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第1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休闲调查研究 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上海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社交网络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虚拟社交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1-22.

[2] Charles R.McClure.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994(13):115-125.

[3] 贝静红. 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17-21.

[4] 张鹏,李勇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5):179-180.

[5] 欧阳九根.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133-134.

[6] 林洪鑫,肖家铭,王彦,吴美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问卷调查[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4):31-36.

[7] 龚成,李成刚.浅析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从面向客体、构成要素和主体责任的角度[J].教育探索,2013(6):134-135.

[8] 冯支越,彭雪松.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2013(1):22-24.

[9] 何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

[10] 韩永青.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第2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85-03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包括BBS、QQ群、BLOG、校友录、网页等新型载体,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综合利用而发展出来的新型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自组织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使得大学生的线下生活和线上生活出现了微妙的联合,并以其私隐性强活跃于学校管理工作的空白区等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日益凸显。

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现状

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生活逐渐从精英式消费,逐渐转变为对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和技术操作中必需的设施和平台的利用。90后的大学生工作、学习和休闲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散发性的特点,而不同于传统的点一点式的模式。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广泛存在于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自组织,它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参与自组织群体网络生活的情况,课题组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上进行了加人群网络社团学生的调查。参与这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共有2600人,其中有一个主题QQ群的学生人数为2300人,占88%;有两个主题QQ群的学生为1800,占69%;有三个以上主题QQ群的学生为1500人,占57%,这些学生天天使用QQ群;45%的学生经常使用QQ群;30%的学生偶尔使用QQ群。

由此可见,网络自组织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组织平台。另一方面,如果任其自由发展,特别是自由接受外界的信息而缺乏思想引导和利弊辨析,将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个性心理、政治倾向等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对策。

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的机制

(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的动力机制

在现实的高校网络生活中,“网络党校”、“网络德育”甚至“网络恋爱”、“网络婚姻”等新形式和新现象的背后,都有网络自组织的影子和影H向。这种影响和作用不仅来自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新的观念和设计,使得人们的现实活动具有网络化、发散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它的独立性、非主流性和虚拟性。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和德育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还缺乏专门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也不愿意接受来自校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和行政管理体系的限制。

很难就此断定,大学生群体从网络自组织这种新技术的冲击中受到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因为网络自组织的独立性和非主流性、虚拟性,因应了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即自我意识增强、情感发展和现实关怀发散化的特点,其出现和迅速发展,具有必然性。90后大学生价值趋向多元化、主体意识增强,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使社会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的重要体现和影响所至。

正是基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也呈现出明显的代际特点,即越来越“90”后和“地方化”,这成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生性的代际机制。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寻找个案作为突破口,引出具有线性甚至面上规律和特点的结论,并通过其他类似个案加以验证。我们注意到一个名为“啦啦队”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该组织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几个学生骨干组成,其宗旨是“我们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成员大多是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边缘化人员,而满足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化消费和兴趣满足,颇有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在路上”一代人的某些作风和气质。由于这个组织的消极性,引起了相关部门和教师、管理者的高度注意并加以引导,但从目前来看,效果有限,其具体的介入方式和手段尚有待探索和检验。

(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力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力在作用性质上可以分为情感性影响力和非情感性影响力。熊小斌和高勇强在《非正式组织分类管理研究》中,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与组织成员的个人影响力的大小、领导力强弱、组织成员数量多少以及组织凝聚力强弱等四个方面挂钩。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网络化形式,或者网络化的非正式组织,这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角色定位。

另一方面,基于大学生群体逐渐以90后为主流,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力构成及其表达形式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1 虚拟现实。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虚拟性与网络的虚拟性一脉相承。大学生网络自主且局限于网络空间之中,是线上的活动,而与现实的生活系统和社会性的他组织不发生相互作用。在组织内部活动形式上,自组织成员一般以匿名、化名的形式出现在组织中,参与话题讨论和相关活动,名字本身并无特定意义,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声音”或者简单的数字和符号,交流中使用的用语极其富有“网络制造”意味,与一般的生活化用语和社会交往中的礼节性用语有很大的距离。总的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与现实社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间性”,即隔阂,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活动更难以预料和控制。

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明显的“他组织”的痕迹,即基本都由个别核心人物发起、延揽和组织其他相关人员基于共同的兴趣或者需要、外在的机缘等条件自发形成,并且同一网络自组织用户之间的关系的退化也比较常见,如网络聊天的好友列表就时常有增加和删减的现象,并且还有一个“黑名单”功能,网络博客会暂停、更新或关闭,QQ空间也存在类似的情形。而这些操作基本都是自发的、偶然的,其发生过程以及结果都是网民自发参与的活动,外部监管和引导难以进入。

2 情感性影响力。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于情感性因素,如老乡、同学、班集体、学生会等。情感性因素始终是维系自组织运行以及组织成员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的是成员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自然生成的情感关系,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排外性,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具有的情感性影响力对实现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目标、增强高校自身的实力具有积极作用。即它们对组织成员起到督促和鞭策的作用,使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中的“他律”与“自律”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得高校大学生人群板块化、分裂化,甚至形成某种程度的对立。

根据一个发生于邻校的事件,我们试图说明这一点。东莞地区某高校,其学生管理部门为了促使学生早睡早起,在新生中实行晚上定点停电关灯制度,这一措施实施之初便遭到了来自学生方面的抵触和对抗。事后调查发现,最先发起抵触活动的,恰好就是通过网络自组织而形成的地域性同乡会。而在另一个学校,曾经发生来自某一地区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自组织发起针对具体教师的“打小报告”活动,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 理性说服力。贯穿于各种类型的网络自组织的内在机制,源于两条基本的原则,即理性说服力以及对理想、价值和情感的需求和满足。但需要说明一点,并不是由于这两条基本原则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以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发展。而相反,网络自组织的产生催化、膨胀了理性说服力以及各种的需求和满足。

首先,贯穿于信息咨询型网络自组织的是理性说服力的“被需要”。这是当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最常用也是最隐蔽的一种影响力技巧,因为网络自组织往往使用所谓的“事实”、数据和逻辑论据去调用、整合信息,试图说服成员接受某个想法或者企图,从而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达成某种目标,这种理性说服力突破了纯情感类型互动所带来的盲动性,并是使得向上影响和向下影响或者平级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了一个“客观”、“公正”、“亲和”的效果,这是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

其次,网络自组织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型模式,自然不能拒绝情感、目标在其中的动力机制作用。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以“同乡会Q群”为典型,组织者在其中试图通过激发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成员的认同和承诺。而在“兴趣探求型”自组织中,组织者在其中试图通过建议或请求,与成员的需求、理想和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成员的热情和投入,组织者试图使成员感到他们自身要求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给予他们机会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理想、价值和情感是维系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核心原则。

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其根本功能是重新塑造人,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比之前年代的人们信息收集更方便、人际交往更频繁。可以说,在大学生群体生活中,网络自组织可以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转换成信息的精神形态,而且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被转换为统一的意识。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局性认识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处于初始阶段,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基本属于经验性的积累和发挥,没有从人本和大学精神的高度以及系统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进行管理和引导。在我们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每天花在浏览QQ空间和微博写作、回复留言等操作的时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对于富于现实体验感的线下生活如上课、社会考察、实验室训练等活动则兴趣淡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引,需要从全局的、和谐的、人本的模式和操作程序。但是从具体效果来看,目前的工作仍然是局部的、临时的、应付性的。

(二)重视程度不够

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理解有所偏差。由于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工具理性”的辐射,部分高校较为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首先品质、人文素养方面重视不够,只是将其看作是辅的东西。进入网络时代,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德育管理的忽视进一步表现为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忽视,更多的时候,是将网络看作一种工具和手段,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简单地看做是学生课余的“私人空间”,看不到其中存在着进行思想引导和德育管理的极大张力。在许多高校的网站和各二级学院的网站上,很难看到反映有关网络生活德育方面的内容。

从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方法改进、硬件保障等方面来看,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基本上处于政出多门、队伍分散、无处着力的局面,也无法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学生处、团委、系部以及恩政教师都具有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职责与权限。然而这些部门却都只是从或者理论、或者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工作,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甚至形成相互抵消、互相拆台的局面。

(三)网络自组织的分散发展具有客观的“不可管理”性质

第3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易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78-0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以它交互性强、即时性强、便捷性强、共享性强的优势吸引着广大大学生,并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人网、微信与微博等互联网新产物逐渐为大学生所亲睐与使用。易班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开辟了一种新途径。

一、易班推广目的及主要优势

1.易班推广目的

在网络时代大背景下,怎样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所突破与创新,从而优先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成为目前高等学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在2013 年度,教育部与国信办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易班构建为集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服务以及文化娱乐成一体的大学生网络互动典范社区。为使大学生更加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新媒体,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在上海市内的所有高校当中有计划地、逐步性地推进了易班的建设,在国内首次创立具有现实意义的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互动平台管理系统。推进易班学生互动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妥当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在步入互联网进程中所产生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缺乏、吸引力薄弱、互动性低下等问题。

2.易班的主要优势

运用互联网新媒体,能够让大学生及时接收社会热点、国家政策、群众心声等,可以用最短时间了解最多信息,如此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下,怎样全面借助易班平台提升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它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出其促进作用,俨然成为高等院校辅导员正面临的新课题。辅导员、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易班平台中展开在线交流、共同分享信息和资源、照片上传以及共享学习资料等活动,运用互联网增强学习与工作的效率。

二、厦门大学易班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12月,易班正式进驻福建厦门大学,至今基本实现学校全覆盖。厦门大学作为易班上海地区推广的第二所高校,得到了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上海易班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同时,厦门大学易班的推广也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厦门大学已经出台了易班的相关管理办法,组建了易班领导小组,并且将各个行政班级在易班上的活跃度列入班级评奖评优的考核指标中。此外,厦门大学还在积极整合可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易班抢票平台。但是,厦门大学易班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使用度不够高、社区活跃度较低、活动参与率较低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厦门大学易班推广学院为抽样对象,全盘考虑抽样的代表性,本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形式,随机抽取5个不同学院,然后再从中抽取45个自然班作为调查样本。问卷调查采用团体测验的方法进行,问卷共发放了1655份,实际回收1583份,其中有效问卷1492份,有效回收率为90.15%。

1.内容信息贴近大学生实际

选择“内容信息贴近大学生活”这一选项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2%,因为易班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话题与投票等应用,所以与其生活、学习更接近,可以让他们的交际需要得到满足。大学生通过易班取得学校的相关信息,跟辅导员及本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大学生活。

2.学习资料的存储与共享

选择“学习资料群组共享与存储”这一选项的学生占近两成的比例,这体现了大学生期望易班能够为教师与同学供应实用权威的学习资料及快捷高效的互动服务。实用易班平台中的资料库以及云笔记等相关网络储存空间建立易班互联网课堂教学平台,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提升大学生的能动性与自由度,还提升了师生间及生生间的连带互动。

3.成为即时交流与互动新平台

选择“成为与学校互动交流的平台”这一选项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7.1%,从中可以看出易班平台已经成为了学校信息交流的有效工具,起到了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服务的作用。学校在易班网站主页设置了信息服务栏,及时跟大学生紧密相连的教育教学与团学活动等相关信息,且在第一时间回应大学生乐于关注的信息,当下已经成为大学生和学校进行互动的新平台。

四、易班平台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1.拓展网络交往空间,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人际交往的有效结合

目前,生活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模式,如此,更需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跟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和大学生网络生活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在易班平台中的交际活动有私信、话题探讨与分享等。为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交际进行有机融合,辅导员可以充当大学生网络生活交际的“过滤器”,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心理需要,借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主题,结合各种不同的交际形式,针对各个群体的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应遵循两方面原则:第一,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易班话题探讨等公共性的大学生网络交际进行结合;第二,借助易班平台来达到辅导员跟大学生的一对一网络人际交流。

2.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虚拟空间”中生活,这已经成为现代网络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从本质来说,作为现实世界延伸的虚拟世界,是以现实世界为前提的,所以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易班平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前提,以易班平台的虚拟世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补充,进而达到二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体化、教育内容上的整合、教育形式上的互补。跟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相比,网络教育有其不足之处。所以,在全面了解其缺陷的同时,可以利用易班话题探讨来提升网上交流及网下互动,让二者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易班平台在即时互动方面的优势为师生间的思想互动与情感交流搭建了桥梁,辅导员应该善于洞察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真正了解其需要,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奏效。

3.引领易班平台教育话语权,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融合

易班学生互动社区集成了新媒体的优势,跟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结合极为密切,大学生只要用手机就能在易班平台上随时随地了解各类教学信息,以及在易班平台上发表评论等。因易班学生互动社区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以及虚拟化的特点,加上大学生好奇心强和好冲动的个性,以及互联网热点事件的迅速持续发酵,不同立场、不同主张纷至沓来,致使大学生极易接收各种理性与非理性观点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中发表的言论作为他们思想状况与行为动机的外在体现,直接关系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应借助易班进行介入与引导,让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际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在师生进行网络交际的时候渗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借助师生间谈论网络热点话题这一方式,在观点撞击与交流过程中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其次,在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想引导时,应该在易班平台中构建起一个师生自由、平等的互动氛围,用真诚、尊重与理解来获得大学生的“推心置腹”与信赖,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流、思想分享及价值引领。

总之,通过易班平台构建动态、交互、自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应该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渗透到大学生网络生活交际以及知识学习等相关方面去,进而使大学生通过网络生活中的价值判断、思想碰撞、情感体验等方式受到教育和熏陶。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建华.校园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耽误学习促进学习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6%18%81%。

2、网络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较底11%73%16%。

3、网络黑客崇拜明确反对有机会也想尝试29%27%44%。

4、网恋支持反对既不提倡也不反对11%13%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第5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微博、QQ已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势必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比如:网络上瘾,信息泛滥,乃至网络犯罪等,这些现象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有的大学生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所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比如:令人震惊的“艳照门”、“视频主任”与“微博开房局长”事件都在考验着网民群体的价值观,而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就是学生。现在网络的影响力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它不仅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并且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高校的首要教育任务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网络的盛兴,“网络道德教育”这个新名词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多元,看待问题不够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同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现在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很大,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教育者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第一,道德教育的途径单一。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教育。单一的形式使得学生把课堂的德育教育忽视,有的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出现只要是思政课就逃课的现象。作为教育者不要总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品德败坏,要从自身找原因,学生不爱听课的原因是什么?现阶段,学生迷恋网络,那么网络的吸引力是什么?为什么教育者不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有很多高校开创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先河,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通了学生互动信息平台,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渠道。现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试验阶段,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影响力较小,网站的整体数量少,从事网络行为管理的人员少等等。

第二,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单一的,而且涵盖的信息量很小,而网络则是强大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及时性的。就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网络传播的速度惊人,短短时间全国轰动,这就是网络的传播影响力。网络教学内容表现在由通俗化走向科技化,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现阶段,各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做到科学化和系统化,主要问题是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作为高校要有高度的网络敏感性,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及时了解,在课堂上要经常和学生探讨当下网络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偏颇的网络道德观念。

第三,教育方法落后。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读、黑板上列举的条条框框,更重要的要通过网络多媒体与学生互动,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还在“一意孤行”的进行灌输教育。可喜的是,部分高校在德育教育改革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不少好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实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在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等。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教育,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灌输教育,而且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启发和个别教育。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教育,而不是根据书本的理念对学生灌输。教育方法落后还表现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忽视从网络生活中收集德育材料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一)发挥网络道德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第一,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它对大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网络品格”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高校要积极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通过有效的途径,把网络道德作为重要的内容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现在很多学校根据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美国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学校要求学生接受有关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的学习和短期培训,并顺利通过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

第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第三,切实发挥科技的助推作用。学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好过我们的教师。学校要要发挥网络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依靠高科技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构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文化

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并不是互联网的普及的错。事情都有两面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网络视一种科技、一种生产力,并没有真正的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发展。所以,教育必须跳出唯知识技术的窠臼,要担起挽救网络道德危机的使命。高校的网络教育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学校必须要把教育理念提升到文化层面,也就是说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慢慢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在教育的内容方面,网络教育要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

大学生应具备自我的监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面前不屈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特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讨论、网络教育等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第6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所体现,还开始向约束性相对较差的虚拟网络世界延伸,网络信息环境开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网络世界的控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我国实施了一定的西化政策,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大量鱼龙混杂信息的刺激,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道德认知逐渐模糊,出现了一系列行为失范现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新时期必须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和创新,强化教学效果,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现象出现的原因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外因作为主导因素指明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是如此,这一问题的产生受到内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

1.内部因素

(1)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影响着人的未来发展方向。[1]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大胆,但比较单纯,有些人遇到一些社会问题时极易产生偏激心理:对当前现实世界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却又极其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既希望能够从相应的群体中独立出来,又不由自主地依赖周围的人;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性格张扬,希望能够突显自身个性,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模仿新鲜事物。因此,在限制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受到自身性格缺陷的影响一般会变得散漫,无所顾忌,在网络空间中宣泄在现实社会遇到的压力,甚至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以上这些都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2)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生活较为顺利,一般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或逆境,导致生活中过于依赖父母,独立能力相对较差,也无法对社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我行我素,一旦遇到问题,往往不会和周围的人沟通,而是在网络中寻求帮助,而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就会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不仅会影响到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严重者甚至还会产生人格异化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造成限制。

2.外部原因

(1)网络自身性质。因为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虚拟社会。互联网以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和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等优势,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质量得不到保证,大量垃圾信息充斥其中,极易对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不利影响,使其沉溺于虚拟世界中,甚至个别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进行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稳定。(2)传统德育功能逐渐弱化。长时间以来,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遍较为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方面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德育有所忽视,科学合理的德育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起来。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下学生德育的实际需求,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再加上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某些学生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开始产生不讲信用、相互欺骗等不良行为,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其中,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就是现实社会道德问题在虚拟网络中的真实写照。所以,要想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3)家庭教育缺失。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就业阶段远离原有生活环境,到外地求学,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与父母及时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导致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2]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父母一般会满足学生对于电脑的需求,并且不会在意学生购买电脑的实际目的,实际上这从侧面为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会创造了条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样,当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时,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也在所难免。所以,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时应该督促家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二、高校逐渐改进和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推进网络普法建设,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等,对网络安全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逐渐加深,高校也应该加强对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通过对教育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大力向学生宣传和推广互联网法律规范,提升学生对于互联网安全的认识,进而逐步增强自身法制意识,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环境中都将法律作为自身行为准则,降低互联网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切实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2.加强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

我国高校在认识到互联网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影响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开拓创新,对当前教育力量和相关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进而构建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在具体操作方面,高校相关德育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生动快捷、开放、便利的优势,通过网上德育学校、青少年在线、校园网络等,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并及时对网络失范案例进行解析,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失范行为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的教育管理固然能够对学生网络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决定其网络行为。所以,要想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必须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4]在教育实践中,高校相关部门的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准确把握学生的日常心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正确看待网络上传递的相关信息,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提升网络事件处理能力。基于此,高校可以构建适当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在网络上与心理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虚拟的世界中坦露自身内心世界,在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教育实效。

4.加强网络监管,提升学生的网络维权意识

校园网络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虚拟网络平台,能够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所以高校必须保证校园网络环境的可控性和有序性,为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首先,紧跟时代潮流,为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普及的社会大环境,高校应该逐渐完善网络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对不良网络信息加以屏蔽,防止非法、糟粕信息入侵校园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5]其次,校园网络中心还应该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管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对本校学生的上网行为加以引导和监督,提升青年学生群体网络生活的规范性,避免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最后,高校大学生是校园网络的用户主体,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良好沟通交流平台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如隐私权、诉求权等,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进而促使其在使用社会网络过程中能够正确对待自身权益问题,强化社会责任感,从侧面逐步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切实提升其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能够促使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修养,最终实现自律与他律的完美统一。同时,在教育实践中还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等重要教育因素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强化和提升创造条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发展。

作者:李欣怡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良玉.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6):155-157.

[2]张元,丁三青.传统“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5,(8):212-216.

[3]俞亚萍,强浩.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协同创新微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8):60-62.

第7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宅”生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日益完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便捷的网络交流很快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青睐,同时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也日益加强,网络生活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上交友、学习、娱乐和消费,而他们的上网活动主要集中在宿舍进行,便在校园中衍生出“宅一族”。大学生的“宅生活”也主要是指他们宅在宿舍的校园网络生活。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大学生们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拓宽学习的内容和途径,又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在探讨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时,“宅”生活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育意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正是因为价值观不同,大学生之间才显示出了差异性和多样性。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大学生误入歧途,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发挥作用上,有核心和非核心之分。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在多种价值观中居于最关键和最基础地位,起决定和支配作用,具有影响力和决定性的价值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起支配和调节作用,规定和影响其他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其他价值观总是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内容。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保证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就能保证整个价值观结构体系中的各种价值观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也才能保证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宅”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大学生“宅”在宿舍的校园网络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了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我们需要采用辩证的思维,客观理性地对待大学生的“宅”生活。一方面,充分利用其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另一方面,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宅”生活的消极影响。

(一)“宅”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喜欢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宅”在宿舍上网,并十分沉醉于自己的“宅”生活中。这种“宅”生活,也就是网络生活,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还是有其一定的积极影响。“宅”生活可以拓宽大学生价值认知的视野,增强他们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等等。

(二)“宅”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极影响

“宅”生活会使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其传播的多种意识形态也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网络世界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缺乏,也会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宅”生活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思路

“宅”生活在大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既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又不能无视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宅”生活的积极方面,减小其不良影响,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是指大学生认识和运用网络的能力及其网络行为的文明程度。换言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增强灵活运用网络的本领,自觉提升自身的文明网络行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和“充电”,减少在网上聊天和玩游戏的时间,提高他们的网络自律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专门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正确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

(二)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质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要求。思政工作者仅仅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宅”生活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网络素质。首先,思政工作者必须懂得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拥有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具备较强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行为。其次,思想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只看到其消极作用,从而无法很好的因势利导,丧失了网络传播价值观的载体作用。最后,思政工作者能够开展网络咨询等活动,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之,在大学生“宅”生活的背景下,思政工作者必须学会转变教育思路、与时俱进,重新认识并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从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教育和提升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网络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宇鑫.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双轨模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78―79.

[3]姜宇国,王剑红.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科学咨询,2012(4).

第8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失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60-03

进入21世纪,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学校和媒介,网络与大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网络信息不仅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同时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对于网络来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表现

1.道德认知冲突。由调查显示,“其中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影响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②可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已经超过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尤其是网络的优势,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海量的信息有利于人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此间,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与道德冲突必然出现。西方某些国家会凭借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的“无中心化”和高度的“自由”、“无国界”等特性,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等,妄图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人生观渗透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会发生紊乱和错位,对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遗弃。网络空间是一种多中心秩序,每个人都是交往的主体和中心,没有谁是最终的管理者。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因此在网络中不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容易导致道德认知冲突。

2.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在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中生存。在网络环境中,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被人与网络的关系所取代,我们在充分肯定网络的人际交往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负面影响。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通过qq、微博、邮箱等聊天工具进行交友,通过淘宝、天猫等进行购物,通过百度、腾讯等了解天下大事,这种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模式,大大减少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与家庭、同学们、朋友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感情联系淡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个人责任感缺失。同时,有的学生出现了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如有的学生在现实世界是沉默寡言,在网络中却花言巧语,游刃有余。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3.道德意志弱化。网络的隐匿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意志,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可以在网络中摆脱现实中的很多束缚。“虚拟交往的匿名性必然导致交往过程的隐藏性。隐藏性引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实中以身份为依托的交往所形成的责任和道德规范容易在虚拟交往中失去作用。”③互联网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另一方面网络的隐藏性,极易造成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缺失,道德意志弱化。上网的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的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与放大。④当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自由空间过大时,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就会弱化,在网络上的言语与行为变得随意而不负责任,比如网上随便骂人、浏览不健康网页、人肉搜索等一些网络不道德行为。

4.道德行为失范。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早已深入我们的学习、生活。网络上的“QQ农场”、“牧场”已深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今天你偷了吗?”成了当下青少年流行的问候语。一些大学生痴迷于“农场”游戏无心学习甚至彻夜不眠,一款简单的播种、收获的农事游戏竟然能够让人如此痴迷,有的竟然演化成现实版的偷菜,以为和网络一样,可以随意偷菜,不受法律的约束。网络操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再加上大学生的自控力与责任感比较弱,极易导致不良的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网上“随地吐痰”。网络的言论自由造就了可以随意谩骂,垃圾信息,散布种种虚假信息和制造流言蜚语,毁人形象,侮辱诽谤他人等等;浏览黄色网页;黑客骚扰。部分电脑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充当黑客,他们非法侵入政府等的电脑系统,破换攻击信息资料等;利用网络犯罪。网络中的一些虚拟行为可能反过来影响现实生活行为。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传统道德养成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忽视。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重点不是认知道德规范,而是内化和践履道德规范。但是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只是灌输道德知识,学生只是表面了解。至于是否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却很少关注。良好的道德教育史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灌输认知,关键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并以此指导行动,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所以我们进行了很多的道德教育,但效果却不佳。在缺少监管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会更差。

网德教育就必须使他们在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时能做出正确选择。因此,除了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综合治理,规范媒介行为,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保护”外,更主要的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写、思考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信息的使用、辨别和创造能力。“目前,中国内地尚没有一本真正的媒介知识普及读物,也没有一所高校或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⑤。如果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不上去,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得很乏力,也会导致在网上的道德失范。

2.与陌生人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道德尚未能够形成。按照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因此,在传统社会里的道德是在熟人社会里靠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发挥作用。而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交往有传统实体向现代虚拟交往叠加,即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在虚拟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虚拟世界里每一个成员都是通过数字符号的身份或陌生人的面目存在,不必面对面。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熟人社会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而大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道德自律能力尚未形成,因此,现实社会中的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往往失效,传统道德的约束力不够,网络道德出现真空。

3.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现在网络环境空前开放,大量的网络文化涌现在各大网站。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1)隐匿性和不确定性;(2)不安全与不可控性;(3)开放性与多元性;(4)自主性与平等性;(5)虚拟性与无约束性。这些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了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网络世界各种信息的影响。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缺乏理性思考,面对多元的道德标准,很容易出现道德选择的迷失。在西方网络文化、思想的渗透下,对我国的主旋律文化,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潜移默化的侵蚀。同时网络世界的自由性、虚拟空间的弱规范性,使人们觉得比现实世界自由。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任意扮演角色,可以随意说话不管真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大学生获取和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自由性,极易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弱化,任意浏览低俗的网页、发放垃圾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

三、网络环境下道德失范的对策

1.道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改善道德认知。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自我免疫能力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时,德育工作者要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对学生进行网络主体性教育,其一对学生进行网上自主性教育;其二对学生进行网上能动性教育,提高自身的主体选择能力,包括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其三进行网上创造性教育。要使网上道德教育取得成效,要避免大学生被网络异化,要加强主体性教育,使大学生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增强“免疫”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对道德的形成起催化和强化的作用,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在虚拟世界里黄色网页和导致大学生人格变化的网络游戏等,对大学生情感的冲击很多时候发生在德育关怀的空白地带,而情感关怀的缺失是大学生产生道德问题的主要一个原因。因此,应该把伦理精神注入网络技术发展的全过程,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出和谐的空间。培养网络道德意志。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需要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结合,关键是实现伦理道德和法律的结合。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要与法律、法制教育相结合,要教育大学生们遵守有关网络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增强外在的约束力。同时可以实行网上契约,与网络法律结合,能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网络道德和法律,自觉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日渐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道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的改善,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关怀、自我道德意志的锤炼,同时做到知行统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升,真正增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健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与大学生自身各主体的通力协作。学校是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主阵地,因此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要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形式,培育文明、健康、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首先,加强网上信息监管,净化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把关人”,帮助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其次,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课程中,端正大学生对网络影响的正确认识,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使用能力、辨别和批判能力、创造和传播真实信息能力。通过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育,促进大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家庭的教育功能对人的道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父母要熟悉孩子的网络生活习惯与行为,了解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3.实行网上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做:“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⑥首先,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网络上做到自律,即慎独。在网络世界里,儒家的慎独思想就是很值得提倡的。慎独在独居一处时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里缺乏监督,这就需要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第一,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合理利用网络,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觉实践网络道德开始,只有当网络道德上升到网络习惯时,才有可能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第二,健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慎独”要求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反省,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虚拟实践体验;同时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履行网络道德义务时,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的信息的诱惑,坚持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真诚、真心表达自己的观点,强化自己的网络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网上进行自律。

其次,网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网络的独特性,简单依靠教育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凭借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来配合。社会是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推动者,国家应加快制定新的法律规范,使之与网络技术相适应,来规范网络的发展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它的新闻产品不应只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担当起社会的t望者、守望者的责任,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⑦因此,我们必须重提媒介伦理,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引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775.

②③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302,303.

④常凤英,张云钢.网络道德失范机理与虚拟交往的道德自律建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85.

⑤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3.

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8.

⑦方延明.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白玉.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与教育势在必行[J].思想教育研究,2003,(1).

[5]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

[6]江敏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4,(10).

[7]檀江林.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青年研究,2007,(1).

[8]段素芳.谈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J].前沿,2003,(8).

[9]刘丽平.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8).

[10]白玉文.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探析[J].江淮论坛,2004,(5).

第9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网络行为 道德失范 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脑、3G手机等上网终端的日益普及,人们生活越来越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随意性、匿名性,一些辨别能力低、自控力差、道德素质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成为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高度重视,将对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职高专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痴迷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对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部分自控能力差的高职高专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并且将自己同游戏中的角色进行置换,在虚拟世界中宣泄情绪,获得现实生活中渴望的体验。其后果就是荒废了学业。

(二)宣泄情绪失当

由于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怀好意的鼓动,一旦对一些现象心存不满,便在虚拟世界发表不文明言论,以宣泄情绪,往往态度恶劣,甚至侮辱他人人格。而在一些 BBS 中,网络失范的贴子比比皆是,网络暴民横行,这也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浏览并传播不良信息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其中存在着不少有害信息,这些有害信息的传播,对道德观念不强且好奇心很强的高职高专学生具有极大诱惑力。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西方国家具有着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利用他们在互联网应用上的优势,大肆向我国宣扬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政治观点。

(四)网络欺诈行为

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匿名登录比较普遍,这为网络欺诈提供了可能。有些高职高专学生通过虚假消息进行网络欺诈;更有甚者为了排解寂寞,开展扭曲和不负责任的网恋;有的高职高专学生出于自身扭曲的心理,为了达到玷污他人名誉的目的,在虚拟社会中散布谣言,通过电子信箱、BBS 等发送或具有人身攻击的信息。我国高校中曾经出现过把他人照片处理成在网上传播,甚至虚假信息诽谤教授征求的恶性事件。

(五)网络黑客和病毒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高速普及,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高职高专院校是网络信息犯罪高发区。高职高专学生网络信息犯罪主要有黑客侵入计算机网站盗取资料,盗取电子邮件地址,窃取隐私。

二、高职高专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

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考察,我们认为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行为中的主体性缺位

所谓高职高专学生网络行为的“主体性缺位”,即指高职高专学生作为网络行为的活动主体,在其网络行为中,未能充分有效的将自身主体地位凸显和张扬出来,网络规范和法制意识淡薄,对自身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调适,从而在应承担自身社会责任时行动不力。具体而言,高职高专学生在网络行为活动中呈现出的“主体性缺位”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主体身份遮蔽。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初涉网络生活的人都可以从网络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恰恰在于人们实现了网络行为活动中真实身份的虚拟。他们隐身于虚拟的电子空间,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了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即出现了现今广泛存在的网络失范行为。

其次是自我约束的放松。互联网络的去中心化的特殊结构方式,虚拟化存在的外显形态,网络行为活动主体的匿名性展开,或许还受到某种对于现实约束力量的刻意背叛等,此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很容易使人们的网络行为失去理性的自我约束和有效调适。同样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一旦进入电子网络空间,进入网络社会以后,就极有可能放松对自己行为的克己内省和严格约束。这种自律的放松,会使相关个体表现出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的偏离,即网络行为失范。而对于高职高专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群体,他们相应的认识水平、心智成熟度和行为自控能力等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他们很可能会比其他群体偏离的更远,表现出了更为严重的网络行为失范。

最后是社会责任的消解。对于社会共同体的有效运行来说,规范与秩序是必备的要素和条件。互联网络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自由行动的平台,这是对以往人类社会交往方式的革命与颠覆。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而认为,网络空间里的自由有了绝对的意义。种种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与他们本身放松甚至是放弃自身的责任担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对于绝对自由的行使,必定会对他人的自由构成伤害和侵犯,必然带来他本人之外其他人的不自由。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无视道德规范的网络社会,还能留存多少真正的自由。这应当是我们对网络行为自由的前提性理解。

(二)网络环境的失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实生活空间也被拓展到了网络空间,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变得更为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们只要轻轻的敲击键盘,就可以和身处地球任何一处同样在敲击着键盘的人取得联系。在此背景下,公共生活的空间也得到拓展,聊天室、贴吧、论坛等场所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广场”“会议室”,人们在这些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和感情,丰富工作和学习之余的生活。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的同时,我们的秩序保障条件并未及时的跟进到网络空间,如此一来,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会由于缺乏道德制约而呈现失范状态。

(三)高校德育不到位

高职高专学生在网络行为上的失范表现,与相关院校对学生关于网络道德的教育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高职高专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大多数学生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伴随他们到了高职高专院校之后,随着他们自由时间的增加而得到了扩大。而这些不良习惯在网络行为失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相关院校在此方面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在网络行为的道德教育工作做得并不好,甚至是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这样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状况更加泛滥。

三、引导高职高专学生网络道德正确取向的方法路径

(一)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情感,提升道德人格

为避免网络行为中因为主体身份的隐蔽性所导致的自我约束的弱化和社会责任的消解,我们必须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提升其道德人格。在现阶段,正是网络行为中主体性的缺位,以及人们活动空间向网络世界扩展过程中道德规制的空白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网络行为失范。因此,通过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人格的提升,使其对道德自律性得到加强,学生在从传统生活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的过渡时期,就可以健康的度过道德规制的“空白期”。

(二)强化学校网络监管,注重舆论导向

制度和管理是有效防范和控制不规范上网行为的有效手段。学校要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监测制度。第一,采取切实措施对逃课上网吧和通宵上网的学生进行有效监管,加强对大学生公寓个人电脑和网络的管理,如采取限电、限拉网线等措施,防止其无节制上网,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第二,对于学校公共场所网络,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道德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为创建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起到过滤器、净化器的作用。第三,针对性别、年级和专业类别导致的差异,有侧重点地进行管理和检查。

当然,在学校对网络监管进行强化的同时,仍然需要注意舆论导向,让广大学生在合适的时间上网做合适的事情。

(三)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重视文化引领

首先,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大学生网络行为过程中应自我遵守一定的网络规范。这种网络规范需要大学生有自我认同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约束力不仅是公认的社会力量,而且也是价值观念的产物。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

其次,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网络责任教育。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高专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更为全面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缺乏足够的辨别力与抵御力,很容易沉溺其中,对自身良好网络道德意识、网络责任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网络价值观念,自觉抵制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个人的言行具有自我约束力,有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网络行为的能力。

最后,加强高职高专学生自律意识教育。网络带给大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冲击,使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存在的弊端就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他律性与学生自律意识存在着相互矛盾。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在于要加强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自律心理机制,从而建立起学生自我独立的道德意识规范。总之,通过对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责任教育和学生自律意识教育,达到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从而引领健康规范的网络文化,一改网络行为失范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莹莹. 对90后高职学生的管理探析. 教职探索与研究,2011(3).

[2]刘运山.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与对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1(9).

[3]李一. 主体性缺位与建构-解析和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1).

[4]刘杰文. 论信息化时代公民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 法制与社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