成功,但只要将此演示实验进行如下的创新:用悬挂法找出玻璃棒或橡胶棒的重心,并在重心处钻孔,并将其上的污垢洗净后干燥备用,实验时从干燥箱(烘箱)内将棒取出(或用电吹风烘吹),摩擦后用小磁针支架支撑于重心处,再用摩擦后的另一棒去靠近,如图3所示,改进后的演示效果十分明显,极易成功。又如在演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时,可以把各电路元件固定在示教板上,把电路装接在竖直平面内,以便让学生看清楚线路的连接情况,效果更佳。

3 演示实验的惊险化

学习的动机不但可以由内驱力来激发,也可以由外在的刺激的诱因引起,惊险而引人入胜的演示实验对学生而言就是强烈刺激的正诱因,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记忆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将课本上摆球演示实验设计为“铁球碰鼻”的演示。如图4所示,将一铁球悬挂在教室的天花板上,让铁球刚好碰到教师的鼻子,然后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朝教师打来时,教室里发出了惊叫声,学生为教师捏了一把汗,但教师那安详的神态又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这样就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打开学生思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演示实验的变速化

演示实验现象出现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有些现象出现需要很长时间,课堂演示学生不易观察到现象;而有些现象转瞬即逝,课堂演示学生不能清楚观察到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实验效果,这就要求对演示实验进行速度处理。例如,照课本方法演示硫酸铜在水中扩散现象,需几天。若用高锰酸钾溶液做此实验,几分钟就会看见界面模糊,彼此进入对方。又如,用磁铁靠近小磁针时,由于磁铁磁性较大,N、S极的变化迅速,稍远一些的学生不易观察到,为此可在磁针上套一自制的外套(标有N、S极木制的),这样不但使小磁针质量增大,转动较慢,同时外观的变大,增大了可见度。例如,演示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的实验,很长时间保险丝都不容易断,实验很难取得成功。如果事先重视将保险丝的某一部分用螺丝刀切一下这一细节,实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保险丝就熔断了,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又如,碘升华和凝华现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一加热,学生还没有观察,现象就迅速完成。操作时间稍长,还会出现液态的碘。为此,笔者利用圆底烧瓶中盛少量的碘,然后放在沸水中来加热,不但延长了观察时间,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还保证了无液体碘的出现。

5 演示实验的直观化

演示实验的一切功能都离不开观察,观察者只能在演示者所给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因此,演示实验的直观是最起码的要求。而课本上的某些实验非常的抽象,需要很强的想象力,以致感到理解困难,进而对物理产生了畏惧心理。这就要求对实验的装置和过程进行直观化的处理,降低学生的观察难度,增强实验的效果。例如,在电磁感应的演示实验中,对于导线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因为磁感线是不存在的,需要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来。为了让这个实验更加直观,容易理解,笔者在蹄型磁体的中间放一些大头针,便将磁感线很直观的显示出来了。学生在观察时就很容易理解了。

6 演示实验的过程化

有些演示实验,现象虽然明显但由于存在一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学生易对实验结果产生怀疑,或者没有透彻理解由实验得出的概念和规律,导致不能正确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做这些演示实验时,应把实验过程分解成若干段,创设一些辅助实验过程,增加比较环节,通过展示“慢镜头”,再现“慢动作”,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联系。例如,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原实验要求是称出圆柱体物重,读出浸没在溢水杯中弹簧秤的示数,从而算出浮力,通过其物体所排出水的重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再部分侵入,及改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演示,学生学习后并不能透彻理解这一规律,在运用中常常出错。笔者在演示过程中,增加了几个环节:(1)在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观察弹簧秤上示数的变化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化的关系。(2)圆柱体全部浸没后逐渐增加深度及左右移动时,弹簧秤示数是否发生变化。(3)把一块橡皮泥全部浸入水中,再改变橡皮的形状,比较前后两次弹簧秤示数有没有变化。(4)分别用等体积的铝块、铜块投入溢水杯,比较两次溢水的水重。由此,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只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而与物体没入液体的深度、自身的形状、构成物体的密度等因素无关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解决浮力问题就会运用自如了。

7 演示实验的放大化

实验现象要清楚明显,也要课堂演示的重要原则。为此,可将课本上的部分演示实验通过放大的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选用的仪器尺寸要足够大,务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如果有些仪器不宜做得太大(如验电器的金属箔大了就会影响其灵敏度),一般可采用光、电或机械等多种入大手段来增强演示效果,为了把不太明显的现象显现出来,常常采用背景衬托或染色或光、电放大等措施,如在演示“磁场的方向”和“磁感应线”时,可以把实验器材放在投影仪外,投影仪将整个实验过程放大投影到屏幕上,清晰直观,效果十分明显,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演示的仪器、器材要置于适当高度,演示的平面图像尽量使之竖直起来。如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将通电导线横拉于投影仪上方,小磁针置于投影仪上的导线下方,就可避免因磁针在水平面内的偏转而导致学生观察不清楚的弊端。

8 演示实验的趣味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演示实验如果能做到生动有趣,则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大气的压强”时,为了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做好课本上的“覆杯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把杯子换成大试管,取大小不同而内径相差不太大的另一支小试管,在大试管内倒满水,再把小试管装入大试管内一部分,再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的水不断流出,而小试管会徐徐钻入大试管内,这一魔术般的表演将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