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你好!

不知道在未来的你生活的怎么样?一直困扰你的胃病好点了没有?

想与你说说心里话。现在的我并不好,学业停滞不前,身体也很虚弱,家长的喋喋不休让我感到厌烦,尤其是在内心深处,对未来感到迷茫。请你以过来人的身份提几点建议好吗?

我想你一定会说未来的你过得很好,因为有现在的我的努力。常常听到“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同样,乐观的女孩运气也不会差。从现在起,做一个乐观的人,生活中没有困难能阻碍你前行的脚步。

谢谢那个不肯服输的你,希望你在未来能更加的努力,一起拼搏出一个美好的明天给自己。

此致

敬礼

第2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你好!

当你在某天看到这封信时,你也许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大姑娘了。

未来的我,你身体好吗?你是否因为自己太多事而烦恼?你是否因为自己的小马虎而犯下错?没关系!当你觉得自己太多烦恼时,就找自己的老朋友王婷和王铃娇谈谈心吧。

未来的我,你在工作之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挣钱而生病。

未来的我,你还记得吗?儿时的你,曾有一个梦想——当一个作家。你完成这个梦想了吗?儿时的你,认为作家好伟大。那些用笔墨写出芳香,用文字画出风景的人们,在你心里,永远是神圣、纯洁、不可冒犯的。成千上万的书,从何而来?都是作家们默默付出而来的!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写出一本本的书,让一朵朵祖国的花儿从中收益,学到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他们其实也是在默默奉献,把自己的知识通过一本本的书传递给更多的人。自己的一生可能不富裕,可是他们却把更多精神上的富裕奉献给了无数的人,换来了更多人的富裕,为祖国换来了人才。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如果你现在还未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那我就恳求你尽快完成。不要去管那些大人们的闲言闲语,什么“做这行赚不到钱。”“做这个没出息。”或“当作家很难赚钱,不是长久之计。”之类的话,千万不要听!

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你看到这封信后,不仅能改掉马虎这个坏毛病,还能为你指明一条你该走的路!

未来的我,加油!

祝你

事事顺心

从前的你

第3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由正慢递”的出现源于一句讽刺中国邮政的玩笑,2008年8月,赵悦的朋友在云南丽江旅游期间,到一家邮局寄了一张明信片。一个月后,当他已经将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时,却收到了自己寄来的卡片。“这哪是快递,分明就是慢递。”

此后的11月,一个以80后年轻人为主的六人团队盘下了北京798艺术区一家无法维持经营的画廊,更名“由正慢递”,一年以后,这个最初投资仅十来万的创意因媒体的报道而被更多人知晓,而此前,“慢递”的概念并不为人所理解。

“慢递是什么意思?”访客的第一个疑问会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能寄到吗?我怎么寄呢?那你们存哪儿呀?”每当有疑问,现名为“熊猫慢递公司”的创意总监赵悦都要不厌其烦地解释:一年20元,两年25元,每增加一年,费用增加5元……“说得自己都想吐了”。

以耐心应付不信任,有时候用处不大。赵悦对这种状态很是无奈:“前两个月的人气一般,很平淡。有时一天就寄几封,有时候一封都没有。”

2009年,一个湖北年轻人给2069年的老婆写了一封信,那一年是他们的钻石婚。写这样的一封信需要几百块钱。这是目前赵悦收到的需要保存时间最长的―封信。

只要寄出时间超过两年,赵悦就会把信放到银行。现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已经存有几千封信。两年以下的,赵悦就放到公司办公室的保险柜里。目前两个保险柜的总库存有两万封左右。当然,还有一些当天收取当天寄走的。

“给来来的信”会通过两种方式寄出,邮政和快递。“快递会过来取,邮政是我们送到邮局。”给未来写信的人,用明信片的多。写信件的少。“因为很多明信片在正面已经把他(她)要说的话讲了出来。”明信片的零售目前是熊猫慢递重要的收入来源。当然,也有真写长信的,赵悦说,一位台湾的老先生因为信写得太长,信写完时,飞机也误了,“这是写给未来的最昂贵的一封信”。

如果纯粹经营给未来写长信的业务,这可能是一个又累又不挣钱的活。赵悦更喜欢短期的信,“就利润来看,近期的信件高一些,远期的信件有高昂的时间成本,你不知道未来的邮费会涨成什么样子。”

60年后,邮费能涨到多高?一年5元的贴现及其投资收益能不能补上这个差价?这都是不可预知的。但如果熊猫慢递因为某种原因而倒闭,这些几十年后的信将怎么办呢?这是赵悦每次答客问都要回应的难题。她甚至没有一个能令自己信服的答案:“我们在寻求第三方的保管,像银行、保险公司等。另外,我们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首先要讲究诚信,既然当初有了承诺,无论以后公司还在不在,只要我们的人在,就会把这封信寄出去。”

学法律出身的赵悦对这个业务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有更多考虑,一旦丢失,寄信人追究起来怎么办?“我们把流程、方法利用公告的形式向外告知,以免顾客产生这样那样的误会。”寄出一封贴好邮票的信,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难的是把这个创意做成一个可以持续经营的产业。投资商的出现,让创业团队陷入兴奋和两难的抉择中,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要求加盟的电话。

“沈阳的、广州的、青岛的、深圳的、上海的、南京的、武汉的、西安的……”赵悦一口气说了一串:“全国各地都有,问能不能加盟,怎么加盟。”

赵悦说:“我们对加盟的费用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我们对人的素质要求会很高,因为慢递是基于信任产生的一种服务,如果干两天图个新鲜劲就不做了,或者经营者的素质特别低,可能就不适合。”

如今,熊猫慢递在北京已经开了两家直营店,都是设在大型购物商场里,在王府井就有一家。购物累了,写封明信片,或者把买来的礼品直接寄走,这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赵悦还在等待投资商的谈判,但加盟者已经急不可耐了。去年底,沈阳出现了一家“蜗牛慢递”――明信片一张8元,慢递费一年内是9元,每增加一年,多收一元保管费。赵悦很生气:“肯定是抄袭我们的。原来沈阳那边有很多人打电话,问加盟的事。我说可能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确定,他们就说等不及了。”

第4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关键词:主题班会;考研就业指导;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1-0138-02

一、班会背景

2008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因此当年入校的学生是幸运的一代,受惠于国家的政策;同时,他们又是生活在重压下的一代,因为毕业时将不得不面临比以往更残酷的就业竞争和挑战。2008至2012年,毕业生日益增多已成必然趋势,面对不断壮大的考研队伍,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在大三这个准毕业季的阶段,学生心中都不免怀着忐忑、迷茫和犹豫……

针对这种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主题班会的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享受到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的盛宴,特举办“选择中理智,快乐中坚持――‘准毕业季’主题班会”,这是一场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准备的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从这次班会中得到大量及时有用的信息,摆脱心中的疑惑、迷茫、徘徊,更加清楚地把握自己的未来和方向,及早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为此,成立了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学习互助小组”,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及凝聚力,让学生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优势互补,在准毕业季一同直面这道人生的选择题。最终,让大家满怀信心,坚定信念,积极乐观地迎来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硕果累累的毕业季。

二、班会过程

1.专题讲座阶段

班会开始前,先邀请相关学科的带头人及硕士导师进行《考研?就业?或是……》专题讲座,针对中药学(英语方向)专业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等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指导,主要是考研和就业两方面的问题。

2.班会正式开始阶段

(1)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前期随机采访,并制作了一段简短的视频,来展现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思想状态,引发他们的深思,继而引出问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即班会主题;视频策划:以药学院本科阶段的在校生为对象,在校园内随机采访,采访内容:①快毕业了,你做好打算了吗?②考研的同学:选好学校和专业了吗?③就业的同学:想好就业的方向了吗?怎么准备的?④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目前的生活状态?

(2)主持人用幻灯形式将前期准备时的调查问卷结果播放并进行分析,整理出全班学生的毕业规划,如考研人数及比例、就业的人数及比例、考公务员人数及比例、出国留学的人数及比例以及困惑人数所占比例,等等。

(3)学习互助小组信息交流。班委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中药学、药事管理、生药学、就业共8个小组。各学习互助小组选出小组代表,就视频中反应的问题,把通过各种途径及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在班会现场分别以PPT、访谈、话剧、口述四种形式展示给同学,以便于大家共同分享这些信息,并在班会现场共同讨论,以使更加详细地了解考研、就业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及所需要的准备,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共同理清学生当前遇见的主要困惑,为自己的前进之路扫除障碍,并在准毕业季时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学生发言:邀请××同学讲述自己选择就业的原因,×××同学与大家共同分享参加辉瑞暑期实习生面试的感受,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本次班会,将通过集结大家已经搜集到的考研、就业等海量信息,为那些依然处在徘徊中的学生提供参考,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困惑人群的人数。

班会讨论:班内随机抽取学生,现场讲述自己在准毕业季的打算,以及怎么迎接毕业季的到来。

(4)嘉宾指导。现场邀请药学院院长和学工办主任针对班会上各学习互助小组搜集的信息给予指导、纠正,以及对药学院毕业生考研、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学生即将到来的毕业季给予指导性的建议。

(5)励志演讲。主持人的一段有关美好的梦想与残酷的现实的励志演讲,旨在唤醒学生的危机意识,促使他们认真地给自己分析定位,找出差距,明确在以后学习生活中的目标,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6)辅导员寄语未来:“昨天,已经是历史;明天,还是个未知数;把昨天和明天连接在一起的是今天,我愿和你们一起紧紧地把今天攥在手心里!如果有如果,我还会选择2008中英,和你们,我最亲爱的同学一起,再续往复的四年又四年。你们将青春留在了这里,将欢笑、泪水一并留在了这里。其实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扇窗,每扇窗的后面都锁住了一段过往;每一段过往都是一首青春的歌,每一首歌的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是你们青春的纪念,我很庆幸能与你们一起见证。未来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7)时空穿梭机――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写给未来的信共分为两部分,即学生写给自己的未来的信和辅导员教师写给本班级的一封信。

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响起。

由所在院系院长在写给班级未来的一封信上题词,并把院长、辅导员寄语装进信封,放入班级信箱。

请全班68位学生依次把自己写好的信现场装入班级信箱,由班长当场封存,并放在邮政局寄存。

毕业10年之后,当学生们再聚首时,开启此信箱,再将信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供大家回味共勉。

(8)嘉宾教师、辅导员和全班学生集体合唱班歌《我相信》,班会在大合唱中圆满结束。

以上是班会的全部过程,主题班会并不仅仅是“教育课”,要使班会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集教育和“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即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主题班会的吸引力。另外,通过小品、咨询、问辩等多种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内在体验,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处理问题。同时,可以更好地形成和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第5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从多年前的将所有毕业生集中在一起,校领导讲话、拨穗儿、照相,隆重却略显单一,到近些年来的形式多样、活泼创新,高校毕业典礼的风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无论怎样变,大学的初衷始终未变,毕业典礼是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后一课”,这一课,当意义深远、匠心独具。

和以往不同,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短暂的毕业典礼“升级扩容”为历时一个月的“毕业季”,力求开展更为丰富的活动,充分地给予毕业生追忆过往、展望未来的可能。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五个行动重温匆匆那年”主题活动令人印象深刻:遇一回京师十景,让毕业生展示眼中最美的学校景致;摄一张跨古逢今,将老师大的明信片与年轻的自己拼接在一起,感受学校的历史感与厚重感;寻一番当年迷途,重走校园小径,追忆青葱岁月;寄一封相思尺素,为毕业生免费提供明信片,鼓励毕业生用文字致谢恩师、回赠父母;理一遍日栖夜宿,最后给宿舍做一次大扫除。

中国农业大学则精心设计了“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毕业纪念封设计征集活动,典礼当天,在场馆内布置邮筒,学生可提前或现场完成《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典礼结束时现场投入邮箱,投递给未来的自己。

中央美院今年首次将“毕业展”变为“毕业季”。将校园各处公共空间都开辟为展场,840 多位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同时展出,历时一月。“毕业展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都是件大事。过去的毕业展,每个专业分不同时段展出,每个时段不足一周,不要说社会大众、艺术机构,连学校内部师生都很少完整看一遍。这样的展览方式,无意中拒绝了全方位的参与、交流,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只满足专业院系自我观摩和评估,缺乏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认识、了解、借鉴和学术交流探讨,也没给社会提供全面认识、了解美院教育状态的机会,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中央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发展的要求。毕业展示方式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毕业季’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中央美术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苏新平介绍。

“毕业季是临近毕业时段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学活动。包括毕业展、毕业典礼和一系列有社会大众、文化艺术机构参与的活动,一般为期一个月左右。这种毕业季的方式在国际知名院校里早已采用,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名校,毕业展览的方式早就不再局限于美术馆里面了。一个月的毕业季,不仅仅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思考、实践以及教学成果的评估、检验;更重要的是向全社会展示学校教学现状,让学术界、艺术界、艺术机构、收藏家等各方面认识和关注学生的艺术成果。今后毕业季要成为常态,成为品牌,成为学校的节日,也成为城市的节日。”苏新平说。

每年的毕业典礼,校长致辞都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大餐”。2015 年的校长致辞也颇可圈可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以说故事的方式给毕业生上了“最后一课”,他送给毕业生们“感恩”“理想”“担当”六字。“我希望同学们能常怀感恩之心,尊重他人。就在前两天的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你们的法学院博士师兄的言行深深打动了我。”陈雨露说,“这位博士生的父母从外地赶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但父母站在礼堂门外羞于着装简朴不肯进来。他们从农村回到城市后又遭遇了下岗,生活很艰辛,但一路支持儿子的学业22 年。当这位同学走上台发言时,他说,‘此刻,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爸爸妈妈!学校的礼堂这么大,我要带父母来看看,而且想让大家都看到他们。所以,今天我有一个心愿,我请求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为父母鼓一次掌。’”

“一次,启功先生来到出售假冒他书画作品的铺子,有人问,启老,这是您写的吗?启功听了,微微一笑,‘比我写得好’,过了一会儿,启功改口了,‘这是我写的’,事后,启功向人解释,‘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再者,他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用这样的故事,鼓励毕业生有宽广的胸怀。董奇校长还将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赠予同学,意在提醒同学们做人做事诚心诚意,平和平实,持之以恒。

就这样,在故事当中,在难忘的毕业典礼当中,毕业生感受着校长们的良苦用心与谆谆嘱托。

第6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你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现在已经11岁了,今天我给一年后的我写这封信,作为时刻鼓励自己的物件。

现在“一日复一日”过了11年,这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封写给我自己的信,来日方长相信今后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但先说什么好呢?如果再过一年,我也会收到这样一封信,我会有什么想法呢?事实上,我并不知道在从我到“你”的期间会发生什么,一定会有快乐也一定会有悲伤,这期间可能会有喜可能还会有泪,可能还有惊喜,也可能还会有惊吓,一年间你的变化也一定更多,那便是你又长大了一岁,母亲又向年迈前进了一步,“你”的知识又丰富了,母亲的听力又差了,你的肌肉更强健了,母亲现在又虚弱了。当你每次对母亲乱发脾气,发完自己的心中又充满深深的羞愧与后悔,当然还有奶奶、爷爷、小姨……此时此刻用千言万语还是表达不了。因为这种爱是不能用语言来说的。另外这封信侧面还向你写了对未来的挑战与对过去生活的种种怀念,怀念那住在大杂院摔过的每一次跤;怀念在那儿的菜园;怀念那里养过的小动物;怀念……

说起曾经的生活,那仿佛是一本彩色的日记,记录了我的一切:喜、怒、哀、乐、悲……也许,曾几时这个令我快乐的地方让我不再欢笑,那个令我生畏的地方使我充满欢笑……这也许就是生活,充满了风险与欢笑,充满了兴奋与失望,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直是笑声。如果,事事顺心这个人在遇到真正的危险时,便会出卖了自己。

如果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偶尔打开日记读一下,曾几何时的烦恼也许不再让你痛心,因为时间是一注流水,而困难是一块块抵石,总有一天,抵石会消失,那里你可能流入大海,也可能还在面临更大的抵石……人生正是如此,当你跨过一条坎时,你就会面临更高的坎。

我既希望我可能一直把它保存一年再交给你,又希望你可以一直保存它并时刻提醒着我,让“我们”怀着勇于挑战的精神来挑战人生。

一年前自恋的你

第7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婚后几个月,夏洛蒂夫妇应邀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大约在湿草地上散步久了,夏洛蒂受寒着凉。此时她刚怀孕,反应强烈,回到家后,便不断呕吐,甚至晕厥。医生认为,是体力衰竭。1855年3月31日,一代有着广泛声誉的作家,在送走几位富有才情的弟妹(包括写出文学经典《呼啸山庄》的艾米莉)后,辞世而去。

夏洛蒂的这次婚姻,发生时间并不长。丈夫尼科尔斯,是她父亲的副牧师。他虽喜欢夏洛蒂时间已久,但求婚却是在1852年12月。父亲不同意夏洛蒂结婚。这并不仅针对她,父亲向来就反对人结婚。一年多后,父亲心境有了变化,对女儿的婚事改变了态度。经过不长时间准备,尼科尔斯成了夏洛蒂的丈夫。不到一年,悲剧便发生了。

夏洛蒂的最著名作品《简・爱》,发表于1847年,距夏洛蒂的婚姻,还有较长一段时间。作品之中,家庭女教师简・爱,与主人罗契斯特之间的爱情,是这部著作最重要而动人的篇章。主人公简・爱,虽然瘦小,没有什么姿色,社会地位也不高,但她的精神气质,却吸引了有身份、地位,且很强势的罗契斯特。可在这座府宅,深夜常有怪笑,客人被咬伤刺伤,连主人罗契斯特,也几被烧死……原来,主人有一个疯妻子。一切似乎结束了,但爱情终于柳暗花明。罗契斯特的宅第虽最后被疯妻一把火烧尽,可简・爱却意外获得遗产。在已经丧妻并瞎眼的罗契斯特召唤下,她感应到,并立即奔去,婚姻成了爱情终于收获的果实……

这一场听来、看来都有些惊心动魄的爱情,不仅在当时,就在百多年后的读者看去,也颇受感染和吸引。这时,一个念头会随之产生:作者自己,经历过这样的爱情吗?倘没有,那些精致、细微,甚至有些神秘的感受,又是如何神遣般汇到她的笔下……因为,从作者生平看,她的婚姻,显然与这部小说没有什么干系。而《简・爱》,又带有明显的作者自己生活及认识的痕迹。

1857年3月,生前与夏洛蒂有过交往的盖斯凯尔夫人,出版了第一部《夏洛蒂・勃朗特传》。但在其中,我们未能见到夏洛蒂还有其他爱情的蛛丝马迹。也许,是传记作者毫不知情;或者,当时保守的英国社会,不大会宽容超出道德界限的爱情行为吧。

这个谜,直到夏洛蒂去世近60年后,才由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人的捐献中,得以撩开一角面纱。

1913年,夏洛蒂曾在布鲁塞尔学习过的寄宿学校教师家的后人,向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捐出了4封有些残损的信件。这些信,是夏洛蒂用法文写给该校教师黑格先生的。信的内容,使人无法怀疑,当时的夏洛蒂,与黑格先生之间,有过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这爱情,从信中看,又似乎是夏洛蒂孤倔、痛苦,甚至绝望的单相思。

2004年,距这几封信写作已160年后,夏洛蒂的4封信原件,得以从深藏的博物馆走出,在夏洛蒂位于英国约克郡的故居――这些书信诞生的屋子展出。夏洛蒂在《简・爱》中描述人物爱情感受的谜底,可以由此完全揭开。

那是1842年2月,为了不再去做地位低下的家庭女教师(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在《简・爱》中有强烈反映),勃朗特姊妹打算自己开办一所学校。在姨妈同意提供基金后,夏洛蒂便与妹妹艾米莉,到生活费用较低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在黑格夫妇所办的寄宿学校学习,以提高法语水平并学习一点教学需要的德语。

本来,她们只打算在这里呆半年,因为经济条件实在有限。但黑格太太当时建议她们多留一段时间,让夏洛蒂作助理英文老师,艾米莉教一点音乐课。这样,虽没有工资,但提供食宿,她们的学业也可以继续。

因为姨妈去世,姊妹俩返回了老家。这时,黑格先生给夏洛蒂的父亲去信,除去表示悼慰,还对他女儿们的品格,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信中建议,希望夏洛蒂能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确知黑格与夏洛蒂间此时发生了什么,但他对夏洛蒂有好感,却是可以明确的。

黑格先生,是布鲁塞尔一位具有非凡卓识的法语教授。他学识渊博,在那里颇有名气。在与夏洛蒂交往之时,他还获得过皇家文艺馆颁发的奖项。他后来成为比利时皇家学院最著名的教授之一。他性格坚强,与《简・爱》中“罗契斯特”颇为相像。夏洛蒂在他那里学习期间,他很欣赏其文学才分,并且尽力激励她在文学方面发展。当时,他送给夏洛蒂很多书,包括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贝纳丹・圣・彼哀的一套全集,以及其他法文诗集、德文著述等。从严格意义上说,夏洛蒂的文学训练,是在这里完成的,虽然此前,她曾与姊妹一起写作并自办过小报,相与娱乐。

正因为罗契斯特的欣赏和鼓励,夏洛蒂潜在的文学才能得到激发;他的强有力的奇特个性,他的真诚帮助,在追逐超俗精神生活的夏洛蒂一方,自然引发了爱慕之心。这些,使得夏洛蒂的生活,尤其文学事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843年1月,夏洛蒂独自返回黑格夫妇的寄宿学校。在这里,她仍做学生同时当助理教师。这一年间,她一方面感到孤寂苦闷,因为妹妹和朋友的离开;但在黑格先生那里,她肯定获得了不少宽慰和支持。目前没有资料反映他们的情谊发展到了何等程度,但是,他们彼此的状态,却引发了黑格夫人的猜忌,说严重一点,是妒意。

在这种情况下,保守的社会氛围,使夏洛蒂难能在此继续下去。第二年1月,她离开了布鲁塞尔,回到了故乡。当时,她与妹妹试图在本教区开办一所学校,但她不能离开故乡,因为父亲视力衰退,他必须得到女儿的照顾;而故乡霍渥斯,又过于偏远,无法吸引家长将儿女送到这里来。这项筹备已久的计划无法付诸实施。

尽管当时处境艰难,夏洛蒂对黑格的思念,却丝毫没有减弱。从目前留存下来她给黑格的信中可以知道,夏洛蒂先后给黑格写过数封信,间隔时间有数月、半年甚至更久,却似乎没有得到黑格的回音。依这一点判断,她在离开之前,黑格家里,也许发生过因为夏洛蒂的什么纠结,黑格无法,或者不愿给她回音。

夏洛蒂给黑格的几封信,是相当动人的。读者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情绪愈来愈浓烈,表达的言辞也更加直捷显明。透过它们,我们深切感受到夏洛蒂为爱而激荡的情怀,但是,想到这些信并没有得到应和的回音,我们也不由为写信者的境遇感到酸楚和同情。

现存的信件中,第一封写于1844年7月24日(从内容看,当年5月初,夏洛蒂还写有一信;依常理判断,她从布鲁塞尔刚回家时,也就是1月,应当还有一封表达感谢的信才是)。写这封信,夏洛蒂有一个很好的借口:一位她熟悉的夫人将去布鲁塞尔,“并且很愿意带一封信――我认为不应当忽视给你写信 的好机会。”

夏洛蒂的信中,首先表达了对黑格工作、身体的关心,继而对黑格长期不回信表示理解。“尽管看到你的信时,我感到一种最大的幸福,我也耐心等待着接到你的信,一直到你乐意而且方便给我寄的时候。”

对于两人未来的见面,夏洛蒂抱有很大信心。所以,为了预备见面时可以相互交谈,夏洛蒂每天背诵半页法文:“我喜欢学这个课文――先生――当我读法文的时候,我仿佛在与你交谈。”

几乎有些琐细的,夏洛蒂谈到自己的生活:想办寄宿学校;父亲的身体;自己的努力……还谈到自己的写作愿望:“我要写一本书,把它奉献给我的文学老师――我有过的唯一老师――就是奉献给你,先生,我时常用法文和你说,我多么尊敬你――我多么感激你的仁爱,你的劝告……”

信写完了,似乎不经意的,夏洛蒂附了一笔,“我并不请求你很快就给我写信,因为我怕打扰你――但是你心肠很好,不会忘记我总在渴望着信――是的――我非常渴望……”当然,她也担心,“先生――如果我终于收到一封信,如果我认为你是由于怜悯而写――这就使我太痛苦了。”但是,夏洛蒂仍表达出想再见到黑格的信心:“啊,一定有一天会见到你――应该如此――我一赚到足够的钱就去布鲁塞尔,我就到那里去――哪怕时间是短暂的,我也将要再见到你。”

非常可惜,夏洛蒂终于没能见到黑格,连她认为可能使她痛苦的,由于“怜悯”而写的信,也没有收到。8月份,她又寄去一信,没有回音。10月24日,因为有人经过布鲁塞尔,夏洛蒂又赶紧写一短信,想让人家带给黑格。这封信中最突出的,仍是对黑格回信的等待:“我只要问你,你是否收到5月初和8月的几封信,已经有6个月我等着先生的信,等待6个月,这是很长的时间。然而我并不抱怨。为了一点悲伤,我将得到很多补偿――如果现在你愿意写一封信交给这位先生或是交给他姐姐带给我,不会有误。”

夏洛蒂真是痴望:“再见,先生,我相信不久你会有信来――这种思想使我喜欢,因为你的慈爱永远不会在我的记忆消失,只要这种记忆存在多久,对你的崇敬也存在多久。”

但是,仍然是不能顺从心意的但是,“泰勒先生回来了,我问他是否有我的一封信――‘没有,什么都没有。’‘耐心点,’我说――‘他的姐姐不久就要来’――泰勒小姐已经回来了。‘黑格先生没有给你带什么,’她说,‘既没有信,也没有消息。’”

已经是第二年1月8日,夏洛蒂又给黑格写信了。因为她托人带的信无疑交到了黑格家里。当然,黑格读了,但是,仍不给带信人一封回信,甚至一点消息。这,叫夏洛蒂有多大的失望啊。以上的几句话,就是她写给黑格信的开头。它描摹了夏洛蒂见到捎信人时的对话,强烈的无望情绪溢于纸面。

久长的思念,是为了得到爱的回报。夏洛蒂此时的要求已经降到最低,只需一片短简,哪怕是“由于怜悯”的几句话,可是,全部没有,就像压根没发生过什么一样。这种结果真叫人万分难堪,叫长久等待的人备受打击。尽管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尽管英国当时社会风习严重束缚,可夏洛蒂终于压抑不住,她要将自己这么长时间忍耐的苦痛,毫无保留地表露出来:

“但是当人们不抱怨什么,设法严厉地克制自己时――一些机体的官能就要造起反来――人们以几乎难以忍受的内心冲突来抵偿外表的镇静。”

“白天黑夜我既不能休息,也难安静。如果我睡着了,我就做焦虑的梦,在梦中我见到你对我总是严厉的,总是忧郁的,总是盛怒的。”

“请原谅我,先生,如果我还给你写信――我若不减轻我的痛苦,我怎样能容忍这样的生活呢?”

其实,现在说什么都是为了表白,都是为了得到,或者维持内心的一脉心火,所以,夏洛蒂仍然不愿意失去:

“我承担各种责难――我只知道:我不能,我也不愿随意地完全失掉我的老师的友谊。”“友谊”二字,完全的,可以置换为“爱情”,因为几乎所有的友谊都难能达到这样强烈的地步。但这还不够:“我宁愿忍受生理上的极大痛苦,也不愿因剧烈的悔恨而心碎。如果我的老师使我完全失掉他的友谊,我将会完全绝望……”

可怜的夏洛蒂此时完全是乞求了:“先生,穷困的人为了生活不需要多少东西,他们只要求从富人的饭桌上落下的一点面包屑――若是人们拒绝给穷人这些面包屑――他们就会饿死。”

这样的信,无论口吻,无论情感的表达方式,都超出了一个保守社会女子的极限,但夏洛蒂却不顾一切地要将它寄出去。虽然“我隐隐约约意识到:有一些冷酷的,明智的人读到这些信时会说――‘她胡说八道’――为了报复他们――我只希望这些人――把8个月以来我所忍受的痛苦忍受一天……”夏洛蒂当然知道这样说话是逾越规矩的,但是,“在力能胜任时,人们在沉默中忍受痛苦,当不能忍受时,人们就不顾分寸说话了。”

这样大大超逾社会道德背景,表达强烈个人情感的信,不回答几乎会杀了写信人。但是,从后面的信件看,黑格是在几乎半年后才用严厉语气回了一封在夏洛蒂看来是“劝告”的信。1845年5月,她马上又写去一信,但这封信现在不存在了。目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是夏洛蒂又忍耐了整整半年后的11月18日写的:

“夏天和秋天对我都显得太长了;说实在话,承担一直到现在我强加给自己的克制,须得做出痛苦的努力。你不会想象出这有什么含义;但是你试设想一下:你的一个孩子离你有160里路,你有6个月没有给他写信,也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不知道他的身体好不好,那你就容易理解这样的负担是何等难受了。”

这封信,从表面看,态度比前封信较平和了,但这大约是忍耐的结果。因为写信人也深感无奈和精疲力竭了:“我尽力了,我找事情做,我坚决不谈论你……但是我克制不了我的惋惜和焦虑――这是令人惭愧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被惋惜和记忆所奴役,被严峻地压迫着自己心灵的强烈顽固思想所奴役。” 但是,就如落水人一样,明知无望,却仍希图一根救命稻草。在夏洛蒂,现在就盼着黑格给她写一封信。哪怕随便几个字,那就对她的情感是最大的支持:“先生,我恳切地要求你,当你回复这封信的时候,谈谈你自己,不要说我;因为我知道,如果你谈我,就要责怪我,这一次我希望看到你的慈祥的面孔。”

一封简单的回信,一页普通的纸片,对目前的夏洛蒂,实在就是救命良药:

“我知道,写信给一个老学生,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对我,却是生命攸关。你最后的信支持着我――6个月的养料――现在我需要另外一封信,你会给我的――并不因为你对我有友谊――你不会有许多友谊――而是因为你有同情心,你不会为了省片刻麻烦,而使人长久痛苦。”

夏洛蒂此刻已经不敢乞求“友谊”(在她心目中,显然是爱情),仅仅企图唤起黑格的同情心。而“禁止我给你写信,――拒绝回答,就是剥夺我在世间惟一的快乐……”这话,现在看来已相当苍白了。因为她自己心里也应当清楚,她是万难获得因“同情”而写来的信,更无庸说“友谊”了。

当然,无论怎么看,夏洛蒂的爱,是最大限度给了别人。尽管是那么长久痛苦地等待之后,也不愿对他人有一点伤害。在信的最后,在显然万般无奈的状况下,她仍然企图给对方留下温暖的记忆:

“――但是离开布鲁塞尔之后,我一次都没听到说法语――那时它在耳朵里听起来好像音乐――每个字对我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因为它使我想起你――为了你的缘故,我全心全意爱法文。”

“再见了,亲爱的老师――愿上帝特别留心保护你,并赐给你特殊的祝福。”

这是我们所见到,夏洛蒂给黑格的最后一封信。从感觉看去,相当凄绝,又相对平和(较之第三封信)。时间这个利器,终于打磨去了人们大部分的锋芒。虽然有残留,却只够伤害自己。对旁人,已经不能点燃什么了。末尾的几句,几乎是告别。这样强烈的情感落得如此结局,真叫人不能不生发出无比的感伤。

倘从夏洛蒂一面看去,黑格这人心肠真是过分坚硬了。可退一步去考虑,近两百年前的欧洲,社会风气也是相当封闭保守的。黑格是一个有妇之夫,又是一名教授,家庭和社会身份,都不会允许他对一个学生产生爱慕心情。虽然从资料透露看,他送给夏洛蒂许多书籍,欣赏和激励她在文学方面的发展,但是,这种好感,离要冲破家庭社会藩篱,与一个学生相爱,那还有极为遥远的距离。

从后来的情形看,黑格之所以不给夏洛蒂回信,还与家庭有关。今天在夏洛蒂家乡展出的信件,大都留有被撕毁的痕迹。据说这是黑格收到信后,为不引起家庭分歧,自己撕毁,丢进废纸篓的。可他多疑的妻子将这些碎纸片拣了出来,重新粘合一起,作为夏洛蒂企图勾引丈夫的证据。或许,我们后人还真该感谢黑格夫人的妒意,否则,一个卓越小说家极为动人的情书,就不会存留下来,成为我们感知人类苦痛深度、顽强忍耐力量的最佳证据。

第8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一、以感恩教育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1)以思政课作为主要应用渠道在整个中职教育体系当中,思政课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此,中职教师在平时的思政课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感恩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设计更为贴合实际的感恩教育内容,从内心层面去打动学生,不要只是干巴巴的讲述思政课教材内容。我们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一定要多思考,创造出富有渲染力以及吸引力的教育内容。(2)配置专门的心理教师从目前社会形势来看,不只是中职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问题,这几乎是现代年轻人的一个通病。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可以及时的矫正学生各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让学生能够自发的消除心理负面情绪,意识到自我成长、回馈社会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学会感恩。对此,广大中职学校可以考虑给学生配置专门的心理教师来解决他们心理上面的问题。

二、寻求家长的协助,配合学校共同进行感恩教育

(1)中职学校给与应用帮助中古向来都是重视德育教育的,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感恩便是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对此,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内部设立感恩教育机构,可以考虑和其他学校进行合作交流,让不同思想的学生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分享烦恼,让他们自己把惯有家庭的故事讲述出来,从而总结出自己心病,老师在旁边适当的给他们做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思想工作。(2)找家长一起配合感恩教育属于比较复杂的一项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单一的依靠学校去开展工作肯定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广大家长的鼎力相助。为此,中职教师不妨采用家访、召开学生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学生的家长共同拟定感恩教育的培养计划,一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学校和班级积极参与各类感恩教育活动

(1)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在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开展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的发挥组织作用,将有关能够促进感恩教育的资料准备好,在班会进行过程中,让底下的同学逐个分享感动自己的那些人和事,在故事说完之后,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于感恩的看法。(2)“给家人的一封信”主题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给家人的一封信”写作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想要对父母说的那些感激之词写在信里,然后老师把信件收集起来,转交给他们的父母。并且叮嘱父母,要认真的把自己子女写给自己的信看完,回到家后热情的给孩子们一个拥抱。通过这样一场亲子写作活动,把父母与子女的心拉得更近,不仅可以促进感恩思想的培养,还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感恩

(1)以感恩实例教育学生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之时,我们的中职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之中的感恩实例,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感恩的实例,无论是影视剧、歌曲、古籍典故等等,只要是能够感化学生的方式都可以利用。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当代社会的一些实际感恩案例,通过多媒体教室的视频进行播放、演讲等方式,以此来教育中职学生学会感恩。(2)中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师以身作则,可以更好的带动感恩思潮,平时的教育工作之外,要多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业余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去参加一些爱心献血感恩活动,教师作为发起人起带头作用,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每抽的一管血很有可能就救助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教师的熏陶下学会感恩,从而树立更为高尚的人格。(3)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一般来说最了解中职学生的人肯定是他们的父母。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孩子,温馨的家庭环境更加有利于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为此,父母一定要严格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活中要用实际的行动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感恩的好榜样。相信孩子一定会在父母的带领下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第9篇: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范文

除了搭载青少年科普活动实验种子、科学实验微生物菌种及农作物种子、“来自太空的祝福”邮政品等物品,“神九”还在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时,从“天宫”上接回了一样神秘的物品——“时间芯片”。

该芯片由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盛”)研发制作,2011年9月29日,这枚小小的芯片作为首个被选定的搭载物,随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一同遨游太空。

如今“时间芯片”已被“神九”“接回了家”,并被保存于上海图书馆,26年后的2038年9月23日,该芯片将被取出,并将其存储的内容公诸于世。

为什么要等到26年后才能打开?“时间芯片”里到底存储了什么宝贝?7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芯片的“娘家”——威盛一探究竟。

28年后的城市生活

提起“时间芯片”,威盛集团副总裁、中国区行政长徐涛向记者表示,作为目前全球三大X86架构CPU处理器公司之一,也是唯一掌握X86处理器核心技术的华人企业,威盛制作的这枚小小芯片,收录了全球青年人对未来城市的奇思妙想。

徐涛告诉记者,“时间芯片”构想始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期间,威盛与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威盛中国芯?时间芯片”——未来城市创想征集活动。

2011年9月29日,“时间芯片”随“天宫一号”上了太空,在天宫旅行了273天后,2012年6月29日,被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接回地球。“时间芯片”内保存了从应征的3500多件各类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的畅想中甄选出的100件代表作品,连同15万封18岁青少年写给未来的信,显示了纷乱繁杂的小趋势下的大趋势:全球化、老龄化、智能化,能源革命、奔向外空……它将在2038年9月23日首次开启。徐涛向记者透露,应征的3500多份视频、音频、图画及文字作品,勾勒出了28年后的城市生活,而其中100个最具前瞻性的创想得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等10余位知名学者的肯定。”

“如今,‘时间芯片’从‘神九’返回舱取出后,已保存在上海图书馆。26年后,即2038年9月23日,时间芯片将首次开启,开启之日,正是爱因斯坦写作《致5000年后人们的信》100周年之时,届时,我们将验证中国少年当年的未来创想。”

谈到“时间芯片”收录的作品,徐涛向记者透露,当时,作为评委,他参与了作品的初审、终审两轮评选,“年轻人的想象力是无边的,记得一幅作品中,未来的城市已经没有了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立体农业建筑,每一个立体建筑就是一座空中农场,里面才是现代化写字楼;还有一些作品,如《与气候一起变化》、《绿叶发电厂》、《2038年的喜与忧》等,这些作品不仅新奇大胆,充满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更有对未来地球环境变化的忧虑与思考。”

徐涛认为,“这些作品几乎全部来自18岁的年轻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28年后,这些人正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年龄,他们将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

中国版的“时间胶囊”

一枚小小芯片,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尽管“时间芯片”的诞生始于上海世博会,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理念的始祖,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938年8月的一天,爱因斯坦接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打来的电话,希望他给5000年后的人类写一封信,作为即将在第二年开幕的纽约世博会的礼物。于是,这封写给未来的信,将爱因斯坦与世博会紧密联结在了一起。

当时的欧洲世界已经是战云密布,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侵占捷克的阴谋也在酝酿之中。刚刚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的美国民众以为战争还很遥远,但是敏锐的爱因斯坦还是嗅到了战争的火药味。

1938年8月10日,爱因斯坦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致后人书》,在信中,他回顾了人类取得的重要科学技术成果,他写道:“我们利用电能横渡大洋,使用电能来减轻人类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学会了飞行,利用电波很容易地把消息发到全球各地去。”同时,爱因斯坦也道出了对战争的担忧,他说:“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们每隔一个长短不等的时间就要进行互相杀戮,因此,每一个想到未来的人必然都生活在经常的忧虑中。”

爱因斯坦的这封信是用特制的墨水和纸写成,1938年9月23日,它被放入了一个称作“时间胶囊”的特制容器中,与它一起放入这个容器的,还有电动剃须刀、电话等35件日常用品,人造纤维等75种纺织品,以及各种书籍、杂志、图片和缩微胶片。 这些凝聚着20世纪人类智慧的器物,被浪漫而庄严地埋入了纽约弗拉兴草坪下15米深的花岗岩洞内,而这里就将是半年后纽约世博会举办的地方,埋下“时间胶囊”为1939年的世博会完成了一个精神的奠基。

5000年后,即公元6938年,“时间胶囊”内的物品才能被一一取出。

如今,埋下一个自己的“时间胶囊”,已经成为每个世博会主办城市的惯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承载着中国年轻人对未来城市构想的“时间芯片”,在经历了太空旅行之后,由中国自己的载人飞船接回地球,并保存于上海图书馆。“70多年前的‘时间胶囊’代表历史,而我们中国的‘时间芯片’则代表未来。一枚几乎没有重量的小芯片,却内藏15万封信和100个创意作品,这本身也彰显着时代的烙印与科技的力量。”徐涛向记者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