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小学体育评课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评课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评课稿

第1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任务单导学在中等职教学校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经过几年多的实践探索,结合自己在英语中教学经验,我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科学分组 促进全员参与

任务单导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全员参与对任务单的合作讨论,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全部活动起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所以,学习小组组织合理分配适当是任务单科学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部分,我在英语课堂上是这样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的。根据全部学生首先规定每个小组六个人,一至二名优秀学生,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各两名,基本按照二二二配置,这样兼顾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以及班级的整体构建来组织,当然即使如此每个小组可能也不会很平均,但是基本上达到最优组合。因为我已经从班级上学生英语学习实际现状出发,进行相当相对均衡的划分。如此组间的学习水平差不多能够促使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竞争。另外,小组组内的学习水平不一样又能够形成组内互帮互助的积极上进局面。经过这样科学地编排,全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课堂互动积积极向上机制。

二、能力不同 评价因人因组而异

由于任务单模式的分小组学习打破了原来上课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学生觉得比较新奇和兴奋,在小组活动中,那些优秀的学生好像服了兴奋剂一般,他们表现得异常活跃,可是这些优秀小组成员不太喜欢帮助那些的成绩不好的小组成员。在教学中我也发现班级那些成绩差学生表现得也很被动,常常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围。看到这种现象,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需要寻找一个有效长久的评价办法。依据各种层次学生的个人表现,我在班级推出了不一样的加分办法:按照小组中各人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加分方法,例如:成绩优秀的成员回答正确一道题或者正确解出一个练习题就能够得到二分,若是稍微差一些的学生答正确了得三分,如此依次增加,小组有六个成员,成绩差的学生答对小组可以得到六分(每个小组加六分学生要由全部学生认可)。在此得分方法下,因为“成绩差的学生”要是能够解决问题、板书、讲解决问题方法、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等,尤其能够得到高分,作为组长从本组能够得到高分的利益出发,也会认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得分方法促进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动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成绩差的学生不够活跃和一些优秀生吃不饱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向前发展。

三、课堂得分即时公布结果 积极评价

课堂得分方法还仅仅停留在课堂活动中,怎样将这样的评价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自我激励,仍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针对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学生们要识记许多单词、短语、对话、文章。通过怎样的办法让学生们达标、过关是一直困扰所有老师的问题。在采用了任务单模式之后,我将默写结果当场让小组推磨批改并当场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按照平均分的高低分别给小组加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加上五分至十分不等,依次递减。当然,在实际操作时,教师要能够进行一定的调节。我的这一做法刚开始遭到备课组其他老师的质疑:高一教学任务这么紧张,这样做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还是我们老师辛苦点,自己来吧。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课上看似浪费几分钟,学生们课后却自学自愿的花几十分钟在英语上,注意是他们主动且发至内心的。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小组几次默写平均分都是最后,组长着急的眼泪都下来了,看到那个情形,我让那一组的其他成员都看着组长,每个成员均有感动。课后我也和他们一起有效探讨,促进了小组的凝聚,增强了小组的成功机会。果然几天之后他们的平均分上升到班级第二名,这是内在鼓励的收获,当然我也给他们小组加了全班认可的八分,这也是这种评价方法成功之处。

四、实行一周一月累计 评定优秀

第2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21-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把素质教育引向纵深?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功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须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注重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以及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二、全面评价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

一是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就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要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三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四是评价自学能力。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师主导作用的评价,积极提高教学基本功

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每篇课文)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二是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吸引力等。二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教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第3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关键词 课堂评价 提高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31-02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又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尚未形成,他们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说,教师的评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的发展。好的评价是一团火,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温暖学生的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反之,评价如不到位,则可能恰似一盆冷水、一块冰,会“扑灭”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会“冻结”学生美好的心愿。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评价语要丰富

评价语的丰富性,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多样的语言。应该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就拿读课文来讲,教师的评价语言如果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朗读。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有人说,语言可以通往心灵的海洋,如果你只是注入屈指可数的文字或者单一机械的几句话,是远远不能使学生心灵波涛澎湃的。所以,教师本身就应该拥有语言之河,并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才能提供鲜活的灵动的语言之水,不断涌入学生心海,汇聚成浩瀚之洋。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雪儿》一课时的随机点评:

师:读两遍课文,然后告诉老师雪儿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到“我”身边的?

生:在“我”寂寞的时候,雪儿来到了“我”的身边。

师:你能读出作者的寂寞,这就叫会读书。你们也能像他一样读出作者的心情吗?

生1读,师评:音色美,读得更美。

生2读,师评:感情真挚,读得很动情。

生3读,师评:你的心已经随着“我”和雪儿一起飞向蓝天。

……

流水淌过无痕,教师评价语应该就是美妙的“地下长河”,你看不到,却能明明白白地感觉到。细细品味,经他们的语言之河流过后,学生的心中荡漾着感情的涟漪,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留给我们的,是师生交流时感情的融洽,自信的洋溢,智慧的点燃,趣味的激发。有效的课堂评价使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延伸着长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评价语要准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凸显在教师是否具有以约守博、以简驭丰的课堂评价语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既要准确得体,又要启迪心智。例如:“你读得很认真,读时也融入了感情,如果……会有更好的效果。”“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已经举手发言了好几次,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不过回答前要听清楚问题,行吗?”“你真行,对刚才的问题,不满足于找到结果,而是观察思考,又有新的发现。如果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那就更了不起了。”有位老师执教《我叫神州号》时,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语可谓热情洋溢。当学生结结巴巴读完第一段时,教师随即表扬:“你读得真好!”他真的读得好吗?好在哪里?难道“结巴读书”就可以说好了吗?那这样的要求也太低了,叫一年级的孩子如何不误解!缺乏准确的教学评价语就像地摊上的盗版书――卖得廉价。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只是把它事先制成,然后随意地抛给孩子。试问:这样的评价语如何的增加课堂评价的厚度,又如何挖掘语文课堂的深度!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评价语要灵活

在评价时,教师常常是对学生的谈话给予直接的评价,其实对于人和人的交流来看,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交流,往往不是直接的说明,而是给予一种感受的空间,留一点点让人去回味去揣摩。名师们深谙此道。他们的评价语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时而旁敲侧击,时而直接追问,时而流露同感,时而幽默诙谐。他们的评价语机智多变,常用常新,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感,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并恰到好处地与体态语相结合,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地赞语,如此声情并茂,传递的是一种情绪,交流的是一种感情。充满灵动与智慧的评价语,如何能让学生不爱它。而这点,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也并不是难以企及的。我上《桂林山水》时,一位学生正在朗读《桂林山水》中最后一段描写桂林的山水之美的那段话。

生:(读得情真意切,很有感情)贴在黑板上的教学挂图突然掉了下来。

师:你把桂林山水中的文字都读活了,读得真美,连这幅画都自愧不如,我把自己画的这幅画送给你吧。

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评价语要真诚

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我们的课文是以文字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与意,可以说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骨髓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才能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教学《海底世界》时,我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我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你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

“――你在读这段的时候,“风”字和“呵”字不高兴了,因为你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赶快纠正过来吧。”

第4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对江西省内具有地域特点和教学特点的5所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效果评价内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以上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效果评价内容看,所采用的评价方式都是传统性评价,虽然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差别,但实质都是简单的、不科学的终结性评价。与部分任课教师交流,也认为现行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太符合时代的需求,主要问题有:

1.1评价目的

简单评价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单一地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作为评价目的,缺乏长远意义。评价结果只能显示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发展情况,忽略了学生的个人需求,不能满足全面发展提高的目标。

1.2评价主体单一

几所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内学生只是评价的客体,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较难更进一步的提高。

1.3评价过程不合理

表1显示的评价模式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是在教学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改进,缺乏对学生个人发展和情感上的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1.4评价手段不科学

表1的评价效果只是定量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束缚了其个性发展,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体育教学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难以用数量来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性格及态度等,需要经过定性评价才会使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发挥全面,在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2体育教学发展性评价比较传统评价的优点

1967年,斯克利文在其专著《评价方法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个概念,让人们对课程评价的反馈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2]。发展性评价便属于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对于教学过程的反馈作用,强调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

2.1强化评价目的

发展性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立足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把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尺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鼓舞和激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学习中来,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和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决心。

2.2丰富评价内容

在原有终结性评价的上增加了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注重了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

2.3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4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一的教学单位及教师主管可转为同学、班主任、学生本人、家长等共同参与,建立了师生互动的评价体系,多渠道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了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了评价促进教学的终极目标。

2.5注重发展过程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找出制约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瓶颈,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使学生尽快了解解决问题,提高成绩。

3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效果实施发展性评价内容的建立

笔者在江西省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学习教学研究评价相关理论知识后,根据江西省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江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效果发展性评价体系内容(见图1)。(1)体育舞蹈动作技能评价的内容指标及权重的制定,根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并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特征,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内容指标更加细化,同时增加形成性评价指标,通过量化评价指标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项目整体的认知,摆脱以往被动接受体育舞蹈动作技能的局限。(2)身体素质评价中的个体参照标准评价是指每一个被评个体都以自身的过去、潜力、目标为参照基准评价自身教学和发展的现状,以个体为标准进行纵向比较评价,是个体进步程度的体现。在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进行比较,根据每名学生自身的进步程度来评分。(3)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改变了传统终结评价中教师绝对的主导地位,采用教师、小组及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4小结

第5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一、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当前全国上下均在努力探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必须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更体现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学法指导则显得更为重要。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制订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3.勤记笔记。

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4.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

2.对比指导法。

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3.启迪思维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只让学生打勾勾,划叉叉,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发散思维之中。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第6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指标体系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高等学校的教学中.并以其强大优势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校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索、研究多媒体课件评价技术,正确评价多媒体课件对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与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制定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建立多媒体教学课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科学、全面、准确、有效评价的基础,因此制定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指标的完备性。完备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的全面、完整、整体性原则,它要求制定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本质地反映、再现和涵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目标,不遗漏反映目标本质属性的重要标准。指标如果不具有完备性,遗漏了一些重要指标,评价者就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和评价,评价的结果也会有偏差,从而造成评价工作的失误。

(2)指标的独立性。独立性原则是指同一层级的指标不得出现重复、交叉、互推现象,从逻辑上讲,不得具有同一关系、交叉关系、因果关系,而必须是并列关系。如果指标不独立,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按照具有同一关系和交叉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要么漏评、要么重评,而这都将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按照具有因果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将会无意中给一些指标增加权重,影响评价的科学性。指标互不独立,有些标准重复或多余,这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影响评价的进程。

(3)指标的和谐性。和谐性原则是指各指标之间必须互相衔接、协调一致、和谐相容、不互相矛盾,并具有一定的比例性。比例性反映了指标体系量的统一性和配比性。从逻辑角度,不得出现矛盾关系,按照具有矛盾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会造成人们思想混乱、无所适从。

(4)指标的可测性。可测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的内容具有可以用操作化的语言概括表达。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取得结论的性质。一般具体、定量的指标容易测量,而抽象、定性的指标难以测量。因此,要善于运用抽象和具体逻辑的方法,努力把抽象的指标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定性的指标转化为定量的指标。

(5)指标与目标的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必须充分反映目标,并与目标一致,应是目标的具体化、可测化和操作化。课件评价既是软件质量的评价,也是教学质量的评价,因此既有软件目标,也有教学目标,但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教学目标上,因为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和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3多媒体课件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制定课件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科学、严格,对共性的标准可以统一,而对特殊性的标准就应灵活掌握.绝不可以机械化、教条化。在制定出课件评价标准后,要反复运用指标对实际教学课件进行评价,以考察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收集评价结果数据和评价人员对指标指标体系的意见,再对课件的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的修改.如此反复直至完善。

在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评分标准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课件作为一种教育软件的主要特性.可以作为建立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见表1)。

第7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教学评价方式,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的广泛认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人才质量的好坏,因此,课堂教学质量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各个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高校采取了诸多措施,多层次、多角度的监控课堂教学,其中学生评教活动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己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并利用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教的内涵分析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形式,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课堂是教师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考察,是对教师个性和人格魅力在教学场景中的表现的评定。教学评价是指由教师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加强师生互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的教学活动是由每一节具体的课程构成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力如何主要体现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上。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教学评价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教学评价。但是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评价所依据的价值的多元性,确定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也是呈现纷繁多样的特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教学过程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都是教学评价不能忽略的。

二、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教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高校学生评教对于提高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现实影响。学生评教活动不仅直接渗透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而且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的直接体现。由于评教本身也是教学实践过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是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的综合整体的实践过程。因此,高校学生评教不但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也是高校教学研究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领域。同时,由于学生评教结合了三个截然不同又比较复杂的方面一一学生、教学、评价,每个方面都包含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变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兴起、改革的具体建议、基本思路和方向,也都来自于对高校教学现状和运行情况的反思与评价。在一定意义上,学生评教推动了教学的动态发展。在教学评价信息的形成与反馈过程中,师生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学生能够多一种渠道如实反馈自身的真实想法,教师则能够更加准确的获悉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对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客观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高校学生评教研究与教学评估关系的理性分析

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学生评教对教学质量的认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高校教学整体评估中,学生评教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衡量指标。目前绝对多数高校已经将学生课堂教学评教作为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评教自始至终渗透、贯穿于教学设计和实施活动过程中,因而更能直接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的综合主体,形成教学有效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积极配合才算成功[4]。但是综观当前我国高校所实施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就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评教指标体系都能不同程度的反映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但是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取却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往往很难客观地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事实上,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根本性价值考量的创新能力培养等,很难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也无法直接在学生评教环节客观的反映出来。因此,在学生评教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重要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晚上设置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目前高校完善学生评教工作的关键性工作。

第8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试的教育模式逐渐的转变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才能,把教学材料与课外活动联系在一起,课外活动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深化教育的成效。教育更是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

在课改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更重视学生的阅读量。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有利的阅读条件,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的语文老师,不能只是仅仅的把教材的知识教给学生,把学生的视野固定在教材上,这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思想退化,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交流,沟通有阻碍的作用。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在课堂上一味的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多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课外的知识,老师还要给学生留足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体验到阅读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结合教材,开设课外竞赛活动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活动就是为课堂效率服务的。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的吸收,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才能让学生有效的吸收。所以说,小学的课外活动是为课堂效率服务的,是课堂知识的完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学校鼓励老师组织多样式的教学活动竞赛,并有丰厚的奖励。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开展这些竞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都有一颗积极的心态,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让学生结合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是学生的殿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虽然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但这不一定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学生也许只是体会到了活动中的快乐,并没有掌握知识。所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教材设立教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研究,根据教课本,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些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的同时学到知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成就。课改以后的教育更是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更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老师把活动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把活动引进了课堂,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老师还求学生做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第9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一、通过交流和评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能成两个像,一个像亮一些,一个像暗一些,而且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不一样。针对这些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再用一个比这个更厚的玻璃板让学生再进行实验观察,学生带着问题更加仔细地再次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对比两个现象,会发现这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变好奇心为观察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应该按照观察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的、核心的、关键的部分或现象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像这样的对于实验本身探究性要求以外的现象的注意,并对现象进行进一步推理,往往可以获得新规律、新知识,甚至会发现科学规律。例如:奥斯特在教学中发现小磁针偶然地偏转,于是他没有放过这个看似偶然的现象,而是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最终获得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理论,成为了历史上发现电和磁规律的第一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督促和鼓励学生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保持全神贯注,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通过交流和评估促进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课中,在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讨论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与开始猜想的结论是否相符?”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操作很不容易,对自己获得的数据不能肯定是正确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各小组讨论后归纳出两点:第一是匀速直线运动不容易操作,第二是运动中读数时可能误差会大。教师继续引导:“你觉得怎样做才能使实验进行的更顺利呢?”经学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能让弹簧测力计静止读数最好,可是这又与滑动摩擦矛盾,此时,如果学生还没有想出办法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参照物的知识,经过小组再次讨论,学生就会得出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新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对比,学生就会感受到经过改进后的实验带来的方便。

通过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操作中是否容易可行,测量结果是否可靠,实验中会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实验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等的评估能使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方法,使学生获得能力并且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的。

三、通过交流和评估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例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做出猜想,教师指导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在交流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时,出现了两种情况(如下图):

教师把这两种情况投影在屏幕上,请学生各自说出设计的理由并讨论评估哪种方案更可行。设计图1的学生说:“我们这种设计方案简单直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另一组学生就反驳说:“这样只能测一组数据,无法改变电压。”设计图1的学生说:“我们可以通过成倍地加电池的个数来改变电压。”另一组学生说:“改变电池的个数的方法是可行,但需要多次拆装电路,多麻烦。”设计图2的学生说:“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更方便、简捷,更容易控制电压的数值,而且还可以保护电路。另外所选用的测量值避免了偶然性。”学生各抒己见,经过交流、思考、讨论,师生最终选定图2的电路连接方案来完成实验。

让学生经历交流、评估的过程,通过倾听他人的设计方案,积极思考,批判地接受,发现两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评估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能使学生在这些具体的评估活动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提高相关技能。所以,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交流与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尽可能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方式,展露思维过程,在倾听反思中,关注到探究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获得新的发现并尝试改进、优化探究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形成对评估的正确认识。

四、通过交流和评估促使学生养成全面自我反思的习惯

例如在“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学生完成了对实验的其他探究过程后,把学生的各组测量的结果展示出来,结果很多学生发现同样大小的铜、铁、铝圆柱体测量出的密度竟然有很大的差别。教师让学生查密度表对比,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组的数据和真实值相差甚远。此时,教师提出让学生对自己组实验出现误差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就会对自己完成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回忆,并在回忆的过程中讨论,提交自我反思后的成果。有的组发现砝码生锈了,有的组发现铁块生锈了,同时对比实验数据的真实值发现了“砝码生锈的就会使结果偏小,铁块等生锈了就会使结果偏大”这一规律。