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

第1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固定资产;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139-02

国有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高校国有是指高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按照规定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部资产。包括高校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国家调拨给高校的国有固定资产,学校按国家规定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中利用组织收入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学校接受捐赠以及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学校所有的资产。按其表现形态可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等。高校属于国家财政投入的事业单位,其资产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刮泥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大,直接导致了高校国有资产数量和种类的迅猛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困难程度。

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在使用中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许多高校认为自己只需要承担教学科研活动的任务,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不断向上级申请资金购置设备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却没有认识到自己本身须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并不关注其所购设备的保养和有效的管理,许多贵重的仪器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1.2 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依照管理学的理论,管理最好只有一个主体,由一个主体牵头,其他的部门给予配合,否则多头管理必然导致管理体制上的混乱。高校资产本身性质很难界定,许多高校国有资产由后勤、设备、图书、各院系共同管理,各部门各单位都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学校不能实现统筹管理和协调,使管理工作交叉重复,各部门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或相互制约,导致资产的重复购置情况严重。

机构上的不健全情况有待改善,同时制度上的不完善也有待进一步改进。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但是其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国家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跟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有所不同。但是当前国家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只是参照国家一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规章制度而已,并没有专门的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这已不能满足高校这种特殊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各高校自身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是非常少,即使有也形同虚设,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核机制,导致管理上出现诸多漏洞。

高校还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正常的管理工作的需要的问题。学校领导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长期不够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投入较少,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形成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具体管理人员方面也是存着在学历与综合素质不高,所学专业与资产管理工作不相吻合,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1.3 对无形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中分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高校无形资产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能够为学校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无形资产没有得到高校应有的重视,致使无形资产流失情况严重。另一方面,高校的许多研究成果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没有推向社会实现其价值,这部分资产长期闲置存放,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浪费。例如,高校的本身的品牌效应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许多高校尤其是名校如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等并没有把学校的名称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管理,这导致一些单位个人盗用学校名誉谋取私利,侵害了国家的利益。

2 改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是改进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加强有赖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鼎力支持。加强资产管理要求高校要改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加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因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吸引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来关注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广大师生都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来,树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2.2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实现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归口管理和使用管理的结合。学校占有和管理、校内各二级单位使用管理,建立综合管理、归口管理和使用管理的责任制。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理顺工作关系和思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要形成一个资产购置申请、审批、招标、采购、验收、保管、使用、调拨、报废等的完整流程。同时也要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精明能干的队伍。学校应重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确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员的选拔考核程序,挑选适合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学历、有能力、有专业的人员充实到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给管理人员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打造一支真正适应现代资产管理工作需要的队伍,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2.3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因此,高校只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为学校的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首先,高校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和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其次,高校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无形资产存在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加强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再次,必须加强国家对高校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力度,将高校的所有无形资产及时置于国家的法律保护之下。最后,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不能只存在于实验室中,这些研究成果只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高校国有资产,同时,还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的收益来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环境。

2.4 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资产管理手段及方式落后也是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落后的管理手段直接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水平,因此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迫在眉睫。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方面,多数是以单机版的形式存储在一台电脑中,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网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管理学校各部门的资产,关注资产的变化情况,实现资产的实时监控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高校从事各项职能工作的物质保障,其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的管理者要从本身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方法,以实现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岳.国有资产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第2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本文就吉林省行政单位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初探,以期加快我省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的确立。

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内容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包括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针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要对管理进行全面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资产配置方面,明确资产配置的原则,制定资产配置的标准,明确资产配置的审批程序,资产配置与部门预算相衔接。

2、在资产使用方面,规范资产日常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闲置资产进行调剂使用;明确资产有偿使用的审批程序;对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在资产处置方面,明确资产处置的内容和要求;规定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对资产处置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在资产评估方面,规定应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明确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明确被评估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5、在资产统计报告、资产清查方面,行政单位应当建立资产登记档案;明确提出资产统计报告是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提出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工作做出了规定。

6、在监督检查方面,对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能做出规定;结合《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明确相关管理机构和人员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中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7、在产权纠纷调处工作方面,明确产权纠纷的定义和调处程序。

二、完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措施安排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规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为,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前提,也是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就成为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各主管部门和行政单位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在制度措施安排上应注意做好3个方面的结合: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省内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绝大部分是由同级财政预算资金形成的,财政预算资金安排的科学性、规范性,预算安排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资产配置数量、质量和不同单位之间资产配置的公平性、合理性。因此,预算管理是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通过增量来调节、控制存量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好资产管理工作。同时,资产管理工作也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清查和财务管理有关数据资料,并把它作为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配置资产的依据,有利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科学编制预算。

2、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在会计要素中,“资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财务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资产管理。同时,加强资产管理,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既是加强资产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的有效手段。

3、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实物管理主要侧重于保障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价值管理主要侧重于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是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的表现及解决办法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监督管理不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没有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统计报告等资产管理的基础数据资料没有作为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配置资产的依据,资产配置预算的审批往往存在某些盲目性。预算编制、审批等管理工作没有为资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难以实现公平资产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规范国有资产收入管理等目标。

要想解决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把握以下4点内容:

1、在资产配置环节,省内各行政单位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各单位才能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上述措施,有利于用预算手段控制行政单位的资产配置,科学合理地配置资产,逐步实现资产存量的公平合理;有利于严格审核资产配置事项,减少不必要的配置项目,节约财政资金,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2、在收入管理环节,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按照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省内行政单位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在统计报告环节,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的统计报告,应当作为同级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4、积极探索采用实物费用定额编制相关经费预算。为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促进和加强省级部门实物资产高效管理,探索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途径,应借鉴财政部2004开展实物费用定额试点工作经验,根据省内各行政单位办公用房、车辆的实际占有数量和按实物量平均计算的费用定额标准,计算考核这部分公用经费。

第3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成都纺专是四川地区代表性的纺织类专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几经变革,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规模。成都纺专的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另一部分是校园资产的管理。因为校园资产的管理其自主性比较高,所以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反观国有资产管理,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管理理念的落后等原因,国有资产的功能和效应根本的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价值体现。

一、成都纺专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

(一)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就目前的成都纺专国有资产管理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少。由于人员少,所以往往会形成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一人多职的现象具有两方面的突出弊端:首先是因为身兼多职,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负责,这也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的管理压力加大,在重大的压力之下,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所以各项管理工作很难开展。其次是由于身兼多职,所以有些管理人员即使想进行有效的管理,奈何分身乏术,这也是造成管理不善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停留在帐表处理等日常业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问题。

(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部门职责不清。部门职责不清有两个突出的弊端:首先是由于职责不清,所以管理责任很难落到实处,管理责任落实困难就会造成管理手段的效力较低,这对于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益而言非常不利。其次是由于管理职责不清,所以在落实责任的时候存在着互相推诿的现象。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责任的落实一方面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但是目前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使得管理工作无处乏力。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管理职能应代表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但由于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职责不清,财务人员对资产的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使资产处于监管不力的状态,造成管理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管理混乱。

(三)资产流转程序不规范,体制不健全

在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当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流转程序不规范、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目前,虽然设置了实物资产管理员的岗位,但是由于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执行都缺乏相应的标准规定,所以导致在资产的购置、验收、转移和处置等环节实物,资产管理员的作用十分的地下。资产管理员职能发挥的不到位,究其原因还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依据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流程。

二、成都纺专国有资产管理的突破和创新

(一)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为了促进国有资产的管理,健全内部管理机制非常必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管理人员和管理标准的核定,通过管理标准的制定来实现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其次是进行责任制度的确立。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要有相应的负责人,这样在管理过程中才能第一时间解决管理问题,降低管理成本,所以要在管理中明确管理责任。最后是要建立监督制度,通过监督制度的确立,来落实管理工作的执行和管理责任的到位。

(二)理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

为了使得国有资产的管理更加的高效,必须要对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落实,落实管理部门职责的时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部门管理权限和范围进行核定。因为管理权限和范围的核定对于明确管理职责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就是要对管理部门的功能进行明确。通过明确管理功能进一步的细化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

(三)提高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

提高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效率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国有资产要进行价值评估和判定,通过价值的预估来明确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在利用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其价值。其次是要在管理过程中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中,部分资产的潜在价值巨大,所以要在管理工作中积极的做好潜在价值巨大的资产保护,以便于实现其增值。

(四)使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研究探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使资产从采购、验收、入账、管理与使用、报废、最后残值回收都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周期呈现。现在我们对国有资产采购(从预算、项目可行性论证、采购申请、采购执行、合同管理、采购验收管理),采购的资产验收合格后,进入固定资产入账、财务审核付款后就正式进入学校固定资产库,这样就做到了和财务账物相符,资产管理与使用、报废、最后残值回收都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生命周期呈现,实现了信息化平台管理。

结束语

成都纺专的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管理责任落实不明确,所以在突破性管理实践中,主要还是需要从管理责任的落实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合理化利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参考文献

第4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监督体系;管理对策

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精神,医院的固定资产虽说在整个体系中不是最重的一环,但在国有资产中的份量确不可小视,它是整个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它在管理上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重视,现就其法规及我院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方向进行论述。

一、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1)使用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要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达到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2)资产的报告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用的资产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规定的报表格式及内容定期作出报告。实行国有资产直接管理的,直接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实行委托管理的,向主管部门报告,由主管部门汇总后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在报送报表时,应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同时对国有资产变动、使用和结存情况作出文字分析说明。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制汇总报表及分析说明,向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同时抄报同级财政部门作为编制下年度财政预算的参考依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具体管理。(3)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一是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二是负责资产的账、卡管理;三是负责本单位的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四是负责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五是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保养和基建竣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六是负责对本单位拟开办的经营项目论证,履行资产投入的申报手续,并对投入经营的资产实施投资者的监督管理。(4)内容: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做好负责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国有股权管理、产权登记、资产统计等基础性管理工作。

二、当前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不强,检查监督机制薄弱长期以来,医院各部门对国有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个别医院因思想上的认识不足,对国有资产管理淡漠软化,购进无控制,调拨无报批,统计无数据,有的医院国有资产统计资料先天不足,统计比较笼统。(2)基础资料统计不实,审批程序不规范。有的部门只单方面登记,还有的部门甚至不登记,造成统计数据中的现有数与实有数据出入较大。在日常保管过程中,因账、簿、卡的记录不准确,国有资产的自然贬值或转移流失等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映,审批制度手续不健全,资产报废、转让都不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记账,导致有的科室长期对单位的国有资产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虽然在形式上医院的财务、器械设备(科)、总务科、图书馆等都建有国有资产分类账目,然而,实际各部门的管理很少到位,账账、账物之间互不衔接,有物无账,有账无物、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长期存在并且无法得到解决,还有国有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造成大量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丢失等等。(3)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投入运行后由各使用科室进行集中的管理,因受本位主义、科室小利益的影响,国有资产的调剂使用受限制,本来可以共享使用的国有资产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重复购置,致使部分国有资产相对闲置或功能过剩,如同一设备有的科室闲置、有的紧张,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4)制度建立不全,医院没有制订相关的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有责任不追究,有制度不重视,有的科室人情检查、私自检查,私自收费时有发生。

三、规模及分类管理原则浅淡

(1)规模原则:原来制定的制度已显示出与医院高效、精简的管理不相适应的地方。且随着医院的发展,原有的工具设备种类繁多已不能再列为设备,建议医疗专业设备标准可提高到单价2000元以上,同时严格按财务的ABC进行分类,对重点医疗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可按价值分为200万元以上、200-100万、100-50万元和50万元以下进行进行单项管理。(2)专业原则:医疗设备应对大型的价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专门的医技人员及管理科室进行管理、操作及使用,并对其工作量进行考核,建立正常的工作报告和备案制度。(3)发展原则:对于房屋及特大型设备,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负责管理,防止成立完就不了了事,又回到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4)优化原则:对于效益好的、使用率高的、创收好的设备,可以考虑多采购、进行边际分析、会计核算,并进行专人维护和保养。

四、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医院领导应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充分挖掘现有的国有资产的潜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支出。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放在医院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建立从会计、资产管理员到实物管理员的三级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国有资产档案,如采购制度、保管制度、定期核查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医院要定期检查通报资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不搞形式,不走过程,要真正做到物物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依法办事,照章管理。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制、廉政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2)设立国有资产专门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运作牵涉到管人、管财、管物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医院机构设置的现实来看,哪一个部门都难以统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在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的任务主要是:执行医院的方针政策,协调各部门关系,把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统一起来,负责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解决医院内部国有资产数量不清、归属不明、产权多头管理乃至无人管理的问题。医院的贵重仪器、设备要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技术档案和维护、保养、交接以及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国有资产的购入、报废、调出必须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做到资产账上有登记,件件有人管,项项都规范。(3)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督体系,一旦投入使用,资产管理办公室就应该跟踪问效,挂账管理,把资产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管理统一起来,避免二者脱节,定期对各单位的资产占用、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弄清楚各单位资产的性能、数量、状况等,做到账实相符。对国有资产需要更新、改造、购置时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制定全院的经济发展方针,为提高全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铺平道路,奠定基础。(4)建立大型医用设备利用率检查评估机制,把大型医用设备购置使用纳入医院工作规划中,制定大型医用设备利用率考核指标。使大型医用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状态,随时评估其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同时建立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设备管理操作人为直接责任人,实行先培训后上岗。(5)国有资产收益核算办法。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下达的保值增值指标,主要指标体系。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国有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社会贡献率等有关指标。同时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建立正常的工作报告和备案制度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进行营运业绩的考核、评价、奖惩。

参考文献

[1]李文聪.《浅淡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及监督》.中国外资.2011(6)

第5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 应用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对于发挥国有资产效益,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简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后,有效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但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一、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资产构成多元化,国有资产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为了监督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围绕两个《办法》,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手段,财政部2007年研发推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有关中央部门和省份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9年8月28日下发了《关于正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正式推广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按照财政部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已经全面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完善影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资产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性欠缺,相互脱节,导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明显降低了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1、欠缺专门机构负责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

部分高校未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国有资产管理上,仍沿用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处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教务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因为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谁都不管或谁都在管的现象时有发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只由财务处一个部门使用,无法推广到其他部门,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措施不到位。

2、国有资产管理交叉重复效率不高

部分高校对国有资产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而各职能部门分别归不同的上级部门指导、由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各职能部门为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往往会造成工作重复。如:教务处因为上报教育厅资产数据的需要,使用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分16大类管理),由专人录入教学设备仪器的明细记录,获取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的资产数据;而财务处因为上报财政厅资产数据的需要,使用财政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12大类管理),由专人录入全校的资产明细记录,获取上报财政主管部门的资产数据。

(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单机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单一,使得部分业务无法顺利开展。

1、数据处理能力不强

该单机版只能独立运行和操作并对固定资产的各项数据进行输入,由计算机记载并核算,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满足了目前一般管理需要,但是对于资产调拨、变动、报损等很多简单的操作,系统都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人工大量地填写单子、录入数据、删除数据;固定资产卡片没有批量拆分功能,成千上百张卡片只能手工拆分等,不但系统效率低下,还有可能引起数据错误。

2、查询不方便

该单机版的“存放地点”、“使用人”等项目查询功能差,数据录入过程中对两个项目不能直接查询,需要将两个项目内容导出Excel表格才能进行查询,不能很好发挥系统软件应有的项目管理功能。

3、资产信息不能共享

该单机版无法与校园网链接,相关管理部门不能通过校园网参与实施各项资产管理活动,资产信息不能全校共享,造成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不公开、不能在校园网中迅速查询到想要的资产信息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校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办法

(一)创新归口管理部门的国有资产数据录入工作模式

对于尚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为解决查询功能差的问题,避免在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产明细录入的重复劳动,可充分发挥Excel表格的应用水平,协调好财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等归口管理部门的数据录入工作。

1、调整部分项目的录入

第6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给各高校的资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合理有效使用和配置国有资产,增强国有资产产权意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以及资产运营的多元化管理,对做好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校的国有资产规模迅速膨胀,资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合理管好和用好这些资产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强资产管理,合理有效使用及合理配置国有资产,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已迫在眉睫。

1 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和缺陷

高校资产的主要来源:一是上级财政部门调拨和办学收入;二是高校通过以原有资产或通过政府担保从金融机构贷款而得;三是国家每年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由此所形成的大量无形资产;四是利用高校自身的地理环境、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等创收形成的大量资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国有资产出现了多元化经营型管理模式,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暴露的问题就日益突出。

1.1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

全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加大了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力度,淡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国资委只管理国有企业资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由谁监管,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高校的资产管理只归口于其主管部门的财务处,缺乏有力的监管体系。

1.2 高校存在严重的资产不足和资产浪费现象

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资产的不足体现的越来越严重,一些理工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课程,教师的教学设备缺乏,生均图书数量、生均住宿面积等均达不到要求,各高校为了达到高校办学条件的评估工作的要求,往往是“物不够数来凑”,在账面上大做文章。另一方面存在着设备闲置等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专用实验设备使用率不高,甚至长期闲置;二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对设备的管理维护不到位,使用期短,损坏率高。

1.3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陈旧管理体制

即形成了设备部门管理用于实验、教学和科研的物资、仪器;后勤部门管理房地产、办公车辆;图书馆管理图书资料;产业处管理“三产”资产等多头管理局面。由于管理方法不统一,相对管理的责权划分不明确,缺乏强有力的指挥协调机构,使实际工作中职责不清,加大了管理成本,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益。

1.4 经营性资产运作缺乏规范性

高校在开展经营性活动中,把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过程中,很少按照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和申报,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产权不清,经营活动无偿使用国有资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利用教学科研设备进行创收活动,无偿占有国有资产。在校办产业中,尽管有的给学校上缴部分利润,但受个人利益的驱使,相对资产使用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补偿,有的校办产业潜亏严重,实际上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隐形流失。

1.5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各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忽视实物资产的管理,重视购置和更新,忽视维护和管理,认为资产与办学无关,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普遍存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确,账物不符,账外资产大量存在等现象。

2 加强高校资产监管,建立科学的资产监管体制

针对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为适应高校发展的新形势,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高校资产监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资产监管体制,从根本上预防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第一,提高各级领导的资产管理观念,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受传统观念重钱轻物的影响,资产管理者的资产管理意识淡化,长期以来,各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人员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更要求一支高素质、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才能更好发挥国有资产对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工作,保证高校资产管理有序进行。

第二,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机制。根据财政部出台的《全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中央行政性资产的管理办法》《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细则的要求,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资产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从资产购置的审批、购买、保管、领用、使用维护直到资产的报废、变卖的管理办法以及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按期检查实施情况,做到归口管理,各司其责。

第三,从内部挖掘潜力,使国有资产物尽其用。各高校应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清查,核实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摸清家底,做到账实相符,合理调剂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对部分设备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将收取的款项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以弥补教育事业经费不足。明确资产处置权限,对资产处置实行分级监管,各职能部门分别把关,对有偿调出或变卖的资产由专家组评估,以合理的价格作价处理,所得收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加强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高校的校办产业已迅速发展,面对长期以来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确,“投入多,回报少”等一系列问题,各高校产业首先要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各高校产业应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有偿使用。一是作为投资的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的投入,按投资比例取得收益。二是作为租赁形式,学校应收取资产的应有价值的使用费,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五,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知识产权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各高校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无形资产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研发和转化。

总之,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实现科学的规范化的资产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第7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体系;构建;严格管理

最近,周口市市委书记毛超峰对周口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统一、严格、规范上下功夫。如何落实毛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发挥国有资产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的有效统一,将是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的重点。

一、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是保障国家机关运转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市行政事业资产总量不断增加,管好、用好行政事业资产,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综合使用效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加快新城区建设;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节约财政开支;有利于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体系

(一)明确管理原则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原则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首先,要实现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其二,要强化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的衔接,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必须通过政府采购的渠道进行购置,防止违规操作,铲除滋生腐败行为的土壤;其三,要推动资产管理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相衔接,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

(二)理顺管理体制

要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省政府108号令对我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地方仍存在管理体制未理顺、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状况,一些部门和单位没有明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一些二级单位的资产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周口市委市政府对理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非常重视,2007年12月,下发周编〔2007〕44号文件,将周口市国资委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划归市财政局,成立了专司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周口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为全市行政事业资产步入正常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规范配置程序

为使资产配置公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2007年9月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108号令,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应在配置环节严格控制原则和审批程序,应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对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允许重新购置。行政事业单位拟购置资产,必须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后,提出品目、数量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

(四)强化使用管理

在资产使用环节,根据《办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还应建立资产调剂制度,着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即对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同级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有权调剂使用或者处置。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及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等行为要严格控制和审批。

(五)加强处置管理

为了解决处置无序、资产流失的问题,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即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拍卖、招投标等方式,在经政府批准或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

(六)完善收入管理

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和经营使用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以及处置国有资产获得的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同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出台周口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在统一、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近年来,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变化,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多年来,我省沿袭的还是1990年省政府颁布的《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省政府19号令)。为了彻底改变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无序管理的状况,财政部于2006年7月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5号令)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2007年9月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108号令)。为规范、统一管理,周口市准备下大力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法规体系。

第一,根据108号令,出台周口市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前一阶段,市国资办按照财政部和省政府的《办法》,借鉴其他省辖市经验,经过征求财政局科室及县市区财政局意见,局办公会议研究,市政府法制办审核等环节,制定出《周口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5月23日,市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这个办法,办法的通过,为周口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提供一个操作性较强指导文件。

第二,围绕《周口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我们还将着手制定《周口市财政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工作规程》、《周口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管理办法》、《周口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周口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益)收缴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统一、规范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法规体系,使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第三,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社会各界和行政事业单位深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法规,提高依法管理和自觉遵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自觉性。推动《周口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抓好监督检查,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

(一)加强购建管理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发扬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严格控制各项资产的购置和建设。对确需添置资产的,由单位提出申请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按照轻重缓急和财力状况统筹安排,重大购置和建设项目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审批。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动态监控系统,随时掌握各类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根据工作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资产,克服铺张浪费现象。

(二)完善处置程序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遵守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发生资产调拨、转让、置换、变卖、报废、报损等资产处置问题,以及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行为时,应按照“单位申请、部门审核、财政审批”的程序办理。对重大的资产处置项目,由财政部门呈报政府审批。在发生资产处置和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行为时,应由财政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或资产评估,在审计或评估的基础上委托公物拍卖机构公开拍卖。特殊情况不宜公开竞价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协议转让。对产权不明确的,应先进行产权界定,在未明确产权归属前不得擅自处置。在办理房产、车辆过户、工商登记和土地出让手续时,应出具政府或财政部门审批的资产处置证明材料。否则,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三)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以及对外投资、联合经营等所形成的国有股权收入均属国有资产收益,应当按照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的有关规定,全额上缴财政,由政府统一管理和调控,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对于确因工作需要更新资产的,由财政部门统筹提出意见,报同级政府审批。

第8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正常工作、履行职能的必要资产,其具有公共服务性、非增值性、使用无偿性、单位占用性、财政配置性、消耗性等基本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逐年大幅度增加。规范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正常进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改进。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不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相当淡薄,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的思想,忽视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许多单位没有树立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意识,把资产当做部门的私有资产,随意购置、处置,不讲使用效益的情况十分常见。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才缺乏。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调配、处置等制度,有的甚至没有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行政事业单位普遍不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大部分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专业技能陈旧,且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对资产管理的好坏、账务核算的优劣,没有严格的衡量标准,更无奖惩和监督措施,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国有资产财务账目不规范,账实不符、资产虚假现象严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自建、购入、更新、维修所形成的资产,以及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往往采取不及时入账,甚至干脆不入账的方法,对于已经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也不及时进行调账,结果是部分资产“无账可查”形成大量账外资产,部分资产“查账无物”虚增资产,造成账实不符,资产虚假现象十分严重。

(四)外部监督检查机制弱化。

一方面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尚无绩效考评办法与制度,难以衡量其资产管理的绩效状况,实践中也没有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与管理状况的定期考评,没有把国有资产的使用与管理纳入单位领导业绩考核范围,另一方面也没有制度化的外部检查与审计。这难免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造成无人对资产安全完整真正负责。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节约使用资产的观念。并明确以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促使其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配置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各种资产的采购管理制度、审批论证制度、验收制度、核算制度、处置制度、效益分析评价制度和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坚持先入库后领用、先鉴定后报废、先报废后购买的原则,规范资产采购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记录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严格购入、领用、报废手续及凭证传递制度,建立各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由于资产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工作,单位应重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抓好继续教育,及时充实其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使他们能够适应新时期管理国有资产的需要,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务账目,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

单位会计人员应健全国有资产财务账目,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对资产的日常增减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做到账表、账帐、账卡、账实相符,避免因人员变动及其他原因而引起资产流失。搞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及时清理账外资产,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全面、及时掌握资产信息。

(四)跟踪检查,强化监督,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

财政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综合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各级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应综合利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对同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状况应成为考核管理部门行政领导的重要内容。对因资产管理和使用不当而出现的资产浪费与不合理损失等现象,应依法追究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的经济责任,对违法违纪行为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定期汇报制度,凡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单位,应向同级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定期汇报资产形成、使用、处置等方面的情况,自觉接受监督。此外,应加强审计监督,尤其是引入社会审计,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监督作用,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作者单位:荆州市工业学校 )

[1]李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26).

第9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趋势

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1.机构健全化

管理机构不健全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依然是分块管理,如房地产是一条线,归后勤处管理;一般设备是一条线,归设备处管理;教学与科研设备是一条线,归教务处管理;文献资料是一条线,归图书馆管理等。其结果就是资产管理上不能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学校的全部国有资产划分成若干块进行管理,而各块又自成体系,相互独立。有些高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但职能并不明确。部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没有被纳入职能部门的管理范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仍缺乏统―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权限仍是分散的。由此,造成了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和闲置。在出现问题后,各部门之间更是相互推诿、相互指责,最终不了了之。

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首先必须建立―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校的国有资产。在这方面,很多学校借鉴了当前国有资产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大胆而有成效的改革。比如,山东大学于2004年1月撤消了产业处,将原产业处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职能与资产处的产权和公房土地管理职能合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统一管理全校有形与无形、固定与流动、事业与经营的各类国有资产。同时,学校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国资委办公室,其职能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代行。国有资产管理处作为学校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沟通、协调各类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对学校各类资产实施统一的监督和管理。

机构健全化不仅体现为国有资产专门管理部门的建立,而且表现为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确立。只有确立了权责分明、保障有序的资产管理体系,才能使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得以有效发挥。例如,黑龙江大学建立了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资产分级授权管理体系:(1)对仪器设备、家具等固定资产采用三级管理体系:一级资产管理是在学校主管校长领导下,由资产管理处负责行使职能;学院(部、处、所、中心等)为二级资产管理体系;系(实验室、实验中心、科室)为三级资产管理单位。(2)对机动车辆、行政办公用房采用二级管理体系:一级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由资产管理处代行具体管理工作;二级为专项资产管理机构。(3)对于低值耐用类资产采用二级管理体系:由资产管理部门直接对使用部门进行授权,使用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并直接接受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

2.机制科学化

产权不清、制度不健全和监督不力等机制问题也是制约高校国有资产改革的重大障碍。国有资产产权不清,使得部分学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投入时得不到合理补偿,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增值,甚至还使某些单位及个人利用这部分资产为自己谋取利益,使学校的国有资产变相流失,蒙受损失。管理制度不健全,更是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转让和置换等无章可循、程序不规范,很容易导致土地、资金等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被侵占。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制度和监督机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发挥得不到有效监管,形同虚设,甚至为个人谋取私利提供了便利。因此,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机制科学化首先体现为明晰地界定产权。很多高校根据《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对学校国有资产的产权进行了界定。如,有的高校在后勤转制过程中按照资产评估或实物登记的方式界定产权关系以及确定资产价值。后勤转制后,按照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即“学校对划归后勤服务公司的资产拥有所有权,公司对划归的资产拥有使用权”,明确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学校以出资者的身份,把后勤资产注入后勤企业,成为企业资本。或以有偿租赁、无偿借用的方式为后勤企业使用,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继续有效地提升学校国有资产的效益。

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是机制科学化的重中之重。它是维护资产的完全、完整,维护学校作为出资人的利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总体而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1)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2)国有资产购置、验收、使用、保管、维护、检查制度;(3)国有资产损失赔偿惩罚制度;(4)国有资产处置制度。都分高校借鉴他校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如,曲阜师范大学先后制定实施了《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个规章制度,各个学院也制定了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基本构建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框架,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和程序保障。

建立并完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是机制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很多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就是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最高监管机构。该委员会的主任一般由校长兼任,副主任由主管国有资产、财务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规划、财务、审计、纪检、后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通过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措施,对各单位的国有资产日常管理进行严格监督;对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好账目调整工作;对各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情况进行科学考核;接受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适时监督等。

3.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联合办学、跨地区办学等新型办学模式的出现。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资源总量急剧增加。周济部长在200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学校管理工作时强调,“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我们学校的规模显著地扩大,资金、财产大幅度地增长,办学形式也日益多样,这就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无序现象,迫切要求我们加强规范化管理,保持教育工作的正常秩序。”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分配国

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是高校国有资产改革的迫切任务。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撬上有力的翅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校内外信息交流,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浪费、闲置和流失。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较有特色。比如,黑龙江大学先后开发了“黑龙江大学固定资产综合业务系统”“高校资产条形码管理系统”“中国教育装备信息检索系统”和“固定资产年度清查管理系统”等。

一般而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处理的信息主要有:(1)国有资产动态信息。这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信息主体和基础,可反映出高校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和详细信息。(2)国有资产的共享信息。各校内单位闲置或工作量不饱满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公布,实现共享。(3)国有资产信息的汇总、统计、打印。(4)其他共享及交流信息。这包括同种或相近类型的国有资产资料或实验参数等信息共享与交流。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管理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由必备网络设备、计算机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等组成的信息网络体系,必须融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单纯的技术进步是设有意义的,只有结合到某一实际的应用领域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第二,实时性与准确性的高度统一。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动态管理,各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国有资产的最新情况,在网络上随时进行数据维护。既避免了费时费力的统计和清查工作,又能始终保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第三,经费投入与效益获取的有效平衡。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模式,其投入也是巨大的。因此,应把效益作为一项硬指标来衡量网络管理系统,促进它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形成投入-提高―再投入―再提高的良性循环。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现在的管理状况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若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正确认识高校国有资产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正确认识国有资产的含义,是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之所以问题多多,就是因为学校对自己的国有资产的含义认识不清。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二十九条规定,高校资产是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第三十条进一步规定“高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高校的国有资产具有所有制性质公有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占有形式多样化和总量值动态化的特点。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注意厘清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目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国家拨款;(2)学校创收;(3)接受社会赞助和捐赠;(4)各经营机构自购资产;(5)土地、房产、仪器设备、家俱、图书资料等固定资产;(6)校名、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7)产业发展中,一部分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

其中最后两种形式的国有资产应是今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特别关注的对象。无形资产包括商誉、专利、生产技术等没有实物而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资产。这部分资产一些大的院校管得比较好,而规模小一些的院校就有些欠缺。例如,清华大学就非常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2006年“清华大学”已经成为高校中的第一个驰名商标。高校必须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对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高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均有重要作用。此外,大多数高校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往往只包括校办产业的国有资产,而后勤服务部门所占有的国有资产中实际上在进行经营活动的资产并未纳入其内。要顺利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将这部分资产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范畴。

2.注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因为好的管理是好的管理机制与好的管理人员的结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学校资产管理的中坚力量。建设好这支队伍,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至关紧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本领、熟悉资产管理程序、业务能力强,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并成为研究型管理者。

要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应重点加强日常的学习和教育。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和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政治思想上的学习和教育。通过集体学习、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等形式的政治学习,帮助工作人员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是专业工作能力的学习和教育。国有资产管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资产评估、市场营销、房产构造、设备性能、财务核算、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知识虽不是要求很深但要求较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应扎扎实实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