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老年舞蹈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舞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舞蹈教学

第1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现在只要你打开电脑,搜索中老年舞蹈教学视频,就可以看到数不胜数的视频,着实让人眼花缭乱,甚至一个音乐还有不同的舞蹈版本。有的教学视频资料确实经过专业老师的细心编排,动作设计有一定的科学性,有的视频就是简单的动作组合,音乐风格与动作韵律都不协调。这里面确实有一些舞蹈动作设计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专业舞蹈痕迹较重,不适合中老年学习。有一些风格紊乱,一会儿傣族风格、一会儿藏族风格、一会维族风格,这就确实需要借鉴专业舞蹈教学的相关方法和经验来整理与编创。民族民间舞中有藏族舞、维族舞、傣族舞等,有的动作就很适合中老年人学习,动作简单、风格明显。我们在动律的训练上和动作的选择上应该加以考虑,动律训练好了,风格就比较容易把握,基础动作选择合理就比较容易学习,动作幅度设计适中,就不会出现肌肉、骨骼、韧带受损等情况。譬如,腰部、腿部的动作设计成什么样的比较合适,动作的强度、幅度应该如何控制,训练时间如何控制等都是学问,需要不断在实践教学中积累大量的经验。充分考虑中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因为中老年人骨骼在不断的钙化变硬,骨密度降低,肌肉的张力和耐力,以及动作记忆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设计动作时切实考虑,科学有效设计相应的动作来加以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注重科学的训练,就会适得其反,跳舞不但没有强身健体,而且还伤害了身体,落下病根,影响生活质量。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不断开放,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人们的审美文化层次以及精神文化需求也在相应提升。舞蹈教育不是单纯的动作学习,而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包括感知、体验和创造三个层次。在舞蹈教学中,审美也不例外。审美的这三个层次是体系化的、阶段性的逐层递进的,打乱审美顺序和只进行其中的一个层次,都不是“完整的审美”。首先,社区中老年朋友能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感受舞蹈动作、服装、音乐带来的美的初步感知,发现舞蹈之美。其次,他们通过学习舞蹈进入由表及里的体验感知,通过人体的感知器官对不同风格舞蹈的动作美、节奏美和意境美进行身心体验,感受不同舞蹈文化之美。最后,他们通过社区舞蹈的学习进一步调动内心的情感和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将美内化为心中的不同形象,尝试积极主动创造美。现在中老年朋友学习舞蹈不但要通过舞蹈动作来锻炼身体、提升个人气质,而且也想通过舞蹈提高舞蹈艺术审美能力。他们中有的人已经不满足停留在动作表层的学习,而是有了深入的动律、风格等方面的探究;有的人已经不满足组合的学习,希望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舞蹈剧目,表现他们自己的生活故事;有的人已经开始了半专业的学习,希望有专业的舞蹈教师来细致地讲解风格韵律,满足他们对于舞蹈学习的愿望。这里面不乏一群圆梦人,他们痴迷于舞蹈,年轻时忙于工作、家庭,没有时间和精力,退休了再学习舞蹈,圆了多年的夙愿。有些简单乏味的缺乏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社区舞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习者的需要。那么就需要在音乐风格、舞蹈动作选择上深入研究,编创出既有民族风格韵律又有时代气息的新舞蹈。通过舞蹈的学习,让中老年朋友们在精、气、神方面都有所改变,通过身心体验,感受到舞蹈带来的健康快乐和审美愉悦。所以中老年舞蹈教学方面不仅要注重科学性,而且也要强化艺术性,这样才能适应现实需要。

二、加强教材的规范性和普及性

没有教材的教学是不规范的教学,有了教材教学才会有章可循。现在的中老年社区舞蹈教学还比较紊乱,完全取决于老师的个人能力,有什么教什么,比较随意。这样就会出现教材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握,教师授课缺乏持续性。目前,中老年社区舞蹈的需求较大,我们完全可以在教材上多研究,加以规范,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可以借鉴优秀的少儿考级教材,做出不同级别的内容,如果运作成功的话,也可以尝试做考级推广。中国舞蹈家协会前些年做的一套教材——百姓健康舞,在全国推广很受欢迎。另外,北京的杨艺老师组建了中国广场舞联合会,在中老年舞蹈教学方面,积累大量的教材。他把全国各地优秀的“草根舞者”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在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个全民健身类的舞蹈节目,现在有700多个舞蹈视频教材,供全国舞蹈爱好者学习,全国有着大量的粉丝,喜欢他们的舞蹈作品。实践证明中老年朋友还是需要规范的教材。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到教材的民族风格,还要考虑到中老年朋友肢体的协调性、记忆动作的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譬如在风格性民族舞的学习中,需要提炼出典型的动作来训练,选择哪一个舞种、设计什么样的动作,编排成为适合中老年学习的舞蹈组合或者剧目,这些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教材编写上不仅要考虑到舞蹈教材的风格,也要考虑到中老年健身的需要,所以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多调查研究,编排出既有风格韵律,又能兼顾健身、娱乐的好教材。民族风格的舞蹈是中老年舞蹈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民族健身舞蹈的成功推广首先在于它的健身功能的研发,其次是民族舞蹈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大众,再次民族健身舞蹈保持了民族舞蹈风格的纯正性。总之,将民族民间舞研发为民族民间健身舞,可使民族民间舞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民族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舞蹈发展的新方向,以及有关舞蹈的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譬如中老年民族舞蹈风格的纯正性、动作的典型性以及难易程度,目前舞蹈教育界还缺乏相应的机构和部门来进行深度研究。缺乏规范性的中老年广场舞教材,缺乏专业团队进行研发。我们应该分析中国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资源,编写出不同级别的教材,推向社会大众。只有规范好了,才能更好地普及,也只有普及好了这些舞蹈文化,老百姓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专业教育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专业性艺术舞蹈教育已经向休闲健身方向发展。跳舞也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非专业人士甚至跳出了专业的水平。在专业的舞蹈教育中,我们的中老年社区舞蹈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视,很多学子毕业都选择去做演员、编导、以及舞蹈专业教师。有一部分学生也看不上中老年舞蹈,认为中老年的舞蹈就是自娱自乐,不需要有专业舞蹈教师队伍。在20年前如果这样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非昔比,当下的中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了舞蹈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我们就应该大力研发需要的舞蹈文化产品,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来研究这个课题。没有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中老年舞蹈的教学和艺术水准得不到根本的改善。现在的高校有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两个学科培养舞蹈表演、舞蹈教育人才,其实都是按照舞蹈专业演员的培养模式在授课,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适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多年的专业学习,一个班也就是几个专业比较出色的人进了院团,毕业后有很多人无奈选择改行,这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开办舞蹈专业的学校应该有着明确的培养方向,培养的学生应该与社会接轨,不应该完全按照一种专业模式和专业方向培养人才。现在中老年人群舞蹈方向和中小学舞蹈教师的需求缺口很大,高校是人才孵化的基地,应该在这些方面研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教师团队要建立团队,开展研究群众文化舞蹈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呼吁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社区舞蹈专业方向,使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分布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为不同的人群服务,这样才能实现舞蹈文化的延伸与普及。大众舞蹈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样会促进舞蹈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四、大力营造中老年社区舞蹈教学的社会氛围

第2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老年大学,是我退休后精神的寄托和艺术人生的平台,这里承载着我的梦想,我的热情,我和学员之间心心相印的友情,还有与学校管理团队之间的思想交融。

1964年,16岁的我跟随内蒙古代表团赴京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化艺术观摩演出会”,受到布赫等领导同志的认可,汇演结束就进入了歌舞团,成为一名正式的舞蹈演员。1982年调入文化厅(当时的文化局)艺术处,负责专业文艺团体和全区乌兰牧骑的管理工作,为中央和自治区艺术团体输送了大量优秀演员。退休后,我的职业特点让我很快地走向社会舞蹈的教学队伍,如今已是内蒙古老年大学任职近五年的舞蹈老师。

半个世纪的舞蹈艺术生涯带给我的是良好的心态和美好的人生。我表演过荣获国际国内奖的《鄂尔多斯》《挤奶员》《剪羊毛》《彩虹》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草原女儿》《沂蒙颂》等等当年脍炙人口的节目。当年我们上山下乡,到工厂、牧区、农区、企业,走遍全区各个盟市,为群众带去艺术的享受,我也从表演传统的蒙古族舞蹈走向了芭蕾足尖的尝试。

到文化厅后,我实现了从舞蹈演员到管理人员的转变,多次带队参加国内外舞蹈大赛和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奋战的岁月和获奖的喜悦让我至今难以忘怀,蒙古族舞蹈倾世的魅力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更让我产生了教学的冲动。

几年间,为了让学员学有所得,我到处寻找原版原创的经典蒙古族乐曲,品味其中的旋律,结合学员的年龄结构和展示自我的需求,先后原创和编排了几十个舞蹈组合,用浓浓的草原深情、优美飘扬的乐声,带动饱满舒缓的动作,来展示蒙古族舞蹈语言的魅力,启发学员在相同节奏的乐曲中将组合连贯成一段一段的舞蹈,成就了很多学员的艺术表演梦想。

我曾经认为,舞蹈艺术是属于专业文艺团体的艺术,是高不可攀的艺术,但是当自己也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时才发现,随着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从遥远的阿拉善到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群众性舞蹈艺术已经在各个角落形成了规模。少儿舞蹈班、成人舞蹈班、老年舞蹈班、广场舞、晨练舞、社区舞已经占据了业余文化的主要位置,而我们老年大学的学员大多是曾经的舞蹈爱好者,虽然她们从事的职业与舞蹈无关,但她们是一辈子追求和爱好舞蹈事业的人。如今老年大学的舞蹈班,为她们提供了追求舞蹈梦想、实现多彩人生的机会。她们在这里接受基本功训练,学习以蒙古族舞蹈为代表的各民族舞蹈,享受着优质的教学服务,每个人都沉浸在健康和快乐的生活状态之中。

第3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1.1文献的期刊分布

对一个学术评语做期刊分析能够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分布,且能提高学者们搜集相关资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载文期刊中,载文量最多的是《当代体育科技》和《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一共23篇。黑龙江省是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发源地,《当代体育科技》是由黑龙江省体育局主管,当代体育杂志社主办的专业类体育学术期刊,《当代体育科技》的载文量也因此排在首位。《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唯一的综合性体育科技文献汇编。这些为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研究深度和创新性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但从总体上看,载文期刊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核心期刊只有两个,载文量也不多,因此我们要转换研究思路,拓宽研究范围,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发文质量和水平。

1.2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我国关于体育舞蹈的关键词排名首位的是“体育舞蹈”其次就是“现状”和“对策”。毫无疑问,围绕“体育舞蹈”进行的相关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主要集中在体育舞蹈开展现状、教学与对策、高校的体育舞蹈等方面。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前期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开设体育舞蹈的可行性、必然性问题的探讨上,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和健身价值上;中期的研究主要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例力量、场地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近期的研究开始转向体育舞蹈的心理价值、体育舞蹈的市场化发展前景、高等学校的体育舞蹈发展等。

1.3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地区分布

为了了解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地区分布,我们对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省、市自治区做统计。我们发现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主要面向全国和各省市,其中全国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说明体育舞蹈自21世纪以来已经全面铺开。相关的文献一共有29篇,占到总数的11.46%。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省市自治区分布情况,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总数为57篇,占到总数的21.5%,可以看出这三个省市的体育舞蹈开展情况比较成熟。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一些地区的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还是空白,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体育舞蹈开展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是由于地区的地域特点以及人文环境导致的。从研究的类型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实证研究,占总数的98.4%,纯理论研究只有4篇,占1.5%。

1.4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研究对象信息统计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其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一共有218篇,占到所有文献的86.16%。参加体育舞蹈的群体主要是大学生,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体育舞蹈教学的研究因此占到绝大多数。青少年和老年的相对比较少,经统计有关少儿、青少年、老年等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还不是很多,一共18篇,占总数的7.1%。由于青少年的考学的压力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青少年的体育舞蹈还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和推广,其实只要合理的教学与引导,青少年将成为参加体育舞蹈的另一个大群体,因此青少年的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也应该得到重视。随着人口老年化,体育舞蹈在老年人中的广泛开展,有关老年人的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也将成为热点和方向。同时,体育舞蹈的相关产业,社体体育、俱乐部体育的重视度也将会越来越高。据统计,有关社区和培训机构的研究还很少,共计只有4篇。随着体育舞蹈在国内的传播,体育舞蹈在很多人群中已经广泛开展起来了,但是针对一些特定群体的开展现状研究还不是很多。除此之外,由于高校的专业特点会导致男、女生失调,再加上男、女的生理上心理上的差异性对于体育舞蹈的开展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今后也有必要研究男、女生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以及差异性。据现有的文献资料统计,只有2篇文章是专门针对男子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做研究,所占比例太少,并不能说明当前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性别特征以及差异性。

2结语

(1)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和深入,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研究在近22年来基本呈上升趋势、2013—2014开始下降,是暂时的还是会持续,有待进一步研究。

(2)从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载文量来看,载文期刊的级别还不够高,核心刊物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载文量也比较少,所以今后要打破传统的研究,找到新的切入点和方向做进研究。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3)从体育舞蹈现状研究的地区上来看,已经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但还有部分地区是空白。一方面要弥补这些空白,拓展体育舞蹈开展地区;另一方面可以尝试研究开展体育舞蹈地区的差异性。

第4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郑州市;体育舞蹈;中老年群体;开展现状

自我国1995年出台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关科学健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工作也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体育团体的重视。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舞林大会》的热播,体育舞蹈以独有的社会功能和健身功能在全国掀起了阵阵热潮,广大群众对体育舞蹈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的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体育舞蹈,在传入我国短短的几十年里,就已风靡全国。其舞种的类型、风格及运动形式的多样性,适应了不同人群大众健身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郑州市体育舞蹈练习地点和培训班的走访,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文献资料法,旨在了解体育舞蹈郑州市中老年锻炼者群体中的开展现状、影响中老年锻炼者参与体育舞蹈健身锻炼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

一、中老年锻炼者对体育舞蹈运动的了解及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

1.中老年锻炼者对体育舞蹈舞种的选择

交谊舞是从国际标准舞中派生出来的新的舞蹈体系,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国际标准舞与交谊舞有着相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两个舞种各自的风格、特点有所不同,体现出两种舞蹈的社会效应不同,表现出较大差异。

国标标准舞技术动作比交谊舞更加严格、规范,属于体育竞赛和表演性项目,具有高贵典雅、洒脱大方的风格特点,它的技术动作有严格的规范性;交谊舞动作丰富多变,形式灵活自由,双人配合的方式更加随意,舞者跳起来比较轻松、自然、流畅,容易学会。

2.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者对体育舞蹈运动内容及运动方法的了解情况

(1)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者对体育舞蹈运动内容的了解情况。在锻炼者当中,由于参与锻炼时间长短和学习程度的不同,不是每个锻炼者都知道并了解体育舞蹈都有哪些舞种以及各舞种功能及其运动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多数练习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体育舞蹈的了解多为自己观看他人练习而来,所以只知道模糊的大概,而对于体育舞蹈都有哪些项目以及每个项目的功能和强度并不了解。

(2)锻炼者对体育舞蹈运动锻炼方法的了解情况。相对于几年前,电视等媒体对于体育舞蹈的关注度已经有所提升,这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参与到体育舞蹈的锻炼中来。但是根据笔者在郑州市的各大练习点的调查走访,很少有户外的练习点设置了体育舞蹈的宣传展示牌,部分附近有橱窗和宣传栏的练习点,也多为报纸或者一些健康知识。对于没有专业指导人员的练习地点来说,锻炼者一般没有了解到体育舞蹈相关知识的途径,而且由于大部分练习者没有参与到正规培训中,所以他们的舞蹈动作相对比较单一,参与舞蹈种类往往也有所限制,练习方法很多时候也是不科学的。

3.中老年体育舞蹈运动锻炼场所选择及其原因

开展体育舞蹈锻炼必须要有活动场地,它是开展体育舞蹈活动最基本的硬件基础。大多数练习者选择锻炼的地点是以住所为中心,步行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用时20分钟以内的占89%,这主要是由于中老年这一群体的特点决定的。一般中老年练习者参与锻炼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对于活动场所的要求并不是太高,主要以方便为主。早晨起来或者晚饭后闲暇时间参与练习,往来住所路程消耗时间体力也是中老年人考虑练习地点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就近练习,也有更多的熟人和朋友可以交流。中老年人有部分不能独自骑车或者开车的,如果住所附近没有练习场所,一般也就没有参与锻炼的条件。

4.制约锻炼者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影响郑州市中老年锻炼者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主要因素居前6位的分别是:天气影响(85%)、条件好的活动点远(74%),无锻炼场地(72%),缺乏合适舞伴(68%)、没有专业教师(55%)、消费太高(53%)。

表1 制约因素统计表

制约锻炼者的原因 人数 百分比 排序

没有时间 153 31% 8

体质较弱 252 51% 7

天气不好 420 85% 1

消费太高 262 53% 6

无锻炼场所 356 72% 3

缺乏合适舞伴 356 68% 4

条件好的活动点太远 366 74% 2

内容枯燥乏味 84 17% 9

缺少必要设备 74 15% 10

与他人难以沟通 69 14% 11

没有专业指导 272 55% 5

工作或家务繁重 58 12% 13

没有适合自己的体育舞蹈项目 59 12% 12

其他 35 7% 14

二、促进郑州市中老年体育舞蹈发展的结论与建议

1.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群众性活动营造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氛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组织比赛和宣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文化创新,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机构的活力。也为发现、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群众文化大繁荣发展提供了力量。

在比赛中有很多参与者是中老年体育舞蹈爱好者,他们展示的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显示出新一代的中老年人特有的风采。他们大多是代表某个社区街道办或者某培训机构,前来加油和观看他们演出的多为他们的家人和周边市民。也有很多爱好者在观看比赛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团队或培训机构询问加入的事宜,这为很多舞蹈爱好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扩大体育舞蹈市场提供了帮助。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帮助中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从思想上接受体育舞蹈这一新兴的有着特殊特色的运动项目。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老年锻炼者对体育舞蹈的认知度

只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体育舞蹈这一健身项目才能够真正做到走入到千家万户中去。例如,近些年兴起的健康医疗养生节目就对提高群众健康认识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收视率高,观众反应效果好,各大电视台争相推出使近些年出现了一股养生的热潮。于此同时,各种养生保健产品市场空前活跃,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双赢”的状态是目前各个行业都努力营造的一种积极的社会状态。

体育舞蹈也可以通过媒体、报刊、网站、宣传栏、健康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如何运用体育舞蹈达到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中老年锻炼者的健身意识,增加对体育舞蹈这项运动的正确理解,改善性别比例不平衡现状,吸引更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体育舞蹈锻炼的队伍中。

3.重视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体育舞蹈场所的开发和利用

增加市政投入,重视练习地点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锻炼场所的管理。增加周边公共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锻炼环境。

锻炼场地是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直接影响着锻炼人群活动的积极性和健身效果,中老年人因为活动的范围和选择锻炼手段有限,对社会公共设施的依赖性就更强。体育舞蹈这一项艺术与运动结合的锻炼形式,对练习环境氛围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更加需要有配套设施的支持。

4.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和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和的监督培养

加强对和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和商业机构的监督培养,督促现任教师和培训机构参与到中老年体育舞蹈义务教学中,提高中老年体育舞的锻炼水平,促进体育舞蹈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5.重视和加强体育舞蹈健身的科学研究并与专业院校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科学的运动处方是提高健身活动锻炼成效最有效方法和途径之一。科技的投入,可有效地推动科学体育舞蹈健身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吸引广大体育舞蹈爱好者参加体育舞蹈运动锻炼的。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

[3]高思越.南京、成都城市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张妍.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论.

第5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2015年8月,“都市风采――京津沪渝舞蹈大赛”在北京举行。这是4个直辖市的群众艺术大赛,比赛不分年龄组,设金银铜奖。评委都是国家级的舞蹈家,各参赛队大多由年轻人组成,跳的都是现代舞,唯有她们天津市老年大学芭蕾舞艺术团是一群50岁至63岁的舞者,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她们以王文燕老师编创的芭蕾舞《春的音符在跳跃》参加角逐。其优美的舞姿描绘了“春的画卷”,尤其是取躺姿以双腿灵巧地表现了“春芽”破土、伸展、跳跃、成长的过程,令全场观众震撼,大家站起来长时间热烈鼓掌……最终,她们荣获大赛金奖!获奖后,学员们和王老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王文燕是天津市老年芭蕾的开拓者。她曾是延边歌舞团和吉林省歌舞团的专业舞蹈演员,回到天津在和平区青少年宫教孩子们跳舞。从4岁的娃娃到15岁的高中生,有些孩子“跳”上了银幕、荧屏,“跳”进了国内外的艺术团。王文燕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她突发奇想,老年人为什么不能跳芭蕾舞呢?我来教他们学芭蕾舞!于是,她就像教小孩子那样地在老年大学中教老年人学跳芭蕾舞,成立了舞蹈队。

王文燕说:“教老小孩儿比教小孩子难多了,小孩子身体柔软,记忆力好,接受能力强,怎么教怎么有。老小孩儿身体是僵硬的,协调性差,没有节奏感,柔韧性就更别提了,而且,前边教后边忘。我琢磨出一套适合她们的教学方法。比如,五六十岁的人,对下又有恐惧感,不敢下。我说只要把腿压好了,没有下不去的!这不是高难动作呀!看我的!有的学员比我还年轻呢,我下了,她们也跟着下。我不起来,谁也别起来!结果,全下去啦!练旋转360度,开始,转一圈儿就发晕,循序渐进,最后,可以连续转12圈儿!……像这类故事,太多了,我们就是一群可爱的老小孩儿!”

“老知青”黄世青从少年时就有芭蕾舞的梦想,她这个没有一点儿舞蹈基础的“丑小鸭”成为芭蕾舞形体班的首批20名学员之一。

没有基本功就没有艺术。为了美,“丑小鸭”们苦练压腿、抻筋、劈叉……练到青一块紫一块的,下楼时膝盖疼得不能打弯儿,要扶着楼梯侧着身子,一步一咬牙,疼得夜里肌肉“蹦”,不敢吃止疼药就吃安眠药,就这样也不肯请假,怕落下课……

第6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一、表演实践方面的思考

舞蹈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来提升自身对作品的表现力,借此来理解编导的创作意图,熟悉从排练到表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作模式。表演方面的实践并不仅仅是舞台实践,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所进行的反复排练也是一种实践过程。与此同时,为了准确把握作品内涵,针对作品涉及的主题、事件、情绪等相关人文内容的挖掘和积累,同样也是一种实践过程。

舞台经验不足容易使表演者产生紧张,导致动作失误。在面临缺少实践的问题时,一些大学开设了剧目课或艺术实践课,通过有目的性的排练,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置身于舞台,强调内涵与外在动作的和谐统一,强调细节化处理。此外,除了表演前的反复排练之外,在演出之后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探讨,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便于今后的表演能够有效提升。

二、创作实践方面的思考

学生阶段的创作实践,应以文化内涵为基础,编舞技法为辅助。目前,大学编舞课主要以创作技法的教学为主,如果仅从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灌输,对于创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编舞课的最大价值在于师生间的创作互动,如果创作实践跟不上,创作技法就如同“纸上谈兵”,很难做到灵活运用。加之文化内涵储备不足,创作的作品容易出现青涩难懂的现象。学生创作经验的不足,编导与舞者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不能准确应用创作技法。

创作实践包含内涵挖掘、主题确立、动作捕捉、结构处理、有效沟通、技法应用、二度创作和排练合成等环节,各环节彼此间相互支撑,最终才能将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美国舞蹈家玛莎葛兰姆曾说:

“要想排一部精品,那么要先排一百部垃圾”,可见创作实践对编导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加强对知识的吸收,提升技法应用的熟练性,同时也是师生互动性最强的教学。为加强实践教学,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首先,教师在授课之余还要结合比赛或演出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实践创作中的问题带回课堂融入教学和科研。例如,将期末考试转化成为舞台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让每个学生熟悉创作各环节的应用特点,并加以辅助。其次,带领学生建立创作工作室,将创作实践面向校园和社区,虽然面对的是非舞蹈专业人员的人群,但是可以提升学生在作品结构把握、音乐编辑、语言沟通和动作创作等方面的能力。如在本校老年大学、其他院系、幼儿园或社区形成几个创作小组,为各小组制定创作任务,定期反馈创作问题并加以完善。最后,可以通过相关高校相互支持,形成高校的创作联盟,并运作可以展现学生创作能力的展演或比赛。例如,在华北五省舞蹈比赛、东北三省电视舞蹈比赛这样的平台上,增设学生组创作作品的展演,通过赛事等大型活动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育实践方面的思考

大学的舞蹈教育中需要进行跨文化教育,这是由舞蹈专业的教学特点所决定。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专业知识之外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教法等相关知识,还需要掌握民族、地域、宗教、历史和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舞蹈组合的教学时,如不能将该组合所附带的文化内涵讲解清晰,学生只是“模仿”动作,那么这个组合就缺乏生命力。大部分毕业生会从事少儿或业余舞蹈教育,但在校期间既没有学习过少儿舞蹈教学法,也不了解少儿的身体特性,稍有不当就容易造成幼儿受伤。历年招生中经常会遇到考生存在伤病问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舞蹈启蒙阶段的基本功训练方法不科学造成。在成人舞蹈班教学时,一些教师往往将课堂组合或是成品剧目的片段拿来教学,这些内容缺少针对性,教学的结果并不理想。

完善教学实践的不足,既要调整课程设置,还要开展观摩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建立在舞蹈解剖学的基础上,开展针对少儿骨骼发育的内容。在舞蹈欣赏课程中融入少儿舞蹈作品的鉴赏,并结合少儿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剖析,开设针对幼教或成人教育的选修课程。在观摩学习方面,可以邀请幼儿教育专家、经验丰富的少儿或成人舞蹈教师举办讲座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幼儿园、中小学、老年大学和社区进行座谈或交流,增强学生对不同年龄段身心特点的认知。学生要将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能力,并结合“教法”等课程开展备课、试讲等内容,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引导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并与“教法”课相结合,形成教学与实践的真正统一。

第7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 电教手段 体育舞蹈教学 学生

现在国家推行新操、新舞蹈的速度很快,而我们农村体育老师的素质又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体育教师学习新操、新舞蹈的能力不是很强。近期推广的校园集体舞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我们努力去学习校园集体舞也想了许多方法以达到让自己先会,以求给学生做出一个标准的示范。但是由于我们能力的限制,有些动作做的不是那么完美,甚至可以说很难看。因此我就电教手段在校园集体舞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进行校园集体舞教学时,一位体育教师往往要教许多学生,并兼顾好男女动作的不同,以及四个同学的舞蹈组合,确实有不少的难度。体育舞蹈是一门技术很强的学科,为了有利于教学,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校园集体舞方面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在农村中小学校里,体育教师不可能像专业舞蹈老师一样,去教这个校园集体舞的动作。而且体育老师的专业也不相同,农村中小学又很少有专业的体育舞蹈老师。有时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一个在投掷类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也可能去负责跨栏方面教学。如果一位举重专业的男教师根据需要去教学生校园集体舞的话,那么大家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但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如在进行校园集体舞教学时,必定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门的舞蹈动作,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学习掌握舞蹈动作的初期主要靠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动作做得优美、大方、准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激发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身体动作形象。但是实际教学并不如此,教师由于身体素质诸多的原因,有些动作可能自己也做不好看,怎么可能教好学生,这时利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难题。如前年我校推广全国青少年校园集体舞,说实话这不是我的专长,但工作需要怎么办?我就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先观看光盘,然后再定格,慢速播放,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了映像,接下来再把学生集中到操场上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谈谈在校园集体舞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一、巧用网络培养学生兴趣

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体育舞蹈的精彩片段,在欣赏美的同时,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培养其对体育舞蹈的兴趣。教师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带进课堂,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讨论,既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又以此为契机,为开展舞蹈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录音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对于校园集体舞教学来说,学生对动作节奏的把握是一个难点。在动作学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利用录音机放校园集体舞的音乐,一遍一遍的让学生跟音乐练习,培养动作的节奏感。如果能播放点适合学生口味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同学们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跟着节奏做动作,即使较长时间的练习一个项目,也会兴趣浓厚。应用电教手段进行校园集体舞的技术动作教学与训练,使我感到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常规教学与训练所不能相比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它帮助我们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构建了技术动作掌握过程中的一条外部反馈通道,在课堂上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电教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利用课件提供感性材料

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几个连续技术环节,如果单凭教师的示范,由于速度快,往往是在瞬间完成,学生看得不清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及快慢程度。如果利用电教技术课件把连续的动作以定格的形式或像放映机一样把动作放慢放映,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技术环节的动作都看得清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能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在第一段第一个八拍第一个动作教学时利用动画课件将动作(单脚向侧一步、另一只脚并过来、再一起起跳、一起落地这是一个动作)四个环节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来,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动作地重点和难点。通过电教手段,让学生对动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把学生集中到操场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比较好的完成整个舞蹈技术动作。由此可见,采用电教技术进行教学,学生看得更清、学得更快、记得更牢、把握得更准确。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对校园集体舞动作的学习兴趣不仅高涨,自信心倍增,练习中情绪高涨,不怕疲劳,其乐融融。最后我想如果利用这些相应内容的素材制作成了有关校园集体舞的光盘,这样配上笔记本电脑,在室外上课过程中也可以随时使用。

四、放音像资料作正确示范

我先找来大量的有关校园集体舞的音像资料,和学生一齐观看共同学习。再通过控制速度播放慢动作和暂停,使学生真正了解舞蹈动作的细节、顺序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方位。很快地完成了校园集体舞的技术动作,并改正了学生在跳校园集体舞时的错误跑跳动作。利用录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体育教学除了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和爱国意识的教育。比如,上室内体育课时,为学生播放奥运期间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取冠军、国旗升起时的动人场景,教师及时通过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只有拼搏、努力才有提高,在此环境的感染下,同学们会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升。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但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电教技术的迅速兴起,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已经在课堂上采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相信电教手段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将越来越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

第8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内蒙古老年大学成立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有一批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坚守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给老年朋友带来知识和力量,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也是最值得学习和宣传的榜样。

今年老年大学要筹建自己的图书资料室,以方便任课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学习和查阅。诺敏老师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老年大学校领导,提出为筹备图书资料室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诺敏老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主攻音乐和键盘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表演工作。2003年被聘为老年大学电子琴专业任课教师。她钻研教学,耐心辅导,对待老年学员像自己的父母和朋友一样。学员中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有高有低,他们中大多没有电子琴基础,诺敏老师为了让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可谓煞费苦心、尽职尽责,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为每位学员化解难题、辅导操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她从无怨言,乐在其中。她把全身心投入到老年教学中,不计得失,不计名利。几年来,她与老年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不管身体怎么样,无论事务多么繁杂,总是风雨无阻准时到校授课。在学员们的爱戴拥护下,诺敏老师在去年“创先争优共建和谐校园”表彰活动中当选为内蒙古老年大学优秀教师。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对诺敏老师几年来用心教学的肯定,也是对她志立于老年教育事业的最好回报。

在此次赠书之前,诺敏老师就曾向校领导表示要为老年教育事业做点贡献,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部分支援给老年大学添置教学设备。学校对她这种为老年教育无私奉献的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肯定,同时也婉言谢绝了个人捐款和无偿资助的美意。这次诺敏老师用了整整一天时间,连中午饭也没吃,走了好几家书店,选购了一百多册音乐、器乐、舞蹈方面的初、中、高级的普及的、专业性的书籍和13盘VCD、DVD音像资料,无偿捐献给内蒙古老年大学。诺敏老师并不富裕,丈夫卧病在床,但她还是努力克服困难,坚守在老年教育课堂上。她个人生活十分节俭,多年来,她将自己的爱心传播给社会上最需要帮助关心的人,把节省下来的钱多次捐献给了有困难的人和她热爱的事业,同时,也感动着周围的人们。

老年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尊老敬老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像诺敏老师这样一批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人们的热切关注、无私奉献和鼎力相助,老年教育事业定会朝着更高、更新、更好的方向迈进。

第9篇:老年舞蹈教学范文

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肩负重担,要向全国1亿多老年人口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由于起步较晚,如何研究、发展和办好老年教育,如何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的,都还有漫漫长途要在探索中跋涉。

老年教育机构是

构建和谐社会的阵地

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还能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它还是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目标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推动老龄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老年教育机构要坚持用科学、向上、文明的精神成果占领老年人的思想文化阵地。

各地市举办的老年大学,为社会老人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老年大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班级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组织开办拳剑、门球、摄影、烹饪等培训班、兴趣活动小组,成为了老年人中最具凝聚力、生命力的学习活动方式,不仅让老年人获取了各方面的知识,还提高了活动机能和生活质量。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老年大学成立之初,双胞胎兄弟张秉兴、张秉俊一起报名,双双成为老年大学的首届老年大学生。别看这老哥俩已经七十有六了,但是,他们满面红光,精神头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求知欲也很强。去年,当他俩得知两个上了大学的孙子和正在上高中的外孙经常通过网络联系、相互沟通时,便产生了学电脑的想法,可家里的中年人、年轻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有时间教他们。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们的愿望落空,因为如期开学的老年大学开设了电脑班,帮助他们学会了电脑。

上老年大学并不是城里老年人的专利。浙江金华市的农妇刘正芳老人也是个标准的“大学生”。她天天都到武义老年大学去上课,烹调、唱歌、书法、绘画、中医、心理学……一学期有12门功课排在课程表上,但她还嫌不够,说如果学校开设更多的课,她还要多报几门。连孙儿、孙女都说要把刘正芳的唱歌跳舞功夫学到手,到了“六・一”好在学校文艺表演中显显身手。武义老年大学的校长说:“尽管老年大学最初是为离休干部、退休职工开办的,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有农民老伯和大妈想来学习,这是好事情啊。”

各地方老干部局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为当地老干部学习、活动提供了相对集中的场地,是进一步增强老干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学习阵地,是老干部为构建和谐社会再作贡献的好地方。

现年74岁的退休干部冯达才,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铁杆学员”。冯达才时常说:“人呐,在位要做事,退休也做事,不然,离世能留点啥?我退休后也在为社会做一些事。不学习是跟不上喽。”他还鼓励其他的老干部也要常来学习,“现在要建和谐社会,你不学习,就要落伍。”周围的老干部和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都这样评价他:热爱学习、退而不休。就因为对学习有这样一股劲,在他任高坪区老年大学校长一职时,高坪区老年大学被评为了南充市唯一一所省A级老年大学,他被评为“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成了名副其实的“旭日无限好,夕阳红花俏”。

贵州遵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阅览室开放以来,遵义市商务局副地级离休干部方雪同志,虽已年近80,仍然坚持每月前来老干部活动中心阅读文件,关注党和国家大事、关心遵义经济、社会发展。下雨天,他打着雨伞,太天阳,则戴着帽子,一直坚持,从未间断。遵义市离退局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领导在会上说:“方雪同志坚持学习、关注发展的心非常难得,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精神动力。”

各个社区开设的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就近参加教育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也为社区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结合社区各项中心工作,办好社区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创造条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贵州省黔西县城关镇居民、69岁的喻朝英和社区的其他186名老年人一样,报名参加了城关镇社区老年学校。她参加了书法、音乐、法律、舞蹈、老年健康保健知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喻朝英高兴地说:“上老年大学既锻炼了人们的意志,又丰富了知识。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因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学习,现在退休闲赋在家,到老年学校来,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五年前,上海老人董秀华从繁忙的出版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一时难以适应退休后的闲暇生活,心里有一种极大的失落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了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她说:“社区学校给我们老年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我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书法、绒线编结、插花艺术、丝网花制作等等,我都静下心来学习。我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活力。”从学员到班长,直到现在担任手工花艺班的老师,社区学校这一舞台让董秀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并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社区老年学校的出现。还较好地解决了老干部就地就近参加活动和集中在活动中心开展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四川省遂宁市各级部门、单位和街道社区以老干部工作进社区为切入点,指导街道社区组建老年文体队伍,并将老干部的各种文体活动向社会延伸。据统计,该市已成立的45个老年文体团队中,老干部已成为其中的重要骨干。

空中讲堂、多媒体、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拓宽了老年人的学习空间。兴办老年远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前沿阵地,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基于互联网、网络直播课堂、自主学习等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全国各地的老年公寓、社区学校、街道文化站、农村书屋等场所都能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为老年远程教育提供更多便利。

三五成群到社区远程教育收视点学知识、长见识、交朋友,已经成为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社区老人的生活新主张了。由松江区永丰街道老年协会日常打理的社区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收视点,以年均1500人次的接待量,真正成了社区老年人学习的热点地带,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一些老年人原先在某些方面就有一技之长,而今通过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学习,技艺更加精湛,且乐意奉献社会。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中心老年学校学员袁孝翠是宣传出身。自小多才多艺,酷爱舞蹈。退休后,一直在通过电脑、电视学习舞蹈,技艺长进很快。2007年,她利用集镇广场每晚无偿教学周

边居民学习舞蹈,受到大家欢迎。舒胜村老年学校学员丁常久原是林场场长,对苗木花卉栽培颇有研究。通过上网学习,2006年,他在家建起了一个苗木花卉培育基地,给周边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周边30多户群众开始从事苗木花卉栽培,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50多万元。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已经有了自己的远程教育平台――东方银龄远程教育中心。该平台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通过语音视频直播,让老年人实现了上“中国绘画高级研修班”,听书画大家讲授书法、绘画技巧,上“老年保健班”,听权威专家讲授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老年人可以远程学习书法绘画、医疗保健、文艺体育等20余门课程。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已发展到四万多所,在校学员430多万人: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人员达130多万人。

老年教育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老年群体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面对相当数量的老年群体。不重视和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老年教育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工程之一。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主体结构中退出,其主要生活空间收缩在家庭内部,其生活伙伴主要是家庭成员,因此家庭状况与老年教育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成都老人何成荣在上了老年大学后,这样说道:“以前没到老年大学学习,退休在家整天搓麻将,人搞得昏昏沉沉的,输掉了许多钱不说。还引起了家庭的不和。现在有了老年大学,给了我学习技艺、技能、文化、科普等多种机会,生活变得充实多了,家里的气氛也融洽了许多。”老年人在受教育中,不仅思想、文化、身体诸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还融洽了家庭气氛,和谐了家庭人际关系。因为通过老年教育可以及时更新老年人的观念,减少因知识、观念落后陈旧而形成的家庭“代沟”,更好顺应现代家庭生活。

老年群体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老年群体不是社会的孤立群体。它与社会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每个老年人都关联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关联着周围的人群,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对社会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下一代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许多小区的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自从有了老年大学,小区邻里之间纠纷下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合了,居民之间更加团结了,一些清洁费、治安费等收费工作也较以往好开展。这充分说明通过学习,人的素养提高了,心胸也开阔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老年教育是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之一。无论哪种老年教育方式,都可以为老年人营造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使老年人的生活融入主流社会。在四川省南江县正直镇老年大学,一群热心的、有一定文化的老年大学学员在街头义务办宣传墙报,多年如一日。广大群众在墙报上不仅看到了老人们写的诗词、画的画。还学到了卫生与保健知识、法律法规、科学养殖知识,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该校副校长何永树擅长文艺表演,热心文艺宣传,他积极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每逢节假日,他们就走上街头,进入院落,向镇机关、学校、街道、企事业等单位宣传演出,给干部群众带去安定和谐与欢乐。

老年教育以和谐为本

走出新路

要保证老年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坚持以和谐为本,与时俱进,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把握新方向,走出新路子。

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主要以休闲型教育为主,因此要将“老有所为”的内涵提升到“再创业绩,开辟更高人生境界”上来。“老有所为”能够充分发挥老年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老年人退岗离位后是人虽老、心更红,仍在不同战线、不同场所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老年教育机构要以和谐为前提,树立“时代教育”的观念,把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新型老年人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老年教育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无所事事的‘消极养老观’,转化为学习新知识、走向社会的‘积极养老观’。”上海老年大学校长郑令德深有感触地讲。

建立健全老年教育体系,既要建立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多、师资水平高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高层次教育,为基层老年学校提供指导与帮助,也要依托社区,就近办学,建立方便老年人入学的教学点和老年学校。各级之间要加强联系,让老年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让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成为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的和谐分子,让这些和谐的分子充满社会每个角落。

要发展老年教育,还要出台系统的、专门的、全国性的老年教育法规,对办学规范、标准和必要的质量评估、督导检查等作出具体规定。当前,天津、上海、苏州等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出台了相关规定,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各级各类老年学校进行规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